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9:43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环境卫生;现状调查

SurveyoftheCurrentSituationinRuralDrinkingwaterandenvironmentalSanitation

YanGHong-mei

(YingjingCounty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Center,Ya'an62520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currentsituationofruraldrinkingwaterandenvironmentalsanitationinourcounty.methodsaccordingtoacertainproportionofthedifferentadministrativelevelsofthedifferentadministrativelevelsoftherandomselectionofdrinkingwatersurveypoints15,inthevicinityofthedrinkingwatersurveyofvillagesandtownsaround10householdsrandomlyselected.Resultsthestandardrateofwaterqualitydetectionwas80%,andmostofthedrinkingwaterwastreatedwithcompletetreatment.thesanitarytoiletswere84.97%.Conclusionintheruralareaofourcountyresidentsdrinkingwaterandenvironmentalsanitation,shouldcausetheattentionoftherelevantdepartmentsatalllevelsfurther,increasingforruralresidentshealthpropagandaandeducation,thepracticalimplementationofruraldrinkingwater,toiletreformpolicyandthespecificsituation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rrectivemeasures,constructionofenvironmentalsanitationfacilities,toimprovethehealthconditionsofruralresidents.

Keywords:Ruralareas;Drinkingwater;environmentalhealth;Currentsituationinvestigation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县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的现状,为我县制定相应的饮水安全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1],并根据一定的比例按照各乡镇不同的行政等级区划随机选取水质调查点15个,在水质调查点附近的村镇,每村随机选取10户作为调查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地点首先是对于饮用水调查点的选取:依据各种不同的调查内容及标准进行调查点的选取,依据水源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地下水及地表水两个方面;依据不同的供水方式可分为集中式供水与分散式供水两个方面。按照各乡镇行政等级区划,随机选取水质调查点15个。其次是对于环境卫生调查点的选取:围绕选取的饮用水调查点附近的村子展开环境卫生的调查,在每个饮用水调查点附近的行政村随机选取10户村民展开环境卫生调查,共计调查村民150户。

1.2调查内容农村居民饮用水检测指标:本次调查共检测了30项指标,其中包括了浑浊度、色度、pH值、总硬度、铁、锰、砷、硝酸盐氮、耗氧量、氧化物、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数等。其余调查内容:农村居民改厕、粪便处理情况;垃圾、污水处理状况;饮用水严重污染事件,其中对于农村居民的改厕与粪便处理情况主要包含:厕所类型、卫生现状等内容。

2结果

2.1农村饮用水调查结果在全县境内共调查了15个饮用水调查点附近的15个行政村共150户居民,其中采用集中式供水居民共125户,居民人数339人,在所调查的居民户数中占比达到了83.33%;采用分散式用水的居民共25户,居民人数72人,在所调查的居民户数中达到了16.67%。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比较衡量。本次调查中所选取的15个饮用水调查点所采集到的30份水质样本,水质达标率达到了80.00%。采用集中式供水方式的13个饮用水调查点所采集到的26份水质样本中,有22份合格,4份不合格,达标率为84.62%,采用分散式供水的2个饮用水调查点采集到的4份水质样本2份达标,2份不达标,达标率50.00%,饮水不合格项目主要为细菌学指标。见表1。

2.2改厕、粪便处理调查结果在本次调查的15个行政村中共有厕所5377座,其中卫生厕所4569座,比率为84.97%,卫生厕所中无害化厕所2690座,比率为50.02%,卫生厕所类型主要为沼气厕所,其次为三格化粪池和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卫生未达标厕所共808座,在本次调查中占到了15.03%。对于所产生的粪便,沼气式厕所均进行沼气生产,实现了二次利用,而卫生未达标厕所产生的粪便一般均直接作为肥料直接作用于农田或排放。

2.3垃圾、污水调查结果15个行政村每月的垃圾产生量为1466.60吨。没有进行合理安置的垃圾584吨,占所产生垃圾总量的39.82%;进行合理安置处理的垃圾共882.6吨,占所产生垃圾总量的60.18%。15个行政村的每月污水排放总量为8368.30吨。没有进行合理排放的污水3609.25吨,占所有污水排放总量的43.13%;每月采用明暗沟排放污水共4759.05吨,占污水排放总量的56.87%。我县农村所产生的垃圾和污水还存在随意堆放、倾倒和排放的现象,还有40%左右没有进行合理的安置处理,因此对于水源污染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讨论

良好的饮用水和环境卫生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水平而言,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是重要的衡量指标[2]。目前农村的饮用水及环境卫生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一方面造成了农村环境卫生的整体不足,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质量[3]。集中式供应的饮用水占到了我县饮水人数的82.18%,自来水的普及率虽然远远超过我国农村平均普及率37%,但离2015年农村安全饮水达到100%还有一定的差距。调查结果显示我县的农村集中式供水还有部分只经过沉淀过滤处理而未经过消毒处理,分散式供水均未进行消毒处理。农村居民日常生活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是一项需要长久坚持的工作,通过对饮用水水质的改善能够有效加强饮用水的卫生质量,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条件,需要政府加大对于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为农村配置完善的安全饮水设施,同时要增加对于农村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程度,将农村居民的分散式用水现状转变为集中式供水[4]。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开展广泛、持久的卫生健康教育,增强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对农村居民的集中式供水要加强管理,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增强对于水源地的保护[5];对于分散式供水现状所应用的储水容器应当设置相应的防尘、防蝇设备,饮用前要采取加氯等消毒处理。以保证饮用水在流行病学方面的安全,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继续增加卫生厕所及无害化厕所的普及率,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向农民详细的讲解沼气式厕所的各种优点,对于进行厕所改造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同时在新农村的建设之中,要以各个行政村为单位,建设相应规模及处理能力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阻断环境污染的源头,从而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鸿斌,颜玲,张成云,等.四川省农村饮用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20):3842-3844.

[2]王芹,王大军,龚海燕,等.三峡库区兴山县农村环境卫生及饮用水现状调查[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6):11-12.

[3]李云.山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及农村饮用水监测项目总结会在并召开[J].人人健康,2013(11):69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2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监测

为了解和掌握碧江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和支持。2013年12月按照中"贵州省2013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要求,对碧江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贵州省2013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要求,碧江区分别在东西南北中方位各抽取一个乡镇(灯塔、桐木坪、和平、川硐、河西5个乡镇)为监测乡镇。每个监测乡镇根据当地各村经济状况,按较好、好、一般、差四类进行分层,各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行政村),原则上在不同的村民组随机选择5户家庭作为监测户。

1.2监测内容与方法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厕所与粪便无害化状况、垃圾与污水处理、病媒生物、土壤卫生。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并填写统一调查表格。

1.3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信息由碧江区疾控中心统一录入全国农村环境卫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excle进行统计分析。

1.4蛔虫卵测定采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参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进行。

1.5铅、镉的测定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方法测定。

2结果

2.1全区概况碧江区面积1012平方公里,共辖13个乡(镇、办事处),92个行政村;总人口为30.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数为11.16万人;全区总户数为9.76万户、其中农村户数为3.34万户。农作物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杂粮及其它经济作物,全区上年度GDp为96.95亿元;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6310元。全区有垃圾处理厂1个,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设计处理能力210吨/d,实际处理垃圾400吨/d,覆盖人口23.04万。污水处理厂1个,处理工艺为二级处理,设计处理污水50000吨/d,实际处理污水50000吨/d,覆盖人口23.04万,见表1。

2.2监测点基本情况本次共调查5个乡镇,20个监测点,其主要经济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60%)、种植业为辅(25%)、其他(15%),监测点年平均经济收入为4042.65元,村民供水状况63.67%监测点以集中式供水为主,90%监测村道路硬化或部分硬化。

2.3厕所与粪便无害化状况20个监测点中,设立公厕1个,卫生厕所、非卫生厕所、无厕所户分别占26.18%、73.56%、0.26%。卫生厕所中,完整下水道式占71.20%,沼气池式占73,三格式占0.54%,绝大部分厕所无化粪池,粪水直接排入沟渠、农田、河流,见表2。

2.4垃圾与污水处理我区农村主要以生活垃圾为主,40%的生活垃圾是随意堆放,60%监测点进行定点堆放,91.67%垃圾堆放点有臭味、66.67%有成蝇,70%垃圾进行了焚烧处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养殖业污水分别占污水总量的92.53%、5.78%、1.69%,排放方式除工业污水(100%),部分生活污水(4.22%)经过处理后排放外,大部分生活污水(95.78%)以及全部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的至农田、道路、坑塘、河流,见表3。

2.5病媒生物调查显示,20个村寨仅有1个监测点开展过灭鼠工作,所有监测点均未开展灭蝇、灭蚊、灭蟑工作。

2.6土壤检测结果20份土壤样品中18份检出蛔虫卵;铅、镉检测结果在容许范围内。

3讨论

通过此次调查显示:近年来碧江区在"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等项目促进下,农村地区某些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如63.67%监测点以集中式供水为主,90%监测村道路硬化或部分硬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仅有1个村开展过灭鼠工作,其余村寨均未开展灭鼠、灭蝇、灭蚊工作,40%的生活垃圾是随意堆放,60%监测点进行定点堆放,堆放在房屋周围或随意丢弃,91.67%垃圾堆放点有臭味、成为病媒滋生地,病媒生物密度较高。卫生厕所户仅占26.18%,大部分村没有卫生保洁员,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没有卫生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没有固定垃圾池,只停留在村民自觉的行为上。这说明我们的村镇整体规划、环境卫生综合设施、宣传教育工作效果等工作的力度不够明显,仍然欠缺,虽然农村群众对良好的环境卫生的愿望迫切,但是长期遗留的硬件设施的不足和卫生陋习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

综上所述,碧江区农村经济仍然薄弱,农民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区、乡财政的支持力度有限,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基本没有资金投入[1-2]。由于经费短缺,农村地区环境卫生在设施设备配置、业务范围拓展、管理能力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导致农村卫生环境长期处在无人治理的状态下[3-5]。为缩短农村生活环境与城市间的差距,就要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经费和科研投入,把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当作一项长期的、经常的、持久的系统工程来抓,推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可持续发展[6]。

参考文献:

[1]罗勇,张科,陈志,等.2011年安县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监测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11):975-978.

[2]颜小平,徐健,李赐科,等.2012年夹江县农村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2013,29(1):157-158.

[3]张杰,祝刚,张丁,等.2012年河南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监测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3,24(6):431-433.

[4]游光富,苏勤,范颂,等.泸州市2011年农村环境卫生监测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555-3558.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3

关键词:农村环境卫生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278-01

为掌握寿光市农村居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客观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为政府制订、实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持,2012年8月-10月份,寿光市疾控中心对部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按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市抽取5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村庄4个,每个村抽取5户居民进行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并记录,对抽取的20个村庄进行土壤检测。

1.1卫生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对村庄基本情况与居户的基本卫生、厕所与粪便无害化处理、垃圾与污水、病媒生物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记录。

1.2土壤卫生。每个村采集农田土壤1份。采集5-20cm深表层土壤,在1m2范围内按照5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混合为一个样品,检测寄生虫和重金属污染等情况。

1.3检验、监测方法及评价标准。蛔虫卵测定方法采用饱和硝酸盐漂浮法,参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1987)进行。重金属测定土壤铅、镉含量,按照《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41-1997)进行。土壤pH采用电位法测定。

2结果

2.1基本情况。寿光市地处平原,辖16处镇(街道),973个行政村,总人口104.0146万人,其中农村25.1864万户,87.5630万人。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1253万元。全市有垃圾处理厂1个,污水处理厂8个。

2.1.1抽取的20个项目村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饮水全部实现了集中式供水,经济来源以种植业为主,所占比例为90.51%,养殖业占5.36%,其余4.13%为当地零散务工。2012年人均收入10325元。20个村全部进行了民居、道路统一规划,70%的村庄村内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25%部分硬化,5%未硬化。所有村庄均配备专职保洁人员,保洁人员与覆盖人口比例为0.36%,年人均环境卫生经费投入为23.74元。

2.1.2调查村厕所情况。20个调查村共5910户,均一户一厕,其中非卫生厕所3132户,卫生厕所2778户,卫生厕所率为47%。调查的100户居户中,79%的厕所位于室外,19%位于室内,2%位于院外。83%厕所内清洁,21%的厕所内调查者主观感觉无臭味,45%厕内无蝇蛆,62%厕内粪便未暴露。100户调查户的粪便处理方式为:土掩埋后施肥(57%),排入下水道(22%),高温堆肥(21%)。

2.1.3垃圾与污水情况。调查的20个村中,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点收集、统一填埋率100%,但95%的垃圾堆放点有臭味和蝇类。养殖业垃圾100%用于高温堆肥。43.72%的工业垃圾处理方式为再利用,其余为填埋及废品回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人日均2.7kg,排放方式分别为随意排放(40%),暗沟排放(35%)和管道排放(25%);工业污水67%直接排放,33%处理后排放;养殖业污水100%直接排放。

2.1.4病媒生物情况。20个调查村均每年开展集中灭鼠1-3次,共设投药点5754处;只有1个村每年开展灭蚊蝇、灭蟑工作。调查100户居户中,27%的居户房屋周围有1-4个病媒生物孳生地,分类按存在数量依次为污水沟(28处)、旱厕(19处)、垃圾投放点(13处)、柴草垛(12处)、羊/牛(8处)、猪圈(4处)、鸡/鸭/鹅棚(3处)、死水塘(1处)。调查100户平均厨房使用面积为10.19平方米,均未发现蟑迹及成若虫和活卵鞘,19%居户的厨房中有鼠迹,71%居户厨房中有苍蝇,52%居户家庭周围存在1-4个不等的积水容器共104个,其中发现有蚊幼虫的容器共67个,阳性率64.42%。

2.2土壤卫生情况。20份土壤样品为黄褐色、灰褐色、土褐色的壤土;pH值7.4-7.6之间;其中1份土壤样品中测出蛔虫卵数为2个/g,无活卵,其余未测出;重金属铅含量在9.6-16.3mg/kg之间,镉含量在0.028-0.047mg/kg之间。

3讨论

寿光市近年来致力于新农村建设,重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农村居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100%,民居规划整齐,道路基本硬化,村公共卫生专人保洁,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处理,重视鼠害防制,居民经济状况良好。但仍存在的突出问题:2012年部分农村卫生厕所率47%较2006年的调查结果16.18%[1]有了显著提高,但仍远低于福建省农村厕所普及率72.94%[2];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不高;生活污水部分仍随意排放,养殖业与部分小型工业污水未进行处理就直接排放,给环境卫生造成很大隐患;对灭蚊蝇、灭蟑工作重视不够,部分厨房卫生条件差,多数居民有在户外用敞口容器存储自来水、雨水的习惯。随着经济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卫生改善意愿显著增强,建议加大对农村改灶、改厕工作的宣教、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工作,对养殖场、小型工厂的污水排放加强管理,重视“四害”的防治工作,多措并举,建设卫生新农村。

参考文献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4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加快一维护”战略。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的意见》豫政〔〕43号)和我区有关会议精神,结合全区农村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工作,加强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建立“组清扫保洁、村收集、镇(办)转运、区处理”收集处置体系,切实提高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增强村民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控制和资源化利用,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总体思路

深入宣传动员,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开展“清洁家园”活动、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等载体和手段。培养村民良好的环境意识、卫生意识;通过设置合理方便的垃圾站点、组建专业清扫清运队伍,引导规范村民的垃圾投放行为;通过分类投放、分别收集,实现宏观意义上的垃圾类别源头分离,降低处置本钱;通过区、镇(办)村、组四级管理,达到多层参与、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管理效果;要通过体制的顺畅、机制的健全、目标的明确、制度的完善,实现运作市场化、队伍专业化、管理长效化、效果乡村化,达到全区农村垃圾管理全覆盖、无盲区,体现垃圾管理这一公益事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运行模式

全区农村建立“组专人清扫保洁、村定时分类收集、镇(办)集中分类转运、区统一定点处置”运行模式,以镇(办)为单位。基本实现全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置、建筑垃圾无害化填埋的目标,打造农村环境新面貌。

四、工作流程

生活垃圾收集处置流程

建筑垃圾收集处置流程

五、时间布置

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分五个阶段进行:

深入调查,宣传动员、制定方案阶段(8-9月)各镇(办)召开农村垃圾收集处置动员大会。摸清底数,制定方案,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

新建农村垃圾池(房)为农户配置分类垃圾桶。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阶段(9-10月)此阶段。

对农村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集中整治阶段(11月)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全面实施阶段(12月)通过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和卫生保洁制度。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六、职责划分

区爱卫办、乡村管理执法局负责建成区内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和工作指导;区爱卫办、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负责建成区外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和工作指导。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明确村庄卫生保洁规范,各镇(办)根据本辖区农村的定位与现状。完善卫生保洁责任制和检查监督机制,并对农村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评议。

教育村民对垃圾进行适当分类投放;每个村、组应按比例配备专业的清扫保洁队伍,各村、组要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处置的意义。做到日清扫、日运输,并清运到指定的垃圾收集池(房)负责村道、沟渠及其它公共区域的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日常管理;要制定村规民约,落实垃圾分类制度,定点倾倒,定期清圈除粪,喷药灭蝇,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七、工作要求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垃圾处理

中图分类号:X799.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垃圾处理作为城乡一体化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在农村,缩小城乡差别、加速城乡一体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决策,实践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也是反应一个地方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已成为改善环境面貌、推进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紧迫任务。对于以上的情况,我于2017年对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菜园村以及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情况的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做对比,为政府决策方针提供参考。

二、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及乡镇所属主要行政村的生活垃圾清运现状调研得出:现有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方式基本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置”模式,并形成一定规模化,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其不足之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1.农民本身的文化程度比较低,在处理成分复杂、数量较大的垃圾时,采取的方式往往是沤肥、焚烧和填埋等看上去科学的手段。但是这种方法本身便是不彻底的,会导致严重二次环境污染的出现。前端垃圾收集采用露天垃圾池,池内蚊蝇丛生,雨天污水横流,居民素质较低,垃圾随弃严重。

2.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现在农民的思想比较落后,卫生意识和环保意识都比较差,思想上面认识不够,这也给垃圾处理更好的进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转采用敞蓬车转运,垃圾及污水沿路抛洒,二次污染严重。

3.采用填埋、焚烧或直接露天堆放,对水及空气环境再次污染。

4.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环卫工人人员不足,待遇低,劳动强度大,积极性不高。

5.村里没有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分发到每家每户的垃圾桶、村里的垃圾敞篷车,都是一体的,并没有具体是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部分,增加了处理垃圾的难度。政府没有建立垃圾分类的配套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回收、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后续手段。没有规范的垃圾回收点,目前的废品收购仍处于自发的废品市场化状态。

6.农村垃圾桶一律采用绿色的方形垃圾桶,并没有根据当地特色设计一款可分类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和垃圾中转敞篷车。

7.机械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农村全部采用环卫工人隔几天每家每户进行垃圾清理,清理效率低。

三、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几点对策

1.进行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网络的建立和健全。想要城乡环卫真正的实现一体化,需要进行工作网络的健全,需要加强领导,进行专门机构的成立,需要专门进行这项工作的负责。需要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纳入到平时的工作和考核中去。将城乡的管理体制真正理顺,实行县、镇、村三位一体的三级环卫管理体制,打破城乡环卫一体化结构,走村收集、镇中转、县集中处理的一体化之路,最终实现统一化管理。

2.积极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工作。重视各个方面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将各方面的优势真正的发挥出来,进行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从而给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将地方电台等媒体手段利用起来,宣传工作开展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激发群众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自觉性。

3.加快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根据新编制的《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统筹考虑我县城乡环卫设施发展相对不平衡的实际情意,逐步完善县、镇、村环卫基础设施。要大力提高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收集设施上,逐步淘汰简易垃圾堆放点、露天垃圾桶点,实现垃圾收运的分类化、容器化、密闭化和机械化。

四、生活垃圾分类的具体解决方案

1.了解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比较多,农村自家种植蔬菜和厨余垃圾比较多,从颜色具体分类的垃圾桶,蓝色:厨余垃圾,包括剩饭剩菜、蔬菜叶等;绿色: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金属、塑料凳;红色:不可回收垃圾,包括瓜果壳、灰土等。

2.了解到农村日常生活垃圾比较多,农村自家种植蔬菜植物比较多,我们可以从颜色具体进行分类:不同垃圾不同时间进行回收,每户发放统一的表格,写着每日可以扔的垃圾种类和时间。如可回收垃圾是每周一、三、五进行回收,每周二、四、六回收菜叶、植物等垃圾。

3.政府对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采购,使用户在生活垃圾分类也能收到益处。

五、调查结论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城l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一定要注意“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难解之题,必解之题,各地环卫管理部门应该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垃圾收运、处理方案。同时建议我们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共创美好的卫生环境。需要政付部门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根据各自特点不断的进行实践和总结.找到合适于本地区的行之有效的“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吉崇矗张云,隋儒楠.沈阳市典型农村生活垃圾调查及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6(2).

[2]单华伦,朱伟,张春雷,李磊.发达农村生活垃圾特性调查及治理技术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6(6).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6

一、直屋村的环境卫生现状

(一)直屋村的环卫状况及不良影响

直屋村位于县城西郊,紧靠35省道和高速公路出口处,分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04户,1119人(其中党员35人),外来人口200多人。村内没有环卫设施,没有实施清扫保洁。由于长期积累,房前屋后垃圾成堆(调研期间,环卫处帮助清理清运垃圾60余吨),垃圾逐渐向35省道边上堆放,村内露天粪坑林立,没有一座卫生公厕,村内沟塘水面垃圾漂浮,池塘为污水塘,水沟为臭水沟,是远近闻名的“垃圾村”。以上这些问题是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一是损坏了*对外形象。像直屋村的大部分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与县城紧密相连,紧靠进出县城的道路,外来人员进出我县,都会经过这样的村,不洁的村容村貌会损坏我县的对外整体形象。

二是降低了广大村民生活质量。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内涵也在不断提高。他们既讲究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也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环境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大量的垃圾,影响了他们的健康;不洁的村容,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是影响了精神风貌。村容状况代表了一个村的整体风貌,环境卫生虽然是“小事”,但却可反映出村民的“精神风貌”。

(二)造成环卫不洁的主要原因

1、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淡薄。城乡结合部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处,农村气息较为浓厚,虽然村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改变村容不洁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但由于农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尤其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比较淡薄,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扔垃圾等现象比较普遍。而且这些区域还聚集了大量的外来民工,在城乡结合部由于其优越的区位、廉价的房租,加上管理较薄弱,使大量外来人口在此集聚,外来人口的集聚引发了某些对环境卫生有严重影响的产业———如垃圾回收业。目前,直屋村有外来人口200多人,他们大多从事垃圾回收行业,大量回收的废物堆放在村前屋后,造成了环境的二次污染。

2、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在城乡结合部尤为明显。城乡结合部是县城扩张后形成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上还是农村,由于村集体经济的不足(直屋村的村集体年收入仅为8万元),“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或者比较落后。由于环卫设施配套不足,缺乏有效管理,造成垃圾无序堆放污染环境的现象。

3、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到位。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相对中心城区而言不仅位置偏僻而且先天不足,因此,不少干部就会认为现在要求城乡结合部村做到长效管理是不切实际的,还为时过早;或认为这都是政府的责任,与己无关;或认为搞城乡结合部村环境卫生吃力不讨好,只有付出,没有收益;这些观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表面应付、得过且过,甚至熟视无睹,不愿化力气改善环境质量。

4、垃圾成份复杂,不可降解垃圾增多。以前的农村,垃圾多用于田间地头作肥料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成份越来越复杂,产生了大量塑料袋等不可降解的垃圾。而且大量高效的农业肥料代替了“垃圾肥料”,垃圾在农村已无“用武之地”。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被城市包围或紧接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村,这些地方属于县城规划范围,在生活方式上日益接近城市,但还没有纳入整个城市管理范围,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我县,直屋村的环卫状况并不是个例,我县的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普遍存在垃圾乱堆乱倒乱处置现象,已经成为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从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要求。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打造农村新环境,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条标准。其中,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村容整洁主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一个村的村容村貌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它不仅反映了这个村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反映了这个村的精神文明程度。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必然明显改善,也才能与所相连接的城市相适应、相协调,才能为城乡统筹发展创造重要条件。目前,我县正在大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环卫建设管理工作应当首当其冲,率先垂范。

(二)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环境卫生,改善人居环境,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个重大的民生问题。抓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环境卫生工作事关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可以让广大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村民共享我县文明建设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三)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迫切任务。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涉及面广,要求高,环卫建设管理状况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属于县城规划区范围,部分也在创建之列。但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卫状况与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长期重视不够,环卫工作基础薄弱,存在的问题很多,可以讲,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既是创卫的重点,也是创卫的难点。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就是要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的垃圾出路问题,破解城区创建进程中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难题。目前,我县的创建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实现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工作规范化,已经成为当前的一项迫切任务。

(四)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是城管工作向城郊延伸的务实之举。

城中有村、城郊相连,这是发展中城市的基本特征。城中村、近郊村、城郊结合部均与城区紧密相连,这些地区环境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整体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城中村、近郊村既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做美的基础。城管部门作为环境卫生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题,加强对城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将城市管理工作向城郊延伸,这是新形势下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城管部门有责任加强对城郊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指导,不断创新城管走进社区、城管延伸城郊的工作理念,把加强城中村及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作为城管工作走进社区、向城郊延伸的重要举措,作为城管工作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具体行动,不断探索适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城乡统筹城市管理模式。

三、创新方法,立足长效,全力推进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

从我县的县城实际出发,加强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建设管理不可能全面铺开,一步到位,要因地制宜,创新方法,循序渐进。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培育村民新观念。从根本上说,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所以必须把对村民的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运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抓好文明素质教育。村两委要与每户家庭签订卫生保洁责任书,提出一些硬指标,促使家庭这个细胞做好保洁工作。另外,村两委要充分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环境卫生管理中的自我约束作用,通过全体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卫生保洁义务,以此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准则。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使村民潜移默化地增强卫生意识,自觉养成文明的卫生行为习惯。在整治和创建过程中,可组建村巡逻队,劝阻不文明行为,督促村民、外来经商人员、打工者养成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

(二)科学统筹村庄规划,培育设施建设新起点。要做好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环卫保洁工作,环卫设施建设是基础。应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做好村庄规划时,将环卫基础设施纳入整个村庄体系,统筹规划,统筹建设。在规划过程中,要把握分级负责的原则,科学合理安排。即:县里主要负责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改造,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各街道要按照城镇环卫设施设置要求,在城乡结合部村(城中村)居住区、道路、河道等处放置垃圾桶,合理设置垃圾房,建造垃圾收集转运点,配置相应的垃圾清运车辆和设备。城管部门将根据城郊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的要求,协调、指导垃圾中转站的建设与改造。同时,在规划时,要充分发挥现有环卫设施设备的作用,做到生活垃圾收集、清运、中转运输等环卫设备设施城郊(乡)共享共用。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7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__街办召开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现场会,用半天的时间,现场观摩了__*三个村的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并听取了____五个村环卫管理的经验介绍。这次现场会是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学习活动与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必将对我区今后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区划调整后,我区成为城乡交错的新型城区,建区以来,环境卫生管理从总体上变化比较大,但从根本上的变化还是比较缓慢,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市容环卫上有两大难题。无法与一些老城区能相比。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欠帐过多。二是农民占人口的大部分,城市观念差,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强农村环卫管理,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农村的环卫管理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薄弱点,全区__个行政村,从总体上讲,搞得不好,有的还特别差,少数比较好的如____等。所以形势严峻,需要我们去认真思索、认真研究。

二、造成全区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整体不好的原因

文明意识差。认为农村环境卫生无所谓,不仅是村民、村干部、乡镇干部也有这种思想。讲卫生不在穷与富、富裕不一定都讲卫生、穷村不一定不讲卫生,全在于意识,现在我们有一种现象,各人都不扫门前雪,就更不管他人瓦上霜了。

社会公德差。为了一己私利,自己修房盖屋、土堆、石堆占掉整条马路,把城里的垃圾倒在自己村边,没有社会公德意识,其他的人看见了习以为常视而不见,认为门外的地方不占白不占,自己不自觉,别人也不过问,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习惯。

卫生意识差。生活习惯要讲究,农民也要讲究卫生,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脏乱差的环境中,过去的郊区变成了现在的城区,不仅牌子要变,更重要的是改善单一的农村意识,树立城市意识环境意识。

领导素质差。我们有些领导,不做榜样,也不抓管理,一个家庭、一个村、一个乡镇、一个县区道理都是一样,主要是说领导,领导无卫生意识,整体上就难有改进,有干净的也是个体。农村卫生也是一级领导素质的综合反映之一。

宣传程度差。宣传力度不到位,有重城区轻农村的倾向,对群众宣传教育不够,在城市有“五比五看双达标”,在农村有什么?在群众的卫生行为没有达到自觉行为之前,还要靠宣传来推动。我们宣传不够、推动不够、不能全怪群众。

三、__的启示

1、领导的文明意识决定本地区文明程度,领导的文明意识提高了,必将使地区文明程度得到加强。谁也喜欢生活在好的环境中,农村城市化首先得解决观念问题。

2、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够保持村容村貌的整洁,如__统一建池、规范“四堆”、垃圾装袋、上门收集,成立村容环卫管理站、集中停车等,一举两得,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抓农村环境卫生力度能促进村民良好习惯的形成,建区以来__在硬件建设上成效显著。都是由街道组织,群众自愿,集资修建。搞好了共同享受,它也是共同富裕的表现,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逐步使群众在好的环境中,形成文明的行为,像__*里,什么时候都很干净。

四、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怎么搞

1、向__学习。是学习__的经验,不是照搬__的作法,也不要模拟。工作上各有所长,不要不服气,更不要叹气,结合各自实际,采用行之有效的办法,硬件上要力所能及地办一些实事,软件上借鉴好的管理经验。其实很多村都很有特色,要注重发掘、推广。

2、关键是要抓。参加了今天的现场会,要有触动,回去以后,首先建立健全一些必要的制度,用制度管理、规范群众行为不能全部达标,可以因地制宜,树立一两个样板,逐步来,关键是动起来,农民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不能强搬硬套,但要进行引导。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8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会精神,安排部署我县农村清洁工程工作。去年以来,我县以“三化四有五洁净”为目标,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清洁工程的试点探索,经过一年努力,全县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实事求是讲,我县农村的村容镇貌、环境卫生现状还不容乐观,农村脏、乱、差现象还比较严重。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就是要从根本上治理和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现城乡同管同治。关于农村清洁工程,这里我也强调三点:

一、认识上务必高一层

县委、县政府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推进农村清洁工程,主要出于四个方面的考量:一是上级有部署,不能不落实。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治理,省委、省政府去年做出了启动农村清洁工程的决定,市委、市政府也积极予以落实,专门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市农村安居工程暨农村清洁工程工作推进会。对上级反复部署、推动的这项工作,我们决不能无所作为。二是群众有呼声,不能不回应。现在的农村和过去相比,面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生活垃圾疏于管理等问题却日益突出。每年的人大、政协两会,都有一批要求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的提案和建议,每次上级领导来检查指导工作时,经常强调环境卫生问题。三是发展有需要,不能不推动。环境卫生是一个地方对外形象的“窗口”,体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一个脏乱差的地方,经营者肯定会另寻出路,投资者肯定会疑虑重重,旅游者肯定会望而却步。因此,抓清洁工程就是抓经济发展,就是抓招商引资,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文明有差距,不能不提升。目前,一方面我们广大农民改善农村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另一方面,部分群众素质不高,爱护环境、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的意识比较淡薄。要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落实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促进村民文明素质、文明卫生、公共秩序的好转。

二、措施上务必实一些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既要立足当前,从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入手,解决好最迫切、最现实的难题,打好“攻坚战”;又要着眼长远,从人员落实、制度建设、习惯养成上努力,打好“持久战”。具体来说,乡镇和各个村,重点要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队伍怎么来建立。

总的原则就是:“管干分离,养事不养人”。重点是保洁员队伍,按照圩镇、村居住的人口数量,每个圩镇和行政村都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洁队伍,保洁员要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劳动能力、热爱村级事业的人员来担任;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优先从低收入农户和低保户中择优聘请。还要从农村“五老”和离退休人员中聘请乡村环境卫生监督员,并给监督员划分片区,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全天候保洁。

二是垃圾怎么来处理。

总的要求就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就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或者采用适当措施使垃圾减少,引导农户对日常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垃圾转运量。资源化,就是将垃圾分类后,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垃圾进行再生利用。瓜果皮、动物排泄物用作有机肥,建筑垃圾用于填埋,塑料、纸张等回收利用。无害化,就是要在垃圾的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处置的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三是资金怎么来筹集。

今年,县财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预算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各乡镇也要安排资金用于农村清洁工程;各个村也要从集体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清洁工程。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要探索实行保洁收费。对受益农户,每个月收取少量卫生费。钱不在多,一年百把块、五十块都行,甚至对那些环境卫生保持得好的群众年底可以退回一部分,目的在于培养群众的卫生意识。

四是机制怎么来完善。

要建立适应我县农村特点和条件的环卫管理机制,建立完善责任包干、清扫保洁、垃圾清运、检查监督、评比表彰、通报批评等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村级卫生文明公约,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监督制度,落实巡查督查机制,建立完善“以奖代补”和考核办法,健全保洁人员聘用、管理、激励制度,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和提升。

五是群众怎么来参与。

农民群众是农村清洁工程的主体,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农民的事农民管、农民的事农民做,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要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发动农民出工出力、筹资筹劳。要建立农户好包庭院整洁、包责任田土垃圾收集处理、包垃圾分类减量的家庭“三包”责任制。要成立理事会,制定农村清洁工程乡规民约,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三、力量上务必强一点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要按照“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井然有序、和谐宜居”的目标和“一年全面辅开、三年提前验收”的要求,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形成合力,迅速在全县上下掀起农村清洁工程的热潮。

一要抓组织领导。各乡镇、各行政村务必高度重视农村清洁工程,落实机构,建立机制,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今后我下乡,重点看两项:第一,垃圾管好了没有,第二,老百姓的危旧房改造了没有。这两项工作没做好,你再怎么辛苦,也没有抓到点子上,其他工作抓得再好也没用。

二要抓宣传发动。要通过广播电视、专栏标语、宣传资料、手机短信等形式广泛宣传。按照“清洁、较清洁、不清洁”几个层次对农户卫生状况定期评比,并把评比结果张贴到每家每户,形成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要把农村清洁工程作为创建“文明村”的重要内容,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9

一、全民行动,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当作一场硬仗来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中央提出的五句话20字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xx市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六项任务,即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环境整治与新村建设、开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其中把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作为重点任务,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场硬仗来打。

首先,这是一项民心工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顺应广大村民的迫切愿望,同时又符合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环境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集镇各个角落垃圾成堆,环卫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环境卫生已经成为当前广大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这是改善农村发展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改善生活质量,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搞好生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而且也是营造良好生产和投资环境,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增强工作紧迫感,集中精力打好集镇环境卫生整治这一场硬仗。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版权所有

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主要任务是“两清两改”,即清理垃圾、清理河道和改水改厕。首先重点是全面清理垃圾,并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使集镇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争取年内集镇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第一,清理垃圾。垃圾是造成集镇“脏乱差”的主要原因,必须把清理垃圾作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重点来抓。要集中精力对集镇所有公共场所、村道两旁、河边沟渠、房前屋后等垃圾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在此基础上,争取早日建成“户集、村收、乡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垃圾定点倾倒、统一收集、统一处理。垃圾清理后,要建立“三有二无”的环卫清扫保洁机制。“三有”:即一有工作网络。建立乡环卫管理机构,健全乡和村环卫清扫保洁队伍。二有环卫设施。做到乡有垃圾中转站,村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清运、清扫器具齐备。三有保障机制。建立环卫投入机制,出台垃圾处理收费政策。“二无”:一是无暴露垃圾;二是无乱堆乱放。环境卫生整治是硬任务,大家都要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中来。

第二,清理河道。这是集镇环境卫生的又一突出问题,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努力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环境。重点对九溪两岸、村庄周边的河道、池塘进行清障、清淤。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河道清污力度。通过清除河床上的垃圾,防止河道淤积,减少疾病传播。特别是防汛季节将到,上下游要通力协作,统一行动,全面清理,确保行洪畅通。二要加快排污设施建设。集镇建设规划中的排污管道要尽快铺设,充分发挥防洪和排污的作用。三是建立河道日常管护机制。设置垃圾收集装置,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建立河道日常保洁队伍。同时,将河道保洁、管护责任落实到村。

第三,改水。喝上干净的水,改善饮用水条件是事关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要以这次环境整治为契机,加快供水设施建设,确保饮水安全。要加强保护,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

第四,改厕。改善村容村貌,必须先改露天粪坑。要求集镇范围基本消除露天粪坑,主干道路、村道、河道两侧要全面清除。同时,鼓励村民新建或改建卫生厕所,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和沼气式化粪池,提高居民家庭厕所的卫生程度。

这次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分三个阶段进行,总的时间要求是在今年年底前结束,集中三个月进行整治。各有关村要抓紧组织实施,集中力量,搞好突击,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准备动员阶段(2006年5月底前)。各村要组织力量深入乡村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情况,依据不同地块、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工作基础,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集中整治阶段(2006年6月~7月)。各村要集中3个月时间,对照“两清两改”要求,于7月底前完成各项整治工作任务。

——巩固提高阶段(2006年8月至年底)。在全面清理垃圾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集镇基础卫生设施,初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着重对集镇垃圾实行监管,防止集镇“脏乱差”现象反弹。全面完成“两清两改”工作目标,使集镇环境卫生状况有明显改观。

三、加强领导,确保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项突击性任务。乡党委、政府已将此列为重要议事日程。文卫办要牵好头,加强指导协调;城建、农办、环保等各线要分线主抓,配合抓好各项整治和建设。村级要成为实施、管理的主导力量,具体抓好落实。要普遍发动,户户行动,制订村民卫生公约来推动。要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强化检查考核,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广大村民是集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主体力量,各村在环境整治中要鼓励群众投工投劳。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把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开展一场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通过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发挥农村党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示范作用,带动广大群众移风易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宣传,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农村环境卫生现状篇10

一、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保持“村容整洁”。爱国卫生运动是一项前瞻性卫生预防事业,改水改厕改造家园、移风易俗摒弃陋习,除害防病健康促进是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的主要内容,这些工作能够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旧面貌和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实现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

2、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保护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而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因此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就是保护生产力。同样,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3、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实现生活富裕。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要求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生活环境质量是生活质量的最基本内容。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迫切要求。

4、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提高卫生素质、促进乡风文明。卫生水映着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程度,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如何,最直观的表现是它的环境状况怎么样。一个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地方,肯定达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5、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能够推进民主管理的基本内容。爱国卫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工作方式,它以爱国为核心,以卫生为内容,以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为主要方式。因此,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也是贯彻民主管理的一项基本内容。

二、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应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之一是抓好环境整治。当前,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应看到农村环境仍受到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的严重影响,广大农村,尤其是城中村和近郊村卫生状况依然令人担忧,“臭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卫生面貌还没有根本性转变。爱卫办应组织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活动,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庄台、清理河道、清洁家园,并将其纳入对村组干部目标考核管理的内容之一,加大投入,激活奖惩,对问题突出的要整合力量,组织人员进行突击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质量。

2、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之二是抓好健康教育。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农村居民的自我保健能力,有效预防各类传染性疾病,增强抗病能力。爱卫办要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社区行”活动,定期组织医疗专家深入农村,开设健健康讲座,送健康知识上门。充分利用3.24世界结防日、4.7世界卫生日等各种卫生纪念日以及健康教育宣传月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向广大农村居民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另外,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要开辟健康专栏,公路沿线要设置大型广告牌,居民住宅小区、村委会要设置宣传橱窗、黑板报,在农村地区营造健康教育的浓厚氛围以及对人民群众潜移默化的教育。

3、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之三是抓好改水改厕。农村改水改厕既是改善人民群众基本生存环境的需要,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培养卫生意识,增强社会群防群治能力的需要。政府一定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这两项工作作为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责任工程,切实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爱卫办应充分充分履行政府的参谋助手职能,认真做好农村水质监测工作,保障农民的生活饮用水质量,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加大宣传,提高农民的改厕积极性,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改厕标准,完善督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4、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之四是抓好除害防病。除四害工作既是控制虫媒传播疾病的主要措施,又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的工作,爱卫办应根据季节特点,大力开展除四害突击灭杀活动,发动农村居民人人动手、人人参与,清除四害孳生地,完善综合防制措施,加强药物消杀,坚持“五统一”,切实降低四害密度,巩固除害达标成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部门要紧密结合公共卫生工作,抓住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以及易发生、传染性疾病,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各种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5、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之五是抓好卫生创建。卫生创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通过卫生创建能够全面改善当地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当地的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确保各项卫生工作的顺利完成。爱卫办应积极配合创建单位做好申报、指导、督查和考核等相关工作,并切实加强卫生镇村的长效管理,建立台帐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复查,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滑坡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问题严重的经复查仍不合格者,撤销其荣誉称号,确保创建工作的质量。使卫生镇村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落实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保证良好的管理效果,提升卫生镇村的品味。

6、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之六是抓好食品安全。当前,农村食品卫生面广量大,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卫生条件差,食品生产加工不规范,食品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农村小商店、市场销售“三无”食品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对薄弱,对假劣食品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多种散发性食物中毒常有发生,严重威胁着广大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此,卫生行政部门应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完善规范健康的机制,加大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农村食品卫生监管水平。

三、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应把握的四个重点环节

几十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12个镇(不含城关镇),共建成国家卫生镇2个,省级卫生镇4个,扬州市级卫生镇3个,另外还建成省级卫生村24个,全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7%,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9.3%,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40%,健康教育、病媒生物防制、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多项工作得到稳步推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广大群众对农村环境及生活质量有了新要求,我们应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力度,努力开创爱国卫生新局面,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应把握四个重点环节:

1、加强领导是基础。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实事性工作,需要浓厚的宣传氛围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各镇政府要建立健全爱卫会及其办事机构,有专兼职领导负责爱国卫生工作,有人具体抓爱国卫生工作,制定爱国卫生工作计划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村干部中要有人分管爱国卫生工作,聘用卫生检查员协助开展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形式、意义和目标任务,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明确目标是关键。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群众性工作,涉及到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这就需要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并进行合理分工。对卫生村镇创建、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改水改厕、环境整治等各项农村爱国卫生工作要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制定和完善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好人力、物力、财力,注重调动和发挥好各方面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另外,还要将卫生村镇创建与文明村镇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等相结合,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以促进农村爱国卫生工作深入开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监督考核是手段。爱国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容易出现回潮和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爱卫组织机构应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常态管理,对在督查中出现的问题要明确指出并提出整改要求,建立回访督查制,即对在首次督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回访督查,对仍整改不到位,一定要予以通报。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组织多层次的督查、视察活动,推动各项爱国卫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对考核过程中的先进典型要表扬,个人要奖励,对后进对象要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