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教育的起源十篇艺术教育的起源十篇

艺术教育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9:15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1

【关键词】社会艺术教育;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70-01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夯实丰厚的民族精神底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而得到大力的推崇和发展。幼儿处在教育的起始阶段,因此推崇和发展艺术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然而,现阶段艺术教育要在全社会推广仍存在若干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途径和对策:

一、健全社会艺术教育规章制度,层层分工贯彻落实

国家文化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指出,要把建立健全社会艺术教育规章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每年应给地方政府拨款从经济上给以支持,推动社会艺术教育的发展。各省、市、县(区)、乡镇农村也应成立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执行上级相关法规、制度,还应制订相应的细则和配套规章,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对教育行政部门、督导评估范围,完善艺术教育督导评估机制。上下级互相衔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促进社会艺术教育整体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

二、全社会关注艺术教育,遵循“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原则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和文化环境,从幼儿抓起,全体国民不分性别、年龄、学历等条件的限制,共同参与各项社会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当地资源定期开展有特色的各类演艺活动,以增进国民艺术修养,实现社会康乐、和谐的发展,注重大众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艺术融入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部分,人们的言行和公共场所及地域整体的氛围均可成为艺术教育的途径,达到提升民众生活品质的目的。

三、利用多种渠道进行社会艺术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艺术教育中,自始至终要抓住中华传统文化这个根。宣传、教育、文化、新闻出版以及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以对社会负责、对全民负责的态度,多出好作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和输送积极、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利用大众媒体的权威导向作用,将传统民间艺术与新闻媒介结合,它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四、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艺术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艺术环境

无论大专院校、以及省市中小学、幼儿园都应尽量利用校园场地、设施、师资、经费等学校资源,给予社区居民从事体育、休闲、学术、文艺以及社区服务等活动提供方便。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一批区县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提高全社会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为创设良好的社区文化艺术环境尽力。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应扩大视野,在文化下乡方面尽量拓展活动空间,充分利用当地传统节日、庙会与基层文艺团体联合实施文艺联动,以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主要内容,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现代文艺的先进成果。这种文化互动,对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增强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团结群众的凝聚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稳定农村基层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搭建良好的社会艺术教育平台

各级政府应结合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一些乡土艺术内容,将社区艺术资源带入学校艺术教育,如开发利用编艺、乐舞、曲艺等艺术资源。充分调集社区各种艺术资源,为市区县、各级各类学校以及校外教育机构聘任专业的艺术人员、老艺术家兼任学校艺术教育的辅导员或艺术活动的顾问,指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面向社会的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艺术活动。学校艺术活动要和社会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观摩、演出、展览等活动。学校与社区加强联动,形成社会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社会艺术教育大环境。优化艺术教育环境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泛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环境等一切文化艺术资源,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在全社会普及和推广艺术教育,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复杂的。只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从幼儿抓起,才能共建协调一致的社会艺术教育环境,使国民艺术教育取得好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艺术课程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2]田晓红.浅谈艺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价值体现[J].青春岁月,2015(11).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2

[关键词]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民间艺术教学实践

一、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改革开发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高等教育的发展重点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地方高等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内涵建设,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最有效载体,在促进全面发展、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在国外一流高校是公认培养第三代科学家的必修课程。目前地方高校对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也存在在诸多问题。

1、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艺术门类在课程体系中的布局不合理,存在着需求与条件、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而且越来越表现出个性化发展的倾向。地方高校艺术教育中艺术门类比较单一,如何满足大学生对不同门类艺术的学习欲望,对于教学环境相对落后的地方院校,这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急需丰富教学资源,完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1]

2、地方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缺乏,教学内容选择面狭窄,缺乏吸引力。课堂教学是高等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形式,但是,地方高校无论艺术教育设施、师资力量、艺术氛围等都难以与重点高校相提并论,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比如当地文物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民间艺术资源、民间艺人手工作坊、民间艺术家等等。

二、艺术教育中渗透地方民间艺术元素的可行性分析

江西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民间艺术资源形式丰富。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意蕴和赣派个性特色。例如:婺源三雕、湘东傩面具、南昌瓷板画、鄱阳脱胎漆艺、乐安蛋壳雕和瑞昌剪纸等民间工艺,写实尚意、巧夺天工、制作精良、驰名中外,被世人视为珍宝;安义、乐安的古村落等民间建筑,颇具特色,在建筑史上奕奕生辉。表演艺术异彩纷呈,有采茶戏曲、戏剧、歌舞、歌谣、器乐等;尤其是采茶戏曲,更是形式多样,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此外,还有民间楹联书法等,也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先民自秦汉初迁入后,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融,对江西民间艺术的发展以及特色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客家民间艺术已享誉国内外。但近年来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部分年轻人包括在校大学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土”的东西,不如西方“洋”的东西。江西民间艺术的传承普遍存在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迫切需要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起这一重任。

大学生艺术教育与地方民间艺术融合,一方面形式多样、蕴含深厚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可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地方民间艺术,可以唤起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记忆、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情感,热爱本土艺术,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学习和继承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使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2]

三、艺术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元素的教学策略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门类多样,民间艺术渗透到艺术教育中的目标不能仅满足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不能仅把教会学生一两样艺术技巧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和创新运用,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语言、符号或精神反映到学生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去,这才真正体现了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真谛。[3]所以其教学策略要重点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来展开,在科学、合理性基础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有效进行渗透。

第一,结合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薄弱的特点,适当补充设置一些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课程,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民间艺术息息相关,民间艺术中呈现的思想、意境往往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通过地方文化与相关民间艺术比较的讲解,可力求让学生能够透过“艺术现象”看“文化本质”,领会和掌握民间艺术中的博大精深的艺术语言。

第二,在进行地方民间艺术传授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多以互动实例的方式来进行,让民间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互动案例的展开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创作,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针对民间艺术知识应长时间学习的特点,所以除了集中设置课程外,还应该让民间艺术学习分散、分流到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不定期的邀请地方民间工艺大师、艺人举办一些讲座、论坛,以此来丰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民间工艺大师、艺人的艺术气质,增加学习的乐趣。[4]

第四,在民间艺术教育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适时地结合不同民间艺术创作方法的特点,将民间艺术知识与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融合,可以设想出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方法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切入点,使两种知识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民间艺术过程中学会懂得开发创新运用的最好办法。

第五,注重进行民间艺术课题实验作品创作,并提供相应学生作品展示的平台。民间艺术教学过程中可大胆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民间艺术作品创作,并积极收集学生创作的民间艺术作品定期公开展示,这样既可以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给学生交流的平台和成功的体验,又可以给学生全新的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民间美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创作过程中既能自觉的调动手、眼、脑来收集、了解、分析与民间艺术作品创作相关资料的同时,又自觉的探寻民间艺术的根源和了解本土文化的发展脉络,这对学生提高民间艺术知识的积累是非常有益的。

高等学校是培养未来精英人才的基地,高校的大学生应争做文化艺术传承的使者,因而对他们进行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通过对其民间艺术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和视觉审美能力,让大学生真正懂得民间艺术是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的珍稀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而继承和发展民间艺术,守护好我们这个时代最具民族色的特文化底线和情感底线。

参考文献

[1]崔锦,王鹤.民间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李玉.中国民间美术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3

一、网络环境下的艺术教育特点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人类日常交流、生活和工作的方式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不仅拓展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目前,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现代化的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教育教学手段,具有传统的教学模式所无法取代的优势。首先,网络为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对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也引起了教师对自身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思考。随着网络在现代化教育中地位的不断提升,网络对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众所周知,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觉在艺术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视听艺术”的角度来说,网络就可以为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资源,在全球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使艺术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网络为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了传统的课堂中所不具备的视听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课堂教学,师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参观、欣赏世界上的著名的艺术品、艺术画廊、艺术馆等。不同国度的艺术家的个人视频演讲,大型的现代的新媒体艺术展览,行为艺术家的街头表演等等艺术资源都可以被运用到艺术课堂的教学中。艺术教学拥有这些形象且有感染力的教学资源,课堂的艺术氛围将更加浓郁,学生在这种浓厚的艺术空间中,人文艺术素养必将潜移默化地得到更好的陶冶。同时,网络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艺术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走进“艺术的殿堂”,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总之,这种可视、可听,甚至可触的艺术教育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同时,也导致了教师对于自身定位的转变。教师从传统的以文本知识为支撑的传授者变成了引领学生走入丰富多彩“艺术殿堂”的领航人。网络为现代艺术教育教学所提供的丰富的、形象的艺术资源,可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拓展教师的教学资源空间。其次,网络为艺术教育提供了灵活的教学方式。网络艺术教育打破了传统艺术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师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艺术教学常常受到场所、时间、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堂设计完美的艺术课仅仅因为场所的限制,有可能使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而信息时代的网络艺术教育为我们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提供了条件。教师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可以随时随地带领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参与当代新媒体艺术活动,甚至与艺术家面对面地分享艺术见解。在这种自由、开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探讨艺术问题,评论艺术作品,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质性的改变。学生从过去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主动参与到艺术创作、欣赏和评论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网络也为艺术教学的互动和延伸提供了可能,即使学生是在课堂以外也可以主动学习艺术知识。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艺术作品、交流艺术见解的平台,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将自己创作的艺术作品到网上,并通过论坛、微博、博客等方式与外界进行交流。另外,网络的检索和查找功能也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建构起整体而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体系。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使艺术教育教学的方式更加灵活和丰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最后,网络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新型的师生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地增加,博物馆、美术馆、电影电视等视觉影像造就了许多无形的教师。课堂上教师的文本讲授已经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艺术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灌输者,而是成为整个艺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氛围下,师生关系的双边性加强,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又重视了学生的学,学生不再是理论知识的“接收”对象,逐渐转变成了教育过程中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和自我教育的主体,进而成为新型教学观中的主体。网络改变了教师是课堂的唯一主角的方式,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的方式必然被革除,师生将在形象、生动、活泼的艺术氛围中,平等地进行情、知、意的交流。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更多的是观察,同时也避免了完全“放任”的状况出现。在具体的课堂互动中,教师要成为教育的促进者,并且注意从学生的作品中体验与思考学生的思想,以遵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材施教。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网络的语境下更加平等,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

二当代网络环境下的艺术教育课堂教学

网络在常态艺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如最初只是简单的e-mail通信、计算机辅助教学网页运用,后来则用网络来调控教学活动、传输教学内容等。网络在艺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深入,其运用方式一般呈现为以下两种模式:一种是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以网络为学习平台的教学模式。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网络在最初仅仅作为辅助常态美术课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的运用就是在多媒体教室的母机上连接终端设备,并通过终端机连通校园网或其他局域网上的子机,从而实现美术教案、课件和学生作业的资源共享,同时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实现教学的无纸化和共享化。网络信息的视听资源大大地丰富了艺术教育的课堂,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盛宴”,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使艺术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杭州市某小学调研期间,了解到该校的每个教室都配备了“智能电子交互白板”。这种电子白板能够使用从互联网下载的教学数据,并能加以注释、编辑,还能综合运用声音、图像、文本多种模式,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实践证明,它在开拓课堂内容、促进合作、提高教学成果等方面收效显著。“以网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模式”进一步的发展是“网络教室”环境下的艺术教学模式。随着网络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程度进一步加深,这种模式能够将在课堂学习的成员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师生人手一台电脑,构建了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机与学生机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互动。教师可以随意选定某个学生机的屏幕画面,并且可以与任意一个学生机进行语音交流。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功能进行呼叫和提问,而教师也可以对某个学生机的提问进行单独的语音和画面创作的辅导,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增加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丰富了学生学习创作的方式。此外,教师的个别辅导也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教学模式。网络在给艺术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资源的同时,也会给一些判断力不完善的青少年学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于是,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学科教学网站就显得非常必要。这样的网站应该是在对不必要的甚至是负面的信息进行过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艺术教育网站为例,它除了提供大量与艺术教学相关的课件、教案等信息外,还应该是人性化的展示、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在相关教育技术人员对繁杂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之后,这种专门的教学网站才能够直接地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网络信息过度开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促进了师生在新一轮的艺术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成长。由于网站具有24小时开放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限制,从而使师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自由,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网络的在线作品展示功能和多元评价功能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发挥。课堂学习、课后讨论和互动评价等在网络学习平台之中形成了一个整体。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连贯性。同时,网络成长档案袋记录的学生学习成果,使学生的学习成长清晰可见,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建构。总之,艺术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运用促成了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专题教学模式的生成,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建构,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进而促进了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4

关键词:赣傩;美术资源;艺术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J8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68-0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赣傩民俗美术资源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遭遇了深刻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审美价值观的侵入,将赣傩文化排挤到边缘境地,其承续呈现出衰败和消忘的状态,一些赣傩文化的创作主体渐趋边缘化、老龄化,其艺术因老艺人的故去而面临失传。随着经济结构、文化结构的变迁,面对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现实境遇,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开展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究竟将往何处去的求索和思辩。赣高校中的现代艺术教育,对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承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理应担负起承续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赣傩民俗美术资源作为江西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挖掘、研究并应用于高校艺术教育意义重大,它不仅有利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资源的补充和完善。本文试就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在赣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价值略述浅见,就教方家。

一、为赣高校的艺术教育增加新的精神动力

博大精深的赣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数千年的积淀承续,集合多元文化的精髓于一身,是赣鄱先民超越自我、征服自然的生存智慧,蕴含着赣鄱先民精神造物起点和逻辑思维模式的印痕,反映了赣鄱大地历史文化的恢弘气度和深邃底蕴,漫长的赣傩嬗迭史就是一部赣鄱先民与客观世界抗争、融合、超越的生活史,其嬗迭的过程无不渗透着勤劳智慧、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勇于跨越等积极的精神内核。如能摒弃赣傩的封建迷信倾向,赣傩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赣傩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其优良传统和超越自然的精神写照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将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导入赣高校艺术教育,赣傩民俗美术资源有效融入到学术研究、课堂教学,学生在学习感悟赣傩美术资源的相关形态、图式、内涵、特征的过程中,必将受到博大精深的赣傩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传统艺术的情感,激发他们对民族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关注。再者,学生运用赣傩民俗美术资源为素材进行艺术创作,将其进行再创作,以可视化的形态将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形态意指和精神图景鲜明直观地展示于众,既能让受众感受到赣傩文化独特的艺术意蕴,满足受众的多元的视觉诉求,丰富和陶冶受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唤起受众对远古时期人们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核的想象,从而鼓励和影响受众的精神世界,以此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与道德素养,达到弘扬民族精神之目的。

二、赣傩民俗美术资源是赣高校艺术教育的宝贵素材

赣傩形态原始、古朴有致,历经数千年的积淀,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而享誉海内外,其美术资源具有独特的艺术气质,震撼的视觉艺术形态标示出明晰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折射出赣鄱先民独特的审美情趣、艺术观念和思维轨迹,其视觉语言能唤起受众强烈的远古意蕴,引发奇妙的视觉幻想,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如此富有魅力的美术资源,是赣高校艺术教育的宝贵素材,如若有效运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引进课堂,可以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对赣鄱民间美术的鉴赏力和判断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二,通过接触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可激发学生对民族本土文化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唤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其三,由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赖以生存的乡土语境的深刻变化,其很多艺术式样呈现失传或消失的危险境地。面对如此境地,将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引进课堂,向学生播撒传播的种子,为本土美术资源注入新鲜血液,有助于抢救民艺,使其有效承续。笔者认为,由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民族性、艺术性、独特性等特点,适合走进艺术教育的课堂,是赣高校难得的艺术教育素材。

三、承传开创赣傩民俗美术资源

文化传承重在教育,赣高校对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承传开创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博大精深的赣傩民俗美术资源为艺术教育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以及莫大的启发和滋养,理应成为赣高校艺术教育的组成部分。将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写进教材,引进课堂,让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感悟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独特艺术魅力,全方位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优良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厚情感,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热爱,以此促进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传播与传承。再者,发挥学校的“智库”功能,深刻领悟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深刻意蕴,在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趋势和审美诉求的前提下,将其再创造、再创新,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呈现时代新风貌,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开创”便有了可能。

四、发挥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特色优势与识别优势,创作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艺术作品

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教授、著名的艺术教育家格哈德·马蒂亚斯曾说过:“真正的艺术应源于本民族文化的特性与根基”。此语清晰简练的概括了民族本土文化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独特的艺术特质恰好可以达成非同寻常的视觉交流与传达,由此准确表明自我区域的文化身份。赣傩民俗美术资源走进赣高校艺术教育的课堂,学生通过深入领悟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形态意指和精神图景,将赣傩民俗美术资源与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有效嫁接,创作既具有“本土特色”又具有“时代感”的艺术作品,充分发挥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识别优势,满足受众独特的审美诉求,以此突出地域特色,彰显赣鄱魅力,为江西形象和江西企业增加高经济附加值,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赣高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江西,毕业后又大部分服务于江西,鉴于此,学生对于赣鄱大地的民间美术定会带有亲切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保证了学习效果的有效性。毕业后的学生由于在校期间对赣傩文化的熏陶与学习,为赣傩文化的承续与产业开发积累一定的人力资源,有助于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承传开创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赣傩民俗美术资源面临衰败和消忘的境地,赣高校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赣傩民俗美术资源走进赣高校艺术教育的课堂,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有机会接触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唤起学生对赣傩文化重视与保护意识的自我觉醒。明晰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导入赣高校艺术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及其必要性,让赣傩民俗美术资源和谐地纳入到赣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从而促进赣傩民俗美术资源的承传开创。

参考文献:

[1]杨广敏.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的价值[J].集美大学学报,2007,(01).

[2]江严冰.江苏民间艺术素材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价值[J].美与时代,2008,(06).

[3]刘昂.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0.

[4]宋心果.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开发利用研究[J].文艺生活,2012,(09):161-152.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5

论文摘要:后现代艺术观念既影响着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深深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无论从美术教育理念、还是从美术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和结构模式方面,它都对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现代艺术是在西方艺术界出现的一系列艺术现象。它改变现代艺术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创作理念,而提倡艺术走向社会,贴近生活,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把多元化作为核心的后现代艺术观念一开始就渗透到了西方的美术教育中。在现代美术教育改革中,其发展趋势表现为倡导以人为中心,强调美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美术能力,强调美术教育让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材料包括声、光、电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些都与后现代主义所呈现的普及化、生活化、多元化、解构化等特征是分不开的。在此影响下,西方各国家出现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如90年代初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提出了“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力图通过美术教育挖掘个体的潜能达到全面发展。同时,强调扩展美术学习的领域,把美术与各学科联系起来,在学习方式上强调主动探究,形成综合全面的美术教育。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影响下的西方美术教育,也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影响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艺术是人的内部生命的表现,也是人的本能,要培养充分和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开设艺术课程。”在现代全球化与多元化充斥的教育环境下,我国的美术教育更是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后现代艺术观念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

(一)对美术教育改革理念的影响

后现代艺术观念倡导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消解了文化的中心论,强调文化观念多元并存,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表现在:首先,强调统整的课程观以达到培养人的综合艺术能力,强调“以生活技能为本(而非美术制作技巧)代替内容为本的课程,并强调课程的统整”。闭在美术学习中让学生去了解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艺术遗产,并了解这些艺术的生长环境,以及它们是如何产生的,怎样才能学会艺术等。这种多视点和多方面的求索,能使学生自觉地回到艺术的生长环境,从而使艺术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断保持下去。另外,美术教育改革强调人文性的学习。21世纪,随着信息化、数字化年代的到来,理性和感性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偏离了自然,人们认识到艺术是理性和感性趋于平衡的途径,因此,在美术教育改革中,人文性的学习被高度重视。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在人文性的学习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使个人感情和整个人类的情感源泉联系起来,个人经验与人类的丰富经验接通,以促进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所以在课改中“不以单纯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试图改变艺术教育中学生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技能的方式,把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原到一种完整的艺术情境中,或把一定的知识技能渗透到某个人文主题中,让孩子围绕该人文主题展开轻松愉快的学习”。闭人文主义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技巧的掌握和人文主义关爱精神和审美价值感的提升。其次,注重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以达到完美人格的美术教育思想。后现代艺术观念“追求一种更完美的现代性,期望人的行为更具合理性”的观念影响着美术教育观念,“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的主导思想,美术教育改变了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思想,提倡以‘培养人的个性,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曾提出“通过的艺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人,把美术教育作为引导儿童发展的工具,从而培养儿童的个性,达到完美人格的塑造。在我国的美术教育改革中也特别强调人格的培养,并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促进他们创造能力、审美能力等的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对美术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改革的影响

“20世纪初以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让位于更为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系统和网络,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后现代艺术观念也影响着我国美术课程内容和结构的变革。200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包括普通学校美术课程标准;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4年初,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条例”进行了修订。其中指出美术教育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而实施综合、探索的学习,必须要扩展美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包括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信息化资源、教师资源,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提高美术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在课程改革中,把“统整的建构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汲取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并从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

1.强调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后现代艺术是综合的艺术,现代美术教育已是综合的教育,美术课程改革也主要以综合性为原则,从传统的分科走向综合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学科观念,以综合的学科观念而代之,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逐步使学科门类达到综合。基础美术课程资源的改革同样受到影响,进人21世纪,美术课程资源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注重美术学科内容的综合。在课程设置上,强调消除对于实用美术的轻视,将“工艺美术、现代设计”与强调审美的精神功用的“纯艺术”结合起来。

3.对“过程”与“技能”的同时并重。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把美术课程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看作是同等重要的,美术课程资源也并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并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

4.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达到人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则主要体现以素质教育为依据,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美术的能力,改变过去以美术知识、技能为内容标准,而充分体现美术的情感性;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让美术课程和生活、自然紧密联系起来。

总之,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世界、乃至中国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它的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设计一种更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成为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焦点”。

二、扬弃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促进中国美术教育健康发展

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对世界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世界各个国家的美术教育改革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同样也推动着我国21世纪美术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然而,后现代艺术观念是在西方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一种理念,是西方社会矛盾的产物,而我国的艺术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人文传统,美术教育在这两种文化观念不断冲突的情况下,应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汲取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中合理的部分,推进美术教育改革进程。另一方面,我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管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与西方国家相差甚远,后现代艺术观念作为西方的产物,我们应该合理地吸收其优点,找到适应我国美术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以指导美术教育改革。因此,在汲取西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同时,笔者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从合理性方面看,它确实能让人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危机有清醒的认识:例如对自然资源的过分掠夺、物欲膨胀而导致的人文精神价值的失落等等。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对现代化发展有一定的约束意义。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深刻的矛盾和严重的弊病,不仅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就是对于当下的社会文明、现代教育,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首先,后现代主义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一向被认为是崇高和高雅的艺术打上了当代商品经济的印记,因而失去了美的崇高和独立的价值。后现代艺术对古典艺术、现代艺术的冲击,导致崇高和理想的衰落。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在后现代主义的浸淫下变得相当模糊、淡化,这就难免导致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社会大众文化素养的低俗化。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复制性”导致“快餐文化”的泛滥,使千锤百炼、呕心沥血的文化力作和精品的出现,变得几乎没有可能,个性、创造力、批判热情、现实精神都消失殆尽。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6

关键词:绘画;雕刻;剪纸;传统文化;奠基

国内外关于“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有关的课题研究和论文也比较多。中国民间绘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艺术中的珍品。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逐步发展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生活韵味的民间现代绘画艺术。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绘画、雕刻、剪纸艺术的特点。因此卓尼地区进行“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很有必要。

一、卓尼地区进行“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

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的必要性对于卓尼藏汉杂居特殊地域,民间蕴藏着丰富的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资源,关于“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还是个空白。发达地区绘画艺术教育实践开展得比较早,成果鲜明,而民族贫困地区学校绘画艺术教育还相当滞后,因为受经济条件、地域的制约,卓尼藏区民间传统绘画艺术资源在学校艺术教育中未能被重视和运用,使卓尼民族民间绘画艺术在学校教育中缺失。藏族地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等艺术文化正面临着消逝的危机。“家乡美———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在美术校本课程中的整合运用研究”对传承、发扬和保护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卓尼藏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刺绣等艺术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搞这项校本课题的目的是挖掘和开发本地区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资源,形成一定的绘画教育体系,将其资源有效地运用于美术教育校本课程中,使学校绘画艺术教育贴近民族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并且对学生起到“家乡美”人文教育,提高青少年学习绘画的兴趣,为传承和发扬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起一定的奠基作用。

二、“卓尼民间绘画、雕刻、剪纸艺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见证,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5个方面,即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里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与艺术密不可分,可纳入艺术研究的领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是高校艺术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是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在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和流失的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文化传统和民族记忆,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大意义。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任何外部的“越俎代庖”式的保护,都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重塑民族的“文化自觉性”,让人民真正了解、热爱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根本之道。“年轻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关心、关注和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到这项工作的社会成效,也关系到保护工作的未来发展。十多年来我国的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批批优秀的年轻的项目传承人不断涌现,他们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成果都令人惊叹。更多的年轻人是从尊重、关心、关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层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同样是可喜的现象。年轻人的关注、参与,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希望所在”。高校是年轻人群最聚集的地方,大学生是最具有创造力、创新力、创意性的一个群体。如果能让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之中,发挥他们的所学所长,使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关心、关注,并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挖掘、研究、整理、保护和传承等一系列工作之中,势必大大推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同时,引导大学生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等都有极大的帮助,有利于高校办出特色,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正是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比如地处浙西南丽水市的丽水学院,是当地唯一一所地方本科高校。丽水民间艺术资源极为丰富,且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重的民族地域特色,有很多文化品牌已成为国宝。全市已有青田石雕技艺、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松阳高腔、畲族医药、景宁畲族“三月三”、畲族民歌、青田刘伯温传说、青田鱼灯舞、庆元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遂昌昆曲十番等11个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8月,丽水被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全国首个综合性的地(市)级“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市在2003—2006年开展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发现并整理了民间艺术项目558件,其中造型艺术190件,表演艺术317件,民俗类项目51件;在2007—2008年的“非遗”普查中,又发现“非遗”线索达212068条,调查项目达18个门类16956个。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代艺术教育的宝贵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是这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高校根植于地方,是地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应当发挥自身文化传承的职能,主动服务于本土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让本土文化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但可以拓展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促进其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可以延伸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教育功能,实现其当代价值。当前国内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学科正在逐渐发展完善,以非遗资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作为该学科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加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可行路径。

(一)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

“文化自觉”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费孝通在反思一生学术研究时,提出“文化自觉论”。他主张每个民族都要通过文化自觉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他人的文化,找到本民族文化的“安身立命”之地。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目前,国内高校在对公共艺术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认识上还有待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往往偏重于正统化、专业化教育,而忽视了本土民间艺术教育。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缺乏价值认知,大部分高校还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教学资源纳入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体系,导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脱节,无法形成合力。因此,可将本区域内的非遗代表作名录循序渐进地逐一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每一项非遗项目的表现形式、艺术语言、生存方式、文化关联等有准确的认识,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对非遗项目进行认知、理解、研究、传承,并逐步形成保护自觉。在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倡导“文化自觉”,使得传统文化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功能,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同时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艺术教育建设发展相互和谐统一。

(二)合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体系

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地位,构建有区域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依托非遗资源的所在地域优势,通过对所在地域非遗资源的发掘和整理,提炼出其中具有教育功用的理论和技法,制定有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学计划,分步骤地调整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建构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公共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内容更加生活化、地域化、本土化,并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有效传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应走出狭隘的纯粹艺术本位误区,在内容上走向综合化,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进行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开展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的艺术素养教育。将本区域内涉及民间文学、民间工艺美术、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与杂技、古代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非遗项目纳入教学课程结构。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地区非遗资源极其丰富,民间文学就有浩如烟云的故事、传说、歌谣、谚语,如:丽水的陈十四夫人传说、青田的刘基传说、龙泉的高机和吴三春传说、龙泉窑传说、庆元的香菇传说、松阳的叶法善传说等;民间工艺有青田石雕、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丽水根艺、云和木制玩具、遂昌黑陶、遂昌竹炭、景宁畲族彩带、景宁畲族银饰、景宁畲族服饰等;民间表演艺术有松阳高腔、庆元和景宁菇民戏的处州乱弹、缙云处剧、莲都夫人戏和茶灯戏、遂昌昆曲十番、石练台阁和茶灯戏、缙云钢叉舞和叠罗汉、青田鼓词和鱼灯舞及百鸟灯舞、云和包山花鼓戏、龙泉木偶、景宁畲族歌舞、处州板龙以及全市各地的龙狮表演等;民间美术有缙云的河阳剪纸、遂昌剪纸、丽水华夏折纸、松阳驱邪巫画等;古建筑艺术有处州廊桥、缙云河阳古民居、松阳石仓古民居、丽水通济堰等。围绕这些非遗项目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系列课程的开发,可以极大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队伍比较年轻,教师大多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比较注重技能培养,轻视理论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足。要把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鼓励教师申报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积累,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学术含量。通过科研反哺教学,打造一支教学和科研双优型的教师队伍。

(四)整合资源,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

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以往在思路及方法上都比较单一。如采用记录、建档等措施,将影像资料、书面资料作为历史的记忆保存下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完全可以采用当今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是一个全新的、有效的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和途径。高校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非遗资源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留,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没有开展资源数据库建设的高校,也可通过实现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共享的方式,使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用以丰富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再者,数据库建设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与服务平台,也能更好地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并使之成为开拓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视野的重要方式。

(五)走向田野,走进非遗,进入实践

将非遗教学与田野采风、教学实践相结合,让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与内涵丰富的传统民间艺术直接对话交流,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利用教学实践周组织学生到各地开展采风活动,学生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利用节假日走进田野,走向民间学习,了解民间传统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掌握民间艺术原生形态,撰写调查报告,汇报田野工作成果(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展示),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检验和提高,而且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有效推进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并且,可以此为契机挖掘自己家乡的非遗项目。

(六)搭建以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行校园表演活动,通过在学校的宣传和表演,激发广大学生对非遗的关注和兴趣;利用活动、论坛、讲座、专业性研讨等形式开展第二课堂,加深大学生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提高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高校文化的引领辐射作用,与地方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建立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多向交流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互动共赢,共同开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新模式。

三、结语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8

文章在对社区艺术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以及其现状与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艺术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建立健全社区与高职艺术教育工作机制;整合资源,构建校社一体的社区艺术教育体系;建立适应社区各类艺术教育需求的经费保障机制;创新社区艺术教育合作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艺术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服务于社区教育的高职艺术教育质量。

关键词:

高职;艺术教育;社区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中各类人群共同生活聚集的社区建设也日臻完善。社区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社区群众对文化艺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艺术教育由于其应用性显著等特点,较为契合社区群众的艺术需求。为此,笔者试图结合社区艺术教育需求与高职艺术教育供给,探索出高职艺术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

一、社区艺术教育的需求分析

城市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城市区域内,由一定规模、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职业人群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接受社区教育的人群,可以按照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来分类,他们对社区教育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两个群体是社区艺术教育需求的主体,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的文化课教育,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的非普及性定位,对未成年人的个性艺术发展较少顾及,因而课后在社区教育平台,未成年人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较为旺盛。对于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由于不再受工作时间限制,从距离远近考虑,更乐于接受家门口社区层面的教育培训,通过在温馨的家庭式氛围里学习一些文娱技能,既能充实闲暇时间,也能怡情、怡性、怡心,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慰藉。对于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人群,社区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也有所不同。从事管理工作等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对艺术教育的专业性、复杂艺术形式的需求较多,而其他人群则对简便易学且普及性强的艺术技能需求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对艺术教育的期望则体现在艺术门类的系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上。

二、高职艺术教育的供给分析

艺术教育是高职公共通识教育。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基础的艺术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艺术技能,初具审美能力,使其成为具备较高艺术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难看出,培养高职学生艺术素养的教学目标定位,与社区艺术教育的初衷在诸多方面具有共识。比如,高职院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设艺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修养,而不是以此为谋生手段。因而学生选择的艺术门类是根据个人情趣自愿选修的,不受传统考核评价的束缚,随性而为。这和社区那些接受艺术教育的人群的初衷不谋而合,这是高职艺术教育能够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介入基础。同时,高职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主要是教授学生艺术通识和基本的艺术技能,凸显其应用性和文娱性,这恰恰能够满足社区人群接受艺术教育的实用性需求,这是高职艺术教育能够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介入内容载体。目前,高职院校除了面向学生办学,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职教艺术资源,加大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力度,既能统筹整合艺术教育资源,也能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这是高职艺术教育能够服务于社区教育的介入物质保障。

三、社区艺术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社区教育是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开展旨在提高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成员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近年来,社区着重在维稳、安全、医疗等方面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对社区的安全稳定、日常生活秩序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这仅仅是社区基础层面的教育,未能及时跟进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而恰恰是在群众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加强引导群众参加适宜的艺术教育活动,无论是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还是营造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氛围,其效果都不容小觑。

(二)社区艺术教育的工作体制欠缺

爱好艺术的群众大多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选择社区的某个区域开展自娱自乐的活动,这种情况显然属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者、无固定场所、无必要经费、无授课教师、无稳定的时间安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闲散自得,但按照社区建设的规范化标准要求,难免显得有些凌乱且无政府主义。究其原因,主要是社区管理机构对此类教育活动缺少工作体制与制度安排。

(三)社区艺术教育呈现零散化、碎片化

社区是个大家庭,聚居在一起的各类人群人才济济。但出于各种原因,自发自愿形成的小圈子阻碍了小区内教育资源的统筹安排。可能是同样的艺术门类、受众人群和艺术水准,由于未能在社区这一平台下统一开展艺术教育活动,难免会出现时间冲突、地点冲突、人员冲突等情况,显得社区内部零散化、碎片化,也不利于营造社区整体的文化艺术氛围。

四、高职艺术教育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社区与高职艺术教育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要依托社区管理委员会这一平台,指定专人担任社区教育管理协调员,对内征集社区群众的艺术需求信息,建立学员相关的教育学习档案,安排教育活动日程,对外联络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团队,在高职院校内部由继续教育培训部牵头,制定社区艺术教育的培训规划、课程、师资及其他资源配置方案。通过社区管理人员总牵头,统筹协调财政、教育、文化等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将人员、经费、场所等教育资源信息汇总、归类、梳理,分类安排实施社区艺术教育活动,形成高效的高职艺术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动工作机制。

(二)整合资源,构建校社一体的社区艺术教育体系

教育场所资源可以由社区管委会牵头摸排所辖各个小区的活动场所,以及辖区内幼儿园、学校等校园场所,通过与小区物业公司、学校的协商,将分散的活动场所统筹安排使用;师资教学资源,可以以高职院校的艺术教师为主体,遴选社会上的高水平艺术人才,以及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办学机构等师资,搭建社区艺术教育人才库;经费及教育需求信息资源,可以由社区内部形成群众自治的文艺社团来管理使用并公示,并加强同职教中心、老年大学、文化馆、博物馆、技能培训机构的联系,互通有无,实现校社艺术教育的无障碍衔接。

(三)建立适应社区各类艺术教育需求的经费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要健全政府投入、社会捐助、学习者合理分担等多种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对于有广泛需求的基础性艺术教育门类,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协调文化部门向高职院校定向定点招标购买,由高职院校结合艺术需求以项目管理的模式,组织学校艺术教育资源提供艺术供给服务,让社区群众免费接受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以加强服务社会能力为契机,主动选派艺术教师到社区开展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客观上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赞助出资或设立社区教育基金的方式,高职院校针对企业、社区群众双方需求,开展公益性与效益性兼具的艺术教育活动。针对社区群众个体的差异化需求,还可以由学习者适度交费来实施精准艺术教育,来满足其个性化的艺术口味。

(四)创新社区艺术教育合作形式

对于青少年社区艺术教育,要着力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力促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走出校园,走入社区,全方位、全时段持续发挥团学组织的艺术教育引领作用。对于需要提升艺术职业技能的受教育者,要着力结合再就业、扶贫的工作安排,由政府购买艺术教育产品,提高弱势群体的生存技能。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社会实践,要着力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还能锻炼教师艺术实践技能的活动,达到群众喜欢、教师锻炼的双赢效果。高职院校还可以运用商业化的合作模式,以各种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载体,既让群众获得了艺术享受,也扩大了资助企业的知名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艺术教育活动

艺术教育以情感为纽带,是知、情、意等因素的和谐统一。因此,社区艺术教育要围绕孝、善、美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开展适度得体的教育形式。要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扩大社区艺术教育的影响力,艺术教育活动以群众的艺术才华而出彩,群众以参加了品牌艺术活动而荣耀。高职院校要以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社会性实践活动和综合性艺术比赛等为载体,组织社区文艺社团常态开展诸如参观游学、话剧、摄影、美术、文学、辩论、演讲、诗歌朗诵、主持人大赛、歌舞、、篆刻、集邮、戏曲、书画、花鸟、垂钓、收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文会友,以艺交流,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居民的美学修养。还要根据群众个体差异和群体特征进行分类艺术教育规划。针对老年人的艺术教育,应以艺术沙龙、读书会等形式,开展居家装饰美化、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文化项目及亲子艺术活动等,丰富其审美体验,提高其艺术技能;针对中青年人的艺术教育,应以工艺制作教学、展览、参观等形式,开展布艺、绣花、编织等工艺制作,健身操、瑜伽等体验式学习,达到休闲娱乐放松的目的。

(六)不断提高服务于社区教育的高职艺术教育质量

高职院校要以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目标打造高职艺术教育。常态化就是要经常在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活动,有牵头组织机构,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有适宜的场所和硬件器械。规范化就是要使各种艺术教育活动有组织、有规章、有监管、有评价,流程合理,管理有序。专业化就是要努力使艺术教育活动的层次、水准达到一定专业水平,提高其科技含量,摒弃低层次、庸俗、平淡的格调趣味。只有提升高职自身艺术教育水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区教育。同时,要注重加强社区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运用信息化传媒手段,创设一些形式灵活、易于传播、乐于接受的优质艺术网络教学资源,使高职精品艺术课程在线上线下、社区内外广泛融入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使社区群众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社区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总之,在终身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职艺术教育与社区教育互动合作,既是沟通、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拓展办学空间、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有力抓手。高职院校只有主动作为,瞄准社区教育的空档与短板,做到艺术教育的精准服务供给,才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高职办学潜力契合职业教育的初衷。

作者:叶秋美单位: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敏,刘华富.老年人社区教育培训潜在需求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的实证研究[J].成人教育,2016(8):41-43.

[2]张群,杜佩莲.试论高职教育对社区教育的介入[J].教育与职业,2007(8):28-30.

[3]邢泽宇,郎益夫.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模式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5):55-58.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9

关键词:云南;民间文化;高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32-02

一、地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现状

地方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为地方中小学培养优秀的师资力量。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以传统的课程标准为依据,课程设置长期沿用固定的课程和教材,偏重于造型基础的训练;例如:素描、色彩等课程占据了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缺乏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同时也忽视美术教育对文化的传承作用。这种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技能的传授,缺乏地方特色和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导致毕业生就业后在基础教学岗位上不能很快的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席、教育家托斯顿・胡森认为:“第三世界国家大学的课程通常都是依照欧洲人的模式依样画葫芦。这种‘欧洲中心式’的体制一直阻碍了上述国家的大学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阻碍了他们寻求自己的文化根源。”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差异;一个模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各种实际情况。国家教育部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中指出“艺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地方院校作为美术师资的主要来源,在改革发展中必须引入地域文化的因素,打破单一学院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把握地方特色灵活教学,拓展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因地制宜的利用多渠道、采取多方式的加以开发和利用当地本土艺术资源,发挥地方特色的优势,来构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美术教育理论。民间美术是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相联系的切入点。

以云南省地方艺术资源为例,多民族杂居,受多民族文化影响,创造和发展了多种艺术形式,拥有大量宝贵的民间艺术资源;如石屏彝族剪纸、纳西族东巴、建水陶器等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由于缺乏应有的重视和保护,一些资源已经濒临失传。将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引入云南省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将地域文化资源合理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仅优化课程结构,也对地方民间艺术起到了一定的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二、将地域民间文化引入高校美术教育的途径

(一)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开设民间美术课程

一直以来在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接受了更多的西方造型体系和色彩观念,而对本民族土壤中的民间造型和色彩体系知之甚少,高校美术教育的大纲中也未能给民间美术以应有的重视。相当多的综合院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大多设有美术专业,却没有开设相关的民间美术课程。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尹少淳说“运用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中的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教育已经成为国际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取向和研究课题”。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当地地域文化状况来安排课堂教学,如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的方式等等,理论、欣赏与实际练习相结合进行,必要时可聘请民间美术家或民间艺人担任指导。这些地域性美术课程的开展不仅可以使学生熟悉了民间美术独特的审美形式,加深了对民间文化魅力的认识,而且对将来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也大有裨益。同时充分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可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教师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教材

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地方美术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美术教师必须自己开发,编写,实践,对教材内容的创造处理过程就是一种创新。

我国已在《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增加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出编写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对于民间美术教材的编写,在现代性和前沿性的基础上编写特色校本课程教材,申报优秀教材或规划教材立项项目,提高教材质量和水平。

(三)开展民间艺术实践考察活动

民间艺术考察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大好机会。大多数高校比较重视写生实践和以创作为目的的艺术考察,以民间艺术为主的考察并不是很多。在地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域,可以多次带领学生现场考察、欣赏、学习,或在校外建立民间美术实习基地,有些院校已经开展起来并取得良好效果。如浙江师范大学组织大学生奔赴省内个各个地区进行民间艺术考察寻访民间艺人,用DV记录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听老人讲述民间艺术的沧桑史,考察了多种特色民间艺术;这些活动为学生们在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蕴涵的深厚地域文化底蕴提供了途径,学生欣赏美、了解美、发现美、评价美的角度更广,加强了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清楚了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责任。

(四)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专业课中融入地域文化精神

高校美术教育采用的多是西方教育模式,学生接触更多的是西方的三大构成、色彩观念以及西方名作,无形中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超过了对生活其中的地域文化的认识和中国文化的理解。民间美术造型观念是具有自身独特的观察和思维方式的,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的一种造型体系,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融入地域文化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使学生的写生和创作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同时,也使得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概念在学生的思想中扎根。云南省民间文化独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改变以往西方知识结构为主的单纯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把地域文化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美术创作中,而不再是单纯的专业技法研究,云南少数名族艺术多种艺术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美术创作、设计、摄影中等。民间艺术是中国最本原的文化,也是中国最具有生命力的艺术,鼓励学生向杰出的民间艺术学习,从中汲取养分,让过去不为人所知的民间艺术在主流文化中拥有自己的空间。

(五)合理建设民间美术专业

民间美术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在我国,民间美术进入高校课堂的时间不长,除一些专业美院和个别院校开设民间美术专业外,大部分高校都没有设立这个专业。高校美术教育在改革中合理开发“特色”性的民间美术专业,将会改变和更新传统的美术教育学科结构,发展和丰富传统的美术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使高校美术教育更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由于受地域、信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应根据各地的地域文化和民间美术发展状况、社会需求、师资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开发民间美术专业的可行性。民间美术课程的开展也不能简单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要立足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对民间美术进行实践、发展、研究和创新。民间美术的窘迫境地一方面是因为后继乏人,另一方面是因为本身不能适应时代的审美需求,而高校开设民间美术专业则使民间美术的家传和作坊式传承形式公开化、普及化,不仅解决了民间美术后继乏人的问题,还可以把先进的审美和设计理念带入传统美术,使民间美术得到创新、变革,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形成独特的魅力。同时,学院美术教育也能够融进更多的地域和民族因素,拓宽创作思路,从而带动高校美术教学方式和内容的进一步改革,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将地域民间文化引入高校美术教育的意义

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服务.高校专业美术教育承担着艺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地方高校美术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的最佳载体,将地方民间美术资源有效转化为地方院校课程资源,实现高等教育在原有课程设计上的横向跨越,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艺术教育的起源篇10

关键词:美术教育;地域文化;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180-02

地域文化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见证了各个地域的历史,而且还直接反映出该地域的民俗内涵和民间审美意识,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标志。

一、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意义

地域文化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人文学科,在某种意义上大同于文化地理学。所谓地域文化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具有民间美术特质的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明结晶,从洪荒时代的石器、陶器,到现代的民间绘画、民间工艺美术,地域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它不仅具有群族文化本体根性揭示价值,而且它又再现了各个地域的族群文化的艺术价值。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地域美术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征。其次,从应用的角度讲,地域美术造型变化万千,异彩纷呈。它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也来源于民间艺术家们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造型意识。通过艺术课堂的引入与应用,不仅有利于引领和强化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而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地域美术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形式,肩负着美术教育现代化的神圣使命。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新的科技手段和信息传播方式,使各种新思想、新思潮、新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这种碰撞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在少年儿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冷淡与漠视,另一方面,在当前以倡导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少年儿童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骛,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敬而远之,甚至于视而不见。这不仅直接导致了我国悠久的文化遗产难以传承,而且也加剧了小学生对民族和国家感情的衰减。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挖掘和剖析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以中国各地区的地域文化为依托,在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富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实践为主导的美术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切实将其拓展为可利用的文化教育资源,是当前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地域文化资源,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各地的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地分析、整合、把握与运用。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地域文化资源在发挥其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的资源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以中原地区的文化资源为例,从我们现行的中国美术教材中很难找到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材料,如河南地域的豫剧艺术、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商丘地区虞城县的“泥人李”、河南民权的画虎村、河南省虞城县的木兰文化等文化资源。这些既有传统文化资源,又体现了新时代的典型的地域文化,以美术学科为例,这种丰富而悠久的美术资源,在中国美术史上既没有应有的陈述,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有效保护。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传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探究、梳理与传承,中国地域美术文化的价值还需努力发扬和彰显。在当代社会普遍提倡全球化、接轨论的当下,积极探讨地域文化资源的价值,探索运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法和途径,对于构建中国族群本土美术核心的价值,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整合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不同的地区体现着不同的风格与特征。以美术学科为例,研究地域美术,需要我们依据地域特色的不同,通过不同的美术中心区的筹建,依托分析、探讨、整合、继承和发扬等必要环节,切实构建中华美术的多地域研究体系。而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依靠各地的高校师资力量,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建立起各有美术特色的、具有较强地域性、专题性的美术文化中心区,不仅可以引领当地的美术文化建设,还可以积极有效地引领全国美术的良性竞争化发展。而在中小学中,通过体现着地域美术资源的相关课程的开设,将会对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有着不无裨益的作用。

(二)加大科研力度,积极研究和传承地域文化

各地相关教育机构,应充分依托当地文化资源,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根据地域文化资源情况,组织相关专家、当地师范院校教师,配备相关经费,形成一个集行政领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一体的科研小组。

以专家团队为中心的科研团队,通过具有品牌效应的活动的设计与打造,将相关教师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队伍有效集结起来,逐步形成一个集探索、研究与最终应用为一体的涵盖专家队伍、师范教师和一线教师等不同梯队层次的科研团队,切实营造人人重研究、人人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品牌活动的打造,不仅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互相交流,建立一种“参与式”和“互动式”的交流机制,而且还可以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地区的美术专业教师分阶段轮训。科研团队的学术成果,不能只保持在理论研究的层次上,而应将相关的课题研究真正化为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环节上来。这需要以专题的形式,将当地的相关资源加以整合、梳理,并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字,充分运用本地文化资源,使学术理论充分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报请有关部门,将最新的学术成果以地域文化教材的形式,作为全国统编教材的配套教材进行有益补充。

(三)以分门别类的方式,切实建立地方艺术课程资源数据库

在以往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艺术学科的教师教学活动,大多数依靠教师个人力量来解决教学实践环节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发课例、编写乡土教材的同时,要逐步以图书、课件和媒体等多种形式,建立地方性艺术课程资源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可以通过网络公共平台,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针对体现着地域文化资源特点的优秀课件或是理论探索文字,将一线教师的个人成果整合在网络资源管理库中,使广大艺术教师之间,利用更大的资源空间,以更加平等、合作的方式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而对于各个地域的历年有关研究课题,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梳理、整合与公布,此举不仅可以促进美术资源共享,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使用率,并有利于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四)通过文体活动,彰显地域文化的魅力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利用阅览室、宣传板报,通过学生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切实发挥地域文化资源在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中的价值。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以彰显地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活动,如“家乡美书画展”、汇演以“家乡美”为主题的艺术节目等活动形式,将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把艺术课堂移动到大自然中,组织学生到本地风景区文化场所去观光游览。在活动中,向学生介绍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写下的诗篇,引导学生从景色中领略文学描写之美,感染学生进行创作。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有了较快发展,而艺术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艺术教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动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之中,通过艺术教育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的滋养,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在中小学大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是新时期艺术学科教育教学的一种革新要求,而对于地域文化的探索与弘扬,在中小学的教学中,也将有助于加强和推进对中国历史形态地域文化的全面系统研究,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模式和艺术课程体系,为审美教育提供素材,丰富课内外教学,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并能给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苏岚.小学美术教学的生活化\[J\].教育评论,2006,(4).

\[2\]段宇辉.论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意义与价值\[J\].中国美术教育,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