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十篇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十篇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58:00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1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研究了水工专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教材编排,提出了关于将两门课程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建议。

引言

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是高等学校及中等专业学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简称水工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它除直接分析确定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指标(如正常蓄水位、装机容量等)和效益指标(如保证出力、发电量等)、工程安全和造价外,还要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提供正确合理的基本设计数据。据此不难看出,本课程在水工专业培养目标(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而,它是水工专业必修课之一。

但从我院教学实践来看,水工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看重该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水工专业的学生,只对相关的力学及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等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一般都是等到学习水工建筑物、水电站和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时才认识到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重要性,结果因基础不牢而捉襟见肘。再深人一层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课程自身存在的课程名称、教学内容及其教材编排等问题。

因此,本文试从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的名称、教学内容及其编排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树立本课程的“规划”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的合并及合并后的课程名称问题

1.1课程的合并

在高等学校水工专业的课程中,1981年以前本课程原名称为“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与其相应的第一轮高校统编教材是(工程水文学)(上册)和(水利水电规划)(下册)。1982年12月,原水电部在南京召开高等学校水利水电类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正副主任扩大会议,会议在审定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时,一致同意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分开设课,并将后者改称为(水利水能规划)。同时,会上讨论(1983一1987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即第二轮统编教材出版规划)时,同意将第一轮教材下册修订再版,作为水工专业(水利水能规划)课程的统编教材(该教材1986年11月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在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课程中,本课程1992年以前合称为“工程水文学”,第一版(工程水文学)教材是1979年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1986年12月出版的第二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修改,并增加了水库调度一章。从1992年开始,中等专业学校水工专业也相应地将其分为(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电规划)两门课,并由水利水电出版社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出版了第三版(工程水文学)教材和由东北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朱伯俊主编的(水利水电规划》教材。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高等学校还是在中等专业学校,水文及水利水电规划课程都经历了由合到分的变革。根据新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笔者认为,以课程合并改革为重点的新一轮的课程设置改革,必将在中、高等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本课程的合并也势在必行。事实上,关于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课程的再次合并,早在1995年实行“五天工作制”时已经开始,只不过它是一种形式上的简单合并,虽然达到了压缩本课程教学时数的目的,但就我院水工专业近几年本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对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对本课程进行实质性的合并、重组。

再者,针对性强和实践能力强是职业技术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根据我院起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由过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三段式变为公共课和专门课两块式;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性教学时数之比为1:078(要求1:1),本课程教学时数仅有70学时。因此,不可能再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分开设置为两门课,即使从教学计划角度来看也有合并的必要。

将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规划合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可以从它们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来分析。工程水文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并能搜集有关水文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即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的水文计算能力,为确定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和施工及运行管理规程提供所需的水文数据能力。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任务则是在掌握河流水文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水文计算成果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综合利用要求,分析确定水库的兴利库容和供水效益,确定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指标和反映水库水电站规模的主要参数—正常蓄水位、死水位和装机容量等,以及通过防洪调节分析确定水库的防洪特征水位和库容、溢洪道尺寸等。总之,使学生在学习工程水文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初步掌握水利水能计算和规划的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水利工作打下基础。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工程水文学知识是进行水利水能规划的基础,将两者合并是切实可行的。

1.2合并后的课程名称

关于合并后的课程名称,笔者认为可将其称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这可以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两方面加以论证。首先,从水工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由于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因此,参照水利工程施工、水工建筑物、水电站等专业课,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水工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的名称是合适的。再说,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主要是水库及水电站基本参数的选择,它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和效益的大小、工程的安全和造价等问题,而且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一定的水电规划知识。因此,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作为(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合并重组后的课程教材名称是恰当的。

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学内容的界定

2.1界定依据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原则上应该包含(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长、工程投资大,需要国民经济各方面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影响面广,系统性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按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基本建设程序分阶段进行,因此,(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应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规划有关的各个阶段对规划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江河流域规划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提。它是在勘测和调查所得的流域社会经济情况、地形资料、河流水文资料及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江河上特定河段以及地区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规划,并经过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论证比较,确定总体规划布局及河流梯级开发方案,提出实施程序及近期兴建的水利水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是在经过审查批准的江河流域规划基础上,对推荐的建设工程项目,从技术、经济和建设条件等方面论证研究其可行性,以保证技术上安全可靠,经济上合理、能用较小投资获得较大效益。可行性研究阶段中的设计工作可以粗略一些,但对工程规模、经济效益、开发的迫切性以及技术力量的落实等问题,必须论证清楚。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工程规划对工程进行总体布置,选定主要建筑物型式和控制性尺寸,如选定合理的坝址、坝线和坝型,通过比较,选定最优的枢纽布置方案、水库的各种特征水位和库容,选择电站的装机容量、机组型号。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阶段的任务是随时掌握水利水电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的运行情况,发现并消除隐患,确保工程安全;有计划地蓄水、泄水以及合理调度用水,充分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通过养护和修理使工程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工程的使用年限,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工程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不仅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也是规划设计部门的工作。

2.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

从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各阶段的情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江河流域规划—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河流与流域、水利枢纽与梯级开发、水文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水库规划—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水量损失及淤积、淹没、浸没等问题,用水特性与用水资料,设计保证率与设计标准,设计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设计洪水分析推求,兴利库容和防洪库容的计算,水库死水位、正常蓄水位和防洪特征水位的选择确定;水电站水能规划—水能利用原理与开发方式,水能计算,电力系统负荷图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及运行方式确定;施工导流规划—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与施工水文预报;水库调度规划—水库防洪调度图、灌溉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编制等等。

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问题

3.1《工程水文学》与(水利水能(电)规划)教材体系

教材质量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应紧密结合专业要求,打破(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材体系,通过删节、补充和调整,建立新的教材体系。为此,首先要了解清楚(工程水文学)和(水利水能(电)规划)的教学内容编排情况。(工程水文学》教材是以水循环及径流形成过程、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设计年径流及设计洪水的推求、降雨径流分析、水文预报等为主要内容;同时扼要讲述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河流泥沙等方面的知识。高等学校教材是按以学时编写的,全书共十二章,依次为绪论、水循环及径流形成、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及方法、年径流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降雨径流分析、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河流泥沙计算、水文预报。中等专业学校教材除无水文预报一章外,其它内容与高等学校教材基本一样,只是将可能最大暴雨与洪水、降雨径流分析分别并人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和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两章中,因而全书只有九章。

(水利水能规划)是按42学时编写的,全书包括绪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兴利调节、洪水调节、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水利水能经济计算、水电站及水库的主要参数选择、水库群的水利水能计算、水库调度等八章。(水利水电规划)则是按54学时编写的,全书分为绪论、水利水电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水库兴利调节计算、水库防洪调节计算、水能计算、电力系统中的水电站主要参数选择、水库调度等六章。

3.2(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教材编排建议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要求,其教材的编排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要有利于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程序的认知。据此,笔者试提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课程教材的编排建议如下:

3.2.1绪论含我国的水资源及利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成就与展望,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程序,水利水电工程规划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2.2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含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水利事业,河流与流域,与江河流域规划。

3.2.3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

3.2.4(水利水电工程规划)所需的基本资料含径流调节,水库兴利调节分类,水库调洪作用,设计保证率与用水资料,防洪设计标准分类、选择,泄流方式及泄洪资料,水库地形特性,水库的特征水位和库容,水库的淤积淹没和浸没等。

3.2.5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

3.2.6设计年径流推求含年径流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长期、短期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推求方法。

3.2.7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可能最大洪水推求简介。

3.2.8水库兴利规划含兴利计算原理,死水位的确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和调节流量的计算,多年调节水库兴利库容 的计算简介。

3.2.9水库防洪规划含调洪计算原理,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列表,试算法、半图解法、简化三角形法),有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

3.2.10水电站水能规划含水能计算的内容和方法,无调节、日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的保证出力、保证电能计算,多年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

3.2.11水库及水电站主要参数的选择含电力系统的负荷与容量组成,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以发电为主的水库特征水位的选择。

3.2.12施工导流规划含施工导流标准,施工设计洪水推求,施工水文预报。

3.2.13水库调度规划含水库调度的意义,水库的兴利调度图、防洪调度图和发电调度图的编制方法,水库的优化调度简介。

参考文献

①吴明远、磨道江、叶守泽合编.工程水文学.水利电为出版社,1986.

②周之豪、沈甘源、施熙灿、李惕先.水利水能规划.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

③广西水电学校丁炳冲主编.工程水文学.(第三版).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2

以扬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以及该专业目前的办学定位和培养规格分析为基础,从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任务、加强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体系设计、构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注重人才队伍培养与学科建设,以及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措施等方面探讨了以特色培养为导向的水文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特色培养;水文与水资源;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4)02007805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是水利工程领域重要的基础专业,已被确立为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中国已确立了水资源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作为发展中大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水资源短缺对策、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已成为目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保护中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

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设立本科水文专业,出于对水文专业开办的历史任务定位,其课程体系核心一直是工程水文,主要侧重水文现象的测、报、算[1]。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并已逐渐演变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必须改革水文专业传统以工程水文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培养才能满足社会经济日益增长的要求。

一、扬州大学水文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发展过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扬州大学历史悠久的学科专业之一,其设置具有较好的历史延续性。早在1950年成立的淮河水利专科学校(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即设立水文科,招收学员32名。1956年南京水利学校招收第一批三年制陆地水文专业中专生。1957年该专业还接收了多名越南留学生。1958年学校定名为江苏水利学院,1959年原三年制的陆地水文专业改为四

年制并于同年招收水文气象专业专科生40名。1962年由于专业调整,水文专业停办。1963年学校迁往江苏扬州,改名水利部扬州水利学校,恢复三年制中专水文专业。1967年,“文革”运动使学校教育遭受破坏,水文专业停办。1977年受广西省委托代培水文专业中专生40名,1978年恢复招收中专水文专业。1984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复[1984]61号文件,建立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85年正式招收水文水资源专业专科生,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为全国招生,直至1994年。1995年,学校水文水资源专业专科班停止招生,待调整。1998年,扬州大学原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申请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学制四年。1999年获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苏教高[1999]16号文),并于同年开始招生。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类

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定向情况以及有关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可以发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以下几种岗位群类:(1)省、市级水文水资源勘测单位,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监测技术和管理工作;(2)水利部流域机构的水文监测、水资源管理部门,从事水文监测事务管理、水资源行政执法和管理工作;(3)省市级水利规划设计单位,主要从事水资源规划、大中型水利工程规划及前期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工程方案设计及运行调度方案设计;(4)省厅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从事水利规划、工程管理、水资源管理、水行政、供水排水技术管理等;(5)县级水行政管理单位,从事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运行技术管理,供排水管理、水资源、水环境管理,节水灌溉、水行政执法等工作;(6)市县级供水企业和污水处理企业,从事基层水务管理、节水管理、水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工作;(7)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单位、水库管理单位、河道管理单位等。

从上述岗位群性质及对上岗人员素质要求分析可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在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两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中基本素质能力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与协调能力、计算机操作与办公软件运用能力、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素养、水文计算与水资源评价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则包括水文勘测技能、水利工程测绘能力、计算分析能力、规划设

能力、水资源管理行政执法能力、水资源监测与保护能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能力、城市水务管理与节水管理能力等。

(三)水文专业的办学定位

从水文水资源的社会经济作用、专业的办学历史以及专业设置层次等方面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设置口径、布局较符合扬州大学的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目标。在现阶段条件下,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学科的交叉,在注重保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拓宽和改革专业教学计划,并逐步形成专业特色,无论对本科专业的开办,还是对学校专业学科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和重要性显而易见。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方面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应用能力,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及其相关水工程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等工作,并兼具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防治、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及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近年来,在专业定位上已达成共识,即主要为江苏水利现代化及水务一体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水文水资源技术与管理人才,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全国,真正将“育人是根本,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量是生命”的办学理念落到实处。为此,专业所属学院制定并实施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按大类专业招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实践表明,学生在学科基础、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在校期间表现出了比较宽厚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二、以特色培养为导向的教改措施浅析

目前,水利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水利技术人才,尤其需要培养在基层第一线,从事水资源管理与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等工作,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了较强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并结合学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体建设状况,就该专业教学改革探讨如下。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任务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需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应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21世纪中国水利教育改革与发展目标是要建立与国家教育、经济体制相协调,适应水利行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层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较佳的现代水利教育体系,培养具有行业特色的现代化水利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水利观念的深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教育应主动适应水利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层次、规模、模式、特色以及服务等环节进行合理定位,以造就面向现代水利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3]。

(二)加强教学体系建设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扩大,对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水利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主要是师资力量、教材建设、实验设施、实习场地等方面在短时间内无法满足扩招后的要求,造成学生培养质量下滑[4]。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教学体系建设,制定出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加快专业建设步伐,构建完善而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国内许多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高校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规范文件指导下,依据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修订了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如,扬州大学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重新

进行了论证,并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6年和2009年多次

修订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增设创新学分,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水文学和水资源工程专业属于应用性工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实际工作能力。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综合性高质量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上手慢”的问题,应全面调研分析水利工程领域各类岗位群对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要求,然后对相关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行归纳分类,并将其贯穿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自然过渡[5]。为此,增加对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的投入,为大学生实践活动构建高水平的实践操作平台,是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基本要求。

(四)完善核心课程与主干课程体系设计

目前,国内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一般包括自然地理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水力学、水文学原理、水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水文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经济、水质监测与分析、水资源学、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地下水水文学、水资源系统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等,其中专业核心课程可确定为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水资源规划与利用、水环境保护等。

结合专业拓展需要而新增设的重要专业课程或专业选修课程,各学校依据办学历史和定位差别而略有不同,一般有水资源学、水务学、水资源评价、水利法规、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流域水文模拟、城市水文学、水资源经济学、水资源需求管理、生态学基础、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等课程。

在长期的专业教学实践中,扬州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一贯注重课程建设工作,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要求

,以及学校水文专业师资队伍特征,已数次修订教学计划,整合交叉课程,完善了专业课程体系。此外,重视教材的选用,所采用的普通高等教育水利学科专业规划教材、高等学校水利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以及知名院校最新优秀教材达95%以上。

(五)构建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机制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世界许多知名大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跨学科的培养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是研究自然界水循环运动规律、水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的发展过程本身体现了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性,其基础与核心研究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态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目前,水利工程本科专业涵盖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土工程以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专业,为了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水利工程领域的认知度,除了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就业去向适当选择相近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进行学习。

(六)注重人才队伍培养与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是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实施的全面建设。学校应通过逐年的专业建设,不断确立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形成科学、合理、柔性、兼容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逐步构建一支敬业精神良好、教学科研并重、实践能力很强的师资队伍。通过不断深化专业建设过程,在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方针的基础上,大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以省重点专业类建设计划实施为契机,努力实施“名师计划”,加强本科教学师资梯队建设,加强优秀教师和教学带头人的培养。特别是要求青年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不断开发新的创新性课程,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台阶。此外,积极提倡专业教学队伍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以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学科力量和声誉,并通过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密切关注水利现代化和水务一体化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加强教学内容、课

体系的调整与整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七)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措施

要以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完善适应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积极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手段改革和培养人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并使之制度化。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办法。加强教学改革成果的培育和应用,形成一批对专业发展有影响的优秀教学成果,并充分发挥成果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进一步规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文件建设、成绩考核与质量控制,使实习、实验及课程、毕业设计的质量达到工科类专业的领先水平。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名牌院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管理程序与方法,实现“程序科学、环境宽松、要求严格、管理规范、服务满意”的教学管理目标。

此外,还应重视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学校可定期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成,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水平、动手能力、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正课程结构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指导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推动专业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结语

中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基本上模式单一,工程教育的工科特色不明显。随着大量工科院校的竞相升格,办学层次和模式越加模糊,使得工科教育地位下降、作用减弱。由于工科教育中的科学导向,

工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变得越来越模糊,有的以模拟或虚拟化、演示观摩代替实践,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了影响。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对人才规律和社会需求认识不清,导向偏差;对科学、技术、工程的区别认识不清;技术教育体系不清,目标不明[6]。

现代水利事业历经传统的工程水利、资源水利以及当代的生态水利发展过程,面向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水利工程领域的内涵已有了深刻变化,这必然要求水利从业人员应具备与此内涵相应的能力。如何根据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特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与培养模式的改革至关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其核心在于对培养目标设计、规格要求、培养过程以及质量评价等环节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处理,是一所大学办学理念、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5]。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的、目标性的工程教育的重要性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而对工程教育模式的改革,尤其在培养环节构成、目标定位、特色培养以及产学结合多种实现方式等方面的探索更具

现实意义。因此,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准确定位专业培养规格,并不断探索有效的专业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元芳,芮孝芳,董增川.国内外水文水资源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67-70.

[2]袁贵仁.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8.

[3]王文川,陈海涛,邱林,等.水文学和水资源专业教学改革关键问题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27(2):166-168.

[4]祖波,王维,李颖,等.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90-192.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3

关键词:高等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高校在从事各类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信息资源[1]。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作为高校课程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的状况,是高校进行语文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融入,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管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文本类资源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涉及到许多文档资源,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指令性和指导性文件,如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规划、教育教学计划、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新生招生、毕业生分配、毕业生就业、肄业生记录等方面的有关指示、计划、规定、细则、办法、记录等文件资料以及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如高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语文教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与条例,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数据报表。

(二)语文教师师资类资源

高校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经验的不断提升和积累能够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而师资类资源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是师资培训类档案,如语文教师未来发展的规划与计划、教师培训实施进度、教师培训考核和总结、委托师资培训、出国进修培训等资料;其次是师资学术类档案,如语文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教学科研成果。在各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教材、专著、译著。最后是教研室档案,如高校语文课程教研室的教学总结,教师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质量及各类竞赛结果、奖励材料、教学情况调查表。语文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核定、执行情况、各学期的教师工作量等统计数据资料。

(三)学生类资源

学籍管理资料,如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管理卡、学生成绩记录卡,在校学生花名册。学生学籍变更记录,如有关学生升级、留级、转专业、转学校、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等的记录资料。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处分记录资料,学生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档案资料。完善的学生资料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针对学生各自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

(四)招生、毕业、就业类资源

招生类档案,如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学校介绍、专业介绍、新生名单,委托代培计划与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毕业生分配资料[2],如毕业生分配计划、方案、报告、总结、分配名单、毕业证书发放记录、毕业证书存根、供需见面的计划、合同。毕业生质量调查资料,如高校对毕业生质量调查的规划、计划、总结、调查表,用人单位的审核反馈意见。毕业生就业资料,如校园招聘会、用人企业名单、招聘计划与指标、招聘条件细则、就业合同签订记录、就业信息反馈资料等。

(五)课堂教学类资源

课堂教学类档案,如语文课程任务书、课程安排表,课程进度表,语文教师任课安排表,典型讲义和教案,各种课程的考试题库。实习、实验、实训、校企合作类档案,如语文专业类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验、实际训练、校企合作方面的资料。包括上述教学活动中的规划、计划、大纲、总结、指导书、讲义、协议、合同、结果鉴定、报告等。教学管理类档案,如语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数据上报等资料。

(六)教材、专著、论文类资源

教材、专著类档案,如高校语文教师及职工自编、主编、参编、撰写出版的各类教材、专著的正本[3],语文教材的使用目录,教材的购买、入库、发放及使用记录。论文类档案,如高校具有保存价值的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其评审意见资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名单、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及其有关审批文件和资料。

二、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量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查询能力,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改革创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的模式,是高校语文课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面对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教师通过建立语文学习网页或社区能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达学习任务和上传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建设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乃至高校整体档案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拥有的强大的数据计算、信息资源检索和查询、数字信息资源存储、远程网络传送、不同语言文字自动翻译等功能,以及功能完善的各类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和加密,会变得更为规范、准确、高效与安全。反过来,数字化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又为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基础。

(三)有利于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档案本身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完善的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与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美整合,能够进一步满足教师、学生、教研机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便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了信息的存储、检索、查询、调用、分析等过程。教学档案的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4]

(四)增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对时展的适应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水平的迅速进步,以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只有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管理条件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才能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来自于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方面应有的信息资源保障,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及时适应21世纪10年代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分类

(一)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是以纸质载体为主,档案管理人员的数据录入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且查阅非常困难,且需占用大量的存储库房、橱柜和档案架和空间。而数字化档案克服了这些缺点,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可方便地无限量地复制。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是指由纸质档案转变为以数字化方式存在的电子档案,也可以直接称其为数字化档案。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

经过数字化建设所形成的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需要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联网,才可以实现在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网络范围内的用户对其资源的共享。因此,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最终实现其资源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功能有多种,如网络教学、网络实习、网络作业、网络题库、网络归档、网络组卷、网络借阅、网络检索、网络传送、网络复制、网络上传、网络下载、网络获取、网络存储等。

(三)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安全化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是其网络化带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5],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升级管理系统、加强保密措施等方法逐步加以解决。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首先是得解决安全保护问题。要防止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及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攻击等因素造成的损毁和遗失。其次是安全保密问题。对于涉及保密的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密管理措施。所以,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程度也应分为完全公开、部分公开和完全保密进行管理。

(四)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服务化管理

对高校语文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与高校语文教学档案内容与载体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服务。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校内的校园局域网、本地的城域网,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广域网,乃至互联网进行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并可以同时开展对校内外学生、学校、社会各类用户的教学档案网络服务。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方式有多种,如查询、检索、复制、下载、传送、存储、链接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安全化等特点。语文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了信息存储、查询、提取的速度,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间内的不同需求,同时对高校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香.浅议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25-227.

[2]谭鸿雁.认证服务视角下的高校教学档案资源建设[J].兰台世界,2011(5):42-43.

[3]谢芳清.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09(3):15.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4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3]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07,(1).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5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技能培养;《土地利用规划学》;GiS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116-05

一、序言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的课程。它是“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现阶段已有100多所高校在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专业开设《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1-3],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具有重要地位。各高校相关专业积极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改革和建设,探索改进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创新型、技术型、研究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及其应用,从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设置这三大方面对《土地利用规划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的课程理论体系建设、知识结构完善、技术方法应用等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参考,最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土地利用规划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课程内容和任务的重要衡量标准,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形象化[4],在教育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的内容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学》整体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础理论,从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思路,灵活应用相关技术和技能[5],充分发挥《土地利用规划学》素质和能力教育的功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得《土地利用规划学》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促进其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影响和制约的因素比较多,而且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需要与时俱进的融合各种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践的水平和本领。我们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特点、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要求以及综合了多年来在《土地利用规划学》上的教育教学经验,制定了适应专业培养特点的教学目标,主要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实践目标这三方面来设置,促进广大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1.知识目标。(1)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目的、研究任务以及研究内容,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知识,对基本的知识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2)熟练地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理论和原则以及各种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对土地规划的一般步骤以及相关规划工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做详细了解。(3)系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制图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编图和制图的能力和技能。(4)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流程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与时俱进的自觉关注和学习相关规划流程的变化。(5)熟练地掌握与土地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学习或是工作时能够灵活的运用相关法律法规解决规划上遇到的难题。(6)理解3S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技术和软件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知识,灵活的运用GiS等技术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2.能力目标。(1)能够系统的掌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和规划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之中,促进自身的能力和水平的提高。(2)具有较强的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管理、规划方案制订、规划实施措施提出、规划文本的编辑以及规划技术的分析的能力。全面提高自身掌握GiS的水平和技能,通过技术的提高和学习的深入来更好的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3)能够利用GiS技术及其相关软件进行案例分析、规划布局、图件制作、技术分析以及数据分析制图等。在不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学领域,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GiS的操作和运用的能力,灵活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做一名高技术的人才。(4)能够熟练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土地规划现状存在合理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同时对编制的规划方案进行各种用地的分析和未来的数量预测。(5)能够初始模拟某地区土地利用规划,真正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程序、思路及技术要领。(6)熟练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学、数据库等学科知识和方法,综合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完成对各类用地的分析和评价。

3.实践能力。(1)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土地利用规划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在实际的案例和事件当中能够充分的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去处理相关规划方案,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能力。(2)能够通过收集的资料和数据模拟某地市或乡镇的土地利用规划。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强在这方面的教育教学训练,增强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案例分析和模拟运用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或者是教师提供数据的方式让学生在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模拟和分析,增强实践能力的培养。(3)利用GiS技术能够对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供需进行预测与分析。在科学和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今天,更加需要在技术层面不断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分析和研究,才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GiS技术与《土地利用规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需要在GiS的基础上进行。在实践目标上需要学习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GiS实际操作的水平和能力,掌握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以及对土地利用未来的规划和土地供需的预测,真正适应未来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4)理解和掌握某地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实践目标设置上,需要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某个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术。在实践的层面加强对其的要求和分析,全面提高实践能力,适应发展的需求。(5)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土地利用规划学》所涉及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较广,同时十分贴近生活和日常的规划,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如掌握土地整治的方法和技术,掌握分析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方法和步骤等。(6)培养综合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对各种技术和能力的培养,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科的发展以及结合教学的目标的要求,逐步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的经验,归纳总结得出《土地利用规划学》建设的基本思路,来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的探讨和改革。基本思路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注重基本概念。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中应注重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实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解决复杂问题以及相关疑惑的基本点,进而有利于对学科精髓的把握和理解。同时,基本知识的掌握也是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重要理论保障和关键之处,只有打好基本概念学习的根基才可以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学习以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在于对土地利用在时空上实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总体功能,实现土地的优化布局。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土地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知识,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一般方法和流程,从而为以后综合利用和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学习《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内容上,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功底,形成一套土地利用规划学的体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在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的基础上灵活的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用于指导实践,提高整体的实践水平和实践能力,成为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真正的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方法和技术。

3.灵活掌握GiS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涉及面广,知识点多,灵活性要求高,技术性强,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的教学要求,以及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需要建立新的高效率、高技术的课程内容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学》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供给和需求的预测;基本农田保护以及规划建库;某地区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某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研究;土地整治规划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离不开对GiS技术的学习和运用。随着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对技术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GiS技术才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的要求,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性和实践价值。

4.建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课程体系。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育上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之前应从整体规划好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上,需要注意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同时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方面灵活调整课程,使得《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育教学以及培养的人才更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加强课程的管理体系建设,从不同的层次满足多方面的需要,提高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新时代社会需求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只有把《土地利用规划学》的立足点放得更远、更全面,才可以真正达到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土地利用规划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的目的。

5.采用案例教学进行引导性教育。案例教学是一种把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把知识和动手能力相协调的新的教育教学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从案例中学会如何灵活的运用和操作,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育上十分有必要增加案例教学去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通过有代表性的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让学生深入的学习这门课程的精髓,将课程的理论和相关的知识通过案例学习较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同时,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可以利用一些土地规划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规划师去真正动手规划某个区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去深刻认识规划学的相关内容以及在实践当中的操作要领,掌握相关的制图软件和制图规则,真正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验教学内容设置

《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是依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要求,根据土地规划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土地资源优化分配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的过程,涉及到多门相关课程的知识,需要用综合的全面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6]。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各级国土、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农业、水利设施、交通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的企业对土地利用规划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也是不断提高[7]。在新的形势下,对《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验教学环节建设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8,9],因此,在实验教学的内容设置上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知识和技术,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10-12]。

1.实验教学目标。《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实验是以《土地利用规划学》专业课程学习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配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课程,利用实验室资源,加强学科知识应用层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实验课程由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三组实验构成。其中基础性实验课内容紧紧围绕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中所涉及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基础数据预测等重要环节而展开;综合实验以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为主,采用arcGiS为平台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图件编制的工作能力;设计类的实验则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实际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和设计。基础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项目,撰写实验报告。设计试验要求学生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的技术要求和社会实践的需求,设计并合理调整、完善基本农田规划数据库,完成数据更新和发展,掌握数据库建设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综合实验要求学生结合项目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土地利用规划专业知识,加强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实践和管理,编制完成土地利用规划成果图件,增强从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依据在室外进行调查的数据,在实验室内利用arcGiS等相关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相关实验内容,主要采用演示法、讲授法、模拟法、DiY制作等教学方式。实验完成,随堂邀请学生对实验成果进行展示和讲解,充分讨论和吸收优秀成果的经验,不断丰富完善成果内容,掌握先进方法技术,实现学生学以致用和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4]杨小艳,雍新琴,陈龙高.《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1):119-120.

[5]杜国明,雷国平.“土地利用规划实习”的任务与内容[J].中国农业教育,2011,(2):63-65.

[6]陈银蓉,梅昀.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100-103.

[7]吴大放,曾娟,刘艳艳.县级功能片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145(4):55-59.

[8]吴大放,杨木壮,姚漪颖,等.《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分析[J].才智,2014,7(19):101.

[9]吴大放,姚漪颖,冯艳芬,等.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8-139.

[10]吴大放,刘艳艳.浅析《土地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青年与社会,2013,(16):111-112.

[11]吴大放,刘艳艳,林媚珍,等.《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效果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70-272.

[12]吴大放,刘毅华,曾娟,等.GiS技术在《土地经济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9):77-78.

[13]欧名豪,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1999,(4):24-25.

[14]汤江龙,李大军.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组[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15-117.

[15]付梅臣,王金满,王广军.“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07,(3):88-92.

[16]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第八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17]王占歧,张丽琴,刘建华,等.关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0,(3):23-24.

BasedonGiSoftCm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and"LandUseplanning"andanalysisofpracticalSkillstraining

LiUYan-yan1,YaoYi-ying2,wUDa-fang1,Linmei-zhen1,YanGmu-zhuang1

(1.instituteofLandResourcesandUrban-Ruralplanning,SchoolofGeographicalSciences,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06,China;2.SchoolofGeography,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31,China)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6

生态文明建设;节约型学校;策略

王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助理

研究员

我国是全球第一个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家。201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7次会议通过决议,以联合国文件认可并支持中国生态文明理念,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之路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学校在校园建设与运营维护中做到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同时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努力促进自身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单位向节能减排示范基地转变。《意见》还明确提出了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等具体要求,而这正是教育的价值观变革,体现了学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价值。

创建节约型学校是教育系统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促进和保障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节约型学校建设是指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节约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节约型和环保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同时构建节约和环保文化,培养包括具有节约品行在内的高素质的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

节约型学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节约型学校组织与管理、节约宣传教育、节约型校园建设等具体内容。本文探讨在生态文明背景下,节约型中小学校建设的几项推进策略。

一、将节约型学校建设纳入学校

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有意识地将节约环保的理念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并在学校党、政、工、团(队)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体现具体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总务等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制定具体措施。

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具体年度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学校应成立包括节约型学校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人由校长或书记兼任)、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小组(由学校总务主管领导任组长,其成员包括教学处、德育处、科研处、总务处等处室人员及教师、学生和家长代表)、节约型学校建设技术支持(聘请相关专家)的节约型学校建设组织机构,并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加强节约型校园建设

校园建设在学校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关键是节约型校园建设。

目前,学校校园中还存在一些浪费现象。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北京市中小学开展的调研中,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校园浪费最严重的前三位是:粮食、耗材和水,分别有35%、26%和23%的领导和教师选择此项,三者合计高达84%。学生认为校园浪费的主要问题是纸张和粮食,各有39%的学生选择此项,二者合计高达78%。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校园浪费最严重的地方是办公室(47%的被调查者选择此项)、食堂和教室(分别有20%的被调查者选择此项),三者合计高达87%。

节约型校园建设应遵循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六大原则,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粮及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使用。

(一)在校园建设规划设计中体现节约环保理念

校园建设关系到学校自身的发展,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基础是规划设计。当前,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扩大、调整、合并、改建、搬迁、新建等契机,积极参与谋划,努力将节约型校园建设理念付诸于校园建设规划设计中。

(二)在校园建设运行维护中体现节约环保理念

节约型校园要落实在设备系统节约的安全实效上,落实在行为节约上。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保障是运行维护。因此,应在对校园内既有建筑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制冷、照明设备和管网进行检修、日常维护、管理等工作中注意体现节约理念,从而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

校园节能。学校是能源消耗型单位,主要消耗电、天然气、煤炭和燃料油等能源。在节能管理监督上,应有制度保障,做到奖惩分明,能耗指标层层分解,具体落实到人,避免流于形式或不能持之以恒;要采用相应的设施设备,注意采暖系统用能的节约、节约空调用电、倡导并鼓励采用绿色照明、提倡开发与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同时,努力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培养全校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与行为,使其做到行为节能。

校园节水。学校用水主要包括教学用水、生活用水、校园维护用水等。由于学校人员密集,师生在校时间长,用水量不可小觑。因此,学校领导应重视并发挥其引领表率作用,组织相关人员建立行政管理机构,进行分工管理,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责任制;在设施设备方面,能够在保证用水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相应设施节约饮用水、应用节水系统与节水型器具、防止跑冒滴漏和进行水量平衡测试、进行回收利用雨水与再生水;同时,还应注意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培养全校师生员工的节水意识与行为,使其做到行为节水。

校园节材。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是办学条件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资产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很多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但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学校节材意义尤为重大。应注意学校日常办公的节约,鼓励倡导废旧物品的循环再利用,做到垃圾分类回收与合理化处理、大力倡导实现资源共享。

校园节粮。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面积相对较少,节约粮食与节约能源同等重要。当前,许多中小学在学生用餐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浪费现象,解决粮食浪费问题刻不容缓。应注意制定和完善学校饮食服务部门在食品采购及加工等环节节约的具体措施;特别加强节粮宣传教育,使学生树立节粮意识;同时鼓励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节粮习惯。

三、培养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

与行为

培养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节约环保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系统的节约环保技术和技能,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正确的节约观和环保观,养成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增强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节约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中小学开展节约环保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多样。

(一)通过三级课程开展节约环保教育

学科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节约环保教育的主要场所。中小学各门学科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着节约环保教育的具体内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对这些教育内容进行梳理,特别关注学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与节约环保教育相关的目标要求、学科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与节约环保教育相关的基本要点及学科教材中与节约环保教育相关的具体内容,进而找准切入点,并采用合作、探究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从备课、讲授、作业、考核等多方面将节约环保教育有机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国家课程规定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课程,积极整合和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开创以资源节约利用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强调因地制宜,反映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学生发展服务。不同地区应结合所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特点和具体要求,开发具有特色的节约环保教育区域地方课程(教材),开展相关专题教育。

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其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各校应结合自身的特色与实际,组织教师开发节约环保教育方面的校本课程纲要,编写校本教材,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开展学校特色活动

学校特色活动包括主题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参观考察、班团队活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内外校本特色活动等。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以节约环保为专题的教育活动,并组织评比或全校展示。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论坛或班团队会;以节约环保为主题的演讲、知识竞赛、技术革新与节水节能小发明、小创造等竞赛;以节水节能等为内容的参观学习交流活动;创建节约型班级、节约型宿舍、节约型团组织、节约型社团活动等。

(三)其他途径

根据节约环保教育目标的要求,学校还应利用多种契机安排具有节约环保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学校所在地乡镇或街道的工作人员,甚至是学生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关注开发与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科技馆、水资源博物馆等各类教育基地,对学生专门安排节约环保技术操作观摩活动,现场讲解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开拓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

学校还可以通过增加节约环保图书资料的购置,建立“师生员工节约学习网上图书馆”,为师生员工提供节约环保理论著作、法规政策、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学习资料。并重视校园网的宣传作用,采用网上互动、BBS等方式,建立师生交流沟通的网络渠道。

四、提升教职工节约型学校建设的

能力

师资培训是加强学校教职工能力建设最重要的途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北京市中小学的调查表明,43.5%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节约教育培训,仅有27.5%的教师认为能够通过培训获得相关知识,29%的教师认为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自学。因此,有必要通过培训等途径加强教师能力建设。培训可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和教育案例相结合,聘请有关专家为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进行的系统培训与动员更多的教职员工参与节约型学校建设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开展相关培训活动。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购买的有关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节约型校园建设等方面理念的丛书,或发放理论文章,供教师们阅读,或通过网络平台组织教职员工进行学习。

五、加强对节约环保的宣传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培养模式专业定位

1.研究背景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是地理科学下面的一个二级专业名称,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2012年教育部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拆分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从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退出本科专业的舞台。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相对应开设的课程有: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国土规划、地图学、遥感应用、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经济学、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资源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等。培养目标为培养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和国家进步的源泉,而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增强国家实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全面提高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重要任务。培养模式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其培养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本科教育而言,它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等专业特点。但如何深化改革,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成为本专业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专业本身发展规律看,这是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必须有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与实践。从“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市场竞争来看,就业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竞争既极为充分又日益趋向国际化。国际化的竞争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懂得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型人才。

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1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

培养目标和方向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就业需求及其学科性质而设立,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特别要针对以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定位不准,主要方向不明确,研究范围广博而不精,缺乏主干方向;专业定位过高,与市场需求不紧密,使学生面临就业的困难;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动手和实践的锻炼,影响了学生工作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9]等。因此,“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既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地理科学基础扎实且应用能力强的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又要明确专业方向定位——“土地测量技术与资源管理、环境治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还要明确本专业毕业生的出路,即继续深造及成为“地质气象研究与勘探、土地资源管理、环保研究和开发单位”。

2.2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对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在新培养方案中,优化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首先,树立“强化基础课,特化专业课,优化实践课”的基本指导思想。其次,确定合理课程体系的判别标准,即必须具有系统性、连续性、适用性,具有“宽、新、适”的特点:“宽”是指专业要求的基础知识面要宽;“新”是指课程设置要反映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要获取最新的知识;“适”是指课程设置和内容要适应当前的人才市场需求。根据上述基本指导思想和判别标准,构建“三个层面、五个模块”的课程体系(见下图)。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三个层面”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三个层面,其中前者是后二者的基础,专业技术课程是技术支撑,后者是前二者的应用;“五个模块”是指“综合地理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技术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五个课程模块。其中基础课程模块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技术课程模块属于专业技术课程,后三者属于专业方向课程,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担起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创新能力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的重任。

基础课程模块包括管理科学、环境经济学、资源学、景观生态学、水资源计算与管理、计算机制图、人文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为目标,旨在通过探讨地理、土地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揭示地理过程、土地的变化(景观变化)和环境变迁过程的动力学机制、演化规律及空间分布;通过课程设置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环境科学、人文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研究、土地资源管理、环境资源保护等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而且是学生今后从事相关研究和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和知识。通过课程设置学习三个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最终确立科学的研究观念、思想方法,拥有专业素养,具备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基本素质。该模块课程教学为基础科学,是其他课程模块的基础。

专业技术课程模块包括测量与地图学、遥感概论、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遥感图像处理、GiS设计与应用等主要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技术为目标,让学生掌握测量、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计量分析等现代技能,学会数据获取、遥感影像解译、数学建模、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操作与应用等实践技术。该课程模块在培养模式层次划分中属于技术科学,既以理论课程模块为基础,又是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技术支撑、相互融合、彼此促进。

综合自然地理课程模块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候水文学、土壤生物地理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自然地理学环境的植物及植物资源、动物及动物资源、土壤及土壤资源等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对于重点内容,一方面要加强理论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有关内容的实验与实习,特别要加强野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改进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观察土壤、生物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进行自然地理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通过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便于学生掌握。

土地资源管理课程模块包括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地籍测量与管理、土地利用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土地政策与法规等主要课程,不仅让学生熟悉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开发的相关理论、具体要求、流程、方法和技术等,而且引导学生探索地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价值和应用,学会从较宏观、系统的角度解决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开发中的问题。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里实习,毕业后可以从事专门的土地调查、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等政策法规工作。

资源环境保护课程模块包括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评价和环境生态学等主要课程。通过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自然资源保护原理与方法、国际环境规范及各类规范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规范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既要掌握最近污染治理新技术,又需要熟悉主要行业的基本生产过程及技术,其主要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及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专业方向。学习期间,学生应安排在相关单位,如环境设计院、环境设计公司、环保局、与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部门等单位及相关领域里实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提高学生运用环境与资源治理、保护技术方法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贡献,维护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结论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资环专业培养方案》。该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1)让老师和学生都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更具有针对性;(2)课程体系清晰了,各门课程的老师进一步认清了自身在其中的位置,有效避免了过去“大杂烩”的问题;(3)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扩展学生毕业的就业渠道;(4)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仅能提高在自然地理实习方法、掌握环境治理技术与法规,而且可以参加全国GiS技能大赛、计算机大赛,参与测绘实际工作。本文所介绍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对本校本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科体系及本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特色而构建的,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

[3]郭文炯,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2:77-80.

[4]赵小风,黄贤金,李光录,等.国内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3(4):73-79.

[5]赵筱青,谈树成.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优化——以云南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5:93-98.

[6]邓琳,于嘉,车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与优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79-550.

[7]俞晓莹,王春兰,董力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2):63-64.

[8]许光泉,陈要平,李小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生产实践的探讨[J].资源·产业,2005,7(4):85-88.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课程体系

在国外,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注重个体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师、生涯教练和自助式服务项目的开发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职业生涯规划则更注重团体辅导,台湾学者在职业性向测试、咨询理论及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在生涯咨询中的使用等方面的本土化研究是目前华人区域内最为领先的。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全国各大高校都受到了广泛重视。从每年召开的全国就业总结会工作报告得知,在全国范围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多已列入各高校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等形式,对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和就业指导相关实践工作进行学习和探索。

一、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背景及沿革

2009年,根据教育部高教厅2007[7]号文要求:"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落实〔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经校内协调,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于2010年在全校范围内正式纳入必修课程。在2010年前,针对我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均采取讲座和咨询结合的方式,受众群体和指导效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2010-2012年,我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主要面向在校大二至大四年级的学生,此阶段是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前期运行阶段。前期运行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分别针对不同授课群体制定课程。第一阶段,授课群体为本科四年级学生,课程设置8模块,侧重于就业指导,采取连续性面授方式授课;第二阶段为课程开设一学期后,为适应我校大二、大三年级学生需要,课程设置改为16模块,在8个模块的基础上加入生涯规划和创业模块。

2012年下半年,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进入正式运行期,学生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可以接触到职业生涯网络课程,大二第一学期就开始进入10个模块的面授课程学习、4个模块的网络课程学习以及自由选择性多层次学习。针对我校高职升本科的学生,进行10个模块偏向就业指导的面授课程。针对本科二年级学生和高职升本科的三年级学生,都配备统一的课程说明、课程大纲、课程教案、课程授课日历和教师参考书目。目前,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已经正式运行3个学期,加上前期运行的4个学期,共开设了7个学期,面向7届毕业生。

二、我校《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1、课程内容

目前,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必修内容分为10个模块的面授课程和4个模块的网络课程,共38学时,2学分。其中,10个模块的面授课程主要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导入、自我探索中的职业兴趣探索、性格探索、价值观探索和能力探索4部分、能力拓展、外部世界探索、职业探索、决策以及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主线为总论-分论-总结,分论从职业生涯规划的一般理解层次入手,主要分为自我探索-外部世界探索-决策-修正四个部分。网络课程4个模块涵盖大学生职业心理调适、生涯规划影响因素、创业和法律保护,主要补充面授课程中未涉及部分。

2、授课形式

我校每学期上课学生人数多达3000人,授课教师多达30人,为了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我校规定每班授课人数不得超过80人,且采取缺课重修制度,以确保课程授课质量。课程授课过程中,多数教师采取分组上课方式,6个人为一组,最大限度地提高小组团结度。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小组团体活动,10节课程都有团队活动,例如在第一节课程中,通过报数或纸牌进行分组后,打乱了学生固定的小团体定式,进行自我介绍连连看的破冰团体活动;第三节课探索职业性格的活动,则是通过乌鸦、乌龟和巫婆的活动,引导学生思索自己的性格模式;在第六节课的能力拓展课程活动中,通过水果蹲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感和集体荣誉感;在第八节课的职业探索中,则利用角色故事活动,使学生对职场、职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6人小组在最初并不熟知的情况下,在课程中通过团体活动不断加深了解,同时增强了课程的参与性和趣味性。

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对学生的考核,分为面授考核和网络考试两部分;另一部分为对教师的考核,分为学生评分和查课听课两部分。为了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考试和交作业两种方式:考试主要以面授课程内容为主,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生涯规划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对自身探索、外部世界探索以及自我决策的分析;作业分为以小组形式进行生涯人物采访,并制作访谈备忘录,撰写采访感受和以个人形式撰写生涯规划书两部分。网络考试主要以听课和做客观题为主,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4、授课教师组成

目前,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由三部分教师组成:各院系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副主任和辅导员、招生就业办公室主管课程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职授课教师。现具备我校授课资格教师共计33人,承担课程授课任务教师共计28人。前期运行阶段授课的28名教师均具备两年以上就业工作经验,具有职业指导师资格,参加过多次集体备课、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后期5名新加入授课教师除具备相应资格外,上课前还需跟随授课教师观摩一个学期的课程。现阶段,我校的授课教师群体已基本稳定,年龄层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本领域接受过相关培训,研究水平具备授课水准。在课程建设初期,我校就以模块划分形式,选定带头人加骨干进行分块研究,再集体备课,以提高备课效率、规范课程内容、统一授课思想。

三、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问题

1、授课内容陈旧

生涯规划理念源自美国,在欧美地区的发展较为迅速。对我国而言,属于舶来文化。我国大陆地区对该领域的认知时间较晚,该理论的发展在我国大陆地区也较为缓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其实是由发展心理学的分支发展而来,最新的理念和技术对于人文学科十分关键。

2、授课形式单一

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的单一性体现在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授课形式,即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没有任何参与和互动的空间。但是,目前课堂上这种教师主导式的单一授课形式不仅脱离当前大众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而且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即使来上课,心也不在课堂上。

3、课程统一规范难度大

由于我校每学期授课教师人数多,授课时间又较为集中,督查人员有限,所以难于及时、有效地跟踪所有教师的授课内容、形式和效果。虽然我校招生就业办公室针对所有授课教师进行了教学录像,但是同一教学时段、不同的授课教师、授课内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加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社科类课程,每个人的理解和感受程度都会影响教师对其的传播,所以,对课程采用标准化、模板化的教学模式可能性不大,这既是这门课程的特点和魅力所在,能给教师充分发挥的空间,又是该课程的管理者需要花大力气思考的问题。

4、教材建设力量不足

我校是沿海都市型农业高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和地理位置的差异性使得我校毕业生的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传统理工科或是文科院校的教材无法很好满足我校学生的需要。教材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学校各项资源,教师也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积累就业指导案例、分析课程理论及应用的有效性,而我校教师尚不具备相应的理论和研究水平,很难依靠自身的研究和协作编写出水准较高的农业高校生涯规划教材。

5、对授课教师的考核缺乏奖惩机制

对授课教师的考核缺乏奖惩机制,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事业单位员工心理在有些授课教师心中也存在。所以,即使我校招生就业办公室采取了严格的查课和听课制度,但是无法对违反教学规定的教师做出处罚,所以所谓的规定就成为"面子"工程。即使采用停课处分,也不会影响教师的薪金待遇和升迁,只是所谓的"面子"过不去。缺乏奖惩机制,不仅不利于教师授课水平的提升,而且会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失去授课的兴趣和热情,极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长久发展。

6、授课师资不稳定

授课师资的不稳定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保证授课质量,我校投入大量经费用于师资培训,每年参与校外培训和校内培训的教师不少于10人,超过授课师资人数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学生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很多培养多年的优秀师资因工作调动而无法再从事授课工作;另有很多培养过的师资,因本身承担多项其他工作任务,而没有精力进行该课程授课,这就形成了年年培训、年年流失的现象,师资水平提升速度较慢。第二,由于我校授课教师群体较大,不同授课教师的授课形式和授课水平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授课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虽然我校招生就业办公室规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案,但是个体差异仍然存在,且由于每位教师的授课心理不同,在授课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上存在很大差别。第三,为了保证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各院系学生工作副主任和辅导员负责本系的课程教授,如此,虽然针对性指导得以保证,但是限制了授课教师的发展范围,同时也形成了授课课时、人数不平均的不稳定因素。

四、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考虑

1、打破职务角色限制,根据教师意愿,结合学生需求,统一协调师资

由于目前我校的师资安排都以院系为主,这使得师资和学生分布不很均衡,同时,由于职务的限制,一些岗位调动的教师无法再进行授课。所以,打破职务限制,聚集优秀师资,根据每个教师的意愿安排课程,将有利于提高教师授课水平,优化课程建设。我校拟组建3个团队,分别从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和创业培训三个研究领域发展师资资源,在原有师资基础上,根据教师个人背景和意愿选择研究领域,基本形成三块课程都有团队研究、团队成员授课、团队有学术带头人、带头人下有骨干、骨干带领新成员的模式。课题研究、授课安排、培训学习不再以院系为单位,而成为团队形式,利用有限的资金和精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同时,细化研究领域,提升课程精致化水平。

2、加大团体辅导的受众范围,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授课形式的单一性是目前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转换思维模式,解放教师和学生,把课堂转换为练习场,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不仅是自己的主人,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能选择性地接纳可以收到的信息。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利用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和有效的指导,达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目的。可以采用选择授课教师带领30名学生的授课方式,对课程中的团队辅导、团队活动进行示范教学,组织教师观摩学习。

3、加大师资交流和培训力度

为接触更多、更新的生涯理论和信息,在学校经费和教师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集中资源按照不同研究领域培养优秀师资,再以领导带动骨干、骨干培养新成员的方式进行普及学习。为普及新的生涯理论知识和新的生涯咨询技术,采用定期开展交流会和师资内部培训的方式,所有经过培训后的师资可以在交流和校内培训会上交流自己所学。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源利用率得以提升。此外,开展读书交流会和主动学习生涯咨询技能也是必需的。生涯理论学习和生涯咨询技术的提升,除了依靠外部高端学习,更应该形成内部共同学习制度,这不仅有利于课程授课水平的提升,也能为我校生涯理论、咨询技术、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大课程规范力度,形成制度化管理机制

由于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新设立的学科,在很多环节和制度的管理上与其他学科并不相同,所以,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积极摸索一条适合管理的路径。但是,规范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且目前课程效果的考核手段并不完善,所以如何使规范的制度可以制度化,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是今后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一项工作。此外,研究一套合理的课程效果评价制度,将是我们进行课程管理的先决条件。

五、建设我校全程式、全覆盖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设想

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已经经历了7个学期的运行,在毕业生就业的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的成效是明显的。通过对我校多年的各项就业率数据的统计,以签约率、考研率、就业率、大型企事业、事业单位就业率、基层就业率作为5个比较指标,将2007-2009届三年没有开设生涯规划课的毕业生各项指标和与2010-2012届三年开设生涯规划课毕业生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开设生涯规划课后,毕业生就业率的各项数值都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我校招生就业办公室针对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的需要,开始建设我校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不同阶段的在校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并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出现的共性或个体问题,提供相应的团体辅导或个体咨询。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GCDF中国培训中心.全球规划师资格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于燕翔,张威.浅析生涯规划课程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影响--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3,(23).

[4]张威,李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经验与探索--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6).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9

关键词:学生主导;课程设计;项目;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earticlefirstdefinestheessenceofthecurriculumdesignfortheprojectdesign;secondly,in-depthanalysisoftheexistingchannelsandtheproblemsoftheprojectoncurriculumdesign;finally,forwardthesourcemodelofprojeconcurriculumdesignbasedonstudents'leadingrole,anddescribesthespecificoperationandproceduresaboutthemodel.

Keywords:students'leadingrole;curriculumdesign;project;model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1]。在这个流动过程中形成的物流网络主要由物流运输线路和物流节点两大元素组成。而配送中心则是物流节点的重要表现形式,配送中心的规划就成为物流网络规划的重要内容,其规划与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物流系统运作成本和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也成为物流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物流工程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教学完成后的一项以学生设计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实践教学活动,是对前期理论教学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与前期的理论教学环节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与能力培养的过程。《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要求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在研究分析配送中心现有运营资料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功能需求、区域作业能力、信息化程度、信息系统、设施设备选择、区域布置等进行综合规划与设计。也就是说,《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实质上是对配送中心规划项目的设计,是以项目为基础进行的设计,是一个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的教学过程。

1课程设计中项目来源的渠道现状及问题

由于课程设计的实质是基于项目设计的教学过程,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项目本身情况,比如项目的复杂度、深度、信息的完备情况等是否能满足设计的需要。所以有必要对现有课程设计项目来源的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

1.1课程设计项目来源的渠道现状

目前本科教学中的课程设计运作方式,基本上是以项目为引导进行组织实施教学。纵观各高校课程设计中项目来源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而《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也不例外。

(1)来源于教师课题或对教师课题提炼而成;(2)来源于与学校有联系的企业的实际项目,由教师对项目分解后形成一系列相关的子项目供学生再设计;(3)来源于企业与教师共同研究确定的课题性的项目或由企业物流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的项目;(4)来源于物流设计大赛的案例项目;(5)学校物流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实际运作项目。

综上所述,课程设计项目的主要来源于老师、企业和学校。也就是说,对学生来说,课程设计项目来源系统的外部,而不是学生自己。比如课程设计中所需的配送中心运行的现行资料,不管该项目的来源属于哪一种,项目信息都是通过辅导老师提供的。

1.2课程设计项目来源存在的问题

(1)项目的数量不足,不利于学生创新

从上述课程设计的项目来源来看,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来源,项目从数量上来说都不能满足目前课程设计教学的需求。由于目前多数高校每个专业一届学生的数量基本上都在100人以上,要满足一人一题或几人共同完成一题对多数高校来说显然是不可能的。就是几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一般一个项目的学生人数不会超过7人,按7人一组计算,100名学生也需要14个项目,何况有的专业学生人数更多。而且课程设计项目每年也需要不断更新,才能紧跟市场变化,这样项目数量更加严重不足。

而实际中常用的做法是:辅导教师改变同一个课程设计项目的相关参数,而形成不同的设计项目,来满足课程设计项目的数量需求。但是这种情况的课程设计项目,在设计程序、设计思路、设计中涉及到的相关运算,甚至资料分析结果的模式基本上都是相同的,不利于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进行创新。因此,课程设计的项目数量不足成为影响课程设计教学效果和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2)项目类型的多样性不足

课程设计项目的类型应该是多样的。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配送中心运作项目的设计。由于不同类型的配送中心其经营的商品的品类不同,物流运作很大不同,其功能需求、运作流程、功能区域能力需求等都有所不同。比如:苏果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和苏宁连锁卖场的配送中心,虽然都是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但其内部的物流运作却有很大区别。而钢铁企业的加工型配送中心物流运作与零售企业的物流运作又有很大的差别。医药企业配送中心和烟草企业配送中心的物流运作也有很大区别;零担快运企业配送中心的物流运作却又是另一种情况。所以《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的项目应包容尽可能多的配送中心运作类型,才能满足学生课程设计能力培养的需要。然而,实际上,无论哪一种现有课程设计项目的来源都不能满足项目类型多样性的要求。

(3)项目情景资料缺乏足够的信息

《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所需项目情景资料主要包括项目的背景资料、配送中心运作的现行资料和未来规划资料三个方面。背景资料主要是指企业的类型、规模、经营区域、经营方向、企业发展战略等企业的基本资料;配送中心运作的现行资料主要包括基本运行资料、商品资料、订单资料、货物特性、销售资料、作业流程、事务流程与单据传递、物料搬运资料、供应商资料、配送网点与分布、作业工时资料等;未来规划资料主要包括企业运营策略和中长期发展计划、商品现有销售增长率、未来商品需求预测、未来消费增长趋势等。

而实际上用于《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的项目没有一个能具备上述所需的明确、充分的信息。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项目设计信息不足,特别是订单资料、销售资料、供货厂商资料、配送网点与分布等涉及企业商业秘密的资料,没有企业会提供这样的信息。另外,由于一些物流企业其本身不注重物流运作分析,类似于作业工时、物料搬运等很多资料,企业根本就没有。

另外,如果项目来源于教师的课题,课题中涉及到项目的商业秘密,教师也需遵守保密协议,不能将项目中涉及到商业秘密的信息提供给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而物流设计大赛的案例项目用于《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信息也是明显不能满足要求,需要教师进行合理假设或补充相关信息。学校物流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实际运作项目用于《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也只是能够提供相对较多的设计信息。

综上所述,用于《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的项目基本上都缺乏足够的项目设计信息。在具体的课程设计运作时,还需要指导教师对信息进行补充或由学生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也就是说,现有课程设计项目,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还需要再补充大量的必要信息。

(4)项目情景资料与学生的设计能力匹配度低

由于课程设计项目多数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案例或教师课题,这些项目常常在深度和难度上都远远高于现在本科生的设计能力;如果学生是利用辅导教师项目分解后的子项目进行课程设计,项目的系统性与复杂度又很难满足课程设计的要求。因此,在项目与学生的设计能力匹配度上辅导教师常常处于两难的境地。

(5)项目问题导致课程设计结果的批量生产现象

由于《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项目存在数量不足和类型多样性不足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将学生的设计思路局限于有限的物流运作形式、模式或类型,从而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结果呈现出批量生产的现象,常常是大部分学生的课程设计结果基本上雷同,没有太大的差异。

2学生主导课程设计项目来源的运作模式与流程

为了弥补上述课程设计项目来源的不足,单独依靠辅导教师的来改变目前的状况是不可能的,必须将学生也纳入到课程设计项目的来源设计中,学生从项目来源的源头上就参与到其中,一直到课程设计结束。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目前项目来源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了使学生对课程设计项目的情景资料的设计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思路与方向,确保项目情景资料的设计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需要遵循一定的运作模式与流程,具体如图1所示。

2.1确定课程设计选题,力求类型多样

在课程设计进行之前,首先布置所有学生进行选题。由于在《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这门课程开设之前,徐州工程学院物流工程专业的部分学生已经到企业顶岗实习一个月,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辅导教师提供的现有项目信息、校企合作单位的基本情况等,在广泛收集、分析二手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课程设计选题方向。辅导教师对选题进行把关,力求选题具有多样性,降低重复率。有了前期的这些基础工作,选题一般比较顺利。

2.2参观、实习与调研,收集项目基本信息

在选题确定之后,组织学生到不同类的配送中心去参观,进行企业现有资料的收集。徐州工程学院与当地的一些物流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学生参观的主要有苏宁配送中心、淮海医药配送中心、烟草配送中心、金驹物流园、宝通物流、徐州汽配城等。学生带着收集资料的任务去参观,在参观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多的收集企业现有资料。

如果参观企业不符合学生的选题方向,学生可自行收集企业的现行资料,主要途径为学生顶岗实习单位的现行资料、学院实验室运行资料、教师的横向课题资料,学生调研资料(多数为连锁卖场调研)等。

2.3模拟、仿真、填充随机数与合理假设,补充项目信息

通过上面的途径一般只能收集到一些表面性、浅显的资料,对于课程设计需要的大量的资料基本上是收集不到的,特别是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的资料订单资料、销售资料、客户资料等。对上述缺失资料,辅导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物流实验基地的现代物流中心进行物流实际运作模拟;或者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对于类似订单资料、订货提前期、销售数据、库存等资料,一般实行在了解企业基本数据范围下填充随机数形成需要的数据资料。比如:了解到某企业某产品销售量的最大值为156箱/天,最小值为78箱/天,则对于该产品的销售量数据资料可以利用在78~156之间填充的随机数形成。对于在上述措施下仍然缺失的数据,则进行合理假设。

2.4评价、修正与考核,形成完备的项目信息

建立评价标准对项目信息资料进行评估,建立的一级评价指标有核心性、建构性、驱动性、现实性;对各一级指标下设立二级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量化,确定权重,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小组评价相结合。对形成的每一个项目信息资料进行评价、反复修正、补充,直至形成完备的项目信息资料。利用评价分值作为建立项目信息资料的考核分数,这部分的分数将占整个课程设计分值的50%。最后,利用形成的完备项目情景资料进行课程设计。

3结论

本文主要阐述了《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设计现有项目来源的渠道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由学生主导课程设计项目来源的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该课程设计项目来源模式是笔者在长期课程设计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希望能对类似课程设计有所帮助。当然,该模式也有所不足,辅导教师在其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大,还有进一步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贾争现,刘利军.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潘春胜,刘聃.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热”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5):76-78.

[3]全春光,程晓娟.《物流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7):51-52.

[4]陈亚鹏.项目教学法内涵、理论与问题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12):84-87.

[5]宗亚妹,李建启.系列化项目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44-46.

水资源规划及利用课程设计篇10

关键词:资源整合;开放共享;“实培计划”;“双培计划”

自教育部2005年正式启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建工作以来,高校实验室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期,实验室的实力与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国家及各级政府部门在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投入的同时,也对实验资源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在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明确提出了“科学规划、资源整合、开放共享、高效管理”的要求与原则。

传统的小而全、分散建设、自有自用的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整合与优化配置实验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逐步推进多元化的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以及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是手段,开放共享是途径,两者缺一不可,其最终目标是为了通过实验资源使用效能的最大化,实现实验室自身建设发展与资源开放共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Y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构建规模性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优化过程。学院不断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06年,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获批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两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尤其是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是机械与车辆学院持续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2]实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的重要成果,大幅改善和提升了学院实验教学基础条件水平,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为学院乃至学校的实验实践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教学中心)以机械工程及动力机械与工程等优势特色学科为龙头,以车辆工程、地面武器机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业工程和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基地为依托,基于一个中心(一流人才培养)、三个面向(复合人才、拔尖创新人才、高素质专业人才)、五个层次(认知与感知、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创新实践、综合运用)的教育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渐进式的培养体系,创建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一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打造立足学科、支撑专业、服务全校、回馈社会的“感知认知引领基地、实践能力培养基地、创新创业支撑基地”。教学中心打通专业与科研壁垒,拓展提高建设了强化认知与感知的拆装实习基地、针对共性的跨专业学科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支撑学生创新创业的创新训练实践平台、完善凸显各领域特色的专业知识实践平台和瞄准社会服务的综合应用实践平台,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协调共享的规模性实践教学平台体系。

拆装实习基地是教学中心统一规划建设的集典型系统拆装实习、汽车结构认知、检测功能于一体的认知与感知实习基地,不再将五个类似的专业拆装、检测、诊断实习进行分离,强化专业认知与感知,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科基础实验平台是为满足各专业共性基础实验教学需求而搭建的实验教学公共服务平台,即根据不同专业共性实验教学需求,将各专业原有教学实验室的专业基础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为五个实验教学公共服务子平台,形成了共性实验平台、按技术领域分类的实验子平台、按实验内容与性质分类的实验室三级体系,服务于教学中心各专业本科生课程实验、开放创新实践、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活动。

专业知识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各专业科研实验室与基地建设,坚持国防特色,并利用军品研发设备与研究的优势服务地方、支持教学,保持实验教学和科研试验的高水平。教学中心依托学院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条件和实验内容、开设实验选修课和开放实验课的奖励政策,投资建设必须考虑教学服务功能的政策,实验设备优先用于本科教学的制度以及教师的考核文件中明确规定教师既要承担教学任务也要承担科研任务的要求等,从政策上为科研成果向教学实验转化提供了支撑。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科研条件成为本科教学实验实施、改革与提高的强大后盾。

创新训练实践平台是教学中心建立的以车为主,不以车为局限的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该基地以“汽车电子技术创新中心”和“新概念车辆创新设计开放实验室”为核心,建立了1,000余平方米的大学生机械创新实践中心,面向全校选拔队员,根据各方面的需求,通过技术方案评选、竞争选拔不同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综合各学科学生的优势力量进行合作创新。大学生机械创新实践中心于2014年12月由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高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综合运用实践平台建立了高层次的学校和企业实践基地,实现了校内外实践能力培养的无缝联接。教学中心除了大力推进和扩展建设校内的各专业实践平台、创新训练实践平台外,还积极与校外企业,如江麓机电集团合作建设并获批了一个“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北汽福田合作建设并获批了一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多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和坦克驾驶实习等基地。

革新理念,构建多层次、渐进式实验教学模式

学院依托两个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与实践基地,紧紧围绕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学生学习认知和能力提高的规律和过程,利用建设的平台,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和完成实验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培养的内容融入以下三个过程中:系统的认知与感知过程、全面的实践能力锻炼过程和全程化的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建立了多层次、渐进式的系统感知引导、全面实践锻炼和全程创新培养并重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形成了跨三个一级学科,面向全校机电类、近机类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创新活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教学中心通过采用修订培养计划,增加实践、实验环节,增加企业专家讲座、讲课,实施导师制指导学生课外研究,结合条件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在政策上采取对课外研究和创新进行积极鼓励和指导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

推进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

学院在不断整合与优化配置实验教学资源,完善自身实验教学体系的同时,在积极推进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发挥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辐射作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1.实验教学开放共享课程体系

实验教学是多要素、多形式、多层面、范围广泛的综合作用体系[3-4],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同时也可以促进和完善高校自身实验教学体系。学院总结近年来实验教学开放共享经验,初步形成了包含专业认知与感知、工程训练、综合应用、科创训练四个大类共计30余门实验课程/项目的梯次化开放共享课程体系,并将持续动态丰富与完善。梯次化开放共享课程体系具有注重特色、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与资源柔性开放等特点,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与需求的开放共享实验教学需求。

第一,发挥机械与车辆实验教学资源优势与特色,强化专业认知与感知、综合应用与创新实践。第二,定制式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设计,实践内容与资源充分柔性、开放;注重持续改进,动态优化课程体系,服务不同层次与需求(高校、中小学、社会)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与发挥学生的实践、设计、创新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2.实验教学开放共享运行与保障机制

实验教学开放共享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院在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实施过程中,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运行管理与保障机制。

一是专项管理。2015年,结合学院承担的实陪计划―“机械与车辆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建设与实施,学院成立了实验教学开放共享专项工作组,由教学副院长担任组长,两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相关管理人员担任组员,负责学院实验教学开放共享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与实施管理等工作。

二是信息化管理。学院基于开放共享实验教学基本流程与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并搭建了实验教学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实验课程/项目管理、实验开放预约管理、排课管理、实验过程(考勤)管理、实验报告管理、成绩管理、信息查询与统计等。该系统同时服务于校内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在加强实验教学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了实验教学管理水平。

三是精细服务,保障到位。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工作实施过程中,学院强化过程管理,精细服务,通过编制开放共享项目校园地图、编制开放共享实验专用教学日历、为参加项目学员集中办理临时校园一卡通等措施,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开放共享运行条件,保障开放共享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教学质量。

3.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实施成效

学院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工作成效显著,承担了“双培计划”“实培计划”、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实践教学面向社会开放共享项目。

一是“双培计划”。“双培计划”作为北京市教委启动的“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一个子项目,由北京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双方共同培养优秀学生,包括长期访学、短期访学和辅修培养三种形式[5]。针对“双培计划”辅修培养形式,学校以“开放办学、共享资源、创新实践”为宗旨,开设了暑期实践创新培养夏令营,学院承担了其中的大学生机电综合实践与创新训练子项目。

大学生机电综合实践与创新训练子项目依托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生机械创新实践中心,紧密围绕大机械群学科特色和近年来形成的学生创新实践优势,接纳一定数量的北京市属高校学生到校开展实践创新活动。2015年、2016年暑假期间,项目接收了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的20余名在校生与学校学生一起进行了主题机电产品设计与制作、方程式赛车、智能车、节能车等科技创新团队随队训练等创新实践活动。为丰富学生实践内容与活动,活动过程中安排学员同步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系列活动,包括与全国各高校的大学生一同参加学院各类学术交流会议、创新科技互动和观看文艺演出等。

二是“实培计划”。“实培计划”是“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第三个子项目,以提高学生实习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为目的。学院承担的“机械与车辆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是市教委首批启动的“实培计划”项目之一。“机械与车辆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依托地面机动装备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生机械创新实践中心,通过向北京市属高校学生、社会普通市民与中小学生提供以机械和车辆为背景的实践训练项目,将学校优势学科所具有的特色实践课程与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服务、回馈北京社会,实现中央部属高校与市属院校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协同育人,推动北京市人才培养工作。目前,项目建设已初步建成了面向市属高校、北京市中小w以及社会人员的开放共享实践基地。项目实施以来,面向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提供了累计10,941人时数的开放实践课程;为北京市大峪中学工程师班开设了定制式机械与车辆特色假期集训实践课程,利用高一、高二两年的假期分四期完成,每期为一周时间;为北理工附中高一学生提供了“科创开放日”课程和“机械与车辆特色实践体验”课程;面向北京小学、通州区后南仓小学等学校的小学生开设了操作体验性实验项目。

三是初中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本着提供优质实践教学资源服务与回馈社会的理念,积极参加北京市教委开展的初中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面向初中生开放高校实验室与实践体验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开设了难易度适宜的巧拼生活小装置模型、趣味机器人、神奇变换的几何图形、自动感应小夜灯、“汽车为什么会跑?”汽车构造及行驶原理科普讲座、3D打印与艺术设计制作、激光内雕艺术设计制作、激光切割与激光打标艺术设计与制作、电火花线切割创新设计与加工制作、数控铣削创新设计与加工制作、蓝牙控制智能小车竞技等系列实践项目。自2015年6月以来,累计接待了来自赵全营中学、良乡第二中学、一六六中学、航天中学、清华附中等学校的初中生共计2,300余人次的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

四是其他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工作。2015年6月和2016年6月,学院连续举办了两期教育部组织的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京港理工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夏令营”,面向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工业及系统工程专业师生开设了系列共享实验课程。2016年7月,在学校与四川优促会联合举办的“学业生涯指导・高大衔接特色课程暑期营・北京理工大学站”活动中,学院面向近20名四川高中生开设了车辆特色暑期课程营,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机械与车辆学院通过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工作的实施,探索了高校将优质教学资源服务与回馈社会的有效途径,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实验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是一项持续发展的系统工作,对于加强高校间实验教学交流并促进和提升自身实验教学水平,乃至推动区域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扎实推进实验教学开放共享工作,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系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机械与车辆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项目、北京理工大学第十批教改立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BitJG2015ZD004)、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BitSYC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传峰.实验室资源的开发与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1-3.

[2]黄刚,尹婵娟,郭盛,等.整合实验室资源构建多层次实验平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5):235-238.

[3]彭志平,李绍平,柯文德.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