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1:19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1

一、三农问题的表现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当前“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农民收入问题、农村市场消费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其他问题要么是由这四个问题引发出来,要么与其紧密相联。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三农”问题,表现在宏观层面上仅仅是一个农产品供给问题,或者说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三农问题已经从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消费和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1、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突出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惠及十几亿人民,特别是应该惠及处于比较贫困的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收入渠道的不断拓宽,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收入分配的集中度越来越高,社会财富逐渐向少数人集中。改革开放以来的27年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1978-1985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迅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78年的2.57倍缩小到1.86倍。1983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2:1,但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体制开始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又开始拉大。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

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城乡居民收差距是明显偏大的。2004年风调雨顺,政府从开春就出台了减免农业税和给粮农直接补贴等惠农政策,加上市场上粮食和主要农产品涨价,农业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增加6.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实际增长仍然低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了3.53: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享有各种补贴、劳保福利和社会保障等隐性收入,以及农民尚需从纯收入中扣除柴草等不可能成为消费基金“、三提五统”和用于再生产的部分,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差距约为5:1-6:1。还要考虑到,平均数往往掩盖着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别。即使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别也不像我国这样大。农村的群众贫困问题最为突出。若以国家标准来算,我国农村有2610万绝对贫困人口,4977万相对贫困人口,两者加在一起近8000万。

城乡差距拉大,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00年,我国总体上已实现了小康,但这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差距主要在农村。由于农民收入少,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的生活质量、文化教育水平、卫生医疗条件、社会福利设施等等都比较落后,就谈不到社会进步,与小康水平也还相差甚远“。中国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较为明显,普遍存在“二元”结构,差异非常显著。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占全国人口总数70%的广大农民达不到小康水平,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城乡差距拉大,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三农”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必将出现粮食和农产品减产,有些工业生产缺乏原材料,市场农产品供应不稳,物价波动,势必引起人心惶惶,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2、农村市场消费问题。受收入增长的制约,农民的消费增长极其缓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不断拉大。从1993年到2002年,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上增长了2.58倍,而县及县以下仅增长了1.87倍。到2003年农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水平是城市居民的1/3,消费差距比八十年代扩大了40%以上。由于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农村市场需求明显偏冷,导致其在全社会中的市场消费份额出现了萎缩的趋势。例如,在1990年农村市场消费在全社会中的份额是53.2%,1995年降到40%,2002年进一步降到36.7%,2003年又进一步降到35%,2004年继续下降到28%。当前,农村投资不足,农民消费增长缓慢,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因为,在13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在紧缩投资和压缩消费,势必会给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困难。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要想启动内需首先必须将占全国2/3人口的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鼓励他们投资,刺激他们消费,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增长才会有动力。

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只有把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才能达到提高农民收入、富裕农民以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目的。20多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批批农民离开了世世代代耕作的农田,涌向勃兴的城市和沿海地区,形成了全国瞩目的民工潮。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仍十分突出。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1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二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有关研究表明,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58.5%。三是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我国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这无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困难。四是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减弱。我国乡镇企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由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减弱,从而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对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五是城镇化水平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差距都很大,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7%,与同等GDp水平的国家比要低许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和发达国家的70%~80%。六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设置了重重障碍。既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风险,又使进城民工遭受岐视,其权益屡受侵害。民工权益保障问题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4、农村社会发展问题。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环境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一是农村教育滞后。现在不少城市已在普及高中教育,而在中西部农村,还有很多的乡镇连九年义务教育还不能普及,特别是初中教育,辍学的学生很多,现行的教育资源、教育投入在城乡间的分配极不合理。城市比农村富裕,城市基本上能够实施免费的义务教育,而农村的义务教育实际上由农民自己承担。近几年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中小学教员的工资改为以县为主但不少中西部的县财政也很困难,实际还是负担不起来。2002年,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资为5800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用在农村的只有23%。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0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许多农村孩子却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辍学。湖南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孩子从进校门到高中毕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共需支出80元,九十年代需支800元,到2004年需支出约3万元,如此昂贵的学费,让农民感叹不已。二是农村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滞后,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目前,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的厕所,有近7000万户农民的住房需要改善,1.5亿农户需要解决燃料问题,6%的行政村还没有通公路,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6%的村子还没有电话。二十一世纪八十年代前,农村各个乡镇普遍设有科技推广站、文化站,这些年因县乡财政拮据,多数已经散了,偏远乡村农民多年看不到一场电影。最令人担忧的是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恶化,90%的农村合作医疗已垮了,乡镇卫生院很多是勉强维持,有些已人去房空,有些连房子也卖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比改革前还严重。农民家庭一旦有人得病,到城里治病,往往由此陷入贫困。所以许多农民只能小病扛,大病拖,听天由命。据卫生部统计,全国农村人口中40%到60%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60%到80%的患病农民死在家中。

现在农村和城市得的病都不同。城市居民得的病一般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数是富贵病;农民得的病是肝炎、肺结核、痢疾、地方病(血吸虫、克山病等)、营养不良,多数是贫穷病。据第三次全国营养普查:6岁儿童的身高,农村是110公分,城市是113公分,相差3公分;16岁青年,农村是158公分,城市是164公分,相差6公分。城乡差别的恶果已经影响到下一代,而农村的青年和儿童占70%,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

二、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

三农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直接带来城乡矛盾、工农矛盾的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突破口也在农村。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提出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为我们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从多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根本上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统筹城乡发展,贯彻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现在,我国正处在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我们要深刻汲取国际社会及国内建设的经验教训,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

2、着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一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二是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力度,形成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改进分配办法,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扩大政策性银行对“三农”服务的范围,遏止农村资金外流趋势。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减轻动物疫病和自然灾害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四是调整国民经济分配格局,通过粮食直补等办法,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创造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外部环境。鉴于我国农村居民数量太多,国家财政实力还不够强大,要30%多的城里人扶持和帮助60%多的农村人,一时还有很大难度。因此,应从多方面确立战略性的长期的富民政策,让农“民有其利”,进而构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内在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社会的内涵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应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2〕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被概括为:(1)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5〕人是社会的产物,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个人必须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不断丰富人的本质。(3)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6〕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7〕社会。

(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从诞生之时起就必须在与社会相互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不断改进人的生产劳动方式,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及人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标志,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以人为本在现实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全面发展的人来构建,而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首先,人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人是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作用于社会的社会行为,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反之,社会的发展又积极地带动和促进了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会极大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最终诉求是一个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

(一)和谐社会提议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政治条件

和谐社会提倡的民主法治,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从制度上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得到各种权益的平等的分配,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和谐社会应保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大环境,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和劳动潜能,使有能力、有潜能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满足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3

 

关键词:和谐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1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从理论到实践,它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新境界必有新要求,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完备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系,以消除社会公共需求日益增长与当前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缓解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紧张关系。 

 

1、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先决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社会市场化进程打破了原有的利益格局,催生了大量的利益主体,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但也带来了新的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内各种利益矛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伴生出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需求的某些方面仍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社会贫困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仍然严峻,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社会稳定与公共安全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环保问题等日趋突出。诸如此类的社会不和谐问题犹如病灶1般侵入并损害了我国社会机体,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深入分析上述这些侵害我国社会机体的因素,笔者认为,这些不和谐因素归根结底都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备所致。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不仅给“公共服务”下了1个权威性定义,而且深刻地阐述了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确,在新形势下,我国公共需求呈现出增长迅速、主体多元化、结构复杂化、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需求比重大幅上升,公共需求结构正逐步由消费型向发展型升级。具体而言,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要表现如下:1是公共需求以超常的速度增长。近几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总需求中,个人公共需求年均提高的比重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体增幅,并且近两年的增幅更大。2是公共需求主体快速扩大,广大农民和城镇中低收入者逐步成为公共需求的主体。3是公共需求的结构变化迅速,除了义务教育和公共医疗,对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利益表达的需求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由于1方面是公共需求迅速增长,另1方面则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使得我国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甚至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这个社会矛盾不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和谐社会的建构就无从谈起。因此,从1定意义上说,建设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就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与先决条件。换言之,只有建立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稳定、快速、健康、持续性的发展。 

 

2、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必须1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出发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相当长时期内所要面临的1大基本国情。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受基本国情的制约,和谐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样要受制于此。也就是说,当前我国所要建构的和谐社会,是1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和谐社会,否则,这种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我们党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发展状况,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九大目标包含了我国民主法治、人民生活、公共服务、道德文化、社会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全方位的内容,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的1定时期内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 

同理,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样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1现实。也就是说,1方面,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建立1个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在体系建立过程中我们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要有条件的、分步骤的。那种脱离现实国情、好高骛远式的盲目建设难免要遭致失败。我国仍是1个发展中大国,在当前条件下,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目标是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就能安全地度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危险期。唐铁汉等人的研究表明,依据国外经验,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可分为3个基本阶段:1是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左右的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否则,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中断与停滞。2是人均GDp处于1000~8000美元的社会经济增长阶段。这是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注意全面、系统地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坚持教育、科技优先增长,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控制社会福利的增长水平。3是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左右、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阶段。这是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的发展阶段,要注意稳定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和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控制社会福利的过快增长。在该阶段,要注意控制公共服务的数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当前我国正处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比较国外经验而言,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说仅仅处在第1阶段(即“必须全面完善公共服务制度”的阶段)向第2阶段(即“以公共服务为基础和平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过渡时期。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密切相关、内在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谐社会的内涵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我们提供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应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中,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标。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2〕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人的全面发展包含了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即人的实践活动能力;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个体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被概括为:(1)人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2)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即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发展。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本质不是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5〕人是社会的产物,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个人必须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不断丰富人的本质。(3)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自由个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最高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内涵。“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以及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6〕

(二)和谐社会的内涵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和重大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7〕社会。

(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从诞生之时起就必须在与社会相互依赖、协作中从事各类生产活动,不断改进人的生产劳动方式,从而不断推进社会及人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把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本原、本体、核心,把人的发展视为发展的本质、目的和标志,思考和处理问题时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以人为本在现实上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任何社会的目标都是难以实现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全面发展的人来构建,而和谐社会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首先,人是作为社会的人而存在,人是改造社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实践活动是作用于社会的社会行为,人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反之,社会的发展又积极地带动和促进了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人的发展过程,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本动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和最高理想不是物质的丰富和经济的增长,而是在此基础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会极大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而和谐社会的实现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和谐社会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论文网LunwenDataCom]

二、构建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的最终诉求是一个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政治民主不断进步、精神生活不断丰富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天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条件。

(一)和谐社会提议中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政治条件

和谐社会提倡的民主法治,是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落实。和谐社会中的民主法治,是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而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从制度上保证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得到各种权益的平等的分配,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和谐社会应保证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公平正义的大环境,激发每个人的创造性和劳动潜能,使有能力、有潜能的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和谐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社会发展的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满足社会成员物质文化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和谐的社会氛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诚信有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规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是—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每个人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安定有序”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在诚信友爱的基础上,安定有序的社会保障下,倡导宽容、诚信的社会道德;在团结友爱、互助合作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中,激发每个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条件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的。我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走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就是基于自然在人类及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之上的。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仅为人类保存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创造了人类生产生活的优美环境,最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三、实现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是说我们国家还有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还没达到和谐的境界。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要达到一种完全和谐、完美的状态,而是指在社会的关键领域和谐因素是否占主导地位。和谐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和谐与不和谐,两者是同时存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得到相对的均衡、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问题,主要有:制度建设、民主法制不健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环境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要解决这些禁锢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网]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70.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5

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依据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相关精神界定,我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人民都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建共享、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对于和谐社会的这一界定,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理解:

一是从社会人际关系看,在全体人民之中,在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不同党派、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有制的人士中,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而且由于在人民内部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因而全体人民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强调和谐相处是在人民内部,至于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即便我们想和谐相处也不可能做到和谐相处,这些敌对分于唯恐天下不乱,采取恐怖手段,我们对他们只能“露头就打,毫不留情,不能手软”。

二是从社会矛盾状况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不存在社会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矛盾占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社会,而且这些矛盾由于不是处于对抗和冲突之中,完全可以通过和平的、民主的、自我调解的非对抗形式解决,因而矛盾各方能够互相促进,良性运行,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物质财富相对宽裕的社会。

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物质财富的相对宽裕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的前提和基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贫穷的基础上更不会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批判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仍有必要批判和防止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

现在有人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会造成社会发展的不和谐。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是,我们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才能为解决发展不和谐的矛盾创造必要的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不放松,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只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各种不和谐问题才有雄厚基础,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有现实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有根本前提。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

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这里的公平不仅指的是经济公平,而是广泛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含义。

追求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公平正义,就没有和谐。

首先,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在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和正义的规则,才能取得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和认同,才能使出台的措施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因而也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其次,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在调节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和矛盾中,只有遵循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使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都受益,才能取得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广泛支持和接纳,才能有效地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实现全社会的团结与合作。

再次,公平是一个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道义源泉。在为实现国家的整体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义原则,才能体现一个政权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并自觉自愿的为之奋斗和献身。

公平与正义是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的经济权益和政治权益的重大问题。坚持公平和正义,才能使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各级政府组织和权力机构只有坚持公平和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干群关系才会融洽。就此而言,如著名政治学家罗尔斯所指出,社会公正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和平相处的政治底线,这对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适用的。而且。由于共产党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社会主义社会理应是比资本主义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的社会。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

安定有序是人类社会在解决了基本生存需求问题后必然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也是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这里安定是相对混乱而言的,有序是相对无序而言的。安定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平稳和安定状态,混乱是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定状态,有序是社会的组织程度较高的有秩序状态,无序是社会的无政府、无组织的无秩序状态。

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义和谐相处的表现。反之,一个社会如果处在动荡不安,混乱无序的状态,本身就是社会不同群体矛盾激化的表现,是社会冲突得不到化解的结果。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社会不同群体不同成员人人自危,相互猜忌,离心离德,一盘散沙,这种状态下社会不仅不可能是和谐的,而且也根本没有条件谈到发展。因此,社会要和谐,首先要稳定。

安定又必须是全面地、动态的安定。所谓“全面”,就是是指安定包括政治安定、经济安定、社会秩序的安定以及人心安定等几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政治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核心;经济安定是整个社会安定的基础;社会秩序正常是政治安定和经济安定的必要条件;人心安定是社会安定的综合体现。所谓“动态”,是指这种安定不是在封闭、静止状态下的安定,而是在信息开放和社会进步中的稳定。实现全面、动态的安定,要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不断克服社会各种不安定因素,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动态平衡中实现安定。

当然,仅仅安定还不构成和谐,安定还要和有序相结合,才能构成和谐。因为,在无政府、无组织的无序状态下,公平与正义就会无人伸张,社会矛盾就不能及时地调节和化解,不同利益群体就不能彼此相安无事、和谐相处。只有处在组织程度较高的状态下,通过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使有着不同利益和要求的群体和个人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慈善组织在发达国家一般都有十几万个,而我国只有1000多个,在发达国家慈善组织掌握的经费高达GDp的10%(美国9%),而我国只有GDp的0.5%。

再如自愿者组织,在澳大利亚参加各种自愿者组织的人占人口的20%。在新南威尔士州,专门的消防人员只有2600多人,但参加火灾消防的自愿者人数高达7万人。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

民主和法治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制度保障。

一般说来,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即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广义地说,“民主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实行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决定问题的社会活动机制,狭义地说,民主是指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政治制度。过去我们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现在我们还要补充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为只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推进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全体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才能形成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形成既有对多数的服从又有对少数的保护这样一种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6

关键词:霍布斯;自然律;社会契约;利维坦;启示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美好期冀。而对于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却是智者见智。霍布斯这位近代政治哲学的创始人、哲学和神学上的勇敢斗士、颇有争议、不易理解的思想家,其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并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人类社会和谐的条件:自然律

霍布斯认为:“幸福乃是最大的善,但是不存在至高无上的善,享有了它,人的心灵就可以进入和谐宁静的佳境。”[3]18在《利维坦》一书中,他从“论人”入手,指出人的生命也不过是四肢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在可怕的自然状态中。“然而这种状况却有可能超脱。这一方面要靠人们的激情,另一方面则要靠人们的理性”。[1]96霍布斯告诉我们,使人们倾向于和平、和谐共生的激情是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自己勤劳取得一切的希望,而理智则是提示出人们要取得和平、和谐共生的条件,即自然律。

1、基本自然律:力求和平

霍布斯认为:“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诫条或一般法则,这种诫条或一般法则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1]97霍布斯通过举例、分析、概括出第一个同时也是基本的自然律——寻求和平、信守和平。他指出:“于是,以下的话就成了理性的诫条或一般法则: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1]98在霍布斯看来,人类应尽一切可能寻求和平,而在战争中寻求救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内在条件。

2、第二自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指出:“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当一个人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会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而在对他人的自由权方面满足于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所具有的自由权利。因为只要每个人都保有凭自己想好做任何事情的权利,所有的人就永远处在战争状态之中。但是如果别人都不像他那样放弃自己的权利,那么任何人就都没有理由剥夺自己的权利,因为那样就等于自取灭亡(没有人必须如此),而不是选取和平。这就是福音书上那条诫律‘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也就是那条一切人的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8“一个人停使对任何事物的权利便是捐弃自己妨碍他人对同一事物享有权益的自由。一个人放弃或让出自己的权利时,并不是给与任何其他人以他原先本来没有的权利,因为每一个人对任何事物没有一件是不具有自然权利的。他像这样做不过是退让开来,让这人不受他的妨碍享受其原有的权利而已,这并不指不受其他人的妨碍。所以一人消失权利使另一人得到的效果只不过是相应地减少了这人运用自己原有的权利的障碍而已。”[1]99

由此可见,对于人性的认识贯穿于霍布斯思想的始终,且他以自己独特的视野,以人性恶作为自己对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假设。而人与人战争的自然状态就成为了霍布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基础,只有在对死亡恐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才能和谐。那么,人类怎样才能摆脱自然状态中的无序、恐怖状态?面对这一困境,霍布斯提出了在自然状态中社会和谐的方法——自然法。自然法作为道德的原则正是一种理性的箴言,为人们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遵守道德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自然法中,为实现社会的和谐,霍布斯提出的最初的设计规则,其核心就是对权力的放弃和转让。

二、维护社会和谐的方法、手段(或外在条件):社会契约

自然法虽然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指向,但自然法本身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力量,要维护社会和谐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种外在的规范,基于此,霍布斯假设一个恐怖的自然状态,作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提出了维护和谐社会的外在规范,即社会契约。

1.履行契约,是订约双方的责任

霍布斯认为:“权力的互相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1]100这种权利的放弃与转让之间,在具备了自愿转让权利者和自愿接受权利者两个条件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契约关系。“让出权利可以是单纯的放弃,也可以是转让给另一个人。当让出的人不管其中的权益归于谁时就是单纯的放弃,当他要把其中的权益赋予某一个或某一些人时就是转让。”[1]99根据霍布斯的契约理论,一个人不管以何种方式放弃或转让出其权利,放弃或转让以后,他就有义务和责任不妨害对方接受他所放弃或转让出的权利的权益。因为“信约的内容或主题始终是深思熟虑中的事物,因为订立信约就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它是一种行为而且是通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最后一次行为。因之,这种内容便经常被理解为未来的事情,同时也是立约的人判断为可以履行的事情。”[1]104-105因此,订约双方应当不使自己出于自愿而订立的契约归于无效,或订约双方应当保障契约的有效性,这是双方的责任,否则就会破坏社会和谐。

2.履行契约,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霍布斯指出:“根据人们有义务将那些保留起来就会妨碍人类和平的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自然法就产生了第三自然法——‘所订信约必须履行’。没有这一条自然法,信约就会无用,徒具虚文,而所有的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也会仍然存在,我们也就会仍然处在战争状态中”。[1]108在霍布斯看来,履行信约、坚持正义、讲求诚信,对维护社会和谐是如此的重要。如果社会成员不履行信约,那么,社会将仍然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中。因此,霍布斯强调:“要是有一个人宣称他认为欺骗那些帮助他的人们是合理的行为,那么,他有理由能够期待的保障安全的手段便只是从他一个人单独的力量中所能获得的手段。因此,破坏信约之后又宣称自己认为这样做合理的人,便不可能有任何结群谋求和平与自保的社会会接纳他,除非是接纳他的人看错了人。”[1]111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履行信约,只有这样他才会被社会所接纳,反之,谁破坏信约,谁就会被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抛弃。

三、维护社会和谐的理性工具:强大的利维坦

霍布斯这位早期的启蒙思想家,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他以严谨的逻辑思维,精辟的论证,从思想上反映了英国新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代表着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从中世纪向近代迈进的社会发展趋势。他的著作颇多,影响最大的是《利维坦》一书,所谓“利维坦”,是《圣经》中描述的一种力大无比的巨兽,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霍布斯在其理论体系中构建一个强大的利维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社会的和谐。

人类为了摆脱自然状态而进入到一个有序的社会状态,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力量作后盾。而人类在自然法基础上形成的契约并不具有强大的力量后盾,寻求这一强大的力量后盾便成为社会契约的内在要求。霍布斯认为:“社会契约之所以有约束力,并不是由于其本质,而不过是由于畏惧毁约后所产生的某种有害后果而来的”。[1]99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信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如议会),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这样订立的契约就叫做社会契约(信约),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就是主权者,而象这样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组成了国家。霍布斯说:“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的诞生”。国家的职责有三:一是对外抵御敌人侵略,保障国家安全;二是对内维护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三是保障人民通过合法的劳动生产致富。强大国家,即伟大的利维坦的建立,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和平和社会和谐。霍布斯式的伟大的利维坦,其目的在于拥有强大的力量以实现国家的和平。在拥有了和平的条件下,人们能够保全自己因此而得到更为满意的和谐社会生活。霍布斯认为:“在任何政体中,政府的权力和公民的自由都是同一的。统治权在每一个国家都是绝对的。每一形式的目标或目的都是统一的,即为了和平与安全。”[4]466

摘要:霍布斯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平主义者通过对恐怖状态的描述,唤醒人们的理性,并寻求一条确保人民和平共生的道路。人类在对死亡恐惧的基础上发现的自然律是社会和谐的内在条件,社会契约是维护社会和谐的方法和手段,强大的国家是保障社会和谐的工具。这就是霍布斯和谐思想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霍布斯;自然律;社会契约;利维坦;启示

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美好期冀。而对于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却是智者见智。霍布斯这位近代政治哲学的创始人、哲学和神学上的勇敢斗士、颇有争议、不易理解的思想家,其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并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人类社会和谐的条件:自然律

霍布斯认为:“幸福乃是最大的善,但是不存在至高无上的善,享有了它,人的心灵就可以进入和谐宁静的佳境。”[3]18在《利维坦》一书中,他从“论人”入手,指出人的生命也不过是四肢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在可怕的自然状态中。“然而这种状况却有可能超脱。这一方面要靠人们的激情,另一方面则要靠人们的理性”。[1]96霍布斯告诉我们,使人们倾向于和平、和谐共生的激情是对死亡的恐惧,对舒适、幸福生活的追求,以及通过自己勤劳取得一切的希望,而理智则是提示出人们要取得和平、和谐共生的条件,即自然律。

1、基本自然律:力求和平

霍布斯认为:“自然律是理性所发现的诫条或一般法则,这种诫条或一般法则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1]97霍布斯通过举例、分析、概括出第一个同时也是基本的自然律——寻求和平、信守和平。他指出:“于是,以下的话就成了理性的诫条或一般法则:每一个人只要有获得和平的希望时,就应当力求和平;在不能得到和平时,他就可以寻求并利用战争的一切有利条件和助力”。[1]98在霍布斯看来,人类应尽一切可能寻求和平,而在战争中寻求救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内在条件。

2、第二自然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霍布斯在《利维坦》一书中指出:“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当一个人为了和平与自卫的目的认为必要时,会自愿放弃这种对一切事物的权利;而在对他人的自由权方面满足于相当于自己让他人对自己所具有的自由权利。因为只要每个人都保有凭自己想好做任何事情的权利,所有的人就永远处在战争状态之中。但是如果别人都不像他那样放弃自己的权利,那么任何人就都没有理由剥夺自己的权利,因为那样就等于自取灭亡(没有人必须如此),而不是选取和平。这就是福音书上那条诫律‘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也就是那条一切人的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98“一个人停使对任何事物的权利便是捐弃自己妨碍他人对同一事物享有权益的自由。一个人放弃或让出自己的权利时,并不是给与任何其他人以他原先本来没有的权利,因为每一个人对任何事物没有一件是不具有自然权利的。他像这样做不过是退让开来,让这人不受他的妨碍享受其原有的权利而已,这并不指不受其他人的妨碍。所以一人消失权利使另一人得到的效果只不过是相应地减少了这人运用自己原有的权利的障碍而已。”[1]99

由此可见,对于人性的认识贯穿于霍布斯思想的始终,且他以自己独特的视野,以人性恶作为自己对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假设。而人与人战争的自然状态就成为了霍布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基础,只有在对死亡恐惧的基础上人类生活才能和谐。那么,人类怎样才能摆脱自然状态中的无序、恐怖状态?面对这一困境,霍布斯提出了在自然状态中社会和谐的方法——自然法。自然法作为道德的原则正是一种理性的箴言,为人们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要遵守道德准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自然法中,为实现社会的和谐,霍布斯提出的最初的设计规则,其核心就是对权力的放弃和转让。

二、维护社会和谐的方法、手段(或外在条件):社会契约

自然法虽然为实现社会和谐提供了指向,但自然法本身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约束力量,要维护社会和谐是不够的,还必须提供一种外在的规范,基于此,霍布斯假设一个恐怖的自然状态,作出自己的理性思考,提出了维护和谐社会的外在规范,即社会契约。

1.履行契约,是订约双方的责任

霍布斯认为:“权力的互相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1]100这种权利的放弃与转让之间,在具备了自愿转让权利者和自愿接受权利者两个条件之后,他们之间就形成了契约关系。“让出权利可以是单纯的放弃,也可以是转让给另一个人。当让出的人不管其中的权益归于谁时就是单纯的放弃,当他要把其中的权益赋予某一个或某一些人时就是转让。”[1]99根据霍布斯的契约理论,一个人不管以何种方式放弃或转让出其权利,放弃或转让以后,他就有义务和责任不妨害对方接受他所放弃或转让出的权利的权益。因为“信约的内容或主题始终是深思熟虑中的事物,因为订立信约就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它是一种行为而且是通过深思熟虑所决定的最后一次行为。因之,这种内容便经常被理解为未来的事情,同时也是立约的人判断为可以履行的事情。”[1]104-105因此,订约双方应当不使自己出于自愿而订立的契约归于无效,或订约双方应当保障契约的有效性,这是双方的责任,否则就会破坏社会和谐。

2.履行契约,是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霍布斯指出:“根据人们有义务将那些保留起来就会妨碍人类和平的权利转让给其他人的自然法就产生了第三自然法——‘所订信约必须履行’。没有这一条自然法,信约就会无用,徒具虚文,而所有的人对一切事物的权利也会仍然存在,我们也就会仍然处在战争状态中”。[1]108在霍布斯看来,履行信约、坚持正义、讲求诚信,对维护社会和谐是如此的重要。如果社会成员不履行信约,那么,社会将仍然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自然状态中。因此,霍布斯强调:“要是有一个人宣称他认为欺骗那些帮助他的人们是合理的行为,那么,他有理由能够期待的保障安全的手段便只是从他一个人单独的力量中所能获得的手段。因此,破坏信约之后又宣称自己认为这样做合理的人,便不可能有任何结群谋求和平与自保的社会会接纳他,除非是接纳他的人看错了人。”[1]111这就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履行信约,只有这样他才会被社会所接纳,反之,谁破坏信约,谁就会被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抛弃。

三、维护社会和谐的理性工具:强大的利维坦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正确态度认识

“社会主义”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六十多年的建设、改革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进行不懈探索。但事实证明,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还是有教条、有误解、有空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新时代,我们更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要树立起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也是真正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破除人们头脑中多年来关于社会主义的旧观念。

一、对社会主义内涵新认识

社会主义是人类发展到了资本主义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社会主义是从天地境界的高度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学说;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就像数学家解方程式一样,只有在它本身包含着解题的条件和因素时,才能作出答案。

(一)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主要是一种社会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这个现实的基础上的。他不仅看到劳动积极的一面,还看到其消极的一面,即异化的、强制的一面,消极面是同社会的对抗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变成同资本对立的雇佣劳动。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在现实世界中实现那种绝对完美的社会,而只能尽量的努力趋近这个目标。因此,我们也不能指望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尽善尽美的社会,而只能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尽量的趋向于完美。实现这一理想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现在只不过是接近这一理想罢了。

(二)社会主义是一道方程式

马克思之前,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有300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流派各种各样。在马克思看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对于未来社会主义的具体问题的解决,就像数学家解方程式一样,只有在它本身包含着解题的条件和因素时,才能做出答案。如果已知条件不够,那么,这个方程式不能解。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想教条式的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就充分地说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现实趋势的洞察得出的,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和逻辑力量。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实践理性,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当社会主义尚缺乏变为现实的条件,尚缺乏实践经验的时候,热衷于设计未来社会的具体蓝图,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反对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标签到处乱贴。

(三)社会主义是一种精神境界

儒家说,每人各有自己的世界,因而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我国新儒学家之一的冯友兰先生把人的不同境界从大的方面归纳为4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特征是,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并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情,这种境界是圣人的境界。冯友兰先生把达到了这个境界的人叫“圣人”。也就是说,只有从天地境界的高度思考问题的人才能觉解社会主义的必须和必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理想的提出,这不仅涉及到经济利益上有竞争,也涉及到儒家思想、封建思想中的根深蒂固的文化问题。既然几千年形成的,我们就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让它荡然无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要借助于一种文化的力量。这个文化就是建构在相互理解和多元化选择基础上的一种忍让、一种宽容、一种理解、一种思维方式的改变,一种精神境界的提高。

(四)社会主义是一种历史学说

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他应用他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为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理论,而不是对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的模式进行发展和完善。如果不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解为一种历史学说,而理解为一种治国安帮的学说,现成答案的汇编,那么,对马克思的以上观点是难以把握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是以封建社会为母体、以资本主义为外部条件而产生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封建主义影响根深蒂固,所以,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我们只有先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才能最终战胜和消灭资本主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

新中国建立后,对社会主义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对其有了比较深刻和全面地认识,对进一步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

“和谐社会”是千百年来人们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而不是社会形态。社会和谐作为社会存在的一种状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这种社会状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所追求和实践的社会主义就是一个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既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既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同时又扎根于当今中国国情的现实;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价值追求,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也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土壤里长出的理想之花,一定会结出丰硕之果。

(二)“以民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诉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对我们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就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主体;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理想。

(三)利益多元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追求和谐,而且主张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提倡兼收并蓄,厚德载物,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适度、适时、适当的和谐状态。如果一味追求同而不能和,不仅不能使事物得到发展,而且反而会使事物衰竭或毁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整齐划一,而应关注人们之间的共同性和个性的差异性,使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丰富的个性差异,从而更加文明,更为开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又生动而有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四)共同富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目标

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主要体现,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实现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作为和谐社会主体的人的自身的和谐、影响着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平衡社会矛盾,保持安定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就是要坚决执行和实现这些社会主义的原则。”只有坚持和实行这个原则,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也才真正能够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长期和谐。

三、对待社会主义的正确态度

纵观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水平,要想社会主义继续在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继续发光发热,我们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树立科学的态度。

(一)从历史前提和现实实践出发来看待社会主义

马克思曾一再向世人明确地宣告:“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想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就表明,马克思贯彻的是从现实生活条件出发的实践原则,坚决反对并摈弃那种从理性抽象原则出发的教条主义做法。“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这也就更充分地说明,社会主义不是来自某种主观的愿望和想象,而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历史规律和现实趋势的洞察得出的,具有强大的现实感和逻辑力量。所以,从客观历史实际和现实实践出发来看待社会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用全球化的思维方法来看待社会主义

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全球化正在从实践领域向意识、精神领域扩散,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新背景。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空洞的东西,而是一个现实的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也应该在适应社会与世界变迁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和丰富起来。今天我们研究社会主义,也必须考虑当今国际社会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走势,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和潮流。全球化的思维方法来看待社会主义,就是要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来对待。因为全球化的世界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全球化要求世界用对话代替对抗,用和平代替战争,以合作代替掠夺,以共存代替你死我活。只有这样,才会有全人类的共同进步,才会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三)以动态的实践性思维方式来看待社会主义

现实的社会主义只能是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革命实践的产物,而不是用某种现成的观念模式“套”出来的结果。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分析研究的是以对资源和金钱占有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而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以智力和知识占有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资本主义。所以,我们应该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现实结合起来,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而决不能对马克思主义作教条式理解,也不能停留在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总之,我们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不能像过去那样用静态的概念性思维方式来认识,而只能用动态的实践性思维才能科学地把握。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65:4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9.

[4]董艾辉,陈华,高连杰.也谈什么是社会主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8

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

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理论界从广义和狭义、大社会和小社会、理想与现实等几方面关系着手,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有学者认为,广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着一种协调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社会同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等,几乎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而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层面本身各个环节、各个因素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现在所探讨的和谐社会主要是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有学者认为,社会有大社会和小社会之分。六中全会直接论述有关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意识或者社会精神、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等等,是落脚到小社会。有学者则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互为条件、相辅相成,渗透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历史过程,因而不能仅仅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孤立对象来研究。有学者认为,虽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建设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四位一体”任务之一,但它又是党中央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确定的总目标、总思路、总战略,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学者认为,应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把握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以事物的矛盾规律定义和谐社会,就是人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条件下,在社会矛盾丧失对抗性的情况下的一种稳定的、有序的、良性的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和动态的过程,因而应当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看作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成为专家学者探讨的重点。有学者指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深化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体现,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创新,在多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应该是和谐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结果,揭示了社会和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奠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社会和谐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学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第一,社会和谐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的优势,完全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内使社会达到和谐的发展。第二,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消灭产生各种社会冲突的最主要的根源,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第三,社会和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社会管理和社会自治就变得越重要,社会和谐这个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将更加充分显示出来,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形式。第四,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即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有学者认为,只有通过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能得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到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在世界人民特别是进步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国际意义。应该从世界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

在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战略思想中,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存在有机统一性。作为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也是统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质要求,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规律,确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科学思想方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科学发展的基本观点、统筹兼顾的根本要求,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原则、基本途径和有效方法。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要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要把它们看作是同一实践过程中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指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论”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充实和发挥。把“和谐”作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处理矛盾的重要方法,单列一项放到突出位置,表明人们对社会主义如何科学发展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将和谐社会的概念首次写入我们党的纲领性文献,就是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来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保障全面小康的重要手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彼此促进,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理论界从价值目标与历史过程、长期历史过程与特定发展阶段、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等角度,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论述。有学者指出,和谐社会建设拓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其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内容上更加系统和完整,使其内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内容更加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没有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仍然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整个过程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经验,从而在理论上不断丰富和完善。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并超越这个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的、更高的阶段提供更和谐、更充满活力、更稳定有序的社会条件。有学者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长期历史进程与特定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是长远价值目标与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社会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替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和一系列指标评价体系,是一个相对静态的目标;而和谐社会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可以不断实现而没有极限的过程。

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更高、时间更长、任务更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的是要把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不意味着要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诸多重大问题,都是市场经济本身无法解决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防止和克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和弊端,为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开辟新的途径,积累新的经验。有学者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方面要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其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而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好的社会条件,推进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也就是说,要通过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来促进社会和谐;又以社会的更加和谐,来保证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有学者指出,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使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财富的主人,特别是必须坚持现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广大人民享有民利、共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的制度保证。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的不断巩固和发展,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前提。有的学者指出,社会和谐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但经济基础是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决定性因素。一旦所有制结构违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出现不和谐趋势,必将影响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整个社会关系的和谐。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改革开放民主法治发展稳定

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条基本原则,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因为我们党对以人为本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阐述,从而发挥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党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决不是指抽象的人,而是特指广大人民群众。当然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的生命、人权和人的尊严。这里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也就是说,不能把人民群众仅仅看作是被同情、被关爱或被救济的对象,而应该看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即依靠力量。这里的“人”是发展的主体,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因而要保持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以人为本中的“本”,不是指事物的本原或本体,而是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决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

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不讲发展只讲和谐,而且恰恰是要以发展作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因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只有发展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因此,我们对发展决不能有任何动摇。。当然,我们今天讲发展是指科学发展,即又好又快地发展。好,就是要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快,就是指要保持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太高或太低的速度都会影响科学发展。为此,现要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千方百计降低发展的成本或代价。在实施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如果还有人认为发展可以实现零成本或零代价,那是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如果还有人认为发展可以不顾任何成本或代价,那是违背科学发展的盲动主义。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

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决不是不讲或不敢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近30年来我们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内容和最鲜明的特点。继续推进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是保持和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活力的基础。我们要充分肯定1978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取得的巨大成绩。冷静分析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既不能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视而不见,甚至只报喜不报忧,又不能因为改革触及了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弊端,就不敢推进改革,甚至主张走回头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才能解决。

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和谐,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党反复强调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坚持了这条基本原则才能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个总要求。这是因为民主法治要么渗透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其它特征之中,要么其它的基本特征必须依赖民主法治才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条件和制度保障。

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发展稳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现实问题,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的重大关系。我们对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刻认识,是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中形成的。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混乱当中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唯有稳定才是前提;稳定不等于停顿不前。必须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稳定。稳定是为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我们就不可能走出这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的事业不可能顺利前进。因此,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棋盘上三个举足轻重的棋子。正确把握了这三者的辩证关系,就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就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篇10

关键词: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启示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036-02

世界上许多思想家都对“和谐社会”作了具体的阐述。其中,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认真学习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包含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首先借助于自然界使其成为自己的生活资料,然后才能使自然界为人类所用。“人靠自然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95人和动物植物都是差不多的,都要依赖自然界来生存,把自然当作自己生活的物质来源,作为人自身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始终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中产生出来的,同时要通过自然界来提供生活必需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类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

人类能够认识自然并且能够改造自然。马克思认为,人类是自然界所有生物中最聪明的,因为人类能够读懂自然规律,并且为自己所用,使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以此来使人类达到更好的生存条件。“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生命的自然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1]167马克思始终坚持人类能够改造自然界,同时使自然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人类不但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人类的活动还受到自然界的影响,具有被动性。这就是说,人类想要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就要相信自然界,遵循一定的规律,不能任意妄为,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就会遭受应有的恶果。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也带来了不少的环境问题,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不能使自然界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还会导致一系列的消极和负面影响,从而使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张,更加对立,自然界会对人类施加压力,使人类不能重新去开发自然资源,这样循环往复下去,只会愈演愈烈,人和自然的和谐就更加不可能实现,所以人类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人与人的和谐

马克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其实是利益关系的和谐。“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82。现实生活中的人,始终都在不断的追求自己的利益,所以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利益关系,有了利益之争,就不可避免地危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如果人与人不存在利益相争,那么社会就会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人们就会和谐友好相处。反之,如果人和人之间出现了利益之争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多么恶劣的影响。处理不当就会对社会和谐造成危害,使人与人之间矛盾激化,甚至会造成社会暴力事件的产生,从而使社会走向衰落的边缘。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发生不必要的利益冲突,就必须建立社会公平机制。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关系方面对公平概念做出了一些理解,在他看来,资产者所理解的公平根本站不住脚,他们所认为的分配公平是颠倒了因果关系的公平。

同时,生产实践同人与人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不管是哪种形式的生产实践都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关系中实施。“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2]25没有人际关系的和谐就不会有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和谐。人类能进行生产实践,这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之处,人通过生产实践产生的交往才是真正意义上高于动物的交往水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不仅仅指生产劳动实践,也包含人的交往实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观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2]58社会的发展过程绝对不能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它不仅是生产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过程。作为社会活动中的人,根本不可能是单独存在的个人,而是与别的人进行交往的群体,是现实的、发展着的并且是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的人。

(三)人与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存在物。”[1]122不管是单独的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马克思始终都认为人与社会之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他把个人看作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基础。

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之间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他认为离开了个人,离开了人们的活动,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社会生活根本不可能形成。也就是说,社会不是单独存在的,必须有人的活动,有人际交往关系的产生,才能形成真实意义上的社会。个人的活动总是带有社会性的,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可见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社会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个人不仅对社会有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个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所以又受到社会的反作用。马克思强调,个人如果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置身于社会当中,在一定的社会网络中去寻求发展,找到生存之道。个人要从事生产劳动也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前提下,才能自己选择自己的生产,也就是说,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个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对个人来说,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马克思所说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才能使人与社会达到真正的统一与和谐。

人与社会之间始终是一个相互推动的过程。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社会时指出:“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个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必须以社会为前提条件,因为社会是人发展的大环境,如果没有社会,人的发展从何谈起,又回归何处;同时,社会要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如果没有人这个因素,社会靠什么发展起来,没有人不可能有社会,所以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缺一不可。

二、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启示

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用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作为指导。

(一)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推进,我们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也在不断升华,人们能够更加准确的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谋取幸福,并且在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环境问题,使环境恶化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对自然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破坏。比如我们经常关注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所以,我们再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要做到不破坏自然界应有的平衡法则,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不仅如此,也要做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着想,给他们留下一片美好的蓝天,使自然界与人类能够更加和谐,更加美好的发展。

(二)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养

全社会思想道德素养的高低,可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和谐和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以,我们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强基石。我们要在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逐步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并且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要实现全社会的协调有序行进,就需要利用道德的标准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这就必须对全社会成员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明确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为解决我国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不和谐因素创造有利条件。

(三)依法治国,加强法制建设

法制在保障和实现社会和谐过程中会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坚持科学立法、从人们的实际出发立法,从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现阶段,应使立法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改进,特别是要加强分配领域的法制建设,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每个公民的收入分配行为。全体公民、社会团体,都必须遵照宪法和法律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规范,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基本支撑。如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能够达到高度的和谐,那么整个社会关系和谐就不可能是空想。一个社会要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就必须要有生产力的支撑,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所以要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也认为,生产力必须作为社会发展的前提,因为如果社会不发展不进步,那就只会导致普遍的贫困化;而在这种贫困化的背后,又会出现那些陈腐污浊的东西。所以,我们只有努力进行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真正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使社会更加和谐,才能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