首页范文大全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十篇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十篇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3:10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1

王福重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定价:35.00元

在中国,经济方面的话题带有典型的民间和草根特点,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就身边和日常发生的事,比如通货膨胀、股市盘整、楼价飞升等发表个人意见,似乎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近很近。而欧美情况正好相反,GDp、Cpi、失业率、采购经理指数等经济数据,只是被财经界人士所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中难得谈论这些,哪怕是加税减税、物价补贴政策这些与人们日常紧密相关的事,也很难引起一般市民的兴趣和关注。

从人人都在谈论经济的中国到经济学脱离人间烟火的欧美,这就是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经济学研究看上去越来越深奥,却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采用抽象数学工具来解释经济现象,并没有取得比经济学原理更理想的结果。反而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学的疏离感。一些经济学原理级别的通俗书籍近年来深受读者欢迎。因为它能贴近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王福重教授的《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就是这样一本书。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2

【关键词】专业术语,非术语化

一、非术语化现象的起因

术语指的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称谓的集合,又称名词或科技名词。非术语化现象表现为大量的专业术语跨域专业领域的界限,入侵到新闻报道,政论时文,文艺作品和日常语言等非术语领域中,失去其原有的术语意义,扩大原有的语义范畴。非术语化现象普遍发生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同语言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从社会方面看,苏联解体以来,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经历了重大变革,人们的生活、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等也发生了急剧变化,这是词义发生变化的催化剂,非术语化反映了社会现实中存在的表达需求。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致使大量科技术语涌现出来,迅速而广泛地为大众所熟知和了解,最终进入普通词汇层;从语言本身看,语义系统具有先天的不足性,随着信息的推广,原有的单一的语义难以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而用来指称新概念的旧词新意则更易于被人们接受,这也符合语言发展的“精简原则”。总的来说,非术语化现象的实质是无数语言使用者个人的创造性努力相互碰撞和互相认同的结果,是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的表现。

二、俄语的非术语化现象

非术语化现象,发生在各种语言中,弥补了语言语义单一性的缺陷,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当然,俄语也不例外。20世纪的俄罗斯社会经历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变革,这种社会变化使俄语术语词汇产生非术语化的现象尤为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1、政治术语的非术语化

政治术语泛化到其他领域,包括与之相距甚远的日常生活。例如:

консенсус作为政治术语的意思是“国际会议或谈判中的协商一致”,非术语化后用于日常生活、家庭、集体中,表示“一致”,与согласие意义相近;гласность原指“公开性”,非术语化后的意思是“坦诚”,与открытость意义相近,意思为“和谐”;форум作为政治术语的意思是“代表大会,集会”,后来,在网络领域中该词指代“论坛”;ссылка原指“流放,驱逐,流放地”,而现在在计算机领域的意思是“链接”,含义更为广泛。

2、医学术语的非术语化

在现代俄语中,医学术语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医学领域,而是广泛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例如:

医学术语патология指“病理过程,病变”,非术语化后指代“不正常的现象,反常的现象”,如:патологияобщества指“社会上的反常现象”,патологиякапитализма指“资本主义的反常现象”,很明显,该词在现代俄语中的使用已经偏离了其原始含义,常被用于转义;рефлекс作为医学术语指“反射”,用于转义后指“反省、内省”,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

3、物理术语的非术语化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一些专业的物理术语逐渐地被大众所熟知并广泛地用于其它领域。例如:

атмосфера在物理学中表示大气压,是一种压力单位,非术语化后可以解释为окружающиеусловия(环境、气氛),如:общественнаяатмосфера指“社会环境”,политическаяатмосфера指“政治环境”等。

энергия作为物理学术语指“能,能量”,但在1847年出版的《科学院大辞典》中没有将该词标注为物理学术语,反而还增加了新的语义“精力,力量”,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тратитьэнергию(浪费精力),работатьсбольшойэнергией(精力旺盛地工作),проявлятьудивительнуюэнергию(表现出惊人的精力),Унегомногоэнергии.(他精力充沛)等等,可见,энергия一词的使用已经不再局限于物理学领域,摆脱了其原有的术语系统。

4、经济术语的非术语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大化,原有的某些经济术语已经越过经济领域,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халява愿意是“不劳而获”,而现在指的是“免费招待”,虽然词义没有脱离经济领域,但其原有的专业性已经消失了;类似的还有:рынок一词现在也已经派生出许多新的词义,如рыноктруда指“劳动力市场”,блошиныйрынок指“跳蚤市场”等。

приватизировать原指“将国家公有资产转归集体或个人所有”,非术语化后该词频频出现在日常口语中,如Можноутебяручкуприватизировать?(能借我用一下你的钢笔吗?)这里,приватизировать已经泛化成了взятьнавремя(借用一会)的意思了。

可见,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已经广泛地渗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上述的政治、经济、医学、物理学领域外,如若细心观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术语的非术语化现象,该现象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折射出人们求新求变,在语言交际中大量借用专门领域的术语以产生不同凡响交际效果的语用心理。大量旧词新意的产生就要求我们在语言的运用中准确地把握词汇知识,从而避免翻译过程中的错误。

参考文献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3

一、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来源于生活”,从人教版的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的编排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理念,每一节都以“××与我们”作为第一框题,很亲切,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使学生的情绪愉快地进入学习过程,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让和谐气息洋溢着整个课堂。

在《多变的天气》一节中,让学生先描述近几天的天气状况,感受一下天气的多变;畅谈天气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体味着“生活离不开地理”;模拟天气预报,体验着天气预报员的生活。在这些环节中,学生兴趣浓厚,每个人都有话说,愿意说,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他们开始关注于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风力的表示、空气质量的保护等方面,并开始寻求记忆的技巧、问题解决的方法。有同学在表示风向和风力时,出现了错误,几个同学一组立即就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很快就得出了结论:风向杆所指得方向为风的方向,即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杆上短划线表示风速值的大小。这样经过自己努力获得的知识要比“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下获得知识更牢固,学生的地理思维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独自发展经济。欧盟作为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欧盟的作用,我联系不久前发生的冰岛火山喷发事件,介绍了新华网的两则新闻:《冰岛火山灰“东扩”,欧洲航空遭更大打击》、《欧盟将成立专门小组评估火山灰带来的经济影响》后,抛出了一组系列问题:“什么是欧盟?”、“欧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成立欧盟?”等。学生原本对这一事件就有所关注,遇到这些问题顿时兴趣高涨,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有的学生甚至能结合历史原因、各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分析地透彻而有理有据,表现非常突出。通过这一环节,学生不仅了解了欧盟,也深刻地认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二、用生活现象突破难点,感悟地理知识

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要优于逻辑思维,对于他们来说,要理解课本中的那些具有一定理论性、抽象性的知识点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地理现象来解释的话,却能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地理现象之一,刚提出这一词语,就有学生皱起了眉头,好像在说“这和地球公转有什么关系呢?”看出了他们的困惑,我让他们试想一下:同一旗杆冬天的影子和夏天的影子哪个长?他们顿时就领悟到:正午太阳高度角是随着季节发生变化的,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旗杆影子最短,冬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旗杆影子最长。学生的脸部表情立刻被满足的微笑所取代,一个问题就这样用生活中常见现象解释得清楚而又易于接受。由此可见,用生活经历作为知识难点的突破口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用理论知识尝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灵活运用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教师可以从生活中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把身边的地理知识引入地理课堂,通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生活离不开地理,从而感受地理的魅力,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板块的运动”要求学生运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刚开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张冠李戴,正确率低。于是我结合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地震(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海地地震、智利地震等),要求他们把每一个地震发生地都标注在地图上,并说明这些地震发生地所处的板块位置。学生一听,立即精神百倍,开始积极思考寻找,结果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地说出答案来。由此可见,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联系在一起,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有切实帮助的,还能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得到深化、活化,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用生活实例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有着深刻体会的,利用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能立即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去探求问题实质。

例如每年的初夏和初秋季节,农民焚烧秸秆,空气污浊,能见度低,近郊学生夜晚学习是常常会被熏得睁不开眼,常常是边看书边流泪,交通事故也时有发生。每每提到这一现象,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控诉”秸秆焚烧给自己生活到来的诸多不便。七年级《多变的天气》中有一个框题是“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于是我就以此为契机,设计了“召开保护环境的会议”的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空气污染的原因,探寻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这个问题一提出,很快就在学生中引起了反响,大家都很兴奋,不由自主地开始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体会、感悟,课堂气氛活跃,轻轻松松就达到了该课所要求的情感目标。由此可见,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能营造出引起学生关注、乐于体验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4

关键词:贫困生;帮扶模式

一、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为了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需求的活动,项目组在前期调研中需要针对经济困难生进行调研一定周期的调研。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经济困难生中随机抽取50人进行调研和个案访谈,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对高校经济困难生的帮扶体系的意见和学生对自身心理成长的需求状况。

(二)研究意义

据调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4852人,贫困生人数高达2864人,占到总人数的近19%。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对贫困大学生有政策优惠,设立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然而,国家和学校帮助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政策和措施,更多是停留在经济层面上,虽然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但在心理层面,由于他们较为缺乏社会关系支持,更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挤压而产生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等方面产生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对于贫困大学生,我们认为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进行扶贫。

(三)研究方法

为全面了解高校对贫困生帮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现场向调查对象分发问卷,待调查对象填写完毕后马上回收。本次调研工作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助学贷款学子发放调查问卷共55份,回收52份,回收率为94.55%。

二、调研分析

(一)来自农村地区的经济困难生居多

在本次调研的数据中显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经济困难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居多。农村地区居住占59.62%,高于来自城市地区的经济困难生。农村家庭经济来源单一,社会福利救助薄弱,地区对大学生的支持相对不足。

(二)学生对学校的帮扶政策了解倾向于经济方面

本次调研的数据反映,在“帮扶渠道”方面,96.15%的学生了解到学校的帮扶政策中有“助学贷款”,55.77%了解到学校帮扶政策中有“心理辅导”,65.38%了解到学校帮扶政策中有“贫困生奖学金”设置,94.23%的学生了解学校帮扶政策中有设置“勤工助学”,53.85%了解到帮扶政策中会定时举办“征文比赛”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80.77%的学生有了解或参与过学校对经济困难生举办的“能力提升班”。

但在“需求”调研部分,90.38%的学生J为,学校需要增加对经济困难生的心理辅导活动(抗逆力训练等),期待学校“组织经济困难生朋辈互助小组,增强成长动力”。

因此,从中也可以看出,学校对经济困难生的帮扶政策中,学生对经济类的帮扶措施的了解程度更高,基本在80%以上,而对心理辅助等的帮扶措施的了解程度较经济类措施低。但对于学生而言,其对心理辅导、心理成长的需求不少于对经济辅助的需求,经济困难学生们期待学校的帮扶制度中不仅有经济帮扶部分,也要适当增加对学生的心理成长辅助。

(三)大部分学生对比起“贫困生”,对“自强生”这一称呼的接受度更高

51.92%的学生在“对比起“贫困生”这一称呼,“自强生”会不会更让您觉得更接受?”的问题上承认“会”,34.62%的学生觉得“无所谓称呼”,13.46%的学生会觉得“不会”。由此可见,大部分经济困难生对“贫困生”这一名词还是比较敏感的。

(四)个人技能和心理压力是现今高校经济困难生的主要压力来源

在提及“您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排名首位的两个元素是“个人技能”和“心理问题”,分别是76.92%和75%。其次为“经济拮据”和“学习能力”,均为67.31%,“情感困扰”则占51.92%。由此可见,现今高校经济困难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为个人技能和个人心理压力。

通常经济困难生会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而花费大量时间去参加各种兼职活动,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样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增加他们学习压力,左右为难,心理难以平衡。同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学经济困难生在知识面、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要博而精,学历层次比以前要求更高,如果在大学期间缺乏这方面的锻炼,这无疑对增加了就业难度,因而使得学生倍感压力。

(五)人际交往以及沟通方面意识较为单薄

尽管在调查中53.85%的经济困难生与周围同学相处可以做到关系“非常好”,但仍有42.31%与周围同学关系“一般”,甚至3.85%的学生感觉“不太好”。当提及“您受到委屈/感到难过的时候,更多会向谁倾诉”,50%选择向“人家”倾诉,36.54%选择和“同学”倾诉,7.69%选择与“恋人”倾诉,1.92%与“老师”倾诉,以及3.85%选择“不倾诉,闷在心里”。

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与周围同学的交往大部分都是维持不错的关系,但能深入交往的不多,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仍然是以与家人倾诉为主,有少部分仍处于与周围同学朋友关系不好状态,也有选择不向任何人倾诉苦恼的学生,这显示出经济困难是在人际交往以及沟通方面意识较为单薄。

(六)大部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在提及“您是否曾经主动参与过学校/社团/校外机构组织的志愿活动”的问题上,28.85%的学生表示“有,且超过三次(含三次)”,38.46%则是“有,不超过三次”,“没有”的仅占32.69%。由此可看出,大部分经济困难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自身兴趣、时间等因素限制,对志愿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仍有待提高。

三、高校帮扶模式完善建议

(一)增加帮扶措施中的“心理成长”措施,助力形成学生健康心态

从调查数据中可直观看到,在提及“您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是什么”这一问题上,排名首位的两个元素是“个人技能”和“心理问题”,分别是76.92%和75%。可见个人技能和心理压力是现今高校经济困难生的主要压力来源。但是高校普遍的帮扶模式多数是建立在经济援助之上,很少真的关怀到经济困难生的心理成L。经济困难生在大学期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可能会对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等方面产生深层次的负面影响。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我们认为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需要对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进行提升。

第一,通过开设、运营服务新媒体公众平台为服务对象整合和更多社会资源满足其发展需求、能力提升需求以及日常情感需求,在心理层面有一个互助成长以及情感宣泄平台。第二,组建朋辈间成长小组,通过小组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形成健康心态,在朋辈群体中建立信任和自我认同感,增强组员自信心和抗逆力,在小组中也能互助成长,找到适应的情感支持与倾诉对象,缓解日常心理压力。第三,培育服务对象树立“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精神,在志愿服务中提升自身能力,树立自信,提高社会责任高,实现自我价值。在志愿服务中认识更多朋友,形成健康心态和积极性格有利于用更好地心态解决日常的各种困难,缓解一定的心理压力。

使其个人在大的环境之下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以及链接身边的资源下,从关注经济困难生在心理成长方面的需求,增加更多有效的帮扶模式,让贫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鼓励用“自强生”称呼经济困难生,避免二次伤害

大部分经济困难生对“贫困生”这一名词较敏感,需要注意称呼甚至标签的出现,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三)注重志愿意识,提高经济困难生的社会责任感

经济困难生通过参与志愿活动,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己一己之力,并在不同的志愿服务平台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这不仅是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弘扬了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大学生自身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有所体现,有利于提升其会责任感,同时也得到精神的升华。

经济困难生参与志愿活动是在不为得到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等,去从事社会公益和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提推动社会进步而开展的服务活动。正是有利于倡导"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经济困难生在获得社会的帮助之时也应该懂得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去为他人服务,这样更有利于爱心的传递,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四)建立一个贫困大学生共同“发声”的平台搜集建议来完善帮扶政策

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更多期望是了解在帮扶政策中经济方面的问题,也为了更好让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此同时也要接受他们在受助过程中对帮扶政策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来完善学校的帮扶政策,因此要建立一个让他们共同“发声”的平台,在倡导自由言论的情况下,这样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宽彼此之间的人际交往,同时也能搜集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及时给予反馈。

搜集到的意见和建议也是为了更好地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能拓宽经济苦难生的资助方式,让帮扶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珂.新形势下高校贫困生心理特征及干预机制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8):128-129.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5

“经济新闻逐流现象”是指在经济新闻的采写中不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深入调查和对经济规律的认真剖析,停留于表面化和程序化,人云亦云追形势之类的不良现象。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四个特征:

以不变应万变,“四季歌”久唱不衰

“四季歌”是我们对农业生产报道中流于做表面文章的讥讽。但现在不仅有农业“四季歌”,还有了“工业四季歌”。农业是“三秋”、“四夏”,春天追肥,冬天农水。工业则是“工业开门红”、“大干红五月”、“狠抓三季度”、“大干四季度,提前完成任务”,如此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稿件程序化,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新闻有一定的格式,但不是程序化。而在我们的经济报道中却往往出现程序化的倾向。以常见的各地发展乡镇工业方面的动态消息为例,大多是此种类型:

导语,某乡今年以来把发展乡镇工业作为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截至目前,该乡今年已新上项目多少个;

主体,该乡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无工不富,然后是组织有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回来后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发展工业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大家的积极性高涨,内引外联上项目;

结尾是新上的项目经营状况良好,无一亏损,预计到年底还能上项目多少个,基本消灭工业空白村。大多如此,只要将乡名、数字改一改,稿件用在哪一个乡都不会有问题。

紧追形势,不求具体,稿件变成表态发言

县委、县政府一个重大会议之后,必然会收到一二十篇稿子,大都是认真落实、组织学习、制定措施之类。这些东西作为专题汇报是可以的,而作为新闻,很难起到信息传播的作用。

好大喜功,不问实际,偏爱文字游戏

有一种模式是在经济新闻中经常能看到的,叫“某某地区走出了一条什么样发展经济的新路”。这里的“新路”一词常常值得探讨,发展经济必定会有新路,但新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出来的。特点个性可以,新路就不一定能称得上。

再如,某乡镇提出“走出了贸工农一体发展经济之路”,紧接着稿件中就有了“产加销配套”、“种养加结合”之类的说法。更有甚者,走出的是“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配套、种养加结合的发展经济之路”,笔者认为这都属于文字游戏之列。

“经济新闻逐流现象”是违背新闻规律的一种怪现象,任其滋长,消极因素很多。从小处说,使得记者和通讯员写稿求稳不求新,严重影响新闻的质量,观众不接受;从大处说,使新闻流于形式,不能正确、及时、深刻地反映经济生活,甚至丧失新闻应有的作用。可见,对“经济新闻逐流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经济新闻逐流现象”的产生原因及对策,笔者谈谈浅见。

经济新闻既要让外行听得懂,又要让内行愿意听,应该说难度是较大的,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懂经济,了解经济工作。但我们有些记者和通讯员是经济工作的“门外汉”,他们对经济工作不擅长、不专业,基本概念不清。有些同志甚至于分不清社会生产总值与工业总产值,分不清产值与销售收入,不懂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沿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式化的报道,自然产生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现象。要克服这种现象,最简单地说就是勤学多问。记者这一职业要先说话、快说话,也容易说错话,所以必须做到多问多学,真正成为经济工作的内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各种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亟待新闻工作者去反映、去挖掘,但我们的采访却极欠深入。突出表现为“新闻公文化”。长期以来,记者停留于要材料的现象比较严重。采访中总不忘要几份材料带着,久而久之,拿材料似乎就是采访。有些从事新闻工作较短的同志甚至没有材料就写不出新闻稿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事情的报道,一般的会议材料和总结材料则是对一段时间内工作的回顾和总结,用材料作蓝本写新闻,这不能不说是本末倒置的怪事。要克服这种现象,就要走出会场,多到田头、商场、工厂;少听乡长、厂长的,多看市场的;少看现成的材料,多听各方面的反映。总之,多问一点,多想一点,多深入实际一点。这样写出来的经济报道自然能深刻反映经济生活,也能得到受众的欢迎。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的开放使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火热的经济生活为经济报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只有灵活创新,多方求变,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新闻稿件,吸引读者,引导读者。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6

和许多人一样,在读大学前,我的整个阅读是非常枯燥的,以教科书为主。而我是1986年进的大学,那个时候正是中国出版很活跃的一段时期。诗歌是年轻人的最爱,我记得谢冕编过一套《朦胧诗选》,当时非常喜欢。那时候大学里最流行读的书就是存在主义,于是读了最多存在主义的作品,如尼采、萨特,我们这一代人受他们的影响太大了。周国平写的《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让我印象深刻,他后来会“转型”成一位心灵鸡汤型的导师,让我非常吃惊。

我在上海读书,而女朋友在杭州,大学4年没有条件见面谈恋爱,所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复旦大学的图书馆里度过的。我是学新闻的,课程比其他系的同学都要轻松,所以就在图书馆读书,一排一排地读,从一楼一直读到了阁楼。复旦图书馆的阁楼是向研究生和博士生开放的,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到阁楼上去读书了。那时候的阅读是一种集体阅读,集中在哲学、历史和文学方面。

新闻专业的书我印象没有多少,但我看张季鸾的所有作品,就是他当年办《大公报》写的评论,印象很深。因为从这些作品里你看到的是一种这个职业的气节,以及敏锐性。新闻是很容易做得平庸的一种职业,特别是你做的时间越长,抱怨和不平衡就会越大。但是我当了

十多年记者,一直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因为在大学里我读过这样的作品,我知道一个好记者应该怎样让自己留下来。

对我影响大的经济学读物有两本,第一本经济学著作就是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而我也是凭借这本书进入新华社工作的。因为当时要考取新华分社,但新华社一般招人都会从实习生里选拔,而我没有在那里实习过,所以他们考我就是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从此,我开始了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另外一本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曼昆的思想和他的创作技巧让我很着迷。我读过很多财经类图书,但是如果从30年的角度来讲,这些书对我的影响还不如一本《三国演义》大。

我后来成了一个专业从事企业案例和经济史写作的财经作家,在这个领域中,有两位顶级高手,美国的理查德·泰德罗和英国的尼尔·弗格森,他们都出生于1960年代,年强力壮。泰德罗的《影响历史的商业七巨头》,让我见识到当世欧美学者的财经写作高度。尼尔·弗格森的创作更勤勉,他在建构一个雄大题材时的自信、从容及充满了偏见的武断,在当代非虚构类作家中很是少见。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7

   论文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在他的名篇《国富论》中,他论证了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社会财富的根源;经济秩序是由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来安排的。在此基础上他倡导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这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后世带来深刻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亚当·斯密适应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国富论》中论证和倡导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根据这种思想,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发展,必须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这种思想在斯密之前的十七、十八世纪初就已经为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了,斯密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自由放任,并据此原则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成为古典经济学之父。

   一、人的利己天性是社会财富的根源

   斯密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在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要求支配之下,人类形成经济和政治秩序。他把这种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心理,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的努力,并且认为这种努力只在人类社会才存在,乃是人类的特质,并不见于其他动物。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的利己心。

   ”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这不断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的大错误,使事情日趋改良。”①

   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一刻放弃过这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求改良。”①

   在斯密看来,社会由个人构成,社会财富也由个人财富构成。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个人的要求也必然达成协调。虽然每个人的利己要求看上去是彼此冲突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彼此协调彼此促进的。这就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或者说,是人类在漫长岁月里自发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秩序。在他看来,利己心是促使人们进行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经济联系的纽带。人们由于天性中追求利益的倾向而进行生产和交换,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久而久之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并促成其它经济行为的生成。利己心是人类和谐经济秩序的原因所在,压抑利己心,势必会压抑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鼓励和倡导利己心,则会顺应自然,促进财富增长,社会繁荣。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L"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L"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③

   由此可见斯密的观点,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所追求的不是别的,而是私人的利益。尽管人与人的利益有着冲突的可能,但是由于人类自发而生的交换倾向和分工的产生,形成了和谐的经济秩序,就使人的自利心理转化为一种动力,在促进个人财富增进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进,并不会彼此冲突而致文明衰败。

   由于他把这种利己心看成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因此,他认为对于出自人的本性的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一切活动,都不宜加以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凡是符合这种利己心的就是自然的,反之就是违背自然的发展的。而违背自然规律的必然会失败。所以,他主张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认为这是自然的要求。

   二、”看不见的手”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论述每一个原理时,几乎都要表露出他对经济自由思想的推崇。他认为人类社会经济世界的现状是千百万人自发行动的结果,是所有人遵照某种本能力量的命令,由利益心的趋引,策划的无数行为创造出来的。他把这种力量称为”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他所推崇的自发经济秩序,是市场规律在组织经济社会中起作用。正是上帝的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安排了人类经济秩序,而非人力所为,人类的主观安排只会打乱和影响自然形成的经济秩序。所以斯密极力反对对经济的干预,倡导自由竞争。

   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须竭力使社会的年收人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④

   “看不见的手”这一说法并不是斯密的发明,它原来是一个宗教用语。英国皇家海军在1703年遭遇的一场特大暴风雨中,许多舰只沉没,乔治王子号军舰却幸免于难,舰长马丁在航海日志中写道:”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拯救了我们”。斯密继承大众熟悉的宗教语言,完全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会这个现象的明显特点。尽管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在他的着作中并没有出现几次,但是并不妨碍这个比喻一跃成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最广为接受的词汇,它形象地表现了市场机制组织经济活动,形成经济自发秩序的过程,成为反对干预经济自由的有力口号。

   斯密论证了经济干预只会造成利益减少的结果。

   a口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

   因此,如果从国外买进货物要比国家内制造便宜,政府阻碍这些货物的进口就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会把工业引向获利不多的部门,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它另辟蹊径,所获报酬反而会多些。斯密认为,所有旨在鼓励这一行业或抑制另一行业,鼓励农业抑制工业或鼓励工业抑制农业的国内措施是不明智的,政府采取鼓励措施,促使更多的资本投人某一工业部门,有可能超过正常情况下的资本自然流动;运用限制措施,可能使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用于该工业的一部分或全部资本撤出这一工业部门,这两种做法都是打错了算盘,无法实现增进社会利益的预期目标。斯密形象地以棋盘来形容,认为在人类经济社会的棋盘上,每一个单独的棋子都有它自己运动的原则,与政府想要指挥它的原则完全不同,如果二者不一致或正好相反,则棋下得就会很艰苦,而社会必然随时处于高度的混乱之中。

   为了避免出现混乱,他提出,政府应当听任人们按照自己的运动原则行事,或者使立法机关制定的原则与之适应,而不要横加干涉。

   但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他主张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因而提出了国家职能的问题。在《国富论》中,他指定了政府的三种职能,即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工程。可见,斯密在极力宣扬其经济自由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域里政府所具有特殊作用。作为经济学大师,他肯定意识到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经济运行时是有一定盲目性的,市场绝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他认为在出现有损于自然经济秩序时,应由政府出面干涉或经营。虽然这侵犯了人民天然的自由和权利,但如果少数人的自由危害了社会安全,就要受而且应受一切政府法律的制裁,无论政府是最民主的政府或是最****的政府,都应该设立防火墙来抵御这种损害。在他看来,政府职能在于确保整个经济的自由发展而不必拘泥,这样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就避免了流人极端。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适应时代要求,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更为重要是,斯密在个人私欲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有吸引力的粘合点,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使他的理论不仅被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所热烈欢迎,还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传统,影响不止一两代人。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外的经济学家才说《国富论》标志着一场革命。

   三、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后世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整本《国富论》的灵魂。在斯密的思想中,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增进都要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对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具有无穷魅力。因为斯密所讲的正是他们的心里话,他替他们拂开了遮在眼前的云款,正合了急于肃清所有对市场和劳动力供应的限制和禁锢的资本家的需求。当时,自由竞争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斯密恰恰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弥补了这种不足。斯密用自由主义哲学给自由竞争行为打上了必然性的烙印,使资产阶级认识到,作为人类行为中心的私利是激发他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动机,并且高兴地看到,追求利润在斯密这里被看成是并非自私的行为,而是有益社会的行为,潜在疑虑一去不复返,封建思想残余被扫除干净,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追求私利了。

   在斯密之后直至今日,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仍然影响深远,并且成了截然相反的各种观点的源泉和出发点。大卫·李嘉图(1772一1823)、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一1832)、马尔萨斯(1766一1834)都把斯密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都从斯密的着作中吸取了部分观点。斯密经济学说中科学的、合理的成份也被马克思所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之一。当代一些流行的经济学说也源于此。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斯密被视为主观效用学派的先驱。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出现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把灾难归咎于经济学家过于信赖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张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取代”看不见的手”。到了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弊端暴露出来,古典经济学获得新生,斯密的((国富论》又被许多经济自由主义者所颂扬。他们认为经济恶化的根源在于沉溺于凯恩斯的笨掘而无效的”看得见的手”的理论,甚至提出从凯恩斯回到斯密去的主张,重新把”看不见的手”看成是人类经济发展必然的自发秩序。不管怎样,斯密的《国富论》都是众多经济思想的发韧地。就象有人评价的那样: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8

论文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鼻祖。在他的名篇《国富论》中,他论证了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社会财富的根源;经济秩序是由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来安排的。在此基础上他倡导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这一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对后世带来深刻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亚当·斯密适应十八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在《国富论》中论证和倡导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根据这种思想,资本主义经济要想发展,必须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这种思想在斯密之前的十七、十八世纪初就已经为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来了,斯密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在理论上充分论证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基本原则一自由放任,并据此原则建立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整体系,从而成为古典经济学之父。

一、人的利己天性是社会财富的根源

斯密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在这种追求个人利益的利己要求支配之下,人类形成经济和政治秩序。他把这种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心理,规定为每个人为改善自己境遇而不断进行的恒常的努力,并且认为这种努力只在人类社会才存在,乃是人类的特质,并不见于其他动物。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的利己心。

”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因素。这不断的努力,常常强大得足以战胜政府的浪费,足以挽救行政的大错误,使事情日趋改良。”①

,,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我们从胎里出来一直到死,从没一刻放弃过这愿望。我们一生到死,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觉得完全满意,不求进步,不求改良。”①

在斯密看来,社会由个人构成,社会财富也由个人财富构成。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个人的要求也必然达成协调。虽然每个人的利己要求看上去是彼此冲突的,但是实际上却是彼此协调彼此促进的。这就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或者说,是人类在漫长岁月里自发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秩序。在他看来,利己心是促使人们进行经济行为的原动力,分工和交换是人类经济联系的纽带。人们由于天性中追求利益的倾向而进行生产和交换,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久而久之形成合理的社会分工,并促成其它经济行为的生成。利己心是人类和谐经济秩序的原因所在,压抑利己心,势必会压抑经济的健康发展,反之,鼓励和倡导利己心,则会顺应自然,促进财富增长,社会繁荣。

‘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L"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L"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③

由此可见斯密的观点,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人所追求的不是别的,而是私人的利益。尽管人与人的利益有着冲突的可能,但是由于人类自发而生的交换倾向和分工的产生,形成了和谐的经济秩序,就使人的自利心理转化为一种动力,在促进个人财富增进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进,并不会彼此冲突而致文明衰败。

由于他把这种利己心看成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因此,他认为对于出自人的本性的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一切活动,都不宜加以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凡是符合这种利己心的就是自然的,反之就是违背自然的发展的。而违背自然规律的必然会失败。所以,他主张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认为这是自然的要求。

二、”看不见的手”

在《国富论》中,斯密在论述每一个原理时,几乎都要表露出他对经济自由思想的推崇。他认为人类社会经济世界的现状是千百万人自发行动的结果,是所有人遵照某种本能力量的命令,由利益心的趋引,策划的无数行为创造出来的。他把这种力量称为”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他所推崇的自发经济秩序,是市场规律在组织经济社会中起作用。正是上帝的这只无形的、”看不见的手”安排了人类经济秩序,而非人力所为,人类的主观安排只会打乱和影响自然形成的经济秩序。所以斯密极力反对对经济的干预,倡导自由竞争。

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须竭力使社会的年收人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④

“看不见的手”这一说法并不是斯密的发明,它原来是一个宗教用语。英国皇家海军在1703年遭遇的一场特大暴风雨中,许多舰只沉没,乔治王子号军舰却幸免于难,舰长马丁在航海日志中写道:”是上帝的看不见的手拯救了我们”。斯密继承大众熟悉的宗教语言,完全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领会这个现象的明显特点。尽管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比喻在他的着作中并没有出现几次,但是并不妨碍这个比喻一跃成为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中最广为接受的词汇,它形象地表现了市场机制组织经济活动,形成经济自发秩序的过程,成为反对干预经济自由的有力口号。

斯密论证了经济干预只会造成利益减少的结果。

a口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里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里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在每一个私人家庭的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

因此,如果从国外买进货物要比国家内制造便宜,政府阻碍这些货物的进口就是不明智的;因为这会把工业引向获利不多的部门,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它另辟蹊径,所获报酬反而会多些。斯密认为,所有旨在鼓励这一行业或抑制另一行业,鼓励农业抑制工业或鼓励工业抑制农业的国内措施是不明智的,政府采取鼓励措施,促使更多的资本投人某一工业部门,有可能超过正常情况下的资本自然流动;运用限制措施,可能使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用于该工业的一部分或全部资本撤出这一工业部门,这两种做法都是打错了算盘,无法实现增进社会利益的预期目标。斯密形象地以棋盘来形容,认为在人类经济社会的棋盘上,每一个单独的棋子都有它自己运动的原则,与政府想要指挥它的原则完全不同,如果二者不一致或正好相反,则棋下得就会很艰苦,而社会必然随时处于高度的混乱之中。

为了避免出现混乱,他提出,政府应当听任人们按照自己的运动原则行事,或者使立法机关制定的原则与之适应,而不要横加干涉。

但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并不是绝对的、无限制的自由,他主张在国内政策中对自由竞争实行一些限制,因而提出了国家职能的问题。在《国富论》中,他指定了政府的三种职能,即保护国家、维护公正与秩序、提供公共工程。可见,斯密在极力宣扬其经济自由思想的同时,并没有一概地否定在特定领域里政府所具有特殊作用。作为经济学大师,他肯定意识到了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经济运行时是有一定盲目性的,市场绝不是万能的。尤其是他认为在出现有损于自然经济秩序时,应由政府出面干涉或经营。虽然这侵犯了人民天然的自由和权利,但如果少数人的自由危害了社会安全,就要受而且应受一切政府法律的制裁,无论政府是最民主的政府或是最****的政府,都应该设立防火墙来抵御这种损害。在他看来,政府职能在于确保整个经济的自由发展而不必拘泥,这样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就避免了流人极端。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适应时代要求,为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更为重要是,斯密在个人私欲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而又有吸引力的粘合点,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使他的理论不仅被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所热烈欢迎,还为后世开创了一个经济自由主义的传统,影响不止一两代人。或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外的经济学家才说《国富论》标志着一场革命。

三、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后世影响

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是贯穿整本《国富论》的灵魂。在斯密的思想中,经济的发展,国民财富的增进都要以自由经济为基础。对于他同时代的人来说,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学说具有无穷魅力。因为斯密所讲的正是他们的心里话,他替他们拂开了遮在眼前的云款,正合了急于肃清所有对市场和劳动力供应的限制和禁锢的资本家的需求。当时,自由竞争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斯密恰恰为之提供了理论依据,弥补了这种不足。斯密用自由主义哲学给自由竞争行为打上了必然性的烙印,使资产阶级认识到,作为人类行为中心的私利是激发他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动机,并且高兴地看到,追求利润在斯密这里被看成是并非自私的行为,而是有益社会的行为,潜在疑虑一去不复返,封建思想残余被扫除干净,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追求私利了。

在斯密之后直至今日,斯密的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仍然影响深远,并且成了截然相反的各种观点的源泉和出发点。大卫·李嘉图(1772一1823)、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一1832)、马尔萨斯(1766一1834)都把斯密的理论作为自己的出发点,都从斯密的着作中吸取了部分观点。斯密经济学说中科学的、合理的成份也被马克思所批判继承,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源泉之一。当代一些流行的经济学说也源于此。19世纪70年代出现的”边际革命”,斯密被视为主观效用学派的先驱。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出现之后,凯恩斯主义者把灾难归咎于经济学家过于信赖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主张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取代”看不见的手”。到了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弊端暴露出来,古典经济学获得新生,斯密的((国富论》又被许多经济自由主义者所颂扬。他们认为经济恶化的根源在于沉溺于凯恩斯的笨掘而无效的”看得见的手”的理论,甚至提出从凯恩斯回到斯密去的主张,重新把”看不见的手”看成是人类经济发展必然的自发秩序。不管怎样,斯密的《国富论》都是众多经济思想的发韧地。就象有人评价的那样: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9

政治话语的衰落与经济话语的勃兴

传媒时代,新闻报道隐藏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密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国内主流新闻媒体(指党报、党刊、省台)在改革过程中,开始关注并以相当的版面和栏目反映普通人的生活,掀起了周末版和扩版风潮;另一方面,更为突出的是以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为诉求对象的城市晚报、文体生活报和经济服务报等非机关报的崛起,两者一起汇聚成了世俗文化的洪流。解读新时期传媒关键词,人们将会发现,传媒话语的内涵已经实现了由政治性内涵向经济与世俗化内涵的一种转换、拓展、更新乃至质变。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崛起,正是处在国家话语的转型期。“就全球范围内,当急风暴雨般的政治风云成为历史遗迹,尤其是当冷战结束后,经济领域的竞争自然马上代替了昔日的政治斗争,上升为全球竞争的中心,经济信息与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掉以轻心。”①在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重心的确定和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促成了我国社会从政治型向经济型的转变,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的“经济化”趋势。

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影响着并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这为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于是有了20世纪90年代地方经济媒体的迅速发展和21世纪初专业经济媒体的突飞猛进,读者的需求呈现爆炸式增长,人们越来越喜欢从经济报道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经济类媒体数量在短短几年内不断攀升,综合性媒体中经济新闻所占据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社会生活晴雨表的经济新闻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经济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神经”。

地方经济新闻繁荣表象下的深层痼疾

中国的经济类媒体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长起来的,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目前经济新闻已日益深入社会各领域,辐射到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但是与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繁荣图景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近些年受众对地方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批评声也始终不绝于耳。当前我国地方媒体的经济报道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救治的病症:

第一,一些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的经济本位偏离与“经济味”匮乏。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报道存在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经济报道多从领导角度写,强调政治服务功能。”②这种脱离经济本位、用综合类报纸的老思路来办经济新闻的结果是,会议新闻、领导长篇讲话等“政治性经济新闻”占据大幅版面,能够体现高质量的经济报道和经济评论寥若晨星。受众从这样的经济新闻中读到的较多的是“机关”和“教条”味,而不是经济新闻报道应有的“经济味”。

第二,地方媒体经济新闻呆板生硬、可读性欠缺。众所周知,经济新闻要报道经济工作的进展和经济活动的绩效,经常会涉及一些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术语、专用名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特点控制不好的结果是:一些经济新闻报道除了政策动向、供求信息外,就是产值利税等数字、概念、术语,显得呆板生硬,缺乏可读性和对读者的吸引力。这也是当前读者对经济新闻最不满意的地方。

第三,地方媒体经济新闻信息服务水平的低下。经济信息的开发、挖掘和提炼绝非信手拈来,而是需要条分缕析、比较对照和综合概括等一系列配套性的艰苦工作。目前地方媒体的经济信息传播工作,还只处于信息“搬运”的低级水平,经济信息传播中微观信息多,宏观信息少;杂乱信息多,有序信息少;重复信息多,独家信息少,预测性、解读性的信息就更少,根本无法满足读者的深层需要。“受众需求”和“媒体供应”的错位和失衡直接导致了地方经济新闻媒体呈现出萎缩之势。

地方媒体经济新闻如何与时俱进,在供需平衡之间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路径,已经成为新闻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人文理念下受众多层次需求的满足

一位科学家说:如果物理学家仅仅懂得物理,那并不影响他受到人们的欢迎,但如果经济学家仅懂得经济,那他就非常令人讨厌了。因为说到底,经济学是一门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设计的科学。事实上,当前地方媒体经济新闻报道的诸多问题都和人文主义视角的缺乏有关。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强化人文视角入手,以受众为中心组织经济信息的采集、生产与加工。

1.及时传递经济信息,满足受众“知”的需求。经济信息是经济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地方媒体的经济报道应以服务为宗旨,为大众的衣食住行提供有具体帮助的权威信息和实用信息。现代经济生活的快速流动使得生活于其中的受众时时刻刻需要对外部世界有充分的了解,媒体的经济新闻只有为受众提供全面充分的信息才算是完成了作为环境监测者的职责。地方媒体是百姓生活的指南针,要不断地拓宽报道的领域。

事实上,很多地方性媒体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努力:《楚天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版面已扩展为《经济生活》、《财经新闻》和《证券理财》三个版。《经济生活》侧重于为受众的消费生活服务,比如消费市场观察、消费信息、消费服务、消费活动中的打假维权等相关信息;《财经新闻》则侧重于报道国家宏观经济信息,关注本地和全国、全球经济发展大事,对读者个人的经济决策与行为提供参考与指引;《证券理财》版面在提供国家证券相关信息的同时,着重指导读者如何投资、理财,以钱生钱。

2.积极主动发挥智囊预测能力,满足受众“意”的渴求。在西方国家,新闻界通常把社会新闻称为“一般报道”,把经济新闻称为“高级报道”。③笔者认为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当是高级报道的题中应有之义。从纯客观报道走向综合分析,无疑已成为今后经济新闻的一大发展方向。不少经济管理部门的决策人员和总裁、经理往往不惜重金,以求经济信息传播机构向他们提供材料翔实、依据确凿、论证充分、全面系统、富有说服力的既能阐释现实又会预测未来的经济信息。

如果说媒体的竞争力就是对社会的影响力,那么经济新闻要提高对社会的影响力,不仅要加大报道的分量,还要探索全新的报道策略,真正地“以经济新闻坐天下”。经济新闻记者只有站在世界的高度,以经济学家的眼光和思维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才能不断地增强报道的分析性、前瞻性和信息量,才能真正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成为领导进行经济决策的参谋、百姓投资置业的助手和为经济建设鼓与呼的助推器。

3.做好经济新闻报道的“贴近”处理,满足受众“情”的欲求。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充满套话、空话或常人难懂的行话、术语,缺乏实质内容,仍是目前地方经济新闻的常见病。有些记者往往拿来现成材料一挥而就,匆匆交差,枯燥无味难以卒读,连自己都读不下去,受众自然无从获益。因此,经济新闻的写作者必须心里时刻装着受众,应尽可能写得让受众看得懂,尽可能写得友善,尽可能以受众为中心来组织我们的材料。

以受众为中心组织材料,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方面,凡是受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都要尽可能地纳入新闻报道的范围;另一方面主要涉及行文的问题,即经济新闻报道的软化和可读性问题。经济报道应跳出对政策的简单陈述,将经济政策中一些艰涩难懂的专业性节点,置换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和现象,将专业性通俗化、生活化,受众通过报道能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和市场机会,获取与他们相关的利益。《华尔街日报》一位总编辑说过,二流的经济记者能把事情向专家说清楚,一流的经济记者则能把同样的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④就是追求经济新闻的“必读性”,即重要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易读性。

总之,经济在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是“经济人”。受众对经济新闻最希望获取的是实用信息,满足受众需求是媒体实现经济新闻价值的唯一路径。地方媒体经济新闻目前正处于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步阶段,如果媒体能够抓住这样的机遇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步伐和节奏,那么经济新闻的前途必然光明无限。(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新闻文体研究”(项目号:s040613)成果之一)

注释:

①裴毅然:《经济新闻学概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湛慧:《当代经济报道写作观念的变化》,《青年记者》,2007(6)上。

③叶同春、邓涛、黄宏:《“三贴近”――经济新闻的“指南针”》,《采写编》,2004(3)。

④吴玉兰:《都市报经济新闻报道的改进――以〈楚天都市报〉为例》,《新闻前哨》,2006(7)。

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篇10

报纸刊发经济学家文章之原因及效应

这种现象似乎在我国新闻史上从未出现过,虽然上世纪上半叶京津沪报纸上也刊载经济学家的署名文章,但数量极少,难得一见。进入20世纪下半叶,国内各报几乎难觅经济学家的文章(除了经济学家们迫于形势压力所发表的“大批判”之作),直到世纪交替之时,各媒体才开始大量刊载经济学家的文章。

这种现象的产生,当然是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为活跃的经济实体之一的大背景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社会上已经存在一股涉及股市、楼市、各要素市场和各实业领域的强大的社会投资力量。尤其是市场机制初步建立,使得普通百姓更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经济中去。于是,人们不再需要简单的、有相当数量的信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做到这一点并不难;而是需要看到对大量复杂的经济现象作有穿透力、有见地的权威分析。因此,综合类、都市类报纸每天都有此类文章,而一些财经类、经济类报纸则几乎每天都有一整版内容,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上述仅是从读者方面来说的。当今媒体市场还不是一个完全放开的市场,有了单边的市场需求,不一定就有适当的供给。世纪之交,一批新的都市类报纸横空出世,以贴近读者、贴近市民的姿态出现,猛烈地冲击了向来板着面孔的传统报纸。在上海,由于种种原因,长期没有一张成功的、被读者认可的经济类报纸,与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大城市地位十分不相称。因此,新创办或经大幅度改版,出现了几份经济类、财经类报纸,这些报纸大量刊登经济学家文章后,传统报纸在受到冲击以后逐渐改革,也开始刊登经济学家文章,力争贴近读者。

经济学家在大众传媒上亮相,一时间吸引了受众的眼球。尤其是那些千字以下的经济随笔,似乎一下子拉近了普通百姓与专家学者的距离,听到经济学家们的真知灼见。而少数经济学家通过走出经院学府成为大众明星,传媒则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版面的“含金量”,提高了自身的档次。

然而,报纸因此而获得成功者甚少,发行量并无起色。其基本原因,除少数几篇既短小精悍又极具真知灼见,且深入浅出的经济随笔外,大部分文章读者并不爱看。有些文章可能过分专业、过分深奥,使人感到不知所云;有些文章则人云亦云,其观点早已为关心经济的读者所知,毫无新意,只不过戴了一个经济学家的帽子;而有些文章并非是“随笔”,篇幅很长,读者自然极少。凡此种种,即使经济类专业报纸也不可能亲近其设定的目标读者。

经济学家的分类和媒体素养问题

经济学家其实是分类的,经济学家的文章自然也是分类的。当然,文章和作者身份不会那么严丝合缝的对应,但基本的倾向,作者的专业特长还会在文章中显示出来。

按照通常的经济学分类,大致可分三类: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产生于人们要求有解释一般经济行为的经济理念,应用经济学产生于企业和个人在诸如生产经营、投资、理财、贸易、会计、签约等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管理经济学则是经济组织系统、有序运转的需要。

而经济学家的分工则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方向和治学重点来划分的。无论多么出色的经济学家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经济领域都作出贡献性的研究。经济活动宽广的覆盖面以及人的精力的有限性,要求经济学这门学科必须有适当的分类。原则上经济学的分类决定了经济学家的分工,但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和人们对经济活动的认识逐步加深,经济学家也会对经济学的分类进行适合于现实需要的调整。因此现代经济学家大致分三类:理论经济学家、政府经济学家和企业经济学家。

显而易见,从经济学分类和经济学家分工来看,一般读者包括十分关心经济的读者更感兴趣的是应用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家、企业经济学家。

理论经济学家研究的理论经济学,虽然枯燥深奥,常人不易懂,但日常的经济问题,一般的应用经济学和管理经济学都需要理论经济学作基础,企业经济学家、尤其是政府经济学家往往是由理论经济学家出身的人来担任,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政府经济学家中,有不少是有名的理论经济学家。

作为名人,读者崇敬有加,而传媒为了提高自身档次、为了吸引读者,对之竭力追捧,恨不能请他们日日在此开辟专栏,起码也是每逢大事即发表文章。

可是,理论经济学家不可能每天都出成果的,大部分理论经济学家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未必出大成果。何况,理论经济学家中还有不少专治计量经济学,其研究成果,普通的读者是不会有多少兴趣的。

当然,关于政府经济学,关于公共财政政策,有些正好事关某位理论经济学家专长,那么请他在媒体上评说,无疑是恰当的,可是这样的机会能有多少呢?政府经济学家研究的大半是公共财政政策,普通读者当然关心。但是政府经济学家中相当一部分平时是在做各种数理经济模型,计算各种经济参数,以求比较严密的结论、方案,供政府参考。这样的计算、研究、模型,能有几许读者会懂?

同样,企业经济学家也有许多是研究计算做模型的,多半服务于某个上市公司或证券公司,而上市公司则牵着万千投资者(也是媒体受众),并且众多上市公司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需要分析需要解读。在这个领域中,经济学家有大量言论要发表,而读者也有着大量阅读的需求。这就是股评大受欢迎的缘故。

然而,对于企业经济学家来说,有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表面来看,受雇于谁,自然为谁服务。企业经济学家受雇于企业和企业家,自然为企业和企业家服务。中国股市目前还很不规范,上市公司、证券公司黑箱操作时有所闻,一些企业经济学家跟着一起虚假的信息和误导的分析也常常发生,这就引出一个经济学家的道德问题。企业经济学家固然要忠于雇主,也要忠于社会大众,可在学术问题上,在经济学家的本身职业上,凌驾于上述两个“忠于”之上的更高的“忠于”,是忠于真理。可惜,现在这样的经济学家太少了。

道德问题不仅对于企业经济学家,对于政府经济学家和理论经济学家也同样存在。企业经济学家在为企业讲话时,人们还容易识破,因为他们所受雇的身份通常是公开的,而一些大牌的理论经济学家为某些利益集团讲话时,人们往往在事后才能发觉。而当读者发现自己被误导之后,还会对那些经济学家文章感兴趣吗?

同时,经济学家见报的文章受欢迎,还需要执笔者的媒体素养。一个优秀的经济学家不一定是个好的媒体作者,就如同一个出类拔萃的科学家不一定是个出色的科普作家。所谓媒体素养,其实就是新闻所需要的文体。我们常说,新闻文体就是把一件事用大白话写出来,让普通读者都能读懂。媒体上的经济学家,既要有观点,又要有道德,还要有媒体素养,这简直是一种苛求了。

然而,今日之报纸确实需要大量那些切中时弊、有分析、有观点的经济随笔,这是读者的迫切需求,而且他们把希望寄托于报纸。有人说,今日报纸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信息竞争,而是到位的分析、深刻的思想、正确的观点之竞争。在这个意义上,这句话是对的。可是,经济学家又不可能提供那么多适用于报纸的文章。那么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笔者认为,这个任务理该由媒体人承担。

首先是其必要性。就传媒而言,读者的需要就是传媒的责任,而对传媒人来说,传媒的需要就是自己的责任。报纸上的一切文字、图片最后均由报纸的编辑、记者落实在版面上。编辑、记者理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责任,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的需要。

那么,一般编辑记者能胜任吗?应该是完全有可能的。

编辑记者基本上都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其长处是了解读者的需求、心理、阅读习惯,抓得住新闻热点、大众关注点,善于把一件事情或一个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而这些技能在经济学家那里是很少有人具备的,且在短时间内也很难养成的。

当然编辑记者的短处也是明显的,即缺乏经济学专业基础,然而这个短处并非不能攻克。一个记者、编辑的知识面应该是广博的,但不可能是“万能博士”。编辑、记者的采访面很广,不可能对采访的对象、采访的事物有很深的认识,但必须在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尽量去加深理解和把握。当一个经济热点、经济关注点出现之时,编辑记者可以找适当的人、适当的事、适当的经济专家作为采访对象,从而写出适合读者胃口的经济分析、经济评论文章。另外,作为专家型的编辑记者(包括报社领导)也可以在第一时间撰写一些经济评论、经济分析。

负责经济分析、经济评论版面的编辑记者应当具备相当的经济学基础,最好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学历,报社也要有意识地培养一些专家型人才,吸引并稳定一些骨干在这一领域干下去。目前记者轮换采访条线,虽然利于防止记者站在采访对象立场代表利益集团讲话(这说到底是编辑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但不利于培养专家型人才。当然,负责经济分析、经济评论版的编辑记者也有一个职业道德问题,这就不是本文所探究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