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十篇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十篇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28:20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1

【关键词】安全监管;机械设计

笔者在安全监管中,发现有很多由于机械设计的不合理或者缺陷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给从业人员造成伤亡,给企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安全监管实际,从机械安全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认为,在机械设备设计阶段就加强安全技术防护措施,是保证机械设备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最大程度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的必要手段。

一、机械设备本质安全设计的主要内容

(一)设备本质安全的意义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说明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中“安全第一”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不管任何原因,只要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无可厚非地都要将安全摆在第一位。所谓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即指所有机械设备均应达到安全使用标准,保证操作者在设备使用期间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许多企业主或设备生产者在事故发生后往往把安全责任推到操作者身上,将操作不当作为事故发生的主要责任。殊不知,操作者按要求进行准确操作固然重要,但过分强调人的因素,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完全寄托于操作者身上,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提升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才是消除安全隐患的根本,在设备进行设计之初,就应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深入分析。

众所周知,在设备的设计上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将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事故和伤害。为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就应该听取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等多方建议,并认真对待安全监管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设备进行安全改进和科学设计,以此提高设备安全性能,确保产品能符合质量要求、达到质量标准,并具有最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使用周期,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二)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

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应以生产设备安全设计的基本要求为基础,以制定生产设备安全技术措施为原则,重点把握三个阶段的关键控制:

1、设计阶段。要想从根源上杜绝事故的发生,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可针对具体情况采用远距离或自动的形式对齿轮进行滑润,使人员彻底远离危险区域;另外,在设计阶段应该首先注重加强危险区域的封闭措施,尽可能的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以构建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

2、操作阶段。要利用故障诊断技术,对在用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动态监测;建立健全保养维修和设备使用前预防维修制度;对设备故障要有预见性,做到及时避免、及早发现;开展安全装置定期维护检查活动,使其始终保持保持可靠和待用最佳状态;保证个人防护用品的满足供应等。

3、管理措施。加大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力度,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包括设备危险性资料和维修安全手册等,要通过培训与管理,提高操作员对安全事故的敏感度和突况的处理能力。

二、本质安全的主要措施

我们通常所说的机械设备本质安全,就是指机械本身在遇到操作失误或者设备故障形成隐患时,设备能自动对隐患进行发现与排除,使人员及设备时刻处于安全保护状态。对机械设备进行本质安全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科技成果,将形成事故的主要因素进行根本消除,即使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也可运用相对的安全措施建立起完善的安全体系,并完善相应的防护措施,为人员操作和安全生产建起一层“保护网”。

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措施,是通过对机械设备本身和控制器进行安全设计来得以实现的。一方面我们所构想的最理想措施,就是能从根本上解除引发事故产生的条件。就目前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是人直接触碰危险点引起的,因此实现机械自动化生产,是保证人身安全不受事故威胁的最有效措施,例如需要人手操作的由专用工具来替代,将危险点设置成自动控制功能等等;另一方面应增强设备的自动防御功能,主要是对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进行主动防御和自动排除。操作失误是由人引发的事故条件,即操作方法不到位,操作规程不严格等等,而设备故障则是因设备本身功能受损或者遭到破坏,造成的技术性能下降,严重者完全丧失。基于此现象的常见性和多发性,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应严格设备的自动防护措施。在这些措施的保护下,即便是人员失误,或者是设备故障,都能保证提前预知、自动排除,设备会自动会进入切换或安全停机状态,不但有预警功能,还会根据情况自动做出应急反应,如果还能显示设备故障的精准部位, 那就是机械设备本质安全的最理想状态,这些都应是设备在设计时应引起重视的因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在设计时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技术。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机械的可靠性、准确度都优先于人。这是因为人是具有生命情感的个体,容易受到自身心理、生理及外在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数据显示,人与机械相比,失误率是1:0.1,与高性能高精准的机械相比甚至可达到1:0.01。因此,以机械自动化来替代人的操作,是消除人与危险因素直接接触的最佳方案。它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防止因错误操作而威及操作者安全和设备安全的理想措施。对于危险作业和在恶劣环境作业的尤为适用。

(2)采用可靠性设计,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3)采用安全防护装置。一些危险因素来不及消除或者根本无法消除时,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将其隔离在外,是安全生产中最常用的技术保障措施。如:带有联锁装置的防护罩等等。

(4)安装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又叫故障保险装置,其作用与安全防护装置本质相同,但在自动控制方面更为先进,它能最大程度的消除或减弱设备中超压、超温、超速、超载、超位等危险因素。安全生产中最常见保险装置包括安全阀、限速器、爆破片、极限位置限制器等等。

(5)采用自动监测、报警和处理系统。实现安全生产现代化、科技化就是充分借助现代化仪器仪表等科技手段,对设备运行中的各项参数实施监测和故障排查诊断,一旦有异常现象出现,第一时间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做出应急反应,如设备自动进入停机状态,或者切换到备用设备等。

(6)采用传感技术。

利用传感技术独特的“感官识别”功能,在危险区设置光电式、感应式、压力传感式传感器,当人进入危险区,通过信息传递,使设备终止运行,将危险隔离在外。

(7)采用多重安全保障措施。对于危险性大、作业环境恶劣的生产过程,对设备的安全性能要求更为严格。过于单一和简单的安全保障措施无法有效避免故障及错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因此,应采用双重甚至是多重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设备运行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2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安全生产问题突显,工伤死亡人数剧增。1961年。日本在生产过程中因事故死亡人数曾达到6712人。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日本政府制定了《劳动安全卫生法》、《矿山安全法》、《劳动灾难防止团体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由于法律健全、措施得当、各方重视,日本的安全生产问题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2003年,日本工矿业在生产过程中死亡的人数只有307人。

《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所有独立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事业单位都必须建立劳动安全生产体制,任命或指定劳动安全卫生负责人,监督和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内的各个车间和班组还必须设置安全卫生管理员、作业主任等具体实施安全生产措施的人员。同时,有50名以上职工的企事业单位必须配备自己的医生,负责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卫生,维护和管理作业环境,调查影响健康的原因和采取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等。

《矿山安全法》规定,矿主必须防止矿井的塌方、透水、瓦斯爆炸和矿井内火灾等各类事故。一旦发生事故,矿主必须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护,并最大限度降低危害。这项法律在颁布后还经过了多次修改完善,现在已经成为日本矿业生产安全的保护神。

日本的井下作业指导思想是安全第一、生产第二。日本矿业公司在安全问题上的投入最多,所以日本矿井的安全和应急措施可靠有效。日本的煤矿每个季度都要进行模拟安全撤退训练,井下的避难设施中随时都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物资,即使发生事故,也能及时采取措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03年,日本矿工只有14人死亡。

实际上,比制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安全监督队伍,以防患未然。根据《矿山安全法》,日本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矿山安全监察体系,实施高效的监督管理。监察人员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对安全业务、设施状况、应急机制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彻底解决。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3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管理;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abstract:inthispaper,contactconstructionsitesafety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ofprojectsafetymanagementtheory,analysisofthefactorsthataffectthesafetyofstandardizedmanagement,developmentofsafety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measuresforthebenefitofthebusinessassoonaspossibletowardssafetystandardizationmanagementmovingforwardontheroad.nowtotalkaboutmypersonalexperiencedrawbacksinthecurrentsecuritymanagementsolutions,andtofurtherimplementthesafetyproductionstandardizationwork.Keywords:security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influencingfactors;control;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机构不够完善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其中一条是企业负责。企业负责的关键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法人在整个经营管理中,要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就必须做到安全生产。要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就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

劳务分包商、个体私营企业许多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一般也是挂名的,平时根本不到现场,最多只是应付上级的检查。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兼多职。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国有企业安全组织机构虽然比较健全,也有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公司安全部门和项目安全部门的管理权限不够,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现场安全员发现安全隐患不能直接安排人员整改,要先报告,能否落实还得施工队或者项目经理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遇到施工进度与安全发生矛盾时,总是难以摆正关系。

2、安全意识淡薄

从管理人员到基层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淡薄,无论从施工队,还是到某些管理人员,认为安全无所谓,只要重视“质量,成本,进度”就万事大吉,片面错误的认为安全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只是一种表面工作,而忽略了项目目标管理中安全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安全无法保证,何谈生产与发展。

“管生产就要管安全”这是施工现场每个施工人员的法定责任,这个方面主要针对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认为抓安全的职责就是项目的安全部门负责人,以及政府有关方面的职能监督管理部门,自己管现场施工管理就只管自己的施工质量,这种错误的认识给安全埋下了多少隐患,安全部门即使天天到现场检查,去现场盯梢,也不能保证不出现安全事故,只有现场的每一位施工人员负起自己法定的安全责任及时发现立即整改方是保证安全的上策。

3、安全费用投资少

有的项目领导和劳务施工队老板舍不得安全费用投入,在采购安全设施用品和劳动防护用品时为了省钱,购买一些既便宜、质量又差的物品,根本不能满足安全方面的需要,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采购的灭火器材到发生火灾的时候才发现根本喷不出东西来,一排的灭火器材成了保管室的装饰品,而造成了事故的发生、扩大。针对这个问题项目应该加强安全费用的投入和管理,对于安全费用绝对不能贪图省钱,该投入的必须确保费用的投入,对于劳务队安全费用的投入也要加强监督管理,实在不行就由项目部统一采购,提供给施工队使用,从源头保证安全资金的落实。

4、重质量轻安全

这方面主要是上级部门的安全检查,无论是公司的还是地方安监部门的检查,每次都会把现场的安全隐患以及不合格的地方下发整改通知,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权限太小,只能草草的给了一份书面整改通知,如何落实整改还要看项目经理和分包队伍负责人如何沟通,这种重质量轻安全的态度问题会把安全仅仅当做书面教条,未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项目施工责任重大。

二、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

1、组织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组织保障目标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要落实目标控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目标控制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改善目标控制的工作流程等。组织措施是其他措施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不仅对解决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工艺过程和合适的原材料来彻底消除危险因素,从而做到本质安全化。在许多危险因素不能被根除或很难根除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安全技术措施来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进而保障人们的安全。

合同措施

由于施工安全控制要以合同为依据,因此,合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项目负责人应确定时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有利的组织管理模式和合同结构,分项不同合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对每一个合同作总体和具体的分析。合同措施对安全目标控制就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4、施工现场危险源的识别管理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而危险源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做好危险源的辨识,切实消除危险源或者降低危险发生时的严重程度,才能更好的控制危险源,减少安全事故,使人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5、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施工现场作业是人、物、环境的直接交叉点,在施工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直接从事施工操作的人,随时随地活动于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随时受到自身行为和危险状态的威胁和伤害。人为的因素导致事故占80%以上。人的行为是可控又是难控的,人员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作业人员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控制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如何保证作业过程的合理与规范。由于人的行为是由心理控制的,因此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应从调节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人生,要将良好的行为作为一种好的习惯,来保护自己、他人不受伤害,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4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099-01

1.引言

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关键,是实现施工过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不仅能够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成本增加。当前我国建设工程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依然存在不重视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严重现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是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体安排和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文件。是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从而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范发生事故。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

2.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为确保安全,对于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制定的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专门措施;预防自然灾害(防台风、防雷击、防洪水、防地震、防暑降温、防冻、防寒、防滑等)的措施;防火防爆措施。

3.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3.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与设施

严格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应做到:(1)领导责任要明确,由于人在整个工程的安全施工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要明确,对安全生产目标要细化管理,并建立安全责任制,使领导者真正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同时严格惩罚执行不到位的负责人,以便及时发现和整治安全隐患;(2)施工工序严格控制。对于土建工程施工,应做到有序组织,严格整治不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的分项工程,以消除隐患。做好施工前、施工中相关设计文件、图纸的审核,并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及安全技术规章组织施工;还要建立良好的施工顺序,保证工程有序进行,禁止出现因盲目赶进度、抢工期而改变旋工工序等现象发生;(3)定期监督及检查,施工现场“惯性违章、反复患”的现象一直屡禁不止。加强施工人员的对建设工程安全技术规范的认识,提高其安全意识,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定期地进行相关违章、技术规范等检查,尤其是要有目的地反复抽点工程关键点,并跟踪整改落实,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效率;

3.2强化施工设施安全

建筑设施安全是工程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而对安全方面资金和设备设施等物质方面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土建工程的安全运行。施工单位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施工安全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生产活动,不能因贪图眼前利益而偷工减料,如今年发生的杭州钱三桥的塌陷,对施工单位及相关参与人员造成的负面影响显然可见。所以施工单位应根据本身条件适当加大施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投入,及时改进落后的生产工艺或设备,强化技术创新能力,以全面提高施工的安全生产能力和水平。

3.3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

施工工程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都为项目施工重点控制,其中关键是投资,根本是质量,中心是进度。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如资金因素、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气候因素等。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应重视施工的进度控制,更好地保证工程按期进行,发挥工程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谓施工进度管理,指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经审批的工程进度计划,对工程实际进度状况通过选取合理的方法定期跟踪、检查,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比较,查看两者是否存在偏差,分析和评估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相关单位,最终实现调整工程进度计划,保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的目的。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且复杂的系统工作,相关管理细则一般是在建设工程监理规划的指导下,由项目监理班子中进度控制部门的监理工程师负责编制。其主要内容有: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程度;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进度控制的方法(如进度检查周期、进度报表格式、统计分析方法等);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及合同措施等)此外,工作人员也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工期的因素,拟订出相应的应急措施及准备工作,确保工程进度。同时根据编制项目总进度计划,建立控制目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同时注意建立报告制度及进度信息沟通网络,使工程中施工进度与设计进度、资金、资源计划及材料设备供应进度协调统一,真正将进度总目标及分解目标落实到位。对于进度控制任务的实行,当合同工期确定后,将根据进度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控,以实现进度控制的目标,以下将从“进度规划、进度控制和进度协调”三方面来进行施工进度的具体措施分析:(1)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先进行计划的编制,由于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如施工场地布置、建设工程投资,施工机械、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设备材料供应、劳动组合及建设项目投产等多方面时间要求。所以进行总进度目标规划时,应综合考虑、统筹兼顾、科学管理、合理组织,从而更好地完成进度规划任务;(2)进行控制。正如现实与理论总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建设项目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之间也不例外。因此要定期检查、跟踪施工进度,若施工进度中发生进度偏差时,应及时组织新的协调及平衡,可实施强有力调度、改善劳动条件和外部条件等措施,调整施工计划、材料设备、资金供应计划等来调整进度。严格检查施工进度,使整个施工进度得到有效控制;(3)进度协调,由于土建施工涉及多部门管理的特点,在进度控制中应从时间、空间交叉上对整个建设项目中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各施工单位安装、土建等之间的搭接进度协调管理。由于这些参与土建工程施工的各单位或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与相互制约的关系,更是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度,所以加强这些单项工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施工关系的协调,将利于建设工程按合同如期进行,维持工程施工秩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安全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哪一种原因,企业应坚持以安全和质量为追求重点,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做到完善管理制度,最终真正将安全管理规范落实到位,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5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e21文献标识码:a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是采煤工作面中主要的内容,也是保证采煤工作安全的引导性内容。常用的编制方法是以《煤矿安全规程》和采煤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为依据,由于千变万化的地质条件、复杂的设备配置及人的判断、经验有限,很难实现对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完整的动态的描述。

1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的意义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尤其是采煤企业关系其生死的根本所在。仅采掘工作面,重大事故发生率也在70%以上,每次事故损失的人员和经济都会给企业安全工作面带来不小的影响,采煤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经济效益和国计民生都和企业安全生产紧紧相连。

采煤企业的形象直接被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影响。严格把关安全生产,企业形象才会更好,市场份额也会拥有的更多。好的企业对外形象需要企业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的重视,尽可能减少伤亡事故,改善企业生产环境。

采煤工作安全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利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紧密相关,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只有从根本去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对企业开展日常生产活动取得有效的进度。也只有抓好安全生产,生产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发挥调动起来,安全的生产环境能使每个工人安心的工作更好的创造经济发展。经济得到加强,就更要加强安全生产,有了安全的生产,经济也就自然会增长,因此这称的上是采煤企业的良性循环。

2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

2.1严格执行安全管理的制度,构建安全监管体系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和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工作是采煤企业安全管理重点关注的问题,早在2010年4月15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确立了采煤业安全生产的标准。采煤企业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定的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还必须有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管体系。

2.2坚强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保证支护设备有效支撑

为保证采煤工作的正常进行,作业场内需要各种支架来支护空间的顶板。按照采煤作业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需要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作业采场使用的支架应具备支、护、稳三个功能。

目前最具有安全可靠、节约支护材料、能有效提高单产和工效、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及提高煤炭回收率的支架是组合悬移支架。工作面支护质量中需要强化三项管理:现场出撑力、矿压监测监控、质量标准化。

3信息系统的研究

3.1系统的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目的是对系统进行评估,采集和分析系统的需求,理解系统要解决的问题,重点是充分考虑系统的实用性。作为表达系统需求的usecase图,只要在图上列出活动者和usecase,并对每一个活动者和usecase给出说明就可以了。

3.2系统的设计

回采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是指导回采工作面生产管理的综合性文件,一个工作面能否安全有效的正常工作起决定因素是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是否遵循煤矿生产的客观规律,确定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主要是根据工作面的自然情况(采高、倾角、煤层赋存状态、顶底板岩性、瓦斯条件),技术条件(采煤方法、巷道布置、辅助设施、设备配置)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安全全面的技术措施体系。

系统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应用问题,而是采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管理系统的研制。在系统研究过程中,先根据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调查分析再形成一个大概的整体构思,分解成多个子系统,单独开发完成子系统后,提交用户使用,在用户使用中对子系统错误反馈或提出的新要求来完善、修正、实用的系统。

系统功能包括:

(1)输入功能: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系统,根据系统开设的权限,分类输入安全技术措施和工作面的信息。或者根据系统开设的权限对已有的规程加以修改。

(2)查询功能:可查询已有的安全技术措施名称及内容和查询工作面信息。

(3)生成功能:用户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后,输入工作面技术参数和限定的条件,系统自动编写安全技术措施。

(4)统计打印功能:对查询结果进行统计打印。

4结语

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以及采煤企业对工作面安全措施的编制,有效的排除了以往的繁琐,不再人工式耗费时间,提高了生产人员的工作效率。计算机化的编制为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措施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方法,也促进了采煤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猛.采掘工作面技术安全措施自动编制专家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

[2]李石山,等.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6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机电安装是水电建设中的重点学科之一,是一项投资大、技术难度大、工程管理复杂、建设一次性、集土建与电建一体的特点。也是水电站建设的里程碑。如何有效的提高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成为决定水电站施工能否顺利开展和进行,能否安装结束后高效、安全且可靠运行的关键。为此,提高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监督管理对于水电站工程而言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将有助于水电站更好的发挥其社会经济作用。

1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水电机电安装的综合状况来看,在技术的应用上过于传统新技术的开发未得到有效的普及;在管理上信息化参与的非常少所以要综合的进行管理并须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加强新技术的推广。

2水电站机电工程项目监督管理的基本内容

2.1对生产成本的监督管理

水电站机电工程建设的生产成本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经济收益水平,由此决定了生产成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的战略性地位。水电站机电作为一项大型工程,在启动资金、施工材料、劳动力资源等多方面对生产成本的投入要求较大。在涉及到施工企业根本利益的问题上,必须综合考虑影响生产成本的一切可能性因素,充分结合水电站机电产品的购买价格、生产质量、使用评价、维修操作、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选择最优的引进目标,在保证产品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将生产成本控制到最低水平,从而为水电站机电施工的经济利润获取更大的上升空间。

2.2对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

鉴于水电站机电工程的施工需要使用到大型重型机械设备和大规模劳动力进行作业,且操作难度较大,施工程序也较为复杂,因此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对某些特殊设备的安装细节,没有结合施工现场的实地条件和周边关机,没有因地制宜地进行作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电站机电工程的施工安全系数,从而给施工人员带来生命安全隐患,并使得工程项目的财产收益受到严重影响。

2.3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水电站机电工程建设并非单纯地组合安装机械,也并非只要求符合外形标准,最主要的是对水电站机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为了确保水电站机电安装的科学规范,要求相关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从建设材料、生产设备、操作程序、施工技术、劳动者素质等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察提高施工质量的有利因素,并全面监控施工现场中的潜在风险,切实保障水电站机电设备满足产品质量安全并达到技术要求。

2.4对施工进度的监督管理

由于水电站机电的安装作业在整个水电工程施工项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确保机电设备安装的科学性与管理的实时性,将整体的安装大型作业分割细化成一段段具体的短时工期进行阶段性操作,能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控制好水电站机电工程施工进度的管理工作。然而,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并非片面注重对施工速率的提升,最根本的还是要在保持高效率快速度的前提下,强调对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安全与使用效应的进一步优化。

3水电站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管理生产成本的有效措施

首先,水电站机电工程项目部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成本管理机构,从购进生产材料、更新施工器材以及竣工后可能发生的索赔事件等几个主要方面出发,严格将生产成本控制在项目部策划的范围之内,以保证盈利大于支出;其次,要将总体的成本控制目标分割成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根据水电站机电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将项目部最初做出的成本策划案进行分解与细化,使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阶段。第三,要求项目总部制定好整体的成本管理方案,并将其下达至各个部门,对效果不理性者给予及时改进。第四,要根据施工现场提供的实际生产建设费用做好统计,将统计结果与项目部给出的成本管理目标进行核对,如有超支的发展趋势,应及时找到解决办法,改进成本控制方案;最后,在水电站机电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预先做好成本管理策划,在建设材料、施工器材、工作人员等生产成本方面全面考察所有可能要支出的费用,通过计算与分析,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以免出现施工资金不足的状况。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更要注意对现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杜绝浪费。

3.2管理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施工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将安全知识贯彻落实到实际施工作业中去。同时,还要安排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定期检测,排查安全隐患。第二,科学制定机电工程安全施工策略,对于那些风险系数较大的特殊施工项目要给出专项的安全防护措施;第三,对参与施工的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技能培训,普及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施工的意识。

3.3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首先,培养一批工作热情与专业技能并存的优秀劳动力,加强技工队伍建设。其次,要在开工之前仔细审查施工图纸。最后,在安装机电设备之前,水电站机电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要进行一次技术交底,并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案,为机电的安装质量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3.4管理施工进度的有效措施

第一,要从整体出发,编制出一套施工进度总计划。第二,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将总计划切分细化为一项项具体的施工任务,分配落实到各个不同的施工小组,并对施工进度进行实时监控。第三,要分阶段进行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施工任务与现场施工状况,安排相应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金,以确保各阶段都能顺利竣工。第四,当施工进度有悖于制定好的总计划时,要求及时分析出现该偏差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要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适当调整施工进度,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4水电站建设办理程序

图1水利工程技术审批流程图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管理是控制施工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所以企业要提高机电安装技术,加强对机电安装全过程的管理,依据科学和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完善的管理体系,提高工程技术,确保机电工程安装符合设计要求,进而全面保证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起.关于提高水电站机电安装工程管理水平的探讨[J].科技调研,2012(11).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7

关键词:危险性;事故因素;预防方法。

石化行业的特点是:程序多而且复杂,生产具有高度连续性,石化产品多以气体和液体形式存在,易泄露和挥发,遇火源即燃;石化产品或原料多含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本身既有毒又有腐蚀性。根据笔者多年石化现场工作的体会浅谈一下石化中小企业如何预防事故的发生。

1、石化行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

石化行业具有危险性,易产生事故,主要有以下因素:

1.1厂区设计及设备的先天不足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厂区选择地址不当,布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生产工艺不成熟,设备质量存在问题,主要装置、机械设备等的设计缺陷;投运后的日常检查、维护等技术方面不完善,导致设备受损;

室内照明及通风、工器具保养、防护设施、警报装置、防护用具的维护和配备等方面的技术缺陷。

1.2管理不力、违章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企业管理松懈,安全意识差,企业操作标准不明确,设备保养制度不全,违章操作。如某厂安装阀门,因无专人负责扶梯和监护,造成工人由竹梯掉下摔伤的事故。

1.3管理不到位

指领导者对安全生产的责任心不强,企业管理松懈,安全意识差,操作标准、规程不明确,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人员配备不完善,工作意志消沉等管理上的缺陷。如某厂操作工在更换设备时,因对方案没有认真布置,管理混乱,对氮气可能串入重整系统无具体措施,造成工人发生窒息的事故。

一些企业没有严格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对同行业发生的事故不重视,使同类的事故再次发生,有的甚至对本企业发生的事故不从管理上找原因,加强管理,导致悲剧重演。

1.4职工身体状态差

职工身体有病,睡眠不足而疲劳、酒后神智不清导致作业失控等。

2、预防事故的措施

2.1加强安全管理力度

2.1.1人身伤亡事故零指标管理

这是体现企业人本管理的一种追求,努力做到零指标,鼓励职工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实行全员安全管理。

2.1.2变事后管理型为事先管理型

通过系统化的管理,强调对安全危害和风险进行事前控制,在尚未构成危害时及时纠正,而不是通过总结事故教训开展工作,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1.3加强差错管理

降低差错、杜绝违章是减少事故的根本,主要抓好以下管理:一加强规范管理,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二科学合理地分配工作时间和人员,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三互动纠错,发扬团队精神。

2.2抓好职工安全教育、促进班组安全建设

2.2.1构成企业的最小单元是班组,班组职工直接接触危险因素和操作生产设备,搞好职工安全教育,提高技术素质,消除主客观危害因素,才能实现以局部保整体的安全目标。

2.2.2对不同工种和岗位分类安全教育,使职工充分掌握石化行业的特殊性。加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操作方法的培训,经过正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操作。

2.3重视安全技术

为了预防或消除对人健康有害的影响和事故的发生,改善劳动条件,采取各种技术和组织措施推广使用安全技术,消除生产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劳动者安全和健康,预防伤亡事故和灾害性事故发生。

2.3.1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硬件改造与软件改造并重,优先采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和相对成熟的技术装备。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企业安全技术装备研究、开发、维护和管理水平。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石化本质安全水平,优化产品和技术的安全技术装备现代化结构,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以技术进步推进安全生产能力。运用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安全生产。

2.3.2根据同行业的经验预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研究控制措施,在设计安装的开始或生产运行期间,加强工艺改革,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入安全技术的保障措施,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主要采用防火防爆、电气、压力容器与管道、装置检修、石油化工操作等安全技术,使生产装置本质安全化,安装安全保护装置、报警装置措施。

2.3.3重点在预防事故措施和监控手段上采用先进技术,通过信息联网、遥控等措施,增加对异常情况、突发事故的控制和处理速度,如生产区数据采集系统,远距遥控,随时监控压力、温度等参数或图像,发现及时处理。通过自动控制,将职工从有危险的场所替换下来。

2.3.4及时检修、检测安全技术装置,如安全阀,泄压防护装置、超限自动保护、阻燃装置、各种报警仪,这些装置起到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作用,必须确保灵活有效。这些装置如失效,将起不到任何作用,导致事故发生。

2.4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抓好隐患整治

石化企业的生产现场是发生事故的重点部位,抓好安全检查,排查安全盲区,可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监督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安全检查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2.4.1综合拉网性安全检查

根据本企业特点,组织职能部门#职工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

2.4.2专业技术性安全检查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或请有关专业检查单位进行检查。制定检查方案、重点、方法,针对关键场所、环节设备进行检查。

2.4.3抽检

由上级领导及专业人员不定期对生产企业全面或要害部门进行检查。

2.4.4季节性检查

石化企业受季节因素影响很大,根据季节特点,组织本企业安全员和技术员进行检查。雷雨季节以防雷电、防洪防汛检查,夏季以防暑降温、防火防爆防超压为主,冬季以防冻保温为主。

2.4.5日安全检查

按照规章制度由值班干部#技术员和班组长对生产现场进行巡回检查,消除违章情况,发现设备异常并及时处理。

2.4.6复查

对重点环节的复查,查对上述安全检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对检查出的隐患跟踪管理,全面统筹,明确整改负责人和措施、限期整改、定期检查,对于本企业整改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协助解决,使各项行业安全制度全面落实,发挥安全员、技术员的职能作用,加强隐患治理。

2.5搞好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

2.5.1搞好这项工作使员工懂得应急处理与自救互救,提高统一协调配合能力,使预案在发生事故时立即投入运作,员工能迅速反映,正确处理,立竿见影,能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

2.5.2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根据同行及本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到与安全相关的问题,分类编写预案,简明实用,写清事故苗头、故障现象、应急措施。

2.5.3通过实战演练提高演练质量,检验各种应急设施是否灵活好用、各项步骤是否妥当、组织是否周密,存在的不足,演练之后针对预案薄弱环节进行研究、修订、再演练,形成良性循环。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8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解决方案;新能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43

0引言

最近几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能源的政策,电动汽车也因此应运而生,电动汽车由于其具备无污染、利用率高的优势,因此也受到了国家的青睐。相比于传统的汽车,电动汽车是以电能作为原料的,而且对环境没有污染。可以说,电动汽车的出现对我国交通环境污染治理,起到了革命性的变化。不过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问题还应多做研究,避免电动汽的后续建设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笔者通过对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等级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安全等级分析

在对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之前,应对电动汽车的安全等级进行分析,确定电动汽车安全等级,从而根据充电安全等级,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建立防线,从根本上解决充电安全问题隐患。众所周知,安全等级共分三级,根据其引发后果不同,其评定等级也不同,第一级的安全等级是对人的安全所产生的后果。第二级是对电动汽车周围设施的所产生的后果,第三级是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所产生的后果。根据这三点要求,也要建立相应的防线,针对不同的对象来进行防护,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2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因素

(1)绝缘因素。在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绝缘因素是产生安全隐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绝缘性,能对人以及电气设备都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首先是充电设备中的外壳防护的绝缘性,外壳防护的绝缘性直接影响到充电安全,而且还要对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也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其次是考虑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确保电压不会过大而击穿绝缘。对绝缘体的介电强度也要进行综合考量,确保介电强度符合要求。再次是绝缘电阻的阻值,由于环境的不同性,绝缘电阻的阻值越大,越能保障充电安全。接触电流大小,直接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伤害,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来防止接触电流的发生。最后,冲击耐压也是影响充电安全的绝缘因素之一。

(2)环境因素。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也需要将环境因素的影响考虑进去,建立三防机制,通过对防锈蚀、防风、防盗等保护措施,来防止环境因素对一些金属元件及绝缘性进行长期的影响。

(3)保护措施因素。保护措施首先需要进行监测,监测电动汽车的绝缘性及设备故障,保护措施能够防止在发生故障时,对人体造成伤害。在充电过程中,也要对充电设备的保护措施进行考虑,防止缘绝材料的破损或老化后,在充电过程中给人体带来损害。

(4)通信协议对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的影响因素。直流电快充与慢充是有所区别的,快充的输出电压通够达到上千伏,如此大的电压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通信协议对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也是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相关解决方案

(1)根据安全等级,设立三道安全防线。通过上述提到的安全等级分析,可以看出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需要从这三个安全等级的防护上入手,根据安全等级分为三级,便需要建立三道安全防线来进行防护。首先是对人的防护,采取措施加强充电桩的安全防护,确保电动汽车自身的安全性等都是属于人的防护上的。其次是对周边设施的防护措施的制定。最后是对充电设施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根据这三道安全防线的优先等级和重要程度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优化电动汽车的绝缘性能。根据上述提出的绝缘问题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分别建立防护措施,包括对外壳防护能力的绝缘性能进行提高,对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采取绝缘性能更强的绝缘材料,提高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建立绝缘监测及评估体制,并对通信协议的安全性进行实测,优化电动汽车本身及充电桩和充电设施的绝缘部件的绝缘性能。

(3)采用保护装置。由于电动汽车是进行常期使用的,周围环境因素会对电动汽车的绝缘性进行长时间的侵蚀,对电动汽车的元件也会不断产生锈蚀现象,时间一长,电动汽车便难免会发生故障,而保护装置的作用就是为了预防电动汽车发生故障时,在充电过程中因绝缘材料的破损造成安全隐患,避免人体与电进行直接接触。保护装置的使用也会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整体安全性。

4结语

本文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安全等级进行分析,对这三个安全等级的保护对象进行综合考虑,确定三道安全防线,并找出影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相关因素,最大程度降低这些影响因素对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设立三道安全防线,加强电动汽车的绝缘性能,安装保护装置等优化措施,来更好的避免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钱立军,赵明宇,张卫国.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安全预警模型设计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12):18-22.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9

这就应验了一句俗话:“阴沟的翻船”,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小型施工现场,对小型施工工作也必须在计划之列,不草率从事,不仓促上马。因此,这就要求要摆正大现场与小现场的关系,不能“抓大放小的”必须齐抓共管,一样对待。

所谓小型施工,即为供电企业施工中的一些小型工程,由于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不大、人员结构简单。针对历次安全检查及日常管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1)对小型作业现场的人身安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作风涣散,麻痹大意,客观上增大了工作的随意性。

(2)对小型现场准备工作不充分,各种措施简化,不能按正常程序进行,随机应变,形式上的口头宣读工作票,不带领工作人员到现场交待安全措施,对安全措施的交待或接受不清楚,草率行为。

(3)对小型现场工作中的习惯性违章履禁不止,对安全管理措施的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技术管理措施执行不认真,得过且过;怕麻烦、图省事,过分轻视小现场。

(4)小型施工项目点多面广,有的工程公司甚至同时承建10余个小项目,安全管理力量不足。管理机制僵化,不能适应市场多变的状况和小型工程的特点。管理方法和手段陈旧,不能与之配套,规章制度也不能及时出新。

(5)小型工程安全经费严重缺乏。其原因:一是小型工程量少利薄,施工单位获益很少,举步维艰;二是对安全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施工单位经费不足,安全物资匮乏,必然导致施工现场安全设施不足,安全隐患迭出。

(6)小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漏洞,技术措施的编审交底、安全工作票(操作票)的执行以及如何明确相关的责任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剖析当前小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必须着力解决和提高人员安全思想意识,要从公司系统上下,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组长、安全员、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等人的结构来逐一解剖,帮助他们找出根结。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在系统基层单位(特别是农电队伍)我们的有些基层负责人以及供电所所长不注意小节,平时又疏于对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研读,现场监督缺乏针对性和敏感性,对一些小型现场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安全隐患、违章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警,思想上有轻视小型施工现场的想法,有时自己到现场巡视和检查工作也不能做好表率。甚至还会为某些违章行为解释辩护,其消极影响可想而知。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基层班组长、专职、工作负责人在小型施工安全生产上安全意识不强,怕麻烦,图省事,很多工作是凭经验,凭主观意识去办事。小型现场工作中,遇到习惯性违章,有一种怕得罪人的老好人思想,总认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有些甚至忽视、漠视最基本上规程制度的执行。更为严重的是存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此,说轻点是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说重了就是没有起码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最后来说说我们的一线员工队伍、对小型施工根本不当回事,存在安全责任不强,平时学习规程和事故通报是左耳进,右耳出,实际工作中,规程制度措施形同虚设,根本不按照施工程序来实施,凭经验主义,甚至认为各种规程、规定,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对小型施工来说都是多此一举;总认为“小河沟里难翻船,不必事事讲安全”不能做到关心施工安全,相互监督规程实施的作用;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根本谈不上什么责任心,其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普通低下。对于各种违章现象习以为常、不以为然,不知道“常在河边站,迟早要湿鞋”的道理。长此以往,久而久之,有朝一日,大祸临头,将悔之晚矣。我们的安全督查队伍存在老好人主义的现象,总认为小型施工不会出什么大事,对小型施工现场不能做到也难以做到百分之百的督查到位,对现场发现的一些违章现象,未动真格进行处理。

综上分析要

安全生产关键在作风,着力点在基层,危险点就在生产现场。要强化安全生产“始于现场、终于现场”意识,眼睛盯住现场,功夫下在一线。安全生产从国家电网公司直至基层供电所都十分重视,这对控制和减少各种事故发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有一种倾向,一般大型施工的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都能够到位,现场习惯性违章相对来说很少。但作为小型施工,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根据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发生频率比较高的还是在小型施工中,这是“抓大放小的”弊病,特别要引进各级领导和施工人员的高度重视。

这就应验了一句俗话:“阴沟的翻船”,这就要求我们正视小型施工现场,对小型施工工作也必须在计划之列,不草率从事,不仓促上马。因此,这就要求要摆正大现场与小现场的关系,不能“抓大放小的”必须齐抓共管,一样对待。

所谓小型施工,即为供电企业施工中的一些小型工程,由于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不大、人员结构简单。针对历次安全检查及日常管理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措施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监管模式数据分析建议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康的重要保障。安全文明措施费是施工企业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用于安全防护设施的购置、提升施工作业环境的费用,包括安全施工费、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临时设施费。为确保施工安全的有效管理,建设部于2005年颁布了《建筑工程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及使用管理规定》【建办2005(89)号文】,是在原有法律法规的组织和技术保证的基础上,提供了经济保证上的支持,以确保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的可靠投入。各地市建设主管部门也作出了关于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相关文件规定,如规定了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工前设立安全文明施工专款账户,如有未按合同价款约定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足额设置专款账户的将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的硬性规定。

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较为健全,但是目前全国施工安全的形式仍然较为严峻。2015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168起、死亡219人[1]。因而让人深思安全文明措施费用是否真的专款专用,总分包单位是否存在挪用安全文明措施费造成安全文明施工防护投入不足、防护措施不到位,而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情况呢?从去年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中,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高处坠落事故81起,物体打击事故28起,坍塌事故27起,起重伤害事故16起,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中毒和窒息等其他事故16起,分别占总数的48.21%、16.67%、16.07%、9.52%、9.52%[1]。可见安全防护措施仍未做到百分百的防护无死角的要求,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通过做好安全防护来杜绝的。

各省在安全文明措施费的计费和管理方式与事故的发生率与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呢?从目前的全国各地区的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的管理规定进行分析、归类,对于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措施费的计取方式目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根据工程类别采取固定的费率,在工程阶段从专款账户中按百分比支付,这主要包括了北京市、上海市、湖南省、湖北省等绝大多数的省市。一般开工前按照约定预支付一定比例,施工期间按照进度同比支付;另一种是根据工程类别取费的同时,将安全文明措施费分为基本费、现场评测费、奖励费三部分组成,如四川省、河南省、江苏省、黑龙江省。《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价管理办法(2011)》中规定:现场评价费是施工单位达到有关安全生产规定、规范及标准,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组织安全检查现场评价获取的安全生产措施费。根据最终综合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级。优良者计取现场评价费,合格者安全文明施工费按基本费计取,不计取现场评价费。不合格者只计取安全文明施工费中的临时设施基本费[2]。

以上两种模式下究竟哪种模式更好地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的有效投入和安全文明施工费专款使用,控制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可以采取数据来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建设部公布的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的安全事故公告数据统计,2014年度全国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522起,死亡648人。笔者将各个省份2014年度施工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统计入表1中,表中采用第一种模式的未做颜色的填充标识,而将采用第二种模式的省份进行了颜色填充处理。为了能够更好的反映各省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设置参数f,为各个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之和,表示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的程度,即f=事故起数+死亡人数,

并将各省的f参数进行升序的排序p。见表1

如表1所示江苏省位居最后为事故最多发的省份,浙江省其次。而事故较少的省份中,自治区的排序p为1,是事故发生率参数f最少的,其次山西省的排序p为2。从排序p中可以看出,事故多发的省份既有采用模式1来管理安全文明施工费的,也有采用模式二的省份。但是作为事故发生率最为严重的江苏省和浙江省与事故率最少的自治区及山西省相比,可以很直接联想到有另一个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各个省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的数值,即经济发展程度。据统计江苏省、浙江省2014年的建筑业总产值分别为52519.75亿元、50036.81亿元,而自治区、山西省2014年建筑业产值只有156.22亿元、6665.18亿元[3],这显然可以看出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是与各个省的建筑业产值成正相关的关系。

为了更加公正的来分析两种管理模式下各个省安全文明措施费的管理效果,笔者引入了各个省2014年全年房屋施工总面积,作为参考基数,设置参数C1,C1为参数f与房屋施工面积的比值乘以百分百,

即C1=f/房屋施工总面积×100%,

用以表示各省安全施工事故程度,在各省房屋施工总数量中反映每施工每万平米发生施工安全事故的概率。然后再对各个省算得的参数C1排列出新的排序p1。如表1。

如表1中所示,从排序p1可见,p1排名前10位的既有采用模式1,也有采用模式2的省份。而江苏省作为事故发生程度最严重的省份,因其房屋施工总面积达691834.97万平米,为施工面积最多的省份,而排名p1是在第11名。因房屋施工面积总数过小,p1排名是最后一名,山西省的p1排名第6。河北作为采用模式2的省份排名第一,黑龙江同样采用了模式2,但排名在29名。从表中可以看出,采用模式2的省份,p1排名相对靠前,只有黑龙江省例外。而采用模式1的省份,在排名前10中占有很大份额。初步可以得出结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的有效投入与两种管理模式关系已经很明显,但我认为想进一步公正的比较模式1与模式2在监管中的效果,要考虑的是采用模式1的省份数量较多,基数较大。应该考虑该模式中排名在前10名的数额占该模式全部数额的百分比,因此需设置参数S,用以比较模式1与模式2各自在排名前10位所占有的比例,

即S=前10名中模式n占有的全部省份的比值/模式n占的全部省份的比值,则

S1=(7/31)/(26/31)*100%=26.9%

S2=(3/31)/(5/31)*100%=60%

显然S2明显大于S1,表明采用模式2的省份中有60%取得了前10名的好成绩,远远大于采用模式1中只有26.9%的省份,因此表明采用模式2的监管方式在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上相比较模式1有明显的优势。模式2对于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的监管方式,加强施工进度过程中的管理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对模式1,模式2更加注重施工过程的监管。比如河南省对现场评测费用实行动态管理,在单项工程完成工程量70%,依据施工单位的申请,由造价管理部门、安检机构、现场监理等组成考评组,按照现行标准规范和“措施费”情况进行把关,对监理单位履行安全职责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现场考评的具体情况,联合出具考评报告,最终确定费用标准。且对于已进行现场考评的项目,施工单位在工程竣工前,发生放松管理,明显降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标准的,建筑安全监督部门、监理单位及时提出,并可提请考评组重新组织现场考核。同时,工程完工后,建筑安全监督部门对整个施工工程现场管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修正现场考评得分[4]。

但是采取模式2监管安全文明措施费的省份相对太少,且其中江苏省和黑龙江省2014年的施工安全生产形式仍然不容乐观,在分析表中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我认为以江苏省为例,施工安全管理成效与施工总产值、规模是有明显函数关系的,如施工规模无约束的扩大,社会安全监管的作用势必出现疲劳效应,使其事故发生率与施工生产规模出现成倍数同比关系,造成施工安全事故数量的暴涨,因此控制建筑房地产投资建设规模过大,均衡经济发展,对于确保施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是有必要的。而黑龙江省[5]是将安全文明措施费分为基本费和现场评测费两部分,未设立奖励费,这样降低了施工企业创优、争先的积极性。且虽采取了现场评测得分计算安全文明措施费率,但拨付方式仍采用了按照安全文明措施费的总额乘以百分比来支付的,所以没有较好发挥基本费和现场评测费的各个施工阶段的能动作用,对于施工安全防护、文明设施投入的控制力度有所下降。

模式2的监管方式,是把经济和行政手段的结合。如我公司承建的安徽省蚌埠市的滨河西片区安置房项目,依据蚌埠市建委的相关规定[6],建设单位及建设主管部门是按照模式1的方式支付和管理安全文明措施费的。而我项目部为加强对专业分包队伍的管理,采用了模式2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考评,在施工关键节点,督促分包单位加大安全防护的投入,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合同签订时即约定如分包单位拒绝火拖延安全问题整改的,必要时我方可自行设置防护和文明施工设施,相关费用在专业分包单位中的安全文明措施费中扣除。这样从一而终地坚持对安全防护设施的监管和监督安全文明措施费的专款专用,最后在全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此项目于2013、2014两年度获得了全国3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荣誉。

结论和建议:

1、数据分析比对显示采用模式2的省份能够更好的降低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对于控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有积极的意义。但采用模式1的省份仍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在相关文件规定健全的前提下,文件法规的执行才是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最有效的保障。

2、建议规范和健全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的计费、支付和监管,对于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应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并结合行政手段,以提高施工安全文明生产条件。对施工企业申请安全文明评测费的须提供安全文明设施购买、租赁的发票,用来证明没有挪用安全文明措施专项费用的情况。

3、在施工开始阶段,因基坑开挖和边坡防护工程,以及塔吊等施工机械的进场,开工初期安全文明措施投入资金较大。而施工开始阶段安全文明措施费的投入额是关系到安全文明事故发生率的关键,所以建议应增加开工预支付比例,保证安全文明防护设施的初期投入。

4、无论是对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监管,还是企业内部对于分包单位和下属公司的的安全监管,加强施工期间的动态考核,都有利于提高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的有效投入。必要时可以引入第三方参与,协助建设安全监管部门和监理公司共同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督察。可采用航拍、监控等高科级手段对施工现场实时监督。

5、笔者通过数据比对分析来研究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对比发放及所有数据必须基于真实可靠,否则结果没有实际参考意义。

对于施工安全文明措施费的计费、支付和监管,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但限于笔者自身水平有限,只是浅显的略谈了几点看法和建议,如有不当之处欢迎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建设部《2015年上半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

[2]《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价管理办法(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