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行业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18:16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执行过程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155-01

1目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预算在企业运营过程的重要作用。但在金融危机暴发后,众多企业的相继倒闭、破产也同时暴露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据调查了解,这些企业倒闭、破产的原因有一部分则是因为缺乏财务预算或财务预算管理出现了严重问题。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对财务预算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对财务预算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这一点我国企业至今仍普遍存在。首先,当前我国许多大中型在编制预算时皆侧重生产,甚至出现在编制预算时销售部门都不够参与,这样的预算很难在实践中有较强执行力度。其次,目前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财务预算方面皆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这是不科学,也是不合实际的。此外,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对于财务预算是陌生的,不知其姓,不知其名,往往仍给财务部门去负责,自己却从不过问,或不知道要去关注财务预算,换言之即对财务预算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顶多是人云亦云,其云也仅仅浮于表面上,致使财务预算在企业发展过程很难得到有效的实施,进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1.2财务预算没有与企业的战略相结合

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由于过多的注重企业短期活动,进而忽视了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使得所制定出来的预算指标与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与企业执行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衔接不上,或衔接性差,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无助于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互偏离,无法取得预期的预算效果。此外,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自己的利益,如在效益与个人薪酬、升迁相挂钩的企业中,经营者为了在当年得到更多的收入而寅吃卯粮,将以后年度的收入提前到当年确认;将相关的费用推迟到以后年度确认;忽视对科研的投入,使公司的技术得不到提高,使公司的发展潜力受到损害;忽视对员工的培训,不提拔和选聘新员工,使员工对公司的发展漠不关心,直至跳槽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财务预算的执行和效果,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1.3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财务预算数量大、环节多,在编制、执行过程中涉及的各个学科、各个方面,如财务、会计、管理、计算机等知识和技能。然而,纵观当前诸多的预算人员,其明显存在着素质较低,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匮乏等问题,许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不能完全满足财务预算管理的需要,严重影响着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如,有些企业的财务预算人员计算机水平低,编制预算主要采用手工计算,导致编制预算的成本过大,加上预算管理的效果又不理想,使企业对财务预算产生了抵触情绪,阻碍了财务预算的有效进行。

2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如上所述,财务预算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作用,尤其是当前仍处于金融风暴的影响期,财务预算更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如何才能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和控制呢?本文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2.1重新认识财务预算的重要性

对于财务预算的忽视或认识不足,是当前诸多企业财务预算存在的普遍问题,同时也是这些问题存在的首要原因。目前大多数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没能在人力、财力和政策上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也就不能保障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许多企业领导对预算的认识程度也只是达到表面,他们往往到最后审批的时候,才会简单地关注一下。正是由于认识高度不够,所以许多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在力度上、重视程度上都比较欠缺。为此,企业领导者应该重新对财务预算有一个新的认识,从企业治理和企业管理创新的高度来重新认识财务预算管理,了解和掌握财务预算的影响、编制和执行,并引以为重。对财务预算(本文泛指全面预算)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加以引导和控制,充分利用自己在企业中的影响力,给予相关部门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样将有利于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有利于调动企业各个部门参与财务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实行全员预算管理。

2.2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确定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

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由于过多的注重企业短期活动,进而忽视了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使得所制定出来的预算指标与企业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不相适应,各期编制的预算与企业执行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衔接不上,或衔接性差,预算的制定和执行无助于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造成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互偏离,无法取得预期的预算效果。众所周知,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是着眼于企业未来的一种管理,其目标应该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为基础。如果没有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或偏离企业战略目标,失去了战略意识,那么所制定的财务预算充其量也只能说是企业的短期行为,就会失去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不可能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所以财务预算管理过程必须是围绕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而采取一系列措施的全过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从属于企业的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的战术和方法。企业的战略导向、战略目标将直接决定预算模式的选择,决定预算重点及其需要从哪方面进行重点保障,决定预算目标如何具体确定。财务预算只有这样定位,即定位在企业战略目标之上,才会有生命力。

2.3提高财务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得益于企业财务预算人员素质的提升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此,企业应对预算人员进行必要的相关培训,加强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鼓励预算人员自主积极地去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现代化管理、信息技术等,提高综合素质和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不断提高财务预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由于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环节多,工作量大,因此,如果没有强大的系统支持,财务预算管理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财务预算管理的时效性及准确性也就难以实现。为此,有条件的企业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建立eRp系统,实现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2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3

关键字:财务战略;市场经济;风险控制

我国企业的财务工作主要集中在短期财务核算等基础性方面,普遍缺乏战略性的财务管理与规划,即使部分企业制订了财务战略往往也不能与市场经济完全相适应,因此企业要顺应时代需要,尽快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一、企业财务战略与特征

财务战略是指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整体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与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主要特征如下:

1.动态性

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战略的变化。一般而言,当一个企业面临的理财等环境没有发生变化时,一切都可以按照企业原来制定好的财务战略行事,但是一旦企业的理财等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财务战略也应该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体现财务战略的动态性。

2.长期性

企业的财务战略不是为了解决企业当期财务问题而制订的,而是为了使企业在未来可以健康、持续以及长远发展而制订的,因此,财务战略一经制订势必会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3.全局性

财务战略是以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的全局性工作为对象,根据企业长远发展需要而制订的,因此,财务战略的制订涉及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企业的财政战略对企业各项财务活动普遍具有指导性,这也体现了其全局性的特征。

4.风险性

由于企业面临的各种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任何企业的财务战略都伴随着风险。财务战略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一旦实现,会给整个企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使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企业财政战略制订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战略管理认识不足,财务战略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的企业都存在着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财务战略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对财务战略管理认识不足,认识不到财务战略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简单的认为制订财务战略费时费力,因而不会主动去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二是财务战略意识淡薄,财务战略执行不力。一些企业管理者尽管认识到了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也专门聘请人才来帮助企业制订财务战略,但是由于财务战略需要企业财务组织来执行,而我国很多企业的财务组织还存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与市场经济下的战略管理相脱节,所以会导致企业财务战略难以得到执行。此外,由于财务战略在执行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例如:与企业其他业务相冲突等,也会影响企业执行财务战略的决心。

2.缺乏财务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也不断增多,所以,如果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仅会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实施,更会影响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我国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对财务风险予以足够的重视,更没有根据自身企业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预防财务风险的防范机制,从而一旦企业发展遇到财务风险,就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更可以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与实施。但是在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很多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都尚未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不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法从制度上有效的约束企业的经济行为;二是部分企业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在企业内部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使得企业财务战略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此外,即使部分企业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设置的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无法对企业经济行为形成强有力的监控,也就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可以得到有效实施。

三、企业要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回避的,完善和剔除这些问题还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要走,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以及合理控制经济增长速度、防止泡沫经济出现等工作都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一旦财务战略出现偏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对企业生命力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中,以下三个方面需要企业高层财务管理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1.提高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财务战略理念

我国企业要想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就必须要提高企业对财务战略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树立正确的财务战略意识。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改变过往陈旧的观念,充分认识到财务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订与实施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其次,强化财务战略的执行力度,财务战略只有得到了充分地实施与执行,才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企业有必要制订一系列有效措施来保证财务战略的执行。此外,企业在制订财务战略时应该结合本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根据企业发展需要,一切从企业实际出发,不要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财务战略模式,不然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一个企业在实施与执行企业财务战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为了将风险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为了保证企业财务战略得到有效落实,企业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网络与风险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的预测与防范,并制订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风险规避方案,如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控制投资风险等。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保证企业的财务战略顺利实施。

3.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财务战略得到贯彻与执行。因此,企业要想制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战略,就必须要有一套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可以提高企业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尤其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贯彻与执行财务战略的重要性;二是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约性,可以使企业有效的控制筹资、投资、资产管理、收益分配等生产经营环节,有助于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三是可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并保证其独立性,发挥出其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监管作用,使企业财务战略的执行得到有效监督,减少风险,提高财务战略的执行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萌.浅析企业财务战略管理[J].现代商业,2010(20).

[2]任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0(03).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4

(一)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够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被广泛的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但是仍然有许多企业的管理层没有充分的认识财务管理,这是导致企业随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的重要原因。他们简单的将财务管理当做管理企业资金的工作,没有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严重阻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意识和基础薄弱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往往忽略了财务管理工作。正是由于企业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采取管理的重要性,才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许多不足,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同时企业人员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这也是导致企业财务人员能力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内部控制不足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内部控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内部控制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许多企业的新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的需要。企业财务管理在信息化下信息维护制度不完善增加了企业财务的风险。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控制的专业人才缺乏。

(四)企业中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

目前大多数企业将企业的重点放在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上,反而忽视了企业发展过程中起最重要的内容,即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企业财务人员的学历较低,这是由于企业认为财务管理仅仅是简单的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且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不熟,这是制约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直接原因。此外,企业缺少专门的会计主管,即使有也大多是由投资者兼任,这严重威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二、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一)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知识培训工作

企业人员的能力体现了企业的文化建设水平,因此企业首先要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员工培训的过程中要重点提高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奠定基础。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为了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首先要控制相关部门的支出费用,强化财务支出的每个环节。比如企业可以制定详细的程序和制度来规范企业人员的行为。其次,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信息化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推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实施。此外,企业要建立全面的激励约束机制,让财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互相监督。为此,企业可以对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人员进行奖励和表扬,在企业内实行竞争机制,让人员能够互相提升自己,对自己的工作谨慎负责。

(三)转变观念,树立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

虽然近几年会计电算化进行了大范围的推广,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水平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理念,实现财务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统一。同时企业要全面认识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

三、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采取信息化能够保证报表自动生成,通过自动化管理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的水平。其次,企业财务信息化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让各个部门都能充分利用数据信息。此外,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能够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并保证了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过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5

【关键词】工会组织;财务管理

一、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工会组织团体成为缓和企业劳动者与管理层紧张关系,加强凝聚力的重要力量,工会制度在经济发展新时期发挥的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工作是单位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样工会作为一个组织团体,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时期下,工会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分析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开始,探究提高企业工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企业工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工会财务管理的独立性不够,公平公正原则贯彻不彻底

很多企业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岗位设置不合理,工会领导干部仅有一人担任,有的企业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财会人员,出现了领导兼任财务管理工作的情况,极大的影响了工会的独立性,阻碍了企业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除此之外,有一部分企业甚至连工会组织都没有成立,企业领导层与基层劳动者缺乏沟通渠道,在信息反馈上不够及时,容易造成企业内部矛盾,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设立工会组织的目的是使职工代表与相关领导者站在广大职工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为职工争取正当权益,使职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发展中去。但是,工会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受雇与企业领导,受上层的指导监督,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工作时,并不能公正合理的坚持独立性原则,不能很好的为职工谋取福利。

2.企业管理层对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工会是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起的一座沟通的桥梁,对企业发展影响深远,然而目前尚有很多企业认识不到工会及其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工会的运行关心不够。企业对工会存在错误认知,将工会的运行与发展看作企业的额外负担,为了应付公事,单纯划拨经费给工会,而不去考虑经费使用是否妥当,造成了工会财务管理缺乏应有的监督。忽视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容易导致企业内部滋生腐败,损害职工利益。

3.工会经费不到位存在截留问题

有一部分企业虽然会在缴纳税款前,将工会经费进行列支,然而经有些工会反映,这一部分经费并没有到位,被长期截留在企业,用作其他用途。企业的这种做法归根结底也是对工会重要程度认识不足造成的,没有必须的经费来源,工会日常工作进展困难。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企业发起者将工会及其经费看作私有财物,导致经费长期落实不到实处,直到工会没有经济支撑了,这笔经费企业才勉强上缴。经费长期推托严重制约了工会的发展,为了发挥出工会应有的作用,必学解决这一问题。工会得以持续发展,才有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意义。

4.会计基础工作专业程度不够

目前,很多企业的工会并没有配备齐全的专门财务工作人员,基础的财务工作,特别是在会计处理方式与企业运营所使用的处理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一个企业,使用两种不同的记账处理方式,必然会造成财务上的混乱,给非法财务行为创造了可乘之机,例如发票的处理上,如果发票这一原始凭证不规范,很容易篡改账簿,使企业出现账物、账簿不符的财务问题。

三、企业工会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先建会后规范的原因

企业基本上都先出于需要建立工会组织团体然后才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规范管理。这种先建工会后规范管理的思路,对工会的管理准备不足,建立后就出现了问题,后期规范化难度大。就像建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地基不牢,后期建立起来的房子岌岌可危,易于倒塌。仓促建立工会,没有及时为工会健康发展创立完备的制度保障,工会内部问题油然而生。工会建立不仅需要制度保障,还需要专业的工会组织进行接管管理,以及企业管理者与劳动者的普遍认可。工会如果不能代表企业职工,则与期初建立的原意相违背,失去建立意义。同时,工会建立后期不能很好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会出现不一致甚至出现`规违纪的现象。

2.缺少专职工会财务工作人员

如果企业工会内部的专职财务人员不足,那么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只能交给企业财务部门的会计出纳人员兼任,企业和工会的财务工作人员不能相互独立。一方面,由于兼管了额外的工作,工作人员精力负担重,无法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两个财务部门的会计处理工作很容易出现滞后不及时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不准确不严谨的财务工作出现。

3.企业经营者认识上的偏差

简单来说工会财务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好、管好、用好企业上缴给的工会经费,但是企业经营者对于工会收缴会费与一些帮会门派的保护费等同起来,出现了认识上的偏差,在这种错误的认识下,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不断缩减工会的经费。

四、解决企业工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工会财务组织,确保工会在财务管理上的独立性

由于企业财会人员兼任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会财务管理的独立自主性,不能公正的代表职工,会出现偏薄企业一方的情况。因此,为了让工会在财务上更具有独立性公正性,企业必须为工会建立完善的专门的财务部门组织,聘请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避免兼任职务。这样才能确保工会的财务管理组织不再受企业领导层的干涉监管,才能逐步建立工会专门的银行账户,为工会财务管理实现单独财务核算提供可能。同时,工会财务经费的开支必须坚持工会领导者的审批程序,而不是经企业审批,这样才能实现财务上的真正独立,才能提高工会的财务管理水平。

2.加强企业管理者领导者对工会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获得企业经营者的支持与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工会的真正意义。可以说,工会是企业联系员工的纽带和桥梁,要想让桥梁和纽带更加牢固紧密,应该让工会保证正常的血液流畅,工会的经费就是“血液”,是工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保证。没有会费或是会费不能及时到位,都关乎工会的生存与发展,]有经费的工会就是失去活力的死水,就不能起到代表职工维护职工利益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认识到工会经费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意识。

3.加大工会经费的收缴力度

企业认识到会费对工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工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必要性,进而应该及时上缴会费,维持工会正常运行。经费是工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企业要想改善工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应该从工会收缴会费上进行进一步加强。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大宣传的力度与广度,让企业单位充分认识到会费的合法性基础,企业按时足额上缴经费,尽到对工会经费方面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另一方面,也是当今全国总工会大力支持的做法,通过国税系统代收工会经费,将代收的工会经费视同一个税种进行管理,实现与税收征管同步,同时采用数据集中处理模式,在国税局建立工会的集中数据库,实现国税与工会之间、国税工会上下级之间管理信息的共享。更加有力有效的完善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4.完善工会内部会计制度

工会内部会计制度是处理会计工作进行财务管理的制度基础和基本规则,是否完善合理直接关系到工会财务计算上的正确与否。企业要加强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工会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完善适应良好的工会会计制度,将工会财务工作的岗位责任落实到实处中来。在会计制度的规范化指导下,财务人员使用统一的会计标准处理会计实务问题,并且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避免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工会财务人员在日常的报销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把好原始票据关,对不规范不在标准之内的票据坚决不予审批报销。另外,企业为了确保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应该安排定期的岗位培训工作,加强工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专业要求,使得会计工作做得更好,使得管理水平更进一步。

5.引入财务预算机制,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效率

虽然工会财务有自己的会计处理方法,但是工会财务管理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管理方法,企业先进的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运用到工会财务管理之中。例如,工会就可以引入企业的财务预算机制,运用到工会的日常财务管理中。工会引入财务预算机制,不仅可以使工会经费的收支情况、来龙去脉更加清晰明了,使工会组织者清楚的明白工会经费的使用情况。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财务预算机制获得工会是否需要或什么时候需要的经费的信息,避免双方在交流沟通中出现认识偏差。财务预算机制还可以节约费用支出,将企业上缴的有限的费用发挥出最大的功效,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总之,预算机制的引入可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使工会财务工作在管理上更为有效便利。

6.建设一支优良的工会财务管理队伍

工会除了需要专门的财会人员之外,还需要建设一支优良的管理队伍,这个队伍可以很好的对财会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且将财务管理工作落实到工会实际中。要建设政治立场坚定、作风硬并且专业能力过关的队伍首先应该从认识上入手。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正确把握财务管理工作的前进方向,不走歪不走偏,将财务管理工作放在工会工作的中心位置。然后要合理选拨管理人才,在竞争机制的良好运行下,通过优胜劣汰挑选出最适合的人员投入到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最后是要较强培训与监督工作,只有定期与不定期的培训相结合,才能使工会财务管理者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才能满足代表职工诉求的要求。除了培训工作外,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也不能懈怠,将监督工作穿插到财务管理中,避免出现腐败、现象的发生。总之,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工会的重视程度,认识到工会存在的意义,并且全力支持工会的工作,尤其是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会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

五、结束语

提高工会的财务管理水平对于全体工会工作人员来说任重道远,对企业来说是个永恒的话题,必须时刻探索提高工会财务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6

【关键词】管理会计职能作用建筑企业运用 

建筑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柱型产业。建筑行业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将管理会计应用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筑企业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建筑企业相关负责人要结合建筑行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建筑企业资金应用的合理性,从根本上提升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一、管理会计的相关概念 

管理会计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很多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不够完善,并没有把管理会计纳入财务管理的范畴。建筑企业要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向管理会计转变,实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1]。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一)对企业全面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进行规划 

管理会计结合企业内部管理状况,提供各种管理信息。它既包括加工、修正后的财务信息,也包括大量的非财务信息。管理会计相对比较自由。不受会计政策和制度的制约,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和管理需求,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变动进行分析,并通过与业务数据相结合,来反映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企业全面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信息具有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二)通过分析指标变动,揭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通过结合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的指标变化,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企业管理层反映。首先,管理会计通过纵向的数据对比,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资金应用情况等具有明确的了解,并对预期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其次,管理会计通过与同行业进行对比,认识到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和竞争中的态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2]。 

(三)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 

以建筑行业为例,管理会计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行业的市场行情和行业变化等进行分析,对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决策更加的科学合理。同时,管理会计通过对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成本、税金和利润等进行核算和评估,以了解建筑企业的内部状况。管理会计通过结合当前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考虑经济规律的作用和经济条件的约束作用。通过合理科学的量化模型,对企业的成本、利润和资金应用情况等进行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 

(四)实现全面目标管理,对企业内部进行协调 

管理会计是根植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它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密不可分,直接决定企业发展和决策中的经济行为。管理会计通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进行全面目标管理,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目标达到一致和统一。管理会计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内部经营管理、决策和控制等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满足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对各部门的管理任务和目标进行明确的划分,实现各管理部门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促进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整体管理目标的实现[3]。 

(五)用数据信息对各部门工作进行汇总 

企业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和管理要素相对比较多。企业的组织架构也比较清晰,企业内部员工各司其职。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会对日常工作状况进行汇报。但是,企业各部门之间具有独立性,缺乏交流和沟通。管理会计能够改变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通过用数据信息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明确的反应,让各个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和了解,很大程度降低了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的难度,使各方面的信息更加清晰明确[4]。 

三、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运用 

(一)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普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相关建筑部门对外国的管理会计理论进行不断的完善。并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制度不断变革。同时,建筑企业相关部门越来越认识到培养管理会计专项人才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应用并不是很普遍,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从业人员并不能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建筑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问题。相关建筑部门应该结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对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和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促进建筑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5]。 

(二)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理论与实际脱轨。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很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不注重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行业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进行实践,导致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普遍。首先,研究人员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的相关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缺乏可操作性。其次,管理会计的研究工作没有立足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而是对外国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大量的借鉴,并不能满足中国建筑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最后,管理会计的研究层面狭隘,并没有在我国建筑行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得到普遍应用。 

2.研究方法单一。管理会计涵盖的范围很广,适用于诸多领域。管理会计涉及到的知识构成也相对较多,既包括会计学和数学知识,又包括统计学和经济学知识。目前,我国管理会计主要停留在对经济数学的研究,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理论研究,很难满足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6]。

3.法律法规不完善。完善的法律法规能够对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制约。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建筑企业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阻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普遍应用。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对建筑行业市场起不到很好的约束作用,导致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建筑市场的具体情况对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 

4.专业人才缺乏。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我国普遍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建筑企业中很多会计具有相关的管理会计知识,但是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其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并不乐观。建筑企业的管理会计,既要具有扎实的管理会计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要具备相关的建筑学知识。会计专业人员虽然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有所涉猎,但是普遍缺乏实践,制约了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的普遍应用[7]。 

(三)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途径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结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结合,推进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建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时候,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加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避免管理过程中的重复和资源的浪费。管理会计对建筑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进行相关财务决策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的重要作用。在建筑企业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协调好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关系,促进建筑企业的快速发展。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层面的发展很迅速,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却存在诸多问题。任何理论的研究都要为实践服务。研究人员在对管理会计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也要结合我国建筑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管理会计应用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相应的实践。将与管理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践中,既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完善。 

3.对管理会计行业进行有效监督。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建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国家的宏观调控,又要重视建筑企业自身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专门的监督部门,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监督,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规范和市场制度的完善。建立专门的部门和机构,有利于管理会计体系的建立。同时,能够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加强学术交流,让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真正为建筑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促进管理会计理论知识的完善和实践的快速发展[8]。 

4.加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的分离,导致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管理会计人才。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我国建筑企业整体财务发展水平。相关部门要对管理会计师和普通会计师进行明确的划分,对管理会计师的相关职能进行具体的要求。管理会计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同时也要有相应的管理才能和知识储备,满足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应用。相关部门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制度考核体系,通过严格的考核,对管理会计人才进行选拔,促进管理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同时,建筑企业也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措施,以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适应建筑企业的发展需求。 

四、结语 

管理会计是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发展水平的制约,管理会计在我国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并不普遍。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加强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促进建筑企业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桂秀,汪智芳等.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J].现代商业.2011.(20):229. 

[2]张妮,张旭锐.浅析责任会计在建筑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43. 

[3]孙洁.加强农发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5.(11):80-81. 

[4]顾海燕.试论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推进企业精细管理[J].科技视界.2015.(04):319. 

[5]郝桂艳.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31):252.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7

―、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内在逻辑

按照信息系统论的观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分别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其中,财务会计亦称“对外报告会计”,它以主体已发生或已完成的交易与事项中的财务数据作为输人,按照公认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要求,运用若干普遍接受的会计惯例,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进行加工,最终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有助于决策和反映受托责任的信息输出给主体外部的使用者。由于财务会计以财务报表作为对外报告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设计应立足于财务报表,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不同环节,“基础会计”课程主要解决从凭证到报表的记录这一环节的问题,而“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应解决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三个环节的问题。

具体而言,“基础会计”实质为初级财务会计,是“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的基础,其重点在会计记录这一环节,以掌握簿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核心,兼顾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级财务会计”以法人企业(非金融企业)的常规业务为依托,其重点是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掌握通用性的确认标准、计量规则及报表编制方法为核心;“高级财务会计”实质为特殊财务会计,以非法人企业或者法人企业的非常规业务为背景,主要由特殊主体会计(如集团合并报表会计、总分支机构会计等)、特殊业务会计(如衍生工具会计、重整和清算会计等)和特殊呈报会计(如分部报告、中期报告等)等三项内容组成,其核心是特殊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会计教学的目标导向

高等会计教育的目标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决定,具体地说是由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决定。在我国,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规定,会计教育的目标是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财务会计教学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中的一个子目标,是会计教育目标的具体化。笔者认为,给学生讲授最新的会计知识是“与时俱进”思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反映,“理论导向型”或“实务导向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本科阶段的财务会计教学并不恰当,其目标定位应是“准则导向”。

事实上,“理论导向型”和“实务导向型”教学模式本质上都是将会计准则视为纯粹的技术规范:前者就会计论会计,试图从理论上演绎出最优会计准则;后者侧重于如何具体应用会计准则;而“准则导向”的目标定位不仅将会计准则视为技术规范,更重要的是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准则制定权的争夺,只有正确把握会计准则的这一内涵特征,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教育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的双主导型目标。

(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

1.“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科人门指导”课程的学习,能够使本科生知道大学四年应该学习哪些课程、这些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应该如何拓展知识结构等问题,帮助他们及早树立专业意识,形成专业思维(刘海生,2006)。因此,“基础会计”课程应作为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人门课程而非专业人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尤其是要让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程序的记录环节,即从原始凭证开始到财务报表结束这一过程,为进一步学习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后续课程的奠定基础。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财务学和审计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学生应在学习“基础会计”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标准及计量规则以及财务报表的列报和编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处理法人企业的通用类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能力以及对财务报表的理解能力),以便较好地适应日后从事企业日常财务舍计工作的需要,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继基础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后开设的又一门会计类专业课程,是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和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髙级”二字表明了这门课程的层次和难度,也说明了这门课程所涵盖的教学内容,课程主要涉及会计领域的一些“难”(会计难题)、“特”(特殊业务)、“新”(前沿领域专题)内容,是对中级财务会计一般性会计业务和财务报告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特殊主体、特殊业务及特殊呈报情形下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应对复杂财务会计问题的适应能力。'

三、财务会计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上是以财务报表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对外报告会计,其知识体系的核心是财务报表各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其中基础会计”课程主要针对财务报表要素的记录;“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则分别针对通用性和非通用性的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按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不同,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内容的分工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四、财务会计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师资队伍建设

财务会计是一门融理论性、方法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独立学科,以准则为导向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会计准则性质的认识,这就要求授课教师既要有丰厚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又要有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在教学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师资大多数是走出校门后直接进入课堂,缺乏与会计实务界的联系与沟通。这样的师资来源有两点不足:一是所学的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实践应用而略显生涩,在教学过程中容易照本宣科;二是没有会计实践经验,对准则的理解容易停留在技术层面,缺乏对其经济后果的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强与职业界的合作。高校应与会计职业界建立联系和交流机制。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鼓励会计教师每年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兼职一段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会计实务,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务能力;邀请会计职业界的资深人士来学校讲学;组织有会计职业界与教育界参加的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二是会计教师应积极主动进行社会调查。在社会调查中,会计教师可以接触到实际的会计案例并将其加以总结,只有经过自己实际体会与总结的会计案例,在课堂上讲授起来才会是丰富多彩的。三是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同教师的知识结构、理论和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加强横向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无疑将有助于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需要有配套的教材予以支持,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从目前情况看,一方面,《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仍沿袭着“理论阐述+规范(准则、制度)解释+会计处理举例”的套路来编写,形式刻板,体裁单一;另一方面,缺乏对教材提及的会计学关联知识的阐述和解释,内容过于集中、单薄。会计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学科门类,必然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认为,“学校中的求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方法”。认同这一教育理念,就会统一财务会计教材的指导思想,使教材内容朝着稳定性方向发展,更多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精髓,教学内容也将会更加丰富多彩。

(三)以提高职业判断力为核心,推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

新会计准则在其会计理念、体系结构以及具体内容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同时也使得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从而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等会计标准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企业现实与未来的理财环境和经营特点,对经济交易和事项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会计信息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主体的决策。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8

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单位会计工作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单位会计工作总结范文12019年,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将本人一年以来的工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注重提升个人修养

认真学习财经、廉政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让知识伴随年龄增长,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年来,本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完成财务决算收尾工作,办好相关事宜,办理事业年检。认真总结去年的财务工作。对各类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对财务专用软件进行了清理、杀毒和备份。完成新增固定资产的建账、建卡、年检工作。

完善了财务手续,写出了自查情况、经验体会、内部控制度建设情况及会计制度执行情况,进一步规范了会计行为。办理职工增资事项。为审核认定免交残疾金报送了劳资表、残废证、工资领取单。申报缴纳合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下半年医保,住房公积。按规定录报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办理人事工资审核等。

三、勤勤恳恳做好后勤服务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在工作中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工作制度和职业道德,乐于接受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如为执法人员考试报到、做考前准备工作,完成廉政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等文字材料的撰写。

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我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同时体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哪怕是毫不起眼的工作,都应该用心做到最好,哪怕是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也要善于从中寻找乐趣,做到日新月异,从改变中找到创新。

单位会计工作总结范文2一、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

通过学习,我切实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与业务工作技能,在思想上与公司保持一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全心全意为公司服务的思想,增强了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与时俱进,增强大局观,能较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贯彻执行,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能完成较为复杂、繁琐的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绩。同时,我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的敬业精神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服从公司的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岗位实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坚持把工作做完做好,获得了公司领导与职工群众一致肯定。

二、努力工作,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我在公司里主要从事行政、财务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公司的重要工作,我切实按照公司的工作要求,刻苦勤奋、认真细致地把每一项工作做好,保证工作质量。在行政工作中,我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按照公司领导的要求,为公司各部门做好服务工作,确保公司总体工作顺利进行。在财务工作中,我按照财务工作要求,认真做好财务工作,充分发挥财务人员既理财又当家的作用,切实维护公司利益,努力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多年的行政、财务工作中,我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素质。我作为公司的行政、财务人员,肩负着为公司和职工群众服务的职责,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努力按照政治强、业务精、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要求对待自己,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涉及行政、财务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与业务知识,把它学深学透,领会在心里,运用到具体实际工作中,以此全面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和管理素质,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每项工作任务,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同时在实际行政、财务工作中,我做到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爱岗敬业、履行职责,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全力实践“团结、务实、严谨、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

二是热情真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我认为自己不管是做行政工作,还是做财务工作,都要树立服务意识,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热情真诚,把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我的第一要务和头等大事,坚持做到“四个不让”: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受阻,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来办事的职工群众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公司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使来办事的职工群众感受温馨,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自己的优质高效服务,获得大家的满意,全面提升行政、财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的发展。

三是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工作。行政、财务工作范围广,事物琐碎繁杂,需要认真、细心、耐心和负责。我以公司的工作需求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以职工群众的满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始终把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荣辱和公司的荣辱结合在一起,从公司利益出发认真做好工作。同时积极做到创新,创新是干工作的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意味着走老路,重复机械劳动,也就没有任何工作效率。为此,我奋发主动、创新工作,随时把握时机,寻找工作的突破点,迎难而上,积极完成工作,争取取得优异工作成绩。

三、努力实践,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我从事行政、财务工作多年,认真学习,努力实践,掌握了行政、财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行政、财务工作的岗位能力和技能。多年来,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业务特长,在各项行政、财务工作中取得优良成绩,所经手的业务工作基本没有出现差错,获得大家的满意。通过努力实践,我提高了自己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完成公司布置下达的工作任务,确保把工作做好,提高工作质量。

四、学习业务,增强业务工作本领

我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总觉得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特别在当今发展迅速的时代,学习就更加重要,一个人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必定被时代所淘汰。我从事行政、财务工作,除了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国家方针政策外,重点是学习行政、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学好了这些内容,掌握行政、财务工作知识,才能做好行政、财务工作。在学习上,我既巩固已有的行政、财务知识,又特别注重学习当今最新的行政、财务前沿知识。由于自己平时注重学习,切实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因而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我基本能做好自己的行政、财务工作,没有出现差错,取得较好成绩,这一点,我自己感到很欣慰。除学习行政、财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我还学习自己的公路工程管理专业,做到经常翻阅公路工程管理方面的书籍,留心公路工程管理技术的发展状况,切实提高自己公路工程管理的知识与技能,适应自己将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五、严格要求,培育良好工作作风

干工作除了业务知识与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工作作风。我从事行政、财务工作,以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做到和气、关心、体贴、温暖。工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对待每一项工作,负责到底,做好任何工作。对自己做到技能精、作风硬、讲诚信、肯奉献,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把自己的爱和真情奉献给公司。在培育良好工作作风的同时,我加强自己执行力建设,使自己成为公司卓越执行型团队的一员,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公司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和各项决策部署;善于把公司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抓紧时机、加快节奏、提高效率和工作进度,努力为公司做出优异工作成绩。

六、廉洁自律,确保清廉人生

我作为一名从事行政、财务工作的人员,做到廉洁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既是公司领导的要求,也是职工群众的希望。为此,我认真贯彻落实_在_届中纪委三次全会讲话中提出的“六个着力、六个切实”的要求,遵守_届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廉洁自律五条规定,学习“_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学习公司各项廉洁规定与工作纪律,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在工作上,做到洁身自好,清正廉洁,决不跟腐败风气沾边,努力打造自己清廉人生。

这些年来,我认真学习,努力工作,虽然在思想觉悟和业务知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自身业务技能较为精湛,完成了全部工作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绩,但是与公司领导的要求和职工群众的希望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差距,需要继续努力和提高。今后,我要继续加强学习,深化管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奋发努力,攻坚破难,把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人民公路事业的发展,做出我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单位会计工作总结范文3在领导及同事们的帮助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个人无论是在敬业精神、思想境界,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将本人一年以来的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在学习上,注重提升个人修养

1、通过杂志报刊、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2、认真学习财经、廉政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3、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严格按照“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

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4、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让知识伴随年龄增长,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5、全力融入单位组织开展的各项业务技能活动,在领导的带领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挖掘了自己的潜力,增长了业务知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政治业务能力。

二、在思想上,认真履行廉政建设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者,我在工作中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工作制度和职业道德,做好财务工作计划,乐于接受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如完成单位领导离任审计、廉政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及清房相关事项等。

三、在工作上,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年来,本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财务战线上,本人始终以敬业、热情、耐心的态度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对待来报账的同志,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热情服务、耐心讲解,做好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不刁难同志、不拖延报账时间:对真实、合法的凭证,及时给予报销;对不合规的凭证,指明原因,要求改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单位的后勤财务工作顺利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思考

(一)经过这次全面总结,让自己又一次认识到自身在工作中、意识上存在许多不足。

基于这个目的,回想这一年工作,再和其他单位财务人员相比,还存在一下几个的问题,希望在20_年的工作中能够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1、财务工作距财务管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单位财务工作更多的还是会计工作,目前财务仅仅停留在事中记帐、事后算帐,对事务发展的预见性不够,不能将工作做在前面,往往是碰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2、会计工作中仍有许多待改进之处。

今年财政局组织我们学习了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财务制度中新的变化做出了调整和指导,也对我们的会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尤其在一些小问题的执行上不够坚决,在对一些已形成习惯做法的问题处理上,改变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3、管理工作的形式化、表面化。

有很多的日常管理工作作的还不够细致、深化,往往只拘于形式或停留在表面,没有起到真正的管理作用,对照制度的要求,还存在问题,针对这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将管理工作做细作深,应是今后工作中的又一重点。

4、缺乏沟通,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到位。

财务工作是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反映、监督,对本股室以外的信息应及时了解,而目前就是对财务暂时没用或是不相关的信息、知识没有主动与其他g股室进行沟通、了解;另外和领导的沟通还存在问题,对领导的工作思路及对财务工作的要求还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使自己的工作有时很被动。

(二)鉴于以上问题以及个人的一些想法,计划在20_年的工作中重点应在以下问题几个方面进行改进、提高:

1、在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上,还是要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有的放失;

同时向其他单位做的好的财务人员学习好的经验,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能力。另外,认真做好财务计划工作,保持与领导及时沟通,确保所有事项顺利进行。

2、力求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按照财政部《会计工作基础规范》和《财务管理制度》的要求,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只有按照《工作规范》、《财务制度》做好日常会计核算工作,做好财务工作分析的基础工作,才能为领导提供真实有效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财务分析及决策依据。

3、做深、做细日常财务管理工作

在接下来的一年,我计划多花一些时间,多研究研究财务软件及其他相关软件中的功能模块,尽可能使现有的功能得到充分利用,让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起到真正的控制、管理作用。

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同时,无论在什么岗位,哪怕是毫不起眼的工作,都应该用心做到最好,哪怕是在别人眼中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也要善于从中寻找乐趣,做到日新月异,从改变中找到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领导能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财务工作,我也会在工作中尽我所能,不遗余力地作好财务工作。

单位会计工作总结范文4在今年的工作中,自己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新举措的要求,在工作中要能够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顾全大局,以新《会计法》为依据。遵纪守法,遵守财经纪律。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爱岗敬业,坚持原则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认真履行会计岗位职责,一丝不苟,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服从组织安排,并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岗位任务工作。主动利用会计的优势和特长,给领导当好参谋,合理合法处理好财会业务。对各办公室人员所需报销的单据进行认真审核,为领导把好第一关,对不合理的票据一律不予报销,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认真做好会计基础工作,认真审核原始凭证,会计凭证手续齐全,装订整洁符合要求,科目设置准确,帐目清楚,会计报表要准确及时完整定期向领导汇报财务业务执行情况,除按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还能完成临时性工作任务。

二、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财务工作人员,肩负的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重托和大家的信任,更好的履行职责,就必须不断的学习,因此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煤矿兼并重组的新形势下的政策,自己无论是在政治思想上还是业务水平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坚持把学习和积累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坚持把参加各种学习活动与业务学习结合起来,并认真做好重点学习笔记。工作中能认真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履行节约,勤俭办公,务实开拓。

三、重视日常财务收支管理

收支管理是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收支管理,既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发展事业的需要,也是贯彻执勤俭办一切事业方针的体现。为了加强这一管理,我们建立建全各项财务制度,财务日常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管理的规范的制度化。对一切开支严格按财务制度办理,对一些创收积极进行催收,使得局和中心财务财务能够集中财力办公,通过财务室认真落实的执行,收效非常明显。在经费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既保证财务收支健康顺利地开展,又使各项收支的安排使用符合发展的要求,极大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达到了增收节支的目的。

四、认真做好年终决算工作

年终决算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进行结清旧账,年终转账和记入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财务报表是仅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单位领导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本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认真细致地搞好年终决算和编制各种会计报表。写出分析,能过分析总结出管理中的经验,提示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改进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也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五、科学调度,厉行节约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9

文章认为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是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学生难以较快胜任财务管理工作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建议,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文章分析了现有课程体系的不足,确定了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工作岗位需要、避免不必要重复,加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兼顾地区和行业特点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课程建议。

【关键词】

应用型;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课程设置与实施有不尽合理之处,大多数高校课程并没有根据具体的工作岗位需求进行设置。

1根据工作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

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

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

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

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

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

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

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

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

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

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

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

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除公共课程外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以及集中实践性教学课四个部分。

专业基础课就是指本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eXCeL在财会中的应用、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财经应用文写作、企业管理学和基础会计学。

专业课程是根据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Ⅰ、中级财务会计ii、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实务、投资银行学、管理会计、投资理论与实务、融资理论与实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网上银行与网上报税、资产评估学、审计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税法、行业会计、财政学、专业会计综合实训。

专业选修课程是为了扩展专业的知识面,满足服务地区或行业需要,开设的一些课程,包括企业会计准则专题、货币金融学、海南经济概览、企业设立与运行管理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具体开设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实训、企业财务会计岗位实训、企业投资和融资实训;在第二学期以及第四学期开设暑假社会实践课程。

【参考文献】

[1]汤炎非、谢达理.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第17期;

[2]Xiedali,tangyanfei.onDesignandimplementationofConverseandDynamicCurriculumtaketheaccountinginformationization,theexcellentcourseinHainanprovinceforexample,载2013年6月esucationtechnologyandmanagementScience;

[3]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财务管理人才建设的市场需求分析与培养设想.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4]崔莉,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思考.网络财富,2010年第10期;

[5]吕立伟、张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引领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财会通讯,2011年第21期;

[6]朱开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杨克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现状及改革构想[J].财会通讯,2006(8);

[8]朱传华.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23期;

[9]李文静.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8月上;

财务行业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咨询服务企业;质量认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防范

一、质量认证企业所处的发展背景分析

1.外部宏观发展背景分析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都影响着质量认证企业的一系列财务决策,而由于这些外部环境不受企业所控制,因此面对由这些因素引起的投融资决策、筹资决策等财务风险只能由企业从内部调整财务管理方式方法。国际贸易市场的开放虽然给质量认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也给质量认证企业的服务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这样的政治和经济背景推动着质量认证企业提高自身的测试条件,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而这些措施背后却隐含着较多的财务风险,比如购买测试设备的必要性、购买测试设备是否能够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测试设备的供应商是否能够及时提供设备、客户是否能够及时支付认证费用等等。此外,随着国家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关注度的提高,认证机构的声誉以及权威性成为其承接业务以及提供业务质量好坏的一个限制性要求。以工业电子产品的质量认证为例,通常情况下这些产品都会含有汞、铅等这些化学物质,但是有些客户需要通过质量认证来获得市场空间的拓展,为此它们往往另辟蹊径,而一些质量认证企业也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这就给质量认证机构带来一定的营运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2.外部微观发展背景分析

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认证市场的完全开放以及国内对认证需求服务的不断扩大,国内认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诸如挪威船级社DnV、瑞士SGS、英国itS、美国UL等国外认证机构也纷纷走进了国内质量认证市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质量认证企业众多财务风险因素中的比重较高,它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客户级别、所承接业务的性质以及合作伙伴的质量等等,这些因素都内在地折射出企业内部资本结构以及投融资等财务政策的偏好,进而决定着企业所面临的不同类别的财务风险。此外价值链上的上游供应商以及下游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信誉等因素也会从一些细节性的角度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

二、管理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全员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质量认证企业本身具有咨询行业的性质,它们所提供的是咨询服务和认证服务。财务风险管理虽然是企业高层管理者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其仍旧是靠基层的员工来具体操作的。比如,投融资活动的材料收集与整理、合作伙伴的筛选建议、供应商的具体选择、客户业务承接的筛选等等。因此,质量认证企业要想加强财务风险抵御能力,首先要提高全员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里所强调的是“全员”,因为许多咨询服务企业在财务风险培训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多忽视了基层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提高。例如,中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作为国内质量认证行业的“领头羊”,其非常重视各个部门基层员工财务风险意识的培养。由于不同部门对财务风险的理解不同,船级社采用通俗易懂的动画形式、Flash视频等形式向员工传递每个部门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中的重要作用,使员工明白其所做的每一件工作、所提供的每一条意见对于企业财务决策来说都至关重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刺激了员工的责任感,也提高了员工对财务风险防范的理解程度以及防范意识。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力度

财务风险隐藏于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对其的防范需要是全面的、细致的,而内部控制制度恰恰能够通过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内部监督等程序来满足这一要求。因此,企业可以将内部控制制度与财务风险防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防范。以质量认证咨询业务的承接为例,在承接业务时,内部控制制度下的企业会首先通过风险评估环节来评估该业务是否能够承接,承接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有哪些(是否影响与竞争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是否影响到债权人的利益、是否涉及机器设备的采购等等);然后按照企业所规定的咨询业务承接流程来办理相关手续,避免出现企业内部咨询人员与客户串通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严格按照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活动的原则);最后由企业内部的监督部门或者审计部门来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而考核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制度中财务风险防范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活动的设置所关注的不应仅仅是微观上的具体业务,也应当关注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政府相关优惠政策,将有可能存在的市场财务风险、税务财务风险等都纳入到考虑的范围之内。

3.做好投融资决策管理

投融资属于企业的主要财务活动,相应的也存在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面对激烈的竞争,质量认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寻求更多的外部合作伙伴以及投资机会,企业要认真分析这些活动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并且多角度防范这些财务风险。以寻求合作伙伴为例,从我国质量认证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实力的质量认证企业会偏向于选择外资合作伙伴。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地域差异以及法律环境的差异,会引发多方面的财务风险,稍有疏忽就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损失。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会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首先对任何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和罗列(法律法规的区别、技术上的差异、政策的不同等等),然后综合国内外一些优秀的合作案例来寻求某种因素下的可行性对策,尽可能的做到“有备无患”。实际上,企业在没有经历过一项投资业务或者一项融资策略时,大量收集相关数据与经典案例,利用“可比性”原则对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这恰恰是很多急于成长的质量认证企业所忽视的。

三、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技术性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结合财务风险防范相关理论知识,从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资本结构的调整以及相关财务风险指标等方面着手,与企业内部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1.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质量认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更加偏向于服务业的特征,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容忽视的。以某质量认证企业为例,该企业以风险预警机制图的形式来构建财务风险防范策略图。首先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评估的方式构建一套普通意义上的财务风险预警流程,结合企业自身承接业务范围、面对客户的类型等因素进一步细化整套流程。其次将企业日常的咨询业务、认证业务等按照整套流程来识别各个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然后在风险实际发生时对应上述流程来应对风险,并在事后对整个风险进行评估,进一步调整或者充实风险预警机制图。此外,该企业还设置了一套财务风险应急预案,即在面对一些没有经历过的财务风险或者一些特殊性质的财务风险时,应当如何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应对这些风险。

2.重视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一些财务指标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水平以及所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重视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咨询服务行业不像一些工业企业,工业企业需要由大量的生产资金予以支撑,而咨询服务行业更多的是需要人才的支撑。在财务指标的分析中,要重视现金流量以及资产负债率,尤其是在企业需要进行外部投资或者外部融资时。现金流量是企业日常运作的资金需求,而资产负债率则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结构以及市场竞争力。有专家提出了咨询服务行业确定资产规模的六要素,即资源整合能力、人力资源状况、所处的竞争地位、管理能力、国家的有关行业政策、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这六个要素来把握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于质量认证企业来说,它们更具有“时代的气息”,人力资源状况、行业政策以及激励约束机制在估计资产规模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更大一些。也就是说,除了要注重资产规模,也要注重规模内各种结构的合理性。比如,在政策紧缩时,企业可以保持合理的现金储备,确保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的财务风险;对客户所欠款项及时催收,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也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保障。虽然质量认证行业属于“朝阳行业”,但是在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时,依旧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平衡银行借款、民间借款的比例以及长期、中期、短期借款的比例,避免企业陷入过于被动的状态,产生债务危机。

四、结束语

质量认证企业作为咨询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市场空间的拓展。企业应当准确分析其所处的发展背景,从内部管理和财务技术两个角度防范和控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助推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郁慧单位: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上海分公司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