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十篇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4:2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

【关键词】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改革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正是致力于培养能从事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目前,全国有200余所高校开设了能动相关本科专业,其中大部分已经建设较为成熟,部分985和211高校的能动专业在国内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且具备鲜明特色[1]。而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1年才开始立项建设,并同年开始招生。作为地方高校新开设的能动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符合我校“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在专业建设伊始,就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大胆改革和创新,才能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并以高起点快速稳健发展。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欧洲和美国的大学将能动类专业设置在机械工程系中,且不以专业来单列,而只是机械类的一个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andFluid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system),而核工程与核技术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设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这样就大大扩展了能动专业的学科基础和专业领域,以此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使学生获得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

我国能源动力类专业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2],当时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的分为10个三级专业,经1993、1998、2012年三次修订最终合并为1个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使得专业覆盖面被大幅度拓展,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要实现以上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如何紧跟行业需求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执行。然而,经前期大量调研结果表明,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能动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以下特点或不足:

(1)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大部分高校在能动专业中设置了多个专业方向,如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清洁燃烧、供暖、制冷等,并将专业课分方向模块进行教学,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空间,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拓展,使学生在择业时被固定在某个方向上,缺乏竞争力。

(2)人才定位不尽合理。经前期广泛调研发现,随着我国现阶段加快能源建设的力度,国内目前需要更多的是能源动力行业运行、维护与管理方面的技术人才[3],对于高端人才如设计研究类人才虽然稀缺,但由于能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性,一般难以由高校直接培养此类人才,即高端技术人才亦需要从工程实践中磨砺而出。所以作为地方院校,尤其新开设能动专业的地方高校,不能一味照搬985、211高校以及部分经过几十年专业建设已经具备自己鲜明特色和专业实力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紧跟行业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并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2三峡大学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三峡大学的能动专业于2010年底才开始立项建设,并于当年从我校2010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分流出53位学生按照能源与动力专业人才进行培养,2011年开始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独立招生,故截至目前实际上已有一届学生毕业(2010级),且2015年度即将毕业的学生目前绝大部分已经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五年来,学校在专业本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对兄弟高校及能动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广泛调研,并紧密结合我校能动专业“新开设、新起点”的现实情况,培养和提炼自己的专业特色,并对本专业的人才定位和培养进行了以下改革:

(1)在人才培养与定位方面,以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人才为指导,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提炼专业所覆盖知识体系的共性,拓宽专业口径、增厚专业基础、突出方向共性、弱化专业方向、提升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口径。具体为:1)以流体机械动力学为基础,设置适用于水力发电、热力发电、风力发电中能量转换动力装备的动力学相关系列必修基础课程,突出水力发电专业课,并辅以风力发电等专业课程;2)以热-力转换原理为基础,设置适用于火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核电等热动力学、热交换、热传输相关的系列必修基础课程,专业课设置方面突出火电、核电,辅以生物质能相关课程。即将动力工程专业分为流体机械和热力机械两个方向,但在培养过程中,大大拓宽了专业基础必修课的范围,增加学生后续就业时行业选择的范围。

(2)在实验/时间教学方面,以厚基础、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建设和整合实验、实践教学条件。取消零散的课程实验/实践,开设系列综合实验/实践课程,使实验/实践教学具有层次性、连贯性、交叉性、系统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以课程为单位开设实验时的连续性差、重复度高、综合性不强、效果差的缺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设成本。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挖掘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区域广泛的能源动力行业/企业资源,作为本专业有效的实践基地。

(3)以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抓手,开发专业初期就业资源。任何一个高校新专业就业时其情况都或多或少存在不确定性,其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和行业对于特定高校新专业的认识度不高。因而打开就业工作局面难度大,故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需要充分利用所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作为就业渠道,使基地发挥更大作用,这需要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同时做好基地管理制度建设,以协议的形式为本新专业向基地输送人才提供保证。

3改革效果

近五年来,学校在建设能动专业过程中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以上建设意见和改革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能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以掌握能源转换装备运行及转换机理为基础,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将《流体机械原理》、《水轮机及调节器》、《汽轮机》等增设为专业公共基础课,在专业拓展模块课程中按水电、热电、流体机械、新能源发电等设置小学分模块供学生选修,但不限制选择模块数量。目前学生就业反馈情况表明,在弱化专业方向、增厚专业基础课程后,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即使不在个人专业方向上就业,只要未跨出能动行业,就能很快适应新领域的工作。

(2)整合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和条件。如将以往随理论课程开设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力学》、《液压传动与控制》、《泵站工程》、《水轮机及调节器》等的课程实验进行专门设计,整合成32学时的《流体综合实验》课程;将《热力学》、《传热学》、《汽轮机》、《热电厂动力工程》、《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实验内容整合成32学时的《热工综合实验》;将《测试技术》、《控制工程》、《电厂自动化》等课程实验整合成16学时的《测控综合实验》等,并根据相关理论课开设时间将综合实验课内容分为两个学期开设。这样学生能够得到更为系统的、连贯的实践训练,相比随理论课程开设的零散实验,综合实验教学效果更好随

(3)目前已在学校所在地区及周边能动企业建立本专业的实践/实习基地,且已经有效运行,如安能(宜昌)热电(生物质能发电)、长江电力(葛洲坝)、安能(襄阳)火电、三峡电厂、清江的隔河岩电站、高坝洲电站、向家坝电站、黄龙滩(十堰)电站、湖北宜化集团、宜昌安琪酵母、黑旋风工程机械等20多家能源企业和流体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可完全满足学生毕业实习、生产实习及其他培训的接待需求,极大地缓解了专业实践条件建设需要大投入的困难。

(4)专业就业情况良好,第一届毕业生(2010级,共53人)就业率达100%,其中除4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15人进入水力发电厂,17人进入火电、生物质能电厂,6人进入电力部门事业单位,11人进入与流体机械及能源装备设计、制造相关企业。其中17人(32.1%)在本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相关企业就职。截止2015年3月中旬,第二届毕业生(2011级,共81人)已签就业协议的达72人,已确定攻读硕士研究生5人。学校以专业调研、毕业生就业企业回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了与行业内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并就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和表现进行跟踪回访,结果表明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总体较高。

4结语

能源动力类专业是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且专业覆盖的技术领域非常广泛,针对具体的应用领域其技术专业性又较强,而高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设置过多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不能过于集中,而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过窄,导致就业方向没有选择余地。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专业领域的共性,增厚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获得尽量宽广的专业综合知识,才能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以适应现代能源动力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翔,余万,陈从平,方子帆,李响,赵美云.三峡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完善[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6):60-6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2

部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是“对接产业振兴、服务青年成才,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合建资源,引领学习模式、满足多元需求”,它面向一线教师、学生、企业工作人员、社会学习者,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院级重点、特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应该是“瞄准职业岗位、校企共建资源,引领学生学习,实现教学资源、企业资源共享”,核心目标也是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教学资源库,必将有效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的标准化建设,促进资源整合,最大化的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本专业教学效率及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校企合作深度将近一步加强,通过资源库建设,有效的将学校、企业、教师、企业员工联系在一起,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增强学校、企业的社会影响力。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是资料的堆叠,它具有更广泛的意义,既要考虑面向专业、面向课程的教学资源,也要考虑面向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资源,还必须要支持教学活动、教学管理与评价。因此,本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课题团队在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多所高职院校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共同研究确定以下建设内容。

2.1专业资源

通过对行业、企业深入广泛调研、分析,确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方向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对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等进行研讨,完善和修改,确定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职业岗位需求,满足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等专业建设资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专业就业岗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库、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专业和就业岗位介绍包括社会经济需求、专业介绍(特色)、就业方向介绍、职业岗位能力分析表、岗位技能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库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不同方向培养方案库等;实践教学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库;专业评价包括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毕业学生调查分析情况汇总、专业评价结果;课程体系包括不同方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库、教学进度安排表等;专业建设规划包括专业五年建设规划和实施步骤等;毕业条件包括学生毕业基本条件及学分置换管理办法。

2.2核心课程资源

课程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单元,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由课程主讲教师、企业兼职教师、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每门课程确立建设负责人,确保建设质量,主要建设课程为《C程序应用与开发》、《移动互联网站设计》、《JaVaweB应用与开发》、《android应用开发》、《软件测试技术》。课程资源建设内容包括核心课程标准库各一套;学习引导,学习方法、学习路径;每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内容选取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每门课程的具体学习情境设计;提供每门课程的全部学习情境的电子课件、整体设计录像和学习情境教学视频、配套习题库、作业库、理论题库、实训题库、学生自主学习方案、课程考核方案库一套。

2.3实训资源

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库、课程设计库和毕业设计库,建立审核与动态更新机制,保证实训资源持续更新。主要建设内容有实训项目库、毕业设计库,包括每个实训的指导书、具体任务单、编码规范、文档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接口规范、实训考核方案、实训流程、实训项目范例、每个毕业设计的任务书、开题报告、功能模块分析等。

2.4企业资源

通过企业、行业提供和自行采集的方式,展示新技术、新标准等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企业案例介绍,包括每个案例的开发背景、功能说明、应用情况等。开发和管理文档库,包括每个案例的可行性报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以及新技术动态、国家相关政策等。

2.5培训资源

根据软件行业相关职业标准,建成涵盖师资培训、学生技能竞赛、项目开发与管理、前沿技术等在内的各种培训包,面向学生和教师,主要建设教育教学技能培训资源、创业创新大赛、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大赛等各类竞赛培训资源等。

2.6职业信息资源

联合合作企业,收集整理各类职业标准、行业资格证书类型、考核标准等资源。通过各高职院校就业网站、合作企业网站收集企业信息和就业信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证书类型、“双证融通”实施方案及对应考核标准、证书申报流程、企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学习者学习档案、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就业培训信息。

2.7资源库平台

在资源库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利用学校自身技术开发力量,在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逐步梳理、整合内容,先设计,完成资源库平台搭建,逐步完成模块建设,再集成整库,边建边用,逐步完善与更新。资源库平台的主要功能有支持用户权限管理,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以及用户的角色限定其可以访问的资源。通过权限管理,用户只能访问到自己被授权的资源,既方便用户查找相关资源又保证资源使用的安全性。支持用户个性化操作,能有效通过普通浏览器下载各类资源及对资源进行评价。支持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统计分析,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各种资源的使用频率、用户群。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为确保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达到预期建设及使用目标,资源库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必须体现高职特性及专业方向特性,提供符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的内容结构;二是资源库的建设是以专业为单位,应围绕专业来制定培养计划、系统化设计课程体系、完善师资队伍配备及教学资源配备、展现专业建设成果等;三是做好资源库平台设计,向学生、教师、企业人员提供一个开放性、共享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的系统结构;四是建设标准规范,入库资源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CeLtS-41.1进行建设;五是注重资源质量,资源库平台必须提供对入库(更新)资源的审核机制;六是资源动态更新,方便用户体验。

4结束语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3

关键词: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人才需求;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46-02

新能源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规模化开发与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实现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过渡为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必然之举。中国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加大水电、核电、太阳能和风能设施建设的同时,计划在2020年前使新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5%。特别是近年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新能源电力的两支主力军迅猛发展,出现并驾齐驱的局面,新能源电力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新能源专业人才提出迫切需求。在这种形势下,怎样培养适应新能源产业需求的人才,既有巨大的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为适应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自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有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办风能与动力工程本科专业;2010年教育部紧急下达《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和审批工作的通知》,自2011年开始,我国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新能源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但怎么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新能源产业起到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培养什么样的新能源产业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怎么样结合学校自身的特色与资源优势开设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我国新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形势

自2007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呈高速增长趋势。2010年,我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风电装机1893万千瓦,累计风电装机容量4473万Kw,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至2012年底,全国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万Kw;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达到7532万Kw;风电并网总量达到6083万Kw,发电量达到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2013年我国风电又新增风电并网容量1492万千瓦。2014年我国风电发展目标为1800万千瓦。根据2014年国家能源局印发“十二五”第四批风电项目计划显示,列入“十二五”第四批风电核准计划的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760万千瓦(27.6Gw)。从2011年开始,我国为把握风电发展节奏,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能源局开始制定风电项目核准计划,前三批风电核准规模分别为2683万千瓦、1676万千瓦(后又增补852万千瓦)和2797万千瓦。至此,“十二五”以来拟核准的风电项目规模累计已超过1亿千瓦。

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同时,自2009年以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也迅速扩张。截至2012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5Gwp;截至201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p,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8.16Gwp。201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39Gwp,比2012年增长28%。2013年,就新增光伏装机而言,中国、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市场,而德国则退居第四。中国2014年光伏发电的发展目标是全年新增光伏装机14Gwp。根据《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与发展目标如表1所示。

在太阳能光伏发电快速成长的过程中,全球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截至2013年底为止,美国已有5座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站投入运行,规模都在100mw以上。其中美国nRG能源公司联合Google、Brightsource公司投资22亿美元在加州莫哈维沙漠建设的太阳能发电站于2013年成功发电,装机规模为392mw,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塔式电站。美国能源部SunShot计划光热发电的研发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75%的成本削减,在不依赖政策补贴的前提下将光热发电推至每千瓦时6美分甚至更低的水平。欧洲早在2009年12家跨国公司在德国慕尼黑签署协议,计划投资4000亿欧元在北非建立太阳能热发电厂,10年后开始供电,据估计到2050年,该项目在北非的发电厂将满足欧洲15%的用电需求,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拟建中太阳能发电厂同类中最大的太阳能项目。此外,西班牙、南非、印度、智利、摩洛哥、以色列、沙特、阿联酋、科威特以及澳大利亚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光热发电的兴建,印度已有50mw规模的电站并网运行。中国在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建设了首个规模为1mw的太阳能热发电示范电站,于2012年8月成功发电,但还没有商业化规模电站。可以预见,随着国外太阳能光热发电公司进入中国和国内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的研究进展,中国未来十年将在太阳能光热发电方向上大有作为。

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2012年,教育部将原风能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合并统一改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相应地,风动专业也将面向更宽广意义的新能源产业需求,需要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特别是更名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的主战场不能较好地定位,致使专业课程体系达不到市场的期望值,对该专业课程体系怎样设计仍需继续研究探讨。从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需求上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培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经济水平还欠发达,从读大学所付出的成本上来看,大多数学生期望接受到职业技能方面的训练;二是用人单位企盼招收到适合于工程技术需要的、能够尽快进入工作角色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对于专业设置,国内其它专业的普遍做法是根据就业渠道下设专业方向。专业必须有支撑产业为基础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本文提出“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的观点。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必须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作为就业主战场,分别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设置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自2010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全国已有34所高校开设此专业。2013年5月19日,“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指出课程体系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先进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系统培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工作才刚刚起步,对于相应课程体系的构建正处于探索阶段。

根据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公布的培养方案,其课程体系设置与专业定位(如表2所示)。总体上来看,各高校的课程体系呈现自由发展、特色发展的局面,这有利于各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但同时应注意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共性、相通性问题。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强调能源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a类),但专业核心课程各高校有所偏重;另一类则是专业方向针对性较强,更强调职业能力培养(B类)。例如风动方向加强了力学、机械、电气方面的课程模块,太阳能方向则强调了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的课程模块,但缺少光学、热学、电气工程方面的教学。

表2国内部分高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

学校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a类: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应用电化学、固体与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概论、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制造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与应用、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核能发电概论、氢气大规模制取的原理和方法、能源与环境、燃料电池概论、薄膜材料与器件、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材料、热泵技术、能源低碳利用技术、matlab及其工程应用、CFD软件应用等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能源科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基础,掌握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专业知识

B类1:

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与CaD、、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机学、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概论、风力发电原理、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液压与气压传动、风电场电气工程、风电机组控制与优化运行、风力机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风电机组测试与认证、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机设备材料、新能源材料、近海风力发电、风能与其它能源互补发电系统、风电场并网、风力发电机组计算机辅助设计、风电场规划与设计等面向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工程等

B类2:

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物理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学、材料分析方法与技术、材料热力学、单片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制图、磁性材料与器件、光电子材料与技术、太阳电池物理、光伏工程与技术、光热工程与技术、固体发光材料、半导体材料、电化学基础、磁熵变材料与磁制冷技术、传感材料及其传感技术、X射线分析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先进功能材料、光电薄膜与器件、锂离子电池原理与技术、材料设计与模拟计算、纳米材料与应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太阳能光热转换理论及设备、太阳能热利用、薄膜材料与技术、光源设计与应用技术等面向太阳电池及其它新能源材料技术研发

应当指出,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可能完全为企业的需求而量身定做;即使课程体系相同,但由于学校资源的差别和培养方式、途径及方法的不同,人才培养的类型、质量与层次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新能源本科专业教育主要考虑人才质量的基础性、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与可拓展性。专业基础课应该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

以长沙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应针对风机制造、风电场、太阳能发电站三个就业领域,结合学校现有学科与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宽广、厚实的专业基础,又有专业方向的特长。为此,针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我校的学科优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可增设太阳能发电工程方向。主要面向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站及并网工程,同时兼顾太阳能领域的技术研发,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储备人才,开设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电气工程等模块的课程,主干学科为材料科学、电气工程,使学生具有材料科学、光学、热学理论基础,具备电气工程的职业能力。目前我校已有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太阳能方向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呈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太阳能光热发电也未雨绸缪。为适应新能源电力产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该“以学科为基础设置大类专业,以产业为支撑开设专业方向”。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专业方向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在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分别面向风机制造、风电场工程、太阳能发电工程三个主要领域,专业基础课应以能源科学为基础,兼顾高校各自的资源优势,设定各具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新能源产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面对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全球都在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应当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整合各校相关的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打造新能源专业品牌。

参考文献:

[1]熊怡.论道学科学专业建设,共话新能源人才培养――首届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综述[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26-28.

[2]熊怡.我国新能源人才培养的道与术[J].中国电力教育,2013,

(21):38-41.

[3]陈建林,陈荐.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20-25.

[4]杨晴,陈汉平,杨海平,等.华中科技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1):29-31.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4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汽车电子;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39

1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

根据2016-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深度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基本历经了近10年的时间,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主要的三大电子技术即电池、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方面都取得重大进步,2014年全国共生产8.39万辆新能源汽车,建成723座充电站、2.8万个充电桩。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

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公认的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对与国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应该在资源、技术及配套设施方面加强,例如在燃料电池汽车用发动机上,国内功率35-50kw明@低于国际水平的90-100kw。吉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稳步推进中,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已经有很多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与高等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研发,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考验。

2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业知识,具备汽车机电维修、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的调试和检修、车辆性能的检测,对于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融合方面还有较大的欠缺,这缩小了学生就业的范围,违背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传统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培养方向、课程体系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比如以往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单一从事汽车等各类机动车电子产品,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课程体系方面,传统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基本不涉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内容,当前我们所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既要面向传统汽车电子产品相关领域,也要面向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课程体系需要配合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方向定位改革。

3汽车电子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措施

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特点主要面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汽车应用后市场,从事新能源汽车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充电桩检测与维护、汽车配件与物流等相关工作,而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传统汽车技术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内容知识,我们应该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中体现出来。

3.1结合职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陈出新,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有更强的学习、适应与创新能力,因此,在教育学生扎实的、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外,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创新的培养,即授之以渔。学生需要对自己以后从事的岗位有明确的认知,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知识的兴趣,是使学生未来能够进一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知识还了解甚少,说起某些国产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还嗤之以鼻,因此,让学生认识国产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对其他国家的优势所在有很大必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活动,要激发学生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憧憬,要满足学生在今后岗位对知识的要求,又要符合当下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学生能力的需要。

3.2根据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电子职业岗位群知识要求的深入分析,对于目前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从业情况来看,一部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人员,他们要求对电机及电机控制技术、电池及电池管理技术、整车控制技术等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一部分成为汽车检测维修售后人员,他们需要对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熟知,了解汽车油改气的原理。对于另一部分成为汽车销售人员来说,他们需要熟知新能源汽车的各项新性能新指标,对各种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情况及特性有所了解。针对汽车电子技术就业岗位的要求,我们来设置专业课程。以汽车电子技术为例进行分析,高职院校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培养计划需要包括:相关机械图纸认知、汽车零部件结构的拆卸组装、电气设备常识、电机构造及维修等方面,此外对混合动力车的结构、工作原理、营销等需要具有一定的常识了解。对相关行业典型知识理论进行符合教学进度的施教,对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课程进行由简至难的过程施教,课程学习计划中需要对学习目标、内容、进度进行综合分析考虑。

4结论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应以就业为导向,与汽车产业发展与时俱进,结合职业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培养出符合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电子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苟春梅,吴民.浅析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1):7275.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5

论文摘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而目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难以满足其需求,同时又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速度。文章对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调整高校专业结构的意义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下的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我国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为了适应传统经济结构要求,大多源自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模式,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脱节,培养的本科生既缺乏系统理论又缺乏实践与运用技术,培养的研究生只重在系统理论的学习而缺乏技术应用的培养。一方面社会上急需的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另一方面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显然这里面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毕业生所修专业的社会需求不足。当前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不相适应性问题还相当突出,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转变,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高校专业结构也将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一、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不适应性

1.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创新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努力促进经济由“传统增长”向“现代增长”的转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关键就是要有大量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成为社会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我国学科专业结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科性院校比重过大,学科结构单一,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过窄、科类结构不尽合理,难以培育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所需要的大量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2.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培育。经济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化,由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开发型转化,需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人力资源开发为支撑,战略化管理为特征。这些必然需要具有一定质量的劳动力,依靠高素质的劳动力和管理人才去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利用资本和技术的潜力,提高自然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的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虽然我国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但仅仅具有这些要素,并不必然具有竞争优势,只有将要素很好组合和利用起来,使要素组合更加多样化和有效率,才能使要素组合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是:高、中端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各种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短缺,从业人员文化不平衡等,这种人力资源现状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导致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从根本上发生变革,这与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设置不无影响。

3.不利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浪费,减缓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速度。高校专业结构的设置与就业市场脱节,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学科专业设置缺乏市场特色。专业结构设置陈旧,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教育中的培养方向、办学定位不明、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落后,缺乏针对性。这样国家在大学生培养方面花费了很大代价,结果却学无所用,造成了大量人力资源的浪费。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中科类、层次不均衡等,出现了学科专业新的失调,无法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进而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在实际中,一些大学在对自己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没有考虑清楚的情况下,盲目设置学科专业,造成了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4.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制约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当前学科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分化和融合趋势,学科的分化和融合使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量涌现。实践证明,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将逐渐成为优势学科的发展点、前沿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将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比如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的新技术,但传统的专业设置结构和模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要求。高校对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的发展缺乏支持力度,有利于这些学科专业生长的制度和机制尚未形成,高校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还不能及时反映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对学科专业的管理仍保留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学科专业难以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运行,不能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修订。

二、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意义

1.设置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能有效地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高校通过加强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将使我国由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才强国。通过专业结构改革,使高校毕业生能适应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需要,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长”、“人不得其事,事不得其人”的现象。专业结构改革直接影响到人才结构调整战略,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建立人才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相协调,使整个人才队伍具有更强的功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减少因岗位等因素造成不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所形成的人才资源浪费。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让人才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关注的关键环节。

2.专业结构调整,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需要,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保障。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关键要提升社会与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人才是创新的主体。专业结构的调整,高等学校为学生专业选择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能满足不同教育消费者的教育需求以及他们接受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和能力,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安排学习。专业结构改革的一个目的是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强调通识教育和多元化教育实施,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但更多的是学习者,对教育内容有一定的选择自由,使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具备多方面发展的潜力。从而使高校毕业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经济生活,达到社会的最终目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型。

3.专业结构改革,能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减少学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而浪费的人力资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需要大量懂技术、有创新的劳动者,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所需求的劳动者对技能要求低,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只要受过中小学教育就能满足其需求,“民工荒”的存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我国很多地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大量存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还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随着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对人力资本素质要求会愈来愈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潜力会越来越大。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严重的就业压力,大量毕业生在非正规就业岗位上工作。所谓非正规就业,是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也包括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年1月11日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表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改革现有的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显然是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4.专业结构改革,能为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和谐发展提供技术、观念等保障。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也是资源消费的高峰期。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扩大,面临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将会更大。一方面,重化工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迅速升级,对矿产、土地和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供求缺口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原本就十分脆弱,近年来粗放型经济高速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已经相当高昂,如果不能进一步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整体环境质量还可能进一步恶化。通过专业结构改革,支持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社会亟需的新材料新工艺等专业,培育人们的创新意识,开拓人们的创新精神,树立社会长期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从而减少社会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下落后的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装备水平,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三、应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高校专业结构改革思路

1.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形成学科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势,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伴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事实上市场急需两类人才:一类是少量的具备研究能力的精英型人才,他们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一类是大量的职业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面向用人单位自主择业,高等学校必然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结构,去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为社会服务,这样才能满足学习者的择业需求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一所大学要在有限的资源困境中形成自己的学科专业特色,发挥它自身独有的学科群的作用来为社会服务。具体讲,在完善与发展本科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专业学位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我国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学位仅有16种,可见,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学科专业数相比,我国在研究生层面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专业太少。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国家,一般来说专业学位比研究性学位要多。而我国目前对培养职业岗位型人才的重要性和特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大量急需的高层次人才难以得到满足。

2.以综合化为基础,调整科类结构,整合课程,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科技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经济增长方式转型需要大量的综合性人才,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倍增。因此,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要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开设更多的跨学科专业,同时课程要突出综合性,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拓宽专业口径,促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生长。在专业计划的调整中,注意跨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修改课程内容,开设新的反映时代特点的课程。使学生获得广博的知识,在深度上擅长一个专业领域,在广度上了解几个不同学科。在拓宽知识面时,不仅强调通识教育,同时应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等理念。通过专业的综合、交叉与延伸,进一步改变原有专业过窄、过细、过死,局部较陈旧的状况,初步形成一个有较大覆盖面和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专业群体,为培养新世纪的综合性、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较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另外在制度建设方面给与学生更大选择的余地与空间,实行学分制、选课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这些制度建设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拓展有一定作用,对人才培养的综合化很有帮助。

3.加强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完善本科教学管理,开设更为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学科专业。伴随着本科扩招,本科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但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中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又难以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不仅要改造传统农业和工业,更需要创新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更多的应用性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快现代管理等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尤其是要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能源技术等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满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而本科生是经济建设第一线的主力军,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

4.解放思想、鼓励创新,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高等学校专业结构设置,应紧密联系社会与企业,把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作为学校的生长点。响应劳动力市场和教育机会市场的驱动,必须使高校专业设置从当前的供给导向型改变为需求导向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关键在于使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转变为主要依靠效率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涉及到的是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问题。高校必须积极寻求与企业、社会的合作才能得到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变革,把高等学校推到了新的科技创新的前沿,承担着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主力军任务,转型中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事业为高等学校创造了一个日益扩张和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指望高校提供合格的毕业生;政府也指望高校在解决经济和社会问题方面为社会做更多事情。大力改革与完善高校专业结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保障。

[本文为重庆市2007年高等教育教改项目“重庆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学校专业结构改革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主编.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占斌主编.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6

关键词:就业胜任力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模式双向参与

随着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该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尽管近几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众多,但是最后实际从事专业工作的学生甚少。之所以出现潜在需求与实际需求之间如此大的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等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者的素质要求比较严格,而我们培养的中职学生素质特征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严重脱节,中职学生就业后必须经过很长的社会适应期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为此支付了大量的额外成本。这表明职业学校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具备就业胜任力,改革势在必行,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源自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弊端

1.专业认识的模糊,培养目标不清晰。由于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细致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中职的毕业生在单位从事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忽略了对中职的学生从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对中职毕业生的未来去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自身的目标市场缺乏准确定位,从而制定的教学计划趋同现象严重,培养的中职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

2.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结构不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该开设什么课程,如何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并没有一致的认识,职业学校在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上一致性不高。在理论传授的同时,并没有安排学生多上专业实践课。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学以致用,因而教学效果不理想。

3.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手段单调。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融合“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可是现行职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灌输式授课型教学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和从属地位;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课堂听,下课忘,毫无效率可言。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影响了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个别专业课还在采用黑板+粉笔的古老的教学方式,手段比较落后,缺乏实验教学等,造成学生实践能力较弱。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身处珠三角地域的职业教育造成了严重的滞后性,不利于职业学校的长期发展。

4.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难提高。在职业学校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可目前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惯性的作用下,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比较薄弱环节。在职业教育中,教学实践是中职学生就业前的“练车场”,动手能力的强与弱将直接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前途。

二、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基于就业胜任力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从入学教育开始,中间经过专业教育、课外阅读、外聘讲座、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职前培训等环节,以职后信息反馈结束,形成良性循环。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是在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胜任力要求的基础上构建的,体现出了市场的需要。为此,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加大适合珠三角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注重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珠三角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和非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环节主要负责提高中职学生理论水平,培养中职学生识别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非课堂教学环节主要培养中职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方面,除基础理论讲授外,必须加强对中职学生实践环节的训练,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计划安排等方面需要对实践教学给予重视。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从专业特性来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中职学生不仅需要拥有厚实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解决企业所面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际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中职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管理技能的锻炼,通过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中职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要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单纯依靠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引导中职学生独立思考,强化科学思维的训练。结合珠三角企业的案例分析课、讨论课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应在教师引导下以讨论、交流为主。鼓励通过网络资源、专题讲座、探索性实践、小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同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3.要强化培养目标,推广导师制。现有的教学模式,倡导课程负责制。教师负责课程的教授以及教学结果-考试的验收。这样的模式,导致的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课程关系。此教学模式是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的多少,跟教师没有关系。那么导师制在部分学校的实验成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导师制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教师的职责范围,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外,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导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当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都大有裨益。

三、创新“双向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中的应用

所谓双向参与式的教学,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师生双方的主动参与,实现教与学的互动。针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基于对学生就业胜任力的培养,要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中职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参与进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尤为重要的。“双向参与式”的教学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有利于教师对中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培养团队精神,主体意识,这些都是中职学生就业胜任力培养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在职业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双向参与进来,主要有这样几种方法:

1.激励教学法。双向参与的教与学本身所带来的成果激励作用。整个参与教学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对自我的挑战过程。主动参与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自我中的被动因素,战胜性格中的胆怯、压抑,走出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本身就能带来乐趣和成功感。面对参与过程中不断进步的自己,学生所获得的除了知识和自信外,就是更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和日渐浓厚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走上讲台在传统教学中,有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教师经过了精心准备,但是传授效果并不理想,而另一方面,学生不感兴趣,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就业胜任力。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尝试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所谓走上讲台,是指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有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大学生不同于小学生,那些专业理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正确,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讲出他们的理解和看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理解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这也是很重要的就业胜任力。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把枯燥的理论变成解决问题的公开讨论,把一个战略性的理论框架变为现实问题的可操作实践,进而可以为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进一步加深对人力资源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不只可以培养学生解决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

3.情境模拟法。情境模拟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能力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工作场景,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其体验到工作的情境和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而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情境模拟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其有效,在整体策划过程中,通过对事件发生发展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发现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目的是考量学生的组织、应变及处理细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銮珠等.基于就业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J].科教导刊,2015(4)

[2]张洪霞.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研究[J].消费导刊,2010(4)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7

一、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一)开展专业现状调研,找准各环节切入点

从生物技术专业定位现状、培养方案开发现状、课程建设现状以及校企合作四方面展开调研,每项调查由专人负责,撰写详实的调查分析报告,找准每一环节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见图1)。

(二)确定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制定专业建设目标

建设思路: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分析入手面向地方,立足学校资源优势确定专业培养的岗位群及所需技能与职业标准确定专业所需知识技能模块、职业素养模块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建设的设计体现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目标以专业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教学模式以行动为导向,学习情景以企业环境再现为基础,课程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突出多方评价。达到目标:以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改良传统畜牧养殖业为方向,校企共同开发与构建适于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岗位技能与职业能力需求重组优化课程体系,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组织教学,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机制,构建多元化考核模式,以此推动实训基地、教学团队建设,将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成办学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对接、教学质量高,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强辐射和示范作用的专业。

二、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

(一)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专业定位

专业定位是专业建设的方向,定位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生存与发展[6]。经过广泛的专业调研,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定位为:立足河南省畜牧业资源优势,依托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环境优势,利用生物技术提升改良传统畜牧养殖业,培养具有分离纯化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生物制品生产技术、生物检测技术等四大专业核心技术,能够面向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和动物疾病生物诊断等岗位生产一线就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构建“442”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在一定的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目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怎样培养人才”两个根本性的问题[7]。按照学生认知规律、职业素养形成规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要素,构建了“44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4”是指四层接轨,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接轨、教学内容与典型工作任务接轨、技能培养与岗位标准接轨、素质培养与岗位素养要求接轨;第二个“4”是指品德培养四阶递进,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从感恩教育、诚信与敬业教育、责任感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四层次逐步展开;“2”是指双向互动,校企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见图2)。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基础,是学校开展专业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8]。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体现高职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

1.岗位所需职业技能分析

基于调研的成果,分析专业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剖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方法等信息;对所需知识进行优化、序化,确定专业岗位所需技能(见图3)。

2.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具体载体。确定课程内容、研究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9]。以就业为导向、以品德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以“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能力+品德培养+能力拓展”五教育模块课程体系(见表1)。

(三)课程教学实施过程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与抓手,我们始终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使课程体系趋于动态、多元。

1.开发课程教学内容

与企业合作,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构建课程学习情境,下设若干工作任务,围绕岗位技能要求与职业资格标准规范,完成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学指导书的编写。

2.构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的教学组织以工作过程为基础,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导,一切教学内容与环节都围绕“实践”展开。引入企业培训形式和竞争机制、模拟再现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学生以团队形式开展探讨、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召开工作反馈会,进行小组间、成员间的自评与互评,形成竞争机制;以课程学习为主线,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成立课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融教学做于一体。

3.建立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就业的专业共享资源库

建设了生物技术专业教学网站,包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专业技能模块,实践知识问答,视频、图片资料及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内容;建设了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建设了“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2门部级精品课程,“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动物生物制品技术”2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免疫学技术”校级精品课程,形成了部级、省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建设了毕业生资源库,可以帮助生物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学生在网上进行咨询、交流;以建立学校合作发展联盟为契机,加强行业企业资源库建设,为充分利用校外办学资源、加强产学合作提供信息保证,实现了技术教育的网络互动。

4.建立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载体,更是规范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以就业为导向,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相应的课程体系,以学生获取相应职业资格作为课程基本考核标准;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本位,考核模式体现“四个结合”,即技能评价与品德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

(四)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和保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10]。在专业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一切为了企业、一切服务企业、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为理念,多元化开展校企合作,创新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主要体现在:第一,针对企业岗位技能需求,分别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实质性订单培养班,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管理;合作开发课程、共同授课,有效破解了学生实习就业难题。第二,针对学生品德培养,与郑州天宇饲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天宇品德班”,创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第三,灵活调整教学时空,结合企业季节生产,给学生搭建生产实习锻炼平台,2009年生物技术专业110名学生参与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期5个月的甲流疫苗生产;同时与行业企业结合,针对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培养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专题调研活动等。第四,学校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技术培训,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校企互聘互派,创建了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12个。第五,与郑州天一高科、广州瑞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动物疾病生物诊断实验室,提升了专业社会服务能力。

三、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专业定位明晰,立足地方、依托校情,围绕动物生物制品生产和动物疾病生物诊断展开教学改革,形成学校办学集群优势;把学生品德培养分层次、分阶段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彰显专业品德培养特色;根据不同企业需求,开发差异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对接,彰显专业职业特色。

(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通过项目研究与实践,“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生物制品技术”被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开发了《生物检测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实训教程》《动物生物制品技术》等校企合作教材5部;获得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项;发表教研论文13篇;2010年,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被遴选为部级教学团队。

(三)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层次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首先在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06级、07级、08级三届9个班516名学生中试点,同时把形成的经验及时在本专业09级、10级、11级学生中试推广。实践效果表明:不仅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一次性对口就业率由61.5%增至81.6%,订单培养学生企业录用率达92.3%以上;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由72.8%增至95.1%,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对接。

(四)成果的应用推广

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成果应邀先后在全国高职生物技术专业研讨会、全国高职骨干教师培训班等做专题报告,同时也应邀到部分兄弟院校开展成果经验交流。此外,成果所形成的教研论文、校企合作教材、共享性教学资源,进一步扩展了应用的范围,使该成果不仅在全国同类专业中起到了辐射和示范作用,而且对其他类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为近几年社会上的热门专业,国家职业统计部门2010年“行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被国家列为十二种稀缺人才之一,该行业每年需求的人才缺口达40至50万。自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已有近400所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蓬勃发展的能量一方面来自学科自身发展提供的动力,另一方面来自人才市场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旺盛需求。尽管高校每年输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数量在递增,社会的需求量也很大,但是用人单位还是反映要找到适合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很不容易。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西部省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短,对人力资源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设计等内容还处在初步探索之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然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这种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近年来,笔者所在院校注意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结构性的失衡问题,就需要进行教学理念、方式、方法的改革。

1省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原因

1.1学校教学理念落后

西部省属院校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和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需求脱节,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在学校首先要掌握理论,工作后自然会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在教学方法上也习惯采用照本宣科、知识满堂灌的方式。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被教师替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教师的教授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和考试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自身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对知识应用力、创造力的发展,导致综合素质不高。

1.2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最近这些年,一方面普遍存在着大学生毕业人数多,如2013年大学生就业人数达到699万人,就业非常困难;而另一方面企业却寻找不到适合人才,根本原因在于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不适应,西部省属院校在这方面表现尤其突出。比如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根本就不清楚,到底是面向企业,还是面向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到底是要从事管理活动,还是从事教学、科研活动;到底是培养专业性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面面俱到,体现不出学校专业的任何特色,对西部省属院校来说也不可能实现,这是它的规模、软硬件条件所决定的。企业反映,高等院校尤其是省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没有社会阅历,缺少实践经验,竞争意识缺乏。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直到毕业时都没有在企业实践的经历,对企业缺乏了解,毕业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胜任。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包括理论教学,也应有实践教学。但是现实情况是有些领导和教师不懂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认为举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仅仅需要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黑板,根本不需要相应实验室,也不需要实践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的学校虽然把实践教学作为与理论教学并行的教学内容,但是实践教学所占比例非常小,我校只有两门,占学生所修学分的3%左右,且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教师普遍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依据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虽然也清楚实践教学环节对自己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真正主动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太高,往往是被动应付,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1.4任课教师的专业性不强

省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普遍存在专业性不强,实践能力缺乏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省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办的时间短暂,真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的教师也非常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大多是相近的管理专业转型或跨专业改行而来,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践经验少。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来没有在企业工作或学习过,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严重脱节。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有经验的学生,这也直接导致学生的技能培养滞后,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差。

1.5实践教学体系缺失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它需要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流程,对专业的工作有感性的认识,要实现该教学目标需设计校内模拟课程和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现实中,很多省属院校既没有建立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实验室,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也没有建立校外的学生实习基地,校外的社会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大多要等到学生临毕业时自行联系实习单位,才能得到相应的实战训练,这样实践的效果比较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6教材的针对性和特色不足

目前,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涵盖了人力资源学科的大部分内容,课程体系比较全面,但部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教材缺乏特色,脱离实际,不能反映我国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基本上是照搬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理论。课程中实验、实践的内容不多,由此导致课程内容体系全面但没有特色;学生学到了一些知识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应用。学生感觉不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管理技能,因此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不高。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2.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省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必须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确立以培养满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指导思想,体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向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方向转变。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时,首先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等思想融入教学过程,要克服教学中重理论性和学术性、轻应用性的弊端,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构建开放的课程内容结构,在保持教学基本内容不变的同时,紧跟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时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新问题,新现象,使教学能够及时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2.2重新定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层次,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制定大学专业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和进行评估的依据。对于省属学校来说,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的具体需求为依据制定培养目标,一定要本着对学生、对家长负责的态度,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同时,也要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长,优化配置师资力量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这是省属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然对一个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做大量深入的市场调查;首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领导、老师需要深入企业,和企业的领导和相应部门进行沟通,了解职业岗位对专业所具备的的道德、能力、知识、素质、态度等方面要求。其次,每年对本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搜集他们对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企业用人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及相应专业建设建议,这种做法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和具体工作情况有较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修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生培养中存在的不合理的及模糊的定位,使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2.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数量的多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省属院校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首先,鼓励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现在社会上许多的组织和机构经常会举办一些和人力资源专业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学校应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取先进教学理念和经验,修正本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设培养中的不足。其次,积级聘请校外专家到校任教。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到校任教,担任实践课指导老师,帮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选派相应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教师到企业去学习和锻炼不但能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学校也可以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需求,使学校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更具有针对和现实性。

2.4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课堂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这是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模式的重点。首先,改变课堂教学活动由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转为自主参与,改变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提倡在教师启发、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性和探索性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负责将教学内容开发设计成活动专题或具体的项目,引导、帮助、鼓励学生完成,从而实现知行合一。其次,针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实践探专题模块并配置到不同课程章节,使学生应掌握的各种技能落实到各章节的教学内容中,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强调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和专业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路径。首先,在学校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技能实验室,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实验课,帮助学生学会操作人才测评、绩效考评等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初步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工具。其次,积极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帮助学生亲身体验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评、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等职能模块知识、技能和理念。最后,充分运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开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讲坛,邀请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专家学者来校讲课,并开展学术交流,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2.6加强学生人际技能和沟通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所面临的工作对是人,如何能和人成功交往,如何能解决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人际技能是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三大技能之一,但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却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可能比技术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必须从学生时代就培养、提高他们的人际技能。第一,在日常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再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出校园,参加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接触社会,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非常短缺,许多省属高校也顺应形势设立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是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适应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和应用的要求,导致学生综合能力不足,无法胜任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改革现有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相适应,培养出能力突出、竞争力强的应用型人力管理资源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9

一、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特点

(一)就业向生源地回流。

从近四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我院毕业生除考取研究生之外回到生源地就业的比例加大,2008届的毕业生除了考研的之外,有70%的学生回到了生源地,而2009、2010、2011届则有84%、86%、89%的毕业生回到了生源地,这一就业特点说明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回生源所在地教育部门成了就业趋势的主流,这是成功就业导向的结果。

(二)教师职业是大部分毕业生的首选。

我院2008-2011届毕业生中从事教师职业的分别为67%、80%、82%、86%,这与师范院校教师的培育目标是直接相关的,同时也说明普教系统仍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优势就业领域。

从就业的学科来看,目前地理、物理教师为多,化学、生物教师为少。这也恰好说明了科学教育专业所依托的专业不同,其专业发展的重点有侧重,由于我院科学教育专业是以生物学专业为依托,故在课程设置上较倾向于生物科学与技术,自然毕业生出去后在生物教学方面更占优势。另外由于地理教师资源的短缺,使得我院科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地理学科教学上也有较大的优势,故在教师资格申请时大部分学生倾向于生物教师或地理教师,而就业的选择也就以二个方向为主。

(三)专业对口就业率低。

我院近四届的教师岗位的毕业生最后从事小学科学教学的人并不多,只占教师岗位总人数的6.5%,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有:浙江省各小学均开设科学课,但我们的毕业生并不愿意到小学去任教,他们认为他们的岗位在中学,去了小学感觉无用武之地,所以应聘的范围局限于中学。

二、科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适应性分析

从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他们是有一定的就业适应性的,虽然中学科学教师的岗位缺少,但高就业率说明了科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适应性还存在着一定的被动性,学生对就业的满意度不高,如2011届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很高,但是从就业的流向来看大部分都是回到生源地,接受当地教育局的再次分配,这种分配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被动性,这是因为部分学生经历了多次面试、找工不成后的最后选择,这类学生在就业时带有一定的无奈,这一心境势必会造成其就业时的不适应。

三、加强适应性教育,提高就业适应能力

(一)渗透师德教育,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其职业价值观的核心部分,对于将为人师的师范生来说其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从师德教育入手。

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当具有的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师德教育是教师教育的灵魂,是坚定教师职业信念的基础。当前关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大都从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个方面来设置。80%的毕业生在回顾自己大学四年时的学习生活时,常常会觉得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对自己今后的教师职业规范和要求所知不多。

(二)提供实践活动,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

能源动力专业就业方向篇10

论文摘要: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运行机制可以概述为四个“三”,即树立三种观念、组建三个机构、实现三项对接、构建三个联动机制。即要树立以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组建职能管理机构、决策咨询机构、就业指导教育机构;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实现“产销”对接,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现与职业能力对接,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对接;构建校内联动机制、校际联动机制和校企联动机制。

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步伐逐步迈向大众化阶段,普通高等学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问题上一些突出的矛盾也横陈于我们面前,主要有: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人才培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脱节,高校内部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工作环节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核心是高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三部曲能否形成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问题。因此,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顺招生、培养和就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良性运行机制,不仅是高等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领域需要进行探索实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兼备的研究课题。

2005年开始,笔者所在的阜阳师范学院启动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探索实践,作为该工程的参与者和研究者,笔者认为,本科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可以概述为四个“三”,即三种观念、三个机构、三项对接、三个联动机制。

一、树立三种观念

(一)以特色为品牌的招生观

高等学校如何科学定位,张扬个性,办出特色,并用个性、特色去参与生源市场竞争,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一所大学有个性才有特色,有特色才有活力,有活力才能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科院校在确定战略目标时,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优势学科群为基础,走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内在联合、学科交叉的道路,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创办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和学科,不去拼规模有多大,而去拼有何特色与优势,不去拼学科有多全,而去拼学科有多强,以自身比较优势的学科和特色学科作为经营品牌来招揽生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出名牌,办出特色。这样,学校就有吸引力和知名度,招生就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

教育部周济部长早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和教育这样一个理念:市场是前提,招生是重点,培养是核心,就业是关键。使高校广大教职员工认识到,高校只有面向市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快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产销对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三)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

我国200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十一五”时期将达到25%左右。我国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局部的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矛盾。面对新形势,高校必须树立以大众化为特征的就业观念。首先,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职员工要认识到,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已不仅是量的变化,其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变化。这个结构性的变化,突出的特征是以就业为导向,既要培养精英人才和专门人才,还要承担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满足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其次,高校有责任向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确宣传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就业岗位大众化的新理念,使大学生和社会公众正视就业形势,转变“精英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高端就业”思维方式,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职位要求,找准就业的社会定位,到基层去,到普通的有一定技术含量或管理要求的劳动岗位上去,同时,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创业。

二、组建三个机构

(一)职能管理机构

为解决招生和就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尴尬局面,普通本科高校需要整合招生和就业机构,成立招生就业处,在招生就业处下设置招生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校友工作办公室等机构,并加大招生就业处在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参与和融合力度。为加强各院系的招生和就业工作力量,应在各院系设招生就业办公室,设专职人员若干名。

(二)决策咨询机构

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专家指导委员会,作为常设决策咨询机构。该机构由校领导、校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校内专家、企业高管、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优秀校友等组成,为高校招生、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就业市场开拓等提供决策咨询,并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和课程的开发与改革,学生实习指导与考核和就业指导教育等。

(三)就业指导教育机构

在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对大学生开展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教育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责任,也是事关高校发展的刻不容缓的工作。为此,高校需要尽快成立就业指导教育研究室。“教研室”的职能是负责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规划、建设,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就业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开展职业生涯测评和规划,开展就业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社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实现三项对接

(一)以专业设置和调整为切入点,实现“产销”对接

专业设置应以就业为导向,瞄准经济社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高校设置和调整专业,一要由“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对人才需求预测、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能力结构要素、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的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否;二要严格以该专业的近三年就业率为依据。对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低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减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对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的院系,要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1个新专业的同时,必须撤销1个旧专业;对低于本校平均就业率的专业,下年度招生计划应适当下浮。

(二)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现与职业能力对接

普通高等教育决不是单纯的教育功能,它还承载着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促进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功能。我们讨论的高等教育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其根本的主题,就是在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构成的结构性职业能力。所以,普通高等学校也必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适应职业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捕捉和分析企业和市场信息,形成长短结合、以长为主,宽窄并存、以宽为主,体现专业集群和专业链优势的课程体系,并要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结构、比例和权重,开发综合化和专题化课程,探索模块化组合课程,增强课程的实用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实现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对接。

(三)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着力点,实现与职业岗位“零适应期”对接

由于重理论、轻技能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普通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其到工作岗位后实际工作能力不足、适应时间较长,这就迫使我们要重新审视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构筑和创新实践培养平台,使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培养“零适应期”人才,实现“零距离”上岗。首先,要开展深入的岗位工作调研,分析和研究企业对岗位实际工作能力的要求,构建各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要在产学研结合中努力建设一支新型的理论与技能兼备的职业化教师队伍,并根据学生就业需要和专业教学需要,聘请一支实践教学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第三,要依托用人单位,加大投入建设“零适应期”实践教学基地,使产学研有机结合,实现学校和实践教学基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四,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要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企业培训模式,运用仿真模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加大能力测试在专业课考试中的分量。

四、构建三个联动机制

(一)校内联动机制

校内联动机制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教学评估挂钩,并且通过一系列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将这一机制贯彻于从招生到培养,从学校到院系的两级就业管理组织,从校长到专业教师等各个层面,通过落实就业责任制度,使全体教职员工普遍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由此激发提高生源质量、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拓就业市场的动力。具体地说,学校应建立和落实校长、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五个层次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上的考核奖惩制和岗位责任制,使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机制。

(二)校际联动机制

同一区域的高校应当打破各自为战、相互排斥的传统就业推荐模式,建立切实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互补和统筹协调作用,谋求在毕业生就业上的“共赢”。校际联动机制包括:共同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相互提供毕业生资源信息,建立统一规范、相互贯通衔接的信息平台和网站;构建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标准体系和本区域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市场;建立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互通信息,采取措施共同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代为本区域联动高校推荐毕业生;根据学校各自专长建立培训基地,建立毕业生鉴证、鉴定联动机制;建立本区域高校就业指导课合作机制,在本区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上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