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一原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06:29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1

论文关键词: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经济理论的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下降,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不足,这需要我们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长期不懈努力去探求。同时,我们也应纠正对西方经济学“一边倒”,排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错误倾向。

为了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我于2007年编写了一本颇具特色的高职高专教材《经济学原理》(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试图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作一些探索。下面把我的尝试向各位同行汇报经济学论文,以求得到指点。

一、增加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经济学理论教学,只开设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而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使用的绝大多数教材,其内容全是西方经济学。这样,高职高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只学习西方经济学,学不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我认为这是不妥当的。把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基础》)教材的全部内容,会使教材内容与课程名称不相符。经济学不等于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类的课程中,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和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课程,其内容不应该相同。经济学原理应该包括比西方经济学更多的内容。尤其是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是经济类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不开设政治经济学课程的院校,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不应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编写的《经济学原理》有意在改变这种不正常状况方面作些尝试。本教材既以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为主要内容,又包括了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理论(特别是经济制度理论和价值理论)。在本教材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是第一章第二节(经济制度),二是第三章(商品价值);其他章节也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内容。

本教材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作简单的拼凑,而是尽量进行有机的结合经济学论文,避免出现理论上的矛盾,坚持经济理论的科学性。例如:用价值规律来解释均衡价格;归纳了“资本”的五种含义;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来解释利息的产生;用货币流通规律来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用生产力发展来解释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等等。

二、在具体内容上的改进

把以《资本论》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融入本教材中,我在具体内容上作了以下的探索。

1.“社会人”范畴(第一章)。第一章包括资源配置(第一节)和经济制度(第二节)两部分。在经济制度部分提出了与资源配置部分的“经济人”相对应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讲的“社会人”,不是美国行为科学家梅奥提出的管理学的“社会人”范畴,而是马克思主义研究制度的“社会人”范畴。本教材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给“社会人”下了定义:“所谓社会人,就是与社会相联系,受社会影响和制约的经济主体。”同时指出:“研究经济问题,特别是研究经济制度,必须以社会人为前提。不研究经济主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深入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

2.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广义的生产关系(第一章)。本教材从狭义和广义来介绍生产关系范畴,提出:“讲生产关系,一般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可以说,这是狭义的生产关系。从广义来说,除了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最重要的内容,生产关系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等。”同时还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市场交换关系、企业治理关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了说明。

3.制度变迁的原因(第一章)。本教材不仅讲了制度变迁的直接原因经济学论文,还讲了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而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解释,指出:“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力的发展。”

4.供求决定价格(第三章)。有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导学生这样的观点:供求只是影响价格,不能决定价格。其实,这种观点既与现实不符,又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不符。本教材引用马克思的原话,对供求决定价格的观点作了明确的表述:“商品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它是由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竞争即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的。”①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在解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时作了这样的表述和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供求平衡的市场条件下,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供求平衡下全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平均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包括劳动者在生产中平均耗费的劳动时间,又包括正常使用生产资料所平均耗费的生产资料中已凝结的劳动时间,这两种不同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决定了商品的新价值和旧价值。”与流行的说法相比较,本教材增加了两个新摘要劳动时间的一个构成部分,它决定商品的旧价值,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中提到过的。

6.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含义(第三章)。本教材用劳动的智力成分来解释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教材中指出:真正决定人类劳动本质的东西是智力劳动②;智力劳动的含量决定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决定了各种复杂劳动的复杂程度的不同。

7.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第三章)。在我国流行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价值规律和均衡价格是脱节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讲均衡价格经济学论文,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不讲价值规律。本教材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用价值规律解释均衡价格。教材写道:“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变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只有按照代表价值量的均衡价格进行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买卖双方的利益平衡。也就是说,价值体现了利益的平衡。而在价格偏离均衡价格的时候,买卖双方的利益就失去了平衡。这时,为了经济利益而开展的竞争就会引起供求变化,从而导致价格回到代表价值量并体现利益平衡的均衡价格上来。……价值有一种力量,把价格拉向代表价值的均衡价格,这就是价格变动的必然趋势。”

8.收入的来源和分配制度(第七章)。本教材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专讲收入分配的第七章开始时就指出:“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但是,收入如何分配取决于生产条件,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分配制度。”大多数同类教材都没写“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9.资本的含义(第七章)。学生们会接触到不少“资本”概念,如“资本家”、“资本主义”“国有资本”、“资本金”、“资本与负债”、“资本品”、“资本市场”等,可能会对“资本到底是什么”迷惑不解。应如何解释资本的含义?本教材的解释是:在经济学中,“资本”是个多义词。它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表示的含义是不相同的。资本的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资本是靠剥削雇佣劳动而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体现着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生产关系。②资本是能够带来价值增殖额的价值。③资本是企业中属于所有者的价值。④资本是被生产出来又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物品。⑤资本是长期资金的特征。

10.利息存在的原因(第七章)。不少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讲述利息存在原因时,分别对资本主义利息和社会主义利息进行分析经济学论文,没有从一般意义上来分析撇开制度特性的利息。西方经济学解释利息存在的原因所运用的是“时差利息论”和“迂回生产论”,没有讲到本质上。本教材对利息存在原因的说明,以《资本论》中的利息理论为基础,同时抽掉其中有关资本主义性质的内容,指出:“利息存在的最重要原因,是资本具有价值增殖的本质属性。”对此,从资本供给者和资本需求者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11.利润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本教材没有采用“利润的来源”的提法,因为这提法容易造成误解。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一般讲利润有三个来源:创新、承担风险和垄断;而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各种形式的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利润也不例外。关于利润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承担风险只是与创新活动相伴的一种行为,它本身不会产生出利润。因此,本教材只讲创新和垄断这两个原因,重点讲述创新,分别叙述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活动是如何产生出利润的,由此得出结论:“创新利润是由于创新活动使产品价格高于成本而产生的。”本教材重视企业家在创新中的作用经济学论文,指出:“创新的关键人物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劳动是高级的复杂劳动,在同样时间内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

12.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第十章)。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讲货币流通规律一般是在关于货币职能的部分,而不是在通货膨胀理论部分。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中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不讲货币流通规律。本教材把二者结合起来,用货币流通规律解释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并用一个与货币流通规律有联系的、表示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作用的总供求平衡公式来说明。这公式是:价格水平×流通商品量=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

13.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十一章)。本教材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作了较多的论述。教材中首先说明:“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是因为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剧。”通过分析这些矛盾,从四个方面说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①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②经济稳定要求宏观调控;③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宏观调控;④社会稳定要求宏观调控。在论述第一个必要性时指出:“生产社会化的发展与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失效的矛盾,是现代市场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根本原因。”

14.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第十二章)。一般的教科书在讲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时,只讲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科学技术四个因素,本教材增加了第五个因素——制度。本教材指出:“从根本上说,制度是通过影响人的经济利益从而影响人的经济行为来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发生作用的。”

注释:

①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38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②此观点来自何明著:《劳动价值论的发展及数学化——关于完善劳动价值论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2

关键词:南北矛盾;经济;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图分类号:DF96文献标识码:a

陈安教授积30年之功蔚为大观的《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五卷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南北问题为主线,站在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坚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深刻论证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充分反映了作者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理念和追求。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论述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问题

如所周知,中国特色法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尽管具有“国际性”,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同样是马克思主义。

早在20世纪40年代,作者在厦门大学求学时就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和熏陶,在50至70年代,曾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民族殖民地及理论学养深厚,是其致力于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思想和理论优势。在80年代以来的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中,陈安教授援引马克思主义原著的精辟论述,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以殖民掠夺史揭示南北问题的根源和实质及阐释马克思主义观。

(一)分析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国际经济关系既是国际经济法借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又是国际经济法调整的主要对象。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详细分析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三大主要阶段(即早期的国际经济交往与国际经济关系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众多弱小民族的独立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变化),并深刻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对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进程客观事实的科学总结”,“是对各国社会进行解剖的利器,也是对国际社会实行科学分析的指南”[1]。

(二)以殖民掠夺史揭示南北问题的根源和实质

基于历史事实,作者以激扬的文字历数15世纪以来列强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殖民主义的十大罪恶行径,称为“殖民十恶”(即“欺蒙诈骗,以贱易贵”、“明火执仗,杀人越货”、“践踏,霸占领土”、“横征暴敛,榨取脂膏”、“强制劳役,敲骨吸髓”、“猎取活人,贩卖奴隶”、“垄断贸易,单一经济”、“种毒贩毒,戕民攫利”、“毁灭文化,精神侵略”和“血腥屠杀,种族灭绝”)[1]46-54,进而总结认为,“漫漫数百年,一部殖民史,就是一部弱肉强食史,也就是欧美列强和全世界众多弱小民族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史的主要内容。”[1]53“15世纪以来的数百年间,欧洲列强在亚、非、美广大地区实行殖民掠夺的历史,是一部火与剑的历史,也是一部血与泪的历史。”[1]46

在中外国际经济法学论著中,居于道义制高点,以如此犀利的笔触历数殖民之恶,似为仅见。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政治学或史学的内容,但笔者以为,殖民掠夺史在西方国际经济法学论著中讳莫如深,却是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应有的立论根基。正本清源,温故知新。只有回顾和铭记历史,才能深刻理解南北问题的根源和实质,认清西方列强罄竹难书的罪恶“发家史”及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欠下的巨大“历史债务”,也才能深刻理解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正当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法理上,殖民掠夺史是经济、公平互利和全球合作等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必要铺陈。

(三)阐释马克思主义观

陈安教授对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和论述,重点强调民族自决权和批判民族虚无主义。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作者研讨马克思主义观的核心主张,即十分强调尊重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坚决反对社会帝国主义等形形的霸权主义。

在专著《列宁对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1981年)中,陈安教授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列宁1895到1924年期间关于弱小民族国家问题的学说,重点探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有关“民族自决”问题的长期论战,研究国际公法上有关弱小民族国家学说的争鸣辩论,侧重论述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小民族国家——民族自决权问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队伍中的论战过程及其发展历史。陈安.列宁对民族殖民地革命学说的重大发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该书已辑入《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一卷第一编第Vii部分,题为“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对弱小民族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第136-342页。

在专论《论社会帝国主义观的一大思想渊源:民族虚无主义的今昔》(1981年)中,作者回顾和缕述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与伪装成“国际主义者”的形形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多次论战的历史事实,追本溯源,探讨曾经猖獗一时的社会帝国主义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揭露它既是对国际法原则的粗暴践踏,又是对马克思主义观的彻底背离[2]。

应当指出,马克思主义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民族殖民地学说和国际法上的弱小民族国家学说,有助于理解当展中国家的历史来由、现实地位和发展趋向及南北问题的根源和实质。研究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和社会帝国主义的霸权行径及相关学说,有助于认清当前全球化趋势下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及西方学者否定或淡化的“理论先导”与前者的一脉相承或异曲同工。不难看出,作者在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中强调经济原则,深刻批判美国经济霸权及西方学者否定或淡化的谬论,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理解和研究积淀。

二、站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提出南北矛盾发展的“6C律”

不容否认,作为法学学科之一,国际经济法学具有普世价值,各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当有共同的立场、价值取向和追求。基于此,各国国际经济法学者需要加强学术交流,增强共识,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

同样不容否认,作为法律规范之一,国际经济法既是发达国家巩固国际经济旧秩序的重要工具,也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工具。换言之,国际经济法规范体现了新旧法律规则并存、冲突的状况。在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相应地,各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并非居于同一的、纯粹的、超脱的法的立场。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国家利益、历史传统、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国特别是南北国家的国际经济法学者各有其不同的立场、价值取向和追求。西方国家国际经济法学者对其立场,或直言不讳,或犹抱琵琶。在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中,陈安教授一向旗帜鲜明地站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坚持和发展“三个世界”理论,坚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体现了“知识报国,兼济天下”的志向和胸怀。

(一)坚持和发展“三个世界”理论

20世纪90年代剧变、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陈安教授坚持和发展“三个世界”理论,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实际上存在着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从而使全球划分为三个世界:首先,美国、前苏联是第一世界,前苏联在1991年瓦解之后,美国遂成为第一世界中惟一的超级大国;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处在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是第二世界。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它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曾经有过共同的经历,当前又面临着共同的斗争。过去、现在和将来长时间共同的处境和共同的利害,决定了中国属于第三世界。”[1]59作者进一步分析指出,在世纪之交,国际经济秩序破旧立新的争斗进入新的回合。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冷战已告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主题;二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各种新“包装”下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和“新炮舰政策”不时肆虐;三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南北矛盾日益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1]60-61。

对当前国际经济秩序,西方学界有不同的解读,诸如“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论、“wto秩序”论和“经济民族主义扰乱全球化秩序”论,等等。但他们在总体上都不提“三个世界”、南北问题和新旧国际经济秩序,而是另辟蹊径,以所谓“经济全球化”、“法律全球化”理论淡化或否定国家。陈安教授针对上述各说,逐一辨析,言简意赅,切中肯綮。

针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论,陈安教授指出,“宣扬全面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本质是为国际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服务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的说教及其实践,实质上乃是殖民主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位一体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在当代的更新和翻版,充其量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或‘换汤不换药’罢了。”

针对“wto秩序”论,陈安教授指出,“wto秩序”论的先天性缺陷和致命性弱点在于,它忽略了当代wto体制及其规则缺乏坚实的、真正的民主基础;wto体制虽然素来被称为摆脱了“权力导向”,转而实行“规则导向”,但其“立法”完全是“权力导向”之下的产物,带着先天的不公胎记,其“司法”和“执法”实践也出现过“财大者力大气粗”、霸权或强权国家不受约束或规避制裁的弊端,实际上体现了“规则导向”向“权力导向”的异化、转化;“wto秩序”论要求将贸易自由宪法化、最高化、绝对化的主张是不可取的。关于wto体制的进一步剖析,参见:陈安.中国加入wto十年的法理断想:简论wto的法治、立法、执法、守法与变法[J].现代法学,2010,(6):10-36.

针对“经济民族主义扰乱全球化秩序”论,陈安教授指出,其实质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力图迫使国际弱势群体离开原定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奋斗目标。他认为,把“经济民族主义”理解为全球各民族、特别是各弱小民族坚持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坚持国际经济,是基本正确的。关于该问题的详细论述,请参见:《论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战略定位——兼评“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论》、《“wto秩序”论》、《“经济民族主义扰乱全球化秩序”论》,辑于《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一卷第一编第Vii部分,第120-134页。

笔者以为,坚持和发展“三个世界”理论,是正确认识新时期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体制的“立场”和“战略定位”问题的必要前提。基于“三个世界”理论,才能深入分析当前西方国家强势主导的形形的“国际经济秩序新论”,也才能坚持和发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鉴于南北问题仍然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寻求建立公正的“国际秩序”和真正的“全球治理体系”近年以来,西方学者除上述“国际经济秩序”论外,还提出了所谓“全球治理”论。例如,在国际投资法领域,提出了所谓“外国直接投资的全球治理体系”(theglobalgovernancesystemforFDi)的概念,并指出这一体系主要是由Bits构成的。(参见:axelBerger.China’snewBilateralinvestmenttreatyprogramme:Substance,RationalandimplicationsforinvestmentLawmaking[R].paperfortheamericanSocietyofinternationalLawinternationaleconomicLawGroup(aSiLieLiG)2008BiennialConference“thepoliticsofinternationaleconomicLaw:thenextFourYears”,washington,D.C.,november14-15,2008.),不能回避南北问题,更不能回避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这一根本性问题。

(二)提出南北矛盾发展的“6C律”

早在《国际经济法总论》(1991年)中,陈安教授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出:“在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法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强权国家保持和扩大既得经济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贫弱国家争取和确保经济平权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这些斗争,往往以双方的妥协和合作而告终,妥协合作之后又因新的利害矛盾和利益冲突而产生新的争斗,如此循环往复不已,每一次循环往复,均是螺旋式上升,都把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法规范,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3]

在专论《南南联合自强五十年的国际经济立法反思:从万隆、多哈、坎昆到香港》(2006年)和专著《国际经济法学专论》(2007年)中,陈安教授总结万隆会议以来的南北斗争史,进一步提出了南北矛盾发展的“6C律”及其特点,强调南南联合自强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大意义。其主要观点可概要如下:

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和国际经济法的破旧立新是在南北矛盾发展进程中产生的。南北国家之间既有互相矛盾、互相斗争的一面,又有互相依存、互相合作的一面。因此,南北矛盾斗争的每一个回合,往往以双方的妥协和国际经济秩序在某种程度上的除旧布新而告终。妥协之后经过一段期间,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新的矛盾斗争。南北矛盾上述规律性的发展进程,可概括称为螺旋式的“6C轨迹”或“6C律”,即Contradiction(矛盾)Conflict(冲突或交锋)Consultation(磋商)Compromise(妥协)Cooperation(合作)Coordination(协调)newContradiction(新的矛盾)……当代国际经济秩序和国际经济法也就是在此种“6C律”的基础上和支配下,不断经历着新旧交替、吐故纳新、弃旧图新和破旧立新的进程。参见:陈安.南南联合自强五十年的国际经济立法反思:从万隆、多哈、坎昆到香港[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00-502;陈安.国际经济法学专论:上编(总论)[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46,324-326.南北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取决于南北国家基于经济、公平互利和全球合作等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真诚合作。发展中国家要在南北经济关系中获得真正平等的地位,只有依靠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才能提高和增强在南北合作中的谈判地位和能力。与此同时,要大力加强南南合作,以求联合自强和共同发展。关于南南合作问题的系统论述,参见:anChen.weakversusStrongatthewto,theSouth-SouthCoalitionfromBandungtoHongKong[J].theGenevapostQuarterly:theJournalofworldaffaires,2006,(1):55-107.

“6C律”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指明发展中国家“斗争中求生存,合作中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南北国家之间在矛盾、冲突之后是磋商、妥协、合作和协调,张弛有度,循环往复,反映了南北双方既相互矛盾、冲突,又相互依存、合作的客观现实和南北矛盾运动的发展规律。第二,揭示发展中国家的持续斗争是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和国际经济法破旧立新的原动力。发达国家为保持和发展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优势地位,自然会固守和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发展中国家为改变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劣势地位,必然成为要求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第三,强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从长远来看,在上述“6C律”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经济秩序的新旧更替和国际经济法的破旧立新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但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南北国家在矛盾、斗争中此强彼弱,此消彼长,在发达国家占上风的情况下,则可能出现下行态势。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同逆水行舟,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艰辛的斗争和努力,稍有懈怠,已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复失或名存实亡。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法新规范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展中国家应有战略眼光和充分准备。

(三)新时期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体制中的立场和战略定位

关于新时期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体制中的立场和战略定位,特别是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外学者见仁见智。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某些西方学者热衷于强调中国的“领导作用”和“大国责任”,甚至提出“中国威胁”论,其用意发人深思。关于“中国威胁”论的历史考察,参见:陈安.“黄祸”论的本源、本质及其最新霸权“变种”:“中国威胁”论——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史的主流及其法理原则的视角[J].现代法学,2011,(6):10-36;anChen.ontheSource,essenceof“Yellowperil”DoctrineanditsLatestHegemony“Variant”–the“Chinathreat”Doctrine:FromtheperspectiveofHistoricalmainstreamofSino-ForeigneconomicinteractionsandtheirinherentJurisprudentialprinciples[J].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2012,13,(1):1-58.中国是现存国际经济秩序的最大受惠者、维护者、改良者、改革者,抑或革命者?众说纷纭。陈安教授在国际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相关视角和论述富有启迪意义。

首先,陈安教授研究国际经济法问题的角度具有启迪意义。在论述“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可否规定对外资绝不实行国有化”问题时,陈安教授指出:“从中国国情与国际舆情的结合上来考虑问题,从南北矛盾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来考虑问题,从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更迭兴替上来考虑问题,作为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第三世界的一个中坚成员,中国在本国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涉外经济立法中,显然不宜、不必、不应、不容明文规定对外资绝对不实行征用或国有化。”[4]由此可见,陈安教授所主张的研究国际经济法问题的三个角度分别是中国国情与国际舆情的结合、南北矛盾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更迭兴替,对中国的明确定位是“第三世界中坚成员”。

其次,鉴于新时期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体制中的立场和战略定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延续,有必要考察新中国对外交往的一贯立场。陈安教授指出:“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乃是新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一贯坚持的最基本的法理原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健康发展的两大基石。”更详细的论述,请参见:陈安.论源远流长的中国对外经济交往及其法理原则[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98.

关于新时期中国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体制中的立场和战略定位,陈安教授在论述古代中国的自我定位和近现代中国历史形成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独特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应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积极推手,应致力于成为南南联合自强的中流砥柱之一,中国与全球弱势群体共同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目标,应当坚定不移,韧性斗争,百折不挠,既应当坚持战略原则的坚定性,又坚持策略战术的灵活性。更详细的论述,请参见陈安教授的论文《论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的战略定位——兼评“新自由主义经济秩序”论》,该文载于《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一卷第一编第Vii部分,第109-120页。在该文发表之后,作者相继发表有关中国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战略定位的专论,包括:陈安.再论旗帜鲜明地确立中国在构建nieo中的战略定位——兼论与时俱进,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对外28字方针”[G]//陈安.国际经济法学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陈安.三论中国在构建nieo中的战略定位:“匹兹堡发韧之路”走向何方——G20南北合作新平台的待解之谜以及“守法”与“变法”等理念碰撞[G]//陈安.国际经济法学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陈安.中国加入wto十年的法理断想:简论wto的法治、立法、执法、守法与变法[J].现代法学,2010,(6):10-36;anChen.whatShouldBeChina’sStrategicpositionintheestablishmentofnewinternationaleconomicorder?withCommentsonneo-liberalisticeconomicorder,Constitutionalorderofthewtoandeconomicnationalism’sDisturbanceofGlobalization[J].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2009,10(3);anChen.SomeJurisprudentialthoughtsuponwto’sLaw-governing,Law-making,Law-enforcing,Law-abidingandLaw-reforming[J].theJournalofworldinvestment&trade,2010,11(2).

概言之,历史已然成就了中国作为“第三世界中坚成员”的地位。作为“第三世界中坚成员”,中国的基本立场理应是: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原则,成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积极推手,致力于成为南南联合自强的中流砥柱之一,坚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战略目标。无论将来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发生怎样的改变,应该有始终如一的、坚定的立场和目标。以国际投资关系为例,中国必须坚持和强调经济、公平互利和全球合作原则,不能因为居于资本输出国地位就片面强调资本输出国的权益,要求资本输入国限制其。中国一向反对发达国家“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同样,也要引以为戒,严格自律。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改变,对外经济政策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但立场要坚定,不因经济地位的转变而变化,不因利益的诱导而变化。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进行学术研究应有“第三世界中坚成员”的“立场”意识,政府主管部门在国际经济实践中也应有“第三世界中坚成员”的坚定立场。

三、论证南北矛盾中形成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

一般而言,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基本的法律原则。陈安教授认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贯穿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之中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思想,指的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5];“在当代国际经济法基本规范或基本原则更新发展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强权国家保护既得利益、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与贫弱国家争取平权地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矛盾和斗争。这种矛盾斗争,乃是当代世界性‘南北矛盾’斗争的主要内容。”[5]346陈安教授强调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是在南北矛盾中形成的,旨在强调其“发展性”和“动态性”,强调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反映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的特色。以下概述陈安教授有关经济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和全球合作原则的部分重要观点。

(一)经济原则

如所周知,是国际法的基石。当前,为推进经济全球化,西方国家以理论为先导,提出了否定或淡化的种种理论[6]。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坚持和维护《联合国》确立的国家原则[7]。

关于经济原则,陈安教授重点研究经济原则的形成原因及其基本内容、世纪之交的经济“攻防战”及中国坚持经济原则的实践。

1.经济原则的形成原因及其基本内容

发展中国家强调和坚持经济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都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地位;二战结束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小民族相继挣脱殖民枷锁,取得政治独立,但经济上仍然遭受原宗主国的控制,不同程度地处于从属或附庸地位。政治是经济的前提,经济是政治的保障。发展中国家强调经济实质上是全世界弱小民族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必要继续和必然发展[5]347-348。

根据1974年《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陈安教授概括国家经济的主要内容,包括:各国对本国内部以及本国涉外的一切经济事务享有完全、充分的独立自利,不受任何外来干涉;各国对境内一切自然资源享有永久;各国对境内的外国投资以及跨国公司的活动享有管理监督权;各国对境内的外国资产有权收归国有或征用;各国对世界性经贸大政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5]351-359。

2.世纪之交的经济“攻防战”

近年以来,陈安教授以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针对当前全球化趋势下西方国家否定或淡化“”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以wto体制运作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三大回合作为中心,综合评析美国“1994年大辩论”、1998-2000年“301条款”争端案及2002-2003年“201条款”争端案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指出这三次交锋的实质,都是美国经济“”(经济霸权)与各国群体经济之间限制与反限制的争斗,植根于美国早在1994年“入世”之初就确立的其单边主义政策高于其wto义务的既定方针。这场以经济问题为核心的激烈论战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启迪是:增强忧患意识,珍惜经济;力争对全球经贸大政决策权实行公平的国际再分配;善用经济保护民族权益,抵御霸权欺凌和其他风险;警惕理论陷阱,摒除经济“淡化”论[8]。

“过时”论、“废弃”论的主旨在于彻底解除弱小民族的思想武装,好让当代霸权主义在全球通行无阻;“淡化”论和“弱化”论的“发展方向”,正是归宿于“过时”论和“废弃”论。这种归宿绝不是弱小民族之福,而是善良的人们不能预见其后果的理论陷阱[8]420。

3.中国坚持经济原则的实践

不言而喻,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理应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坚持经济原则。无论是在国内立法实践方面,或是国际条约实践方面,中国都要坚持经济原则。

针对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可否规定对外资绝不实行国有化问题,陈安教授主张,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涉外经济立法中,不应明文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外资实行征用或国有化。其主要理由是:从外资国有化问题的论战史、中外签订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西方国家对“国有化”的理解及中国的宪法精神和现有政策等方面看,不适宜、不必要、不应当、不容许作此规定。鉴于东道国在必要时有权依法征收境内外资,并且给予适当补偿,乃是当代国家经济权利之一,而且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立法惯例,中国不应通过立法自行“弃权”;“务必留权在手,但决不任意滥用!”[9]

在国际实践方面,陈安教授主张,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应坚持经济原则:“中国是牢牢在握的独立国家,中国人民十分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得来不易的权利……尽管‘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旷日持久,难关重重,中国坚持经济原则,有关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立场和方针不变。”[10]

当前,国际投资法发展迅速,其趋向值得密切关注。传统国际投资法本来就是发达国家为保护其海外投资者的产物,带有与生俱来的片面维护资本输出国权益的烙印,其新近发展并未起到平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和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权利和利益关系的作用,而是更加片面地强调保护发达国家和外国投资者的权益,进一步限制东道国的。通过此类规范的不断强化,发达国家推动投资自由化,以实现其国家利益。近来,双边投资条约普遍规定接受“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的管辖,甚至规定投资者可以单方面启动iCSiD程序。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某些国际实践顺应了西方国家主导和推波助澜的所谓“时代潮流”。针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外双边投资协定的“争端解决”条款的新发展,陈安教授明确提出,中外双边投资协定实践中的“逐案审批同意”、“当地救济优先”、“东道国法律适用”和“重大安全例外”等四大“安全阀”不宜贸然拆除[11];进而主张,区分南、北两类国家,实行差别互惠,明文排除最惠国条款对争端程序的普遍适用,切实维护中国的应有权益[12]。

(二)公平互利原则

公平互利原则是在“公平”这一传统法律概念的基础上结合“互利”概念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强调实质上的平等,进一步明确了平等互利的含义,是平等互利原则的新发展。

关于公平互利原则,陈安教授重点研究公平互利原则是平等互利原则的发展及公平互利原则的主旨。

1.公平互利原则是平等互利原则的发展

陈安教授在分析公平互利原则的形成过程中指出,在国际交往实践中,发展中国家认识到,仅仅从或主要从政治角度强调平等原则,往往只能实现形式上的平等,难以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在某些场合,发达国家往往以形式上的平等掩盖实质上的不平等。因此,应从经济角度、从实质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平等原则,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互利原则由此产生。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互利;只有真正地实行互利,才算是贯彻了平等的原则,才能实现实质上的平等[13]。

把传统国际法上分立的平等原则与互利原则结合成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标志着国际法上平等原则的新发展[14]。陈安教授特别指出中国有关平等互利原则的实践对公平互利原则形成的贡献。在国内法实践方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把平等互利规定为与外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条件及对外经济交往、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法实践方面,1954年4至6月,中国与印度、缅甸一起,率先把平等互利原则与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等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13]444。

2.公平互利原则的主旨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强调公平互利,究其主要宗旨,端在于树立和贯彻新的平等观。对于经济实力相当、实际地位基本平等的同类国家说来,公平互利落实于原有平等关系的维持;对于经济实力悬殊、实际地位不平等的不同类国家说来,公平互利落实于原有形式平等关系或虚假平等关系的纠正以及新的实质平等关系的创设[13]449。

在论证公平互利原则时,陈安教授进一步指出,“这种新的平等观,是切合客观实际需要的,是科学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早在百余年前,马克思在剖析平等权利时,就曾经指出:用同一尺度去衡量和要求先天禀赋各异、后天负担不同的劳动者,势必造成各种不平等的弊病,并且断言:‘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而应当是不平等的。’马克思的这种精辟见解,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当展中国家提出的关于贯彻公平互利原则、实行非互惠普惠制等正义要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13]449-450对经济实力悬殊的国家,“平等”地用同一尺度去衡量,用同一标准去要求,实行绝对的、无差别的“平等待遇”的实际效果,“有如要求先天不足、大病初愈的弱女与体魄强健、训练有素的壮汉,在同一起跑点上‘平等’地赛跑,从而以‘平等’的假象掩盖不平等的实质。”[13]448-449

(三)全球合作原则

全球合作原则是1974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倡导的一项富有时代特点的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基于南北问题的实际情况,要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强调、坚持和实践全球合作原则。

关于全球合作原则,陈安教授重点论证如下两点:南北合作是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南南联合自强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惟一路径。

1.南北合作是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

南北合作是全球合作原则的中心环节,是国际经济关系中众多弱者与少数强者之间在不同阶段的互相妥协和互相让步;就其内在实质而言,是国际经济关系中剥削者与被剥削者、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妥协,也是对弱肉强食规则缓慢的逐步否定[15]。

南北合作的依据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极其密切的互相依存和互相补益关系。这决定了南北国家“合则两利,离则两伤”,南北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斗争中终究要相互妥协,并作出“南北合作”的选择,从而解决各个相应阶段的南北矛盾。

南北合作的阻力来自发达国家,特别是来自第一世界的美国。相对而言,在第二世界的政界、法界中,出现了一些能较冷静地正视南北互相依存现实的明智人士。

关于南北合作的成效,基于对《洛美协定》和《科托努协定》的研究,陈安教授在肯定南北合作生命力之后,深刻指出:“《洛美协定》式的南北合作,仍然远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南北双方之间很不平等、很不公平的经济关系”;“距离实现彻底公平互利的南北合作从而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总目标,还有相当漫长、艰辛的路程”[16]。

2.南南联合自强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惟一路径

南南合作是国际经济关系中众多弱者之间的互济互助,以共同应对或联合反抗来自强者或霸者的弱肉强食。在论述南南合作的战略意义时,陈安教授指出:现存的国际经济体制,是在经济实力基础上形成的。要改变它,首先也要靠实力;在经济上过分依赖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加强南南合作,走弱者联合自强的道路,才是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可靠途径;南南合作把各个分散的、在经济上相对弱小的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国际力量,可望提高在南北对话中的地位和能力;南南合作建立在弱者互助互济、公平互利的基础上,是全球合作的新兴模式和强大趋势,本身就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体现[15]463。

在专论《南南联合自强五十年的国际经济立法反思:从万隆、多哈、坎昆到香港》(2006年)中,陈安教授回顾近50年来南北矛盾与南北合作的史实,总结贯穿全程并将长期存在的发展轨迹,深刻指出:南北矛盾和冲突,南北力量对比上的“南弱北强”,势必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持续存在,鉴此,在南北角力的进程中,南南联合自强者务必树立起“持久战”的战略思想,逐步更新国际经济立法、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惟一路径是南南联合自强[17]。

四、知识报国、兼济天下,发出中国和南方学者的时代强音

从陈安教授的治学立场、理念和追求以及对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杰出贡献,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如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更感受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知识报国、兼济天下”的历史责任感、宽广襟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鲜明的价值取向。陈安教授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方法及学术成果“国际化”的不懈努力,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一)强烈的学术使命感

“当今发达国家国际经济法诸多论著的共同基本特点,是重点研究发达国家对外经济交往中产生的法律问题,作出符合发达国家权益的分析和论证。反观中国,作为积弱积贫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员,这样的研究工作还处在幼弱阶段,远未能适应我国对外交往的迫切需要和对外开放的崭新格局。”[18]陈安教授正是怀着强烈的学术使命感,30多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殚精竭虑,致力于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创建。

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主要是在引进和借鉴西方国际经济法学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法学的概念、术语、原则、规则等大多来自西方。汲取和借鉴西方国际经济法学理论,首先要有“扬弃”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陈安教授之所以能取得独树一帜的国际经济法研究成果,成就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一家之言”,最重要的是坚持“扬弃”精神,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具有破旧立新的历史责任感、决心和勇气,不迷信权威,不附和所谓“主流理论”,既能深入钻研西方国际经济法理论,又能摆脱西方学者立场、视野所决定的法律观念或思维定式,特别是摆脱阻碍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西方法律观念的羁绊,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创建和发展新的法律概念、观念和理论。

(二)历史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方法

中国属于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研究服务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决定了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界在吸收西方国家有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应有符合本国国情和目标的研究方法。在种种研究方法中,对创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尤为重要的,当是历史和现实结合的方法。

如前所述,陈安教授对南北问题、中国的战略定位和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论述,无不采取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这方面,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界老一辈学者与中青年学者的关注点、敏感度和立场或有不同。老一辈学者曾经历过“三座大山”压迫下的旧社会,对西方列强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中青年学者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更多的机会接受西方的法学教育或理论成果,更容易接受西方主导建构的所谓“主流理论”。对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南北矛盾、国家等的认识以及对西方理论的“扬弃”精神,中青年学者与老一辈学者尚有一定差距。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和现实结合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国际经济法的缘起、发展及其实质,从中探求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历史使命和发展方向。

(三)学术成果“国际化”的不懈努力

鉴于国际经济法学的学科特色,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对国际经济法学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中国学者的见解,表明中国的立场,为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陈安教授大学期间专攻法学,外语主修俄语,自学英语、日语,1981年以“知天命”之年负笈于美国哈佛大学,即与国际学术同行开展平等交流和对话,受到该校东亚法学研究所所长a.vonmehren教授、副所长F.K.Upham教授的高度评价。“(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斯托利讲座教授、东亚法学研究所所长a.vonmehren教授致陈安教授函(1982年10月25日)”,“(美国)波士顿大学法学院教授、哈佛大学东亚法学研究所前所长F.K.Upham教授致陈安教授函(1982年11月29日)”,载《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五卷第八编第iii、二(二十六)、(二十五)部分,第2613-2614页。一直以来,陈安教授力倡中国国际经济法学者的学术成果“走出国门”。自1981年在美国《国际法与比较法学报》首次发表英文论文以来,陈安教授持续发表和出版英文论著,成果丰硕。。特别是2006-2010年间,在享誉国际经济法学界的《世界投资与贸易学刊》(瑞士日内瓦出版)发表6篇重要论文,创该期刊同期数的最高记录[19]。其英文论著立场坚定,论证严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发展中国家智库“南方中心”秘书长BranislavGosovic先生认为,有关南南联合自强的论述“能给人以清晰鲜明的方针政策性的启示,会使‘南方中心’公报的读者们很感兴趣,特别因为这是您从一个正在崛起的举足轻重的大国发出的大声呐喊!”“南方中心秘书长BranislavGosovic致陈安教授函(2006年2月1日)”,载《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五卷第八编第iii、二(十二)部分,第2591-2592页。更为难得的是,来自发达国家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首席法律顾问L.weisenfeld先生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法律顾问a.parra先生等同样对陈安教授的学术主张和水平表示由衷赞赏和信服。“‘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首席法律顾问L.weisenfeld致陈安教授函(2004年5月12日)”、“‘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法律顾问a.parra致陈安教授函(1990年3月22日,1990年8月22日)”,载于《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五卷第八编第iii、二(十七)、(二十)部分,第2599-2602页、第2599-2602页。

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是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世界性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和繁荣也不能缺少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参与和奉献。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使命,是站在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立场,紧密联系中国和国际实践,汲取具有普世价值的国际经济法学精华,维护和发展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国际经济法原则,积极影响和促进国际经济法实践的健康发展。

这是一项长期的、宏大的理论工程,需要几代人矢志不移、坚持不懈的努力。陈安教授等老一辈国际经济法学者筚路蓝缕,为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亦成为后学之师范。近年以来,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学术团队的青年教师积极向国外学术刊物投稿,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显示出较强的学术发展潜力。自2002年以来,厦门大学法学院辩论队连续参加willemC.Vis国际商事模拟辩论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英文)和国际人道法模拟法庭辩论赛(英文)等国际性专业大赛,形成优良传统,屡获佳绩,如荣获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HardyC.Dillard最佳书状奖第一名”(2006年)和“反方诉状第一名”(2011年),为我国的法学教育赢得了国际声誉,也给国人莫大的启示和鼓舞。需要明确的是,上述辩论赛均是在西方主导下进行的西式“游戏规则”的演练和竞争。鉴此,在研究和掌握这些规则以求“知彼”的同时,更需要独立思考,明确“己方”的信念、追求和使命,力求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增强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担负起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历史重任。相比老一辈国际经济法学者和我们这一代“老三届”学者,青年学者和学生后来居上,具有更好的基础、更高的起点、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机会;他们若能专心致志,自强不息,在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方面当有更大的作为。

参考文献:

[1]陈安.论国际经济关系的历史发展与南北矛盾[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0.

[2]陈安.论社会帝国主义观的一大思想渊源:民族虚无主义的今昔[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21-443.

[3]陈安.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64.

[4]陈安.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可否规定对外资绝不实行国有化[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3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09.

[5]陈安.论经济原则是当代国际经济法首要的基本规范[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44.

[6]JohnH.Jackson.Sovereignty,thewto,andChangingFundamentalsofinternationalLaw[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

[7]B.B.Ghali,B.Gosovic.GlobalLeadershipandGlobalSystemicissues:South,northandtheUnitednationsina21stCenturyworld[m].transcendUniversitypresspopular,2011.

[8]陈安.世纪之交在经济上的新争议与“攻防战”:综合评析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三大回合[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66-420.

[9]陈安.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中可否规定对外资绝不实行国有化[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3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97-1209页。

[10]陈安.论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应当坚持经济原则[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60.

[11]陈安.中外双边投资协定中的四大“安全阀”不宜贸然拆除——美、加型Bits谈判范本关键性“争端解决”条款剖析[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3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079-1108.

[12]陈安.区分两类国家,实行差别互惠:再论iCSiD体制赋予中国的四大“安全阀”不宜贸然全面拆除[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3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109-1146.

[13]陈安.论国际经济法中的公平互利原则是平等互利原则的重大发展[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46-447.

[14]周鲠生.国际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3.

[15]陈安.全球合作的新兴模式和强大趋势:南南合作与“77国集团”[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63-466.

[16]陈安.南北合作是解决南北矛盾的最佳选择[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55-459.

[17]陈安.南联合自强五十年的国际经济立法反思:从万隆、多哈、坎昆到香港[G]//陈安.陈安论国际经济法学: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79.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3

关键词: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税收四原则;政府干预

中图分类号:F0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9-0115-08

一、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形成的渊源

考察西方财税理论的发展史,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古希腊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经贸活动的聚集处,西方各种早期的财税思想在此汇聚。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写作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一书,就专门论述了财税理论问题。这可能是西方国家学者论述财税问题最早的著作。从公元前4世纪左右一直到中世纪,在长达近2000年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西方财税理论没有从经济理论中分离出来,而经济理论又包括在哲学或神学当中。所以,在作者阅读的介绍西方经济理论的著作里,鲜见这一时期专门介绍西方财税理论的著作。

到了重商主义①时期,由于欧洲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获得了极大的增长,商品货币经济也迅速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有关财税理论也得到了相应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贸易顺差”为核心的重商主义财税观(曾康华,2007)。

(一)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渊源之一:重商主义的财税理论

重商主义是西方最初的、比较系统的经济理论体系,它试图对处于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理论上的阐述。由于当时商业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重商主义者也摆脱不了这个大前提来论述财税理论。

重商主义者强调通过对外贸易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主张建立强大的国防来保护一国对外贸易发展与繁荣。他们认为,为了维护一国对外贸易的顺差,国家必须实行有利于出口贸易的保护关税政策,即主要对出口产品课以轻税,对进口产品课以重税。这一时期盛行保护关税政策,成为重商主义者最重要的财税政策主张。

可见,重商主义的财税理论是以“贸易顺差”为核心来展开的。但因生产力发展因素的制约,在欧洲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经济学还没有形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所以,重商主义财税理论也没有从经济学中分离出来。

(二)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渊源之二:重农学派的财税理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于是,代表生产资本利益的重农学派应运而生。重农学派的财税理论主要由魁奈建立,而魁奈的财税理论又是建立在他的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只能是农业,国家要谨慎而合理地使用财政收入。“如果说重商主义的财税观是一种贸易财税观的话,那么,重农学派的财税观则是一种农业财税观。所以,从根本上说,是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定时期的财税理论观(曾康华,2009)。H

虽然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对欧洲国家产生过一定影响,但由于该学说诞生在法国,是法国经济学家为了振兴法国经济,尤其是法国的农业发展所形成的理论,自然,重农学派侧重从促进农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财税理论,把农业看成是财富的惟一来源,也是财政收入的惟一来源。在财政支出问题上,他们主张辩证地处理增收节支的关系,不主张政府举借公债。在重农学派盛行时期,法国的经济学家们主要论述的是国家财政收入问题,较少论及财政支出问题,而且他们把财政问题置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去考察。

(三)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渊源之三: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

古典经济学派的财税理论是伴随着古典经济学派的产生而产生的,而古典经济学派是欧洲资本主义(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适应当时欧洲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学说。它萌芽于17世纪的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是在重商主义之后出现的新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体系。

威廉・配第是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在其论著中把经济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而且其著作几乎对当时所有的经济问题都进行了研究,对创立古典经济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斯密为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体系勾勒出一副近乎完美的架构,古典经济学派的财税理论也就是在这一架构下成型的。

二、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的发展轨迹

本文对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的发展轨迹作了整体考察,即对古典经济学派几个主要代表人物研究财税理论的情况进行分析,具体见表1。

威廉・配第的经济理论构建了古典经济学派理论体系的雏型,而他的财税理论构成了其经济理论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开始研究财税问题。他在1662年出版了《赋税论》,集中分析和探讨的就是国家财政收支问题;并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观点,反映了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是古典经济学派最基本的经济思想。

威廉・配第生活的时代正是重商主义向古典经济学派过渡时期,这使得威廉・配第的财税理论夹杂着重商主义的色彩。但不能不承认,他对财税理论的阐述勾勒出了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的轮廓。因此,威廉‘配第也是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的主要创始人。

威廉‘配第研究财税问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证分析。他对财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时,尽管还处于探索阶段,采用的数据多为估计,既没有现代统计方法的运用,更没有数学模型的建立,但他的这种研究方法,至少可以说开创了实证分析的先河。就连他自己也说,他的这种研究方法可能是前人没有尝试过的。

与威廉・配第同时代和之后的一些经济学家,如泰特莱・诺思(1641~1692)、约翰・洛克(1632~1704)和大卫・休谟(1711~1776)等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传承和发展了威廉,配第的财税理论,却没有超越威廉・配第财税理论的分析架构。突破威廉・配第财税理论分析架构,创立财政学体系的人是亚当・斯密,其标志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他从古典经济学中分离出财政学的基本架构。因此,亚当・斯密被称为“财政学之父”。

李嘉图在古典经济学家中是一位奇才,因为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却成为他那个时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1799年,李嘉图偶然接触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此步入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殿堂。1817年,他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该书以严谨的逻辑、透彻地分析、缜密的论证和完备的体系而著称。因此,李嘉图被称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在该书中充分诠释了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的财税理论。

西斯蒙第被称为是维护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他早年信奉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后受法国大革命和欧洲社会经济深刻变化的影响,开始研究英国产业和古典经济学说的变化情况,逐渐引起了他对古典经济学说认识上的变化;到后来,他开始怀疑和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西斯蒙

第的财税理论并没有多少创新,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对政府干预理论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述。

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关于财税理论的论述,许多观点具有开拓意义,尤其是他关于政府职能和政府干预的论述,发展和充实了自威廉・配第以来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财税理论。

庇古是英国20世纪初期著名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后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财税理论独具匠心,对财政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从增进社会福利的角度去研究财税理论。因此,他的财税理论被称为福利财税观。

三、主要古典经济学家财税理论的比较

(一)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若干财税理论观点的对比分析

这里对几位主要古典经济学家的财税理论观点进行对比分析。这些理论集中在税收原则、公债、地租税、利润税、什一税、关税、政府干预理论、财政支出等方面。

1 税收原则

威廉・配第最早论述税收原则,但正如经济史学家们所认为的那样,他没有系统地论述税收原则,只是在论述某一个具体的税种时,才隐约地反映出他的税收原则观。而且从他的著作来看,他在《赋税论》和《政治算术》中都对税收原则有过论述,但他关于税收原则的论述主要还是在《政治算术》中为多。

亚当‘斯密关于税收原则的观点最为系统和全面,他从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小征收费用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税收原则。这一观点依然是当今世界各国制定税收制度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他的精辟论述,至今依然闪烁着理论智慧的光芒。

西斯蒙第主要从轻税和促进社会福利两个方面论述税收原则。他认为,人们讨厌税收,所以他特别主张政府征税一定要轻,不要侵蚀资本,不要损害社会福利。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提出了税收要按照收入多少比例承担、要按照受益原则纳税、最适宜征税的对象是收入等观点。

穆勒的税收原则观没有什么新意,他特别推崇亚当・斯密关于税收原则的基本观点,并认为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已经非常完备,无需做什么补充;但穆勒特别强调公平原则,他花了大量篇幅全面地阐释了税收的公平原则。

庇古关于税收原则的基本观点与前几位古典经济学家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财税理论发展过程中,在税收原则的论述上,形成了客观学说和主观学说两大阵营。显然,前几位古典经济学家应该属于客观学说阵营中的人,而庇古则是属于主观学说阵营中的人。庇古以基数效用论为理论基础,把效用和福利联系起来,用效用的大小来衡量福利水平。他认为,政府征税是人们的福利牺牲,是一种负效用,这种负效用应当是越小越好;他还认为,对所得课税比对商品课税更容易贯彻最小牺牲原则。

2 公债

亚当・斯密一方面从自由放任的观点出发,不主张发行公债,因为发行公债会影响人们的储蓄,进而侵蚀资本;另一方面,他认为在非常时期,政府发行公债不失为一种筹集财政收入的手段。”

西斯蒙第也不主张政府发行公债,这一观点与亚当・斯密相同。西斯蒙第分析公债的弊端有其独特的地方,即他分析了公债的代际负担问题。

穆勒可能是对公债持反对观点最强烈的一位古典经济学家,他和亚当・斯密分析公债的弊端有相似之处,即公债侵蚀资本和伤害产业。不过,在穆勒生活的时代,欧洲各国发行公债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穆勒只能是正视现实;但他主张,人们只能用非生产性的资金购买公债,并且在偿还公债的问题上。主张用财政盈余或遗产税来偿还公债,而不是通过征税来偿还。

到了庇古时代,各国发行公债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事情了,而且各国都把公债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来运用。所以,庇古对公债的发行持一种赞同的态度。但在公债的用途上,庇古主张公债不能用于经常性和非生产性开支,也不能用于教育和社会福利开支,只能用于突发事件中的支出。

3 地租税

亚当・斯密生活的时代,正是英国工业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但英国农业仍居主导地位,亚当・斯密自然非常关注地租税,他论述地租税时始终按照他确立的税收四原则来展开。他认为,地租税如果采取定额征收的话,刚开始核定定额比较客观,税负比较合理,但到后来,因生产改良,土地产品提高了,地租税的这种征收方法就不太公平了。尽管如此,地租税最符合确实、便利和最小征收费用原则。

李嘉图对地租税的观点与亚当・斯密有很大差别,尽管李嘉图非常赞同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但李嘉图用他独特的级差地租理论来分析地租税。如果土地不缴纳地租,就不存在地租税。按照他的这一理论,最低等级的土地没有地租,自然也就没有地租税了。李嘉图还分析了地租税的转嫁问题,认为地租税只影响地租,负担落在地主身上。

穆勒也比较重视地租税转嫁问题,他认为地租税不能转嫁,由地主负担。从这个角度出发,由于地主承担了地租税,地主从土地上获得的利润就会减少,必然影响到地主向土地投入资本进行改良土地。可见,穆勒对地租税的分析侧重在地租税的转嫁,即地租税对地主和耕地者的影响上。

4 利润税

亚当・斯密对利润税的分析是从界定利润税概念开始的,这说明亚当・斯密分析经济问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他认为,利润税是对资本收入的课税,不会侵害资本,利润不适宜作为征税对象;如果征收利润税会造成资本的侵蚀,是不可取的。从亚当・斯密的观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他非常关注资本,认为一切侵害资本的做法都不可取,不管是税收还是公债。他还认为,即使征收利润税,也应当用较低的税率进行征收。

李嘉图则从征收利润税对产品价格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他认为,如果货币不征税,对其他商品征税,或者货币不征税,货币价值不变,对各行业利润征税,都会引起价格上升。

穆勒则从转嫁的角度来论述利润税。他认为,利润税的负担落在纳税人身上,不能转嫁到其他人身上。因为按照穆勒的理解,利润税是一种直接税,直接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再者,穆勒分析了利润税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利润税的征收会减少人们的收益,而这种收益的减少既然不能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获得补偿,那就只能通过内部吸收,由此可能会激发人们的发明创造和对生产技术进行改良,因为这样做可以降低税收对生产者利润的影响。

5 什一税

威廉・配第认为,什一税就是十分之一税。什一税可以对物征税,也可以对收入征税;可以用实物缴纳,也可以用货币缴纳。

李嘉图认为,什一税是课加在土地总产品上的税,负担落在消费者身上。什一税不仅能影响到土地的改良,而且能影响到农产品的价格。因为不管是优等土地产品,还是劣等土地产品,都按一定比例征收什一税,则什一税是一种均等的税。既然什一税是课加在土地总产品上的税,那么,这种税的负担就必然通过涨价转嫁出去。李嘉图还认为,什一税不会影响地主的货币地租,但会影响谷物地租。对于什一税来说,因为它是课加在总产品上的税,税收随总产品的增加而增加,落在净产品或净收入的税收就会越来越重。什一税可能对本国的地主造成伤害。要使什一税存在,又要做到公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对进口的农产品课以同国内农产品一样的税收。

西斯蒙第则认为,对土地实物征什一税,因为在土地上生产的实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什一税的征收也具有季节性。他还认为,税负落在消费者身上需要有前提条件,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发生

在农业歉收年,因为在农业丰收年是不可能把税负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西斯蒙第还认为,什一税是从农业收入和流动资本中征收,它对农业生产会产生不利影响,因而是一种不合理、不平等的税收。况且在任何情况下,什一税都不能少征,它总是对穷人最为不利,对最需要受到保护的人也征得最多。

6 关税

威廉。配第的关税观带有浓郁的重商主义色彩,他主张关税应起到奖出限入的作用,且关税的这种保护功能能够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但威廉・配第也注意到了关税的弊端,如国内存在使用原料不经济、生产成本高和诱使走私等。西斯蒙第则认为,关税实际上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国家之间也会因为关税而彼此孤立。穆勒不主张通过关税保护本国产业,因为关税的负担一部分落在外国人身上,一部分落在本国人身上;他主张实行非保护性关税政策。可见,威廉・配第、西斯蒙第和穆勒都认识到了关税的保护功能,但对于保护关税的态度则迥然不同。穆勒对保护关税持反对观点,西斯蒙第对保护关税的观点具有两面性,威廉・配第则赞同保护关税制度。

7 政府干预理论

西斯蒙第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派自由放任的观点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一国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生产不需要政府干预的说法是绝对不正确的。如果政府对社会发展和财富生产完全自由放任,则会引起社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压迫和使人们遭受痛苦;如果政府能把人们对财富的欲望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政府会变成一个理性的政府,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西斯蒙第主张,在尊重个人最大自由的情况下,政府要维护全体人民的利益;政府干预会使社会更加和谐;政府赋予专卖权会产生垄断,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穆勒也认为,对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问题采取完全自由放任的态度是行不通的。可见,穆勒对亚当・斯密的观点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穆勒始终强调政府干预的前提是要充分考虑个人的自由和能力。凡是能够通过个人解决好的问题都应该由个人去解决,政府绝对不应干预;只有个人不愿做或不能做的事情,政府才有干预的必要。为此,穆勒特别强调政府干预时要弄清楚对象,如果以错误理论进行干预会有害于经济,并认为政府干预社会经济事务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

庇古的政府干预理论,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对应该不应该干预进行讨论了,而是研究政府究竟该如何干预的问题。他认为,对价格管制可以有效改善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干预能够促进产业的发展;政府对垄断的控制,有利于竞争。

8 财政支出

威廉・配第认为,财政支出是增进经济福利的重要工具,它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财政支出也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可见,威廉・配第对财政支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经济功能上。而亚当・斯密比较侧重对财政支出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由此引申出他对财政支出的基本观点。庇古则从增进社会福利的角度来阐述财政支出的效应,并认为财政支出是促进国民收入均等化、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手段。值得强调的是,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在具体论述财政支出的内容上,都把国防费的开支列在各项财政支出之首。可见,在他们看来,维护一个国家的安全,是财政的首要职责。

四、古典经济学派财税理论评价

古典经济学派在18世纪上半叶趋于成型,之后经过工业革命时期,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衰落。在近两个世纪中,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快。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财税理论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就对财政收入的各种形式进行了研究,尤其是对赋税问题的探讨较为深入;同时,他对财政支出也进行了悉心的考察,极大地丰富了财税理论。但是,在对待公债的问题上,威廉・配第仅仅是把政府借债作为政府零星的筹款方法略加提及,没有深入研究。显然,国家公债问题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所以,他的财税理论缺乏财政收支对比的深度分析,即没有探讨财政收支平衡问题。这一财税理论的空缺是由亚当・斯密补上的。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构建了财政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亚当・斯密对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税收原则、各种赋税以及公债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论述,尤其是他把财税理论从经济理论中分离出来研究,并形成了财政学体系,是他对财税理论的最大贡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认为,在此后100多年时间里,并没有多少创新的财税理论充实到亚当・斯密构建的财政学体系的基本框架里,他甚至说:“60年以前,讲述财政的经济学教科书读起来几乎与亚当・斯密时代相同。从1776年到1929年没有多少明显的进步。”显然,这与事实不符。实际上,从亚当・斯密时代起到现在为止,财税理论不仅获得了发展,而且财政学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正因为亚当・斯密构建了财政学体系的基本框架,财政学才从政治经济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这个角度上看,亚当・斯密关于财税理论的学说和分析框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尽管亚当・斯密持有古典经济学派的财政观,比如他认为平衡预算就是最好的预算、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反对政府发行公债等观点让现代人不敢苟同,但他的财政观影响了那个时代西方国家的政策制定,其影响力之大前所未有。

亚当・斯密对公债的利弊进行了专门的论述,可以视之为他对财政收支平衡问题的首创性研究。如果把亚当・斯密的公债论基本上看作是“公债有害论”的话,那么此后的经济学家对公债的看法,又出现了“公债有利论”和“公债利弊兼有论”两种观点。可以说,这些都是在亚当・斯密关于公债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自然延伸。

亚当・斯密首次对税收原则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致于当今关于税收原则的研究也只是在亚当・斯密关于税收四原则基础上来展开的。

依笔者之见,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对财税理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税收转嫁问题的研究;(2)对公债理论的拓展。就前一个问题而言,李嘉图得出的结论过于宽泛:几乎所有的税收都可以转嫁,俨然是一个“绝对转嫁论者”。就后一个问题而言,李嘉图在其著作中隐蔽地提出了所谓“李嘉图对等定律”;但遗憾的是,李嘉图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阐述,使他的这一伏笔留给了后来的经济学家们不同的诠释,客观上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公债与税收问题的认识。

李嘉图对政府补贴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他对这一问题的论述依然是放在一国的对外贸易中来进行的。可以看出,李嘉图的政府补贴论带有浓郁的重商主义色彩。

19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古典经济理论趋于成熟,由此,古典经济学说朝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西方经济学家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庸俗成分,演化成庸俗经济学理论,并且使这一学说开始占据西方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马克思继承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从而创建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穆勒对财税理论的主要贡献表现在政府必要职能和选择职能、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政府适度干预论以及政府公债利弊兼有论等方面。应当说,穆勒的财税理论有许多创新之处,对财税问题的论述更深入、更全面;他的这些财税理论不仅丰富了人们对财税理论的认识,而且为现代财税理论奠定

了基础。

如果说在英国经济学家庇古所处时代以前的经济学家对财税理论的论述,是从财税理论本身以及财税理论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和拓展的话,那么,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却从整个社会如何增进福利水平的角度来论述财税理论问题。可以说,庇古开辟了研究财税理论的“新领域”。他认为国家财政分配的目的,是增加社会的福利;认为评价国家财政分配是否发挥了良好的效果,就要考察是否增进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同时,庇古也深受19世纪经济学上“边际”和“效用”等概念的影响,在他的财税理论中,引进了“效用价值观”和边际分析方法来研究财税问题,从方法论上看有了新的开拓。

政府干预理论兴起于19世纪初。当产业革命的进程到了19世纪的时候,英国城市化的步伐也加快了,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失业问题以及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带来的公共卫生、教育、住房等问题,引起了英国朝野的普遍关注。古典经济学派完全自由放任的思想受到了来自实践的挑战,人们对政府不干预的主张提出了质疑。于是从19世纪初起,一场围绕着政府应当干预还是不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争论在英国展开。西斯蒙第是较早论述政府干预理论的人。

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不主张政府干预,尤其是亚当・斯密及以前的古典经济学家十分推崇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人们以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出行为选择,最符合自然法则,也最能增进人们的福利和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但到了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不公、失业问题、贫困现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公共基础设施不足以及经济波动等的抱怨越来越多,这也引发了欧洲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进行普遍干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穆勒从理论上对政府的职能进行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对以错误理论为依据的政府干预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对政府应当干预的事务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庇古主张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社会经济发展事务。他从国家对竞争价格的管制、对供给的管制等方面分析了政府干预的方式和利弊,从而形成了后期古典经济学家独具特色的政府干预理论。

五、结语

1 古典经济学派创立了财政学体系,这是对财税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如果把威廉・配第创立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视为经济学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话,那么,亚当・斯密把财政学分析体系从政治经济学中分离出来,在财税学说发展史上同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 税收原则臻于完善。亚当・斯密系统地论述了税收四原则,直到今天,仍然是世界各国建立税制和改革税制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尽管当今社会在诠释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时,归结为公平和效率原则,但这只是亚当,斯密税收四原则理论的现代表述,其思想精髓源自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3 政府干预理论的兴起。实际上,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思想,在重商主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重商主义所倡导的政府干预,仅在对外贸易的具体问题上提出政策主张,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到了19世纪上半叶,英国工业革命进入尾声,由于工业化进程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仅靠市场机制难除其弊,人们自然把眼光转向政府。于是,关于政府是否应当干预社会经济活动以及如何干预、在哪些领域进行干预,学者们展开了大讨论,政府干预理论开始逐渐形成。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4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高校;就业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3年度河南省大中专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发展对接研究”(课题编号:JYB201328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93.1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9日

一、产业结构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协调与否是衡量一个地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产业升级是促进就业结构优化的必要保证,而就业结构优化则是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必要前提。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了“三次产业”思想,经济学家克拉克应用三次产业理论分析了产业间劳动力就业由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直至第三产业就业占绝大比例。“十二五”时期,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展开,正在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势必会对青年学生就业趋势造成深刻影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由于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过去第一产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已上升至41.8%。《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11年全国7.6亿就业人员中,有35.7%在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34.8%,中国第三产业就业数量已经超过第一产业。

河南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也是人才资源的最大集散地。据中国日报报道“2012年80万学子在豫求职”。就业是民生之本,研究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结构发展对高校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有利于根据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调整高校教育、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河南高校大学生就业与现代产业发展良好对接、相互促进。

二、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调整趋势

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豫政[2011]38号),2010年,河南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00亿公斤以上,每年向省外输出粮食及制成品200亿公斤以上;畜牧和果蔬、花卉等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提高到17%,原材料工业精深加工水平和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食品工业营业收入五年增加了2.2倍,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五年翻一番以上。服务业发展明显提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增加值五年翻一番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金融业快速发展。

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从区域产业结构内部看,农业和畜牧业产品的生产能力都得到了提升;食品、有色冶金、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着力培育打造的六大优势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对经济区工业增长的贡献显著;第一、三产业发展较快,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中原经济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出现了“此消彼长”的格局:传统产业的产值虽然在增加,但是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却在下降。比如农业,全省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658.80亿元,之后逐年递增,但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却由曾经的62.2%下降到了2009年的14.2%。河南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十一五”时期,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经由2005年的17.9∶52.1∶30.0演变为2009年的14.2∶56.5∶29.3,到2010年上半年进一步演变为12.6∶58.8∶28.6,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87.4%,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在2009年已超过50%。

三、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新增巨大就业潜力,也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

(一)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新增巨大就业潜力。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调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获得源源不断的高新技术人才,才能有力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类企业急需大量具有高素质专业人才。中原经济区现代化产业建设势必会兴起大量的新兴产业和发展模式,新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为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契机。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旅游、金融服务这些朝阳产业,都可以带动学校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和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郑州市的人口优势就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中原经济区现代化产业建设为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契机。

(二)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发展向人才短板现象提出挑战。中原经济区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和金融、现代物流、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拥有高素质人才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河南高校有义务完成人才培养与中原经济建设高科技产业发展需要的良好对接。然而,在河南高校学生就业与中原经济的发展需要上,却出现了短板现象。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向高校教育提出了挑战。以下以信息产业和物流产业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人才短缺现象为例进行分析:

1、信息产业的人才培养短板现象。以信息产业为例,信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智力密集性等独有特点,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近几年河南信息产业的发展获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河南省电子信息行业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全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69亿元,同比增长25.41%,大大高于全国14.7%的平均增长率。同一时期,全省通信业务收入达377.87亿元,比2007年增长8%。然而,河南信息产业发展中却出现了人才短板现象。“十一五”以来,虽然河南各类高校为中原信息产业发展的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产业,高等教育在现代化信息人才方面的培养依然明显滞后,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

一是信息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规模和数量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2009年,河南有本、专科在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近9万人,每年毕业2万多人,而同一时期,本、专科在校生总计接近137万人,仅占总人数的6%。另外至2009年,河南仅有12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占河南高校总数的15%,招生规模十分有限。而目前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很大。调查表明,国内65%的中小企业急缺电子商务人才。在“十二五”期间,河南省信息产业年增长率将超过25%,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3,500亿元,这需要大量的信息产业人才才能支撑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中原经济区信息类人才的缺口很大。

二是高校在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不很合理,大多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一方面是包括电子商务等信息产业在高速发展,企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不很合理,不符合企业实际需要,就业困难。究其原因是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合理,学生只有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滞后于社会发展。

2、物流业缺乏优秀人才。再以河南省物流业人才缺口为例,中原经济区建设急需补上人才短板。在2013年12月29日举行的河南供应链管理协会年会上,有专家指出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瓶颈。据悉,河南物流业招聘难,招到优秀的人才更难。2011年,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北京新发地”看中了河南省质优价廉的蔬菜,主动找河南冷链物流中心寻求合作,要求他们尽快拿出一个系统的蔬菜供应链方案。但是却缺乏优秀的物流人才来做一个系统的规划方案。有关人士指出,河南省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就必须跟上全球供应链管理时代的脚步。河南省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不等人。2012年以来,安阳路港国际综合物流园区、濮阳路港国际综合物流园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陆地和航空物流节点重大项目都在加紧建设;随着供应链日趋完善,更多“河南制造”、“河南创造”正加快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但是一直以来物流企业却苦于合格的管理人才都招不到。

四、中原经济区建设人才需求走势

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数量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的产业发展格局。这些现代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型的人才需求,蕴藏巨大的就业潜力。

(一)农业科技人才。河南是农业大省。中原经济区要建设现代农业体系,非常急需大批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急需创建高新技术农业产业、新兴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示范园区的科技、推广、管理骨干;急需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引导英才,农业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带头人。

(二)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熟练掌握了相关专门知识和技术,并且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够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工作实践中解决实际的关键技术或者工艺操作难题的人员。作为技术核心骨干,他们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复合型人才。中原经济区新兴服务业的大力发展,需要大批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现代服务业国际化和品牌化,提升传统服务业的信息化和规范化程度,还需要培养一大批懂得专业知识和国际化竞争规则的国际型人才。

(四)创新型人才。创新人才是那些拥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具备科学创新思维方法的人,他们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信息、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事物进行重新整理和分析评价,并形成独到的见解,创造出新知识的人才。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要求。

(五)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是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推进社会建设、突破人才制约瓶颈的关键。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需要加大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新材料、国际商务、现代运输、城市建设、食品工程、农业科技等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五、高校教育要适应中原经济区现代产业发展需要,促进大学生就业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5

[关键词]经济法;社会法;社会公共性

真正意义之经济法肇端于19世纪末的德国,为一伴随国家适度干预社会经济而生成的新兴法律部门。就经济法的界定言之,我国学界长久以来皆为一幅学说林立、观点纷争的图象,似乎经济法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protean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的面相。笔者通过对经济法普洛透斯之面的重新审视,拟从社会法的视角进行解析,试图刺破经济法繁杂表象,还其本原之面目,以见教于方家。

一、 经济法的普洛透斯面相经济法概念传到我国的时间较晚。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法学界开始进行经济法研究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各种经济法观念。80年代,我国经济法学界形成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关于经济法的界说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80年代初,主要有纵横经济关系说、纵横统一说、综合说、经济行政法说、学科经济法说、经济管理说和国家经济管理说等。1986年我国《民法通则》颁布后,原来的纵横经济关系说和纵横统一说变为密切联系说或管理协作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入、国家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学说,其中有关经济法的界定又以下述几种观点为突出代表:观点一,“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需要由国家干预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或者简言之,经济法是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观点二,“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简言之,经济法是调整国家经济协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观点三,“中国经济法是有关确定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体(总称)。”[3]观点四,“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4]观点五,“经济法是调整发生在政府、政府经济管理机关和经济组织、公民个人之间的以社会公共性为根本特征的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5]就目前经济法在定性上的这种混乱局面,笔者以为并不是百家争鸣、学术繁荣,而是对经济法认识的片面、偏执、模糊和混沌。真理需要争议讨论,但真理不是争论不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门在世界上有了上百年在我国有了数十年发展历史的学科来说,没有统一的话语、共同的信守是不应该的,法律的统一性要求我们刺破经济法的那张普洛透斯之面!

二、社会法的厘定目前,社会法的提法在法学界尤其是经济法学界高频率地被习惯性使用,以至在我国被相沿为一种确定不拔的地方性法律话语。

何谓社会法,笔者以为对此加以学术的重思可能是我国法学特别是经济法学研究深化的必由之径。社会法作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法律形态,是随着人类发展进步而逐渐形成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城市化,使人们之间的依赖进一步加强,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离开了市场便无法生存;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各不相同,并因而导致彼此间的悬殊愈来愈大;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各方面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又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市场的垄断倾向导致公平竞争的破坏,并引发经济危机的频繁发生。所有这一切均意味着,国家超越于市民生活之外并不能像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和近代市民社会的鼓吹者们所设想的那样必然带来人类的福祉。越来越高的社会呼声引起了国家职能的转变,由消极的“夜警”国家向积极的“职能国家”的转变正反映了政治国家从原来对市民社会的超然状态向积极干预状态的转化。进入现代社会后, 各国相继颁行了一系列在对法律主体人格进行识别的前提下,依据不同主体的现实差异而作不同权利义务设定的法律规范和旨在保护和促进人类公共福利的法律规范。由于它们都是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基本的价值追求,因而,被人们称为社会法。它是伴随着国家力图通过干预私人经济以解决市场化和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应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在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进程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法域。

三、经济法的社会法归位(1)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法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即经济关系,是法的本源。在法的各部门中,经济法(还有民商法)是直接同社会经济关系相关的。

19世纪末由于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推进了生产社会化,引起各国市场和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国家调节机制和国家经济职能开始发达起来,导致法律体系的变化和经济法这一新部门法的产生。19世纪末期,由于生产社会化特别是垄断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传统的个人本位思想发生了动摇。人们发现,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维护,并不能当然地导致社会公平和正义,它往往妨害其他个体和团体的自由和权利,损害社会的总体利益,因而是不公平、不正义的。单纯强调个性的自由解放,并不就能使整个社会肌体健康成长。个体与社会整体存在着矛盾冲突,需要协调。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和机制进行调节和干预,协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克服或缓解其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建立一种新的公平、正义、效益和秩序。鉴于“无形之手”的调整无力,国家再也不能保持中立,袖手旁观,而应当担负起社会责任,挺身而出。“国家之手”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在19世纪末便陆续以经济法的形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一新兴法律部门站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崇尚社会本位,推动国民经济朝着持续、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现代经济法的存在,是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不可避免。(2)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契合经济法作为社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社会法的基本属性,主要表现在:首先,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法之本位,即蕴涵于法的基本出发点、基本目的和基本功能之中的精神和理念。私法奉行个人本位,公法奉行国家本位,社会法所奉行的则是个人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由个人本位和国家本位演化而来的社会本位。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就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6]其次,经济法以社会自治为主要调整手段。社会自治不同于私法中的私人自治和公法中的政府统治,而是一种由社会成员参与治理的方式。它既限制私人的意思自治和契约自由,又限制政府的纵向性和垄断性治理,对社会成员而言是自治与他治并行。再次,经济法强化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就其责任相对方而言,就是对当事人以外所有利益相关人的责任,既包括对所在市场和社区公众的各个成员的责任,又包括对所在市场和社区整体的责任;既包括对当代人的责任又包括对后代人的责任。经济法基于社会本位,将社会责任法律化,以保障社会责任的全面实现。(1)将社会责任转化为法定义务;(2)加重国有企业和垄断企业的责任;(3)将社会政策目标转化为社会公共干预的法定目标。除上述三方面外,经济法的社会法属性还体现在经济法是保护和扶持弱者的法律、经济法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诸方面。(3)经济法的归位如前所述,经济法出现在社会法发展的第三阶段。垄断出现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弱小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普遍受损,竞争机制受到排斥,宏观经济均衡赖以实现的微观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生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论是经济危机的救治和防范,还是战争的应对,都需要国家干预的触角由社会领域进入经济领域,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于是,在社会法领域出现了以市场规制和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法,如德国制定了《钾素经济法》(1919年)、《煤炭经济法》(1919年)等法律;美国制定了《谢尔曼法》(1890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年)等法律。经济法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较之其他相关学科而言,算是一个新生儿了。然而,经济法学在我国,从研究的原初阶段开始即面临多方的责难,一直为其他相关学科所诟病。即使在经济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已得到基本共识的今天,有关经济法本质界定的争论也一直未停止过。难道经济法真有着一张无法琢磨的普洛透斯之面吗?从何种角度切入能更好地进行经济法的本质解析,以揭示其特定的内在规定性呢?也许经济法的社会法阐释正是适宜的路向。将经济法重新归位于社会法,恢复其与社会法天然的血缘关系,除了让我们更为清晰地了解经济法的历史演进轨迹,更为重要的是,将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之有机构成,能够更为直白地揭示其社会公共性的本质品格,对于进一步厘清法律体系的构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语依据胡塞尔现象学,只有在认识论中才谈得上区分本质与事实,本质不是在时空中自在,而只是在把握它的行为中被把握到、被体验到、被直观到、被明证性地给予,认识的真正含义在于去认识“本质性的对象”,而不是去认识“对象的由此可见,上述两种立法例所保护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前者侧重于原权人的保护,而后者侧重于第三人的保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和流转日益加快,第三人不可能而且也无必要对前手的瑕疵负责。只要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物权变动已经成就,就要保护第三人的权利。因为第三人并不仅仅代表其自身,而且代表着整个交易秩序。”第三人实际上是交易秩序整体的化身,如果一个出卖人即原所有权人任意追及其权利,第三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则社会整体的交易秩序必然遭到破坏。“[5]所以无因性原则注重于保护第三人,也就是注重于保护整个交易秩序。b.为确定第三人是否善意提供了客观的标准在罗马法早期,法律对所有权的取得所确定的原则是”任何人不得处分大于他自己的权利“,后来日耳曼法建立了一种”以手护手“的原则,即前手交易瑕疵不及于后手,以便保护第三人权利;后来的罗马法建立了著名的善意取得制度。毋庸置疑,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第三人权利、维护交易安全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以致有一些学者主张用善意取得制度替代无因性原则。但是善意取得制度有一处致命的缺陷,第三人善意的确定以当事人的心态为标准,是一种主观标准。在经济落后、信息闭塞的时代,这一问题表现得不是很明显。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以当事人的心态为标准去判断第三人是否善意,至少在司法上产生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善意取得制度在保护第三人权利方面的苍白无力正日益凸现。无因性原则很好地克服了善意取得制度的这一致命缺陷,在无因性原则下的善意确定根据的是一种客观标准,也是一种便于实务操作的标准。它使当中人的主观心态转化为可以由司法认定的客观现象。因为作为物权变动根源的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必须依赖一个公示性的行为,以其作为载体,以便公众知晓该标的物上拥有排它性的权利。正如萨维尼所说,仅该意思表示本身作为一个完整的交付是不足够的,因此还必须加上物的实际占有取得作为其外在行为。在德国民法典中,不动产采用登记的公示方式,动产采用占有的公示方式。物权通过物权公示,客观上具有正确性推定的效力。第三人由于信赖通过公示方式所表明的权利而与当事人进行交易,就应该认定第三人为善意,并且这种善意是不须举证的。因此无因性原则在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善意主义,更有利保护第三人,实现一种更高层次的公正。

四、结束语。

以悠长的历史渊源为背景、以深刻的法理智慧为主线和以强大的功能为支撑,这就是无因性原则虽历经二百年沧桑却仍熠熠生辉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即将出台的物权法应该采纳无因性原则,同时也深信这一充溢着西方法理的原则定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物权—通则。所有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74-75。

[2]史尚宽 物权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22。

[3][德]弗里德里希·克瓦克等著。孙宪忠译 德国物权法的结构及其原则[J].民商法论丛,1999,(12):506。

[4][德]K.茨威格特与H.克茨著。孙宪忠译 “抽象物权契约”理论-德意志法系的特征[J].外国法译评,1995,4。

[5]孙宪忠,论物权法[m].法律出版社,2001,4.〔责任编辑:郭洪〕(上接第129页)本质“胡塞尔将形式本质与实质本质加以界分,指出:”实质本质是对应于各门理论自然科学而言的;各门自然科学由于其本质上的不同而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包含着该区域的区域本质即实质本质,和以这个区域的实质本质为基础的经验对象。”

[7]在我们论及经济法的本质时,我们所指的是如胡塞尔所谓的实质本质。我们之所以探究经济法的实质本质,其目的在于确立经济法在当下法律体系构造中的地位,以此种实质本质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等特定法律场域区分开来。笔者以为,遵循胡塞尔现象学关于本质普遍性的分析理路,利用经济法的上位概念“社会法”为经济法定性,不失为刺破经济法普洛透斯之面一种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198。

[2]杨紫煊主编。经济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

[3]潘静成,刘文华主编。中国经济法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39。

[4]潘静成,刘文华主编。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5。

[5]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6-27。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民办高校就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48

1研究产业结构与民办高校就业关系的意义

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产业结构的发展。同时,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也必然受产业结构的影响。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分布比重将在三次产业之间交替上升,第一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由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的变化也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由过去的以第一产业主导逐渐开始向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过度,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就业结构的改变,劳动力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流动,二、三产业逐渐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主流方向。尤其是2011年中原经济区的提出,为河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中原经济区建设宏伟蓝图的实施,意味着今后一个时期,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同时也预示着未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有着更大的需求。而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高校能否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人才就至关重要。因此,对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与高校就业结构的相关性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十分迅速,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实用人才。河南省在我国各省份中属于开展民办教育较早的地方之一,民办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34所,在校生28.96万人,占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8.58%[1],民办高等学校为河南经济的发展供给了大量的人才。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其毕业生在就业时相对处于弱势的地位,而生源质量相比公办高校也要差一些。另外,当前社会对民办高校仍存在着一些偏见,导致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不高,给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基于此,研究产业结构与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尝试推动民办高校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办学理念,改革办学模式等,不仅能促进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更能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2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与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结构之间的实证研究

2.1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分析

近年来,中原经济区的产业总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稳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来自河南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省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5年的17.9∶52.1∶30.0演变为2012年的12.7∶57.1∶30.2,第一产业的比值下降了5.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已达87.3%。(见图1)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河南省总体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在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相对有所增加,但增速缓慢,与全国第三产业增幅(2011年第三产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43.4%)仍有很大差距。

图1河南2005-2012年三大产业产值的构成

注: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年

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河南省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动。图2显示的即是河南省近几年来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图2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河南省2005-2011年的就业结构变动轨迹来看,三次产业对就业吸纳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

图2河南2005-2011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图

注:资料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2012年

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一直呈下降的趋势,从2005年的3139万人下降到2011年的2670万人;第二、第三产业则分别从2005年的1251万人、1272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1853万人、1675万人。这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对劳动能力的吸收能力正在逐渐增强,这也符合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当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在2000美元左右时,其相对应的就业结构大致为38.1:25.6:36.3。”而2011年河南人均GDp已超越3000美元,2011年其相应的就业结构大致为43.1:29.9:27.0,这与赛尔奎因和钱纳里就业结构模式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2民办高校就业结构分析――以河南H学校为例

河南H学校是我国第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该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商贸学院、外国语学院、工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民族学院、国际学院、交通学院等12个学院,68个本专科专业,涵盖理、工、文、教、法、经、医、管8个学科门类。我们从该学校的不同专业随机抽取了150名已毕业的并在河南地区就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在第一产业就业的为0人,第二产业25人,第三产业125人,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为0:16.7:83.3,与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相对应的就业结构错位较大。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大多集中在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就业的学生为0,其中第三产业是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的主力军。在调查的150名学生中,83.3%的学生理想的就业地区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选择乡镇和农村为就业地点的学生为0。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地点会选择在城市,而希望到乡镇或农村就业的学生则寥寥无几,这也是学生在第一产业就业人数较少的原因之一。在问及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教育教学因素中,其中选择教师教学水平的占16.7%,选择教师科研水平的占26.7%,选择专业设置的占43.3%,选择教学设备、教学方式等共占13.3%。这说明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师的教学水平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有较大的影响。在调查的150人中,工资水平在2500元以下的占76.7%,3000-3500元的占13.3%,3500元以上的为0。在民营企业工作的有70人,占46.7%;国有企业占30人,所占比重为20%;科研单位为0;其他50人,占33.3%。由此可以看出,民办高校的学生一是就业层次相对较低,大部分在中小企业就业;二是工资水平较低,与公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调查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结构与河南省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调整相比,存在一定的偏离度。大部分集中在第三产业,在第一产业就业的毕业生较少,第三产业吸收民办高校学生就业能力较大,这与民办高校学生的生源情况、专业设置、教师教学水平、学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关联性。第二,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层次、工资水平较低。民办高校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在中小型企业就业,这说明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提高,同时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有待进一步的明确。第三,从河南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来看,河南产业结构逐步走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而调查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层次较低,从事第一产业且在基层就业的人数较少,足以说明民办高校学生就业结构与河南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一定的偏离度。

《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产业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要依托。按照“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先进产业基地,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战略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战略基础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2]。从上述规划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将从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而走向以发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格局。这就要求民办高校要结合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重新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真正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人才。

3民办高校应对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民办高校应对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应立足于当前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人才培养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层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应用性、实用性、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1学校发展应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学校发展的“河南化”

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实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活动必须要服务于社会。对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只有把现代教育的规律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校的发展才能够长远。高等教育地方化已经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高校必须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步伐与节奏中,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和教学优势,并通过产、学、研的结合,为地方培养优质人才,实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只有这样,学校的发展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学校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相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弱势,因此,民办高校更需要紧紧抓住市场需求,明确自己的办学特色,唯有此才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占有一席之地。河南省省内民办高校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主动面向市场办学,服务经济发展,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突出“河南化”,在发展路径上突出“河南化”。

3.2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把专业设置与行业标准相结合,坚持专业发展的“行业化”

一个学校的专业设置合理与否对培养学生的质量、规格,和毕业生的就业及创业乃至其以后的职业适应性都有直接影响,可以说专业设置的好坏关乎一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原先按照传统行业所设置的专业和现行的新兴行业标准必然出现偏离,这样就会导致人才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因此,作为一个地方性的高校尤其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应紧紧抓住市场行业标准的需求,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河南民办高校应根据中原经济区相关行业发展的需求、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标准、技术要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制定完善的专业建设标准,并切实按照标准执行日常教学及管理。同时,专业的设立和调整要与中原经济区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地位和比例关系以及中原经济区产业内部的发展状况相适应,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设置与和产业实现无缝对接。

3.3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明确办学地位,坚持人才培养的“应用化”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上应重视其应用性,即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研究型人才而言的,是“培养规格突出表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实、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层次的实用性、技能性、职业性的专才基础之上的通才”[3]。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教育阶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完成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在经济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需要一大批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于河南民办本科院校来说,办学历史较短,教育资源短缺,生源质量相对较低,如何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系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已经成为河南民办本科院校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为地方性的民办高校,承担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提供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因此,应把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的培养的基本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职业基本素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素质过硬、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的应用型人才。

3.4把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最新应用成果相结合,坚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化”

教学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内容的好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这也就要求民办高校在教学内容加大改革力度,在做到与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一致的同时,增加与生产、社会实践直接关联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增加与中原经济区的经济、文化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做到理论能应用到实际当中,而且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除此之外,还要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成果相结合,坚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化”。当然,要想有较好的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民办高校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双师型”教师,在重视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提高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提高教师立足职业背景与实践过程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大力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老总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优化知识传授结构,使学生在学校内习得的知识更贴近实际,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河南省教育厅.2012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View.aspx?id=170.

[2]河南省政府.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news/Shownews.aspx?classid=22&newsid=345.

[3]袁照平.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8).

[4]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5).

[5]胡华敏.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7,(9).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7

关键词:经济政治;教学改革;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186-01

一、在《经济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使用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本教材的内容共有21章,这本教材的编写具改良、嫁接、混合三种模式组合为一体。其内容的组合既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也有现代西方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这些理论的大综合。这本教材至今已有四版。出版的时间分别是2002年、2003年、2007年和2010年。这一教材的授课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其内容就显得庞杂,缺少应有的精练。另外,教材中以表格形式所采用的数据过于陈旧,与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样的命题不相适应。其次从教材体系结构来看,例如:第五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向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之间的过渡,难以看出两章理论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第六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向第七章“竞争与垄断”的过渡,以及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第九章“资本主义分配”向第十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这两章内容上的关联程度不紧密。这种前后秩序安排显得生硬,以上是笔者认为教材体系安排上和内容编选上存在不够合理的方面。本教材在体系架构上的承上启下理论内在逻辑关系不紧密,在使用过程中感觉整个教材章与章的编排在理论上的衔接不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问题。《经济政治》研究事物和经济现象的本质,研究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在学习中会有畏难情绪。《经济政治》用上大课的教学形式影响师生学术思想的沟通和理论探讨的互动,使课堂难以有序的组织和管理,因而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灌输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

3.授课教师的问题。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学内容筛选,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经济政治》教学一般从基本概念范畴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演绎出一套经济学原理,然后围绕这些概念和原理引用一些具体事例加以分析和证明。这种教学虽然能反映出教师的良好理论素养,但从另一方面证明,这种教学使教师把备课、教学精力用在了概念范畴的界定和逻辑推理上,追求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在课堂教学中就理论本身深入探讨和充分的理论联系实际显得有些欠缺。这种教学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二、《经济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1.确立正确的《经济政治》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明确学习《经济政治》的意义,消除学生错误观念,帮助学生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过时”的不正确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的基本理论针对现实问题予以说明和解释实际,以理服人。

2.编写体系合理内容精炼的《经济政治》教材。《经济政治》教材体系架构存在的问题不是调整所能解决的,对已成型的体系框架在其范围内进行调整,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所以,在原有架构上的调整或变动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从长计议,教材需要重新编写。笔者认为,编写一本《经济政治》教材,体系架构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原理,一部分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一部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本教材的编写特点是把具有相对独立的不同理论分为不同的篇章,各个不同的理论相互之间基本不嫁接。“马克思主义经济政治原理”这部分主要按《资本论》体系编写,因此,理论不会有什么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概论”参考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实编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这一部分以我国为主,编写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这三部分后两部分比重要大一些。编写注意两点:一是,章与章之间的衔接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关系和必然性,框架体系合理。二是,写作内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全书字数控制在35万字以内。

3.认真钻研教材,找出知识点。在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尽可能形象化,即将理性知识通过感性认识表现出来。教师应熟悉教材,依据教材内容导向而不是盲目地、随心所欲地“创造”。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画、图表、多媒体教学创造气氛即为方法之一。也可以充分利用绘画中的线条、色彩,诗词中的韵律、章法;歌曲中的旋律、节奏,故事中的任务情节,以及报刊、影视、广播中的材料等教学,变静为动,动静糅合,形成特定氛围,使学生进入认知情境。例如:在讲到“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时,教师对照中国地图加以讲解,学生学起来就兴致盎然;在讲到“经济物质”、“沿海开放城市及其他开放地区所取得的成就”时,可以借助电化教学,播放一些专题片,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经济政治》立足课堂教学。坚持灌输原则,讲究灌输艺术。这里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住重点、剖析难点、解答疑点。第二,加强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第三,采取对比法教学,更新对比角度。第四,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的核心与精髓。《经济政治》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如果这样学生听着枯燥,打不起精神,甚至不愿意上这门课。理论联系实际则不然,用《经济政治》理论说明当前国内外经济问题的热点焦点,从而使《经济政治》面对经济发展的现实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和解释力,长此以往,一定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经济政治》的积极性和情趣。第五,加强教师对《经济政治》多媒体制作的研究,提高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水平。多媒体的课件制作,不是电子教案。多媒体的课件制作要有理论性和艺术性,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还要有一定的背景资料。这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因素。

参考文献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8

关键词:wto;wto规则与案例课程;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反思;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007-03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今规范国际经贸规则的多边经济组织,是多边贸易谈判的场所,更是一个国际贸易条约群体。wto法律制度是现代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展最快、最新、最富活力的法律门类。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wto成员,这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该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主要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提供有关wto方面系统的法律规则知识,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解wto规则的一般应用,通过学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wto的相关规则和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与贸易以及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法律制度,运用wto的基本规则理解分析具体的案例并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于今后的工作中,为我国对外经贸服务。

《wto规则与案例研究》该门课程在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4-2015年第二学年度的2013级国贸专业开设,全年级抽样调查人数为72人,其中国贸1班抽样21人,国贸2班抽样23人,国贸3班抽样28人,占班级总人数抽样的86%。在问卷的设计中,主要采用问答形式进行设计,问题一是询问学生最喜欢的章节、喜欢的章节原因;问题二是询问在该门课程中最希望了解的知识内容是什么;问题三是询问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通过以上内容调查,以期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并提出该门课程授课的改进措施,从而有效的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对话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

一、问卷问题一调查的现状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问题一调查统计结果(表1)

(二)问卷问题一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1.数据结果分析

在20章节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获得8章的点赞,占总授课章数的40%,其中点赞人数最高的是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规则与案例》,获得25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34.7%。第二位的是第8章《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获得14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19.4%。第三位的是第20章《知识产权协议》,获得9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12.5%。第四位的是第2章《认识规则》,获得8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11.1%。第五位的是第10章《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获得7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9.7%。第六位的是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获得5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6.9%。第七位的是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获得4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5.5%。第八位的是第1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理论基础》,获得2人点赞,占抽样人数的2.7%。

从统计数据的结果看,可以发现与我国国际贸易热点相关性强、关注度高的内容受到学生的欢迎;对于理论应用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学生非常喜欢;在前卫、新颖教学方法使用后学生的关注度和喜欢程度提高;受学时所限个别章节的案例教学受到限制,导致学生关注度和点赞率低。

2.学生喜欢章节内容原因分析

第1章《世界贸易组织成立的理论基础》是《wto规则与案例研究》课程的第一次课,学生关注高,而且讲授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明确了国际分工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之间的拓容效应产生提供了可能性,授课教师从比较优势理论的现实应用性角度出发,让学生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功能和效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2章《认识规则》部分,授课教师首先进行了理论部分的讲授,随后设置了45分钟的课堂辩论,以暴力是否产生规则作为辩论议题,学生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互相辩论完成了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了板报设计、辩论主持、辩论师生打分、师生评议、最佳辩手的选拔、摄像、录像等内容,凝练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授课教师主要讲授了非歧视原则、贸易自由化原则、允许正当保护原则、稳定贸易发展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原则、地区贸易原则、贸易补救原则、透明度原则,其中的非歧视原则、允许正当保护原则、公平竞争原则、透明度原则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明确了原则的实质,故而受到了关注。

第8章《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授课教师以服装出口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讨论题,发现学生对头脑风暴、自学习模式较为欣赏,能够主动的配合授课教师完成讨论任务,并形成网络论坛,进行互动交流。

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验措施协议》,授课教师将重点和难点放在了农业协定与动植物卫生检验协定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上,使学生明确二者的差异,能够准确甄别案例中的障眼法,以此提高了学生的学习。

第10章《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该章内容的兴趣度主要是因为学生有爱国情怀,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非常重要,要通过我国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国际贸易能够顺畅。

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协议》,学生喜欢这章的原因是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我国与其它国家进行贸易时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该章内容能够帮助我国未雨绸缪,预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屡屡遭受外国的反倾销调查,必须通过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通过对规则的学习,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

第20《章知识产权协议》,因为90后的大学生在大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思潮中,创业的非常多,每天有一千六百万万的企业家诞生,每天有五万件以上的专利申请,因此在创时代,知识产权与创业息息相关。未来是知识竞争的时代,谁掌握知识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和财富,而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是一个重要的、前沿的问题。

二、问卷问题二调查的现状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问题二调查统计结果(表2)

(二)问卷问题二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1.数据结果分析

在20章节的授课过程中,学生侧重希望了解其中9章的内容,占总授课章数的45%,其中投票人数最高的是第10章《知识产权协议》10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13.8%。第二位的是第2章《认识规则》8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11.1%。并列第三位的是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协议》和第7章《农业规则》,7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9.7%。第五位的是第2章《认识规则》8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11.1%。第六位的是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验措施》6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8.3%。第七位的是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5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6.9%。第八位的是第4章《wto成员简介》获得3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5.5%。第九位的是第11章《海关估价协议》2人投票,占抽样人数的2.7%。

从统计数据的结果看,可以发现学生对直观的视频教学有需求,同时希望结合国家的时政与教材进行无缝对接,侧重希望了解如何处理国际贸易的争端和摩擦,进而形成国际和谐贸易关系,有的学生还希望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终极跨越,最终以就业来达成对知识的深度运用和拓展,有的学生还希望了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弊端,从而明确与发达国家贸易过程中的差距。

2.学生喜欢章节的原因分析

第2章《认识规则》可以发现学生关注时事、热爱祖国,希望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同时也希望我国在贸易过程中与其它国家的贸易关系能够和谐。

第4章《wto成员简介》,学生更加明确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差距在哪里,希望通过规则体系的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初衷。

第6章《wto的主要原则》,想知道wto互惠性体现在哪里,进而深化对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的了解和掌握。

第7章《wto农业规则》,通过了解农业规则的谈判背景,进而了解国家间利益的诉求和谈判意图,进而了解国家间的利益关系,通过贸易获得经济收入。

第9章《卫生与动植物检验措施协议》,针对我国出现的毒奶粉、毒蔬菜、毒水果事件,学生越发认为卖方的道德素养和产品质量意识要提高,从社会层面更加要加强对违法人员的惩处和制裁,进而形成示范宣传效应,进行安全风险的有效防范。

第11章《海关估价协议》,学生迫切希望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工作来实现个人所学的内在价值,通过在贸易工作的社会实践将《wto规则与案例研究》《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有效对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16章《倾销与反倾销规则与案例》,学生主要想了解应对倾销与反倾销贸易争端的方法和途径,以期达到贸易国之间的一种良好的长远贸易和谐关系,从而实现互惠共赢。

第19《章服务贸易总协定》,学生希望以经济新常态作为出发点,在保障我国经济中速稳定发展的同时,把握我国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一是现代服务业,二是广阔的农村市场。

第20章《知识产权协议》,学生希望看到知识产权相关的实物或是视频音像资料,进而掌握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展趋势。于此同时,将知识产权转化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赚钱,一方面形成创新驱动力。

三、问卷问题三调查的现状统计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问题二调查统计结果

经过72人次的抽样,学生反映的学习wto规则与案例课程遇到的最大困难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些章节略显乏味,学生听不进去课,想玩手机;二是希望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实验途径的了解;三是专业术语有些多,有些术语讲授不够深入;在做案例分析的时候对知识点的分析有点模糊,理解不够透彻;四是对wto的历史和中国与wto的关系有些模糊,对规则体系不够了解;五是书本的内容有些枯燥,学习难度大;六是学生缺乏经济思维,而且从来没有这方面的了解,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wto方面的课程学习,都需要经济思维,对写论文有也会产生影响;七是案例分析的难度有些大,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巩固不到位;八是教师授课语速有些快,来不及记录,有些章节跨度大,不好整理,应该要学生有一定的准备;九是想深层次的了解wto规则各原则制定的背景和深层次的原因;十是应使教授的内容变得有趣味性。

(二)问卷问题三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72位学生提出的11个学习困难,究其原因有教师层面的原因,也有学生层面的原因。教师层面原因:一是受学时所限部分内容不能深入展开;二是从授课教师的学科出身来说不是学习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出身;三是教师学习的外语语种为俄语,对英语语系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文献阅读存在困境;四是教师对于一些专业术语讲授时过于通俗化,深层挖掘内涵及内涵比较解析较少;五是对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讲授较少;六是教师之间的学科间教研沟通较少;七是未形成实用性较强的特色教材,现有讲义过于理论化。学生层面原因:一是上课迷恋手机者较多,专注度低;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没有复习和预习的学习习惯;三是缺乏长期学习的意识,对所学专业不够热爱,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就读;四是在案例分析的时候前后知识不能连贯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较弱。

四、《wto规则与案例研究》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问卷的信息反馈,授课教师经过教学反思后,拟采取以下教学改进措施。

(一)教师授课改进措施

一是有效应用俄语。授课教师依据已有的四级俄语基础,积极学习经贸俄语,依托中俄跨境电子商务的趋势,投身于中俄边贸企业的调研中,将对俄贸易的经验教训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择业、就业。

二是跨学科的战略学习。依托现有所授课程,积极开展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吸纳同行进行共同研究,共同进步,通过贸易、金融、统计、物流的跨学科研究形成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团队和教研团队,以此积极应对主席的一带一路战略,与中俄蒙经济走廊经济带发展思路对接,引导学生投身于一带一路的中俄大陆桥建设中来。

三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从学习方法上,要学生能够用经济的眼光,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利用手机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网易公开课、慕课网站等新的传媒途径获取较新的知识,从学习习惯上,要学生认真的做好预习和复习,并对老师提出的各类观点提出质疑和问题,积极思考。

四是形成课程团队,编写特色教材,为建立精品课做前期准备。一门课程一位教师单打独斗是没有发展潜力和潜质的,只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形成思想的碰撞,同行之间要积极交流,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扬长避短。结合国际贸易的新颖和前沿案例编写特色教材,服务实践教学。

五是积极依托调研社会关系,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打破社会与学院之间鸿沟,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实践中,通过创业自食其力,通过就业了解社会,为学院专业树立无声名片,同时找到差距,做好就业反馈,修正培养理念。

(二)学生学习改进措施

一是互助合作模式。在课程学习过程,学生要自发的形成学习团队,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实现头脑风暴法的最佳效益,即多个点子的分享,使学生们能够针对各类思想火花形成创新思维,为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

二是图书馆模式。有效应用黑河学院图书馆、新华书店图书馆、黑河市图书馆三座实体图书馆,要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氛围,在硬件保障的基础上有学习的文化软环境,打破二表和三表分割班的情形,实现混班操作。

三是媒体模式。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包括电脑、电视、手机、报纸、书刊、特色软件进行媒体化学习,从而实现现代学习手段的实时应用,打破老师黑板和ppt教学的传统模式,进入到自主媒体学习模式。

四是实习就业模式。由于学生对实际就业环境的未知,所以在课堂上的玩手机现象就是茫然的集中反映,只有深入到实习环境中去,才能使学生真正的意识到什么是必须学的,什么是必须要会的,什么是要向别人请教的,什么是自己需要提高的。

五、结论

主席指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对于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wto规则与案例研究》的教学来说,更要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脉学生需求,点击热点问题,对话时事要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以头脑风暴法、互助学习法、案例法、问题导向法、翻转课堂法为必要手段,通过现代媒体与学生对话,将学生培养成有创意的创客。

参考文献: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9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中,有一重要内容: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为了使学生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更好的理解,我提出研究型课题《从实际出发,建设阳原县》,设想引导学生关注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让学生从社会实际中获取知识,更好地把握国情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关系,明确立足国情的意义;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思想

1 指导思想。一是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二是问题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带着问题参加实践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社会性,密切关注阳原县的历史、地理、经济发展状况,并了解县政府的有关路线、方针和政策。四是实践性,引导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得出结论,强调“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五是全程性,关注学生研究学习的全过程,不包办,也不放任自流,对学生及时引导。

2 操作思路。动员准备;实施调查;结题及评价。

三、具体操作过程

1 动员准备。宣布课题研究方案,布置任务。首先,向学生宣布研究型课题《从实际出发,建设阳原县》,要求学生把调查阳原县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课题重点,同时选出具体的参观考察地,即代表阳原县农业发展状况的东井集农业区;代表阳原县工业发展状况的县第一瓷厂;代表阳原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县城商业区。根据考查地确立三个小型考察课题,即《阳原县农业发展状况》《阳原县工业发展状况》和《阳原县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把一个班分成三个课题小组,选出小组长负责结题,对每个小组的课题任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序以及怎样结题等做了说明。最后根据小组课题及相关材料,要求每位同学完成有关课题《从实际出发,建设阳原县》的论文或调查报告等。其次,联系采访对象,为了对阳原县委县政府在发展本县包含多种所有制经济在内的三大产业的政策及发展思路做进一步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三个课题小组自主联系县委县政府有关三大产业管理的联能部门,并制定采访计划。再次,熟悉材料。根据课题熟悉教材有关内容:“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100年”的目标;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为课题的顺利开发研究做了知识准备。在各小组组长的安排下,同学们分工合作,就阳原县三大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县政府对本县的发展政策和思路为内容,从乡土地理材料、本县网收集材料,了解并记录有关阳原县建设的辉煌历史。

2 实施调查。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同学们面对融入社会的机会都很激动。跃跃欲试,由于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同学们有条不紊对所确定的考查地进行考察和走访,进行得很顺利,得到有关部门的欢迎和支持,对本县三大产业及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3 结题及评价。学生在调查采访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学到了许多书本没有的知识,还有待人接物的许多道理。我及时引导学生整理、分类、筛选,通过分析综合,写出论文调查报告及自己的感想等,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四、意义与思考

1 意义。第一,作为以思想品德课为主导课程的研究型学习,让每一位学生经历了研究型学习的过程,参与了社会实践,得到了某种精神世界的体验,增强了对学习的亲近感,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国情、认识国情的机会,明确了制定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都必须从国情这个实际出发,使学生更加理解并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生认识到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人民群众需求的多样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等方面的因素决定我国不能实现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通过对阳原县历史、地理和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学习,看到了阳原县可喜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

经济学第一原理篇10

简答题,顾名思义,答案要简明扼要,问什么答什么,不必作过多的扩展。下面我就几种常见的题型的答题技巧发表我的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

一、为何类简答题

做这种题型要注意回答两个方面:一是原因,二是意义。回答原因可从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危害性等角度思考;回答意义要注意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直接到间接、由眼前到长远、由微观到宏观、由经济到政治、由文化到哲学等角度来综合作答。

如: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社会地位,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按劳分配的基础知识,通过此题让学生知道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性及其确立的原因。

答案: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第一,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必然性)

第二,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

第三,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

第四,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必要性)

第五,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意义)

二、辨析类简答题

辨析类简答题中材料所包含的观点错对混杂,尽管是简答题,却带有明显的辨析色彩,主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答题技巧:第一,明确答题角度。了解材料到底包含几层意思,并且要明确每一层意思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在什么条件下是正确的,在什么条件下是错误的。

第二,回归教材,确定答案所需要涉及的知识点。认真审读题中的观点和设问,从中找出其理论依据,即课本中相关的知识点。

第三,结合设问组织答案。以课本理论为依据,对每一层意思一一进行分析,对的讲理由,错的讲原因,分析要事理交融,把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三、归纳类简答题

这种题型一般是通过具体的、个别的现象、数据、问题创设情景材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同方面的,也可以是不同方面的。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政治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归纳概括、分析推理等能力。

答题技巧:第一,此题型由材料到观点,即从题目提供的材料中归纳出相应的观点。一般是我们学过的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生活中的基本理论、观点。对相关原理、观点的熟练掌握是做好这种题型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通过审题把握材料的层次,在此基础上,通过每层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确定答题方向。

第三,对材料的归纳要注意材料的具体内容与观点的一致性。在表述观点时注意与材料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例如:国有资产规模扩大,并持续向基础行业和支柱行业集中,去年全国国有企业分布在基础行业的资产达到11.4万亿,占全部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的53.3%,该比重比2006年的33.6%增加了近20个百分点;分布在煤炭、石油石化、冶金、电力、邮电、通信等五大行业的资产为7.1万亿元,占全部资产总额的33.3%,比2006年27.3%提高了6个百分点。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什么经济现象?

解析:解答本题要遵循以下顺序,首先,审设问,明确要求。本题是要求回答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其次,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国有资产规模扩大,并持续向基础行业和支柱行业集中”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体现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再次,回扣课本,联系基础知识组织答案,需要运用课本中关于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最后,要做到规范化答题,即“答案要点化,要点层次化,层次段落化,段落序号化,规范日常化,语言科学化,书写认真化”。

答案:第一,材料反映了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材料中基础行业的国有资产在全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充分说明了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启示类简答题

这种题型首先要考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一点,再根据材料回扣原理,看材料体现了哪个原理结论或知识点,答题时可从坚持什么(正确的)、反对什么(错误的)、避免什么(失误的)、注意什么(经验教训)、做些什么(国家、集体、个人或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或学校、社会家庭)等角度考虑,这种题型比前面几种要深刻一些,透彻一些,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否则就不是启发。

例如:小王是某校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几位老爷爷在刺骨的寒风中下棋。他想,要是老人们有一个安定的交流、娱乐场所就好了。于是,他给居委会主任写了一份“关于建立老年人活动站的建议书”。居委会对此非常重视,经过多方努力,社区的老年人终于有了自己的“老年之家”。

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这件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分析:紧扣原理“民主管理”,结合材料。

答案:第一,民主管理是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小王的做法,正是积极尝试民主管理的做法。

第二,通过参与民主管理,我们可以学习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第三,青年学生即将步入成年,着眼于未来的发展,特别需要参与民主管理的经历。在基层民主自治这种最广泛的民主实践中,我们能获得很多机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大胆尝试民主管理的活动。

当然,简答题还有很多题型,但不管哪种题型都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命题材料,明确命题主旨。即“材料引路联实际,分析说明考能力”,其最大特点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

第二,明确答题范围,折射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