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赏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13

诗歌赏析篇1

一.反复吟诵,把握诗歌总体形象

读诗,先要做到语音准确、停顿恰当,抑扬顿挫,能初步读出语气,然后放声去读,朗读中融进自己的感情,把朗读与品味结合起来。在弄清诗意的基础上再进行品读,品读要做到“一疑二好三关键”:疑――就是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好――即自己认为优美的、有哲理的语句;关键――即自己认为是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仔细揣摩、赏析。抓住这些关键性的诗句,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把握全诗的主旨,

赏析诗歌的重难点句子,可以抓住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可以从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或句式等方面来进行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贴切、形象的修辞手法都能更加突出地表现事物特征。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通感等;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渲染、象征及映衬等。句式整齐,能使句子韵律整齐,琅琅上口,富有美感。

从朗读与把握总体形象入手,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由此可以体会诗歌的形象性,懂得欣赏诗歌要领会艺术形象所蕴含的意味。

二.品味语言,感受节奏音韵之美

诗歌的语言是非常凝练和含蓄的。诗歌最美的,就是语言,以其跳跃性,音韵美,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我们要反复吟诵、发挥想象,对诗歌内容进行再加工,才能理解诗歌所包含的深层的思想感情。而一些语言在诗歌中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它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的一把钥匙。我们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古,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语言的精妙。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欣赏、理解诗歌就要善于反复吟诵,悉心地感受音韵之美,体会节奏之感。品味诗歌语言时,还应注意诗歌的语言风格。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飘逸、浓烈悲壮、沉郁顿挫、平淡宁静、典雅庄重、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

三.分析要点,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情

分析理解诗歌,在朗读吟诵、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由分析重要词句,去寻求诗中蕴含的真情,而这“真情”就是诗歌的中心思想。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必是丰富复杂的,那么在解读其中的“志”与“情”就应允许我们在“体情”上有主观的见地。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的积累,达到感悟和理解,还可以结合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多角度阅读。阅读诗歌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调动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情。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如郑愁予的《雨说》,这首诗借雨的拟人化形象,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

四.联想想象,捕捉诗歌意境

意境既是诗人作诗的最高艺术境界,又是理解诗作的窗口。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若要捕捉到诗的意境,就要借助于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从而体会作者的底蕴。引导学生尝试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体味生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抓住一些富有特征和富有意味的物象,构成美妙的图画,来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对象的理解与情感。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品味诗歌的“境”,最直接的做法是展示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如赏析余光中的《乡愁》,引导学生紧扣诗人提取的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将这些意象和“这”、“那”简单的词融合起来,将彼此隔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紧紧联系在一起,品味那若有若无的距离和联系,感受作者那难以言表的哀愁和无尽的相思。

诗歌赏析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哲学家哈德格尔曾说过:“一种语言的性质是通过诗歌体现出来的。”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传统。诗歌鉴赏已成为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后,对诗歌鉴赏有特别的要求:教读古诗词,应在意识的领悟、积累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传统的教师讲授向师生互动转变。诗歌地学习也由理解背诵向鉴赏品评转变,逐渐还原诗歌给人以美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功利性太强,忽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鉴赏作为高考考点之一,高中教师教学方式功利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追求题海战术,希望通过大量的诗歌赏析命中高考题目,从而忽视诗歌质量的优劣。二是对诗歌的鉴赏,偏重鉴赏技巧,忽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这种功利性的教学方式不仅扼杀了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同时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诗歌鉴赏教学方式单一,鉴赏教学效果不佳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与其他体裁相同的教学方式,单一的依靠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诗歌鉴赏的兴趣。教师将诗歌鉴赏的教学方式与文言文等同,注重文章内容的解释和技巧分析,忽略了诗歌最本质的特性。与此同时,许多教师自身缺乏诗歌鉴赏能力和诗歌积累,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细枝末节不能真正的品评。因此,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课堂效果不佳的情况。

(三)忽视诗歌鉴赏的训练,学生鉴赏能力培养不够

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处于鉴赏品评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种反客为主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个性理解能力。其实学生才是鉴赏诗歌的主体,每个人对诗歌都应有自己的鉴赏角度。因此,诗歌鉴赏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鉴赏的能力。

二、新课标背景下诗歌鉴赏教学的对策

(一)以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感悟力

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课堂主导地位,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对学生在诗歌鉴赏能力上起正确的导向作用,将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经验通过诗歌鉴赏教学传达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感悟能力。因为诗歌鉴赏重在感悟,“感”主要是学生对于诗歌通过聆听、朗读、观赏所获得的最直观感觉,“悟”主要是指学生在对诗歌“感”的基础上,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对诗歌所产生的评价、领悟和鉴赏。鉴赏的过程就是学生对诗歌二次创作的过程,这种创作过程必须充分体现对学生真实感悟的尊重。

鉴于此,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整个诗歌阅读、体验和鉴赏的过程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仅仅应该在学生思维、思路、理解出现偏差或堵塞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引导和点拨。这样才能确保诗歌鉴赏过程中学生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

(二)鼓励多元化鉴赏,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新课标在对学生独立阅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指出:“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进行质疑和评价。”由于学生自身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差异,不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鉴赏角度和层次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提倡多元化的鉴赏和平等化的沟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授受关系、传习关系进行淡化处理,营造出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轻松的对话氛围,教师对学生教育仅仅以引导为主,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但是,多元化的鉴赏并非胡乱解读,任何多元化的鉴赏都必须以诗歌本身的立意为出发点,即便在本文立意不明确的情况下也不能将诗歌立意胡乱定性。纵使“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有的也只是哈姆雷特,永远不可能是李尔王。鉴于此,任何多元化的个性鉴赏也必须以对诗歌本意的理解阅读为基础,是从诗歌本体出发的多元化和发散性。因此,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度的控制,关注学生多元化的理解,在遵循阅读规律和鉴赏规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

(三)将教学方法与高考命题相结合

诗歌鉴赏不仅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更是高考当中对学生综合语文能力考查的重要考题之一。鉴于此,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必须与高考命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既能够满足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情操的陶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紧密联系生活,理解诗歌哲理。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联系生活实际对诗歌进行解读,使学生能够直观而深刻地对诗歌所蕴含的哲理进行把握。其次,熟悉诗歌特征,理解诗歌意境。教师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之前,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诗歌基本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对各个种类诗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对古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有一个基本认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意境。最后,拓展课外阅读,提升鉴赏能力。见多识广的道理用于诗歌鉴赏教学尤为贴切,在诗歌教学过程中除了对学生的鉴赏能力进行训练外,辅助以大量的课外诗歌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学生大量课外阅读的基础之上举一反三,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诗是开启心灵的钥匙,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改后,我们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尊重诗歌鉴赏的规律,围绕“能否上出新理念,如何上出新理念”展开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阅读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生活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缨:高中诗歌鉴赏策略探索[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2]丛文雁: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想法[J].成功(教育).2011(01).

诗歌赏析篇3

【关键词】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在高考中,语文科目满分150分,古诗鉴赏只有10分,分值是试卷总分的1/15。依据以往教学经验,古诗鉴赏试题虽分值小,但学生得分普遍不高,难度系数极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呢?在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明确复习目标

我们综观历年语文高考试题,诗歌鉴赏覆盖考点多,基本涵盖了诗歌鉴赏的所有能力点。重点在内容、感情两个方面,其次是语言和手法,再次是形象和风格。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其想像力和审美力”《考试说明》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要求是: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当然,复习仍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着手,且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整合。

二、合理选用复习例题

对于复习,一定也要选好例题,这小则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大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深远地影响。首先,我觉得能作为范例的诗歌应该具备文质兼美的特点,不仅内容健康、思想积极,还要有艺术特色。其次,“范畴教育论”的奠基人,德国著名的克莱夫基教授在论述教学内容时提出了基础性、基本性、范例性原则。“所谓基本性就教给学生的内容应当是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基础性就是强调教学内容应当是针对青少年的实际,从他们的基本经验以及业已达到的某一智力发展水平出发的内容。范例性就是实现基础性与基本性之间的桥梁”。我们有了这一理论依据,那么在选例时一定要遵循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的原则。再次,我认为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是最好的例子,不妨我们选之以教。

其具体的方法如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3、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诗歌赏析篇4

然而,即使部分试题没有直接命题考查情感,而体会和感悟诗词的思想情感是理解、赏析全诗的关键,对其他问题的解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体会,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对我们全面赏析诗歌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如何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呢?

1.整体感知,全面仔细地阅读诗歌本身

任何一首诗词都是由景与情(理),事与情(理)有机组合而成的。大凡诗歌所写之自然之景,人文之景,常常成为作者抒情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体味景色之内涵,见景悟情,因景生情,全面把握诗歌之情感,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所选《雨雪曲》(江总),诗中极力刻划出边塞自然环境之恶劣,大雪封路,狐迹出现,马蹄印杂乱,天寒彻骨,地暗阴沉,暮云压城,给人一种苍茫、凄凉之感,让远离家乡,戊守边关的将士不由得泛起思乡之情。

2.抓取意象内蕴,把握诗歌情感

诗歌中所描绘的意象,常常是作者借以展示情感的基础,作者常常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合在所选择之意象中,让真实情感自然流露。故而,抓住诗人精心刻划的意象,体味诗人所展示的意境,感悟诗人所抒发的真情,从而赏析、评价诗人的思想情感。了解诗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抒发感情,进而解答高考试题中的情感赏析题。如:2010年江西卷“门外子规啼未休”中的“子规”是一个典型的意象。杜鹃鸟,俗称布谷鸟,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而诗中“子规”正表达的是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

3.把握诗歌体裁,领悟思想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体例丰富多彩,不同的体例往往蕴涵着不同的思想情感。而诗歌体裁常常本身就暗示着或显示出一定的思想情感。例如:边塞诗多写边关战事,展示的是建功立业,厌战思乡等情感;怀古诗常常表现昔盛今衰,或自己抱负无法实现之感;田园诗多展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有时也抒发怀才不遇的哀伤。故而,了解这此诗体,对把握思想情感有着十分积极推动作用。

4.借助诗题、注释等外部信息揣摩、体会思想情感

诗文的题目往往是诗文内涵最集中的地方,它常常能揭示作者所写的主要内容,从而展示或暗示诗文的思想情感。故而,制订诗歌,体会内容,也是把握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如: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从题目“送”字上可以准确判断出这是一首送别诗,由此推出作者所表达的离别之情。

诗歌赏析篇5

作为高考备考的试题,诗歌鉴赏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试题之一。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高三老师和考生都非常头疼的事情。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在诗歌鉴赏类题目的答题过程中,读懂诗歌是答题的基础,合理的答题方法是得高分的保证。将读诗法和答题方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就能有效解决诗歌鉴赏这一问题。总结多年的诗歌教学经验,我归纳出了五步读诗法。

五步读诗法就是读懂诗歌的方法,具体讲就是:

一读标题。一首诗歌的标题,是对诗歌内容的高度概括。从标题中我们就能捕捉到关于诗歌题材、感情、事件、时间、人物等许多信息,帮助我们来分析诗歌。

如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我们可以根据题目判断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人物是鲍浩然,去的地方是山水秀美的浙东,主要抒发了作者送别的感情。再如王的《金陵怀古》题材是怀古诗,地点是金陵,抒发的是怀古伤今之情。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的把握这首诗歌。

二读作者:读作者目的就是我们要做到知人论世。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考的是陆游的《鹊桥仙》。我们读到陆游,马上就要想到陆游的生平事迹: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壮志难酬,逼迫退居家乡。这有助于我们对诗歌感情的把握,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

三读注解:我们要明白,高考诗歌鉴赏中的注解,对我们理解诗歌和答题有非常大的帮助。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一卷考的是陆游的《鹊桥仙》。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鞯姆绻狻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注解共有三处,第①②处注解“华灯纵博”的“博”和“占断苹洲烟雨”中的“占断”和“频洲烟雨”的含义,帮助理解诗词内容;第③处注释了玄宗以镜湖诏赐贺知章的典故,帮助考生把握诗歌主题,表达的就是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四读题干:高考诗歌鉴赏有两个题目,我们读题干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一些题干也是诗歌主题的暗示,有助于我们去理解诗歌的内容。如2010年的四川卷中

减字木兰花

[清]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表,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湮,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题干是“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通过题目我们已经明白了这首词所表达的就是伤感之情。我们就在词中寻找伤感的诗句: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及表达了自然界中“风和日”对百花的摧残,也暗示了社会上“风和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五品诗词:“品词语”分三步走――一找诗眼,二找意象,三找能表达感情的词语。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往往是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词语。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惆怅和悲愤。“空”字准确地点明本诗的主旨,集中体现作者的感情。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通过意象我们可以直接分析作者的感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之所以堪为愁苦,就在于作者密集选用了暗含游子思乡感情的“大雁”;暗含生命沧桑的残损“黄花”;暗含凄清愁苦的“梧桐,细雨”。

诗歌赏析篇6

一、诗歌赏析首要从字词入手

中国诗歌历来有炼字的传统。唐朝诗人卢延让在其《苦吟》中写道:“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这说明,古人诗词特重锤炼词句,更有“推敲”之美谈流传于世。这也说明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中国传统诗歌“画龙点睛”的字词,是掌握整首诗歌艺术奥秘的钥匙。所以,在日常的诗歌教学和考试复习中,应该对此加以特别重视。比如,2012年某省高考语文试卷,就出了一题给学生专门分析字词。该题为元代曹伯启所作的《子规》: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其中问题为: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可见,对某个重要字词的分析,是诗歌赏析中的关键点。这首诗中,“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因为这首诗的整个氛围,也就集中在这个“空”字上面了。这是从整个诗歌的氛围、意境来考察某个词的作用和意义。这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因为每一个字词,在诗歌中都是为着整个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张力而服务的。因此,诗歌教学的第一要义,是对全诗重点字词的理解,并以此为突破口,理解整个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二、由字到句的分析,要抓住关键联

我们经常对很多诗歌都是能脱口而出其经典名句,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名句构成了该诗的核心,是诗歌的灵魂。比如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等,不胜枚举。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从字词的理解上升到整个诗歌的理解,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环节就是对关键联的赏析。而这同时也是高考的一种考试方式。

分析字词关键在于结合整首诗歌的氛围来领会诗人的写作意图和情感倾向,这是诗歌赏析中最重要的方法。再如,某省考题是赵执信的《秋暮吟望》:“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要求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这也印证了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论断。并且,必须从意象所表达的情感维度去探讨诗人的感彩,才能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世界,也是理解整首诗歌的关键。

三、把握意象构筑的景象、情感和思想世界,领会诗人的写作情绪和意义表达,这是整体上赏析诗歌的关键

赏析诗歌从字词入手,过渡到句子的领会和理解,但最后的关键,是对诗歌整体的把握。而高考也对此有要求,一般都是在要分析全诗的意境、作者的心境等等,也就是说,要从意象世界落实到情感世界和意义世界。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呢?关键还在于分析诗歌的意象。由上文《秋暮吟望》这首诗的考点来看,要求结合全诗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就在于说明,老师要引导学生去领会作者在整个诗歌里面的意象所表达的独特情绪和意义。而《秋暮吟望》这首诗,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长今,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所以才会使用那些意象来构筑整个的诗歌意境。这是诗歌教学中应该特别重视的。

诗歌赏析篇7

二、热点分析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很清晰的看出,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形象、语言、思想内容、表达技巧四个方面。

热点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热点题型,主要是让考生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义或社会意义。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三种形象,即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及景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及物象后面的抒情主人公)。但考试题中,如果题目没有特别说明,一般只要考生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写景诗中的景象和咏物诗中的物象,而不包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2010年高考福建卷)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

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

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诗中的题目就告诉了我们,主人公是一个隐者,再结合诗中描写隐者所居住的环境(山中、偏僻、幽静)和生活(酿酒自足、足不出户、无人相伴),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清晰起来。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酒扫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有着随性自然的情怀的隐者形象。

【解题对策】

一要知人论世,注重背景;二要由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等描写入手来分析把握人物形象;三要从诗中的意象入手,把握诗中的景物特征,因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热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理解诗歌中关键的词句的特定含义、暗示意义,分析语言的风格特色、分析语言运用手法、评价诗歌的炼字的作用等。诗歌的语言重点主要指动词(鉴赏诗歌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形容词(往往能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某种气氛,表现心情)、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等。语言风格常见术语有:朴素自然、沉郁顿挫、通俗易懂、豪迈飘逸、雄健高昂、清健俊爽、朦胧隐晦、悲壮苍凉、缠绵悱恻、雄浑悲壮、清新明丽、清新自然、华美绚丽、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典例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高考四川卷)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湮,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湮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

“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解析】本题是一道炼字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歌中炼字的把握。解答时要求分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答案为:“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解题对策】

1.把握诗歌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十分精炼传神,语言风格多种多样:朴素自然、沉郁顿挫、通俗易懂、朦胧隐晦、清新明丽、多用口语、委婉含蓄、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

2.关注色彩词。诗中色彩词的选用往往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暖色(红、橙、黄)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常是欢愉快乐的;而冷色(白、绿、蓝)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表达的感情大多是凄苦悲哀的。

3.抓住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在诗歌中的表现力特别强,因而常常在塑造形象,抒感时起着关键的作用。

热点3:鉴赏诗歌的思想观点。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是高考考查中的热点题型之一,能力层级属于e级。该考点主要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主要有以下几类:忧国伤时(具体表现为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等)、建功报国(具体表现为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等情感)、思乡怀人(具体表现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等)、生活杂感(具体表现为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等)、长亭送别(具体表现为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等)。

【典例3】阅读下边宋诗,完成下面的题目。(2010年高考辽宁卷)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诗中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解题对策】

1.从标题切入。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起着提挈全篇、浓缩文意的作用。在审读诗题后,对全诗的内容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便于从宏观上驾驭。

2.从注释切入。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之一,虽短短的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3.从意象、意境切入。由于诗歌中的意象、意境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因而从意象、意境切入是把握诗歌思想内容与作者观点的关键。

4.从手法技巧切入。掌握其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可以更形象地再现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

5.从了解作家及时代背景切入。知人论世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前提,有时了解了诗人及其时代背景,诗歌的思想内容也就容易把握。

热点4: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大纲中对古代诗词鉴赏的要求之一,能力层级属于e级。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典例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年高考湖北卷)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解析】本题题考查表现手法,题中明确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主要是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分析。答案(1)通过“群仙相妒”与“双星良夜”对比来反衬“双星良夜”的美好。(2)通过“旧愁多”与“新欢”少对比来反衬“双星良夜”相逢的短暂。(1)通过“相逢草草”“重搅别离心绪”的“新欢”反衬“新愁归去”,突出了两人的情感真挚和深沉。

【解题对策】

1.积累相关名词术语。

解答表达技巧题的第一个重点及难点就是要积累相关的名词术语,并要对相关的名词术语的内涵及特点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如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反语、双关、用典、互文等。表现手法有:赋(铺陈)比兴、对比(烘托、衬托)、渲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等等。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其中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2.掌握答题技巧。

第一步,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第三步,析效果(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三.考查预测

1.在体裁方面,可以预见2011年高考,唐宋诗词仍然是考试的首选,但兼及其他朝代的诗词。

2.在题材方面,基本会涵盖了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但写景诗仍为考查的重点,兼顾边塞诗、咏物诗等,估计这种情况在2011年高考中还将持续。

3.在考点方面。2010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涉及诗歌鉴赏所有的考点,但考点在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这二块,其次是语言和形象,但相对还是比较平衡,没有明显的偏颇,且把几个考点综合考查情况较多,可以预见,这种情况仍然会延续。

4.题量、分值大体稳定。2010年相对2009年而言,题量分值保持一致,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省份实施新课改,这种情况在2011年可能会有变化,但变化应不会太大。

四.备考对策

1.加强主观题训练。近几年高考在题型的选择上,除北京、上海卷、福建卷同时采用选择题与主观题的命题方式外,其余省市所采用的命题方式都是主观题。

2.加强综合能力训练。从考查能力上看,加强综合考查力度,除了少量的题目是就某一考点单独命题外,大部分的题目都把几个考点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命题。

诗歌赏析篇8

所谓意象,指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即意中之象,就是诗中熔铸了诗人思想情感的事物,是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诗歌往往是借助于意象来表情达意的。

情景交融是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一切景语即情语”,分析诗中之情自然离不开所描写的景物——意象。读诗先观意象,即可初步明确诗歌的抒情指向。“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前两句,秋雨连江,客隐楚山,渲染离别之愁苦。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冰心玉壶”自喻来告慰洛阳亲友,自然是情蕴景中。

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本身又具有特定的意义,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为高洁、不畏严寒的象征,桃花隐喻美人,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柳为伤离别,流水隐喻凡事听其自逝等等。通过筛选、分析诗中所用意象及诗中某些特定意象,自然会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晚唐诗人薛莹《秋日湖上》:“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滚滚东逝之水,加之以“落日”、“烟波”等意象,充分渲染一个“愁”字,怀古伤今之情溢于笔端。

二、由诗的意象推及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像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暮秋、黄昏、寒鸦点点、悠悠江水,所有这一切都渲染出孤独、寂静、空虚的意境,可谓辞尽意不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波撼”从湖的浩阔与声势两个方面给人以雄阔的意境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组成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以下术语可在分析诗歌意境时参考使用:幽静、宁谧、繁丽、莽苍、深远、热烈、高昂、幽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繁华、荒芜、孤寂、渺茫、暗淡、冷寂、悲凉慷慨、缠绵宛转、雄浑壮阔、空寂寥落、萧条荒凉等等。

三、由意象、意境推知诗的主旨

主旨是文学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往往也通过记叙、议论、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来揭示主旨,这样的诗歌往往会容易理解些。如果诗中少有叙、议成份,就得借助于意象、意境来分析主旨了。戴叔伦的《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此诗要表达什么主旨呢?我们先从意象入手,“草漫漫”“春事晚”点明暮春时节,自然容易引起人们伤春之情、离愁别绪;“燕子不归”,隐喻游子不归,加之“一汀烟雨”“杏花寒”等意象,渲染无端怅惘、不尽哀愁的意境,从而推知本诗的主旨是抒发倚阑之人的相思之苦、离别之恨。

另外,借助于意象、意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碧草春色”、“黄鹂好音”,春光无限也。然着“自”、“空”二字,一片诗心尽在“庭草自春,新莺空啭”的寂寞、荒凉意境之中,自然无迹地过渡到下面的正文,“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者何人也?当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志在匡国的千古仁人志士,此所谓“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千山”、“万径”,置渔翁于广大寥廓的背景之中,又加一“绝”与一“灭”字,又使幽静、沉寂的画面浮动起来、活跃起来,再加之“寒江”、“雪”,刻画出在这幽僻、苍茫的意境之中的清高而孤傲的渔翁形象,以此寄托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

四、由主旨而进一步推及表现手法

在诗歌的鉴赏过程中,辨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鉴赏能力之一。明确了诗歌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旨,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诗人是怎样把情感和主旨表达出来的。即先明确写了什么,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是怎样写出来的。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之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前两句看似眼前之景,实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为情景交融之笔法;后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为物我交融之境。

除了修辞手法之外,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用典、起兴、虚实结合、联想、想像、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当然,以上鉴赏诗歌四步曲的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调动更多的因素帮助我们来解读诗歌。而真正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并更好地解诗歌,才是我们追求的阅读境界。

诗歌赏析篇9

诗言志、诗传情,诗歌是感情的载体,如果缺失了体验,诗歌就成了一堆苍白的文字,只有在丰富的诗歌意境中我们才能慢慢品味作者借助文字表达出来的感情,诗歌鉴赏才会获得收获。因此,在职高语文的诗歌鉴赏教学中,笔者提倡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情感、意境和文字三方面去鉴赏。

一、体验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诗歌中蕴涵着丰富的感彩,如果在阅读中教师不能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学生也就无法得到情感的熏陶,审美体验也就无从谈起。情感是诗歌的生命,特别是现代诗。因此,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这一载体,去体会、揣摩、感悟诗人在诗歌中所寄予的情感元素。

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借以抒发自己情感的“形”,即在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是借助一定的物象来表现的。通过对这一“物象”的分析,情感也就自然“浮出水面”,特别是对职高学生而言,因初中的学习基础较差,目前又偏重于对专业课的学习,像语文这样的文化基础课的成绩就更差。而对于诗歌这样语言高度凝练的艺术,如果单纯地从诗歌意蕴出发,学生理解起来不免困难重重。如在《太阳礼赞》的学习中,“太阳”这一物象始终贯穿全诗,无论是前三节对日出景色的描绘,还是后四节诗人以热烈的情怀,向太阳提出请求,倾诉心曲,“太阳”始终是光明的象征。诗人正是借助“太阳”这一物象,将对祖国的爱和希望倾诉了出来。鉴赏中,教师就需引导学生站在诗人角度,以对“太阳”的情感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其次,注重对诗歌情感表达方式的辨析。每一个诗歌中的情感都是复杂的,因诗人的表现方式、个性不同等原因,诗歌情感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只有了解了情感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掌握诗歌中的情感流向。以《致橡树》为例,诗歌中“橡树”只是诗人表达对爱情的热烈、坚贞的一个物象,但又不是具体的对象,只是诗人理想中情人的化身,因而这首诗歌就不单纯是诗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而是对爱情这理想和信念的追求,也正因此,这首诗的情感就寄托在“橡树”这一对象上,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

二、领悟意境

诗歌是感情的自然流露,而诗歌的感情大多不是直接抒发,而是暗藏于意境中,诗歌之贵,在于意境。因为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间契合的一个载体,少了意境,诗人的情感就没有了依托,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所以诗歌强调情景交融,意蕴含蓄,要在短短的千百字内营造出耐人寻味的艺术之美。

诗人需要借助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我们要透过文本来理解诗人的情感,也需借助意境。因此在语文诗歌鉴赏中,对意境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以《雨巷》为例,戴望舒避居松江后,大革命的失败让其痛苦不堪,而“雨巷”就是这一心境的寄托。诗歌中以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幽怨的姑娘和狭窄阴沉的雨巷来营造意境,在这意境中,交织着的是诗人无奈和徘徊、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复杂情调。在诗中,诗人借助丁香一样的结着幽怨的姑娘把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愁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如此,“雨巷诗人”才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如果在雨巷中,没有了丁香一样结着幽怨的姑娘,诗人的哀愁就成了无病,就是一种苍白的呼唤了。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意境的把握是最难的,难的原因在于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去寻找意境。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来进行。

三、品味语言

诗歌以其凝练简洁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意蕴备受众人喜爱,它用优美的文字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是最集中、最具有概括性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需要借助文字这一载体来实现诗人的目的,因此了解诗人的情感就必须建立在对诗中语言文字的了解上。

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诗人首先借助朴素的语言来表现对大堰河的一往情深,诗中写道“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我是地主的儿子”,一句话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完全概括,“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点明是大堰河用甘甜的乳汁把喂养“我”长大,这不是亲生母子之爱,却更甚母子情深。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诗人多么想投入母亲的怀抱,而大堰河也让他切实感受到了母亲的温暖与呵护。诗歌不是简单地、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感性中让我们体会诗人的情感,这也正如爱情写到“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了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掐死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一连串的排比将乳母一生的辛劳和悲惨的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接着六个“她含着笑”让我们对“笑”生出了更深的思考。在诗歌八节中用了三个分句组成的目的复句来表现大堰河,也正由此,外在的品质和内在的精神世界形成了统一,大堰河才成了不朽的形象。

诗歌赏析篇10

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之后得出三点原因: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②思路不清晰;③综合分析能力不够。针对学情,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文贵隐,诗贵藏”,一首诗歌要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大量的形象要素和情感要素,就要通过其外显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蕴涵深层的潜信息,越是卓越的诗人就越注重其诗歌的内涵,也就是说,越优秀的诗作其内在的潜信息越多且能有机地组合。就诗歌而言,内在信息一般不外两种:形象和情感。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

潜在形象信息主要包括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人物)。进行诗歌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在鉴赏“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时,我让学生比起眼睛来大胆得想象,学生七嘴八舌的说出了想象中有初升的明月、鸣叫的山鸟,我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春山涧溪中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想象到在声声鸟鸣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通过我的引导,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接着我有举出了名句“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请学生自主分析。一向大胆敏捷的孙广山说:“我透过独坐者坐守空斋的表层信息,捕捉到的是莺声婉转、春水东流、美景在前无人共赏的孤寂之情.”在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中,我做了点评,并进一步明确:这是抒情主体的形象。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外在信息与其潜在信息是统一的,一致的,写了什么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征,而这其中也自然地渗透了抒情主体的形象,所以说捕捉潜信息要从外在景物入手。

二、诗歌的意象是外在信息与潜信息的契合点

诗歌的意象联系着情与景,融合着主观和客观,所以,它是我们经由外在信息捕捉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情感世界一系列潜信息的必由之路。如果把诗歌将欣赏者与作者造成的隔阂视作一堵墙的话,那么,意象恰似这堵墙上开着的一扇窗,经过它,透出室内点点的灯光,也可以穿过读者审美的眼光,这样才能将读者的感受和作者的情感勾连起来,渐渐趋同为一。所以,准确地定位意象,是诗歌欣赏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而教会学生捕捉意象,准确地在意象中剥离情和景,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完成的任务。

意象在诗歌中表现为一定的景物,因此,准确地把握景物这一外在信息是挖掘其内在意蕴的关键。而披景入情的方式即由景物出发,经由契合点-----意象,汇集诗歌内部有机组合为一体的形象和情感两类潜在信息,反馈之,感悟之,审视之,将表层含义和内在意蕴和而为一,将浓缩为数字、数十字、数百字的众多内容充分调动开来,形成一种以诗歌主体为中心的发散性的理解层面,完成读者的欣赏美与作者的表现美渐趋的求同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文化的积累和浸润而逐渐形成的。

三、沿着思维的逻辑穿越诗歌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