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图文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42:33

印刷图文技术篇1

关键词:当代报纸、广告设计、印刷技术

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经历了从萌芽,到雏形,到完善,到兴旺、发达的漫长的演变历程。1印刷术起源于古代的印章和石碑,活跃于唐朝的雕版印刷,兴盛于两宋的活字印刷。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就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人称其为印刷术的始祖。德国人古登堡发明的铅活字版印刷,为现代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是首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品实物2这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已经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中国印刷技术历经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及汉字信息处理的激光照排三个历史阶段。它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孙中山先生说:“印刷以知识供给人民,为近世社会的一种需要,人类非此无由进步。”3当代印刷技术的进步给报纸广告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印刷技术的发展

我国当代印刷行业发展可分为模拟印刷时期、模拟与数字相结合的印刷时期与数字印刷时期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报纸的印刷技术经历了手动凸版铅印、自动凸版铅印、平版胶印及数字印刷的过程。本文从模拟印刷、模拟与数字相结合的印刷及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等方面,展开对当代报纸广告设计研究。

1、模拟印刷技术的发展

解放初期我国的印刷技术主要为模拟印刷,其包括平版、凸版、凹版、孔版四大印刷,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使印版上的油墨转移到承载物上的过程。4模拟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压力和印版来印制,模拟印刷的排版技术经历了手工铅排、自动铅排、手动照排到激光照排的过程。解放初期的手工铅排是按照原稿和工艺的要求,用铅字和各种排版材料排列而成的。50年代,我国相继成立一批现代化的印刷企业,并开始生产、使用自动铸排机。60年代,第一代国产手动照排机研发问世,照相排版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熔铸铅字的传统排版工艺,实现了从热排到冷排的技术变革。60年代以前,印刷彩色图像需要采用人工设想分色技术,由于该技术的操作时间长、难度大,并没有得到普及。60年代以后,随着彩色胶卷和制版照相机的发明,人工设想分色技术逐渐被照相分色技术所取代。直到80年代,电子分色技术才得到运用。模拟印刷时期,印刷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代报纸广告设计的发展。

2、模拟与数字相结合的印刷技术发展

20世纪80年代,光电技术开始应用在印刷技术领域,使得印刷技术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迈进了模拟印刷与数字印刷技术相结合的新时代。印刷机械的研制和生产也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从手动、半自动过渡到全自动,实现了从铅印到胶印的重大变革。80年代,我国成功自主研制电子分色机,并投入市场。电子分色技术质量好、图像修正功能强大、生产效率高,为彩色印刷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和数据化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到20世纪90年代,电子排版已经在全国得到普及。电子排版系统中的文字和图像都以代码的形式出现,图文信息的输入、编辑全部在计算机里完成,整个流程可以在电脑屏幕上进行较对、修改、替换,极大的拓展了版式设计和制作的空间。印刷技术由文字单色处理的桌面出版系统演进到彩色图文处理的电子彩色出版系统,完成了图文信息处理技术由模拟向数字化转化。这一时期印刷技术的进步使得广告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广告设计的表现提供了技术保障。

3、印刷技术的数字化革命

21世纪初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始在印刷领域得以广泛的应用,文字、图片等数字信息存储传递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使得照相、分色、校色、创意、拼版等工艺在页面描述语言中有机结合,实现了图文合一,数字印刷系统不用软片,也无须分色制版,省略拼版、修版、装版对位等工艺流程,新型感光材料和印刷油墨的开发,为印刷的数字化奠定了基础,使得印前、印刷实现了数字彩色一体化。2000年后,数字印刷企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2007年,我国数字印刷企业约为37000家,占所有印刷企业的37%,兼营传统与数字印刷的企业约为44000家,占所有印刷企业的44%。1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数字印刷机的出口大国,图1为我国数字印刷机进出口比例,可以看出我国数字印刷机进口比例浮动较小,呈缓慢上升趋势,而我国数字印刷机出口比例涨幅较大,在2010年出口比例突破了50%,比上一年增长了17.45%。

二、当代报纸广告设计的发展与蜕变

报纸是出现较早的一种传统印刷媒介,也是最大众化、传播范围最广的传播渠道之一。唐朝的《邸报》被视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报纸,其主要内容为政府公文,只在宫廷中流传。辛亥革命前后,各类报刊纷纷创办,全国报刊达500多家。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报纸和省级报纸蓬勃发展,实现了自给自足。1966年——1976年,“”爆发,广告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工具而被禁止,所有商业广告活动全部停顿。1979年,中国广告业开始复苏,发生了重大转折。2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天津牙膏主要产品介绍”广告,这则广告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一条消费类报纸广告。同年1月10日丁允鹏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为广告正名》的文章,为中国广告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图形在报纸广告中的变化

模拟印刷时期的报纸广告中图形运用的频率较少,所占面积较小,表现手法单一、直白。模拟印刷时期我国报纸广告的设计表现为:文字告白为主,手绘插图为辅的设计特征。模拟与数字相结合印刷时期,报纸广告设计开始使用摄影图片,图片质量与模拟印刷时期相比较为精美,但大多为产品、人物及场景直白的表达,缺乏创意。模拟与数字相结合印刷时期我国报纸广告的设计表现为:手绘插图为主,摄影图片为辅的设计特征。数字印刷时期的报纸广告中图形运用较为普遍,以创意摄影图片和创意设计图形为主,设计主题表现更加含蓄,更具专业性、审美性和创造性。数字印刷时期报纸广告的设计表现为:图形为主,追求创意的设计特征。根据印刷技术发展的因素,结合报纸广告设计的时代特征,将报纸广告大致分成解放初期、改革开放后和21世纪三个时期。其中1967年到1978年为商业广告的消亡期。3本文不将1967年到1978年期间的报纸广告列入的分析的范围内。论文选取《人民日报》1949年—1966年、1979年—1999年及2000年—2010年三个不同阶段分别从每年4月和9月中随机抽取一期报纸,并对其刊发的广告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1949年到1966年期间共收集到的303幅广告,其中图形型广告仅23幅,占总数量的7.6%。图形所占广告版面中的面积较小,基本不超过版面的30%。1979年到1999年共收集到的104条广告中,图形型广告有64幅,占总数量的61.5%,比第一阶段增长了近1.78倍,图形在广告版面中所占的面积不断增加。2000年到2010年共收集到的90幅广告,其中图形类广告有73幅,占总数的81%,比第一阶段增长了2.17倍多,图形所占广告版面中面积最高可达100%,图形已经成为广告中最主要的视觉元素。从图3可以看出,解放初期图形型的报纸广告中广告主题多为产品和人物形象。制作方法以手绘为主,摄影图片为辅。表现方式多为具象表现,较为单一、直白。改革开放后图形型广告中广告主题多为产品、人物与场景形象。制作方法手绘写实的产品图形和产品摄影图片使用频率较高。表现方式上意向和抽象手法逐渐增多,但仍以具象为主,计算机辅助设计手段也逐渐运用到报纸广告设计中。到了21世纪,图形型的报纸广告中广告主题与前期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产品、人物与场景形象的直白表现已经很少被运用,创意图形已经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表现方式上由具象转化为抽象和意向,图形设计更加含蓄,注重情感化,手绘的表现方法已经基本被摄影和计算机设计所取代。如图4为新光药厂1949年12月1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咳舒钙”产品广告,采用了文字描述与手绘图形相结合的表现方式,画面的左边描绘了一个正在咳嗽的女性形象,线条简洁,并做了夸张处理。画面的左下角为写实的手绘产品包装图,刻画的细致、直观,有力的传达了商品的特征。图5为解放日报2002年8月30日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形象广告,采用了创意图形的手法,画面的中心将镜头的图形与上海典型的建筑图形同构,其与模拟印刷时期的图形广告相比,设计表达更加含蓄、深刻。

2、字体设计在报纸广告中的变化

文字是广告主向消费者传达广告信息的主要途径,解放初期广告中的文字以手写的黑体、宋体及楷体为主,缺乏规范性和整体性。1980年北京大学王选教授发明了计算机激光自动排版技术,规范的印刷字体逐步代替了手写字体,改变了报纸广告字体混乱的局面。如图6所示,解放初期广告中文字以手写的黑体与宋体为主,楷体、综艺体和幼圆体等字体也较为常见,但字体设计手法相对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印刷字体逐渐的取代了手写字体,并增加了很多新字体,如综艺体、隶书体、幼圆体等,该时期字体设计的表现手法相比解放初期更加多样化。创意字体逐渐在广告设计中得到运用。到了21世纪,除了黑体、宋体、楷体等字体之外,还出现了琥珀体、娃娃体及书法体等个性化字体,字体在设计上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字库中的印刷字体达到上百种,创意字体被广泛地运用到广告设计中。图7为金星钢笔1949年11月1日刊登在《解放日报》广告中的字体设计,字体在黑体的基本上,进行了变形处理,将部分笔划的直角转变为圆角,用星星图案代替了部分笔划中,与广告主题相得益彰。图8为凯歌电视刊登在1982年1月14日《解放日报》广告中的字体设计,字体在综艺体的基础上,将笔划中的部分直角变成圆角,并将部分笔划连接起来,大写的英文字母k作为背景,使之与中文字相结合,准确的体现了商品的特征。图9为大众汽车2007年6月1日刊登在《羊城晚报》广告中的字体设计,广告画面以文字设计为主体,将汽车部分配件作为设计元素,运用同构的手法,形成100%的字体图形,简洁又准确的传达了大众汽车优良的服务品质。

3、色彩在报纸广告中的变化

色彩是广告设计中一种特殊的情感语言,它不仅能吸引读者,还能更加直观的传达产品的特征。凸版印刷时代,由于纸张、油墨及印刷工艺的特点,印刷色域空间很小,无法表现丰富饱满的颜色,所以早期的报纸广告多为单色印刷。《人民日报》在1974年1月1日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张彩色报纸,但是由于印刷效率低、周期长、成本高等特点,并没有得到推广。后来出现了图形套红的广告。1980年以后,电子分色机和多色胶印机进入我国,其质量、功能、速度是照相制版和传统印刷机无法比拟的,照相制版工艺和单色凸版印刷机从此淘汰出局。1到21世纪,普通报纸的彩色印刷才得以真正推广,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减少了印刷成本。图10为2010年9月16日刊登在《人民日报》的金龙鱼调和油广告,广告大面积的采用了深蓝色,以明黄色为点缀,与文案的“情深似海,月满中秋”相呼应。蓝色给人感觉广阔而宁静,体现了家庭之间的温馨、和谐。黄色的标题与蓝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版式在报纸广告中的变化解放初期的广告版面较为固定,面积相对较小。改革开放后伴随报纸的扩版,广告版面的面积不断扩大,广告在报纸中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电子排版的出现,广告的版式完全打破了原来相对固定的局限,出现报花广告、通栏广告、跨版广告、整版广告等各种规格的版面。论文分别对《人民日报》1962年、1995年、2007年三年的广告版面进行调查,如表2,1962年共收集到广告217幅,其中版面规格多为1/8通栏以下和1/4通栏,半通栏和通栏广告相对较少,通栏以上的广告几乎没有。1995年共收集到广告435幅,广告版面规格以1/4通栏、半通栏、通栏、半版为主,偶尔也会出现1/4版和整版广告。2007年共收集到广告251幅,广告版面规格以跨版、整版、报花等为主,广告版面规格越来越大,成为报纸中的重要内容。广告的版式设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解放初期广告版式设计简单,多为对称型、上下分割型和左右分割型。整个版面分割为左右或上下两部分,分别配置文字和图形,构图简洁、稳定。改革开放后单一的版式形式被打破,版式设计越来越多样化,逐渐向图文融合的方向发展。到了21世纪,版式设计开始在平衡、稳定的基础上追求变化,个性化和创新性版式设计大量地涌现。如图11为左右分割型和对称型相结合的版式,画面的上方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分别大小相同的图形和文字,画面的下方为左右对称的文字介绍,左下角的产品图形打破了版面的拘谨感,具有简洁、稳定的美感。图12为2008年12月22日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壳牌石油广告,采用了自由型的版式,画面的中心为一条输油管道,以输油管道引导受众的视觉流程,视觉的终点停留在品牌商标上。整个画面被分为图形和文字两部分,这种自由的编排,给人活泼、轻快的感觉。

三、结语

印刷图文技术篇2

关键词:防伪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油墨;防伪印刷技术;防伪原理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人,安全防伪印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不仅对各种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有价值的票券、机密文件有了需要防伪的要求,而且对高质量包装印刷品也有了防伪的要求。近年来,包装印刷业有了大幅度的技术革新,多种印刷设备的并用,多种印刷工艺的相互渗透,使印刷产品更加变幻莫测、丰富多彩,防伪印刷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由原来有限的单一的防伪手段,到目前众多的复合的高科技的防问侄危但所有防伪技术都要遵循:效果好、经济、实用p易识别等原则,不然再好的防伪技术也无法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防伪技术有三大类:一是工艺防伪,如图文防伪、版纹防伪、龟纹防伪等;二是材料防伪,如防伪油墨、防伪纸张、防伪标签、电子监管码等;三是设备防伪,如在安全印刷中为提高票证的防伪性能,几乎使用了目前常见的大多数印刷方式。下面就工艺防伪技术展开简述。

一、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Digitalwatermarking)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即数字水印)直接嵌入数字载体(包括多媒体、文档、软件等)当中,但不影响原载体的使用价值,也不容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如视觉或听觉系统)觉察或注意到。通过这些隐藏在载体中的信息,可以达到确认内容创建者、购买者、传送隐秘信息或者判断载体是否被篡改等目的。作为数字水印技术具有安全性、隐蔽性、稳健性、透明性、不可感知性等几个方面的特点。数字水印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一些标志性信息直接嵌到多媒体内容中,目前大多数水印制作方案都采用密码学中的加密(包括公开密钥、私有密钥)体系来加强,在水印的嵌入,提取时采用一种密钥,甚至几种密钥的联合使用。

二、雕刻制版技术

手工雕刻制版由于个人的刀法、风格、绝活不同,故其雕刻线条的深浅、弧度、角度他人很难仿制的决对逼真,就是作者自己也很难刻出两块完全相同的版,因为手工雕刻是在细微之处见真迹,于是成为早期最佳的防伪技术,至今仍可应用。照相制版、光扫描、激光雕刻、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床雕刻以及光敏制章等技术的出现,使仿制雕刻图像更是轻而易举,而且仿制的十分逼真。

三、凹版印刷技术

凹版的图文低于印版的版面,而且凹下的版纹还有深浅之分,以此表现图文的高低、油墨的厚薄,故印出的图案可呈三维图像,立体感强,用手触摸有凹凸感。我国50元和100元人民币正面的行名、面额、盲文均属凹印。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正面主景头像、“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面额数字、盲文面额标记和背面主景“长江三峡”图案等均采用雕刻凹版印刷,用手指触摸有明显凹凸感。

四、激光全息图像防伪技术

全息防伪是应用激光全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防伪技术,又称激光全息防伪。激光全息技术是继激光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照相技术。随时其他防伪技术的进步,全息防伪也得到新的发展与应用。

激光全息防伪印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激光全息干涉法进行摄影,记录光波的振幅和位相,然后大量复制在特殊的承印物上的技术。

五、平凸合印与多工序合印

一般高档包装装璜印刷品多设计有大面积的色块、多色序的连续调画面及复杂的线条、花纹图案等,给单一印刷手段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平凸合印,即利用凸版印刷机压力大,着墨均匀的长处大面积的实地色块,用平版印刷机压力平柔的长处印四色连续调和复杂线条部份,这样扬长避短,其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对于一些要求更高更复杂的印品,还可以采用手、凸、凹和平、凸、凹漏等多工序合印。总之,印刷工序愈复杂、印刷难度愈大的包装装潢印品,防伪效果就愈好。

六、多色串印

多色串印也称串色印刷,一般多采用凸版印刷机印刷,它是根据印品要求,在墨槽里放置隔板后,再在不同隔版里分别放入多种色相的油墨。在串墨辊的串动作用下,使相邻部份的油墨混合后再传至印版上。采用这种印刷工艺,可以一次印上多种色彩,并且中间过渡柔和。由于从印品上很难看出墨槽隔板的放置距离,故也能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如果在大面积的底纹印刷上采用这种工艺,其防伪作用将更为突出。

七、喷码防伪

喷码技术是将液体油墨通过极细小的喷嘴喷射到承印物上,并以非接触方式实现图文制作。中美史克的新康泰克、芬必得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日期为喷码机喷上的,并有喷码机长方形压痕。

八、其他防伪技术

浮雕版纹防伪技术:版纹技术是利用特殊手段对底色、文字、图案、图像等版面成份制成不同的特殊纹理的特种技术。它既可起防伪作用,又可起装饰作用,是证件、票券版面设计的理想技术。由于它的无法重复设计,无法扫描成原图,无法进行仿冒。

微缩防伪设计技术:微缩防伪印刷技术采用了当今最尖端的数码图像复制技术,其原理是将图案或文字以微缩的方式印刷在证件表面,通过放大镜图像能逼真地再现。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防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防伪技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更新,防伪印刷技术的实用范围非常广泛,因而,防伪印刷技术在众多的防伪技术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闫付江.浅谈数字水印技术在防伪印刷中的具体应用[J].科学与财富,2015,7.

[2]肖颖矗张雯单,武扬.全息数字水印技术在防伪印刷领域的应用研究[J].包装学报,2013,4.

[3]王一行.谈安全防伪印刷的应用[J].中国防伪报道,2012,5.

[4]盛潭.数字水印与防伪印刷[J].印刷世界,201,1.

[5]郅云.货币印刷中的防伪技术应用[J].中国防伪报道,2015,4.

[6]田东文,种道钽.防伪印刷技术现状及应用[J].广东印刷,2012,5.

印刷图文技术篇3

现代印刷已经发展成为

一种文化,一种艺术

本次大奖赛展示了许多精装书籍、画册、限量艺术复制品等经典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普遍有了新的提高,特别是许多精品图书,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颖书籍设计、精美的结构设计、逼真的色彩再现、考究的用料、精致的装帧等,在各方面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次大奖赛还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获奖的精品图书的书籍设计和印刷质量等方面均与国外水平相当,甚至有所超越。这种整体图书水平的提高不但迅速,而且极具爆发力和震撼力,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此欢呼雀跃。

本次大奖赛的参赛作品也向海内外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出版者、设计师、印制者和器材提供者等多方面人才共同创造出来的多功能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印刷业的实力,弘扬了中华文化。

本次大奖赛的参赛作品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把设计、出版与印刷联系起来,即把艺术作品、出版理念与印刷技术相结合,更加体现了书籍的文化内涵,这种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印艺创新之魂,也是印刷业持续发展之路。

如荣获“书籍装帧设计金奖”和“评委会特别推荐奖”的《珍邮记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如图1所示)被誉为“世界最美的书”,其就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整体创意结晶。评委会一致认为,该作品设计者深厚的中华文化功底、大师级的设计理念、恰如其分的技术把握,使设计、选材、印刷、装帧的各个细节完美统一;作品印制人以其精湛的印制技术和书籍装帧加工技术,精准地诠释和展现了作品涉及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在多种材质上印刷的图文色彩还原精准、栩栩如生,表面凹凸精致、木板镶嵌优美、背脊平整、裁切精准和外观协调,造就出无可挑剔的装帧工艺与极富美感的装帧效果,是数十年难见的一部完美艺术佳作和印刷精品。

又如荣获“限量复制品金奖”的《近现代中国绘画集萃―曹氏默斋藏》,该作品的印制人以其对近现代中国画内涵和神韵的深刻理解,尽显中国水墨画焦、浓、重、淡、清的笔墨情趣,在装帧设计上凸现出中国传统书籍装帧的特色,是国画复制中难得的经典力作和传世艺术精品。

本次大奖赛展示的许多经典纸质艺术书籍已变成了收藏品、装饰品、礼品和艺术珍品,这充分显示出印刷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地位。

数字印刷

印刷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数字印刷品作为印刷品的新生力量,在本次大奖赛中尤为突出,不仅参赛作品多,而且印刷质量好,成为本次大奖赛的一个新亮点。

如荣获“数字印刷金奖的大型摄影集―《劫》(如图2所示),其印制质量可与胶印媲美,让评委们赞叹不已。作品印制人精准地运用数字印刷技术,完美诠释出专业摄影师大景深、小光圈成像极富魅力的影像细节,精湛的印前技术让色彩真实准确、层次丰富细腻、清晰度虚实恰当,而完美的印刷色彩控制使得作品无论是在高饱和色彩、中性灰再现还是在动静纹理的精细还原等方面,均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次大奖赛中许多数字印刷精品的出现,印证了我国数字印刷作为一种新兴印刷方式,已从简单的快印业走向工业化、多元化产业,从低端质量走向高端质量,正在可变数据印刷、个性化印刷、网络印刷及高仿真复制市场上独领,并成为我国印刷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

本次大奖赛的许多作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尤其是环保材料),开始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印刷图像无论是色彩还是层次都让人眼前一亮。

1.高精细印刷技术的应用

本次大奖赛的许多参赛作品,采用国际上先进的10µm或15µm调频加网、混合加网技术以及300lpi的调幅加网技术,使图像印刷质量明显提高,具有照片级的细节,美不胜收。

2.广色域印刷技术的应用

本次大奖赛有少数高档精细作品采用高纯度、高强度的广色域4色油墨,有些在4色油墨基础上增加橙红、中绿两个专色油墨进行高保真6色印刷,使图像的印刷色域范围更广,色彩更鲜艳,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

许多先进印刷企业“以色彩管理技术为纲”来推动印刷生产的稳步发展,通过正确定义iCC特性文件,印刷原稿可在不同流程、不同设备、不同生产地点得到一致的颜色再现,保证了色彩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次大奖赛的作品,无论是精装画册还是期刊杂志,其卓越的图像质量、精准的色彩再现,都证明了应用先进色彩管理技术的实用价值。

4.环保材料的应用

本次大奖赛的许多作品,在印制过程中采用了大豆油墨、无酒精润版液、免处理Ctp版材、pUR热熔胶等环保材料,顺应了当前绿色印刷的发展潮流,也使得这些印刷企业得以“绿海扬帆”。

主要不足在于细节把控

在此次评审中笔者也发现,本次大奖赛的作品普遍存在的不足是不够注意细节。许多精装图书、期刊杂志等作品,整体印制质量都较好,但因存在一些细小缺点而与奖项无缘,笔者甚为之惋惜。

参赛作品要获奖,整体质量既要好,又要做到零缺陷。因此,当前印刷业强化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应努力把控精细化管理的几大原则,即注意细节、科学量化、立足专业、落实到位。

1.印前方面的不足

(1)有些国画复制品,一是锐化过度,出现浮雕边,失去了国画水墨自然渗化的情趣;二是国画中的墨色、线条、题款的三原色量较多,使墨色混浊、偏色,失去墨韵层次。

(2)有些风光摄影图片,一是大面积天空的青版绝网,与纸张底色不分,导致图片框架不完整;二是色相不准确,特别是肤色偏色;三是图像模糊,缺乏实度。

(3)4色印制的黑白图片存在偏色,主要是黑、灰色调中的三原色量太多,黑版量较浅,调子较短。

2.印刷方面的不足

(1)套印不准:一是图片四周不齐,有露色;二是镂空小白字没有完全套准;三是跨页图的接版不一致。

(2)图像部分或空白部分有墨点、墨皮、粘脏等弊病。

(3)单黑印刷的平网灰色调粗糙、不光洁,主要是因为黑版网点不好,存在发毛等问题。

3.印后方面的不足

(1)精装书成品存在表面不平、向上翘曲、环衬不平、三边粘不牢、三面飘口不一致、尺寸不达标等问题。

(2)平装书成品存在尺寸歪斜、溢胶或断裂、书背不平等问题。

印刷图文技术篇4

思路决定出路可变元素决定印品价值

随着数字出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印刷市场遭遇了极大的冲击。而短版、按需及个性化数字印刷却因此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个性化数字印刷品市场需求巨大。数字印刷品的个性化,体现在印品的每批、每本、每页甚至每张图和每个字都可以不同,而图形、图像和文字是个性化的基本元素,即可变元素。

按可变元素的比例分,偏文字的可变数字印刷品有书籍、会议资料、各种手册和各种票据等,偏图形、图像的可变数字印刷品有影集、画册、纪念册、台历和个性化邮票等,而两者兼具的有商业广告、海报、贺卡和各种卡证等。

在实际生产中,可变是相对而言的,印品每页上的每处内容都不同的纯粹个性化印刷品很少,有也只是简单的产品,例如名片、会议桌牌及胸牌等。目前,大部分可变数据印刷品都是每页上大部分内容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少数文字或者图像需要进行可变数据处理。例如票据,只有编号及条形码可变,而其他内容均为固定版式和内容。这种现象与目前数字印刷行业的可变数据处理技术水平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有关系。

尽管如此,个性化印刷品的市场需求仍然在上升。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数字印刷市场的潜力也是巨大的。对于数字印刷发展利器的可变数据印刷的应用而言,可变元素的选择与使用程度将最终决定印品的形式和价值。例如一本只有图像可变的照片台历和一本除了图像可变还能实现名字及祝福语等文字信息可变的复合型个性化台历,后者的可变元素更多,个性化程度更高,而这些个性化程度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印品的稀缺性和唯一性程度更高,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自然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也导致了印品间的价格差异。

可变数据处理技术让个性化印刷产业化

在传统印刷时代,得到每页不同的印品几乎是个价值昂贵的“梦想”,而在数字印刷时代,可变数据让“梦想”变成现实。一张起印、张张不同的可变数据印刷是数字印刷的最大优势。

在数字印刷发展初期,人们关注最多的是数字印刷设备。不同设备生厂商开发出了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功能和特点也不同的数字印刷设备。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硬件技术逐步成熟,人们逐渐意识到可变数据印刷才是数字印刷的闪光点和发展利器。它可以使数字印刷行业利用个性化印刷服务创建和开辟出新的市场蓝海,完全不必与传统印刷争夺印刷市场份额。

然而,可变数据印刷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这种个性化到每个元素可变且唯一的特点导致了其规模生产的难度大:一方面是要求零错误率,从原数据的提供到设计、印刷、后期加工和物流,个性化要求独一无二且信息不能有错;另一方面是数据库及软、硬件的适配度问题,在采用不同技术的众多设备中怎样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在可变数据印刷品生产流程中怎样实现数据信息的输入、转换和输出流畅,如何实现按照统一的流程和标

准进行管理和生产都需要考虑。也就是说,可变数据印刷业务既要实现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唯一性需求,又要实现速度化、产业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个性化和产业化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冤家”。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个性化需求时,数字印刷企业的可变数据印刷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实现可变数据印刷由个性化向个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目前,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增加,为个性化可变数据印刷所需要的数据处理流程提供了数据库支持。同时,各种针对可变数据印刷开发的功能完善、适用范围广、易于扩展升级的专业软件也层出不穷,例如Xmpie公司的uDirect、DirectSmile公司的VDpStudio及GmC公司的printnetDesigner等。数据库的建立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个性化印刷的产业化变成可能。

持续探索中印公司尝甜头

在提高可变数据印刷技术水平方面,各家数字印刷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下面笔者谨以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印”)为例,通过其个性化台历业务的生产及发展情况来介绍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以说明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如何帮助数字印刷企业实现个性化印品由少量向产业化转变之路。

1.可变数据处理技术

中印在2007年研发出了第一种可变数据印刷品――个性化台历,利用客户提供的数据库中的人名及照片信息(如Vip会员、企业员工、学校师生)制成了精美的个性化人名或个性化照片台历。此后,中印的可变数据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

(1)试水阶段

2007~2008年,中印应用施乐子公司Xmpie公司的uDirectprofessional软件处理可变人名台历数据(它是与adobeinDesignCS3配合使用的)。流程如下:在photoshop中制作人名可变模板,在excel中建立数据库,运用安装在photoshop中的uimage插件(动态可变图片数据插件)调用数据库中的文字及图像信息,生成带有不同人名及图像的“台历单月jpg文件包”,最后在inDesign台历模板中运行uDirect软件,调用“台历月份jpg文件包”里的图片文件,合成台历pDF文件,进行后续印刷加工。

这套可变数据处理技术在2008年以前客户定制数量及批次均较少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正常。但是从2009年开始,技术人员发现,这套可变数据处理流程已经满足不了急剧增加的个性化台历定制需求,亟需改进。

(2)二次飞跃

2009~2011年,中印改进了可变数据处理流程:通过仔细对比研究可变数据调用软件的优缺点,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从2009年开始,中印技术人员将可变数据处理流程缩减,将可变数据的程序调用软件从inDesign中的uDirect调用,调整至利用UpLan软件调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台历月份jpg文件包”后利用adobeacrobt软件生成pDF印刷文件,进行印刷加工。

从原来的需要三个软件同时运行缩短至只运行UpLan和photoshop两个软件就能处理可变数据,这与2008年时的情况相比,个性化印刷品的可变数据处理速度从最多200本/天提高到了平均410本/天,生产能力提高了1倍还多。但是即使这样,到了2011年,这种流程还是满足不了客户集中定制个性化台历的需求。

(3)流程进一步优化

2012年,中印又将可变数据处理流程进行了调整,运用了新的可变数据处理软件Vimage。原来的UpLan软件需要技术人员从后台编写必要的可变信息语言调用程序,而现在,在Vimage界面上技术人员就能直观选择功能按钮进行可变信息定义操作。流程如下:在photoshop中制作人名可变台历模板,在excel中建立数据库,运用Vimage软件调用photoshop软件,并将数据库信息置入人名可变台历模板中,直接生成pDF印刷文件,进行后续的印刷加工。个性化印刷品的可变数据处理速度从平均410本/天提高到700本/天。同时由于软件使用界面从后台语言编程转换到了在前台面板上的按钮操作,降低了对熟练技术员工的依赖性。

2.可变数据印刷品质量控制

在可变数据印刷品质量控制上,中印分两大步骤进行。

第一步:在印前设计阶段完成个性化数据信息的检查与校对。在建立可变数据库时,中印的技术人员就提前将数据处理得规范有序。例如提前筛除可变元素中文字部分的生僻字及乱码,图像部分提前做好色彩管理并制作成统一尺寸。这样可以避免个性化信息在源头上出错,同时由于在印前阶段就解决了个性化数据流问题,这就避免了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可变数据软件和硬件不适配带来的问题。

第二步:在印刷加工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印刷环节的质量控制外,针对个性化印刷品,生产人员在印刷中会对照数据库表进行抽查。在印后打包环节会对照数据库表进行逐本校对打包,并且在外包装上贴上个性化的名单表。这些质量把控环节可以使可变数据印刷品在最终交给客户时,达到零错误率要求。

由于数据库的准确无误和可变数据软件的合理选用,慢慢地,中印的个性化台历走向了产业化生产之路,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可变数据印刷品的研发和客户定制业务,目前中印已经由个性化台历这一种产品发展到了个性化挂历、成长画册、小升初画册、报纸、明信片、纪念册、门票、邀请函、生日贺卡、优惠券及执法证等多种个性化印刷品,这些自主研发的可变数据个性化印品为中印带来了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创意与技术并存个性化二维码台历的实现

在2012年“科印杯”数码印刷作品大奖赛中,中印自主研发并印制的一款“才华横溢”个性化人名及二维码祝福语台历获得了铜奖。这款台历除了应用普通的文字及图像可变技术外,还应用了目前热门的二维码可变数据印刷技术。

这款台历里的二维码分两大类:一类是在台历封面上的带有公司信息的二维码,另一类是分布在台历中的节日或者客户指定纪念日上印有的含祝福语信息的二维码。第一类二维码是从企业角度出发,起到了链接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作用。用户只要通过读码软件扫描该二维码,就能进入指定的公司网页进行浏览或扩展性阅读,除了台历本身的广告宣传外,还能使用户与企业进行互动和二次“对话”,延伸了台历的广告宣传作用,为企业增加了进一步与目标用户进行沟通的可能性。第二类二维码是从客户使用角度出发,使个性化印刷品成为一种创意礼品,带给用户惊喜。根据客户的个性化要求,技术人员将文字性祝福语信息转换成二维码,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个性化信息定制者的私密性,同时也让最终收到该二维码祝福语信息的人充满了期待与惊喜!例如:恋人在向对方表白时,一款带着对方姓名及照片的二维码台历,既能体现送礼人的用心,又能通过二维码所含的潜在内容有效传达送礼者想对心仪对象表白的话语。

这本个性化二维码台历也代表了中印的两种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发展方向:二维码数据可变技术和复杂定位可变数据技术。

复杂定位可变数据技术的要点为:运用可变数据软件,在可变的图片版面上,放置可变的文字或图片信息,实现双向动态可变。例如在指定的台历月份上的指定日期中,利用软件自动放入动态的客户生日祝福语文字信息或者生日蛋糕的图片信息,甚至放入动态生成的综合了文字与图片可变的二维码图片。

印刷图文技术篇5

1丝网印刷的特点优势

丝网印刷与其他印刷形式相比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艺术设计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丝网印刷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油墨,如油性、水性、粉体、合成树脂乳剂型等。这些均可以利用,这也决定了其应用范围的广泛。另外丝网印刷的版面比较柔软,其版面比较柔软且具有一定的弹性,适合在布料和纸张等软质物品上进行印刷。另外在玻璃、陶瓷等硬质物品上也可以实现印刷。丝网印刷还具有的一个特点就是墨层厚实,具有较强的覆盖能力。[1]受印刷物表面的形状和面积的影响较小。丝网印刷不仅可以在平面上进行印刷,同时在球面或者在曲面上也可以进行印刷,印刷物品的大小也不会形成障碍。这说明丝网印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用性。此外丝网印刷也具有较强的耐光照性能,丝网印刷可以适用于各种涂料,且不受涂料颗粒粗细的影响,即使颗粒比较粗的涂料同样可以使用,丝网印刷具有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强的耐光照性,可以达到耐光性和荧光性的印刷效果。把耐光性涂料在印刷过程中加入,印刷出的印刷品具有较强的耐光性。在一些大型的户外广告中可以加以运用,保证商标长久不褪色。丝网印刷的印刷方式灵活多样,其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相比具有方便、材料便宜、印刷方式多样的特点,印刷效率高且较为省力,可以进行手工印刷生产,也可以进行机械化生产。

2丝网印刷的原理、工具及制作过程

丝网印刷是孔板印刷中国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将丝网紧绷于网框上,在丝网上制成堵塞非图文部分的网孔模板。图文部分的网孔可以透过油墨,利用刮板进行加压,将图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物上。现在制版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感光胶紫外线固化的化学制版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涂抹,最终形成感光胶膜。之后将图文的地板贴于已经烘干的紫外线胶膜上晒版,再经曝光、冲洗、印版等工序将凝固的感光胶冲洗干净,最终将印刷图案呈现在承印物上。丝网印刷之前对于不同的丝网应该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印刷品进行印刷。对于漏墨量较多丝网运用其进行印刷时则应该印刷那些表面较为粗糙的承印物。例如,皮革和帆布,这些承印物吸墨量较大,漏墨量多、丝网目数低的丝网更适合印刷这些物品。对于目数高、漏墨量少的丝网更适合印刷材质细腻、光滑,吸墨量少的承印物。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最终的印刷质量,也可以避免油墨的浪费。印刷前设计人员应该设计出更适合印刷的作品,待印刷的作品颜色上应该有更强的层次感,不同颜色间有一定的反差,这样的作品用丝网印刷可以有更好的效果。对于线条、网点等紧密、细致的作品则不适合运用丝网印刷,可以选择其他印刷方式。丝网印刷中原稿件的图文线条、网点进度要求等与普通的印刷方法有不同之处,如果丝网印刷的原稿的线条、网点等相当精细,这会增加丝网印刷以及丝网印刷制版的难度。因此,运用丝网印刷时印刷的产品原稿不宜过于精细,过于精细会影响最终的印刷效果,导致原图失真。[2]丝网版制作时所需要的工具有200目以上的丝网、刮板、封网胶、网框、涂料、洗网液等。目前丝网印刷运用最广泛的制版方法是感光制版法。丝网版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步骤:首先需要将设计好的设计图用透明菲林进行分色制版,另外将配制好的感光胶在暗房内用刮槽刮到丝网上,将烘箱烘干,根据印刷需要可重复几遍。然后需要晒版,菲林贴于丝网版上之后在紫外线下进行曝光,曝光之后将多余的感光胶膜用水冲掉,然后晒干、封网。最后把晒干后的网版固定在机械印台或者手工印台上进行印刷。

3丝网印刷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丝网印刷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诸多领域得打了良好运用,也产生良好的运用效果。其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使艺术设计更加多样化,艺术设计效果也更加新颖、独特。下面对丝网印刷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做具体分析。

3.1丝网印刷艺术在艺术设计中应用的技术要点

丝网印刷同其他印刷一样需要将原稿的图文和色调准确的再现出来。丝网印刷和其他印刷方法在采用原稿的原则上差别不大,但是在具体印刷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的地方。这主要由丝网印刷的性质所决定的。丝网印刷所具有的特点是印刷墨层厚实、色泽鲜艳,在印刷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展现丝网印刷的实际效果。丝网印刷制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线,最终达到再现原稿的要求。丝网印刷比较适合表现文字或者线条明快的单色成套色原稿。这样可以表现出清晰的层次感,对于颜色的对比反差等能很好地显现出来。选择这样的原稿进行印刷可以使艺术设计具有更加丰富地表现力,通过厚实的墨层可以将颜色的明暗对比以及立体感充分表现出来,使印刷的原稿更具有质感,艺术表现力更加充分。丝网印刷绷网时多采用正绷网形式,这种绷网形式操作比较方便,能够充分利用丝网,同时可以节省丝网的边角料,减少丝网的浪费。在套色印刷时一般不采用正绷网,因为套色印刷选用正绷网易出现龟纹,影响最终印刷效果。套色印刷可以选用斜交绷网,这样可以更好提高印刷质量,可以有效增加漏墨量,具有的一个弊端是会造成一定的浪费。绷网的角度需要充分把握好,对于印刷精度高的印刷品如果绷网角度把握不当会严重影响印刷品质量,所以应当根据实际印刷要求,准确把握绷网角度。丝网的选择也是丝网印刷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一个因素。选择丝网时最先需要考虑的是油墨通过丝网的难易程度。中间色调选用油墨时应当选择透明度高且颜料颗粒比较细微的油墨,这样可以充分保证油墨的通过性。各种油墨中塑料油墨的通过性能最优良。

3.2丝网印刷在艺术设计中的未来发展

近年,国内外对于丝网印刷的理论研究正在不断深化,对丝网印刷的研究也更加全面,认识也不断深化。其在未来发展中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些新的科学技术会在丝网印刷中加以应用。如CtS技术,这种技术也称为数字化直接制版技术,在丝网制版中无须胶片,只需通过电脑直接在预涂感光胶的印版上喷涂一种阻光油墨即可形成图像。再经过晒版、显影等即可得到印版。此外在未来新的工艺还有直接成像制版发,这种方法不需要涂感光胶,只需涂上一种特殊的化学材料即可。然后利用计算机将图像直接扫描至化学材料上,使其发生反应,再用水进行冲洗,最终形成图文印版。

4结束语

印刷图文技术篇6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数字印刷技术概念不同.其中有几个比较常见的数字印刷技术概念:按需印刷.可变信息印刷,个性化印刷和远程印刷等。

 

①按需印刷

 

市场上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印刷的总目标,是一种针对性的印刷。印刷数量的多少并没有太大的限制,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可以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印刷,也可以实现一张纸的印刷,另外也可实现零库存。

 

②可变信息印刷

 

印数作业中的信息是可以变动的,变动是绝对性的。同时输出的两张纸可能印刷的内容并不一样.具有不同的版式.尺寸和内容.另外.不同的材质等也是可以的。若从出版角度出发.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装订方式.

 

③个性化印刷

 

这种印刷模式是一种比较高级的印刷模式.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一种自定义的印刷,中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变动,也可是对文件的个性化和高质量的个人资料进行印刷。

 

④远程印刷

 

远程印刷利用网络这种先进的科技环境.在不同地区,利用印刷设备.完成输出印刷,

 

2.喷墨成像数字印刷技术

 

喷墨成像印刷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印数技术,整个印刷作业不需要接触,也不需要压力.不需要借助无印版的数字成像技术,相比传统印刷减少了印刷设备,节约胶片和版材等,能够在不同的材质上印刷.也不受不同厚度和幅度的限制。在喷墨系统中,按照不同的喷墨方式,可以将这种技术分为两种,按需喷墨技术和连续喷墨技术。

 

3.静电成像印刷技术

 

该技术在图文和数字印刷机组成的系统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印刷技术.相比较传统印刷.在印刷前.数字印刷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工作,生成后的图像并不马上经过后续的处理工序.而是暂时被储存起来.可以放置在专门的储存系统中.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然后进行相应印刷输出作业。数字印刷材料种类及特征。

 

1.电子油墨和粉末

 

①电子油墨

 

在数字印刷中.一种新型的油墨电子油墨进入到了印刷行业,多使用在数字印刷术中。在其构成成分中,油墨微粒是带电的.在具体的印刷作业中,借助电子,实现对颗粒的控制。电子印刷颗粒具有较小的尺寸.通常来说,较小的尺寸为1一2微米.正是这种较小的尺寸.能够提升印刷的质量.具有分辨率和光滑度高的印刷效果.能够对图像边缘进行锐化.使图像层非常薄。

 

②电子油墨特征

 

a.亮度和分辨率高.耐持久像传统油墨一样.电子油墨所含成分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电

 

2.印刷纸张

 

①墨水载体-纸张

 

对输出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是纸张水分含量.影响或高或低的图像质量。纸张含水量大容易导致纸张的卷曲:纸张含较低的水分时.多有静电现象产生.容易将纸张卡住.导致送纸频繁。为了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具体的生产作业要合理控制温度。通常来说.纸张如果具有较好的挺度和光滑度.能够提高印刷的质量.有利于改善印刷设备.印刷生成的图像比较理想。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能够满足这种要求.

 

釆用了先进的印刷技术。相比较之下的卷筒纸数字印刷机却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要求较高质量的印刷纸张,要具有良好的光滑度和挺度。子油墨是充了电的.相比较传统油墨,阅读起来更加方面„电子油墨印刷的文字亮度清晰.分辨率高.可以实现180度的旋转。

 

B.强大的适印性电子油墨使用的印刷材质较为广泛.能在塑料.纺织品和纸张等材料上印刷。虽然液晶显示器能够将影像投放在玻璃上,但是比较沉重.容易破碎。相比较之下的电子油墨.却能够较好地在塑料上显示,弹性感较高.是一种超薄状态,不容易造成破碎。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标准本色域基础上.电子油墨已经被使用到这方面,额外添加了橘红色和紫色.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色彩呈现能力.相比原有的4种色彩.色彩展现能力较为突出。

 

②静电照相数字印刷用纸

 

从显影方式划分角度出发,可以将静电成像技术分为两种.液体墨粉显影和固体墨粉显影。无论是液体墨粉显影.还是固体墨粉显影.都要能够和印刷纸张匹配,满足纸张表面温度的要求.能够匹配纸张的性能.对纸张导电能力不敏感。

 

③喷墨用纸

 

喷墨用纸通常使用水性油墨。纸张和水性油墨接触后.将油墨迅速吸收.在纸张内部扩展开来.不利于图纸色彩和清晰度的呈现。在特殊涂布技术的基础上.生成的喷墨打印纸是比较优质的,吸收对象扩大化,能够吸收水性油墨.即使是吸收过后,也不会发生油墨的扩散.生成的印刷图粉末分析数字印刷粉末材料主要成分发现.其有两部分构成,一种是单组分墨粉.另外一种是双组粉墨粉。单组分墨粉有两种:带电的单组墨粉和不带电的单组墨粉。粉末转移不需要载体。单色黑白印刷色粉的主要构成成分为氧化铁.相比较之下的双组分色粉多使用在彩色应刷机中。上组粉磨粉的构成结构中有色剂和载体颗粒两部分。着色剂具有绝缘性,不带有电,载体是带电的。在印刷过程中.借助载体平台.着色剂固着在上面.完成印刷作业。

 

文看起来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都十分明显.还能够实现还原。

印刷图文技术篇7

Zhaiwenwen

(Shaanxipolytechnicinstitute,Xianyang712000,China)

摘要:本文从丝网印刷的发展脉络入手,在与其他印刷方式的比较中,对其涵义、内容题材、造型、表现形式及工艺技术的应用等进行条理化分析。旨在对丝网印刷的艺术表现进行探究。通过论述,进一步加强丝网技术无论是在艺术实践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丝网印刷的艺术表现的价值,使古老的丝网印刷技术散发出新的生机,为我国国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abstract:Startingfromthedevelopmentcontextofscreenprinting,thisarticleanalyzedtheapplicationofitsmeaning,content,theme,style,formsandthetechnologybycomparingwithotherprintingmethods,aimingatstudyingtheartisticexpressionofscreenprinting.throughdiscussion,itfurtherenhancedtheapplicationofscreentechnologyinartpracticeorthesociallife,andenhancedtheitsvalueofartisticexpression,tomaketheoldscreen-printingtechnologydisseminatenewlife,provideusefulreferenceforournationaleconomyandculturaldevelopmentandplayanactiverole.

关键词:丝网印刷生命力应用传承

Keywords:screenprinting;vitality;applications;heritage

中图分类号:tS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311-02

0引言

丝网印刷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工艺技术,起源于中国,发展于西方,其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艺术、生活相互交织与和谐共处的理念。

丝网印刷即用丝网作基材,借助阴、阳型版的一种孔版印刷技术。日常生活中的印染面料、背包图案、壁纸、t恤图形设计及各种产品上面的标志等等,大多都是通过丝网印刷得以最终体现。

1丝网印刷的旺盛生命力

丝网印刷在现代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1700多年前的技术在今天依然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从直接的角度看,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从间接的角度看,则是唯一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人类对视觉文化需求的最深层的原因,主要是由视觉感受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所决定的。

具体地说丝网印刷主要应用在下述几方面:①纸类印刷:美术印刷――广告、画刊、日历、灯笼纸等。②建材印刷――墙纸,壁纸、塑料印刷。③木制品印刷:工艺品――漆器、木制工艺品、玩具。④金属制品印刷金属筒、金属器皿、金属制品。⑤玻璃、陶瓷制品印刷。

2丝网印刷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

2.1丝网印刷在企业文化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时代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得以解放,社会大众审美意识的提高,加上丝网印刷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传播,60年代摇滚乐和嬉皮运动的兴起,使t恤衫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服饰。在这个时期,t恤衫又多了一个属性:就是胸前印制许多标语与图形,表达人们的心声与姿态。有些精明的商人发现了它的广告与明星效应,因此很多厂商开始大量生产t恤衫时纷纷在胸前印上一些宣传标语与图形。所以,60年代t恤上文字和图形,大都跟音乐有关系。

在当代t恤DiY个性表达的快速传递由于丝网印刷有其他印刷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其速度快,形式多,个性化,互动性强等。这也为各种文化潮流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延伸。

新技术(电脑与数码技术)的提高,新材料的出现,新工艺的探索,使得丝网印刷的成本降低,制作简易,方便快捷,不再是那么的繁复,丝网的体恤DiY制作可以被常人所掌握。受众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通过丝网印刷制作个性化的t恤,这样减少和避免了工业时代大机器生产带来的无数次尴尬的“撞衫”。

2.2丝网印刷在家居软装饰中的应用丝网印刷在家居软装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波普风格的家居环境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例。家中波普风是大胆热情女性的最爱,其前卫的设计往往并不复杂,有时候也许简单得出人意料。

波普艺术的表现方式瓦解了现代主义的紧张感和严肃感,为享乐主义敞开了后门。因此,各种奇怪的、特殊的产品造型、表面装饰、图案设计都使得新时代的人们大吃一惊、眼前一亮。

但是对于任何一种风格来说,它的回潮不是全部照搬以往的内容与形式。波普风格的再次流行,是顺应这个时期家居文化的需要,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内容,而是把实用的元素揉和了进来。

2.2.1在家具装饰中的应用与以前的波普家具相比,现代家具在设计上收敛了很多,毕竟真正能打入市场的都是那些将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波普家具的设计大都带有一种玩世不恭的气息,以高度娱乐、戏谑、玩笑的艺术表现手法,与传统的家具设计相比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它打破了功能主义设计观念的束缚,强调物品的装饰性,利用丝网印刷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使用鲜艳颜色,展现出与功能主义完全不同的设计新观念,特别受到一些开放青年们的喜爱。要使家居环境更具波普风格,不仅可以在家具上下功夫,还可以在装饰品上做文章。波普风格装饰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利用丝网印刷快捷方便的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居住空间改头换面,达到标新立异的视觉效果。

2.2.2在玻璃装饰中的应用玻璃具有平整透明,能遮挡风雨,容易擦洗等优点而广泛应用。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要,在玻璃上美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也越来越多的采用丝网印刷,曲尽其妙、巧夺天工,它可以很好地将玻璃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在一起,为人室内环境创造色泽斑斓装饰效果。因此,不仅在门窗、水杯、茶几、电视柜等物品广泛应用,还在墙体、墙面装饰中大量应用。

2.2.3个性陶瓷制品,打造清爽家居现代陶瓷与生活、时尚的紧密关系被人们越发重视,它结合丝网印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进步,使陶瓷变得更加美观和时尚,已经超越了最初的卫生概念,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如:通过丝网印刷印制各色图案的卫浴产品、时尚典雅的陶瓷器皿等……哪怕只是几朵小花的点缀都会让稍显冷清的空间充满温情。

陶瓷器皿的表面装饰也已由传统的手绘和喷彩改为方便快捷,实用为上的丝网印刷与贴花纸转印。

丝网印刷的印花技术使得家居环境更加美观,此外丝网印刷艺术在壁纸印制中充分运用。可以说丝网印刷可以融入到家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丝网印刷在家居软环境的艺术表现方面有着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2.2.4现代印染技术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图案是人类感知自然世界中的各种物象,并形成各种图形。丝网印刷的图形具有其特定表达的含义,如生命之树纹样主要以树为蓝本,或单独表现,或与动物、人物相结合,装饰感很强,在全世界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的文化圈有着不同意义。

①复古思潮的影响。借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借古喻今”。以现代服装面料、现代金属材料、现代日用器物造型作基础表现介质,附加以完整的传统装饰图案或重新构成的传统装饰图案,或淋漓尽致的、或“断章取义”的从不同角度去体现,远古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古典式的中国人文思想与现代个性化思潮的相互交融,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材料介质)与民族个性潜移默化。②在个性化思潮中的渗透。中华文明经历了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任何形式的中国现代文化理念与艺术表现语言都不能脱离其轨道,丝网印刷也是如此。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t恤文化还是现在的涂鸦等,其表现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传统书法的飘逸洒脱、绘画的泼墨豪情、诗词歌赋的节奏韵律等个性张扬的一面,最终得以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在不同介质上体现出来。如火如荼的旅游产业更能体现个性化思潮,其中的旅游产品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地域风情,民族文化。等等这些都在打造“民族的即是世界的”这一更大的个性化思潮。

3结论

丝网印刷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工艺技术。说其古老可以追溯到我国秦代,说其年轻,是由于其设备简单、技术易于掌握、操作方便,制版简易、成本低廉,印刷方式适应性强、快捷灵活多样,印刷色彩鲜艳、颜色饱和厚重,艺术效果强等特点,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紧密与变革中的社会思潮、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创作、生活生产等相互交织,共生存,共发展。因而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在我国,丝网印刷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缓慢。即使作为艺术形式的丝网版画也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丝网印刷技术才进入到美术院校。因而无论是在丝网印刷艺术表现上的研究,还是在丝网印刷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探讨与尝试上都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和挖掘。

丝网印刷的进步是随着社会思潮运动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前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彼此不可或缺。因此,如果要想构建完整的丝网印刷理论体系。对于社会思潮运动、科学技术、艺术与美学、艺术与设计、材料学等方面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出于时间及资料有限等原因,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同时,这些不足也是进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贾静茹.实用丝网印刷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10).

[2]朱立德.论丝网印刷的现展途径[J].企业家天地,2007,(4).

[3]胡昌盛.中国丝网印刷的表现形式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9,(2).

印刷图文技术篇8

关键字:网点加网技术调幅加网调频加网影像图加网

abstract:inrecentyears,asChina'sremotesensingtechnologydevelopment,theimagemapusedmorewidely,andbecomeoneoftheimportantsurveyingandmappingfieldsurveyingandmappingproducts.Butitsinprintissueofresearchinthefieldofbutrelativelylagsbehind,theprintingwhencannotwillhighresolutionimagesofperfectreplication.thispaperwillbefromtheimageandtheperspectiveofnetworkbasedonstudyingthedifferentwaysofanetincreaseofimagemapimageofprintingcopy,andthesolvingmethods.

Keyword:networksandnetworktechnologyandnetworkFmandnetworkamandnetworkimagemap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网点在影像图印刷中的作用

网点作为图像印刷的基本单元,起着表现原稿阶调层次浓淡变化的作用[1]。在印刷效果上起着组色的作用,并能够接受、转移油墨和调节油墨量大小。加网技术就是将连续调的图像离散为网点群的组合的过程。它对印刷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为了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加网技术一直是印刷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含了网点的大小、形状、加网角度等等。现有的加网技术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调幅加网,一种是调频加网,还有一种是混合加网。其中调幅加网在印刷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加网技术,也是地图印刷中最常用的。一般的地形图或专题图等普通地图,使用调幅加网完全能够满足图像的复制要求。但对于影像图这种对细节表现要求较高的精品地图来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无法克服的问题。

2.调幅加网在影像图印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影像图常常被当做普通的彩色图像,使用常规的加网和印刷方式,进行出版印刷。这样印刷出来的图像在观看距离比较近时,或将图像放大后图像会显得比较“粗糙”,有颗粒感,画面不够细腻,细节表现力差。下面就将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选取一块影像地图,如图2.1所示。进行加网实验,加网参数为:输出分辨率2400dpi,加网线数175线/英寸,圆形网点。这也是彩色图像常见的加网设置。

图2.1影像图采用常规加网效果图

从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加网后的图像被放大到一定的程度,或者观看距离足够近时图像的颗粒感、粗糙感就会很明显,图像的细节部分也无法清晰辨认。而类似于影像地图这样的精品地图来说,往往为了看清楚某个细节会拉近观看距离,使得常规调幅加网的弊端轻易地就暴露出来。当然这个缺陷,可以通过提高加网线数来得到一定的弥补。但是在一定的加网输出分辨率下,提高加网线数必然会相应的损失一部分色阶,使颜色产生并级现象[3]。

3.影像图加网方法探索

通过对前面的图像加网后的效果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图像画面“粗糙”、还是有“颗粒”感,都是因为网点尺寸比较大的原因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减小网点尺寸,方法有两个:一是提高加网线数,二是采用调频加网。

3.1提高加网线数

在不改变输出分辨率的条件下,提高加网线数虽然能够达到减小网点大小的目的,但会减少图像的阶调层次[4]。例如,当发排条件采用175线/英寸,2400dpi时,单个网点理想状态下能够表现出约196个层次。而当加网线数提高到240线/英寸时,单个网点就只能够表现出约100个层次。这样必定会降低图像的色彩质量,如果要保证有足够的阶调层次,就必须在提高加网线数的同时提高输出分辨率[5]。如果要使图像在240线/英寸的加网线数条件下的阶调层次,能够达到加网线数为175线/英寸,输出分辨率为2400dpi时的阶调层次,就必须提高输出分辨率至约3360dpi。这样的输出质量,在实际的印刷条件下实现的困难比较大。目前能够实现高加网线数、高分辨率条件下的印刷品生产企业还少之又少,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拥有高科技设备以及标准化的生产条件。相对于我们这样的印刷条件,很难达到印刷要求[6]。

另外,提高加网线数能够减小网点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图像的精细程度,但效果确是有限的。如在图3.1中,图像的加网线数为300线/英寸,网点仍旧能够被识别出来。因此,通过提高加网线数来获取更高的图像质量,也存在较大的困难,其效果也是有限的。

图3.1加网线数为300线/英寸的图像加网效果

3.2采用调频加网

在相同的输出分辨率条件下,和调幅加网相比调频加网有着更加清晰的效果,阶调损失少,无龟纹等优点[7]。调频网点这些优点正好适合精品地图的印刷,也能够较好地解决上一节中提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说明调频网点的在印刷精品地图上的优点,对同样的影像进行加网实验如下:

对图3.1采用调频方式进行两次加网,输出分辨率分别1200dpi和2400dpi,并与原有采用调幅加网方式加网的图像进行对比,效果如图3.2和图3.3所示。

图3.2影像图调幅加网细节效果图

图3.3影像图调频加网细节效果图

从图3.3可以看出图中红色框选的区域,在被放大后经调幅加网的图像细节已经看不出轮廓了,但经过调频加网的图像,仍然能够清楚的看见图像轮廓并能够很容易的分辨出是何物体。即便是采用1200dpi分辨率加网的图像的清晰度,也远远优于调幅加网的图像。总的来说从上面的对比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图像在选用调频加网时,输出分辨率越高图像就越清晰。并且当调频加网分辨率远远低于调幅加网分辨率时,仍能够表现出更清晰的图像细节。另外由于调频加网往往都会采用抖动技术,来分散加网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图像阶调层次得到了最好的保留[8]。

4.结论

但由于调频加网网点比调幅加网网点小,因此在印刷适应性上不及调幅加网网点[9]。但这一点可以在保证图像效果的基础上,减小输出分辨率到一定的数值,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个弊端。但综合考虑,调频网点更适合于精品地图的出版印刷。在设备更新、人员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调频加网技术将来在精品地图印刷中,一定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振龙.加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前景[J].今日印刷,2007,(3):58-60.

[2]马金涛.加网技术探讨[J].丝网印刷,2007,(4):35-37.

[3]何京.加网技术的优点及解决方案[J].广东印刷,2004,(1):23-24.

[4]姚海根.数字加网技术[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0.

[5]胡维友.300网线与150网线印刷品的比较[J].printword,2003,(9):4-6.

[6]王成林,唐正宁等.基于am/Fm半色调的混合加网算法研究[J].包装工程,2008,(3):15-17.

[7]吕明珠.调频网点印刷适应性探讨[J].今日印刷,2008,(9):23-26.

印刷图文技术篇9

会议由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蒲嘉陵先生主持,他表示这是其最近参与的会议中听众质量最高、人气最火爆的一个。实际上,来自六大厂商的精彩演讲和面对面的互动谈话,是抓住听众内心的亮点和精髓。

首先,北人集团公司总经理、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培武先生进行致辞,作为传统印刷机械制造商“北人”的负责人,他以“数字印刷未来之选”为主题,对数字印刷的蓬勃发展给予了极大肯定,认为“数字印刷时代已经来临”,并且表示兰达纳米图像技术、惠普pagewide打印技术和memjet高速喷墨技术有可能改变业内格局。

随后是本次会议的金牌赞助商高层致辞,惠普indigo/inkjet数字印刷大中华区总经理徐曼女士以“跨界的冲击”为背景,讲述惠普如何驱动印艺产业的转型。她强调,惠普以强大的it技术优势正在引领所有印刷应用的转型。

“2013中国数字印刷联盟高峰年会”主要分为三大环节,分别探讨印刷的变革与发展、数字印刷技术如何加速业务创新与转型发展、出版的未来和对策。

第一个环节:探讨印刷业的变革与发展

作为数字印刷领域的领军企业,惠普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可谓首屈一指。此次会议,惠普打印与产品信息集团indigo数字印刷业务部副总裁兼总经理alonBarShany以“从毕到indigo”这个全新角度出发,讲述了印刷的演变史和20年来惠普indigo创新带来的卓越价值。他认为,在“21世纪革命――云”的影响下,印刷业并非因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崛起而遭受冲击的唯一行业,而惠普indigo的独特解决方案正是致力于帮助广大用户不断紧跟时代变革而获益。

被称为印刷业“乔布斯”的兰达公司总裁兼Ceo班尼・兰达也出席了本次会议,他的到来备受期待。在以“21世纪的数字印刷”为主题的短短30分钟演讲中,会议现场掌声不断,他首先讲述了自己在过去35年间从创建indigo、推出e-print1000,到投身纳米技术研究,然后再回到印刷领域并于Drupa2012轰动展出纳米印刷机的历程。其次,他介绍了数字印刷的变革以及渐成主流的发展趋势,并且表示中国印刷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他还认为,纳米图像印刷技术将在未来印刷业变革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二个环节:数字技术如何加速业务创新与转型发展

富士施乐亚太区战略推广高级经理timothyHoward先生在其精彩的演讲中,既介绍了全球数字印刷的发展现状,又告诉大家如何促进客户的业务发展并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利润。他认为,随着数字印刷的迅速发展,彩色数字印刷在未来几十年将继续急剧增长,因此印刷企业已经到了转变自身赢利模式的时候。此外,还他引用达尔文的话“能够存活的物种,既非最强的物种,亦非最聪明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改变的物种”,强调富士施乐将努力帮助用户适应印刷业的变革并取得成功。

柯尼卡美能达日本总部商业印刷事业统括部部长Junichiarai先生在“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商业模式新思路”的演讲中介绍了对数字印刷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的看法。他认为,尽管数字印刷目前作为胶印的补充,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印刷技术正促进并引领着整个印刷业的创新和发展,并创造了新的应用领域。借此机会,他还向现场听众介绍了柯尼卡美能达的几款数字喷墨印刷机,以及这次展会带来的新产品和非常有价值的商业解决方案。

eFi全球销售部副总裁Frankmallozzi先生认为,数字印刷是未来10年推动业务增长的技术新引擎,目前中国印刷市场总额位居全球第二,未来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印刷市场。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物品的关注,将驱动数字印刷市场的快速增长。他表示,eFi更关注客户的成功,并且与大家分享了许多国内成功的客户案例。

佳能亚洲总部商业打印产品部总经理布拉克・罗杰先生用流利的中文向大家介绍了“全新图书出版印刷业务”,不仅与大家互动探讨了媒体的未来――图书的未来,而且分享了数字图书市场趋势和数字图书商业模式,此外还针对当前图书出版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佳能的数字图书生产技术。

第三个环节:共话出版的未来与对策

来自6家印刷企业和出版社的高层分别就“出版的未来与对策”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数字设备有限公司运营和发展执行官&技术总监叶弱水先生指出了跨入按需出版领域的问题:一是更关注清晰的赢利模式;二是行业变革过程中技术队伍的建设;三是新技术的应用也会涉入内部管理问题。

知识产权出版社主要承担着专利文献的出版工作,特点是种类繁多但印量极少,总编欧剑先生在此分享了他们从最早尝试到现在成功应用数字印刷这个过程所经历的酸甜苦辣,并且表示现在知识产权出版社已经离不开数字印刷。

虎彩集团总裁陈成稳先生在互动中提到,公司2010年才开始接触数字印刷,随后3年陆续投入了惠普几千万元的设备,旨在寻找数字印刷这类“种子业务”。

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春林先生认为,开展数字印刷是必然选择,目的是如何在出版印刷市场活得更好。盛通95%以上的业务都来自出版物印刷,十分关注各种新的印刷应用,并且计划在上海的金山工业园区建立按需印刷示范基地。

中印集团数字印务有限公司在国内比较早地开展了数字快印业务,公司总经理杨信伟先生表示,中印集团打造按需出版的原动力是:企业本身定位于高端印刷;通过按需出版来解决客户在资源和资金方面的痛点;以做断版和绝版书为切入点,实现文化“传承”;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

印刷图文技术篇10

 

关键词:版画;科技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绘画艺术看起来和科技发展、工业革命之流的事情一点直接联系都没有,然而有一门隶属绘画范畴的艺术——版画,却恰恰出自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它出身自印刷技术。版画依其印刷原理可分为凸、凹、平、孔四种,按制版材料通常分为铜版、木版、石版、丝网版。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乃是我国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和纸张的发明更推进了世界文化传播的行程,加速了文明的传播与进化,更让我们得以告别蒙昧,照见真知。仅以此文略述印刷术及脱胎自印刷术的版画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大概在四千多年前,最早的凸版模型诞生了。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此时冶金技术尚不发达,主要以玉石篆刻(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属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为主,后来青铜器冶炼技术逐渐发展,到了周代时,以青铜器为主的“周玺”逐渐兴起,到了汉代印章到达兴盛,史称汉印。汉印可以说是相当的发达,西泠八家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大约到了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拓碑也开始盛行起来。同时,雕版印刷术也正在逐渐萌芽。东晋时期的一位道人葛洪在其所著《抱朴子》一书曾经记载:“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这说明在此之前雕版印刷雏形就已形成。到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开始流行,目前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唐代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经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七个印张连接折叠而成,图中释逝牟尼坐在“邸园精舍”的莲花宝座上,对弟子菩提长老及一千二百五十名信徒说法,卷末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价为两亲敬造普施“的字样。到了北宋初年,由于经济的发达,四川地区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即纸币的最初形态,宋仁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远早于德国人谷登堡1440年发明的铅活字。活字印刷术是世界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极大的促进了文明的传播和发展。此后中国的木刻版画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少有规模有影响的版画印制组织,比较著名的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杨家埠等。 

一直到明代,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工具都由我国率先掌握,欧洲人最早掌握的印刷术是木刻印刷。欧洲木刻印刷始于何时,目前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十字军东征是一个标志。十字军从中亚带给欧洲大量的纸张印刷品,包括纸牌以及带有插图的宗教印刷品。具有确切记载的出现在公元140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宗教肖像和政治领导肖像木刻印刷,这些圣像与文字编排在一起,成为具有插图的宗教书籍。到了15世纪中叶,意大利的金银器匠发明了铜版制版印刷,用来大量复制小幅圣像及书籍插图,同时也用于精细复制油画,此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石版印刷取而代之。 

到了近代,中国陷入战乱与闭关,无论经济还是科技发展都停滞不前,而欧洲正在大步的进行着科学改良试验。自炼金术诞生以来,欧洲人在化学研究上颇有成效,德国巴伐利亚松尔堆芬采石场特产一种质密和细腻的浅色石灰岩板,18世纪后期,塞内菲尔德发明了石版印刷并于1800年在德国奥芬巴赫开设了第一家石版工坊,他用油脂性笔在石板上面作画后,用阿拉伯树胶与硝酸的混合液涂覆,于是石版中的碳酸钙在被硝酸腐蚀之后会和油酸化合而得脂肪酸钙,具有亲油抗水的特性,而非油脂部分和硝酸反应生成亲水的氧化钙,之后滚筒上墨,油墨就会被图形部分所吸附,从而把图形转印至承印物上。正是由于这技术的革新,使得石板一发不可收拾,一路攻城略地,迅速的在欧洲取代了木版和铜版在出版业的位置,鸦片战争后,石印技术传入上海,对中国传统木版画产生了极大冲击,苏州桃花坞因离上海最近最早受到影响,甚至连桃花坞最负盛名的吴嘉猷(吴友如)和他的弟子也被上海《点石斋画报》聘去担任美编了。石版印刷的高质量和低成本,对于我国传统木刻雕版印刷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自明嘉庆年间开始逐渐衰退的传统版画自此一蹶不振,直至鲁迅先生大力提倡中国新兴木刻才得以复苏。

一直到石版印刷诞生,之前的木版印刷和铜版印刷所印制的画面内容无非就是用于传播宗教故事,进行风景或肖像的写实绘画,或者干脆就是对当时写实油画的复制,很少有画家能够使用摆脱出来进行独立的艺术创作,甚至石版印刷诞生后也很少有石版画作品可以独立的被画家用来进行个人创作,这种窘况一直持续到摄影术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