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务员的利与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6:35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1

随着无线电新技术、新设备的快速发展,利用无线电手段进行作弊的案例,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类考试中。高科技作弊手段不仅用于司法考试和高考、社会证书、资格认证等考试,还走进了各类高校,严重破坏了公正和公平的考试环境,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早在2007年的高考、司法考试中,浙江省政府就正式出台了有关重大考试进行无线电保障的文件。各级无线电管理部门也开始对各重大考试进行无线电监控,防范考生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

考试作弊愈演愈烈

目前,在全国性重大考试中利用无线电作弊的违法行为呈上级趋势,考试无线电作弊形势严峻,尤其是在全国性大型考试中,各地无线电管理部门每年都能查出一大批作弊案例。考试公平、公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浙江省无线电管理部门从2007年开始开展全国性大型考试的无线电保障工作,主要有公务员、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一二级建造师考试等。

以绍兴市为例,绍兴市无线电管理部门每年需要参与9项重大考试保障,2007年至2011年,累计出动人员666人次,立案处理11起,涉案人员31人,没收设备及附件计22件。

2007~2011年绍兴市重大考试无线电保障基本情况表

就目前情况而言,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作弊主要是采取有组织、团队分工合作的运作形式。作弊过程大致如下:进场取题。选派合作者报名参加考试,进场后用伪装的微型摄像机将试卷拍成图片传送到场外;场外做题。考场外的人通过无线电台接收装置获得考题,然后电脑上网将试题在QQ群,邀人分工做题,将答案汇总后再发送至QQ群;答案传送。考场外参与作弊的同伙,收到答案后,利用无线发射装置,将答案传输至作弊考生所携带的无线接收装置。而答案信息的获取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是考场内接收器直接显示(如手机短信、伪装的电子表滚屏显示等)。第二种是通过微型无线耳机系统进行信号中转,用音频发射器(项圈式或腰带无线音频发射器)传到考生耳内的强磁、米粒耳塞。

近几年查处的考试作弊案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考试作弊主要发生在考试过程的后一阶段。在上述所说的接收方式中,第一种接收方式所运用的作案工具隐蔽性差,被抓风险率高,因而使用的人不多。但对无线电管理部门来说,由于手机信号的加密,所以也不能对这些信号进行监控。第二种接收方式的作案工具主要是音频发射器(项圈式或腰带无线音频发射器)和米粒耳塞。音频发射器和米粒耳塞都可以做得很小,音频发射器可以做成项圈式或卡片式放在皮夹里,米粒耳塞可以放进耳朵深处,而且听的十分清楚。由于该套装备隐蔽性极强,所以受到许多不良考生的关注。由于该套装备是通过对讲机所用的频率进行传输,传送的都是语音信号,所以很容易被监测发现。

从各个环节维护考试公平

考前准备充分,明确分工,相互配合

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络衔接,建立联合值班机制,设立应急预案,做好考试保障中的配合工作。特别是与公安、人事、教育、招生办、司法局等单位的配合,明确在作弊案件发生时的处理分工和流程。

无线电管理部门内部应明确具体分工。针对高考、中考、公务员考试等考点较多的情况,视监测设备、监测人员和执法人员数量进行分组、分区域监测保障。同时明确监测人员、执法人员、后勤人员等的分工。

考试前两天应加强对考场周围的电磁环境监测。一方面,保留电磁环境频谱,以便考试期间比对电磁环境变化。另一方面,加强现场法纪宣传,利用考生熟悉场地的时间段进行警示。

确保各种监测设备、执法设备、执法文书等准备齐全完好。配备录音笔,特别是在传送作弊语音出现时,录音保存证据以便执法取证。接收机、警示仪等设备应事先在考场试用,确保能够监测覆盖和有效压制。

开考当天考生进场前,利用监测车宣传、横幅标语提醒等方法,进一步向考生进行宣传提醒。

各部门协调配合查处作弊信号

先确定作弊信号大方向,再利用便携式场强仪进行逼近。利用监测车和其他工作用车(注意隐蔽)在考场周围巡测,找准信号强度较大方向;或者利用考场周边相对制高点,用eB200等便携式接收机进行测向定位。然后要与行政执法人员密切配合,利用eB200等设备进行场强逼近。

要特别留意考场周边的三种作弊多发区域:一是考场周围的宾馆或高层写字楼,尤其是靠近考场方向的宾馆。二是考场周边马路上的小车,也是作弊人员经常利用的方法。部分作弊人员在小车内利用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或手机上网等形式,从网上下载答案后向考场内发送信息。三是考场周边相对制高点也是作弊人员较多出现的区域。

接近干扰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注意监测人员、监测设备以及作弊人员的安全,避免意外发生;及时取证,警惕作弊人员当场损毁作弊工具;尽可能在执法人员或公安人员陪同下进行查处。

执法查处程序到位,注重收集证据

执法的流程主要有以下步骤:在考场外进行无线电监测、监听;发现不明信号立即通知考务办公室,保存频谱图及录音,进行测向查找干扰源;紧急情况下,可启用警示仪进行信号压制;找到干扰源后,报公安将发射设备使用人带回考务办公室;对考场内和考场外一起参与作弊的人员做调查笔录,并对设备进行证据保存;根据规定的执法文书流程进行操作;下达行政处罚告知书和决定书;完成结案工作。

不断提高技术手段,提高查处能力

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执法下,作弊者提高了警惕性,也更加狡猾,他们通常采用各种技术手段逃避监管。作弊频段从常用对讲机频段开始转向其他无线电业务频段,避开了正常使用的对讲机频段,干扰频段从400mHz向200mHz和600mHz发展,部分地市甚至出现了数字化的案例。作弊工具也日趋多样,如米粒式隐形耳机、手表式接收器、橡皮式接收器等等,使干扰查处难度日益增加。同时,作弊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利用无线电发射设备作弊的考试范围呈扩大趋势,特别是一些从业资格类的考试也多次出现利用无线电作弊。此外,作弊案还呈现出团伙化趋势。从目前查处的案例来看,绝大部分作弊考生都是从网上获取作弊手段相关信息,从网上购买考题答案,同时购买作弊设备(一些作弊工具考试结束后还能以60%~80%的价格被作弊团伙回收)。

面对这种问题,无线电管理部门应积极研究,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和查处能力,努力维护考试的公正和公平。

问题及建议

执法人员、监测人员、监测设备不足。目前,出现作弊的考试范围在不断扩大,从高考、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到注册会计师、建造师等各类从业资格考试,都出现利用无线电发射设备作弊的现象。与此同时,执法人员、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却明显不足,当有多个考点需要分组监测保障时,难以兼顾和有效监测。

作弊设备层出不穷,出现数字化信号趋势。目前作弊工具已出现向数字化信号发展的趋势,干扰查处难度不断增加。同时,目前的警示仪信号压制效果不佳,压制情况下考生仍能听到答案语音信号。

作弊信号发射时间短,作弊人员警惕性强。从目前查处的案例来看,绝大部分考试作弊案例较多发生在考试进行一个小时以后,英语类选择题量较多的考试甚至集中在考试结束前半小时内。作弊人员看到监测车或监测人员出动或者靠近时,立即停止发射信号,给查找信号源增加了难度。

与公安执法人员配合有待加强。目前在执法过程中,不可能特地安排一个警察跟着监测车走,大多数情况下警察都不能随叫随到。如果警察很久才到,作弊人员早就收工了。干扰源虽然找到了,但无线电管理部门没有对设备使用人限制自由的权利,万一出了什么事,就会很被动。因此,非常需要加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完善联合保障机制。

执法效率有待提高。对参与作弊的设备,无线电管理部门必须先行登记保存,但先行登记保存是有时限性的,只有七个工作日。按目前一般程序的执法流程,在七个工作日内很难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针对上述问题,要想真正做好考试保障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提高对考试无线电保障工作的认识。从维护考试公平、公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无线电保障工作的意义,并且积极主动地完成保障任务。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加快制定重大考试、活动监测保障的相关法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分工配合。加大对小型、微型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生产、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重视研究解决很多学校在非大型考试场合使用手机屏蔽器等设备对公众移动通信产生严重干扰的问题。组织监测人员开展对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和产品的宣传和培训。

强化考试保障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由教育、公安、保密、无线电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协作,特别是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作,并明确相关牵头单位,做到程序明确、责任明确。

加大对作弊源头的处罚力度。考试期间考生雇熟人在考场外利用无线电发射设备,把答案传送给考场内考生,对这一现象进行处理的依据也仅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处罚力度轻,违法成本低,这也是导致作弊现象突出的一个原因。目前,对网上销售答案人员的追踪流程尚未建立起来,往往处罚完考生就结束,对答案流出的源头没有进一步跟踪处理。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2

关键词:风险因子理论会计舞弊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093-04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件也是层出不穷地发生,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深圳原野、长城机电、海南新华舞弊案发生后,琼民源、郑百文、黎明股份、银广夏、蓝田、科龙、天津磁卡等一系列会计舞弊案件陆续被曝光。这些会计丑闻严重伤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侵蚀了投资者的利益,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上市公司会计舞弊问题,我国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整体环境,但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事件依然不断呈现,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2007年至2011年间分别有21、17、13、14、18家上市公司发生会计舞弊行为。笔者根据风险因子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进行分析,并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防控提出几点简要的政策建议。

一、风险因子理论

风险因子理论,由G.J.Bologna,Josepht.wells和RobertJ.Lindquist于1993年提出,是在Gone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成、为目前最为完善的舞弊动因理论。该理论的观点是,舞弊由道德品质、舞弊的需求、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及舞弊被发现后对舞弊者惩罚的性质和程度五个因子结合在一起时发生的。其中,道德品质与舞弊需求归为个别风险因子,这是因人而异、很难受组织管理和控制的因素;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以及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归为一般风险因子,属于可由组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因素。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动因基于风险因子理论的解释

会计舞弊的发生不仅是个现象问题,更是一个具有理论内涵的问题,把握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和方式。下面将运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道德品质

对于舞弊者来说,道德是一种心理上的因素,其作用体现在行为主体的行为产生与实现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管理者的道德水平不高,即使有很好的内部控制也无法避免会计舞弊的发生。许多上市公司在出现经营不佳和财务困难时,会要求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上做文章,粉饰财务报告,而不是通过加强公司管理等正规渠道来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见,会计舞弊行为与管理者的道德品质有很重要的关系,管理层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一个公司的组织文化,在一个管理者无视道德约束的企业里,内部控制将无法发挥有效作用,这必将为会计舞弊的发生提供适宜的土壤。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需求

需求即会计舞弊的动机。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关键是动机。适当的会计行为是由正当的会计行为动机而产生,而不正当的会计行为则是由不良的行为动机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就是会计舞弊。诱发会计舞弊的因素主要为利益驱动,这其中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主要是融资需求,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其舞弊动机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利益动机。股权融资方面。按《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获取上市资格需满足“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开业在三年以上而且要连续三年盈利”的条件;申请增发新股的必须要满足“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且预测本次发行完成当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6%”的条件;若“公司最近3年连续亏损”,其股票将被暂停上市;若“最近3年连续亏损,在其后一个年度内未能恢复盈利”,其股票则会被终止上市。鉴于股权融资的诸多益处,很多企业不惜进行会计舞弊来达到相关的要求。

债务融资方面。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提供贷款时要进行风险管理,通过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评估其偿债能力和贷款的安全程度。为成功取得银行贷款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同时避免违反债务契约的限制性条款付出巨大代价,一些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只能采取粉饰会计报表的手段。

纳税方面。企业如果某年的经营收入很大,其税收额度也会比较大,但是企业往往不想缴纳那么多税额,或者是不想一次性缴纳。为了减少税费支付带来的资金的变动量,企业会采取少报告盈利或者是将本期的盈利推迟确认等手段达到少缴税的目的。高管业绩考核方面。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收入往往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预期利润的完成情况或扭亏为盈的实现。在高额奖金的动力和压力下,企业往往会通过会计舞弊来调节利润,从而改善一系列考核指标的数值以显示其业绩的提升。

2.政治利益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追求有形资产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身企业形象的塑造,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者的业绩与其政治待遇产生联系,取得什么层次的业绩可以授予什么级别的荣誉称号、评选为某某级别的人民代表,一些国企的经营者取得佳绩后还可能被调用参与某个政府部门的行政工作;另一方面是当企业的经营业绩与当地官员的政绩相联系时,企业管理者可能为追求荣誉与晋升而粉饰会计报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对企业提出要求,企业往往会为迎合政府的需求来填报会计报表。

(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机会

通常与潜在舞弊者在企业中所掌握的权力大小有关,管理层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应有的监督和制约,那么由于其本身拥有的相对信息优势及管理会计工作的权限将直接为会计舞弊创造机会,使得管理层从中获取利益。

1.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将使公司运营更为有效率,公司内部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配合,使决策更加合理。而一旦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确保财务报表真实有效的治理机制将不能发挥作用,给具有舞弊动机的人员或组织提供机会,舞弊行为自然不可避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缺陷主要表现如下:

股权结构方面。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一股独大的现象,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大股东在公司经营管理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造成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使得其他股东的控制权和监督权失去意义。为了满足其自身的利益需要,大股东可能会牺牲小股东的利益,有的甚至与他人串通,共同实施会计舞弊。

董事会结构方面。董事从股东中选举产生,而持股数又代表着其所持的选票数,因此控股股东往往会通过推选代表其利益的董事参加董事会的方式来掌控董事会,董事会再通过聘任符合自身利益需要的经理阶层,达到层层控制公司的目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董事大多受控股股东的委派,其被赋予的代行股东权利过大,很多公司出现了不少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情况,造成公司的管理与评价都一人说了算,即“内部控制人”现象,这使得公司治理中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全丧失其应有的效力,公司治理方面出现了“无效区”。此外,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自2001年正式出台以来,独立董事虽在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实际履职过程中却出现了独立董事工作投入时间较少、获取内部信息较为困难、“花瓶现象”比较突出、较少履行勤勉尽责义务以及履职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以致公众对其评价董事不“懂事”、“人情董事”等。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独立董事在与大股东或高层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其有效性难于发挥。

监事会方面。我国公司法规定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对公司财务和董事及经理人员职务行为进行监督,但是同时由于高管的薪酬基本都是由董事会决定、报股东大会批准,这使得监事的薪酬受控于董事会,从这个角度来说,监事在经济上不具备独立性,不独立的监事来监督董事,效果可想而知。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存在冲突。《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稿)》中规定,上市公司监事会应当向全体股东负责,对公司财务负有监督权。而根据证监会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稿)》中的相关规定,独立董事尤其是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公司财务监督。同是公司财务监督权,却同时赋予两个监督主体,这就造成公司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权责不清,产生重复监督或相互推诿、无人负责的现象,同时也增加了监督成本,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效率。所以,要想权力制约机制在防治会计舞弊方面发生作用,首先要处理好监事会和独立董事之间的关系,二者如果都有监督权,那二者的地位如何,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还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无法使公司的监督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

2.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缺陷。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制定的内容依赖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由此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同时又由于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在制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对实务的指导性和规范性,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要兼顾有关各方的利益,结果是会计准则和相关的会计制度给企业留下一定的弹性和会计选择权,比如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有年限平均法、工作总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应收账款减值处理的备抵法下可选择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且在这些方法下计提的具体比例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类似这些方法和需要运用个人的专业判断的情况有很多,选择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判断都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损益状况,这在无形中给上市公司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达到盈余操纵提供了机会。

3.相关法制不完善。相关法制建设的完善程度对于会计舞弊发生与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惩戒力度不足的法律法规,必然不能保证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而舞弊若不能被及时纠正和惩罚,就无法形成良好的诚信制度,舞弊的发生就是必然的结果。我国法制建设的不完善对会计舞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会计舞弊行为一直存在着重行政责任,而轻刑事责任、尤其是轻民事责任的倾向。第二,如表1所示,与国外相关法规比较,我国处罚偏轻。正是由于法律法规的惩戒力度不足,导致会计舞弊成本过低,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会计舞弊的发生。

(四)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

可能性,即会计舞弊行为被发现和披露的概率有多大。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概率取决于相关监管部门监管的有效性,主要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对会计舞弊的影响表现如下:

1.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效率和效果不佳是造成目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政府在国务院下设了财政部、审计署和证监会三个部门共同发挥会计监管职能,表面看行政监管力量蛮大的,但由于监管模式存在漏洞,各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不是很明确,造成多方监管不能形成合力,加之行政监管多为事后行为,不注重事前的预防,导致其监管效率和效果低下。

2.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受限制。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而审计独立性的维护又与审计委托关系的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背景下,适当的审计委托模式应该是公司的财产所有者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审计,审计费用由公司所有者支付,这样才能确保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之间的独立性。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导致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的委托人并非公司所有者,而是掌控在公司的主要经营者手中,审计关系由正当的三方关系变成两方关系,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的角色由同一人担任,这使得审计市场变成买方市场,会计师事务的聘任与报酬支付都受制于公司经营管理层,造成审计委托关系失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必然受到损害。处于被动地位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则容易与客户之间发生经济利益方面的关系,甚至出现审计合谋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上审计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如表2所示。造成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原因除了审计委托模式不合理的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偏轻。一个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注册会计师合谋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比较低;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即使合谋行为被发现,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行为的处罚一般仅限于行政处罚,造成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进行合谋的收益通常大于成本,这就是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

(五)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处罚的性质和程度

惩戒的性质和程度,即对舞弊者的舞弊行为的惩罚力度。由于舞弊具有欺骗性和隐藏性,舞弊者做出是否实施会计舞弊行为的判断不仅受到被暴露的概率大小的影响,同时还受到惩罚的性质与程度的影响,这是舞弊者在实施舞弊行为前必须考虑的成本,只有付出的成本大时才能给潜在的舞弊者带来足够的威慑力。

证监会方面,其处罚主要以行政处罚为主,方式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或营业许可证,实务中运用最多的是警告和罚款。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各项规定之间缺乏衔接。如《公司法》和《会计法》对舞弊行为都提到了追究相关刑事责任,但是现行《刑法》上却并无会计舞弊罪以及其他有关形成与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等方面罪行的法律规定。由此,舞弊者无论存在多么严重的会计舞弊行为,只要其不与其他罪名相结合,《公司法》和《会计法》中“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就只能是一句无法可依的空话。由此,在众多会计舞弊中真正收到刑罚的案件寥寥无几,即便是银广夏等少数追究过刑事责任的案件,相较于其舞弊获取的巨大利益,其处罚力度也显得较轻,这也使得会计舞弊案件层出不穷。

(六)简要的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产生既有理论上的原因,又有现实层面的因素,它的产生从根本来看是两者综合的结果。一方面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不是某人或公司一时冲动的结果,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理论动因;另一方面现实的利益需要和监管上的空白,使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具有了产生的具体土壤,因此综合来看,这种现象的产生具有“灰色合理性”,即它看似是不合理的,但是却又无法避免。

2.根据风险因子理论,道德品质、舞弊需求、舞弊机会、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和舞弊者所受惩罚的性质与程度构成了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条件。其中道德品质包括管理人员诚信方面有不良记录和高管人员行事风格过于高调;舞弊需求包括公司财务状况的稳定性和管理人员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的密切度;舞弊机会包括公司治理存在缺陷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缺陷;舞弊发现的可能性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相关。

三、政策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结果,提出如下简要对策,加强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防控。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防范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首先需从公司治理抓起。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而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保证公司的管理职能与监督职能独立运行,这就要求保证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其独立性不仅指经济上的独立,还包括权力上的独立性,只有两个方面同时具备,监督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实现。首先要改变监事和独立董事的产生机制,不能由董事会直接或间接确定,否则其仍受制于代表大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无法做到公正客观;其次改变监事和独立董事的薪酬支付和业绩考核机制,维护其经济上的独立性同时又要对其是否勤勉尽职予以考核;第三,将监督权在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以免其权责不清,遇到问题相互推诿或发生争辩,影响监督的效率和效果。

2.完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为减少或避免会计准则和制度中存在真空地带为企业会计舞弊提供可能的机会,应加强对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对概念的描述不用模糊语言,对各种会计政策的使用和会计估计的选择、以及政策、估计的变更做严格限定,尽量减少可由人为自由选择的可能性,这对防范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政府相关部门、注册会计师、社会监督)。从监管内容方面:财务状况的恶化是上市公司可能陷入财务危机的一个强烈信号,对外部来看,相关部门应该针对一些财务状况出现恶化的公司,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针对这些公司采取比较严格的监管政策,一旦发现这些上市公司出现业绩上的具体变动,或者其他情况,应该加强外部审核和考察。在监管力量方面:首先,应对证监会、财政部、审计署、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的监督权合理分配,权责明确,且注重部门之间的联合监督,发挥合力效应;其次,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这需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与更换机制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有效的三方关系的维持,另外还要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环境,避免行业的恶性竞争降低审计质量;第三,重视社会监督力量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学者、专家的意见,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更专业,其敏感度一般比监管部门的人员强。

4.提高舞弊成本。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与成本相比较,舞弊带来的收益更大,加之舞弊查处的难度和成本限制,使得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不断出现。对此,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舞弊的处罚规定,提高会计舞弊违规成本,尤其是加大对参与舞弊高管人员的处罚力度;同时,法律层面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尤其是与上市公司合谋进行会计舞弊的行为也应加大处罚力度,这样才能使相关法律对会计舞弊真正起到威慑的作用。另外,要增强执法的严肃性,如果虽有法可依,但有法不依,再完善的法律也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5.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国民的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给上市公司、高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等与会计舞弊相关的人员分别建立诚信档案,一旦其有“污点”立刻反映在该档案中,且在全国的信息平台共享此信息,对于一些舞弊性质恶劣的公司、人员,永远禁止其再“入行”,这样的代价会让很多舞弊者行动前必定三思。

参考文献:

[1]黄新建,吴江。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研究――基于我国St公司的经验证据[J],生态经济,2007(1):78-82

[2]周继军,张旺峰。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管理者舞弊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中国软科学,2011(8):141-154

[3]刘明辉,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变更及其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Logit模型的研究,会计研究[J],2011(03):81-88

[4]洪荭,胡华夏,郭春飞。基于Gone理论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研究[J],会计研究,2012(08):84-90

[5]王泽霞,沈佳翔,甘道武。上市公司管理舞弊风险因子探索――基于问卷调查与因子分析[J],会计之友,2014(01):54-63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扬州225127)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3

关键词:舞弊;舞弊动因;防范舞弊

一、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因财务舞弊而被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公司逐渐减少,但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却越来越隐蔽且日趋多样化。上市公司舞弊带来的社会后果非常严重,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产生了巨大的执业风险。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舞弊行为的动因、方式、手段,结合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二、舞弊的概念与方式

公司舞弊又称公司欺诈,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一般表现为有目的欺骗或故意谎报重大财务事实的不诚实行为。根据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点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侵占资产

主要包括:管理层或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等。侵占资产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文件记录,其目的是隐瞒资产缺失或未经适当授权使用资产的事实。

2.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

通常表现为:

(1)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篡改;

(2)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不真实表达或故意遗漏;

3.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故意误用。

三、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舞弊行为的动因

引发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压力因素、机会因素和自我合理化。

1.压力因素

压力是舞弊的行为动机,舞弊的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1)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方面的动机是舞弊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从舞弊成本来分析。

在我国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就是舞弊被揭露的可能性以及揭露出来以后,舞弊主体所要面对的惩罚力度。一般而言,我国的舞弊成本是很低的:①财务舞弊被揭露的概率低。②舞弊事后处罚过轻,违规成本非常低廉。

(2)经营方面的动机。经营方面的动机是舞弊产生的主要因素。①增加每股盈余,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以便增发或配股,鼓励投资者。②公司出于筹集资金及纳税方面的考虑。在企业资金短缺、急于获取贷款时,为了应付金融机构的考察,一些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不得不编制一份“像样”一点的会计报告。公司为了达到少纳税的目的,也会通过会计报告做文章,调整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③管理当局为实现上级下达的目标和任务并获得绩效奖金,面临完成财务计划的压力。④公司面临着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降及收益的突然减少,为掩盖面临的财务困难而舞弊。

2.机会因素

机会是企业进行舞弊而又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

(1)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具有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为舞弊者提供了舞弊机会。

(2)疏松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规模较大的公司意义重大。如果管理当局垄断权力,董事会或董事会成员缺乏独立性:缺乏审计委员会的有效监督;对重要控制缺乏适当的监控等都可能成为舞弊发生的隐患。

(3)外在监督不力,外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督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但目前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主要还是救火式,处罚较滞后,处罚力度不够,行政处罚多于经济处罚,致使许多企业敢于铤而走险以获取经济利益。

(4)法制不完善。①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新《会计法》虽然在法律责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真要对照实施起来,会计法律责任界定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难度。②民事赔偿尚未建立。中国企业中的违规、造假者受到处罚多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很少受到民事赔偿处罚,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成鲜明对比,这是由于现行法规的不足所造成的。在《会计法》、《公司法》中都没有涉及民事责任赔偿问题。《证券法》中,只是描述舞弊的责任人应承担赔偿民事责任,如何赔偿民事责任,几乎没有涉及。③现行相关法律之间对于法律责任的表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会计法、刑法、证券法都对舞弊行为作了法律责任的规定,但现行法规对法律责任的处罚不是太轻就是处罚条款不明确,且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处理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3.自我合理化(借口)

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在协同舞弊过程中,舞弊者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公司利益:我是为了公司,不是为了自己。这时,即使会计人员单独行为时的道德水平较高,也不会觉得协同舞弊有何不可。这就是集体行为对个人道德标准的侵蚀。管理层在舞弊时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公司欠我的,这是我应得的。这种观点产生,主要受当前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四、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段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公开到隐蔽,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的舞弊,从真账假作到假账真作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舞弊手段。

1.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主要表现为,(1)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3)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4)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5)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等方式。

2.利用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舞弊

管理当局一方面将一部分经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剥离,或者进行局部改制,将原本不具有独立面向市场能力的生产线、车间或若干业务拼凑成一个上市公司,并通过模拟手段编制这些非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报表。另一方面,剥离与模拟犹如“整容术”,通过将劣质资产、负债及相关的成本和潜亏剥离,便可轻而易举地将亏损企业模拟成盈利企业。

3.利用资产重组舞弊

资产重组有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多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多资产重组采用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关联方之间转移。

4.地方政府“援助”舞弊

地方政府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形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一定的盈利目标,这些补贴往往数额巨大且缺乏正当理由。这种地方政府“援助”为不少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开了方便之门。

5.虚构经济业务舞弊

(1)虚构销售,管理当局通常通过自我交易、循环交易、阴阳交易、填塞渠道等方式虚构销售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2)虚构资产评估。虚假的资产评估包括,未经正规程序立项的资产评估、虚无资产评估和不恰当的评估。

6.利用关联交易舞弊

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最常用的舞弊手段。我国的上市公司背后大多都有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而整个集团公司就像一个大家族,存在着难以理清的子公司、孙公司、兄弟公司,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通过各种办法安排和改变股权结构,致使一些关联交易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两个独立法人之间的交易。通常,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关联购销舞弊、受托经营舞弊、资金往来舞弊、费用分担舞弊等四种关联交易舞弊方式来虚构利润。

7.利用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舞弊

例如对外担保、重大诉案、补税借款的限制条款、关联方交易,或负债、会计方法变更等,未予适当披露。

8.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舞弊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利润调节器”,管理当局常常利用这两个报表项目操纵公司利润。一般地,“其他应收款”的内容经常涉及收不回的坏账、已经支付的费用或失败的投资,所以,它是隐藏潜亏的“垃圾桶”。而“其他应付款”则常常是调节各期收入和利润的“调节器”,当收入多的时候,先在这儿存放一下,以备不景气的年度使用。

五、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策略

作为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揭露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全部差错和舞弊行为,但有责任揭露财务报表中的重大差错、舞弊以及对财务报告有直接重大影响的非法行为。

1.询问

询问程序对于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评估舞弊风险十分有用。除了管理层以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从不同于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的角度获取信息。

2.考虑舞弊因素

舞弊风险因素是注册会计师执业实践的总结,对于注册会计师评估舞弊风险很有帮助。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获取的信息是否表明存在舞弊风险因素。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职业判断,考虑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复杂程度、所有权结构及所处行业等,以确定舞弊风险因素的相关性和重要程度及其对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

3.实施分析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对财务报表和审计产生影响的金额、比率和趋势。在实施分析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可能表明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

4.考虑其他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所获取的其他信息,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存在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5.组织项目组讨论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应当持续交换可能影响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评估及其应对程序的信息。项目负责人应当参与项目组内部的讨论,并根据职业判断、以往的审计经验以及对被审计单位本期变化情况的了解,确定参与讨论的项目组成员。项目组的关键成员及技术专家都应当参与讨论。

6.设计延伸性审计程序借以发现舞弊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拟可采纳“错误与舞弊推定”原则,即若未搜索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那么,应推定该公司存在重大错误或欺诈嫌疑。

六、结语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舞弊对社会及公众造成的重大影响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在对其进行审计时要保持足够的执业怀疑态度,审计工作中要严格遵循审计准则的规定,并对上述事项予以足够关注。如果发现舞弊或获取的信息表明可能存在舞弊,注册会计师应当尽早将此类事项与适当层次的管理层沟通,并考虑串通舞弊的可能性、舞弊嫌疑的性质和重大程序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管理层和治理层的重大舞弊,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征询法律意见,以采取适当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本利: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舞弊与对策[j].科学理财,2007(9).

[2]王海侠:上市公司舞弊的诱因分析[j],会计之友,2007(3).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4

【关键词】管理层舞弊识别防范内部控制

一、管理层舞弊的表现形式

(一)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的具体方式有利用关联关系调节利润,将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转嫁给关联企业,通过关联交易将不良资产转让给关联企业或者是关联企业将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者在进行债务重组时,通过操纵并购日期、交易内容和会计方法的使用,从而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或者是母公司通过内部融资、借贷以及内部银行结算等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二)贿赂和贪污舞弊

贿赂和贪污舞弊是商业贿赂的重要手段。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使自己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等业务活动中获得利益,而采取的向交易相对人及其职员或其人提供或许诺提供某种利益,从而实现交易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三)侵占资产舞弊

侵占资产舞弊的具体形式有:第一,空壳公司开票和支付性舞弊。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通过虚构商品和劳务开支并把款项支付给并不存在的公司,或者频繁发生支付项目、用杂项和贷项来抵消和掩盖这些支付所造成的借项,从而获取利益。第二,存货舞弊。存货舞弊涉及将实物存货转移到第三方并随后作为损失处理,同时并没有预期收回,或者是以虚构的存货作为抵押物。

二、管理层舞弊的识别与发现

首先,约谈雇员的顺序很重要。通常嫌疑人被留到最后约谈,其目的是避免过早暴露目标。同时这些嫌疑人在被约谈之前和之后都应该被隔离,以避免串通和推测出法务会计人员的意图。同时,如果被调查者表现出过于顺从或者是过激的抵抗,都可能预示其隐藏了某些信息。其次,确保调查者融入公司员工中去,关注被约谈的员工所谈论的超出调查范围的话题。舞弊者的行为通常会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而公司员工可以近距离接触到这些实质性的现象。因此提供一个安全、保密的场所使员工畅所欲言,可以极大地帮助调查者顺藤摸瓜找到线索。

另一方面,因为内部记录通常是在舞弊者的控制下进行的,而外部记录(包括电话簿、法人登记记录、有真实发货记录的提货单等)通常独立于内部记录,将两者进行对比得到的差异是很有效的舞弊行为提示。因此协调外部部门搜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调查手段。另一方面,调查人员应协调法律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这不仅是为了加强调查团队与其的沟通,更是为了防止信息的外漏和规范各自负责的领域,避免互相推诿和团队臃肿造成的调查效率低下。

三、防范管理层舞弊的政策与建议

(一)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1)确立内部审计的地位。当前我国实务工作中仅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管理人员对下级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监督手段,内部审计人员向公司管理人员负责并报告。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督作用名存实亡。因此,赋予内部审计相对独立的地位,重视其在内部控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监督管理者的行为。另外,使内部审计向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负责,才能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

(2)对管理层设置多元化考核指标。设置多元化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设置管理层薪酬奖励体系,完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以往的上市公司对管理层的考核以业绩指标和财务指标为主,这会增加道德风险,使得管理层出于自身薪酬和职业上升考虑,粉饰财务报表。因此,对现行的业绩评价制度予以修改是势在必行的选择。

(二)健全有力的外部控制机制

在很多舞弊案例中,证监会对舞弊公司的处罚往往是在舞弊行为被查出后的一到两年,由于处罚不及时、罚款金额低,对公司舞弊的威慑力低下。因此,运用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法律手段,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法律约束监督机制,严肃处理会计舞弊行为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应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造假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处以重罚,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范围,提高舞弊成本,从根本上遏制舞弊。

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独立性受到局限;与内部审计相比,外部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因此应切实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具体如下:

参考文献:

[1]黄世忠.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综述[J].财会通讯(综合),2004.

[2]李登辉,刘传会.法务会计与审计比较研究[J].会计之友,2010.

[3]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J].西南财经大学,2007.

[4]黎四龙.管理层舞弊识别与舞弊风险因素分析[J].会计之友,2008.

[5]乾惠敏,刘传会.融入审计:我国法务会计建设模式的选择[J].会计之友,2010.

[6]托马斯.w.戈尔.张磊译.法务会计调查指南[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7]albrechtw―flaggingmanagementfraud,advancesinaccounting,1986.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5

摘要:会计舞弊一直为会计届甚至经济界所关注,它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从会计舞弊的根源入手,分析导致会计舞弊持续存在的环境因素,同时对会计舞弊的危害进行了简要分析,继而探讨会计舞弊的具体治理方法,力求从根本上消除会计舞弊现象。

关键词:会计舞弊成因治理

一、会计舞弊的概念及性质

会计舞弊是在会计工作中,在计量、确认、记录、报告等方面故意违反国家会计制度和准则,人为地调整收入、费用,进而调节经营成果,人为实现调节资产、负债和财务状况的行为。

对于企业会计舞弊行为的性质的讨论,爱伯伦奇特(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的创始人)提出了企业会计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需求、动机和目标是行为的关键。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会计人”对会计信息处理和会计流程起着控制、影响的作用。会计行为主体为满足企业、个人的私利等目的而进行会计舞弊行为。从此可以看出,企业会计舞弊的实质是企业会计行为主体或有关当事人采取非法手段进行会计处理,目的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或需求的一种不法行为。

二、企业会计舞弊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

1.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为会计人员的会计信息舞弊提供了方便。会计核算工作的内容具有客观性,但会计核算程序、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估财产价值等,需要会计人员主观判断,这也为会计人员编造舞弊的会计信息提供便利。

2.产生企业会计舞弊的内在动因是,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关联性。会计人员、企业负责人及其他人员等“会计信息生产者”都可以对会计信息施加影响。所谓“利益”包括企业利益和企业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其他相关人士的利益;目前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成因是,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低,或者为了企业利益而作假账,或者为了个人利益而编假据,化公为私,偷占企业小便宜等,本质上来说是会计主观意愿所导致的。例如,享受税收优惠和免税的企业,在免税年,通过将销售收入和利润提前,将成本费用推后的手段,从而销售成本推移到以后纳税年度结转,达到逃税的目的。商业企业以税后利润形式返回该企业批发价与市场售价差额的一定比例,作企业投资收益处理,实际上是价外加价,达到了偷漏增值税的目的。利用压低产品价格出售给批发、零售企业方法,逃避部分增值税。其次,在会计实务中,很多会计处理经常需要由会计人员的经验和素质来对会计事项进行职业判断,如递延资产的确认和摊销,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成本法的选择,收入的确认等,不同的会计人员常常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使会计人员在保证会计质量方面的权数很大。因此,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与会计信息之间的利益关系关联性是影响会计舞弊的重要的内在因素。

(二)外部原因

1.产生企业会计舞弊的重要因素是,会计法律法规缺乏性和不完善性。在很大程度上,一定时期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的产生具有决定性作用。当前,法律环境对会计舞弊形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处罚力度和执法力度不够。我国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对违法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即轻且不具体,对会计违法行为执法力度不够。例如对违反法律的会计人员常常只是批评教育,写检讨,下不为例;对违反税法偷逃税款,往往是令其补缴税款,加之罚款即可。二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不遵循《会计法》与国家税法等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活动。通过各种手段,编造虚假会计数字,达到增加其企业利益的目的。

2.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产生企业会计舞弊的重要条件。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工作,而国家又存在宏观经济调控机制相对较弱,经济监督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譬如:目前经济监督形式存在诸多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如审计监督与财政、银行、税务等;部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系统不健全,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会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会计舞弊自然不可避免。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对企业领导干部任期内的会计利润指标,对其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进行考核,盲目制订利润指标,从而导致一些企业负责人虚报利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企业会计舞弊的治理

企业会计舞弊的治理根据其形成的原因分为:1、消除产生会计舞弊的内部动因;2、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消除会计舞弊归根到底企业需要强化内部治理,尤其对上市公司。近年来,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强制性推行独立董事等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对我国企业来讲,设立公司审计委员会,对成员资格做出要求,提高其内在素质,使其独立工作,避免外界不合理的干扰,并定期做出报告,使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水平,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

作为财务活动的主体,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和职业判断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真实性,会计人员的素质及其独立性也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此外,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也有助于减少或防止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如会计管理部门可监督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账和做好账务处理工作。

(三)制定合理的考核企业会计主管方法

制定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指标考核体系,防止人为的会计舞弊。会计舞弊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本身,但也不排除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各级主管部门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制定经营指标和经营目标,不得擅自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同时,企业自身也要结合市场经济的特点,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指标考核体系和考核办法。

(四)加大查处和处罚力度,增加企业会计舞弊的风险和成本

我国上市公司监管部门近年来在查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相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要求,相对于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要求还不到位。必须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大查处力度。通过增加企业舞弊的成本,抑制企业舞弊行为,从根源上遏止住企业会计舞弊蔓延的势头。

作者简介: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6

摘要:从目前看来,公司治理的模式常被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股东治理模式,二是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模式,三是经理人导向的治理模式。其观点是谁居于主导地位就是看谁应该拥有控股权并进而拥有监督权。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是原因。为了保护关键性资源所有者的利益,就应该禁止侵害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发生。所以,本文主要围绕公司治理的监督职能从股东、经理人、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法律角度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并为财务舞弊的治理提出意见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财务舞弊;公司治理;监督

一、财务舞弊的成因

异常需要、机会和合乎情理会计舞弊三角形理论提出舞弊的产生必须有三个必要的条件。会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不仅仅是强调个别风险因子,也更加强调一般风险因子,包括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以及被发现后舞弊者可能受到处罚的性质和程度状况。这些舞弊成因,都有其合理性,总的来说,舞弊动机、舞弊机会和诚信缺失是最重要的因子。

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的分析

(一)股东监督

公司决策的权力的参与,享受公司给予股东利益的优惠,这是股东在公司中的地位的重要体现。在中国股票市场中,由于机构的投资者经常使用掌握上市公司基本信息来改变股票交易价格的手段,这样就使股票二级市场价格在极其短的时间内产生相当复杂的变化,通过此种方法,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此外,由于很多的国有企业到上市公司的企业转变,国家是最大的股东,长期处于空虚状态。

(二)董事会的运作效率

上市公司解决问题主要经过董事会的商讨及其决定,公司经营是否能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董事会的运作效率。据相关文献研究得出,逻辑上一般通过公司绩效将董事会规模与财务舞弊联系起来:董事会规模扩大,其运作的效率就很有可能会降低,进而导致对利润的操纵机会变大。但凡事都是双刃剑,之前的观点可能有所偏颇。首先,如果董事会得人数增多的话,能够使得董事会成员在专业、管理、综合方面的知识能够相互交流和互相学习;其次,董事会规模增大,使得董事会发现经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不能胜任工作和损害股东利益行为的可能性也增加,董事、经理人员之间就不是利益的勾结者,但有可能是利益的监督者;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大多数的持股比例较低,还不能足以对其财务舞弊形成更大激励。

(三)监事会监督

对董事会与管理层进行监督是监事会的基本职能。但实际上,通过调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起着极其小的作用甚至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国监事会成员构成了大多内部监事,且监事会主席同时担任大半党政职务,内部监事与兼任党政职务的监事会主席都存在角色冲突而致使监事会不能保持较好的独立性。因此导致很多数的公司认为监事会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没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董事、总经理在实施违规行为时不能起到促使他改进的作用。以上论述表明了监事会缺乏对于财务舞弊行为监督的能力。

(四)独立审计与政府监督

独立监督和政府监督属于外部监督的范畴,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类型是他们承担审计责任的证据也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合规性和公允性的基本判断。许多既有证据表明,“四大”会计事务所能出具更准确、更高水平的审计报告。但在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独立审计性的监督上,并没有较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有更大的优势和专业能力。

三、财务舞弊的治理

21世纪以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问题由于世界范围内的持续出现,因此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反舞弊具有重要性和艰巨性,因为上市公司舞弊给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公众对上市公司舞弊的强烈反应。所以可以从一下几方面着手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从而防范财务舞弊风险。

(一)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

舞弊是以诱使他人丧失有价值的财物或者法定的权力为目的,它是一种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

降低中小股东的监督成本可以采用两种途径:1、大力促使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使中小投资者可以通过金融投资上市公司进行监督。2、采用价格较低的投票方式,改革上市公司投票表决制度。

(二)改进董事会监督效率

董事会规模通过企业的绩效进而与财务舞弊负相关是由于董事会成员间的知识互补效应造成的,这说明了当前中国应当把董事会更加的管理化、专业化,使得董事会成员之间的知识进行有效的互补,但是这是以不损失董事会监督能力为前提的。

(三)构建监事会为核心的监督体系

根据当前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的市场情况,可以在对应的关系中分别设置监事会、内审机构、财务总监三个监督监管机构,审计委员会的问题和情况由监事会进行监督,它与外部独立审计机构要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对监事会负责,这样内部监督体系的关键和核心就是监事会。

(四)加强法律监督

在我国,要想真正的减少企业财务舞弊的思想和行为,就必须加强法律监督,对投资者进行保护,所以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改善法律制度环境:一是提高执法系统的执法效率;提高司法效率,可强化强制性和权威性,给控股股东及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施加刚性约束,减轻其利益侵占行为。二是建立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诉讼程序。

四、结论

本文从公司治理监督职能这一本质出发,把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联系起来是以监督作为线索的,分别从股东监督、董事会工作效率、政府监督、监事会的监督、审计的独立性与等方面分析财务舞弊的原因,并总结提出了治理财务舞弊的四个解决方案。

虽然中国在证券市场许多管理制度不太成型,重大制度变革较多,这对财务舞弊因素的分析仍然存在一定的适用性问题;而且本文从监督角度出发,关注了比较重要的监督机制对财务舞弊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其他治理机制的影响。但是仍希望本文有一定意义。(作者单位: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袁春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公司治理监督失效假说及其实证检验,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2]李维安、王守志、王世权:大股东股权竞争与监事会治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3)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7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上市公司为获取不正当利益,故意漏报、谨报、瞒报重要性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主观欺诈性违纪违法行为。其具备以下特征:

1.舞弊主体。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主体,舞弊通常在主观上是有意的。

2.舞弊客体。会计资料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客体,公司经常利用会计政策的漏洞,运用不合理的会计方法,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或虚构业务等舞弊方式。

3.舞弊形成的性质。财务报告舞弊与无意的虚假陈述不同,它是通过虚构或者篡改真实财务数据以达到一定目的的故意行为。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影响因素

1.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向股东传递公司运转、盈利情况的主要载体。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股东之间在会计信息的质量上拥有着高度不对称的信息,为个人或集团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提供了客观条件。

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1)股权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国有股和法人股在上市公司中占较大的比重,形成“一股独大”的情况。

(2)独立董事不独立。独立董事是指在经济利益和人事关系上独立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管理层、上市公司股东之外的外部董事。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的激励作用主要体现在薪酬支付,但由于其数量有限,因而激励效果难以发挥。

(3)监事会监控不力。一方面,监事会不经常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更无从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董事会成员的薪酬、待遇等都基本掌握在经营者手中,监督过程不能保持独立。

3.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不强。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公司的相关投资者负责,而且对整个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在我国,通常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为同一主体,作为经济人的注册会计师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从而无法保证审计质量。

4.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漏洞与执行的伸缩性。会计准则通常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其解释灵活性颇高。在实例应用中,不同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会采取不同的会计准则。另外,会计准则的修订具有相对滞后性,新的会计准则从颁布到具体应用需要一个过程,在这期间许多上市公司都会钻空子,达到攫取经济或政治利益的目标。

5.政府过度干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且不成熟,政企在一定意义上并没有完全脱钩,使得政府习惯于直接对所在地区上市公司进行干预。因此,很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政绩等因素的考虑,常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牟取利益。

6.道德诚信素养的缺失。一些会计人员道德诚信缺失,在利益的诱惑下不能保持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道德及行业素养,很难客观公正地完成会计、审计工作,甚至协助上市公司弄虚作假。

三、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对策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的结构、防止出现“一股独大”的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大股东权力的行使,避免出现通过财务报告舞弊而谋取利润的现象发生,并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要改变我国上市公司人员重迭的情况,应尽量避免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人员的交叉迭置。其次,应该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并建立有效的独立董事制度。

2.强化审计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赖以生存的根本,是能否有效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审计的关键所在。因此增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至关重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改变注册会计师审计自负盈亏、经济上依赖被审公司的情况;财政部门应明确职责,切实做好监管工作;实行注册会计师轮换制度,以防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共谋舞弊。

3.完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各种利益相关主体的多次博弈的结果,不仅仅是纯技术性的,往往带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因此,完善会计准则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增加会计准则的可靠性;减少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的阻碍。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8

   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招收公务员、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招收工作制度。招收工作关系到招收对象的前途和命运,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在招考工作中的徇私舞弊,严重破坏了国家对招收公务员、学生招考制度,妨害了国家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危害了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因此,对招收公务员、工作中的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予以刑罚制裁,对严肃招考和维护国家人才、干部选拔培养制度,以及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容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或者不依法履行职责,在招收公务员、工作中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行为。

   所谓公务员,严格来讲是指各级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但在本罪中宜作广义理解,其应是指各种国家机关包括党的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协商会议机关等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所谓学生,包括大、中、小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如研究生、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既包括普通高等、中等院校的学生,又包括成人高等、中等院校的学生。后者既包括脱产进修的成人学生,又包括不脱产而在职自修为主的学生如函授生。无论是哪类学生,都必须是需经过考试和按规定条件录取的。所谓招收,是指通过考试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予以录用、录取。既包括向社会公开招考,亦包括在某一范围内进行招收,但不包括某一单位的内部考试以录用人员。所谓徇私舞弊,是指出于个人目的,将不符合招收条件的人员予以录用或录取。其方式可多种多样,有的是篡改年龄如加大年龄或者降低年龄;有的篡改考试成绩;有的是隐瞒不良表现如违法犯罪行为;有的是伪造体检表、个人履历表及立功受奖记录;有的是篡改档案材料;有的是故意排挤符合条件的候选人以便让不符合条件的人补缺;如此等等,但无论其方式如何,其目的都是为将不符合条件的情况隐瞒或者伪装为符合条件,以违反规定予以录用、录取。徇私舞弊情节是否严重,是划分本罪与非罪的显着特征。

   构成本罪的情节严重为要件。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由于徇私舞弊,给国家招考声誉造成极坏的影响,或者严重扰乱了招考工作的正常秩序,造成人力、财力的重大损失;严重危害考生个人身心健康,给考生或者其家庭造成重大损失;多次实施徇私舞弊行为;等等。

   根据l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徇私情、私利,利用职务便利,伪造、变造人事、户口档案、考试成绩等,弄虚作假招收公务员、的;

   2、徇私情、私利,3次以上招收或者一次招收3名以上不合格的公务员、的;

   3、因招收不合格的公务员、,导致被排挤的合格人员或者其亲属精神失常或者自杀的;

   4、因徇私舞弊招收公务员、,导致该项招收工作重新进行的;

   5、招收不合格的公务员、,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是负有招收公务员、学生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有特定招收公务员、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是负责招收公务员、招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各级人民政府中的人事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其他国家机关如果向社会公开招考公务人员,其工作人员如果徇私舞弊,情节严重的,亦可构成本罪,其他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9

 

一、会计舞弊现状

 

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虽说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实际却依然不够成熟。在我国,企业经营者背负着企业内部经营效益的评价和外部投资者投资利益诉求的双重压力,往往选择运用会计舞弊行为来粉饰自身经营业绩。

 

第一,舞弊数额大。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少计收入87.99亿元、少缴税款4.52亿元;石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子公司多计销售收入1.17亿元;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虚假发票报账959万元。这些触目惊心的金额,直接反映了我国会计舞弊的金额巨大,舞弊情节严重。

 

第二,舞弊方式多。根据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32号》披露的情况,中国移动中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将应于2011年、2012年确认的结算收入1.5亿元在2013年确认,部分上市公司、民营和外资企业存在虚列支出套取费用、滞缴少缴税款等问题。上市公司采取多种舞弊手段达到虚增利润、逃避纳税的目的。

 

第三,舞弊人员广。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经历了国企改革,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虽说大股东完全可以一手操纵会计舞弊,但仍然需要外部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和内部会计人员会计行为的配合才可实现。所以,可见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不仅涉及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企业会计人员、企业员工等,也涉及到企业外部监管机构,如政府监管机构证监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等。

 

二、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原因分析

 

(一)利益驱动。通过了解比较大量的会计舞弊案例后发现,上市公司之所以不顾风险和后果的进行会计舞弊,无非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利益驱动往往是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最本质的原因之一。

 

(二)相关人员素质偏低。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道德水平低下也是会计舞弊的主观原因之一。作为监管审计企业经营行为的注册会计师来说,很多注册会计师获得职业资格但缺乏实际的审计经验,往往在难以判断和审查企业经营情况下会选择草草了事;又或者因为职业道德素养不高,在企业的利益诱使下做出虚假的审计意见。

 

三、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识别

 

下文将通过对2014年大连长海县獐子岛公司以及2012年湖南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比较,运用实证分析、财务指标对比以及常见会计舞弊手段的分析等来识别和预防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行为。

 

(一)案例介绍

 

案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獐子岛就享有“海上大寨”的称号。当时,獐子岛岛民从事海上捕捞,过着集体生活,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创造出了单船捕捞和总捕捞量的全国记录。2014年10月31日,獐子岛公司突然消息称,因北黄海遭遇异常的冷水团,公司决定对受灾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进行核销处理,合计影响净利润7.63亿元。受此影响,獐子岛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也“大变脸”,由上半年的盈利4,845万元转而变为亏损约8.12亿元。此次事件对于股民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因此獐子岛也一度被称为“蓝田第二”。

 

案例二2008年前后,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湖南省常德市希望挑选20家资质较好的企业进行扶持。最终市政府在备选的9家企业中选定了湘鲁万福(即万福生科的前身)成为常德市政府重点扶持上市的目标。前景本应看好的万福生科却在上市不到一年的2012年曝出会计舞弊。2013年5月,证监会公布了对万福生科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08~2010年公司分别虚增销售收入约12,000万元、15,000万元、19,0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约2,851万元、3,857万元、4,590万元;2011年年报和2012年半年报,公司分别虚增销售收入28,000万元、16,500万元,虚增营业利润6,635万元、3,435万元。

 

(二)会计舞弊行为的识别。上述两个公司在未被曝出会计违规之前均是证券市场中的佼佼者,事件曝光后,人们惊诧惋惜的同时应当深刻反思,如何在事前甄别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伪以及其会计舞弊的手段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投资者来说,最易获取的资料就是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会计报表资料,投资者从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可以不费力的得知企业的各类财务指标及其各类经营发展的能力状况,一旦发现其某项能力出现问题,投资者就应当警惕起来,擦亮双眼,着重关注企业的各项经营行为是否存在舞弊和违规,不能一味地轻信企业各种经营良好的数据。

 

1、从偿债能力指标识别问题。通过比较企业的偿债指标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健康以及承受风险、偿还债务的能力。我们知道,这些指标中流动比率为2时表示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比较高,较为理想;而速动比率保持在1左右表示企业未来的债务偿还更有保证。如万福生科在2012年的流动比率为0.977,明显低于2;其速动比率也是一直保持在0.7左右,从这些显而易见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万福生科的偿债能力存在问题,债权人也许存在较高的风险,这个将会成为发现万福生科经营状况困难,存在舞弊风险的出口之一。而獐子岛在2014年的流动比率以及速动比率分别为0.977、1.06。不难发现他们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都低于正常标准,直接反映了他们的经营状况开始恶化。当然,不仅可以与一般的财务指标对比,也可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对比,均可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

 

2、从盈利能力指标识别问题。通过比较企业的盈利指标可以了解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以及投资者股权投资的风险程度。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是直接体现企业盈利水平的指标,其指标数值越高,说明利润越高。此外,每股收益是反映企业普通股股东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业利润或承担企业亏损的业绩评价指标,因此也是数值越高,盈利能力越好。

 

作为外部投资者来说,当发现企业的各项盈利指标下滑或者出现负数等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结合市场当前情况及平均水平,分析企业的当期利润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存在会计舞弊的可能,从而及时预防企业会计舞弊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獐子岛2014年的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每股收益分别为-0.234、-0.451和-1.67,均出现负值,可见獐子岛2014年经营业绩之差。作为上市公司特有的盈利指标——每股收益,獐子岛却出现负值,可见投资者所获收益在减少。而万福生科2012年的销售毛利率、净利率与每股收益分别为0.094、0.098与0.08。从这些指标中我们直接或间接的发现,这两家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在逐渐下降的。但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盈利能力下,万福生科的利润却有增无减,这是值得深究的,也正是发现企业会计舞弊的切入点之一。

 

四、防范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1、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绩效考核制度。传统的以财务业绩指标来衡量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是比较片面的,这样不仅不能正确的考核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反而会适得其反地促使其操纵舞弊手段来粉饰其经营业绩。因此,上市公司的内部业绩考核制度应当兼顾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不可片面的只依据一种指标。

 

2、完善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制度。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人员方面:首先,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以避免其独立性受限;其次,应当加强对企业主要管理负责人的管理能力培训,使其成为具有生产技能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管理人员,而不是仅局限于生产管理方面。从制度方面:应当完善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多个渠道的信息公开制度,改进原先的不系统的、随意的进行采购、生产、销售。

 

(二)提高外部审计监督质量。上市公司的审计难度远大于普通上市公司,因此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如何提高对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是必修课题。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提高外部审计监督质量也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应当针对不同的企业设定不同的特定审计程序,如及时的运用分析性复核方式来分析企业的存货及账款;函证其不合理的应收账款,检查其是否存在挂账或其他违规情况等。

 

(三)提高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会计舞弊成本。一是对发现的上市公司舞弊行为,严惩不贷,上级监管部门对于此类事件,一经核查后,也应当从严从速地予以惩罚,从而达到威慑作用;二是完善我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加大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三是提高注册会计师与政府官员自身的修养以及职业道德。深入贯彻和落实投资者利益保护这个监管的根本目标,加大注册会计师的连带责任,提高获取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格的难度和门槛,从而促使相关人员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及业务水平。

 

五、总结

 

近年来,证券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会计舞弊问题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会计舞弊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尚未根治的问题,而且也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局势。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理,将危害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投资风险问题对投资者来说是一门必修课,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将直接加大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因此,投资者应当理性思考和判断,具有识别上市公司会计舞弊行为的能力,分散投资,降低风险。本文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问题阐述分析原因、识别方式、改进措施等具体内容,但又主要侧重于上市公司进行举例分析,通过实证数据的计算、对比分析,从而提出如何识别会计舞弊的手段以及治理会计舞弊问题的有效对策。

考公务员的利与弊篇10

关键词:舞弊;舞弊动因;防范舞弊

一、引言

近年来,虽然我国上市公司因财务舞弊而被中国证监会公开处罚的公司逐渐减少,但上市公司舞弊手段却越来越隐蔽且日趋多样化。上市公司舞弊带来的社会后果非常严重,也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产生了巨大的执业风险。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舞弊行为的动因、方式、手段,结合审计准则的具体要求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对策。

二、舞弊的概念与方式

公司舞弊又称公司欺诈,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一般表现为有目的欺骗或故意谎报重大财务事实的不诚实行为。根据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关注点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侵占资产

主要包括:管理层或员工在购货时收取回扣;将个人费用在单位列支;盗取或挪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等。侵占资产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文件记录,其目的是隐瞒资产缺失或未经适当授权使用资产的事实。

2.对财务信息做出虚假报告

通常表现为:

(1)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篡改;

(2)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不真实表达或故意遗漏;

3.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故意误用。

三、我国上市公司产生舞弊行为的动因

引发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舞弊行为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压力因素、机会因素和自我合理化。

1.压力因素

压力是舞弊的行为动机,舞弊的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1)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方面的动机是舞弊行为产生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从舞弊成本来分析。

在我国主要是指直接成本,就是舞弊被揭露的可能性以及揭露出来以后,舞弊主体所要面对的惩罚力度。一般而言,我国的舞弊成本是很低的:①财务舞弊被揭露的概率低。②舞弊事后处罚过轻,违规成本非常低廉。

(2)经营方面的动机。经营方面的动机是舞弊产生的主要因素。①增加每股盈余,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更具有吸引力,以便增发或配股,鼓励投资者。②公司出于筹集资金及纳税方面的考虑。在企业资金短缺、急于获取贷款时,为了应付金融机构的考察,一些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不得不编制一份“像样”一点的会计报告。公司为了达到少纳税的目的,也会通过会计报告做文章,调整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③管理当局为实现上级下达的目标和任务并获得绩效奖金,面临完成财务计划的压力。④公司面临着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下降及收益的突然减少,为掩盖面临的财务困难而舞弊。

2.机会因素

机会是企业进行舞弊而又掩盖起来不被发现或能逃避惩罚的时机。

(1)信息不对称,是指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具有信息优势。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是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为舞弊者提供了舞弊机会。

(2)疏松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规模较大的公司意义重大。如果管理当局垄断权力,董事会或董事会成员缺乏独立性:缺乏审计委员会的有效监督;对重要控制缺乏适当的监控等都可能成为舞弊发生的隐患。

(3)外在监督不力,外在监督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我国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督等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进行宏观调控。但目前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主要还是救火式,处罚较滞后,处罚力度不够,行政处罚多于经济处罚,致使许多企业敢于铤而走险以获取经济利益。

(4)法制不完善。①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新《会计法》虽然在法律责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真要对照实施起来,会计法律责任界定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操作难度。②民事赔偿尚未建立。中国企业中的违规、造假者受到处罚多是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很少受到民事赔偿处罚,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成鲜明对比,这是由于现行法规的不足所造成的。在《会计法》、《公司法》中都没有涉及民事责任赔偿问题。《证券法》中,只是描述舞弊的责任人应承担赔偿民事责任,如何赔偿民事责任,几乎没有涉及。③现行相关法律之间对于法律责任的表述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会计法、刑法、证券法都对舞弊行为作了法律责任的规定,但现行法规对法律责任的处罚不是太轻就是处罚条款不明确,且存在一定的冲突,在处理的过程中很难把握。

3.自我合理化(借口)

舞弊者必须找到某个理由,使舞弊行为与其本人的道德观念相吻合,无论这一解释本身是否真正合理。在协同舞弊过程中,舞弊者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公司利益:我是为了公司,不是为了自己。这时,即使会计人员单独行为时的道德水平较高,也不会觉得协同舞弊有何不可。这就是集体行为对个人道德标准的侵蚀。管理层在舞弊时自我合理化的理由就是:公司欠我的,这是我应得的。这种观点产生,主要受当前人们价值观的影响。

四、上市公司舞弊的手段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经历了从公开到隐蔽,从单一到多样,从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连续、均匀、系统的舞弊,从真账假作到假账真作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舞弊手段。

1.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主要表现为,(1)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3)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4)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5)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等方式。

2.利用剥离与模拟等“会计创新”舞弊

管理当局一方面将一部分经营业务和经营性资产剥离,或者进行局部改制,将原本不具有独立面向市场能力的生产线、车间或若干业务拼凑成一个上市公司,并通过模拟手段编制这些非独立核算单位的会计报表。另一方面,剥离与模拟犹如“整容术”,通过将劣质资产、负债及相关的成本和潜亏剥离,便可轻而易举地将亏损企业模拟成盈利企业。

3.利用资产重组舞弊

资产重组有资产置换、并购、债务重组等形式,多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多资产重组采用了协议定价的原则,定价的高低取决于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润在关联方之间转移。

4.地方政府“援助”舞弊

地方政府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形式帮助上市公司实现一定的盈利目标,这些补贴往往数额巨大且缺乏正当理由。这种地方政府“援助”为不少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开了方便之门。

5.虚构经济业务舞弊

(1)虚构销售,管理当局通常通过自我交易、循环交易、阴阳交易、填塞渠道等方式虚构销售来操纵利润、粉饰经营业绩;(2)虚构资产评估。虚假的资产评估包括,未经正规程序立项的资产评估、虚无资产评估和不恰当的评估。

6.利用关联交易舞弊

这是我国上市公司最常用的舞弊手段。我国的上市公司背后大多都有一个庞大的集团公司,而整个集团公司就像一个大家族,存在着难以理清的子公司、孙公司、兄弟公司,它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有的公司为了达到一定目的,会通过各种办法安排和改变股权结构,致使一些关联交易从表面上看完全是两个独立法人之间的交易。通常,我国上市公司采用关联购销舞弊、受托经营舞弊、资金往来舞弊、费用分担舞弊等四种关联交易舞弊方式来虚构利润。

7.利用隐瞒重要事项的揭露舞弊

例如对外担保、重大诉案、补税借款的限制条款、关联方交易,或负债、会计方法变更等,未予适当披露。

8.利用“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舞弊

“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垃圾桶”和“利润调节器”,管理当局常常利用这两个报表项目操纵公司利润。一般地,“其他应收款”的内容经常涉及收不回的坏账、已经支付的费用或失败的投资,所以,它是隐藏潜亏的“垃圾桶”。而“其他应付款”则常常是调节各期收入和利润的“调节器”,当收入多的时候,先在这儿存放一下,以备不景气的年度使用。

五、上市公司舞弊的审计策略

作为注册会计师不可能揭露财务报表中存在的全部差错和舞弊行为,但有责任揭露财务报表中的重大差错、舞弊以及对财务报告有直接重大影响的非法行为。

1.询问

询问程序对于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评估舞弊风险十分有用。除了管理层以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询问被审计单位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便从不同于管理层和对财务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的角度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