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十篇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十篇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13:45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1

(一)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趋势及对我国电信业的影响

分析影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十二五”期间影响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各种关键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判,评估金融危机等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参考国外电信行业发展情况,评估我国电信行业的总体竞争能力,判研电信行业发展存在的关键问题。

(二)电信业和相关行业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业与软件业、广播电视行业等相关行业之间的融合或相互渗透的可能性、融合程度及发展趋势;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趋势,评估行业之间的融合或相互渗透对电信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三)电信业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业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行业自身优势和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问题,评估电信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新技术、新形势对市场格局的影响

分析研究以3G及宽带移动为代表的新技术和全业务经营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及对策。

二、总体框架

(一)发展战略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的战略定位,以及推进电信行业转型、发展信息服务业、电信业支撑“两化融合”、“三网融合”、完善tD产业链、固网发展演进策略、移动通信总体发展战略、互联网总体发展战略、宽带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提出电信行业适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并保持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发展战略框架。

(二)发展思路

根据对“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电信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情况的预判,从电信市场、技术、网络、企业管理、监管等多层面、多角度研究保持行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思路,研究进一步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思路。

(三)发展目标

根据电信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研究确定“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并对业务发展和网络能力的主要指标进行预测。

(四)指标体系

分析现有指标体系,根据对“十二五”和“十一五”后期的市场变化情况的预判,特别是结合3G和tD业务的发展,研究引入新的指标,完善现有指标体系,实现全面、准确、真实反映电信行业发展情况和电信行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情况,并进一步研究将关键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中。

(五)实施措施、政策保障

根据现实情况和对“十二五”期间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的研究和把握,对实施措施和政策保障进行研究,并研究提出重点建设项目建议以及相应的支持措施。

三、用户和服务

研究“十二五”期间电信用户和服务的发展特点及联系,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

(一)普遍服务

从国家推进电信普遍服务的角度,分析新时期、新形势下电信普遍服务的服务对象、服务类型、实施办法、推进策略等,研究电信业服务于“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十二五”期间普遍服务阶段性目标、未来发展方向。

(二)消费行为

全面分析我国不同消费群体,包括企业、家庭及个人的电信消费特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收入、支出、技术、业务等影响居民消费心理行为和电信消费决策行为的重点因素。

(三)服务质量

研究分析现有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全业务竞争、3G业务逐渐推广的条件下,电信服务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保障用户权益。研究提出新形势下的电信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估方法,完善服务规范、标准,明确“十二五”期间服务质量改进的方向。

四、业务

(一)业务发展

根据对“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发展状况的预测和把握,分析业务整体发展情况,对“十二五”期间的市场需求、业务发展形态、发展趋势、生成模式、盈利模式等问题展开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二)典型业务发展研究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信业将面临3G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定位、推广和完善产业链等诸多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领域将研究3G业务、移动互联网业务、互联网接入服务、移动电子商务及增值业务等典型业务的发展,并重点研究融合业务的融合路线、融合方式、最先开始融合的业务及衍生出的融合业务产品等方面的问题。

五、技术和网络

(一)技术方面

分析研究各种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重点研究互联网、传输、无线、核心网、接入网、it支撑等方面的新技术。

研究三网融合技术,对电信行业如何有效引进三网融合技术进行分析;研究3G和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运营支撑系统等有关新技术。

(二)网络方面

研究下一代网络的总体发展趋势,互联网、移动网、传输网以及宽带网络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架构,结合新技术的发展,研究现有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策略和技术路线。根据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趋势,研究业务支撑网络结构变化和实现目标网络的技术路线,以及业务支撑平台的发展思路。研究我国国际电信业务和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国际电信出入口等网络设施布局。

六、市场开放和开拓国际市场

(一)国内电信市场开放

根据重组后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状况和国内外市场、技术、业务的发展趋势,结合wto机制,借鉴其它国家市场开放的经验并参考其配套制度,研究我国电信市场开放的总体思路及配套政策制度,并对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开放对策和措施,Voip、虚拟运营等业务开放的可行性等问题有针对地开展重点研究。

(二)电信运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电信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可能面临的有利或不利因素,并对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优化企业人才、知识、技术储备、开拓国际市场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增值电信运营企业、设备制造企业、电信建设企业、咨询企业联合开发国际市场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七、安全与应急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

分析网络与信息安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评估、研究互联网、3G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网路融合演进和业务创新对信息安全带来的挑战和应对措施。研究互联网、电信网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安全标准体系、主要政策措施等问题,重点关注互联网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举措。

(二)应急通信

梳理我国应急通信的现状,借鉴国外应急通信发展的先进管理模式和成熟经验,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应急通信建设的总体构想、体系框架、发展模式等,研究公众通信与应急指挥平台的构建体系和法律定位、针对我国应急通信的资金投入方向、政企职责划分等问题开展重点研究分析。

(三)安全生产

分析我国电信业安全生产事故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完善安全生产事故的上报机制和责任认定制度,制定“十二五”时期的安全生产目标。

八、政策与监管

对现行监管体系、监管政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调整、完善的建议,以适应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全业务运营等新形势下对行业监管提出新的要求。

(一)监管方面

研究电信行业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号码携带、实名制、重组后三大运营企业市场竞争结构、电信资费、互联互通、上下游产业链协调与管理、新形势下有害和不良信息治理、净化网络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监管措施。

(二)政策方面

分析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是否与“十二五”期间电信行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并提出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电信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的重点方向。对电信行业战略转型、促进新技术研发、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信息化建设、促进tD-SCDma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强tD后续建设能力、电信企业走出去战略、鼓励电信企业技术和业务创新、鼓励和引导电信业制订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合理配置电信资源、网元资源共建共享、新形势下的网间结算问题、完善适合新业务形态的资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电信企业信誉管理机制、加强互联网接入管理等重大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对促进增值电信企业的发展、活跃增值服务市场、推动“三网融合”等政策法规开展研究。结合“十二五”期间新业务的发展,为制订业务发展指导及监管政策提供建议。

(三)电信行业标准

结合当前电信业发展和自主创新情况,研究电信标准战略和标准体系。结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研究电信业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

九、可持续发展

研究如何促进电信行业可持续、良性发展,并关注电信行业对社会、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一)自主创新

结合我国电信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特点,研究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政府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探索建立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机制。

(二)节能减排

分析电信行业能耗状况,对“十二五”时期电信行业节能减排、加强电信行业污染预防和清洁生等主要问题展开预研,并对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节能目标、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及相关措施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三)共建共享

分析研究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探讨“十二五”期间共建共享的目标、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机制等问题,推进共建共享。

(四)资源有效利用

研究合理分配、充分有效利用电信网码号、互联网域名、ip地址等资源的问题,制订相关资源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策略。

十、区域发展

结合“十一五”时期国家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对我国区域通信的发展进行研究。

(一)区域通信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

针对不同区域的不同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十二五”期间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通过指标体系对各区域电信业是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开展研究。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2

面对挑战,中国信息安全企业必须及早思考产业战略发展问题,并做如下工作。一是企业应根据自身优势以及市场需求明确定位,开拓公共系统的市场,另一方面紧跟技术发展,着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兴市场。二是加强政企合作,积极配合国家战略,一方面企业要做到可信,通过人员审查等措施不断增强自身的可信程度,另一方面根据政府部门特定需求开放定制安全产品和服务,为政府提供安全保密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三是应坚持掌握核心技术,应处理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坚持自主研发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本着引进、消化、吸收的原则,循序渐进,逐步做到能读懂、能配置、能修改、能裁剪、能改进、能替代,绝不能闭关锁国;同时,要毫不动摇的发展自己的技术,科学谋划最优的技术方向,集中力量攻关,避免被国外技术体系裹挟。四是要转变运营思路,应遵循借鉴it企业一些经验,如互联网思维等,来打开企业发展新局面。要大力培育网络安全龙头企业,可以通过大力支持自主可控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通过资金和其它优惠政策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介入开发周期长、资金回收慢的信息安全基础产品,比如安全操作系统和安全芯片等;依托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加大核心信息技术的投入,严格管理研究资金,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加强网络安全市场的政策引导,合理利用国际规则,约束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为自主网络安全产品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要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启动核心信息技术产品的网络安全检查和强制性认证工作,依照应用领域的安全等级设定不同的检查要求,比如对关键领域应用的产品进行源代码级检测,将安全产品的强制市场准入制度引入到核心信息技术产品领域;二是加强对国外进口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漏洞分析工作,提升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明确国外信息技术企业在国内提品、技术和服务时的责任和义务,对从事关键行业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业务的企业采取备案和黑名单制度;三是建立新兴技术的网络安全预警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对新兴技术的网络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关键领域或部门出台强制性标准或规定,限制新兴技术的使用方式和范围,对掌握关键领域数据的企业进行管控。

2.与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相结合

(1)制定相关战略政策,对网络强国建设进行统一指导和规划

网络强国建设是系统性、全局性工作,应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战略政策,加强顶层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一是要尽快出台以需求侧为重点的资金支持政策。国际经验表明,供给侧与需求侧创新政策共同作用,能更为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发展。因此,我国需要建立需求侧创新政策,将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转化为技术创新的动力,也就是通过为创新增加需求、改善促进创新吸收的条件,提高对市场需求的认知等途径,刺激市场的出现或重构新的市场,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加速实现创新扩散。具体包括:加大政府对网络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公共采购,通过以技术研发采购为主的商业化采购、以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导向的公共采购,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初始市场,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大力推动私人需求发展,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直接对终端用户的财政补贴,或间接进行消费者宣传等方式,提升私人用户对创新产品和服务的认识和接受度,降低购买成本,培育本土领先市场,促进新技术产品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塑造有利于创新扩散的市场框架条件,政府应当制定标准、法规,为新技术发展提供相关规范,通过制定产品和服务集成创新的通用标准,鼓励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企业基于平台建设自己的创新生态系统。二是针对网络人才的特殊性和我国网络人才存在的实际问题,尽快出台网络人才相关扶持政策。重点扶持高校培养、职业培训、全民意识普及,促进网络人才在区域间合理流动,为人才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网络道德规范体系。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网络文化主旋律,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加强网络诚信环境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网络正能量的宣传,同时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2)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网络强国建设

网络强国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应在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专门协调机构领导下,统一思想,协调各方工作,提升网络强国建设的效率和速度。以网络科技为例,我国各部门依据自身职责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同合作较少,政策的衔接配合较弱。网络科技影响广泛,其发展也是深深内嵌于经济社会的各个系统,因此有必要加强顶层战略设计,构建多部门协同战略体系,对科技、教育、产业等多个领域中网络科技战略统一规划,组织大学、科研机构、产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网络科技发展路线图,促进科研、产业各方达成技术发展共识,并以此为基础,明确各部门战略目标,以及各部门在网络科技创新中的协同关系,使各部门战略设计、执行相互衔接。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协商解决战略执行中的重大问题,面向网络科技发展需求,建立科研、产业政策相互衔接的政策体系,通过政策组合,充分发挥各项政策的支持作用,共同促进技术发展和应用。

(3)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基础网络科技、产品研发

应加大对网络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培养、人才队伍建设等的重视程度,设立专门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经费支撑。一是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设立网络产业技术发展基金,由专业机构负责运营管理,加快产业技术发展。网络产业技术发展基金投资方向包括:国内企业开发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由科技专家和产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重大投资项目进行决策,并由专业投资管理团队采用商业运营方式进行管理;我国企业并购海外拥有关键技术的企业,由专业投资管理团队对相关项目进行评价筛选,以贷款、股权等方式参与海外并购项目,支持我国企业技术发展;中小企业网络科技创新,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衔接,完善产业组织体系。二是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应明确人才培养重点任务,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利用效益。主要包括:支持高校培养体系课程设置研究,在形成较为完备的专业理论体系的同时,引入部分时效性较强的课程,以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新风险的需要;拓宽资金渠道,采用国家或企业奖学金的形式对专业优秀在校生进行资助,增加专业吸引力;投入专项资金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大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以人才教育促进自主网络科技发展,从而带动我国信息经济的整体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网络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同时注重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4)以人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

一方面,信息产业界应当形成尊重人才的氛围,主要包括:一是转变我国对智力资本的认识,改变金融资本价值取向,提升国家、企业等社会各界对发明、专利、新产品等技术成果的认可程度,营造尊重知识、崇尚技术、鼓励创新的人才成长环境。二是加大国家层面对网络人才的重视,设立网络人才奖项,对国家网络强国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部级别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使他们成为建立“网络强国”的中流砥柱。三是对人才体制机制进行必要改革,提高人才的工资待遇,在事业单位科研项目中设置合理的人员经费,建立技术人才的晋升通道。四是引导it企业提高对人才的重视,将人才视为企业发展的引擎,建立管理层和技术人才联合主导的技术研发路径,在科研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充分听取技术人才的建设性建议和意见,给予研发人才“员工股”,调动研发人才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健全网络人才的评价体系。目前大学科研机构以学术论文为基础的评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人员从事应用研究的积极性。因此,各大学和科研机构有必要针对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不同产出特点,建立综合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应用研究工作。而且,教育和科研管理部门制定相关制度,允许科研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到企业任职,从事技术研发工作,并保留大学科研机构的编制,促进科研人员流动,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

(5)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对话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3

重庆爱思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重庆北部新区,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1100万,是一家集计算机信息安全产品(包括计算机司法取证分析设备)开发和销售、为系统集成项目提供完善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服务的系统化安全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公司的业务对象主要为军队、政府、教育、通信及企业,客户遍及全国各地,部分产品已出口到韩国、越南等地。

公司目前共有员工200余人,拥有一批年富力强、勇于创新、勇于开拓的专业技术队伍,由多名教授、专家、以及硕、博士带领,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基础和研发实践经验,均从事过多年大型软件系统的研制开发,对计算机软件尤其是信息安全软件有较深的研究。技术研发同时依托重庆邮电大学信息安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国家信息安全应用基地、北京大学信息安全实验室、公安部网络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等,具有强大的后备研发力量支撑。

公司已经通过“双软”、“双高”认证及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国家密码局商用密码产品定点生产和销售单位,重庆市软件服务外包示范单位,重庆市高新区中小企业信用促进会、重庆市信息安全学会理事单位,重庆市信息安全培训基地,重庆市工控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研发中心。

公司自成立以来,技术和人才这两大“引擎”发动得隆隆作响,强力促动了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包括“绿色网景iSFilter”、“naD网络主动防御系统”、“爱思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系统iSm-6000”、“爱思BitSurei现场勘验取证系统”、“多接口并行电子物证复制系统”等,均已经通过国家保密局、公安部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中心等权威机构认证,获信息安全产品销售许可。

在重庆市公安局、司法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爱思网安公司于2010年获准成立“重庆市科信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所”,并广泛展开国际合作,与国际知名计算机取证公司在重庆联合筹备成立“手机司法取证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专业手机司法取证技术研究机构,即将向各司法相关和行政执法机构提供世界级专业服务。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4

关键词:大数据;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50-01

1何谓大数据(BiGData)时代

在2012年,“大数据”就成为科技类十大流行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权威机构联合),而在2013年“大数据”更是由于棱镜事件的发酵而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为人们所熟知。

目前,大数据还没有统一的、为学术认可的定义。

最早提出大数据概念的是GartnerGroup公司,他们认为大数据就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具体而言,大数据也称为巨量资料,是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整合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数据的爆炸是“三维的”,是立体的,这三个维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同一类型的数据量在快速扩大;第二,数据增长的速度在增长;第三,数据的多样性,即新的数据来源和新的数据种类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很多重大事件的预测、商业营销决策都应用到了大数据,大数据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本文拟从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大数据时代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的概念和发展阶段

在科技和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电商已经越来越为消费者所接受,而电商如何根据大数据时代的特点进行市场营销成为重要的课题。

2.1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最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产生了电子商务,而到90年代电商才得到了充分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带来了电商的产生和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就是指买卖双方不用谋面,只是通过开放的因特网,利用浏览器或服务器就能实现商品买卖的交易过程,是企业运营的一种模式。

市场营销(marketing)是一种经济活动,1948年美国市场学会定义委员会主席拉尔夫・亚历山大把市场营销定义为:引导产品及服务由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使用者的一种企业活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包括市场需求预测、市场营销研究、新产品开发、广告、定价、分销、物流、人员推销、销售促成和售后服务等。

网络营销(on-linemarketing或cybermarketing),全称是网络直复营销,是企业营销实践与现代信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的总称。网络营销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

所以,电子商务是传统商业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形式,而网络营销只是一种营销手段。

2.2网络营销的发展历程

营销理念是随着市场发展而发展的,营销的起源是以物易物,而19世纪的产业革命宣告有着现代意义的市场营销的开始。现代企业的营销理念大致经历了以生产为中心、以销售为中心和以消费者为中心这几个阶段。随着科学技术、消费者价值观和市场竞争等各个不同因素的作用,网络营销产生并发展着,其中对网络营销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消费者的价值观念。

2.3网络营销的种类

第一阶段,是web1.0时代,常见的网络营销有:搜索引擎营销、即时通讯营销、电子邮件营销、BBS营销、病毒式营销;第二阶段,是web2.0时代,网络营销方式增加:博客营销、口碑营销、RSS营销、Sn营销、创意广告营销、播客营销、体验营销、趣味营销、事件营销、知识营销、整合营销。

3当前网络营销的特点

市场营销的本质是组织和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换;网络营销本身具有跨时空、多媒体、交互式、拟人化、成长性、经济性、超前性、高效性的特点,而在大数据时代,还新增了一些新的特点:

(1)在大数据时代,更有利于分析消费者行为,发展更有效的、更有针对性地营销策略,同时对市场营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时给予控制和调节,以期产生更有利于网络营销的消费者行为。

现在,对消费者购买产品和购买后的研究,可通过大数据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资讯,从更宽广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做出决策的间接影响,以及对买卖双方产生的各种后果。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理解价值。

(2)在大数据时代,涉及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不论上不上网,有关个人的各种信息都被分散存储在互联网中。

大数据的安全包括五个层面:国家的信息安全;黑客病毒对网络攻击的安全;个人隐私安全;意识形态的安全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大数据和以上五个层面都有关系。根据《2013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超过一半以上的网民都遇到过因信息泄露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当年就达到了196.3亿元之巨。

国家的立法将会越来越完善,如何合理合法地运用大数据资源,大数据和个人信息隐私的界定也是现在的一个新课题。

(3)随着企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的缺点也越来越凸显:后期服务、产品线下体验成为影响瓶颈。随着科技和企业管理水平的发展,企业的营销成本已经由固定资产(如库存、物流等)转为售前售后服务质量的竞争。

在大数据时代,大量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知识更容易获得和进行针对性分析,每一营销策略都涉及特定的消费者信息搜集,了解消费者行为不仅可对消费者的产品购买决策施加影响,还能根据消费者的统计特征、媒体偏好、地域范围等进行分析,基于不同领域和产品特征,根据自身实力及其竞争对手的比较,对消费者的售前售后服务采取合理模式。

4大数据时代常见的网络营销策略

网络营销每一种职能的实现都有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常见的基本策略有以下几种:

(1)建立一个进行网络营销的企业网站是第一步。要从网站的总体规划、内容、服务和功能设计都体现企业的产品和经营特色,吸引目标消费者。

(2)进行网站推广,让目标消费者了解企业网站和产品,创建和提升品牌形象。

(3)品牌策略,进行品牌建设,利用各种渠道企业信息,掌握尽可能多的营销资源,根据不同营销资源的特点,通过专业电商平台向目标消费人群传递相关信息,进行产品促销和销售。

总之,网络营销策略涉及到上游供货商、消费者和企业内部管理层面,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相关供货商和消费者行为,发展更有效的营销策略,对营销活动的负面影响给予限制,将产生社会所希冀的消费者行为,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英)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5

本刊讯

5月29日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酒店“2015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上海)论坛”顺利举行。该论坛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市电子口岸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上海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共同主办。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副主任、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长袁旭阳,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赵彦龙,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党委书记冯曰铭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市公安局副局长曹忠平、公安部三所所长胡传平、中科院院士鄂维南等做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推进信息网络安全的发展”,分为互联网金融安全、电子取证和隐私保护、车(物)联网的安全应用、网络安全与大数据保护、移动互联网安全等五个专场展开讨论。清华大学教授苏光大、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学院院长李建华、奇虎360副总裁谭晓生、启明星辰首席战略官潘柱廷等40位专家学者、行业权威发表专题报告,并就热点议题展开讨论分享。此外,本届网络安全论坛专门为网络安全企业提供了网络安全公众体验展,参展企业带来业界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成果。

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了网络信息安全上下游企业共30家齐聚本届论坛,以网络安全论坛为契机,推进网络安全的多方参与,搭建沟通桥梁,凝聚社会共识,为营造安全、稳定、可靠、有序的网络环境,维护信息网络安全、促进互联网和谐健康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6

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势态严峻。据工信部日前透露,1月4日至10日,我国境内被篡改的政府网站数量为178个,与前一周相比大幅增长409%。此消息的依据来自于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监测结果。

紧接着,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也遭遇攻击,从而导致用户不能正常访问。众多网站最近频遭网络攻击的消息,不禁引起业界及广大网民的深刻反思:“我们的互联网真的安全吗?”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2009年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普及率达28.9%,网民规模较2008年底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为28.9%。中国互联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

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安全存在的极大漏洞,期盼互联网增长的不仅有渴望信息的网民,也有心存不善的黑客,不仅有滚滚而来的财富,也有让人猝不及防的损失。此次发生的政府网站篡改事件、百度被攻击事件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重视互联网安全刻不容缓!”

显然,互联网以其网络的开放性、技术的渗透性、信息传播的交互性而广泛渗透到各个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必将影响我国信息化的深入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落实措施。

二、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几点建议

第一,要深刻认识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对网络安全必须有新的要求。信息化发展越深入,经济社会对网络的应用性越强,保证网络安全就显得越重要,要求也更高。因此,政府各级主管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始终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在加强互联网发展,深入推动信息化进程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网络安全各项工作,着力构建一个技术先进、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应急处理协调机制。

网络安全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应用部门、行业组织、科研院校等方方面面,各方面要秉承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起运转灵活、反应快速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有效应对各类网络安全问题。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包含网络防护、重要业务系统防护、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多个层面,包含外部威胁和内部管控、第三方管理等多个方位的安全需求,因此应全面考虑不同层面、多个方位的立体防护策略。

第三,要着力加强网络安全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

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观念,为加强网络管理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要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优势,积极支持网络安全学科专业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技术素质过硬的复合型队伍。不断加强创新建设,是有效提升网络安全水平的基础,要加强相关技术,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力度,积极研究制订和推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面临的各种挑战。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立足我国国情,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民主决策、透明高效的互联网管理原则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应急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国际互联网治理新格局,共同营造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第五,要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战略与规划的研究,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薄弱环节,不断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如在当前的市场准入中,要求运营商必须承诺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和信息安全责任,并监督其自觉履行相关义务。还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及社会监督作用,利用行业自律组织完善行业规范、制定行业章程、推广安全技术、倡导网络文明。

第六,协调各方职能,建立网络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7

张宏科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届信息科学部学科评审专家组成员;信息产业部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信息网络技术专家组成员;“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

项目介绍

回顾电信网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到“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今天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单机移动访问互联网络,而是希望在火车、轮船、汽车等运动载体上,作为某一子网的成员,在网络移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地满足获取信息的需求。

互联网的核心设备是路由器,互联网是由大量路由器连接而成。现有的路由器设计时没有考虑终端移动、网络移动的需求,因此不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络。同时,现有网络机理、理论及协议标准也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络的需要。因而,迫切需要从体系结构、协议、理论及实现上创造性地重新设计新型的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关键设备――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

BJtUwR2600/2601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

成果简介: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实现了移动ipv6技术、移动子网技术、无线接口技术等,并于2004年8月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该成果通过国际“ipv6Ready”认证和欧盟etSi的“pLUGteStS”认证。

该产品已在国内多所科研教学机构组建的ipv6网络中应用,性能稳定可靠,运行效果良好。利用该产品,可以迅速搭建各种ipv6无线网络,适用于中小型企事业单位。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兼容ipv4和ipv6,可以在现有互联网及未来移动互联网中广泛应用,具有极好的推广前景。

功能特点:该成果符合ieee802.11x标准,可扩展到ieee802.16x及ieee802.20x标准,支持多类型协议、移动ipv6、移动子网功能、子网移动nemo、路由器连同其管辖范围内的主机协同移动,同时可处理的最大注册请求数为200。实现ipv6安全防护功能,可以进行协议分析、数据还原等实现DHCpv6功能,确保最大安全通过ieee802.11b标准定义的64位和128位有效保密(wep),并应用了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技术和maC(mediaaccessControl)技术。

BJtUR3600ipv6路由器

成果简介:BJtUR3600ipv6路由器基于iXp2400网络处理器和通用处理器硬件构架。网络处理器具有灵活的网络处理功能,已被业界认定为新一代网络设备的核心。采用网络处理器和通用处理器构架的性能强大、功能灵活的新一代ipv6路由器通过了国际ipv6Ready认证测试和信息产业部传输所的一致性测试。该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应用灵活、成本低、稳定可靠等特点,适用于中小型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核心节点。

功能特点:支持千兆线速转发接口,包括三个千兆光纤(多模)接口和数据转发与控制分离,采用通用处理器加网络处理器(iXp2400)的硬件架构,支持ipv6/ipv4接入路由器的功能和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及基本网络命令、路由协议、网管协议、安全协议、ip协议基本协议、应用协议等。

BJtU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

成果简介:BJtU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是在对ipv6技术和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多年研究和开发的基础上,融合了传统传感器网络技术和传统ipv6路由器技术,是自主设计开发完成的新一代传感器网络核心设备。该设备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组网简单方便等特点,采用了自主设计的ipv6微型传感路由器软硬件新型体系结构和ipv6的泛在传感器网络动态路由协议、网络管理等关键技术,可以实现下一代互联网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泛在通信。

该产品适用于医疗卫生、工业控制、环境监控、军事等领域,将催生一系列ipv6杀手级应用。

功能特点:节点支持ipv6协议栈和ipv6动态路由协议;支持互联网接入和远程控制、本地地址及全球地址的自动配置;支持基于Snmp的传感器网络端功能,支持链路层与网络层miB库;支持多条网状路由下的ipv6头部压缩机制、分片机制及数据汇聚机制;支持定位功能和支持温度、光、湿度等传感器应用(如数字家庭、医疗监护、环境监测等)。对通信安全,实现链路层与网络层安全机制有良好效果。

BJtUipv6网络性能分析系统

成果简介:BJtUipv6网络性能分析系统能同时支持ipv4、ipv6网络监测、事后调查和分析。它以流量生成的速度,捕捉并记录链路上每一个数据帧,可以实时对记录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测,发现网络流量的异常变化,从而可以侦测到正在进行的网络攻击,并及时发送告警,帮助安全管理人员迅速查明并修复安全漏洞。该产品已在国内多所科研教学机构组建的ipv6网络中应用,性能稳定可靠,运行效果良好。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军队、大型企业、国家机关等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部门,也可用于中小企业内部网络流量监控和访问控制等,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网络安全系统。

功能特点:支持ipv4和ipv6的所有主流协议;支持10mbps、100mbps、1Gbps以太网接口,无线局域网接口;支持多用户同时以web方式远程访问系统,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支持48大类ipv4/v6网络实时入侵检测,内置规则2300多条;支持报警类型的统计分析,并且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报警进行分组归类等。

BJtUipv6网络攻防系统

成果简介:BJtUipv6攻防系统以ipv6路由器为基础,结合现有的信息截获、分析、探测技术和ipv6协议理论,实现了ipv6数据包的静态封堵、高速网络中ipv6会话的动态捕获、ipv6会话的快速还原技术、ipv6包的源冒充和目的冒充、ipv6会话的实时中断技术以及ipv6相关协议和设备的漏洞分析。该产品已在国内多所科研教学机构组建的ipv6网络中应用,性能稳定可靠,运行效果良好。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军队、大型企业、国家机关等对安全要求比较高的部门,也可用于中小企业内部网络流量监控和访问控制等,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网络安全系统。

主要功能:可以实时捕获流经分析仪的数据,其可以并接在网络中,也可以和路由器串接在一起以扩大捕获范围,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定的过滤规则。可以对捕获到的数据或正在捕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可根据数据包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进行过滤。另外,该设备支持编码格式为aSCii码或eBCDiC码的应用层数据的还原,亦支持对网络中各种控制信息的还原及可以对进行源地址的冒充攻击。

技术专家点评

山秀明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清华大学无线电技术专业毕业。现任清华大学高速信号处理与网络传输研究所所长。35年来,参加过50余项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信息网络理论与工程,复杂性科学理论及其在网络、通信、雷达中应用。

互联网发展规律决定着互联网正在从“固定有线互联网络”向“移动互联网络”演进。现有互联网核心设备──路由器不适用于具有终端移动、网络移动等特性的移动互联网络。

目前,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中心张宏科教授项目组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用于移动互联网络的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该成果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做出重大突破。首先,以ipv6路由技术为基础,创造性地引入了终端移动、子网移动、无线接入及安全鉴别等模块,首次在国际上创建并设计了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体系结构与模型。其次,考虑现有路由、组播、安全和网络管理等协议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所存在的严重不足,第一次公开原创性地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络部分理论、协议及标准。此外,借助协议工程学理论和方法,自主设计了高性能ipv6路由器协议栈软件;采用分层设计思想来保证协议栈对多硬件平台和多操作系统平台的可移植性和采用模块式综合规划保证协议软件的高效率性。最具特点的是,该成果有效实现了有线和无线技术无缝结合,支持ieee802.11x无线接入标准,可扩展支持ieee802.16x。

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在支持新型ipv6协议栈的基础上,针对移动互联网络的需求,实现了对终端移动、子网移动、高速无线接入及安全鉴别等功能的支持。软件符合RFC国际标准,通过了信息产业部传输所的一致性测试。2004年8月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2006年,通过国际“ipv6Ready”认证和欧盟etSi的“pLUGteStS”认证。依托该成果,向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提交了6项国际标准建议,申请了10项发明专利,获得了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近年来,利用自主研制的设备,北京交通大学在安徽、湖北、北京等省市建设了多个ipv6试验网,截至目前,试验网运行良好。可以看出,该成果具有很高的技术成熟度。北京交通大学在ipv6网络设备核心技术方面的成功突破,标志着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研制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和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投资专家点评

汤旭东金融学硕士,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经理。从事风险投资工作八年,积累了丰富的项目投资经验,投资领域涉及it、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等,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

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成立的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八年来累计投资18个项目,累计投资额达2.35亿元,多次被评为“中国风险投资机构十强”。

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等系列网络产品的开发是实现下一代互联网ipV6无线/移动网络技术的核心,该系列产品关键性技术的攻克,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技术先进、符合标准、实用性强、可靠性高及维护性好等特点,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现在和未来电信、教育、军队、金融、电力骨干网、城域网等。

从目前ipV6在国内外的推广情况看,由于ipV6具有提供几乎无限大的ip地址空间、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改善服务质量、支持即插即用和移动性等优势,因此在原有ip地址接近枯竭的亚洲地区推广较快,尤其以日本、韩国和我国为代表,在欧洲、美国也已经得到认可并积极推广。在我国,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负责的CnGi总代码已经完成,覆盖了39个结点,20多个城市,初步建成了一个全球最大的ipV6的CnGi。中国政府正希望把ipV6在2008年奥运会上得以使用。

从市场方面分析,尽管我国CnGi项目处于推动过程中,但国产的ipV6的路由器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因此ipv6路由器市场培育趋于成熟。如果现有ipV4路由器都需升级为ipV6路由器,按CCiD估计,到2008年路由器市场总容量约为125亿元。国产ipV6核心路由器在2008年可取代国外产品,来满足未来骨干网络建设、各地城域网建设和各单位的接入需求。由此可断,BJtU―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等系列网络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也正是因为看到了ipV6路由器市场的巨大商机,国内外设备商都蜂拥介入这一市场。

从投资风险看,虽然ipV6已成为公认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而且ipV6的推广已经不存在重大障碍,但从ipV4向ipV6的过渡决不是一蹴而就,会存在一个较长的ipV4与ipV6共存的过渡期和相互兼容期。因此从投资的角度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这需要国家加大对ipV6推广力度,加大对ipV6设备研发投入,尽快培育出成熟的ipV6应用市场,为ipV6无线/移动路由器的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市场专家点评

郭云飞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信息工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网络与交换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曾研制成功大型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七号信令系统等。

下一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不仅为我国相关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也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核心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中心张宏科教授项目组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pv6系列网络产品对我国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一直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主要体现传统数据业务、无线/移动业务、网络信息安全、视频/音频业务、无线传感网络等方面。

在传统数据业务方面,电子邮件、网站浏览、Ftp、BBS、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业务已经深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下一代互联网将继续提供传统的数据业务,并会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如p2p、Blog等。据CnniC统计,我国互联网在过去10年里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态。截至2006年6月底,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1.23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9.4%,是1997年底全国上网人数的198.4倍,其中宽带上网用户达到7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5.3%,增势强劲。

在无线/移动业务方面,人们对网络的移动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移动办公。随着开放办公的流行和手持设备的普及,人们对移动性访问和存储信息的需求愈来愈大。著名wi-Fi服务提供商Boingowireless预测未来美国本土的无线热点数目将达到200万之多。全球大多数的无线热点将部署在咖啡馆、餐馆等零售场所,其他部署热点较多的地方包括机场、宾馆、火车站以及娱乐场所。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密集,对无线热点数的需求将远远大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规模。另外3G也明确要支持ipv6,所以实际上国内外对ipv6无线移动网络产品和业务有着巨大的需求。

北京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ipv6系列网络设备涉及下一代互联网多个核心技术领域,其系列网络设备一旦产业化,将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良的性能参与市场竞争,对国外相关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强势地位进行有力冲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笔者近日从网上了解到,中国人民大学为了迎接11月的建校70周年庆典,与神州数码网络合作在学校全网部署了ipv6,目前已完成对核心层ipv6的部署。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从1996年建设校园网以来,经历过2003年和2005年两次大的改造升级,目前已经建成了一个万兆核心、千兆到楼的校园网络。然而,即使是万兆网络,也只是通过增加带宽解决了网络的流畅性和稳定性,对于ipv4网络本身的一些先天性疾病还是无法“根治”。为此,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这十年来听了不少来自老师和学生的抱怨。比如,ipv4网络中几百个学生都用一个ip地址,学生参加一些通过网络报名的考试,报名时要求一个ip地址只能报一次,结果大部分人不得不跑到附近一些网吧去报名。另外,投资股票、期货、基金的师生在申请账号时也存在此类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8

辽宁大连116025;3.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04)

摘要:通过建立经济优化模型,本文分析了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食品质量检验合格率相关决策行为,并对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单位食品合格率符合标准规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食品生产商决定的最优单位食品合格率,受到网络经销食品采购价格的负向影响、合格食品单位净溢价的正向影响以及净损失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网络食品经销商;食品生产商;食品检验合格率;网络食品安全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8-16

作者简介:费威(1982-),女,辽宁鞍山人,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安全管理、经济优化;王俏荔(1975-),女,山西交城人,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卫生经济学,食品卫生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供需失衡下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CGL040;辽宁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食品回收安全处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lslktjjx-08;大连市社科联2015-2016年度重点课题“大连市食品流通环节的安全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dlskzd054;辽宁省财政科研基金项目“利益联结视角下辽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C021。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已形成一定规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网上购物作为日常消费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我国物流产业的不断完善,也为普通食品、生鲜食品以及快餐的网上销售带来了新的契机。网购食品的“物美价廉”和方便快捷,使其成为广大消费者购买食品的重要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却不断被曝光,例如“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等网络订餐平台相继被发现存在“黑作坊”无证经营、卫生条件恶劣、网售进口食品缺乏相应的安全卫生检疫许可、假冒伪劣过期食品的网上滥售等诸多问题。因此,对我国网络食品安全问题深入研究,揭示关键环节主体相关行为动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我国网络食品安全的相关研究是随着近年食品行业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开始的。谢建华和孙云曼(2013)分析了我国食品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模式及特点[1];刘小兰(2015)指出消费者无法通过触、闻等方式直接接触食品,只能依靠网页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使原本就具有“信任品”特征的食品安全问题更为突出[2];孟璇(2015)[3]和李伟(2015)[4]认为网络食品市场监管难点主要体现在网络食品销售的法律依据缺乏完善性、经营主体资质把关难、信息不对称加剧、涉及区域广、线上食品消费者维权意识弱。对此,国外的研究文献通常依照西方政府规制理论分析新兴市场的特点,及时将监管统一到现有的法律规制范围内。例如,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2013)认为,在质量信号供给不足、优质不能带来优价的市场上,生产劣质品是每个商家的优势策略[5]。董春晓和慕玲(2015)研究认为互联网交易平台的价格信号供给过剩,导致消费者需求的质量弹性低与价格弹性高,由此消费决策行为所带来的宏观效果造成网络食品供应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趋势,从而导致网络食品安全问题[6]。因此,互联网食品安全的治理思维不能照搬实体经济监管的模式,政府不可能直接面对成千上万的小商户,而应以质量信号的供给为着力点,才能实现治理绩效的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的相关研究文献主要分析了以企业为主体实施的追溯[7-8]、检测等质量安全决策[9-10],零供双方相关食品质量安全的双重检测与奖惩行为[11-14],以及政府部门对于企业的监督与激励机制[15-19]。

综上,现有文献对于食品经销商与生产供应商等相关主体的质量安全控制决策和行为的研究较为丰富,但针对网络食品经销领域的质量检验等问题的分析还存在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建立经济优化模型,分析网络食品经销商与食品生产商的质量检验合格率相关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从微观视角为加强我国网络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建议。

该结论表明,随着网络食品需求的日益扩张,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会进一步增加。当食品需求量受到采购单价或者网络食品销售价差影响更为显著时,即网络食品销售的低价格对需求的激励程度特别明显,那么网络食品销售量会急剧增加,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就会增加。其次,对于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在严格的、较高的单位食品合格率规范约束下,食品采购单价相比于合格食品净溢价较低时,如果食品消费市场对质量安全关注度高,社会各界重视食品质量安全,这种合格食品的单位净溢价更显著,就会激励食品生产商提供具有较高合格率的食品,从而增加其预期利润;在较低的合格食品规范约束下,生产商供给合格食品的机会成本相比于收益更高,合格食品供给会产生净损失,随着该损失额的减少,供给合格食品会使得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有所增加。相应地,在严格的、较高的单位食品合格率规范约束下,食品采购单价相比于合格食品净溢价较高时,较高的单位收益将对食品生产商的合格食品净溢价产生挤出效应,食品生产商会采取一定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食品检验力度。而由于较高的食品合格率标准规范,社会各界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较高,在较高采购单价下的食品生产商机会主义行为作用下,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也会随着合格食品净溢价提高而减少。然而当食品采购单价较低时,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受到该单价上涨的正向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会随之上涨而增加;当食品采购单价较高时,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受到该单价上涨对合格食品净溢价的挤出效应更为显著,而当采购单价上涨时,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会减少。

四、启示及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和建议:

第一,加强对食品的抽检力度。根据检验成本决定适当的食品抽检数量与最大可接受的不合格食品数量。无论是食品经销商还是第三方网络平台,亦或是政府有关质检部门,对于食品质量检验都要严格严肃和态度端正。在针对不同批量食品的检验时,都要用科学合理的检验方法确定相应的抽检数量与不合格食品最大可接受数量。

第二,网络食品销售相比于传统渠道销售的食品价差增大,有利于网络食品销量进一步增加,进而能激励食品生产商加强食品质量生产,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合格率。因此,在严把质量安全关、正规经营的前提下,促进和鼓励网络食品销售良好发展对于我国食品行业发展是有利的。尤其是应通过加强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网络食品销售流程与监督检验环节,从而降低网络食品的经销成本,维持甚至加大一定的食品销售价差,实现对食品生产商等相关主体的正向激励。在网络食品销售中更应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加强消费者的网络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并制定与网络食品质量安全奖惩细则以及网络食品售后维权标准规范,从而增加供给安全食品生产商的品牌声誉,增加合格质量安全食品的相对供给收益,在经济上加强对生产商的行为激励。

第三,通过合理地设定合格食品的质量标准规范,结合市场对合格食品的适当反映,能够促使食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等相关主体自主选择符合质量标准规范的行为。具体而言,较高的合格食品质量标准规范与合格食品的高净溢价能促使食品生产商根据自身利益选择生产供给符合质量标准规范的食品。同时网络食品经销商会更为积极地经销该类食品,实现社会各界的多赢。

第四,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价值观。这主要是由于网络销售食品需求量受价差影响的显著性增强或者采购单价上涨时,食品经销商的预期成本会增加,食品生产商的预期利润会减少。对于网购食品,不能一味追求价格的低廉,更应注重所购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生产商的口碑,以及经销商所提供的相关售后服务配套等多方面消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网络食品经销商不一味追求所售食品的低价格,从而采取以牺牲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而压低采购价格、减少检验成本的行为,并且也会激励食品生产商采取有利于提升食品品质的行为。

第五,确立网络食品销售的官方评价体系并及时向公众相关信息。目前我国网络食品销售的网评没有统一的鉴定和规范标准,经销商可以通过雇佣网络“水军”等方式虚假的食品质量等相关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相关食品。对此,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网络产品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评价与的官方平台,由专门的技术人员针对不同类别产品进行分门别类的统一规范。并且为消费者提供网页、微信、微博和短信、电话等多种方便快捷的查询相关信息的方式,同时对日常信息及时进行公开公布。

参考文献:

[1]谢建华,孙云曼.中国食品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3(10):168-171.

[2]刘小兰.基于网络销售的食品安全信号博弈分析[J].农产品加工,2015(9):31-33+36.

[3]孟璇.对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5(12):284-285.

[4]李伟.加强网购食品安全监管打造互联网食品的安全体系[n].中国食品报,2015-03-16(003).

[5][美]托马斯・谢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6]董春晓,慕玲.“互联网+”时代网络食品安全监管[n].学习时报,2015-05-25(004).

[7]BrianLB.traceabilityand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meatSupplyChain:implicationsforFirmorganizationandmarketStructure[J].JournalofFoodDistributionResearch,2003,34(3):13-26.

[8]梁杰,陈雨生,尹世久.基于实验经济学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信息传递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15(6):9-17.

[9]tiroleJ.atheoryofCollectiveReputationswithapplicationstothepersistenceofCorruptionandtoFirmQuality[J].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96,63(1):1-22.

[10]Carriquirym,BabcickBa.Reputations,marketStructure,andtheChoiceofQualityassuranceSystemsintheFoodindustry[J].ame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economics,2007,89(1):12-23.

[11]FosterSt.towardsanUnderstandingof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8,26(4):461-467.

[12]KueiC,maduCn,LinC.DevelopingGlobalSupplyChainQualitymanagementSyste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Research,2011,49(15):4457-4481.

[13]陈瑞义,石恋,刘建.食品供应链安全质量管理与激励机制研究――基于结构、信息与关系质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4):34-40.

[14]于荣,唐润,孟秀丽,等.基于行为博弈的食品安全质量链主体合作机制研究[J].预测,2014(6):76-80.

[15]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16]廖卫东,等.食品公共安全规制制度与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17]周应恒,王二朋.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一个总体框架[J].改革,2013(4):19-28.

[18]周小梅.激励企业控制食品安全的制度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1):35-41.

[19]王晓莉,李清光,冯蔚蔚,等.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的选择――结合全景敞视主义规训效应的思考[J].财贸研究,2016(4):76-84.

[20]StarbirdSa.DesigningFoodSafetyRegulations:theeffectofinspectionpolicyandpenaltiesfornoncomplianceonFoodprocessorBehavior[J].JournalofagriculturalandResourceeconomics,2000,25(2):616-635.

ananalysisoftheFoodinspectionQualificationRateofFoodDistributorsand

Foodmanufacturers――ontheperspectiveofnetworkFood

QualityandSafetyproblem

Feiwei1,2,wanGQiao-li3

(1.Schoolofeconomics,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Dalian116025,China;

2.CenterofeconometricanalysisandForecasting,Dongbei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

Dalian116025,China;3.SchoolofpublicHealthandmanagement,ningxiamedicalUniversity,

Yinchuan750004,China)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9

摘要: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当司机出现误操作的时候汽车会自动报警;下雨时,窗户会自动关闭;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美国权威资讯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1.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因此,物联网将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给社会、经济各方面带来跨越式发展得技术变革,已引起了各国各领域的密切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物联网;高科技;技术变革

1.引言

然而,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机遇更是挑战。物联网的发展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产业链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实现上下游产业及跨产业的联动,形成产业的联盟,带动整个产业链,共同推动物联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能够从深层次发现和解决物联网中的关键理论问题、攻克技术难点及将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成果应用与实际,则我们就可以再物联网研究和开发的挑战中获得发展得机遇。否则,我们只会在物联网研究和开发上浪费时间和资源,又一次错过了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机遇。

2.发展现状和目标

2.1发展现状

无线射频识别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其中,微机电系统传感器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机器到机器终端数量接近1000万,形成全球最大的m2m市场之一。

2.2发展目标

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十年目标是把我国初步建成物联网技术创新国家。教育部工信部授权理工科高校开设物联网课程,为学生传授物联网相关课程,但凸显劣势的是,师资相对缺乏。可喜的是有华清远见这样的物联网工程师培训机构。总体来讲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令人期待。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目标有以下三点。

(1)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在国际标准制定中掌握重要话语权,初步实现“两端赶超、中间突破”即在高端传感、新型RFiD、智能仪表、嵌入式智能操作系统、核心芯片等感知识别领域和高端应用软件与中间件、基础架构、云计算、高端信息处理等应用技术领域实现自主研发,技术掌控力显著提升;在m2m通信、近距离无线传输等物联网网络通信领域取得实质性技术突破,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在传感器与传感器网络、RFiD、智能仪器仪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设备、等物联网制造产业,通信服务、云计算服务、软件、高端集成与应用等物联网服务业,以及嵌入式系统、芯片与微纳器件等物联网关键支撑产业等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从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应用到测试仪器仪表的完整产业链,初步实现创新性产业集聚、门类齐全、协同发展的产业链及空间布局。

(3)物联网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物联网示范应用重大工程,在国民经济和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物联网先导应用全面开展;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全面启动,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形成。

从网络发展角度看,今后10―40年发展物联网技术的第一要务是要建设让大众快捷获取信息和知识、能有效协同工作、生活更加高品质的信息网络。网络技术经济宽带化、移动化和三网融合,走向下一代互联网,进一步向后ip时代的新网络体系发展;物联网从监视、控制、反馈一体化,向泛在网络发展;在网络服务方面基于物联网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普及。网络媒体进入主流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融合,联合构建媒体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云计算平台为物联网提供支持环境;物联网科学将从交叉学科融合,向完善的网络信息论发展。物联网相关技术和服务将相互影响,实现人类向往的充满智慧、更加美好、幸福的物联网时代。

3.主要任务

(一)大力攻克核心技术。(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三)协调推进产业发展。(四)着力培育骨干企业。(五)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六)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七)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4.前景分析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根据美国研究机构预测,物联网所带来的产业价值将比互联网大30倍,物联w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元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2011年12月,酝酿已久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鼓励民资、外资投入物联网领域。《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完成产业体系构建的目标: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关键技术创新工程、标准化推进工程、“十区百企”产业发展工程、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以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其中,重点领域主要涉及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

从物联网的市场来看,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0%。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必将有大大小小的科技企业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进入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主要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子、软件和通信,通过电子产品标识感知识别相关信息,通过通信设备和服务传导传输信息,最后通过计算机处理存储信息。而这些产业链的任何环节都会开成相应的市场,加总在一起的市场规模就相当大,可以说,物联网产业链的细化将带来市场进一步细分,造就一个庞大的物联网产业市场。

据思科最新报告称,未来10年,物联网将带来一个价值14.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未来1/3的物联网市场机会在美国,30%在欧洲,而中国和日本将分别占据12%和5%。

示范工程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圈定9大领域重点示范工程,分别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

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研究篇10

一、宽带网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近年来,宽带网络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全面渗透,推动着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一轮浪潮,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就业机会、支撑科技产业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战略基石。首先,宽带网络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要素和扩大信息消费的基础平台,加快向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经济运行各环节渗透,并孕育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一大批新兴产业和信息消费热点。其次,宽带网络已成为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抓手,是聚集全球科技资源、推进协同创新的新平台。第三,宽带网络已成为政府改善民生服务和宣传先进文化的新载体,通过宽带网络提供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已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方式。第四,网络空间竞争形势日趋复杂,信息安全挑战日益严峻,高速安全、自主可控的国家宽带网络,是构筑网络空间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基础。

从世界范围看,大力发展宽带网络已成为共识。截至2012年底,超过127个国家和地区并实施了宽带国家战略,把加快宽带网络发展作为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先导领域,力图通过战略指引,统筹政府和市场力量,加大政策扶持。从我国情况看,近十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网络能力不断增强、用户普及水平不断提高、技术储备和产业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宽带网络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宽带应用不够丰富、宽带产业链上游环节对外依存度较大等问题,既不能满足在国际竞争中塑造国家发展新优势的外在需要,也不能满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需求。为此,亟需在国家层面启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健康发展。

二、《战略方案》基本考虑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为科学统筹和系统推进我国宽带网络建设、服务应用和产业发展,201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原广电总局等部门共同启动了《战略方案》的编制工作,组织成立了“宽带中国战略”研究工作小组及专家组。此后根据研究需要,工作小组又增加了交通部、环保部和原铁道部三个部门。在组织座谈调研、深入研究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和专家组历时1年半时间,形成了《战略方案》。

《战略方案》根据国内外宽带网络发展形势和现状,提出了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

(一)关于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战略方案》主要有以下考虑:一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以支撑经济发展、服务社会民生为着力点,深化宽带网络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二是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发挥政府战略引领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宽带网络发展。三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导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宽带网络建设和投资模式。四是坚持产业链协调发展。紧抓网络建设、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安全保障等关键环节,推动网络和产业链协同发展。基于上述考虑,《战略方案》提出了应坚持的五个原则,即: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推进相结合、网络建设与应用服务相结合、网络升级与产业创新相结合、宽带普及与保障安全相结合。

(二)关于战略目标、技术路线和发展时间表。在编制过程中,《战略方案》注意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指导意见》、《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保持有效衔接,也充分参考了《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行业规划,以及美、欧、日、韩等国家或地区宽带网络发展规划。结合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经过详细评估和科学测算,提出了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并细化为3个发展阶段、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战略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到2020年,我国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围绕这一战略目标,《战略方案》在宽带网络覆盖、网络能力、应用水平、产业链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为保证目标实现,《战略方案》将我国宽带网络2013-2020年发展进一步细化为全面提速阶段(到2013年底)、推广普及阶段(2014-2015年)和优化升级阶段(2016-2020年)三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发展要求,发展任务也各有侧重。

(三)关于重点任务。针对我国宽带网络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战略方案》提出了五大重点任务:一是推进区域宽带网络协调发展。针对当前我国区域和城乡宽带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不同地区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二是加快宽带网络优化升级。针对当前我国宽带速率整体偏低的情况,提出要加快骨干网、接入网和网站等多个关键环节的优化升级,提升网络总体性能。三是提高应用水平。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要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文化建设、应用普及等方面深化宽带应用。四是促进产业链不断完善。通过关键技术研发、重大产品产业化、智能终端研制和支撑平台建设等,推进技术创新,提升产业自主能力。五是增强宽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通过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完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应急通信系统和建立安全管理机制等措施,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为落实各项任务,《战略方案》以专栏的形式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将组织实施的具有重大引导作用和示范意义的7项工程。

三、《战略方案》提出的主要政策措施

《战略方案》在政策措施方面的总体思路是,在首次明确宽带网络的公共基础设施定位基础上,以整合利用好现有促进宽带网络发展的各类政策为主,加大贯彻落实力度,加强政策法规文件的衔接协调,同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激发产业链发展活力,针对市场失灵领域,推动出台财税优惠政策,明确完善普遍服务机制,缩小区域及城乡发展差距。围绕这一思路,《战略方案》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以确保实现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目标。

(一)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宽带网络的公共基础设施属性。这是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突破,将宽带定位于与水、电、路等同等地位的公共基础设施,这为我国宽带网络后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各界对宽带网络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统一的问题,凝聚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宽带网络加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保障。在国家层面成立“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协调小组,加强横向跨部委及纵向跨中央地方两级的组织协调,同时,要求各地将宽带网络发展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规划,实现从中央到地方在宽带网络发展上的超前规划部署,并与地方发展做到有效衔接。

(三)加大财税支持力度。针对我国城乡区域宽带网络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战略方案》提出了多项财税优惠政策,争取多渠道投入。如提出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将宽带网络建设和运营纳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完善电信业增值税抵扣机制;优化基础电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机制等。通过加大财税支持,将有效加快西部和农村地区宽带发展。

(四)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战略方案》提出多项措施,以进一步健全我国宽带网络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推动形成多种主体相互竞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在规范市场行为方面,保障宽带网络在住宅小区及机场、高速公路、地铁等公共服务区域的公平进入。在推动开放竞争方面,提出建立网间互联带宽扩容长效机制,保障网间互联畅通。

(五)进一步规范建设秩序。针对宽带网络建设和改造难等问题,《战略方案》提出要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地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贯彻落实住宅小区宽带网络设施的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等两个强制性规范,实现规划、建设和验收三同步。公共设施场所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开放并提供通行便利,网络设施要进一步实现共建共享,减少重复投资。

此外,《战略方案》还在频率资源规划、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多项政策措施,如制定频谱中长期规划,明确无线频谱综合利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创新宽带网络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公共政策与规则的制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