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19:09

基础护理培训篇1

【论文摘要】目的检查护理人员对于基础护理一人院护理规范化培训内容掌握的程度,以期达到优化、规范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方法对全院的护理人员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每次的培训后分别检查护士长和护士的掌握情况,对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士长与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护士的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方面:护士的2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护士长的2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培训,认知程度有所提高;护士长自身的重视很重要;如何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注重方式方法;要不断完善补充基础护理的内容,修正标准,以最大程度的适应临床的需要。

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的实施,可以对不同病情的病人,只要护理级别相同,即可得到相应的护理和照顾,使护理工作获得最佳的效果和社会效益,保证护理质量。2006年4-6月我院开始进行基础护理的规范化培训。首先以《分级护理制度》,《基础护理学》等为依据,制定人院基础护理的部分内容:即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培训内容,检查标准。分别进行了2次培训,并在培训后1周的时间进行检查。

一、对象与方法

i.对象:被检查的科室涉及全院各个科室,其中第1次检查护士长42人,护士60人。第2次检查护士长54人,护士68人。年龄18-45岁;学历为中专及以上。

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和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两项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第1次培训对护士长及部分护士集中进行,并要求护士长再对每位护士逐一进行培训。第2次培训对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每次均采用多媒体授课、模拟场景演示的方法。

3.检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院基础护理—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检查标准,分别在2次培训之后的1周进行检查。

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97中文版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成绩高于第1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1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检查平均成绩与第1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基础护理到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安排护士的的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以分级护理为依据进行的基础护理的培训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提高护士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培训,是落实“以分级护理依据的基础护理”到位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显示,护士长两方面的成绩均好于护士,说明护士长自身水平是高于护士的。这是由护士长自身情况,岗位的要求决定的。护士长普遍学历高于护士,而且要作科室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高于护士,才能管理好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考核成绩虽然较好,但要更加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

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其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护理级别方面如何进行准备,要求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其内容,从表1看,护士长成绩2次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成绩已经处于较高分数,因此要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成绩具体分析,确实也存在个别护士长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每位护士长的业务管理是紧密相连的。护士长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会不落后于护士,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护士(2),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平时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护士长自身的管理,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永不落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实施。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通过记忆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如何与临床实际结合,考察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表2看出,护士长成绩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且自身2次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强。在2次培训后,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领会,再应用于实践。[

注重临床护士工作中应变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基础护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际。从表1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培训,护士认知程度普遍提高,能够重视规范化基础护理培训。尤其是在理论方面强化记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2的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虽然重视此项工作的实施,但是由于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不强,导致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欠缺,考核成绩与第1次比较没有提高。例如我们在检查中曾发现,在接到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入院时,按照当时情况,首先要处理好病人当时的应急状况或询问病人有何不适症状,然后再按照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相关的环境介绍,护理查体等。但是,护士往往容易忽略病人主诉而一味的注重完成为病人做规范化培训中的内容介绍。

护理是一门学科,是一项脑力兼体力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要重视它,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善于总结,重点突出,强调要从每一位护士的每一件事做起,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护士长是一线的管理者,应注意在平常工作中加强护士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发现临床护士在处理事情时出现的问题,随时予以指导,这样才能使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使规范化的基础护理真正落实在病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做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的自[[3]。我们制定的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内容,希望能够体现护理学科的特点,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实际中都在做,我们只是加以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但通过2次检查,我们也发现,我们所制定的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较为复杂,耗费较多的护理人力、时间等,还需要与临床的护理实践进行不断的磨合,以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量化护理服务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反馈信息,以期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4-5],到最佳的护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姜岩宏护士长在护理业务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6.

3胡玲,欧阳山蓓.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2.

基础护理培训篇2

【关键词】实习护生;护理职业能力;培训

实习护生培训是指在完成护理专业院校基础教育后所接受的护理专业化培训,使实习护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得到全面深入提高的教育和实践过程[1]。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以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依托,围绕护理岗位的要求,研究构建了以护理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岗位职业化培训体系,以适应现代护理模式对护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对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化培训。对象112人,均为女性,年龄20~25岁,中职生52人,高职生15人,本科生45人。培训时间均为一年。

2方法

对所有入选对象开展以护理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职业化培训,现介绍如下。

2.1系统化岗前培训

2.1.1岗前医院概况介绍上岗前由人事处、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人员介绍医院基本概况、科室设置,医院的理念、发展前景,护士行为规范,岗位纪律及工作制度,基本操作护理质量标准等,使实习护生尽快熟悉职业化环境,较快地进入角色。

2.1.2岗前专题教育讲座岗前培训期间,举办专题教育讲座。讲座内容主要有护理服务文化新理念、护士服务礼仪规范、护患沟通技巧、护士职业化风险意识及防护能力等。

2.2轮岗培训对实习护生,我们安排每3个月轮转一个科室,一年内轮转内、外、妇、儿各科。在轮岗期间,实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模式。带教老师首先让其熟悉科室环境及各类物品的放置,讲解各种规章制度、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质量标准等,并培养他们与其他医护人员之间的合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使其循序渐进地适应护士角色的转变。本培训体系通过岗前技能训练和系统化轮岗培训,在知识与具体工作要素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2]。

2.3特色带教队伍建设带教老师是执行培训任务的“细胞”,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3]。带教老师竞聘上岗,提高教学质量。带教老师若缺乏严格规范的培训,非但自己不能以身作则,还常把不规范的操作教给实习护生,埋下安全隐患。本院从2007年开始,实行带教老师竞聘持证上岗,优化了师资力量,保证了教学质量。

2.4考核评价利用护理部制定的轮转实习护生手册,评价实习护生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的操作能力。另外,各科室需自行拟定理论知识考题,完成对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测试。

3结果

通过系统化培训,我院实习护生在进入临床后,很快适应了护士角色,护理职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100%实习护生认为我院的特色培训对提高护理职业能力有帮助;培训效果和实习护士的工作表现受到护理部领导、护士长、临床带教老师及护理对象的肯定。

4讨论

实习护生岗位培训是培养实习护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时期。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实习护生职业化培训体系的构建,较好地体现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从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希望今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265-2721.

基础护理培训篇3

i.对象:被检查的科室涉及全院各个科室,其中第1次检查护士长42人,护士60人。第2次检查护士长54人,护士68人。年龄18-45岁;学历为中专及以上。

2.方法:培训内容包括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和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两项内容。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具体内容及评价标准。第1次培训对护士长及部分护士集中进行,并要求护士长再对每位护士逐一进行培训。第2次培训对全院护理人员集中培训。每次均采用多媒体授课、模拟场景演示的方法。

3.检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人院基础护理—病房接到接诊室入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的检查标准,分别在2次培训之后的1周进行检查。

4.统计学方法:运用excel97中文版和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

1.在病床单元准备方面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成绩高于第1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第一时间接待病人成绩比较:护士长的成绩第1次、第2次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第2次检查平均成绩与第1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的第2次成绩与第1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基础护理规范化培训”重要性的认识,是提高基础护理到位率、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以分级护理为依据制定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能够明确各护理级别的病情要求,既反映了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及其护理需求,又具体显示护理工作量的多少,对于临床护理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是规范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保证基础护理到位率,提高护理质量,合理安排护士的的人力资源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可以看出,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也普遍得到了提高。在以分级护理为依据进行的基础护理的培训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提高护士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自身的培训,是落实“以分级护理依据的基础护理”到位的有力保证。通过表1,2显示,护士长两方面的成绩均好于护士,说明护士长自身水平是高于护士的。这是由护士长自身情况,岗位的要求决定的。护士长普遍学历高于护士,而且要作科室的带头人,只有自身的素质及业务能力高于护士,才能管理好护士、做好各项工作。护士长考核成绩虽然较好,但要更加注重在此基础上的业务能力的持续提高。

病房接到接诊室人院通知后病床单元的准备,其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护理级别方面如何进行准备,要求护理人员主要通过记忆来掌握其内容,从表1看,护士长成绩2次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成绩已经处于较高分数,因此要做到大幅度的提高很不容易,但是我们通过成绩具体分析,确实也存在个别护士长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护理水平的提高与每位护士长的业务管理是紧密相连的。护士长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才会不落后于护士,才能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护士(2),因此我们在培训中及平时管理中应更加注重护士长自身的管理,不能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保持永不落后,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实施。病房护士第一时间接待病人,主要考察护理人员在通过记忆掌握内容的基础上,如何与临床实际结合,考察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从表2看出,护士长成绩均高于护士,有统计学意义,且自身2次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长在临床实践中,善于思考,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应对能力强。在2次培训后,能够更深一步的理解领会,再应用于实践。

注重临床护士工作中应变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基础护理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际。从表1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通过培训,护士认知程度普遍提高,能够重视规范化基础护理培训。尤其是在理论方面强化记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表2的成绩显示,护士2次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护士虽然重视此项工作的实施,但是由于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临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不强,导致对培训内容的理解程度欠缺,考核成绩与第1次比较没有提高。例如我们在检查中曾发现,在接到一个一级护理的病人入院时,按照当时情况,首先要处理好病人当时的应急状况或询问病人有何不适症状,然后再按照规范化的护理流程进行相关的环境介绍,护理查体等。但是,护士往往容易忽略病人主诉而一味的注重完成为病人做规范化培训中的内容介绍。

护理是一门学科,是一项脑力兼体力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要重视它,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善于总结,重点突出,强调要从每一位护士的每一件事做起,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护士长是一线的管理者,应注意在平常工作中加强护士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发现临床护士在处理事情时出现的问题,随时予以指导,这样才能使护士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使规范化的基础护理真正落实在病人身上,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临床护理工作处于从属地位,护理人员在某些可以做出专业独立行为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专业权利,未意识到自我的能力和专业的自[[3]。我们制定的以分级护理为依据的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内容,希望能够体现护理学科的特点,体现护理学科的独立性。规范化的基础护理培训内容,在临床工作实际中都在做,我们只是加以整理,使其更加规范,更加有条理。但通过2次检查,我们也发现,我们所制定的内容在某些方面仍然较为复杂,耗费较多的护理人力、时间等,还需要与临床的护理实践进行不断的磨合,以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量化护理服务内容。我们也希望能够不断反馈信息,以期用最小的劳动强度,最少的服务时间[4-5],到最佳的护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6.

2姜岩宏护士长在护理业务管理中的作用.护理管理杂志,2004,4(1);56.

3胡玲,欧阳山蓓.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4,4(5):32.

4陈卫红.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护理,2004,10(1):58.

基础护理培训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11-0073-01

基层综合医院,因人力资源问题,护士与床位比始终不能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多年来,护士严重短缺,致使新护士未及时全面的进行岗前培训,就补充到护理队伍中。她们虽然掌握了基本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地处基层,受带教老师的学历、参次、知识结构不平衡的影响,使新上岗护士实际护理操作水平及工作适应性较低。我院自2006年至2008年在传统的岗前培训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新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和考核,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培训对象

2006年至2008年招聘的50名新护士,年龄18~22岁,中专学历45名,占90%,大专学历5名,占10%。均未取得护士上岗证。

2培训方法

2.1成立教学小组护理部从全院各科挑选出5名语言沟通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操作娴熟的临床资深护师或护理骨干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护士素质、行为规范、服务与职业道德标准、安全应急指导、卫生法律法规、感染管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无菌操作技术、吸氧、静脉输液、心肺复苏、铺床、护士礼仪等规范培训。同时对5名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分工。

2.2制定培训计划采取临床训练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新护士分配到轮转科室,以上午班及早晚班形式在临床进行基础生活护理、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及整体护理训练,下午集中授课,进行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结合临床实际特点,定新护士名单、培训日期、内容、培训者及考核时间、方法。按计划由各科室实行,便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新护士的工作及培训,做好相应准备。

3培训内容

3.1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首先加强对新护士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她们热爱护理工作,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人生观,及时转变角色,通过规范培训,使新入职护士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提高责任心,具备慎独精神。规范护理行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加快对医院环境的适应,增进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系统地学习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基本素质要求,护士职责及护理核心制度,语言行为规范。并对我院多年积累的一些科室和个人出现的特殊事例进行分析,进行实例教育。使新护士队伍迅速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能战斗的团体。

3.2礼仪培训包括仪容、仪表的、语言及行为的培训,重点示范作为新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服务时的礼仪规范,利用光盘反复指导,让受训的护士人人过关,教授不同工作需要下护士应具备的得体的仪表举止和交往技巧,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3.3护士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培训主要对在学校学习的护理基础知识进行再次学习,由带教老师亲自指导实践操作,观看基础技能操作光碟,同时给新护士讲解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思想。同时对照光碟讲解护理操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无菌观念问题,让新护士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地适应科室的工作环境。

3.4医院感染控制和自我防护培训组织学习消毒、隔离制度,由专科人员讲解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对各类消毒物品如何做到消毒合格。讲解医疗垃圾处理方法及在护理操作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为患者做完治疗后如何正确运用七步洗手法,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4小结

基础护理培训篇5

论文摘要:在阐述了目前我国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本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及建设内容尤其在科学构建校内外互通的实训基地和产教结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建设背景及意义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呼唤护理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47万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1.4%,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113,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我国目前的医护比严重倒置,只有1∶0.61,而全球平均医护比为1∶2.698,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我国目前平均护士床位比为0.4∶1,而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因此,我国护士的数量明显短缺,据此推算,至2010年,我国每年护士缺口至少在15万人。为此,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将护理专业作为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四大人才紧缺专业之一,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好实训基地的重要性。2008年初,教育部和卫生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不断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在前不久刚召开的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周济部长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还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职业教育教学要走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前头。要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所有这一切既说明了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做优、做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我校创建护理示范专业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既是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又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熟练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职教特色的体现。我校创建于1974年,护理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至今已培养护理人才四千多名,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这生骨干。目前,在校的3000多名学生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占1/3,因此,做强、打响护理专业品牌是我校既定的办学目标。2008年将申报省示范专业,并以护理专业为龙头创建省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对照护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及有关标准,学校现有实训场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有相应的实验室、模拟练习室,但仍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停留在模拟操作层面上,缺少真人实境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见习实习医院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同时,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机会大为减少,实习的条件受到了更多限制,从而造成了学科教育要求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要改变这一局面,显然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科学地构建校内外相互沟通的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建设目标及原则

以建设三大实训基地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以创建省级护理示范专业及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巩固我校护理学科传统优势,构建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外院校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三大体系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用型人才。

以三个共同发展为原则(1)校内校外共同发展原则。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构成有两个环节,即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者缺一不可,不可相互取代。校内实训是基础、是前提,校外实训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最终环节。所以我校的定位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完善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做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2)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原则。基地建设将着重从实训基地的硬件和护理人文环境的软件设计上进行规划。硬件建设就是以工作实景为规划依据布局实训基地,同时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好基地的整体布局,做好实训室及实训区域的划分;实训设备、工具、材料应根据完成各实训模块任务的需要确定。软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护士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规划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开发实训模块;二是把护理人文环境建设融入基地建设中。(3)通用与实用相结合原则。由于护理专业分科较细,有较强的专科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础护理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规划应以护士开展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为基础,设置无论在何级别的医院或社区或家庭都普遍通用的实训任务,从而适应不同护理岗位的共同需求。

建设的主体内容——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关键,根据护理专业的学科教学要求和操作技能学习掌握过程分析,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完成。第一阶段:在校内基础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内产教结合实训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为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通过科学构建校内外互通的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基于上述思路,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主要内容由以下三大体系组成:

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我校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已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基地共五层,总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八百多万元,设有医学基础实训区、基础护理实训区和专科护理实训区三大区域。医学基础实训区包括尸体解剖室、标本陈列室、药物实验室等。基础护理实训区包括基础护理多媒体示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护理形体训练室、iCU抢救室、模拟护理站等。专科护理实训区包括外科模拟病房、内科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实训室、母婴同室模拟病房、产科分娩模拟病房、综合技能考核室等。该实训基地投入使用三年多来,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校内基础模拟实训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护理示范专业评审、卫生部中高级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等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同行的好评。

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据人口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比例高等特点。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等,这些养老机构都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机构养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根据上述情况,同时结合学校近年来护理专业办学规模扩大,已有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的情况。我校以产教结合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原门诊部的基础上,创建了“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护理康复医院)。为方便学生见习、实习,基地选址在校园内,已于2008年5月破土动工,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总投入1000多万元。服务对象主要为康复病人、慢性病人、家庭照顾困难的老年人,结合医疗市场状况,开设内科、外科、妇科、理疗科、康复科、心理咨询指导科等科室,有床位100张(按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老年人分区收住),配备医师、护士、护理员等工作人员,配置相应的医疗护理用具和设备。该实训基地建成后,将造福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满足各类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及老年人接受康复治疗、专业护理、维护和恢复健康的需求,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方便。

校外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护士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医院临床实训是学生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关键时期。早在1992年,我校就在本地六家市级医院聘请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药)师为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崭新路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更加重视抓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医院的设备资源,学校现已与周边地区三十多家综合性医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和对实习生的管理,学校和医院专门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了规范实习基地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更好地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学校不断健全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实习生等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了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学校特设以分管副校长负责,由学校实训指导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管理机构,定期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沟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外实训基地临床带教工作座谈会,增进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带教教师的合作联系。平时邀请医院护理部主任等参与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通过院校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春燕.新形势下卫生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6上).

基础护理培训篇6

【关键词】护理人员;培训方法;效果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000-02

基层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一直是个困扰的问题,原因是护理工作量大,培训时间有限,护理人员基本素质参差不齐。如果采用笼统培训,根据以往经验,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针对不同护士层次、不同的培训内容,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按照分层次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后,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在岗的护理人员100名,年龄20-33岁,平均年龄(23.2±1.1)岁。其中实习护士15名,护师和护士40名,主管护师35名,护士长10名。

2方法

采用自身对比的方法,对入选的100名护理人员分别在培训前后进行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考核,并统计出相应的成绩,分析效果。其培训步骤与方法如下:

2.1建立层次培训的管理机构。成立院科两级专门的培训机构,由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牵头,护理部具体负责院级培训组织,科室由护士长牵头成立科室护理培训小组。

2.1.1分层次的基本原则。根据医院具体情况,保证护理人员能够承担的任务与工作,按照职称、工作年限、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条件,将护理人员分为四个层次(护理实习生、护师和护士、主管护师、护士长)

2.1.2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目标。1实习护士主要是能够在带教老师的带教下完成一般护理工作,其重点是三基培训,以及进行一些患者的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以及沟通能力、护理礼仪、基础操作等的培训;2护士和护师的培训目标是要独立完成日常护理工作,重点是三基训练和基本的急救技术;3主管护师的培训目标主要是比较复杂的临床专科护理操作,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其重点是专科技能与理论的培训;4护士长则要且成为科室的专业护理能手,重点是具有能力应对与处理突发事件、危重患者护理及教学科研与管理能力。

2.2制定护理人员层次培训的档案。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档案,也就是记录每位护理人员的具体培训情况,以便于统一管理,其主要内容是针对各层次人员培训内容与量化统计,以便直观反应培训情况与效果。

2.3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培训。

2.3.1护理实习生的多样化培训。①入院培训。组织学习医院纪律与礼仪规范等,,更快的熟悉环境,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工作,树立爱伤观念,关怀体贴病人。②规范基础操作的培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照标准护理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学生进行规范培训。3临床小讲课。轮科期间,由带教老师进行每周一小时的讲课,以强化实践与理论的结合。4护士长现场提问。5严格进行科室的轮转制度,对其制定科室的轮转计划,每个科室安排专科护士带教,使更好更快的熟悉工作流程,同时明确不同病种不同科室的护理要点,时间为一年。6尽可能参加全院性学术讲座。7出科考试。出科前,安排出科考核,并由带教老师结合本人的具体表现,作出综合性评价。

2.3.2护师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①建立规范化的三基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常规技能、基本知识等培训,定期进行三基培训考试,以基础知识和操作为主。考核不达标者,再次进行强化培训与练习,直至达标。2鼓励参与提升学历教育。3参加全院性的学术讲座和省市级学术会议。

2.3.3主管护师的专业化培训。①内容以专科技能与知识为主,并有计划的参与科室临床教学、业务查房与专科小讲课。②根据专科护理的发展需要进行外院的专科进修、专科培训知识技能讲座与学术交流。③积极参加护理培训与技能知识和操作的考试。

2.3.4护士长的能力培训。①护士长是基层管理的核心人物,其管理能力是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有利保障[3]。②每年进行一次护士长的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并请专家前来讲座与集训。③选送优秀的护士长参加高级培训班,轮流外派至上级医院进修。

3结果

3.1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与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明显上升。

3.2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培训前调查为85%,培训后调查为95%。

4讨论

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4]。护理工作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终身的培训,才能适应新环境、掌握新技能。此次随机抽取的100名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改变了以往的教育培训中只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简单训练,无论学习对象是刚刚毕业的护士还是有丰富经验的护师,都统一学习同样的课程,加上简单的仅仅其“三基”考试合格即可的检查标准,使得许多护理人员把学习看成了一种敷衍了事的苦差事。采取分层次、选择不同的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培训,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明显上升,培训前的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为82分,培训后为93分,护理操作平均成绩培训前为80.5分,培训后93.8分,并且临床患者满意度测评也有明显好转从原有的85%上升到95%,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护理安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实际上,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水平是不一样的,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其学习的重点与方向也是不一致的。本次采用了分层次的管理培训,同时让年资较低的护理人员有了自己的带教老师,充分的发挥了资深护理人员的带教价值,提升了她们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针对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现状,采用分层次的培训与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不仅解决了基层医院由于护理工作量大,培训时间有限,护理人员基本素质参差不齐,不便进行培训的困扰,而且有利于提高各层次各级别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逐步形成护理专业人才梯队,满足基层医院护理人才建设的需要,从而达到提升护理质量,实现安全护理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彭刚艺.护理工作管理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6:17-19.

[2]叶锦荷.探讨血液透析护士的专科分层次培训[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4):82-83.

基础护理培训篇7

   1医院结构与护理人员现状

   1.1我院是1所2级甲等中医医院,收治的以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护理的患者居多,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对此类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推拿、熏洗、贴敷和拔罐等方面,这些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使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1]。护士直接参与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有8项,包括拔罐、刮痧、肛滴、耳穴,电针,熏洗,帖敷和磁疗[2]。

   1.2我院护理人员中,中医护理专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护士8名,只占全院护士的5.7%。

   2中医基础知识与中医护理技能的开展情况

   2.1我院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院校毕业,在思想上深刻接受了西医理论体系,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相比之下中医理论抽象、模糊,使护理人员倍感晦涩难懂[3],从而使护士缺乏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主动性,中医理论基础较差。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少,护士工作性质约束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应用。护士要进行中医护理操作,必须在有医嘱的情况下进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写出版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一书要求操作均需先核对医嘱)[4]。从医院的调研中发现,医师很少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从而使护士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受到约束,医嘱少、实践机会少也直接影响护士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准确程度、熟练程度,从而影响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3培训方法

   3.1理论培训

   3.1.1护理部每个月组织2次中医护理基础理论讲座,请院内中医医师或中医护理专业毕业的高年制护师担任主讲,其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常用穴位的定位、辨证分型、中医健康指导等内容,课后对重点内容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过关。

   3.1.2科室每周2次晨间提问中医基础知识,每个月组织1次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内容业务学习,强化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

   3.1.3实行护理查房中西医交替,每个月1次中医护理示范查房,由护士长或中级以上护师担任,内容涉及中医辨证护理、中医饮食和用药指导等。

   3.1.4凡西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进院2年内分批次送入中医药大学参加100学时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培训,保证医院西医护士有扎实中医理论基础知识。

   3.2操作技能培训

   3.2.1根据2级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按摩、中药熏洗、刮痧、耳穴压豆和艾条灸等共8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

   3.2.2护理部依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制订中医护理操作规程,操作考核标准。

   3.2.3选择中医护理专科以上学历、责任心强,具有娴熟的护理技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及教学能力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操作示范老师。

   3.2.4每个月组织1次集中操作授课的培训方式,由专职操作带教老师演示护理操作过程,讲解操作要领,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对象为各科操作带教老师和护士长。培训结束后,考核组按照考核标准对每位培训对象进行考核,直至合格方可在科室传授。

   3.2.5制作8项中医操作视频作为学习教材供科室带教老师传授辅导。

   3.2.6每季度组织召开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体会交流,探讨运用技巧,进一步提高中医护理技能培训效果。

   4临床实践

   4.1学以致用,医护加强沟通,医师根据患者病情积极主动开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嘱,增加中医护理技术临床运用,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4.2护士长对科内西医护士中医护理技术开展情况进行统计,每个月发放调查表,征求患者意见,汇总反馈至护理部,护理部对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开展的非护理因素进行分析,定期总结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满足临床所需。

   4.3培训计划实施8个月后由护理部对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护理技术,理论以笔试为主,操作由院内操作考核小组按评分标准随机抽考8项中医护理操作中的1项。并分别对培训前后的理论与操作平均成绩进行比较。

   5效果

   我院西医护士培训前中医基础知识平均分为56分,培训后平均为78分;培训前中医护理操作平均分为68分,培训后平均分为92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6讨论

   6.1国家目前针对中医护理人员培养、专业技能的继续教育机构较少,西医院校毕业护理人员在中医理论与中医技能操作上非常欠缺,且中医传统技术临床应用少,制约了中医护理技能的培训实施与发展。

基础护理培训篇8

自2009年7月—2018年12月共有46名新入职护士完成规范化培训。46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平均年龄(29.50±2.04)岁。学历:硕士研究生1名(2.17%),本科25名(54.35%),专科20名(43.48%)。平均轮转时间(34.39±3.38)个月。

2方法

2.1培训目标

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新入职护士能够全面掌握口腔基本诊疗护理技术和临床工作方法,培养临床思维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从而能够更快胜任口腔护理工作,更好的服务医生、服务患者。

2.2培训模式

“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项目按照“理论与操作并重、培训与考核并重、组织与监督并重”模式开展:采取理论学习加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学习口腔医学及护理理论知识,并在3年内完成牙体牙髓病科、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儿童口腔科、牙周病科6个口腔专业的临床实践,顺利通过考核后,取得“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

2.3培训方案

培训分为基础培训及专业培训两个阶段。2.3.1基础培训。护理部组织为期2周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口腔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护士素质、沟通技巧等,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2.3.2专业培训。进行为期3年的临床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培训。理论学习突出专科特点,强调对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和口腔护理专业理论的培养,采取统一组织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护士须参加护理部、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临床实践制定统一的培训大纲,制定并下发培训实施方案及手册,使科室及规培人员明确培训及考核要求。科室严格按照培训实施方案做好带教计划,通过规范化培训使新入职护士达到护士的素质要求,掌握口腔接诊流程和常见治疗项目的护理工作常规及配合流程,口腔常用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口腔设备的维护方法及口腔器械处理方法等。

2.4培训管理

建立严格的培训管理机制,带教工作由护理部统一部署,选派科内综合能力强、整体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承担带教工作。组织全体带教共同编写培训大纲,制定培训规范要求。科室根据大纲制定带教计划,按照带教演示-临床实践练习-严格考核的模式,加强临床指导,严格把控操作规范。护理部及科室分别组建规范化培训考核组,按要求对规培人员进行考核。

2.5效果评价方法

2.5.1培训过程考核。规培人员应严格按照方案规定完成相应的科室培训,出科前接受综合测评及操作技能考核。综合测评结合培训人员日常工作表现进行。操作技能考核根据培训大纲制定统一考核标准及评分表,由考核组进行考核。2.5.2培训结业考核。对规培人员进行理论及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理论方面考核护士对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的专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以专题报告或案例汇报的形式考核规培人员将所学应用于临床的成果,并由考核组评分。

3结果

已有46名护士完成培训,出科考核综合测评平均成绩(95.69±4.11)分,操作技能考核平均成绩(94.58±3.63)分。结业考核理论平均成绩(93.32±3.38)分,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平均成绩(93.72±0.93)分。

4讨论

4.1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规范了临床护理管理

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核心思路是营造一个适合护理人才良性成长的有利环境[8]。通过建立规范的口腔新入职护士轮转培养模式和流程,充分发挥了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全面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教学意识,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了一批教学人才。规范了临床理论知识框架及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带动其他护理人员共同学习口腔护理规范操作,加强医护配合,使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和规范化建设也得到提高。

4.2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扩充了护理人力调配力量

规范化培训不仅能保证护理人员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持续发展,医院也能从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化发展一体化整体设计方案的实施中受益[8]。参加规范化培训使一批年轻护士得到成长,壮大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充实护理人才梯队,作为业务骨干在临床科室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规范化培训证书的护士对口腔护理工作掌握更加全面,可以作为医院整体人力调配资源,满足科室之间临时调配的需要,缓解了不同科室间人力需求的差异,避免了护理人力资源的浪费。

4.3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培养了护理教学队伍

带教老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规培人员的学习,应该选拔一批有丰富经验的带教老师[9]。我院借助中华口腔医学会、北京大学医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联合组织的“口腔专业护士”学习平台,自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天津市唯一一家《口腔专业护士培训》临床实践基地以来,建立了规范的基地管理办法,选派骨干护理人员参加学习。根据不同护理专业分组,通过模拟课堂听课、观摩操作演示录像、讨论、答疑、自学及临床实践等方式,培养出一批具有丰富的口腔护理理论知识、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且具有较高整体素质的骨干护士,有效承担起规培带教的任务。

4.4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丰富了护士职业生涯

参加规范化培训夯实了新入职护士的口腔专科理论知识,强化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医护配合能力及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全面掌握。以问题为基础的培训可以激发护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问题,并大大提高新护士的资源获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10]。举办规培人员的专题报告会可以使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专业深入学习,收集与专业有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并解决,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学习,强化理论知识[9]。通过对临床护理经验的思考总结,对患者安全、心理和护理服务细节的关注及护理新理念、新技术的介绍推广,锻炼了规培人员的文献检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规培人员的综合素养。汇报的同时也促进了相互学习和交流,明确今后学习研究的方向。这些都为年轻护士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5口腔新护士护士规范化培训持续改进

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相互沟通与交流,定期召开科室及规培人员座谈会,总结带教经验,收集科室及规培人员的意见建议,及时协调解决,促进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逐步提高。

4.6口腔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展望

基础护理培训篇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4

为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培养及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危重症护理能力,选拔优秀的护理骨干,对儿内科护士进行piCU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本文确定了以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演示、模拟训练、一对一带教、教学查房等培训方法,细化了各项培训内容,全面的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仪器设备的使用及与医生的配合方面进行了培训。结果参加培训的护士综合考评全部合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床位现有6张,归于儿内科统一管理,2011年年底我院的新大楼将会建成,将会设置32张床位的piCU病区,为了提前储备护理人力资源,2010年9月开始对儿内科现有的护理人员进行了3个月的piCU相关知识的培训,目的是提高整体护理水平质量,培养及提高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危重症护理能力,为今后分科室而选拔人才,选拔出piCU护理骨干到外省或国外深造学习,因为基于piCU的特殊性,要求每一名piCU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娴熟的监护护理技能,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技能的程度和水平可直接反映出医疗护理的质量,同时也折射出整个护理队伍的素质和可信度[1]。从儿内科护士中培训及选拔人才,更能节省时间、人力及财力,因为儿内科护士本身已经具备儿科的护理基础,基本技能比较熟练,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在心理素质方面,儿内科的护士基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作为一名合格儿科护理人员所必备的条件之一[2]。

培训方案:培训计划:对所有护士先进行培训再进行考核,从而可以提高整体护士的能力,优选出piCU护士。我们这次培训的形式有:理论知识讲解、技能演示、模拟训练、一对一带教、教学查房等;培训时间:时间相对固定,1次/周,每次2小时,这样护士可提前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培训老师的选择:从本科室挑选出各个专科比较专长的护士或医生进行培训,其中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护士长、护师以上人员担任;对于培训内容的设计上,做到全面化,尤其强调加强理论和仪器设备原理知识的培训,避免这次培训只停留在简单的操作层面上,让每位护士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涉及的有:每项护理操作的目的及原理;具体流程;各项指标;存在的错误方法等等;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面包括: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原理及适应症;正确安装方法;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意义;各种报警时的处理方法;排除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仪器设备的维护及保养方法;消毒;并发症及预防的护理措施等等。

培训内容,如图。

考核办法:由儿内科2位护士长对19名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包括理论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理论考试内容为培训讲课的知识,满分为100分;技能操作是每人临考前抽签决定,每人从总操作项目里抽取2项操作,每项是50分,共计100分;最后的得分为理论考试成绩加操作考试成绩的平均分。

结果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随时听取大家的培训意见及建议,及时整改,来满足大家的学习需求。经过这次培训的护士均在理论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中合格,其中3名护士成绩突出,综合成绩95分以上。见表1。

讨论

规范化培训是护士教育的重要阶段。对护士参加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进行抽查,对规范化培训手册内容进行督察,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分析,由科室教学骨干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次监督检查的重点,持续改进低年资护士培训质量;培训学分管理由护理部统发展中医护理,助力优质护理

杨小芳

730050甘肃省中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415

中医护理要传承,更要发展。目前,在医改的探索中,我省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办法形成了甘肃模式,在全国打出了品牌,也为中医护理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平台。

2010年卫生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136)工程”活动以来,积极创建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的新模式,取得较好效果。

取得的成果

护理服务的最终目标是要患者满意。“中西合璧,基专并驱”护理模式的应用,使我院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达99.2%,较之未开展前提升了4.1%。去年医院开展的第一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之一的18病区(风湿骨病科)满意度调查连续3个季度达到100%,稳居全院之首,同时,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的开展也为科室和医院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为降低患者费用,减少抗生素应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具体做法

夯实基础护理:2010年4月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我院成立了爱心病房进行灾区伤病员的救治。护理部提出了:“夯实基础护理,落实陪护工作”的工作要求,并狠抓落实。开展了由专业的陪护人员进行一对一的24小时全程陪护,承担起全部的基础护理工作。制定了相应的基础护理服务班职责、基础护理服务病人评估表、基础护理服务工作流程,基础护理服务工作登记表。进一步规范了基础护理的各操作技术,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更新服务理念。对护士进行弹性排班,责任护士包干,分管患者。制定了健康教育知识及业务培训计划,加强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通过一些细节服务,体现护理的“优质”。

中医护理操作的普遍开展:共有蜡疗、数控治疗仪(导入液中药药包)、中频、敷药、熏蒸、足浴、手浴等20余项中医护理操作。在为患者实施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以耐心、细致的操作和良好的护患沟通体现优质服务的内涵。中医护理以其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在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护理流程的完善和新思路的融入:随着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中医发展的大好时机下,作为综合性中医院,在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的进程中,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中医护理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带着这种深切的感受,我们改变思路,对开展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进行流程和特色化设计,如口腔护理,改变以往教科书中口腔护理流程,请医生对中药组方进行加减,配制了“金豉清口液”,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再如洗脚,变洗脚为中药足浴,得到患者接受和好评。通过这些措施,在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同时,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或让原来的一些治疗项目,如中药热敷等变得更为舒适,让中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显示出特色来。

中医特色专科健康教育的落实:依据中医辨证施护原则,从治未病、养生、保健、康复与三级预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实现定期举行中医健康知识大讲课、主要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饮食调护、中药药膳、养生保健、中药煎煮常识等。

多元化的护患沟通:重新修订了健康教育手册,完善和增设特色健康宣教专栏,配置了电子宣教系统,组织编写了《常用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指南》。并于5・12国际护士节进行了邀请患者参与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比赛。使患者从不同的角度走进中医护理、接受中医护理,更好地促进了中医护理的和谐发展,也为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增彩添色。

中医护理的专科化: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基础护理的同时,没有忽视专科护士的培养。结合医院临床需要,成立了糖尿病护理小组、伤口护理小组、静脉输液护理小组、中医特色护理小组、骨科护理小组等专科护理小组。各专科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种活动,并对各专科的护理疑难问题建立了会诊制度。通过这些措施,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讨论

优质护理不是一个活动,而是一种趋向,要长抓不懈。对已开展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建立长效评优机制,开展创优活动,年终进行评比。责任组长竞争上岗,对所负责的责任小组进行患者满意度的评优。其他各病区学习示范病房工作好的做法和经验,并积极申报开展优质护理病房。通过争先创优和激励机制,让大家都行动起来,参与到争创“优质”的行列中来。各级医院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和患者需求。具有中医特色的模式更适合综合性中医院优质护理的长足发展。

管理,实行护士学分登记制度,建立护士个人档案,对护士培训活动按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护士的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评先选优、年终考核挂钩。

通过这次的培训,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护士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在急救技能、理论知识、应变能力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能更好的胜任儿科护理工作,保证了piCU的护理质量,为医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piCU护理队伍奠定了基础。从这次考试成绩看,儿内科护士的技能操作好于理论知识,但作为一名iCU护士,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监护急救技能,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预见性的处置能力[3],各项素质的要求,综合能力要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不单单只是操作,而且护士还必须时刻更新理念,努力学习iCU的新趋势、新理论与新技能,拓展属于iCU护理领域的核心护理理念,以掌握不断发展和深化的iCU护理技能[4]。

以往进入本科室的护士主要以师徒带教为主,没有这种系统的、全面的带教方式,今后将把这种培训做成长期的规划,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更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调节这种不均衡状态,使培训常规化、标准化、系统化,让进入piCU的护士综合素质更强,能更好的胜任piCU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美玲,主编.现代护理与临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姜云仙,严翎,梁玉香.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及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5):105.

基础护理培训篇10

一.培训组织框架

建立护理部(院级)、专科小组、科室三级培训体系。护理部下设教学组,由教学干事会同教学组长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科室护理单元设总带教一名,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对各层级人员进行科室专科疾病及操作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1.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同时,通过减少集中化培训、优化培训方式、调整考核频次等,减少护士培训和考核负荷。

2.培训覆盖率:院内培训100%,护理人员院外培训率≧20%,管理者院外培训率100%。个人继续教育学分合格率100%。

3.护士具备胜任本层级和类别工作能力。

三.培训内容

(一)分层培训

1.n0级

(1)培训目标:帮助护理人员尽快适应临床执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以《护理学基础》第五版教材为蓝本,将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掌握基本及专科技能操作规范,正确执行基本护理评估技巧,规范书写各项护理文书,认真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措施,有效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具备在上层级护理人员指导下照护病情稳定患者的能力。

(2)培训重点:培养基本素质的形成,保证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及护理文件的书写,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宏观---工具性需求;

(3)培训方式:按规定范围及个体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2.n1级

(1)培训目标:掌握基本及专科技能操作规范,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落实护理评估、护理计划及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具备分管病情相对平稳或较重患者的能力。

(2)培训重点:熟悉临床各专科护理工作,通过加强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训练护士的前瞻性思维、预见性判断能力,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宏观——表达性需求;

(3)培训方式:按规定范围及个体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院内轮转等。

3.n2级

(1)培训目标: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熟悉重症护理理论及技能与临床

实践结合,及时发现、分析及解决临床护理或带教问题,善于沟通;具备照护重症患者及带教下层级护士的能力。

(2)培训重点:为潜在的临床护理专家/临床教学老师/临床管理人员提供基础

性培训,加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临床实践,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微观-工具性需求;

(3)培训方式:采用进修培训、护理师资培训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需要及个体

需求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有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院内进修等。

4.n3级

(1)培训目标:将专科护理理论及技能、教学及科研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落实专科护理、临床教学及科研;具备照护危重、抢救患者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

(2)培训重点:根据个人及岗位需求完成专科护士的培训,评判性吸收专科护理

工作内涵,介绍专业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不断满足临床护理岗位的微观-表达性需求;

(3)培训方式:采用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护理师资培训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

需要及个体需求选择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有案例讨论、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5.n4级

(1)培训目标:通过培训能够将管理理论、循证理论及方法跟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具备一定的病房管理(例如:优质护理工作流程、实施不良事件管理等)、院内会诊和科研教学能力。

(2)培训重点:在于参与制定专科护理工作指引,不断拓展护理专科发展的新业

务、新技术,参与院内外介绍专科专业前沿进展,扩展其学术影响力;

(3)培训方式:采用学术交流、各类培训班、会诊查房、专科护士授课及实践指

导等形式,并按岗位层级需要及个体需求选择完成相关培训项目,护理专业的前沿信息由护理部组织,临床专科护理知识由科室组织;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操作示范、自我学习等。

(二)分类培训

1.办公室护士

(1)培训目标:掌握科室本岗位的工作职责与程序;掌握物价和医保各项政策、制度;具备良好沟通技巧。

(2)培训重点:按时参加医保、物价专题培训,掌握新政策;

(3)培训方式:参加每季度院质量控制大会,认真听取医保、物价检查汇总。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专题讲座、自我学习等。

2.新进护士培训

(1)培训目标:掌握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务理念、医德医风以及医患沟通;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操作技能。

(2)培训重点:岗位职责与素质要求、护理规范和标准、临床护理操作技能、法律法规。

(3)培训方式:参加院部组织岗前培训及科室为期三个月的独立值班能力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个别指导、操作演练、模拟场景演示等。

3.专科人才培养

(1)培训目标:促进医院护理工作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培养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在临床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护理工作与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

(2)培训重点:iCU、助产、新生儿、手术室、急诊科、血透室等特殊科室专科知识;piCC专科、伤口/造口专科、糖尿病专科知识。

(3)培训方式:利用北京301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教学的平台,邀请相关护理专家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直接到对方医院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培训、送外进修、送外短期培训等。

4.护理管理人才培养

(1)培训目标:适应护士长多元化角色的需求,提高护士长综合管理素质及管理效能,保证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护士长的管理技能,提高护理管理团队的整体管理质量。

(2)培训重点:业务管理、管理技能、管理知识。

(3)培训方式:邀请外院专家到院培训、选送管理者到上级医院短期学习及护理部主任适时培训。

(4)培训方法:理论授课、护理部轮转、外出培训。

5.教学师资培训

(1)培训目标:培养和提高教学师资人员的理论授课能力或操作传授能力。

(2)培训重点:掌握教学设计与教案书写和多种教学方法及技巧;掌握操作技能教学,以科学的操作技能教学策略和评判性的教学思维,帮助参训者尽快掌握该项操作技术。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主要是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到院授课及教学师资人员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来;院外培训主要是护理部选送护理师资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培训。

(4)培训方法:授课比赛、短期培训、学术交流、教学观摩等。

6.机动护士培训:

(1)培训目标:提高机动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护理安全,提

升护理质量。

(2)培训重点: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评估与监护、常用急救操作技能;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及时了解护理前沿知识及新进展。

(3)培训方式:院内培训:邀请护理专家来院授课及我院急救小组主动参与到教学培训工作中;组织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配演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与检验。院外培训:主要由护理部选送到上级医院进行学习、培训。

四.培训要求

(一)各科室人员必须按要求积极参与规定培训,在课程选择上可多参加其他能级的培训,但不能缺勤自身能级要求的培训。

(二)严格按照培训手册,落实培训计划。要求科内自主培训项目,科室可灵活安排,但相关受训人员三基本上需有记录,护理部审核培训质量并盖章后下发相应学分。

(三)所有授课人员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按要求提前备课,课件内容结合医院实际和护理新进展,不照搬教材内容,力求培训省时、实际、有效。

(四)科内培训由科室根据科室年度培训计划自主妥善安排,科内年度业务学习至少邀请护理部参加一次。

(五)每季度末护理部随机对培训质量进行督查。

五.考核:

(一)理论考核:

1.季度考核:全院未定级护士每季度参加护理部组织的理论考核,其中1次以《护理学基础》第五版教材为蓝本,结合医院护理现状,采取随机组题上机考核的方式;3次以专业知识学习交流、读书心得、工作体会等考核形式进行。

2.年终考核:全院各岗位各能级所有护士都须参与护理部组织的全院年终理论测评,结合全年培训及医院护理现状,以法律法规、专业知识、沟通应变为主要内容,采取组题上机考核,达100%。

(二)操作考核

1.低年资护士基础护理操作自主报考:按附表一中的操作培训安排,各科室每季度首先对科内相关护理人员进行该季度的操作培训。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低年资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采取自主报考,集中考核的形式。通过至少十二项方可晋升护师职称,不合格项目必须再次考核通过方算过关。

2.年度操作考核:由护理部统筹安排,组织全院各岗位各能级护理人员进行CpR操作考核,达100%。

3.操作示范者可免考其所示范的护理技能操作项目。

4.操作监考老师由该项操作的示范者及讲解者所组成,根据计划提前安排好时间监考。

六、探索举措

(一)推广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pBL)、案例教学法(CBt)、项目教学法(ptm)、情景教学法(Stm)等。

(二)考核方式的创新:

1.对新护士岗前培训尝试跟班学习一周,主要跟班学习专业素养、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方面优秀的护士,以此塑造新护士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基层操作考核尝试在科室进行,由各科总带教交叉监考,让考核适应临床工作实际。

3.操作考核尝试“设置障碍法”,考核临床护士随机应该能力及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师资的选拔:公布培训题目,进行打擂,优者承担相应课题,并给予一定奖励,记入个人能力档案。

(四)教学质量的保证:将培训后掌握情况纳入护理部日常督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