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科技教育十篇互联网科技教育十篇

互联网科技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0:10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1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地理学科教学;应用

1.“互联网+”时代教育价值

(1)促进教育公平。曾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公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通过数据分析、深入交流和资源共享,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分配不当产生的教师教学差异、硬件设施配备不够完善、教育体制公平等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2)冲破传统限制。传统的教育,难以摆脱教师、学生、教室的固有模式。“互联网+”时代教育背景下,可以有效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爱为本的教师观和以德为先的教育观。进入“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世界各地老师讲授的知识内容,课程更加丰富,时空不受限制,使教育教学工作获得更大的自由。

(3)引导教育新模式。o2o模式(onlinetoofficial)是应用于电子商务化领域而提出的概念。o2o教育模式,即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实现智慧学习。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教师、学校,三方实现时空差异化统一,教育平台服务内容更加完善,形式更加多样化。

B2C模式(BusinesstoConsumer),

即商对客。o2o将从平台向B2C学校转型,也就是说,老师最后都会变成教育平台的员工,相当于一个o2o学校。B2C学校将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广泛吸收来自学校和社会上的学生。

2.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1)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具有主动性、开放性、探究性特点、与不同观点、不同类型的同学老师进行深入广泛交流。网络平台可将整个教学,发现环境变为一个“村庄”,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做到真正把书本知识学活,做到以人为本内在潜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是一种采用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新技术。

(3)“3S”技术。“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三者综合应用的技术。“3S”技术在地理教学环境中不可或缺,发挥着重要作用。

3.应用的优势与意义

(1)合理应用,因材施教,重难点清晰。地理中有许多问题难以用语言文字和传统的版画板书解释清楚,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直观生动模拟地理现实,改变传统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单一、机械、枯燥等现状,使课堂学习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和高效性。

(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利用网络教学、虚拟现实技术、“3S”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视听说多种感官接受新知识,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内容的感性认识,激发探索地理奥秘的激情,锻炼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与时代紧密结合。“互联网+”

时代教育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由传统的教学模式改为现代教育模式,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辅助作用,它对培养下一代接触新鲜事物和了解新形势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

4.应用问题及解决策略

(1)个别教师尤其是农村等偏远落后地带的中小学忽视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缺乏了解,掌握较差,因此,国家要落实“互联网+”时代教育工作政策,为农村中小学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

(2)主次混乱。现代教育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如果其效果冲击了最主要的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便犯了主次不清的毛病。因此,一切都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的教育大潮中,“弄潮儿在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一显身手。

参考文献: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智慧校园;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互联网+”是目前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总理在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制定关于“互联网+”战略行动的全面计划,该计划将加快推动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的有关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方面能够保持健康和快速发展的态势。“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并不只是一个口号,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新阶段过程中的一个概念。“互联网+”所对应的英语是“internetplus”,这里的plus指的不是加号或加法的意思,而是应该把它翻译成“化”的意思。也就是说可以把“互联网+”说成是“互联网化”,“互联网+”强调对资源和数据的共享化、联接化、要素化。也就是说,“互联网+各个传统产业”并不只是把互联网与各个产业和其内部组织进行联接,而是要在“+”的联接过程中产生相互作用和反馈进而实现在融合中实现行业的增值。目前,每个行业都在“互联网+”这一战略的指导下,思考本行业如何与互联网相融合。教育行业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体现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互联网+教育”应当是我们教育行业进行探索、实践、变革的重要任务。文章从智慧校园、教学模式、教学改革三个维度对互联网+的教育应用进行梳理探究。

一、“互联网+”校园将开启智慧校园建设新篇章

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幅蓝图描绘的是: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互联网+”校园是将互联网作为基础,把学习、科研和生活作为中心,深度且广泛的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来为学习者构建学习环境的过程。“互联网+”校园将会让我们看到解决传统教育面临问题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校园将开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新阶段。

(一)以“数据技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型数据形态

从informationtechnology(简称为it,信息技术)向Datatechnology(简称为Dt,数据技术)的快速转变是“互联网+”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向数据技术的转变不是仅仅只体现在技术层面上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其体现在人们的思维层面。信息技术时代的信息多数表现为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帮助管理者控制和管理外部世界。而在数据技术时代,透明性与流动性等特点是数据的鲜明特点,而注重责任和体验也是在数据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向数据技术的转变意味着以被动的管和教为中心转向以主动的学为中心,以学习者主动的学为中心更加强调人与系统的个性化交互过程。在“互联网+”校园中各类校园资讯将以动态的、碎片化等形式传给用户使用,用户可持续的使用高能和高效的数据资源。智慧校园是以大数据为中心,将校园教学,生活和管理集为一体的智能化校园方式。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更加便利和高效的校园生活、教学体验。

(二)以“云端”为核心,形成“智慧校园”的新的技术形态

加强“云、网、端”三者的建设和融合将有利于实现信息技术向数据技术的转变,进而从整体上实现新型技术形态的建立。其中“云”包括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它既可以为“互联网+”提供内容和数据的存储空间,也可以对内容和数据提供计算和服务功能;“网”是指互联网、物联网等网络的关联、延伸和拓展,也可将其理解为它是“云和端”之间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连接和交互道路;“端”指的是各种终端(既包括传统的桌面设备,也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设备及其设备中能安装的具体应用,如各类app等)。在“互联网+”校园中,学习、科研和生活将不再受到校园这一物理界限的制约,信息技术将延伸到校园外,与学习、科研和生活联系的更加紧密,进而呈现出一种新的大学校园的时空格局———智慧校园。

二、“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于我国的国情、世情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故我国的教育也发展到新的阶段,当前教育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变化需求。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要发生变革,这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选择。

(一)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与知识的主要载体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主要承载形式也逐步从纸质媒体转向网络媒体,自然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当下,人们读网的时间远远多于读书的时间,很大一部分信息是源于网络而不是书刊。由于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书刊中的知识转移到网络中也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传统的以线性结构为主要特征的学科知识体系将不再是知识的主流形式,其中包括的期、章、节、页等结构都将微化。尽管网络上也存在着和纸质媒体相似形式的媒体(如电子书和文库等),这也只是知识存储的某种形式以供学习者在学习时查阅使用。网络阅读多数的信息和知识都是碎片化的,信息更新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在网络中可以根据阅读者的需要生成多种形式,每一个网页可视为一个信息与知识的碎片,可按照信息接收者的需求将这些碎片重构出不同的整体。比如: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全图片、全视频、全音频、电子杂志、RSS订阅、其他自动推送等。此外,还可以根据信息(知识)提供者要求,生成博客、微博、微信、公开课、慕课、游戏体验、资源库、专题网站和其他数据库等形式。总之,互联网组织信息与知识的基本方式是碎片与重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改变知识,更是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阅读方式。

(二)互联网将成为教与学的主要场所

未来的教与学活动都将会以互联网为中心进行,教师在网上进行教学,学生都也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知识在互联网中获取,线上线下的教学同步进行,未来主流的教育和教学形式将会是翻转学习。这一设想的实现将是围绕着“互联网+”教育进行的。当下,我们可以目睹很多关于“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例子:如在慕课平台上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通过互联网选择多所学校的慕课课程;在微信朋友圈中联系家长,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思想,倾听并采纳对学习者有益的发展建议;老师汇总学生的每次每一科目的考试成绩,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学生在一个阶段内对科目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将此作为对学生辅导和评价的依据。“互联网+教育”在很多学校的应用都已跳出传统的限制,不再是简单地使用多媒体和电子白板等教学辅助设备来辅助教学的阶段,而是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中,带来全新的教育新面貌。

(三)互联网已成为重要的认知工具

认知工具是支持、指引和扩充学习者思想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能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在培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中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作为认知工具,其主要特征包括:(1)认知工具是基于计算机的工具或环境,互联网能够扩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的工具;(2)互联网作为认知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学习者的智能伙伴,可以更好地完成任务;(3)互联网是认知扩充与重组工具,促使学习者超越思维瓶颈,反思对信息内容与概念的理解以创造新的知识,而并非简单地重复教师所呈现的知识;(4)互联网作为认知工具是促进高阶思维发展(创新、问题求解、决策、批判性思维)的工具。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认知工具理论开拓了教育信息化的新领域,为教育资源整合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资源整合,不仅仅是把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辅助工具,而且是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充分应用到各个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将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组合、重构并相互融合,使学生通过开放性的学习,实现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培养学生适应互联网时展需要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三、“互联网+”课堂将引领教学改革新方向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不仅强调学习知识,同时应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针对课程教学采取改革与创新对策,完善课程体系设置、重视理论和应用科学教学、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并结合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一)互联网进课堂

“互联网+”不应该将互联网拒之于教室门外而是应该让互联网走进课堂,多鼓励学生在上课时带着自己的手机和电脑等设备,且学生在上课期间可以自由上网。因为老师们还没有对互联网对课堂教学的冲击与挑战做充分的准备,且缺少对手机和网络在课堂上发挥优势的思考和实践,故很可能部分老师将会强烈抵制这种大胆的提议。在课堂上,老师应该经常鼓励学习者通过网络去查找和补充对于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可以定期留出时间让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在网络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交流在网络中学习的经验。在课上,把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网络等设备变换为是必需的学习工具与途径,而不是让学生分散注意力的“玩具”。

(二)生活实践进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写博客或文章,对知识碎片进行整合。很少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将多种方法混合使用。有时讲授,有时研讨;有时翻转,有时实践;有时让学生主讲,有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与探究。总之随机应变、不拘一格,常常有即兴之举。但有一点是贯穿始终的,就是以问题、兴趣为中心,以思考与探索为中心。对学生的评价,很少采用考试的方法,而是结合作业与日常表现,与学生一起进行综合评价。当今时代互联网和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得知,移动互联网为我们获取信息与资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校园和课堂不再是与世隔绝的。从今天起,课堂教学应该多从现实生活中素材与内容入手并且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综合性、开放性和混合性的学习和教学方式。

(三)创新教育进课堂

在网络时代中,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将不只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知识,如何应用并加以创新才是关键。教育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帮助学习者通过认知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学习者最重要的能力与目标不再是记忆,学会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才是重中之重。如今国家所大力倡导的创客教育就是创新教育形式的一种。“maker”是“创客”的英文单词,是指不以赢利为目的,努力可以把各种创新的观念和想法转变为现实的人。创客教育是以课程为载体,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并且激发学生创造力,融合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各个学科知识,通过创客空间的平台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国内的创客教育仍处于开始的阶段。

目前和创客教育还没有和学校的课堂教学进行很好的结合。如何将创客教育引入课堂,让更多的学习者在创客教育中受益,是今后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研究的一个课题。移动互联网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已经渗透到校园和课堂乃至社会。今天,老师将不可以再像从前那样固守传统教育和教学模式,继续忽视或反对学生在网上进行学习,也是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相融合的行为。如何把课堂的系统化学习的内容与基于网络的碎片化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是当今时代下教师们所面临一项新的挑战。未来学校课改的整体思路应该是:打破教纲限制、连接课堂和网络、消除学科边界、实现个性培养、培养创新人才。

四、结语

“互联网+”是把信息技术与行业进行深度整合,把互联网的思维和技术融入到传统行业的脉络中,并不是把互联网附加到传统产业上。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更是不要只做简单的加法,而是要深入研究“互联网+”涌现出来的新特征,使互联网与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深入融合。总之,“互联网+”校园的建设和发展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又一个新阶段,“互联网+”教育是教育迎接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互联网+”课堂是当下教育勇于进行转变所创设的一种新姿态。未来的学校将是与互联网充分融合、可以打破时、空间界限并且能够真正实现无边界的学习智慧校园,“互联网+”在教育改革和校园转型的道路上将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

[3]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困局与出路———兼论网络教育模式创新[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4]王竹立.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思考和路径选择[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4).

[5]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

[6]吴旻瑜,刘欢,任友群.“互联网+”校园: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新阶段[J].远程教育杂志,2015(4).

[7]杜娟,李兆君,郭丽文.促进深度学习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10).

[8]汪存友,侯小娜.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mooC平台认知工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2).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3

从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到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来推动自身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勇立时代潮头,才能真正成为为国家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坚力量。

1.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认为互联网思维的重点是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免费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古华京在搜狐公众平台上撰文提出“互联网思维精髓大总结:①用户思维;②简约思维;③极致思维;④迭代思维;⑤流量思维;⑥社会化思维;⑦大数据思维;⑧平台思维;⑨跨界思维”。百度百科解释互联网思维时认为“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是分布式,是平等”。

总结各种观点,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就是开放、平等、用户至上、扁平化结构、流量思维、免费模式和平台思维。

2.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和优势

百度百科解释互联网的优点有信息交换不受空间限制,信息交换具有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互动性、多样性和个性化特点,互联网使用者多,信息量大且能被整合利用。在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日益普及的今天,随着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上述互联网优势更加得到强化。

3.“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思路

3.1发挥互联网优势,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开放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基本是全日制传统教育,只有参加统一考试并取得学籍资格的学生才能到学校来学习,学历教育占据很大比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历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已经逐步下降,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在工作中仍然存在学习需求,可以说当下社会对全日制之外的学习和受教育需要与日俱增。

高职院校要大力拓展开放教育,亟待发展的不是现在已经成熟的类似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教育等这样的系统的、长时间的、考取学历为目标的开放教育。而是一种碎片化的,短时的,以学习某些知识或技能,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开放式教育,受教育者不是为了获得某种学历而学习,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目的进行学习。

为了拓展这种开放教育,职业院校应当利用师资和硬件优势,创造以单一知识点、单一技能项目为内容的数字教学资源,组建提供这种开放教育的学习平台,并探索合理的运行方式与制度,以确保教师和院校能够从这种教育模式中获益。

3.2用户至上,体验为王,追求至极的学习和用人体验

现在的高职教育在考虑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的时候,重视的是符合教育部制定的教学标准,符合学校所拥有的教学条件。考虑“我想怎么教”比较多,而考虑“学生需要我怎么教”比较少。在“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思维指导下,教育应当尽快把关注点转移到用户需要和用户体验上来。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的用户其实有两个:学生和用人单位。以“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思维为指导,高职院校应当把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看做头等大事!应当把学生上学的体验和用人单位的用人满意度看做头等大事!这种思维的转变在当下行政化色彩浓厚、贴有事业单位标签的高职院校身上殊为不易。

3.3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打造教、学两端的自由、开放平台

当前的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上存在无个性化、自由度低、师生互动不良等缺点。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灵活学习、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灵活考核模式是顺应时代需要、提升高职教学水平、培养具有专项特长的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例如对于全日制在校生采取传统教学及考核与互联网教学及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安排学生学习时间时留出其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程安排时除了统一安排的基础课程外,对专业课程采取自主自由的教学方式。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完善的数字教学资源,自由选择学习的科目、章节和学习时间,自由的选择利用学校实训设备增强技能的时间和科目,在考核方式上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时间自由的科目考核。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满足不同需要、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交流通畅。

3.4依靠互联网技术,畅通上下游连接,追求连接一切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终端日益普及的今天,高职院校已经有条件将与教学有关的学生、家长、教师、用人单位、学校管理部门和其它各管理部门全部连接的条件;更进一步,学校还可以选择将学校与其它学校、社会学者、社会求学者、社会企业单位进行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连接,真正实现连接一切。一旦做好连接一切的工作就能带来巨大的变革与优势,对学生求学和就业、对家长掌握和管理学生、对教师教学、对学校管理学生、对用人单位招聘、对学校增强知名度和实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3.5发挥互联网优势,改革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

这几年,高校教学管理平台应用已经逐渐推广,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迅猛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高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例如教学管理中的请假管理,传统的开请假条的方式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造假,如果给假的老师能够把学生请假信息出来而上课的老师都能看到这一信息,那么请假管理不仅变得便捷可靠,而且请假数据还能得到保存和统计,从而提升了管理水平。

再比如学生管理中的就寝时査宿舍管理,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核査寝室情况,省时省力同时还能保存核査资料,同样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从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并不难,只要从业者有这个意识,经过试验后能够上升为制度或者惯例,则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改革很容易开展和深入。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4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模式高校网络教育平台

一、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我们日常的餐饮娱乐到工作学习,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均和互联网有了或多或少的联系。从过去到现在的进步,从农村到城市的发展,“互联网+”结构的形成更是彰显了时代的变化特征。国务院总理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些都说明“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一步步跟随互联网发展的脚步,始终在探索一条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教育方式。以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情况为切入点,思考“互联网+教育”模式如何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与全日制高等学校教育更好地融合,为“互联网+教育”模式在全日制教育中实现创新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互联网+教育”模式是以学习者的需求为根本,以促进网络教育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为导向。在这个信息化时代里,只有结合“互联网+教育”模式,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打造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情况

(一)在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教育平台的情况

经调查数据分析,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于网络选课的态度只是出于“混学分”状态。很多高校将网络选课定为一项学习任务,并且划分了一定的网络选课学分。然而,在这套制度下,学生们为了完成任务,获得学分,就忽略了网络课程带来的正能量,很多高校也忽视了网络教育平台的可用性、有效性与便利性。网络课程没有发挥出它的效益,形成了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以安徽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平台发展情况为例做实例分析

安徽财经大学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主要是“尔雅通识教育平台”,该通识课学习系统主要提供了以下服务:第一,网络教学平台运维。第二,微课等网络课程学习。第三,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

(三)安徽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

第一,分类不够明晰,介绍不充足。一是存在名称不同,内容相似的问题;二是缺少学科简介,不便于学生对课程进行选择。第二,精品课程资源较少。第三,网络教育平台的固有弊病。一是一定要使用电脑,不够便利;二是资源多,不精,针对性不强。

(四)“互联网+教育”模式融入网络教育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互联网+教育”是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环境下,将教育与互联网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形成教育以互联网为依托,互联网辅助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互联网+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十大特质:身份认证,唯一学号,实现终身学习跟踪;个性化推荐;基础知识免费,增值知识收费;实时反馈,随时测验;扁平化知识拼图,按需学习;内容完整,结构化,变现形式丰富,公共编辑;p2p互动;UCG内容互动;沉浸式学习;随时随地。

再结合国内外网络教育平台现状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便掀起建设网络教育的热潮,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实现网络教育在各大高校各个学科的全覆盖,欧洲远程教育协会,mooC等的建立表明国外教育在网络平台上的建设和完善。同时中国教育网校、沪江网校、远程教育网、微课等网络在线教育平台大量涌现,与之伴随的还有百词斩、扇贝、掌上新东方、拓词、猿题库等app在手机应用市场的出现,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网络教育学院,设置网络教育中心,建设网络教育平台以实现教育的网络化。目前,互联网教育已在Cpa考试、函授等教学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全日制高校中的应用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研究。

由此可见,教育网络化不仅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全球化浪潮中不可阻挡的趋势。

三、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一)高校教育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必要性

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社会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不能很好地利用大数据整合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的碎片化时间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完整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快速获取知识的需求。同时,移动终端智能化的普及为网络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在这样一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形势下,社会形成了知识大爆炸的环境,各种资源、各类平台交错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交融激荡之势。教育行业如果不和互联网融合,将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智慧校园建设势必需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互联网+”校园便是这一发展阶段进行新建设的重要思路。

当今,互联网教育已有了初步发展,然而还是存在网络教育平台覆盖范围窄、网络教育形势单一、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有效技术和资金支持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套独立且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教育融入“互联网+模式”是时代的需求,同时也是以一种现代化技术传播文化。

(二)高校教育融入“互联网+”时代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教育”架构的形成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着重大影响。对于学生来说,运用互联网学习能够使学习提升渠道选择多元化,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其次,移动教育的一大优点便是碎片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最大程度的获取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素质。再次,互联网教育使得教育的个性化定制得以实现,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强化,个性化程度得以提高,使学习者能够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构建个性化知识结构。

对于教师来说,互联网教育使得教师负担减轻,只需提前准备好视频或课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网络教育的个性化定制也使得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通过计算机合理分析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主次,从而达到投入产出比例的最大化。同时,网络教育平台的应用使得教师教学更加公开化、透明化,这也无形中给予教师某种压力,督促教师更好地提升自己,提高专业能力。

“互联网+教育”对于社会更是有不容小觑的影响,它使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如今,通过网络平台查找与分享资源的用户不断增多,网络优质学习资源也在增加,而且资源发挥的效用也在增大,形成了强大的网络教育资源联盟,让教育从封建走向开放。网络教育平台也成为城乡教师弥补知识技能,缩小地域知识文化水平差距的有力武器。通过网络教育,使得不同教育水平的区域实现资源共享,增加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有效缓解了乡镇人口的大量移居给城市带来的压力,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5

分析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大数据、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教学的变革。

关键词:

“互联网+”;大数据;虚拟仿真

自从总理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之后,互联网与教育业融合的程度就不断加深,高等院校的教育改革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如何正确认识“互联网+”、如何准确把握“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变革平台,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变革是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互联网+高等教育”概念的内涵

所谓“互联网+”,就是利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平台,从而实现互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从而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就是用互联网技术改进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并不是简单盲目的取代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而是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融入互联网元素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提升教学效率[1]。

二、传统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缺乏师生互动

在传统的高等院校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体系的主体,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氛围非常沉闷,往往教师在台上声嘶力竭的讲解,而台下的学生却很少能够与教师进行互动。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能力,没有积极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就会造成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进而影响课堂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往往是有限的,仅仅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在i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仅仅依靠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显然是不足以应对当今社会的真实用人需求。单一的课堂教学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需求,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练实用技术的平台,而且对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的提升也是不利的。

(三)知识陈旧,缺乏更新机制

同样以计算机专业为例,教师课堂上讲解和学生学习的都是很多年以前的知识体系。这些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知识固然很重要,是学生的必修课。但是,近几年的前沿技术教师也有必要让学生接触和学习。然而,目前很多老师自身也不是很了解这些新技术,同时学校也缺乏促进教师学习新技术的机制,没有建立起针对新技术进行师资培训的意识。

三、“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变革

(一)利用大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生活中,每天会产生大量的有用的数据。通过大数据系统平台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科学分析,可以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可以让教师根据大数据所反映出的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而使教师能够准确地掌握教学的起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渐建立起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

针对计算机实验教学,利用在线实验模式和实验云教学理念,通过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将原有的线下的基于局域网的实验室资源整合到一个实验云中,学生通过登录云平台,可以看到平台内所有的实验资源,根据实验指导完成相应的实验,从而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开放[2]。学生不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上实验课的目的,并可以针对技术难点问题进行互动交流。为了实现学校的教学资源能够时时更新,实验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进行扩展,由于这种虚拟仿真实验云平台的开发接口通常都是开放的,所以除了云平台自身所包含的丰富的资源库以外,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色自定义制作自己私有的课程课件。

(三)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随着高校在教学、科研、教学设备等方面与互联网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逐渐从单一走向多样性。慕课、微课现在早已经在大学里司空见惯,近年来流行的虚拟现实技术也正在逐渐走进讲堂。学生通过VR系列的软件可以形象地模拟各种物理学运动;可以导入三维场景的模型并通过互联网与浏览者进行互动;可以建立虚拟的人体模型,进行解剖和各种手术练习等。总之,虚拟现实技术在工业设计、医学、道桥设计、地质、水利水电等许多专业上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些教学上的变化和创新都是依靠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来实现的。

四、“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挑战

在高等教育的“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在迎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临了不同程度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对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绝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信息化基础设施普遍陈旧滞后,只能依托有限的专项资金进行局部的更新替代。同时,社会产业需求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高校需要更多地开展以实验实训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利用互联网元素,以校企共建为平台,将线上与线下服务相融合,从而提升高校专业的市场竞争力[3]。对于大学教师,首先要适应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从知识的灌输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通过依托信息化平台和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参加职业培训等方式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时俱进。

五、结语

高等院校通过引用互联网思维来实现教育的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正在开始发生改变。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改革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但随着大数据、物联网、虚拟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师生的努力奋斗,“互联网+”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前途一定是十分光明的。

作者:李枫王伟光单位:北华大学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信息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黄美娇.“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2).

[2]曲大为,赵福政.“互联网+”对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刍议[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3(9).

[3]马玉萍,易志亮.互联网教育应助力于传统教育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6(8).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6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概念界定

 

20世纪以前,教育管理思想主要来源于管理者的经验总结。之后,教育管理者借鉴了一般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同时又结合了教育学自身的发展,教育管理理论逐步系统化和体系化。基于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教育管理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0世纪以来比较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有主观主义、价值理论、批判理论、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等。狭义大学生教育管理主要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日常学生事务的管理的结合,而广义上的大学生教育管理还应包含学生在学期间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以及校内校外的综合服务管理等。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1、国外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历程

 

西方教育管理思想大概经过了以下四类的理论研究历程:管理效率理论,人本化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管理效率理论认为在管理中制度建设是第一位的,倡导管理人员与一线工作人员负有共同的责任;人本化理论认为效率的产生不是权威的力量,而是情感的力量;科学管理理论强调教育管理的科学性,注重理论的系统化、可操作化,可以以科技手段来检验其发展水平;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想提倡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多样性和价值性等等。

 

2、国内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

 

就国内而言,从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大学生教育管理政治色彩浓厚,工作内容单一。这一时期的高校教育管理内容除了学习相关社会主义理论之外,还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上山下乡运动。各大高校虽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教育管理方面开始重视发挥学生党、团、学生会的作用,初步建立了一支以党团组织为核心的学生政治工作队伍,但并没有开展系统的当代意义上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改革开放后,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开始得以确立,学生管理内容逐步完善,逐步在高校确立了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同时,也逐步构建了以学籍管理、奖助学金、德育考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学生管理体系,素质教育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逐渐被重视起来。

 

20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教育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发展,管理工作日趋专业化,工作外延不断扩大。“两课”制度的建立与邓小平理论进入高校,标志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另一方面,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催生了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不断朝着专业化发展。此外,由于市场经济程度不断加深,大学取消毕业生统一分配,学生就业工作逐渐成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正不断朝着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勤工助学、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向发展,除了强调教育、控制、约束和规范学生的功能,还开始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的功能。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1、移动互联网概念界定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根据移动互联网网络和终端的不同,移动互联网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广义的移动互联网定义中,移动互联网就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手持移动设备来实现网络连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服务,泛指一切无线网络;狭义的移动互联网则将终端设定在手机,指用户以手机作为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移动数据和信息服务。已有研究发现,近年来不断发展的互联网技术被逐渐运用于定位研究中,尤其是基于wiFi的室内辅助定位技术。

 

2、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移动学生管理系统就是把传统的学生管理系统从电脑上延伸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了学生管理工作公共服务信息等的标准化、应用性和共享管理,为各级用户提供了综合数据信息的集成共享环境,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方便地利用移动通讯网络,提高工作效能,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方式和途径。美国的学生事务工作大多实行垂直式的扁平化管理,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工作内容包括校园安全职业指导、学习困难学生指导、学生经济资助、学费管理、注册管理等等。移动互联网技术除了在事务管理方面提供便捷性外,也广泛运用于网络教育。

 

国内也广泛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及时与准确共享教育教学信息,推送和提醒重要信息,形成有组织、可管理的交流与互动平台,在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主要从加强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工作队伍利用新技术的工作能力、加强移动互联网络的舆情分析和信息监管和完善校园网络文化体系等路径开展。

 

四、移动互联网技术下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较少

 

更多学者的研究集中于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研究3G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还提出了创新措施与策略。大学生教育管理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包括日常管理、学生公寓管理、学生心理管理、学生资助管理、社团活动管理、就业创业管理等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应扩展研究领域,将移动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例如研究在移动终端上实现学生资助申请、实时了解学生情况、高效审核批准等,实现学生管理的智能化和人性化。

 

2、以理论性研究为主,缺少实证调查研究

 

以往的研究,都认识到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以及利用移动互联网加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缺少全面、深入和有说服性的实证调研,缺乏建设性的实际工作指导意见,需要继续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新方法和路径过程。

 

3、缺少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教育管理利弊研究

 

现有的研究中,大多学者基于移动终端的多样化、时间的碎片化、用户多样化等对教育管理活动进行研究,探讨移动互联网技术给教育管理活动提供的有利平台,分析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移动办公等方面的应用,却缺乏探讨移动互联网带给教育管理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学生信息窃取问题、信息的误传播、对学生思维行为的影响等。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蓬勃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不仅是一种通信和上网工具,更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将越来越广泛,给学生和教师及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作者简介】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7

远程继续教育是一种依靠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全新的教育模式。随着经济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无线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将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远程继续教育中对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远程继续教育的发展特点出发,探究将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远程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希望通过无限互联技术的应用使远程继续教育方式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

远程继续教育;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应用探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现代远程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体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立和完善远程继续教育模式是实现我国构建型社会和终生学习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到远程继续教育中,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远程移动互联技术是时代的产物,是科技改变生活的最直接的体现。继续教育是我国的人才培养的一种形式,是实现人们自我升值的有效途径。而远程继续教育的出现使得继续教育的形式得到了更新,内容得到了丰富。应用无线移动互联技术,使远程继续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操作时间更加灵活,更加有益于学员自主学习。

1远程继续教育的优势

远程继续教育改善了教育信息化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观念的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

1.1远程继续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者往往是在职的员工,由于日常工作的关系他们的学习时间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只能是利用工作之余来进行学习。远程继续教育的模式很好地改变了这一现状,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构建实时性或者非实时性的教育平台,使得远程继续教育成为可能。通过学校的视频课件来实现对学生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这种实时交互教学的远程继续教育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学生可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学习。远程继续教育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在职工作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很好地解决了面授辅导的困难问题。

1.2远程继续教育使协同学习成为可能

依靠于发展较快的通信技术的应用,远程继续教育方式实现了学习者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以及聊天软件的应用实现了实时或者非实时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协同学习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得益于网络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学生的思考更加的深入,更加的有利于学生完成多个方面的积极学习,不断地发掘事物的不同方面。同时加大了学习者对协同学习的需求,大大增加了促成协同学习的可能性。

1.3远程继续教育具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

远程继续教育系统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远程继续教育系统不仅具备现代教育媒体的特征,同事还是以现代任职学习理论为分支构建主义为基础的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工作中心逐渐地从教师向学生实现了转变,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远程教育方式的应用可以将学校的历史文化、教学目标、教学设施等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材料,放在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进行查阅和学习。

1.4远程继续教育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在传统的继续教育体制中,教材的更新非常缓慢,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更新。而过于陈旧的教材很难适应社会现实的发展需求。现代远程继续教育通过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实现教师对其所讲课件的修改和完善,实现其教学内容上的与时俱进。通过这些最新的课件使学生实现了获得最新、最需要的知识,这种自主式的学习特别适合在职工作人员参加继续教育。

2无线移动互联技术概述

近年来,几类新的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商业、科技、国防、教育、航空等领域。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包含了无线接入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计算技术等,是这3种技术的组合应用。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反映出了信息时代在网络终端方面未来的发展方向。应用无线移动互联技术所构建的媒体系统在信息处理的时空灵活性方面要远远优越于远程继续教学体系中的任何媒体系统。无线移动互联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随时随地的浏览、存储、加工并且收发信息,同时,该媒体系统中的收发设备为个人所有。像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都属于这样的移动设备。无线移动互联技术是时展的产物,适应了社会朝着更加智能、更加和谐的高科技方向发展。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将是对远程继续教育模式的一次新的改革,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3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无线移动互联技术代表着移动信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的应用,使远程继续教育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基础上,不仅丰富了学生学习的方式还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上的便利。

3.1无线移动互联技术构建了全新形式的远程继续教育体制

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得益于无线接入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相互结合。分别结合这3种不同的技术特点,可以构建3类媒体系统,系统的硬件部分是由移动终端设备组成的。第一类,手机。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手机早已经被广泛地普及。智能手机通过使用GpRS蜂窝网络来实现通信。其目的就是为目前GSm用户的组成形式的数据业务。以手机为终端的远程继续教育中是不需要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的。理论上来说,GpRS为用户提供的带宽高达171.2kb/s,大大地提升了之前的传输速度,保证更大的数据进行有效传输,给学生以更快的互联体会。第二类,装有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这类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局域网连接到互联网上。无线局域网的服务区内置无线网卡的笔记本电脑可实现上网地点的灵活性。第三类,paD。paD是介于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paD是通过红外线数据通信的ethiRLan连入互联网的。这种形式的媒体系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使用。当然依靠电子邮件也是可以完成上述课程的学习的。由于irDa是一种视距传输技术,两个具有irDa端口的设备之间想要发送和传输数据,中间就不能有阻挡物,所以ethiRLan的覆盖范围仅限于在同一室之内,也就是说用paD进行学习的使用者和外界的联系必须要保持在同一个空间内。

3.2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实现了远程继续教育获得性的最大体现

依靠无线移动互联技术的支持,这些媒体系统完全具备了双向通信和同步、异步通信的能力,在交互特性方面表现良好。远程继续教育体系中,获得性是决定其远程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无线接入技术在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对比可以发现,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凸显出能够使使用者轻松地获得信息访问入口,移动设备的大小适中方便携带,操作简便快捷,互联网存在的资源非常丰富等特点。依靠于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学习者可以及时对学习信息进行处理。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这些移动终端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获得信息、联系外界的主要工具,这是将无线互联技术应用到远程继续教育体系中的客观因素,也是顺应时展的必要方向。

3.3无线移动互联技术体现了人性化理念

通过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在远程继续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在学习时间、学习方式以及作业和辅导等方面都实现了自主支配。学生根据自身的时间来自主的规划和安排学习对体现了远程继续教育的人性化发展。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工作,学习、生活三者之间和谐的统一,学习者在不影响自己工作生活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进行了远程继续培训,对学习者的统筹安排能力同样也是一种锻炼。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借助无线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远程继续教育体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媒体就是信息,一种新的媒体的出现都会引起社会的变革。无线移动互联技术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远程继续教育通过无线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教育方式、教学模式上的又一次革新,体现了远程继续教育趋于简洁化、人性化、丰富化的发展特点,为我国构建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无线互联科技•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5(1):45-69.

[2]刘铁中.推动移动学习:促进远程教育发展的当下行动[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5-8.

[3]韩瑞婷.远程教育与移动互联网络信息传播技术的教学实践生态文化融合[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1):29-34.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8

(一)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夹缝里生长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就其工具性而言,确实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落下重笔,而究其在众学科中的地位,尚未脱胎边缘学科的尴尬角色;虽被命名为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却又被应试教育挤得趔趄。

(二)在教与不教中摔跤

客观上讲,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始终未纳入高考科目,无疑自然降低了权重,教师的教学始终难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流,教学工作难免脚踩西瓜皮,以致有些学校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在教中不见成绩,在不教中虚度时日,在教与不教中摔跤,甚至使那些在计算机方面颇有造诣的学生也与其失之交臂。

(三)在堵与疏间彷徨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由于学生的好奇心强、判断力弱,往往会出现盲目跟随。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谈网色变”、草木皆兵,想竭尽全力堵住学生的网路,却又总是堵它不住;试图尽力疏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却又总是达不到意想的效果。真可谓避之不及,躲之不能,疏之不得。可见,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技术发展严重脱节。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使命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无疑已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力作莫过于潜心培育生态课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一)适应教育新常态,培育生态课堂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新常态下的教育当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力和发展潜能。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要近水楼台先得月,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引擎作用,要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从关注生命个性的高度架构个性飞扬、动态和谐的课堂。本着分享、协调、绿色、开放的原则,将传统知识、师本、孤独的课堂向民主、平等、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生态课堂转型。教师要把“互联网+”的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他们平等对话,打破“讲解-示范-上机练习”这种机械培训式的知识传授模式,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多维思考,引导、浸润、影响学生重构课堂理念,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鼓励他们不断尝试、直面挫折,形成持续优质健康的学习生态。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以课堂为载体,锻造学生的信息素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纷至沓来,学习与生活的边界逐渐模糊,无疑是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再一次颠覆。曾有杂志载曰:“如果你爱他,你把他送上互联网,因为那里是获取知识的天堂;如果你恨他,你把他送入互联网,因为那是藏污纳垢的地狱。”可见,网络信息正负相携、好坏相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和判断力有限,弹指间或荣登知识宝殿或误入歧途。可见,锻造学生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高中信息技术课要不辱使命,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

1.回归教育本位,构建信息伦理。教育的本位就是育人。笔者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加强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高中生缺乏的不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本身,而是面对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不知所措,缺乏“免疫力”,不能理性地过滤信息。如何有效预防信息犯罪、信息污染、侵犯隐私权等信息伦理失范的罹患,该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不可豁免的责任,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盲目追求技术,而要以信息技术课为抓手,以育人为本,明确学生的信息伦理准则,引导学生在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文化,增强反思、辨别信息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而不是临网生危、避而远之、封堵学生上网。

2.创新任务驱动,促进个性发展“互联网+”的到来,无疑在颠覆教师对网络认知的传统规避意识,尤其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强化“任务驱动”教学理念,不能局限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而要基于网络环境,致力于创新任务驱动的内涵,要针对不同学生,从多角度分层设置任务,科学合理地将知识、能力、素质“任务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新意识,使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得以升华。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9

摘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它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对生活的同时,也向思想政治教育发出了挑战与要求。面对新的形势与任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展现时代风貌,完成自身的网络化进程。只有在全面把握网络时代特征并正确面对时代考验的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现代人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时代已经开始。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不仅对全球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构成了潜在的而又深远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实现发展,必须正视并融入互联网。

1网络化的特点

“网络”是一个宽泛的感念,有铁路网、交通网等等。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研究计算机之间的互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更快地影响到了每一个人,它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改变了人们的通信、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民人数的增加,互联网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时代风景。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招聘、教育、在线影视、音乐下载等等,网络几乎可以容纳人们于其中做任何事情。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正如一些学者所说的那样:网络也是一个语言垃圾场,一种电子海洛因,一个传播暴力色情的影剧院。网络化在给人们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正确利用网络的积极作用,抓住机遇,在各个领域加以运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对待网络的消极作用,重视信息网络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2网络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要求

网络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它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得到了空前提高,网络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促进了人们之间的思想解放、观念变革,提高了人们认识、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网络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利用这个空间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网络在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2.1网络信息的广延性、多样性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阶级性提出了挑战。互联网以神奇的力量把人类带到崭新的网络时代。一方面,它给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带来了难逢的机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相互交流和渗透,从而实现本民族的文化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落后国家参与网络文化竞争的能力就非常有限,难以抗拒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影响。对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来说,这种挑战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挑战。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以本民族语言的的广泛使用为前提的。语言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工具,还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是国家与尊严的象征。然而,目前在国际互联网络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不懂英语便很难进行跨地域或跨文化的交流。。二是网络文化给我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发展中国家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将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渗透其中,影响其他国家人民的价值判断,进而对西方文化产生亲近感和认同、信任感,最后对本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产生怀疑。

来自互联网的这些挑战,直接体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挑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目标和价值导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冲突,如何在与时俱进中坚持我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其当代价值,对其予以维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它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力量所在,也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文明的特有贡献。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要站在历史的高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优秀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还要科学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成分,给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要抓住网络为我们提供的契机,将更多的优秀文化资源放进网络,让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

2.2网络强化了技术主义倾向,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提出了新要求。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瞬间了解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大量信息,求学、通讯、游戏、商务、聊天均可以在网上完成。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样一种现实,现代信息技术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便利,同时也强化了科技至上的思想观念。有了互联网,人们会深信自己不管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认为自己是个乐观主义者,因此尽管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但由于数字化生存具有分散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四个强有的特质,将会为网络带来最后的胜利。无疑,技术崇拜会造就技术新人,他们注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虽然掌握了技术之剑的锋利,却难以判断和选择刀锋的正负所向。西方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和工具理性的过度夸大,不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较多地偏向于政治取向,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处于一种缺位状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把科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纳入工作领域。有学者认为,当代人文精神所面对的“敌人”不是神、上帝,而是片面发展的科学技术、机器工业和物质文明及其对人、对人性的压抑是“理智一元论”、“科技一层论”。这就决定了当代人文精神的总特征是弘扬价值观念,提高文化意识。因网络强化的技术主义倾向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的更高要求,要强调使命感、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正确认识技术的力量,正确处理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2.3网络的交互性、平等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在互联网上进行的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的优点,使人们在浏览信息时可根据个人需要选择性地阅读,人们可以主动获取信息,这样既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用户在网上具有完全平等的地位。网络交互性的特征对传统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发出了改进的信号。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与接受能力,在坚持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增强交互性,提高时效性,改变原有的以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多地体现现代教育民主、平等、开放的特点。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格地区分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者的地位是不容置换的。但网络社会宣扬“人人平等”的口号,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受到极大挑战,教育的时效性也受到了冲击。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上下结构向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左右结构转变,人与人更多地在平等的交流中相互影响,更多地以渗透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

2.4网络上存在的道德失范与法治滞后的状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道德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在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网络行为具有充分的自由度,又由于技术的原因,网络行为很难做到严格的审查,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东西就容易在这种无约束或低约束的情况下得到宣泄。西方发达国家便利用网络的这一开放性地特征加剧思想文化的渗透,冲击发展中国家的思想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这一现象的存在,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互联网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为计算机犯罪提供了便利。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犯罪就成了网络发展的一颗毒瘤。为此,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法治意识输送的同时,还将担负起推动网络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介入网络法规的建设,规范网络行为,规定所有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必须接受有关道德伦理和法律的教育或培训,注意上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做网络社会遵纪守法的公民。我国的网络立法工作早已起步,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继颁布了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对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来说,网络立法还是滞后的。因此,我国要认真学习国外这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做到网络的法律法规建设和网络发展同步,做到普及网络知识和宣传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同步。

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产物,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现代化,就不能置身于时代潮流之外,而应主动居于其中,使其更好地为我所用。面对来自互联网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迎接、趋利避害、大胆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时代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人民出版社,2006

[2]王树荫,王炎.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纲[m].人民出版社,2010

[3]徐国亮.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新视野的系统分析[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勤.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互联网科技教育篇10

互联网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经受着时代的洗礼,变化着新的形式。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自此,"互联网+"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在高等学校中,此项战略也成为构建"互联网+"校园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和进行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新方向。

1.“互联网+”校园与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理念建构

自21世纪以来,智慧校园成为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互联网+"顾名思义,指的是互联网化,是对信息技术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一种新的称谓。"互联网+"带来的是数据的共享、联接,并且通过建立联接产生互动、反馈,出现前所未有的融合、创新。因此,"互联网+"校园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应运而生,成为智慧校园发展的高级阶段。"互联网+"校园以校园根本职责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同时介入互联网管理,以互联网为基础,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习与科研氛围,真正达到与传统校园教学形式、管理模式相互融合,但又更胜一筹的效果。首先,"互联网+"校园以数据为核心,真正做到数字信息化,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科研人员都在"互联网+"校园中生成个人数据,形成信息化管理。其次,"互联网+"校园以大数据为平台,为"互联网+"扩展数据存储空间,同时提供云计算功能,拓展和延伸互联网与大数据之间的渠道。最后,这些信息将及时传送至各种终端,包括电脑、移动手机终端和各种app终端,使教师、学生在各自终端都能够得到自己需要信息,真正实现大数据、互联网和各类终端的三位一体化联接和融合。这种"互联网+"校园模式一旦形成,数据和信息不再仅仅以网络形式联接,而是在云端自由交换,打破传统边界,使教育资源在云端共享。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参差不齐,大学生公民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缺乏、公共道德意识淡薄等,一些大学生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忽视公民道德素质,我行我素。还有部分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毫不参与,价值取向极端功利性。这种种情况都表明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公民素质的培养还任重道远。借助"互联网+"校园这一理念,利用"互联网+"校园平台,对改变传统公民素质教育方式,创新公民素质教育成果大有裨益。

2.“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对策思考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互联网+"校园是新的发展趋势,它与公民素质教育的融合也是势不可挡。因此,积极探索"互联网+"校园理念下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创新对策,是当前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

2.1加强“互联网+”校园建设,构建优势平台。在建设"互联网+"校园的过程中,必须要把高校互联网平台建设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思想的阵地,配合大学生的公民素养教育工作。高校要建立统一有序的大学校园网,使其覆盖校园的每一个地方,为大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开展奠定硬件基础。具体而言,首先高校需要加强"互联网+"校园管理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且公民素质高尚的网络科技人才,确保其管理之下的校园云平台是弘扬正能量且互动和谐、信息安全的优势平台。其次,要以"互联网+"校园为载体,创建公民素质教育主体网站,弘扬社会主旋律,宣扬优秀人物事迹,为大学生营造充满民族精神和人文气氛的网络环境。再次,学校要积极关注网络动态,对网络舆论敏感捕捉。一旦出现负面舆论,要及时引导学生,以积极向上的言论占领网络思想阵地。最后,利用好"互联网+"校园平台,设置BBS论坛、电子聊天室和电子信箱等交流网站,与大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了解学生心理和动态,解答学生疑惑和困扰,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公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