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慧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8:36:42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1

关键词:智慧校园;服务与应用;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7-0000-02

最近几年,数字校园有逐步向智慧校园发展的趋势,这是数字技术和信息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传统的数字校园是建立在掌握校园虚拟信息基础上的。智慧校园在保留这一概念的前提下,将虚拟校园向实体过渡。智慧校园是校园信息化进程的主流方向。

1“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是一种依靠信息技术,将校园的各种组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人力、设备、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校园系统。智慧校园是以物联网为技术平台,围绕信息相关性建立起来的,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节点是多平台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这一手段实现各个层面和领域的信息传递,最终达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标,简言之就是促进学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慧校园的技术基础是信息化技术领域的各种方法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其中感知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技术都是其重要的应用方式。在校园建设的安全防护、网络管理、智能教学、图书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感知、及时反映的信息化校园系统,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

2智慧校园的特征

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的区别是什么?有观点将智慧校园看作是数字校园的高级发展阶段,是校园数字化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这一观点的核心是将数字校园当作智慧校园的基础条件,强调网络技术设施的建设是智慧校园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在网络基础设置的支撑下奖励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校园内的数据传输畅通。以校园一卡通为例,学生从入学开始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都实现智能化管理;其次是感知化。感知化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图形识别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全新特性,他可以帮助管理者将教学、科研、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一管理和整合。感知化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校园管理工作的统一,提高整体管理效率。比如教室照明可以根据学生人数自动调整。第三,互动性。智慧校园可以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互动,使其联系更加紧密。比如校务管理平台就集成了网络、手机等多种通信功能,并且实现了语音通信功能,可以再校方与家长和学生之间建立更加快捷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了三方之间的沟通效率。最后是灵活性,因为智慧校园建立了无线、有限双网,并且实现了双网无缝衔接,因此其网络设施的基础条件是十分完备的,不仅网络容量大,而且具备了很强的拓展性,后续的客户可以自由的接入网络而不会受到容量和接入方式的限制。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加灵活多样的服务形式。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时灵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智慧校园的内容

3.1智能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网络基础设施是智慧校园的物质基础,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前提条件,因为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是智慧校园的必要条件。硬件设施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硬件设施在物理空间上上应该确保覆盖全校园的范围,既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教学设施,也要涵盖生活区。此外,网络硬件还应该具备可拓展性,随着校园建设的推进实现网络覆盖的跟进,确保智慧校园建设无死角。

3.2云计算平台

智慧校园之所以能体现出智慧性,其根本原因是它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系统,而这个处理系统的核心就是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具有信息传输效率高、硬件集成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三大特点,它可以利用网路技术将不同的计算处理器和存储单元进行统一的管理,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计算资源,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3构建物联网

物联网,即物与物之间互联的网络,物联网的定义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首先,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条件的,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功能拓展而得到的信息网络系统,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平台。

4智慧校园的服务与应用的案例分析

4.1智慧校园的服务与应用的案例

以某高校为例,该校早在2010年结合当前高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学校的发展规划,就已经确立建立智慧校园的目标:首先是构建智慧的校园环境,以物联网作为智慧校园的基础条件,打造一个教学、科研和生活一体化的智能校园环境;第二,向全体教职员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全校师生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使其能够第一时间获取校内的人员、设施等资源信息,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服务;第三,提升管理水平,在智慧校园的平台上实现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方法的改进,为学校开展体制创新提供技术支持;第四,提高决策水平。决策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数据的准确度,智慧校园可以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分析功能,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保障;第五,提高资源共享效率,智慧校园里将不同的系统平台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在全校范围内的信息和资源共享,并且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最终实现提高教育及科研水平的目的。

4.1.1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包括食堂管理、浴室水控管理、考勤管理、智能照明控制等。

4.1.1.1食堂管理

食堂管理是智慧校园重要组成部分,在该校的食堂管理系统中,师生每人拥有一张“校园一卡通”的电子卡,卡里面包含了用户信息。食堂的所有窗口都安装了读卡器,可以将学生的刷卡信息与系统数据库建立通讯链接,实现远程数据查询功能,在学生购买饭菜时自动查询一校园卡内的余额,并按照消费金额在卡内消去相应的数额。数据库可以将每一名学生的注册信息储存起来,为管理者对食堂消费数据进行查询提供便利。

4.1.1.2浴室水控管理

浴室实现了用水自动控制,这一功能也是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其主要的过程是将校园一卡通的电子卡放在浴室安装的读卡器感应区,然后同样可以显示出校园卡余额,刷卡之后可以自动进入消费状态。消费分为及时消费和流量消费两种模式,所谓即时消费是在读卡之后立即出水并按照出水量计算费用,而流量计为需要安装流量计,流量计对一次使用的总流量进行统计并将其作为计费标准。

4.1.1.3考勤管理

学生考勤管理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由教师来承担考勤管理工作,但是这项工作会在耗费教师大量时间与精力。该校通过在教室中安装读卡器,在每次上课前学生都必须刷卡才能够进入教室,读卡器可以将学生的刷卡信息发送到远程数据库,数据库服务器接收到刷卡信息后,将每一次刷卡行为保存着数据库中。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内就可以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查询考勤急了,对任意一节课中任意一名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实时监察,还可以对一段时间内的考勤情况进行统计。整个学期的出勤情况可以按照学生或者课程名称进行历史统计,为教师开展考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节约了大量时间。

4.1.1.4智能照明

校园照明设施都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接入互联网,实现所有灯具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教室照明和路灯按照总控制室的远程操作命令实现开关控制,而灯的开关状态也将传回控制中心,通过照明强度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照明亮度。比如可以通过监控教室的照明强度来控制室内照明的开关状态,如果教师内没有人,则可以通过远程信号自动关闭照明系统。

4.1.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包括日常教学、智慧图书馆和实验室管理等。

4.1.2.1日常教学

利用物联网技术,该高校建立了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从而对教学的质量建立保障和监控体系。首先,物联网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提供支撑环境,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1.2.2智慧图书馆

通过物联网技术,该校实现了图书馆智慧化的服务和管理。以智能书车为例,智能书车是一种移动式RFiD文献归架管理设备,通过智能书车可以实现图书信息远程查询、自动定位、文献架位信息导航等功能。智能书车的操作流程如下:首先将书籍放进车内,读取书籍信息并与书架信息进行对比,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率归架。

4.1.2.3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利用阅读器地获取存储实验设备的基本属性等信息,学生可以实验室内通过电脑登陆网络,获取实验的操作流程,操作难点等信息。与此同时,学生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错误的操作,可以通过远程信息系统发出自动警告并切断实验过程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实验过程的全部数据可以被记录下来并提供给实验者,以方便实验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实验过程和操作步骤进行改进。实验室内还安装了智能插座,智能插座除了提供传统的电源更能够之外,还可以将实验设备的耗电量反馈给管理者,使管理人员国力能够通过控制插座的开关动作来完成实验室的能耗管理。

4.2案例分析

以智慧校园在以上案例中高校的应用与服务可知,智慧校园是建立在物联网基础上的,其目的是实现校园服务的智能化,物联网可以实现校园内的信息共享,将全校的人力、物力、信息资源全天侯、全方位的进行互联共享。海量信息通过物联网的整合能够推出新的信息,从而提供智能化的服务。智慧校园的建立为师生开展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提供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但智慧校园在高校中应用的与实施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首先是成本问题,建设智慧校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包括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其次是师生隐私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可以跟踪用户的行动、习惯以及偏好等,信息资源及师生隐私如何得到保护成为创建智慧校园亟待解决的问题;最后,管理机制尚不完备,物联网如何维护、如何管理、如何使用都是很大的问题。

5结束语

从目前来看,智慧校园还是一个新概念、新事物,智慧校园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的校园,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智慧校园的建设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发展,统筹规划、逐步实施、通力合作,使智慧校园的建设日趋完善,突显校园信息化的魅力和物联低碳的生活乐趣。

参考文献:

[1]“数字学习与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举行[J].教育学报,2012(2):99.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2

【关键词】智慧物流;物流管理;教学改革

1智慧物流时代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

为提升智慧物流配送水平、营造开放共赢的物流发展环境,2016年7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文件,提出构建物流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引导物流活动数据化、加强物流信息标准化、推动物流数据开放化、促进物流信息平台协同化等要求[1]。智慧物流时代,先进信息技术将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基于互联网的物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动力。智慧物流时代对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为:①首先必须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企业物流业务流程与企业资源组织方式,掌握物流信息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优化、实时监测、通报预警、应急处置等环节的处理方法;②能有效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重塑企业智慧物流业务流程、创新企业资源组织方式,采用信息技术精准对接供应商、分销商、合作商、配送车辆、配送网点、配送客户等各环节信息,并建立深度感知智能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存、取、管全程智能化;③具备建设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的能力,能有效构建适应“互联网+”大规模定制的智能集成式物流模式,同时也能为具有小批量、多品类、快速交货和连续补货等需求特征的企业提供全程无缝衔接的一体化物流服务方案。

2我国高校当前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的重要来源之一。几十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效果比较好,为企业提供了许多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与此同时,还存在如下一些主要问题:①师资力量来源过于单一。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较,由于我国物流教育发展相对比较晚,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老师大都从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与经济专业转变过来,不太了解物流行业,难以提供真实的物流教学案例与最新的物流操作方法[2]。而且,由于高校引进师资时,非常注重学历,许多引进的博士师资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直接到高校工作,没有在物流企业工作的经历,没有实际操作经验,仅仅具有相关理论,难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②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不够吻合。绝大多数高校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环节。有一些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凸显地方特色。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趋同,难以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多样化需要。③缺乏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尽管许多高校建立了一些实训实验室,但与物流实践操作还存在一定距离。有一些高校与物流企业合作设立了物流实训基地,但大多仅仅只提供观摩功能,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物流操作。使得许多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薄弱。

3智慧物流时代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实现路径

智慧物流时代,企业需要复合型的高素质“智慧+应用”型物流人才,物流人才培养面临更大的挑战。智慧物流人才首先需要掌握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还要掌握智能物流流程设计、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方法,更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为有效培养智慧物流人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合理制定符合智慧物流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智慧物流发展现状,预测智慧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趋势,归纳物流企业对智慧物流人才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据此制定智慧物流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构建智慧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购置相关物流教学设备设施与仿真软件、申报智慧物流创新计划训练项目[3]。②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优化物流管理教学团队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与来源结构。邀请国内外物流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培训,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如高级物流师等。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物流行业、企业高管来校兼任教师,让他们真正下课堂,传授物流实际操作与项目管理方法。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通过挂职、下企业锻炼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与物流企业共同合作进行科研攻关、项目合作,一起解决物流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效提高高校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能力[4]。③搭建信息化数字化智慧物流协同教学平台。采用校企合作方法,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岗位标准和职业标准相互参照,将专业能力标准与专业素质模块相对照,搭建高校智慧教学资源数据库、企业实习基地资源数据库与社会培训资源数据库。采用情境化数字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为目标,实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企业实践操作、职业资格证书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④落实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毕业实践、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切实参与现代物流环节的基本流程,了解物流企业不同岗位的操作方法与职责。让学生学习物流相关软件与设施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物流设备与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将毕业论文与物流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采用物流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解决方案,提高学生设计物流方案的综合能力[5]。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通知[Z].发改经贸〔2016〕1647号,2016.

[2]李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及教学模式的分析及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2):248.

[3]吴影辉.智慧物流环境下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研究思路[J].价值工程,2018(5):161-163.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3

校园信息化建设正处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期,我们期望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探索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道路,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建设新型“智慧e校园”。

打造智慧e校园综合平台

自2012年开始的学校数字化一期的软件建设,主要包括统一身份集成、数据共享与交换、应用融合、公共通讯、智能流程、硬件集群的一体化数字化校园平台,称之为“智慧e校园综合平台”。该平台以“创新、融合、开放”为支点的信息化集成方案,包含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数据共享中心平台、个人门户(统一信息)平台;集合了教学教务、办公oa管理平台等功能。2013年又深化应用,在完善原有数字化校园整体架构基础上,并新建满足各部门管理需要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网络选修课管理平台、教师发展档案管理平台、招生管理平台、资产管理平台、德育管理平台。为了使学生的个性成长、教师的个性发展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展现,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业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个性化的专业发展档案,并通过网络个人空间,实现共建共享,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逐步构建“智慧e校园教学云服务平台”,积极借鉴国内外“网络公开课”形式,深化互联网技术应用背景下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与和开展“mooC”研究,开发在线网络开放课程和微课系统,开发网上互动和评价功能。积极探索传统课堂教育与在线教育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打造一流在线教育学习平台。我校通过该平台逐步实现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突破了交流时空限制,变革了现有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学习平台的一个必要支撑就是资源库建设,学校逐步推进建设“智慧e校园教育资源云服务平台”。单一的校本资源库同样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必须构建一个让社会各类资源库共同参与的共建共享机制。早在2006年,该校已与中学学科网、中国知网等多家社会教学资源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让他们丰富的教学资源成为校本资源的有效扩展。今年以来,加强与多家社会资源提供商之间深入合作是学校教学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该校将不断拓展资源合作的种类和数量,达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的,借助类似超星、书生、知网等专业公司技术支持,校企合作,打造师生开展数字化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的主要通道。并通过广大教师积极响应,逐步添加适合该校师生的备课资料和学习资料,建设校本精品课件库、精品视频(微课)库、精品习题库、精品教学设计和学案库等。

新一代“智慧教室”

在学校,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做好教学互动环节,是掌握好教学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主战场。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随着触控技术以及屏幕制造技术的提升,基于大屏智能交互一体机建设的“智慧教室”越来越成熟。2015年9月,浙大附中丁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丁兰校区配备了基于84英寸智能交互一体机的新一代智慧教室。智慧教室又可以分为多媒体教室和个性化互动教室。

智慧教室构成:智能交互一体机、教师移动授课终端、智能笔、学生智能终端、折叠式双摄像头视频展台、推拉式黑板、多功能讲台、无线功放设备、多媒体音箱、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平台、无线互联工具、互动教学系统等(个性化互动教室需要师生均带智能终端)。

每个智慧教室为智慧e校园的主要构成单元,教师或是在教室中进行传统教学授课或新型的移动互动授课,或是建设个性化互动课堂,基于大小屏拓展更多样化的交互式教学。

智慧e校园中的每个教室都连接到教学资源服务平台,教室之间、教师之间互联互通。教师在家或学校备课时所制作的课件、素材、微课都能同步上传到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上,授课时即可以直接调用。除了资源外,课前、课中、课后所产生的教学数据将全部汇集到教学资源服务平台中进行分析处理,并形成清晰的数据图表,供管理者、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通过云平台支撑,能有效的串联起教师的课前课中课后、教室内外、学校内外的活动,有机地形成了教学闭环。

除信息化教学外,智慧校园还能够对每间教室的智能交互一体机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并借助智能交互一体机进行音视频广播,实现教学外的丰富应用。通过校园中心控制台,一方面能够对所有智能平板进行统一的远程控制及管理,另一方面能够推送各类校园信息到智能平板上,同时还能够实现对所有智能平板进行校园音视频直播,让交互智能平板成为教室中必不可少的信息媒体中心。智慧e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实际应用于下列教育教学各个场景中,帮助学校解决信息化教学与信息化管理的问题。

总体来说,新型智慧教室这种基于云+端一体化的、互联网形态的教学环境体系使分散的教室、分散的教学、分散的教务、分散的资源、分散的管理和服务、分散的设备设施和运行维护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符合互联网形态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教学环境体系,满足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要求。

反思与方向

首先是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硬件环境发展较快,中小学教师经过普遍培训,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技术专业能力培养,利用信息化环境实施教育教学的意识薄弱,实验研究能力欠缺,应用的效果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信息化建设只流于表面,有时并未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在学生范围内并没有做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我们要继续贯彻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用户的真正需求来设计信息化模式。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4

关键词:民主意识民主管理学生主体智慧同学议事会

中图分类号:G455.7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34

教育肩负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神圣使命,现代学校制度下的学校是开放的、民主的,而不是封闭的,是一种能够保障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民主治校、民主管理的学校。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听取民意、尊重民意,实行民主管理。

智慧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对事物的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是才智和智谋的意思。智慧是一种能力,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智慧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实践,是过程和参与。在学校教育中要启迪学生智慧,就要让其参与,参与的关键要素就是民主、平等,否则就只能是扼杀学生智慧;民主对于学生来讲就是平等,就是得到尊重,有事学校、教师多与学生商量,这就是民主,就是启迪智慧。在学校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有效途径,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的活动中去,在沟通协作中寻求共识,启迪学生主体智慧,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使学生能够构建起一种自我组织、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具有独特个性的完整的智慧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办人民满意教育、构建和谐、智慧型学校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为实现上述目标,经过反复探索实践,我们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实施载体:同学议事会。

1同学议事会的运行方式和议题范围

同学议事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管理、班级文化、校园环境、学生行为习惯、安全卫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参与学校管理的形式有:调查、建议、监督、反馈。议案是同学议事会参与学校管理的集中体现。三年来,学校收到议案近200份,学生通过议案向学校提出各式各样的申诉和要求,学校主要以“朝会通告”、“公示栏公示”、“座谈会”等方式回复。工作的方式为:定期工作,定期召开各级同学议事会会议,实行《班级同学议事会轮值报告》制;不定期工作,问卷调查,如《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看法和建议》、《校园文化节调查问卷》、《学校食堂营养膳食调查表》、《同学案例意识调查问卷》等学校热点问题;培训工作,同学议事会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培训制度,如《同学议事会章程》的培训学习,《议案制作培训》、《议事规则与方法培训》等;同学议事会议案的及时回复。

2同学议事会带来的变化

2.1学生:民主意识形成,参与能力提升,彰显育人模式的成功魅力

2.1.1“三级关注”呈现学生民主意识逐步形成

2.1.1.1关注自己,保障自身权益

以前学生不敢表达自己意见,担心会招致麻烦,或者是不愿表达,感觉表达了但没有用。同学议事会给了学生一个说话的平台,使学生喜欢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主张了。

2.1.1.2关注别人,能换位思考

当出现矛盾时,怎么解决,这就涉及人际交往问题。同学议事会要求关注更多的人,讨论更多的事,这就涉及他人,别人的意见是什么?有无合理性?别人的利益需求是什么?这就需要议事会成员更多地关注别人,通过关注别人来关注自己,通过关注自己来关注别人,这是民主意识形成的基础。

2.1.1.3关注学校、关注社会,有大局意识

同学议事会让每个学生关注学校,学会在一定高度上看待问题,对问题做了解与分析,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我们要培养的具有主体智慧的学生,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

2.1.2“四个学会”体现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2.1.2.1学会了调查、了解

这是同学议事会成员必做的功课,只有在调查了解中才能理解更多的问题,才能对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调查了解中,既重视调查的方法与手段,又培养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智慧,一种关注学校的愿望,一个观察社会的眼光。

2.1.2.2学会了合作

一个提案不是一个人能形成的,需要也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合作就意味着要听取别人的意见,意味着要认识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意味着某些方面需要妥协,某些方面需要坚持,某些方面需要“斗争”。合作能力是一种较强的社会能力,是智慧的体现和运用。

2.1.2.3学会了“程序”与“规则”

同学议事会寻求的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校的有效合作,学校、教师不再让学生服从于自己的权威,而是让自己和学生都服从于“规则”与“程序”。同学议事会制度明确规定了学生生成议案的程序,“程序化”思想、规则意识,在学生的一次次操作中内化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2.1.2.4学会了“策略”

当同学议事会需要决定完成一件工作时,就需要民主决策与执行,而决策和执行是一个集体的能力,如何能形成统一的意见,统一的意见如何执行,这需要智慧和策略。在不断的讨论、交流、斗争、妥协中,学生的“执行力”提升了,在过程中体现出“知、情、意、行”,学生的策略就是在说与做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

2.2教师:注重引导,说一有二,凸显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

2.2.1学校管理者:由“教”、“管”转变为“引导”、“商议”

以前学校教育只注重教,而这种教是单向灌输,这是一种消极的教育。学校管理注重“管”,从约束的角度,把学校和学生的关系对立为“管人者”和“被管者”,现在:

2.2.1.1学校的管理注重“商议”

沟通交流,互换意见。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之前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变了一切按单向输入多、双向交流少的局面。学校定期选择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对话,在交流中双方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沟通之桥,让学校的管理者和学生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权力,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力。这种民主管理,消除了“管”与“被管”心理上的隔阂,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结构,符合现代意识,在民主管理和参与决策中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启迪了智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1.2教育注重交流和引导

这是一种互动和积极的教育,多了人情味,个性化教育畅通了学生诉求渠道,搭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心桥,达到育人的目的。如:“作业”问题的积极对策、“发式”上的协商和调整,让学生信任学校,感受到参与与关注的效果。当然在实际的过程中,学校既要做到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原则,又要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听取学生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百分之百的迎合学生。

2.2.2教师:“说一不二”转变为“说一有二”

同学议事会制度,给老师的教育理念也带来了冲击,使教师更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商议事情,共研解决问题办法。

2.2.2.1平等的主体,新型的师生关系

以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至高的权威,说一不二,现在老师却说一有二了,老师的好心未必得到学生的认可。如周二下午社团活动,议案就反映有个别老师有时候布置了很多作业,还有个别老师组织考试,导致学生不能参加活动,引发学生不满。同学议事会慢慢地改变着教师的观念,“现在的学生怎么了?我可是好心呀!”以前,教师随意占自习课,学生“敢怒不敢言”,教学效果也不好。现在,教师和学生商量,有了学生认同,教学效率提高了。

2.2.2.2“体验式学习”课堂的形成,启迪智慧

课堂、作业、教师礼仪等方面的议案使教师改变以往的“强势”,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师关注学生,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学习,突出学生“主体”,由“老师讲得精彩”转变为“学生精彩地讲”。课堂设计时,要了解学生的能力、兴趣和特点,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当小老师,觉得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生教生”要求学生自己学懂的同时,还要关注别人,关注小组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师生间课堂上平等地对话和质疑,同学间的交流展示、互助总结,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归纳能力、思维迁移能力,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智慧,民主意识与民主能力在课堂上得到很好体现。

2.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管理模式和育人模式创新

2.3.1构建智慧学校民主管理新制度

2.3.1.1同学议事会是学校管理的制度创新

同学议事会加强了学校管理者与学生的沟通,提供了学校与学生深度交流的平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常态化、制度化,而不是有了问题才沟通。二是要求学生多思考学校的问题,发现的问题越多越好。三是使学生与学校深度交流,更全面认识学生,学校与学生真正融为一体。

2.3.1.2同学议事会具有构建和谐校园的作用

同学议事会让学生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调查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议案”,让无序、无理的意见或建议在学生的小团体、大团体中受到批评、被paSS出局,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生成“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2.3.1.3同学议事会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

同学议事会让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生能在被尊重、被重视、被提高地位后,感受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有主人翁感,热爱自己的学校。二是学生能真实地关注我们的校园,关注我们的社会,热爱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培养的目标。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自律,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2.3.2体验式德育工作出亮点

同学议事会制度是体验式德育,在体验中让学生意志力更坚强,个性更独立,思维更活跃,社会意识更强大。表现在:

2.3.2.1发现问题是体验式德育

同学议事会要求学生能发现校园和班级的一些问题,这就是在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关注社会,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学会思考,学会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有助于培养合格公民。

2.3.2.2形成议案是体验式德育

针对问题写议案,完成以前从未做过的、想过的、从未接触到的领域和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拓宽知识面,议案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每一个问题、每一环节都是体验式德育,这种德育是潜移默化的,悄无声息地在活动中生成。

2.3.2.3解决问题是体验式德育

议案需要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不仅仅是提出问题那么简单,如何提出解决方案,是学生民主实践活动成功的最直接表现,这对学生的自我意识,民主意识,社会意识,民主实践是一种极大的肯定与促进。

2.3.2.4解决不了的问题是体验式德育

同学议事会提出的有些问题是学校解决不了的。学生关注自身、团队、学校、社会,自然会提出许多在学校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正是这种对解决不了问题的沟通与引导,让学生明白从来就没有事事如愿,在解决不了的矛盾中让学生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2.3.3制度创新结硕果

近三年,学校毕业率均为100%,升入省重和国重的毕业生达55%以上,学校荣获“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绿色学校”、“成都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称号;连续荣获区绩效考核“特殊贡献奖”;2011年荣获成都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2012年荣获中共成都市委“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2年成为首批成都市“新优质学校”。同学议事会科研课题:2013年荣获成都市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社会影响:初露普遍认同趋势和广泛推广价值

3.1同学议事会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

同学议事会让校园的管理深入基层,通过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留心观察校园里的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活跃了校园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实现了管理的民主化、大众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深得学生、家长欢迎。

3.2同学议事会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

省内外专家高度评价同学议事会,认为: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在学校的制度制定和决策中取得了话语权,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引导学生由他律转为自律,让学生从“我必须做到”的被动接受教育向“我愿意做到”的主动参与教育转变;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培养学生“参政议政”自我管理的意识,由被动接受教师管理、学校管理,逐步转变为积极的、主动的进行自我管理,形成自律意识;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强公民民主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合格公民的要求;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体现了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激发学生主体智慧的很好途径,更是智慧教育、创办智慧学校的有益尝试,是初中生民主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创新,有一定推广价值。”

3.3同学议事会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5

一、聚焦内涵发展,构建“智慧传递”目标体系

教育智慧,即学校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它包括教育者的智慧、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教育内容的智慧。“智慧传递”的目标体系必须聚焦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着眼于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善于发现、选择教育智慧,通过“传递”搭建平台,凝聚、传送、辐射教育智慧,构建区域教育的智慧生态。

“智慧”源于实践,“传递”旨在智慧增值。如今,闵行区正处于教育转型期,在教育“体量”大、内涵发展要求高的实际情况下,要解决教育发展变革过程中的复杂问题,需要有教育智慧来应对发展形势的要求,来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闵行区各级各类学校近年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学校管理智慧和成功的办学经验,需要将这些教育经验提炼、凝聚成教育智慧,并且通过有效的传递、辐射,使智慧“增值”,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于这两大思考,闵行区教育系统进行了广泛研讨后,达成了共识,明确提出以“智慧传递”为载体,深入探索和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

闵行区的教育目标定位于创新区域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发展机制、课程建设机制、教学行动机制、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该区通过“智慧传递”项目的实施,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构建学校推进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共同体,形成管理有序、实施有力、务实创新的教育内涵发展项目运行模式与管理机制;围绕“为了闵行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的核心理念,全力打造“幸福校园”,在解决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问题方面有明显突破,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质的提升产生持续的效应,使区域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完善顶层设计,明确“智慧传递”推进策略

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城郊结合部,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人口大量集聚、经济社会超常规发展对闵行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机遇。面对地区居民教育需求多元化、学校发展差异化的现实,区域教育改革必须选择“智慧传递”为载体,整体规划“智慧传递”的目标系统、内容序列、推进策略、操作流程、效能评估和组织管理,形成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管理有序的区域“智慧传递”平台,以加大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力度,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氛围,激发教育发展的生长力和生命力,打造智慧的教育生态,促进闵行教育内涵发展。

闵行区明确“智慧传递”的价值追求,整体设计发展路径,加强区校联动,明确实施“目标导向、项目推动、区校联动、前移后续、场线结合、评价激励”六大推进策略。

目标导向——确立区校两级“智慧传递”研讨展示活动目标,实行目标导引下的任务分解与组织实施,宣传报道活动中涌现的成功案例、宝贵经验,通过经验总结、科研报告、教学论文等形式或成果揭示教育教学规律。

项目推动——以项目化推进为主要路径,按照“智慧传递”项目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选择八个子项目进行具体设计和实践,形成区域“智慧传递”框架,创新教育内涵发展机制。

区校联动——区级层面,即根据重大项目、特色工作,优选项目学校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区域“智慧传递”的展示和研讨,以推进区域教育内涵发展;学校层面,即参考区级“智慧传递”内容,结合本校实际,优选典型案例,进行校本或校际的展示研讨,以解决学校在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辐射宝贵的经验。

前移后续——在区校两级“智慧传递”展示活动中追求全程效应,在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环节设计、效益评估等方面追求参与的最大值,在精心组织好当天的展示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参与该“智慧传递”活动前后的日常化学习、研讨、实践与反思活动。

场线结合——区校两级的研讨展示活动,既进行适量的现场研讨展示,又充分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现场互动和网络互动两个平台,拓宽传递通道、丰富传递载体、扩大辐射范围,让更多的学校、教师交流经验,实现随时随地沟通、交流与分享。

评价激励——建立政府督导、第三方评估、学校共同参与的创新区域内涵发展机制的评估体系,设立学校内涵发展综合奖和单项创优创效奖,对区校两级的“智慧传递”研讨展示项目和活动,实施过程性质量评价激励。

三、创新传播模式,实现教育智慧增值共享

“智慧传递”力求突破传统的显性传播模式,探索基于主体体验的互动主导式传播,创新传播过程中主体间关系的变化,借助新技术应用,打通现场互动与网络互动的时空拓展,构建教育智慧“凝聚、传送、辐射、共享”的传播模式,实现区域教育智慧的增值共享。

凝聚——选择一些办学有成效、有影响力、有值得推广的经验的学校,通过学校内部研讨、交流与反思,对教育经验进行梳理和提炼。同时,还聘请区内外专家对所选学校的经验进行实践指导与理论提升,形成学校发展的亮点和教育智慧。

传送——对参加传递的项目通过目标聚焦,形成传递的亮点,再将经验形成过程再现成为可视性的成长环节,最后通过现场展示和网络平台展示等形式展现学校亮点和智慧。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6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05-02

前言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进展快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正逐渐凸现出来,智慧校园应运而生。智慧校园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校园建设模式,其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与校园各个应用服务进行融合,实现了校园的智能化。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促进智能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智慧校园”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校园生活的结合,由传统的校园环境向更加多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智慧校园”的规划中,学生们的学习以互联网教学为主、智能化的教学设施、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与教师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项目,所以,它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根据不同性格的人物提供不同的服务,就像是“智慧校园”对老师开放的权限与学生的权限就有所不同,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对于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权利学校会做一定的限制,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信息资源平台,又能够对学生的权限进行限制,防止学生使用互联网为所欲为。

二、智慧校园学习环境的主要内涵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

教师在以个智慧校园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包括了相关技术设备构成的物理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同时这个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并不是独立组成的,而是根据每个特定系统构成的,因此,建设智校园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育学习活动发生一系列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技术基础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同时,还需要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现阶段,智慧校园的主要学习环境有以下几种特征:(1)感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与学习伙伴进行活动,根据场景制定出对应的学习方案;(2)记录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有情感的计算、动作捕捉等过程中将其应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3)提供较为逼真的学习经验:建立一些逼真场景,模拟教师情境,使教师在这个全新的情境中制定出全新的教学方案;(4)联接学习社群:建立对应的联接学习社群,使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并使教师之间互帮互助,提供支持,从而激发教师的思维逻辑能力;(5)提供智慧型学习活动:根据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教学任务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简单记忆、低水平操作等,再将其发送给计算机等相关智能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智慧校园环境而产生的全新机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神进行教学。

(三)智慧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区别

智慧校园的教师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之间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场所、教学方式等方面。

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时常会收到教学时间和学生人数的影响,同时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建立智慧校园,学生在这个智慧校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智慧的发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场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能在教室中学习,教师也很少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物品也很难进行应用,使学生处于一个枯燥、乏味、单一的课堂中;在智能学习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场地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其教学资源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越来越多的先进素材,并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增强现实的先进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w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智慧学习环境的出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并发挥出其中的主要优势,为学生制定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对应的学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解决学生中的不足。

三、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智慧校园建设下,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数字校园下的教学需求,难以对学生行为进行预测,难以实现智慧校园下因材施教的要求,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智慧”,更加符合智慧校园的特点值得探究。

智慧校园背景下,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积极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下的教学环境变化。

四、基于智慧校园建设下提高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教师”培养模式

应当积极利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当前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的创新,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促进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的开放性,促进各种信息的高速流转,帮助教师积极的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校应当积极建设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智慧教师,对教师进行3D打印、虚拟实验以及录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构建智慧校园下“数字教师”的培养环境,促进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数字化,让教师能够充分体验并享受智慧校园所带来的变化。

(二)重构教师研修体系

应当积极构建教师研修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进行积极研发,围绕教学标准和教师日常工作需要,积极开发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研发信息技术实用课程,以此来形成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流程,通过信息化的研修平台来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教师研修平台双向互动优势,促进网络研修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例如对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法的整合等,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营造一个时时刻刻可以学习的教师培训环境。通过在线研修活动、教数学实践活动等来让教师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这为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教学技能就难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首先,教师应当积极了解信息技g的本质和其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以此来奠定教师信息能力的基础;第二,教师应当从操作层面加深对互联网及计算机的认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中对各种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的认识和应用,积极探索教学资源的网络探索渠道,学会如何优化信息,整合信息,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提升科研能力。

(四)加强协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拉近了校园中个体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协作精神,促进资源共享。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来构建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协作来实现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注重整合实践

智慧校园建设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校园中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情境中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此来形成有自身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将个性化的实践知识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注重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以此来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7

博主的议题,给了一线教师深刻的思考:何为“智慧”校园?“智慧”利在何方?校园的“智慧”如何彰显?

“智慧”校园源自校园信息化建设与书香校园的构建项目,从功能属性上来看,它借助于现代的教育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对已有的校园进行功能化的建构和硬件上的支持,以期达到用较为先进的技术来促进对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技能的支持的作用。从使用对象来说,它以中小学、幼儿园、职业(特殊)学校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为学习者和教师创设“智慧型”服务。从目标指向来看,“智慧”校园的目标于在构建具有现代教育特征的校园组织形式,力图通过高效的手段,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益,创设具有时代特征的教学新模式和新途径。因此,“智慧”校园是面向师生的、符合教学需要的,能够开启智慧之门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方案的总称。

当界定清楚何为“智慧”校园建设之后,我们不禁思考,既为智慧校园,那么如何应得智慧之名?智慧是属于学习者的学知之慧,是属于教学者的启蒙之慧,是属于管理者的人性之慧,是属于协同者的共赢之慧,是属于乐思者的建构之慧。因此,智慧的最终指向应是针对校园范围内的所有人,并是他们开启属于自身智慧的金钥匙。如果智慧校园仅仅成为现代化设备的展示区,在绚烂的霓虹中展示高清大屏,在各种花样繁多的系统中重演各种ppt,在林林总总的设备中炫耀如何利用高科技,那么,可以说那不是智慧校园,而是产品会,因为只有带着设问的设备,才是智慧校园的必需品,而简单的高速、高清、高频只能代表着科技手段的更新,不能表明与智慧的关系。试想,如果能用新设备促进智慧的生成,那么学校的温度在哪里?所以,智慧校园是因人而异的,并非因物而存。

既然智慧校园要依托以人为本、启发智慧生成,那么我们渴望的智慧校园应该如何建构呢?智慧校园是根据教学主体的需要产生的、由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所供给的、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集合体,它能将学习的需求与信息化的手段相结合,通过必要的研究和实施途径,最大化地开启智之门,缔结慧之果。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功能标准的建立,实施途径的研究、课程融合的实践、设备更新的处理及应用领域的探究等。也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才能让智慧校园真正智慧起来。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8

关键词:智慧校园;机制保障;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1-0019-03

一、引言

自从2008年11月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领域有关“智慧校园”的研究分析很快成为热点,许多活跃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提出智慧校园的内涵和建设方案,并在高校付之于实践,大力推动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2010年南京邮电大学提出并实施了“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正式拉开了中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序幕。经过这几年的积极探索和总结经验,智慧校园建设在信息化教育中的成效有目共睹,然而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以技术角度对智慧校园进行探讨的研究占大多数,在CnKi中以“智慧校园”为关键字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进行搜索,找到348条结果,90%以上的论文是从技术角度对智慧校园展开分析。可以说,智慧校园建设依旧还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项具备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人造工程,其推进过程最大困难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也势在必行。

智慧校园正逐渐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更好地全方位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适当适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有效促使教育信息化正能量最大发挥,对于今后智慧校园的发展将有着积极作用。

二、建立和完善智慧校园建设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制约智慧校园发展的因素各有不同,抛除技术原因,主要表现为:各业务部门沟通协调困难;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持续发展资金不到位;人力资源建设不到位等。

1.信息部门主导项目,全员参与意识淡薄

总结近几年智慧校园建设的经验来看,多数建设的主导负责是技术部门信息中心,其他业务部门项目参与度往往取决于信息部门的倾向性、协调性,这样建设的智慧校园虽然有利于突出新媒体与新技术,但其缺点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1)信息部门作为一个技术部门,其角色的能力、权力有限。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主管校领导的强力参与,在智慧校园的整体管理、沟通和协调方面显得举步维艰;(2)对办公、教学、科研和后勤等业务流程不了解,造成重技术轻应用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忽视教与学等主流服务;(3)其他业务部门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知识依赖,缺乏主人翁意识,很多日常信息化工作都被动地由信息管理部门承担,不能充分调动每个岗位上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致使不能全员参与校园信息化建设。

2.项目一次性投资,缺乏持续资金支持

目前,很多学校以项目方式筹建智慧校园建设初始资金,这种资金是一次性的投入,项目结束也就意味着资金投入结束。这种方式的资金一般投入比较大,主要用于购置软硬件基础设施,无法兼顾资源建设、团队建设、运维升级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过程,除了初期建设一次性投入,还应该保证每年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系统运维、教学资源开发、人员信息素养培训等方面。

3.信息素养偏低,人力资源建设不到位

智慧校园系统作为典型的人造系统,构架图中最上层是应用系统,其主要使用者包括行政人员和教师,他们的信息化水平对智慧校园的推进程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项目团队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越高,智慧校园的推进越顺利。为提高团队整体信息化水平,必须先梳理目前智慧校园建设团队普遍存在的问题:(1)团队组员的不可选择性。智慧校园建设团队成员一定来自各业务部门,包括办公室、教务处、后勤等。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兼职成为智慧校园建设团队成员,具有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背景,年龄、学历、职称等也各有不同。(2)缺乏提高信息素养氛围。业务部门行政人员、信息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学校领导的信息化素养均需要提高,必须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以营造潜移默化提高信息素养环境。

4.专项政策法规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

近几年,教育部下发了诸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政策法规,涵盖了教师教育信息化、数字化校园、教育资源信息化方面等建设内容:2010年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提出:“加强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10年5月,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共同《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把建设数字化校园作为重要目标;2011年8月,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等。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9

北京康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652.5万元,2016年与立思辰科技完成合并重组,成功登陆创业板。

康邦科技国内领先的高端it解决方案服务商、智慧教育行业领军企业。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软件能力成熟度三级认证,具备信息系统集成及服务资质二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二级、信息安全服务一级、安防工程二级、音视频集成工程一级等专业资质。

康邦科技自主研发应用服务支撑平台、教学应用软件、管理应用软件三大软件产品线,已有59项取得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项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39项。数字化校园产品、网络监控管理系统、it运维管理平台、智慧课堂平台等自主研发软件已在全国上千家学校和政府、医疗、科研等单位建立成功案例。

康邦科技还与it领域上千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业内首屈一指的服务联盟,为教育和公共事业行业的广大用户提供it整合解决方案。

康邦科技的创业团队全部来自清华大学,公司现有员工600余名,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80%。除北京总部外,公司在天津、郑州、成都、济南、武汉共设有5个分支机构。一直以来,公司以“服务客户、成就员工、贡献社会”为经营宗旨,拥有业界闻名的优秀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为员工发展搭建了良好的舞台。

康邦科技经营业绩稳健增长,近十年来年营业额、纳税额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

2011年,康邦科技在业界率先提出并付诸实施教育行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先进理念。康邦科技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本着自顶向下设计、自底向上建设的思路,设计内容涵盖教育机构整体业务架构、系统应用架构、数据与资源架构、技术与基础设施架构、支撑保障与运维架构以及项目建设架构,为各类教育单位设计理念领先、技术先进、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长期信息化全面规划。

截至2015年底,康邦科技已先后帮助100多个教育单位(包括高校、职校、中小学、地市级教委信息中心等)完成顶层设计工作,设计项目金额超过100亿元。康邦科技首创Ceia(Combanceducationinformatizationarchitecture)智慧校园顶层设计方法论,并在大量顶层设计的实践工作中,逐步确立了引领中国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方向。

2015年6月,投资数千万重磅打造的康邦教育技术研究院在中关村高端人才创业基地创立。

高校智慧教学方案篇10

百亿跨越之后的战略笃定

2014年华为公司实现全球销售收入约28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0%。华为在中国企业业务市场飞速发展,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130亿人民币,实现了百亿跨越,新增收入同比增长近40%,目前中国区合作伙伴超过4000家,贡献收入超过80%,华为服务实现了50%以上的工程服务由合作伙伴承接。

通过与合作伙伴通力合作,2014年华为在金融、政府、大企业、交通、电力、媒资等重点价值行业高速发展、捷报频传:公用事业领域,华为已在深圳龙岗和南京建立起智慧城市的样板;金融和大企业领域,华为与包括工行、建行、中石油等在内的全球500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交通、电力、媒资领域均形成了多产品的良性布局。教育行业是华为九大重点行业之一,2014年华为在教育行业收入同比增长接近10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可谓全面开花,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已成为教育行业iCt解决方案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当前,以移动宽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iCt技术正成为各个行业加速转型的引擎。工业4.0、智能交通、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发展意味着传统产业需要依靠iCt技术进行新一轮的“进化”,iCt基础设施已经由过去的支撑系统向驱动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华为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超过1000亿的联接。面对这规模空前的市场,企业业务如何抢占先机,华为给出的答案是:渠道。

华为企业BG中国区总裁马悦在接受采访时说:“2011年华为成立企业业务集团时就确定在企业业务领域两个关键战略:聚焦,被集成。聚焦是指华为只做熟悉的、可持续创新的、保持技术领先的、差异化的、易于被集成的、一站式的、以业务驱动的iCt基础设施,而面对各行业需求、行业应用、行业软件都由广大的合作伙伴来提供。被集成是指根据聚焦原则,不做面向客户界面的总集成,在客户的交易界面,主要依靠合作伙伴来完成和提供服务。因此,这几年,华为企业业务总收入有80%来源于渠道合作伙伴销售,50%以上项目完全由合作伙伴提供服务。今年华为仍会维持80%以上的渠道合作伙伴销售,提高服务合作伙伴提供服务和交付的占比。”

为持续加强渠道组织建设,2014年华为在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成立了渠道业务部,2015年还会专门成立渠道能力发展部,以便更好发展、培育、激励、支持合作伙伴,维护好渠道秩序。在优化渠道政策的同时,华为将牵引合作伙伴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型:第一,从单纯利益关系向文化和价值观认同转变;第二,从通路型渠道向解决方案型渠道转变;第三,从单纯的设备销售到设备销售加能力销售转变;第四,从单纯的满足客户的办公系统需求向满足客户生产系统需求转变。

行业理解力日益增强,解决方案更贴近需求

三通两平台、智慧校园两大解决方案,是华为在教育行业展区呈现的核心内容。此外,教育行业展区还设置了与合作伙伴联合推出的智慧云课堂互动体验区。可以看出,经过优化、提炼之后的方案能更好的贴合用户的需求,这些关键字,无疑是教育信息化当前最关注的。

华为教育行业营销专家邓伟强认为,现阶段学校是用主动的思路去进行校园信息化的建设,不再只关注网络、服务器和部分业务应用系统,而是从业务战略出发向下驱动,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业务流程,为了支撑这个流程需要什么样的iCt网络。以前数字校园的建设把教师、学生当做一个个对象进行管理,但到了智慧校园建设,教师和学生都是被服务的对象,智慧校园可以便捷地提供一站式服务,但必须要求各类的信息,包括宿舍和学生的信息资源都进行集中化管理。华为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概括起来是一个架构、五种应用。智慧校园的云端可以承载智能管控中心,智慧网络以及教学楼、行政楼、操场、宿舍、图书馆不同场景的一些终端连接。在此架构上承载了五类服务,例如教学方面的智慧云教室、数字图书馆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环境方面的绿色节能,对全校的人员能耗进行智能管控;管理的仪表盘、办公的协作、信息的和广播,以及平安校园、一卡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