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十篇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十篇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56:58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离不开对教材的认真阅读。只有在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本质和编写意图,才能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做新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和开发者;真正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有效进行教材分析。教材的阅读不仅仅只限于教材本身,还包括课程标准、教参资料等。

一、认真阅读教材,通晓教学内容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科教材专家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经过权威机构审定的,其组成结构、编写体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等都能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师生用于课程实施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文本资源。因此,只有认真阅读教材,并把教材与课程标准结合起来阅读,才能真正把握教材的本质和编者意图,才能深入理解教材怎样体现课程标准精神,才能有效进行教材分析。对教材的阅读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通读、精读、泛读。

1.通读。将同种版本的初高中生物学教材认真通读一遍。通过读书,体会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对全套教材内容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领会和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找准教材的表达与实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和活动策略及其对学生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分析教材所承载的内容、重点难点、文化内涵和知识体系,分析研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原则。如果了解不够,教学时就无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可能出现前后内容脱节的现象,人为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2.精读。对单元、章节教材要认真阅读、仔细推敲、全面领会,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科学、合理地认知和分析。通过精读教材,全面掌握教材中的正文、附文、习题等相关内容,通览和推敲教材中的实验、说明、插图、注解、附表、附录、习题等内容。区分出哪些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材料,哪些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而安排的过渡性练习或是更好地领会所学内容的背景材料;区分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原理性知识。寻找教材的表达与实现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研究它与课标的关系、教学目标、重难点、材料的选取、呈现方式、材料的作用、问题的设计、活动的组织等;明了教材呈现知识时的逻辑体系;研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为学生探究性学习创设的各种情境,重视科学过程与方法的作用。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越透彻,对教材的处理就越得心应手。

例如,通过认真阅读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单元,可以弄清楚教材是如何体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要求的。“科学探究”主题在教材中没有独立成单元,主要是与“生物与环境”主题融为一体来编排,这就使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具体化了,科学研究的要求也落到了实处。该单元共安排了4个讨论交流活动,3个探究性活动,共计7个活动。教材试图通过具体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使学生逐渐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获得相关的技能,逐渐形成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并实现师生教学方式的改变。

精读还包含了“读学生”的含义,也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哪些内容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会出现怎样的反应。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3.泛读。包括阅读其他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与本学科知识有关的其他学科的书籍,还要做一些相关的习题。通过泛读,全面把握教材内容,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从长期的准备来看,要多读一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教育报刊杂志上有关教材分析和教学经验的文章,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联系。

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要达到“懂”、“透”、“化”。“懂”,即是把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透”,是在弄懂的基础上,透彻理解、准确掌握并熟练运用;“化”,就是将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感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全面、深入、透彻、系统地把握教学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化难懂为易,化艰涩为通俗,化抽象为具体。

二、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学方向

对课程标准的研读要深入理解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放在首位。例如,《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根据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结合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每一条“内容标准”都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行为动词,认真研究这些行为动词,它们既包含了教学的内容,也包含学生学习这些内容时应该达到的水平,还包含了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效果。将这些内容与教材紧密结合,就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打下了基础。

理解教学内容的层次和要求,初中“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包括10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一般由若干二级主题及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组成。通过研读这些主题和各项要点,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和要求。例如,在“内容标准”中,“科学探究”是第一个一级主题,该主题又分解为两个二级主题,即“理解科学探究”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理解科学探究”又分解为5个要点,这些要点不需要学生死记硬背,而应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感悟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探究意识和态度。“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就要落实到科学探究的具体操作中,并将科学探究过程划分为六个环节,各个环节都应有明确要求,其意图是要学生初步学会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步骤和技能,而不是死记硬背。只有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对教材有关科学探究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教学中“度”的把握,必须以“课标”要求为准。在教学设计时,应多钻研课标、把握好标准,从而减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偏差,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和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是指教师不认真研究“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而是用以往旧课程的教学经验,以及旧高考对某些教学内容的要求来制定教学的标高,随意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指当教师面对新课程中那些属于能力培养而非知识性的内容时,教学又显得过于简单和草率,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不能或难以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三、阅读教参资料,丰富教学资源

教参资料为教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内容,例如,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教学设计、参考资料、测试题等。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阅读,并结合自身实际,注重分析和选择,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下面以教师普遍使用的《教师教学用书》为例来说明。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2

一、读书开阔胸襟,提升教材的解读能力

通过阅读《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一书,我切身体会到:如何揣摩教材的用意,是教师进行物理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对于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对话课程标准。读教材并非教师一相情愿地随着自我的意志进行,更非随心所欲地任意剖析,《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告诉读者解读物理教材首要之处在于教材内容与《物理课程标准》中理念与要求的链接。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对照,有助于教师从更高的层面、更新的体系、更准的方向中认知教材的意旨与目的,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对话教材编者。教材编者对话是正确解读文本的重要方面,是洞察编者悉心编排教材良苦用心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编排从内容的择取到顺序的安排直到最后内容呈现的方式都在某一个层面彰显了教材特质。而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几乎都是就一课论一课,目光总是局限在某一章节的某一方面内容,这样只能局限在固有的层面中不能自拔,只见“树木”的一斑,而无法洞察“森林”的全貌,从而严重制约了物理教学效益的提升。

二、读书广寻策略,转变备课的常规模式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物理课程标准》中,师生双方的角色界定非常清晰,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只设计教师如何教学,关注的都是教师的行为,而对学生实际学情的掌握与考量、分析与运用,则丝毫没有任何的体现。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教师在课堂中不管如何尽心尽职,其物理教学的效益都必将事倍功半。

如在阅读《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一书之后,我对《物理课程标准》中师生的角色界定与职责分工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了更为通透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一书理论的支撑下,我大胆尝试,将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案”改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案”实施教学,物理教学的成绩非但没有任何的退步,而且学生也在这种“学案”的浸润下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感受到自我能力的存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激情与动力。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我力求避免教师如何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将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所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一一列举出来,在备课过程中我试图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与探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筷子会在水中弯折、硬币会在水中上浮,引发学生的好奇意识与质疑思维;紧接着让学生在观察光进入水中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遵循的规律,然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两次实验的让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入水面得出相应的数据,从而在分析中得到结论。

这样一则案例,几乎没有教师的存在,学生成为探究原理和规律的主体,凸显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的意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探究知识过程中的思维轨迹和意识过程。

三、读书拓展视野,展示物理自然之美

毋庸置疑,物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总结与探寻自然界自然规律的科学。笔者一直也是这么认为。但在阅读了《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之后,我更新了我的认知。物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美学,是呈现自然之美的学科。所以,现在执教物理课,我力求将严谨的物理课上成极具美感的艺术美,展现物理之美。

这样,学生就能在物理内容的简单美中感受物理世界的纯净与圣洁,在物理世界的匀称美中感受物理物质存在、构成和运用的之间的协调匀称美,在物理事物内部的和谐美中感受宇宙万物的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必然关系。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则在更高层面上阐述了需要在展现物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之美。由于学科本质属性的限制,物质之美并非是听觉和视觉所能察觉的,而是需要学生运用心智的力量才能真正感知的。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3

关键词:语文新课程标准 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是语文基本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素质的高低同能否扩大阅读面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80篇;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2000年3月,国家教育部第一次明确具体地指定了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其中初中10部,并规定了学生的阅读总量。但大多数初中生都不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或阅读效果差。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总结出下面几种解决方法。

一、课内讲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课文名著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它所选内容多是节选,只以蜻蜓点水似的在学生面前呈现多个领域的部分知识,从而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探索空间,给我们提供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名著的有利条件。教师如果只讲语文课文的名著,学生理解不深。因此,教师要把课本上的节选内容讲活讲好,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做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做面,沟通课内阅读内容与课外阅读内容,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这样学生就会把阅读兴趣延伸到课外。如学习了名著推荐与阅读一课《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三个精彩片段,学生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就有了基本的了解,就对阅读全书产生了兴趣而自发地去阅读。

二、课前演讲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这里的课前演讲指的是语文课前先安排二三分钟时间,围绕规定的话题,按学号的顺序每次有一名学生演讲的形式。这些话题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时事组织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归纳和提交的。这种演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好话题和说话的过程,如可设计《名人传记中的故事》《我喜爱的一本书》等话题。这要求演讲者在演讲之前必须先说出书名和作者,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文章的大意,最后还要揭示文章的主旨和对自己的启示。每次演讲结束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共同评议和打分。评议的标准有十项,每项十分,满分为一百。这些标准分三个方面。内容方面有三项:健康、忠于原著、不重复别人的内容;表达方面有六项: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叙议生动,语言流利,无背稿子的痕迹,不用方言土语;仪表方面一项:自然大方。全班学生边听边打分,评议时指定三个学生作评价并报出分值,然后按高分到低分由全班表决,只要某个分值过半数,便定为该演讲学生的成绩。最后由教师总结,肯定演讲的成功之处,指出还需改进的地方。学生都重视自己的演讲,有效地推动了课外阅读。

三、原著阅读与简本阅读、解读本阅读相结合

很多初中生都喜欢阅读原著,刚开始的时候热情很高,可是看到中途就不愿再看了。这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领悟文学作品的内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校图书馆在采购原著的同时也采购一些解读本推荐给学生阅读。解读本首先对名著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等一一进行解读,学生在阅读完解读本后再回过头来阅读原著,就会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了。原因二是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时间看完大部头的原著。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采购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缩写本和改写本,这两种本比原著通俗易懂,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内涵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学生读后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阅读的效果,当然这也要视文章的具体内容而言。

四、使用多媒体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有的名著创作年代久远,内涵较深较抽象,学生不理解,有的学生读的原著多了缺乏新鲜感就不愿读了。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播放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看过影片后再让学生读原著。这样可以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学生通过观察人物的表演更容易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提高了阅读兴趣、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不能用对影视文本的解读来代替文本阅读。

五、将课文中其他学科的名著和新出版的优秀文学作品作为课外读物

在新课改之前,关于中学生阅读的名著,语文教师注重的一般指传统的文学名著。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则要求: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作品、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名著,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因此,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注重传统文学名著的观念,让学生注重传统文学名著的同时,也注重新出版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文学名著作品、科幻名著、科普名著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著作等。这样才能不厚古薄今,才能让学生既接受古代文学的滋养,提高道德修养,又能学习自然和社会科学,丰富知识世界;既能回顾辉煌历史,又能关注现实,也能展望充满希望的未来。这样才能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发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

六、多种活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就决定了语文课文的丰富性,这也就为我们组织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依据语文内容开展了多种学习活动。如做成语接龙游戏,举行成语故事会;进行唐诗宋词朗诵比赛;制作鲁迅、莫泊桑、契诃夫等作家手抄小报;开展写小小说比赛会;开展词语归类、名句名段归类的擂台,比谁找得多找得好;开展阅读知识,阅读心得笔记竞赛;学生作品集展评,阅读专题讲座,阅读专题探讨,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展示了学生的阅读成果,学生享受到了阅读收获的满足与喜悦,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总之,针对当前初中生名著阅读的现状,语文教师要注意总结适合的方法,富有个性的教育技巧,引导学生、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4

关键词:教辅读物;质量;编校

众所周知,中小学教辅读物质量参差不齐,问题较多,教辅市场存在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的问题,这些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自工作之初,就认定质量是教辅读物的生存之本,给学生用的书是马虎不得的。因此,对教辅读物的编校和出版工作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降低要求。作为教辅图书的编辑,笔者自始至终都在头脑中绷紧一根弦――责任心,这是贯穿整个工作过程的关键词。

决定教辅读物质量的因素,从总体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一、作者与内容质量

教辅读物的目标定位是帮助学生学习教材,深化学生对教材的认识,在教材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使其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辅图书的编写者必须了解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到位。如果做不到这些,教辅读物的内容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对于这一问题,笔者认为编辑工作的法宝就是加强责任心,与作者不断沟通,同时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做一名全能型的编辑。

1.编辑提前介入,与作者实现良好沟通

教辅图书的编辑要认真选取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选好一个作者,书稿就相当于完成了一半,就为书稿质量奠定了比较牢固的基础。一旦确定好作者和出版思路,就要与作者经常性地沟通。这里除了要讲究沟通技巧,还要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对待作者和书稿,以专业的学识和出版规范引导作者。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作者的认可和赏识,才能实现与作者的良性互动,才能为图书出版打好基础。

编辑提前介入,在书稿形成之前与作者加强沟通,一方面可以使编辑了解作者的思路及书稿进度,对书稿有一个大致的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作者了解出版社的意图和思路,向出版社的要求靠拢,实现双方的有机结合。拿到书稿以后,通过审稿发现问题,编辑要及时与作者沟通,尽早解决问题。只要争取主动,严把稿件的内容质量关,那么图书的内容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2.编辑自身要提升图书策划能力,做全能型编辑

首先,全能型编辑要提升图书策划能力,力争做一个策划型编辑。要对市场上同类教辅图书的印量、销售情况、市场分布、读者反映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该类图书的市场情况,然后加以分析、甄别和判定,从而发现新的市场空间和选题。具备这种能力后,编辑可以更准确地选取、调动作者资源,进行图书的策划工作。在稿件的组稿、通稿、修改、审订等工作中,编辑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保证整个出版流程的进程和可操作性。

其次,全能型编辑要力争做一个学科课程方面的内行。具体来说,学科编辑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高考动向,精心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对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动向和对教材的修订,保持高度敏感性,对教辅读物的编写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才能对作者的教学水平、教研活动和科研水平有大致的掌握,更好地与作者合作;才能对稿件有深刻、透彻的评价,提出中肯的意见,从而提升稿件的质量。

在保证了书稿的内容质量以后,编辑的编校工作举足轻重。

拿到书稿之后,笔者一般先审阅书稿的结构和体例,浏览一遍书稿。通常做法是将正文对照目录梳理一遍,然后查看各章、各单元、各课时的体例,保证书稿基本结构不出现问题。一旦发现书稿在体例结构上达不到出版要求,要立即与作者沟通修改。接下来进入正文,要认真审读书稿的全部内容,看书稿在知识性、科学性、语言文字、内容表达、图表等方面是否符合出版的要求,并进行全面的加工与润色。这其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是特别要注意的:

一是坚持审阅过程中做审读笔记。这里说的笔记,不仅仅是稿件中存留的问题、把握不准的问题要记录下来,对自己在审稿过程中的感受、想法,也要记录下来。譬如某个容易写错的词语、自己以前不知道的熟语、容易忽视的语言方面的某一问题、新颖的出题方式,等等,这些点滴积累,会成为非常有用的东西。

二是不要过于自信,拿不准的地方一定要查找资料核对,或者请教别人,稳妥解决。《现代汉语词典》《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辞海》《古代汉语词典》等书是笔者案头必备的,另外各种版本的教材、教参及同类书更是必不可少。即使是权威版本的教材,包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会存有疏漏,所以遇到问题时不能盲目相信教材。

三是不要轻视校对环节。现在很多出版社都是编校合一体,编辑同时也负责校对工作。图书

所以编辑在校对上来不得半点马虎。笔者一直坚持自校,而且改稿几次,就有几次校对,即使是很急的稿子,没有全部审过是绝对不能付印的。

四是坚决贯彻“三审制”。责任编辑要严格按照编辑规范对书稿进行编辑加工,写出比较中肯的审读意见,对初审中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予以说明,对不能解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逐条列出,并请复审和终审认真审阅,妥善解决问题。只有严格贯彻“三审制”,才能确保书稿达到出版要求,才能最终付印。

三、做中学生文学类教辅读物的探索者

笔者编校了许多中学生文学类教辅读物,在这个过程中感觉到,在做这类图书时,除了需具备一般编辑应具备的基本修养外,还要注意文学类图书的特殊性,把握好这类图书的亮点。

1.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论,熟悉阅读心理学

文学类教辅读物的编辑要掌握一定的阅读学习和阅读教学理论,熟悉阅读心理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笔者对此也进行了细心研究和学习。据此,笔者深知,中学生文学类教辅读物在内容编排上要遵循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运用的阅读心理过程,照顾学生读者在阅读时的情感体验,并体现出对不同层次阅读能力的要求,注意各能力要求的独立性和阶段性,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稳步、有序的氛围中形成。有了教育理论支撑,编辑在做这类图书时就有了理论指引,@样不论是做什么阶段的读物,都不会偏离目标对象和内容指向。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参照其社会功能,中学生文学类教辅读物中入选的文章一般分为叙事性文学和抒情性文学两种文体,主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学剧本等体裁。文学类教辅读物除了要遵循文学文体的固有特性,还应体现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心理特点,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编辑在编辑加工中也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5

关键词化学;新课标;教学要点

为充分体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作为国家标准的权威性、指导性和科学性,在修订中坚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从未来社会对公民科学素养的要求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发展的国际趋势出发,进一步审视学生发展所需的化学核心知识、过程方法和创新能力,立足科学素养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二是修订坚持突出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和启蒙性,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密切结合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领悟化学学科的价值。三是高度重视地区差异,认真对待各地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四是针对实验中的经验和问题,提炼指导性意见或问题解决策略,增强课程标准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五是在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与修订。六是严格控制课程内容的容量和难度。化学课标修订版的变化要点如下:

(1)“化学”概念的阐释更科学。修订后课标的“前言”序言中,对“化学”这一概念作了全新的阐释,明确指出:“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而实验版的描述则是:“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修订后的描述抓住了分子、原子这两个核心概念,更贴近化学学科的本质属性。

(2)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的要求更明确。修订后的内容标准“科学探究”中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活动”,列出了8项学生必做实验,这是在教学实践层面上的最大变化。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亲身经历、感受实验和探究过程,这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应把对化学教学的基本认识统一到“没有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的教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学教学”上来。

(3)教学情景素材和课程指导案例内容更丰富。课程标准第三部分,每个二级主题都为教师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教学情景素材,这是专门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而提供的线索,是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素材。如果教师备课时能将这些素材了解清楚,将极大地丰富自己教学实践内涵,拓展自己的专业视角。

(4)“案例”通常展现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实践典型,在帮助人们理解、把握文本要求方面起到化难为易、画龙点睛的作用。修订后课标为了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增加了11个课程指导案例,这是本次修订的另一个亮点。这些案例内容涉及到如何开展科学探究、如何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如何撰写教学反思、如何对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如何设计化学实践题等许多方面。

化学新课标有了如此明显的变化,我们要学好才能用好,下面就学好用好化学课程标准提几点建议:

(1)静心通读。通读课程标准必须静下心来,只有静心通读才是有效通读。通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程标准的整体结构、内容体系、教学要求和许多宝贵的课程资源,还能帮助我们把握化学课程的先进理念、核心价值和目标追求。需要提醒的是,通读课程标准时,一是要动脑,尽可能弄懂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思路和基本要求;二是要动笔,把你暂时不清楚的问题和初步的思考作好记录;三是要坚持反复通读,逐步解决通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学教师,静下心来通读课程标准是一门必修课和常修课。

(2)细嚼领悟。细嚼就是要有条不紊地、逐段逐句地细细思考、品味、感悟课程标准的真意。如为什么要从原子、分子的水平上阐释化学的定义?为什么要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主旨定位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三维课程目标有什么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怎样才能把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活动落到实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坚持细细思考、品味和感悟,必然会带给我们豁然开朗的感受,并让我们由此领悟和把握化学课程和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6

关键词:小学;作文;阅读;导学模式

根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的总设计,使单元课堂教学模式学科化,课型化,我们设计的“小学阅读导学”和“作文导学”两个亚模式,经过41名教师的一年多验证,证明该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概括性。该模式提练了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抓住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作文”两个重点。2.操作性。提出了教师的行动步骤,使教学活动开展有理有据。3.整体性。要求教师按照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握年级特征,以单元和课时目标为依据教,不肢解课文,不搞串讲分析。4.针对性。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来的:一是课堂教学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二是教学活动缺乏科学有序的管理常规;三是教学优劣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教师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5.优效性。该模式从德育、学习能力、认知三个领域规定了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任务和目的,体现了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特征;模式还运用了目标导学理论,在操作程序上汇聚了众多成功的教学活动方式,养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其具有优效性。

一、对目标导学体系研究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一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引导绝大多数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以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种教学基本范型。

(一)理论依据

小学目标导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以及我国目标教学的丰富实践和理论探讨,现代认知心理学之认知理论的建构学说,元认知理论。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形成了认知、德育和学习能力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体系。

(三)操作程序

1.单元教学操作程序是:设定单元目标课时按标导学形成性测验矫正补救单元达标测验。

2.课堂教学操作程序是:准备示导议练诊断评补。

(四)操作策略

教师在该模式中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安排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解各个单元的知识点,并用目标去准确界定它。教师按标施教,以标导学。

二、关于小学阅读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阅读教学的特点

1.小学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即发展认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语文知识的基本特征具有教化功能和情感性,进行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区别于其它学科的一个显著特征,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积累、运用语言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就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是凭借语言和文字思考的,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主要心理成分就是思维,所以发展思维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2.阅读教学是一个整体,词、句、段、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目标进行整体训练。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小学阅读教学,要通过词、句、段、篇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常用的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答思想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和复述指定的课文;能读懂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2.德育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能力目标。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

(三)操作程序

1.初读准备。初读全文,感知全文,了解全文大意;深入学习每个段落时要初读,承上启下。从而在认识上有所准备,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2.精读示导。确定重点词、句、段作例子,进行导读;教师通过指导,诱导、引导、辅导,释疑解难,把握作者思路。

3.情境议练。以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议练;根据课文的特点,通过图画,生活,实物,声象,语言再现情境,引导学生听、说、议、练。

4.回讲诊断。学完每个段落后,可回讲重点词、句和段,诊断掌握情况,及时矫正;学会全文后可根据板书提示,问题脉络,图画情境进行回讲,诊断掌握情况,及矫正。

5.归纳评补。一般是每个知识点学习之后有小结,归纳,并视其掌握情况进行评补和补做;重点是在精读示导之后,情境议练之后,回讲诊断之后,一方面归纳梳理知识点,一方面要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从而再次补救。

(四)操作策略

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

(五)运用示例

课例: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

执教:德阳市中区八角井镇小学教师黄沐洁,女,20岁。

本单元教学目标:通过对《捞铁牛》、《蝙蝠和雷达》、《新型玻璃》、《一项科技活动》的阅读,要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练习给课文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同时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立志为祖国现代化作贡献的教育。

本课时教学目标:德育――使学生懂得人类可以从研究其它生物中得到启示,激发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教育他们爱科学,学科学。学能――练习归纳段落大意来理解课文的能力。认知――①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②“启示”是什么意思?③用一句话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以问题促读促议)。然后精读3―6自然段,并创设情境议练:①填表并说一说: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实验,都是怎样做的?试验证明了什么?②“反复”一词表现了科学家怎样的品质?③看灯片说一说: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飞行的?④练习0105第3题,互评矫正。(精读示导,精境议练)。继续学习第7自然段,根据图法和板书说一说:①飞机和雷达的联系;②练习0105第2题,互评矫正。(情境议练)。最后总结全文:①出示1,2,3―6,7自然段的大意,并根据这个意思分段;②归纳概括段意的方法和全文的主要内容;③用“启示”“摹仿”“发明”3个词语,举例说一说人类仿来的例子。(归纳评补)

三、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目标导学模式的构建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特点

1.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答出来。

2.小学作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又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集合训练。

3.学生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深,改造和系统化,并能进一步猎取自然和社会知识;在情绪体验中,可以陶冶审美感情,激发求知欲,发展个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逐步做到①有具体内容。②有真情实感。③有中心。④有条理。⑤有重点。⑥展开想象。⑦注意选词用语。⑧写完后要修改。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①观察、思维、表答密切结合的能力。②能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要表答自己真实的感受,不说假话,思想健康,别人看了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操作程序

1.观察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作有关人、事、景物的观察,准备作文的素村。

2.范例示导。结合单元的读写重点和本次作文要求,分析一两篇范文,引导学生揣摸作者的写法,迁移到本次作文中来。

3.口头议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引导学生口述片断、梗概,思路,脉络,也可以口述若干细节,可以口述开头,结尾,过渡部分,也可以口述全文。

4.试作诊断。在观察,范例示导和获得其他同学口述信息的基础上试评,进行自我诊断。

5.修改评补。经过试作之后,引导学生自改,互改,有针对性地集体评改,修正,适当重作,然后誊正。

(四)操作策略

指导学生作文从内容入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

(五)应用示例

课题:人教社九义教材第七册《围绕一个意思写好一个片断》,两课时。

执教:东方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弟小学教师周建华,男,24岁。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7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基本精神;教学期待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10-0003-07

一、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取向

课程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变与不变,小变与大变,都是由修订的主要取向决定的,包括:

(一)坚持课改的基本方向

结合课标制订和修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

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重要思想,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本次修订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进一步关注时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合理吸收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突出现代公民素质的新要求;充分关注国际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全面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国际比较研究,深入了解国际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学习并合理借鉴有关经验,使“三个面向”的精神得到更好地体现。

2.坚持“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教育价值是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一直是一种“钟摆”现象,前者强调其工具性,后者强调其本体性。长期以来,更多时候都是社会本位为主流的,这是由整个社会发展质态进步程度决定的。今天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迈上现代化征程,教育进入普及化、大众化阶段。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下,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有可能其实也有必要高度融合,在一定意义上,“每位学生”发展了,国家就能强盛,民族就会振兴。课程改革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高度,举起了“以人为本”的旗帜,并在实践层面得到热烈响应。本次课标修订努力贯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更加突出“育人为本”,彰显儿童立场,进一步倡导回归生活世界,提倡课程的选择性,使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体现。

3.坚持关注“新人”培养的改革目标

任何教育改革,根本目的都应该是“新人”的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实也就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展开,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素质全面的思想,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又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革的具体目标以课程功能转变为核心,在课程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做了考量。课程改革的生动实践初步表明,“新人”正在涌现。课标修订坚持以“三维目标”设计所有课程,在“新人”的关键素养方面给予了进一步的强化。

4.坚持超越学科中心的开发、实践理念

为了达成培养目标,真正体现以每位学生发展为本位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在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非常强调课程开发和实践要坚持超越学科中心,为此,课改从各个方面做了努力,如增强课程的综合性,改进学科课程,丰富、激活地方和学校课程,构建选修课程,倡导探究性教学,推进多元化评价,等等。在本次课标修订时,这些思想都得到进一步体现,因为课标主要就学科课程而言,在充分肯定学科课程价值的同时,课标修订努力更加抵达学科本质,加强综合性学习,倡导学习方式变革,进一步推进评价改革。

(二)汲取课改的基本经验

本次课标修订是在课改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课改推进过程中,2003年教育部组织对42个部级课程改革实验区进行调研,2007年又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部级课改实验区进行调研。调研成果为课标修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改的基本经验在各个方面被吸纳进来。

1.充分肯定实验稿的基本思想

课程标准(实验稿)本身就是课程改革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基本框架、基本思想经过十年课改大都得到广泛认同。大规模调研表明:广大教师理解并高度认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基本理念,认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确立课程目标是合理的;基层学校普遍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与要求较好地解决了“繁、难、偏、旧”问题;广大教师认为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有利于指导教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评价建议”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据统计,课程标准修订量在5—15%之间,广大教师的基本肯定是其决定因素,因为这些基本思想已经在实践中生根、生长。

2.对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予以进一步明确

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对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有一些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本次课标修订没有回避这些问题,无论改与不改都给予了进一步的明确,有很多问题引起争议,课标修订时仍然加以坚持,或者加以进一步阐发,这不仅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稿)得到绝大多数老师认同,也说明课程标准(实验稿)有关表述代表了学界当下的研究水平。关注哪些争议的问题课标修订时仍然坚持,明晓其中缘由,对于我们准确理解课标精神是很重要的。比如,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坚持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概念,坚持不单独设内容标准,坚持不追求语文知识的系列化、细化,坚持不强化训练,知其所以然,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特质就会有进一步认识。

3.从课改实践中提炼新鲜思想

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的创造提供了充分的积极可能性,一线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由下而上呼应着课改的基本理念,又校本化、个性化地创造出许多丰富的新鲜经验,课程标准修订的许多闪光点正是源于课改实践的生动创造。比如,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四基”,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在以《注意“过程”中的教育》为题的文章中说:“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绝对是在中国这样课改实验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东西,这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的例子在各学科课标修订中都是屡见不鲜的。

(三)回应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十年来,改革启动之初颁布的课程标准,经过实践检验,发现了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问题;当前,世界科技发展迅速,我国社会变化巨大;我国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基础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模式为深化改革着力点的新的阶段,这些都是课标修订必须正面回应的重要问题。

1.有效解决调研中反映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这主要体现:第一,课程容量、难度要进一步精选,同时要兼顾不同区域、城乡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第二,要恰当处理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以及不同经验背景的教师对某些特定知识内容安排的意见和建议;第三,要进一步提高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第四,要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首创精神,给教师留下自主选择和创造的空间。这些建议得到了各课标组的高度重视。

2.改进文本品质和功能的一致性方面存在的不足

课程标准(实验稿)在“一致性”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前后矛盾、言之不详等等,在修订过程中,在结构内容上,各个部分作为有机要素,包括目标与内容标准、教学与评价要求以及附录等,都一以贯之,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在文字表述方面,更为准确简练,尽量避免误解,注意到文字与其背后观念的一致性,使课标的整体形态有了较大改进。

3.努力体现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

课程标准遵循深化改革的方向,一方面回应时代对现代公民素质的新要求,落实德育为先,突出能力为重;另一方面与时俱进,及时反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新思想,恰当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新成果,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

二、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变化

课程标准之“新”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本次课标修订,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落实德育为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学科课标在综合评审时,第一条就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否体现,是否恰当,现在总体来看,在这个方面是做得比较到位的。

1.根据学科特点提出要求

有些人文学科,如语文、历史、思想品德等,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直接写进课程标准。以历史为例,在“前言”涉及课程总目标方面,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学科,则是将其作为课程指导思想阐明,如音乐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2.突出渗透为主要的方式

以语文为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

3.在本质意义上理解并体现

在课程标准综合评审时,专家组针对有可能贴标签的做法,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是尊重、遵循事物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精神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得到了高度重视。

(二)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落实到课程设计中,已经做了较好的尝试,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则结合现代公民素养的新要求,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了进一步落实。

1.结合学科特点阐述具体内涵

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例,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列为核心概念,对应用意识的内容作了如下阐释: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与数学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抽象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了如下阐释: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2.在整体上贯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

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之一,而不是某一具体板块的任务,如语文强调实践性的特点,提出非连续文本阅读的要求,要求语文学习要多读书,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引导学生体验性阅读,提出表达要有个性,要有新意。可以说通篇都体现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3.进一步强化了实验与实践方面的要求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科学内容”中对具体实验项目要求有30项,大多数以“通过实验……”来表述,很多是学生“看”实验。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列出20个物理实验的项目清单,作为学生必做的分组实验。化学则明确规定学生至少完成八类实验。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要求都丰富了、具体了。

(三)进一步彰显了学科特点

一门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除了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还应该给予学生认识世界提供独特的视角、思维的方法和特有的逻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彰显学科性质特点,这是确定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基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总体上更好地彰显了学科性质特点。

1.对学科性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在课程性质表述上加了一段限定语:“以对视觉形象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为特征”,使美术学科独有的性质、特征得到充分肯定和强调,可以说还原了美术课程应有的面貌。语文课程强调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明确它是实践性课程,不像有些学科是由一系列概念、定理、公式等构成的逻辑性体系,具有比较明晰的学科边界。历史学科课程标准指出时序性和系统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等等,都体现了对学科性质认识的深化。

2.对学科性质有了更为准确的表述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的定义是:“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而修订的标准将其修改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一个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课程标准修订稿将这样的思想准确地表述出来了。

(四)更为合理地设计目标内容

1.突出按照“三维目标”整体设计的思想

实验稿制订时,各学科课标组就努力按照三维目标设计课程。在修订中,这种思想更加明确,比如物理课标组提出的思路就是,落实三维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再如,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的提出,就是体现三维目标的闪光之处。

2.依据对学科教学规律的新理解调整内容

有些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对学科特征有了新的表述,体现对学科特征和教学规律的新认识,因而课程内容的调整幅度就比较大。历史课标组明确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此次修订工作的重点。原有的实验稿在课程内容的体例上,采用的是主题的方式,而本次修订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强调历史过程的时序性,在内容设计上就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编排具体内容。

3.更好地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的循序渐进

各课标组都努力根据儿童认识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目标和内容循序渐进的特点。以语文课程说,课程标准修订使各学段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晰。识字、阅读、写作的学段目标内容都很明确。如阅读,在第一学段强调主要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以及儿歌、童谣和古诗;第二学段在阅读目标中突出叙事性作品;第三学段则对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分别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第四学段则根据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文学作品、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科技作品、古代诗词等)提出针对性的阅读目标要求,循序渐进,拾级而上,为教材编写和教学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依据。

4.提炼学科的重要概念

部分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炼出学科的重要概念,将对学科教学带来重大影响,如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10个核心概念。这10个核心概念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生物采用重要概念构建课程框架,在修订后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对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表述,这些重要概念会对学生的生物学学习起到支撑作用,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5.适当增加了新的内容

基于对学科发展和现代公民素养新要求的回应,课程标准修订适当增加了新的内容。如生物学修订“生物学多样性”主题时增加了“苔藓植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爬行类”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这是根据公民素养的要求作出的调整。当然,也有些内容看上去新,其实是基于整合而呈现的新貌。如物理“新材料”这个条目,是由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条目整合而来。如体育,将原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学习领域合而为一,最终形成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6.落实减轻负担要求

通过删减内容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是本次课程标准修订的一条重要原则。各课标组都在修订过程中加以努力贯彻,如语文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英语对小学、初中词汇量的要求也有所降低。化学对开放性较大的某些内容加以限制,化学用语、物质的微观知识和定量计算控制在较低水平的要求上,删去了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降低了一些实验活动的要求。

(五)进一步优化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在实践层面的“一致性”方面有不少差距,课标本身某些教学要求不具体,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是其原因之一,在修订过程中,各课标组就教学建议的优化作出了认真努力。

1.努力贴近学科特质

教学要求不应该是泛泛而谈,而应当贴近学科特质,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思想与品德课程就明确指出,情感体验的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并提出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数学课标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在各个场合强调数学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经验的积累必须靠感悟。他提出,要提供“讲理”的数学,而不是什么都是“规定的”。“讲理”,数学的特质也就会得到体现。

2.教学要求更加具体

具体才会增强操作性。语文写字在“教学建议”部分强调:“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生物在修订时进一步完善对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要求。例如,通过五个重要概念完善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出要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建议,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师在设计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等,以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

3.增加案例提供借鉴

物理企图用实例消除实践中的困惑,设计了两个科学探究的实例,一个是“探究电磁感应的条件”,另一个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介绍了一个要课外进行的完整的科学探究实例。数学与实验稿相比,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大量丰富而典型的案例,为教学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4.明确纠正实践偏差

有些课程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课标修订时针对这些情况,明确提出具体要求。如语文提出阅读教学要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六)改进充实评价建议

针对科学评价意识缺失,或简单地以纸笔考试代替全部评价的做法,课标修订时普遍将评价建议的充实修改作为重点内容。

1.评价关注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过去的评价,往往是关注知识的达成,修订后的课标呼应“三维目标”,着眼学生整体发展,提出了全面要求,即使是知识目标也注意体现能力为重。以生物课程说,除知识目标的评价建议外,在评价内容方面还提出“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和“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对于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提出“在具体操作中,要重视考核核心的、具有良好结构的知识,而不是枝节的、零散的知识”,“要重视考核学生对生物学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等,实际上是对检测知识目标达成作出了新的诠释。地理课程在评价过程中,明确提出:“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2.提倡评价方法途径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全面性的评价目标,必须有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普遍提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具体评价方法大致有:纸笔测验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方法、观察评价方法,等等。

3.落实评价实施的操作性

在这方面,各课标组根据学科特质,做出了成效明显的努力。美术课程修订时适当增强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规定性,在评价要点中,运用量化和具有量化意味的限定词,让学生学习目标具体化。比如要求学生“知道中国美术史中的5位以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作品,外国美术史中2个以上的重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作品”,“描述和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特质,写出300字以上的评价文章”,等等,都非常具体。体育与健康标准在课程内容中每一条学习目标下都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以帮助教师明晰如何评价相应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三、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调研结果表明,课程标准与教学实践的吻合度只有百分之五十,个中原因是各方面的,但总体上看,大都是因为学习、理解、实践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不是完全到位的。要改变这种状况,还是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理解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一)加强对课程标准的整体理解

掌握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不能只就“教学建议”讨论,而应着眼整体,把握特质。

1.在整体上理解课程标准精神

历史课程标准组提出,希望老师们在三个方面予以关注,一是建立时序意识,二是全面理解“点——线”呈现方式,三是理解并实践教学建议。历史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时适当弱化每个板块中心的学习主题,按照历史发展时序,以“点——线”结合为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以学习主题编排内容标准,针对基层的批评意见,课标修订作了重大调整,这种调整包含了课标组对历史学科特质的新认识,对初中生历史学习规律的新理解,只有超越教学看教学,在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新精神,才能有效地实施教学建议。

2.关注重视教学建议的方向性表述

品德与生活课程新增的教学建议,有些是一种方向性表述,如:“深刻理解本次课改的性质、特点和基本理念”,“把了解儿童作为教学法的基础”,“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抓住了这些要点,就理解了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3.关注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

所有课程都是按照三维目标设计的,三维目标在各学科课程的呈现形态是遵循学科特有规律的,教学过程中把握这些目标,强化整体实现的意识,才可能使三维目标有效达成。如数学课标组的专家们提出,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教育价值——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感悟的“基本思想”以及可能积累的“基本经验”,从而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方面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种思想在各科教学中都应强调。

(二)按照课改精神组织教学

课改十年,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应该得到坚持和发展。这里仅是列举几个方面。

1.正确理解“三维目标”

所有课程都按照“三维目标”设计、“三维目标”的精神也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但是三维目标并不是教学的具体目标,有些老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模板,这是不对的。我们首先要把握“三维目标”在目标系统的定位:教育目的,这是指向所有教育的;培养目标,这是指向具体学段的;课程总体目标,这是指向某个学段所有课程的;学科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总体目标在学科的体现;教学目标,这是指向具体教学要求,以至具体课堂的。可见“三维目标”是课程的总体目标,但课程的总体目标在不同学科,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也应有生动体现,这种体现主要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而不是绝对地对应、生硬地去“套”。在落实三维目标的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认知水平与情感水平彼此的关联性,认识、情感与价值体系互为基础性。真正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寓于活动之中,教学多重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活动和经验为载体。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三维目标”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

2.培育课程意识

课程意识源自于课程哲学,又引导并制约着课程行为。课程意识强调的是:①关注人的发展。课程意识首先关心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仅仅关心人学习的知识,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②注重整体思考。只有教学意识常常是以学科为中心,课程意识则把教学提升到课程体系的高度认识,面对具体的教学任务、教学问题,课程意识也要求从学科课程的整体思考问题。③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倡导基于标准的教学,要求学习结果和目标源自课程标准,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其实,这也是在强化课程意识。④具有课堂反应的敏感性、自觉性。能够敏锐地关注课程变化,敏感地作出合理性的教学反应,这是具有课程意识的一种表现。⑤教师(学生)即课程。要强调教师、学生不仅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生者,是课程的一部分。⑥有效进行课程整合。具有课程意识,教学资源是开放的,各种资源可以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进行有效整合。

3.提倡生成性教学

按照杜威的观点,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所以,教学本质上应该是生成性的。首先要提倡生成性预设,即预设就要有生成性教学的意识,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起点、经验背景,教学目标要有开放性,关注预习达成的可能性,学生知识、情感的差异性、教学的重点、难点、兴趣点、亮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等等。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生成性关注,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提倡对话性教学,以活动为课堂的组织要素,让师生都成为教学的活生生的主体力量,等等。再次,也要关注未曾预设的生成。课堂生成大都是预设形成的,但也总有一些是未曾预设的,面对未曾预设的生成,要重视个体发展和共享的关系,对生成内容要有准确的价值判断,同时也要培育教学机智,创造未曾预设的精彩。

4.正确认识有效教学

在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实践中讨论有效教学,首先要跳出教学看教学,要建立大众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视角。今天的基础教育早已从精英教育转型为大众教育,这就需要从学校选择学生转向适应学生。终身教育是贯注所有教育的核心理念,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从“现在式”向“未来式”转型,着力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的能力。素质教育则要求我们从关注部分转向关注全体,从对学生片面的要求转向全面素养的要求,从对学生统一要求转向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在这样的理论视角的观照下,学生的学习应当具备如下特点:主动的参与;明确的目标;挑战性活动;深刻的体验;适切的方式;有效的知识建构;清晰的反馈;迁移、创造的愿望和能力。从教学组织实施看,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某种意义上,一节课的效率是由学生有效思维的时间长度决定的,学生学习的快乐主要是享受酣畅淋漓的思维活动的快乐。有些老师认为讨论学生思维问题有些空,感到难以捉摸,笔者建议借鉴杜威的“思维五步”,杜威提出情境、问题、假设、推断、检验,我们可以应此转化为思维五步,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提出和解决问题这三步。斯腾豪斯说:“教育通过将人引入作为人类思维系统的文化知识,增进了人的自由,知识形式最主要的特色是人们可以用它来思维。”有效教学的关键就是组织高质量的思维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维,包括学会创造性思维。

四、以基于标准的评价促进教学

基于标准的教学需要有基于标准的评价来促进,否则,教学就会走形,课堂教学实践与课标就难以有较高的吻合度。

1.理解教学与评价的整体性

如图示,标准、教材、教学、评价、学习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由图可见,源自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评价内容的依据,教学设计包含了预设与教学目标的一致的教学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的行为。

2.基于课标落实评价要求

本次课标修订,评价建议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关键在落实。如语文“字表”,是内容要求,也是识字、写字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有感情的朗读”,在评价建议上提出“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落实到位,课程标准的教学精神也就能得到较好的贯彻。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8

随着初中历史学科纳入毕业班学业水平测试的统考科目,其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近几年的历史中考成绩并不理想,即尖子生不尖,优生不优,特别是中下等学生人数所占的比例较大,严重影响了历史学科总体质量的提升。经过对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的分析,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基本上集中于阅读理解类非选择题,以及转弯较大的选择题上。由此可以看出,制约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在阅读理解方面。现就如何通过历史作业的设计,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应用历史作业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努力提高历史教师的历史素养和历史作业设计的能力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才行。历史教师提高历史知识水平,势在必行。历史教师要树立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运用历史唯物的观点和科学发展观的态度讲述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要熟悉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各项要求,做到正确使用教师用书,准确把握历史教学的重难点、教材的灵活运用以及教学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历史教学实践和作业设计中不断总结与反思,以达到自我提高。

(二)合理设计历史作业

(1)作业设计体现工具书的使用。如字典、词典、历史词典、历史文献、通史资料等。历史课文中有不少难读、难写或不常见的字词,且多为重要的人名、地名、首领的称呼等,也有许多历史概念、历史典故、历史成语等,此类作业必须借助工具书才能完成。

(2)预习作业设计(即阅读标记作业)。历史课文中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结果、性质、影响、评价,历史概念,历史成语,重要战役等。要求采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标记要求泾渭分明,使知识点一目了然。这类作业设计意在培养学生预习历史课文的能力。

(3)制作大事年表的作业设计(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即编年体的方式)。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大事年表、新中国外交成就大事年表、美国独立战争大事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等的设计制作。

(4)评价历史人物作业设计(标准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当中,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功过是非,正确评价。要求不能简单草率,片面的主观臆断)。

(5)问题引读法的作业设计。即学生带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阅读历史课文。这类作业设计便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目标的意义),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6)图表作业设计。历史课文中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学会阅读图表并制作简单的示意图,也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如三国鼎立局面示意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示意图、战国七雄位置示意图等。

(7)历史学科与边沿学科的作业设计。如历史阅读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历史课文中涉及不少的文学艺术成就史内容。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课必备的能力,因此,历史教师要多与语文教师沟通联系,探讨同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作业设计尽可能地整合历史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的交融点,共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历史离不开特定的时空环境,因此,历史与地理有着许多必然的联系,同样,历史教师也要加强与地理教师的沟通,更好地为历史作业设计服务。

(8)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作业设计。如历史与民间节日的关系(伟大的诗人屈原与端午节的来历等),历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三次科技革命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在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等)。

(三)课内阅读作业设计

即历史作业的数量、难易程度都要适中。课内的练习以及检测,还要适当引入教材内容作为题目的文献材料,培养学生通过历史课文的阅读与理解,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四)课外阅读作业设计

课外阅读是课内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而且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所以,历史教师要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外阅读作业,经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读物来完成此类作业。

二、通过历史作业的设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应注意: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应抓早抓实。从初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历史教师就要有计划地在作业设计中,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以及阅读技能、技巧的培养。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9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当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当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当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当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当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生物学科课程标准解读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

中图分类号:H319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灯塔”。它既是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依据,也是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着眼于教师的教,落脚于学生的学。然而,观察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出现很大的偏差:一是教学目标笼统,内容泛化,学段不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二是教学目标不精准,不聚焦,缺乏指引性和明确性;三是拟定教学目标随意性大,或照抄教参,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如此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依然存在种种令人担忧的“效率低下”的现象:课堂上“教什么”“学什么”,任务不明,出现“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的现象;课堂上“怎么教”“怎么学”,策略低效,各个环节拉拉杂杂一箩筐,串不起。该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精准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课程目标,是可观察可检测的;应该凸显文本特点,是体现教材核心价值的;应该立足学生的发展,是体现主体性的。

一、咬住“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设计定方向

语文课姓“语”。所有语文课的教学目标都必须归属于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与运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发展性目标,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的是学生合作、交流、共享、表达……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且随着年段升高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拟定教学目标,还必须关注“阶段目标”。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的年段其目标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预设教学目标,既要关注整体性,准确把握语文总体目标,又要关注系统性,透彻理解学段目标,找到各个学段目标之间的差异、联系以及语文知识、能力等的发展序列,方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咬住“文本解读”,为教学目标设计定着力点

(一)深入解读文本,理出目标点

现行的新课程语文实验教科书都是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将课文按照具有内在联系的8个模块进行安排组建的。这种模块组织方式就要求教师既要沉心静气深入解读单篇课文,与作者深层次对话,解读文本密码,同时也要求教师以模块的视野,将单篇课文放到单元里,放到整册书里去阅读,去审视,与编者深入对话,理解教材前后的纵横联系,领会意图,理出目标点。

如在拟定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目标时,笔者关注到第七单元的课文是以“思想方法”为专题安排的,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问题,想问题,要学会善于动脑筋,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思考问题。将单一的课文与单元群文在主题上前后衔接,形成序列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灵动学习。

(二)精心取舍目标,聚焦着力点

不同学段,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教师要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得来的理解和体验进行筛选和取舍,提炼出文本所要传达的核心教学价值,将此核心教学价值聚焦为教学目标设计的着力点。通常情况下,诗歌、散文、故事往往侧重于情感目标,在读中感悟文字中的价值取向,接受审美熏陶;而说明性、科技介绍文章更在乎其理性的把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科学精神;作为显性目标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应当作为每一课时硬任务给予有效落实。

(三)紧扣文本重点,确定目标训练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然而,目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这些往往是教师在目标设计上随意草率,忽略训练点造成的。我们的语文课堂要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凸显课堂教学的核心,以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提升语文能力的载体,致力于从“课堂控制论”走向“课堂互动论”。

如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称赞》一课,就将“积累词语”这一重点内容具化为了“运用多向思维学会扩词”这一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板”字组词,教师就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材质想开去,除了会想到“铁板”,你还会想到哪些词语?从跟板状物有关的想开去,想到“板报、板门、板凳、板鸭……”从不同的形状想开去呢?如此,有了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课堂上教师任务明,操作路径直,学生积累词语的同时训练了思维,举一反三,培养了学习能力。

三、咬住“学生最近发展区”,为教学目标设计定拔节点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拟定教学目标的关键就是确定儿童“最近发展区”,帮助儿童从“现有水平”达到“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如一位老师执教《陶罐和铁罐》,在分角色朗读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当铁罐,很不情愿做陶罐。为帮助学生由表及里理解到文本精髓,笔者在执教这篇课文的时候,将其中一项教学目标设计为:抓住人物神态、语言、标点符号品读对话,读懂故事。在此目标指引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以人物神态、语言以及标点符号为抓手去感受陶罐的谦虚有礼、不卑不亢、充满智慧、内心强大等特点,丰满了陶罐的形象,帮助学生提高了认识,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咬住“篇章教学目标”,有效对接“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目标”

有了“篇章教学目标”,必须要有“课时教学目标”与之对接。否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第一课时要达成什么目标不清楚,对第二课时重点完成什么任务也不明白,就容易出现“两眼一抹黑,茫茫然”的低效现象。同时,为避免课初老师对教学目标清楚,课中对教学目标模糊,临下课时对教学目标茫然的现象,我们还需根据“课时教学目标”有效对接“教学环节目标”。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称赞》一课时,就根据“篇章教学目标”确定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刺、猬”等10个生字及生词,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2、能正确、端正书写“板”等左右结构的生字,提升学生写字能力。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课前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通过一个个环节目标的达成,自然就一步一步实现了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