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系统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2:30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

一、对教育的论述

教育学是通过探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与探讨规律和教育规律是理解教育和教育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控制教育教学实践。

从教育组织的角度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这个定义体现了教育的工作性和规范性,包含了各年龄阶段的有组织的培训。不局限于学龄阶段的学校教育或培训,比如已经在职的各类培训,或者老年人进入老年期的心理辅导。也不局限于与职业相关的较为功利化的有组织的培训,比如各类与职业无关,纯粹为兴趣而接受知识等。

从教育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教育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的是石中英对教育的界定:“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这一定义很受学界的推崇,因为此定义全面地融合了教育在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功能,体现了社会中教育实践对个体和整个社会的功能化作用,是较为完整的论述。

二、对规律的论述

1.学者们对规律的论述

辞海中的表述为:“规律指的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具有普遍性、重复性等特点。它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自然界,改造人类社会”。[1]辞海中的定义较为完备,但重点在表达规律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前因后果的必然性。

吕育康认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经常发挥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趋向”。[2]这一定义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事物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规律是本质的关系和本质间的关系。教育规律既包括不同教育本质间的本质关系,也包括相同教育本质不同活动间的本质关系。不同教育本质间的本质关系是教育本体规律,相同教育本质不同教育活动间的本质关系是教育本质规律”。[3]郝文斌对规律的理解就是任何事物的规律就是该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外部事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强调的是规律的关联性。

“规律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或对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或对客观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的反映。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许邦兴运用辩证的思维来定义规律,即规律是对事物各种状态的本质反映。强调规律的本质性。

从上述学者们对规律的定义可知,他们在论述何为“规律”时,大多是基于列宁对规律的定义:“规律就是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具有的内在矛盾或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简单地说,规律就是关系,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

2.规律的特点

从上文对规律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规律的一些共性特点:

①必然决定性。一指规律的存在、作用及规律作用后果的必然性。二指规律出现的必然性,只要某种规律发生所需要的条件达到,不论是在哪个对象或者范畴内,只要这一对象或范畴的质没有发生变化,规律都会重复出现,并发生作用。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规律。三指事物之间纵横联系的必然性。我们知道在横向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规律更是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在纵向上,事物是永恒发展的,规律就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的必然性。因此,根据规律的必然决定性,人们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事件,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相互关系。

②重复关联性。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因此,在事物之间,在各个条件相同的过程中,只要满足规律发生的相应条件,规律即可发生。规律的重复发生,往往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得到某种相同的目的。因此,当条件相同或满足,在规律的作用下,就能达成期望的结果。这是社会实践的两个重要方面,条件到规律,规律再到结果,规律在其中既是催化剂的作用,也是中间必经的一个环节。如为达到教育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安排上必须满足课程的循序渐进规律和学生个体的作息规律等。

③客观永恒性。列宁指出,“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规律和本质是表示人对现象、对世界等等的认识深化的同一类的(同一序列的)概念,或者说得更确切些,是同等程度的概念”。这一论断中,规律是作为事物内在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它体现了事物内在的根本性质,这种性质伴随事物始终,贯穿于事物各个发展过程。这类本质属性,不会因为意识的感知与否而存亡,也不会因为情绪的喜好而改变,它客观地依照自身的状态和轨道前进,客观地发生作用。如果试图用蛮力更改或抗拒它,就必然会受规律的蛮力反作用。

古往今来,教育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与发展之中,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有着许多的不同,但任何社会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各个社会进行社会物质财富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这是教育在一切历史时代都保存的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的基础。

三、教育规律及应用

1.教育是存在规律的

国外相当一部分学者不承认教育中存在规律,如著名比较教育学者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埃德蒙·金就否认有支配社会和教育行为的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规律,他认为:“社会科学的规律性(包括教育规律)只不过是符合一定时间空间的一般化和假说”。[8]也有部分持后现代主义观点的教育学者认为教育中不存在普遍的规律,如有人认为,“教学论的概念的含义一般都不可能是普遍的、自明的,企图以此概念为基础去追寻整个教学理论的普遍性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存在教育客观规律这种无形的力量”暗指人们不能认识和表达客观现象,这明显是不可知论的一种表现,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2.教育规律的定义

汪风雄将教育规律界定为“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之间的一种本质或必然的联系。”[10]

郭晓明认为,“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固有规律,它在教育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应了教育内部的本质联系,她不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是一切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法则,能不断地、反复地对教育产生影响和起作用”。[11]

林永伯认为,“教育规律是教育内在的本质联系。换句话说,教育规律是教育中长期发挥作用的东西,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违背的东西,是不能够通过教育行政干预而变来变去的东西,是教育中必须肯定的东西”。[12]

结合以上定义,笔者将教育规律界定为:教育系统本身、教育系统与外界事物联系及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重复联系和必然趋势的客观法则。由此,教育规律,一是指教育系统本身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本质特征,比如教育系统必须有教育主体和受教育对象,以及一些教育活动等要素。二是指教育系统与外界事的重复联系。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不可能孤立地存在,而是与其他诸如经济、政治等子系统发生各种联系,如教育系统必须依赖于经济系统提供物质基础,教育系统不可能自行运作,而是要受到政治体制的影响。三是指教育系统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规律是人类对现象的认识和归纳,最终目的是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因此可以利用规律能体现事物前因后果的必然性特征,预测教育系统将来的发展状态或结果。

3.教育规律的特点和应用

吴全华将教育规律的特点归纳为:应然性、自为性、选择性、非重复性、后溯性等特点。应然性指的是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规律须符合人类主观应然的的价值和目的;自为性即为规律所体现的前因后果的必然性;选择性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通过更改或创造一定的条件而选择一种教育发展的方向或方式。教育规律的非重复性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社会形态里,咱加上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教育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后溯性使人类通过一定作为,达成某种教育目的成为可能。

朱永新等将教育规律的特点概括为:社会性、历史继承性、民族性、系统性。社会性是教育规律必然受到政治规律、经济规律等社会各方面规律的影响,又反过来对其他社会规律产生作用。教育规律的历史继承性具体体现为教育的目的、制度、内容、方法、手段等,都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民族的教育必然受到本民族的习俗、价值观念等文化传统以及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等民族共同心理的影响,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对落后、保守、愚昧等因素的过滤过程。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的各个因素都对教育的发展起作用。教育规律反映的是这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体现着教育规律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综合上,笔者认为教育规律具有从属于社会规律的社会性,与一定时代和民族相适应的特定性,以及基于客观教育实践活动的客观性。

认识和理解教育规律及其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教育体系,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法规来规范教育的发展;其次,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努力使教育政策法规符合教育的实际,防止教育政策与教育实际的脱节。教育规律本身就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是对各类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归纳,他的作用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现实中来,服务于教育实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744.

[2]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404.

[3]郝文斌.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4):24.

[4]许邦兴.教育观念新论[m].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5.

[5]列宁全集(38卷)[m].人民出版社,1959:158.

[6]扈中平,李方,张俊洪.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127.

[7]陈梦稀.教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194-195.

[8]parativeStudiesandeducationalDecision[m].mehen,1968.

[9]王伟廉.教育规律问题读书札记[J].中国高教研究,2000(4):24.

[10]汪风雄.教育策划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1.

[11]郭晓明.论教学论的实践转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70-75.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安全管理、原理、原则

一、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时,厂矿设备毁于一旦,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二、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还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办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3.2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3.3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的功能是不同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各级别中去,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能级原理。

管理能级的层次可分为:经营层,确定系统的大政方针;管理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执行层,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配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操作层,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不同的管理层次应有不同的责、权、利,各级管理者应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获其荣、惩其误。各级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3.4整分合原理

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在这个原理中,整体是前提,不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整体只是一团没有秩序的混沌物,系统不可能有高效率;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又必导致各行其是,工作上相互脱节,不能保证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5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须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上,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6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与执行机构,还应有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馈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3.7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从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8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2)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知识、资料、消息、新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动力,甚至爱好、志趣、好奇心等也是一种信息动力。

管理的三种动力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掌握好各种动力的比重、刺激量和刺激频度,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关系。

四、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系上,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2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依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遵守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实现安全。

4.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和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其他管理人员都必须在承担生产责任的同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4“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指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安全生产原则。:

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资安全设施,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执行“三同时”原则必须做到下列几方面:有关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必须同时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能立项;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得随意降低安全设施的标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3

1.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时,厂矿设备毁于一旦,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2.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还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办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3.2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3.3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的功能是不同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各级别中去,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能级原理。

管理能级的层次可分为:经营层,确定系统的大政方针;管理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执行层,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配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操作层,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不同的管理层次应有不同的责、权、利,各级管理者应该在其位、谋其政、行其权、尽其责、获其荣、惩其误。各级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3.4整分合原理

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在这个原理中,整体是前提,不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整体只是一团没有秩序的混沌物,系统不可能有高效率;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又必导致各行其是,工作上相互脱节,不能保证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5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须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上,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6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与执行机构,还应有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馈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3.7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从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8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2)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知识、资料、消息、新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动力,甚至爱好、志趣、好奇心等也是一种信息动力。

管理的三种动力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掌握好各种动力的比重、刺激量和刺激频度,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关系。

4.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系上,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2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依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遵守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实现安全。

4.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和各级行政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其他管理人员都必须在承担生产责任的同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4“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指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是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安全生产原则。

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资安全设施,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执行“三同时”原则必须做到下列几方面:有关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必须同时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能立项;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得随意降低安全设施的标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安全性设计;故障树分析;产品设计;方法介绍

1故障树分析方法概述

故障树是一种逻辑因果关系图,呈现出特殊的倒立树状。它通过使用各种逻辑门符号、事件符号和转移符号来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和状态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通俗来说,故障树中逻辑门的输入事件是输出事件的“因”,逻辑门的输出事件是输入事件的“果”。

故障树分析自上而下,通过依次展开更为详细(或者叫更低一级)的设计层次逐步向下进行。

2故障树方法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设计人员应该熟悉设计说明书、原理图(包括流程图、结构图)、运行规程、维修规程和有关数据库以及其余相关资料。熟悉系统,设计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人员应彻底掌握系统的设计意图、结构、功能、边界(包括人机接口)和环境情况;

2)设计人员应辨明人为因素以及软件对系统的影响;

3)设计人员应辨识系统可能采取的各种状态模式以及这些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必要时应绘制状态模式以及转画图以帮助弄清系统成功或故障与单位成功或故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正确建树;

4)根据系统复杂程度和要求,必要时进行系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以帮助辨识各种故障事件以及人为失误和共因故障;

5)根据系统复杂程度,必要时应绘制系统可靠性框图以帮助正确形成故障树的顶部结构和实现故障树的早期模块化以缩小故障树的规模;

6)为彻底地熟悉系统,设计人员除了完成上述工作外,还应该随时征求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和运行维修人员意见,最好有上述人员参与建树工作,方能保证故障树分析工作顺利开展,且建成的故障树的正确性,并可以达到预期的分析目的。

在充分熟悉系统后,设计人员应根据系统的任务要求和对系统的了解确定本次故障树分析的目的。在实际工业设计过程中,同一个系统或者设备,因为分析的目的不一样,系统或者设备的模型化结果也会大不相同,反映在故障树上也会不一样。

3故障树分析方法步骤

故障树分析根据分析对象、分析目的、精细程度等的不同而不同,但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

1)故障树的建造;

2)故障树规范化、简化和模块分解;

3)定性分析;

4)定量分析;

5)编写故障树分析报告。

故障树的建造首先应选择恰当的顶事件。在确定顶事件时,可以通过在初步故障分析基础上,设计人员找出系统可能发生的所有故障状态,这个过程可以结合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进行,也可借鉴其它类似系统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的故障事件。然后,筛选出最不希望发生的故障状态作为顶事件。

顶事件确定后,自上而下开始建树,应逐级进行。

将确定的顶事件写在顶部的框内,然后将引起顶事件的全部必要而又充分的直接原因事件写在相应事件符号中画出第二排,下一步根据实际设计中它们的逻辑关系用适当的逻辑门进行连结。遵循以上原则逐步建树,直至所有最低一排事件都为底事件。

规范化故障树是指仅含有基本事件、结果事件,以及“与”、“或”、“非”三种逻辑门的故障树。要将建好的故障树变成规范化的故障树,必须确定对特殊事件的处理规则和对特殊逻辑门进行逻辑等效的变换规则。

故障树的简化,可根据布尔代数运算规则对故障树进行简化。

对于较大规模的已经规范化和简化的故障树需要进行模块分解,这里的模块是指至少有两个底事件但同时又不是所有底事件的集合,在集合中这些底事件向上可汇集到同一个逻辑门,且又只能通过这个逻辑门才能到达顶事件。同时,故障树中所有的其它底事件向上都不能到达该逻辑门。

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找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原因组合。通过识别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全部故障模式,它可以帮助判断潜在故障,达到改进设计的目地;也可以用于进行指导故障诊断,从而改进维护和使用方案。

对于正在设计中的产品,由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寻找到产品设计上的薄弱环节、重点部位、重要底事件、试验需求和改进设计应采取的方案等。对于最终设计成型的产品,通过定性分析结果可以确定产品已分析的顶事件的故障概率,检测产品的最佳配置,指导故障定位和使用维护方案的制定;还为技术支持、管理维护提供指导。

故障树定量分析是在已知底事件的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得到顶事件的故障概率。这要求一开始必须拥有所有底事件的故障数据,从而才能求出故障树最小割集。

在定量分析中,应假定各个底事件的故障是相互独立的。若某些底事件互相不独立,则按照统计独立的假设进行计算时将出现工程上难以接受的误差,此时应参考其它专门文献进行不独立所需的修正。

在故障树分析结束时,应将分析结果写成报告,故障树分析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分析任务;分析假设;分析方法;数据源说明;系统的可靠性框图;不希望事件(顶事件)及其发生概率;最小割集及其发生概率和重要度;基本事件和条件事件的重要度;可靠性关键项目及其不能从设计中消除的原因。

4结论

故障树分析是一种对复杂系统常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分析方法。它通过演绎的故障分析法研究系统特定的顶事件,自上向下严格按事件的层次进行逻辑分析和因果判断,找出故障事件的必要而充分的各类原因,画出逻辑关系图(故障树),最终找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所有原因和原因组合。由分析结果可以确定被分析系统的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应采取的措施、对可靠性试验的要求等。这些都显示出其在工业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大设计人员只有不断在其设计过程中深刻融合安全性设计理念,让安全可靠成为产品一大亮点,设计出的产品才能真正被业界所肯定,被市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曹晋华,等.故障树分析指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8-03-16.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5

(一)档案材料不规范人事档案材料是流动人员的身份、工作经历、人事关系、学历等最真实的证明,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流动人员的切身利益。档案材料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材料规格不统一,二是字迹不耐久,三是部分材料手续不完备,四是部分档案材料内容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由于档案材料个不规范,使得材料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足,不能做到“观其卷,知其人”。

(二)档案闲置较多由于人才流动日益频繁和高校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全国各地人才中心保管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日益增多,以致于“弃档”、“死档”数量越来越多,最终导致无法计算工龄,无法及时调整记载。

(三)档案管理方法落后全国各地很多人才中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储存、利用等上都一直沿用传统方法。例如,材料收集靠行政命令,档案填写靠手工操作,这些落后方法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工作效率,还直接影响了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四)档案传递程序紊乱根据相关规定,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传递要由机要交通和派传人送取,不得邮寄或由流动人员自带,但是不少高校、单位让流动人员自己送取档案,导致档案无法及时传递登记,最终使得档案无从查起。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和系统化管理措施和策略

(一)档案材料收集与利用要规范化要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实现规划化和系统化,关键要做好档案材料管理的一系列工作,从材料收集到整理,从补充到归档,都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章程办理。对于收集而来的档案材料要鉴别内容的真伪,核实手续是否完备,对于归档的档案要检查是否符合程序规定,对于手续不全或材料规格不统一的档案要及时退回、及时完善,重新整理,要确保档案规格统一,以维护档案的权威性和完整性。而那些不在归档范围的材料要及时退换,避免丢失,保障流动人员切实利益。

(二)实行专门统一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进行统一管理,按照姓名、性别、年龄等进行分类管理,同时并创建多种检索方式,按照规定来操作,实现管理规范化。如果想要查阅或借用他人人事档案,必须具备相关审批手续,对不符合借阅手续的定要严厉拒绝。另外,档案管理人员不得随意向他人泄露档案内容。为了实现统一管理,有必要按照“集中统一,归口管理”建立一个专门的人事档案信息库,同时各省需建立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为所有流动人才提供档案管理服务。

(三)更新管理手段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必然,相关单位要竭尽全力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使档案检索、借阅、统计、归档等实现信息化,减少手工操作,使用计算机操作,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录入全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供人查阅和使用。

(四)完善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可谓是个人形象的“缩影”,我们必须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转变工作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尤其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如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查阅制度》、《借阅制度》等,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借阅和利用,以保障档案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五)强化档案传递过程控制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传递上,行政部门做了明确规定,可是部分高校、单位并未严格执行,以致于出现了问题。对此,国家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法制化建设,并积极发挥自身主动作用,规范档案传递标准,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以体现档案价值。

(六)建立并健全人事制度人事是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治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有关的人事业务。这一种管理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事关系和人员使用分离,用人单位不必亲自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由机构负责,摆脱了以人事档案为核心的对单位的依附关系,让人才有充分的择业自,同时也促进了人事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系统化,避免出现“死档”、“弃档”等档案。

(七)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通过任何途径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加强思想教育,遵纪守法、按照档案管理规定行事。另外,还要实时了解档案界动态,掌握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学习领域,以运用所学探索新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档案管理水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相关部门要加大档案管理上的资金投入,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配备现代化设施,全力支持档案事业建设。

三、结束语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

一、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在快速的发展,信息系统建设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标志,同样,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始进行信息系统建设,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信息系统建设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服务功能要求必须建立会计信息系统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的服务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包括资金结算、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等,越来越多的服务要去做好,并且要顺利,方便,高效。因此,先进,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2)核算中心的监督功能要求事业单位采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事业单位要建立强大完善的监督系统必须要进行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仅仅依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功能齐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制度和程序控制系统结合,才能完善高效的进行核算中心的监督。

二、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1)信息管理系统过于简单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已经开始采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然而,对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还很简单,达不到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会计电算化的要求是,对单位的出纳、工资、固定资产等资金流的管理工作以及凭证填制、过账、报表等会计核算工作,实现无缝链接式的计算机联网运行。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加快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

(2)会计信息系统概念模糊

尽管已经很多事业单位采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但是对其概念非常模糊,因此,影响了对其的使用。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以各种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基础和基本工具,对单位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进行管理与核算的信息系统。因此,只有真正澄清了其概念,才能更好的应用。

(3)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关系没有理清

现在不少的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管理还都是封闭的,当然各个单位之间的数据,信息要保密无可厚非,但是之间一些有利于管理,有利于各自发展的信息必须进行沟通,建立连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才能达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

(4)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不够严格

由于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达到想要的高度,对其的管理也缺少规范。存在各个会计信息系统行业规范不统一的现象。比如:有的软件系统管理员可进行任何业务流程的处理;有的软件系统不能进行多种业务经营模式管理;有的软件系统编制利润表时无法进行发生净额取数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行业标准与技术规程来解决。

以上为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完善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在认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快速有效的进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最终建立起最好的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三、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越来越繁琐,业务量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的建立强大完善有效的信息系统,提出最佳的方案。笔者认为要想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快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采用网络版会计软件,这样可以避免每个单位每台电脑都要安装软件的繁琐,同时要对网络版会计软件进行各个方面的加强,加强控制和管理,大大提高其安全性。同时,采用网络版会计软件,还可以帮助各个单位的领导及时方便的了解本单位的账务情况,仅仅需要网络远程查询就可以了,方便、快捷、有效,并能做到安全;采用网络版会计软件还能有效的进行链接,对相关的系统快速的建立链接。

软件方面,加大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更多更有效的配置,这样可以让工作更加快速,更加准确,安全。比如,可以采用选择基于B/S结构的网络版会计软件。采用该软件可以减少客户机端的维护工作量,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支持基层单位领导远程查询,便于核算中心与基层单位的信息交流。

(2)完善计算机管理制度

采用网上管理势必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电脑崩溃,文件损坏等问题。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定期进行电脑和会计电算化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尽可能的保证系统在好的状态下工作;其次学会备份文件,对于每个月做的会计电算化资料要进行不同地点的备份,不同文件夹最好能备份两份,更好的是通过U盘进行备份,来预防电脑出现意外情况。

(3)人员素质提高和培训

一方面,对于事业单位来讲,人员素质提高是很重要的,其会计电算化人员更要有高的素质,这与会计的重要性密不可分。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来讲,也是如此,人员素质高,接受能力就强,对于信息管理系统上手就快。

另一方面,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信息管理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软硬件就是这样,不夸张的讲,每天都有新的改进,从这方面来看,人员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其会计电算化人员进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培训,让其了解更新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只有这样,会计电算化人员才能在工作中更快更好的进行会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伟.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初探.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2期

[2]戴敏.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影响及对策.科技信息.2010年第19期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供电设备;瓦斯爆炸;对策

引言: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井下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尤其是现在随着煤矿井下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生产工作面不断向前延伸、扩大,给煤矿井下安全供电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目前我国煤矿井下常见的供电电压按《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高压有10kV和6kV,一般采用6kV,有10kV矿用变配电设备时,若经济、技术合理,可采用10kV供电;低压有1140V、660V和380V,就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而言,若工作面供电电源引自采区变电所6000分段母线上,则工作面就存在6000V,3300V,1140V和660V等4个电压等级。

1什么是矿井供电系统

由矿井各级变电所(地面变电所、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的变压器、配电装置、供电线路及用电负荷,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连接起来的一个整体,称为矿井供电系统。

2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

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两点:

(1)保证电气设备运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为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性工作做保障。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管理包括三个特点:

供电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由“软件”和“硬件及“人”三部分组成。

1)“软件”:不仅仅是指各种各样设备管理、安全用电检修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包括《煤矿安全规程》里面规定的

准则。

2)“硬件”:主要是指用于保障矿井不出现安全事故的仪器、仪表、各种各样的保安工具和不同类的保护器具。仪器和仪表可以从各个方面检测进入矿井的电气设备的安全和性能;保安工具能够用于安装、维修电气设备。

3)“人”:是整个系统进行之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和程序的操作都不能离开人来控制和使用,通常情况之下,人为因素才是造成管理系统崩溃、安全事故多次发生的关键性因素。

3矿井供电的基本要求

既然供电安全的管理对煤炭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矿井供电提出了五点基本要求:

(1)供电的可靠性。供电的可靠性是指供电系统不间断供电的可靠程度。对于煤矿,供电一旦中断,不仅影响生产,而且可能使设备损坏,甚至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严重时会造成整个矿井的毁坏。为了保证煤矿供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有的矿井都务必要使用两回路电源线路,这样才能够保证在其中一回路出现问题导致断电的情况下另一回路能够承担起矿井的所有负荷。在一般情况下,两回路中一回路运行的话,另一回路就务必要保持有电,随时做替补。这样才能确保井下生产进行之中不会出现断电的情况。

(2)供电的安全性。安全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和因电气故障而引起的爆炸,火灾等重大事故。电能的特点就在于,要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话常常会引起人身触电和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煤矿的环境局限在地下,如果有故障出现的话就会造成比地面还强很多倍的不利影响。不但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电火灾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还会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等比较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说,保证煤矿供电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务必要认真的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做出的相关规定进行矿区的操作。

(3)保证供电质量达标。矿区供电的质量所允许的变动范围就是指供电频率和供电电压偏离额定值的幅度。只有保证了供电的质量是电气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反之就会造成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持续下降,在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设备的破坏。

(4)有足够的供电能力。确保供电的能力需要在电力系统或发电厂给煤矿提供需要的电量之外还要矿井供电系统的各项供电设备拥有相应的供电能力。

(5)供电的经济性。尽可能的使供电系统不要过于复杂、操作方法简单可行、降低基本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经费。

3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

因为矿井环境条件复杂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各不相同,导致井下电气设备和电缆线路极易被损坏。

当下主要的矿井供电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1)矿井应有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2)经由地面架空线路引入井下供电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避雷装置;由地面直接入井的轨道,露天架空引入(出)的管路,必须在井口附近将金属体进行至少两处的良好的集中接地;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装置。避雷装置及保护装置必须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

(3)电气设备不应超过额定值运行。使用和技术改造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时只有通过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验达标之后才能够投入运行。

(4)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

(5)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必须用与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电缆线芯,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卡爪)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

(6)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取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接地保护。

(7)井下电缆必须悬挂,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米,电缆不应悬挂在风筒或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穿墙敷设必须加装套管。

(8)严格落实煤矿供用电应急措施。煤矿企业务必要制定和完善供用电出现故障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数控系统中建立健全一个应急联动的协调机制,做好各种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的联合演练;煤矿企业要将断电情况下采取的措施落到实处,要是出现断电的情况就要立即将工作人员撤离现场,依据相应的规定对相关设备和程序进行检查和修缮,在排放瓦斯达标之后才能够正常供电。

(9)矿井必须备有井上、下配电系统图,井下电气设备布置示意图和电力、电话、信号、电机车等线路平面辐射示意图,并随着情况变化定期填绘。

5结论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中,有安全才会有效益。怎样处理矿井供电的安全问题是一个既耗时又耗力的工作,需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探索过程才能将这个比较繁杂的系统工程完善好。

煤矿企业务必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煤矿安全意识和供电保护意识,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加设备投入,严格管理制度,消除事故隐患。另外,应该研究和实行一些新方法、新技术,以加强对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义编[译].国外煤矿井下配电系统与设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1.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294-01

1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1)信息化建设是信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事档案信息社会化的需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上了日程,特别是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化管理的市场需要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这就是档案信息化建设。

满足群众需求,为社会服务,既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档案工作的目的,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我国迅速发展的政务信息化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和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潮流、适应时展的新举措、新要求。

(2)信息共享,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人事信息,提高劳动效率与工作质量。

人事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提供了人事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全方位的人事信息。我们不但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人事的自然情况、简历、素质、特长以及德能勤绩等方面的综合信息,还可以随时查询人事诸如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声音和影像资料,了解人事全方位的综合信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从纸面上静态了解人事的传统方式。

通过网络可以使信息共享,避免各部门重复录入相同的信息,减少重复劳动。而且在人事管理工作中,随时可能产生一些新的信息,各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更新本部门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向需要信息的领导和部门提供最新的第一手资料,大大提高信息的时效性。信息共享之后,各部门可以从各个侧面,全方位了解一个人,走出在本部门业务范围内,从一个侧面了解人事的局限性,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提高对人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使用这套系统,还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以前手工管理人事周期性较长的情况,利用这套系统,短时间内就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2档案信息化建设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加强对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应用,离开推进应用水平的提高,就脱离了实际。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一是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取条件采用先进技术;二是要充分掌握系统的综合性、系统性、统一性,统筹兼顾,全面安排,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要从现实出发,循序渐进。如何提高应用水平,需要深入考察与自动化系统相关的诸多方面的情况及变化趋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

3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内容

(1)推进信息化,必须提高档案基础业务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档案标准要建立健全和真正实施。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这个系统工程,目前中组部推行档案“目标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资源基础,它打破了传统模式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工作标准而出现的分散管理局面,提出了科学、规范、标准的操作方式,使档案工作自此有了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

再是,要采用规范的应用软件。目前档案信息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多乱,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和使用标准规范的软件是必须的。为此,中央组织部制定和颁发了全国组织人事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体系》,它是为实现人事信息的标准化及大范围内的信息共享,按照人员管理及机构管理中科学的信息流程制定的,不仅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而且具有总揽全局的权威性。因此,必须选用中央组织部推行的、建立在《信息结构体系》基础上的系统软件,否则会造成数据结构混乱,使上下级数据无法沟通与共享。不但是信息体系与软件,系统所涉及到的其他应用项目也应当建立在相关的标准之上。如文本、照片、声像等的采集与报送都应该制定和遵循相关的标准,减少转换与重新制作的难度,这也是信息共享及上下沟通的必要条件。

(2)有重点地抓好数据库建设。

目前档案信息化系统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由文件处理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过渡阶段,完成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数据库建设。数据库的含义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方便的使用。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国家档案信息工程的核心和基础,是工程的主体。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经过由低到高、由单个到群体的循序渐进过程。经过试点,建立数据库经验中最主要的有:领导重视,统一认识,坚持计算机技术人员同档案业务人员协同配合;面向应用,建立“活库”,以利用频率和使用效率考核数据库的“活性”;突出重点,由单一库向系统库发展等。

应用人事档案管理多媒体信息网络系统,首先要建立起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包括文字信息数据库和多媒体信息数据库,这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源泉。准确、完整、规范的信息资源是整个系统的生命,在系统的建设和应用过程当中,要重视信息资源的采集、开发与利用,不能只购置先进的硬件设备而忽略信息资源及系统的应用。要以应用为主线,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拓宽应用范围,提供更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使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使人事多媒体信息系统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使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及高性能的设备是必要的。从数据源

的采集到后期制作都应该保证较高的质量,照片要采用高清晰度的扫描仪录入计算机,音频和视频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字杜比和DVD技术,在为领导提供更逼真的声音和更清晰的影像的同时,也能保证在较长时间内的适应性。

(3)要全社会参与,明确职责,保证信息资源形成科学、有序、规范、协调的运行机制。

当前我国档案工作改革和发展已进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阶段,如何把繁重的任务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结合起来,要提倡全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提高整体使用水平。

人事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涉及到很多工作领域,也涉及到人事管理的多个部门。信息系统的内容建设也非常丰富,包括一个人成长的方方面面的材料所形成的信息,而且在不断变化更新,因此在系统的建设上正确领导和协调起着重要作用,应该全社会参与,明确信息的采集、维护和使用等各项工作的分工与权限,最终形成科学、有序、规范、协调的运行机制,为社会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资源。

4存在的问题

(1)实事求是地改进由分散转向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

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档案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应下决心解决分散现象,从管理制度上保证业务技术规范、标准,硬软件的选用,上下各个层次和各专业办公自动化等都应纳入统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之中,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不能各行其是自建系统,造成信息分割和资源浪费。也要下决心解决方便使用的问题,如长期将档案部门的“硬任务”集中于一个部门,在档案部门这一信息系统之内再组建一个“档案信息系统”,就很难提高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较理想的模式,但这种高技术结构,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不具备这些条件,从集中向分散过渡,反倒有可能退回到分散式。

(2)应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

根据系统论思想和集成化要求,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的着眼点应是整个系统,组成系统的纵向和横向的各个节点都应达到一定水平,并通过网络加以联通,这样才能发挥整体优势,提高系统的综合能力。部分节点甚至一个重要节点的障碍,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梗阻。当然,要求每个节点的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齐头并进是不现实的,不可能“齐步走”。鼓励和支持先进单位提高水平,在一些单位进行较高水平的试点,以取得值得推广的经验,对整个系统是有利的,但其基本出发点应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只有少数先进的节点不可能组成先进的系统。(3)重视人才培养。

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关键是人才。由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都认为是很轻闲的岗位,工作条件和发展前景都不好,很少有年富力强的人才长期呆在那个岗位,所以目前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存在很大问题,有的是只懂专业,不懂计算机技术,有的是年龄偏大,精力不足,只会日常业务管理,真正又懂专业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少见,要加强培养教育,造就一批档案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骨干力量乃当务之急,要在事业发展、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上给予关心和照顾,解除其后顾之忧,让他们大胆安心地在这块领域做出成绩。在研究专门人才成长和流动的规律,以形成最佳人才结构等方面都需要给予重视。

综上所述,新时期加强人事档案社会化、信息化建设,确立人事档案信息的社会地位,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能真正搞好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那么档案工作将展示出广阔的新天地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赵屹.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2003,(10).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9

作为实现对学院教职工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根据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与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实际发展情况,提出有效的策略,使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教职工的积极性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首先,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庞大信息资源库的构建,具有集中整合全校教职工个人信息的功能,对于人事异动信息能够得到有效掌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与数量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教职人员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人员也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高职院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大大降低人事管理难度,实现对教职员工相关信息与数据的有效管理,并进行及时的跟踪调整,并代替了传统的office组件中word、excel等电子文档的操作模式,各类数据的保存与更改更加准确与及时,数据更新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历史数据得以有效保存,为以后高职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现阶段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中较为复杂与困难的工作包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师资队伍建设、事业单位年报以及高等院校基层报表等等,这些工作采用的传统的手工操作,不仅工作量大,同时数据的准确性也难以得到保障,还无法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缺陷。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自动汇总、分析数据的功能,管理人员的操作难度较低,能够轻松的进行类别的汇总分析,使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大幅度提升,同时为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此外,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汇总全校教职员工的信息,同时还有相关佐证材料可以查证,如此使得原始档案查找方式得以改进,通过电子档案的调整来核查信息,就可以实现教职工提职资格审查、职称评定的资格审核、科研成果的申报和退休人员的审核。如此一来审核的效率就得以大幅度提高,纸质档案的翻阅得以减少,有利于纸质档案的保存,为其完整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要点

2.1标准化原则

由于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含了庞大与复杂的信息,存在不同复杂的情况,站在系统内部建设的角度来看,采用标准化的方式是保证内部兼容性的重要手段;站在整个数据化校园的角度来看,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了校级管理平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对其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与众多系统相配合,包括教务、学工、财务等等,共同实现基础数据源的构成,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遵循标准化原则进行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2.2信息化原则

为了加速建设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使全校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得以推动,就必须遵循流程化原则。信息化在人事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不但能够使人事资源管理中的教职工的基本信息管理、人员考核、薪酬计算、合同管理、统计报表等定量工作得以简化,降低工作难度,其设计方式采用工作流,实现了系统中各项业务的形式流程化,同时对人事资源管理定性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有着积极的影响,业务流程得以明确定义以及完善优化,使得现行管理机制的调整与改进得到有效反馈,进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保障了服务质量,使人事资源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朝着职业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3安全性原则

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网络安全性。系统根据学校网络中心的需求,部署统一的防火墙,将tCp/ip协议应用于网络传输与通信。全校教职工必须通过学校的信息门户访问,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才能够得到相关的服务。第二是数据的安全性,应包含数据库全备份、数据库增量备份、应用系统日志备份、操作系统备份以及应用系统备份。

2.4开放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开放性原则,不同网络协议应能够应用于系统,实现多种网络产品的互联与多种数据库系统的转换。以此使得网络应用环境的集成性与网络可操作性得以强化,接口设计应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此外,用户构造信息集合信息项也应能够在系统中得到应用,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人员类别的设定,实现管理的分类。

2.5先进性与可扩展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遵循先进性与可扩展性原则,通过对成熟、可靠的技术的运用,并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对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需求,例如实用性、性价比、使用寿命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等等,使系统建设得以强化。

2.6可管理性与可维护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应能够对网络进行强力的管理,确保其可维护性达到一定水平,确保用户界面友好以及网络功能透明化,降低操作与学习的难度,为管理与维护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7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相结合原则

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应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基础之上。系统中会存在大量的重要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输。鉴于此,就必须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应加强系统各个环节的保密性与安全性,提高对这些环节要求,具体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等,应实现技术设计的优化与管理机制的合理调整,具体应从以下几各个方面入手:①物力安全。首先,要对产品与设备的选择予以高度重视,确保选择的维护功能应具有成熟型、稳定性、可靠性,能够保障数据的完整,同时相关产品与设备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与保密性;此外,系统容错与备份技术的运用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实现病毒的防治与系统故障的恢复。②存取控制。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传输系统的选择应注重存取控制功能的提升,还应结合学院不同职能部门的实际业务情况,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用户权限的设计得以优化,进而实现安全保密性的同时,完成信息的共享。③安全保护。人事信息包含了的内容与个人与学院信息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保证人事信息安全性、保密性在人事信息自动化管理工作中的实现。为此,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8易用性原则

高职院校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应遵循易用性原则,采用先进的,具有简洁界面的浏览器,提高操作的灵活性,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应实现对可视化多媒体编程风格的运用,使界面得到统一。

3现行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在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建设方面仍有待提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开发与实际管理工作的需求,大部分学高职院校的人事业务的完成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缺乏信息化建设。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调整,高职院校人事工作在方式与理念方面得到了巨大的变化,信息化建设进程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关于现行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具体介绍如下:

3.1系统封闭性较强

虽然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机构根据不同职能部门的职能进行了分工,并实现了众多管理系统的建立,例如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医保管理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系统和工资管理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存在独立性过强的问题,它们的互联互通并没有实现,难以进行数据共享。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在增加、删除以及修改系统中的已有数据时存在较大的工作量,系统操作只有在单机状态下进行。这种方法在数据的收集与积累方面难以实现分类整理的科学性,并且数据储存也不具有统一格式。此外,由于信息管理体系与各部门信息系统的独立性,使得数据冗余与差异的情况时有发生,对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与工作质量的完善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3.2系统功能具有单一性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中,然而就现行的系统而言,其功能仅仅停留在输入、存储以及修改等等,查询业务也相对简单,并且只在教职工档案管理与工资管理中的基础业务中得到应用。由于信息的加工与分析无法实现,因此在人事管理核心问题的决策方面,现行系统就能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具体而言,目前采用的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仅仅停留在用户查询与职工个人工资情况的修改等,年发工资总额的增幅等方面的计算难以实现,进而无法对比本单位与同类单位的平均工资,单位内部不同人员的工资发放情况也得到不到有效分析,进而使得人力成本与学校效益间的损益关系的计算难度加大,用户的决策无法结合系统的信息来实现。此外,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仅仅停留在用户对个人基本情况的静态查询,系统中动态信息的变动难以体现出来,例如教师的学历变化情况、部门变动以及职务职称变化等等,相关表格的生成更是难以结合实际需求得以实现。

3.3系统智能化缺失

虽然管理人员开展事务性的人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现行系统,然而这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偏低,无法主动提醒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尤其是对于需要在近期完成的工作,如果管理人员耽误物这些工作,就会使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

3.4资源查询的规范性不足

目前,教师在对其考核成绩与工资福利等信息的查询中只能采用传统的手动操作方法,这就对人事资源的利用效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人事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

3.5信息准确率偏低

目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存在相关人事档案工作保护不力的问题,使得这些档案记录的完整性缺失。对教师状况的确定中仍采用手动查询的方式,这是基于大量资料的翻阅完成的,同时造成办事疲劳的几率非常高,进而对正确率造成影响。再加上有的教师信息的记录资料采用的存储形式为word与excel等电子表格,这就导致数据与信息的分散性与隔离性较强,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进而使得信息查询的效率与数据分析的集中性受到影响,对学校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的提高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人力资源与物质投入存在大量浪费的情况。

4实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策略

首先,为了使教职工信息管理的统一性得以实现,应加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要对人事基础信息进行考虑,同时人事资源信息系统内部数据中还包括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等等,如此才完整记录教师在工作期间的相关信息,使多部门进行数据登记的情况得以避免,此外也使多部门对同一部门提供所需数据的情况得以避免。其次,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还应确保资源数据的共享得以实现,并且加强信息资料的网上传输,最大程度的减少复印佐证材料的情况,使无纸化办公得以实现。此外,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还要基于完整的基础资料,实现对数据查询统计功能的完善,并且实现直观、丰富图形图表的形成以及分析的动态进行,进而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为数据的准确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可以利用相关软件格式导出数据,为电子统计的保存提供便利。

5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就应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情况,优化人事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具体包含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劳资福利社保管理系统,岗位设置与聘任管理系统,职称评审管理系统,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人才招聘管理系统,培训进修管理系统,校内人事调配管理系统,评奖评优及人才管理系统,提醒管理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系统管理等12个模块。

6结语

人事系统的必要性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内部控制;网络环境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目前对内部控制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较有权威的是美国的CoSo委员会1992年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提出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概念。CoSo委员会认为,内部控制广泛地被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一个过程,能为达到所关注的以下领域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有如下目标: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基本经济目标,包括绩效、利润目标和资源、安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包括从中期报告、合并财务报表中选取的数据的可靠性)和符合相应的法律法规。

CoSo报告的研究结果认为内部控制由五大要素构成:(1)控制环境,指企业的核心人员以及这些人的个别属性和所处的工作环境,是其他内控组成部分的基础。(2)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那些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因素的活动。(3)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口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治和程序。(4)信息与沟通,指员工得以搜集和交换为管理和进行控制等活动所需要的信息,包括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业绩的经常性评价。(5)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控的管理监督和内审监督部门对内控的再监督和与再评价活动的总称。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五大要素共同构成的整体框架结构。

二、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冲击及影响

(一)对控制环境的影响

控制环境影响员工的控制理念,它是所有其他要素的基础,提供控制的纪律和结构。控制环境要素包括企业员工的正直诚实、价值观和能力;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经营者的权力分配和责任;人力资源的组织以及由董事会提供的关注和指导。可以看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内部控制更加重了人这个因素在内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传统会计在空间、时间和操作流程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业务一般较单一,与其它业务联系较少。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网络环境使得会计核算简单化,整个财务成为企业业务链中的中心环节之一,会计人员必须拥有相关的管理知识和网络知识,否则财务业务流就会因此减慢,影响整个企业的效率。

由于会计人员要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等会计信息,就必须了解熟悉具体的生产过程及其工艺。如电子商务活动使得无库存生产成为可能,作业成本成为成本会计发展的方向,就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会计知识,还必须掌握相应产业的基本知识。会计还面临人力资源会计的构造、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的计价等新课题,这也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应具有创新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对风险评估的影响

由于经济、行业、管理和经营条件将不断发生变化,必须有一个鉴别和处理与变化相关的应对风险的机制。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特征。电子商务引起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高度集中于电子商务系统,易导致机密的数据被不法分子拷贝,甚至可能被非法篡改而不留下任何痕迹。

(2)如果在电子商务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电子商务系统可能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逻辑,对不合理的事项也会照样处理。

(3)电子商务系统主要以磁带,光盘等存储介质为信息载体,记录于这些存储介质上的信息是肉眼不可见的,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的“翻译”,才能以可以理解的形式表现出来,同一信息可以被“解释”成不同的形式。利用磁性解释难以实现诸如签字、盖章等这些使信息证据化的操作。

(4)电子商务系统对错误的处理只有重复性和连续性。

(5)电子商务系统中许多不相容职责相对集中,加大了舞弊的风险。

(6)系统设计时可能没有考虑内控工作的需要,没有留下充分的内控线索。

(7)计算机病毒的入侵和“黑客”对电子商务系统的故意破坏。

(三)对控制活动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帮助保证管理措施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它们帮助采取必要的行动去应对风险,成功达到企业的目标。控制活动发生于企业的各个层面和所有职能,范围包括审核、批准、复查、核对、运作执行的检查、资产保护和职责分工等。与财务相关的控制活动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在电子商务前提下,控制活动必须考虑受影响的因素:

第一,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使原来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可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成为可能。

第二,在网络环境下,过去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保险箱”式的安全措施已不适用,大量的会计信息通过开放的internet传递,途经若干个国家与地区,置身于开放的网络中,存在被取、篡改、泄漏机密等安全风险,很难保证其真实性与完整性。

第三,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给一些非善意访问者以可乘之机,网络会计系统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

第四,计算机病毒的猖獗,也为互联网系统带来更大的风险。

(四)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有关的信息必须被鉴别、记载并以一定形式和适当的时间在完成它们职责的人员之间交流,信息系统包括来自经营、财务和有关部门的信息报告。它不仅涉及内部产生的信息,有关外部活动、行为和条件的信息也必须提供给企业。有效的沟通同样必须在广阔的领域发生,所有的人都必须收到来自最高层关于控制责任必须被严肃对待的清晰的信息。由于在传统企业所处的环境中,信息计量和传输的成本很高,有关经营决策过程及其影响的信息不可能实现实时同步反映,总是具有汇总性和事后反映的特性。

随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信息计量和传输的成本大大降低,有关经营决策的信息已经能够实现实时、充分、同步反映,企业中的任何经营决策的个人或部门的垄断信息成为整个企业的共享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企业,传统的不对称程度已大大降低,信息的实时传输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基本特征。实时同步的信息反映,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对经营决策过程的控制活动必然是一个实时同步的过程,这种同步控制活动在经营决策活动发生时就能有效的发现并纠正任何可能存在的问题。网络开放的环境很难避免非法的侵扰,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的访问甚至黑客或者病毒的侵扰,增加了内部控制的难度和复杂度。

(五)对监督的影响

内部控制系统必须受到监督,这是内控系统对过去时期执行质量的测试,它通过不断的监督活动、独立的评价、或两者都进行来完成:持续的监督活动发生于经营的过程中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的执行且执行的效果良好,必须有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设置有相关牵制和制约的会计岗位,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且会计信息原原本本留存于纸介质上,任何对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增删和修改均可从笔迹和印章上判明。

实施电子商务以后,会计业务只要由计算机系统来处理,电算化功能的强化和运算的高度集中,使会计人员在职能划分和业务权限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能将逐渐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有些操作人员即可以负责数据的输入,又可以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网络的应用使内部控制具有人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的特点,如果程序发生错误或不起作用,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性、麻痹大意以及程序运行的重复性,导致失效控制长期不被人发现,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损失较大。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在软件开发及应用上进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1.事前控制。财务软件的开发必须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1)在财务系统开发过程中,内审和风险管理人员要参与系统控制功能的研究与设计,制定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并将制定的控制方案在系统中实现。(2)在系统测试运行阶段,要加强监督与管理,严格按照各种标准进行;系统应用控制是指具体应用系统中用来预防、检测和更正错误,以防止不法行为的内部控制措施。

2.事中控制。指系统维护控制,系统维护包括软件修改,代码结构修改和计算机硬件与通信设备的维修等,涉及到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充和完善。对网络系统进行维护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维护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维护的原因和性质要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软件个性修改尤其重要,系统操作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系统维护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存档。

(二)加强输入、输出控制

1.在输入控制中,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有关内部控制部门检查,还要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2.在处理控制中,对数据进行有效性控制和文件控制,有效性控制包括数字的核对、字段和记录长度检查、代码和数值有效范围的检查、记录总数的检查等,文件控制包括检查文件长度、标识和是否感染病毒等。

3.在输出控制中,一要验证输出结果是否正确和是否处于最新状态,以便用户随时得到最新准确的会计信息;二要确保输出结果能够发送到合法的输出对象,文件传输安全正确。

(三)建立岗位牵制制度

传统的手工系统下的牵制手段已不能适应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要求,必须找到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实时高效的特点的方法。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在电算化系统内分出操作与监控两个岗位,对每一笔业务处理时进行多方备份。当会计人员进行财务处理时,其操作和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由监控人员进行即时或者定期审查,一旦出现数据不一致便进行深入调查,这样明确了岗位的划分,实现了有效的牵制,但目前的财务软件尚未完全做到这一点。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只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程刚.电子商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J].经济师.2005(1)

[2]曹惠民.网络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