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十篇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十篇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00:44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1

1.以社会参与为本位

我国的社区教育未能实现社区居民普遍投入的“实体办学”,很大程度是因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匮乏;只有在课程建设理念上具备社会参与视角,才能通过课程教学活动提升居民社区建设参与度,提高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社会参与”意味着课程体系内的各种构成要素在知识、技能、态度、过程、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必须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建设对社区居民素养的多样化需求。以社会参与为本位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在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面对问题又不断地解决问题,在各种碰撞中自身得以发展和进步。

2.以社区居民素质提升为主线

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现代人面对社会的复杂、风险和挑战,需具有多样且科学整合的相关知识,以及思辨、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伦理思辨、民主参与、科学知识、媒体诠释、美学鉴赏等素养。通过社区教育提升居民素养,从而使社区居民具有开放、多元批判的精神,应成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线。这些能力和素养涵盖了分析能力、批判思考、伦理推理、有效沟通、实践智慧及社会责任感,必须在真实情境中培养,以行动为导向,以解决真实问题为核心。

3.以社区和居民的双向互动为目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居民中产生了人际关系疏离和对社会漠然等社会问题。社区教育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增强居民和社会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黏度,成功的社区教育应使社区与居民之间形成良好的双向的互动和融合。现有的我国市区教育现状说明,只依靠教育者和社区的单向努力与活动,是很难引起居民的兴趣和自觉的能动作用的。社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居民自觉地走向教育,从教育中找到自我提升的方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形成社区和居民的双向互动。居民参与度的提高会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因此以社区居民素质提升为主线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以自然环境为场域,规划社区的学习生活圈,增加社区和居民互动,使居民与社区之间不断地融合与渗透,最终使社区成为居民生活重心、学习重镇和丰富生命的地方。

二、基于社会参与视角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突破课程体系建设主体限制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课程构建的主体一般是社区教育机构,如社区大学和各级社区学院,社区管理机构一般只参与课程教学实施和推进工作。在实际生活中,社区教育机构对各个社区的发展状态和建设重点并不熟悉,不能随着社区发展及社区建设重点的转移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灵活性地将课程内容及时调整,很难将所设置的课程融入并且服务于社区的实际需要。从现有的社区教育情况来看,由于课程建设主体由社区教育机构对应的社区教育管理者、社区教育教师和社区学习者构成,偏重休闲娱乐、生活百科、技能提升和学历补偿等课程;少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类课程,不利于培养居民的公民意识。在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时应突破社区管理机构与社区教育机构的界限,建设主体引入社区管理机构,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行动并重发展,紧紧围绕服务社区这一主题。

2.突破教学平台限制

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原则的确定,应突破教学平台的限制。当前社区教育的教学平台参照普通教育,一般为课堂和网络,对应的课程适合课堂讲授和在线学习。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教学平台还应在课堂和网络的基础之上拓展到社会公共领域,通过结合课程与公共关心的热点,引领社区居民了解公共社会生活的全貌,进而为社会公共领域奉献一份力量,如:社区组织与发展、环境与安全、生态与环保、文化与历史、产业与经济、弱势关怀等领域。通过社区教育使社区居民深入了解这些领域的信息:一方面能让民众不会偏听偏信,各种谣言和个别人别有居心的煽动无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则可以将社区营造成“生活学习圈”、“文化学习圈”两个层次,通过服务性学习,打破社区和居民以及社区居民之间的疏离,使彼此产生深度互动。

3.突破学习系统的限制

社区教课程体系建设如果只站在建设一个学习系统构建的高度,必然很难达到使社区居民融入社区最终提升我国公民素质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社区教育承担着比普通教育更多的社会职能,除了知识传授之外,还承担着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的使命。通过基于社会参与视角的课程体系建设,打破传统学习系统限制,增设服务功能,使社区教育机构成为学习系统与各种组织之间的一种联结,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甚至可以成为教育领域与创业和就业领域连接的区域。当社区教育不仅仅只是就教育而教育,而是更多地就服务而教育时,社区教育机构才可以在社区发展的长期计划中真正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担当社区发展领头羊的角色,有效改善社区的生活质量。

三、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社会参与的建设策略

1.以服务社区为起点,多维度设置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不管是社区大学还是社区学院,社区教育机构都是社区中的一个成员,服务社区是社区教育活动的最高宗旨,这一宗旨同样适用于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超越了以往各类教育的对象,覆盖了各个生命阶段和阶层的人群。面对着形形的社区生活相关需求,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从三个维度进行灵活设置:一是服务社区居民的知识获取需求,遵循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进行课程设置,从而使社区各种年龄和各种职业的居民获得终身学习的机会,达到提高居民素养、培训人才的目的;二是服务居民关注社会和社区发展的需求,以社区实务为基础,以社会热点议题为切入点设置公共事务课程体系,引导居民关注民生,服务社区,形成社会秩序的守护圈;三是服务社区就业的需求,在专业技能培训基础上联结社区工商业人才需求信息,设置灵活的就业服务课程体系,促进社区居民安居乐业,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2.以充足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立动态调整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城市化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实施,社会快速发展使社区和居民不断面临新的问题和要求。社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在当前社会发展态势下,社区教育的课程需要经常变换更新;只有建立动态调整的课程体系机制才能追求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动态调整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是以充足的课程资源为基础的,为了使社区教育学习者有更宽松的成才环境和发展空间,社区教育机构应该能够为受教育者提供数倍于其需要的课程数量。例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开设大量的课程,设置的系科和课程几乎无所不包。美国密歇根州克拉玛祖的社区学院,从1997到1999年之间,开设的课程达到680多种,分别属于会计、汽车、计算机、制图、保健、地理、历史、体育、未来学等45个科类。社区教育者在充足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环境中,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构建不同类型、不同方向的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不同的课程组合实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目前我国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特别是知识传授类型资源。此类课程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应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在社区的人力、文化、自然、产业资源,特别是文化和自然资源。社区大学和社区学院应该发展自己的特色,使社区教育与所在社区的人文及自然环境密切结合,形成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一区一品”的景象。当前实施的社会发展和社区建设参与式课程资源还不多见;就业指导和行业对接类课程建设目前几乎没有开展。社区教育来源于社区,最终服务于社区,这两类课程资源的建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教育的吸引力和活跃程度。此类课程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应该建立社区教育机构和社区管理机构的工作伙伴关系,通过开设组织社区参与的课程建立沟通渠道,双方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研究,甚至组成专门的工作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设课程,通过相互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共赢目标。

3.以服务学习为载体,在社区情境中实践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服务学习是一种把课堂、教学、社区服务和分析性反思结合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社区服务行动中,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促进人格发展、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的教学方法。服务学习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更需要教学机构和社区管理机构的相互配合;伴随着服务学习的具体实施过程,还要基于服务经验提升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每次服务学习之后,由于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直观性,使得学生、课程指导者和服务社区可以客观地对课程进行评价和交流。由此可见,服务学习正是将社区服务和课程教学结合得最紧密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在社区情境中对社区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客观的实践和评价。服务学习不仅可以向社区教育学习者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更可使居民从服务过程中了解社会多元需求,参与社区建设,在真实的社区情境中增强社会服务意识,改善社区生活。

四、结束语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2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生态型 三维互动式  

 

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一般属性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直接参与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特殊属性,而这种特殊属性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具有其他类型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当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职业教育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发展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和评价标准,它以一种直面急剧变化着的时代与世界格局的开放式姿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的关怀的胸襟,对传统职业教育进行着无情的颠覆。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全面的转型时期,时代特征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职教育在历经跨越式的大发展之后,也面临着内涵建设、升级发展的问题,面临着如何由大众型向区域普及型转型发展的问题。面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职院校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制度、技术层次进行深刻变革与转型发展,已成为摆在政府、学校、企业面前的严峻课题。 

一、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植根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源,高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与再造生产力的助力器,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二元互动、共生共荣。在区域经济背景下,高职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起生态型职业教育的良性格局,并且构建起以生态型职业教育为支轴,以职业能力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三维互动为惯性盘的人才培养动态框架,即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生态型职业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实用能力培养,制高点是基于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长远的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而关键点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教育主客体双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机制,做到目中有“术”,心中有“人”,架构生态型职业教育良性格局。 

2.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是具有动态特征的新型课程体系的建立,核心是构建具有“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1)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运用“能力陀螺”来描述刚性与动态结合的职业能力体系,陀螺的支轴就是学生的岗位能力,而陀螺的惯性盘由两个闭环系统组成,分别对应着职业核心能力、动态能力。推动陀螺运转的动力扭矩则对应着学生的人格素养。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的实质是依据行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基于工作过程将各种能力任务化、项目化,根据任务化了的动态能力结构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 并通过工学交替、任务驱动,实现知行合一。(2)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以三维互动式职业能力体系来确定课程结构,动态地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是一个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的由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组成的三维互动式动态组合,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对应着陀螺的支轴,基本素养课程模块、岗位拓展课程模块和动态课程模块则指向动力盘的三个闭环系统。(3)三维互动式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以基础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搭建专业技能课程模块(陀螺支轴)、岗位拓展模块及动态能力模块(陀螺惯性盘)和基本素养课程模块(陀螺动力扭矩)三级教学平台,奠定学生作为“职业人”“岗位人”和“社会人”的基础。该体系以核心课程建设为突破,理论和实训为一体,全面推进教学体系改革,以能力目标为中心,以任务(案例、项目)驱动方式引入能力点,打造动态的职教教学平台。 

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价值 

1.提出生态型职业教育理念,推动高职教育转型发展、升级发展,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技术技能教育在开发人的潜能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显著的,而人文教育在改造人的本能上的作用也是成效卓然的。这主要是指人文教育在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所具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当然,人文社科学科本身的内在逻辑和充分体现个性化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启迪也是有目共睹的。总之,技术技能与人文“两种文化”应通过对话互补而相得益彰,潜能开发与本能改造应齐头并进而尽教育的本职,以生态型职业教育的构建推动高职教育的转型发展、升级发展。 

2.立足于“竞争力”理论,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予以分析,是经济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立足于“竞争力”理论特别是“动态能力”理论和区域产业发展双重维度,深入开展对动态职业环境下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结构体系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开创意义,在高职办学实践中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是“竞争力”企业战略理论在高职教育上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3.着眼三维动态视角,建立了教学改革的立体框架。着眼于“竞争力”理论、区域产业变化与人才培养体系间的动态关系的建立,研究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与人才市场能力需求的动态变化关系。通过校企共同构建人才培养核心能力体系的研究,探索高职教育规律,明确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给出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素及运作方法。 

4.探索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着力于政府、企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运行动力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寻找共同的利益驱动点,利用区域产业集聚的辐射力,将学校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并探索一条具有行业(群)优势与专业(群)优势相互呼应的良性合作途径,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探索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 

5.由点及面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各方面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及培养方案整体改革,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加强,“工学结合”的培养要求落到实处。在实践三维互动式改革的同时推进专业、课程、师资方面的全面建设,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的机制保障 

“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是简单的单项改革,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改革,必须建立起有效的机制保障系统。 

1.“四足”鼎立,推进改革。第一,确立改革的核心点,开展项目课程改革。探索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格素养+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动态能力”的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接课程链与行业链,开发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第二,确立改革的关键点,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教学是教育质量生命线的方向,切实统筹好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以及实训基地、师资建设等各个方面与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内在联系。第三,确立改革的立足点,加强与区域经济的合作。(1)借助企业战略“竞争力”理论,立足区域产业变化的特点,提出对高职人才职业能力的结构体系分析;(2)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对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修订和设计,确保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协调统一,使学生的在校学习与校外实践具有连续性,获得完整连贯的教育经历;(3)完成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基于工作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适应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高职特色的全面素质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高职生态型三维互动式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力研究,形成具体建设方案等,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第四,确立改革的着陆点。极大提高学生的就业力,实现优质就业,有效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2.构建高职人才能力集合体系与课程体系。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有效的市场应变系统,从市场经济需求出发,做到学校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要体现出四个特点:区域性、产业性、多样性、灵活性,对接产业结构变化,及时优化课程与专业布局。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3

关键词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要素;规律;台湾

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5-0042-06

一、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及其课程发展内涵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推进与高等技职教育体系的大力推展密不可分。技职教育体系以配合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实用人才为宗旨,是台湾教育的“第二条高速公路”。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分为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高等技职教育层次又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所三个层次,举办专科层次以上高等技职教育的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统称为技专校院,举办本科层次以上高等技职教育的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统称为科技校院。其中,四技教育是本科四年制技职教育的称谓,相当于大陆的四年制应用性本科教育;二技教育是两年制技职教育的称谓,相当于大陆两年制专接本教育。经过20世纪70年代以来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改制以及9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2月,台湾地区有科技大学53校、技术学院25校、专科学校15校[1]。随着技专校院五专、二专以及二技教育办学规模锐减,四技教育成为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的主体,由科技校院的大学部实施。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持续。进入21世纪,台湾地区“教育部”相继推出系列计划、专案,以保证技职教育质量稳定提升。从“教学卓越计划”、“规划跨世纪技职一贯课程”到“技职教育再造方案”,历次改革都绕不开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

课程发展(CurriculumDevelopment)对应大陆教育中的课程开发。自197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课程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课程发展已经在各类型各层次教育中受到关注并组织实施。课程发展涉及目标、内容、活动、方法、资源、环境、评鉴、时间、人员、权力、程序等因素,课程发展环节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及实施条件和环境、课程发展机制、课程评价等。符应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科系调整,以及依据业界需求设计实务导向课程并开发相应教材,是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的要素特征

(一)科系设置与培养目标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没有专业设置这一称谓,而代之以“科”、“系”、“所”等称谓,本科教育以“科系”或者“系科”称谓,研究生教育以“科所”称谓。台湾地区本科教育“系别”下分设方向,系别和方向类似大陆的专业和专业方向。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技职教育科系设置依据有所不同:普通大学依据《大学法》以“学群”为单位,分为16个“学群”;科技校院则依据《大学法》和《技术及职业校院法》,以“学群”为单位,分为工程技术、设计技术、农业技术、管理技术、海事技术、家政技术、医护保健技术、商业服务技术共8个“学群”[2]。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对科技校院科系设置采取“部分管制、部分授权”的管理方式,除部分特殊项目须先经“教育部”审查条件良好才可设置外,基本上授权校院自行依据市场需求设置科系,校院可在教育行政部门核给学制的招生总名额内,新增、关闭或调整系科名称及招生名额。相比普通大学校院,科技校院科系设置灵活化、应用性特征突出,四技教育科系设置与职业分工及就业市场对专门人才需求相符应,同时考虑学生需求、师资、设备、校舍等。由于对科技校院科系设置管理宽松灵活,使得其能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变迁做出快速反应。近十余年来灵活设置的众多新科系和方向多投射在商业服务技术领域,跨领域复合行业以及新兴行业对应科系及方向已经超越了学群涵盖范畴。

台湾地区经济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进入依靠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本投入的阶段,技职教育是符应高科技产业时代人力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发动机。台湾地区各层次技职教育定位、目标与功能有所区别,以四技教育为主的科技校院人才培养定位为师级高级人力资源,如技术师。综合分析若干校院四技科系培养目标,有如下共同特征:较强的科系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视野,系统化分析与处理问题能力,批判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职业伦理、通识教育涵养与社会责任,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协调能力。

(二)课程分类与课程地图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课程实行分级管理,分为“部”订课程、校订课程和院系所订课程三个层次。早期台湾地区技职教育体系课程修订周期较长,不能及时适应社会变迁及科技进步。1998年,为解决技职教育课程连贯与统整问题,“教育部”技职司推动“跨世纪技职体系一贯课程”改革,科技校院发展校本课程的空间增大。经过十余年的改革推进,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弹性化特征明显。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需要及高校学术自主的发展趋势,四技教育课程发展以学校本位为主,即学校本位课程发展(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ment,SBCD)。即在衡量校院内、外部办学资源基础上,在法规授权范围内针对学生和区域发展需要,融入办学理念来发展课程,以实现校院教育目标及办学特色。在SBCD理念下,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少有“部”订课程,主要为校、院、系课程及跨系所课程,不同校院对课程模块有不同称谓。如:台北科技大学四技课程分为校订共同必修课程、校订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跨系所选修课程四类;云林科技大学四技课程分为校订共同必修课程(含通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进阶课程和专业素养养成课程四类。

课程地图(Curriculummapping)是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课程发展要素之一,能够让学生了解系科和学程(包括学位学程和学分学程)课程规划与未来职业生涯选择之间的关联,以便学生能够结合课程路线进行自我生涯规划,认识并有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而聚焦学习历程、拓展学习视野、改善学习成就并提升学习兴趣。课程地图一般由本科系、相关科系及通识教育中心共同架构设计,涵盖培养目标、核心能力、升学及就业通道类别、证照考取等说明,用图形直观表示出来。

(三)“实务专题”课程

“实务专题”是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科目课程模式,是实践教育在毕业环节的改革创新。科技校院四技教育“实务专题”课程主要面向大三、大四学生开设,课程性质为校内必修。

1.课程目标

“实务专题”课程以训练学生独立思考与分工协作能力为目标,强化学生专业理论与实务训练结合,以专业技术实际应用开展实务制作,同时突出创意、思维和方法的自由发散,给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广阔空间,并协助培育学生职场态度与职场伦理,增进学生业界实务实习机会进而满足科技与产业发展需求。“实务专题”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与科技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兼有重要作用。从专业教育角度来看,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与信息的能力;从通识教育角度看,可以培养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进取的人生观,以及人文精神、职业道德、批判思考能力的养成等。

2.课程内容

“实务专题”课程内容来自真实项目或业界实际问题。与其他科目课程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不同,“实务专题”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甚至没有成型的固化教材,教师指导学生的专题指导内容则依据专题开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而定。实务专题实施过程中的座谈、参观和研讨均采用适宜互动的小班制授课方式。随着实务专题课程的推广,科技校院普遍重视教学设施与条件改进,方便师生互动及学生的专题研究。

3.课程教学

“实务专题”课程教学一般以3~5位同学为一组,由系科专职或产业兼职教师指导,通过完成一个具有创新性真实项目的专题作业或作品来实现,学生依据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兴趣,选取专题进行实务制作或撰写研究论文。“实务专题”课程开展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各专题任务要求学生动手实践完成。为保证“实务专题”课程质量,有校院系科明确规定小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4人或5人,教师指导不得超过3组。“实务专题”实施过程与产业界密切结合,讲座、参观、实习等各种活动开展贯穿实务专题的始终,并鼓励学生利用专题成果参与竞赛。“实务专题”课程一般为2~3个学期,由此分为实务专题(一)、实务专题(二)和实务专题(三)。相比毕业设计,“实务专题”课程学时充足,为学生扎实进行专题研究或实务制作提供了质量保障。

表1台湾地区若干科技大学2012级四技教育实务专题课程教学安排

4.课程考核

“实务专题”课程考核方式多元而灵活,一般分为专题报告书和专题口试两部分。学生须在实务专题(一)阶段末期提交基于调研的专题设计方案,在实务专题(二)或(三)完成阶段提交最终成果并参加口试。系科成立由指导教师和业界教师5人以上组成的实务专题评审委员会,负责专题报告书审核和专题口试评定,委员会可视结果决定实务专题通过与否,或延期再口试或重修实务专题。“实务专题”课程成绩大致由指导教师成绩评定、实务专题口试评定和实务过程专题讨论评定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分值比例各校院不尽相同,但过程考核为各校院系科所侧重,规定学生在实务专题制作过程中必须参加若干场次讨论并提交研讨报告。

5.制作竞赛

为鼓励科技校院学生从事专题研究,培养创新创意思维及提升研究能力与实务发展技能,展示校院实务专题课程优秀成果,自2002年起台湾地区“教育部”每年一届指导区域产学合作中心主办全岛范围科技校院学生实务专题制作竞赛。专题制作竞赛作品来源于科技校院系科“实务专题”课程,由各校遴选优秀成果参加,竞赛以类群划分,类群反映台湾地区产业变化,各年竞赛类群数量及名称不尽相同,2011年为14个类群,2012年为16个类群。

(四)跨领域整合学程与“最后一哩”学程

开设跨领域整合学程。台湾地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重点变动要求科技校院人才培养必须与之相协调。2010年以来台湾岛内对技职教育建言不断,对加强跨领域人才培育的呼声强烈,并提出岛内人力需求已非“t”型专一人才,而是“π”型双技能人才甚至是多技能人才。基于此,四技教育课程体系引入各类跨领域整合学程,鼓励学生修读以使未来升学及就业触角向多个方向延伸。跨领域整合学程有学位学程与学分学程之分:学位学程类似大陆“双学位”,修习课程合格可获得相关学位;学分学程则类似大陆“辅修专业”,修习课程合格计入成绩档案但不授予学位。跨领域整合学程还可分为另外两类:一类是多系科整合相关资源开设学程,如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相关系科在考虑产业人力市场趋势并分析产业人力需求后开设“工程信息科技跨领域”和“文教行政领导”学程,前者开设科系包括土木系、机械系、模具系、化学材料系、资工系、电子系、电机系,后者包括应外系、文法系、人资系、国企系及通识教育中心;另一类由单一科系开设,如台北科技大学电资学院为提升学生软件工程能力开设“软件工程”学程。

开设“最后一哩”学程(Lastmile)。“最后一哩”学程为台湾地区科技校院普遍开设的就业性质学程,以促进学生由学校到业界的顺利过渡。“最后一哩”学程设置目标是促进教育与产业密切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转入职场工作。“最后一哩”学程为四技教育必修学程,一般在最后学年开设,也有校院在大三开始开设。“最后一哩”学程不是简单增加工作体验,而是在工作体验的同时由业界企业家、专业经理人或技术专家主讲课程,并安排业界参访及实习课程,以便及早与业界亲密接触。学生修习学程完毕一般会通过统一资格检定或技术鉴定取得资格或技术证书,获得顺利进入职场的重要砝码[3]。为引进业界教学资源,校院在办理“最后一哩”学程过程中鼓励各系科与业界签订产学合作联盟,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场所[4]。

(五)通识教育课程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获得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岛内经济型态和产业技术发生转变,技职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面临多次职业变迁和行业转换频度加快,使得台湾科技校院“终结性”教育越发不能适应。学界诸多研究者提出课程发展应走出过度工具理性,转向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调适能力且能自我发展的人。在技职教育环境变迁的剧烈冲击下,科技校院开始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以弥补狭隘的专才教育缺陷。四技教育通识课程体现“全人教育”(Holisticeducation)理念,课程形式分为显性和隐性且两者在课程体系中并行。显性课程以通识课程和通识教育讲座等科目课程形式,基本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并占有相当的学时和学分比例;隐性课程不体现在课程体系中,而是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基于通识课程发展需要,台湾地区科技校院普遍设有通识教育中心并成立有校院“通识教育委员会”,负责通识教育发展方向的研究、课程规划与检讨、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效评估。

图1云林科技大学四技教育模块化通识课程及目标

资料来源:根据云林科技大学相关资料整理而成.http://yuntech.edu.tw/。

三、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规律分析

(一)课程发展的理论基础——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共同支撑

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理论基础多元,涉及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第一,关于哲学基础。“采取形式训练哲学的技职教育课程,会提高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的比率,采取实用哲学的技职教育课程,则会加重实务练习的成份。”[5]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彰显实用导向的价值观。在此理论指导下,有别于普通本科课程发展,四技课程发展采取首重技术实务前提下辅以必要学理的路径,从而把实务与理论相结合[6]。第二,关于社会学基础。四技教育课程发展兼顾社会与个人需求,一方面立足于社会需求关注经济发展,课程内涵契合社会规范和产业变迁,体现在科系、学程设置以及课程科目和教学单元设计上;另一方面摈弃课程发展的狭隘工具理性,注重个人发展和尊重个人选择,个人潜能以及生涯发展逐渐彰显[7]。第三,关于心理学基础。技职教育课程发展考虑学生心理、智力与生理条件,受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深刻,这体现在实务专题课程和其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上。

(二)系科设立与调整——产业发展、人力推估与院校现况等多元考量

课程发展在系科设立和调整方面大致考量如下几点:第一,产业发展情形及未来趋势,包括产业结构及其对人力资源需求、产业结构变迁、岛内产业分布、不同地区产业特色;第二,与其他校院已有或相关系科人力培育现况进行纵向比较,以使不同校院相同或相关系科在各自定位中谋求特色发展而非盲目效仿,“教育部”支持各校院特色办学并鼓励系科课程发展将特色融入课程体系;第三,考虑校院现有资源支撑系科设立和调整的可行性,包括校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师资现况、图书和设备资源、办学场地、科系特色等;第四,考虑“教育部”技职体系课程规划,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配合畅通技职教育升学管道开展的“技职体系一贯课程”改革;第五,根据人力需具备的工作能力架构课程内容,一直以来,技职教育课发展存在实务导向和职场导向两种提法,两者都指向满足业界技术人力所需工作能力培养,通过校院与业界合作共同提升人力需具备的工作能力[8]。

(三)课程发展的内容确定——校本为主与连贯统整相结合

第一,校本为主原则。台湾地区四技教育课程开设及内容由各校自行确定,“校本原则”体现为确立产业人力需求定位进行工作分析拟定必备能力产校合作开发课程建教合作实施课程这一过程;“校本原则”课程发展具体操作时重心降低在“系科本位”课程建设上,台湾“教育部”技职司先后了“校院本位系科课程发展手册”、“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标准作业程序”及“建立系科本位课程发展机制参考原则及流程图”等,规范并鼓励校院落实系科本位课程;同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鉴补助引导校院系科开发优质课程。第二,连贯统整原则。台湾地区技职教育课程发展既注重上下连贯和横向统整,强调各级技职院校课程规范建构和课程标准拟定,以及各级技职院校课程衔接,再由校院科系权衡研拟具体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横向统整主要考虑知识、技能、情意领域的统整,课程科目之间的整合,专业课程与普通课程之间的联结,以及学校与职业市场之间的交流[9]。

(四)课程发展的决策机制——多方位参与

20世纪90年代,在技职一贯课程改革背景下台湾地区“教育部”组织成立了工业类、商业类、农业类、家事类、护理类、海事水产类共6个课程发展中心。这些课程发展中心分别设在岛内办学绩优的科技校院,承担课程咨询、研究、开发、实验、推广等职责,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院之间课程发展的桥梁作用,重点关注中等技职教育和专科教育与本科以上层次技职教育课程的衔接。四技课程发展主体包括教师、校友、学界、业界等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各利益相关方代表在各环节中发挥不同作用。为使课程发展符合社会产业需求、学校整体发展以及学生个人潜能和生涯规划,校、院、系科皆设有课程发展决策机构,如:课程规划委员会,并聘请校外产业界代表、毕业校友、校外专家担任咨询委员,采取共同研讨方式拟定课程架构。系科课程发展决策机构大致由以下人员组成:课程发展专家、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委员、系科各组课程负责人、业界专家代表、校友代表,系主任召集成员共同进行课程发展各项研讨与各项目任务执行。

四、对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的若干思考

立足于广义课程即课程体系发展的视角,本文对台湾地区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发展的要素和规律进行了特征性描述和提炼。研究表明,无论技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部”技职司,还是课程组织实施的主体科技校院,以及另一利益相关方业界,都在课程发展中发挥相应作用并承担相应责任;课程发展要素基本体现台湾四技教育高级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实务专题”、“跨领域学程”和“最后一哩”学程是台湾科技校院课程改革的亮点。

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有着相同的文化渊源和教育传统。19世纪末期我国近代大学的创立为共同源头,之后历经不同路径的曲折发展,成就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在20世纪后期直至21世纪的共同繁荣。台湾地区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经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大陆总体上进入大众化阶段,部分地区也已经驶入普及化快车道。在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是近20年来两岸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主旋律。在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指向下,大陆部分地方院校进行了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台湾地区进行了科技校院四技教育课程改革,两岸进行的系列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有可资互相借鉴之处。

近十余年来,作为与传统本科教育相区别的一种本科教育类型,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被提出并受到广泛关注。围绕应用性本科教育有不同称谓,如:“应用型本科”、“技术本科”、“高职本科”和“四年制高职”,这些称谓内涵所指特别是培养目标指向基本一致。应用性本科教育已经得到很多院校特别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院校的一致认同,这些院校将应用性作为其本科教育的首要特征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然而,由于长期受传统本科教育影响,这些院校课程发展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本科课程范型。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大陆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应着重进行以下改革:一是以高素质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包括课程结构和内容在内的专业课程体系的统整,特别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适应产业需求;二是进行科目课程创新,同时融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三是建立科学的应用性本科教育课程发展决策机制,应用性本科教育诸利益相关方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合理承担任务和发挥职能,特别是产业界从专业设置调整、培养目标制定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全程介入,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给予院校一定专业办学自前提下的宏观层面指导校本课程发展,这些是课程发展的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台湾地区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与专科学校统计一览[eB/oL].台湾地区“教育部”技职司:http://tve.cyu.edu.tw/.统计截至2013年2月4日.

[2]鲍洁.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借鉴[J].教育与职业,2006(18):47-50.

[3]梁燕.台湾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本科层次课程述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3):63-66.

[4]李红卫.台湾跨世纪技职教育一贯课程改革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6(4):34-37.

[5][7][9]杨金土,高林.台湾技职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4

【关键词】世界地理 教学体系

世界地理课程是由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两门课程组合而成的一门新的课程,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区域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师地理教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面向新世纪复杂的区域发展问题,为了避免过去分为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经济地理两大课程时的人地两大要素系统相互脱节的弊端,形成自然与人类经济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适应21世纪区域自然——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适应全球经济体制市场化,产业信息化和区域一体化的需要,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进行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实为当务之急。

1 明确分区地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示例

在义务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解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这些区域和国家中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熟悉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具有根据一定的地理事实材料,运用学过的地理知识分析认识一个地区或国家地理特征的能力。

2 认清课程教学体系中的主要关系与原则

2.1 教学体系与教材体系的关系。当前,世界地理课程教学用的教材,还是刘德生主编的《世界自然地理》和陈才主编的《世界经济地理》教材,人地两大要素相互脱节,不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再加上世界政治、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超过了教材本身修订出版的速度,客观上造成了教学内容相对复杂、陈旧、落后,跟不上学科发展,教学课时压缩、教学内容重新调整的需要。因此认为,只有处理好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的辨证关系,只有充分地研究教材体系,积累丰富的世界地理理论知识,才有助于形成适合师专地理教学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

2.2 教学体系与相邻课程体系的关系。世界地理包括世界自然和经济地理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由区域自然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地理学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学科,属于地理学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受到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中国地理学的强烈影响。在现在和未来,随着学科交叉渗透的不断发展,这种影响还会越来越大。由此,能不能说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能取代世界地理,能不能只学中国地理而放弃世界地理。但是,尽管这些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毕竟不是一门学科。世界地理虽包括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许多内容,而它们研究的侧重点和方法有很大的差别。

2.3 理论引进与理论创新的关系。随着学科的发展与分化组合,世界地理学作为区域地理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引进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地理教学体系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毕竟不是地理学,而是经济学、生态学的一部分。世界地理课程教学引进上述学科的目的,在于借鉴这些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精髓,结合世界地理教学的实际,创造性地吸收并发展它,为完善世界地理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服务。但是,当前存在着对世界地理的研究不深,对外来理论和方法与世界地理的创造性结合不够。因此,在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应遵循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转贴于

2.4 教材体系建设与方法论建设的关系。目前,在世界地理教学改革中,还只是用系统论的思想对原有的世界自然和经济地理两本教材进行改造,而没有形成新的教材体系。原有的专科“世界地理”教材,尽管是包括自然和经济两要素的综合,但基本上还是先讲自然,后讲经济,没有把自然和经济两大要素形成有机的整体。在教学方法上,虽然注重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老的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但现代技术方法运用落后,缺乏时代性和先进性,与21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差距。因此,在课程教材体系和方法论建设的过程中,应加强教材体系与方法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3 世界地理课程的基本理论

国内外对世界地理学课程基础的探讨尚未达成共识。欧美多数学者和国内部分学者强调区位论或人地关系论为世界地理的理论基础,原苏联经济地理区域学派和国内部分学者则强调劳动地域分工理论。近几年,许多学者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地理学发展的关系,尝试把该理论引入到世界地理理论基础之中,还有学者提出并论证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地域运动论同为学科理论基础。有了这些理论,为现代生产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与益处。

4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的范围、面积大小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也有差异,但是从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说,都是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综合体。在教学中要用发展变化的、综合的观点去分析分区地理与国家地理特征,这对于他们独立地去获取地理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对一个区域(或国家)地理位置的分析,一般要从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进行综合分析;不同地区(或国家)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有区别的,要抓其位置上突出特点,不可一概而论,以偏概全。而对人文地理特征的分析,更要注意其综合性,一般从人口数量、民族构成,经济性质、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部门及其分布,以及城市职能、交通状况,环境问题等。在分析中应注意“综合”、“发展”两个方面,抓住突出特点形成空间概念,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将其认知规律转化为学习能力是最为重要的。

5 结语

世界地理课程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这给课程教学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为了迎接机遇,战胜挑战,加强课程教学体系研究,是促进地理学在21世纪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是地理学发展的力量来源。尽管在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地理学的教学体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建设的基本内容,但进行世界地理课程教学体系的探讨还只是开始,还需要持续地进行实践、总结和交流,并进行补充和完善,需要注意方法、技术手段对科学体系的改造,探讨实现理论——方法——实践一体化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宣增益主编.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教程[m].中信出版社,2004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5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虚拟学习社区是一個社区成员在网络环境下,通过获取、产生、分析和合作建构知识的对话与被指导的学习过程所形成的人际团体与学习环境,其实质是社区成员及其关系的集合,虚拟学习社区的实质是一個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虚拟社区学习环境中的核心要素。从社会网络的视角看,学习是通过无缝对话,分享实践经验和社会连接网络而产生出的社会性的、合作性的成果,知识蕴含在社会网络中,并通过多位学习者的社会互动和合作被积极地建构起来。

通过对“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一),为了深入探索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将本研究与王陆教授2009年对首都师范大学虚拟学习社区中wBe07_Community和wBe08_Community两门“网络教育应用”的网络课程(后简称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所做的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研究二)进行了对比讨论。这两個研究的网络成员、师生关系、网络学习规模等存在差异,研究二属于校园教育辅助型虚拟学习社区,课程成员在生活中也有较多接触,感情良好。研究一的网络规模大,学员分布在广州市各中小学,彼此之间没有或者很少联系,师生、生生彼此间多数缺乏了解、关系松散。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结构的虚拟学习社区之间其社会网络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又折射出了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社会互动过程所具有的特点。

一、研究设计

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结构的研究以“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教育平台中的课程为研究单元,研究在课程中的成员利用课程平台所提供的功能进行学习、交流活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的特性。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网”上开设的远程教育课程“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远程教育)”的1102期和1101期(课程号分别为:110210131007和110110131007)。通过教师账号登陆,收集论坛讨论情况作为关系数据以及内容分析数据的统计依据。两门课程(以下简称为“1102课程”和“1101课程”)的学员成绩、发帖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1101课程属于远程教育课程,没有安排面授环节。课程共有学员75名,教师1名,成员总计有76人。学员全部来自广州市内中的小学,学员分布分散,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课程开始前互不认识,且专业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学员成绩69人合格,6人不合格,合格率为92%。在线讨论中,该课程共分为“最新技术”、“关于作业”、“学术讨论”三個模块共计发帖166個,网络规模偏大。

1102课程属于远程教育课程,没有安排面授环节。课程共有学员103名,教师1名,成员总计有104人。学员全部来自广州市内的中小学,学员分布分散,彼此之间没有交流,课程开始前互不认识,且专业背景和生活环境不同,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学员成绩90人合格,13人不合格,合格率为87.4%。在线讨论中,该课程共分为“最新技术”、“关于作业”、“学术讨论”三個模块,共计发帖223個。网络规模偏大。

由于所用的软件限制,一次只能分析100人以内的网络,所以在研究前删去了成绩为0,发帖数为0,回帖数为0的5名学员,占成员总数的4.8%。由于这些学员没有与其他成员发生任何交互行为,也就是说不存在这些学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其所处的位置也是网络的最边缘。所以删除这些学员后只会微弱的影响网络的密度等基本参数,不会影响核心数据的测量。

(二)数据收集的方法

研究收集了1101和1102两门课程中学员姓名、成绩等属性数据,并以两门课程成员在课程论坛中讨论的帖子为依据,以“发帖”和“回帖”两种行为作为关系数据以及内容分析的基础,收集了关系数据,绘制了关系矩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矩阵变换、数据分析和探讨。

研究的关系数据集合包括1101和1102两门课程全部师生的属性数据,如真实姓名、学校归属、成绩等;以及关系数据的三种特征值,即关系的内容、关系的方向和关系的次数。

(三)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分析

根据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参照前人运用网络分析法对虚拟学习社区进行研究的经验,分别从网络的基本属性、网络的凝聚子群、网络成员的位置三個方面来对广州市教师继续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

(四)王陆教授的研究

王陆教授2009年对首都师范大学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参见《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选取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中教育技术系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和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两门“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方便,分别将这两個数据集合命名为wBe07_Community和wBe08_Community。

wBe07_Community共有教师和学生44位成员,分别来自4個方面的人群:教育硕士(在职中小学教师)、硕士生、高研班成员(在职高等院校教师)和旁听生,这4部分人群在开设网络教育应用网络课程前,基本不相互来往,学生之间基本不认识,且从专业背景和成员组成上看,具有比较大的异质性。其中:教育硕士22人,硕士研究生12人,高研班学员5人,旁听生1人,助教1人,教师1人;还有2人的身份极其特殊,是教师使用学生身份注册的“教师的分身”。wBe08_Community共有18位成员,其中首师大教育技术系的硕士研究生16人,教育硕士1人,教师1人,其中一名硕士生担任助教。因此,从组成上看同质性比较高。

wBe07_Community和wBe08_Community两门网络课程均没有安排面授环节。开设这门网络课程期间,任课教师的空间位置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先后在兰州、北京、台湾、泰国曼谷、香港和日本东京等地。因此,两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与学生在空间上一直处于分离状态,师生之间的互动完全依靠虚拟学习社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

在wBe07_Community中学生之间也是处于空间上的分离状态的。这门课程的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分别处于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和黑龙江等地。而wBe08_Community中的硕士研究生基本处于北京,但部分学生处于不同的校区,唯一的一名教育硕士地处河北邯郸。

二、数据分析

(一)社会网络基本属性特征值的对比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测出社会网络的节点数、密度、平均度等基本属性值,这些值是判断一個网络规模和特征的基本值,配合社群图一起,有利于形成对网络的整体认识(见表1)。

从表格中数据对比中,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第一,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较于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课程网络成员联系更紧密。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节点数小于1101课程和1102课程,但是连接数比1101课程和1102课程多,网络密度也远大于1101课程和1102课程,显示出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成员关系紧密,沟通良好。

第二,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较于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课程连通性和互惠性更好。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较于1101课程和1102课程在互惠性、传递性、聚类系数、平均距离、连通性均小,说明网络成员间相互关系好、互相联系多、连通性和互惠性好。

(二)网络位置的对比

网络中心性和核心度反应了网络成员的位置和分布情况,通过对比中心性和核心度的分布差异和均值差异,可以看出不同网络之间成员位置和分布情况。研究将weB07和weB08课程的点度中心度(出度和入度)、中间中心度、特征向量中心度,核心度与1101课程和1102课程进行了对比,以对比两种虚拟学习社区在成员网络位置上是否有差别。经过对比发现可以得到以下结果(见表2)。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

第一,在点入度和点出度方面,1101课程、1102课程和weB07课程、weB08课程差异显著。说明在每個成员参与讨论的程度上来看,1101课程和1102课程成员积极性低。结合网络的中心势来看,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的中心势分别为0.38(入度)、0.57(出度)和0.20(入度)、0.38(出度)。比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0.068(出度)、0.03(入度)和0.063(出度)、0.015(入度)高出很多。说明在论坛帖子数量、讨论程度、成员活跃程度上,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好于于1101课程和1102课程,但四门课程都是点入度大于点出度。说明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成员发帖数量大于被回复的数量,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

第二,在中间中心度上,四门课程对比后差异不显著。说明四门课程成员在承担的信息流通角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结合每门课程的中间中心度分析,可以看到教师处在每门课程中间中心度的中心位置。说明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处在绝对的信息中心。

第三,在特征向量中心度和核心度结构上,除weB07和1101课程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比较差异均显著。说明四门课程的成员在网络位置上还是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每门课程的数据可以看到,在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中,教师处于网络的中心,特征向量中心度和核心度都是最大,说明教师是网络的中心,拥有网络最大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在网络中起主导作用。而1101课程和1102课程中,教师并不拥有这两個特征值的最大值,但高于大部分成员。说明教师并不是课程网络的绝对中心,只是处在靠近中心的位置,在网络中并不起主导作用。

(三)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虚拟学习社区中的重要成员,也是影响虚拟学习网络特性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师的网络位置、网络角色反映了教师在虚拟学习社区中起到的作用和角色。研究将weB07课程和weB08课程中教师(王陆)的网络位置与1101课程和1102课程中教师(梁斌)的网络位置进行了差异分析,对教师在四门课程网络中的中心度、核心度进行了两配对样本t检验。

经检验在教师中心性和核心度方面,weB07课程与1101课程以及1102课程结果分别为p=0.091>0.05,p=0.102>0.05;weB07课程与1101课程以及1102课程结果分别为p=0.104>0.05,p=0.110>0.05。

结果说明,四门课程在教师的中心性和核心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和校园教育辅助型虚拟学习社区在教师的网络位置上没有大的差异。

虽然在整体趋势上两类虚拟学习社区教师的网络位置上没有大的差异,但是仔细分析单個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入度和点出度上,四门课程有很大的差异。说明了在发帖数和回帖数上,1101课程和1102课程教师是小于weB07课程与1101课程教师的。而中间中心性、特征向量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差异不大,说明在网络控制力和网络信息的控制力以及意见影响力方面,教师的作用相当。

王陆教授在研究中认为:“教师在网络课程中是社会网络的中心人物,掌握着社会网络中的重要信息通路,对社会网络中的其他行动者的影响达到最大”。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到,在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的位置教师不是网络中发表言论最多的人,不是绝对中心位置的成员,只是处在靠近中心位置。在虚拟学习社区中,某些成员同样处在网络的中心位置,成为网络的核心成员,拥有网络较大的影响力,但教师处在绝对的信息中心,与网络成员交流量最大,在网络中有重要的影响力。

教师在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中,不是主导着社区成员的学习过程,而是通过在信息交流上的影响力,引导和辅助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者进行学习和讨论。

三、讨论与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1101课程、1102课程和weB07课程、weB08课程在整体网络结构,成员中心度、核心度,教师位置上有着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四门课程分属于两個不同性质的的虚拟学习社区。1101课程和1102课程属于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中的课程,而weB07课程、weB08课程属于校园教育辅助型虚拟学习社区课程。在实际应用中,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因为教学分离的本质属性,具有以下特点:

(一)教学分离的本质属性

教与学的时空分离是远程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也是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本质属性。王陆教授认为“社会网络中行动者的空间分布性或先前的友谊网络可能与在线学习的社会网络的密度有关”weB07和weB08课程属于校园教育辅助型虚拟学习社区,课程成员在生活中也有较多接触,感情良好。而1101课程和1102课程的学员分布在广州市各中小学,彼此之间没有或者很少联系,在网络学习社区中交流也不紧密。正是由于教与学的时空分离,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成员不会像辅助教学虚拟学习社区成员那样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讨论也会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而不深入。这就使得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成员间交互会少于辅助教学虚拟学习社区,成员间紧密程度也会大大降低。

这一结果与王陆教授的结果相似,可以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的密度与成员间日常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由于成员间日常接触少,因而网络密度小。

(二)教师的辅角色

远程教育是充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学习主要依靠学生白行展开,教师不再是课程的主导者,而是更多的成为一個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辅角色。因此,在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教师不再是绝对的话语中心,学生应该处于交流的中心位置。

(三)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远程教育的学生主要是在职人员。肩负着家庭、工作等多种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所以,他们的学习多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时间比较短,压力比较大。同时由于学习目的明确,他们比较注重学习的实效性。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的学习者不会过多的进行情感交流,也不会对知识做深入的探讨。主要是完成教师和课程规定的任务。

王陆教授在相关研究中认为:“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具有高互惠性和高连通性的特点”。通过本研究发现,两门课程互惠性和和连通性低。这是因为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成员间相互联系不紧密,以及学生的特点造成的。

(四)学习的弱束缚力

远程教育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制力来完成课程学习的。与辅助虚拟学习社区教师可以依靠权威束缚学生学习不同,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教师不具有强束缚力,学生相对自由。这也使得由于惰性和生活压力,远程教育虚拟学习社区学生较之辅助学习虚拟学习社区会显得不积极,低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甚至辍学。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6

一、地方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它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课程,地方课程是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其中,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每个地方、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目标是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实际,以及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不同地方对家课程的补充,反映了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地方程对该地方或该社区的中小学课程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因而,从宏观课程结构状况来看,地方课程极大地制约着宏观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是通过设计多样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来体现的。

从课程结构的构成来看,地方课程直接影响着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缺乏地方课程,或者地方课程所占的比例不恰当,都不利于优化宏观课程结构。从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因而可以说,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桥梁。从课程与学生、社会的关系来看,地方课程也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地方课程的设计特别强调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发挥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实践的能力。密切学生与社会实际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地方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地方课的基本特征

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等方面看,地方课程具有以下区别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地方课程的地域性特征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因而,在适用范围上具有鲜明的地方性或地域性,特定的地方课程只适用于特定的地方和社区中小学。

我国幅员辽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地方或社区社会发展的要迥异,不同地域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各地方、甚至各社区教育主管部要研究地方实际,开发适合本地、本社区的地方课程,以便优化中小学宏观课程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发地方课程成为不同经济、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建设的时代要求。因而,地方课程设计要充分研究地方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挖掘地方课程资源,设计体现地域特色的课程。

(二)地方课程的针对性特征

从课程目标上看,地方课程是针对地方实际设计的,它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和社区发展的联系,使学生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关注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地方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地方课程设计应充分反映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要求。在一百年前,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乡土历史探讨、社区经济研究等课程。这些课在目标上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外,另一重要的目标就是针对时展的需要,密切生与社区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本世纪60~70年代,我国各县市中小学课程结构中,曾设计过有关地方课程,如乡土历史、乡土地理等等地方课程,编订了适合不同地方特色的地课程教材。这些课程满足了不同时代的需要,在课程目标上具有一定针对性。

(三)地方课程的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

从课程内容上看,地方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中的学科课程,它不刻意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深刻性,及其对学生智力发展的认知功能,但它特别强调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要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联系,必须充分利用社区课程资源,以专题等各种式设计反映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现实的课程内容,体现地方特色,促进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会,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生活。在内容设计上,地方课程应具有突出的现实性,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内容。如果地方课程仍然是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我认为是有于地方课程的价值的。我国有些地方把计算机、英语、礼仪作为地方课程来开发和设计,实上,这些所谓的地方课程根本不能反映地方特色,课程内容不能体现地方或社区发展的现实和时代性特征,而且这些课程逐步成为我国各个地方中小学共同课程。地方课程的内容应以区或地方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的现实为依据加以系统设计。

地方课程在内容上,要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社区发展应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关于地方或社区的基本知识,如地方或社区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区结构等等,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如社区研究、社区发展规划、社区服务等各种公益劳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总之,,地方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要体现鲜活的现实性。

(四)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活、社区服务等各种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地方课程开发与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处理国家课程标准与地方课程方案的关系问题

(二)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标准过高,它是最高标准,而不是基本标准,相当一部分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难以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要;程门类过于齐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门类太多、太全,国家课程(主要是学科课程)小学9门,初中13门(不包括短期的职业指导课),再加上国规定要开设的一系列活动课,超过24门,这在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国家课程中少见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开发地方课程的依据和基础。在现行状态下,地方课程发究竟有多大空间,是值得思考的。由此看来,开发地方课程就需要调整国家课标准。

当然,调整国家课程标准,开发地方课程,并不完全意味着将国家课程标地方化;从地方程管理体制上看,地方课程开发涉及切实下放课程设计权力的问题。前地方课程管理统得过死,缺乏灵活性。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出现了把“省市课程”为地方课程的倾向。即在地方课程开发时,出现以省市为地域范围,不以区县甚至更小地理空间为地域范围的现象。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实质就是由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它势必导致在地方课程开发上,区县甚至更小的地域没地方课程设计权。其实,在一个省、一个市范围内,各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课程资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方课程开发应给区、县或学区甚至更小的地方以较大的权利,得过死,也不利于地方课程建设。

地方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关照社会不够,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联系不够紧密。地课程设计大多注重当前社会条件下学生的各项基本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注重不够。在课程目标设计上,忽视把学生融入到地方或社区生活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去。一句话,课程目标关注个人较多,关注社会较少。这是不利于分发挥地方课程育人功能的。

(三)地方课程结构问题

地方课程门类设置、课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方或社区发展的实际,以及地方课资源。在课程门类设置上,地方课程设置要考虑特定地域和社区发展的经济、文化以及会生活的现实,设置有利于把学生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的课程,使地方课程结构体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不应把在大多数地区开设的共同课程、必修课程作为地方课程。而应从地方实际出发开设一些像地方或社区历史、地方或社区地理、地方或社区经济、地方或社会文化传统等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也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课程资源,并形成体系。

(四)地方课程的教学实施问题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7

mooC的中文全称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我们通常说的“慕课”,mooC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各层次教师挖掘教学深度和提升教学多元化程度的重要手段。出于知识的拓展和专业的需求,目前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新课标体系中对学生的思辨思维和从历史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但如今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思路情况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状况一直是有待商榷的问题,也是广大一线中学教师探讨的热点话题。如果教师对课堂把控权集中于己手则又回到过去的传统课堂,而如果教师过度“放权”给予学生过多的自由空间则又会走向另外一个空间,学生会因为基础薄弱、自控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的局面,所以教师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把握课堂和启发学生思维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而言就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如何跟随时代潮流,依托mooC平台构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

2多元化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多元化教学理论基础源于美国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人类大脑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包括诸如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自我认识功能等多个功能区域,不论人类的性别、种族存在何种差别其智能都有着共同的特质与共同区域,但个体的特殊性在人类智力上也是存在的,突出表现在智力结构方式会因为年龄、性别、种族的不同而不一样。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更注重在历史课堂上训练学生左脑思维能力以及语言逻辑表达能力,诸如想象力、情感等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被很多教师忽视,再加上不少学生对理科化特征思维的自然排斥,使得现在我国很多中学生运用右脑和训练其他能力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本该具有的很多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鉴于此,我国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可以将mooC模式与多元智能理论相结合以推动我国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可以在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关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内容学习,可以采用轮流上台演讲的方式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以及区别,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负责二者的联系,另一组负责二者的区别,在前期通过互联网、相关教辅资料的查阅和探讨的基础上,每组学生交叉上台演讲和辩论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教师负责对每一位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通过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对话,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进而在此基础上激发其他方面的智能以及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而然的培养和提升。将慕课教学方式引入中学历史课堂不但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人际关系的细节和具体形式,同时也可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的效果,为学生以后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利用慕课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历史问题、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同时还对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

中学历史课程mooC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将现代流媒体视频、微视频和传统的教师讲解、图形展示等方式有效结合满足学生在视、听、读等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交互媒体使的中学历史的学习更加直观和生动。

3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框架搭建

3.1“区别化管理+精英型+慕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面对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越来越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许多一线中学教师都在承受压力的同时而积极寻求和尝试不一样的教学模式,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早期人类的代表的教学中,教科书中只是通过几幅简单的绘图展示了早期人类的发展和演变,从古猿到晚期智人的演变过程也只是简单阐述,不同时期人类在体貌特征上的差别也是一笔带过,这对于希望详细、深入的了解早期人类演变过程的同学来说是远远不够,教师利用传统的板书也无法形象化的展示这一过程,所以一些历史教师认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采用区别化管理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以及历史课程的兴趣情况将学生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各种类型的学习特点设置差异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差异化教学和管理。也有少数教师尝试采用精英型的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强、历史感悟度高的历史学科人才。

在此本文将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融合,提出“区别化管理+精英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由于生源分布地区较广,新生入学时的历史水平相对差较大,所以分类别教学和管理有一定的现实条件,不过分级过程中要对不同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面临的家庭、升学等压力给予充分考虑,应该在基础教学体系前提下开设一些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其他類型的课程。而对于历史基础较好且爱好历史的学生可以开设更具课程特色的历史强化班或兴趣班等,也可以针对一些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开设偏向于历史学科的实验班,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特长和历史兴趣。同时将慕课方式嵌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更广阔的平台灵活的选择自己喜爱的历史模块和知识点,这对学生更加精细化的分类起到了进一步深入的效果。

3.2“课堂+网络自主+慕课”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中学各门课程的教学中,使得中学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灵活、教学过程更生动、教学效果更明显。现代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也应该成为现代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以更加多样化的方法开展历史课程的教学。“课堂+网络自主”的方法可以运用在历史课程的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有利于打好学生历史基础,网络自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历史资源和兴趣空间,同时还可以达到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中关于远古传说的教学中,在学习过教材基础内容的前提下,可以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课后自己搜集有关远古传说的视频,并根据视频和课本知识对远古传说进行归纳和总结。慕课作为未来教学主流趋势之一给目前传统中学历史课程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方向,但也带来了新挑战和新威胁,有足够实力和丰富资源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慕课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历史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而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中学来说,无论是基础条件还是师资力量都达不到要求,慕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这些中学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给这些学校未来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综上所述,两种多元化历史课程教学模式都充分利用了慕课为辅助,为学习者提供多种有效途径,满足多种个性化需求,既强调了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和学习,同时也扩大了爱好历史的学生学习范围、提升了历史学习兴趣。

4中学历史课程进一步实施慕课的对策

4.1建立中学历史教学慕课讲师团队

每个地区或者每个学校组织建立一支专业水平过硬的历史教学慕课讲师团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将团队成果推广共享,提供给需要的学校和教师能够有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同时更能够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通过组建专业化的慕课讲师团队,做到分片区制作符合本地区中学历史课程体系和学生特点的慕课资源,讲师团队主要负责研发慕课课程以及制作慕课资源,并且在政府教育部门的主导下将研发成果和资源向全区推广,每位历史教师只需要懂得如何运用即可,进而做到人尽其才、资源共享,促进整个地区中学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

4.2加强中学历史慕课平台建设

慕课平台是共享慕课资源的重要渠道,在研发团队提供了可用的慕课课程和资源时需要一个可以共享资源的平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甚至不同的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相互交流,同时可以通过该平台整合现有慕课资源达到充分利用优质资源的效果。此外慕课平台中的“智能辅助系统”可以帮助教师在慕课教学实施过程很好的监督学生,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进一步推动慕课教学效果的提升。中学历史慕课平台建设主要有基础平台建设与平台内容建设两方面。

4.2.1中學历史慕课基础平台建设

目前市场已经有很多慕课平台,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学习和教学来说并不适合,并且这些平台都是外文平台,对于普遍外语水平有限的中学教师和中学生来说更有难度,所以需要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建设符合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平台至关重要。虽然目前很多外文慕课平台不能直接被中学历史慕课教学拿来用,但是可以在它们的基础上进行改进。openedX是由世界各地的慕课爱好者共同开发和维护的一种开源式的慕课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免费获取资源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开发,这就为我国中学历史慕课基础平台的建设节省了很多前期事情,提升了慕课课程研发的效率。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8

赵定乾

(一)活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从历史角度考察,活动课程是从课外活动发展而来的,即课外活动是活动课程的前身,活动课程是课外活动的发展和升华。换言之,“活动”是“学科”的补充形态,承担学科课程不能承担或不便承担的任务。活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能力。概括地说,是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课程。

(二)活动课程的特点

(1)自主性特点。自主性指活动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开设的,或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的;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是活动的主体;否则活动就不存在;活动成效,决定于学生(个性、群体)主动、自觉、积极参与的程度;教师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而非主导(领导和决定)作用。

(2)实践性特点。实践性指活动课程是通过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手、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在活动中,发现、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活动课程重参与,重过程。

(3)综合性特点。综合性指活动课程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而非某一门学科知识;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锻炼是多方而的、综合性的;对指导教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综合性的。

(4)多样性特点。多样性指活动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方法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而异,灵活多样。

(三)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在育人功能上,有许多一致之处。但其性质、地位和实施要求,却有很大差异。前者,列入正式课程,是课程体系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并按照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规范要求进行;后者,不是课程(非课程),属于课余生活,可随意进行之。现代课程论认为,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都是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各有独特功能,缺一不可,具有同等价值。

(四)活动课程与学科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活动课程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后,学科教学中的实验、参观、技能训练、实习作业等活动,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改革,但就其性质说,这些“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它服从和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需要,并受学科教学大纲的制约,不属于学生自主参加的活动,与活动课程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将二者混为一谈。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9

[论文摘要] 本文对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课程的意义、历史及现状、实践探索以及期望目标进行综合研究,提出构建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理念。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中国面向新世纪的重大战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人才资源的开发和积聚。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积聚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而其中西部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范为本。建设高质量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是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保证。在新世纪初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范院校的学科建设,支持西部地区师范院校的建设。“制定适应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培训规格与课程计划,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增强师范毕业生的教育教学与终生发展能力。”我国西部的高师院校,这里主要是指西部12个省(市、区)的地方师范学院(包括师范类为主的学院)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分,2003年我国西部的地方高师院校有53所,占西部高师院校数的81.53%,全国高师院校数的27.46%;2003年广西的地方高师院校有8所,占广西高师院校数的80%①。列举这些数字,说明西部的地方高师教育的重要地位。但西部高师教育更重要地是体现在新世纪它对西部大开发的作用上,即主要为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主要目标。教育学、心理学等主干教育课程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直接影响着数十万师范生的职前培养和数十万中小学校长、教师的在职培训、提高”②,对实现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立足于广西山区农村特别是河池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期望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所突破和建树。

2 课题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从中国农村教育研究的历史看,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提出过多种农村教育的理论和模式,如陶行知的“乡村教育”理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雷沛鸿的“民众教育”理论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如在我国一些地区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路子,现在已构建起农村“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的农村教育新模式。一些专家、学者在农村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讨,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育系编的《农村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郭道明教授主编的《农村教育经济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余永德主编的《农村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李少元研究员的《新世纪农村教育走向何处》(《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谈松华研究员的《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教育学》中国人大复刊2003年第5期)等。在国外,当代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重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实施“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农村服务计划”等。

然而,从总体上看,当前在我国对农村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真正的重视。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深刻地指出:“要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我有一种感觉,今天谈教育改革,讲教育现代化,总是着眼于发达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需要什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似乎还很少有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③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地方高师的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着严重脱离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问题。例如,教材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学家睢文龙指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师专培养的学生,今后主要去发展农村初中教育。可师专教育学教材对适应农村教育需要的问题,反映也很不够。”④这一突出的问题,至今在地方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如何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构建高师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改革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与实践尤为匮乏。

3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围绕师专的培养目标,注重联系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讲授教育学科理论;探索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经常性教育见习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试图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如组织师范生去乡村初中开展教育见习和教育调查活动,以培养学生热爱和献身山区教育事业的教师职业感情及品质。这方面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做了相关的探讨,黄白等的“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摸拟教学研究”⑤、“经常性教育见习研究”⑥,罗之勇的“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研究”、“西部大开发与西部高师教育研究”⑦,唐毓首的“心理学教学改革研究”⑧,谢春艳的“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⑨等。在这些研究中,我们注重结合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总结教育课程教学的改革经验。在教育学教材改革方面,黄白等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教材中增编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反映了山区农村教育的实际。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黄白的“农村中小学生辍学问题的教育社会学研究”⑩。

本课题在2002年立项之后,为了使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及教育课程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主要是河池地区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及乡镇初中和小学校长、教师等。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二是当前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三是应采取什么措施提高山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四是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和改进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师教育,培养适应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需要的教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实施了面向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方案。

其次,参编出版课题教学改革所需的教材:一是《现代教育学》(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该书由宋书文教授主编,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编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编。该书凸现了现代的“大教育”观,其内容从宏观教育到微观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教育管理等),探索和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学教材体系。它既体现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又凝聚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如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等,反映了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并突出教育实践训练的内容。二是《现代心理学》(专著性教材,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宋书文教授为主任委员,本课题负责人黄白为副主任委员之一,课题组成员谢春艳参著。该书在整体结构上打破了以往单纯以普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编写教材的惯例,整合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学等有关理论和内容,力求反映现代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彭聃龄为该书作了序言,他评价说:“本书是高等师范院校心理学教材建设的一项创新的研究成果。”这两部教材已在我校2001级师范生中使用,增强了教育课程教学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师教育和培养师资的适应性。

4 课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本课题围绕新世纪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目标,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提高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教育素质。教学改革的目标是:(1)适应培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构建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2)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改革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3)探索面向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高师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使其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对同类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作用和推广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脱离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的突出问题,打破封闭式的教育学科课堂教学,从而构建高师院校教育学科课堂理论教学与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整合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题完成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根据西部山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实际,在师范生学好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教育课程教学,进行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师范生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师教育素质。加强常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优化教育课程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创新素质,适应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注释:

①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2003年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做的统计,《中国教育报》2003年5月8日.

②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教育学改革论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页.

③顾明远:《世纪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教育的发展前景和任务》,《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1期,第2页.

④睢文龙:《师专教育学教材编写的反思》,《教育学改革论文集》(国家教委师范司教材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版,第242页.

⑤黄白:《教育学科进行教师角色模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课程·教材·教法》(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1999年第9期,第55-57页;2001年11月在南京·国家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主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作交流并在圆桌会议上作主题发言,收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教授等主编的《新世纪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走向》一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8页.

⑥黄白等:《经常性教育见习的尝试》,《高等教育》(中国人大复刊),1987年第10期,第47-50页;《谈师专经常性教育见习》,《河池师专学报》,1990年第4期,第93-96页.

⑦罗之勇:《对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教育改革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专辑,第128-129页;《西部大开发与高师教育》,《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第68-70页.

⑧唐毓首:《师专心理学教学改革探讨》,《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第57-59页.

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区别篇10

 

同时是结合现代移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学生学习特点对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种探索,通过使用手机作为教学的承载媒体和互动工具,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常用的手机转移到课堂教学的互动内容总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引言

 

1.一个背景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于6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与此同时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提出在新学年开始全面推进课程项目化的教学目标,要求做到:教一门课程、改一门课程、总结一门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方式。在此背景下笔者对项目化教学的内涵、目标和实施进行分析与探索,试图构建既符合项目化教学要求又能落地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方式。

 

2.二个实际

 

在笔者教授过的物业管理及项目管理专业的小区规划管理、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经营管理、建筑学、物业管理专业和项目管理专业实训课程中做不完全统计:纯理论讲授课时,学生在低头玩手机的概率约在1/3左右;有讨论练习的课时,低头玩手机不在讨论组中的学生人数仅有个位数;带有参观与操作的课时,低头玩手机的同学基本没有。学生出现低头玩手机是一个信号:无趣、跟不上节奏、知识点模糊……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此时手机上的内容吸引力更大。

 

以目前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来看,高职同学基本人手一台。智能手机是通信工具,更是社交、娱乐、咨询工具。因智能手机强大的硬件,各类app及信息平台制作更加精美、内容更加丰富、形式及选择更加多样。这是传统的教学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从黑板白粉笔的单调板书,到图片、动画丰富的ppt讲课,形式有所变化,但是授课对象更新到90后,应根据90后的特点作出相应调整。

 

推进项目化,根本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能力,因笔者有从事多年专业工作的经历,故在课程教授过程中探索性的将工作要求及工作流程以单元练习的形式引入到课程中,结果不甚良好,与预期差距较大,如:景观设计与建筑单体绘制内容部分,只有个别学生能按要求完成,大部分学生处于随意应付。与学生交流时,被告知基础内容他们没有理解,甚至没听过(遗忘),在第五学期按实际工作要求完成练习,难度大。

 

笔者与专业基础老师交流也发现同样的问题——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如果只是单一在一门课中提出要求及训练,学生的知识记忆、运用的连贯性是被割裂的,简单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ppt制作能训练,但是深入一些的专业技术能力就很难得到系统的训练,需要环环相扣的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训练。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情况为从一年级实训开始授课班级,到三年级的核心专业课授课效果较为理想,直接从三年级上核心专业课效果不理想。

 

3.三次实践

 

二、高职项目化教改

 

1.高职项目化教改的目的

 

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改革以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为根本目的。引用何克抗教授在其撰写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学习者要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是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2.项目化教改落地难点

 

教学方法中的项目化是将职业中实际工作内容及过程以项目任务书为载体,通过科学合理的行为导向编排出学生就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训练步骤、训练强度、训练平率,将职业体验以直接经验来吸纳,变为学生自身职业素养及能力。然而,在对这两个管理专业的项目化教改具体实施中却遇到了落地难的问题:

 

(1)管理专业同学课程中只要涉及到计算、制图、绘图、景观设计等偏工程类实际操作,因缺少连贯和系统的实操训练,在大量的教师示范操作下学生觉得有难度。

 

(2)评价机制简单,最终的考核依旧采取试卷考试的形式,卷面成绩依旧占最终成绩70%以上的比例,每个项目中学生的个体表现得不到合理体现。

 

(3)项目化训练中的课上课下1:1练习,学生的自觉性不够,以小组完成的训练和成果,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足够的训练。

 

(4)训练硬件与软件条件单一,建筑实体参观、景观实景参观、视频、抄绘图纸、分析评价图纸内容等都已经不能让学生感到新鲜有吸引力,需要一套新颖的符合90后的个性特征的训练条件让他们眼脑心手脚都得到调动的教学工具。

 

3.三门课程项目化教改实施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建筑学》和《小区规划管理》是建筑工程知识体系下的有共通逻辑结构的三个内容,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其整合在一个体系之下:建筑识图是基础工具,要教会学生识别图纸各种符号与尺寸。然后是建筑学,要让学生掌握常见建筑类型的构造做法,识别建筑风格。最后是小区规划与景观规划,从整体上把握小区的结构体系、管理与景观设计、实施、管理。

 

三门课是内容由浅及深,视野从微观到宏观,范围从小到大的关系,从课程设置上又是独立的三门课程,在这样的认知下就不能割裂的把一个内容单独的重复,而是每一门课的项目设置总要为下一门课做好铺垫,比如同一个案例,分解成几个内容,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但是下一门课会复习上一门课的知识,让其连贯。三、手机作为媒介的互动教学

 

1.手机作为媒介的互动教学发展(实践)

 

(1)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实现移动教学:利用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的主要功能为短信、彩信的编辑及收发,同时还具有信息发送机反馈记录功能,解决异地学习者不能参加面授和异地同步视频提出的在上课过程中利用此平台同步教学内容微播的解决方案,同时帮助异地同学与老师之间的课前、课后沟通交流反馈。

 

(2)运用微信公众号建立通识课程教学互动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发送的媒体多样——文字、图片、音视频、网络外连接的特征,教师通过平台上传教学资料,学生可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并下载相关教学资料,教师可以在平台后台根据学生提问推送信息,因为平台信息的实名认证,考试成绩等可以直接推送。

 

2.aR技术为媒介的互动教学技术支撑

 

aR技术展示抽象的平面图在实际中的三维立体模型,并且可以通过互交模式,由学生旋转、放大、切换、移动、复制三维对象,完成从认知到操作的项目训练。

 

aR技术将建筑识图、房屋构造、施工技术、景观设计、小区规划设计及管理整合在一组或多组模型中,场景模型、元素模型作为选择元素,由每个同学自由组合完成要求。

 

四、实践为先导的教学构想

 

1.《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媒介项目构建

 

aR技术基础资料建立层面:在《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中是将小区总平面图和建筑平面图分块识别:作为核心讲解案例的一部分,首先置于整个小区总平面中,将小区总平面分成几个色块,红色是案例讲解区,蓝色是案例分析区,绿色是学生操作区。整体是一个完整小区的总平面,学生首先学习各类符号与尺度标记的含义,调取分块区域进行不同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实操练习。

 

分层:小区总平面图中包含四个层次,即小区规划设计层、景观设计层、建筑单体层和建筑构造、施工技术层。四个层次是实现建筑工程知识体系完整连贯的重要联系。在《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是建筑单体层的相关知识,但是也预先了解到,整个知识体系的结构。

 

在此层面上的手机互动,更多的是通过扫描平面图,完成知识问答检测,知识点的延伸扩展。

 

2.《建筑学》媒介项目构建

 

aR技术展示层面:《建筑学》是将建筑单体层与建筑构造、施工技术层的内容通过aR技术完成互交演绎。调取红色块中的建筑单体平面讲解区,用手机扫描建筑平面图,在手机上将呈现建筑单体三维模型,学生通过点击三维模型,将其旋转、放大缩小来认识建筑各组成部分,并在点击过程中出现建筑构造做法及施工技术文字及语音说明,并配以适当的施工作业视屏加深学生印象。调取蓝色块中的建筑平面,手机扫描各个平面图,将获得不同类型及风格的建筑单体三维模型、调取绿色块中的建筑平面,将建筑的梁、柱、板等元素的模型在平面图中布置以检测学生的理解认知程度。

 

3.《小区规划管理》媒介项目构建

 

aR技术应用层面:《小区规划管理》课程将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知识体系中最宏观部分,连接上两门课的基础运用,更多由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这部分应用。调取红色块小区规划总平面中的一个组团,手机扫面组团平面,组团交通道路结构、楼栋、组团景观呈三维模型供讲解。调取蓝色块小区规划总平面的多个组团,手机扫面组图平面,多个组团逐步呈现三维模型,配合小区规划设计说明、景观规划设计说明和小区绿化管理展开链接。

 

调取绿色块,独立的一个组团平面图,手机扫描后,多种植物类型、户外休憩桌椅、连廊、构筑物等三维元素分类排列,学生通过互交点击,按照自己的构想放置出一个组团级景观设计三维意向图。

 

五、小结

 

基于智能手机为媒介的高职项目化教改下互动教学的媒介项目构建,因为每个同学都要完成用户注册,即可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动手操作,避免了分组讨论式学习时有个别学生推诿不做的问题;每一个步骤都由同学截屏保存当下学习内容,教师对每个同学的学习程度都有更准确的把握,能及时调整教授方式及补充或扩展学习内容,并在微信群中实现及时讨论和同学间的互助学习;每一个同学均是分步骤完成操作,最终实现对每一个同学的项目完成评价的准确性;建立在建筑工程知识体系下的知识和操作演练,使得三门课既独立又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进程中高度联系,不让知识与操作脱节,同时可以自由选择其进度及深度,增加同学自主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