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31:46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1

关键词

aRL

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

高校图书馆

统计工作

如何吸取国外高校图书馆组织在统计工作方面的优点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统计工作,使其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是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

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ofResearchLi-braries,以下简称aRL)是美国研究型图书馆的专门组织,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属21个专门图书馆学会之一.aRL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共包括123名会员,由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团体组成。其中.大学图书馆占成员总数的92%,美国大学图书馆占成员总数的87%。aRL主要对各成员馆的馆藏数量、新增文献数量、现刊数量、运行经费、专业及支持馆员数量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出版aRL统计调查报告。笔者认为,aRL统计工作机制为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1.aRL统计工作机制的特点

aRL有一套较为科学和健全的统计工作机制,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统计工作的制订有科学的标准依据

aRL统计说明(aRLStatisticsinstruction)指出,aRL统计项目的分类和定义均来源于niSoZ39.7-2004。niSoZ39.7为美国国家图书馆统计工作标准,全称是《信息使用和服务;图书馆和信息服务机构统计指标-数据字典》(informa-tionserviceanduse:metrics&statisticsforlibrar-iesandinformationproviders-datadictionary)。该标准最初由美国国家信息标准组织(nationalin-formationStandardorganization,niSo)制订,其后为美国国家标准局(americannationalStandardinstitute,anSi)认可。niSo成立于1939年,成员主要来自出版界、图书馆界、互联网界和媒体服务界的70余个机构,是唯一被anSi认可的制定、维护和出版用于信息服务、图书馆、出版社和其他与信息生产、存储、保存、共享、存取和分发有关业务的标准的组织。由此可见,niSoZ39.7作为一个根据业内大多数相关机构的标准制订,并为国家标准机构认证的图书馆通用统计标准,保障了美国各图书馆协会在统计项目设置和统计数据收集上的一致性。对aRL来说,Z39.7既保证了aRL统计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保证了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为其后续的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统计工作有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aRL每年都会有数份文件对其统计工作进行概述和详细说明。这些文件包括:aRL给图书馆负责人的说明信、在线提交aRL统计数据的说明、aRL统计说明、aRL统计常见问题等。这些文件基本解答了在统计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和盲点,从而减少了统计人员对于统计项目错误理解的可能性,进一步保障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以aRL统计说明(aRLStatisticsinstruction)为例。aRL统计说明是一份关于填报内容的详细说明和指导,规定了填报的范围、细则以及注意事项.总体要求包括:(1)对于填报数据值的要求。不能使用小数。所有的数字都应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整数。(2)对于填报问题范畴的要求。要求回答每个问题。如果合适的答案是零或无则填入0。(3)对主校和分校的处理办法。要求统计项目中的数据尽量来自主校的图书馆。对分校进行明确定义,并在填报时对分校的数据是否被包括加以注释。(4)对分馆进行明确定义.(5)规定解释性脚注将被纳入公布的统计数字内。此外,具体说明中对几乎所有的统计项目都有详细的说明,并对一些专用名词如“连续出版物”等给出了明确定义。

1.2统计工作说明和统计项目更新及时迅速

aRL统计项目的设置以niSoZ39.7为标准。niSoZ39.7第一版于1968年颁布,并于1983年、1995年和2004年更新了版本.2002年后,Z39.7根据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加了对电子资源的统计。由此可见,aRL统计工作所依据的统计标准本身就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完善的,这也决定了其统计项目会随着标准的完善而不断更新。

此外,aRL的统计工作说明文件和统计项目填报表均为逐年,这样便保证了工作说明和填报项目可根据标准的变化或图书馆的具体发展要求及时更新,确保了工作说明和统计项目的与时俱进。例如,aRL统计说明09-10与80-09相比,在大类目名称上做出了调整,由80-09的“概括说明”(Generalintroduction)和“细节说明”(Specificin-troduction)改为09-10的“总揽”(Generalover-view)和“说明”(introduction),并增加了页数,使之更便于阅读。

1.4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aRL在完成统计数据的收集后,会对数据进行完整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并定期出版-系列统计调查报告,如医学院图书馆统计调查报告、法学院图书馆统计调查报告、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发展性指标等。这些调查报告对了解美国大学图书馆个体发展情况及总体发展趋势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数据支持。从而真正实现了aRL统计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2.aRL统计工作机制对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启示

参考aRL统计工作机制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笔者认为aRL统计机制对于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启示如下:

2.1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标准体系

2008年7月,由全国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议,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联合制订的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标准》(GB/t12191-2008)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它的颁布将取代1991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GB/t12191-91)。该标准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该标准在实施应用的力度和广度方面仍有欠缺,导致其在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中的权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统计工作主要通过三个

途径展开.一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大连博特软件有限公司研制并开发的高校图书馆数据统计与管理软件“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以下简称事实数据库)。该数据库于2001年起在全国高校图书馆投入使用,是我国目前最权威规范的高校图书馆统计途径,代表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的最高水平,笔者以下的论述也多以事实数据库为例。二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每年进行的高等教育基层统计。该统计不是图书馆专项统计,关于图书馆的部分仅有图书馆建筑面积、馆藏图书量和当年新增图书量(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三是各级图书馆管理组织根据研究需要所做的专项统计调查。由于这三种统计途径并未有一个统一的统计标准,造成了各统计途径在统计项目设置和数据收集上的不一致,导致统计数据在横向比较时缺乏可比性。

综合以上情况,结合aRL及美国图书馆统计标准,笔者建议,以《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统计标准》为基础,借鉴aRL统计工作标准制订情况,以事实数据库为模板,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统计标准,并由教育部图工委牵头,逐步推广至各级图工委及图书馆组织。通过对标准体系的推广,规范我国高校图书馆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2建立健全统计工作机制

2.2.1做好填报统计数据前的说明工作

一方面,包括事实数据库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统计途径并未对其统计项目和统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作出详细说明;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多采取岗位聘用制,统计人员的流动性较大。这样,容易导致统计人员对统计项目产生误读和误解,也容易由于同一图书馆统计人员的变动而造成数据的不一致。

参考aRL对于统计填报工作的说明,笔者建议在统计项目填报表中附带一份详细的填报指南。以事实数据库为例,在数据库中加入一份详细的填报指南,指南中注明填报要求、填报范围和各填报项目的详细定义,并要求统计人员在填报前先阅读和学习指南.这样,即可有效减少填报人员对统计项目的理解误差。

2.2.2及时完善和更新统计标准体系

我国的《情报和文献工作机构统计标准》于1991年颁布,但直到2008年才对其进行修订和更新并颁布新的版本,这样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化图书馆发展的需要。统计标准的更新缓慢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统计项目设置的完整性和先进性。同样以事实数据库为例。该数据库于1999年开发,2001年上线.但直到2006年才由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对其进行了升级。对比美国niSoZ39.7和aRL统计工作相关内容的更新速度,可看出我国高校统计工作在更新上的落后。

2010年12月,由教育部高校图工委牵头.召集全国图书情报界专家,结合之前统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aRL和香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统计指标,对事实数据库的统计项目进行修订,并在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图工委秘书处和全体图工委委员的意见后完成修订工作。此次修订,有效地优化了事实数据库的项目设置。笔者建议,以此次修订工作为良好开端,结合国际图书情报领域的发展状况和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统计标准体系进行及时完善和更新.同时,对包括事实数据库在内的全国高校各具体统计填报途径的项目设置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2.2.3分析统计数据并定期出版调查报告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2

关键词:学术图书馆趋势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2010

中图分类号:G2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4-066-003

2010toptentrendsinacademicLibraries

GuXiujie(LibraryofXi'anpolytechnicUniversity,Xi'an,Shanxi,710048)

abstract:Basedonanextensivereviewofcurrentliteraturesandane-mailsurvey,aCRLResearchplanningandReviewCommitteedevelopsalistofthetoptentrendsthatareaffectingacademiclibrariesnowandinthenearfuture.eventhoughtheyarelistedinalphabeticalorder,top1and5maybecountedtocollectiondevelopment,top6,8and10relevanttolibraryservice,whiletop2,3,4and7aremanagementissues.additionally,top7revealsthattechnologywillcontinuetochangeservicesandrequiredskills.

Keywords:academiclibrary;librarytrends;aCRL;2010

CLCnumber:G258.5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0)04-066-003

主持人的话:本期《海外观察》我要向各位朋友推荐由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的《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报告。这一报告是在以前关于学术图书馆一系列报告的基础上,再通过aCRL成员邮件调查方式获得结论的。在这份重要的报告中,aCRL认为学术图书馆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其生存与发展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术图书馆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十个方面的趋势,包括馆藏、预算、移动设备、合作趋势、空间等。实际上,aCRL的十大趋势正在影响着学术图书馆以及学术图书馆不远的未来。

《海外观察》栏目中介绍的报告主要来源于国外图书馆界的重要报告,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译介其中的关键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向我们索取原文,也可以提出宝贵建议,当然也欢迎您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来。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之研究、规划与评估委员会负责学术图书馆、高等教育等领域的环境扫描,每两年向协会提供一次趋势分析报告。该委员会在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了2010年学术图书馆十大趋势。

1学术图书馆馆藏增长已由用户驱动,并将增添新的资源类型

受预算减少、用户青睐电子资源、有限的物理空间、不能持续订购综合性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已由“备用”(just-in-case)转向“及时”(just-in-time)。一些主流馆配商提供的个性化客户驱动采访系统、图书按需印刷选项的改进、用户对新资源类型的需求以及资源共享系统的完善(如RapidiLL提供的快捷文献传递服务),种种因素均推动了上述转变。这种变化在满足客户信息需求方面、新获取方式的稳定性方面,以及未来学术交流中的长期影响还有待观察。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选择采访地方文献和特色资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将之数字化并立即上网,以便被发现和利用。对于学者来说,获取全文比发现资源更为重要。这些资料可能包括特藏、大学档案、师生成果。图书馆也认识到了收集、保存数据集并提供利用的必要性。

oCLC2009年报告显示,数据集已经开始作为“馆藏”在线提供了,但是图书馆还要琢磨怎样使这些资源能被用户发现。2010年Horizon报告指出,视觉数据分析工具可能是未来4~5年校园应用的主流。其他影响馆藏发展的趋势有Google图书、出版业并购和小出版社倒闭以及合作馆藏发展。

2持续的预算挑战和图书馆的改进

预算紧缩是许多高等教育机构不愿再睹但却无法回避的事实。2009~2010年,多数图书馆的购书和运行经费勉强维持甚至减少了,并且短期内还可能面临更大的预算压力。《高等教育大事记》显示,2009年高校平均得到的捐款占18.7%,是1974年来的最低点。同时,联邦教育激励基金也快用完了,剩余的14.2%作为2011年联邦教育预算保留。各州用于公立大学的预算已经减少,经济危机导致各州高等教育经费无法应对入学人数的增长和通货膨胀。即便经济好转,各州追加教育经费通常也要晚两年。被调查者担心预算压力对于留住员工、发展馆藏、提供资源和服务以及发展创新的负面影响。

3大教育变革要求馆员具备多样化的技能

技术变革对图书馆利用方式和馆藏特征的影响仍在持续,这要求馆员具备更加多样化的能力。学术馆员需要不断参加正式培训。越来越多不是图书馆学硕士(mLS)但却拥有一定技能的专业人士将在学术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情报学(LiS)硕士课程教学单位和行业组织也要顺应这种变革,相应地提供新的职业发展教育。图书馆界需考虑馆员的最终学历要求是否需要改变或拓宽。

oCLC报告提醒学术图书馆“重新评估图书馆职位描述和资质要求,以便雇佣技能、学历、经验能够支持新研究模式的馆员”。大批馆长即将退休也会带来一些变化。副馆长准备好接班了吗?准备晋级的中层干部呢?因此,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干部的管理能力是平稳过渡的关键。被访者担心,老馆长退休后其职位可能被裁撤;其次,大面积的退休可能导致管理断层以及机构记忆的丢失。也有人担心老馆员因为经济原因延迟退休,导致无法招募新人。

4统计和评估需求增加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3

论文关键词:福建师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具有功能强大的检索平台,不受时空限制,支持多用户使用,而且容易电子编辑,传递迅速,以便利性和高效性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笔者根据多年在信息技术部工作的切身感受,报告了本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对数字资源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报告。

一、福建师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报告

福建师大图书馆首先购买的清华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在用户的迫切要求及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在仓山校区组建了数字信息检索中心,共有245台电脑,分为三个区,主要是多媒体培训教室、检索区和上网区。在2006年旗山新校区继续组建了540多台电脑的数字信息检索中心。为了吸引用户充分利用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在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区实行优惠收费,并配备资深馆员专门负责解答用户在查询数据库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在每个区,只要你点击ie都可以弹出我部为用户定做的本信息技术部网页,主要是指引用户进入数据库电子资源、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有益的导航等。为了满足用户教学和科研学习的需求,近年来我馆积极购买了各种中外文论文数据库,自建一万多条的随书光盘数据库和本校的硕博士论文数据库。

随着电子资源的进一步发展,图书馆的业务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增加横向联系。开展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开发,参考咨询服务,知识领航等项目上。福师大图书馆信息技术部主要由原有的信息部和技术部合并在一起,有专深的信息咨询服务专家,又有图书馆业

务深厚的技术高手,由他们的传帮接代下,并根据图书馆网络的进一步扩充,,招收计算机

网络人才,强大了图书馆网络配置管理能力以及图书馆的数据服务器的配置与维护,并创

造很多机会让他们不断开创很多技术先河,有随书光盘挂接在书目数据库,先压缩再上传上

服务器的书目数据电子资源链接上,对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做了一个跨越式的进步;对

硕博士论文建库,将论文统一pDF格式,利用清华的tpi技术进行网络提交的改进,使硕

博士论文数据库规范化、标准化和安全保密工作做得更好。要想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我馆积极建立馆际联系,于08年引进馆际合作系统,由计算机网络专家组装馆际合作系统,信息咨询专家负责使用,使馆际互借传递取得规模化的发展。同时积极加入高校馆际合作QQ群,使馆际合作工作实时高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如我馆在查找论文被SCi、ei数据库收录的情况时,由于我馆没有这些数据库,需要和厦大联系,这时通过QQ可以实现第一时间获得用户被SCi、ei数据收入的电子资源。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主要是通过图书馆主页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为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编制指南性资料,并链接到图书馆主页的显著位置,同时放在相应电子资源简介页,积极开展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培训,把培训课件放在主页上,开设一个网上课堂的栏目,提供电子资源专题咨询服务,在网页的每个电子资源的入口提供网上咨询的入口链接。

随着大学城联盟建设的发展,一个区域需要建立负责电子资源建设的专门机构,对各成员馆的电子资源配置及达到支持和加强电子资源利用的目的,进行统一指导,统一规划,实现联合保障、利益互补的务实合作,各馆要根据区域内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计划来进行本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从网络整体实施数字资源的合理配置,来整体建设区域内高校数字资源保障系统。

二、福建师大字资源利用问卷调查报告

研究用户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对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上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08年在旗山校区来馆用户对数字资源利用的问卷调查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对图书馆目前购买的数据库资源的满意度达到74%,满意度是比较高的,但是还有17.8%的用户对数据库资源不了解,说明有接近两层的用户基本没用过数据库,图书馆对数据库的宣传做的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刚入学,对数据库或电子图书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要加强对新生的电子资源的利用教育,图书馆通过网上通知、主页宣传、检索培训及学科联络员深入院系宣传等方式积极宣传和推广电子资源及其服务,让他们第一时间认识图书馆有丰富的电子资源,了解电子资源的轻松好用,掌握电子资源的各种基本使用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使用电子资源的主要地点选择在图书馆的占54.6%,说明图书馆是电子资源的主要利用场所。我馆已积极配置七百多台电脑组建数字信息检索中心,提供给来馆的用户检索电子资源,基本每天都会坐满,排队现象常有发生,利用率很高,所以要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加强对网络系统、计算机系统和资源服务器、用户终端的配置等升级改造,加强网络计算机病毒的防控,使读者检索效率更高。

通过问卷调查,读者利用电子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完成作业、撰写论文和科学研究,三者分别约占三层,所以我们要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从专业教师的教学大纲开始,在新生入学的就有意识的布置利用电子资源完成作业的题目;其次是积极开展毕业生利用电子资源撰写毕业论文的讲座;第三可以选派学科馆员针对某个课题项目开展数字资源的讲座和培训。

通过问卷调查,用户不利用或不常利用电子资源的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占40%,需要但使用有困难占26.6%,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加大对电子资源的宣传培训,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数字资源的宣传培训,不仅每台电脑开机首页设置为图书馆网站,在学校主页的新闻栏目上报道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培训、数据库试用信息,在图书馆的主页上提供各种数字资源的导引、使用指南以及各种数字资源的培训课件;也可以通过学科馆员制度来实施针对性的宣传培训,利用学科馆员与具体院系读者直接见面机会多的优势尽心尽责做有针对性的数字资源宣传培训。

参考文献:

[1]张金凤,刘柏嵩.区域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整合模式研究.图书馆论坛,2008,(3)

[2]王红.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利用率探讨.图书馆论坛,2007,(3)

[3]董文鸳,吴娟仙.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嘉兴学院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建设,2008,(9)

[4]刘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购买数据库的策略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07,(2)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4

作者简介:赵明霞(1974―),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馆员。

大数据是云计算之后迅速崛起的一个概念。关于大数据的研究,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CnKi数据库中搜索篇名为“大数据”的文献,共找到11,000余条结果。搜索篇名“图书馆大数据”,共找到近300条结果。图书馆界对于大数据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溯源,还是体系构建,甚至是问题对策,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及论述。

图书馆在提供各种资源和服务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量级的数据。其实,哪怕是针对有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数据,只要我们利用大数据思维,就可以从中发现有价值的关联,从而对图书馆的相关业务进行分析研究,并为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决策参考。笔者从郑州轻工业学院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某个时间段的电子资源服务工作入手,进行了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形式、服务方法、服务内容等方面的研究。

1大数据思维

和婷[1]指出:大数据思维,即大数据技术的哲学基础或内在逻辑,其具有规律性、无偏性、关联性和开放性4个特征。规律性是指看似杂乱的海量数据里必然隐藏着规律性的东西,每个数据背后都是对真实个体行为、心理、思想等的客观记录,会呈现规律性。无偏性是指大数据思维体现统计学的思维特点或者是对其的突破,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人们发现直接研究总体比较可行。关联性是指在进行数据挖掘时,既要注重数据群内部数据集与数据集之间的关联,更要注重数据群与数据群之间的关联,以挖掘更多的隐性价值。开放性是指对可能的结论先不带预设、预期,而是按照已获得验证的可靠的科学方法和流程去做研究。

王君超[2]在对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所著《大数据时代》进行研究后指出: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思维变革,在数据视觉化、关联性思维和预测性思维等方面对传统的思维发生着影响。数据视觉化是指更加注重对碎片化信息的整合,在对信息把关过程中强化“把关人”的过滤、降噪功能,同时重视数据的视觉化,力求用更直观、更生动的形式呈现新闻中的大数据。关联性思维是指利用不同形态文本之间的某种联系,来建构(组合)或解构(反组合)其中的关系,并通过诉诸视觉而呈现出某种意义。预测性思维是指大数据的关联思维同时也是一种预测性思维,而预见性则主要来自对大数据的分析。

由此,在本次实证研究中,笔者需要做的首先是找到尽可能多的数据,然后发现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及相互间的关联,最后以开放的态度去做预测及决策。

2研究范围界定

2.1时间范围和电子资源服务内容范围界定

电子资源服务内容提供时间界定在2014年11月―2015年4月期间。

我馆上述时间段内为全校师生所提供的数据库利用网络培训、电子资源培训、webofScience专题讲座以及为全校教师所提供的论文检索报告服务(检索全校教职工相关文献被SCi、CpCi、ei等数据库收录情况,并依据检索结果出具检索报告)。

2.2数据范围界定

尽可能搜集相关的所有数据,其中包括:展板通知数据,电子屏通知数据,图书馆微博通知数据,图书馆主页通知数据,电话通知数据;微博阅读量、转发量数据,主页点击量数据,相关数据库点击量数据;到场人员结构数据,到场人员人数数据等。

3利用大数据思维研究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

根据上述界定,笔者尽量将相关数据以表格的形式视觉化。表1为我馆该时间段内所提供的电子资源服务相关情况。

3.1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讲座数据分析

从序号1、4、6及7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只有到场人数的差别。这是因为,这4次讲座通知是放在一起的。那么,到场人数从2人到16人到5人到95人,是因为读者到场的随机性决定的,还是和其他因素有关呢?通过观察通知方式,可以看到人数最多的序号7,比其他三次多了“电话”通知,事实上,这也正是造成到场人数差别的关键所在。

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讲座由图书馆内部相关部门所承担,从往年的情况看,因为只是通过在图书馆大厅放置展板来进行通知,所以到场人数要么没有要么是寥寥数人。培训1虽然增加了微博及主页通知,但当时本馆微博的粉丝数量仅有220余人,而学生读者又极少查看学校主页,又因为放置于图书馆大厅的展板于培训前一天才制作出来,所以两个人的到场数量就不足为怪了。为了增加到场人数,我们又制作了一块大展板放置于校园主干道旁。及至培训3,我们欣喜地发现到场人数增加到了16人,本以为是大展板的功劳,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其中另有奥妙。

原来,16人中有6人(38%)是通过展板看到通知的,而其他10人(62%)均来自于艺术设计学院,有两位老师,8位研究生。其中一位老师从学校主页看到了讲座通知后就告诉了一位同事和自己的研究生,而后者认为该讲座十分有用,于是也带来了自己的研究生。我们由此得到启发,认为即使在网络时代,传统的电话通知等方式依然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序号4讲座之前,我们直接打电话给艺术设计学院(该学院未开设科技文献检索课程),结果图书馆视频报告厅座无虚席。

序号9的讲座地点在科学校区,通知方式为展板、微博、主页及图书馆电子屏通知。26人的到场人数中,最多的是通过图书馆电子屏通知而来,其次是通过微博通知,仅1人是通过主页通知。科学校区逸夫图书馆2014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各方面的硬件设施相对完善。图书馆大厅的电子屏位置好,尺寸大,非常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这显然也是到场人数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

3.2论文检索报告数据分析

为更好地服务我校科研工作,为教师提供方便,受科研处委托,我馆今年开始负责检索我校教职工相关文献被SCi、CpCi、ei等数据库收录情况,并依据检索结果出具检索报告。出具检索报告时间集中在2014年11月18日―11月24日进行。由表1可以看出,该项服务通知的主页点击量为最高值,为最低值的5倍多,即使是微博阅读量,在无转发的情况下,也达到了相对较高的数量,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对此项服务的关注程度。2014年之前,我校教师为了职称评定,往往需要到郑州大学、河南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等机构出具检索报告,不仅费用高、不方便,而且相关检索报告和我校的分值计算要求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此项服务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我校教师的欢迎。

3.3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培训数据分析

由表1可以清晰地看出,序号5的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培训达到了除主页点击量之外的所有数据的峰值,其微博阅读量更是高达12,000余次,数据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笔者由个人微博阅读量多少发现,经过粉丝众多的微博所转发的微博阅读量惊人,由此想到,本馆官微的粉丝数量不足300,而郑州轻工业学院官微的粉丝数量近7,000,对于较为重要的培训,不妨同时借助学校官微进行宣传,于是委托本馆官微管理人员在的同时特意私信了学校官微。更为可喜的是,学校官微将此培训通知以#郑轻公开课#为标签进行了推荐,然后经过学生会官微、团委官微、女工部官微以及一些院系老师、学生的转发,将阅读量逐步推高。那么,当天220人的到场人数,且被汤森路透赞为“培训效果很好”的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培训是否由此而来呢?我们不妨先看一下事后汤森路透的调查问卷分析的相关结果。参加培训人员中教师占2%,硕士研究生占73%,本科生占25%。

按比例推算,参加培训的本科生约55人,可以判断这其中的大部分是通过微博通知而来的,几位教师消息途径来源于主页的可能较大,而本次培训讲师所最为看重的“硕士研究生”,却大部分是我们电话通知的结果。在培训前一周,我们先是电话通知了科学校区各院系办公室人员。在培训前一天,我们又电话通知了科学校区各院系专门负责研究生教学的副院长或老师。培训现场,听众和讲师很有共鸣,互动良好,达到了应有的培训效果。

3.4数据库利用网络培训数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到,序号3和8的数据库利用网络培训不论是微博阅读量还是主页点击量都显得单薄,而到场人数又不可知,那么,为什么要保留这样两场培训的数据呢?李恬[3]指出:大数据概念的出现本身就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维方式,即可以从很多看似平常的数据或资源中挖掘有用的信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保留这样两组数据,是因为该数据和webofScience数据库利用培训的调查分析结果放在一起颇为耐人寻味(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用户似乎更加倾向于网络培训,选择各种网络培训方式的占到了71%,而根据表1,数据库商提供的网络培训的关注度又显然不高,其原因到底在哪里,还需要后续更多的追踪调查分析和更多数据的支持。

4利用大数据思维促进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

从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现状看,我们缺的不是资源,而是如何让用户知道、了解这些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利用效果。根据上述实证研究,我们不妨从服务形式、服务方法、服务内容等方面入手,来创新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

4.1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形式

为了提高用户对大学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的兴趣,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推广:①可以将电子资源的推介及利用融入科技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当中。②可以由图书馆相关部门举行定期、不定期的电子资源利用讲座。③可以邀请数据库商进行现场培训。④可以充分利用各数据库商一定时间段内所举办的各种网络培训。⑤可以通过“电子资源利用比赛”等形式吸引用户的参与。⑥可以拍摄相关视频放置于网络供用户查询利用。下学期,我馆计划走进院系为师生讲解相关电子资源。

4.2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方法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好效果明显的电话告知方法,还要兼顾展板制作、电子屏通知方法,更要开发利用好微博、微信等新兴平台的作用。不同的通知平台,也应该有不同的表达风格与之相对应。以我馆电子资源利用讲座通知为例,主页通知风格如下:为帮助师生熟悉和掌握图书馆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和检索技巧,了解、熟悉图书馆文献传递的方式方法,并能够准确、快速查找文献信息,图书馆将在科学校区举办数据库利用讲座。而在微博平台的风格是:科学校区的小伙伴们注意了!写论文、查资料还在找百度吗?对外文数据库还感到发怵吗?大学时光不愿意虚度吗?那么,图书馆电子资源入门级讲座欢迎你!

4.3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服务内容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5

文献的意义和价值是潜在的。从馆员角度来说,馆员需要通过跟文献的对话来发掘它的价值;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需要通过与文献的对话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又将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通过与馆员的对话反馈给图书馆,促使图书馆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与服务水平;文献、读者、馆员三者之间的对话是一个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互相促进的过程,Xt话越充分、越深人,学科服务质量和水平就有可能越高。如果说馆员、读者和文献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三大要素,那么,对话就是将这三大要素串接起来的纽带。从对话这一视角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调査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采用的是团队式的学科服务工作模式,将学科服务组分成6个大组。作为法政学科组的学科馆员,笔者曾与学科组的其他同事一起,多次深人院系,倾听读者的意见’以便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学科馆员与读者的对话有多种形式,我们采取的是直接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在法政组所属的学院师生中做了一些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占17.65%)、博士生(占41.18%)和硕士生(占41.18%),共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根据调查内容,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1读者在咨询图书馆员时最希望采取的交流方式

排在第一位的是面谈,占41.18%;其次是利用图书馆在线咨询和QQ、微信等实时通信工具,分别占29.41%和23.53%;采用电话咨询的占5.88%(见表1)。

1.2读者在学术科研中最常用到的资料和信息

图书和学位论文仍占主要方面,比例分别为88.2%和82.4%;期刊其次,占70.6%;报告(行业报告、研究报告等)和报纸,分别占41.2%和38.3%;网络资源、统计数据和政府出版物分别占17.6%(见表2)。

1.3读者在学术科研中获取信息的途径

访问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占88.2%;其次为到图书馆借阅专业图书,占76.5%;再次为访问免费的网络资源及利用GoogelScholai?等学术搜索引擎,分别占41.2%和35.3%;自行购买专业书籍所占比例为29.4%(见表3)。

1.4读者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培训

目前,读者最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培训内容为常用检索工具(SCi、SSCi、ei等)的检索技巧及深度利用,占70.6%;其次是专业学科资源的查找与获取方法方面和网上免费资源査询利用的培训,占64.7%;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及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noteexpress)使用方法方面的培训,分别占41.2%和47.1%(见表4)。

1.5读者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

读者最希望图书馆能够帮助其获得本馆无馆藏的文献全文,占69.01%;其次是希望获得相关学科资源及服务利用方法的培训,希望图书馆提供跟学科读者相关的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热点等信息,均占50%多;希望整合学科网络资源、建立学科资源指南,希望学科馆员参与到读者教学和科研中,分别占36.62%和35.21%(见表5)。

1.6法学院师生经常使用的法律类数据库情况

《北大法宝》排在第一位,所占比例为89.3%;其次为《月旦知识库》和《北大法意》,所占比例为48.2%和41.1%;再次为《Lexics.com(律商网)》和《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所占比例为35.7%和28.6%(见表6)。

        

        

2学科服务措施

根据调査结果以及与院系师生座谈的情况,我们调整了相应的学科服务措施。

2.1以积极的态度多途径地开展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要多途径地主动联系学科读者,随时了解和捕捉他们对学科文献和学科服务的需求意见;提供各种便捷的沟通渠道,方便不同学科读者表达不同需求。

既然读者在咨询图书馆员时最希望采取的交流方式为面谈,我们法政学科组就主动跟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了学科联系,并指定了本院系的学科联系人;分3次分别走访了这3个学院,多次召开座谈会,倾听读者的意见。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向院系师生简要介绍图书馆馆藏中跟该院系相关的专业资源,以及目前图书馆开展的各项特色服务,包括师生们很关心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新型的服务方式一~研修间的服务提供等,还会留大量的时间让师生们提问和提建议,了解读者的具体需求,以学科读者的需求为本,做好学科服务工作。除了直接面谈,平时还会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微信联系,及时将图书馆的最新资源和服务项目告知读者。

2.2分层次向学科读者传达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对不同的学科服务对象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教师、科研人员,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电子邮件及面对面的交流;对于本科生或研究生,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或学科培训的方式更为直接。跟不同读者交流时,尽量说学科术语(行话),少用图书情报专业术语和语言来表达服务内容。在不同的交往场合,应采用不同的表达语言,让学科读者一听就明白、一读就感到亲切,这样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和聆听,得到读者回应和反馈。

2.3根据学科用户需要补充馆藏资源

建立读者利用馆藏文献与学科服务的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哪些馆藏学科文献读者利用率较高,哪些利用率较低’哪些服务内容和方式受欢迎,以便进一步做好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图书、期刊和学位论文仍为学科读者最常用的资料和信息,其次才是报告(行业报告、研究报告等)和报纸,网络资源、统计数据和政府出版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此,我们在为法律系设置图书馆的专业资源时,调整了以下的内容:重点增加了法律类电子书的购买力度,增加一些法律类经典好书(纸本)的复本量;加快外文纸本刊的更新速度;加大了一系列法律数据库的购买力度,购买了北大法宝、月旦法学知识库、Heinonline法律数据库、internationalencyclopaediaofLaws威科国际法律百科全书、Jurion德国法律大全等各种法律专业数据库;还购买了民国报刊数据库;增加了日语资源的数量。另外,我们在跟学科读者交流的过程中,还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预约或借助馆际互借来弥补本馆馆藏的不足,并承诺对于预约或互借率高的图书会加以补购。

通过与院系师生的有效对话,了解师生对馆藏资源的需要,师生的反馈意见也将作为图书馆资源采购的重要依据。

2.4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的学科培训内容

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倾听读者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完善学科用户培训工作。目前,我们已经根据不同学科用户的反馈意见,调整了用户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读者目前最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培训内容为常用检索工具(SCi、SSCi、ei等)的检索技巧及深度利用;其次是专业学科资源的查找与获取方法和网上免费资源查询利用的培训;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及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noteexpress)、SpSS软件的使用方法方面的培训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结合调査结果和座谈交流反馈的信息,我们还了解到:教师和学生对学科服务的需求不同,不同院校的师生对于学科培训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针对法学院的学生调整了学科培训形式与时间安排:第一,分层次进行培训,将新生导引和深层次培训分开进行,明确培训的受众;第二,以20人左右小班授课,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提问都可以得到回应;第三,同一主题的培训不固定在某个时间点,而是在一定周期内都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时间自由选择;第四,将图书馆的培训跟学院的教学培养计划相结合,设定为必修学分;第五,在大三时开设检索课,跟学年论文需求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首先是侧重数据库的检索效率培训,根据法律学科的特点,重视数据的鉴别与筛选’以便筛选出高质量的数据;其次,强调面向课题的检索技巧解析,以案例形式讲解,比如在关键词途径检索不到的情况下,使用关联法条检出。通过交流座谈我们了解到:法学院的学生希望加强法律数据库检索的能力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增加学术规范的部分,弓j导师生重视被引资源的出处与引用规则的著录。

2.5以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来促进服务

有效的学科服务是对服务对象不同需求的满足。一方面是被动服务:如学科读者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和困难,向学科馆员求助’学科馆员直接提供帮助,指导读者获取学科文献的途径与方法、为读者提供代查代检和查收查引服务等。另一方面是主动服务:学科馆员在充分熟悉学科文献基础上,主动向读者推介或推送的能满足他们可能需要的服务。相对于学科读者来说,学科馆员的优势就是学科信息的优势。

图书馆员获得学科信息的途径更多样、方法和手段更专业,能够对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成果做出及时的反应。我们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交流座谈时,就曾推荐读者通过引文库及CnKi的学术趋势搜索去获取学科动态,获取本学科最新的前沿信息。为学科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丰富的、是学科读者不易获得的,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要,甚至在读者没有利用需求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唤起他们利用的愿望,在读者已有的学科文献利用能力基础上,提高其学科文献的利用水平。法学院师生对学科服务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将学科服务落实到教学培养、课题研究乃至学术规范的建立健全中去。希望图书馆不仅做好科研辅助工作,力求在将来能够成为科研导师,能够以领域专家身份为课题研究提供全面的权威参考文献清单。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6

[摘要]基于hhaka进行的数字学术交流现状调查项目的产生和执行,对其深层次的含义进行剖析。

[关键词]数字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实证研究 基础研究

[分类号]G250

前不久,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委托ithaka(专门为大专院校提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术与教学的非盈利组织)做了一个关于数字学术交流(DigitalScholarshipCommunication)现状的调查,该项目发动了46所高校的301图书馆员走访了这些学校的教授们,其目的是要了解学者们认为有价值的网上数字资源,特别是了解有哪些超乎传统范围,同时被学者们认为是创新的项目。

学术交流(scholarlyCommunication)是一个包涵很多内容的概念,主要是指知识的创造、转换、传播、及保存。这个领域里的早期研究主要侧重于科学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及其给科研人员和图书馆收藏、管理、传播、和使用科学信息上带来的影响,如DerekJ.deSol―laprice的《小科学,大科学》(1963年),a.J.mead―owS的《科学中的交流》(1974年)。在数字环境下,学术交流的内容比三、四十年前有了极大的扩展,新学术交流模式已经从单一的学术期刊图书发展到多种传播系统以及出版实践。

数字学术交流不仅包括学者在印刷型和数字出版物的全过程(论文写作、同行评审、编辑、图书评价等),同时也包括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的交流活动,如在个人或团体博客、论坛、讨论群上发表观点和意见,编辑维基条目,给仓储或社会网站提交数据或学术交流的产品等。据aRL数字学术交流调查报告,目前数字学术资源使用的比例是纯电子期刊23%,数据20%,综合型17%,百科全书12%,论坛11%,博客7%,综述5%以及预印论文5%。

这些发展不言而喻对学术图书馆的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但是从这个调研项目的产生和执行,可以看到几个更深层的含义:

首先,对新技术带来的新变化要通过扎实的科学研究来获得翔实的数据,而这样的调查往往需要大型团队的合作,周密的计划和设计,领军人员的指挥和协调。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国外的新技术新概念被介绍到国内来,也经常会听到“怎么这样的创新都是在国外产生”的叹息。个中原因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但是从最近这些年来与国内同行们的交流中,笔者有一个感觉:虽然图情行业中有足够的激情和干劲去追赶世界先进的技术和做法,为用户提供新的服务项目,各单位也有自己的五年发展规划,但是从长远性前瞻性来说,整个行业中缺乏基础性、能够对行业中某一个领域的发展规划具有决策依据性的调研项目。比如说,我们对国内学者在数字环境下的学术交流内容和方式有什么系统的了解?他们所使用的各种渠道、资源类型等是与国外的学术交流趋势大致相同还是有很大不同?从决策科学性来说,尤其是对长远发展的决策和指导,在日常工作中得到的关于用户使用文献资料的零星信息并不能取代通过科学调查获取的数据。我曾经在业界的博客群里看到过“实证研究有没有必要”的质疑,这样的质疑可以说是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科学性认识不足的一种折射。用科学的方法选择调研对象和数据项目,设计调研工具(instrument),并在开始正式调研之前检验调试,是保证研究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调研现状和趋势的时候。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7

关键词:尸检报告;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peSt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226-02

高等教育的兴起显著加速了图书馆学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被形象地誉为“大学的心脏”[1],另一方面其在信息社会中的命运又堪为人忧:Braint.Sullivan的《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2](以下简称《尸检报告》),就为现代图书馆人敲了一记警钟。

一、倾听《尸检报告》发出的呼救

《尸检报告》指出:高校图书馆将会消亡。主要原因有:一是过时的传统馆藏;二是聊胜于无的图书馆培训;三是被纳入普通教育的信息素养;四是信息技术部门亦囊括了图书馆工作;五是销声匿迹的参考咨询服务;六是经济压力造成的服务质量低下[3]。

由《尸检报告》引发的争论与反思,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支持者认为:图书馆业的确正在衰败,其原因在于:与学科建设脱节、经费匮乏、故步自封等;若高校图书馆的服务随之取消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源,那么图书馆员也就失业了;即使加大宣传力度或发出“请关注我”的恳求,却并不能摆脱其尴尬处境。

反对者则为其贴上了刻薄无理、哗众取宠的标签。认为报告中说的“培训和馆藏过时”言过其实;普通教育课程中包括信息素养教育更是无稽之谈:新技术再强大也远不及“取代谁”;数字资源的完善亦不会是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的魔障:在高校,学生仍需要实体图书馆作为文化传递、学习交流的中心;经费欠缺仅是让图书馆“病了”,远不及“消亡”。

更有中立的述评认为:《尸检报告》虽有耸人听闻、哗众取宠之嫌,但所指出的问题是图书馆人无法否认、无法回避的。正如兰开斯特曾很失败地预言了无纸社会的到来,但这一失败的预言给人的启迪远远大于惊悚。图书馆若要长生不老,唯一的道路就是因变而变。

何谓“尸检报告”?医学解释是:对已经死亡的机体进行剖验的一种医学手段,通过检查尸体的病变查明死亡原因,并运用病理解剖的有关知识诊断发病诱因,进而形成的书面表述。《尸检报告》是以预测的形式出现的,是一记警钟。1977年兰开斯特“无纸论”语言的破灭正说明了图书馆的免疫力,其间现代图书馆也实现了数字化、虚拟馆舍、兴建了电子阅览室、数字资源7*24的全开放式服务。正所谓“历史不能假设,未来大胆预测”,有了这一警示性预言,图书馆人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

二、peSt分析-高校图书馆不会消亡

图书馆“消亡论”主要是受了技术决定论的影响。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代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但同时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peSt(politics-economic-

Society-technology)分析是战略管理的基本工具,旨在从总体上把握宏观环境。

(一)p-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未了

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不能随意更改。国际图联将其概括为:一是为人类保存文化遗产;二是社会教育的开展;三是科学情报的传递;四是智力资源的开发等。于是,没有一个图书馆能说自己完成了历史使命。对于“高校图书馆使命”[4]一词,欧美50所知名高校图书馆中至少23所高校有所提及,汇总为7个方面。

由此可见,图书馆应当自信地作为高校的支柱之一,通过思考和创新,为读者主动提供优质服务,成为高校科研教学不可或缺的助手,成为师生的学术交流中心和学习科研空间。

(二)经济的(economic)

从经济学原理上讲,图书馆成为文献中心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分工产生效率。文献的长期积累和储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足够的空间,实体图书馆作为现代学习、交流中心,完美、宽敞的现代化馆舍完全可以满足条件;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组织需要专门的知识队伍,将专业的事交给专家来做,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二是规模效益。套系文献价格昂贵,个体鲜有用到其中的哪一部分,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大批地、系统地购置。而作为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斥巨资批量地、系统地购进纸质图书、电子书、数据库等,对于上游供货商又有了强大的议价能力。三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图书资源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读者效用的实现并不会减少图书的价值,图书资源可以多次、无衰减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三)社会的(Society)

十年来,本人所在的高校先后对近20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图书馆是校园里学习研讨、读书交流的最佳去处,他们希望图书馆能开设更多的阅览室,希望阅览室开放的时间更长;另外,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笔者所在的大学图书馆连续七年针对市民的4000余份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六成以上的市民强烈表示业余时间愿意到图书馆去看书、充电。大学生的75%,市民的52%都认为到图书馆看书学习特别能找到感觉,人多学习气氛好,容易进入状态。可见,图书馆除资源服务以外还有环境服务,以其充满人文情感的气和场,是其他任何场所都无法替代的。

(四)技术的(technology)

新技术是把双刃剑,高校图书馆有可能为剑所伤,亦可以乘着技术的翅膀拔剑起舞,数字图书馆便是很好的出路。自1993年的英、法两国的数字图书馆发轫以来,先后有美国、日本等国加入了“e-lib”重点计划,2009年在巴黎正式启用的世界数字图书馆网站更是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里程碑;我国的数字图书馆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研究,逐步在理论研究、标准体系、技术研发、资源建设及信息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并逐步完成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开世览文、CaDa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等大型数字图书馆工程。自此,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浪潮便势不可挡了。

三、高校图书馆长足发展的战略方案

当前形势下,高校图书馆长足发展的战略方案包括。

(一)大力推进图书馆数字化进程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做好这一系统工程,首先,图书馆人应秉持着标准统一、文献专有、共享互补,把自家现有资源实现数字化;其次,充分利用好各项网络资源、共享资源,从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数字化;再次,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面前,高校图书馆人应着力提高图书馆人力资源素质,加强兄弟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精诚团结,共建虚实结合的馆藏资源、传统与现代化有机融合的办馆模式,有理有节、有条不紊地推进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进程。

(二)深度嵌入教学、科研

未来科研过程的演化不仅体现在每个科研人员的计算机能查询图书馆的网站及电子期刊文章和电子图书的内容,而且图书馆员还将嵌入到各个院系,与科研人员在其所在的研究领域展开合作。图书馆员能否走出图书馆进而嵌入教学科研过程,顺利走完信息与用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是对图书馆能力的重大考验。因此,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实行学科馆员制,分散式或是挂靠式[5]的管理模式都能有效促进学科馆员的培养,促使其隐性知识向显性化的方向转化[6],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如:RSS、Blog、wiKi等等)实现学科馆员与用户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

(三)打造可移动的图书馆

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移动设施日益普及,其功能也空前强大,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学术资源与服务使命之一,图书馆必须重视移动服务[7]战略。正如KlausCeynowa勾画的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框架:opaC和网站等基础服务的移动化,特色馆藏呈现的新场景,多种设备解决方案,获得在整个网络空间的显示度,拓展现实(真实世界的视觉表现),通过完全渗透性的互联网,实现日常生活信息的全集成,从而实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图书馆。

(四)创新服务模式

当前所处的信息大时代,高校图书馆可为读者提供的信息资源是极为丰富的,除馆藏纸质文献外,尚有数据库、电子期刊、博硕论文库乃至网络上的免费资源,文献载体也已由单一的纸质扩展到光盘、电子出版物、共享数据库等,具备强大的资源支撑;资源建设方面借助地区文化优势创办别具一格的特色数据库;同时坚持“开放、合作、共享”,与兄弟高校、兄弟馆之间密切合作,建立高校图书馆联盟[8];依托技术联盟[9],搭建统一的共享检索平台,争取为读者提供借、阅、咨询、检索“一站式”跨库检索。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消亡说是悬在图书馆人头上的利剑,图书馆人敬畏现代技术,更应该对图书馆的未来充满信心,技术不可能取代学术,虚拟不可能取代形神,高校图书馆形神兼备,学术并重,名副其实,这一切都不可能被取代,其存在将源远流长。也许,书不再是将字写在纸上的书,但书终将是书,高校里图书馆终将是图书馆。图书馆是高校的附属机构,虽不直接产生效益,但一个“因变而变”的图书馆对所在高校的教学、科研来说举足轻重,图书馆的长足发展便是所在高校的生长状态。

参考文献:

[1]SHeRa.JH.thefoundationsofeducationforlibrarian-ship.newYork:BeckerandHayes,1972:143.

[2]academicLibraryautopsyReport,2050[eB/oL].(2011-01

-04)[2011-01-06].http:///article/academic-

Library-autopsy/125767/.

[3]冯佳,张丽,陆晓曦.《2050年高校图书馆尸检报告》解读.图书馆建设[J].2011(2):13-15

[4]张焕敏,陈良强.国外知名高校图书馆使命、愿景、价值观研究,图书馆建设,2010(9):106-108.

[5]何琳,刘迎清.财经类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调查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8):94-98

[6]王萍,王强,周丽霞.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隐性知识显性化[J].情报科学,2010(8):1253-1257.

[7]茆意宏.面向用户需求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1).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8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经费互联网服务社区

中图分类号:G259.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1-0062-03

LibrariesConnectCommunities:StudyonHowtoGetFundsandtechnologyforpublicLibraries

YuChuanzheng(DepartmentofinformationResourcesmanagement,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

abstract:LibrariesConnectCommunities:studyonhowtogetfundsandtechnologyforpubliclibrariesisanannualreportwhichissponsoredbyBillGates&melindaGatesFoundationand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nddirectedby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marylandUniversityLibraryandinformationinnovationCenter,andFloridaUniversityinformationCollege.thereportdescribes,withsufficientdata,theconditionsofamericanpubliclibraries,includingtechnologyintroduction,funddecrease,andserviceincrease.italsorevealsthecontradictionbetweenneedsandservice.Basedontheinvestigationandanalysis,futureactionsaresuggestedinthereport.

Keywords:publiclibrary;funds;internetservice;community

CLCnumber:G259.712Documentcode:aarticleiD:1003-6938(2010)01-0062-03

主持人语:《海外观察》这一栏目致力于译述和介绍国外不定期的图书馆与信息报告、研究进展和动态、技术白皮书等。在每年的大量图书馆报告中,有些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特别是一些权威机构在大规模调查基础上的公开报告,典型的如iFLa的“走向公平的世界”和oCLC的“环境扫描”等。这些报告数据翔实、分析准确、结论清晰。学习这些报告对于我们了解国外图书馆与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作用。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这些报告我们能够洞察图书馆职业在信息时代不断变革的深刻背景、以及从未停止进步的缘由,转而能够促进我们自身的思考。

本期所编译的两个报告,一个是关于美国“公共图书馆经费与技术获取”,另外一个则是“数字时代大学生信息搜索行为”。这两个报告拥有相同的社会背景,即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时代,公共图书馆遭遇到经费下降、服务减少以及图书馆员解雇等事实,但同时,这一时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需求则增加了,特别是失业培训、在线求职等服务。公共图书馆也成为很多社区免费获取互联网服务唯一部门,因此图书馆只有开展行动,唤起公众意识和服务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面对危机时代的挑战。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所以他们希望缩短在校时间以节省开支。因此,大学生的搜索行为更加集中。此外,更重要的发现在于,大学生搜索行为中的日常搜索和课程搜索在工具的利用上保持高度的一致,都较依赖于搜索引擎。而大学生对于图书馆的需求则主要体现在对专业数据库的查寻上,对图书馆员的依赖则比较不明显。这也反映了大学生搜索行为的社会性,即更愿意依赖老师和同学。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编译只是这些报告中的很小部分,更详细的描述还请读者诸君自行阅读。真诚地希望您喜欢这一栏目,也期待您的参与。

俞传正

12009美国公共图书馆技术和经费状况

《图书馆连接社区:公共图书馆经费与技术获取研究2008~2009》是由盖茨・梅琳达基金会和美国图书馆协会共同资助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从2007年开始每年一项研究报告,到目前已持续了三年。报告的数据来源于三种综合的方式:全国公共图书馆互联网连接、利用、经费和维持问题的信息;对州图书馆主管们的问卷调查;印第安那州和威斯康辛州的焦点小组和站点访问。

报告指出,美国16,592个公共图书馆为所有大大小小的社区提供免费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图书馆员帮助用户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图书馆提供广泛的互联网服务,包括家庭作业资源,数字参考和电子书;也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主要的发现包括:

(1)图书馆在提供免费获取信息和电子通讯服务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超过71%的图书馆在其所处社区是唯一免费提供计算机和互联网服务的。图书馆员认为,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寻找工作和电子政务方面的利用正逐步提高。

(2)在全球经济危机时代,14.3%的公共图书馆在2009财政年度缩减了运行预算。只有38%的图书馆财政预算根据通货膨胀比率有所增加。根据州图书馆主管们的问卷调查,53%的州图书馆为公共图书馆的投资在2009年度也在缩减。

(3)公共图书馆正在为提高和改善互联网接入速度而努力,但是他们发现用户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快以至于超过了他们所能增加的带宽。将近60%的图书馆互联网连接速度都不能时刻都满足用户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还尚难达成。

2图书馆在社区中扮演了关键的技术角色

威斯康辛公共图书馆理事会认为,“把技术当作工具,这工具让社区利用图书馆更富有效率和效果。它帮助人们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无论是查一本书,做一项研究还是找一份工作”。

技术能够促进图书馆发挥最大的功用:连接人与资源、思想,这些资源包括包括图书、虚拟参考、电子书和培训。依赖于技术和网络,很多图书馆能全天候地通过图书馆网站提供在线馆藏和数据库、可下载的有声书、可供检索的目录服务。图书馆就算不是唯一的,那也依然是全国最主要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的免费提供者。从全国范围内来说,71.4%的图书馆是他们所处社区的唯一免费获取的供应者。对于乡村图书馆来说,这一数据增加到78.6%。

如果考虑到家庭互联网使用的信息,那这一数据就变得更加重要。大约62%的美国家庭用户都接入了互联网,但是各类家庭类型在互联网利用方面差异非常大。收入低于24,999美元的家庭互联网接入率下降到25%。而非洲裔和西班牙裔家庭互联网使用率下降到44.9%和43.3%。有工作的家庭互联网利用率占了70.7%,而失业者家庭只占55.6%,处于劳动力市场外的只占44.3%。随着失业人数的增加和家庭收入的减少,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公共获取则变得更有价值,更为重要。

图书馆也提供更为快速的互联网连接,而居民家庭则无法达到这个速度。70%的公共图书馆提供1.5mbps或者更快的接入速度,而在2007~2008年度只有64.6%的公共图书馆拥有这样的速度。图书馆为更多用户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超过了76%的图书馆现在提供wi-Fi接入,比去年的66%有所增长。公共图书馆能为用户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图书馆在线和印刷资源。正如“联邦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机构”2008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没有什么能像图书馆一样具有如此能力”。

除了提供免费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图书馆也为社区提供电子馆藏。90%的图书馆拥有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为用户提供了成千上万的报纸、期刊;GeD、Sat行政事务考试的模拟测试;家谱资源以及商业和医疗信息。超过了70%的公共图书馆也提供在线家庭作业资源和有声内容。

公共图书馆的互联网服务中,为中小学学生服务的教育资源和数据库高居榜首,占了78.7%;其次是支持寻找工作,占据65.9%,比前一年增长4个百分点。

在本研究调查的各州图书馆中,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接入的利用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即使是在2007年12月经济开始衰退前,图书馆员也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线求职,这些工作包括服务业、无需计算机技能的岗位如家政和货架整理。很多用户需要学习基本技巧的帮助,包括如何用鼠标、建立一个电子邮件的账户、申请工作时的基本的文字处理。

90%的图书馆提供正式的技术培训班和非正式的使用帮助,以便于用户能够利用图书馆计算机。在提供正式技术培训的公共图书馆中,其中的27%设有获取在线寻找工作和职业相关信息的课程。而在非常贫穷的社区,图书馆倾向于开设正规培训,其中40%的图书馆设有与工作有关的课程。公共图书馆提供这些课程旨在服务于初次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为他们培训一般计算机操作技能、在线搜索和软件应用。

图书馆中计算机的免费获取也使得电子政务成为图书馆利用中不断增长的领域。将近81%(去年是74%)的公共图书馆表明其馆员为用户提供了帮助,如怎样访问和利用政府网站、项目和服务。根据2008年的一项针对州图书馆主管们的问卷调查,超过三分之二的州图书馆提供了如下服务:在线表单或者证书申请、税单、申请更新驾照、州政府工作和失业救济金。根据问卷,46个州中的5个州只提供在线的失业表单。

在采访的印第安纳和威斯康辛的访问图书馆的计算机用户中,他们大部分人每周都利用图书馆计算机和互联网连接。这比过去两年的其他8个州访问频率要高一些。

2009年1月份的一项针对美国家庭的调查证实了公共图书馆全国范围内的访问趋势。63%的家庭,大约1.366亿人在过去的12个月中利用过图书馆。尽管访问图书馆的人数在过去十年中保持稳定,但是无论亲身访问和虚拟访问的频率都要高很多。全国范围内来说,亲身访问图书馆每年大约增长2500万,虚拟访问增长1100万,电话访问增长400万。

3图书馆购买力减弱

即使在经济良好的时候,运营经费的小幅度增长或者零增长都构成了对维持图书馆服务和增加服务的挑战。经济贫困时,图书馆的利用在增加,预算在收缩,资源就变得更为紧张。尽管2008~2009的数据收集都是在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影响之前,但是这项研究仍然确证了经费的减少。

此前保持2.1%到4%,6%或者更高增长的图书馆经费有下滑的趋势。2009与2008财政年度相比,只有少数贫困图书馆增加了经费,更多的图书馆预算都在缩减。更多的城市和城郊图书馆两年内保持了经费的平衡。

这项研究中第一次出现了图书馆公共接入的新计算机的减少情况。图书馆经历了一段技术费用大规模增长时期,但这一增长从09年的10.4%下降到2010年的5.8%。城市图书馆遭遇了技术费用的显著减少,从09年的15.4%下降到2010年的5.3%。中等以及贫困社区都经历同样的下降,2010年每个大约都下降了一半。下降的趋势还在继续。图书馆经费投入的下降,再加上人力、津贴和设施运行费用的增加,这就更削弱了公共图书馆的购买力。

由地方政府、图书馆网络以及合作带来的与技术相关的其他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图书馆经费缩减的问题。这些支持包括其他政府办公室直接支付的服务或者实体(如信息技术师、设备购置等等)。这些服务在经费投入上非常重要。

4优质服务的困惑

2008~2009研究得出了一些冲突的结论,这就引发了未来在何种程度上确保公共服务质量的很多问题。一方面,公共图书馆继续为其社区提供计算机和网络的公共服务。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网速不断加快;提供技术与互联网培训;广泛的互联网服务;帮助用户申请和获取电子政府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为其所处社区提供广泛的计算机与网络支持。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却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同时,70%的图书馆网络连接速度达到1.5mbps或者更快,但近60%的反馈者认为连接速度总是或者有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城市图书馆与乡村图书馆的连接速度差异也很明显。大约三分之一的乡村图书馆连接速度都低于1.5mbps,远远高于城市图书馆的7.1%和郊区图书馆的15%。在过去三年中,乡村图书馆访问速度增长不超过10mbps。城市图书馆网速超过10mbps的占23.9%,是乡村图书馆的三倍(7.9%)。但城市图书馆更难以满足用户过多的需求。

图书馆发现:

(1)图书馆用于公共访问的计算机数量不足:超过81%的图书馆有时或总是不能提供足够的计算机。

(2)公共访问工作站也设置了很多限制。超过94%的图书馆设置了时间限制。在这些图书馆中,将近70%限制在一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大约25%限制在半小时内。

(3)成本、空间和建筑是公共图书馆公共访问的障碍:超过四分之三(77.4%)的图书馆因为成本因素而影响到他们是否增加公共访问工作站的决策,而75.9%则由于空间限制,34%的图书馆因其建筑基础设施(如电缆、无线和电源插座)的不足。

(4)图书馆并无公共访问工作站的替代计划:38.2%的公共图书馆都没有公共访问计算机的额外计划。

(5)图书馆依赖于非专业信息技术员工的技术支持:大约63%的图书馆都是由非专业信息技术公共服务员工或图书馆管理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对于乡村图书馆来说则占了74.6%,城市图书馆占36.8%。

这些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尽管技术的基础设施已经更新,但是很多图书馆依然面临维持和提高它们的公共访问技术环境的挑战。此前的两次研究都确证了这个同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图书馆继续向所服务的社区提供很多服务,如数据库、技术培训、电子政务等――在所处社区里,图书馆往往是唯一免费公共访问的场所。

5行动呼吁

2008~2009调查表明,在过去几年中存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很多图书馆的经费赶不上成本支出。而旧图书馆因为空间和基础设施的问题而无法安装更多的计算机。经过技术培训的图书馆员也非常紧缺。大多数图书馆的网速和计算机都不足,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图书馆城乡差别也非常明显,特别是在连接、服务、员工和经费方面。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基于互联网的图书馆服务仍然继续增长。

这项调查的数据收集时间是2008年秋天,也就是在经济衰退严重影响公共图书馆之前。自那以后,媒体报道了很多图书馆经费缩减和图书馆职员遭解雇的新闻,加利福尼亚和佛罗里达尤其严重。与此同时,更多的用户走进公共图书馆寻求工作帮助,完成政府表格和获取及时的住房与市场信息――这些都需要互联网的公共访问站点和图书馆员们的帮助。

明年的《公共图书馆经费与技术接入研究》收集的数据时间为2009年秋天,正好处于两件重要事件的影响之下。一是经济的继续衰退对公共机构的影响,其中也包括了公共图书馆;其次是《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的73亿美元刺激经济计划,主要用于提高美国宽带基础设施,而公共访问中心至少占了2亿,其中就包括了公共图书馆。

根据这些发现和来年的变化,很多的行动计划将改进公共图书馆访问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1)记录服务、资源和计划被利用以及利用的程度和范围。图书馆员工若能描述他们的服务、资源和计划,那么就会有利于图书馆的工作。确定这些服务的意义,收集必要的数据和维持基本的统计分析。公众如何访问计算机并影响其生活的故事和案例也和统计分析一样有用。

(2)提高本地社区意识到经济困难时期公共图书馆互联网服务的重要性。图书馆需要公开其全部的服务、资源和计划,特别是需要让社区领导和政府官员知晓。

(3)评估宽带容量需求和制定计划以获取额外的容量。《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中的宽带经济刺激计划将确保一些公共图书馆有机会获得增加宽带容量的机会。“充足”这个问题取决于其他一些问题,如什么是充足――某个特定的图书馆满足特定社区的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图书馆应该提供什么特定的应用和服务?

(4)制定一项计划,记录《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对宽带容量投资的结果和影响。凡是获得《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支持而增加带宽容量的图书馆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都需要准备证实,究竟这项国家支持有什么重要性,未来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同类计划会有何紧要性。《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的宽带容量提高有可能被视作今后国家投资图书馆的原型和典型方式。

(5)重新思考公共访问计算机服务、资源和计划的传递和组织。这个重思的过程包括了扩大联盟的功能、增加协作和合作,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差异而维持或增加优质服务。例如,共同购买宽带,或者提供全州范围内的电子政务网络服务、资源、培训等入口。这个网络入口由公共图书馆、州和地方政府共同建设,并且在州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都能利用,而不局限于某个图书馆。

去年的经济剧变对于美国公共图书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州以及地方经济的赤字都威胁着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但同时图书馆服务需求却在增加。公共图书馆很难继续少花钱多办事,最近的事实是很多图书馆不得不缩减业务。

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在危机时代反而成为不可或缺的社区服务。图书馆为新的失业者培训计算机技能,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利用互联网寻找和申请工作,获取新的职业机会。至少在五个州,失业者申请都需要在线处理。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9

一、科技查新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指通过科技查新客观地反映涉及到查新点的国内外发表文献情况,已取得的成果和水平,科技项目中的查新点是否有人做过,是否超过了已有的水平,存在哪些异同。客观性要求查新人员客观地研究和分析问题,对查新点的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对项目的作用、意义、方案的可行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判断。

2.准确性原则。选定的科技查新点应反映出其创新或推广应用的核心内容,从而判断其研究的价值。准确地表述科技查新点主要是用户的责任。但查新人员可在阅读其提供的资料和检索要求过程中提出意见,供用户参考。查新工作必须以文献为依据,因此,周密地选择检索词和正确地制定检索策略、提高查准率和查全率就成为保证查新质量关键的一环。

3.可靠性原则。可靠性是指把握好查新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影响因素,保证查新报告正确无误和可以信赖。查新工作是指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手段,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为评价科研立项、成果等的新颖性和先进性提供事实依据的一种公众性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因此查新报告应具有高度可靠性。要提高查新报告的可靠性,需抓好查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二、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的程序

查新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要求高、有难度的高层次信息服务工作。根据《科技查新规范》的相关规定,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必须遵从一定的程序。

1.图书馆接受查新委托。在这个环节中,查新委托人要提供给图书馆查新必需的科学技术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包括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资料、国内外相关的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参考文献、关键词等。图书馆在判断待查项目是否属于查新范围后要与委托人订立查新合同。

2.文献检索与分析。图书馆首先要进行检索准备,然后选择检索工具(数据库),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应认真分类,对密切相关文献,如摘要不能提供所需信息,就要设法获取全文,然后与查新点的概念、理论、技术、方法、工艺、材料、参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相互间的异同。对具有可比性的文献,抽取其有用信息,拟写要点简介,作为查新结论的依据。

3.完成查新报告。根据查新项目的查新点,将检出文献分为一般相关和密切相关,将对比文献与查新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项目新颖性并草拟报告。同时聘请查新咨询专家就项目新颖性进行咨询,然后由审核员审核查新报告,查新员填写查新报告。最后查新员、审核员签字、盖章、编号、填写完成日期并整理报告附件。

4.文件归档。及时将查新项目的资料、查新合同、查新报告、附件、专家咨询意见、工作记录等存档。

三、查新工作的质量要求及影响查新质量的因素

科技查新工作的基本质量要求包括查新检索范围要体现全面性、准确性;选择的对比文献要具有针对性、可比性;查新结论要具有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报告要简洁、正确,格式规范。影响查新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查新人员的业务素质。查新人员首先要有较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心;其次,应具备丰富的文献检索知识,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此外,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2.数据库的选择。数据库是查新质量的资源保障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图书馆购买的不同数据库相互之间的互补性、结合起来使用,就能比较全面地检索中文期刊。

3.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资源具有数据涉及广泛,内容更新及时,检索速度快、效果好、操作简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特点。在查新工作中要仔细辨别信息源的真伪,尽量使用一些专业网站,以保证查新的准确性。

4.检索策略的制定。检索策略决定查新过程的成败,只有确定正确的检索策略才能保证检索结果的可靠性与权威性,因此查新人员接到课题时首先要分析课题题目,对该课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可以从题目上先选出检索词,同时参考用户提供的关键词进行试检。

5.审核员职责的履行。审核员的工作就是要保证查新报告客观、公正、准确,这是查新质量的最终保障。对于审核员,在审核时要恪守职业道德,对审核工作严格要求。

四、高职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的创新思考

1.建立高职图书馆的网络导航。高职图书馆建立网络导航的目的就在于将大量无序、分散的学术信息进行筛选、重组、整序、加工和输出,高等院校图书馆可以针对本校的重点学科建设,搜集网上相关站点,形成极具本校特色的网络导航服务。

2.建立院校之间的电子资源共享体系。高校图书馆,特别是高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还存在着学科体系不完整的问题,院校电子资源的收集各有所侧重,如果院校之间能建立一种基于教学、科研为目的的电子资源共享体系,不仅可以提高查新工作的质量、效率,还能节约大量的投入资本。

图书馆调查研究报告篇10

>>基于水晶报表的查收查引报告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浅谈如何以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保证质量控制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冠脉Cta检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规范化筛查与随访医院挂号收费管理与服务质量规范化相关问题分析规范化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规范化管理对新生儿红臀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浅析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全程规范化管理与控制以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促进中国留学事业发展浅析内部控制规范化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浅谈电力营销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橡皮布质量与规范化操作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工商所规范化服务的探索与实践酒店服务灵活性与规范化的统一对河南地税开展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浅谈供血库规范化管理与延伸供血服务的体会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与体会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思考物流服务合同规范化发展的探讨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3]王晓丽,蔡恒,季淑娟.运用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9-31.

[4]王晓丽,董月玲,季淑娟.论科技查新的技术标准与质量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0):243-246.

[5]宋成方.查收查引服务质量提高路径及其延伸服务探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2,5(3):47-50.

[6]汪媛,马瑞敏,肖毅,等.科技查新服务调查与分析研究:基于教育部查新站收费标准的数据[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4(4):61-68.

[7]袁俊华.关于图书馆有偿服务项目的调研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06(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