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十篇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十篇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8:55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1

一、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标准

综合监管示范区是指在综合监管责任区的基础上,通过集聚工商职能、集成监管要素、集约资源配置,达到“职能综合化、人员责任化、计划科学化、过程精确化、痕迹档案化、考核数字化”监管目标的示范性监管区域。

鼓励基层工商分局运用信息化、标准化等现代化手段积极开展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创新监管手段。

(一)综合监管示范区内市场主体的证照管理工作按照《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证照管理规范》实施规范化管理。其中重点行业营业执照持照率100%,亮照率100%;其它行业持照率95%以上,亮照率90%以上;未持照、亮照的处置率100%。无照经营处置按照《工商系统无照经营处置工作指导意见》进行,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到处置率100%,处置留痕率100%。

(二)综合监管示范区内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处置率100%,达到诉转案标准的处置移交率100%。上级部门监测发现并通报的不合格商品下架率、处置率100%。

(三)综合监管示范区内的重点行业市场主体每年不少于一次实地巡查,商品交易市场的监管按照信用分类监管的要求巡查率达100%,其它行业的市场主体的检查比例不低于30%;法律法规、《经济户口管理办法》要求或二版软件中提示需实地检查的市场主体巡查率达100%。

(四)综合监管示范区内建立食品经营信用档案,信用档案建立率100%;经营者培训教育100%;乳制品经营户、连锁配送企业、食品批发企业、食品总经销(总)、大型商场(超市)实施电子溯源管理率100%,食品经营者以留存可追溯进货票据等形式进行进货查验率100%。

(五)综合监管示范区内商标印制企业“六项制度”建立率100%,商标印制违法行为的发现处置率100%;驰名、著名、知名商标企业推行商标管理规范,商标管理制度建立率100%。

(六)综合监管示范区内户外广告登记规范,未登记户外广告处置率100%;经工商部门登记的户外广告内容合法率100%;经登记的户外广告,登记证号规范标注率100%。

(七)综合监管示范区内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主体索票索证率100%,建立进销货台帐率100%,国家禁用农资商品率0。

(八)综合监管示范区内巡查监管发现案源的处置移送率100%。

(九)其它工作标准:

1、示范区内根据市场主体的实际变化于5个工作日内及时认领退还,市场主体的认领准确率100%,巡查监管后的市场主体重热点行业标注准确率100%。

2、示范区内各类信息采集完整,录入及时率100%、准确率100%。

3、示范区内监督管理痕迹档案保存率100%。

4、示范区内责任人与经营者、消费者联系渠道畅通,“监管服务联系牌”公示到位率100%。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在社区、商场超市、校园周边设立监管联系点(站),在显著位置制作公示栏、提示栏、留言栏;鼓励与公安、城管、税务等部门联合成立综合管理办公室,对示范区实施综合管理。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监管任务。

二、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职责

直属分局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职责:

(一)在工商局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框架下分别制定本单位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整合部署上级下达以及本级安排的各种突击性的专项检查任务;

(三)指导、督查和考核本单位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

(四)提供示范区创建的相关设施和装备保障;

(五)组织对综合监管责任区进行初步验收工作,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向工商局提交综合监管示范区验收申请;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基层工商分局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职责:

(一)制定本单位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年度工作计划;

(二)确定、划分综合监管责任区,明确人员和岗位职责;

(三)组织开展综合监管工作;

(四)开展本单位创建督查,落实奖惩措施,确保综合监管各项目标的完成;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巡查监管人员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职责:

(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本责任区域内开展综合监管工作;

(二)对照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工作规范和标准主动开展创建工作;

(三)做好各类信息的采集、归类、报送、录入和保存工作,根据需要建立健全综合监管档案;

(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五)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综合监管内容

综合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九大类:主体资格类、信用监管类、经营自律类、商品质量类、12315申投诉受理调解、行政调解类、交易竞争类、商标、广告、合同管理类、服务发展、行政指导类、协调配合类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工作。

(一)市场主体资格监管

1、检查市场主体是否登记注册、领取营业执照;是否按规定参加年检或验照,是否亮照经营;是否设立后超过六个月未开业或者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非公司制企业为1年)。

2、检查市场主体登记事项是否与实际一致:字号名称是否规范、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否一致;经营地址是否与登记一致(涉及一照多址、社区一照、市场一照的地址审查另行规定);注册资本的核实由各分局结合年检验照工作统一开展,日常巡查中对未接到注册资本不实投诉、举报或交办的市场主体可以不单独核查;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核实经营项目是否超出核准登记范围。

3、根据上级监管部门的部署,开展内外资企业分期出资的监管工作。

4、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确定的职能范围和省局重点行业检查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流通领域食品销售、商标印制、广告经营、农资、市场、直销等重点行业的检查。重要检查内容必要时可在检查表简述栏中补充说明。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二)市场主体信用监管

1、按照《企业登记管理警示制度》的要求对市场主体实施警示管理:对检查中发现需要限期改正的、已停止经营的或查无下落的企业,应将检查结果录入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生成警示;警示事由已改正或消除的,检查人员根据权限应当及时解除或提请相关部门解除警示;对相关警示企业履行实地检查职责;根据实际需要对被警示的市场主体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2、按照《关于建立商品交易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对示范区内商品交易市场实施信用分类监管。

3、开展“重合同、守信用”认定活动。

(三)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加强自律,指导有关经营户建立健全商品溯源机制。

(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上级工商部门制定的产品监测计划和实际需要,认真组织、实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

(五)受理处置12315申投诉。

受理调解《工商系统行政调解暂行办法》中委托范围内的消费争议、合同争议、商标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争议等应当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调解的争议。

(六)对巡查监管过程中发现的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和上级委托授权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及时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进行处置。

对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当场查处,需要内部移交的案件线索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移交给专业执法机构并做好配合协同工作。

对发现的市场主体违法行为属于其他行政机关管辖的,应当及时上报。

对上述两种情况,巡查人员要依法在职责范围内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并做好定期回查工作,不得以移交或上报的形式推诿、转移监管责任。

(七)根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做好商标、广告、合同管理工作。

(八)运用主体准入、商标广告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动产抵押、商标权、股权质押等工商职能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监督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关于全面实施行政指导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行政指导十个分类实施方案的要求,综合运用注册登记、商标广告管理、“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认定等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知法、守法,防范创业准入、交易、竞争和退出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提高企业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的自觉性。

(九)与相关部门建立协调联系工作机制,相互配合做好综合监管工作。

四、综合监管工作流程和形式

综合监管示范区监管的流程:

(一)健全经济户口。根据登记信息的变化及时认领和退还综合监管责任区内的市场主体。

(二)制定检查计划。按照经济户口分类监管要求、年度综合监管计划、专项整治要求并结合本阶段工作实际制定出具体的检查计划。重点明确检查对象、内容、要求以及检查结果的处置等相关检查要素。

(三)实施监督检查。综合监管的检查方式分为书面检查、实地检查、商品检验、监测检查。

(四)录入监管信息。责任区监管人员对巡查监管结果和巡查中采集到的市场主体各类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将有关信息及时录入经济户口管理信息系统。

(五)归档监管痕迹。对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文书档案、音像资料等痕迹材料进行整理,按照规范进行归档保存。

(六)总结监管成果。对监督管理过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综合监管示范区创建的成果。

综合监管示范区监管的形式:

(一)日常巡查。指有计划分批次按序时的对示范区内市场主体进行巡查,动态掌握市场主体基本情况。日常巡查主要适用于:主体资格类、经营自律类、商标、广告、合同管理类、服务发展、行政指导类。巡查方式主要为书面检查和实地检查为主。检查时应携带与日常巡查相关的资料、法律文书,必要的录像与勘察工具。

(二)定向监管。指以研判舆情分析、违法违规行为发生规律、专项整治的内容、时间和区域等要素特征为基础而作出的对特定市场主体进行的预先检查。定向监管主要适用于:商品质量类、经营自律类、交易竞争类、12315申投诉受理调解、行政调解类。巡查方式主要以实地检查、商品检验和监测检查为主。检查时应选准检查对象,明确检点,制订检查计划,录入相关信息,制订处置预案,健全监管制度。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经营模式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纷纷放弃原来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制度,向银行、证券、保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综合化金融方向发展。综合化经营已成为当今国际金融业的主流经营模式。综上所述,作为我国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必须紧紧把握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化经营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推进综合化经营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从中国四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近几年的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情况来看,四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小幅度下降的同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却大幅增加。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净利差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从传统的存贷业务逐渐转向理财、投资基金等非传统业务,综合化经营的步伐正在加快。

2、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2.1现有金融监管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

在金融业分业制度下,我国先后设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各自分行业的个人和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然而,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是因为:(1)缺乏一个能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监管的机构;(2)在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时,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不明确,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无人管理。

2.2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金融创新程度不够

同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例如,2006-2008年股市“过山车”般的表现以及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后遗症―“大小非”解禁和减持。另外,证券市场出现的“老鼠仓”、内幕交易、散布虚假信息、歪曲证券价格,保险市场出现的道德风险以及银行业的信贷资金未完全流入经济实体等等,都说明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还有很多路要走,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2.3部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产生较晚,其法人治理结构不如一般的公司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可能是同一个人,导致其董事会缺乏独立性;(2)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着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3)金融控股公司控制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发展不协调,权利和职责可能相冲突。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控股公司的未披露兼并、收购、重组和关联方交易的公司的重大事件或披露虚假信息;(2)金融控股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受到人为操纵;(3)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2.4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制度。在此制度之下,以《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等为代表的金融业分业法律体系框架逐渐形成。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起步较晚,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没有制定出一个适用于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同时,当前金融各分业的法律的部分条款表达不清,给综合化经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诸多困难。

3、促进和发展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的措施和对策

3.1.借鉴花旗经验,以信用卡为突破口,推进中国商行向综合经营模式迈进

第一,国内商行可借鉴花旗信用卡可办理货币、利率期货、期权和外汇保证金交易、货币互换、利率调期、货币利率交叉调期及远期利率协议等情况,在不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条件下,不断通过信用卡这种银行的中间业务品种,向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过渡。因为金融衍生品是通过产品业务性能从货币市场自然地向资本市场过渡的,通过产品打破分业经营界限。

第二,可借鉴花旗信用卡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的功能,完善国内商行本外币一卡通式的信用卡,向资本市场的证券交易渗透。如建行有自己的基金公司――建信基金公司,发行了股票型基金。因此,可以通过信用卡来买卖商业银行发行的基金。

第三,国内商行也可借助港股直通车之际,用外币信用卡或本外币一体式信用卡,逐步向可办理境内外股票、债券、基金迈进。建行、工行、中行是国内首批十大可办理QDii的金融机构,在办理QDii业务时,尽量使用商行信用卡来完成。

3.2修订新的金融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综合化经营的初期,除了不断修订和完善《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还应该尽快出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措施,适时推出《金融控股公司法》,从而扫清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综合经营的法律障碍。

3.3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

对于综合化经营而言,金融分业制度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已难以适用。通过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起,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其中,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而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负责审批金融控股公司的筹建和退出、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监控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样既能保证分业监管,又能顾及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的监管模式。

3.4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逐步推进金融创新

一方面,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催化剂”。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就要教育市场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教育金融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并严厉打击有损金融市场形象、损害其他参与者利益的行为。有秩序的金融市场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逐步增加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并鼓励商业银行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对金融工具的投资,以拓宽银行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投资渠道。

4、结束语

不断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这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金融控股公司首先应保证董事会足够的独立性。同时,金融控股公司还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第一,要确保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重大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相关性;第二,要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季报和年报)经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审计,增加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三,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的任职行为,明确他们的职责,且各子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不能兼任。

参考文献:

[1]孙雅璇.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浅谈发展金融控股公司[J].新金融,2007,(09).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3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出现了与证券、保险等业务领域逐渐融合的综合化经营趋势。如何在我国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法律框架内实现对银行综合经营的有效监管,逐步构建科学的银行综合经营监管模式,防范和控制银行综合经营风险,稳步推动银行综合经营发展,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了国内商业银行以金融控股公司实现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反映出国内现行监管模式面临的挑战并对其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的伞型监管模式形成一系列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下监管的架构及主要内容。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加速,面对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顺应世界金融潮流和市场经济规律实行综合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综合经营在中国确已客观呈现了一定的发展态势,它的现实存在迫使我们关注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矛盾所在:即综合经营的日益发展态势、分业监管的法律及监管模式。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国内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综合经营过渡的监管模式,尤其是对综合经营条件下搭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监管框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

鉴于我国金融业尚不发达的现实情况以及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基本法律框架,目前我国不宜拆除在银行业务和证券、期货等业务之间的“防火墙”,直接采用德国全能银行模式。比较而言,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具有“集团控股、联合经营;法人分业、规避风险;财务并表、各负盈亏”的特点,是推进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一种现实选择。

根据我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以银行为主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将成为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发展趋势。这是因为:

(一)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个企业集团,必然要有一个足以控制和有效影响其他子公司的核心公司一一母公司。这个母公司通常是主导组建者或者说是组建的牵头人。在中国金融体系中,行业结构仍不平衡,目前金融资产中银行业占绝对优势,远非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能比拟。但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凭借专有的经营垄断,却享受着令商业银行心动的高利润率,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并购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力极强。

(二)从发展趋势看,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金融业中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利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集团化改造和综合经营。对银行而言,通过控股公司的架构,即可保持原来商业银行业务的独立性,又可通过设立其他非银行子公司发展具有潜力的新业务、分离优质资产或用于其他特使目的。国内尚未集团化的银行,都表示集团化是其发展方向。中国银行的高层在不同场合表明,中行的目标就是金融控股,最终实现综合经营。招商局集团董事会主席、招行董事长秦晓也表示,如政策允许将把招商局旗下的保险公司交给招商银行运营,招商银行未来将成为综合经营银行、保险、基金业务的金融控股公司。

(三)监管层目前对我国以控股公司方式发展的金融集团也采取默许、鼓励态度,2004年6月28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公布的《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对金融控股公司身份作了直接认可。央行的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我国部分有实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具备一定的资本运作、风险控制、交叉销售和业务整合能力,其中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也可探索通过跨行业投资其他金融机构的方式开展综合经营。”

二、中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监管模式的问题剖析

随着国内金融业综合经营态势的日趋强烈,机构监管中存在的监管漏洞、板块割据、制约创新等缺陷以及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效率低下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综合来讲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分业监管格局不能覆盖金融控股公司,可能促使其将一些特别的服务项目或产品置于监管成本最小或监管最宽松的领域,从而产生“监管套利”现象。金融控股公司没有统一的监管法规,存在监管真空。

(二)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目标、监管重点不同可能导致冲突。证监会的目标是维护市场的公平与秩序,特别强调证券发行人和经纪人充分披露信息,不得有欺诈行为。而银监会注重审慎监管,关注银行系统的安全与稳健经营。保监会维护保险业的稳健经营与被保险人的利益,关注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由于各个监管机构的目标不同、指标体系不同、操作方式不同,各监管机构的监管结论可能存在较大差别。当对金融控股公司有双重目标要求,又只受某一机构监管时,单个监管者可能不会去承担其他监管者的工作和责任。

(三)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上三家监管部门协调难度大。“三会”及其派出机构是平级的,若金融控股公司发生风险,确定由谁作最后裁决等存在一定现实困难。尽管可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但仍会存在沟通不足和信息共享度低等问题,影响监管的有效性。

(四)我国监管当局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关注不够。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各监管者的监管对象只是一个金融机构,而对集团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的透明度并不关心。因此,在分业监管体制下,监管部门难以将监管对象和控股公司其他成员隔离,而且也难以综合性地审视控股公司的风险。

三、对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监管模式的设计

国内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如何监管,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在我国尚不具备实施统一监管模式的条件下,美国伞型监管模式是最有可能解决我国分业监管体制和有限度综合经营矛盾的手段。这种模式一方面通过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分业监管体制下形成的机构监管优势,符合我国现有的制度约束;另一方面,通过伞型监管者的机制(在我国目前可以考虑有人民银行来充当)实现了各监管者间的协调,通过功能型监管避免了分业监管体制面临综合经营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综合经营的过渡期间,这种模式无疑是一种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适合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监管体制。

(一)监管主体、职能及监管体制框架

监管主体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信托投资管理局。

主要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伞型监管者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包括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风险评估、信息披露等。银监会和信托投资管理局,分别负责对银行和信托投资业务的监管;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负责对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同时证监会将投资业务的监管职能移交信托投资管理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及信托投资管理局均是功能监管者。

(二)基于伞型监管体系下的监管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机构之间的监管数据的共享建设。在现阶段,可考虑在强化各监管机关的责任、分工的基础上,建立各监管机关间规范化的协调制度和有关负责人定期联席制度。通过有关机关负责人的定期联席会议,解决监管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金融监管资料信息共享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2.监管者应从控股公司层次强化对控股公司的外部监管措施,包括对金融控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的审查和谈话机制,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方式和规格以及控股公司各子公司间的防火墙措施,如业务限制、人员限制和信息限制等。通过这些措施,配合其他功能型监管机构的工作,实施对金融控股公司整个业务流程的控制。

3.督促和鼓励控股公司建立基于自身业务风险管理的内部风险控制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实施自律性质的风险约束。防范经营风险不仅是外部监管对公司的强制要求,也是公司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监管者应积极支持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并充分了解这一体系的运作和有效性。

4.监管当局应建立资本金与控股公司运作风险相联系的计算方式,迫使金融控股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降低风险资产的比重。综合监管者可以在各功能型监管者对各自监管对象所需要资本金的总量评估基础上确定控股公司应该交纳的资本金。

5.健全金融自律型组织,充分发挥其监管作用。金融自律型组织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形式,它可以通过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的避免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与监管当局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金融自律组织参与监管,主要负责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会员的管理、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及时与监管当局沟通情况,及时向社会有关监管信息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我国综合经营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4

一、现行商业银行柜台设置存在的缺陷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柜台设置模式主要是按业务种类进行设置。如设置了人民币对公业务、储蓄业务、公积金业务、外币对公业务、外币储蓄业务等柜台。这种专业化、分散式的柜台设置是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其灵活、方便等特点。它适应了当时的客观条件,满足了商业银行业务扩张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速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有:

1、不利于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树立。客户在同一营业网点办理不同的业务,需在不同的业务柜台完成。而不同柜台之间业务量大小不一,有的柜台客户排长队等候,有的柜台无人问津。增加了客户等候的时间,客户难以理解,影响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同时由于柜台分设,如、出纳分设两柜,增加不同柜台间的票据处理及传递环节,影响账务处理时间。

2、不利于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商业银行柜台按业务种类设置,实行条条归口对应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不易沟通。且因政出多门,使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加大。不利于全行实行统一的网络行动,削弱上级行对营业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增加营业网点人员统筹安排的难度,使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使用。

3、不利于内控制度的落实。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要求,对不相容岗位不能兼岗,如章、证、押必须分管;会计柜台要求分设记账、复核、出纳、稽核等岗位。但一些业务量不足的网点,因储蓄人员与会计人员柜台严格分设,无法兼顾,使混岗现象难以避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4、不利于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许多员工往往一直从事某单一种类业务,缺少对其他业务接触和的机会,使得员工素质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囿于业务分割、人员分块,员工忙闲不均时处可见,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综合柜员制是改革商业银行柜台设置的必由之路

综合柜员制是指营业网点在法定业务范围内,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权限和操作流程,由单一员工或多个员工组合,通过临柜窗口为客户综合办理本、外币对公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政策性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并单独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劳动组合方式。

改革商业银行柜台设置必须要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进行。既要考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又要考虑内部管理、降低成本、风险防范等问题;同时更要考虑方便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需要。而综合柜员制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具体表现:

1、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集成式柜台服务。综合柜员制改变了传统营业柜台的设置,促进了营业网点从单功能窗口向多功能窗口改进。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调整窗口、人员和业务品种,减少中间处理环节。客户可以随意选择窗口办理所需业务,避免选择不同窗口的麻烦和由此带来诸多不便。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做到快捷、高效、全面、优质的服务方式,增强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和竞争能力。

2、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综合柜员制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业务分割的僵化管理模式。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调剂,达到高效弹性配置营业网点资源。同时,综合柜员制设计了标准的柜面操作模式,使得不同分、支行之间的柜员工作有了可比性。使柜员的业务有了量化的依据,为柜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提供依据,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3、有利于内控制度的落实和风险防范。综合柜员制使营业网点能根据其业务种类、数量,灵活定岗定编,解决岗位分工不均以及部分岗位兼岗、混岗等问题,使内控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同时综合柜员制的实施,简化了前台业务处理秩序,强化了后台控制,使前、后台业务分离。通过后台集中结算,缩短管理半径,使会计核算风险得到集中控制,提高经营管理集中化程度,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4、有利于员务素质的全面提高。综合柜员制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各类柜面业务操作技能和基本规定,迫使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

三、推行综合柜员制面临的问题

1、难以同时满足两大客户群体各自的服务需求。传统的银行柜面服务将两大客户群体分设网点或柜台服务,互不干扰,已被相应的客户群体所广泛认同。推行综合柜员制将两大群体混在一起,难以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开展优质服务。

2、人民银行监管难以认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业务范围实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制度。商业银行的营业部、分理处、储蓄所的经营业务范围不同。而推行综合柜员制扩大了营业网点的经营范围,人民银行难以认可。

3、商业银行核算系统的技术条件难以满足推行综合柜员制的要求。因原因,目前商业银行的核算系统大部分是按业务种类独立开发的。如对公、储蓄、信用卡等各成独立体系,账务核算系统分散,难以满足综合柜员制的要求。

4、现行制度难以适应推行综合柜员制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综合柜员制的规章制度可遵守,难以防范推行综合柜员制引发的风险。

5、临柜人员业务素质难以达到综合柜员制的要求。传统商业银行柜台人员按业务种类设岗,能够全面掌握银行各项业务及操作处理程序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且目前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繁忙,一时要培训大批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也有一定难度。

四、推行综合柜员制的思路

综合柜员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观念与柜台服务的一次重要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银行内部多个部门,受制于技术条件,应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具体思路如下:

1、统一管理、统一制度是推行综合柜员制的基础。商业银行内部应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要树立“大会计”的思想理念。将储蓄业务、对公业务、信用卡业务、公积金业务等会计核算归口由会计部门负责管理。会计部门根据各项业务管理规定,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办法及操作规程,以便于柜员在操作过程中有制度可依。并由会计部门对柜员实施统一的监督检查,保证会计制度与管理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2、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完善系统功能。综合柜员制是金融业务和金融进步的伴生产物。实行综合柜员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柜员要求受理的业务品种繁多,需将各品种业务的会计核算集中在一个软件系统内处理。以免一种业务一个核算软件带来核算口径不一致,操作流程不统一,增加柜员界面切换工作效率。因此,完善系统网络功能是必要的技术保证。

3、依托技术条件保证授权制度的落实,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无论是传统的双人临柜模式,还是实行综合柜员制模式,能有效防范会计核算等金融风险,是服务模式选择的前提,也是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综合柜员制必须依托技术条件,实现电脑自动授权控制,后台适时控制前台柜员操作。使业务处理全过程完全处在系统风险标准设置的权限操作管理监控之下,使综合柜员制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经营模式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现状

1.1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最新情况

首先来看中国四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2009年3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情况:

2009年前三季度,中行实现净利息收入1,156.1亿元,同比下降5.43%;手续费及佣金收支净额为345.13亿元,同比增长8.39%;工行净利息净收入1,782.49亿元,同比下降9.4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10.61亿元,同比增长18.73%;建行净利息收入1,555.8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49%;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57.63亿元,同比增长20.94%;交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70.68亿元,同比下降6.07%;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85.33亿元,同比增长25.2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前三季度,四大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小幅度下降的同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却大幅增加。这说明2009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净利差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从传统的存贷业务逐渐转向理财、投资基金等非传统业务,综合化经营的步伐正在加快。

1.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历程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之一的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开端。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进一步确认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2002年底,集中了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嘉华银行和新诚保险的“中信控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开办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200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共同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允许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随后,交通银行又先后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和交银租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

2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最优模式选择

综观全球的银行业,存在着以下几种综合化经营的方式:

第一,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即银行通过设置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分别经营银行、证券、保险、投资和信托业务,如德意志银行;第二,大型的银行收购其他金融机构成为其子公司,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如美国的花旗集团;第三,商业银行直接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或金融公司,如交通银行成立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和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由于我国金融业正处于由分业经营转向综合化经营的过渡阶段,那么以商业银行收购其他金融机构成为其子公司并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应该是最佳的经营模式。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商业银行有较多的资本和客户,能为子公司提供更多的资源;第二,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商业银行能加强与其他子公司的战略合作,增加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优势;第三,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还不能形成完善的综合化经营的法律和监管体系;在法律和监管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相对较小。

3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3.1商业银行实行综合化经营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制度。在此制度之下,以《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等为代表的金融业分业法律体系框架逐渐形成。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起步较晚,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还没有制定出一个适用于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同时,当前金融各分业的法律的部分条款表达不清,给综合化经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带来诸多困难。

3.2现有金融监管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

在金融业分业制度下,我国先后设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各自分行业的个人和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然而,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不利于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是因为:(1)缺乏一个能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监管的机构;(2)在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时,各个监管机构的监管职责不明确,导致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无人管理。

3.3金融市场尚不完善,金融创新程度不够

同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市场尚不完善,例如,2006-2008年股市“过山车”般的表现以及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后遗症——“大小非”解禁和减持。另外,证券市场出现的“老鼠仓”、内幕交易、散布虚假信息、歪曲证券价格,保险市场出现的道德风险以及银行业的信贷资金未完全流入经济实体等等,都说明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还有很多路要走。同时,我国金融创新程度也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例如,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佣金及手续费收入的比率比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高近一倍。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投资渠道少,盈利主要靠传统的存贷业务。此外,我国金融衍生物的种类较少,而且以商品期货居多,反映了我国金融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创新。 3.4部分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产生较晚,其法人治理结构不如一般的公司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金融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可能是同一个人,导致其董事会缺乏独立性;(2)金融控股公司存在着股东与董事会、董事会与总经理之间潜在的利益冲突;(3)金融控股公司控制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发展不协调,权利和职责可能相冲突。

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控股公司的未披露兼并、收购、重组和关联方交易的公司的重大事件或披露虚假信息;(2)金融控股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受到人为操纵;(3)金融控股公司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4相应的对策

4.1修订新的金融法律法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综合化经营的初期,除了不断修订和完善《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还应该尽快出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措施,适时推出《金融控股公司法》,从而扫清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综合经营的法律障碍。

4.2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

对于综合化经营而言,金融分业制度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已难以适用。通过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起,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其中,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而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负责审批金融控股公司的筹建和退出、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监控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样既能保证分业监管,又能顾及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的监管模式。

4.3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逐步推进金融创新

一方面,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催化剂”。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就要教育市场投资者正确的投资理念,教育金融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并严厉打击有损金融市场形象、损害其他参与者利益的行为。有秩序的金融市场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逐步增加金融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并鼓励商业银行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对金融工具的投资,以拓宽银行为主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投资渠道。

4.4不断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

这是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金融控股公司首先应保证董事会足够的独立性。在这点上,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借鉴美国:三分之二的董事与该金融控股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包括雇佣关系和亲属关系),且董事长和总经理通常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其次,要明确董事会、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并确保董事会和管理层能各尽其职,使得董事会和管理层与股东的目标和利益相一致,从而能降低董事会与股东、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成本。第三,要明确金融控股公司旗下的证券、保险和基金公司的权利和职责,在增加它们之间的合作的基础上,降低冲突的可能性。

同时,金融控股公司还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第一,要确保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重大信息披露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相关性;第二,要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包括季报和年报)经外部的独立审计师审计,增加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第三,规范金融控股公司及子公司的高级管理层的任职行为,明确他们的职责,且各子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不能兼任。

参考文献

[1]贺建清.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09,(06).

[2]孙雅璇.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浅谈发展金融控股公司[J].新金融,2007,(09).

[3]陆艳.浅谈中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监管模式[J].消费导刊,2007,(07).

[4]余敏.对商业银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4,(07).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6

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柜台设置模式主要是按业务种类进行设置。如设置了人民币对公业务、储蓄业务、公积金业务、外币对公业务、外币储蓄业务等柜台。这种专业化、分散式的柜台设置是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其灵活、方便等特点。它适应了当时的客观条件,满足了商业银行业务扩张的需要。但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速和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业务发展的需要,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有:

1、不利于商业银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和企业对外形象的树立。客户在同一营业网点办理不同的业务,需在不同的业务柜成。而不同柜台之间业务量大小不一,有的柜台客户排长队等候,有的柜台无人问津。增加了客户等候的时间,客户难以理解,影响商业银行企业形象。同时由于柜台分设,如会计、出纳分设两柜,增加不同柜台间的票据处理及传递环节,影响账务处理时间。

2、不利于网络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利用。商业银行柜台按业务种类设置,实行条条归口对应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不易沟通。且因政出多门,使部门间的协调难度加大。不利于全行实行统一的网络行动,削弱上级行对营业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增加营业网点人员统筹安排的难度,使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有效使用。

3、不利于内控制度的落实。按商业银行内控制度要求,对不相容岗位不能兼岗,如章、证、押必须分管;会计柜台要求分设记账、复核、出纳、稽核等岗位。但一些业务量不足的网点,因储蓄人员与会计人员柜台严格分设,无法兼顾,使混岗现象难以避免,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4、不利于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许多员工往往一直从事某单一种类业务,缺少对其他业务接触和学习的机会,使得员工素质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囿于业务分割、人员分块,员工忙闲不均时处可见,挫伤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综合柜员制是改革商业银行柜台设置的必由之路

综合柜员制是指营业网点在法定业务范围内,按照规定的业务处理权限和操作流程,由单一员工或多个员工组合,通过临柜窗口为客户综合办理本、外币对公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业务、政策性业务等多种金融服务,并单独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劳动组合方式。

改革商业银行柜台设置必须要扎扎实实、积极稳妥地进行。既要考虑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又要考虑内部管理、降低成本、风险防范等问题;同时更要考虑方便客户、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需要。而综合柜员制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具体表现:

1、有利于为客户提供集成式柜台服务。综合柜员制改变了传统营业柜台的设置,促进了营业网点从单功能窗口向多功能窗口改进。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调整窗口、人员和业务品种,减少中间处理环节。客户可以随意选择窗口办理所需业务,避免选择不同窗口的麻烦和由此带来诸多不便。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做到快捷、高效、全面、优质的服务方式,增强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和竞争能力。

2、有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综合柜员制打破商业银行传统的营业柜台业务分割的僵化管理模式。可根据客户需要灵活调剂,达到高效弹性配置营业网点资源。同时,综合柜员制设计了标准的柜面操作模式,使得不同分、支行之间的柜员工作有了可比性。使柜员的业务有了量化的依据,为柜员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提供科学依据,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

3、有利于内控制度的落实和风险防范。综合柜员制使营业网点能根据其业务种类、数量,灵活定岗定编,解决岗位分工不均以及部分岗位兼岗、混岗等问题,使内控制度得以顺利贯彻实施。同时综合柜员制的实施,简化了前台业务处理秩序,强化了后台控制,使前、后台业务分离。通过后台集中结算,缩短管理半径,使会计核算风险得到集中控制,提高经营管理集中化程度,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4、有利于员工业务素质的全面提高。综合柜员制要求员工熟练掌握各类柜面业务操作技能和基本规定,迫使员工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

三、推行综合柜员制面临的问题

1、难以同时满足两大客户群体各自的服务需求。传统的银行柜面服务将两大客户群体分设网点或柜台服务,互不干扰,已被相应的客户群体所广泛认同。推行综合柜员制将两大群体混在一起,难以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特点开展优质服务。

2、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难以认可。目前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业务范围实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制度。商业银行的营业部、分理处、储蓄所的经营业务范围不同。而推行综合柜员制扩大了营业网点的经营范围,人民银行难以认可。

3、商业银行核算系统的技术条件难以满足推行综合柜员制的要求。因历史原因,目前商业银行的核算系统大部分是按业务种类独立开发的。如对公会计、储蓄、信用卡等各成独立体系,账务核算系统分散,难以满足综合柜员制的要求。

4、现行制度难以适应推行综合柜员制的需要。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综合柜员制的规章制度可遵守,难以防范推行综合柜员制引发的风险。

5、临柜人员业务素质难以达到综合柜员制的要求。传统商业银行柜台人员按业务种类设岗,能够全面掌握银行各项业务及操作处理程序的只是凤毛麟角。而且目前商业银行柜台业务繁忙,一时要培训大批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也有一定难度。

四、推行综合柜员制的思路

综合柜员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观念与柜台服务的一次重要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银行内部多个部门,受制于技术条件,应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具体思路如下:

1、统一管理、统一制度是推行综合柜员制的基础。商业银行内部应避免政出多门、各行其事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要树立“大会计”的思想理念。将储蓄业务、对公业务、信用卡业务、公积金业务等会计核算归口由会计部门负责管理。会计部门根据各项业务管理规定,制定统一的会计制度、核算办法及操作规程,以便于柜员在操作过程中有制度可依。并由会计部门对柜员实施统一的监督检查,保证会计制度与管理的权威性和唯一性。

2、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完善系统网络功能。综合柜员制是金融业务发展和金融科技进步的伴生产物。实行综合柜员制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是至关重要的。综合柜员要求受理的业务品种繁多,需将各品种业务的会计核算集中在一个软件系统内处理。以免一种业务一个核算软件带来核算口径不一致,操作流程不统一,增加柜员界面切换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完善系统网络功能是必要的技术保证。

3、依托技术条件保证授权制度的落实,是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无论是传统的双人临柜模式,还是实行综合柜员制模式,能有效防范会计核算等金融风险,是服务模式选择的前提,也是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综合柜员制必须依托技术条件,实现电脑自动授权控制,后台适时控制前台柜员操作。使业务处理全过程完全处在系统风险标准设置的权限操作管理监控之下,使综合柜员制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组织环境;业绩分析;设计框架

一、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环境

1.关键组织环境变量分析

按照权变观念的基本思想,在设计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从诸多组织环境权变变量中明确影响系统设计的关键组织环境变量。包含在绩效评价系统设计框架之内的关键组织环境变量包括外部环境、技术、组织结构、组织规模、战略和文化等类型。

外部环境变量主要是存在于一个商业银行之外的,对系统设计具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行业和外部相关利益者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变量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层次性对于管理控制系统设计有较大影响。根据Govindarajan(1984)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的提高,管理控制系统的开放性和外部性就越强,面临高度环境不确定性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采用主观性的绩效评价系统;同时,也由于商业银行环境的混乱性和敌对性,商业银行需要更加依赖正式控制和更加强调预算控制,需要将绩效评价与战略计划、预算控制相结合,以形成整合优势。

技术变量是用来使商业银行投入(包括资金、信息、概念)转变为组织产出(产品和服务)的工艺、方法、设备以及应用程序等。研究发现,商业银行技术的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越高,对正式的控制的依赖性就越强,就越需要采用传统的预算控制。

组织结构变量包括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和利润中心两部分,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管理控制方式与权限各具特点。一般来说,对于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的商业银行,更适合于选择有机的、分权的结构。实证研究的结果说明,大型的或多角化经营的商业银行通常采用分权结构,比如采用授权与转授权的总分行制或控股制的组织结构,并应用正式的管理控制系统实现连结关系,更强调应用预算(尤其是资本预算)进行绩效评价,在制定业绩目标和设置业绩标准时更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正式沟通,更强调下属部门及其管理者的预算参与。实践中,商业银行应根据集权和分权的需要为不同层级管理者灵活设置评价指标。

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规模发展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特别是全球化经营趋势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接管和许可等方式不断扩大规模,而规模的发展导致管理跨度不断增加和经营过程更加复杂。不同规模的银行,其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也具有差异。研究者发现,大规模商业银行一般采用分权结构,更强调正式的沟通,强调个体对预算编制和评价标准设置的作用;而小规模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在绩效评价系统建立和应用时采用个人控制,包括集权决策方法。

战略在某种程度上不同于商业银行其他权变变量,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属于组织环境的一种因素,相反它是组织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计划,是商业银行管理者影响外部环境、技术、组织结构和文化等变量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管理者通过战略选择,从而确定组织在特定组织环境中的地位。商业银行存在着不同的组织层次,从组织层次角度出发,商业银行的组织战略可分为:公司整体战略和业务单元战略。不同的战略层次和不同的战略选择决定了商业银行管理控制重点与方式不同,这样需要根据不同的战略层次和不同的战略选择来设计绩效评价系统。

2.设计环境综合性框架

第一,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环境由组织环境、系统模式和系统结果这三个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维度构成。其中,组织环境是第一维度,是系统设计的前提,即自变量;系统模式是第二维度,是系统设计的核心,即因变量;系统结果是第三维度,是系统设计的结果,即中间变量。

第二,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环境的第一维度属于关联性维度,反映整个组织的特征,包括外部环境、技术、组织结构、规模、战略和文化等六个关键组织环境变量,描述了影响和改变系统设计内容的设计环境。选择反映关键组织环境变量特征的统一,有效的衡量指标将有助于系统的设计。我们认为应该选择不同维度以完整反映关键组织环境变量特征,为此建立了组织环境变量特征的评价框架。

第三,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环境的第二维度属于结构性维度,描述整个绩效评价系统的内容和特征,并为衡量和比较绩效评价系统提供了基础。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依关键组织环境变量而权变。系统模式特征是由设计内容来加以体现的,设计内容主要是指绩效评价系统的构成要素(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存在不同选择。

第四,绩效评价系统设计环境的第三维度属于目标性维度,衡量绩效评价系统目的的实现程度,也间接反映了绩效评价系统模式与组织环境的适应性。如果绩效评价系统在组织中运行结果良好,就表明系统与组织环境的适应性良好;绩效评价系统的运行结果包括有效性结果、行为性结果和组织性结果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结果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有效性结果是前提,行为性结果是桥梁,组织性结果则是根本,是最终目的。

二、绩效评价系统设计流程

1.设计流程的环节

一个商业银行如果需要对已有的绩效评价系统进行改革,就必须通过系统评估,提高系统设计的针对性。在系统设计完成之后,应通过模拟测试、试点运行或分阶段实施等多种方式对系统进行检验。检验可以暴露出一些需要做出的调整,可能是系统本身某些方面与商业银行组织环境不相适应需要做出的调整,也可能是因为商业银行组织环境的某些方面改变需要做出的调整。因此,系统的评估、设计和检验这三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的,构成了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循环,也就是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应该是一个不断优化和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这也是绩效管理的要义所在。因此,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设计流程应该由系统评估、系统设计和系统检验等三个流程组成,系统评估是设计流程的前提环节,系统设计是设计流程的核心环节,系统检验是设计流程的保障环节

2.设计流程框架

根据系统设计的整合观念,要以绩效评价为核心进行系统整合设计,需要解决以下五个问题:第一,商业银行的组织目标是什么?第二,要实现组织目标,银行应该采取何种战略,

如何进行战略规划?第三,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又如何对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评价和控制?第四,根据银行管理者绩效评价结果,如何进行激励与约束?第五,商业银行应该如何从绩效评价产生的信息中把握学习和改进的机会?

将上述五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就能够建立起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设计流程框架。这一框架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逻辑性。通过五个问题将商业银行管理控制系统与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结合起来,并通过战略计划、信息反馈、绩效评价、激励机制等环节,建立起管理控制与战略控制的有机联系,而不是人为地割裂开来。

其二,可操作性。将商业银行组织目标通过战略规划和战略计划逐步逐层地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从而建立起有助于控制战略实施的管理控制系统。

其三,整合性。该框架以绩效评价为核心,以价值管理为基础,将商业银行管理控制系统的其他子系统以一种整合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凸现了管理控制不同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总之,通过这一框架使得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的设计符合整合观念,从而使得绩效评价子系统与管理控制系统其他子系统可以达到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的目标。

三、绩效评价系统设计内容

尽管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不可能建立起唯一的适用于所有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系统,但是我们可以根据系统观念建立一种具有通用性和综合性的设计模式,这一模式包含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要素的选择,可用于在实际操作中指导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具体组织环境设计绩效评价系统。

1.评价目标的设计

评价目标的确立更多的是以关键成功因素(KSFs)的形式与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联系在一起。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影响其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实现的关键成功因素(KSFs)究竟包含哪些维度?已有的绩效评价系统设计框架都对关键成功因素(KSFs)的划分提出了众多的理念,这些都为评价目标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迄今为止,平衡记分卡对于关键成功因素的类型划分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平衡记分卡在综合分析组织内外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基础之上,将目标归结为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与学习这四个基本方面,并以此为维度,识别实施组织战略目标的驱动因素和可能措施,帮助管理者理解并把握经营成功的关键动因,全面提升价值管理水平。应该指出,这四个基本方面是根据多数公司的经验提炼出来的,而且被实践证明是影响竞争能力的四个最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平衡记分卡从四个维度概括影响战略成功的因素还是较为全面和较为合理的。因此平衡记分卡应该成为我们探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目标选择的指导性框架。

同时,我们认为组织环境应该是分析绩效评价目标基本选择问题的起点。对于现代商业银行而言,目前所处的组织环境与以往相比其变化主要表现在:在银行业竞争及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竞争日益激烈、客户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社会环境变化更加快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这种变化已经威胁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银行要想通过自我调整来成功地维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创新,包括指技术创新,而且包括管理创新。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现代商业银行而言,其绩效评价目标的基本选择包括以下五个维度:财务、客户、创新、流程和员工。这五个维度相辅相成,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组织实现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的关键成功因素。

2.评价指标的设计

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该符合三项标准:其一相关性,即与评价目标相关;其二准确性,即能够有效反映管理者的努力程度;其三可操作性,即指标计算数据与信息处理可行。

从实践来看,一个商业银行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通常应该遵循整体、权变和平衡三个基本原则。一是整体原则;二是权变原则;三是平衡原则。由于评价指标存在多种类型,且作用不同,因此在建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时应把握不同类型评价指标之间的平衡,如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内部指标与外部指标的平衡等。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都集中于国外先进方法的引进和吸收。

3.评价标准的设计

评价标准是判断评价对象绩效优劣的基准,从这一角度看,如何选择评价标准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系统设计过程中同样是个关键环节。在实践中,一是评价标准设置的基本原则问题,就是商业银行在选择评价标准类型和设置评价标准具体水平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指导性原则;二是评价标准类型及其选择问题,由于可选择的评价标准存在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评价标准各有利弊,由此引发出商业银行如何确定评价标准类型的问题。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标准设置的基本原则包括一致性、客观性、清晰性、可行性、有效性和灵活性等原则。在设置绩效评价标准时,除了需要遵守上述基本原则之外,还需要注意选择一定的标准类型,如经验标准、历史标准、行业标准和预算标准等。

不同类型的评价标准各有千秋又各有弊端,本文认为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标准的基本选择就是预测标准。其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理论上看预测标准的制定符合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目的和本质。其二从实践上来看预测标准是我国商业银行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绩效评价标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制定预测标准,需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要结合商业银行现状纵向分析历史数据;二要进行横向比较和研究金融同业的相关数据;三要制定商业银行战略规划,不仅明确关键成功因素,而且明确关键成功因素与战略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四要考虑其他组织环境变量,尤其是外部环境和组织结构的影响性,从而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

4.评价方法的设计

目前在商业银行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型:单一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eVa实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单一评价方法,平衡记分卡属于综合评价方法。

在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于定量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一般采用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就是首先将单项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计算出指标的单项指数,之后根据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惟一的综合指数,最后根据综合指数的高低判断经营绩效水平。功效系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对每一项评价指标分另别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然后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转化为相应的评价分数,经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分数,以评定评价对象的经营绩效。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对定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一般采用综合分析判断法,或者称之为专家判分法。综合分析判断法就是由评价专家凭借自身的学识和经验,根据评价对象在某一方面的表现,采用主观分析判断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达到的等级,再根据相应的等级参数和指标权数计算得分。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8

一、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已有43个,在116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数量占比最大。据2014年数据显示,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为2208.3亿美元,仅次于以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为代表的15个保税区的进出口值(2321亿美元),占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值(6961.7亿美元)的31.72%,其在对外贸易与开放型经济中的重要性足见一斑,为实现我国拓市场、稳增长的外贸发展战略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然而,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随着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以及土地、劳动力和环保等资源禀赋约束的趋紧,除重庆、郑州等几个中西部综保区承接了部分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外,传统代工产业已风光不再,大部分综保区的加工贸易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甚至连最具特色的保税物流业务也面临发展的窘境:2014年下半年在京津冀一体化通关的基础上,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广东地区的通关一体化全线铺开,这使得非沿海沿边地区综保区主要功能的口岸转关业务也不得不面临单量下降的预期。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58号)以及海关总署《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适合入区项目指引》(署加发〔2012〕196号),综保区应向物流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维修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6个方向转型升级,但综保区土地资源占用大、产业附加值低、企业税收贡献小等突出矛盾则反而迫使一些东部地区的综保区不得不对新项目入区在设置一系列近乎苛刻的条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综保区业态的离析与“流失”。

对此,几乎各地都在为综保区的未来竞相奔走,上海、天津、苏州等明确提出加快向现代服务贸易转型的思路,并已在功能政策、规划布局、平台搭建等实践层面努力培育更高层次的竞争开放模式。更为可贵的是,不少地方都已认识到应当依托海关特殊区域的政策优势,吸引跨境电子商务上下游企业集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试图通过打造低价质优、高效便捷、功能全面的软硬件环境,使得综保区搭上跨境电子商务深化发展的东风而驶入产业转型和创新升级的阳光大道。可见,将综保区的转型升级寄希于跨境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二、充分评估综保区对跨境电子商务深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同推动下,跨境电子商务有望步入快车道时代,海关、商检等相对统一的特殊监管区域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规定也逐渐配套,由于现有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综保区已是大势所趋,未来跨境电商产业尤其是内陆城市发展跨境电商,依托综保区将成为主导型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充分评估综保区对跨境电子商务深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监管未来跨境电子商务的深度“无形”化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无纸化、虚拟化、无界化和便利化”的特征,从而将商品交易裂变为“有形”(离线交易)与“无形”(在线交易),这已经对海关税收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而未来跨境电子商务的长足发展与创新恰是在于“无形”的部分,这既是指跨境电子商务本身的“无形”(除了收发货,一切都借助信息技术完成),也指跨境电子商务高附加值的“无形”产品(以软件外包、工业设计等服务贸易最为代表),由此就对政府监管造成了冲击波般的影响,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甚至司法行政都必须正视这个现象。既然巨量的“无形”并不是有限的监管力量所能完全应对,那么将“无形”的跨境电子商务置于“有形”的综保区内就是事实上的明智之举。无论是跨境零售看重的保税、物流、免检等通关效率,还是服务外包行业倚赖的清晰、流畅、统一等制度要求,综保区都是能较好提供甚至是内陆地区唯一能提供的“有形”区域。

在这个“有形”区域里,相对集中的监管力量可以极大提高通关效率和监管效益,困扰跨境零售难题的货物与物品的区分可以得到以海关大数据为基础的技术支撑而得以解决,在方便最终消费者的同时能进一步保障和促进国家利益。在这个“有形”区域里,困扰正面监管的传统关口失灵的问题可以在以海关、税务、商检、外汇有机构成的综保区监管体系内得到解决,依托监管公共平台,以风险管理与事后稽查为重要抓手,有望实现跨境电子商务“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的纵深监管。这也将为探索对以软件外包为主的服务贸易的监管方式提供经验。

(二)有利于科学规划未来跨境电子商务的总体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欣欣向荣,上上下下介入运营的热情都很高,但我国行业发展素有跟风现象,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直至沦入四处种花、处处长草的困境。因此,在未来跨境电商的深化发展中,从起步就要在坚决恪守政府与市场不同职责定位的基础上,依法、依规、适度地调整跨境电商的资质分层与资源整合,促进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当然,政府的“手”与市场的“手”之间的辩证尺度在实践中不容易动态把握,市场的“手”有时会因为竞争的激烈而失灵,政府的“手”有时则基于过度的干预而失措,而功能健全的综保区正可以成为两者有机结合的完美场所。

一方面,跨境电子商务所有的业务需求,综保区因其海关、商检、税务、外汇的优惠政策与业务配套而基本完全能保证,电商们可以心无旁骛地致力于市场竞争而不断成长壮大;同时,不同监管条线也会得益于集中高效的监管体系而及时修正不合理或落后于形势需要的措施方法,从而最大限度防止出现应对合法诉求和社会舆情被动的现象。另一方面,综保区的土地供给是有限的,设施配套是长期的,先期投入是巨大的,不可能无原则、无限制地让跨境电商入区,这就倒逼各地在用足用透综保区相关政策优惠的基础上,不得不竭尽所能地结合区域特征、地区特点、行业特色,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电商引入区内,从而有利于各地制定各富特色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形成百舸争流的良性竞争态势,实现政府、行业、群众三者利益的平衡协调。

(三)有利于建立融监管与服务于一体的辩证综合机制

虽然对于海关等部门而言,监管与服务是辩证的统一体,其中的尺度与偏好确实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权衡、不断调适,但对跨境电子商务这样的行业而言,对服务的渴求远远超过对监管的忍耐,因此,如何融监管与服务于一体就显得更加重要。但综合监管治理机制本身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需要不断地试验调整,有形的物理空间越是稳定,监管与服务的辩证关系也相对更易把握。

综保区适宜建立多方互动机制。借助完善的公共平台和实时的数据信息,企业诉求、群众意见、产业动态等重要数据可以被各家监管机构高频率获知并高效率回应,确保监管的时效性与科学性。综保区可以建立灵活的分类监管机制。硬件的围网监管与严密的卡口管制,使得一企一策等高度灵活的监管措施可以在区内实施,分送集报、售后纳税、集中核销、平台担保等在区外难以实施的方法手段都可以在综保区依法有序实施。综保区可以建立精准的预警机制。依托海关大数据与全方位监控,可以实时掌握电商经营情况,一旦发现不正常的经营行为、不合理的物品单品超量等现象,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及时处理。综保区内可以建立多部门合作治理的机制。现有研究均强调指出应当建立跨境物品监公共平台,以单一窗口的方式进行监管并提供服务,可由于不同监管部门的职责不同,单一窗口即便建成也多是派出机构性质,难以胜任现场的瞬息万变的情况。综保区则可以利用多部门驻点的“地缘”优势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功能优势,积极打造全面监管体系,立体掌握支付交易、物流数据、经营状况等关键信息,为有效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三、跨境电子商务深化发展中的海关治理难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海关正自觉围绕这一总目标,全面深化海关改革,更加注重依托科技创新、优化监管体系、完善监管机制、平衡各方利益,从而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海关治理。这一过程是艰辛的也必将是长期的,而据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超过20万家。2011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1.7万亿元人民币,2012年约为2.1万亿元人民币,2013年为3.15万亿元人民币,2014年则达到了4.2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增至6.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面对以技术性、虚拟性、分散性、瞬时性为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深化发展不可避免将带来诸多海关治理难题:

一是个性化通关要求保障难。跨境电子商务的门槛相对较低,众多中小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竞入其中,这就导致跨境电商出口多集中在服装、小家电、礼品、小商品、装饰件等成本敏感度极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跨境电商进口则是以个人代购和专业代购生活用品或服务为主,所以无论是从业者还是消费者总是希望通关越快越好、手续越少越好,直至要求度身定制通关作业。而跨境电子商务现阶段大多是实货贸易,涉及的通关业务相当部分与传统贸易没有实质性区别,在信用资质不明甚至不够的情况下,检验检疫和通关手续不可能逐一个性化,快速通关与有效监管的矛盾十分突出,电商关注度最高的时效性往往难以保证。

二是贸易碎片化违规处理难。跨境电子零售交易种类杂、频次高,交易对象包罗万象,平时也多采用航空小包、邮寄、快递等方式进出境,加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外币信用卡、国际第三方结算平台直接从海外零星购买,极易规避检验检疫、进出口征税、结汇等监管事项,存在巨大的税收风险与监管隐患。对此,海关总署2012年就明确规定所有境外快递企业使用emS清关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进境邮递物品办理清关手续,可此类包裹按照货物方式通关,显然又与跨境零售的行业期盼有所冲突。同时,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更加隐蔽,部分侵权行为甚至难以适用现有法律法规处理,使得侵犯知识产权的监管风险居高不下。

三是交易各方利益兼顾难。虽然目前海关收发货人注册登记的行政审批已十分便捷,但为数众多的小企业仍没有或者不愿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因而并不具备自主处理报关、结汇、退税等业务的权利,而这些恰恰是跨境电商收益的核心要件,一旦商务发展因此受阻往往就会指摘监管部门作为“失当”。另一方面,“电子化”的特征使得消费者购物安全问题远较传统贸易更为突出,消费者极易遭遇不发货、货不符、退款难、服务打折等问题,财产安全与信息安全也容易遭受不法分子侵害,这些问题原本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固有特性所必然导致的,可消费者往往会因为问题解决得不够及时或不够顺畅转而批评监管的不作为、不到位。

四是新业务类型跟进难。海关等监管部门作为执法部门,必须首先在现行法律制度框架行驶职权,而跨境电子商务中的新业务类型往往层出不穷,以电子、机械类产品为例,交易数量越多,随之产生的返修、调换甚至退货现象也必然同步增多,而售后进境目前仍要比照进口商品缴纳进口环节税,海关的依法行政往往会引发跨境电商的行政诉求,系统规范的监管服务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就更加突出。

针对这些难题,中国海关做出了积极回应。海关总署2015年第121号公告明确表示自5月15日起,海关对跨境电子商务监管实行“全年无休日、24小时内办结海关手续”,这是世界海关系统独一无二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海关系统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要求、服务地方经济、尊重群众合理诉求的决心与作为。然而从前瞻性角度看,现在有的监管措施仍未摆脱传统“国际贸易”思维,还是单以“力”(技术力量与人力资源)的投入为主,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面对乃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极小切口的进境零售,海关都已不是“调整一下限量表、加班加点以及放低身段尽力亲民”就能应付的,监管部门显然要进一步拓展新的空间超前适应并自如应对跨境电子商务所带来的“破坏性创新”影响。

四、构建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新模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复制试点地区跨境电子商务监管经验将会成为各地综保区的首选,但复制模仿以及简单改造显然不足以适应因时因地因情而变的跨境电子商务监管需要,对于综保区而言,如果对跨境电商准入标准设置不够合理、片面强调服务而弱化监管、仅靠关检部门坚守传统关口,都将极大制约综保区自身功能的发挥,最终也将波及跨境电商产业。因此,从顶层设计和实践操作的辩证统一角度而言,应当着力构建深度融合的监管新模式。

一要开辟专业监管通道。可以预见,跨境电子商务有望成为不少综保区的主要业态而不是临时副业,尤其是海关对此应表示出明确的态度,积极配合帮助构建科学的综保区跨境电商评价指指标体系,既充分估量当前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风险,也科学预估未来跨境电商发展的监管难点,积极督促综保区管理部门设置或预留专业监管通道,通过集约化管理、集中式验放、集报式核销等手段,做到保姆式服务与保驾式监管的辩证统一,吸引更多电商进驻综保区,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质量效益的提升。

二要建立区域电商信息网络。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把地区的综保区跨境电子商务统计监测系统,互联互通为区域的综保区跨境电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增强统一协作,尽量避免同一区域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特殊监管区的同业同款电商扎堆的现象,促进电商区域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和产业服务平台建设。

三要构建多层次监管架构。在现有监管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依托电子口岸和政策优惠,探索制定综保区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结汇和退税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与操作细则,建设集中监管数据库和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行业协同数据交换平台、政府监管数据交换平台、银行单证交换平台和物流单证交换平台的无障碍融合。

四要加大监管人才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重点加强电子商务、网络营销、语言文化、国际物流、跨境支付等知识的学习掌握,重点加强海关、商检工作人员的商品知识的充实与完善,加深对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的理解认知,不断提高运用前沿信息技术与现代治理观念实施后续监管的能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能在末端得到落实。

当然,综保区自身也要认识到在服务与监管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短板与缺项,比如,在加强跨关区、跨国境合作方面,掌握全国乃至全球的监管风险状况,打击违法违规,处理知识产权违法、跨国追溯等方面就几乎难有作为之地,这些有必要在下一步综保区与跨境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中加以重视并努力规避相关风险。

参考文献:

[1]谢晖.2014年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情况〔J〕.港口经济,2015(4):28-30.

[2]何通、刘钢、骆金龙.六省市跨境电子商务实施方案比较与启示〔J〕.上海信息化,2014(10):20.

[3]钱锦、孙一鸣、陈思聪、刘琪瑶、牛.跨境电子商务的我国海关监管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品牌,2014(11):39-41.

[4]张建国、王浩.海关视角下跨境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选择〔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1):107-109.[5]李涛、唐齐国、王峰.哈尔滨市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俄罗斯学刊,2015(3):22.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事宜近几年得到了广泛关注,各大商业银行业极为注重财务管理状况的扭转,在国内银行业同业竞争越发增加,外部冲击越发明显的情形下,依托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带动自身综合实力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更是成为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共识。长期以来城市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优势性地位明显,市场红利影响下其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积极性不足且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系列问题也并未对总体发展产生明显影响,但这并不意味商业银行取法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必要。

一、城市商业银行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在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对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都会产生直接影响。新时期下单一企业经济业务的类型多变,数量较多,财务管理压力逐渐增大背景下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也具有众多意义。财务管理之于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多重意义,特别是在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发展压力较大背景下,财务管理之于商业银行的意义更加显著。首先,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财务管理作为一项与众多经营发展行为相关的管理活动,其开展好坏将对于整体的公司管理结构与治理结构产生直接影响。其次,较好的进行财务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在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中,管理能力是其中的重要影响指标,国内多数城市商业银行均已成功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较好的财务管理能力也能为城市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提升及发展做出贡献。

二、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当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中存在着财务管理成本控制不到位这一具体问题,部分商业银行所进行的财务管理中忽视对于成本的管控也导致实际财务管理效率大大降低。城市商业银行虽然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型组织,但部分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中往往不会对于成本管控事宜给予过多关注,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较为散漫的意识以及经营成本管控上的忽视都导致财务财务管理成本与财务管理成效间失衡现象严重。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众多且财务管理需求相对较高,这一背景下对于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忽视也导致财务管理成本长期居高不下,高成本的财务管理支出并未转化成财务管理收效也导致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效率无法获得提升并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整体管理的调整与优化产生了不利影响。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环境下,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财务核算无法面面俱到,成本控制上出现的系列问题得到不及时发现也会导致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压力逐渐增加。

(二)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城市商业银行中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类型,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城市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目标上存在着的这种不明确意味着单位生产经营周期内财务管理活动在开展上的方向性模糊,而财务管理方向模糊背景下系列财务管理尝试也无法较好对财务管理水平提升做出贡献。尽管城市商业银行大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然而国有控股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中依然有较多的国企行政化色彩,财务管理处于这一组织构架和管理结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具备较多盲目性。此外,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下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实际压力会不断增加,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对于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的突发性调整更是会导致财务管理活动与财务管理目标达成之间出现“脱节”现象。

(三)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

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中得不到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予以指导和规范,这也是极为普遍的问题表现,财务管理作为一项贯穿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全过程的管理活动,一旦其缺乏行之有效财务管理制度的支持便会在实际管理活动实施时面临很多阻力。国内城市商业银行内部大多在实行一种分层式管理,各项管理事宜间虽然具有密切联系但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城市商业银行所进行的财务管理实践活动大多是在不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下所进行的活动,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网点本身财务管理活动实际甚至与总行所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间存在明显不兼容的状况。由于城市商业银行网点众多且组织构架过于庞大,单纯的依靠共性明显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个性差异明显的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进行指导与规范并不可取,而某些财务管理制度中部分内容过于笼统与陈旧也无法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提供帮助。

(四)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不完善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不完善也是其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之一,缺乏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下,部分财务管理问题不仅无法得到及时发现与改正,更是容易造成财务管理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从而引发系列财务风险或危机。近几年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均进行了系列内部控制能力提升尝试,但在财务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措施实际效果达成上并不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的评估与监督重点依然停留在职工绩效之上,财务管理在城市商业银行中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地位更是导致商业银行不愿意付出评估与监督成本对于其实际开展状况予以掌握。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尝试,然而这一偶发不仅不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甚至会对正常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产生影响。

三、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将成本控制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之中

提升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水平需要将成本控制理念引入到财务管理实践活动之中,依托思想意识层面的转变去带动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也能为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建议城市商业银行结合实际对于财务管理成本支出进行预算和规划,明确财务管理相关资金的使用原则,使用规模,避免散漫的财务管理风气对于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产生过多负面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内部财务管理成本的控制也需要做好财务管理部门建设等工作,在财务管理部门建设中将成本管控理念进行普及和推广,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管控理念,依托财务管理部门将成本控制理念下各种对节约成本有利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进行内部扩散与传播。城市商业银行在内部更是要通过定期培训等方式对财务管理相关人员的综合财务管理素养予以提升,依托科学财务管理理念去开展财务管理活动也能为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做出贡献。

(二)结合实际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确立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要重视财务目标确立的相关事宜,特别是在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影响极为显著的背景下,避免财务管理目标确立不当而对于财务管理活动产生不利影响也应当成为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改革中的阶段性工作之一。建议商业银行在确立总体财务目标方向性正确的基础上赋予基层城市商业银行更多的财务目标确立权利,将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目标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运营实际相互联系起来,充分释放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开展的正向影响。在保障财务目标居于财务管理主导性地位且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这一基础上,城市商业银行业应当引入财务目标调整机制,结合生产经营变化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动,科学的对财务目标进行微调。避免机械而僵化的财务目标对财务管理活动形成束缚与制约。

(三)优化现有财务管理制度

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与财务管理制度具有密切联系,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也要从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着手。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制度与一般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间具有一定相似性,但金融服务机构这一特性也导致城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具备一定特殊性并与实际财务管理需求间保持协调。建议城市商业银行在对财务管理状况,财务管理资源以及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做出全面掌握的基础上重新对现有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调整与优化。首先,城市商业银行应当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调整与丰富,及时删除不合时宜的制度要求并将引入新的内容对财务管理制度予以丰富。其次,城市商业银行更是要以基本财务管理制度为中心积极进行财务管理制度的配套制度建设,诸如财务清查制度,财务人员考核制度的存在都将大大便捷财务管理活动开展与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

(四)完善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

完善财务管理的评估与监督体系同样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当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评估与监督体系缺位这一情形下,依托评估与监督体系对于财务管理中的散漫风气以及不当措施进行纠正也十分必要。城市商业银行可以将一般性企业的Kpi考核机制引入到财务管理系统之中,并对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工作成果进行多维度评估。在财务管理评估中重视财务管理责任制的确立和实施,保障各部分财务管理活动都能由专门的财务管理人员负责。与此同时,城市商业银行需要对员工激励机制进行调整,对于财务管理状况较好的员工个人给予一定激励,而对于评估不达标的财务管理主体也要给予一定惩罚。依托评估与监督体系对于阶段性财务管理成果予以掌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调整也是城市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稳步提升的内在要求。

四、结语

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关注于市场开拓及客户关系维护等于企业利润增长直接相关的管理活动,其更是要对财务管理这一一般性管理活动开展给予重视。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具备及时进行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能力与现实可能,及时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与解决也是其财务管理能力,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一般流程。商业银行更应当将财务管理改革作为整体改革中的一部分,将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作为一种常态化改革工作坚持下去。

作者:王荣单位:桂林银行柳州分行

参考文献:

商业综合体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市场体系;经营理念;流动性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7.1文献标识码:a

由于现实中不同国家的金融制度差异较大,因此很多研究认为,存在着不同的金融体系。一是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二是以法德日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因此美国英国的金融体制常常被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国、法国、日本则被称为是“银行主导型”[1]。在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银行流动性过剩现象在国际及国内双重诱因的作用下也呈现出日益泛滥之势,并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从2000年以来国内来看,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曾非常突出。这种流动性过剩不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运作能力提出了考验,还对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合理制定提出了挑战。

1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综合化经营的历程

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起步较晚。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之一的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开端。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进一步确认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是我国银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2002年底集中了中信银行、中信证券、中信嘉华银行和新诚保险的“中信控股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获得开办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2005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和中国证监会共同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允许商业银行直接投资设立基金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历程中的又一个里程碑。随后交通银行又先后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和交银租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了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

2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分析

随着中国电子货币与支付手段的逐渐更新以及其他各种金融市场工具的不断开发和增加,中国银行的现金漏损率在近几年开始逐渐下降,其现金需求比率也在随之下降。现金需求比例的持续下降减少了中国的基础货币,扩大了货币乘数,这就导致了银行存款来源的增加。现金需求比率的下降是造成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中国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渐进走势,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地向中国货币市场投放基础货币,或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干预外汇市场。由于获得中国人民银行所投放基础货币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这就使得巨额资金开始持续流入中国商业银行,进而为其创造了大量的流动性。迅速增加的外汇占款已经使得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之状况愈演愈烈,导致了中国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流动性过剩。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的持续进行,近年来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短期融资券为标志的企业债券市场重新启动,中国企业已开始向直接融资领域进发。虽然顺差规模较上年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但各项顺差总额仍然巨大,这与中国政府重视出口和保护国内产业的政策导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系列不够合理的政策导向导致了中国当前存在这种不够合理的贸易结构,进而使得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攀升,给银行的流动性过剩缓解带来较大压力。

3转变银行经营理念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

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深入发展,客户对于银行的服务需求也开始日益多样化,客户对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出了许多更高的新要求,集中表现为理财的新需要,表现为多样化、综合化服务的新要求。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关注质量效益的这种经营理念相适应,中国商业银行营销理念应逐渐转变,其营销的重点应由以前以产品为中心向为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银行的这种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助使客户获取更多的投资渠道,这在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自身流动性得以疏导,最终达到提高自身效益的目的。客观地看,信贷市场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主渠道。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在巩固传统信贷市场的基础上,应重视培育消费信贷市场、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贸易融资市场这几个市场。中国商业银行应该主动抓住社会消费需求转型这一良好时机,利用自身优势,推出多样化消费信贷品种,进一步加大消费信贷力度,并根据各种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来专门设计问题处理方案,并在风险体制以及业务模式上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保持中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大力发展中国商业银行在贸易融资市场的业务。中国实行的是银、证、保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这种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但这不等于说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就没有发展空间。中国商业银行应抓住其自身营业网点密集的特点,发挥各种优势来专门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适合不同企业、居民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应该把开发中间业务的重点放在信用卡业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资产管理以及国内保函、国内信用证等方面,积极参与对外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学习国际上许多成功银行的先进经验,参与银行的国际化竞争。中国银行不断开发各种新的中间业务,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拓展资金运用空间、改善收入结构,来真正疏导银行内部过剩流动性。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正处在综合化经营的初期,除了不断修订和完善《证券法》、《商业银行法》和《保险法》,还应该尽快出台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有效监管措施,适时推出《金融控股公司法》,从而扫清我国商业银行走向综合经营的法律障碍。对于综合化经营而言,金融分业制度下的金融监管模式已难以适用。通过调整现有的金融监管模式,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一起,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其中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可以对金融控股公司控制下的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管,而金融控股公司委员会负责审批金融控股公司的筹建和退出、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相关法律法规、监控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这样既能保证分业监管,又能顾及对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是适合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的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