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33:31

区域旅游经济篇1

为了提高人民生活的快乐指数,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人文关怀这一领域。在这一治国思路的影响下,国民收入可以用来支配用于购买基础生活物资之外的收入占比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国民可以用来休闲的假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各种形式的旅游来享受生活,感受快乐。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内蒙古区域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旅游设施和旅游形象得到显著改善,对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发展作用逐步增强,同时对拉动当地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内蒙古区域旅游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旅游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旅游产业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距离旅游强省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因此,如何借国家发展旅游、建设边疆的良好势头,提升自身的旅游形象,从而提升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使内蒙古成为我国旅游强省,是未来内蒙古旅游产业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2区域旅游形象的理论概述

2.1区域旅游形象的概念

形象是指可以对人的思维和情感状态产生影响的具体形态,是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区域形象是区域景色、气候和交通等方面的实际状况在人脑中形成了总体印象。区域旅游形象是指区域内旅游的相关服务和景色给旅游者留下的感知形象。

2.2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主要通过区域内旅游景观的整体印象、旅游基础设施印象、相关服务印象以及区域内旅游文化的印象所共同构成的。区域旅游形象通过景区在社会媒介上的广泛宣传,将其旅游形象传递给广大公众,从而在其心里留下印象,最终对其旅游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当游客到达区域旅游目的地后,其客观形象会对其主观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游客会将这种印象再反馈给区域中,从而对区域旅游形象进行改造。同时这个过程是不断周而复始的。

2.3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

通常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的影响原因包括旅游者原因、区域旅游目的地原因、信息原因以及外力原因共同构成。

3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1内蒙古旅游总体情况

尽管内蒙古发展旅游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内蒙古旅游资源潜力深厚,优势明显。近年来,在国家有政策、地方有资源、群众有愿望、市场有需求的条件下,内蒙古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经营,扎实有效地实施“旅游兴省”战略,不断完善设施、提升品位,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内蒙古旅游产业显示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逐年上涨。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截止到2013年,内蒙古旅游总收入达到了2.9万亿元,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2)入境游旅客明显增加。随着内蒙古综合实力持续上升、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市场拓展更加深入,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家又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如离境退税等政策的出台,在吸引境外游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再加上新的国际航线不断开通,内蒙古各旅游景点入境游客明显增加。

3.2旅游对内蒙古经济产生的影响

(1)推动地区经济建设。经济建设是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旅游产业,辅助多种多样的旅游形式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内蒙古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建设工作的开展。内蒙古旅游包罗万象,可以开发的方向点非常的多。比如自助烧烤、绿色养生、放牧生活体验等等。这些方向上产业的开发,将带来大量的资金,这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提高了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内蒙古当地的旅游基本上是以乡村为区域,以家族为主体开展的。每个旅游接待的实体多数都是一村的牧民。他们向客人提供导游、饮食、居住、烧烤、放牧、渔猎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并通过服务赚取利润。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当中,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而赚取较高利润的经济现象。这对提高当地牧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改善了内蒙古区域的软硬环境建设。在内蒙古地区推动旅游产业,就要有能够吸引旅游消费者来旅游的优良环境。在这个利益驱动下,无论是地方还是当地的牧民都将会产生极大的主观积极性,来建设和改善当地的环境。地方政府将会乐于将财政支出投入这一层面。而当地牧民也将会发扬蚂蚁啃大象的精神,群策群力,发挥广大群众的力量参与建设。这是由旅游业的特点而带来了益处。而这样的改变又将反过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在推动旅游产业建设的过程中,当地的卫生、医疗、交通、通信、居住、商超购物等物质环境和绿化、环保、等软环境都会得到巨大的改善。

(4)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能够在激烈的旅游产业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旅游产业地的软环境必然要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从服务的理念到服务的具体细节,从地区人民的精神风貌到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这些都在对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着影响。在我国很多的旅游城市,市民在旅游产业发展以后得到了较大的经济实际利益,也因此产生了全民共建发展旅游的主观积极性。由此可知,内蒙古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提高当地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4努力保持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1保持稳定的内蒙古旅游形象定位

内蒙古的地质地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但是由于内蒙古和黑龙江在旅游资源上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因此在旅游形象定位的选择上,要避免发生同质性。因此在对内蒙古旅游形象提升之前,必须对内蒙古旅游形象进行定位。就内蒙古的旅游资源来说,草原旅游和民俗旅游是比较突出的,因此,在宣传时要注意保持形象的稳定,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其旅游经济发展。

4.2制订旅游产业整体发展规划

区域旅游经济篇2

各地区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普遍存在,属于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也逐渐成为了旅游行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现阶段,我国山东省的旅游经济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总收入不断增加,但是山东省的旅游经济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和差异问题,应该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生产资源分布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控制策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山东省区域的旅游经济差异是对整体地区旅游行业中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只有在了解和认识到地区旅游经济差异所在,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区域旅游经济优化方案,避免地区之间出现旅游恶意竞争问题,逐渐缩小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旅游行业实力差距,缩小旅游收入差距。

二、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简介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一直是我国旅游发展重点省份,从2001年初期开始,山东省的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开始不断加快,国内旅游经济收入也开始同步增长,网络统计数据表明,山东省的旅游经济收入已经占据全国旅游经济收入的21%左右,山东省的整体旅游经济收入已经长期稳居全国第四,总体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平稳。但是,因为受到来自地区地理位置、旅游服务、区域交通和旅游景点知名度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内各市的旅游经济差异明显存在,因此,应该准确把握山东省地区旅游经济差异发展规律,鼓励各市发挥各自的旅游特色优势,广泛开展地区之间的旅游合作,共同促进山东省地区旅游经济进步与发展,为山东省整体旅游行业竞争发展实力的提升发挥重要支持作用[1]。

三、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演变分析

山东省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一直存在,同时受到来自外界社会因素的影响,一直在发展演变,各地区政府的旅游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都会对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2007年,山东省借助奥运会和全运会契机大力发展旅游业,充分发挥了省内的旅游经济发展优势,促进了山东省整体旅游行业发展,不仅仅对拉动山东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推动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山东省各市之间旅游经济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山东省的地区旅游经济差异会进一步扩大,但是整体的旅游经济发展事态良好[2]。

(二)区域经济空间发展差异分析

国内各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差异问题,通过对山东省各市之间存在的旅游经济差异分析可以发现,青岛和济南、烟台都是山东省内旅游经济发展前三位城市,旅游行业发展成为了主要的经济支柱。尤其是青岛市,已经成为了国家一级旅游城市,整体的青岛旅游经济发展实力以及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山东省内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济南市与烟台市整体市内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实力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青岛和烟台都是第一批开放城市,所以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上获得了较快发展,同时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了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济南是山东省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聚集地[3]。

(三)沿海地带与内陆地带旅游经济差异分析

众所周知,沿海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都要好于内陆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青岛作为山东省的旅游经济领先者,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青岛、威海、烟台三个地区已经逐步成为了山东地区的“黄金海岸旅游地带”,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首发地区,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开放程度较大,旅游经济投资和融资优势明显。同时,旅游经济不断发展,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也在不断出现,很多内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也为整体旅游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4]。

四、山东省区域旅游经济全面发展对策

(一)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合作

山东省各地区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旅游行业发展优势,广泛开展旅游区域合作,开发新形式旅游产品,同时结合针对性明显的旅游行业发展策略,防止出现区域之间的旅游行业恶意竞争以及低水平开发循环、消耗旅游资源。各地区政府也应该突破各地区的行政局限,避免因为地方保护政策束缚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建立多元旅游经济合作机制,实现山东省省内各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高效配置和省内旅游资源自由交流,制定旅游营销宣传联合实施计划[5]。

(二)加快旅游产品升级

不断提升山东省各区域内部旅游产品的地区特色,扩大地区旅游品牌知名度,加快地区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发挥各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借助青岛的旅游经济发展带头力量,打造沿海地区的特色旅游项目,开展疗养、休闲、游轮、海岛度假等高端旅游产品,发挥“黄金旅游地带”的优势作用,深入挖掘山东省交通沿线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开展新型旅游项目,扩大对旅游消费人群的吸引力,实现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旅游联锁,构建民俗、文化和休闲等多类型旅游产品。

区域旅游经济篇3

关键词:旅游产业;区域经济;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048-02

一、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南充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

现代区域中心城市是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现代区域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能力,其中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参与周边大城市的产业分工,并带动自己周边城市的产业分工,对区域外形成一定吸引力。南充市位于川东北中部,东邻达州,南连广安,西与遂宁、绵阳接壤,北与广元、巴中交界,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地理上的区域优势并不代表经济上的区域优势。南充市尽管人气旺、都市味浓,但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对区域外的吸引力、辐射力不够,包括对同属川东北区域的达州、巴中、广元等市的影响都甚微,这就影响到南充市成为区域中心城市。旅游是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的重要因素。旅游的吸引力是一个城市吸引力的核心,是城市形成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南充市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就必须走在川东北其他城市的前面,主动参与和领跑区域旅游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旅游业是破解南充市经济发展难题的主动选择

目前,南充市正处于城市产业化过程中比较艰难的阶段。南充市地处四川盆地腹地的丘陵地带,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第一产业发展不理想,第二产业无竞争力,第三产业发展相对快一些,但缺乏支柱产业。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各种矛盾较为突出。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阻碍着南充市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要解决就业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最佳的选择。对于南充市来说,大力发展旅游业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能增加就业,破解南充市就业难题。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解决就业问题,而且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消费型产业,旅游者的各种消费需求往往成为推动旅游目的地生产力发展的新动力。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扩大服务业规模,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而且可以促进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有效提升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为南充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南充市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开放的必然要求

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间通过合作,在资源需要方面互通有无,在市场开放上和对外竞争上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标。旅游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旅游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扩大开放是加快旅游发展的前提,区域合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南充市地处内陆,更要充分利用旅游业具有的开放性、国际性特点,加强区域合作,向外界展示其特色,提升对外影响力,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向国内外、海内外广泛招商,利用外来资金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推进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的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二、南充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地理环境优越、自然生态资源独特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南充市气候温和,属中亚热带润湿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境内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同时,南充市水、陆、空交通便利,是川东北重要的物资商品集散地和长江三峡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而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发展旅游必备的条件。嘉陵江是南充市独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南麓,自北向南纵贯四川省境内的广元、南充、广安三市,在重庆市汇入长江,是沟通西南、西北的主要水上交通运输线,是长江上游的重要一级支流。其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的独特性,主要集中体现在嘉陵江主干河道上的青居、蓬安和阆中三段,自北向南穿流全境的嘉陵江在这里造就了奇特的曲流景观,众多的水利工程设施更是在南充市段的嘉陵江形成了绮丽的平湖风光。同时,沿江两岸还拥有众多品位独特的人文景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

南充市是革命老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四方面军在南充市的南部、阆中、营山等地留下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和革命遗址。南充市是总司令、罗瑞卿大将、著名民主人士张澜先生的故乡,尤其是故居很具建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实力。南充市是三国文化的源头,境内有《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读书修学的万卷楼,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阆中张飞庙,还有蜀汉光禄大夫谯周墓、蜀汉大将军王平墓,并有记载着诸葛亮丰功伟绩的诸葛寺、诸葛寺石刻以及充满着硝烟和呐喊的赵云操兵演阵的将军碑、瓦口关古战场等三国文化遗产。南充市同时也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除三国文化外,境内古迹林立,名胜众多。这些,都将为南充市的旅游发展增辉添彩。

(三)制约因素

南充市旅游发展相对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对现有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够,局限于传统的旅游观念,没有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认识、挖掘、策划旅游资源,尤其是市民的旅游意识淡薄。二是旅游业的龙头作用发挥不够。没有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理念去发展旅游业,尤其是没有站在总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去提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也就是还没有真正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发展。因此,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不新、深度不够、投入不足、促销不力、重视不够,旅游支撑性产品尚未真正形成。三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旅游资源“形散”、“意散”,景区(点)开发文化内涵挖掘不深、特色不突出、品位不高,没有按照集观光、度假、会议为一体的要求去打造,没有名品牌景区(点)。这些都成为制约南充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以旅游推动南充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发展思路,编制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

思路决定出路。南充市旅游多年来之所以发展较慢,没有在南充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挑担起重担,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旅游发展上思路不够清晰,没有从南充市实际出发,找到一条适合南充市旅游发展的路子。由于思路不明确,因此,在对旅游的规划上也缺乏长期性和科学性。在南充市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旅游要担当重任,完成振兴南充市经济的使命,真正成为一个富民强市的产业,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理清思路,确定目标,科学规划。一是从实际出发,确立南充市旅游发展的思路。嘉陵江流域文化打造是南充市旅游发展的重点。南充市旅游的基本思路是要围绕嘉陵江做文章,建设嘉陵江绿色生态屏障和产业经济带,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原则,以嘉陵江为轴线、嘉陵江流域文化为主体,建好嘉陵江绿色生态走廊,把南充市嘉陵江流域建成融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为一体的具有全国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二是确立发展目标。着力提升精品旅游景区,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完善城市旅游设施,提升城市旅游形象,营造良好旅游氛围,推动南充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突出特色和优势,加快打造旅游品牌

区域的地方特色是旅游的生命。南充市旅游资源种类繁多,但未形成品牌,没有特色。因此,在开发南充市旅游资源过程中,重点是要充分突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尽快形成旅游品牌。一是充分挖掘南充市地域文化内涵,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好文化旅游产品。南充市地处川东北,民风民俗独特。因此,在旅游的开发上要突出川东北风情,尤其是要结合中国乡村游和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成片打造具有鲜明川东北特色的乡村小村、乡村民居,演绎川东北区域文化。二是突出红色旅游主题,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这一规划如果得以实现,将推动南充市旅游整体上台阶。三是重点打造南充市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以川东北文化为重点发掘嘉陵江文化,整合资源,全面规划,局部突破,统筹发展。

(三)增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

加强区域合作是提高区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旅游业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不仅关联性强,开放度也高,区域彼此间不仅不能完全相互封闭,而且还必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南充市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加大与川东北各市和全省的合作,加强资源整合,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一方面,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消除地区壁垒,对旅游产品和线路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统一宣传促销,形成区域活力。另一方面,要共同开发嘉陵江流域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合力和优势,整体推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提高对外开放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雷震,张帆,李春光.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5).

[2]周志宏.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问题,2012,(2).

区域旅游经济篇4

2009年7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会议指出,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核心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重要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雄厚,交通体系发达。辽宁沿海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通过实施旅游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客源互送,利益互惠。通过区域联合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城市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逐步完善我国沿海经济整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现状

1.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现状

辽宁省已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目前辽宁省全部14个地级城市都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大连市成为中国首批3个最佳优秀旅游城市之一。辽宁有a级旅游景点以上的167个,中部地区的满清风韵、南部的海滨特色、东部的边城风情、西部的考古成果等,对海内外游客极具吸引力。2009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2218.9亿元,增长28%;旅游外汇收入18.5亿美元,增长21.7%;国内旅游收入2098.8亿元,增长28.3%;接待入境旅游者293.1万人次,增长21.2%;接待国内旅游者2.41亿人次,增长21.7%,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20%以上。

辽宁沿海经济带2009年接待国内游客9800.4万人次,占全省的39%;接待海外游客272.37万人次,占辽宁省的59%;实现旅游总收入1045亿元,占辽宁省的46%;旅游创汇10.4亿美元,占辽宁省的61%;拥有星级旅游宾馆322家,占辽宁省的62%;旅行社616家,占辽宁省的60%(见表1)。从各项旅游指标可以看出,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在辽宁省旅游业发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存在的问题

(1)旅游开发缺乏协调

从自然地理分布情况而言,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区六城市地理分布跨度较大,可分为辽宁东部旅游区(丹东市)、辽宁南部旅游区(大连市、营口市、盘锦市)、辽宁西部旅游区(锦州市、葫芦岛市)。长期以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经济发展的联系度不高,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也缺乏协调与协作。

(2)旅游开发协作观念有待提高

辽宁是老重工业基地,有着工业建设的丰富经验,但对旅游业的开发与规划了解相对较少,对旅游经济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对于作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的优势效应认识不够。对于旅游投资如何按旅游业发展规律和规划建设来进行,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规划。此外,旅游资源分属不同行业和部门,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只从眼前利益出发,对旅游资源随意开发,缺乏整体规划。

(3)旅游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

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五市的旅游发展水平与大连相比,有着巨大差距。以2009年的旅游业发展为例,大连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3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78亿元。其他各市旅游收入情况为丹东市170.7亿元,锦州96亿元,葫芦岛105.9亿元,盘锦105.5亿元,营口89.4亿元。大连全年旅游收入相当于其他五市的总和。旅游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过大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沿海各市的旅游业合作发展。

二、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对策

(一)加强“一体化协作”

加强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的旅游业发展“一体化协作”,可以遵循“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宣传互动、市场共管”的原则。例如,可以在各城市之间设立“旅游一卡通”,整合沿海各景区酒店,为游客提供低折扣的优惠。在此基础上,增加“一卡通”的电子支付功能,使其逐渐成为真正跨区域享受优惠的电子旅游卡,使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游客享受电子商务的便捷和乐趣。

(二)设计合理的旅游线路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滨海岛屿、滨海湿地、滨海农业园区、滨海工业园区、港口旅游资源等,充分挖掘整合各种旅游业资源,做大旅游项目,打造旅游品牌为突破口。应大力开发以下旅游产品:(1)以秦汉宫遗址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2)大连沿海地区的地学科学旅游;(3)以青山沟、天桥沟、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为主的生态旅游;(4)以“五点一线”工业园区为主的工业旅游;(5)以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碣石省级旅游度假区、兴城温泉、熊岳温泉、五龙背温泉、安波温泉等为主的休闲、疗养度假区旅游;(6)以盘锦鹤乡苇海红地毯、蛇岛为主的新奇特旅游。在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利用上,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也可以按照不同季节为各市游客提供区域内精品旅游线路。这些线路可以包括辽海古文化史迹之旅、红色之旅、海滨畅游之旅、山川森林之旅、休闲度假之旅、奇特景观之旅等。此外,还要注重区内旅游线路向省内外延伸。发挥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联合体的作用,积极开展区域一体化联动,与周边城市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换、优势互补,大力拓展省内及黑、吉、京、津等客源市场,随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主动走出国门,实施国际旅游区域联动,把旅游做大做强。

(三)加强政策扶植

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地政府引导旅游企业搞好体制改革,改善与优化旅游管理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积极扩大旅游产业规模,突出旅游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促进沿海经济带旅游业“一体化”的扶持政策应该包括旅游资源保护、旅游整体规划、旅游交通设施配置、旅游商品开发研制、招商引资、旅游就业、旅游开发区经济区度假区示范区的设立、旅游经营项目的审批等。各地要根据不同地理位置与地方经济特色,来实现在沿海经济带中的不同战略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例如,大连要推进中国北方旅游中心枢纽建设;丹东要充分重视赴朝旅游集散地的作用;葫芦岛要发挥关内外重要通道的地域优势,发挥突破辽西北桥头堡作用等。

(四)建立人力资源共享机制

区域旅游经济篇5

关键词:沟域经济;山区发展;旅游带动

沟域经济发展背景

山区问题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研究课题,山区特殊的地理或者自然障碍,使之在经济上要与其他地区完全融为一体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如何在保证山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山区的资源优势,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山区生态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催生了北京以及许多城市山区遍地开花的民俗旅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山区逐渐找到了一条保护生态与增收相统一、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点线面成片的区域形经济发展的路子。发展沟域经济已经成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所谓沟域是指从区域的视角审视山区发展。沟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理论的实践,区域经济的所有理论成果将成为指导沟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依托特殊沟域,建设一批内容多样、产业融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带,进而形成沟域经济发展的特色理论。

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统一打造,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最终达到服务首都和致富农民的目标。

二、沟域经济的发展特征

2.1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北京沟域依托其自身资源条件、产业基础、历史文化,形成了三种十类的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2.1.1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旅游为龙头,带动沟域内的农业、工业和物流等产业发展。

这类山区沟域内资源富集且品位高,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推进沟域内自然景观建设,按照国家标准提升景区档次。以现有的自然风光和相应景点为核心,对沟域内的产业进行合理配置,建成以旅游为龙头,其他产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沟域经济带。

2.1.2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型模式

都市型现代农业驱动型模式是以建设都市现代型农业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动力,驱动高度关联的三次产业不断融合,建设农游结合的沟域经济。

这类山区沟域是以开发沟域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目标,应用标准化,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产生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满足首都市场多样化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对农业产业和农产品深度进行开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业和农业产品加工业,并通过产业聚集最终形成产业集群形态壮大沟域经济。

2.1.3生态修复与重建型模式

生态修复与重建型模式是基于北京山区生态涵养和水源保护区功能定位,针对区域内大面积的废弃矿场,运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手段,积极开展生态治理修复,建设生态修复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产业基地,由此促进沟域经济转型和发展。

对于这类山区的废弃矿场,可以通过生物措施(植物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挖鱼鳞坑、修筑拦淤坝合谷坊等)和农艺措施(横坡等高耕作、立体种植等)进行治理,是沟域开发生态型替代产业的前提和基础。

2.2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沟域:从特色的视角审视山区发展。

2.2.1成功特点:

(1)极化效应

由若干知名度高、新引力强的龙头产业点,形成超强客流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沟域经济实现增长的关键就是通过扩散效应将整个沟域内经济连为一体的基本依托,积极培育沟域的支柱产业。

(2)点轴发展

生态道路或河流将每个产业点及周边区域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产业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区域经济。

(3)三产协调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互动、互促、融合。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观光旅游农业,可以促进和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同时,旅游业不仅对于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能够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销、旅工农、科工贸的产业结构,一二三产业相互促进融合,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2.2.2现状问题

(1)差异化较低

资源无明显差异,缺乏资源唯一性和垄断性。寻找产业发展的突破点是沟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问题。

(2)设施层次较低

项目设施、旅游接待设施较为简单、层次较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沟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沟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力。由于目前的山区旅游业形态自由,层次低,因此,很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3)市场对接不力

物质、非物质产品推广不足,与目标市场对接不畅。由于农民的生活生产和城市居民的差异较大,双方在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目前沟域经济的发展与市场对接不顺畅。

(4)文化发展不足

文化营造停留在山区农村层次,缺少区域特质文化或新兴文化植入与培养。文化创意需要结合城市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挖掘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然而,目前的开发模式,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农村层次,甚至对于文化开发的关注非常的少。

2.3沟域经济模式的发展和改进(从传统山区到第二代沟域经济的蜕变)

2.3.1传统山区农村

传统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山区农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素质较低。大部分生产只能满足当地的基本的需求,因此,大部分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只留下的少量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

2.3.2第一代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以国家认定的景区为龙头,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提升休闲旅游业发展水平和产生培育层次,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形成辐射面较大的经济区。同时,通过对已有的乡村旅游资源的提升和整合利用,发挥其周边优质景点的联动作用,打造一个品牌化的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示范区。

2.3.3第二代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对于第一代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分析,对于沟域经济的资源、背景、模式的重新审视,挖掘其具有独特创意的物质文化特色,推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沟域经济发展体系,通过农业发展协会等组织打造沟域经济品牌的实体平台,促进双方市场的对接。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区域特色文化的宣传发展。形成兼具山居良好环境文化特质和城市生活便捷特征的空间环境,并通过与城市的联系形成具有城市功能区特质,具有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的沟域经济区域。

第二代沟域的主要内容为:满足城市生活需求的设施条件,如,卫生条件、信息条件、交通条件、餐饮条件、医疗条件等;体现山区或乡村特色的风貌环境,如、清新空气、山水景观、自然环境、健康食品、淳朴民风等。

2.3.4小结

从第一代沟域的“龙头景点+农家乐”到第二代沟域“城市功能区+城镇化”如何突破差异化较低、设施层次较低、文化发展不足,如何突破第一代沟域的瓶颈问题,如何让将第二代沟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怎么样与第一代的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怎么样将更新的发展模式更好的融入到农村城镇规划中去,这些都是在新的沟域发展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北京静之湖沟域经济发展规划探索

3.1静之湖项目概况及现状

静之湖距离北京五环25km,距离昌平中心城区18km,距离小汤山镇8km,距离兴寿镇城关镇3km。兴寿镇镇域面积157平方公里,山场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200亩,下辖30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功能定位:“昌平新城产业拓展区――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和水源保护区,民俗旅游基地,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静之湖度假村的市场以及客户群体相对狭窄,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相对闭塞、度假村周边配套不足等问题对度假村的推广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制约。度假村现状由村庄、桃峪口水库、桃峪口村庄以及桃峪口林地组成的。

村庄:对外依赖度高,村庄内部缺乏造血能力。一旦社会就业形势变化或者自然条件变化,将会给桃峪口村带来极大的影响。

桃峪口水库:水库周边200米范围划定为二级水源保护区。

桃峪口林地:桃峪口村果林以苹果种植为主,但是果品产量及品质不高。为桃峪口村带来的附加价值较低。

3.2项目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

3.2.1以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

由于静之湖的现有资源――温泉度假酒店,以及现有的旅游度假资源,根据上述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看,此区域发展沟域经济考虑以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发展模式,通过探讨北京市政府、昌平区政府、兴寿镇镇政府、地产开发商以及库区农民各方的利益,产生10种措施注入规划设计以及区域管理:

(1)用水安全问题(规模控制、生态技术)

(2)区域形象问题(提升区域形象、拉动区域经济)

(3)镇产业发展问题(农民安置、镇经济发展)

(4)投资回报问题(激活静之湖度假村、项目营销回报)

(5)农民生计问题(乡土情结、就业岗位)。

3.2.2静之湖旅游品牌核心竞争力元素分析

既然以旅游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应打造旅游品牌的竞争力,以实体品牌承载沟域发展、打造具有城市特质的山区空间和具有山区特质的城市空间,实现沟域山区的就地城镇化,通过三个维度来体现――产品、资源和活动。

产品――温泉,在北京,以温泉为主题的度假村、酒店超过150家。

资源――文化,在静之湖周围有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以及银山塔林。

自然,十三陵水库、大杨山森林公园以及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活动――?空缺――这也是静之湖旅游规划得以延续的内在核心动力,也是第二代沟域(――打造实体品牌效应)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口。

综上所述,静之湖面临的优劣势分析――优势:当地开发意愿、自然条件基础;劣势:核心竞争力缺失、区域开发的限制;机遇:周边产业发展、沟域发展背景;挑战:未知的市场、同质化竞争。

3.3静之湖沟域经济发展规划

3.3.1静之湖区域周边特征

静之湖周边的产业集群:静之湖周边有昌平高新技术开发旅游服务等产业、顺义现代制造业空港物流业和怀柔国际交往休闲娱乐生态旅游。

周围产业的特征,高新科技人才集聚,高新科技公司集聚。

面对这样的高端人群,应该用怎样的一种方式引导他们来静之湖度假村,用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他们流连忘返?并且从中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成为静之湖度假村的潜在客户。

3.3.2昌平区旅游市场分析

2009年昌平区旅游业收入385865.9万元。其中比重最大的是:住宿业、旅游商业、旅游区(点),住宿业和旅行社应该成为发展旅游业投资重点。

面对这样一个比例,怎么样发挥这比重最大的行业,并且让他们的存在别具一格?既能使所有人都有能力享受,又不失最重要的特色呢?

静之湖――一个周边产业集群,景点林立的新兴沟域,怎么样才能利用好它周边的环境,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而又能脱颖而出?

3.3.3沟域经济发展的商机与规划相结合

――经营项目:拓展培训项目

由于静之湖周边产业集群,聚集的都是高科技人才和高新科技公司,在那里面的都是高端人才以及精英群体,而这些群体往往有着同样的特征,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生活工作依赖网络,缺乏归属感以及渴望打造核心团队,所以他们更需要释放情绪、全身心的放松以及团队培训项目,包括户外拓展项目以及会议培训项目。

寻求战略合作――中国定向运动协会拓展与露营委员会(该协会是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我国拓展业唯一合法行业组织)共同建立中国拓展培训标准训练基地。借助地处北京的得天独厚的区位,承办行业会议和比赛与中国顶级户外培训机构、管理培训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综合培训实体。

――旅游项目:旅游中枢项目

由于现状静之湖现状周边除十三陵地区集中大量景点外,其余景点空间分布广泛;大部分景点内容单调,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水品较低;昌平旅游以景点游为主,游客入住率较低。打造核心旅游项目:

1、符合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住宿选择――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将住宿选择分为高端(静之湖温泉度假酒店)、中端(知名连锁(快捷)酒店)、低端(标准化农家院)以及体验住宿(DiY野营区)。

2、与旅行社合作,增设区域旅游线路――通过新游线的设计,将原本单调的个体景点进行重新组合。从而丰富近郊旅游内容和提高酒店住宿率。

3、提供区域便捷交通服务――便捷的汽车租赁服务以及开辟景区免费班车。

4、提供区域旅游信息与服务

四、总结

沟域经济对于山区的发展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它的发展历经的三大阶段使得山区建设发展日渐成熟,而对于以旅游带动型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增强山区本身的竞争力,加强山区的可达性以及吸引力是极其迫切的,通过对沟域本身和周围资源的分析,利用周边可以利用的资源,把竞争力化为发展动力,结合现有的资源以及有待挖掘的特色,打造全新的沟域山区名片。

参考文献:

张莉.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类型划分及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09,29(6):899~994.

区域旅游经济篇6

1.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化解城乡二元经济困局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培育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增强城乡产业间的互补性,为化解创城乡二元经济困局提供新思路,进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其一,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群体的劳动生产效率。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和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较低问题交缠为一体,并归结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通过实施农业生态旅游战略,有助于化解旅游目的地的农民隐性失业问题,有效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旅游产业等高附加值产业领域转移。农业人口向新兴旅游产业的发展亦利于提高传统农业劳动力的劳动效率。其二,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增强传统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增进农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收益。在部分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较好地区,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已然崛起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龙头产品,并为旅游目的地的农村居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农业生态旅游战略的实施在有效增进农村居民个人收益的同时,亦将促使农民将部分旅游产业收益向农业领域转移支付,从而有力的夯实了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

2.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增强区域旅游市场活力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给区域旅游经济带来显著的宏微观经济效益。与传统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风景区项目建设需要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不同,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固定资产基础是农村地区丰沛的农业生产资源,其所需投资资金相对较少,对当前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平较低。因此,从宏观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投资收益比较高,且基本无前期投资资金偿债压力,故而可以为项目实施方企业和农村居户创造较高价值,有效促进区域旅游市场的发展。再者,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可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的微观经济效益。在生态旅游发展基础较好地区,农业生态旅游逐步跃升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有效增进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其三,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有助于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与外延的方式来拓展旅游产业链,增进区域旅游时市场所能获得的价值增值。通过将旅游业与第一产业农业相结合,可拉长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推动农业生态旅游向产品深化和价值链增值化方向发展。

二、当前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1.制约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理念问题农民传统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经济活动。此种小农经济形态固然凭借其乡土气息来吸引众多的乡村生态游的游客,但是其经营组织形式的内在缺陷制约了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经营主体主要表现为个体私营型组织形式,其游客接待形式主要表现为家户式分散经营。这使得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经验,难以从旅游品牌塑造、旅游产品线开发等较为宏大的视野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再者,农业生态旅游产业企业的经营模式相对粗旷而缺乏精细化市场开拓能力,经营方法的原生态特点有余而现代性不足。故此,在小农经济理念指导下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缺乏规模扩张潜力,从而制约其获取必要的规模效益来增进自身产业化发展空间,使得小农形态的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供给停留在粗放型、低附加值阶段。

2.制约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制约我国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其一,农业生态旅游企业间缺乏展开产业链合作的能动性。当前我国各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经营市场呈现恶性竞争局面,各地经营者采取各自为政策略,缺乏以产业链整合为动力来达成企业间合作并形成良性竞争局面的能力。与传统旅游产品开发相比,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的下游服务和产品开发环节的投资收益比相对较高。但当前农业生态旅游服务与产品开发多停留于初级农产品开发和浅层次的农业生产体验经济开发层面,缺乏以农村地区独特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为基点来深挖农业生态旅游的增值服务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其二,农业生态旅游企业间缺乏以产业链为轴心来成系列地开发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必要资金支持。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的丰沛性与开发资金的匮乏性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潜力。当前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多以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农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文明为原材料实施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作为农村生态旅游服务与产品的重要卖点,农业自然与生态资源及附着其上的乡土文化都与农户的分散型生产与生活习性相关。但是,将分散型农户系统地组织为可提供较为完备的旅游设施与设备的旅游基地需要大规模的农村基建投资,该问题实质是新农村建设工程的问题,单靠旅游运营机构的经济实力难以解决上述问题。

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优化策略

1.优化支持农业生态旅游的政策体系以创造社会效益立法机构和各级政府应当充分认知到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支持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其一,立法机构应当制定健全支持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法律体系,为农村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立法机构应当加快《旅游资源保护法》的立法进程,以有效落实《宪法》第九条关于“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的相关规定,以确保开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农村地区的生态资源免遭旅游开发机构或个人的非法侵占或破坏,从而保障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其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规章制度,以有效规范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秩序。虽生态农业产业的生态系统较为稳健,但其环境自净功能仍有限。故地方政府应紧抓旅游目的地地区的生态景观布局设计和少量旅游建筑项目工程建设规划,控制农业生态旅游区内总污染排放量水平,力求生态景观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融合,避免重复建设和背离景区规划的项目建设。

2.开拓新型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以创造经济效益通过农业生态旅游企业的持续产品创新,有助于向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注入发展动力,进而激发区域旅游市场活力。其一,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机构可将农村传统乡间民俗和农业生产作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卖点。通过在城市近郊乡村地带开发特种农产品种植园,引入本地居民较少见识的农产品种植业的方式,来吸引本地城市居民参观游览。其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机构可将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作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卖点。开发者可以农业生态科技为依托,将农业生态科技与周边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向旅游者呈现高效农业的技术魅力。其三,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机构可将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体验作为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卖点。农业生态旅游的游客通常还肩负着生态农业参与者的使命。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者应当充分考虑游客的身份特殊性,从增强游客体验水平的角度来开发新旅游产品。例如,农业生态旅游可在旅游目的地开辟特色蔬果园,并由当地农民指导游客动手参与浇水、施肥、修枝和采摘果蔬等农业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

区域旅游经济篇7

1.1指标设定式中,f(t)、g(e)分别表示旅游经济效益指数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用来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水平;ai、bj分别表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参照钟霞等[25]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获得;t''''i、e''''j为描述经济旅游和生态环境特征的指标值,因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有正有逆。为消除各指标量纲、数量级及正逆取向不同对结果的影响,t''''i的值通过对各原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计算公式为。式中,maxti和minti分别是系统稳定临界点序参量的上、下限值,即对应某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应的e''''j的值也按此方法计算。

1.2耦合度模型耦合是复杂系统通过系统内各子系统或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促进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并且决定着系统相变的特征与规律[26]。区域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可耦合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度是用来度量子系统的相对离差系数,式中,C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度,C∈[0,1],C值越小,表明系统间相互关联程度越低,协调性越差;C值越大,表明系统间关联度越强,协调性越好。k为调节系数(k≥2),本研究对象涉及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故取k=2。

1.3耦合协调度模型一般情况下耦合度难以反映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了客观评判复合系统整体协调水平程度,本文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参照廖重斌等[27]的研究,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式中,t表示复合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α、β为待定系数,因发展旅游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对区域而言同等重要,故这里α、β均取值0.5。D表示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D∈(0,1),D值越大,表明复合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越好。

2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区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因素很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典型性、可获取性和一致性等原则,遴选相关指标构建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其中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状况选取旅游总收入、国内旅游收入等10项评价指标;反映区域生态环境发展状况选取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等10项评价指标。表1、2中各项指标数据来源于2001—2013年《安徽省统计年鉴》[28],个别缺失数据通过2000—2012年安徽省及16个地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补充。

2.2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我们将表1、2的原始评价数据采用式(1)、(2)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指标权重的影响,将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一般要素成份特征值>1及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取值原则,分别提取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旅游经济系统经主成分分析得到两个主成分,那么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这两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生态环境系统得到三个主成分,每个指标的因子载荷为三个主成分的因子载荷之和,因此只需求出旅游经济系统的主成分a1、a2,生态环境系统的主成分B1、B2、B3。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矩阵(表4),计算出旅游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式(1)、(2)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效益指数f(t)、生态环境效益指数g(e),根据式(4)—(6)计算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表6),根据表6作出安徽省2000—2012年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指标动态演化曲线。

2.3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析从表6和图1可见,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一直呈增长态势(2003年出现小幅下降主要是受到“非典”疫情的影响),由2000年的0.1182提高到了2012年的0.8921,并在2011年首次出现旅游经济效益大于生态环境效益,2012年达到0.8921,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主要是由于“十二五”以来安徽省更加重视旅游发展,通过采取扩大有效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宣传营销、提升服务质量等手段,使得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效益进一步凸显。生态环境方面,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虽然呈整体上升的趋势,但是增幅相对平缓。由2000年的0.2505上升到2012年的0.6847,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好,但是存在着一定的波动。如2001年、2005年、2010、2012年出现明显波谷,且2011年开始生态环境效益小于旅游经济效益,说明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加大,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加速,导致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影响了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进一步提高。总体来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态势,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且一直处在较高位运行,特别是2002年、2005年、2009—2012年耦合度接近于1,表明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联程度强、协调发展好。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表明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参照石惠春等[29]研究中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00年属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1—2006年属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损益型,2007—2010年属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2011—2012年进入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目前基本实现了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协调发展,但是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

3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状况的分析评价,得出如下结论:①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均呈整体上升趋势,表明旅游经济发展保持在同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且旅游经济效益增速超过生态环境效益,目前已进入旅游经济适度超前期(即f(t)>g(e)),安徽作为旅游大省,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②2000—2012年安徽省生态环境效益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增速逐渐变缓,表明生态环境效益总体趋于好转,但面临的压力增大,甚至成为制约系统耦合协调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充分表明安徽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对旅游产业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③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变化看,2000—2012年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演化轨迹,系统相互影响带动程度增强,但仍有可能退化到以前的耦合阶段,如何实现两者更高层次的协调发展是今后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基于上述结论,对促进安徽省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①完善旅游发展机制,优化总体政策环境。科学合理的旅游及环境政策是实现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要想旅游产业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就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宏观调控职能,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来突显政府在营造旅游发展软环境中的作用。②加强景区环境监督,实行绿色生态管理。生态环境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要通过引进生态绿色管理的技术方法,科学估算景区的发展规模和环境容量,综合考虑资源的稀缺性、环境的可再生性和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对旅游开发、旅游经营行为实行绿色管理,不断提高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和游客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道德情操,塑造出人文生态的旅游环境。③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区域旅游经济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旅游经济区域发展

现代旅游最重要的特征是普及性和大众性。所谓的普及性和大众性,实际上就是最大程度按照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来开展旅游活动,旅游业也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尽可能多的人消费自己的产品,使企业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大众旅游兴起以来,经常性的休闲度假已渐渐取代一年一次或几年一次的观光型旅游而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西欧发达国家每人每年外出旅游3至4次,在英国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5%,瑞典更高达75%,休闲度假已成为发达国家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现阶段,虽然人们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大多数人的收入仍然十分低下,衣食之外稍有节余却不足以很风光地远行逍遥。而社会时尚的召唤、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促使现今中国平民十分渴望休闲度假。但是,国内旅游业却在一定程度上因盲目、浮躁和急功近利而忽视他们的需求。在我国,因为人均收入水平较低,旅游者占总人口的比例依然很小,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对大多数人来说,旅游还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市民节衣缩食一年或几年才能外出旅游一次。这种“打牙祭”式的消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市民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渴望和高涨的旅游需求。一些主要面对国内游客的旅游热点,因季节性强、旅游交通拥挤、旺季人满为患和价格上涨、质量不佳而使游客往而却步或扫兴而归。旅游热点的门中门、票套票和部分旅游业的不规范操作行为,也使某些旅游企业声名狼藉,为人诟病。一边是豪华宾馆的冷若闲置、国家财力的耗费,一边是广大工薪阶层因阮囊羞涩而无力消费、望洋兴叹;一边是旅游热点的季节性人口过密,一边是大众化旅游产品的缺少。高涨的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不如人意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一个巨大的空白和广阔的真空地带。在普遍的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几个人自发去郊游,在农家短暂歇脚休息却产生了国内旅游业一个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察、考察、学习、娱乐、购物、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

一、乡村旅游的兴起无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

1.吸纳农村多余劳动力,增加农村收入。乡村旅游以“离土不离乡”的形式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门路。广东河源市的苏家围景区,自2000年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当地农民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1000多元上升到3000多元。乡村旅游,使祖祖辈辈靠老天吃饭的农民,也享受了经济社会的成果,走上了致富之路。

2.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的桥梁,城市居民在乡村旅游活动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风貌,同时传播了城市文明。农民群众在旅游服务实践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

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旅游活动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主要要素,这使得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和补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出现的诸多问题抑制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各区域“各自为政”,难成规模效益。乡村旅游一般以户为单位,没有统一规划,盲目开发资源,不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规划,导致农村旅游业不能健康持续发展。

2.缺乏宣传,没有品牌效应。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市场促销意识不强,缺乏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积极性。

3.乡村旅游开发资金严重不足。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强大的资本做后盾,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农村一直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其经济实力还很薄弱,由于乡政府不可能对其旅游发展做大规模投入,加之农民收入有限,因而资金短缺就成为制约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4.基础设施建设仍需不断加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乡村旅游点在交通、食宿、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着进一步发展。

5.乡村旅游总体水平不高,资源开发力度小、层次低,特色不够明显,内涵不够丰富,缺乏上规模、上档次的名牌拳头产品。尤其是在乡村文化方面的发掘和运用不够。一些乡村旅游点在开发建设上存在追求城市化的趋向,削弱了原汁原味的农家本色。

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乡村旅游经济发展。

1.制定科学的高水平的区域发展旅游规划。资源要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必须实施科学的规划。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形势下,乡村旅游必须适应形势,站在全局的高度,重新制定一个科学的、高层次的、高水平的旅游发展规划。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这样才能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加强宣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积极向相关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想办法通过电视台、日报、周刊、广播电台、旅游网等媒体的报道(转载),把一块荒废的沙滩从零开始摇身一变成了可以让农民增加收入的“宝地”,逐步扩大了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到了“花最小的钱、做较大的宣传”。

3.多渠道筹集旅游发展资金。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乏旅游开发资金,因此如何筹集资金发展农村旅游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难题。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在融资方面要全方位突出,多渠道引资。一是充分利用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好时机,抓住政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经济。二是利用各种优惠条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各种投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投资和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形式的投资。

区域旅游经济篇9

一、前言

旅游经济的增长是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旅游行业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变革。由整体的行业经济增长模式优化升级为按区域规划的产业升级模式,用区域推动整体,用区域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趋势会制约行业整体经济增长。区域旅游行业之间存在着对整体旅游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和区域间发展规律存在着的空间变化。

二、区域旅游经济受旅游产业结构优化的整体影响

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面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为了让该行业更加有序的发展采取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手段,从整体到局部的对行业进行内部调整。

(一)区域旅游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

中国旅游经济的增长是由旅游市场的经济增长带动起来的,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产业机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下势头良好,区域旅游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1]。区域旅游经济是把整体的旅游市场按照地区划分为一个个小块,在旅游市场中不同旅游区域的经济增长不尽相同,有快有慢。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现象,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丰富的景区自然要吸引更多的人群。整体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受“木桶效应”的影响,发展最缓慢的区域总是会制约旅游经济整体的发展效果。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对整个旅游行业发展的制约只是相对的,就整体趋势而言区域旅游经济对整个旅游市场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

(二)区域旅游经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推动

用区域旅游经济推动整个旅游行业发展使市场经济下的必然选择,区域旅游结构化推动整体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程。

区域化的发展旅游经济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一些风景特别优美的自然景区可以忽略时节的制约[2]。如四川九寨沟、云南丽江等地只要天气允许就会有游客欣然前往。有些人文景区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想参观的名胜古迹,如北京天安门、北京故宫、万里长城、秦兵马俑。这些景区基本上不会受到季节的制约总有游客不远万里前往。在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有被国人追捧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自然十分迅猛。没有著名景区的区域乏人问津。划分区域后就会产生区域间的对比,旅游经济收益不好的区域就会主动寻求经济发展。这时该区域聚会加大风景区的宣传力度,加大旅游行业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行业建设,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区域间因为旅游经济增长幅度有大有小,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域加大投入谋求发展,带动该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从而推进整个行业的旅游经济增长。

三、区域旅游经济在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下的区域差异

旅游产业从业结构优化后决定了其要分区域发展的特点,每个区域对旅游产业的整体的贡献值存在差异,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受自身条件的影响。

(一)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贡献差异

区域旅游经济的增长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存在着增长贡献值的差异,优秀的风景区历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这样的景区可以给该地区带来高额的回报[3]。景区参观人数的增加会影响景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每年景区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对景区的环境进行修缮。旅游资源匮乏的地区无法吸引游客高度关注,该区域旅游行业会大力推动旅游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制造人造旅游景区。不论各区域对整体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多少,都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季节变化规律

旅游是一项受空间和季节制约性很强的朝阳产业,区域旅游表现的最为明显。人们会根据假期的长短来选择将要前往的旅游区域,短途旅游人们一般会选择离居住地只有几个小时就可到达的地区。假期长时人们会选择一些离家较远的风景名胜。短途旅游都在居住地周边区域,长途旅行才是旅游市场拼搏的关键。旅游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行业,人文景观相对受影响较少。在冬季人们不会选择北方的海边,如果去海边会去海南。在雨季人们尽量不会选择去山区旅游,雨季在山区旅行有被困的危险。有些景观只有在特定的地区特定的季节才能看到,如哈尔滨的雾凇、冰灯,漠河的极光等。旅游受空间和时间的影响十分强烈,是人们出行时的首要选择因素。

四、结语:

区域旅游经济篇10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路径

1.引言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跨国经济带,也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实现“丝路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以及民心相通,其中道路联通是基础,贸易畅通是本质内容。

2.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旅游合作的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先导产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背景下,丝路沿线国家和省区积极推进落实,纷纷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办法和细则。但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涉及的国家和区域众多,沿线区域旅游建设和发展的合作机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谋划,并分阶段予以实施。

西北五省主要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境内的主要区域,西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资源基础,为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五省旅游合作的主要路径

3.1加强政府宏观引导,编制区域旅游合作规划

3.1.1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涉及的主体较多,需要协调和平衡各个关联地区的利益关系。

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共同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组织召开区域旅游合作协调会议等。

区域旅游合作组织类型多样,主要涉及政府、企业、民间等参与主体。西北五省为进一步加强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应当建立包括政府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专家学者、旅游企业、旅游行业协会等多方组成的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就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合作协调会议是一种较为常规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对于推动区域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西北五省为了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可以区域旅游合作组织为载体,根据不同情况召开各种形式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会议,如关于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主题论坛、高峰会议、联席会议、首脑会议或旅游产品推荐会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区域旅游合作的经验教训,提出新的区域旅游合作领域及方向。

3.1.2编制科学统一的区域旅游规划

区域旅游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对于区域旅游发展至为关键。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是根据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市场要素的变化,提出旅游业的近期、中期及长期发展规划,为区域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进行科学导航。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规划内容丰富,主要涉及整合资源联动发展、加强区域旅游一体化建设、推行智慧旅游、合作行造丝路旅游大品牌等。

为进一步推动西北五省旅游发展,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机整合,统筹规划,准确定位,制定系统科学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在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五省区旅游规划基础上,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总体规划》为基础,制定西北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规划,以此为引领,带动西北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3.2突出市场主体地位,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3.2.1建立有序的市场竞合机制

市场竞合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机制、合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竞合战略的实施是为了顺应专业化、精细化生产下的融合趋势是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态势。合作竞争又可称为协同竞争,企业竞争合作形式主要有战略联盟、虚拟企业和企业集群。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西北五省旅游业发展均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地区间及旅游企业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建立有序的市场竞合机制对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因此,应当进一步注重加强和完善区域旅游的竞争机制、合作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拓展旅游客源高场和旅游要素市场,为西北五省旅游合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2建立良好的资本运营机制

资本运营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需要打造良好的资本运营机制,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参与。一是充分发挥国家财政的监督引导作用,完善国家财政对西北五省区域旅游的激励补贴机制;二是创设西北五省区域旅游投融资平台,加强对区域旅游发展项目的监督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西北五省区域旅游投资领域,通过企业并购及参股等多种方式加强项目运营与协作,不断拓展市场渠道。三是加强金融服务。建立完善区域旅游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系和市场担保体系,为区域旅游企业集团及小微企业的孵化及成长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3.2.3建立良好的人才培育机制

人才对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起着重要的智力保障作用。高素质旅游人才较为稀缺是制约西北五省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西北五省应当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多措并举加强区域旅游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旅游企业等联动的人才培育机制。

西北五省应当着力实施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战略,积极吸引海内外的优秀旅游人才,打造高层次旅游人才队伍。人才引进战略主要指通过全球招聘的方式,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区域旅游管理人才、规划人才、产品开发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通过引进高素质人才,使西北五省旅游发展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制订更科学的发展规划,打造旅游精品并建立全球网络营销系统。为国内外优秀旅游人才来西北地区创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落实相关的人才待遇,切实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西北五省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创意发展思路。

人才培养战略主要指对西北五省旅游人才进行提升,参与培训的人员主要包括旅游业界从业人员。提升途径主要包括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深造,到知名文化创意旅游企业进行实习锻炼或聘请国内外知名旅游专家到西北五省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旅游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更好地为西北五省旅游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3构筑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区域智慧旅游建设

3.3.1加强区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近年来,“互联网+”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技术和知识的共享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关系密切。加强区域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合作,构建信息共享平台,促使信息在企业间自由流动,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对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北五省而言,应当根据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断优化和完善区域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支持包括公共信息、产业资源共享、产业发展统计分析等功能在内的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公共信息服务数据资源共享和分级管理机制,确保区域旅游各项公共信息服务数据来源统一、系统架构规范合理。不断完善区域旅游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创新统计方法,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可靠的统计保障。建立区域旅游发展统计平台,及时相关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区域旅游发展动态情况,为政府和旅游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即时的信息服务。

3.3.2推进区域智慧旅游发展

区域旅游发展需要信息化、智能化的城市智慧生态环境。加强西北五省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区域智慧旅游发展,有助于提高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和共享的效率。因此,西北五省应当全方位地推动三网融合,加强广播电视网、交互式网络电视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信息通讯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之间的合作与创新,加强智慧社区及智慧家庭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和智慧旅游的发展,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公共信息服务效率。

3.4加强整合营销传播,提升区域旅游品牌价值

3.4.1明确品牌定位

市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品牌的竞争,杰出的品牌可以牢牢吸引消费者目光。品牌是消费者思想中的概念,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类知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品牌与传播技术紧密结合,国外品牌研究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受众为中心的转。20世纪20年代,美国最早开始对品牌的研究,主要注重品牌的广告宣传;30年代到40年代中期,品牌经理家逐渐在美国出现,有了专门研究品牌的专业人员;50年代,品牌管理开始盛行,众多企业开始注重品牌的营销;60年代,消费者个人偏好研究成为品牌研究的重要里程碑,引发了全球的品牌研究热潮;90年代以后,由于品牌买卖并购的白热化,大量的研究论文和专著出现。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品牌旅游资源却相对较为稀缺。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市场知名度较低,应加大旅游品牌宣传力度,在“品牌建设”中突出旅游品牌创意特点,让旅游者对品牌产生更多认同感,从而提升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国际吸引力。

3.4.2创新营销渠道

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传播应当注重打造整体旅游形象,创新营销渠道。通过整合西北五省丝路沿线城市旅游电商、旅游资讯网,建立一体化互动网络营销平台,开展联合促销。注重整合营销,共同开拓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客源市场。

注重加强西北丝绸之路区域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度融合,创新旅游业态,注重影视旅游、动漫旅游、主题公园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通过分析旅游者需求衍生出更卓越的丝绸之路旅游产品设计创意,突出品牌创意特点、开发品牌衍生品、拓展品牌营销网络、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从而不断提升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

4.结语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西北五省是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区域,区域旅游业的合作发展对于推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加强政府、企业和市场的联动,编制科学的区域旅游合作规划,构建区域旅游合作机制,加强区域智慧旅游建设,提升区域旅游品牌价值,促进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元同,罗富民等.旅游资源整合视野下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梁雪松.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以丝绸之路区域为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任宗哲,石英等主编.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马勇,刘军.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经济带:全球发展战略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4,23(6):151-158.

[5]李文兵,南宇.论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合作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1):196-200.

[6]郭鹏,董锁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12):2459-2467.

[7]南宇,史婧,王凯.西北五省境内外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6):188-195.

[8]郭爱君,毛锦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西北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6,(1):74-79.

[9]杜忠潮,柳银花.基于信息熵的线性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综合性评价――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J],2011,34(3):519-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