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十篇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十篇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28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标准;现状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我国食品安全的高度担忧。食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也伴随着每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专家的话语虽不能被广泛认同,但也反映了政府和公众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起食品安全首要责任的期盼和要求。同时,每当出现重大食品安全危机,“食品安全标准”也被一次次提上桌面,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的确,标准作为食品企业生产和政府有效监管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对食品企业符合食品安全法,能否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担当起公众对其的重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标准是中小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基石

食品安全与食品在生产和消费所有环节存在的安全危害有关,在食品链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安全是所有食品生产和供应链参与者的共同责任。我国《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为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职,食品企业必须建立和运行基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良好生产规范,采取综合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提高和确保整个食品产业链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判定食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技术依据,更是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和有效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与技术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40多万家左右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中中小食品企业占食品企业总数的90%以上。比起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大型食品企业,中小微企业由于其人员、专业知识、资金、资源、基础条件、食品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缺乏,理解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能力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薄弱,供应链安全防线脆弱,易造成食品安全风险。诚然,企业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建立在以法制、企业道德诚信和社会责任基础之上,涉及公共政策和服务、社会风险控制、检测和政府监管等复杂的综合体系。但是,毋庸讳言,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诸如标准缺失,科学性、协调性、通用性差,标准实施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是制约中小食品企业建立有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体现状

我国于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新模式,真正从法律上提出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建立了有卫生部担任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负责标准制定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标准科学制度,界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内容和范围八种类别。

目前,已正式制定了29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新的乳品安全标准、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使用、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速冻面米制品等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原则,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制定的我国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2000余项,行业标准2900余项。[1]

三、标准制约中小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现状问题

由于旧的标准模式、体制机制、水平和能力限制,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标准的服务支撑等方面存在着众多问题。

(一)标准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

科学性是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首要原则,由于我国相关科学研究基础薄弱、能力和水平等因素制约,目前尚不能做到所有标准以科学性为首要原则制定食品安全标准。

大量农兽药、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限量指标,基本没有通过消费者膳食调查研究、暴露量评估等风险评估技术而制定。许多标准内容或技术指标科学性差,不能适应食品生产和安全监管的技术要求。诸如对原料的要求严于成品要求;原料中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成品中却规定不得检出;国外可以使用国内禁用等等是标准内容普遍存在的科学性差问题。例如,酱油中的焦堂色,在肉制品中不得检出,但是对于加了酱油的红烧肉是否能够含有防腐剂却并没规定要求。

(二)重要标准和指标缺位难以铸就标准的完整性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整体缺乏完整性,重要标准或指标缺失,造成企业标准执行难。

1.重要产品标准或指标缺失

现有的食品标准,虽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但对于一些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管迫切需要的标准和安全要求缺失严重。象生制即食水产品、无蔗糖食品及低糖食品等目前均无标准。食用植物油有GB1535《大豆油》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多达31项,但是,食用调和油市场乱象已多年,酝酿8年的国家标准至今尚未出台,企业只能参照1998年制定的行业标准SB/t10292《食用调和油》生产,由于该标准未标明配料油所占比例,造成生产商都按各自标准配比生产,给某些不法生产企业钻了市场监管空白,损害了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2.关联标准相互配套性差

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模式规定,对于食品安全限量等基础标准能够涵盖的通用要求,食品产品标准应尽可能地引用相关的基础标准。但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缺少与横向标准之间的衔接,不管基础通用标准是否已涵盖要求,盲目引用,使得标准内容操作性实用性差。如:稀奶油、发酵乳两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与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不配套。

食品安全产品标准与检测方法是一个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标准整体,作为食品安全符合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检测方法标准如果与产品标准不配套,标准就没有适用性和可操性。我国2400种食品添加剂,有检验标准配套的只占近四成。各类农兽药残留检验方法标准虽然标准数量多,但配套性差,缺乏对酶制剂、促长剂等精确有效的监测技术和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标准不配套,影响了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检测和判定依据,降低了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多头标准各行其道交叉重复难能达成标准协调性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前,标准分管和制定主体多头,单就强制性国家标准就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各相关标委会等机构或组织制定,行业标准更是涉及十多个标准制定和主管机构,造成标准体系杂乱无序,交叉重复相互打架,企业标准执行乱,目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1.食品安全标准与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不协调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称GB2760)与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中的食品分类不协调、不衔接。

QS制度将食品分为28大类,是颁发生产许可证和市场监管的依据。GB2760标准的食品分类系统按原料、加工工艺、食用对象等对食品进行类别识别,其特殊内涵是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禁用范围,由于二个分类系统互不一致和协调,同一食品往往有不同的类别与解释。例如,馒头、青团和粽子在GB2760分类系统中释义为粮食制品,不得添加任何色素,但QS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归属为蒸煮类糕点,根据GB2760标准,糕点可以使用色素。

现有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中两大最关键的标准或制度之间的不一致和不协调,导致食品归属难,对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制品使用和禁用的理解和判断产生错位。

2.各类标准内容和技术要求交叉重复不统一

各级标准之间各自开车、各行其道,经常有同一种产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共管,同一产品的技术特性有不同的标准规定其差异化的技术要求,相互交叉予盾。例如,白砂糖分别有GB317-2006和GB13104-2005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共管。唑螨酯在柑橘中的限量GB25193规定0.2mg/kg,nY831规定1mg/kg。国家标准GB/t22165《坚果炒货食品通则》的二氧化硫指标≤0.4g/kg,而GB2760中未对坚果或炒货中的二氧化硫作出相应的规定,也即理解为不得检出。

相关标准间交叉重复、不协调和不统一问题,导致同一食品在此标准中达标而在彼标准中未达标,使得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所适从,监管部门无从下手。

(四)标准超期服役修订滞后难于确保标准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制造业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应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实行标准动态修改维护。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基本的标准(技术法规)动态维护机制。例如,CaC确定的优先评价重点清单上50%是旧农药,根据最新的科学发展信息和更高的消费者健康保护水平,对标准进行重新评估和修订。欧盟于1993年至2009年对全欧盟范围内植物保护产品进行为期16年漫长的重新评估。日本对实施的肯定列表“临时残留限量”标准规定每5年复审一次。

我国大部分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标准复审修订严重滞后,有些标准甚至二三十年没有修订维护。农兽药、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必须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最新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信息实行动态修改维护,以保持标准的时效性,但我国许多安全限量标准动态修订滞后,象兽药残留标准距今已10年。标准动态维护时效性差,难于适应食品行业生产工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五)标准实施服务支持机制不到位难以保证标准执行及时性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唯一目标是让食品企业生产安全食品,以实现对消费者的高标准保护。由于食品安全标准内容复杂、指标多、技术性强、强制性高,因此,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和服务保障机制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小食品企业的宣传培训及释义非常不到位。

企业了解标准信息的渠道单一,新颁布标准没有相关的实施宣传材料,第一时间拿不到正式标准文本,也没有全面的、清晰、规范的共公信息查询平台。新制修订标准宣传解释不倒位,遇到标准比较模糊难以解释,缺乏相应的咨询途径,也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对标准解惑释义。相当多标准由于本身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差,存在着名词术语界定不清,产品分类错位混乱,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通用标准,如食品添加剂国家GB2760,牵涉到很多产品的定义和范围,但标准后没有相配套的释义和明确解释,造成对标准的理解不一,导致误读和误判,影响了企业的标准执行与符合性,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同时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2

1.1中小学的普及教育

主要涉及到上述的食品安全的常识性知识。包括食品安全本身的常识以及法律常识等。因为中小学教育属于普及教育,因此针对的必然是进行食品消费的全体国民。

1.2大专院校的学历教育

这种学历教育又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法律知识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这是食品安全教育的核心,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食品安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

1.3岗位培训教育

所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工作岗位,都应当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因此其涉及的对象包括:食品企业的具体操作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复杂食品安全报道的媒体工作人员等。岗位培训的内容根据主体的不同,分别包括上述3种食品安全的相应知识。

1.4针对大众的常识性宣传培训教育

一方面很多消费者可能并没有接受过普及型食品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关于食品安全的常识性知识也会随着新的情况的出现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对于作为食品消费者的大众来说,需要通过宣传的方式对其进行食品安全常识的教育,在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甚至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在食品安全教育机制覆盖的人群、涉及到的知识以及采取的具体教育方式达到上述标准的情况下,就可以基本保证同食品安全相关的主体能获得其保证食品安全需要的知识,这样的食品安全教育机制应当是科学的和有效的[3]。

2中国食品安全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的行政管理机构

要保证食品安全教育机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存在对其科学性和完整性负责的行政管理机构。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教育机制在形式上虽然包含了相当部分的上述科学和有效的食品安全教育机制应当具备的内容,但彼此之间并不存在统一组织和协调的机制。学校教育和岗位教育,以及针对大众的宣传教育等具体教育形式均存在,但分属各级教育机关、劳动行政管理机关、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关,彼此之间互不统属,不存在固定的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这三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之间衔接性很差,不仅造成教育资源巨大的浪费,而且还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4]。

2.2大众的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教育匮乏

在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中,大众对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的缺乏表现得特别明显,也因此产生了相应的严重后果。一方面,很多普通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漠不关心,在决定食品的选择时,往往只关心其表面的价格,而不注意其是否达到相应的安全标准。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却对食品安全事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只要有传闻说什么食物有毒都深信不疑,整天忧心忡忡。即使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关一再出面澄清、辟谣,他们仍然认为媒体的错误报道才是“真相”。在三聚氰胺有毒奶粉事件过去这么多年之后,很多人仍然固执地认为国产奶粉存在安全问题,宁可花费高昂的代价去国外代购,也不愿购买国产的价格更低廉的同档次优质奶粉。

2.3食品企业经营者法律知识和道德知识教育的匮乏

食品企业的经营者是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在食品企业的经营者具有食品安全对人民生命健康重要性的道德认知,并严格遵守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般应当表现为食品企业的过失,或者是其无法控制的无过错行为造成的。然而在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有相当部分事件是食品企业的经营者明知其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并且会损害消费者生命健康的情况下而恶意为之,完全没有起码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可言。这同中国现阶段社会的法治环境及道德环境密切相关,但食品企业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和道德教育,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2.4行业行政管理者专业技术知识和道德知识教育的匮乏

近年来发生的众多食品安全事件中,也发现了行业行政管理者对食品安全的监管仍然存在种种不足。从食品安全教育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一些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关工作人员缺少进行监管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和道德知识的教育。一方面,在对食品企业进行食品安全监管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应当发现的违规行为,从而酿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个别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食品安全对人民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基本稳定和长远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执法过程中或因个人利益或因地方利益,对食品安全问题姑息养奸,最终造成铸成大错。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中的主要肇事者之一的三鹿集团,早在2004年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中就已被行政监管机关抽查发现奶粉不合格,但当地食品安全行政管理机关一直没对其进行相应的惩处,直至2008年初被媒体披露后,有关部门还在千方百计地为其百般掩饰。

2.5媒体工作人员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和道德知识教育的匮乏

媒体作为行政管理机关之外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的最重要的力量,其对食品安全的相关报道会直接左右社会舆论的导向,因此其报道必须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但是,近年来却不断发生媒体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事件隐瞒不报,或为了博取眼球耸人听闻的情况。如2005年的“甲醛啤酒”事件、2006年关于“芬达”“七喜”等软饮料致癌的报道等。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隐瞒不报或误导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由于其对社会舆论的直接影响,一方面会对相关食品企业的行为选择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大众对政府监管机关的执行力产生严重的不信任。而在事实被揭露之后又使大众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了很大的置疑,严重影响其作为社会舆论的代表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的能力。

3对策

3.1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行政责任机关

有必要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中国食品安全教育的行政责任机关。鉴于食品安全的专业性较强,因此不应由普通的教育机关来承担这一责任。最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下面设立食品安全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国食品安全教育的整体规划,以及不同部门主管的具体教育形式之间的协调。从而保证最大程度地整合全国的食品安全教育资源,保证食品安全教育体系科学有效的运作[5]。

3.2建立对大众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

对大众食品安全的常识性知识教育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在中小学教育中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②加强针对大众的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时,为了防止其造成进一步的损害,针对重点人群可以组织其进行培训教育[6]。

3.3加大法律和道德知识教育的力度

事实上,对食品安全影响最大的主体是食品企业的管理者、行政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媒体工作人员等。通过加大法律和道德知识教育的力度,则能使这3种主体重新审视其对食品安全的态度,主动将食品安全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上,不会因为利益的诱惑而对其视而不见[7]。

3.4食品安全的学历教育应与岗位教育及宣传教育相结合

目前的学历教育同岗位教育和宣传教育严重脱节。一方面,学历教育只注重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方面,而忽视了食品安全的法律及道德方面知识的教育,单纯依靠岗位教育很难弥补这种知识结构的缺陷,导致学生毕业后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缺乏;另一方面,学历教育不重视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的教育,从而使其学生毕业后进行宣传教育的能力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使食品安全的学历教育尽可能与岗位教育和宣传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食品安全的学历教育应尽量按照社会上对应的工作岗位设置课程和专业,加强法律和道德知识方面的教育,以做到与相应岗位教育的无缝衔接;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的学历教育应针对宣传教育大众化的特点,适当增加有关食品安全常识性知识教育的课程,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为宣传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上述对策的具体实施,即能在基本克服中国目前食品安全教育中存在的消费者常识性知识教育缺乏、法律和道德知识缺乏以及整体性和完整性缺乏等主要问题,建立一个在食品安全教育办公室领导下的覆盖食品企业、行政管理机关、媒体和消费者四方,使其均能得到其所需知识的教育的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教育机制。

4结论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食品安全;利益博弈;信任关系;政府监管

一、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而且影响也越来越大。食品安全不仅是一个生物、化学、技术和管理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其本质是食品原料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食品营销者、食品物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及食品消费者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其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制衡、信任管理和风险监管体系等并不是孤立的,而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但是,目前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经济学研究和系统管理理论研究严重不足。事实上,近5年我国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并不是我国的基础技术落后,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的外部监管、服务体系缺失造成的。当前我国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的全过程,各大类食品均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安全管理体制、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体系、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问题,同时,食品安全的诸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利益博弈不均衡、信任缺失、法规条文不统一,导致食品链条成本和系统风险大幅增加,食品行业道德水平大幅下降,国民对政府和食品行业的信任度急剧下降,食品消费者时时处于担忧和恐惧环境中。食品安全问题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整个社会就无法和谐,经济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国内学诸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将目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信任关系和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管理等三个方面研究进行了回顾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食品安全的利益演化博弈研究

利益是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的外部条件约束和保障下进行存续、发展、实现自我的一种必要追求,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利益追求和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们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和编织全球经济共同体蓝图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没有人们对利益的需求和追逐,就没有了社会的一切。正是利益的存在,导致了利益问题的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它反映着人与其周围世界中对其发展有意义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积极关系,赋予了人们行为的目的性和内在动力。而也恰恰是利益,导致了社会各类事物之间具有着复杂性、统一性和矛盾性等特征。

在整个食品安全问题中,利益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整个食品链条的剂,也是整个食品链条发展和延续的源泉,更是各类问题和矛盾的聚集体。各种利益主体在谋利活动中,都会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并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地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强弱双方会不断为各自的利益博弈,在这种利益博弈中,经济冲突和矛盾行为就产生了。有学者认为在这种利益矛盾和冲突中,消费者处于信息弱势地位,且对食品需求弹性小,总体上只能属于被动接受者,其对食品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而王虎、李长健认为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他们认为整个食品供应链的终端,对食品安全存在天然的利益动力,对食品安全的关切度最为强烈。在食品安全领域中存在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对立和冲突,由此产生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监管者与生产者、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利益博弈现象。但是,由于整个市场信息和个人信息的不对等性和非完全性、政府监管不到位及行政和链条中间环节信任的缺失等,在利益需求的实现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利益相关集团或个人会存在着具有差别性的动机和实现路径。在其路径的实现过程中,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机会主义等行为应运而生。根据akerlof和arrow的研究结果,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食品市场上的“逆向选择”——安全性差的食品把安全性好的食品驱逐出市场和“道德风险”——生产者隐藏或歪曲和误导食品安全信息等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在市场信息模糊不透明和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食品链条中的各方的逆向选择、不道德行为和投机行为会随着各方追逐利益预期的增加而增加,最终会导致市场失灵、监管部门失信、国民恐慌和社会动荡。事实上,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的人为因素实质就是利益追逐的结果,生产者明知是有毒有害物质,却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仍用于食品生产。回顾近几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绝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道德风险严重。相比之下,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自然因素引起。因此,对于食品链条中的利益分配和行为监控等急需监管部门予以重视。王虎、李长健认为食品安全中存在的复杂的利益矛盾运动态势主要表现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生产者与监管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为了实现食品领域的利益均衡与和谐局面必须重视对食品领域利益矛盾运动的分析并有效构建该领域的利益冲突与制衡机制、利益产生与分配机制、利益代表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与利益保障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向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共同参与的变迁。食品链条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影响着食品安全中利益矛盾运动态势和市场均衡的变迁,影响着食品链条的有序性和可持续性。食品安全领域的利益追求不应该只是单个个体或群体一方利益的最大化,而是整个食品链条中所有群体和个人集体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益的需求虽无法使个别个体或群体的利益最优,但能保障整个食品链条利益最优,使得食品链条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食品安全问题的发展状况如何,主要取决于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中的利益博弈及其路径选择,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反映了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道德水平和政府对国民生命安全的关注程度和对人民的热爱程度。食品安全中的利益博弈及其演化路径、方向选择和监控机制关系着食品行业的未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利益关系分析及其机制设计至关重要,既能为降低食品链条的各种成本和交易费用提供指导,也能为国家行政监管提供理论借鉴。

三、食品安全的群体信任关系研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消费者、食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一个重要问题。信任是食品安全链条中的关键影响因素,食品安全中的信任关系会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关于信任,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不同,尼克拉斯·卢曼把信任理解为“对产生风险的外部条件的一种纯粹的内心估价”,他认为信任是一种简化机制,是一个对未来的期望,通过信任机制能降低特定情况下的复杂性,最重要的信任因素是个人已取得的正向经验、在获取正向经验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以及作为人际关系桥梁的沟通因素。Doney和Cannon在综合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信任发展的五大认知过程:计算过程、预测过程、能力过程、动机过程、传递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信任的感知和认可程度将影响着信任关系演化的方向、路径和演变结果。信任作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认知过程,它是双方合作的基础。组织间信任是组织间成功合作的不可缺少的前提,这种关系已被许多研究所证实。

在人与人之间利益获取的过程中,个体的信任感知将左右个体的认知或感知结果,影响个体行为和双方合作的可持续性。信任不仅能带来双方的利益分享和价值实现,也能带来资源的最优整合,促进整体利益和资源价值最大化。良好的信任关系,将会节省利益相关主体的时间和交易成本、降低心理风险,进而增加双方的合作意愿,获取更大的利益价值。

四、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规制与模式

国内外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食品安全影响因素研究;食品安全管制的必要性及政府管制行为研究;食品生产者(供应商)行为研究;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研究;食品安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研究;食品安全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等等,但对食品安全的系统管理和模式探索研究较少。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市场信息不对称、外部不经济以及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需要政府介入建立有效的信息制度和监管机制。alanStone认为管制是“政府通过法律的威慑来限制个体和组织的自由选择”,其目的在于限制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企业食品安全行为、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与政府监管关系密切,政府监管法律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有效实施是基于对企业和消费者等微观主体行为的有效认知。研究表明,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采取的监管方式主要有:诉讼;消费者安全教育和信息提供;发放各类生产许可证;行政法规和命令;进行处罚和奖励。我国国内对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和比较方面。朱允卫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3种模式——美国模式、英国模式和加拿大模式,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提出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构想。韩俊分析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国际现状,按照wHo的分类方法,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大体可以分为多机构食品监管体系、单一机构食品监管体系、综合食品监管体系三种类型。分析了分散管理模式和集中管理模式的利弊,结论指出:就中国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宜少不宜多,应尽快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整合。当前实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造成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职责难以分清以致监管重复和监管空白均有表现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管理体制研究文献较多,但对于其系统管理方法和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少。我国的实践证明,食品安全管理需要一种系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当前我国分部门和分级管理导致不同部门之间的规则和文件条款冲突,利益矛盾严重,往往各个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削弱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当前我国急需对食品安全管理进行统一,管理方法和模式需要系统化,法律法规需要高度的一致性。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4

一、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问题

德国着名哲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mann?heim)说:“我们应当首先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同一术语或同一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不同境势中的人来使用时,所表示的往往是完全不同的东西。”“食品”及“食品安全”即是这样一类概念。由于不同文化传统、社会构造、自然地理条件与个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此的界定与把握可谓是纷繁多样,莫衷一是。为方便讨论,本文把“食品”界定为“各种能够供人食用或饮用,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但不能提供直接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并对人身无危害或危害极小的成品(即加工品)和原料”。相对于其他传统的食品定义,这一定义既把传统食品范围内的农产品包括在内,又把食品与药品、保健品等区别开来,为食品安全与责任讨论的展开确定了明确的对象。

从“食品”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发现,安全即是食品本身固有的特质。因而,“食品安全”主要是说食品在质量方面和营养方面对人的有益性。确切地说“食品安全”就是指各种能够供人食用和饮用的成品和原料在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销售、消费等环节,不包含或不会产生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有毒或有害物质,不会损害消费者或其后代的身体健康。食品安全强调的是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无危害性。

根据上述对“食品”、“食品安全”的界定,再对照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当前的整体状况,不难发现,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我国是世界上农药施用量最大的国家,施用于包括谷类、蔬菜类、果品类等一切可用于食品加工原料的巨量农药,会有一部分长期停留在原料表面,甚至进入原料内部,形成农药残留。食品中超量的农药残留通过人们的饮食,会在人体内蓄积,导致人体生理功能紊乱,极大危害我国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随着人们食品结构的改变和对动物性食品需求量的增大,动物性食品的兽药残留及其危害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在猪肉中出现的“瘦肉精”、水产品中出现的“氯霉素”,等等。除此之外,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危害。食品添加剂的不当使用主要是不合理、超标、超量和非法使用。甚至有食品生产者在食品中添加禁止使用的非食品添加剂,如在米粉、豆制品中添加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吊白块),在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在食用香油等食品中添加塑化剂等。这些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问题会对人体产生包括致畸、致基因突变、致癌等在内的严重危害,从而使食品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

(2)食品流通过程中食品贮藏与运输环节出现的安全问题。我国的食品流通和运输设施比较落后,缺乏严格的保鲜和足够的防菌设备。这种现实致使食品在流通环节缺少有效的保护,极易受到微生物污染与其他各种形式的污染,甚至出现交叉污染,降低了食品的安全水平。没有卫生保障的食品流通会使得即便规范生产出来的安全食品,经过流通过程后也会变成不安全的食品,最终造成了不安全的食品消费。

(3)食品销售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等导致的食源性疾病。食品在销售环节由于储存时间、销售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在消费前受到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是食品霉腐变质的根源,同时也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2000年至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国内部分省市食品中的致病性污染状态进行了连续的主动监测。结果显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在所有食品安全性事件中居首位,占39.62%。①微生物污染的整治可以说是刻不容缓。

食品安全领域呈现的上述严重问题很大程度上虽然是相关主体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操作不规范的结果,但更深层的根源在于食品领域相关责任主体缺乏责任意识和伦理价值观念淡薄。伦理维度的隐退直接导致了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伦理责任约束的食品只能成为一种单纯的利益工具,而无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因而,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凸显道德、伦理、责任等价值维度。责任伦理学的理论特质与价值关怀,正适合我们从新的视角审度食品安全问题,为构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提供价值和理论依据。

二、食品安全领域的责任伦理学审视

在现时代的技术社会“责任原则应当说是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着的复杂课题的最适当最重要的一个原则,而责任伦理这一概念,又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当代社会在技术时代的巨大挑战面前所应有的一种精神需求与精神气质”。根据吉布森?温特(Gibsonwendt)的考证:“在伦理学术语中,责任是一个较新词汇。它出现在19世纪,具有一定程度的野心勃勃的含义。它对行为进行评价,认为行为的动因在于行为者,而不在于义务本身的宇宙或自然结构。……责任一词通过在法律和大众文化的背景下,对职责和义务进行界定,弥补了原有义务含义的不足。责任既是一个伦理意义极为丰富的理论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直接事实关怀的实践概念。责任显示出应为性和必为性的统一,突出了道德主体的自觉自为性。它不仅涉及到责任主体的价值定位,还牵涉到责任主体的实践行为规范,它在应然与实然两个维度上展开了对责任主体的道德要求。在食品安全领域中使用责任概念,能够突显食品安全领域相关主体的道德价值与道德内涵,在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中彰显伦理道德关切。

除了‘‘责任”这一概念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定伦理意蕴外,责任伦理学相对于传统伦理学,它所具有的独特理论特征也使得责任伦理学能够为食品安全提供一个绝佳的价值视角和道德基础。对责任伦理学的建构作出重要且关键贡献的是德裔美籍哲学家汉斯?约纳斯(HansJo-nas),他在《责任原理一寻求技术时代的伦理学》一书中正式提出‘‘责任伦理学”这一学说体系,并进行了学理上的论证。由约纳斯开启的责任伦理学与以个人为中心的(anthropocentric)传统伦理学②相比,具有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责任伦理学是远距离的伦理,是面向未来的伦理学。传统伦理学的“那些崇高的道德价值随着技术时代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上帝之死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它们却未能提出一种直面技术时代的道德责任原则”。在传统伦理学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生活是“人的责任行为全部且唯一的领域”,伦理学的功能被固定在对当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突之解决上。约纳斯指出,现时代的社会特征使得传统伦理学的作用“捉襟见肘’,“新的力量种类要求要有新的伦理规则”。这种新的伦理规则要求把人对自然以及人对未来的人的责任也纳入人的伦理关系中,从时间和空间上拓展传统伦理学。把“责任”扩展到大自然以及未来的人身上,是责任伦理学能够在当代引起重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代技术社会,作为个体的人与大自然和未来的人空前融合,而企业更是在特殊的意义上内在的、不可避免的镶嵌到自然之中。

要注意,远距离伦理下的责任是一种“预防性责任”或“前瞻性责任”,或“关乎性的责任”,它不同于旧的追溯性的责任模式。它是一种积极性的行为指导,是一种事前责任,因为“在具体情况下,责任也可能建立在无知或无奈的基础上,责任的极端性产生于提出自己问题的未来之前,而这些问题是任何人都不乏避免的”。它特别强调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可预期的行为后果,以此来纠正我们的行为。

基于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它体现出的“远距离责任”之特性尤为明显。一方面,食品企业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策,采取什么样的行为,都与“自然”有关,并在消耗自然资源与加重环境负担两个层面上与大自然发生影响。大自然已经成为食品安全生产必须考虑的道德对象。另一方面,食品安全不仅是当代人的身体要求,也是尚未出生的人对我们提出的伦理要来“在诸种责任等级中,首要责任是必须有未来的责任承担者,以便确保它在世界的永恒性。”我们对自己以及未来后代的责任至少有两个内容:一是确保未来人类的存在,二是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负责。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到食品生产的条件下,这两方面的责任要求显得更加迫切。我们有责任在当代人的需求与未来人的存在之间把握一个正确的尺度,有责任为未来的人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的人能够具备责任能力负责。

第二,责任伦理学是整体性伦理。传统伦理学普遍化的道德规则几乎都是与个人的行为和生活有关,然而在现时代,个体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有限,我们也不再能够仅仅以个人的身份而存在。个人成为活动机制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部分,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对事物的发展起本质性的作用。约纳斯说:“个人的权力也许从比例上看甚至变得更加渺小。而变得更加伟大的无疑是集体的权力,它使无数个别行动者融入其整个行动当中了。”①约纳斯并没有忽视个人在社会行为中的责任担当。他指出:“人是唯一为我们所知的,能够有责任的存在者。”②但责任应当超越个体的范围界限,凸显其社会性的承担主体。当今时代伦理学问题中的绝大部分都成了“集体政治的问题”。因此,特定行为的责任主体就不再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体,而变成了具有内在关系的行为集体。

责任伦理学显示的前瞻性和整体性伦理特性,在食品安全生产领域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它极大地开阔了我们认识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路。食品问题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当下的安全问题,也关涉到人类未来的长久发展。而食品生产者也不再是食品安全生产的唯一责任主体。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责任主体还应包括政府、消费者组织、媒体、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多方力量,它们共同构成了食品安全生产的整体性责任主体框架,都应该参与到食品安全生产的“集体行为”中。

三、食品安全领域的责任主体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但首先明确责任主体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结合责任伦理学的理论特质与食品安全的现实状况,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至少应涉及三大责任主体。

3.1—国之政府对一国之食品安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政府是公共权力的代表者和行使者,也是食品消费者一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人民赋予政府权力就是为了建立强有力的政府以保护和促进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在食品安全领域,政府是最基本的责任主体,它不仅要促进食品市场在制度和体制上的完善,而且还应该通过立法等手段规范食品企业、消费者与第三方力量在食品市场上的作为。具体而言,政府在食品安全中主要应该承担公共利益责任、监管责任和引导责任。公共利益责任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两个方面;监管责任主要体现在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明确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实行严格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三个层面;引导责任主要是针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企业和消费者两类对象展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上述政府责任之间存在彼此冲突的可能性,特别是政府(尤其是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责任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责任之间存在价值排序上的混乱。这一责任冲突具体表现在政府在坚持以人为本,还是坚持唯GDp至上问题上徘徊不定,其实质是政府内在的多重责任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从长远和宏观来看,政府在食品问题中应当优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这一政府责任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贯彻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当然,政府的这些责任之间并非完全是非此即彼,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的冲突仅仅只是各种责任所代表的公共利益在特定时期内的优先性排序问题,而如何在实践中协调好这些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

3.2食品企业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责任行为

食品企业的市场行为在责任伦理学视角下也是一种具有伦理意蕴的责任行为。食品相关企业是食品供给的主体,是食品安全整体性责任主体框架中最重要的一方,对食品的安全问题负有直接责任。按照食品从供给到消费的过程,我们可以从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角度入手,分阶段分别研究其责任承担。

食品生产是静态食品供应链①的第一个阶段,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它一般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以及包装三个环节。②食品安全责任在食品生产中的具体要求也就是要在这三个环节充分彰显责任意识,落实其要求。食品原材料的采购是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起点,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步。如果这个阶段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那么用此种原材料制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在后续的加工或流通阶段则—直是在做无用功。食品的生产加工是食品生产阶段的中心环节,既可以改变食品的物质存在形态,增强食品的功能,提高食品的附加值,又同时可能增加食品不安全的机会。因此,在这一环节,食品安全责任主要是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生产,实现生产加工企业与自然环境、员工的三方共赢。食品包装是食品生产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食品进入流通阶段的准备。在食品的外包装上,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明确标注需要在食品的流通和销售中注意的事项以及食品成分、等级、有效期、使用方法、售后服务以及服务的内容等,有质量安全标志(QS)或无公害标志的食品要在食品包装的显着位置上出现,达到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目的,实现绿色包装。

食品的流通阶段是食品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的转移,同时还伴随着相关信息的传播与流动,是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食品流通企业要根据不同食品的自然特性,有针对性地采用专门的运输工具进行食品的传递,尽量避免或减少食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物理机械变化、化学变化、生理生化变化和微生物学变化,最大程度地承担食品的流通安全责任。

而食品销售企业则处于食品安全供应链的最后一个责任节点,是与消费者直接发生市场关系和交易关系的经济组织。食品销售企业的责任主要通过负责任的营销来实现。企业在营销活动中应该遵循伦理道德规范和责任要求,即确定食品销售中的安全。

3.3责任相关方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

食品安全领域中,除了政府和相关企业是责任主体外,第三方力量,包括媒体、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与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等也是重要的责任相关方。食品安全领域中之所以需要第三方力量参与并承担相应责任,是由食品安全各相关主体间的相互博弈局面决定的。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以及食品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的博弈,都使得第三方力量介入食品安全生产尤为必要。媒体、行业协会和消费者组织等第三方责任主体能有效协调企业和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在食品安全中的博弈活动,实现食品市场的安全和健康运行。相对于企业(供应方,也是第一方)和消费者(需求方,也是第二方)而言,第三方力量既不实施食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行为,也不是食品消费行为的直接当事者,更不拥有社会公共权力,只是社会个体经过一定的程序组合起来的公共人格。这种社会自治性质浓厚的第三方力量普遍具有独立性、公开性、互动性与导向性的特征,使得它们能够在食品安全领域很好地承担社会监督和沟通、矫正的责任。社会监督和矫正不仅对企业具有导向作用,能够引导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同时也能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巩固或者重塑对食品企业的信任。第三方责任的良好履行最终会在食品企业、政府、消费者三者之间产生连续和有效的互动,在相互合作中促进食品安全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实现食品安全的责任伦理思考

理论之思是我们的实践行为顺利有效展开的前导。对食品安全的责任伦理学审视确定了事关食品安全的责任主体,指明了食品安全的伦理目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从责任伦理学呈现出的前瞻性和整体性伦理特性出发,找出责任主体的合乎道德行为模式,并且整合食品安全主体的“集体行为”,为我国的食品安全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

从前瞻性特征上看:一是国家首先应该成为未来责任的承担者。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应该成立伦理机构,对涉及食品生产中的争议问题,比如现在的转基因食品、将来可能会出现的“人造肉”等影响深远的新生事物,以及在食品生产中能长远改变环境的物质的使用等,都要进行伦理方面的论证。对未来有深远影响的,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这也与责任政府的要求相一致。二是可以考虑建立机制,引导企业成立伦理委员会,对企业的经济决策进行必要的道德评价。尤其是对涉及使用新物种、新物质和新技术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决策者在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进行正当的选择,并且运用演绎的推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预见企业决策可能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道德影响,为食品企业的经济决策提前进行道德论证。把受企业行为影响的未来和他者(指代现在的企业利益相关方)涵括到经济决策当中,对决策的反思从事后移至事前,防止恶性企业行为的出现。

在整体性上,主要是让食品安全相关主体承担适度责任,而不是因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使责任过度集中而失衡。亚里士多德教导我们‘对适当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间、出于适当的理由、以适当的方式”做事是‘‘难得的、值得称赞的、高尚的”。一是在政府层面,技术上要有统一适当的标准,法律上要有统一适当的尺度。标准的过高、过低和处罚的过轻、过重都不利于主体责任的形成,要加快对有关标准和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和完善。二是在企业层面,要根据不同的食品种类,确立适当的准入门槛。既要防止门槛过低,企业缺乏履行合理责任的能力;也要防止门槛过高,形成行业垄断。目前主要应该针对前者。三是在行业组织层面,要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尽快进行行业组织立法,明确行业组织法律责任。使行业组织真正具有代表性,充分发挥出行业组织的监督作用,有效地防止行业潜规则,规避行业集体道德沦丧。四是在检验机构层面,要加快主体改革,使其真正具备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独立对检验结果承担责任,不要总是政府最后为检验机构的责任背书。五是在媒体层面,要强化公共利益责任,对食品安全事件报道客观全面,而不是为了新闻炒作而断章取义,误导公众。六是在消费者层面,要针对不负责任的消费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制约,使不负责任的消费者承担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责任。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5

食品安全教育的涵义

我国将食品安全教育界定为: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在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中,有目的地引导与食品安全相关者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知识的行为活动。食品安全教育涵盖从原材料的生产加工环节到餐饮环节的全过程,因此,在食品安全教育中,食品安全教育的参与者不仅仅包括生产工人、物流流通责任人、销售过程的当事人,还包括政府机关、相关监管部门,相关食品机构、社会团体、学生等,即食品安全教育的参与者是全民。

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

食品安全教育有助于提升国民对食品质量的辨别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充实国民的食品安全知识,优化居民的膳食选择,提高居民购买食品的安全性,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了解食品的性状和特性、加工过程、营养参数等,摒弃不科学言论,更好地保护民自身权益。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尽管中国食品安全的基础在逐渐夯实,国民对于食品安全普遍关注,但百姓的焦虑仍在加大。以科学的真实情况化解百姓的疑虑,共同填补消费者与科学真相之间的“信息真空”十分必要。食品安全教育既可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又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

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有利于儿童的生理健康。我们通过对山东省济南市8所小学284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随机抽样访谈发现,儿童由于缺乏食品安全知识,容易被小手工作坊生产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包装标识、食品标签等不符合标准的食品所吸引,长期食用会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品安全存在认识误区,在饮食方面对孩子的管制过于严苛,导致有的儿童对食物、对社会产生恐慌感,不敢去接触某些事物,从而缺乏对很多新事物的感知。还有的孩子在家长面前不敢吃,一旦在家长监管不到的情况下,看到别的孩子吃了也没有问题,对家长的权威性产生质疑,并暴饮暴食家长所谓的“垃圾食品”,不利于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

我国小学食品安全教育现状

食品安全教育滞后在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在早期就被看作是衡量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它们对食品安全教育的研究起步比较早。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国在近些年才开展食品安全教育课题的研究,相比一些发达国家,起步比较晚。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教育明显不足。

食品安全教育不系统我国现有我国食品安全教育不系统,内容不全面,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具有连贯性和持久性。在我国的学校中,没有系统的食品安全教育渠道,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中也没有食品安全相关的科目。

儿童食品安全教育科普书籍匮乏当前民众获得食品安全知识的渠道主要有网络、电视、书籍和广播。目前食品安全方面的书籍因为内容多,页数多,儿童看不懂,不愿看,不利于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和社区食品安全宣传使用。有的学校偶尔邀请食品安全领域的学者为学生们做普及性讲座,但是缺乏科学的、简洁的、有吸引力的食品安全科普教材,难以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食品安全教育对策

完善食品安全教育体系,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在我们对是否有必要将食品安全教育加入到义务教育中的调查中得知,绝大部分家长还是认为有必要将食品安全教育加入到义务教育中,因此,将食品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很有必要。在小学课程中,为促进食品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可将其与多种学科教育相融合,比如在自然课中讲授食物原材料的生长、加工过程,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部分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的讲授,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教育内容要具体化、科学化,注重针对性、时效性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有侧重点地开展普及教育。针对普通大众开展的普及教育的重点内容应为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如食品的选择、食品处理及加工、健康饮食习惯、营养膳食知识等。而对于小学生,则应侧重于健康饮食、食品的正确食用知识、营养饮食、科学认知转基因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科学食用零食等内容,使食品安全教育贴近学生。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R15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460-02

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检测在未来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在食品安全事件中,病菌常常会随原料的生产、成品的加工、包装与制品贮运进入食品中,影响饮食安全,食品安全控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概述

食品微生物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的贮藏、运输、加工、制造过程中都存在许多微生物,一方面是利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制造发酵食品;另一方面是防止有害微生物污染食品,保证食品安全。当前形势下,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食品相关行业生产力水平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而且食品企业诚信意识不强(尤其是民营、私营企业)、食品消费价值水平低下、安全意识观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十分严峻,如若不能把好食品安全关,势必造成重大人身安全事故,严重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颁布《食品卫生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条例用以规范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后,仍然存在相当的安全隐患。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五大问题具体表现为:

1.1微生物造成的污染食源性疾病源现象严重。毋庸置疑的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相关疾病是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我国而言,大部分的食物中毒都是由于致病性的微生物而引发。致病性微生物在我国常见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沙门氏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微生物污染食源的现象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

1.2种植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以及施肥导致食品安全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大米、小麦以及蔬菜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生长调节剂,往往使食品在源头就被污染,大面积、大剂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在食用的时候虽然经过打理,但是农药残存也是构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微生物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添加剂超标,有毒有害物质超标。

1.3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由于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更有良知缺乏的问题,致使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

1.4食品生产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投入各种添加剂,来迎合不同人体口感要求,然而,不法加工组织肆意添加防腐剂、色素以及各种化学保鲜物质,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大大升高。

1.5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首先是大气污染是对食品的原材料直接污染源,有悬浮颗粒富集、气态农药成分积累、异味物质吸附等;其次是水污染对和固体废物污染对食品原料的生长、加工、食用的过程影响,如重金属、酸碱度污染、过量添加剂污染等;最后是辐射污染可能引起食品原料生长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引起食物产品畸形,这类的污染在核泄漏后明显增多。

二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导致了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因此,要控制食品安全,运用高科技实施高质量的食品检测工作对控制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微生物检测技术是衡量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判定被检食品能否食用的科学依据之一,通过食品微生物检验,可以判断食品加工环境及食品卫生环境,能够对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各项卫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供传染病和人类,动物和食物中毒的防治措施.,同时食品微生物检验是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中毒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它对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经济损失、保证出口等方面具有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三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内容

现代食品类生产企业实行的微生物检测技术是以微生物学为基础,运用现代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自动化仪器、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食品中的微生物,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等,并建立的现代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具体的检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食品污染程度类指标菌群检验,如菌落总数、肠道致病菌、大肠菌等等,二是食品内致病菌的检测。

2.1检测食品污染程度指示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即在需氧情况下,37℃培养四十八小时)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菌落总数与受有机污染的程度相关,细菌总数越大,受污染的程度越严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由不同公司,不同地方生产的食品。所有食品中常见毒素有霉菌毒素,动物性天然毒素和植物性天然毒素;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棉酚和毒蘑菇。

2.2检测食品样品中的致病菌,现代食品行业,有很多有害的微生物严重危害食品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甚至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低水平的病原菌污染,食品加工后导致菌体的“致伤”及食品其它成分的干扰等因素,使得传统的检测方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需及时发现致病菌,控制污染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食品工作者得以寻求更为快速有效的方法来检测病原菌,以期增加敏感性和显著地减少检测时间。

总结:由于我国食品样品复杂多样,食品安全检测处理烦琐费时,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领域的广泛应用,有效的提高了食品微生物检测效率和检验速度,确保了食品安全卫生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洁梅.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05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现状;发展;思考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食品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众对高素质生活愿望的不断提高,给食品安全形势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食品供应链中的环节和因素在不断增加。从农场、牧场的原料生产到食品企业的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食品不安全因素贯穿于食品供应全过程,各大类食品均存在安全隐患,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因此对食品安全控制这一课题进行深入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食品安全,是指一个单位范畴(国家、地区或家庭)从生产或提供的食品中获得营养充足、卫生安全的食品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即维持生存生长或保证从疾病、体力劳动等各类活动引起的疲乏中恢复正常的能力。食品安全状态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品中各种危害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程度。它是以确保食品卫生、营养结构合理为特征。强调食品质量安全,是人类维持健康生活的权利。

食品带来的风险,主要来自微生物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其中微生物性危害包括:(1)细菌性污染,(2)真菌毒素污染,(3)病毒性污染,(4)寄生虫污染。化学性危害包括:(1)农药污染,(2)兽药污染,(3)重金属污染,(4)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污染。

这些年来,随着转基因食品、新资源食品和保健食品等新食物陆续上市,也给食品安全控制增加了新的内容。尤其是转基因食品,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而对其安全性的激烈争论没有停止。目前已有儿童因饮用转基因大豆豆浆而发生过敏反应的报道。由此,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3)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4)食品制造使用差、劣原料;(5)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

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1)有些食品加工企业管理松懈,生产控制不严格,未达到工艺要求,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过程和储运过程中发生微生物腐败对人体形成危害;(2)部分企业在食品工业中,超标、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添加物,甚至使用非法添加物;(3)有些食品加工企业和加工者在食品加工中混杂非食品物质,仅仅为改善食品外观质量、延长保质期或增重;(4)加工企业的出厂产品缺少完备的检验。

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现状

1、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既是一项基本的人权问题,也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

的政治问题,不仅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居乐业,而且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繁荣昌盛。

目前,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非常重视,已经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民生的大事来抓,都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增加了监管体系的投入,完善了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了食品安全打击力度,为进一步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2、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中的检测技术

(1)食品生产中的质量安全控制

①食品原料产地环境检测与控制

产地环境污染直接或间接影响食品安全。产地环境污染主要是指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对产地环境的监测和产地污染的防治,有助于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

②生产加工过程中检测与控制技术

根据食品安全控制的要求,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环节安全技术的研究,建立对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控制的技术体系。如“良好生产规范”、“良好卫生规范”、“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体系”等质量保证体系。

③研究开发可靠、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相关仪器

目前,一些公认的重要食源性危害,在检测技术方面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食品安全控制的需要。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方面急需解决适应生产特点的现场检测技术,在检测手段设置的技术措施中缺少完善有效应对手段。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前食品安全的要求和特点,研究开发可靠的控制食源性危害的检测技术和产品,以保证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需要。

(2)食品安全控制中主要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检测的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一般成分分析、微量元素分析、农药残留分析、兽药残留分析、霉菌毒素分析、食品添加剂分析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分析等。根据被检测项目的特性,每一项指标的都有对应的检测方法。

①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中化学性危害检测技术

除传统的常规分析方法外,仪器分析方法逐渐成为食品化

学性危害检测主要的手段,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以上检验方法按照检验项目,大致可以分为无机成分分析方法和有机成分分析方法。

无机成分的分析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微量元素中的铜、铅、锌、锰、镉、钙、铁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原子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

有机成分的分析一般由色相气谱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分子光谱法完成。在相关检测中,特别是农药残留,如有机氯、有机磷的测定得到普遍的关注。

②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中微生物危害检测技术

至今微生物检测和鉴定方法主要有三大类:传统方法、数值

化方法、化学及D-t生物学方法。每一类又派生出8~20种具体方法和仪器,当前应用最广的是有两种:一是根据不同细菌对不同碳源的代谢利用率进行鉴定;二是根据每种细菌都具有特征性的脂肪酸图谱进行鉴定。

三、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的发展

1、推进食品安全控制中管理工作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我认为,当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重挑战,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理性思考,以与时俱进,转变政府职能,在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全面推进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1)管理体制的进一步理顺,行政部门设置和职能分工的优化;

(2)食品安全监管法制化建设的推进,依法行政的加强;

(3)食品安全检测网络的建设,风险分析和预警能力的提高;

(4)统一的食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的提高。

2、推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中检测技术的发展

食品安全这个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但是食品分析的困难很多,包括样品中基质背景复杂,前处理过程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被测成分浓度较低、分析仪器的定性能力受到限制、仪器检测灵敏度不够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满足目前越来越严格的法规要求,是当今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方向。

(1)推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中化学性危害检测技术的发展

①研究并建立一系列样品预处理技术平台。该平台以解决农产品、食品样品所特有的多杂质、多组份、多干扰条件下的多残留分析。

②分子印迹合成受体(miSR)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首先使拟被印迹的分子或聚合物单体交联,再将印迹分子多次从聚合物中提取出来,聚合物内部就留而下了被印迹分子的印迹。

③研究并建立新的质谱联用技术。使用质谱仪对被测物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四级杆质谱仪的选择离子检测(Sim)、离子阱技术的选择分离储存技术(SiS)、对低含量、背景干扰严重难以定性分析的化合物采用串联质谱(mS/mS)的方式分析,可以获得很好的检测效果。

④仪器便携,检测现场化。这一方向主要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派生出来的。比如蔬菜中农药残留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就是目前食品安全检验中相当重视的一个方面。

⑤生物传感器技术。生物传感器是一类以生物材料为敏感识别元件,将化学量转化为其它可测定的物理量的装置,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交叉产物。由于现代提取净化技术的推出和高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分辨利仪器的进步和完善,一次处理和注样,同时检测几种、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农药残留量成为可能。

(2)推进食品安全控制技术中微生物危害检测技术的发展

①微量量热法。此法是通过测定细菌生长时热量的变化进行细菌的检出和鉴别。目前已有能测定微小温度变化的仪器,如美国检测仪表实验公司生产的多路微量量热器。

②放射测量法。此法是根据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代谢碳水化合物的产生Co2的原理,把微量的放射性14C标记引入碳水化合物或盐类等底物分子中进行检测的。

③气相色谱法。利用微生物细胞分离的气相色谱分析是研、究微生物分类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微生物细胞经过水解、甲醇分解、提取以及硅烷化、甲基化等衍生化处理后,使之分离尽可能多的化学组分供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④阻抗测定法。利用阻抗测定法可迅速检测出各种微生物对不同底物作用的结果,即在含有几种不同底物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适量的被检测生物,经一定时间培养后即可用阻抗测量仪在检测其生长情况的同时反应表达出其特征,进而鉴别其种、属。

⑤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此法广泛应用于细菌、霉菌的检测及其它许多领域,如用于大肠菌群的快速测定,在4小时之内即可获得结果。

⑥荧光素酶测定法。此法是生物发光测定法中最敏感的方法,其理论基础在于atp的存在成为检测样品中有无微生物的极佳依据。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8

食品的生产、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目前,食品科技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各国的食品产业空前崛起,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主要体现在食品加工原材料包括各类农产品、畜产品及水产品、食品添加剂等的种类、数量乃至生产效率等的空前增长,以及食品的加工、贮藏、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设备和手段的不断升级换代和食品种类的多样化等诸多方面。然而,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保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食品加工、贮运和销售等环节,迫切需要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专门人才来从事食品及其加工原材料的检测、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性评估与评价、食品销售市场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而提高食品工业的生产质量与安全控制水平,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FoodQualityandSafety)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适应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而设立的。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03年率先在全国设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以来,全国已有170余所高校陆续开设此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国缺乏统一的课程设置体系和专业培养计划,作为一个新生专业,各培养单位依托自己原有的优势课程、优势教师资源和优势教学资源来对本校的食品安全专业进行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进行设置和规划,导致各院校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专业特色[1]。

一、食品物性学的学科地位

《食品物性学》又称食品物理学,主要研究食品及其原材料的物理性质,具有与《食品化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食品学科领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食品及其原材料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食品物性学涵盖了比物理学更广泛的研究内容和更复杂的知识体系。食品物性学的发展从单一的食品流变学基础,到食品质构,和目前较为系统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的基本物理学特征、力学特性、热特性、光学特性、磁特性等相对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2-3]。在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食品物性学课程体系,第一部教材是1998年李里特教授编著出版的《食品物性学》,目前国内食品物性学教材还包括李云飞教授等和屠康教授等人编著的几个版本的教材。物理科学领域的学科理论及其研究手段的不断发展也推动着食品物性学知识结构体系的不断更新、向前,所以物性学又是一门充满潮气的、不断进步发展的学科,已成为食品领域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以食品物性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也诞生了食品科学的若干研究方向,如以光学特性为基础的食品无损检测、以流变学理论为基础的食品高分子和胶体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以物性学理论为基础的各种食品保鲜加工技术等。目前,全国大部分设有食品专业的院校以将食品物性学列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和食品相关硕士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二、食品物性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

按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食品物性学的总课时数为33,其中理论课时数为24,实验课时数为9,并将其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而作为食品质量安全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食品物理性质及其与食品品质的内在关系、食品物理性质表现的内在规律及基本理论、学习食品物理性质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学习如何利用食品物性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服务于食品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另外,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及实践,希望学生加深对相应物性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熟悉物性学测定的基本方法,各种测定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并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应用物性学知识与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食品与安全专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两个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方案有所不同,但二者具有相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这也导致了食品质量安全专业教学中各种弊端的出现。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物性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物性学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感官评定等课程为其学科基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两个专业,虽然这些课程都在开设,但是部分课程课时量不同,如前者食品工程原理的课时数为48,后者只有32;食品感官评定对于前者为必修课,而后者为选修课。不同专业学生的各种基础课教学目标不同,同时相同专业学生对课程选择种类不同直接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并造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如下问题:

1.食品质量安全专业选修食品物性学的人数偏少。据统计,近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质量安全专业选修食品物性学的学生数均不足该专业总数的1/3,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受到学分的限制,部分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选修课程过多,学分已达到培养要求,在参加专业课程选择的时候选择余地较小,因为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不鼓励本科生超学分选修课程,并且具有相关控制措施,使这些学生无法选择包括食品物性学之内的许多专业选修课。二是由于部分学生惧怕学习食品物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基础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的不同,导致相关基础知识储备不足,学习食品物性学时接受能力不高、学习压力较大,因而放弃选修该课程。三是因为部分学生渴望拿到高的考试成绩,而选择容易掌握、理解并且容易拿到较好考试成绩的课程,而对于食品物性学这样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的课程表现出“不喜欢”。这应该是应试教育大环境所导致的结果,高校校园里,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与奖学金评定、荣誉称号的获得以及保研资格的取得等各种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被迫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其“喜欢的”课程。

2.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对食品物性学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单纯地从物性学相关知识对食品安全保障的作用方面来讲,有很多现代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建立在物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如以物性学理论为基础的食品品质检测,各种光谱检测手段和无损检测手段等都是直接和间接衡量食品安全性的依据。另外,研究性大学以培养研究性人才为其重要目标,也就意味着有相当一批学生将要选择求学深造,进入科学研究的大门。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毕业生最终选择攻读研究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0%以上。食品物性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是食品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研究内容,食品物性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一切种类的食品及其原材料,物性学知识的储备也是食品科学研究工作者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需要对此熟练掌握并运用。从这个角度考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同样的物性学技能。

3.课堂气氛不活跃。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面前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前者课堂气氛轻松活跃,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可以随着教师的讲解积极投入到课堂内容中,思维活跃、积极思考;而后者的课堂气氛总体显得较为沉闷,甚至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态度。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专业在基础课程设置和部分课程课时数的有所差异。如前所诉,食品物性学的相关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感官评定等,学校培养方案两个专业的学生在这些课程的授课要求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了不同专业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存在差异,进而出现两个专业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课程时不同的课堂表现和课堂气氛。

四、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物性学教学的改进措施

对于食品物性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以上相关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

1.调整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课时量及授课要求。根据“重基础、宽口径”,培养符合型人才的教育精神要求,各高校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加大基础课的教学工作,表现在开设较多的基础课门数和课时数等方面,而压缩专业课的教学,表现在减少门数种类和课时数等方面。食品质量与安全是一个学科交叉性较强的专业,需要开设多门相关基础学科如食品科学、化学、物理、生物学、医学和管理学等课程,但学生毕业要求的总学分是一定的,只能取消部分专业课或压缩课时数来达到培养方案的要求,导致形成学生知识面虽然较广,但基础欠扎实的特点,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带来压力。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结合相关教育精神和人才培养的社会的要求,进行专业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改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416.8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86-02

引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随着我国食品长期短缺历史的结束,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也越来越为关注。当“三鹿奶粉”、“苏丹红”、“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禽流感”、“口蹄疫”等耸人听闻的食品危害事件频繁发生时,人们产生了“还敢吃什么?还能吃什么?”的疑惑,人们对食品安全信任降低,风险感提高,甚至产生了消费恐慌情绪,以至在事件过去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消费者出现拒绝购买奶制品、拒绝食用禽类制品等现象。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治理应是十分迫切的。2015年4月新的《食品安全法》经修订并通过,将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食品安全法》与原法相比修改力度非常大,称得上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法规,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监督管理制度,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食品质量安全治理的决心与力度。然而,即使是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措施,也不等于食品安全“零风险”。食品安全危害事件会严重激发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并且,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还有主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在科学把握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感知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应对策略,引导消费者养成科学理性的风险认知。这对于危害事件过后缓解消费者的恐慌心理、重建理性消费思维,实现双向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概述

风险感知(riskperception)是人们对具有概率性而被转化为记号或符号的不利结果所做出的判断。Bowling和Staelin(1994)将风险感知定义为消费者进行消费时,认知到不确定性或是不利且有害的结果。感知风险并躲避风险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生存反应,但人们对风险的感知常常会因受到个人的经验、个体对事件的了解程度、社会舆论冲击、信息处理能力及事件本身的严重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扭曲风险倾向,出现风险感知偏差,甚至往往会放大或缩小风险程度。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是指消费者在购买食品的过程中,感到购买的食品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后果或不确定性的损失及其可能性。由于消费者不是食品专家,不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无论在购买前还是在食用后都无法准确地识别它们对健康的影响,因此,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只能依靠直觉和经验来主观地评估风险。也就是说,决定消费者食品消费行为的是对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观感知而非实际风险。

二、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提高的表现

当食品安全危害事件不断冲击消费者时,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就会提高,自然地就产生怀疑和躲避风险的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消费恐慌情绪增加。消费者评估风险的直觉和经验主要来源于食品安全常识、对品牌的信任、对企业信誉的信任、对食品监管当局出具的合格报告的信任等。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消费者赖以评估风险的直觉和经验受到严重挑战和否定,消费者感到其消费行为含有风险并无法预期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所以,为了躲避风险,消费者选择不再购买该类商品或是更换品牌购买。而由于食品安全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消费者对于风险的来源、危害程度、发生的概率、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对该事件是如何处理的、危害会持续多久以及风险何时可以消除等信息了解滞后或是无从了解,因此消费者会表现出长期的消费恐慌心理,出现在很长一段时期“不去购买奶制品、拒绝食用禽类制品”的现象。

2.对政府公共管理能力信任感降低。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以后,消费者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就会产生质疑。一方面,认为可能是由于政府的相关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的;另一方面,可能认为是由于政府食品监管部门不作为、不重视公众健康、随意放行不合格产品等原因导致的,进而降低对政府的信任感。由于食品安全信息具有不对称性,消费者往往是后知方,他们对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委了解不全面,对食品安全的诉求很难得到回应,也就对自身的消费行为感到不安,有的消费者还会选择网络这个公众平台来宣泄情绪,使各种负面信息在网络平台被放大,这些都将影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往往会高估食品安全风险,因此,消费者容易对政府的处理能力与管理效率产生不信任。

3.对企业诚信产生质疑。食品安全危害事件会严重打击消费者购买信心,提升消费者风险感知,使他们对产品品牌与企业诚信的信任感下降。事故危害越严重,消费者的风险感知越高,因此,绝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减少消费、改变品牌等方式来规避食品安全风险,因为他们认为市场具有淘汰食品安全违法企业和产品的能力。实际上,消费者因食品安全风险恐慌心理给企业带来的损失远高于食品安全问题本身。

三、降低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的对策

1.建立事后应对机制。新《食品安全法》中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没有对事后消费者消费风险感知消除作出要求。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关系到消费市场的稳定性、政府的公信度等许多方面,也应是政府与企业需要应对的重要环节。因此,当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以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除应迅速建立事故应急机制,对食品安全事故分级、事故处置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等做出相应反应外,还应对事故处理结束后消费者风险感知消除及市场信心的恢复做出应对机制。包括事故调查进展公布、违法违规食品召回与销毁、受害人员的救治赔偿、事故危害影响程度评估、同类消费品的替代选择以及社会公众意见与建议的收集与反馈等。建立这样的应对机制,将事故后科学应对消费者的风险感知提升问题制度化、规范化,既可以疏导消费者产生的消费恐慌情绪,也可以稳定消费市场波动,平抑相关食品产销链传导性冲击,保持消费者对政府与企业的信任。

2.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监管第三方的作用。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或是其他食品安全监管第三方应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组成事故处理监督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后果、危害性、影响范围及政府与企业处理方式等进行监督和追踪,如实公开调查信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评价事故处理结果,针对事故受害个人或人群做特殊说明和情绪疏导,并站在科学权威的角度向公众提出危害事件的应对方法和相关食品消费建议,帮助消费者提高对食品质量的有效认知,尽快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3.食品企业勇于承担责任。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后,事故企业甚至同类食品企业不应回避事件,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隐匿、伪造、毁灭有关证据。食品企业应勇于面对事件,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食品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调查食品安全事故,并正面面对、积极处理事故后果。主动配合食品监管部门查找原因、采取对策,勇于承担事故在责任,积极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向公众说明情况甚至道歉,保持企业诚信,努力挽回品牌形象,尽早恢复消费者信心,从而避免由于消费者恐慌或对企业的不信任引起的拒绝消费或更换消费品牌而带来的更深远的经济与信用损失。

4.重视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可以有效传递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多方面主体相关的食品质量安全知识、消费者经验等信息,提高消费者购买经验。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后,隐瞒与藏匿实情只能丧失公众对政府与企业的信任感,从而选择消极的消费态度。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是应对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冲击的有效手段。事故发生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事故企业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同时还应及时向社会披露事件的真实情况。通过媒体、网络等多种手段,公开政府与企业对事故的处理进展,并通过与消费者公开、正式、有效的交流,厘清事实真相,破除谣言,逐步恢复消费者的信任感。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除向公众提供公开、及时、透明、多渠道的食品安全信息的同时,还要了解消费者的疑虑与心理诉求,并相应作出解释和回应,采纳消费者合理的意见或建议来改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重建企业品牌形象,用具体的行动来恢复消费者的信心。

5.加强公众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是降低消费者风险感知的有效手段之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消费者协会、企业等组织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与安全知识,宣传讲解安全常识。比如,向公众讲解食品标签的用途、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非法添加与滥用的危害,以及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基本手法等,使消费者增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增长食品安全消费经验。这一方面可以指导消费者正确、科学消费,打击问题食品的销售空间,从而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费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消费者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引导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以后理性判断,并尽早恢复消费信心。

参考文献:

[1]蒋凌琳,李宇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问题的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1,(2).

[2]王二鹏.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信任构建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3).

[3]于丽艳,王殿华,徐娜.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因素分析[J].调研世界,2013,(9).

[4]张金荣,刘岩,张文霞.公众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感知与构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3).

[5]王建华,晁熳璐.公众食品安全消费科普知识的调查与对策[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食品安全对学生的重要性篇10

科学发展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重要概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特别是邓小平、同志都有过论述,但是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命题,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若干重要思想综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把它提升到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则不能不说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一大创造,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科学发展观中所说的“科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而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因而其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厚重的哲学命题。只有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着眼,才能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强调发展是现阶段的发展和未来发展的有机统一,从现阶段发展来讲,就是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长远发展来讲,就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共产党人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他们在当前运动中最根本的目的,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从而深刻揭示并阐释了科学发展观所生动体现的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并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要求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从而深刻揭示并阐释了科学发展观所充分体现的我们党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鲜明政治立场。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强调所谓全面发展,就是防止发展中的片面性,始终把经济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解决好重点和全面的辩证法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防止发展中的孤立性,始终把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看成一个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总体,重点解决好发展中平衡和不平衡的辩证法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防止发展中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倾向,始终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辩证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好眼前和长远的辩证法问题,从而深刻揭示并阐释了科学发展观所充分体现的我们党既唯物又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

强调科学发展观是靠全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干出来的。没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就无所谓科学发展。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全党同志必须求真务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用科学发展观不断校正和纯洁我们的政绩观,自觉抵御各种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的诱惑,从而深刻揭示并阐释了科学发展观所充分体现的我们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革命精神。

社会理想、政治立场、辩证思维和革命精神,都与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联,都属于世界观方法论的范畴。只有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着眼,才能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指导意义。这是我读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得到的一个最大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明显增强,取得了明显成效。尽管如此,国内外仍然存在着对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的担忧。今年上半年少数国家的一些媒体大肆渲染我国食品不安全状况,国内一些居民也对我国食品安全提出不少问题。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再次反映出我国食品监管领域存在诸多漏洞。广大群众强烈要求政府用雷霆万钧之力加以整治,解除这个包围,还百姓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决心和能力一次严峻考验。为恢复国内外对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信心,必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政府监管、食品生产和消费之间形成推进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

一、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食品卫生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为基础,以涉及食品安全要求的技术标准等法规为主体,以地方各级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规章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同时,已经建立了食品安全的多政府机构分段监管体系。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对食品安全承担着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及牵头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我国检验检测体系在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对依法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加工企业,采取及时向社会公示、责令生产经营者停售和追回的措施。对于上市的初级农产品和食品加工还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只有获得由当地质检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才能生产。我国对出口食品许可管理则更加严格。为调动生产者关注食品安全的积极性,我国还建立了食品安全的认证体系,促进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

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我国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全国食品安全的抽样合格率已由2001年的60.3%上升到2006年的77.9%。近几年我国出口食品的合格率都保持在99%以上。我国对美出口食品的平均合格率高于同期美国对华出口食品的合格率。

二、恢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任重道远

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已见成效,而消费者对食品不安全风险的实际感受没有相应降低,这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当今世界,食品不安全的风险源不断增加,人们对食品不安全风险的认识逐步提高。尤其是现代农业生产对化学投入物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极端气候频繁出现,污染物不断增多,都使食品不安全风险上升。我国食品加工业和餐饮业多数为小作坊、小企业。它们对食品卫生安全比较漠视,往往又在政府监管之外。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在情理之中。

尽管食品安全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但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时间较短。如我国在2001年才提出无公害农产品建设。尽管各国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存在着明显差异,发达国家的保障水平相对较高,但总体上看,还没有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大型企业品牌价值高,降低食品不安全风险意识相对较强。而多数小型企业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则缺乏自律。国际上,绿色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还通过提高食品进口的安全保障水平,达到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的目的。加大对他国食品不安全风险的渲染,也可能是西方国家某些利益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增加出口而采用的技法。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家禽养殖周期由过去的200天缩短到40天,一些老百姓误以为是使用激素促成的。人们对食品安全认识的有限性,给不安全食品的市场需求带来机会;同时,一旦出现不客观的舆论宣传,就会加剧人们对食品不安全的恐慌。

三、进一步降低食品不安全风险

首先,把好食品安全的生产关。目前,中国共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44.8万家。这么多的生产经营企业,光靠职能部门有限的力量去监管,难度很大。如何提高食品的安全系数,这就要增强企业的责任和法律意识。通过法律的严厉处罚,让企业牢固树立起食品安全至上的理念,加强内部监管,把好生产关。

其次,把好食品安全的监管关。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水平,全面控制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打击食品生产和加工环节假冒伪劣行为,规范食品流通经营秩序,必须继续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