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件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11:29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1

数字化档案的凭证价值,取决于元数据的整体性,如果对于某份数字化档案的元数据整体中某一项元数据缺失,那么该份数字化档案的凭证价值也就丧失。因此元数据的实施一定要标准化,要想保证元数据在实施中的整体性,只能依靠标准化。

1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

在现有的国际、国内、行业等标准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这些是针对具体的数字化档案类型、用户、业务管理流程等采用科学的方法所进行的元数据模型中元数据功能项的设置分析及对其描述的过程。这个功能的意思是要基于元数据元素、元数据模型。根据这一定义,应该明确的是,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首先是一种功能需求,需要确定需求分析的信息源并施以科学的方法。

2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

数字化档案管理需求分析的信息源,是以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来源范围为主要的另外包含权威性文献、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等。

就其本身而言的话,数字化档案的分类丰富,有多媒体数字化档案、视频档案、音频档案、图像、图形档案盒数字处理档案,因此,其信息源范围可以是关于字处理档案、图像档案、图形档案、音频档案、视频档案以及多媒体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元数据范围的需求分析。

针对权威性文献而言,权威性文献可以分为法规、标准、政策、规范、最佳实现及理论等,因此,其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国内外的有关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法规、标准、规范、最佳实践及理论中存在着的有关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

针对用户而言,信息源的分析范围可以是对文件管理者、档案管理者、数字化档案管理者、计算机系统管理员以及数字化档案利用者所提出的分析方法。

3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的分析方法

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领域中,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进行需求分析,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保证其分析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认为,有两类方法:一类是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1自上而下演绎分析法

3.1.1文献参考法

文献参考法,以“文献”形式表述有关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等,以保证符合现行法律的规定,是从“文献”的抽象到具体数据元的确定的方法。主要是从所涉及文件管理的文献中概括出数字化档案元数据的需求。美国匹兹堡大学的元数据项目是运用此法的主要代表项目,该项目主要研究文件管理的中凭证要求(简称《baC项目》)。

3.1.2理论推导法

从文件管理理论出发进行归纳演绎,以层层递进的逻辑来验证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合理性,即是理论推导法。

目前流行的文件管理理论主要有: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运动理论。不论采取哪种理论作为我们的研究依据,都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以澳大利亚元数据研究项目《教育、研究与产业合作项目》(SpiRtproject)为例,他们所制定的元数据主要依据澳大利亚所独创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continuumthinking)”;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项目《数字化档案完整性保存项目(UBC)》则依据的是文件运动理论理论。按照我国目前的档案管理相关理论,我们要采取在我国比较流行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3.2自下而上归纳分析法

3.2.1调查访问法

通过对文件创建人员、文件管理人员等相关的专业人员等进行跟踪访谈和数据分析,按照用户的实际需要,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得出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另外用到此方法的是在跨国联合项目――文件永久性凭证性问题在电子系统里的应用(简称inteRpaRpeS)。

3.2.2流程实际法

按照档案实际管理的业务流程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档案在管理过程中的运动为分析的切入点进行需求分析。研究者持有这类分析方法会认为文件管理流程和元数据是分不开的,所以,要理解元数据,就要紧紧联系数字化档案管理流程实际,值得注意的是,不是传统的手工管理业务流程。

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如文献参考法,可以从宏观上保证建立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具有合法性和凭证性,但建立的标准过于宽泛;理论推导法,可以保证其合理性和系统性,但建立的标准偏向理论性,实用性不强;基于用户访问法建立的标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好,但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流程实际法,即使具有可行和运用性范围依旧被局限。所以说,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的需求分析时,需要综合作用各类所学多种方法分析需求,而不是孤立、单一的只作用一种方法,这样做才可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元数据更全面和客观的需求。

4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体系模拟建构

在以上探讨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内涵、信息源及方法的基础上,笔者尝试模拟建构需求分析体系。

首先,根据具体行业、应用领域的目标与特点,确定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需求分析的信息源;需求分析的信息源主要包括,文献(规范、标准)、数字化档案本身、用户、数字化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等方面。其次,对需求分析信息源进行分类整理、审读,综合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源进行分析,简练出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的需要并形成需求陈述。再次,针对各需求陈述进行元数据的提炼,将提炼到的元数据进行分类,再将具体的元数据纳入到分析框架。最后,判断元数据元素项的设置,形成数字化档案管理元数据体系模型。

参考文献:

[1]阴庞龙,何景武.大型客机构型管理研究[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09(S1)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2

关键词:电子文件;CiteSpace;可视化

自1996年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召开以来,我国档案学界对电子文件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至2015年,我国电子文件研究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对二十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有助于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CiteSpace是用于计量和分析文献数据的可视化软件,可较为直观地反应某一科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识别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该软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档案领域,利用CiteSpa-ce做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包括档案学研究可视化分析[1]、档案数字化可视化分析[2]、档案价值问题可视化分析[3]、国际档案服务领域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热点分析[4],都侧重于通过图谱来解读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路径,极少利用词频进行分析。

本文以CnKi为检索平台,篇名为检索项,“电子文件”为检索词,时间区间为1996.1.1-2015.12.31,根据北大最新核心期刊目录,将数据来源设定为《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中国档案》《北京档案》《档案管理》《浙江档案》《档案与建设》《山西档案》八本期刊,检索到文献1012篇,经数据清洗后得到有效文献944篇。借CiteSpace,运用词频分析法对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研究,并以五年为单位进行阶段研究。文中所提“高产”标准为年平均发文量为一次以上(含一次),“高频”标准为年平均出现两次以上(含两次)。

1电子文件研究作者分析

1.1高产作者分析。在CiteSpace软件界面,设置“timeScaling”为l,网络节点为author,数据抽取对象设置为30。运行CiteSpace,得到研究作者图谱(图1)、节点信息表(表1、表2),图谱中节点大小表示出现频次,节点间连线表示作者合作情况,凸显数值(Brust)表示该节点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多关注。

可见,二十年间刘越男、张正强等十位学者发文较多;刘家真、徐义全等十一人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成果。在535作者之间,共形成了123条连线,其中与其他作者合作较多的有冯惠玲、刘越男、张照余等学者。

1.2作者发展脉络分析。以五年为一个时间区间运行CiteSpace,得到各阶段的高产作者汇总表(表3)。

可见,在1999年~2000年,有刘家真、冯惠玲等四位高产作者,最高达3.6篇/年;在2001年~2005年有徐全义、刘越男等七位高产作者,最高达2.4篇/年;2006年~2010年有陈勇、张正强等十一位高产作者,最高达2篇/年;2011年~2015年,有刘立、赵屹等七位高产作者,最高达1.6篇/年。可见冯惠玲、刘家真、张宁、于丽娟四位学者开启了我国电子文件研究热潮,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该研究中,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高产作者年平均发文量有所下降。

2电子文件研究机构分析

2.1高产机构及机构合作分析。将网络节点调整为institution,可得研究机构图谱(图2)。

笔者通过节点信息表将不同名称同一机构进行合并,可得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简称人大信管院)、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武大信息管理学院等九个高产机构(表4)。除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浙江省档案局外,其他机构七个机构和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均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研究成果(表5)。798个机构之间的形成了42条连线,机构间的合作并不明显。

2.2机构发展脉络分析。以作者分析相同的方法对电子文件机构进行阶段分析,可得每五年的高产机构汇总表(表6)。

可见,在研究初期(1999年~2000年),人大信管院以及武大图书情报档案学院形成了研究的基础性成果;2001年~2005年,人大信管院、苏大档案系等八家机构都投入到电子文件的研究中;2006年~2010年,人大信管院、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等八家单位为研究的高产机构;2011年~2015年,人大信管院、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等八家机构为研究的高产机构。可以看到人大信管院是研究主要阵地,引领这一主题的研究;电子文件的研究机构相对比较稳定,并逐渐得到档案行政机构的关注。

3基于关键词的电子文件研究热点分析

3.1电子文件研究热点。将网络节点调整为Keyword,可得关键词图谱(图3)及节点信息表(表7)。从知识理论的角度来看,频次和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是研究热点。由于关键词是自然词,且早期的文献中作者没有提供关键词,由CnKi根据文章正文提取,故对关键词进行了数据处理:忽略“比尔曼”等无实意词;去除“电子文件”、“电子文件信息”等与主题高度重合词。可得1996年~2015年电子文件研究的热点为电子文件产生对来源原则以及传统档案工作的影响、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存储、凭证价值、国家战略、电子文件中心、数字档案馆、国外电子文件研究。

3.2电子文件研究热点发展脉络。从五年为单位的研究热点汇总表(表8),可见1990年~2000我国电子文件研究集中在归档、管理、文件保存、凭证价值、国外电子文件研究、来源原则、档案工作八个方面;2001年~2005年集中在管理、归档、文件保存、凭证价值、前端控制、档案工作、数字案馆、电子政务、元数据、档案利用十个方面;2006-2010年集中在管理、归档、文件保存、电子文件中心、电子政务、国外电子文件研究、前端控制、档案工作、凭证价值、电子文件格式、数字档案馆、国家战略十二个方面;2011-2015年集中在管理、归档、电子文件中心、前端控制、数字档案馆、国外电子文件研究、文件保存、

元数据八个方面。可见我国学者对电子文件研究的关注点由基础理论逐渐向实践领域发展,从电子文件对基础理论的冲击,到探寻电子文件管理新模式再到对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中心等管理机构及元数据技术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3电子文件研究热点内容分析。

(1)电子文件管理。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研究历经了第十三届国家档案大会、电子政务的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三次转折[5]。形成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体系、管理流程及管理模式、国外电子文件管理模式研究、管理系统、管理机制、体系、标准、国家及区域发展战略、相关技术、管理现状八方面研究成果。

(2)电子文件归档。自1997年起,我国学者就开始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研究,主要着眼微观研究,内容涉及国外归档办法、归档格式、范围、流程、时间、载体、保管期限、办法、规范、移交、技术及高校电子文件归档。

(3)电子文件长期保存。该研究自1999年开始,在保存格式、载体、背景信息保存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宏观的策略研究,如政策框架、规范标准、合作机制、实现策略、国际合作、国外借鉴、异地备份。

(4)电子文件凭证价值。我国学者围绕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主要进行了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法律证据性、电子文件法律依据的定位、可采性以及如何保障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性三方面的探讨。

(5)数字档案馆。作为电子文件的管理机构,我国学者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需求、条件、技术、实施方法、风险对策、功能模块、标准体系以及数字档案馆与电子文件中心的辨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6)电子文件中心。我国学者从电子文件中心的定位、作用、功能、建设模式、技术方案、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有力探讨。并通过定量方法对电子中心研究进行综述,对建成的电子中心进行实证研究。

(7)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2006年5月,冯惠玲教授将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提上日程。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3

【关键词】管理学案例教学教学模式

现代管理学是对组织的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组织进行经营活动和组织活动的一般规律,为组织的经营提供一种指导框架。现代管理学的课程主要是由低向高从三个层次来阐述:第一,层次是管理的内涵,包括管理活动、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第二,层次是管理过程,包括决策、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激励、沟通、控制等管理的职能活动;第三,层次是管理的改进与创新。

管理学中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各类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社会上的大部分案例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管理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社会管理实践中的人和人之间角色的变化,揭示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管理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师生围绕某个特定的案例事实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简单地讲,案例教学包含三个逻辑要素。

1.“对象”要素:案例是关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一种描述与记录,它不是虚构的事例,案例所描述的情境通常是学生日后工作情境中肯定会遇到的、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工作情境,案例通常包含决策者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疑难问题,案例不同于一般形式的故事,它不含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结论,仅包含对案例事件或事实的描述。

2.“目的”要素:案例教学首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判断力,这涉及知识的运用;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技能,尤其是“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

3.“过程与方法”要素:案例教学通常包括三个教学环节,即“课前的案例学习准备”、“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和“课后完成案例作业报告”。

二、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模式

在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必须选择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

1.案例的呈现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案例的呈现可以以不同的媒介进行演示,比如简短的可以采用板书、口头表达、文摘卡片等;如要体现案例生动,可采用投影仪、电视录像、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呈现;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发掘学生身边有意义的事件,编成案例进行讨论。各种方式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2.案例教学过程中可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老师提前一星期负责将案例提供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或者学生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和书记员,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沟通和协调,书记员的任务是将讨论中小组成员的观点如实记录下来,并加工整理,本组在课堂上发言。教师留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案例。第二阶段,课堂讨论,这也是案例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组织工作最关键的地方。虽然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独立、自学和互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无足轻重,相反,在协调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地组织课堂讨论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教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自己对案例心中有数,熟悉案例中的问题,并要对案例有个人的分析和见解。否则课堂讨论要么太乱,要么就会冷场,所以老师在讨论中应起到“桥梁”作用,穿针引线,承上启下地引导同学从案例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假设下分析,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

3.总结。每完成一个案例教学,都要进行总结。总结主要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基本原理方面的理解水平和深度,语言表达方面的完善和技巧;二是各学生的得分,评选出最佳综合和最佳单项方案;三是分析不足之处,并研究出对策和改进方案。总结应先由学生自己总结,然后由教师对涉及知识加以总结概括。

三、现代管理学案例教学中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教改中一直是推广的热点。近几年来,我们在学生的管理课程教学中已普遍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并收到较好的效果。为了深化管理学科的教学改革,坚定搞好案例教学的信心,真正使老师感到教有所责、学生学有所获,笔者提出以下措施:

1.积极组织选编管理安全教材。在现有条件下,选编管理案例教材务必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广泛收集管理案例。二是合理选择管理案例。三是精心编写管理案例教材。

2.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鉴于当前一般高校中管理案例教学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化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创建“管理模拟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依据经济学、管理学和相关动态分析方法,对现实经济管理活动进行仿真模拟及“网上决策”、“虚拟交易”等,使管理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社会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成为可能,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二是重视“管理案例库”的建设工作。案例是根据事实做出的客观描述,案例教学重在研讨,妙在“引发思索、集思广益”,巧在学生现身说法,亲历现场,进入角色,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努力提升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升学生适应管理案例教学的能力,关键在于两条:一是少讲多学重在讨论,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即教师上课时少讲书本上的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多自学,上课则主要是讨论案例,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及课程研究项目。二是高强度的自学及练习,以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大多数课程都要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研究课题,课题完成后由小组部分或全部人员演讲,个人为主所做的案例分析或作业,由个人演讲。通过这种演讲的训练过程,提高学生的能说善讲的能力。

四、结论

在学习现代管理学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案例教学,就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现代管理学理论的知识体系,更难于掌握和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而通过现代管理学案例的分析,可以把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工作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4

【关键词】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教学改革;案例

1.引言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课程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等相关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及技术应用,具有分析和解决软件系统规划、分析、实施以及维护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是一个与日俱新的课程,在课程的建设方面有很多工作可为,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2.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软件开发案例分析是一门既有系统化的理论,又需要充分考虑个案的实际背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准确地用于软件流程分析、系统构架设计和开发实施是对大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针对大学生渴求知识、思维活跃的心理,在课堂上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和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业的积极性。案例分析既是针对该课程内在实践性要求而开设的必要环节,又是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补充。该课程设有丰富的、典型的、动态更新的案例库,深受学生们的喜爱[3]。在软件开发案例分析的课程改革研究中,主要使用了以下案例。

2.1网格地图道路交通事故动态跟踪智能系统

此案例使用.net平台开发,主要用于辅助讲解结构化分析和结构化设计这两部分的知识,尤其是结构化设计中的知识点,具体包括:作为系统分析师的作用与工作职能有哪些,分析师采用的方法,以及项目管理的方法。模块间的耦合,模块的内聚,模块的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该模拟程序的设计结果如图1所示。

以卷宗为基本管理单位,按照支队提供的业务流程,完成卷宗生命周期各业务的综合管理。通过对卷宗建立、卷宗处理、卷宗审批、卷宗归档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处理,结合条码管理技术,得到高性能的卷宗审批系统。对卷宗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对支队、大队以及个人的办案情况进行可视化显示。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实现道路交通事故智能专家系统。

2.2基于物联网的个性化互动教学虚拟网校平台

该平台主要涉及到系统需求和设计方面,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该平台的设计结果如图2所示。

在远程教学中,基于物联网的互动教学模式的前沿性研究十分重要。基于物联网研究的初步成果,建立基于物联网个性化互动教学的平台将有力的加快远程教学的推广及应用。本平台在已经完成的基于web2.0本平个性化互动教学虚拟网校平台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教师学生面对面网上授课教室,采用p2p、服务器中转模式,多媒体传输技术,主要解决视频、语音、“黑板”传输质量和同步技术问题。2)网络实验室的建立,采用物联网技术,完成对远端的实验设备的操作。数据的采集、数据传输、实验的模拟呈现是本部分需解决的技术问题。3)网络虚拟校园的构建,采用元组件模式,用户自定义学校元素与属性,以可视的方式建设网络学校,使用Flex技术,元组件模式的搭建是本部分的难点。

个性化的终身教育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项目使远程教学从被动教学模式转变为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将使学生更加认同远程教学的作用,从而提高远程教学的应用价值。

2.3石油管道优化防腐设计与远程动态监控系统研发与应用

此案例使用C#语言开发,使用microsoftSQLServer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aDo(activeXDataobject,activeX数据对象)技术访问数据库。采用mVC是框架,其原理如图3所示。

以管道的材质、土壤的电阻率、pH值等相关变量作为模型输入,综合考虑各种腐蚀防护措施,建立先进人工智能方法的“黑箱”模型,对管道寿命等重要的工业参数进行预测,对防腐费用进行估计,并对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经济高效的防腐方案。通过对模型的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石化管道线路及防腐保护装置的安放进行辅助设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专家系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工程进度管理、管道状态实时监测、数据的动态存储、提出合理解决预案。

3.小结

通过新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使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取得了初步的教学效果。为了适应新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和教研水平,将继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实软件案例库,建设新的评估指标体系,以利于创新性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成卫,张小川.“信息系统案例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155-157.

[2]彭涛,佟建新.基于案例教学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123(4):86-89.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5

1.1系统建设需求分析

春运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就目前广州春运应急管理能力而言,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建立在灾害天气影响下的广州春运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必要性,而系统建设应按照应急机制要求,建立完善的应急信息处理、应急预警评估和辅助决策分析等功能。1.建立综合数据管理功能,实现数据收集、组织、存储和管理,包括空间基础数据、气象基础数据和各种应急资源信息的处理分析。同时,提供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的交互查询手段;提供数据更新维护手段,使应急管理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地更新和处理信息。2.建立突发事件预警评估功能,实现从大量预警信息中过识别和提取具有指向性的信号征兆,通过信息征兆关联性及危险性分析,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对气象灾害、运输点及周边区域的乘客滞留量、交通流量等实时监测数据的空间可视化表达和交互分析,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建立异常天气预警体系、交通流量预警体系、各交通运输点人群聚集预警体系、突发事件预警体系等,为应急管理人员掌握风险的形式、危害程度和预警分级提供可靠信息支撑。3.建立辅助决策分析模型,能够根据不同突发事件演变特征,分析事件发生和发展趋势,直观地模拟和可视化表达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并进行危险区界定、疏散路径规划等空间分析,为决策者的应急决策、优化应急处置方案提供空间决策支持。4.建立多媒体信息平台,实现对外进行信息的渠道,其载体包括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新闻媒体、公众网、短信等多种方式,并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相关程序对日常安全信息、应急信息等进行快速。5.建立预案管理功能,支持预案制定、审核,以及预案应用,同时提供预案和预案维护等操作。

1.2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基于GiS的灾害天气影响下的春运应急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体系结构,开发环境为2008,开发语言采用C#。系统数据存储、管理和共享平台使用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5,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展现与处理基于arcGiS9.3中的arcengine组件进行二次开发。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采用三层体系架构,即数据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表现层,不同层次包含现场决策指挥平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服务平台和综合数据库平台等组件(图2)。现场决策指挥平台主要提供现场决策指挥救援的模型库,包括事件发展与影响后果模型、人群疏散模型、危险性分析与安全评估模型、预警分级模型等。这些模型库基于综合应急信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基础数据,结合实时天气条件、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和周边环境等信息融合,模拟预测事件发生发展趋势、规模、范围和危险程度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应急数据整合、空间分析、预案数据管理和专家信息管理等服务。不同信息服务通过XmL标准通讯协议实现传输和共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与综合数据库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并以GiS技术为支撑,通过数据协同可视化、交互分析环境提供现场的相关信息展示。应用服务平台提供复合性应用,如交通场所周边区域监测与乘客滞留量预估等功能。同时,结合对现场监测点所反馈的异常状况,实现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预警、报警或自动定位和图文切换,并根据对突发事件状态的描述,实时提供疏散路径规划、资源调度决策支持和信息功能,以及救援预案的表示、存储与检索功能,形成基于地学模拟的空间决策依据,并进一步与以往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相结合,提供综合应急指挥功能。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数据作为基础,故对数据的组织、整合及数据库结构的优化设计是系统建设的关键。系统综合数据库平台由气象基础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人流量与运输组织数据库、应急资源数据库和应急专家数据库构成:(1)气象基础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温度、降雨、气压、风向风速四类气象台站数据,以及由温度、降雨、气压匹配于气象观测站空间位置生成等温线、等压线、降雨量色斑图数据等。气象观测数据在时间尺度上是动态变化的,在空间上与气象站匹配。(2)地理信息数据库将所有基础地理数据、遥感影像和数据表单均保存在一个地理数据库中,并组成层次分支结构。地理信息数据库包括遥感影像和分层存储和管理的境界线、水系、交通设施等基础地理要素,以及专题地理数据,例如公安消防和医疗卫生机构等空间要素。(3)人流量与运输组织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交通运输场所的运输组织数据,包括计划表、运力和停运/延误数据等,以及乘客滞留量、人员流量变化监测数据,为系统的乘客滞留监测、预警评估、乘客进站控制、安全疏散和安置等决策分析提供支持。(4)应急资源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应急人员、救援队伍(如医护、消防、公安武警等)和救援物资数据(如医疗、御寒、食品等),同时还包括其他社会资源,如社工人员和慈善团体等。(5)应急专家数据库支持突发性公共安全应急事件的科学动态预测与危险性评估、分析和判断,从而作为整个应急指挥决策的基础,支撑应急预案的实施,应急决策的制定和应急措施调整等,实现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应急专家数据库包括应急预案、风险评估、决策技术、案例分析、事态发展演化等数据。

2系统功能设计

2.1应急指挥模块

应急指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组件,一方面提供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整合与监控功能,另一方面提供对应急人员的调度指挥功能。具体来说,应急指挥模块由应急信息管理、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与指挥和应急预案执行变更功能构成。应急信息管理功能负责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信息综合管理,包括语音、文本、图像等数据。应急预案启动功能支持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情况下,如火灾、治安,或因电力设施故障等其他原因造成人群聚集、人员伤亡、乘客被困等非正常情况,根据对事件评估,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应急响应与指挥功能实现在指挥、监控应急预案执行的全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响应级别,图形化显示分级响应流程,同时提供相应的应急人员、物资等资源的调配方案;决策者根据应急响应流程,向各应急组及现场指挥部发出指令,部署协调救援工作,并根据各应急小组及现场指挥部对事件发展及应急情况反馈,进行效果评估。应急预案执行变更功能支持应急管理指挥中心基于应急指挥模块,通过对各方动态信息掌握、整合分析和实时监控,准确判断事件的变化,并对预案的执行做出相应的变更。

2.2辅助决策分析模块

辅助决策分析模块以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图文一体化的人机交互模式提供路径规划决策、疏散指挥决策和人员调度决策等功能。路径规划决策功能根据救援物资、人员和事发地区道路等情况,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如距离、时间等,合理规划出应急救援路径,使得救援力量最快或以最佳路线达到救援目标,或者对疏散、救援、处置等多种运动物体提出优化目标,以有效组织这些应急行动的运行,避免行进方向相互冲突(图3)。疏散指挥决策功能基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形成条件和特点,结合事发地地理空间特征、乘客聚集特点和事故现场动态数据反馈,提取相对安全的避难区域,通过地学模拟的乘客疏散组织形式,实现乘客疏散指挥,并在电子地图上勾画出人员疏散路线和方向。人员决策调度决策功能实现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地点及周边环境直观表达,把公安、消防、卫生等救援队伍调动起来,结合路径规划分析和疏散决策将救援队伍快速布置到相应地点,并明确各专业队伍在救援工作中的任务和协调配合的方式,为应急响应机制和启动形式、组织原则和指挥作支撑。

2.3应急预警模块

应急预警模块实现对突发性事件发生做出预警。系统基于应急分级模型按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Ⅰ)、重大(Ⅱ)、较大(Ⅲ)和一般(Ⅳ),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预警分级模型采用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对事件的类型、滞留人数、发展速度和发展趋势以及可用的救援力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事故的预警等级进行界定。

2.4气象监测模块

应急系统提供接口实现气象数据导入及其处理。通过导入的气象数据,包括类型(如气温)、设置插值方法、设置等值线间距等参数等,应用GiS的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在地图上标示气温、降水量、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站点分布及数据记录,以及风向风速的风向杆的标注;系统还可以调用地理数据对站点气温、降水量、气压数据进行插值等操作,通过“反距离加权”空间数据内插法使离散的雨量监测点转换为连续的分布趋势面。

2.5信息查询与模块

应急信息查询功能主要围绕关键区域和突发性事件地点的相关信息的查询,用于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为决策者提供详细地理空间、人员、运力、天气、交通、防护设备、应急物资等信息。查询功能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如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实现关键区域或事故点周围应急队伍、卫生医疗机构、危险源、防护设备、救援物资的分布及布置信息查询,同时提供对区域内的道路交通网络及相关的属性信息浏览和查询。而信息功能是应急管理系统向外进行信息的渠道,其信息载体包括互联网、短信、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新闻媒体为多种方式,根据预案规定的相关程序对春运应急信息进行,如应急响应级别,实时交通运行状况、受影响区域和乘客滞留状况等信息。

2.6预案管理模块

预案管理模块具体包括预案制定、预案应用和预案管理三部分。预案制定包括基础信息录入、查询和修订以及预案制作,预案审核等功能。预案应用包括预案查询、预案演示、预案调整、预案调用、预案更新等功能。预案管理包括预案和预案维护等功能。其中预案能将已完成的预案给相应的应急小组,预案将采取责任部门主动下载的方式,并对责任部门可访问预案的权限控制。预案维护具备对已完成预案进行调整修订的功能,此功能的使用将受到严格的权限控制,并记录调整过程和内容。

3结论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开发设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市面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档案管理系统。一些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基本相同,多采用以传统管理为导向的工作模拟,面对电子档案的急剧增加及档案管理的深入应用,现今市面上不少档案管理系统表现出了不少问题。为了适应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满足各类型企事业单位对档案管理的需求,必须立足于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及系统需求来进行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开发设计及利用工作,力争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系统效用。

一、档案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一)业务需求

就目前看,各类型企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基本采用现代化办公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等,常常产生大量的电子文件。从业务角度看,面对庞大数量的电子文件,单位需要的是集中式规范化管理、确保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多途径的检索途径,只有这样采用有效利用电子文件。

(二)用户需求

用户分为普通用户、档案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要求档案管理系统具有浏览、检索、借阅、下载等功能。对档案管理员来说,要求档案管理系统具有文件管理、收集,档案信息的录入、审核、验证、分类,以及相关辅助管理等功能。对系统维护人员来说,要求档案管理系统具有系统权限定制、档案管理架构定制、档案整理规则定制,以及数据和用户使用维护等功能。

(三)系统需求

档案管理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成熟而先进的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开发设计出一个安全、稳定、友好、简单的系统,能高效的处理用户请求,自动按照档案管理规则实现档案分类处理。为清楚掌握系统需求,要从功能需求、需求需求及非功能性需求三方面分析。从功能需求角度看,要求系统具有采集管理、数据操作、查询利用、增值服务等功能;从数据需求角度看,要求相关数据信息的录入、处理具有精确性、高效性,保持数据的一致性与完整性,以及共享等功能;从非功能性需求角度看,要求保障档案的原始性、完整性,传输安全性,以及身份认证、加密处理、防篡改等功能。

二、目前档案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一些档案管理系统开发设计中表现出了这些问题。第一,对档案管理系统的业务了解不足;第二,对档案管理系统的系统需求分析不深入、不全面。系统需求分析是进行系统功能开发设计与利用的基础和条件,这是跨出成功开发设计档案管理系统的关键一步,值得引起设计者足够重视;第三,不少档案管理系统存在不完整性等问题;第四,管理系统跟踪服务、更新服务不及时。为设计一个能满足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及系统需求的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是必要的,了解软件产品开发设计中的问题更是进行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开发设计工作的前期工作。

三、档案管理系统功能开发设计及利用

(一)系统功能架构设计

在这里,采用低耦合度和高内聚度的标准进行档案系统架构设计。档案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档案应用服务平台、业务层、存储层、配置管理层、数据层、系统安全层,其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功能都是独立的,通过对外接口实现各功能模块交互、调用,形成一个完整的档案管理系统。尤其每个功能模块都设置对外接口,从而确保系统功能的开发设计、利用、维护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按照功能性分析,分为输入部分、输出部分和管理部分。输入部分设置档案数据扫描入库、格式转化、录入及分类整编等功能;输出部分设置在库档案数量统计、借出档案数量及类别统计、超期档案自动催还、用户查询档案等功能;管理部分设置档案审核、归档、档案备份、删除等功能。

(二)功能开发设计与利用

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界面友好的自动化管理软件,其系统是复杂而强大的。基于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下面从档案管理角度及各方需求看,这一系统应开发设计以下功能模块。

1、档案的归档与接收

文件的收集、整理、鉴定是档案形成的基础,也是检验档案真实性的关键。对于电子文件,收集、整理、鉴定是一个交叉操作的过程。由于电子档案形成以后,依然可以进行编辑和修改,所以进行电子文件归档时要附属清楚每一份电子文件的静态及动态数据信息,以加强电子档案原始性认定。

2、档案的存储与备份

档案的存储与备份,是档案管理系统运行的安全保障,所以要求建立一个电子文件的有效备份、恢复的系统,这就要依靠计算机的软硬件产品。基本上应采用通用的存储格式,并设置格式转换功能。如果是机密文件,要加密,或进行脱机保管。此外,还应采用多样的存储方式,如目录存储、光盘存储等,具体采用哪一种则要根据实际需求来定。

3、档案的检索与利用

在整个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的检索与利用是档案管理系统的终极工作目的。为便于用户查询与使用,在这一功能模块要设置灵活多变的组合查询方式,可在网上浏览与下载无查阅条件限制的电子文件等功能。

4、档案的维护性管理

进行维护性管理目的在于保障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能实现长期、有效的存储与利用。对电子档案的维护性管理由用户来实施,根据用户需求设置具有不同功能的维护性管理功能。主要管理内容包括数据库管理、电子档案保管期限坚定及销毁、电力档案加密与解密、电力档案数据输出等。

(三)数据安全管理

档案管理系统内的信息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为保证相关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除了依靠计算机及网络提供的安全管理机制之外,还应设立一套完整的数据访问系统,避免机密档案泄露。例如,建立授权管理机制、档案档案密级管理和审批级别设置,从而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四、结束语

档案管理系统是为用户、档案管理而服务的,所以系统架构设计及功能开发利用都要以业务需求、用户需求、系统需求为基础,通过功能需求分析指导功能模块开发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开发利用与需求相符合,满足各类型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当然,随着各方需求的变化及提高,档案管理系统也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系统内软件,提高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欧文斯.档案馆:记忆的中心和传承者[eB/01].中国档案,2011,(4):59-61.

[2]michael.俄罗斯档案文件保管中的安全问题[J].陕西档案,2011,(3):43-45.

[3]时荣,张伟.基于Struts2+Spring+Hibemate框架的网上评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31).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7

关键词:城市管理;科学执法;统计分析;mVC设计模式;Javaee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7-73-05

0引言

加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1]。

近年来,随着“数字城市”[2]的兴起,国内外众多城市纷纷开展了“数字城管”[3]和“数字执法”[4]的研究和实践。在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信息[5]。如何从这些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有效的信息,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提供有益的支持,对城市的科学执法具有重大的意义[6]。

本文开发实现了一个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城市管理科学执法分析决策系统,该系统采用Javaee平台技术,结合Hibernate与Struts2框架,对“数字执法”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从而为城市管理的科学执法提供直观、全面的依据。

1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

1.1系统需求分析

城市管理科学执法分析决策系统主要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体功能包括执法信息导入、执法信息分析、执法事件预测、信息查询和综合信息统计等。

⑴执法信息导入:可以在系统上按规定要求输入执法数据,也可以按照指定的格式导入excel表格数据。

⑵执法信息分析:对数据库中的事件进行数据分析、地理空间分析,通过比对事件的相似度找到同种类型事件中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⑶执法事件预测:通过比较历史数据,预测某个时间段、特定地区发生事件的可能性。

⑷信息查询:按照指定条件输入,以表格的形式显示相关的信息;或者输入指定的条件,在地图上显示相应结果。

⑸综合信息统计:按不同的条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统计结果。

系统的基本功能框架如图1所示。

1.2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系统主要设计了以下数据表:Users(用户表)、UserRoles(用户角色表)、UserDepts(用户部门表)、Districs(城区表)、Roads(检查道路表)、tasks(任务表)、CheckResultissues(问题表)、CheckResult(检查结果表)、Rules(细则表)和Userteams(小组表)等。

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如图2所示。

2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系统基于Javaee平台设计开发,以SQLServer2008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Hibernate实现持久层管理,使用mVC设计模式实现分层思想的代码分离,同时综合利用aJaX框架、JavaScript技术、百度地图api等技术,实现了基于B/S架构的web应用系统。

下面对系统中用户登录、案件导入、信息查询、科学执法和地图展示等关键模块的实现进行详细说明。

2.1用户登录模块的实现

用户需要输入正确的账号与密码才能进入系统的主界面。

用户登录界面采用css+div设计而成,如图3所示。

2.4科学执法模块的实现

科学执法模块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等功能。

⑴案件信息统计

信息统计是通过输入关键的条件,按照条件的要求进行案件信息的统计,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现。

案件信息统计的界面如图8所示。

案件预测分为案件趋势预测与模型预测。趋势预测是利用往年的数据,计算出下一年可能的趋势图,作为参考比较;模型预测是通过输入关键条件,经过计算排序输出可能会出现的模型案例,以提供参考。

①案件趋势预测

案件趋势预测的界面如图10所示。

案件趋势预测的过程是通过传递参数给存储过程,存储过程通过游标,然后计算出数值,再返回数据。

案件趋势预测的关键代码如下:

2.5地图展示模块的实现

通过调用百度地图的api接口,在系统上显示百度的地图,利用输入的关键字,在地图上各个城区进行标点,可以显示各个城区的案件数量。

地图展示的界面如图12所示。

3结束语

城市管理科学执法分析决策系统是一个面向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的决策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分析“数字城管”累积的城市管理执法数据,从中提取有用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信息,从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能与水平。本文实现的城市管理科学执法分析决策系统基于主流的Javaee平台进行开发,采用mVC设计模式,使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并综合运用了aJaX技术、Hibernate+Struts2框架技术等,实现了城市管理执法事件的有效分析,并提供分析结果的图形化显示。系统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未来将进一步研究算法的智能性,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家华.“数字执法”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及绩效[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63-67

[2]陈甲全,袁超,张国琴.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数字通信,2011.2:32-35

[3]孙峰.数字城管业务系统建设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4):6707-6711

[4]王明生.“数字执法”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1.6:45-47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8

关键词:实践环节;高职;财务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66(2008)10-0107-01

一、财务管理课程分析

《财务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电子商务、物流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财务管理研究如何通过计划、决策、控制、考核、监督等管理活动对资金的运动进行管理,以提高资金效益的一门经营管理学科。它是以经济学原理和经济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组织生产力和处理生产关系的有关问题,对企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科学体系。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也是一门解决现实财务运行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应用学科,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实质是对资金运动的管理和对资金运作能力及利用水平的管理。

《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顺应经济形势的发展,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改变以往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使其最大限度地与实际相联系,力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必备的财经理论知识和较高实际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二、高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前沿学科,管理知识和理念随着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中传统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教学普遍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辅以部分课外习题,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首先,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思维没有个性和创造性,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成了记忆的工具。任课老师只讲授书本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拓宽学生眼界,提高其综合素质,也就无法充分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

其次,没有考虑高职层次与本科层次学生的差异性。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相对而言普遍学习基础不是很好,对于各种枯燥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能力弱于本科层次学生,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而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高职教育赖以生存的适用性特点无法体现。

最后,由于以上两个问题使学生在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上出现问题,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课外练习环节也就形同虚设,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无法强化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获得间接知识的教学方法,忽视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的现象,在高职教学中很普遍,但让学生动手实践、参与具体的企业管理操作的方法却很少。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企业的财务活动,而企业的财务活动是企业资金收支(或者现金收支)活动的总称。

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来说,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的了解。而如果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没有感性的认识和了解,就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不能真正了解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重要性,更无法了解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实践环节的合理实施

为了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会计高级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教学过程中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特别要注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加强。高职财务管理教学模式和内容应体现其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财务实践需求。在校内建立财会模拟实验室、模拟公司和模拟证券公司等专业实验室、模拟公司。

(一)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运用eXCeL软件工具开发出一系列财务管理模型,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理论及实践进行有效结合。

财务管理是一门定性与定量分析并重的学科,定量性是财务管理学的一大特性,财务项目投资管理分析涉及大量函数模型及经济指标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excel软件具有直观简明的表格功能及丰富强大的函数与数据处理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excel软件辅助教学内容。

1、折旧函数及应用。折旧的计算比较复杂,excel软件提供了几种常用的折旧计算方法。可以利用SLn函数计算直线折旧额,利用DB函数(固定余额递减法)、DDB函数(双倍余额递减法)和SYD函数(年数和折旧法)计算固定资产在折旧期内各年的折旧额、累计折旧和账面净值。

2、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复利条件下多次支付的计算比较复杂。excel软件提供了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函数,包括:npV函数、FV函数、pV函数、pmt函数、ppmt函数、ipmt函数等,这些函数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提供了方便。excel软件还提供了Rate函数以简化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的换算。

3、盈亏平衡曲线的绘制。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图表功能方便的绘制出盈亏平衡曲线,并可以通过动态图表的绘制直观地看出随着项目条件的变化其盈亏平衡曲线和盈亏平衡点的变化。

4、财务分析报表的制作。财务分析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三种,其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计算量相对比较烦琐。我们可以利用excel软件提供的自助编辑功能来实现增长量、增长率等相应指标的计算。

当然,eXCeL内容的设置要适中、适用,避免变成计算机基础课。

(二)积极收集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最佳控制资金运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学科,具体内容由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利润分配等几大部分组成。在上述几个阶段中均涉及到处理与企业相关的各种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即处理财务关系的问题。但在公司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中不存在一个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公认的目的,在实际中,该目的完全是随与企业相关集团的利益矛盾变化而变化的。这样,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理财目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分析方法的复杂化和结论的多元化,单纯的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分析很难使学生正确理解理财目的多元化,而案例教学的引进则解决了这一难题。

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财务管理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财务管理经验或某种假想的情形,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情况诊断、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例如诊断的案例主要描述了管理人员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分析企业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而决策的案例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这类案例提供的决策相关信息可能不完备或不完全可靠,因而不能单单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来得到答案。

在本课程中案例教学主要以小论文的形式对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项目财务筹资、投资、分配方案中各种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以及通过不同角色如投资者、经营者、债权者、政府和中介机构等的财务分析对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做一个整体的评价。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三)编制可行性财务分析报告。可行性研究是在初步可行研究基础上认为基本可行,而对项目各方面的详细材料进行全面的搜集、掌握,依此对项目的技术和经济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并对项目建成后提供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成本、费用、价格及收益情况进行科学的预测,为决策提供确切的依据。可行性财务分析,是财务决策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寻求使投资项目达到最好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它的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可行性财务分析研究的最后成果是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核心部分,其内容一般包括:项目兴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和财务方案,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财务,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一份正式文件既是报审决策的依据,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营执照和同有关部门或单位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的依据,其中财务方案部分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学生的对于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教师提供或引导学生参阅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际案例、报告及资料文献等基本资料文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财务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使教师从阐述性教学向启发性教学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培养其资料查询、归纳、概括等基本科研能力,从而将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将来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财务管理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相容互补的,切不可孤立开来。我们在强调实践环节重要性的同时,要认识到实践环节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在走出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误区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重实践轻理论的误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

同样,也要认识到不同实践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是孤立的,是可以也是必须配合使用的。如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节就需要配合使用eXCeL电子表格、用友或者金碟eRp财务管理软件。

在高职财务管理的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并应用实践环节,并将其纳入成绩评定的依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效果,体现高职特色、学科特点和财务实践需求。

作者单位: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军.教学手段的探讨[J].新职教.2004.9

[2]窦万军.关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4.2

[3]刘赛,张爱侠.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

[4]张惠忠.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构想.会计之友.2007.31

[5]程兴火,熊惠平.对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9

1教学档案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产物,是教学科学化和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产生了大量的材料,需要及时的收集并进行整理和归类,形成完整的档案。因此,在教学档案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及时收集素材。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和直接形成的文字、图像、表格、音像材料等均属教学档案中的内容和素材。除了上级所发文件、教研室教学材料等直接材料外,对于所进行的各项教学活动,及时用文字及图像予以记录和保留,形成间接材料,可以丰富教学档案的素材。力求准确完整。教学档案材料每年都有更新,需要按学年归档。每年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和教研室组织实施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教学材料等均要求有原始材料和数据,保证准确有效。全部已经归档的材料应要求格式规范,保证内容完整可靠。建立严格的保管制度,原则上不外借,可允许材料复制后传阅,以保证教学档案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科学完善管理。教学档案要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既能够如实而全面地反映出临床教学工作实践的全貌,同时也便于教研室进行教学研究,以及在各教研室之间和本教研室各教员之间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档案必须如实反映各个时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情况、教学研究成果情况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等。必须遵循教学档案的现实性、集中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使教学档案能够在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2教学档案的有效管理

及时收集资料。在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教学档案的资料收集工作是确保档案完整的关键环节。没有高质量的资料,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档案。由于教学档案主要产生于教学管理和教学业务活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其来源是分散的,下发文件的渠道也是多方面的,只有及时广泛地收集教学文件和各种教学材料,才能拥有丰富的档案资料,保证教学档案的完整准确。因此,教学管理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人员也要有强烈的资料收集意识,对每日的工作、每个阶段的工作,带着收集资料的意识去进行计划和安排时间完成,及时收集资料。资料完整准确。教学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各个时期上级教学部门的教学管理活动情况、本教研室教学经过、教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应定期收集文件材料并按照归类目录进行整理,科学分类和系统地归档,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整体教学工作过程和水平。所收集的资料要包括以下方面: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有关教育的条例、法规和指导性教学文件;②学校制定的各项教学文件和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和实纲;③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计划安排,如教研室教学实施计划、见习学员的见习时间安排、实习学员的科室轮换安排;④教学活动记录,包括课堂听课记录、集体备课记录、教学活动记录、课程设计、课堂设计、使用教材、自编教材(或讲义)、教学参考资料、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等;⑤教学工作总结资料,包括实习指导、实习报告、考试成绩统计、试卷分析报告、考试规则及监考情况登记表、各阶段的教学工作总结;⑥教师业务档案,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议表、见习带教评议表、教师考核资料、教师授课统计表、论文论著、教学成果、获奖资料等。有些资料是文字文件,例如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等,而有些教学活动,如师生见面会、开展第二课堂等,还需要保留图像资料,以丰富教学档案的素材。

科学分类归档。整理分类是按照档案内容、来源和时间的不同,把档案分成若干个类别,为教学档案保管利用提供方便。根据不同教学材料的来源和功能,教学档案的材料主要包括如下七大类:①教学管理文件:国家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关教育的管理文件,包括法规、条例和各项规定;②教学规划文件,包括课程建设规划、教材建设规划、人才建设规划、学科建设规划等;③教学安排文件,包括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见习实习安排等;④教学实施文件,包括课程设计、课堂设计、教案和课件等;⑤教学考核文件,包括试卷、标准答案、阅卷方法、考试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报告等;⑥教学总结文件,包括课堂总结、中期总结、年终总结和教学工作总结等;⑦教学队伍文件,主要是讲课和带教教员的业务档案材料,包括他们进行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发表的论文专著以及获奖成果等。按照教学档案形成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整理,使整理出的档案真实而又系统地反映了教学实践工作的全貌,便于保管和利用。由于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活动各种散在文件转化而形成的,同时也是教研室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时间联系,特别是保持档案中文件之间的时间沿革联系和内容相关联系,这样保留完整的教学档案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专人严格管理。建立严格的教学档案的管理制度,能够确保教学档案资料的完整和教师利用方便。指定由教学秘书负责整理资料和归档,对教学档案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和编排,及时发现缺漏资料及时查找和补充,并制定严格的教学档案借阅制度。定期整理临床教学档案,提高教学档案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保证教学档案的质量。

3教学档案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档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原始记载。完整的教学档案当中,记录了一次次教学的客观实施过程。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活动,需要在每学年的开课前,进行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在完成文字资料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改进以往教学的不足。任课教员在备课的过程当中,可以参考其他教员以往的教学资料,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以及不断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在吸收他人精华的基础上,整理出具有教员个人风格和特点的教案,使教员在逐年的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有助于研究教学规律。教学档案中积累了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教员的教学材料,包含了大量的教学活动反馈信息。有了完整的教学材料,就可以利用这些素材研究分析临床教学不同阶段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不同教学任务的特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分析不同教员的教学方法,找出教学中普遍性和规律性的特点,最大限度的研究和总结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管理学案件分析篇10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课堂结构实施要点作用

1.案例式教学的课堂结构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讲授法的区别在于,讲授法是根据教材向学生系统讲授知识,并学习教材中难点和重点的,也不同于用实例来说明、验证理论知识的课堂举例。案例式教学方法涉及该如何正确认识课堂类型、课堂结构和教学功能的配合与联系。课堂结构是课堂教与学的两大要素,是老师和学生的有机关联;课堂结构和课堂教学功能的统一,建立和构成了教学系统的整体运行方式。传统的课堂结构是教师把内化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讲授的形势传递给学生,以此达到教学目的。而既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管理类课程,其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教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式教学正是为了适应这个教学目的,把实际发生的情境带入课堂结构,使教师与学生处于同一个活动的实践中,形成教学相辅相成的互动结构。可见,案例式教学从本质上看,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实践活动。案例式教学可选择一个仿真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使能力形成于真实实践之前。它在目标上做了适当限定的实践,着重培养某一特殊能力,以弥补能力系统当中的不足。它又是多人在同一起点的开放型实践,可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鼓励,创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良好环境。

2.案例式教学的实施要点

一般的案例式教学的组织实施程序是:老师在概述有关理论知识要点后,布置其案例的学习内容与方法;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和准备,包括学教材有关章节,个人或小组集体分析案例,拟写分析提纲并发言提纲;最后课堂讨论与小结。在上述案例式教学的组织实施中,老师应指导学生把握好以下三点。

2.1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

案例式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任何解决问题的过程都需要审题、联想、类化三个步骤。审题就是要搞清“是什么”,了解某一问题的概况和性质。联想则是要根据了解到该问题的性质,同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决定应该运用哪些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类化则是要在联想之后,根据自己的判断,把问题纳入已有的理论体系中,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案例式教学恰好也需要上述三个步骤。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时,应在相近的理论实践、基本事实和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引导并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理论知识结构。

2.2掌握案例分析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找出案例中事件的各种关系,再去挖掘事件发生、演变、发展的各种因果关系,特别要掌握如何抓住事件中的主要关系和主要因果链,并指导学生掌握如何根据结果找出原因的方法。

2.3掌握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

作为完整的案例式教学过程,老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方法。案例分析报告作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成果具有议论文的特点,要有明确的立论和严密的合乎逻辑的论证,要有脉络清晰的思路和依据事实顺理成章的结果。为了培养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搜集各种暗案例资料,并分析案例中因果关系;二是发动学生根据他们的见闻,撰写案例;三是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演讲比赛;四是选编典型案例,编入教材,供学生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