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道堵塞的原因十篇呼吸道堵塞的原因十篇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57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1

关键词气管切开管拔管堵管试验

气管切开是医院常用的抢救治疗措施。随着气管切开管的改进,气管切开管拔除方法也随之更新。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一般第1天塞住1/3,第2天塞住1/2,第3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传统的试行分次堵管24~48小时拔管的方法存在不足。2006年以来我们试行堵管试验阳性后立刻拔管的方法,并与前者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气管切开病人40例,原发病包括头颅外伤10例,脑卒中8例,心肺复苏后3例,急性有机磷中毒12例,肺部感染9例,顽固性心功能不全4例,淹溺4例。病人均使用无内套管的一次性带气囊硅胶管。堵管试验结果为阳性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为C组,即更换较细金属气管切开管并进行堵管,观察24~48小时无异常后进行拔管。观察组为Ⅰ组,即病人立即拔管。

气管切开管拔除指征:①神志清楚,或基本清楚;②营养状况可;③脱离呼吸机,血气分析正常;④呼吸道保护性反射恢复;⑤呼吸道分泌物少;⑥肺部感染已基本控制。

方法:满足拔管指征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充分吸氧,并准备气道开放的应急设备。堵管后嘱病人发声或用听诊器听颈部气流声,如能发声或有气流从上呼吸道排出,则为堵管试验阳性。C组病人更换较细金属气管切开管并进行堵管,至少观察24~48小时无异常后进行拔管。Ⅰ组病人立即拔除气管切开管,并用蝶形胶布拉紧粘贴漏口周围皮肤,密切观察24小时。24小时内未重新进行气道开放视为拔管成功。

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及性别比例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两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组留管时间短于C组(p

讨论

气管切开术系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因此临床医师均应掌握这一抢救技能。

气道开放可破坏呼吸道加温、加湿等防御机制,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病人语言交流、吞咽或引发切口感染、出血、水肿,甚至使气管切开管气囊压迫处气管软化、瘢痕形成等。因此气管切开病人满足拔管条件后,应尽快拔管。而长期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狭窄是拔管失败的一个原因,可能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梗阻或气管切开管引发气管软化、瘢痕形成等。本研究中即有3例病人因鼾症和气管软化而进行了二次插管。

手术时,若节开部位过高,损伤环状软骨,术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气管切口太小,置入气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管,术后感染,肉芽组织增生均可造成气管狭窄,导致拔管困难。此外,插入的气管套管型号偏大,亦不能顺利拔管。有个别带管时间较长的患者,害怕拔管后出现呼吸困难,当堵管时可能自觉呼吸不畅,应逐步更换小号套管,最后堵管无呼吸困难时再行拔管。对拔管困难者,应认真分析原因,行X线拍片或Ct检查、直达喉镜、气管镜或纤维气管镜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酌情处理。

传统拔管法为试行分次堵管24~48小时后拔管。其不足主要有:①堵管后,病人仅能利用气囊排气后切开管与气管间的间隙通气,这增加了呼吸困难和拔管失败的可能性,尤其对心肺功能较差的病人;②增加了留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在本试验中,传统拔管法组的留管时间显著延长;③增加病人痛苦。

在堵管试验阳性后,病人立即拔管同样可保证病人安全。本研究中,立即拔管组的成功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但该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失败后可增加开放气道后的多种并发症。因此拔管前需谨慎评估病人的全身情况,并需备好抢救措施。

综上所述,堵管试验阳性后立即拔管,减少了留管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淼,乔小平.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方法改良研究.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960.

2邱海波,主编.iCU主治医师手册.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11-237.

3中国人民总后勤部卫生部.手术学全集-耳鼻咽喉科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83-485.

4廖圣芳,陈汉民,张银清,等.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直接拔管的临床研究.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2):1116-1117.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2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在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管套管内防痰痂。形成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01月~2014年01月共68例气管切开术后应用气管套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病人使用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进行吸痰,对照组33例病人使用普通的一次性吸痰管吸痰,观察两组病人吸痰的有效性和气管痰痂形成、套管堵塞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吸痰次数多,效果差;观察组相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病人应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吸痰次数和痰痂形成,有效预防套管堵塞,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管套管痰痂双腔单气囊导尿管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7.042

在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操作中,气管切开术是抢救上呼吸道堵塞和一些咽、喉、口腔、颅脑等手术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1]。目前常用的一次性气管套管无内套管、早期更换困难,而且因建立人工气道后,气体进出气道缺少鼻腔过滤、加温、湿化的过程,形成痰痂,发生堵塞[2],因此减少和避免痰痂形成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用一次性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连接负压吸引器,能有效地吸出气管套管内壁的痰液,提高了痰痂的清除率,有效预防痰痂形成和堵塞套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收治气管切开术的病人68例,疾病类型包括舌癌根治术后、喉癌术后、喉梗阻、喉头水肿、喉外伤等,其中男60例,女8例,年龄20~76岁,平均(46.00±8.82)岁。68例病人均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建立人工气道。按随机数字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气管切开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材料及方法

1.2.1材料选择一次性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1条,2.5ml无菌注射器1个,无菌拆线剪刀1把,无菌手套,小尺一把,一次性吸痰管,无菌盘。

1.2.2方法

1.2.2.1一次性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制备首先戴无菌手套,随后用剪刀在距导尿管气囊上端约0.5cm处,避开气囊管小心剪一长约0.3~0.5cm小口,与导尿管腔相通。然后将准备好的导尿管放在无菌盘备用。

1.2.2.2吸痰方法观察组按常规吸痰护理流程准备,将负压吸引器与一次性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内径约3mm)连接,再用2.5ml注射器抽吸1ml空气与导尿管的气囊管连接,随即将负压器调至所需负压,然后把导尿管按规范吸痰法轻轻插入气管套管内,约11cm确保气囊段已超出气管套管,再将所抽吸的1ml空气注入气囊,让气囊膨胀稍许,使直径约为5mm(套管内径约为7~9mm),形成小囊状有利于将痰拖出,也就是在感到气囊有扩充阻力时即停止打气并维持,然后边吸痰边向上快速、轻柔旋转提拉该导尿管,这样粘附在套管壁上的痰痂、粘痰就会随着该导尿管的拉出而粘附在气囊上被清除,必要时重复此操作。每次动作必须轻而快,还要注意病人缺氧情况,而且每次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吸氧5min;吸痰完毕,将气囊内气体放出,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导尿管,处理用物。每次吸痰要记录时间、量、性质等。对照组常规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其它护理如气道湿化、翻身叩背、营养支持等相同。

1.2.3痰液粘稠度与痰痂的判定根据有关文献[3]痰液粘稠度分为3度:痰如米汤,容易咳出为1度;痰的外观粘稠,需要用力咳出为2度;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呈黄色,吸痰时痰液粘附在管壁上不易咳出为3度;作者认为痰在气管内形成固状物,类似皮肤外伤后结痂,视为4度,即痰痂。每天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吸痰的次数、吸痰效果、痰痂形成例数和痰痂堵塞气管套管需要拔出并重新更换套管例数。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等级资料使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吸痰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吸痰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病人有效吸痰的资料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使用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比普通吸痰管吸痰更有效。

2.2两组病人痰痂形成和套管堵塞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35例病人,采用一次性改良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未发生痰痂堵管。对照组采用原来的方法,而因痰痂粘附于管壁,加大负压亦未能把痰痂吸出而堵塞套管引起病人呼吸困难10例,被迫拔出气管套管的有4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使用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比普通吸痰管吸痰更有效预防痰痂的形成和气管套管堵塞。

3讨论

3.1湿化是预防痰痂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

气管切开术病人保持和维护气管套管的通畅是护理过程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虽能有效地解除呼吸道梗阻,但吸入的气体未经加温、湿化直接吸入到下呼吸道;痰痂形成的原因包括:直接呼吸道给氧,氧气直接冲击呼吸道黏膜,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可达800ml/d[4];再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本身的湿化作用明显下降,或者消失,造成管腔内的分泌物粘结,也易形成痰痂[5]。据李素萍等报道[6][7]认为,气管切开术后吸痰不及时、气道湿化不足是引起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气道的湿化是预防痰痂形成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改进湿化方法,将原来用注射器间断气管套管内滴注湿化液,改为用输液器持续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加大湿化力度减少了痰痂形成。

3.2使用改良的一次性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能提高吸痰效果,防止痰痂形成

气管切开的护理是一个连续、细致、多人合作的过程,正确有效的吸痰,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使用一次性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代替传统一次性吸痰管具有以下优点:①将1ml的空气注入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内径约3mm)形成小气囊,小气囊直径约5mm,比套管内径7~9mm小,吸痰时利用小气囊拖出套管内粘痰及痰痂。②改良导尿管气囊上、下端均有小开口连接负压源,吸痰时小气囊随之上下推动,同时拉出吸附的痰痂,并能使痰痂脱落并及时清除;③改良的导尿管柔软而细,对气道损伤、刺激相对较小。本组病人通过使用改良的一次性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比使用普通吸痰管的吸痰效果明显提高,如表1所示,吸痰次数也明显减少,35例病人无1例出现痰痂堵塞套管。对照组发生痰痂形成13例,堵塞10例,需要拔出套管重新插管4例。从拔出的套管发现,整个管腔几乎布满稠痰的痰液,管壁外也形成条索状的痰痂。使用改良的一次性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是提高吸痰效果的措施之一。

3.3吸痰方法在预防痰痂形成的重要性

在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吸痰是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的重要操作,应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当病人出现呼吸费力,主诉咳嗽,呼吸不畅,呼吸困难,听诊有痰鸣音,血氧饱和度<90%时,应及时吸痰。吸痰操作不规范,更是痰痂形成的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由于吸痰操作个体差异等人为的因素,如吸痰管插入深度不够,或抽吸过程中没按边旋转边退出吸痰管的方法进行,在吸痰时仅吸出一些较为表浅的聚集在一起的痰液,或将痰液人为推入下呼吸道致分泌物聚集和变得黏稠,也会形成痰痂,甚至引起气道阻塞,发生低氧血症[8]。在吸痰过程中掌握适当的负压,既避免负压过大损伤呼吸道粘膜又能有效地将痰液吸出是成功吸痰、避免痰痂形成的关键因素。吸痰时和吸痰后5min内观察病人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等,若发现有心律不齐、血氧饱和度过低、意识不清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吸痰后若血氧饱和度下降,应检查测血氧饱和度的位置是否正常,循环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必要时重复此操作。本研究强调每次吸痰动作必须轻而快,一边吸痰一边向上快速、轻柔旋转提拉导尿管,这样粘附在套管壁上的痰痂、粘痰就会随着该导尿管的拉出而粘附在气囊上被清除,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缺氧情况。

此外,有效的翻身、拍背也可减少痰痂形成阻塞气道[9]。

4结论

气管切开术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防止痰痂形成堵管,避免病人二次插管是护理工作重中之重。本研究认为用一次性改良10F双腔单气囊导尿管吸痰,是预防和清除气管套管内痰痂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明婉.气管切开病人呼吸道的管理[J].海南医学,2003,14(10):110-111.

[2]陈华萍,邓伟筠等.经气管插管吸痰导管插入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2,4(2):122.

[3]田沈平.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卡在预防痰痂形成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308-309.

[4]郁惠琴,毋运春.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痰痂形成及处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42-143.

[5]盘娟,黄毅珍.一次性气管套管在置留期间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57-60.

[6]李素萍,王静.经鼻气管插管痰痂阻管原因分析及旋转冲吸痰法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56-157.

[7]林雪虹,罗爱萍,姚琼珍,等.两种气道湿化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比较[J].现代医院,2012,12(3):87-89.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3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管护理尤为重要。在气管切开术后常见并发症中,痰痂形成最为常见且后果严重,如果护理恰当,绝大部分可避免。现将气管切开术后痰痂形成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2~78岁。痰痂形成时间一般为术后7~15天,其中颅脑损伤9例,头、颈部烧伤5例,颌骨多发性骨折2例。13例治愈,2例好转,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

2痰痂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室内空气干燥,痰液附着:气管切开后进出呼吸道的气体失去鼻部清洁、过滤、湿化作用,分泌物水分易蒸发变黏稠形成痰痂,使套管腔堵塞。(2)肺部感染:呼吸道黏稠液聚积阻塞。(3)呼吸道黏膜烧伤坏死后脱落,咳出时阻塞管腔。(4)有效吸痰不够。(5)反复吸痰损伤气管黏膜致局部血痂形成。(6)咳嗽及排痰障碍。(7)气管内湿化不足。(8)氧气直接冲击呼吸道黏膜使呼吸道水分丢失过多,可达800ml/d[1]。

3痰痂清除方法

(1)导管法:选柔软透明的硅胶管。先用生理盐水湿润,将导管沿套管进入主气管及分叶支气管,有效清除其内液性分泌物,动作应轻柔,不宜插入过深及反复抽吸。(2)纤维支气管清除法:对怀疑有干痂形成堵塞且经导管法无法清除时,先导入纤维支气管镜观察位置及软硬度,直视下以活检钳夹持并同时吸取。

4护理

4.1心理护理:因患者大多系意外伤所致,病情危重,治疗复杂,恢复较慢,家属心情烦躁。故要耐心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待患者清醒病情好转后,护理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解释工作。多交流沟通,鼓励帮助患者消除悲观失望的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4.2病情观察:注意患者是否有胸闷、气促、紫钳、呼吸困难等。本组病例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确诊为下呼吸道痰痂形成或痰痂堵塞气管套管。

4.3痰痂的护理:痰痂一旦形成可阻塞气管套管管腔、气管或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置管时间长,易造成黏膜缺血坏死,因此痰痂护理十分重要。(1)早期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加强胸部体疗,定时翻身、叩背,鼓励咳嗽、咳痰。有效吸痰,吸痰管长度深入气管套管内10~15cm即可,动作轻柔,边退边吸,不宜插入过深及反复抽吸,以免损伤气管黏膜。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使用呼吸机者需过度通气2~3分钟,以提高肺泡内氧分压,然后快速、准确、轻柔吸除。(2)保持呼吸道的湿化:气管切开后颈部造瘘口与外界相通,鼻腔对气体的湿化作用丧失,吸入的气体未能充分湿化,加上造瘘口水分丢失,易引起气道脱水,分泌物干结排出不畅,因此应加强气道的湿化。本组病例气管套管口表面均覆盖2层湿纱块,以湿化干燥的气体,防止尘土或异物坠入气道。每天给予气道超声雾化吸入3次。雾化液配制:生理盐水15ml加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琢-糜蛋白酶4000U,20分钟/次。以稀释气道分泌物,消除炎症和水肿。同时给予气道滴注湿化液。湿化液配制: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琢-糜蛋白酶

4000U,每30分钟1次,每次3~5滴。注意观察湿化效果,酌情调整气道滴入的次数。因湿化不足使分泌物黏稠。若湿化过渡则分泌物稀薄,咳嗽频繁,需要不断吸引,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室温控制在18~20℃,相对湿度为60%~70%。(3)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4次,防止口腔溃疡或真菌感染,防止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及褥疮的发生。加强皮肤护理、定期翻身、叩背、按摩,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保证足够的液体量。

5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16例痰痂形成患者均及时清除痰痂使呼吸道保持通畅,避免了窒息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6护理体会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4

【关键词】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护理

1绪论

气管异物阻塞是常见的急危症,如抢救不及时易引起窒息导致死亡。异物阻塞呼吸道常发生在幼儿之中,幼儿咽喉防御功能不健全,在进食或者玩耍时口中含有瓜子、花生米或其他异物,突然大哭或咳嗽后大口吸气时,异物会突然阻塞气道[1]。有文献指出1岁以内的意外死亡病例中40%为呼吸道异物所致,因此小儿气管异物堵塞的急救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2]。我们总结了自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145例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者治疗护理经验,并分析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性资料2006年2月到2011年2月期间共有145例小儿气管异物堵塞患者,其中男98例,女47例,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10岁,5岁以下138例,占95.2%;病程为2h至1年。取出的异物主要为为花生米、西瓜籽、葵花籽、玉米粒以及蚕豆,异物多见于右支气管内,其中右支气管内118例,占81.4%;左支气管内19例,占13.1%;总支气管8例,占总例数5.5%。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喘、阵发性呛咳、发热和呼吸困难。

2.2护理方法

2.2.1术前护理首先向患儿家属询问病史,明确异物吸人史,并且严密观察患儿呼吸、咳嗽等情况,判断异物所在部位及运动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备好氧气枕、气管切开包、心电监护仪,选择与患儿相符的的气管套管和吸痰管等急救装置。保持患儿安静,减少活动,防止加重心肺负担,保持患儿上身直立或半卧位,以免异物上下活动卡在声门导致突然窒息。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简单向家属介绍气管异物堵塞相关知识,防治其盲目自行治疗患儿。通过语言或肢体与患儿交流,分散其疼痛注意力,加强对其心理护理。当患儿突发窒息时,在医生未到之前,迅速将患儿头低位抱起并猛击患儿背部,给予氧气吸入,同时将患儿抱到手术室,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2.2术后护理术后患儿麻醉未清醒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导致窒息。密切注意患儿生命体征,检测患儿血压、呼吸、心率、心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给予患儿氧气吸入,通常氧流量为1L/min-2L/min。在术后6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给予抗生素与激素静脉滴注并注意用药后患儿反应。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痰的情况,比如是否有血丝或血块,同时注意发热、咯血、气胸、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发生并发症,则常规治疗。

2.2.3出院指导加强对患儿与其家属的宣传教育,了解气管异物堵塞的预防知识,比如应当在平时教育儿童不要口含物玩耍,如已发现应劝说,使其吐出,特别注意不能强行用手指掏出,以免引起患儿哭闹吸入气道。在小儿进食时教育其不要乱跑乱跳,以免跌倒时将食物吸入。同时在进食时不可惊吓、逗乐或者责骂,以免大哭大笑而误吸入异物。

3结果

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的方法麻醉,大多数患者采取支气管镜从喉内取出异物,较大的异物采取气管切开术取出异物。全部患儿均在术后6d内痊愈出院,无不愈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

4讨论

人体的许多通道都可发生异物堵塞,其中气管异物阻塞最常见、最危险的,尤其是小儿,其吞咽反射尚不健全,气管异物阻塞现象较易发生[3]。气管异物阻塞发生较为突然,异物一旦堵塞气管,气体不能进出肺内,短时内就有窒息而死的危险。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治疗原则是尽早将异物取出,一般异物呛人时间短,异物活动大,易变位,因此有引起窒息的可能,应尽早取出异物[4]。在术前,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待患儿呼吸、循环纠正,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0%以上,并且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再进行手术取出异物。术后,同样应当加强对患儿的护理,在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同时,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常见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急性喉水肿、纵隔气肿、气胸等[5]。在本次研究中,全部患儿均在术后6d内痊愈出院,无不愈病例出现。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不良并发症发生。因此,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疾病治疗的成功率。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家长缺乏知识及监护的疏漏,因此在气管异物阻塞的护理中,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家长的健康知识宣教,防治气管支气管异物阻塞的再次发生。同时在指导患儿家长获取健康知识的同时,鼓励其传授给他们周围的其他父母,以防止和减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新玲.呼吸道异物患儿的发病特征分析及预防对策[J].全科护理,2009,7(5a):1146-1147

[2]陈秀红.小儿气管异物120例急救护理与病情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8,13(20):80-81.

[3]袁芳.气管异物216例急救与护理[J].齐鲁护理学报.2010,16(12):102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5

目前临床中造成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多样,针对不同种类的发病原因,医护人员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细致的术前准备并且及时采取应对方法。本文重点介绍目前几种常见的气管切开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并总结了几点紧急应对的策略。

1)气管内套管阻塞

原因及紧急应对策略:气管内套管可能会被血痂、痰痂以及其他异物阻塞,气管内套管阻塞的病人会出现呼吸受阻并且伴有发绀,气道阻力高,吸痰管下入困难的症状。多数是因为气管内套管被痰痂堵塞,此类患者经更换同等型号的消毒内套管后气道恢复通畅。由于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较多,需要及时进行湿化使得痰液不易结痂。若湿化不充分,极有可能造成痰液干燥结痂堵塞气管内套管。

预防措施:a,科室内准备合适的消毒内套管,从而减少紧急情况下置入不合适的内套管,患者呼吸不畅或者消毒不及时造成患者感染的几率。b,增加气道湿化。气管导管口用湿纱布覆盖,增加吸入气体湿度,必要时可间断滴入湿化液,以免造成结痂[1]。对痰液粘稠病人还可配用雾化器,开启后随呼吸机送气达到稀释痰液、控制气道感染的作用。

2)气管套管脱出或旋转

原因及紧急应对策略:气管套管脱出或者移位的原因很多,比如导管系带固定太松,病人不配合,剧烈咳嗽或术后皮下气肿逐渐加重[2];或者支撑呼吸机管道的支架调节不当等等。气管管套脱出危险性极大,患者如果发现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必须更换气管套管,而气管套管旋,窒息,将气管套管复位气道即可恢复通畅。

预防措施:a加强对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病床旁应准备必要的急救器材备。因气管切开后2,3d内尚未形成良好瘘管[2],如发生脱管,需进行再次置管。

b气管切开术后应抬高床头30~45度,翻身要注意保持身体平直,防止套管旋转角度太大,影响呼吸。c对不合作的患者应约束双上肢,或者适量给予镇静剂,能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3]。d多次检查套管固定是否牢靠,

3)气道大出血导致窒息

原因及紧急应对策略:气管切开后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出血一般为继发性的,患者气道大出血有可能因凝血功能障碍,无法止血而死亡,其原因可能是:

(a)伤口感染,导致大出血

(b)切口过低,动脉暴露导致动脉损伤,造成大出血;(c)套管选用不合适或旋转,气管壁受损,影响大血管;从而造成大出血

(d)不正确吸痰等。

遇到气道大出血的情况时,应先将气管插管插入,将气囊充气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气道粘膜血管破裂出血,可以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加生理盐水滴入气道止血;无名动脉破裂出血必须立即进行手术。

预防措施:a术前根据患者的情况(包括身高,体重等多重因素)选择合适的气管套管,最好能多准备1-2套以供手术过程中及时更换。病人焦躁不能理智给予配合时,应给予适当镇静,保证气管导管不会旋转而损伤气管壁及血管,影响患者呼吸或者出血。b正确吸痰。吸痰要掌握好吸痰时机,一般是在床旁听到病人咽喉部有痰鸣音;或者出现咳嗽,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有报警;发现氧饱和度突然下降等情况时吸痰;吸痰时要注意不损伤病人气道粘膜。C对于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建议选择用高容量、低压型气囊式导管,并且应该使用4~6h放气1次,每次3~5min,以减轻气囊对气道粘膜的压迫,防止缺血坏死。d预防和积极治疗切口感染。每日对消毒气管切开的伤口进行消毒最少2次,开口纱应该做到随湿随换,如果切口有感染应增加换药次数,并用敏感抗生素稀释液进行气道滴入,积极控制感染。谨防血管壁感染、糜烂导致大出血。后果就不可想象了。

4)气管套囊滑脱导致气道受阻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6

关键词:鼻炎临床心得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74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19-02

鼻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属中医“鼻渊”之范畴,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但是以冬春之交或者气候多变时发病率较高。

鼻腔是呼吸的重要通道,整个鼻腔有粘膜覆盖,时刻都在运动和分泌液体,把吸入外界的清气进行过滤,清洁、消毒、温暖和湿润,净化以后进入气管和肺部。所以鼻腔具有供应新鲜空气,保护下呼吸道的作用。如果外界环境变化太大,超过了鼻腔的承受能力,那么鼻粘膜受到外来因素的侵袭伤害,就发生“炎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鼻炎。

鼻炎是一般可分为五种:(1)急性鼻炎;(2)慢性鼻炎;(3)干燥性鼻炎;(4)萎缩性鼻炎;(5)过敏性鼻炎。现将五种鼻炎的特征及防治方法简述如下:

(1)急性鼻炎:就是平常所说的伤风感冒。特点是起病较急,常常有发冷、发烧、全身不适,鼻子发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不通等症状,时间一长鼻塞加重,鼻涕增多,变成粘液状。到后期转为粘液胶状,不易擤出。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多基本都可恢复。急性鼻炎如果发烧头痛,可服用阿斯匹林,康泰克也可减轻症状。服用吗啉呱,板兰根冲剂,可控制病毒感染。局部用1%麻黄素液滴鼻,以减轻鼻粘膜肿胀,改善鼻腔通气。适当食用芥木油可喧肺通窍。治疗急性鼻炎中药用桂枝汤加:辛荑花、白芥子。白芷、防风,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慢性鼻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者治疗不当,可转成慢性鼻炎,致使鼻腔或者邻近器官发病,引起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等,长期接触粉尘或者有害气体,长期大量的吸烟喝酒或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工业区,都可以诱发慢性鼻炎。慢性鼻炎又可分为单纯性和肥厚性两种。慢性单纯性鼻炎就是鼻腔粘膜肥厚,它的症状是间竭性,交替性鼻堵塞,白天、热天或者活动后鼻堵塞减轻,夜间、冷天或者静坐时鼻堵塞加重。睡觉时鼻堵塞加重。侧卧时上侧鼻孔通气变好,下侧鼻孔堵塞加重。此外,还有头沉。头昏,粘液性鼻涕比较多,咽喉不舒适,痰多等症状。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延续发展,不光腔粘肥厚,粘膜下层甚至骨质也增厚。主要症状特点是鼻堵塞严重,而且持续性。还伴有头昏、头疼、嗅觉减退,说话带鼻腔育,鼻涕不多,粘稠不易擤出,咽喉部干燥等症状。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鼻炎应多采用喧肺通窍,疏风祛邪为主的治疗方药。也可服用些鼻炎宁冲剂等中成药。

(3)干燥性鼻炎:主要症状是有鼻腔干燥、烧灼、堵塞,也常有嗅觉减退现象。鼻粘膜暗红,干燥、粗燥。长期在高温、干燥或者粉尘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人,容易得干燥性鼻炎。治疗这种鼻炎应适当服用些乳白鱼肝油。每天用生理盐水或者清开灵冲洗鼻腔效果好。

(4)萎缩性鼻炎:这是一种发展非常缓慢的鼻腔萎缩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鼻腔和鼻咽部干燥,头昏头疼,鼻堵塞,嗅觉减退,鼻腔内有干痂,病情重的可观察到鼻骨萎缩,鼻梁塌陷,形成鞍鼻。治疗萎缩性鼻炎首先要清洁鼻炎,每日可以鼻腔滴入运量的薄荷石腊油或用鱼腥草冲洗鼻腔,也可服用维生素a、B2与内服中药调理。

(5)过敏性鼻炎:是机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出现以鼻炎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如果一个人有过敏体质,那么遇到某种敏原,例如:灰尘、花粉、真菌、冷空气,某些化学物质,烟雾、就可引起过敏性鼻炎。症状特点是突然发病,消退也快。发作时鼻内作痒,连打喷嚏,甚至连打数个,有大量水样鼻涕流出。伴有鼻塞,嗅觉减退、头昏、头痛,但是通常没有全身症状。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是先找出致敏原,避免接触致敏原。用特异性脱敏治疗,也可以用中药和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克敏等。

以上简述了五种鼻炎发病的症状及特点,提出了一些合理的证治措施。笔者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对不同症型的鼻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愈效果,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形成了以自拟的“喧通鼻炎汤”为基本方药,对280例鼻炎患者进行治疗,经观察总有效率为99.5%,治愈率95%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下是基本方药与加减运用提要,供大家参考审验。

方药组成:忍冬藤30克,桔梗10克,连翘15克,白芷7克,防风9克,白芥子7克,川穹9克,宫蒲7克,水煎服。

若属风寒型者,症见鼻流清涕,堵塞不通,鼻痒喷嚏,舌苔薄白,脉浮者,以本方加辛荑花12克,荆芥12克治之。

若属风热型者,症见鼻流浊涕,色黄量多,嗅觉减退,头昏脑胀,舌尖红,脉浮数者,以本方加苍耳子9克,黄苓12克为宜。

若属气虚自汗,易感风邪加黄芪15克、白术15克为宜。

若属干燥性鼻炎,鼻子容易流血者加板兰根38克,白毛根38克,治之。

若属过敏性鼻炎者加蝉衣10克,徐长卿12克,有较显著的抗过敏作用。

鼻炎发病时,通过及时合理的治疗后,基本上都可康复。但是,要想根治和永久性不复发,那么,康复后的预防与保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简要介绍几点预防方法及措施,对减少和根治鼻炎具有良好的预防保健作用。

(1)最主要的方法是坚持锻炼身体,多做室外运动,吸入足够的新鲜空气。平时多用两手食指按压鼻翼两旁迎香穴,每天清晨用右手食指腹而摩擦鼻孔前人中穴,数十次,对预防感冒和鼻炎有卓效。

(2)坚持冷水洗脸洗澡,进行耐寒锻炼,可提高鼻粘膜和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7

【关键词】气管切开;护理;观察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05-02

气管切开经过外科手术形成一个呼吸孔,能快速地解决患者的呼吸道梗阻,避免痰液多不能排除,在临床常用于抢救重症患者方法。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共收治病人气管切开66例,男45例,女21例,年龄36-72岁,平均年龄45.2岁。其中重症颅脑损伤30例、脑出血13例、大面积脑梗死18例、胸外伤5例。

1.1术前护理

1.1.1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手术前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气管切开的知识及手术必要性,减少紧张、焦虑情绪,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气管切开,患者暂时失去语言表达能力,会产生心理压力,护理人员教会病人一些简单常用的手语表达方式,也可为患者准备好纸笔来交流。

1.2术后护理

1.2.1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病室,室温在21℃,湿度在60%,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应用加湿器,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每日定时消毒。

1.2.2手术后患者取侧卧位,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变换,预防褥疮使肺呼吸运动不受影响。

1.2.3备急救药品和物品,应置床头。同号气管套管,气管扩张器,外科手术剪,止血钳,换药用具与敷料,生理盐水和饱和重碳酸钠液,导尿包、吸引器,氧化气筒,呼吸机,手电筒等都应备齐,以备应急需要。

1.2.4防止气管导管引起阻塞:阻塞原因气囊滑脱堵塞,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立即将套管气囊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注意将气囊固定好,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清除结痂。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注意不要将棉球纱条遗留导管内。

1.2.5定时吸痰气管切开病人,排痰困难,应清除气道中痰液,吸痰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操作。

1.2.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病人失去湿化功能,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并发症。采用下列方法湿化:

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加α-糜蛋白酶8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

持续湿化法,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1.2.7预防局部感染气管内套管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手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经常检查创口周围皮肤有无感染。导管先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用清水冲洗后煮沸消毒可使用。

1.2.8关心体贴病人,给予精神安慰患者经气管切开术后不能发音,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预防病人因急躁自己将套管拔出,必要时可固定双手。

1.3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1.3.1脱管因固定不牢固导致,脱管非常紧急严重,不及时处理发生窒息,停止呼吸。

1.3.2出血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导管压迫、刺激、吸痰动作粗暴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胸骨柄处疼痛、痰中带血,发生大出血时,立即气管插管压迫止血。

1.3.3皮下气肿气管切开术多见并发症,气肿部位发生在颈部,极少延及胸及头部。有皮下气肿,用甲紫气肿边缘画以标记,观察进展情况。

1.3.4感染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与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污染、原发病有直接关系。

1.3.5气管壁溃疡和穿孔气管切开后套管选择不合适,置管时间过长,气囊未定时放气减压等原因可引发。

1.3.6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气管切开术晚期并发症。

1.4吸痰时注意事项

1.4.1吸痰动作要轻柔快速,可减少对气管壁损伤。选用硬度适中、表面光滑、专制的吸痰管,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及痰中带血,要注意有出血可能,发生大出血,立即气管插管,止血抢救措施。

1.4.2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操作洗手,严格消毒,一根导管用一次,吸痰时由内向外,吸气管内分泌物,吸鼻、口腔内分泌物。

1.4.3吸痰前深呼吸3-5次,用呼吸机者,过度通气2-3分钟,提高肺泡内氧分压,快速、准确、轻柔用吸痰管抽吸分泌物。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呼吸衰竭患者,长时间负压吸引,引起缺氧、呼吸困难窒息。分泌物多,一次吸不净,再吸引。

1.4.4吸引负压以6.7kpa(50mmHg)合适。

1.4.5吸痰过程中病人有咳嗽反射,有利于排痰和痰液的吸出。

1.5拔管护理拔管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依赖心理时,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蝶形胶布拉拢2-3天可愈合。

2体会

患者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消失,口及鼻腔和气管的分泌物不能咽下或自行排出,呼吸不畅,低氧血症,脑组织缺氧,脑功能的恢复受影响,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清除呼吸道泌物,保护呼吸道通畅。在护理工作中,有整体护理观念,重视基础护理,严格气管套管护理,注意湿化气道,加强切口换药及观察,预防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俊荣.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7,2(3):23.

[2]沈琴.气管切开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7(3):99-101.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8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急诊抢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1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1983-02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急诊科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具有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的特点[1]。为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我院给予多方面综合治疗抢救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详细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25-58岁,平均(46.8±1.2)岁;经呼吸道中毒者1例,经消化道中毒者17例;接诊时中毒时间30min-8h,平均(1.5±0.5)h;6例患者的呼吸频率小于6次/min,12例患者已停止呼吸;8例轻度中毒者表现为头晕、胸闷、视线模糊,6例中度中毒者表现为肌肉颤动、意识不清、呼吸困难,4例重度中毒者表现为意识不清、呼吸微弱,甚至心跳停止。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9

1临床资料

气管切开术患者312(男207,女105)例,年龄5~76(平均43.6)岁.其中严重的颅脑外伤、高血压脑出血、脑血栓等脑部疾患198例,喉癌57例,喉梗阻Ⅲ°紧急气管切开术2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21例,颈部外伤8例,大面积烧伤5例,气管异物1例.患者仰卧,麻醉成功后,于甲状软骨角至胸骨上切迹连线的中点沿皮纹横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颈前筋膜及肌层,牵开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软骨环,于2~3气管软骨环间用尖刀横行切开气管前壁,分别向两侧后下方延长,形成倒“U”型瓣,轻提并翻起软骨瓣,吸除气管内分泌物,插入气管套管.彻底止血,缝合切口.气管套管留置时间7d~3mo,平均15d.手术中1例患者大出血死亡,292例患者术后随访至拔管后1a,19例患者行全喉切除术,术后随访3~5a.3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10.25%),包括切口出血16例(5.13%),其中大出血致死3例;皮下气肿7例(2.24%);套管阻塞致呼吸困难4例(1.28%);脱管致呼吸困难3例(0.96%);支气管异物1例(0.32%);喉狭窄、拔管困难1例(0.32%).除3例死亡外,其余并发症经及时正确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

2讨论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急救手术之一,包括常规气管切开术、紧急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快速气管切开术及近年来开展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等,其优点是患者可以长期耐受、通气无效腔小、吸痰方便、口腔护理方便且患者可进饮食,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气道不畅,梗阻及呼吸窘迫、衰竭的患者,在危重患者的救治中起到积极作用[1].其方法和指征均比较成熟,但若处理不规范,术中、术后均可产生一系列并发症.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其中最多的为出血,其原因包括:①手术操作欠规范,解剖标志不清,过度伤及肌肉及血管;②低位气管切开;③套管选用不当;④气囊应用不当;⑤术后体位不当;⑥全身因素.术后继发皮下气肿的原因包括:①术中气管前壁切口过大,皮肤切口缝合较密.②手术操作位置过低,伤及胸膜顶,并发气胸、纵隔气肿.③紧急气管切开时,视野不清,分离气管旁间隙时气体沿间隙进入颈、胸、腹部的皮下,形成皮下气肿.气管套管堵塞是指套管内或套管下方有痰痂或血性结痂,堵塞呼吸道.处理时将吸痰管自套管内插入,遇到障碍时拔出,根据深度大致可判断出阻塞部位,如果短于套管或刚好等于套管长度,可给予换管,如果障碍物位于套管下方,则给予气管内滴药.预防气管套管堵塞主要是加强护理,防止堵塞,及时发现,及时处理[2].术后脱管也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3.4%[3].本文中3例患者发生脱管,发生率为0.96%.1例为意识不清、烦躁的患者,自行将套管拔出.1例在转移患者时,头颈部活动过度导致脱管.另1例则为肥胖患者,颈部粗短,气管套管相对较短,无明显诱因脱管.3例患者均突然胸闷憋气,重度呼吸困难,紧急抢救,重新插管方缓解.本文1例患者术后1mo反复肺部感染而行胸片检查,发现左支气管异物,为一段“毛刷”,系护理人员清洗内套管时不慎所致.所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很关键的因素.

参考文献

[1]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14.

呼吸道堵塞的原因篇10

建立人工气道方便清理呼吸道,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但人工气道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如痰液吸不净、气道干燥,逐渐形成痰痂,使气道处于堵塞或半堵塞状态产生新的危机。因此,积极进行气道管理、避免痰痂的形成成为气道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1 痰痂形成原因

   气管切开后由于形成了“呼吸短路”,相对湿化不足气体由气管直接进入气道,引起纤毛运动频率下降或停止,使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异物的能力减低[1],破坏了机体自然防御机制,易使环绕一次性大容量低压气囊积聚的分泌物下行进入呼吸道,成为细菌繁殖的场所;进出呼吸道的气体失去鼻部清洁过滤、湿化作用,分泌物水分易蒸发变黏稠形成痰痂;呼吸道直接对外开放咳嗽及排痰机制障碍。气管切开病人发生切口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破裂出血[2]。术中止血不完善和气管套管前端压迫血管壁所致破裂出血[3],形成血痰痂。还有报道认为,气管切开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的发生率可达30%~66%,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危害[4]。

   

经口、鼻气管插管由于管道长、细,更易形成痰痂。www.133229.Com武淑萍等[5]报道,发生痰痂堵塞导管的4例均为气管插管病人,主要因为导管管腔较细(直径0.75cm),导管较长(37cm)引起。肋骨骨折、血气胸病人不能用叩背等方法刺激排痰。创伤性湿肺通常也不便于采用叩背法刺激。向国登等[6]报道,1例仅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就被痰痂堵塞了左支气管。可能的原因是:病人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平时痰多,术前没有做正规的呼吸道准备;发病初期大量使用抗胆碱药物解痉止痛,增加痰液的黏稠度;术前使用抑制腺体分泌能力更强的东莨菪碱,促使痰痂形成。置管时间与痰痂堵塞程度有密切关系[7]。吸痰管接触到气管隆嵴或支气管黏膜,造成黏膜损伤,增加出血和感染机会,增加痰痂形成[8]。吸痰后将吸痰管慢慢向外拉时,将少许黏痰带出而导管内壁,被机械通气的气吹干,导致管腔内形成痰痂。机械通气过程中加湿、加温器运转不正常。鼻饲反流误吸也可导致痰痂形成。

2 预防与护理

2.1 加强气道湿化 

由于人工气道后干扰了气道内的生理结构和纤毛的正常摆动。杨青等[9]报道,为了保持正常的气道生理功能及时补充气道的水分,模拟呼吸道的保护功能,恢复呼吸道纤毛的功能而促进痰液排除。

2.1.1 湿化液类型 

刘虹[10]认为,无菌注射用水湿化好,但无菌注射用水为低渗液体,有学者认为对气道的刺激性大,如果用量过大可造成气道黏膜水肿,临床上也较少用[11]。而生理盐水不能和分泌物混合,滴入生理盐水对稀释或溶解分泌物是无效的[12],但目前国内诸多的报道及实际的临床工作中仍然使用生理盐水。丁彩儿等[13]研究表明,0.45%氯化钠溶液为中低渗湿化液,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或痰栓,对气道及肺组织的损害最小。1.2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稀释[14]。过去常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生理盐水,由于庆大霉素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不仅可造成耳蜗毛细胞不可逆的损伤,而且可造成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损伤[15]。孔梅枝[16]用5%碳酸氢钠代替生理盐水+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对颅脑外伤开颅手术切开病人实行微量泵控制持续滴入法,明显减少痰痂形成。 陈列涛等[17]认为,蒸馏水+泼尼松+抗生素+沐舒坦可使痰液黏稠度下降,降低黏液的附着力,激活黏液纤毛毯功能,促进纤毛生理功能的恢复。

2.1.2 湿化方法 

湿化方法有持续气道湿化、间断气道湿化、雾化湿化、呼吸机加温加湿法。赵玉萍等[18]经过两种气道湿化的临床对比分析发现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湿化,明显减少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张红霞[19]通过临床观察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药优于注射器间断或定时气道滴药。

2.1.3 湿化效果 

以痰的黏稠度确定。稀痰: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中度黏痰:痰的外观较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重度黏痰: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20]。

2.2 吸痰管理

2.2.1 吸痰管选择 

余湘蓓等[21]对50例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用硅胶管和橡胶管吸痰,比较两种吸痰管对气管黏膜的损伤情况,结果硅胶吸痰管引起气管黏膜损伤率为7.14%,橡胶管为81.82%。李颖[22]在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中谈到吸痰管的问题,吸痰管过粗会造成呼吸道通气量不够或形成无效腔,严重时可引起气管痉挛,呼吸困难,甚至伴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过细则影响吸痰效果。目前公认的吸痰管外径不超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径。

2.2.2 吸痰技巧 

侯海萍等[23]认为,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气管插管内送达到所需深度迅速撤出,与先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内达到一定的深度后再吸引相比较,前者一次性吸清率达80%,后者达50%。骆雪英等[24]通过观察得到的结果与侯海萍等[23]报道的基本相似。谢春雷等[25]认为,传统的先吸尽口腔、鼻腔后,再吸气管切开处且吸痰管分开,效果不如先抽吸气管切开处后抽吸口鼻处。叶桂芳等[26]对昏迷病人采用呛咳刺激吸痰,吸痰量大于5ml者占100%,一次插管成功率97%,而常规吸痰量大于5ml者仅占30%,一次插管成功率25%,说明呛咳刺激吸痰有利于吸出昏迷病人气道深部的痰液。杨春娥[27]在对162例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管理中认为解决吸痰管产生摩擦力不易擦入深度吸痰,办法是吸痰前用金霉素眼膏润滑吸痰管较用蒸馏水蘸湿的吸痰管效果好。冯小菊[28]临床研究证明,在采用对气管插管常规护理上定时定量向气管插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较以前直接吸痰效果好,预防并控制了痰液附着管壁形成痰痂。梁新月[29]认为,当病人痰液稀薄时可用低负压,成人负压一般在10.64kpa~15.96kpa,婴儿吸引负压控制在7.98kpa~10.64kpa。

2.2.3 插管深度 

庞爱华[30]在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人工气道插管深度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的长度再延长1cm~2cm,有附件时另加附件的长度或从胸骨角2cm~3cm测量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口端的长度,可降低黏膜损伤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韦晓君等[31]认为,插管深度的方法是吸痰管插入气管导管至有阻力感时后退1cm~2cm(37cm~49cm),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3 小结

        

预防痰痂的形成是人工气道管理的重要环节。临床工作中对预防痰痂的形成干预措施多,对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式也有较大的争议,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也就是学者今后将要继续研究探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傅丽桑,周秀花,陈敏敏.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8(5):1718.

[2]周宁.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因素分析及处理[j].当代护士,2008(11):7475.

[3]章可谓,陈晓波,蒋晓琴,等.人工气道病人痰痂形成的分析及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结合杂志,2008,17(4):623624.

[4]徐怀珍.气管切开术后52例的气道管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6):1144119.

[5]武淑萍,刘君,赵玉春.38例老年病人人工气道意外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2,17(11):823824.

[6]向国登,吴述轩,田华.气管插管全麻术中痰痂堵塞左主支气管1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1):32.

[7]吉素萍.经鼻气管插管痰痂堵管原因分析及旋转冲洗吸痰的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156157.

[8]肖芳红,李智娟,杨菊妃,等.经鼻气管插管痰痂形成的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35536.

[9]杨青,方利,孙长芳.气道湿化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73.

[10]刘虹.如何减轻人工气道吸痰的不适反应[j].实用临床医学,2005,4(6):125126.

[11]梁惠梅,黄明英.气道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进展[j].护理学报,2008,15(9):3638.

[12]jiyr,kinhs,parkjh.instillarionofnomalslinebeforeserioninginpatientswithpneumomia[j].yonseimedicaljournal,2002,43(5):607612.

[13]丁彩儿,李剑萍,丁国芳,等.气管切开后不同湿化液对气道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72874.

[14]陈超男.2种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比较[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60.

[15]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8.

[16]孔梅枝.2种气道湿化给药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比较[j].当代护士,2008(7):74.

[17]陈列涛,骆文龙,甘秀妮.护理干预对气管切开后气道痰痂形成的影响分析[j].重庆医学,2007,12(36):11391140.

[18]赵玉萍,张继敏,李美学.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临床对比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92893.

[19]张红霞.气管切开后2种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2006(6):9091.

[20]王志红,周兰妹.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67168.

[21]余湘蓓,蒋玉兰.两种不同吸痰管在人工气道吸痰中的效果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811182.

[22]李颖.吸痰方法的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8,22(11a):28362838.

[23]侯海萍,姚瑞玲.减少新生儿气道内吸痰并发症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4041.

[24]骆雪英,邬勋连,李利.高血压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吸痰方法效果比较[j].护理研究,2006,20(12b):32603261.

[25]谢春雷,李春霞,诸芯玉,等.气管切开病人吸痰法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5):404405.

[26]叶桂芳,黄考福.昏迷病人吸痰法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5,11(14):11071108.

[27]杨春娥.162例气管插管患者的气道管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021.

[28]冯小菊.脑外科病人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护理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9):47.

[29]梁新月.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15):1327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