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概括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27:03

高中语文概括篇1

可以这样说,一张语文试卷从选择题到作文,皆有概括的环节。考查概括能力的题目,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较大。下面就概括能力训练来谈几点认识。

一、“概括”的界定

1.什么是概括

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即从思想中把从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语文课上的“概括”最简单的解释是,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凝炼、准确的文字把至关重要的意思表达出来的一种思维能力。

2.概括的过程

概括体现的是一种思维的深度,一种思维的广度,拥有它使人的思维和表达拥有无穷的魅力。基于这种概念,概括一定会遵循阅读、分析、理解到概括的思维过程。

3.概括性语言的特点

概括性语言和非概括性语言的区别如下。概括性语言的特点:综合的、抽象的、直白的、正面的;非概括性语言的特点:具体的、形象的、含蓄的、侧面的、反面的。比如:席慕容《以诗之名》中有这样一句诗:一生或许只是几页,不断在修改和誊抄着的诗稿,从青丝改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这句诗就是用非概括性的语言表述,它形象、具象、诗意、含蓄。这时需要转化成直白的概括性的语言:“几页”抽象为“短暂”,“修改和誊抄”象征“修正、完善”,“从青丝改到白发”就是“一生”的意思,“有人还在灯下”意味着“人一生都在追求”。因此我们组织为一句话是:人生短暂而美好,有人一辈子在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人生。

二、概括对象的分类

为了要理清概括的条理,这里有必要指出,概括对象决定了答案的组织形式。根据概括对象的性质,根据概括对象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三种。

记叙性语句(语段);描写性语句(语段);抒情、议论性语句(语段)。

三、概括的方法

依据概括对象的表达方式,结合以下语段和常见题型,我们总结出以下两种概括的方法。

1.记叙性文字

班主任带着我,坐到香气四溢的紫藤长廊下面。两个人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直坐到一节课下课,彼此什么话也不说。到另一节课上到一半的时候,我再也忍不住了,趴在班主任的肩膀上,一直哭到下课。

――仲达明《父亲的隔年花》

要求:以班主任为主语概括事件。参考表述:班主任安抚受伤的我,让我释放坏情绪。

分析:概括事件抓住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高潮、结局)。可以简单概括,也可以详细概括。这时要分析人物一连串的行为来确定他做的事件的性质。这里使用的是由表及里、由表面到深入的概括思维。

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都被父母卷进芭蕉叶里了,但又活了过来……黄永厚十四岁时被抓了壮丁,因画了一幅《诺曼底登陆》就当上中尉,后来考上黄埔军校。风云变幻,还没打仗,部队起义他又成了。在部队里,他还是画画。1954年,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广州画户外广告。命运多舛,1959年他又被迫离开广州,从此颠沛流离,过了二十多年的穷日子。直到1980年回到北京,做了自由画家,动荡的生活方告结束。

――《画家黄永厚》

要求: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参考表述:黄永厚的早年颠沛流离。

分析:分析这段文字时抓住事件和人物一连串的行为,来确定他做的事件的性质。这里使用的是提取整合,由个到类、由具象到类别的概括思维。

2.描写性文字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要求: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参考表述: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

分析:概括自然景或物景时,要找出诗句中依次出现的描写对象,由“吴宫、晋代”合并升为“六朝”;由“山、水”合并为“自然风光”;由“埋、成”概括成“衰败”的特点;由“青天、白鹭”合并为“美景”。因此,这里使用的是提取整合,由个到类:由具象到类别的概括思维。要抓准描写的对象,准确概括。

那些日子,这条河上没有一座桥,靠一只木船来回渡河,终年无绝。古渡脚下的卵石,总是被那些肩头沉沉负重的农家人的草鞋磨得光亮。当船还未过来时,他们就坐在卵石上,抽着旱烟,聊着桑麻,或者说些七荤八素的话题,激起阵阵笑声。

――朱以撒《古渡》

要求:根据内容,概括农家人生活的特点。参考表述:写出了农家人的辛劳、快乐的生活状况。

分析:概括写人的语段时,要透过对人物的正面(语言、动作、形态等方面)和侧面的描写。这里描写了农家人穿的草鞋,抽着烟,聊着话题,发出阵阵笑声,对此进行概括,分析人物(个人、一类人)的心理、性格等内在的精神,他们乐观、艰辛、快乐。这里使用的是由表及里、由表面到深入的概括思维。

3.抒情、议论性的文字

尽管小扁担不过三尺三,却历经了千万年的时光,一步一移地挑走了挡道的王屋山,劈开了千帆竞发的古运河,筑高了一片片巍峨瑰丽的皇宫庙宇,挑落了数不清的日月星辰,挑矮了望不断的盘山险道。

――《扁担颤悠悠》

要求:请概括这句话中作者的观点。参考表述:扁担虽然不起眼,但是它历经千年,帮助我们民族战胜苦难,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分析:本段文字作者抒情的载体是扁担,剩下几句在从不同的角度赞美扁担,这时需要我们“归类”。其中“一步一移地挑走了挡道的王屋山,挑矮了望不断的盘山险道”,我们把它升华概括为“帮助我们民族战胜苦难”;“劈开了千帆竞发的古运河,筑高了一片片巍峨瑰丽的皇宫庙宇”,我们把它升华概括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却历经了千万年的时光”,“挑落了数不清的日月星辰”,我们把它合并概括为“它历经千年”。这里使用的是提取整合法,由个到类、由具象到类别的概括思维。

我们热衷于参加葬礼、探望病人,远胜于参加婚礼和庆典;我们头脑中总摆脱不掉一个老观念,认为眼泪里含有某种美德,而黑色是最相宜的服色。

――伍尔芙《笑的价值》

要求:概括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参考表述:人们通常认为悲伤是更可贵的情感。

高中语文概括篇2

关键字:模糊歧义概括英汉语用对比分析

一、引言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征对客观事物认知的符号。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赋予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其中人们普遍关注并进行研究的特性就是语言的模糊性、歧义和语言的概括性,这三种属性在具体的语言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笔者将从模糊、歧义和概括的定义出发,从语义、语用和句法角度对英语和汉语进行了对比分析。

二、模糊、歧义和概括的定义

模糊(fuzziness)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现象在语言中十分普遍,人们认识的客观事物形形,且相互联系,彼此渗透。从一个事物/现象到另一个事物/现象存在着中间连接状态或朦胧的过渡阶段。用来表达这些事物现象的概念就相应地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样的概念只能表示一个大致的范围。1965年美国科学家L.Zadeh在其论文《模糊集合》(FuzzySet)中,引入“隶属函数”这个概念,用于描述差异的中间过渡,首次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描述模糊词项,标志着模糊理论的诞生。所谓模糊性,是指一个概念的中心区域基本上确定,而外延界限不明确的属性。

歧义(ambiguity)是指一个语言单位或结构具有一种以上意义的现象。张乔在1998年发表的《模糊语义学》中指出:“歧义指的是词语或句子可表达多种意义,而且这些多种意义之间又无多大语义关联。”歧义与人的认知没有关系。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平常所指的歧义结构都是孤立的,脱离了一定的语境或上下文。如果我们给歧义结构补充或设定必要的附加信息(语境、上下文或背景知识),其语义则可以确定,因此可以说,歧义只是相对的,歧义存在于各种自然语言中。歧义通常分为三种:词汇歧义,句法歧义和语用歧义和词汇歧义与词汇的多义性和同音同形异义词有关。

概括(generality),有人称为抽象,有人称为笼统(参考王希杰,1983)。张乔在《模糊语言学》中指出:“一个词的概括义指不具体的意义。”这种说法也有点含糊。笔者认为周志远(1990)指出的概括性更能被人接受,也更好理解。他在1990年的《模糊语义论》中这样写道:“概括是指这样一种现象:有些概念(下位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另一些概念(上位概念)的外延里边。例如,我们说‘人’是比‘中国人’更为概括的概念,因为‘中国人’的外延包含在‘人’的外延里边。”

三、模糊、歧义和概括的英汉对比分析

(一)英汉语义对比分析

语义分析即从英汉两种语言的词义角度进行分析。每个词义表达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或表达对客观世界认知的语言符号。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是任何语种的共性,表示客观事物之间的界限的不明。例如江与河、傍晚和晚上、爱与恨等,它们的界限是任何人的认知都无法分辨清楚的。有时由于人的认知的局限性也会产生模糊语言。例如高、矮,多、少等。虽然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具体表达方法或表征符号。例如:英文中的“morning”所指代的时间跨度为中文指代的“早晨”和“上午”。并且所指代的具体时间点的切分也不一样。说现在汉语普通话的人所理解的“早晨”的下限一般到8-9点钟,而欧洲人指的是黎明一直到上午11点或12点以前都可以称作“morning”(伍铁平,1999)。

歧义是一个词带有一个以上、且在语义上互相不相关的词项,因此在词典中一个歧义词经常被列为不同的词条。例如,“米”有粮食意义上的“米”,也有测量单位意义上的“米”。《现代汉语词典》(1996:873,北京:商务印书馆)就将其列为两个不同的词条,这两个词条在意义上没有什么关联(张乔,1998)。《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7:928,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则把“metre”也列为两个词条,一个是与中文对应的表示测量单位意义的“米”,而另一个是表示“诗韵”,这两个意义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说明同一概念在不同的语言中有其对应性,但也存在着差异。

概括词语和模糊词语一样只有一个词项。比如,“人”只有一个概括意义,它没有给出相关性别、高度、国籍等具体信息。同样道理,模糊词“高”也只有一个内涵意义,而由这一内涵所引出的外延却不确定。因此,“人”和“高”在词典中均只有一个词条(张乔,1998)。然而,在英语中表示概括意义的“人”有几个不同的词,如“humanbeing”表示与“动物”概念相反的意义;“people”,“person”和“man”等都有指代“人”的概念,但中文只有一个词项。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因此,英汉模糊语在这一点上是大体一致的。查奈尔提出模糊语具有提供适量信息的功能,实际上可认为是以模糊求精确。英语中也是一样,这是由人类思维的共性决定的,只是不同语言对同一个概念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二)英汉语用对比分析

语用模糊指的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actsorforces)这类现象(俞东明,1993)。如:

例1:wouldyouliketocomeinandsitdown?

这句话可以同时向听话人传递“邀请、请求或命令”等不同的言外行为,也可以是三种言外行为兼而有之,其界线是模糊的(俞东明,1997)。中文中我们也有同样的困惑。“进来坐坐!”根据说话人之间的关系不一样,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朋友之间,我们可以理解为也许说话者传递的就是一种邀请的意义。

例2:Heisgoingtothebank.

在英语里,“bank”是一个多义词,具体“银行;河岸”两个语义,所以,在没有语境的情况下,单独一个句子会给人带来歧义,既可以理解为“他要去银行”,又可以理解“他要去河边上”。然而在中文中,“银行”和“河岸”是两个明显独立的概念,即使没有上下文也不会给听者带来歧义。歧义影响交际,给交际带来不便,但是不管是中文还是英语里的歧义在具体的语境中都是可以消除的。

例3:Heisgoingtothebankandfishwithtom.

很明显,这里的“bank”肯定是表示“河岸”而不是“银行”。同时,不论“bank”取哪个意义,这个词本身都具有概括性。表示“银行”时,我们并不知道是什么银行,位于哪里的银行;当表示“河岸”时,不知道是河岸在哪里,是什么河或江的河岸,但是通过具体的语境分析,概括性是可以消除的。

例4:HeisgoingtotheBankofChinaneartheschoolgate.

在这里“bank”肯定表示的是“银行”而不是“河岸”。“bank”不论作何种理解都不具有模糊性,不存在“银行”与“河岸”无法辨清其界限的问题,只是具体歧义。

(三)英汉句法对比分析

英语中的句法歧义是由于某个语言结构中的句法成分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组合,从而产生多种解释(王桂兰,2005)。

例1:theyneedmoreintelligentleaders.

此句是一个歧义句,我们可以有以下两种理解。如果more与intelligent组合为一体,那么more是形容词比较级的标志,说明“他们”现有的领导素质不高,需要更加明智的领导;若是more与intelligent无直接关系,而是二者共同修饰后面的名词“leaders”,那么该句的意思则是说“他们”现有的明智的领导只是数量不够,不一定是质的不足。但是中文表示是没有歧义的,要不表示“他们需要更有智慧的领导”,要不表示“他们需要更多有智慧的领导”。此两句中文的表达概念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同时,不论是英文表达方法还是中文表达法,此句都具有模糊性和概括性。模糊性表现在“intelligent”上。怎么样的领导才能称得上是有智慧的呢?聪明才智本身是一个很主观的认知概念,有智慧和没有智慧之间是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的,因此,有智慧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次,此句也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他们想要的是更有智慧还是更多数量的领导?说话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明。模糊性是由于人的认知的模糊性造成的,因此是无法排除的,而歧义和概括性是可以通过具体语境消除的。

例2:theyneedmoreintelligentleaderswhocanleadthemthroughthelowseason.

我们知道他们需要的是更有智慧的领导能够领导他们走出困境。

例3:theyneedmoreintelligentleaderswhoareinchargeofthesales-department.

我们知道他们需要的领导是管销售的领导。

英语歧义句子在中文表达法中可以消除,同样,一些中文带有歧义的句子,用英文表达并不带有歧义。

例如:咬死猎人的狗。

中文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指称的对象是狗,这条狗咬死了猎人,狗是动作的实施者。在另一种理解中,狗也是指称的对象,只不过狗成了动作的受事者,“猎人的狗被咬死了”。然而,在英语中,此句表达的概念是很清晰的,歧义被排除。狗作为动作的实施者:“thedogwhichbitethehunterdead.”狗作为动作的受事者:“thehunter’sdogwasbitedead.”从模糊性角度来说,本句不具有模糊性,但是,狗所表达的概念不管是中文还是英语都是具有概括性的。猎人的狗是多大或是什么品种的狗,哪个猎人?这些在句子中都没有明确地指明,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下,听众可以知道其具体的指称对象。让我们再看几个英语例子(张乔,1998):

(a)oldwangistall,soisyoungwang.(老王是个高个子,小王也是)

(b)oldwanghasafriend,sodoesyoungwang.(老王有个朋友,小王也有)

(a)句含有模糊性,它可具体理解为“老王是高个子(一米八),小王也是(一米八五)”,这是因为一米八和一米八五均可属于“高个子”的外延范畴。(b)句是一个含有概括性的句子,与(a)同理,它可具体理解为“老王有一个(中国朋友),小王也有一个(新西兰朋友)”。“中国朋友”和“新西兰朋友”均属于“朋友”范畴。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汉两种表达方法说表达的概念及所具有的特性是一一对应的。

四、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语义上讲,英汉都具有模糊、歧义和概括性,但是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概念并不定一一对应。一种语言中具有的属性在另一种语言中不一定同时具有,而词项的概括性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一致的。

2.不论是在英文中还是中文中,概念模糊都没法精确化,而认知模糊词项有时候是可以转化为精确词语的。歧义影响交际的效果,但是并不可怕,因为在具体的语境中,歧义可以得到消除,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语言的概括性。

总之,模糊、歧义和概括性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共同特性。溯其根源,模糊是因为与人的认识存在模糊息相关,这使得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成为必然,歧义是由于一词多义或同音异形或同形异音等原因造成的,概括性是由于人类语言的节约原则形成的。模糊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人们使用模糊语言可以达到某些特定的语用效果,例如表示委婉、礼貌或间接等。概括性是由于语言交际的量的规约原则,人们总是在力图用最简单、最节约的方法表达最可能多的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大量存在的,表示同一种概念的词项概括性有其一一对应性,在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中,概括性是可以具体化的。

参考文献:

[1]王希杰.模糊理论和修辞学[J].新疆大学学报,1983,(3).

[2]周志远.模糊语义论[J].玉溪师专学报,1990,(2-3).

[3]俞东明.语用学定义与研究范畴新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3,(4).

[4]俞东明.语法歧义和语用模糊对比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6).

[5]张乔.模糊语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高中语文概括篇3

作为新闻稿件重要部分的导语,它的作用是把一条新闻最主要的内容简约扼要地介绍出来,让读者知道这条新闻讲的是什么,同时,又要“勾引”读者去阅读全文。为了实现这种双重目的,新闻导语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然而,在多种情况下,新闻导语采用的是叙述的方式。这就是说,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以凝练的语言,运用提要或是归纳概括的方法,开门见山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

不管是提要还是简要提取一则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还是用归纳新闻的基本内容、介绍要旨的概括写法,都要做到既概括又不抽象空泛,既实实在在、言之有物,又不是主次不分。关键是善于概括又要出“彩”,这主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事实概括要多样

新闻概括绝不是抽象化,概括性的导语也绝不应写成概念化的导语。新闻写作所运用的概况说法,通常表现为用经过精选的主要事实对全篇进行概括。在导语里选用上即是具体的,又能概括全篇内容、点明主题的主要事实,这样也就可能发挥他的应起的作用。选择典型事实的过程,也就是进行概括的过程。

在富有概括力的记者的笔下,即使是需要高度概括的导语,也可以写得具体而不空泛。如:

今年上海出现了“工业生产是加法,能源消耗是减法”的十分可喜的现象,全市在能源供应总量比去年减少的情况下,第一季度总产值比去年同期长了百分之八点六。

这一导语及高度概括又不抽象空洞,枯燥的数字自然显现。因为他把新闻的核心内容具体地告诉读者,不仅有总产值的增长具体事实,而且在对新闻事实作分析综合的基础上,用加法、减法这些通俗、生动的说法揭示新闻实质的同时,也给导语增添了语言色彩。

当然,新闻写作的题材、主题、角度和表达手法等各不同,直叙方式的导语为了做到中心突出、具体生动,他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的具体方法也会是多种多样。实践中主要有这几种形式:

首先,突出可以概括全篇的核心事实。有些消息,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比较明显和集中,易于撷取,导语就可以用简洁明确的文字来概括全篇的核心事实,使消息的精华首先呈现在读者眼前。例如:

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最后一场比赛,经过两个小时零五分钟的鏖战,中国队以三比二战胜日本队,七战七捷,夺得冠军。

这条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消息就是建明突出概括了新闻的主要事实。

再者,概括的内容与突出具体事例相结合。有些消息从内容看,不一定适宜于从主要新闻事实入手概括全篇要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导语给人以空泛的感觉,就不妨采取一般概括事实与突出具体事例相结合的写法,使读者在获得概括性了解的同时,又能有具体的感觉。

新闻《野山羊来到老西沟》的导语:

在山西省平顺县西沟大队人工植造的松柏林里,最近出现了当地罕见的野山羊。这种生活在高山密林里的野生动物来到老西沟,是这个大队二十八年来坚持植树造林、改造山区已经取得相当成就的一个明显标志。

通过野山羊的光临和定居来显示植树造林的成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导语先摆出生活在高山密林里、原先当地罕见的野山羊,如今出没在并非人烟稀少的西沟这件新鲜事实,进而概括其意义,点出西沟大队坚持植树造林、绿化山区这个中心内容。这样通过特性来反映共性,角度新颖,做到既概括有具体,使新闻透出诱人的光彩。

最后,“举次概乎彼,举少概乎多”。有些消息,当新闻事实中某一方面的具体事例特点十分鲜明,具有典型意义,并且能够触及主题时,在新闻导语中甚至可以单独使用这个实例来进行概括。这很类似古人说的“举次概乎彼,举少概乎多的概括手法。这样写来,能使读者得到具体实在的感觉;由于具体事例中包含有显示主题的因素,从而也能通过“触类引伸”来展现新闻的要旨,反映丰富的内容。

六十年代,新华社有篇题为《洞庭湖畔蚕农新生活》的对外新闻报道的导语是:

洞庭湖畔一个小洲上的养蚕人,现在穿上了丝绸衣裳。

消息所反映的蚕农生活的提高,是表现在衣食住行以及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穿绸衣锦仅是衣着改善方面的一个事例。但是,旧社会劳动者创造的产品自己得不到享用,千百年来养蚕人是穿不上丝绸以上的。所以“即此一端,可概其余。”以小见大,以少总多以个别表现一般,能给人以新鲜、实在的感觉。

二、概括语言要形象

概括性的导语首先要求简明扼要,但概括绝不是干干巴巴的抽象的叙述,而是力求形象化,鲜活化,避免平淡。使概括性导语形象化、鲜活化的办法应当说是不少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办法一,在导语里提炼出一个形象而又直示文意的事例,也就是说做一点形象概括。这是一种以叙述为手法不加烘托的勾勒事物特征、轮廓,以求显示一些形象质朴写法。例如新华社对外新闻《中国的粮食价格稳定》的导语:

中国城镇居民每天到粮店购买粮食时,很少看价目表,因为粮价多年稳定不便。

到粮店买粮,人们很少看价目表,是个常见而又不被人注意的现象,但它很能说明问题。记者凭着他的敏感,捕捉住这个具体形象的细节。在导语里体现出“人人目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生动传神的细节后,使读者从生活气息浓郁的情节中了解到中国的有关情况,信服地接受粮价稳定这个新闻事实。

办法二,粗线条勾勒某一新闻事实的形象。导语在概括交代主要新闻事实的同时,如果能过对某一新闻事实做一两笔粗线条的形象勾画,也会更生动地提示新闻的内容。

《柏林巷战》的导语:

德京柏林的争夺战,是历史上空前激烈的大战之一。柏林现已变成较斯大林格勒、华沙、塞瓦斯托波尔更为惨重的瓦砾场,城内的烟尘几乎使人窒息,而且如此浓密,以致红军的突击队在白天必须使用手电筒。

记者在导语里没有去写隆隆的坦克、大炮轰鸣、机枪扫射等,这些容易被人们采用的事物,而是抓住了“烟尘使人窒息,……使用手电筒”这些生动的事实,形象地加以概括。落叶知秋。这比泛泛地描述更深刻典型、更具体生动反映了巷战的激烈程度。其高人一筹,就是抓住有最有特点、最能说明问题的情景,并对它做了很简练的形象概括。

办法三,恰当运用形象化的群众语言。有些概括叙述的导语,即使没有写进具体形象的事例,也可以让语言含有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能接触到的某种形象,使读者看了以后,能够引起联想和回忆,导致这种形象重新在头脑里浮现,因而感到实在、生动。这也是与简练的概括叙述之中求具体、球的一点形象的一种颇能见效的手法。

消息《南昌啤酒罐头厂接受批评,提高啤酒质量》的导语在这一方面下了工夫:

“啤酒气足,群众气消”。去年收到《人民日报》批评的南昌啤酒罐头厂,一扫粗制滥造的积弊,啤酒质量明显提高。

高中语文概括篇4

一、词义的理解

在现代文阅读中,能否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对确认语句蕴含的深层意义,对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对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都有直接的影响。把握文中的词义,特别是处在重要位置上的词义,也是从局部到整体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

首先,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必须联系上下文,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上下文,就是指语言环境,可以说,语境确定了词义。

其次,还可以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上去把握。一个词语,除了一般通常具有的含义外,往往还要考虑它的色彩含义。如感彩,决定了词性的褒贬,语体色彩,决定了词语运用的得体与否。除此之外,词义的轻重,范围的大小,适应的对象,搭配的习惯等,以及看它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是普通用语还是特殊用语,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义。

上述的这些方面,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单就其中的某个因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综合起来,全盘考虑。

二、解释文中含蓄的语句

解释含蓄的语句,是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重点内容。正确理解句意,是理解段和篇的基础。把文中那些内涵丰富、结构复杂、作用特殊、意在言外的词句理解清了,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其一,含蓄的语句并不是不可捉摸的,有了一定的语境,句子的含义也就被牢牢地固定下来了。

只要我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反复阅读,寻找语感,句子的隐义是可以“自现”的。

其二,前后关照,仔细推敲。特别要注意关联词所连接的内容,若文中出现了“首先”,就要注意“其次”;看到了“一方面”,就不能忽略“另一方面”,否则就会顾此失彼。另外,那些传达时间、地点、场合等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句也不能忽略。

其三,触发联想,品出言外之意。这一点指的就是不能单单局限于阅读材料本身,而应拓开思维:或觉得材料与自己的生活有关,可用生活体验来补充认识;或发现材料与平时所读的某书有关,可以触类旁通;或从语法角度去领悟话语的机锋;或从情感、风格等方面,甚至是语言的空白省略上,去获得多种认识,体味无言之美。

三、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科考试说明》就明确要求考生对“具体的内容,能加以概括”,要能把握“文中表现的观点”,“能正确把握文意”,“能把握说明文的特征”,这些都是高考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具体要求。

首先,要想在现代文阅读中正确概括文章的具体内容,第一要通览全文,抓住“文眼”进行概括。所谓“文眼”,就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也是文章构思布局的关键。在文中,它具体表现为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语或句子。抓住了“文眼”,等于掌握了理解文章的钥匙。例如,吴伯箫的散文《难老泉》中的“难老”二字,反复出现,充分利用“难老”这个特点来表现“江山不老人不老,民族精神不老”的主题思想。“难老”就是这篇散文的文眼,也正是它的“神”。巴金散文《灯》的“文眼”,是结尾处道出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抓住了这一点,那么其他关于“灯”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其次,一般说来,抓住“文眼”进行概括,多适用于散文。而对于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则往往是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这是概括具体内容的方法之二。文章的关键词、句、段犹如文章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具体内容。通常,那些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和段,亦有很强的概括力,或者能给我们提供丰富的概括信息和依据,让我们答题时能准确有效,事半功倍。

第三,还可以根据标题含义、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在议论文中,有时标题往往就是中心论点。如的《反对党八股》、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有的时候,试题会用相反的形式进行考查:没有题目,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的内容给它命一个合适的标题,看考生是否掌握了主要内容,是否能以一个题目高度概括全篇。

高中语文概括篇5

关键词:概要写作;高中英语;阅读水平

尽管概要写作在高考英语中刚刚出现,但是其初露锋芒的特征已经把学生的能力要求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概要写作的研究,总结并整理出基于高考要求的概要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和分析。

一、概要写作的介绍

概要写作,是指利用简明扼要、清晰具体的语言将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并且不改变文章的核心思想c作者思路,同时评论和阐述的内容也不得拥有任何的主观判断。在应试的角度,概要写作需要学生具备判别和提取文章主要和非主要信息的能力,在精确地找出文章主题句和结构的同时,通过流畅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文大意。概要写作不仅对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灵活运用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学生的逻辑分析、概括和批判性思维水平也进行了考查。

二、概要写作的教学方法

1.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进行概要写作的一切前提条件,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否则连文章的基本内容都无法理解和掌握,进行概要写作就无从谈起。对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首先,教师应当要求学生进行词汇、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的积累,为学生扫清基础内容理解的障碍;其次,教师应当转变语法的教学策略,利用对话、情境教学、多媒体等方法综合提高和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避免学生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误解或叙述错误文章的内容;第三,教师应当为学生进行阅读的具体方法指导,诸如寻找主题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全文中心思想,使其阅读文章的水平获得整体的提升;最后,教师还应当对文章甚至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预防学生因为文化差异等原因对文章造成误解,使其对文章的理解水平达到最终的升华。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事实上,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应当和阅读能力同时进行。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仿写、词语造句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使其具备基本的写作技能。

在进行具体的概要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或模考文章,让学生用正常速度对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了解文章大意,扫清单词障碍;接下来再对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并重点关注首尾段和每段的首句,对于重要的内容可以用线画出来,之后据此整理出文章的核心主旨、主题句,对文章进行初步的概写。将概写内容写出之后,将其带回原文检查二者思想与线索是否一致,是否有遗漏的内容,是否将自己主观的内容添加进去,语言是否有不通顺或错字,如果确有则需进行修改,直至整理完毕,最终成文。

3.增强学生的概述能力

概要写作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文章概述和总结能力。这就要求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精准地提炼要点,并对相应内容进行表述的能力。在进行具体的阅读时,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阅读,找到文本的关键词或核心语句,从而了解全文是如何描述、解释和评论相应的关键或核心词语的。之后,学生需要将这些关键词语和相关的叙述性语言通过同义词替换、内容精简的方式将其按照原文的逻辑顺序连词成句,并且保证文中的每个观点和重要事件,即文章要点,都要进行充分的体现和叙述;最后再将这些词句严格按照原文本意进行拓展,连句成篇,使其行文流畅,最终成文。

另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长难句模板和高级替换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灵活运用到其中,实现语言的多样化。比如,叙述manypeoplethink时,可以通过转换写为amultitudeofpeopleharber

theideathat,另外,verygood可以转换为excessivelyawesome或extraodinaryfantastic等。当然,教师还需要在概要写作的教学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语言多元化的写作,让学生将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以及倒装等多种语法和表达方式灵活地应用其中,避免出现简单句贯穿全文的现象发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语言多元化的应用意识。

总之,概要写作是高考英语的全新题型,教师应当对其进行深入和有针对性的研究,从基础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包括概要写作在内的高考英语考试,为自己的高考成绩提升与个人思维能力培养带来积极的推动,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概括篇6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两个方面入手:

一、归纳概括,发现问题

(一)、抽象概括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二)、归纳概括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三)、总结概括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高中语文概括篇7

阅读下面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回答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请用四字短语概括归纳各段段落大意。

解析:这是一道概括段意的题目。解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理清各段的思路,接着可以把握住各个段落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来整合概括。第一自然段我们抓住“晋侯、秦伯围郑”六个字就可以把段意压缩归纳为四字短语“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根据关键语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可将段落大意概括为一个成语“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烛之武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退秦师,结合这一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可概括为“智退秦师”四个字。第四自然段把握住关键词语“亦去之”,就可以用“晋师撤离”四个字来归纳段意。

参考答案: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第二自然段:临危受命。第三自然段:智退秦师。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

2.试分析概括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辞包含哪几层意思?

解析:这是一道提炼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烛之武的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从文中的关键语句和信息来分析:①“越国以鄙远”,很不现实。②“邻之厚,君之薄”,得不偿失。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很多。④晋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参考答案:包含以下四层意思: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是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引起秦伯的好感。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说服秦伯反过来帮助郑国。

【阅读指导】

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是阅读古代叙事散文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或是一段事实,或是一种知识,或是一个看法,或是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所谓“概括要点”,是在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经过提炼概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转述文章内容的一种形式。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而提炼概括的形式,包括或直接摘引原句,或自行组织语言等。概括要点不仅仅是概括段意或中心,而且对一句话或几句话、一段话或几段话以及有关的某部分内容,都要能够根据需要,正确而熟练地进行概括。这就要求掌握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抓住文章的叙述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那么,如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呢?

一、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是恰当概括的前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要从理清思路入手,理清思路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和概括要点的基础。思路是指文章从什么地方出发(先写什么),然后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接着写什么),最终达到这条路的终点(文章最后表达怎样的中心或情感)。理清思路,就是要透过文章本身,弄清文章各个段落是怎样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的。例如《荆轲刺秦王》一文,文章开篇先简介背景,秦军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这是故事的序幕。接着写太子丹请荆轲商量对策,荆轲提出行刺秦王,故事由此开始。然后又写荆轲从准备“信物”到寻制凶器,从配备助手到易水送别,故事一步步向前发展。故事的高潮是荆轲廷刺秦王未遂,断左股,被八创。最后荆轲刺秦王彻底失败,这是故事的结局。故事的尾声是秦王被荆轲震慑。只有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大意,从而在文章中捕捉到关键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精要的提炼与概括。

二、把握住文章的关键语句,对保证概括的准确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述脉络。概括文章内容要点时,我们可以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将其直接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但是也有一些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在概括要点时,不能直接提取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词语来进行概括,或者基本上要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例如课文《烛之武退秦师》,请概括回答:①晋秦两国围郑的原因是什么?这道题就可以直接提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作答。②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解题时可以抓住原文“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句来回答。③作者塑造的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题目,解答时就不能直接从文中提取信息,需要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我们可以归纳概括如下:烛之武在国家危难面前,体现了深明大义、义无反顾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危急关头,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英勇无畏;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有勇有谋。

三、对内容要点的准确概括,离不开一定的分析。

阅读古代叙事散文,需要分清故事的梗概和细节,善于把握住相关事物的联系,即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同时还要结合对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表达方式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例如课文《鸿门宴》,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这是因为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通过对相关人物座次细节的分析,我们就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已初露端倪。作者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也从一个侧面为项羽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后来的势态发展,埋下了一处伏笔。

【阅读思考】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④洫,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⑦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能够

B.郑伯如晋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边远的地方

2.请用原文中的语句概括归纳子产不毁乡校的原因是什么?

答:

3.子产为什么反对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的做法?

答:

4.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项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⑥德,国家之基也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B.⑥⑤

C.①③D.⑦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高中语文概括篇8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点突出,观点明确,以纲带目,脉络清晰。而历史高考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也为了减少评分误差,无论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强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清楚明了。因此历史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题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但语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内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维——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括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与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归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而言的简单扼要。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概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说,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点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概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性、共同特点。它运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997年高考48题:“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明”。1998年高考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等等。由上可知,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括的概率很大。考查的内容范围主要涉及“特点”(特征)、“历史地位”、“相互关系”等历史要素。此类试题的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中提取共同的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一系列具体的历史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面以1997年高考48题为例具体阐述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

首先考生必须对有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体的也是分散的史实能熟练地联想起来。对这一步要求大多考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到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性的结论。而这一步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到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生只罗列出:巴黎和会上英国根据它的“势力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胁,经过五个月谈判才签订《凡尔赛和约》;巴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结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的扩张,破坏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引起美国的不满,导致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在该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如此罗列,决不符合归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的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赃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以“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为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国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了《九国公约》”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且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相互交织的即在勾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结。

由上可知,概括出这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纳和抽象是归纳式概括的前提。上述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以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出的原则的。而此题参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是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历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括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或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于两例。

(二)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下,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性特征提炼升华为普遍意义的发人深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称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高度概括”)。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高考52题“试以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二问“综合你所列出的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睛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到“思想”、“原理”、“认识”、“启示”、“说明了什么”、“原则”、“实质”等。此类概括的主要特点是由事及理、由现象到本质;着墨不多,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论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是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要求的概括。所答内容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作出的认定;抽象出的“哲理”、“规律”、“认识”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是吻合的、一脉相承的。因此,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理解“从中”、“据此”的所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理”、“规律”、“认识”的前提;否则,所得“规律”、“哲理”、“认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李戴。

从简单扼要的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为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概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和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只粗略地勾勒个轮廓,反映出历史事物的广度,使历史事物显得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括的有1997年高考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1998年高考48题“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概述这两种文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成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知,概述式概括主要适用于问答题的考查。从考查的内容看又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基本线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模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面”——某个历史阶段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种历史现象的方方面面或几个方面(如上述1998年高考48题)。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大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言简意赅。

(二)所谓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历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象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也是一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概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分为三种情形:①从历史材料中抽取有关内容的大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施、后果的大概内容,并要求表达成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致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了98年《考试说明》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要目标、经过、结果、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②从历史材料或教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题、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点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概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点?”第二问“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思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考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变革或调整的主要原因,核心内容以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主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查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还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繁为简,化具体为抽象的改造和润色,需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底。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类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史要素:原因、条件、表现、措施、过程、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义、经验教训、启示、原理等等;从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的——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题问中要求答性质、特点、方式、结论、启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问中是否明确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转贴于

二、概括能力的培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特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10条学科能力,由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使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包含、交叉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学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身又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与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史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如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之间关系的史实归纳抽象出的“论”。1993年新高考52题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武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关帝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论”。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洞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例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的?”(“面”的概述)一题时不会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产运动”这个要点时写道“在毛泽东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震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泥湾。他们挥锄如飞,汗流夹背;劳动号子传遍山野,欢声笑语不断。经过他们辛勤开垦,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处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写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情景来说语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大生产运动”与“巩固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垦荒仅仅是“大生产运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南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的描写。“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多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点”,在此题中对“大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史”的概括,实际上是历史概念的运用),使抗日根据地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具体的“论”,与“生产运动”相统一的“论”)。其余要点的概括类同。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①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中语文概括篇9

2008江苏高考语文卷涉及到概括能力的考点较多,得分普遍偏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读懂语段辨其细处

文言文阅读有一道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C项: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原文是这样的:

(吴汉)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谢)丰等不觉。明日,(吴)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很明显,“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在先,“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在后,C项错在将时间先后倒置了。

这种题型的错项设计一般有以下形式:1.实词误译。根据某个关键实词的一词多义,选择不符合语境的义项“误译”,或有词类活用而未正确译出。2.张冠李戴。选项概括将甲身上发生的事安插到乙身上,或将彼时段的事挪到此时段发生。3.违背原意。选项概括与原文意思相左。4.转述倒错。如本题就是将“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与“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先后倒错。

概括要建立在对文言文的准确理解上,目前此类题型的失误点主要在不能仔细辨认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上。通读原文之后,如能将与选段有关的文字认真核查,根据上面提示的设错方式一一核对,找出暗藏关节,即可筛选出正确答案。

融会诗意归类整合

2008江苏卷古诗鉴赏考的是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这是一首知名度很高的诗。其中有一题是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内容。此题得分不高,主要原因是题目要求对原诗句内容进行概括,而许多同学答题时,仅仅用散文化的语言翻译这两联,不会提炼与概括。

概括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去粗取精,是分辨、归类与整合。先搞懂原诗写的是什么,所写对象属于哪个范畴,然后再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颔联写的是吴国宫殿荒草漫漫,晋国士大夫风雅不再,只剩一片坟地――这样回答仅仅是译诗,没有进行概括。吴宫花草与晋代衣冠代表什么,分属诗歌描写内容的什么类别?回答这些问题就是从具象到抽象的提炼。“吴宫”与“晋代”代表的是王朝,诗题是“登台”,“忧时伤世”是登高类题材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幽径”“古丘”则代表了萧条冷落,即当年的繁华如今衰败了,因此答案便锁定在金陵的“历史遗迹”上。

颈联同样,仅答青天作了三山的背景,水流分隔开了白鹭洲,不得分。再追问一句,这些描写对象代表了什么?无论是青天、三山、河水还是白鹭洲,联系诗歌标题,可以看出,写的都是登上凤凰台后所见的金陵美丽景物。答案的关键就是“自然景物”。

爬罗剔抉纲举目张

选做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最后一道是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这一题得分也很低,原因仍是缺乏概括意识和概括能力。

许多同学能从原文摘出如下答案:

(1)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2)结识名流,游学日本,广泛涉猎。(3)吸收前人成果但不盲从;有考据学基础,又能吸收新知。

这是按原文顺序摘出并适当整合的答案,但还需将具体原因分分类,找出支配这些条目的“纲”来。譬如第一条的三点实际说的是主人公的“好学精神”,第二条说的是主人公成功的机遇――“广泛交游,开阔了视野”,第三条讲的是“治学方法”。

高中语文概括篇10

一、在教学中落实“大语文”教学思想,拓展知识迁移的空间

语文教材是我们培养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材料,也就是说我们是利用教材来教,而不单纯是教教材,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让学生在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的方法逐步发展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重个人情感体验。例如学习鲁迅的文章《雪》之后,可把阅读《雪》时所掌握的象征、拟人、对比等手法的运用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的方法用来学习《海燕》,这就是知识技能的迁移。这一点可称为情感体验的迁移。

二、指导学生学透知识要点、学会运用知识联系的方法,打造知识迁移的基础

基础知识是其他知识技能的根底,它为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只有让学生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基础知识越多,可利用的共同因素就越多,学习迁移性就越大。在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将知识按基础知识、阅读、写作、文言文、综合性语言分类,每类包括若干知识点,每个知识点再分小类。

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联系是产生学习迁移的主要客观条

件。在教学中,运用联系的方法,从知识、技能相互关联中去引导学生理解,搭建知识与知识之间,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供学生掌握知识系统,打造好迁移的基础服务。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间的联系,唤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并加以运用。例如,积累文言字词时,就用先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文言课文,找出一些词的相同用法和不同用法。在讲授《隆中对》第一节时,把“躬耕陇亩”与“绝知此事要躬行”中的“躬”;“时人莫之许也”中的“许”与“高可二乘许”“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中的“许”进行比较学习。同时引导他们理解:知识之间是互相联系着,孤立地掌握是死知识,联系地理解才是活知识。正如语言准确严密离不开修饰限制成分,描写方法与修辞密不可分,说明方法和议论方法也与某些修辞手法有相通之处。而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科目与科目之间,更是构成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打开思路,拓宽思维,形成迁移能力。

三、启发学生学会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搭建知识迁移的桥梁

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迁移程度的快慢。概括水平高者,迁移速度就快;概括水平低者,迁移速度也就较慢。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三方面的概括能力。

1.抽象概括

语文教学中的抽象概括就是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了解文章的内涵。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例如小说,是通过对人物肖像、语

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等。

2.归纳概括

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这样就能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还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概括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是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程度排列顺序,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我们可以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

括,找出规律性的文体知识。当然我们还要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扩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比如,各册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

3.总结概括

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现实生活中的哲理和经验又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要求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留心他们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并且时时总结。例如身体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亲身体会能丰富我们的经验。我们要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这样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就是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发现一些内容,还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只有认真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才能对我们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才能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

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