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4:29

教育与艺术篇1

关键词: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特色民间艺术传承

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是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大发展的边缘学科,每所院校几乎都设有艺术类专业(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舞蹈等),其办学思想定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属于近亲繁殖,多共性拷贝,少个性创新,实行的是“拿来主义”。在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模式中,大家都在异口同声说“普通话”,而忘记了最不应该忘记的原生态“地方方言”;一方面不同层次的院校缺乏的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学特色,其教育思想的滞后性、教学课程的趋同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暴露无遗,艺术教育缺失的是整体对国家民族主体意识和文化基因进行普通性认知教育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时尚流行文化每天都像沙尘暴一样在侵蚀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领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处于边缘化、荒漠化的危险状况。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看成是下里巴人庸俗文化,认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难登大雅之堂的还大有人在,而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发挥其传承发展的功能。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教育需要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基因的输血健身,民族民间艺术传承更需要借助艺术教育的传播认识功能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由此看来,改变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发展现状,改变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生存现状,建设新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中,正在重组创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学科,在更广阔的人类文化背景中整合、发掘民族文化的新资源,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下的民族本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2002年的“世界遗产年”,中国召开了将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引入高等教育的专题会议,促使艺术教育工作者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内涵、价值与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全社会对艺术教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开始予以热烈的人文关怀。构建有自身特点的创造性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成为近年来高校教改的中心议题,重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挖掘、开发、应用已成为国内外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国内各大艺术院校开始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到现代艺术基础教学系统中的改革与探索,在追求现代艺术新浪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原创的本土精神。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发展民族的艺术教育事业,重塑具有中国特色和地方特点的现代艺术教育理念,打造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这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应该是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全方位、开放性的现代教育体系。它既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对外来优秀文化不具有排他性,又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对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善于发扬光大;同时,它也应是现代科技与民间文化传统、东方与西方审美理念完美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知识资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传承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地方本科性院校要以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为己任,着重发挥主流文化传承教育认知功能,在追求民族文化教育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并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一门新学科,并以主动性姿态特征进入专业艺术教育,建立促进民族民间艺术传承发展的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推动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艺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者既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又是发展者、实践和创造者。地方本科院校在建立新艺术教育模式中应发挥根本作用,要发挥作为知识群体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创造的历史作用。把大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作为传承弘扬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实施手段,根据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确立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把本土地方性艺术资源运用于艺术教育实践,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民间艺术资源相结合,寻找民族民间艺术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发展的共同脉络,加强对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审美心理的感知与理解,注重东方艺术元素与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理念的融合。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实践”的基本办学原则,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质的复合实用型艺术人才,实现地方高等院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总体目标。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民间造型艺术的雄浑、博大、秀丽、丰富,民间表演艺术高亢、辽阔、豪迈、委婉的意境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丰富多彩的不同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五千年的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财富,感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温暖,带给我们的是不一般的美感和不一般的使命感。就笔者所在的地区来说,湘南五千年的湖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美术(民间木刻、民间石雕、民间挑花刺绣)、瑶族歌舞(盘王大歌、蝴蝶歌、长鼓舞)等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极其丰富。华夏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将这些地方民间艺术资源融合进艺术基础教育,是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对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性体验。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历史上形成的艺术形式,启示传播延续着古老文明的智慧光芒,其艺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具有民族审美广泛认知性和应用的普及性;将民间艺术的实用性、题材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融合在艺术基础教育中,并与现代艺术教育学科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拓宽现代艺术教育与本土艺术语言互通、互动、互补的广阔空间,在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以现代教育意义的创造与更新,实现民间艺术教育功能的现代转换。通过田野采风收集的地方性民间艺术原始素材再回到课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学术化、创新化之后来指导教学,使艺术教学讲授的方式多元化、形象化,更富有感染力。民间艺术的历史背景及艺术形象所包含的生活状况、心理背景、形式创造元素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原始的民间艺术素材中提炼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又有鲜明时代感的优秀艺术作品,使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具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育特点,在历史发展动态中保持艺术教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应立足于不同地域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首先确立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课程在地方性高等院校艺术基础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开展地方性民族民间艺术教育理论基础研究与应用工作,立足本土文化优势,有重点、有计划地根据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特点来调整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修订艺术教学大纲,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基础教育的特色课程模块,开设地方性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器乐等特色课程。依托民间艺术特点鲜明的资源优势,在现代性、前沿性的基础上撰写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的本土民间艺术教材,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基础理论体系,在建设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中,实现教学科研的双向良性互动,使地方本科院校艺术基础教育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创新性,从而全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

人类创造的多元文化体系带来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的多元化,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走进艺术教育,将极大地推动本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将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人力资源。民族民间艺术与地方性高等艺术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地方文化优势建构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理念,既达到保护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目的,又形成有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艺术教育模式。提高全民族对民族文化基因的认同,使艺术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地方方言”教育特色;多层次艺术教育模式的建立和发展,将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分享不同的文化经验,支持文化差异的发展,形成文化与教育的多元化,从而加快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与平等,实现全球文化与地域文化的价值平衡。在迎接新世纪全球一体化的大挑战的同时,保持增强国家民族的主体意识和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年.

[2]王继平.民间美术文化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教育与艺术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艺术教育;整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342-01

一、导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对我们的学习、生话、工作、思维等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一种工具式的可在其它学科得以充分应用,与其它学科完全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课程科目,这种结合衍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技术和职业。如电子美工、动漫设计,电脑谱曲等。教育应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实际需求,培养真正有用,有实用技能的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有基于此,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启蒙、基础阶段让学生了解信息信息技术的社会性应用,认识到其与其它学科交融一体,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培养其适应未来需要,社会就业需求的整合式信息技术技能,有基于此,笔者力图改观过去单一的,单纯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和内容,根据初中课程学习和社会应用实际,探讨信息技术与艺术整合的方式和内容。

二、整合的科目类别和初步设想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二者整合主要基于现今电脑美术的广泛应用和盛行,及由此产生的对电脑美术人才的需求,包括电子美工,动漫设计,游戏场景制作和影视视觉电脑加工等。由此整合的内容体现于四个方面,电脑美术背景知识和应用领域介绍,电脑美术作品颀赏,信息技术与美术的嫁接和常用电脑美术工具软件的学习使用。其中,前三者为基础内容部分,重在将学生带入电脑美术的世界,让学生形成对电脑美术的基本认识,引发其兴趣,最后者为基本技术也为整合学习的重点,将培养学生电脑美术制作的基本技能、技术,为以后的专业电脑美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其作为一种启蒙,就如画画对画笔的使用一样,主要包括电脑平面美工、三维制作基本工具软件的认识,主要包括photoshops、3Dmax等主要电子美工工具软件的认识和使用。

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整合。初中信息技术与音乐艺术的教育整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电脑音乐背景知识传授、音乐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和音乐信息制作工具认识与感受。其中,音乐颀赏包括传统音乐能过信息技术的演绎表达和信息手段制作的音乐的颀赏;音乐信息传播工具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代表性音视频播放工具,介绍其使用背景和效果,同时介绍音频文件的格式构成知识等,对于音乐信息制作工具的认识与感受,可通过对制作歌曲的软件认识和操作予以实现,如国产软件作曲大师V6.0将中国人常用的简谱、五线谱进行同时处理,实现音乐电脑化。可实例介绍作曲大师V6.0歌谱制作过程和效果。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了“教者无心,听者无奈”的困境之中。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在这种情形下,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既能增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丰富性和吸引力,又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将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是十分必要的。

2、可能性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在初中教育的低年级(包括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上半学年),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并不算很大,可以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因而说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是可行的。同时,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可以为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进入中专、职高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进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电子美工的知识,可以在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的课程里面加入相关的美术知识,提升日后学习电子美工专业的效率。由此可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在促进初中生今后的发展方面是可行的。

四、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的途径

1、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不单讲计算机知识,练习计算机相关操作,现在的信息技术课比以往的计算机课更正规化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阶段要以计算机技术为主,但绝不是以计算机科学知识为主,而是以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为主。所以,要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掌握满足教学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知识,还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思想和模式,结合学科特点,具备教学组织、教学设计能力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2、精心设计,拓展思维

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微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整合,我们应当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进行拓宽知识面的教学。例如,将网络曲库应用于音乐课中,达到音乐鉴赏的目的;将美术教学的相关内容融汇与信息技术课程之中,使学生在电脑上完成绘画要求,教师将一些常用的绘图软件的使用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能兼顾美术教学的要求,又能增强吸学生们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整合。

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进行整合,不仅能巩固学生们所学知识,还能促进学生们各种基本操作及适应能力的发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话和社会更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从事相关的职业打下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融合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在此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探索,希望能对大家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教育与艺术篇3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美育

纵观当下中国艺术的发展,从电影、戏剧、音乐到美术创作等,总体上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多元发展的格局。然而,当前的艺术教育,特别是艺术普及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未能摆脱旧的教育体制的影响,导致公民素质教育相对滞后,未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当今,“美育”课被正式列入中小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从文化社会学意义上来说,素质主要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体魄心理素质”三方面。在这三个领域中,“体魄心理素质”是前两者的物质基础性因素,而具有整体的相关性功能的却是审美艺术教育。“美育”课涵盖了舞蹈、音乐和美术等内容,不仅向学生传授艺术的基础技能,更重要的是传播美学思想和审美能力,同时搭建起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平台,着重培育人的健全心理,使人在性格上的缺陷得以补偿,这是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用生动的表现形式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开阔的胸怀和眼界。有研究显示,人的成才大体依靠两个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指人在认识方面的能力,如观察、理解、思维、记忆力等,这主要由认知教育来完成。而“非智力因素”可包括兴趣、情感、性格、意志等方面,这些主要是由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品德教育和行为教育来完成的。据调查,“非智力因素”对青少年成才影响特别大。这符合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也为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加强艺术教育提供了例证。在艺术的课堂里,人们可以学到很多在其他学科领域学不到的知识,它贯通理智和情感,辐射多门学科,对培养人的创造力、洞察力、表现力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艺术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创造”二字,而这种创造又是启发其他学科向高端发展,并打破惯性思维模式的重要诱发因素。在崇尚竞争与创造精神的高智能时代,“创造力”无疑是新型人才最应具备的素质。素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而艺术教育是必要的手段。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情感息息相通,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受教育者在内心世界留下深深的印痕。历史上有诸多伟大的音乐家、美术家,他们的作品直接影响着后人的感情世界。纵观艺术史,那些艺术杰作向我们展示着深沉与激动、喜悦与忧伤、力量与正义,带给后人无尽的哲学的思考和人生的启迪。

我国艺术教育规模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还是体现在艺术专业的大中专院校。西方各个时期和不同的艺术教育思想、理论和经验相继传入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当时对西方艺术教育的理念、历史缺乏系统的认识,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发展的社会因素、艺术观念等了解不深,在面对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艺术思想、观念及理论时较难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借鉴。而今,我们应当尊重艺术教育的规律,科学地划分“专业艺术教育”和“普及艺术教育”的不同教育方法,同时创造适合艺术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这已成为当前中国艺术教育的首要问题所在。现在的时代条件和生活质量都大大提高了,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有责任把艺术教育办好,使它在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能量。

“艺术教育”包含了学校艺术教育和社会艺术教育的范围。艺术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但绝不是归结为技能教育,它同一般意义的文化教育有质的区别。在欧洲文艺复兴后期,美术教育逐步演化为公共课堂教育。曾几何时,艺术科目在学校教育中受到严峻的生存挑战。19世纪60年代,西方曾掀起“学科结构运动”,这个运动的基本精神是只有属于科学的知识才适合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艺术科目的教学内容必须来自成熟的科学分类,而且还要提供每门学科的基本结构要素和该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于是,教育者们增添了艺术史、艺术欣赏和文艺批评方面的知识,自此大大扩充了艺术科目的教学内容,艺术课最终可以作为标准化科目进入到普通学校的教育领域中。相比之下,“社会艺术教育”则是通过美术馆、博物馆、音乐厅、电脑网络、影视作品、书刊画报等大众媒体或社会机构组织承担和实施的。就施教途径和方式而言,学校艺术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年龄层次,精心制订教学计划、内容、课堂安排、评估标准等,其目的和任务就是培养专门的艺术人才和艺术的欣赏者、艺术策划人。而“社会艺术教育”除义务为公民传播艺术的信息和常识外,有些还要充当收藏、收购、研究和经营艺术品的工作和活动。其实,国民大众更需要通过社会艺术教育来提高人文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不应是彼此孤立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它们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一方面,社会需要艺术家、评论家,以及优秀的文艺创作、包装及推介。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大量高素质的艺术观众、收藏家和艺术商人去共同造就艺术市场。换言之,艺术家和艺术活动的存在与发展有赖于社会的支持和援助。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到艺术行业中来,艺术消费已经成为新的经济热点,艺术投资也成为人们热烈追捧的话题,“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将会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从文化发展的格局来看,艺术教育将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新的领域和增长点。艺术教育中“技能”与“审美”的问题以及不断充实扩展的艺术内涵和艺术观念,是艺术教育者长期探索和把握的问题。在普及艺术教育中,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以成熟的艺术学意义上的艺术为核心,提倡以“审美”为先导,兼顾“技能”训练的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方式。这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提高全民族素质教育水平相适应的艺术教育。

参考文献:

教育与艺术篇4

当代的“中国梦”,延续了这种梦想,实现梦想的手段、方法、途径已经因为条件、局面、形式而不同,但梦的指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国,仍然是“中国梦”的基本底色。

在“强国梦”的历史实践中,艺术教育的发生、起步、发展、繁荣,也伴随了“强国梦”的始终,是近现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国梦”的艺术教育起步:应用工艺与图画绘事

近现代的中国学校教育,引入艺术教育,最早应该是当今看来属于工业设计、手工制作的初级知识和动手能力教育。为什么是这样,要与当时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情况联系起来理解。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近现代艺术教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兴起和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废科举、办新学、派留学,是中国近代求变图存在教育体制上培养人才以图策应社会改革的重大举措。在新式学堂里出现的学科,除了格物、算学、化学、工程、建筑、几何、伦理之类新科目之外,还有图画,手工。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级小学堂、中级学堂、师范学堂都开设图画、手工、体操,1909年《学部请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折》又将原来开设在蒙养院与小学堂的歌谣课或乐歌课纳入了普通小学教育。当今看来,这是中国近、现代教育里艺术教育的起始。

歌谣也好,乐歌也罢,主要是语言训练,是教学开展进行的张弛理念所选,但也可以算是艺术教育的启蒙。而图画一类,从严格意义上说,与我们当今的艺术教育里的美术绘画有很大不同,但看作是早期应用艺术教育或者叫做工艺学的初级内容,也是没有问题的。

办现代学校,是中国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现实中沉痛反思自己的文化、人才、教育、体制后的社会产物。所以,建立各式各样的学堂,造船、办厂、开矿、建铁路、造枪炮、兴纺织、搞印染……新兴产业在中国兴起,需要人才。人才稀缺,首先就从兴办新式教育着眼。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这些权倾当朝的重臣就上书朝廷,为积贫累弱的国家培养振兴人才,其途径就是积极开办洋学堂。这可能令当今的艺术家感到吃惊,近现代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的起步,是当今所归类的应用艺术教育,并非在艺术院校,而是在军事学校或者师范学校。造枪械、铸火炮、造船舰一类工业内容,最为广泛地涉及了绘形、制图、工艺流程等现实内容,要求工程人员要有相关能力,否则,学来的工艺流程图都看不懂。而中国的私塾、书院里,从来不教授这类巧夺天工的东西,也不教授手工、制作一类东西。在西方教育的影响下,洋务派大臣和秉承教育救国理念的先驱在专门学堂设置图画课、绘制课和手工艺课程,也在师范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目的在于让将来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具有图画、手工能力,去提升整个国民的图画、手工制作能力。

这些努力,实际上与教育兴国时想要研究别人强大的道理、学习别人强大的做法、富国强兵的梦想有关系。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制”是“师”的目的地,“师”是“制”的出发点。

中国传统教育求学活动中,民间访学、游学式的“访师寻友”或“拜师学艺”的授徒、切磋活动不少,但是,现代教育方式的艺术教育,却是新鲜事物,与历史上寄情山水的士大夫人格、遁世佛道趣味的文人绘画无关,近现代以来的艺术教育活动所注目的,是受教育者经世致用的能力。简单说,就是绘图造器的本领,是工业设计意识培养或者工艺制造教育的初级阶段,很大程度属于工科中的工艺学,也可以看作是较低程度的应用艺术教育。20世纪的最初10年,中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已经全面铺开,当时与内地交通十分不便的云南两级师范学堂、劝学所等办学机构里,已经展开音乐、图画、手工、刺绣等传统教育活动里没有的内容,都成为课程了。

不管从哪一种角度去归类这些课程,都可以肯定,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起步,实际上与经世致用的“强国梦”连在一起。艺术教育的起步,是应用艺术教育的起步。

艺术教育“强国梦”的内容:“美育代宗教”

如果说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东渡日本,一方面是想要通过日本这个西方科学技术和其他知识的中转站学习强国本领;另一方面也想考察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是如何创造了迅速崛起的发展神话的。这就叫做“既学师傅,也访徒弟”。我们的考察者,更多注目的是,日本人如何学习西方、学到了什么。我们的留日学生“读的是西洋书,受的是东洋气”。鲁迅在脍炙人口的《藤野先生》中叙述过一件小事,却承载了当时留学生的记忆伤痛,表达了中国救国先驱的共同耻感,一经读过,便不能忘记。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重温到鲁迅心中翻腾过的心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国民性。鲁迅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从一件那个时期常见的事情中感到了民族自尊心深受刺激:课间看时事电影,记录的是日俄战争,其中有中国人作为俄方间谍被抓住、砍头,而热闹的围观者,多半是中国人。被砍头的中国人和作为“看客”、麻木地围观砍头的中国人,不由得让人想到:东亚病夫即使有了健康、有了强壮的体魄,但愚昧、懦弱、弱智依旧,不也只是看杀或者被杀的材料吗?由此,鲁迅毅然弃医从文,要去唤醒国人,拯救麻木的灵魂。这深刻的醒悟,几乎成为“读书救国、经世致用”的中国人老幼皆知的事情。固然这仅仅是时代改变人生选择,希望自己的奋斗有益于民族昌盛、国家强大的先驱者的个人事迹的一例,但是,追溯许多闻者达人的成长史,会明白,鲁迅这样的“弃”与“从”的选择,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在时代催逼、民族自觉和国家感召下的群体行为与血性选择。“启蒙救亡”,成为中国“强国梦”的社会思想主潮。

拯救国人灵魂,启开社会懵懂,成为近现代中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的努力出发点。中国人其实缺少宗教情感,所说流行的宗教,常常近乎于迷信。民众间的烧香跪拜,往往不为信仰,只求“五福”;生活里的陋习风俗,常常不明事理,只信鬼神。

中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灵魂人物蔡元培,曾经提出了“以美育带宗教”的号召,并在后来不断完善这个概念。不管在过去的“当时”,还是在后来的“当今”,这个概念都会引起争议:美育美感的艺术与善念善行的宗教能否互相替代?美育是美感教育还是艺术教育?

但是如何解释、怎样争论都不要紧。只要认识到一点:蔡元培的提倡,的确为艺术教育在中国教育格局中获得了地位。而且,从美感美育出发,艺术教育就步出了应用艺术、制作工艺的范围,走向更广阔的、接近于当今所言的艺术概念内涵。这在教育界引起了极大反响,而且,艺术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1912年到1930年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大学校长、著名教授、社会名流,其角色不断变换,但见解却一如当初,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倡“美育”。是作为通识教育的美感教育?还是作为美感历史、方法和欣赏美、创造美的技术、能力的教育?尽管有争论,但是,在中国教育发展的起步时期,这种提倡与引导,在现代学校中为艺术教育的发展赢得了生存机会和发展空间,是我们的民族应该记得的伟大事件。当时的新型教育,致力于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问和培养国家可用栋梁,从蔡元培为教育搭建的知识构架——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中可以看到,美感教育作为“不可偏废”的人才培养内容进入了中国教育的领域。完全可以把“美感教育”“美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被提倡,看作是中国艺术教育发展的一次契机。正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中国艺术教育在“美育”教育思潮下更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如果说,在小学堂、中级学堂、师范学堂开设图画、手绘、手工制作之类的工艺课程,还是应用艺术类别的话,那么,出现专门的美术、戏剧、电影、音乐教育培养机构、学校,就是当今大众通识的审美的、职业的艺术教育了。1912年,上海出现了私人美术学校,就是乌始光、张聿光、刘海粟等人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18年建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1922年蒲伯英开办私立北京人艺戏剧专门学校;1924年李廷英创建云南省美术学校;1925年恢复停办数年的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并扩展为有美术、音乐、戏剧的北平国立艺专,1928年合并到北平大学成立艺术学院;1928年,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成立;1928年以降数年中,戏剧家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团体,与他勉力支撑的南国艺术学院并存,除开戏剧之外,音乐、美术、电影、文学都有,半研究、半教育、半演出、半艺术生产,在一种特殊、宽松的艺术教育氛围中,多门类的艺术内容都有涉及;还有1929年,戏剧家欧阳予倩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附设戏剧学校。

所举例子,不一而足,当时的中国艺术教育,学校的或者培训机构的、私立的、公办的、国家的、民间的,呈雨后春笋之势。促成这种发展态势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社会改造、启蒙救亡的社会运动对艺术影响力的借重,对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以戏剧教育为例,在启蒙救亡浪潮直接推动下出现的人才培训机构——上海通鉴学校创办于1907年,其发起、推动的重要人物王钟声就特别讲到社会改良、社会革命与改良戏剧的密切关系。虽然学校简陋、管理随意,但是舞蹈、体操、文学、演剧等课程设置是有的,其中,有练习演讲的课程,一方面揭示这所培训学校与文明戏演出之关联的特点;另一方面揭示了艺术教育的社会用途,启蒙与救亡演讲,是“文明戏”特点,也关联新戏剧文化追求“主义”、探查“问题”、思考“人生”的内容表现特征,还是戏剧作为“普天下之大学堂”的活动品性体现。启蒙救亡,求变图存的“强国梦”,催生和推动了戏剧艺术教育的发展。从梁启超时代的文学改良、戏剧改良运动,到学习日本“新派剧”而发动的“文明戏”造势辛亥革命,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话剧移植,都与启蒙救亡的时代主题和发展要求紧密联系。训练改造社会、拯救国家的干才,成为艺术教育的首要办学追求。

可见,当时的中国,无论哪一种艺术样式的发展,都是在思想启蒙的社会要求下起步的,而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形也完全一样。洋务运动到之间的艺术教育,附着在新式教育培养人才的应用技术内容里;清末民初的中国艺术教育,就不是器物层面的技术工艺教育了,而明显指向世道人心、改良社会、关注灵魂、启蒙心智。毕竟,“强国梦”不仅仅靠技术去支撑。

艺术教育“强国梦”的“启蒙与救亡”主题

如果说清末的“强国梦”,教育上体现在兴办新学校的努力中,而新学校新科目中的艺术教育出现,实际上是应用艺术、工学艺术的滥觞,那么,民国初年的“强国梦”,教育上既保持应用艺术、工学艺术的发展,又追求美学艺术的教育起步,这个特点是应该强调的。李叔同、刘海粟、徐悲鸿、张聿光、赵太侔、余上沅、熊佛西、闻一多、欧阳予倩、田汉……这些中国音乐、美术、戏剧、电影艺术的早期活动家和教育者,以艺术运动和艺术教育的方式,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早期奠基做出了不朽贡献。

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昆明……全国许多城市出现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戏剧教育,这些教育机构,延聘日本、欧美教习的现象十分普遍。另外,最早的教育,也来自留学归来的中国艺术家,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说明,中国艺术教育的起步,是向西方学习“强国之道”的起步。办学的体制和内容,悉从西学。随着办学的深入,实际上图画、手工、制作工艺一类应用艺术课程尽管在小学、中学、职业教育机构中仍旧保持,而且教育卓有成效,但是,仅仅如此,已经不能满足新式教育中的“美育”需求,毕竟,中西方漫长的艺术史、浩如烟海的艺术现象、门类繁多的艺术品种,是“美育”的课程内容应该覆盖的。于是,如上述的专门艺术院校就承担了这种职责,而且发展势头很好,人才济济、群星灿烂,所培养的人才在后来的岁月里遍布全世界,显现了中国早期艺术教育的办学成果和影响力。

但是,这种纯美的艺术教育的发展,被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浊流冲击了、阻断了,艺术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毅然地走向“实用”,进一步强化了“经世致用”的艺术观,这当然影响到艺术教育和艺术创造。北平国立艺专、杭州国立艺专、南京国立剧专都踏上了流亡之路,一路西行,暂避云南、四川。烽火连天中,中国教育文脉未断,民族艺术精神仍健,只是,民族存亡的决死战争,牢牢地牵引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师、学生的视线。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在抗战烽火中更加蓬勃地开展起来,为民族存亡呐喊,全民族自觉地“一切为了抗战”,艺术创造和艺术教育,就在“启蒙与救亡”的社会责任担负中,走向了战场,走向了火线。艺术的社会功能空前地显现出来,释放出最大的现实能量。北平国立艺专和杭州国立艺专在流亡中于湖南沅陵奉教育部令合并为国立艺专,南京国立艺专流亡到四川江安。从教师和学员的回忆录中可以知道,课程安排照旧进行,但是,师生利用艺术开展生动活泼的抗日宣传,宣传画、歌曲、戏剧演出、音乐会……一切艺术手段都用来为民族的抗战呐喊助威,其影响巨大、效果良好。

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省瑞金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按照国家机构成立了各部,其中隶属教育部的蓝衫剧团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就宗旨明确地追求为革命文艺运动培养干才。

延安1938年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鲁迅艺术文学院),参观旧址,用心去抚摸那些黑白照片,可以看到中国艺术教育的另一种、也是那个时代有代表性的特色:以蓬勃发展的民族文艺运动去支持和推动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实际上,当时除了民间,教育界和军队,都广泛开展了文艺运动去助力伟大的抗日战争,尤其在戏剧艺术迎来迅猛发展的时代,学校、民间、政府机关、军队建制都纷纷设立剧团,这给中国戏剧教育带来一个积极的社会生存环境与发展时机。

抗战时期的艺术发展,包容了空前的民族意识,这极大地影响着艺术教育。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从避免“亡国灭种”的启蒙呐喊,到“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日救亡,中国艺术教育是在“强国梦”的国家发展的,并且是在强烈的内在需求下起步的,这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发展的自身要求或者是一种教育发展演变的自然过程。外力作用,就是“强国梦”。

艺术教育的学习与模仿:“强国梦”中的强国

中国近现代向西方学习,起于找回逝去的辉煌,立足大国再次崛起的“强国梦”。

毋庸讳言,最初,小小的岛国日本,尚未入得了大清帝国的“法眼”。日本明治维新密集行动始于1868年,30年后,到中国的的“百日维新”失败告终时,日本已经是一个跻身列强的国家。中国的变法维新,其实应该从洋务运动就开始了,只是“”作为一次失败的悲剧事件,为中国近代的改革变法画上了句号。失败的困惑,促使国人了解日本成功的秘密。中国留学生从早年的留学英、法转而大量涌向日本,心底怀有的隐秘情感当然是:考察学习一个岛国的变法维新,向西方强国学习成为新强国的成功经验。

如同中国的军事教育受日本影响很大,中国的艺术教育受日本影响亦很大。查阅早期的艺术学校甚至小学堂、中学堂、师范学堂的教师名录,日本籍教师很多,留日学生很多。据红帆教授查阅统计,清末《官报》中留学日本学习艺术的学生一共114名,这些学子学成归来后很多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先驱。以云南为例,1930年以前,云南留学日本专攻艺术的学生,音乐专业的9人,美术专业的19人,其中,于1924年创办云南省美术学校的李廷英,就是从日本东京美术学校留学(1913年—1918年)归国的学子。学校教师名录中,许多教师就来源于这些留学生。而日籍教师,在这些学校办学过程里,显然也在教师阵容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这种情形在中国艺术教育的起步阶段是相当普遍的。

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老大哥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经验,置换了早年的临摹本。战败投降的敌国日本,已经不足为训;而冷战环境中的欧美敌对势力,也在我们轻蔑的一瞥中被忽略了;唯有社会主义的苏联老大哥是强大、健康、蓬勃向上的例子、学习的榜样。从政治、经济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全面学习苏联老大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者革命的现实主义加革命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理想,苏联的文学艺术发展经验和艺术教育方法,是当然的学习照搬内容和对象,苏联专家在当时中国的艺术教育阵容里“指导”办学,像后来各大学合作办学中络绎不绝的外国专家那样随处可见。

艺术院校的教育,是直到“”结束后再度开放,延续的基本还是“”前苏联专家的教育模式。中国艺术教育的美术、艺术理论、戏剧、音乐、舞蹈……都有过俄罗斯艺术情结和苏联模式影响。

1979年以后,改革的眼光投向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影响力强大的欧美,主要是美国。大致回溯这种历史脉络是想说明,这些向大国、强国学习的指向,其实是中国“强国梦”的指向。而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强国梦”追求联袂而行。

“强国梦”中“走出去”行动与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艺术教育

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大国崛起、“强国梦”的一部分。中国汉唐时期的影响,不是靠航母、多国部队、好莱坞式的普世价值宣传……靠的是国家繁荣发达、繁荣富强的形象和“物华天宝”的文化影响。这形象是物质文明承载出去给西方以及全世界留下的影响。秦人、汉人、唐人……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是和平之路、友善之路,是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所以,远来朝贡的小国邻邦,获得的是远比贡品丰厚的回赠;山长水阔、天高路远,遣隋使、遣唐使、习佛者、留学者、取经者、西域商贾,你来我往,络绎不绝,文化荟萃、艺术交融,中华文明更加壮大昌盛,形成了覆盖面很广的中华文化圈。当今,在亚洲国家,从建筑、服饰、语言、习俗等方面,仍然可以轻易地看出中华文化的影响痕迹。那时,没有在世界各地建立任何孔子学院,都是别人千里万里、自觉自愿跑来学习的。

中华文明跟着丝绸、糖茶出去了,文化也传播出去了。也许,这是当今重新估量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时候,我们发展文化产业,希望文化“走出去”的思考参照。

生活品质提升的需要和人民审美消费的增强,带来了中国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中国艺术教育在近15年获得了空前发展。原因依然很多,却不能不说这是来源于“强国梦”的延续。这么说是因为文化“走出去”的倡导意图可以琢磨,“走出去”干什么?当然是宣传大国形象、输出价值观念、弘扬中华文明,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和艺术教育在国际交流平台上出现了格外热闹的景观。国际的校际交流、合作办学、联合演出、联合研讨,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艺术教育的内容、方式,为艺术教师研究合作的国际视野和影响空间、艺术学生的眼界开阔与国际发展机会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中国艺术教育在国际艺术教育格局与艺术创造汇流中汲取了养分,应该说,当代的中国艺术教育比起近、现代起步、发展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具有国际化办学交流的特点。

在这样的国际化特点中,实际上也为中国的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反观自己的机会。这种反观,是价值判断与文化定位。越是拥有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中国艺术教育就越是理性客观地获得了文化身份的自觉、美学价值的自珍。显然,承担中国艺术教育重任和使命的各艺术院校,已经不会再像中国早期艺术教育那样全盘照搬西方模式和西方内容了;学校的教师不会再为中学、西学的问题针锋相对而分为不同阵营;甚至,原来“央”字头艺术院校和“国”字头艺术院校各自执“西”守“中”的局面也松动变化了。中西方艺术、古今艺术被“兼容并包”地设计安排在课程、专业和学科发展的结构中,兼容并包,广采博收,是大国气象,是强国的文化体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文化“走出去”,是对艺术教育有良性刺激的。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曾经是我们刚刚改革开放时贸易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话。那时,大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那一刻起,从应用艺术、工学艺术起步的中国艺术教育已经开始注重应用艺术的发展。到现在,应用艺术教育的发展成为中国艺术教育领域发展最迅猛、规模最大的办学活动。全国上下,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大学、职业学校,都在开展艺术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动漫、计算机美术等。在“强国梦”为底蕴的文化“走出去”行动的引领下,应用艺术与文化战略、艺术生产、工业设计等,一并获得了很大发展。

回首来路,不由得感慨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与中国的“强国梦”在不同条件下的坚韧延伸一道发展的。其中,可总结的经验不少,但令人坚信的是:艺术为人生存在,艺术教育因国家繁荣而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中,中国艺术教育当然要应和这种伟大的民族发展构想,在设计课程、调整专业和发展学科上,为培养艺术人才服务于我们的时代,做出努力。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走出去”,体现在艺术产品中,是些什么内容呢?不会只是异国情调的花花草草吧?不会只是有独特价值的自说自话吧?不会只是民族之林中都引以为豪的独门绝技吧?如果只是这些,充其量仅是让人知道,世界上有这么多种文化现象。因此,必须明确“走出去”的不仅仅是技巧形式问题或是“民族土特产”,应该在价值内容、思想能量的创造与输出上下功夫,这是中国艺术教育在当今的“强国梦”中应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教学参考资料[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高时良,陈本铭,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章咸,张援.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1997.

[4]红帆.云南近现代艺术教育探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教育与艺术篇5

江西自古以来人文荟萃,物产富饶,民间艺术资源形式丰富。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意蕴和赣派个性特色。例如:婺源三雕、湘东傩面具、南昌瓷板画、鄱阳脱胎漆艺、乐安蛋壳雕和瑞昌剪纸等民间工艺,写实尚意、巧夺天工、制作精良、驰名中外,被世人视为珍宝;安义、乐安的古村落等民间建筑,颇具特色,在建筑史上奕奕生辉。表演艺术异彩纷呈,有采茶戏曲、戏剧、歌舞、歌谣、器乐等;尤其是采茶戏曲,更是形式多样,有赣南采茶戏、抚州采茶戏、南昌采茶戏、高安采茶戏、武宁采茶戏、赣东采茶戏、吉安采茶戏、景德镇采茶戏和宁都采茶戏等;此外,还有民间楹联书法等,也都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江西赣南地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客家先民自秦汉初迁入后,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融,对江西民间艺术的发展以及特色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客家民间艺术已享誉国内外。但近年来西方文化对本土文化造成了强烈的冲击,部分年轻人包括在校大学生认为民间艺术是“土”的东西,不如西方“洋”的东西。江西民间艺术的传承普遍存在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迫切需要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承担起这一重任。大学生艺术教育与地方民间艺术融合,一方面形式多样、蕴含深厚民俗风情的民间艺术,可为大学生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质;另一方面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地方民间艺术,可以唤起大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记忆、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情感,热爱本土艺术,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学习和继承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使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元素的教学策略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门类多样,民间艺术渗透到艺术教育中的目标不能仅满足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不能仅把教会学生一两样艺术技巧作为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要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让学生懂得合理开发和创新运用,通过显性或隐性的语言、符号或精神反映到学生具体的创新实践中去,这才真正体现了进行民间艺术教育的真谛。[3]所以其教学策略要重点围绕着这个核心目标来展开,在科学、合理性基础上,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有效进行渗透。

第一,结合当今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薄弱的特点,适当补充设置一些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的课程,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民间艺术息息相关,民间艺术中呈现的思想、意境往往是地方传统文化的艺术再现,通过地方文化与相关民间艺术比较的讲解,可力求让学生能够透过“艺术现象”看“文化本质”,领会和掌握民间艺术中的博大精深的艺术语言。

第二,在进行地方民间艺术传授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多以互动实例的方式来进行,让民间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互动案例的展开当中,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创作,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针对民间艺术知识应长时间学习的特点,所以除了集中设置课程外,还应该让民间艺术学习分散、分流到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可以不定期的邀请地方民间工艺大师、艺人举办一些讲座、论坛,以此来丰富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感受民间工艺大师、艺人的艺术气质,增加学习的乐趣。[4]

第四,在民间艺术教育课程的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适时地结合不同民间艺术创作方法的特点,将民间艺术知识与学生专业背景知识融合,可以设想出多种民间艺术创作方法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切入点,使两种知识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民间艺术过程中学会懂得开发创新运用的最好办法。

教育与艺术篇6

【关键词】包豪斯;创造思维;构成工艺

包豪斯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约翰尼斯・伊顿则提出的理论:“教师成功点燃学生内心中的智慧之光……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乃至艺术天赋,将他们自身的体验和感觉存留在其真实坦诚的作品之中”。包豪斯创立的时期正是世界工业设计和绘画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包豪斯聚集了当时世界级的抽象派艺术大师,比如康定斯基、克利、伊顿和莫霍利等,他们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新的设计思想,为今天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和现代设计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时的包豪斯,教学基础不是画室,而是作坊;学生要想进入自己理想的“作坊”学习,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在包豪斯的课程没置里成了关健的一环。同时,基础课程作为一段实验期,如果学生在某方面表现特别突出,合格后将被送往适合自己发展的“作坊”内进一步深造;而哪个学生在基础课程中表现的不尽人意,就不能获准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在包豪斯,由伊顿和康定斯基等创立的关于图形和色彩的基础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创造能力的基础课程,它通过创造性思维方法教学,训练学生严密的思考程序与灵活的构想方法,通过审美判断力教学,引导学生对文化、风格的综合性思考;通过构成方法与技能教学,让学生掌握造型原理与制作技巧以及熟识各类材料不同的性能、视觉效果差异,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体验与实践,开拓和扩展新的造型语言。在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基础教育创始者们的良苦用心。

美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创造”就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创造力是每个艺术家、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构成是一个极佳的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途径,要达到这一目的,在构成教学中,要善于启迪学生:首先通过构成方法论的学习,掌握各种思维方法.包括逻辑推理方法的学习以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表现速度、应变能力,包括学习情理结合的思考方法研究艺术心理学、生理学,创作具有意想特征、心理效应的情态构成以及逆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方式限制,创作悖理构成;其次,通过构成基本原理的学习,掌握构成的组织方法,研究形态、色彩、材料、立体、空间的构成形式和组合原理;最后,经过各项技术、技能的学习,包括不同材料的性能、加工、视觉效应,掌握构成造型的传达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作为基础教育的构成在形式和内容上也逐渐充实和完善;一些新的领域的涉入,让构成又有了新的形式和内容,比如摄影技术、光电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技术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普及,无疑为构成的研究和教学注入了崭新的生机和活力,它方便快捷的功能以及灵活多变的操作为艺术家带来了无数的创作灵感。在广州美术学院,除了研究形、色、立体三大构成之外,研究以光作为造型元素的光的构成以及注重新材料、新工艺,着意创造新的运动方式的动感构成已经成为构成中新的成员。此外,“包豪斯”还全力以赴地想要拆除美术与工艺之间的藩篱,强调设计与工艺之间无法分割的渊源,在今天看来,意义仍然是重大的:在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在给学生灌输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的同时,如何利用精湛的工艺传达自己的作品内容无疑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另一方面讲,了解任何产品的制造生产工艺,甚至亲自动手加工生产某个产品,对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动手的能力提高了,对材料性能、制造工艺有了相当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去创造,开发具有时代意义的设计产品。

在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新的技术、新的成果源源被不断地开发、运用的今天,掌握任何一门工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笔未来的财富,无论对他们的就业还是将来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今很多的美术院校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以工作室的形式开展教学,每个工作室都配备了相应的工艺教师及实验室,让每个学生既学到了理论方面的知识又得到了制作各类产品的基础工艺。以广州美院为例,除了原有的各类设计创作工作室外,还开设了专项研究光电工作原理、机电工作原理与造型关系的工作室,尝试利用当代特有的材料与技术手段,着意创造新的运动方式的动感构成;以及专项研究材料构成的工作室,致力于探讨有形材料、无形材料各自的独特表现语汇与造型关系,不同加工工艺特点形成的特殊效果与造型的关系,以及材料综合利用的表现性等等,以挖掘开发材料的新造型性。这些工作室将新的设计理念与新材料、新工艺结合起来学习和研究,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在国外,设计院校与各大企业公司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学生可以直接到工厂车间实习,甚至直接参与设计、生产,以便更好地了解产品制造的工艺和流程,从而学到了学校中无法学到的知识,获得了最直接的宝贵经验。正如沃尔特・格罗庇乌斯所说:“一个手工艺工匠的基本技能对于各种艺术家来讲是不可缺少的,它是各种创造性工作的重要源泉。”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将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完善的学习环境,动手动脑并驾齐驱,使学生创造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学以致用,也只有这样,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投身社会,服务社会之后更好地体现自身的艺术价值,为艺术设计事业的蓬勃兴起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综上所述,无论是作为基础课程的构成学习,还是提倡与工艺结合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是我们作为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同样,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富有创造性,才能带动和激励学生去创新、去思考。我们要像伊顿先生所说的那样:去点燃每位学生心中的智慧之光,解放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发掘他们独特的艺术见解,引领他们去尽情地发挥、充满激情地去创造,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包豪斯”!

参考文献

教育与艺术篇7

体育教学语言艺术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而言语表达能力对思维能力有很强的反作用。体育教师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对教材的处理、对概念的分析、对动作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的策划等实际能力,而这些能力最终要通过语言表达体现出来。从教学实际来看,提高语言教学艺术,是对体育教师认识水平的再培养、教学能力的再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再拓展过程,这些都有益于教师自身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培养与运用

1.培养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方法。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培养主要包括节奏的控制、语气的掌握、语调的调整、比喻的运用以及幽默的发挥等方面。

(1)节奏的控制。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技术动作要领、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时,需要运用口头语言。这些口头语言的运用要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相适应,必须掌握好节奏。若讲得太快,学生来不及理解重点与难点,跟不上教师讲解的思路,听起来感到吃力,注意力会随之分散;若讲得太慢,就不能使技术动作的关键问题吸引学生的意识,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会妨碍对技术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与课堂中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控好语言的节奏,做到快慢适时、错落有致。

(2)语气的掌握。根据体育教学的时间、地点、对象等不同情况,教师要注意语气方面的变化,以便及时调节教学氛围。例如,在下达练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时,语气要坚决果断,掷地有声;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时,语气宜高亢有力,活泼奔放;当学生身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语气宜亲切自然,轻柔温和;当学生动作练习热情过于高涨时,体育教师则要弱化语气,压低声音,放慢语速,以控制学生的情绪,避免学生过度兴奋。

(3)语调的调整。语调是语言中抑扬顿挫的旋律模式,是语言的“灵魂”。正如周殿福先生所说,“语调是一个句子中间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各种变化,同音高、音长、音强都有联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高音声调会给人以生硬、粗暴、强加于人的感觉,会增加人的“心理负荷”,易产生对立的情绪;而低中音的声调则会使人感到亲切、和蔼,易被人理解和接受,能获得心理上的宽慰。因此,体育教师讲课时声调、音量要适度,以学生能听见、听清为宜。声调太高、音量过大,对学生刺激过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反之,刺激强度过弱,也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注意。

(4)比喻的运用。遇到问题比较深奥或技术较为复杂,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时,则可选用人们生活中较熟悉的事物来说明。例如,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学生学习时可能有畏难情绪,体育老师就可以“卖油翁”的故事为例,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学生就能理解运动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需要下功夫才能掌握。再如,练习山羊分腿腾越时,有的学生能够跳过去,但因存在畏惧心理或者减速退却,或者手不敢往前伸,或者直接坐在跳马上。遇到这种情况,有教师把“踏板和推手点”形象地比喻成“一块烫人的铁板”,意为不可停留,必须快速踏跳和推手。然后通过正确的示范,辅之以保护措施,学生跳过去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体育教师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平时多搜集、总结一些精妙比喻,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就会起到触类旁通、立竿见影的效果。

(5)幽默的发挥。幽默风趣的语言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风趣语言、滑稽动作的运用,要简易明确,适应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欣赏水平;要切合课堂要求,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还要掌握好运用幽默的时机。例如,在学生刚开始上课,气氛低落时,适当运用幽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为上课树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当学生在长时间练习后感到疲劳、注意力下降时,在学生短暂休息后,及时运用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再次练习的热情;在下课前的整理练习中,幽默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充分放松下来,有利于身体、心理的快速恢复。

运用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

运用体育教学语言艺术的基本要求主要是简洁精炼、生动形象、风趣幽默、新颖优美等。

(1)简洁精炼。在体育课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各种体育概念、动作要领的说明,健康原理、养生技能的分析以及动作要领、练习方法的讲解等,都要求做到言简意赅,详略得当,精讲多练。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教学口诀、顺口溜等,就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简洁、精炼原则,如果与示范动作相结合,就会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对于篮球动作要领,在讲“行进间传球”时,可以用“奔跑如常莫慌张,侧身面对球方向,一步接来二步传,不停不跳不慌张”这一口诀。在讲“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可以用“放松跨步迎接球,上步踏跳快举球,眼看球篮臂上伸,轻轻压腕指拨球”这一口诀。这些口诀的运用,能明显起到简单易懂、便于操作、不易忘记等效果。平时要特别留心搜集这一类口诀,这对加大学生训练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生动形象。教学语言只有生动形象,才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体育课堂上来。在讲授新的技术动作时,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讲解,巧妙的比喻,对动作进行声情并茂、细致入微的刻画,把动作的原理、要领和方法进行惟妙惟肖的揭示,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比如,在给学生讲解羽毛球中“鞭打”动作时,教师让同学们回忆小时候抽鞭子的动作,然后用细柳条抽打地面,或手指抽打自己的大腿,让学生体验“鞭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用鞭子抽打陀螺的动作作比喻:“举起鞭子———羽毛球技术中的举拍;鞭子向上扬起———羽毛球拍向后摆;鞭子从上向下抽打———羽毛球拍从后向前甩动;鞭子的前端击中陀螺———羽毛球拍击中羽毛球”。这样就会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鞭打”的概念,能掌握并牢记动作要领,提高教学效果。

(3)风趣幽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授课环境宽广、授课形式多变,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间长,活动量大,学生容易疲劳,注意力下降;在一些耐力性、力量性的素质训练中,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畏惧心理等。因此,体育课教学急需体育教师适时地以风趣的语言、幽默的故事、夸张的动作,调动情绪,振奋士气。例如,在学习跳高、跳水、游泳、单杠、双杠等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时,可以先讲一则“跳伞”幽默:在高空中的飞机上,严格的教练让每一个队员勇敢地往下跳,他严格到回手抓住一个队员就往飞机下推,这样队员们一个个只得很服从地往下跳。忽然,教练发现他抓住的一个队员在挣脱他的手往后躲,于是他很生气,头也不回就把那个队员扔下了飞机,并且对其他没跳伞的队员说到:“刚才的队员太懦弱,我们不要向他学习!”这时,一个队员突然说:“您刚才把驾驶员扔下去了!”听了这则幽默,学生的疲劳感觉、紧张情绪和畏惧心理就会在会心一笑中烟消云散。

(4)新颖优美。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体育老师语言的优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要求语言富有哲理,蕴涵新意,能体现现代教育、体育科学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和新方法;形式美则要求语言表达规范,格调清新,整齐美观,让学生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的审美感受。比如,讲解体育功能的知识时,可以用“三胸”来进行概括:拓展“胸廓”,增强体质;开阔“胸襟”,健全心理;加大“胸围”,提高审美。从生理学(胸廓)、心理学(胸襟)、美学(胸围)三个方面对体育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概括,语言整齐,言简意赅,学生听后觉得很新颖,也容易记忆。

教育与艺术篇8

关键词:美学教育;文艺评论教学;新媒体美学;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在2007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把美学教育列为八大核心必修领域之首。为什么美学教育这么重要?这是本文重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艺术教育可以停在技术层次、它可以是审美的培养,但更为贴切的应该是美学的训练。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美学已经涉及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1]。

美感的培养与美学教育是不同的:美感培养是老师引导学生对美的观察以及感受;而美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及创造能力。美感培养属于教育范畴,可以在学校进行;而美学教育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要由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科学化、技术化的训练己经做的很好,美学课程内容也很丰富;而美学教育则一直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也将探讨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理论、以及实施的方法[2]。

一、美学与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需要美学的指导,美学是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美学不可分,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希望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因而当我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意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

艺术教育最需要的是人文的精神,而非技巧训练。美学是艺术与人文的共通知识,美学能让艺术评论更为深入、让艺术创作不断更新、同时也让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能欣赏艺术就能提升美学素养;美学素养提高了以后,就能欣赏艺术,他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3]。

2、美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它主要的目的是拓展大学生的外在与内在能力。在通识教育中加入美学教育是极为前瞻性的作法,我们都知道以往的艺术教育只注重专业训练,培养出许多艺术家,而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或许并没有受到任何提升艺术或美学素养的教育,这也使得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成长的沃土,而连带地使艺术土壤失去了根基。站在培养美学的立场,我们希望看到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具有相当的美学素养,文化艺术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茁壮成长[4]。

3、美学与整合教育。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是美学教育的最大敌人,没有思辨、批判的教学是审美教学的头号敌人。不能欣赏,就不能整合;不能欣赏,也就不能获得智慧。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的意思是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我们推行美学教育的格言。

二、美学教育方法论

1、赋予意义。最有价值的艺术是能唤起美感的艺术。大多数的学科的学习目标都是想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美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去感受它。如纽约某社区艺术协会认为美学教育应培养人们赋予物品意义,从而透过艺术品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①赋予物品意义: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你作的物品,而是制作的过程。②探讨他人作的作品:制作艺术品的同时自然也会欣赏到别人的作品。③用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对生活:艺术家透过生活与工作的互相作用,用询问、参与、关联,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

换言之,美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在寻常物品或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意义。而追寻意义的方法,可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下手。让学生能够认识艺术,才有可能建立他们的美学经验和兴趣[5]。

2、艺术评论之教学。艺术评论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艺术课程如果单纯欣赏深度不足,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学生不一定都有机会从事艺术创作,所以艺术评论应该是各个学校提供的教学内容。

艺术评论有描述、分析、诠释、评价四个层次。事实上描述不算达到美学教育的层次;它只是预备知识的建立而已。分析要包含美学特性、美学概念等要素,才算达到美学分析的目标。诠释不仅是集合分析之所得,它必须提出解释。至于评价,则不需要依靠媒介、形式、内容与风格的评论。美学教育似乎也可以按上述流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到美学的境地中。我们认为至少要分为描述─分析、诠释─评价两个层次的教学。

3、课程设计。艺术教育一定得透过实践才能得到。虽然美学教育重视的是批判能力,但没有亲身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出艺术评论的。美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当包含实践部分;有了实践能力,美学教育重视的独创性也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传统重视记忆知识的任何科目课程內容,应加入美学教育的因素,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为自我的认知,进而开发出创新的能力。

五、结论:美学教育的可及性与时代性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一是美学教育是人人所需;我们需要要让每个学生尽量受到美学教育。二是美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融入现今文化。美学教育不是专业的艺术家训练,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本身将来可能需要的美学陶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必须敞开胸怀去面对所有的艺术创作。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建立美学准则以及推动美学教育,让文化和思想取得新的进步。

作者;唐志伟等

参考文献 

[1]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145. 

[2]刘智强.论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意义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10):10-11. 

[3]董变林,郭成桥.高等院校应加强美学教育[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4,20(9):91-92. 

教育与艺术篇9

 

一、分析与讨论

 

1.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其兴趣

 

对于小县城的中学女生,除了少数略有音乐和舞蹈基础外。绝大多数女生在学习之前未接触过,也很肤浅,在练习时做出的动作不但不优美,大方,而且非常拙笨,不好意思学习。甚至嘻嘻哈哈,相互讽刺。有少数学生找“理由”请假,一旁观看。针对上述情况。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消除她们的顾虑。首先应重视理论课教学,系统而生动地介绍舞蹈的基础知识。抓住女生“爱美”心理特点。让学生领悟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形体美。笔者认为,要高度重视引导课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学,引导课上得好,可以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开一个好头。

 

2.灵活地,针对性地选择安排教学内容

 

艺术课程特别是舞蹈等课程,对场地、器材有特殊的要求。如果缺乏合适的室内场所来上课,或者只能在室外上课,这样就给舞蹈课的教学增加了不少的困难。针对诸多困难,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尽量避免“满堂灌”的方法。以一般艺术性舞蹈为主,选择难易适度的艺术内容,让大多数女生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倘若有些学生在感情表现方面比较欠缺,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则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增加表现感情流露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伴随欢快的乐曲,饱含着丰富的感情流露,自然而轻松愉快地做出各种动作。倘若没有音乐,也可以在老师的口令下完成。

 

中学生特别是女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情绪不够稳定;其次有些女生对学习舞蹈不感兴趣,欠缺学习的热情;第三她们有时自尊心又很强,爱美;第四她们有时又表现出害羞、胆怯和拘束。笔者根据女生的这些特点,为了缓解她们的情绪障碍,有针对性地编了一套姿态柔和、协调、舒展,节奏鲜明的动作。

 

3.教学程序的合理安排

 

应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每次课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基本动作的练习。然后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好课程的教学步骤,尽量做到紧凑,连贯,不脱节。有些难度较大的动作,需要分解与完整结合,进行教授,但要特别注意动作的连贯,可先让学生学会动作的基本路线,此时不要求动作质量。比如在做一些练习时,需要手脚协调配合,对于中学生是比较难掌握的。此时可以进行分解教学,先进行脚步练习,再进行手的练习。这样路线和方向明确,学生易于掌握。

 

4.充分发挥示范的作用

 

要完成艺术教育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就必须采用点面结合、整体示范与重点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整个课程的内容和要领,同时吸收、内化成学生自身的技能和本领。艺术课程中存在一个问题,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每个学生领悟和掌握动作的要点,并能组合成套,要真正做到两全其美实非易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应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从而弥补教师单一示范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部分学生的参照示范作用,在整体练习或者分组练习时,挑选那些动作节奏感强、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排在队伍的前列,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练。

 

5.教学中领操与提示要相结合

 

领操是指教师采用示范领做的方式,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一种直观教学方法。音乐在舞蹈中是一种行动信息,起推波逐浪作用,利用音乐的节奏来提示学生,让学生学会听懂音乐,掌握节奏感,按旋律变化提示动作内容,通过反复练习达到巩固熟练。

 

6.教师要注意语言体态美

 

在中学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学女生。如果教师能满怀激情,亲切热情地激发学生,学生也定会陷入教师所营造的感情氛围之中,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以鼓励,表扬为主,态度要诚恳,切忌大噪门和过多的批评。语言要生动,要简洁明快,用词要准确,不讲粗鲁训斥的语言。当学生在练习中动作不准确时,要耐心地,以点到即止的口吻加以改正,不能采用挖苦和讽刺的口气。

 

二、结论

教育与艺术篇10

芭蕾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芭蕾的教学目的不是通过单一的艺术手段就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试图将具有几种艺术教育成分综合而成的艺术教育与芭蕾舞蹈教育课程联系起来,借鉴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手段进行审美教育,从而提高芭蕾舞蹈教学水平。

芭蕾舞蹈教育课程与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学目的可谓是殊途同归。因为,舞蹈与文学、音乐、美术等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姊妹艺术。如:芭蕾的肢体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体,在起源时就是紧密相连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用语言和文字难以传达或不能透彻表现某种思想和感情时,我们往往用人体的动作和姿态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人们的一举手、一投足这些比拟式的动作可以代替文学中的语言,有时还可以获得比语言和文字更好的表达效果,而舞蹈还可以帮助人们体会语言的节奏、情感和韵律,提升语言的智能。舞蹈与音乐的相通之处更为人们所熟知,舞蹈创作是从音乐的乐章和乐曲中去找出舞蹈“意象”,即随着音乐的乐句和节奏展开人体动作的画面,包括动作和姿态上的点、线、形去表现舞蹈的表情、节奏和构图。一切乐曲可以根据不同的处理而表现各种不同的意境,很多舞蹈在塑造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这种意境完整地表现出来。音乐作为时间艺术可以促发空间智能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舞蹈智能和音乐智能可以相互促进。通过舞蹈活动和音乐活动,人们能够更好地感受与表达自己的感情,更好地缓解紧张的情绪,这对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音乐美的感受及对节奏感表现力的体验,必然贯穿于舞蹈教育的全过程。美术是线条和色彩的艺术,其线条的轻重缓急、虚实相间以及色调的明暗、浓淡相宜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节奏和结构,同样与舞蹈动作中徐急轻缓、沉着有力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美术是静态的舞蹈,而舞蹈是动态立体的美术。综合艺术教育与舞蹈教育同属审美教育的范畴,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欣赏、创作优秀艺术品的实践中学习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并在不断实践中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其审美能力。它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使审美感知经验不断从零碎的、分散的向整体综合的方面聚合、转化。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借鉴综合艺术的表现手段也就顺理成章。

舞蹈教育与综合艺术教育在教学手段上也有着明显的共性,舞蹈由各种身体动作语言组成,是通过摹仿进而感受、体验实施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综合艺术教育也同样需要由摹仿进而感受、体验来实施审美教育。只不过舞蹈教育的这种手段来得更加直接、更加快捷,而综合艺术教育的这种手段则相对显得间接、缓慢一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