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有机化学心得体会十篇有机化学心得体会十篇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19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社会责任心相关性。

   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怎么样,如何使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转化为其学习动机?在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经过大量的文献查阅,我们不难发现,尽管有关学习动机、社会责任心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这些研究要么只涉及学习动机,要么只涉及社会责任心,针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极为少见。本研究将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心作为研究变量,重点分析大学生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心之间的相关性。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在重庆市5所大学抽取在校本科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56份。其中,有效问卷871份,有效回收率87.2%。样本组成情况为:男性348名,女性524名;大一学生224名,大二学生267名,大三学生240名,大四学生141名;文史类学生317名,理工类学生474名,艺术类学生81名。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工具包括两个:学习动机问卷和社会责任心问卷。研究的自变量分别是性别(男与女)、年级(1至4年级)、学科(理工、文史、艺术),因变量是被试在两个问卷上的得分值。通过分析数据,以此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

   学习动机问卷选用Biggs(英国,1987年)编制的《学习过程问卷(SpQ)》中的“学习动机分量表”,共有24小题,包括表层型学习动机、深层型学习动机和成就型学习动机三个维度,采用五点记分。其项目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57~0.8。

   社会责任心问卷采用赵兴奎等编制的《大学生社会责任心问卷》,包括物质、文化和群体三个维度,共36题,各分问卷和总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均在0.7以上(群体分卷除外);效度测验中,各分问卷及因素与分问卷总分的相关在0.255~0.87之间,绝大多数的相关均在0.6以上。

   统计工具为SpSS17.0ForwindowsXp。

   二、研究结果。

   被试在学习动机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为:表层型学习动机2.78,深层型学习动机2.47,成就型学习动机2.01,总体平均值2.41。其中,表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最高,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最低。经F检验发现,被试在学习动机各个维度上的得分有极其显着的差异。经过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表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显着高于深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与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深层型学习动机的得分显着高于成就型学习动机的得分,即三种学习动机得分之间的相互差异均极其显着。

   被试在社会责任心各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情况为:物质责任心3.56,文化责任心3.15,群体责任心3.67,总体平均3.49。其中,群体责任心的得分最高,文化责任心的得分最低。经F检验可知,被试在社会责任心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极其显着。经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表明,群体责任心显着高于物质责任心与文化责任心,物质责任心显着高于文化责任心。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我们对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情况上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呈显着正相关。经过进一步对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各维度的分析,我们发现:表层型学习动机与物质责任心呈显着正相关,而与文化责任心和群体责任心两个维度相关不显着;深层型学习动机与物质责任心呈显着正相关,与文化责任心和群体责任心两个维度相关不显着;成就型学习动机与文化责任心呈显着负相关,与物质责任心和群体责任心两个维度相关不显着。

   上述结果表明,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在某些维度上确实存在一定的相关。因此,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逻辑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求发现两者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对社会责任心的预测指数为0.01,社会责任心对学习动机的预测指数也为0.01,均达到了统计上的显着性水平。这说明,通过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社会责任心,同样通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学习动机;通过学习动机的教育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通过社会责任心的教育培养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讨论。

   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分析。测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较低,在5级计分制中,总体平均值只有2.41,即48.2%,且以表层型学习动机为主(2.78),接着是深层型学习动机,成就型学习动机最低(2.01)。这说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勤奋努力程度不够;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因,主要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和考试及格;对所学内容和学习活动本身感兴趣,为了掌握知识、探究真理而学习是辅助动机。成就动机最低,说明当代大学生追求的目标抱负不够远大,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责任心总均得分为3.49,即69.8%;各维度得分在3.15至3.67之间,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总体上较好,虽不是十分理想,但也不像有的研究结果那样悲观。大学生社会责任心发展水平不够均衡,其中,群体责任心最强,物质责任心其次,文化责任心相对较差,三者之间的差异极其显着。大学生在群体责任心维度上的得分最高,表明当代大学生在对自己所要履行的角色职责和义务方面具有较高的责任意识,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于维护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作用。尽管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社会迅速发展、改革开放腾飞的时代,但对于世界、国家、团队以及家庭的责任感却丝毫没有受到负面影响,这样的结果是令人欣慰的。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归属感,而这对于国家及个人的发展都是极其有利的。大学生的物质责任心得分居于第二位,表明对物质的价值观念较强,对人类基本生存环境较重视。他们不只是关注自己小集团、小群体的一般社会人,而是对维护世界公正、保持生态平衡和对历史有一定责任心的人。大学生的文化责任心相对较弱,这可能是因为由于开放扩大,互联网及各种信息渠道发达,大学生们能随时接触到更多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多元文化,而这些风格各异的文化带给大学生们的新鲜感远远超过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注意,尤其是带着表面光环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受到不少学生的追捧。因此,在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大学生们逐渐淡化了对自己本土文化的热情。即大学生文化责任心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所致。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关系探析。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呈显着正相关。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学习动机的表层型学习动机维度与社会责任心的物质责任心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与文化责任心维度和群体责任心维度相关不显着。学习动机的深层型学习动机维度与社会责任心的物质责任心维度呈显着正相关,与文化责任心维度和群体责任心维度相关不显着。学习动机的成就型学习动机维度与社会责任心的物质责任心维度和群体责任心维度相关不显着,与社会责任心的文化责任心维度呈显着负相关。由于本研究主要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和社会责任心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单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并不能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便存在因果关系也无法确认谁为因,谁为果。为此,本研究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

   社会责任心对学习动机的影响。今天的学习是为了祖国明天的美好,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够回报祖国等等。众所周知,这种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有效的。有研究者指出,在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方面,其中就包括社会责任感对学习动机的作用。有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尚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而努力学习。在他们的学习动机中,“社会奉献”仍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动机。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意义,大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能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越高的学生,学习动机中的这种特点越突出。社会责任心与培养学生的远景性动机有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正确、有效、完整的社会信念,会使学生缺乏社会需要的远景性动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即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理想,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现代化大业联系起来,增进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和时代紧迫感。同时,鼓励将自己的学习与崇高的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与祖国民族的事业、集体的利益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2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五媒体”,影响和改变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在手机媒体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过分依赖和“微焦虑”等心理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工作如何辩证的看待手机媒体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探索手机媒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①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随着2009年初3G(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业务的开通使用,手机媒体以其便捷、高效、贴近生活等特点深得大学生的喜爱。据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而通过手机上网的用户数量已超过1.176亿②,而其中大学生可谓是手机媒体用户的主力军。中国高校的青年大学生,作为勇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群体,与手机媒体的接触越来越频繁,然而他们在对手机媒体的认知水平、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上情况并不乐观,造成了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和手机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如何正确对待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对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手机媒体的涵义与特征

手机媒体,是指通过手机终端,进行各种(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媒体内容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认为,手机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③“2012-2013中国手机媒体发展报告”(2013)指出:手机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和传统传播方式的显著特点有三:一是终端就是媒体,媒体就是终端;二是手机媒体更多依赖手机平台运行;三是广义的手机媒体除了是全媒体还是多功能化的个人中枢,成品形式多样且不断创新。④这无不昭示着手机媒体已不再是传统的通讯工具,而逐渐发展成为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内容和形式于一身的新媒体。

二、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认知方面

认知是指外界信息在人脑中的整合、归纳、储存和使用过程,即人们某一特定的思考事物和感受事物的过程体现。相较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媒体,手机媒体拓宽了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它能克服时空的障碍带给大学生更加丰富、便捷的资讯,这些信息和资源能极大地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缩短了收集信息的时间,提高了汇集信息的效率,扩大并加深了大学生感知、思考、探索周围环境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的心灵空间和精神自由,并逐渐健全和完善自身的心理机制。

手机媒体信息传播的图像化、互动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为大学生展现了一个更加广袤无垠的知识天地,使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养料,激发更多的灵感和热情,为自我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条件。

手机媒体带来的便捷网络文化,带给了大学生们崭新的生活体验。⑤通过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人们可以跨越时空限制与远隔千里的朋友来次亲密的交谈。

2、情绪情感方面

手机媒体满足了人们情感表达的多样化需求,为人性中的本能宣泄提供了释放的渠道,一定程度地避免了情感的异常和迷失。我们知道,现实中的情感表达一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受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沟通工具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的限制。而如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手机媒体已经具备大众传播的一些功能,其信息传播不再局限于单向线性传播模式,而是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等多种形式的,多元化的传播模式。在这一背景下,大量社交软件依托手机这一移动互联网终端应运而生,不仅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自由的情感交流空间和场所,还拓展了人际交往模式。在这种新型的手机媒体交流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积极介入,使得沟通交流得以充分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宣泄情绪情感问题,推动了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在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3、自我意识方面

在提倡个性化的时代,手机媒体极大地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状态。大学生在网络条件下可以充分张扬个性,强调自我价值,发表个人见解,利用微博,微信随时随地分享对人生的感知感受。这不仅增强了他们处理事件时的主导性和支配性,还增强了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4、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手机网络打破了传统面对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利用手机媒体丰富而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更因为其虚拟性、匿名性,使得老师能够以一个虚拟的身份,缓解学生的心理戒备,真正走进其内心,进行一场没有角色隔阂,没有年龄差距的坦诚的对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现象并加以解决。综上,可以看出手机媒体开辟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三、手机媒体的应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1、认知方面

信息的泛滥传播,使得大学生认知混乱。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终端为广大公众所青睐,但也将网络潜在的弱点扩大化。网络中的虚拟世界满足了大学生在学校与社会间无法体验到的感觉和感知,但长此下去,他们会对真实的现实产生疏远感和不信任感,从而产生认知混乱。同样,网络上过多的信息也会使大学生们的认知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麻木和迟钝,网络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学生们更愿意接受浅层次的知识灌输,而放弃深层次的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独立的人格是非常不利的。⑥

手机媒体就像潘多拉魔盒一样,为各种冗余、色情、虚假、非法甚至破坏性信息的传播打开了通道,而受者往往是被动接受。这主要是因为手机媒体具有方便快捷、隐蔽性强、到达率高等特点,使得传播的信息丰富而庞杂,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赚取蝇头小利在网络上大肆传播各种虚假信息,使得不少学生上当受骗。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控制,诸如社会认同缺失、抉择依据混乱、行动方向难定等问题就会相继出现,将严重侵蚀大学生的精神家园,甚至造成心理上的失衡,使得心理问题急剧增加。

2、情绪情感方面

对手机的过分沉迷,使得大学生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手机媒体的传播技术打破了真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界限,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和各种娱乐软件中不能自拔,逐渐缩小了自己的社交范围,局限了自己的沟通渠道,在某种程度上会逐渐脱离现实,失去真实的情感。又由于网络人际交往的匿名性、虚拟性和交互性,信息交流不对称,信息交流双方无需为信息的真实与否付出代价,这使得人际交往不真实。

在“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2014)⑦中,对重庆市四所高等院校的719例大学生进行了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平均每天手机上网3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更依赖于手机,更易感到孤独、空虚、寂寞,可他们在主观认识上却对手机网络使用持乐观态度,并不认为手机能使他们情感淡漠。可见,尽管大学生主观忽视,但手机对他们造成的情绪情感的影响是不争的事实。另外,大学生在手机媒体的运用中始终处于一种“微焦虑”的状态。一是对手机未知的信息持有期待和拒绝的双重焦虑;二是在课堂学习中用手机和不用手机的焦虑;三是手机媒体中通过微博、微信等对自我的展示的焦虑。

3、道德观念方面

信息的及时娱乐性,使得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在手机媒体强大的娱乐功能的驱使下,对新鲜事物适应力强大的大学生首当其冲。每年各大报纸均有报道,一些大学生投机取巧,无视考试纪律,把手机当做考场上营私舞弊的工具,严重威胁诚信道德底线。例如2014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山东青岛8人违规作弊被抓,其中就包括携带手机。

同时,手机媒体也引起了人们对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争论和思考。一些学生出于娱乐心态,利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在无意识中造成个人行为与社会道德规范的冲突。手机用户有意无意的侵犯他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甚至泄露商业或国家机密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控的,这些信息一旦传播,信息真假已无从辨别,即使事后辟谣,效果也不大,因为影响已经产生了。

4、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手机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脱节的现象,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造成了矛盾式倾轧。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手机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中作者指出:手机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不断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远远跟不上手机媒体的发展步伐,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手机媒体的技术和使用的认知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手机媒体的使用上,教育者落后于教育对象。⑧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了心理健康教育上。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已不能适应新媒体冲击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新的考验。

四、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例如:“本体—载体双赢模式”,即是通过载体目标的实现,来引导学生内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外化个体心理素质,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本体的目标,最终达到本体—载体双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效益。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校的手机普及率已达85%以上,手机媒体已成为校园内一个几乎覆盖所有师生的传播媒介,手机文化也随之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由此可见,手机媒体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并成为后者的载体有望成为现实,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为重要阵地。

1、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文明使用手机

在以手机媒体为载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前,笔者认为高校工作者首先要开展媒体素养教育,加深对媒体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手机媒体,培养学生文明、健康、积极的使用手机媒体的意识。通过相应的传媒价值观教育、理性消费教育、反暴力教育、性和性别教育来获得“批判的自主性”,在心智上能够穿透媒体所建构的迷障,提高对媒体负面效应的免疫力。⑩同时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各色手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文明健康的手机文化活动,营造和谐氛围。

2、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空,挖掘丰富的精神资源,利用手机媒体推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手机信息客户端、手机软件、微电影、手机报和微博互动活动等,并充分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技术元素,将静态抽象的教育内容变得动态具体。让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思考,在主动探索和寻求新的视听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现根据“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2012)⑾对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如下措施:

一是开设网络心理课堂。充分利用手机网络这一平台,让大学生随时随地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特点和趋势,及时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

二是建立班级博客。鼓励学生在博客上发表个人感悟和心得体会,及时反映自己的心理变化情况,心理老师及时疏导;

三是构建网络心理自助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设立不同主题的公共讨论区,就某一学生提出的心理问题,同学、家长、老师参与探讨,给予学生以心理支持和帮助,并找出解决办法;

四是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动态的网络监控。大学生喜欢即时在网络空间中发表自己的生活轨迹、成长感悟,心理老师、辅导员以及班干部要多留意学生的微博、微信、QQ、飞信,一旦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现象及时干预尽早解决;

五是利用手机短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短信的群发,将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大学生;

六是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软件。根据大学生需求,针对大学生中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寓教于乐,大力开发集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软件。

让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由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

3、加强网络监管力度,为大学生营造绿色和谐的手机网络环境

适当的监督管理对于自控力较弱的青年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对此学校方面应该成立督查小组,各个班级要主动建立辅导员和全班学生的内部交流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规范化管理,加强网络行为及时有效的监督工作。相应的“绿坝”等过滤软件也应该开发出相应的手机客户端,为大学生的手机上网生活保驾护航。只有社会与学校的通力合作,才能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时代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手机媒体作为融合了各种媒体内容和形式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对未来的主导作用不可小视。但是,在我们享用其发展成果的同时,切勿被它的优势所蒙蔽,要知道这种崭新的传播手段和形式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充分挖掘开发它的巨大潜能与价值,真正使其造福于人类,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社会实践重点支持项目】

http://

参考文献

①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3)

②CnniC中国互联网络中心,《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2009

③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6

④吴红晓,《2012-2013中国手机媒体发展报告》[J].《传媒》,2013(2)

⑤蒋良福、曾庆怀、罗群英,《高校校园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区域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

⑥张志刚,《网络发展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社会科学家》,2011(6)

⑦赵希,《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4(4)

⑧李俏、张艺兵,《手机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6):81

⑨李志国、宋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体——载体双赢”模式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5)

⑩张学波、纪燕妮,《在校大学生手机媒体信息判断力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3):32

⑾胡凯:《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素质提升研究》[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社会化心理机制;德育教育;方法;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84-01

一、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基本观点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具体作用形式和个体内在认同动力结合的特殊关系。金盛华认为,从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和亚社会认同四个侧面可以很好地揭示社会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机制。

社会角色引导机制是将社会所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对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期待和一套被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而个体要想顺利实现社会化,就必须扮演好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得到社会的认可。

社会比较机制的观点是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其自我评价的需要越来越强烈。由于更多的时候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进行社会性评价的绝对标准,人们必须通过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这种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获得明确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

社会学习机机制的观点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取决于行为实践,还取决于观察学习经验及相关的心理机制。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各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即个体受实践经验和观察经验的影响。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亚社会认同机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要顺利实现社会化,就必须得到所处亚社会的持续稳定的支持和引导。

二、中学德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德育教育没有摆脱以说教灌输为主的陈旧模式,将道德条规范当做教条性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首先,德育课堂的内容枯燥无味,切断了道德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难以将真正的德育知识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和热情,从而内心产生抵触和质疑。其次,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二者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关系。然而,学校过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仅仅看做被动的客体,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忽略了德育教育的方式。不注意联系当前的实际,手段单一,为只要学生记住了要考试的东西就满足了教学要求,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矫正和规范。因此迫切需要改进德育方式,防止德育教育工作重形式轻内容。

三、社会化心理机制对改革中学德育的启示

(一)运用角色引导机制,增强角色认同感

角色引导机制认为越是缺乏独立稳定的自我价值体系的个体,越容易受社会及他人的评价和要求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建构阶段,他们对社会、他人及自身价值判断缺乏独立标准,更倾向于依赖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所以,可以灵活运用角色引导机制,使教育对象明白自身在社会上所担任的角色,以及社会对此角色的具体期待。增强角色认同感,从而努力扮演好社会所承担的角色。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对自身的角色进行矫正,回到群体的整体性趋势上来。在具体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多表扬那些符合社会期望的好行为,恰当的使用奖励和惩罚。

(二)运用社会比较机制,发挥同辈群体的积极作用

社会比较不仅对即时的行为有效,而且能使已经存在于教育对象脑海中的稳定的观念发生改变,并且由社会比较所获得的规范概念。中学德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i临多元化冲击,所以中学德育教育可以运用社会比较机制,利用同辈群体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为同辈群体作为一种具有相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种非正式群体,可以使学生找到一种归属感。教育工作者要对同辈群体加以引导,看待学生同辈群体的眼光既要全面又要谨慎,对于一些由思想积极上进、道德素质高,理想信念强的成员组成的同辈群体,要鼓励学生积极同这些群体交往。同时对核心人物的重点教育是保证同辈群体的影响向积极方面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对群体中核心人物进行着重培养和引导,发挥其影响力。最后还要营造同辈群体中合理竞争,积极进取的氛围。

(三)运用社会学习机制,促进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能够使人们对自己的社会学习经验进行自主调节,通过自我奖励和惩罚来矫正自己的行为。中学生的对很多道德观念的认同来自于他们自身对周边生活的观察学习,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完成自我教育。营造宽松的学习观察环境,使德育孕育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创造更多自我强化的机会,提高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意识,从而提德育教育的效果。针对周围观察环境的负面影响,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增强社会的正强化,减弱负强化。

(四)运用亚社会认同机制,为中学生营造良好的道德文化亚环境

利用社会心理学上的亚社会认同机制,增强中学生的社会归属感,使中学生自觉按照社会要求来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品德素质。道德文化的环境是由不同个体环境构成的,包括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网络文化等。这些道德文化环境建设的情况影响着中学生群体的道德状态,相对于学生而言,校园文化环境尤为重要。所以需要建立加强校园化建设,为中学生提供道德角色的交流和道德行为的参与机会,这样的德育手段有助于学生将道德内化为自我社会化认识,对所处环境有强烈的自我归属。正是在这种亚社会道德同化、吸收的过程中,德育主体人格得以建构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董薇,陈鑫,李伟.社会化的心理机制视角下的“榜样”力量[J],社会心理科学,2008(05).

[2]马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将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4

何谓成就动机?具体说来,影响学生的动机有许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成就,学习是一种成就行为,成就动机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提出较完整的成就动机理论,在七八十年代引起了广泛的实证研究。阿特金森指出,成就动机是指个人乐意去做自认为是有价值的工作的内在推动力。在他看来,构成成就动机的心理成份包括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种,这两种心理成份在每个人身上是不一样的,追求成功倾向强于避免失败倾向的人称为追求成功者,反之,避免失败倾向强的人,称为避免失败者。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是在智力水平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上。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与他们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知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要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就是要增加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努力使之成为追求成功者。

因此,成就动机理论应用的体现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成就动机,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成败的原因,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信心,成为追求成功的快乐学习者,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使之成为追求成功者呢?我们不妨从以下的方法策略入手。

一、设置定向目标,给予成功体验

增加学生追求成功的倾向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帮助学生成功,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适合的定向目标,如采用降低题目难度、变换题目形式等方法,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快乐。

教师应该避免引导学生对分数过度重视,而应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学习本身,让他们确信能力能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提高,增强其自信心。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将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悟文章中优美的经典名句”,而不是说“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为了在明天的考试中得高分”。

由于学生学习成功不仅意味着他获得技能,更意味着他能力的发展,情感价值观的变化,自尊心、求知欲的提高。也就是说,伴随成功的是其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潜力,继而充满信心。这就要求教师为每个学生的成功提供机会,要了解每个学生,让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学有所得,只有成功的学习才是下一步学习的动机。

换而言之,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尤其是“学困生”,如果再强化他们学习能力低的思想,只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无助感,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相反,教师如能为他们的成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学生就会逐渐改变原来消极的学习状态,从失败中解脱出来,确信只要努力就能带来成功,从而增强其自信心。这是改变“学困生”处境的一条有效途径。我们通常所说的“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

二、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情境

通过优化教学情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选用内部因素,激发和维持内部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情境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多种方式,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运用新异刺激、唤起好奇心、调节教学气氛、保持良好情绪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从出生起就具有一种好奇求知的本性,只不过儿童入学后,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始出现分化,有些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随着学习的成功而不断得到发展,而大多数学生则因为学习失败而对知识失去好奇心、求知欲。成功的教学应不断优化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如在学习冰心的诗歌《纸船》时,有一位教师采用音乐(钢琴曲《秋日思语》)来营造情境氛围,帮助学生感受并接近诗歌的意境。在舒缓悠扬的音乐之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诗中那淡淡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大大缩短了学生与作品的心理距离。这种意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成就动机,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善用外界诱因,采用多种形式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及时的反馈法、正确的评价法、适当的竞赛法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以达到使学生乐学求知的目的。

以竞争法为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如在学习古诗和要背的文章或段落时,可以开展记忆竞赛,在限时内看谁背得又快又准;在上复习课时,为避免内容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将知识点有规律地分成几个竞赛部分,使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提高学习效率。在竞争状态下,人的求成、求胜的需要会更强烈,人的潜能更能被激发出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校中开展适当的竞赛,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成就动机具有促进作用。

不过必须指出的是,各种形式的竞争如果被频繁使用,而且又组织得不好,则不仅会失去其激励作用,反而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适得其反。在竞争状态下,多数学生会由于对失败充满恐惧,使得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为了克服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运用竞争法时,要注意竞争的形式应是广泛的、多样的、适当的。如采用能力分组竞赛,强调学生跟自己的过去竞争,这种竞赛不必和别人比较,只求自己有所进步,这样可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外界诱因,采用适当的、有效的、多样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危机 成因 价值观 干预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壮大,其发展规模在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有着特殊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状况。如:文化基础较差且学习动机不强,自觉性差;在就业方面渴望成为“白领”的心愿与现实就业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高职生大多比较自卑,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1]。因此在学习、择业、交友恋爱过程中,极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当他们严重地或长期陷于这种状态而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或借助于他人疏导来恢复正常状态时,往往就会产生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稳定,因而备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那么,引起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目前许多学者对高职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进行了论述,认为心理危机主要有两方面致因:一是主观方面,如自我认知发生偏差、个性缺陷以及受挫力差等;二是客观方面,如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就业压力增大等。从表面上看,高职学生心理危机总是与他们成长的生活环境中所遭遇的困难、挫折和冲突有关,但这些事实并不会必然导致心理危机的产生。当生活事件进入个体生活时,个体要对之进行是或非、有意义或无意义、值得接纳或不值得接纳的判断,而判断所依据的准则或尺度则是价值观。可见,价值观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心理危机是社会冲突所导致对自我价值否定性的结果在心理上的反映。

一、价值观的内涵分析

价值是反映主体与客体关系的一个范畴。具体地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事实和主体对这些事实的评价。价值观是指主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是支撑人类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观决定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意见和行为,决定着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构成要素上看,价值观内容包括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手段[2]。

价值目标是个体追求的对其行动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它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是价值观的核心,它涉及“人的行动是为了什么”等问题。价值评价涉及“人的行动有无意义和意义大小”等问题,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意义大小做出的判断。价值评价正确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有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价值手段是个体为达到价值目标而采取的途径和方法,它是实现价值目标的保证,并直接关系到个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去实现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个体在进行价值判断、确定价值目标时必然涉及到人的心理过程的诸多方面,包括认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志方面。认识方面即个体对事物价值属性的判断、理解和评价,伴随这一认识过程会相应地产生诸多感受和体验,如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淡、欢欣或忧虑、高兴或烦恼、赞赏或鄙视等,这就是价值观的情感方面。个体在追求价值目标采取价值手段时,常常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拟定目的和计划去行动,这就是价值观的意志方面,它涉及到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而构成了系统化了的相对稳定的价值选择心理结构体系,它是一个人心理正常运作的主要条件。

二、价值观与心理危机的关系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生观的核心,它最能体现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价值观作为一种认知,它是刺激与反应的中介,外界事物的输入总是通过认知(主要是价值观)的转换,而使刺激具有了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意义。各种认知是否相互协调,是否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平衡。

价值观的形成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多种文化观念价值的冲突和选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迷失自我,导致心理状态的不平衡。而心理的平衡则依赖于价值观的调节。奥尔波特曾指出:“明确而坚定的价值观念的有无是区分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心理是否成熟的标志。”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也曾说过:“一个人只要有了合情合理的哲学观,那么他就不容易受各种情绪的困扰了”[3]。高职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其价值意识的形成过程经过内化、整合、建构起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观念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当个体的兴趣、爱好和各种观念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相一致则会产生幸福感、安全感、自信感,如果不相一致则会产生种种内心冲突和困惑,甚至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心理体验,这使得高职生的价值观易处于一种矛盾和不稳定的状态,易引发种种心理冲突进而出现心理困扰和心理失衡,这种困扰和失衡的状态若长时间得不到消除,会最终导致心理危机。因此,心理危机的产生不仅取决于外界刺激强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每个社会主体的主观需要层次,以及对事物的感受、选择、判断有着直接的联系,是社会冲突所导致的对自我价值否定性的后果在心理上的反映。

三、价值观对心理危机的作用方式

价值观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但价值观是间接地通过态度、选择和意志等方式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知价值观在心理层面上包括认识方面、情感方面以及意志方面,其中认识方面是基础,它是对事物的感受、选择、判断。人们在感受、选择和判断时的标准不同,对待事物的态度就不同,因此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当心理危机发生时,持有不同态度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倾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许多学生感到做一名“白领”无望,甚至难以获得一份称心的工作,这样,一部分学生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变得消极倦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从危机的处理中获得了新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态度。可见,价值观左右着高职学生的态度,而态度导致了学生对事件的看法,从而影响心理危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整个过程。

个体在确定价值目标时需要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意义大小做出价值评价,这其实是个体价值观的选择过程。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追求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自觉地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外界事物、信息进行筛选和鉴别而后决定取舍。每个人都在做着自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因而价值观的选择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追求目标,决定了基本的社会和道德取向,从而也决定了心理危机的发展方向。

个体在追求价值目标采取价值手段时涉及到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这就是价值观的意志方面。个体的意志影响着高职生对危机事件的承受能力,因此抵抗外在压力需要个人意志的能动作用。目前在校的高职生多是“80后”、“90后”,作为独生子女,他们意志薄弱,自立意识较差,缺少交往必需的包容心以及处理情绪的自控能力、信念和技巧,抗压受挫能力差。加上高职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较差且学习动机不强,自觉性差,比较自卑,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信,缺少面对困难的动力、勇气和信心。因此,当高职生面对危机事件时,只有依靠自身的意志,且具备战胜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才能避免危机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

四、高职学生价值观偏异表现

价值观念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规定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活动的诸多方面。一旦个体的价值观发生偏异,则生活中的危机事件介入个体生活时易引发心理危机。当前高职生的价值观偏异有如下表现[4]:

1.价值取向模糊

价值取向是指个体对价值追求、评价与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选择与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当那种面对价值选择处于混乱、无序且麻木的状态时,我们便称之为“价值取向模糊”。当前许多高职学生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生活、行为无目标,胸无大志,自己不清楚自己到底追求的是什么,整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表现为见风使舵、无信仰、无理想等。

2.价值评价偏差

价值评价是个体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行为有无价值和价值意义大小做出的判断,价值评价偏差则是指个体的评价判断与真实情况大不相符或大不一致。许多高职学生存在“无助”感,他们过多地自我否定,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现实存在片面的认识。许多高职学生存在自卑、嫉妒、空虚等心理,这类心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评价的偏差上。

3.价值认同失衡

当今高职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在重构新价值体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价值认知失衡,易导致自我封闭、盲目从众等心理。自我封闭的人极力维持已有的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拒绝接受变化了的现实,常常陷入怀旧、失衡、自怜的境地。他们思想封闭,不愿与外界交流和沟通,因而感到非常孤独。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潮文化,盲目从众的人则会刻意地追求时髦,对新的观念、思潮、娱乐方式、流行文化在未作理性分析与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就积极投入,盲目模仿,奔忙于各种流行之中。抱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易导致社会角色混乱,严重者还会形成妄想症或戏剧化人格。

4.价值观念错位

“价值观念错位”是指那种由不正确、不合理的价值认识概括形成并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价值观念,是对合理观念的全面否定。在市场经济多元化以及中西文化的碰撞下,加上现实中的教育主体的离散,使得高职学生头脑中的许多观念发生错位,进而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如逆反心理、享乐心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如果逆反心理超过一定的限度,则表现为“否定性放大心理”,进而形成病态心理。抱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往往不分正误、不问是非一概排斥,而对那些与主流文化不一致的负面文化却有浓厚的兴趣,甚至以此来抗拒学校的基本价值,从而造成更多的行为失范。抱有享乐心理的人常以享乐为生活目标,而将自身发展置于无足轻重的地步,但这种瞬间的快感并不能给他内心以安宁,随着满足感的逝去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沮丧与自责心理;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心理”的学生会以纯粹功利的观点看待一切,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满足个人私欲的一种手段,要达到目的就必须利用他人。

五、心理危机的价值观干预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心理危机归根结底就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错构的价值体系与个体失衡的生存社会环境问题,因此,重视高职学生价值观培养、引导高职生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心理危机干预过程的必然选择。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价值多元的现阶段,需要一个大家公认的主导价值观,它能够有效地制约其他非主导的社会价值的负面影响,能够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否则,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多元价值冲突将不可避免,人们会迷失方面,无所适从,整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因此高职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导、预防作用,多渠道渗透对高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生的学习、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引得学生学会辨析、学会选择,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稳定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价值观教育体系

人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现状是由各种教育环境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产生影响的结果,因此,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三者有机结合的同时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效;家庭要注重家庭环境的创设,充分发挥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作用;社会要完善社会基础文明教育,强化刚性约束,以完善的法律规范来影响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3.加强高职学生与环境的互动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价值观的主动建构者。学校要改变以往对学生价值观的传授与灌输现状,在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在体验中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升和升华。只有加强与环境的互动,注重体验与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内化为指导学生实际行动的隐性观念。

参考文献

[1]李光茂新思路、新途径、新模式——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形成探析及干预模式创新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1.02下。

[2]张进辅等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心理接受机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优化措施及其相关问题,不仅是各高职院校进行校本教研的需要,而且也是新时期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提升自己执教能力,打造同效课堂的需要。因此,在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的大背景下,探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优化措施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简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项教学实践,又是一项抽象的教育过程。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不仅需要关注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接受过程。特别是后者,对学生接受能力的关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正是基于这一点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概念,认为所谓接受是指受教育者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尤其是在教育的控制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研究重点应该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各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中的接受能力、接受动力以及接受心态等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

(二)心理接受机制的三个核心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接受机制三个核心组成部分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首先,接受动力是基础。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实践中的接受动力是其一切学习基础。如果没有接受动力,学生与思想政治教学相关的一切题都无从谈起。

其次,接受心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关于接受心态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这一点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如果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他不仅会在学习实践中能够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还会主动地把自己学习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实践。

再次,接受能力是关键。众所周知,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还取决于学生的学。而决定学生的“学”的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有接受的动力,仅仅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是不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的,它还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因此,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是影响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效果的因素之一。

最后,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的这三部分是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具体体现在学习的效果之中。

二、新时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研究现状

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的研究现状是探讨其优化措施的基础。

首先,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学生心理接受机制的影响。我们不仅要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还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事例对学生日常言行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课堂上,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事例对学生的影响。无论是教材中的内容,还是身边的事情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关注新媒体时代社会传媒对学生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机制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使社会传媒得到了迅猛地发展,又使社会传媒在飞速发展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更加复杂化。如何面对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化的影响,寻求一条打造高效课堂的捷径是每一个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研究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再次,交叉学科理论的兴起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有自己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任务,但新兴学科,特别是那些交叉学科的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面对生活环境的恶化,生态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学生个体的心理接受机制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如何利用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等。诸多问题都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优化研究中应该重点关注的课题。

三、具体优化措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优化的问题应该结合具体的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来探讨。否则,不仅会有理论脱离实践之嫌,而且也会有纸上谈兵之意。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可以简单地分成三部分,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和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三部分。

(一)教研的优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优化的问题应该关注教学研究层面的优化问题。在教学研究的层面优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的问题应该注意三点:一是应该通过理论的指导启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的任课教师关注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的问题。二是在启发教师在关注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的问题上,不能仅停留在启发的层面上,要通过相关研究结论告诉任课教师如何反思教学实践,如何处理教学问题及如何总结相关经验等,从而使那些优化的经验得到推广。三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心理机制的变化特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媒介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营造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如何结合社会新近发生的典型事例,通过学生喜欢的教学媒介,营造一个学生喜欢的学习环境是任课教师执教能力的体现,也是接受心理优化的关键。

(二)教学的优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机制的优化还体现在教学层面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关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形式的改革、考核方式的优化等三个问题。一是结合个案分析法,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个案进行分析,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以使学生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二是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不能仅仅凭借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来衡量,还应该结合具体的日常行为分析具体的教学效果。三是传统的考试方式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优化实践。

(三)评价的优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机制的优化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评价的层面上还应注意优化措施的落实。要注意考核之初的评价标准、考核过程的个性差异和考核结果的实效性原则。评价标准可以保证优化措施的制定者有充分的教研自由。考核中的个性差异正是这种分类评价标准在具体实践效能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接受心理机制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具体的优化措施及其实施更应该基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接受机制研究的现状。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7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推崇群体思维的心理学家在结合了社会进化思想和心理学原则后,正式提出了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假设:人类是进化的结果,人类的认知通过不断演化来应对特殊环境。该假设为解释人类的特有行为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那就是自然选择不仅会产生新物种,还会对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塑造,促使人类发展出一系列特殊活动。这一系列非自然的活动在人类基因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产生,是相较其他物种而言人类所独有的,如教育、语言、面部识别都属于人类特有的现象与活动。在人类进化的历程中,这些活动具有实在的适应性价值,但也可能带来负面作用,如计算机的发展就导致学生出现网络成瘾问题。今天的学生必须通过接受现代教育以获得社会生存所需的技能,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尤其要懂得使用计算机,学会管理财务或是拥有公开演说的能力。教育这一人类探索真实世界的独特形式,不过占据了物种进化史的短暂光阴,却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一种非自然行为,教育是人类进化的适应性结果,也是人类独有的生存策略之一。这一生存策略可以提高个体竞争力,协调个体发展与种系进化的关系,并确保人类对有效生态资源的控制权。在进化心理学的启发下,教育者应持有种系发展的视角,将传授学术知识作为教育的责任,并对学生进行基因、环境、个体发展等多因素的综合考量。虽然进化心理学肯定了教育是一种竞争策略,可以帮助人类获得更多生态资源控制权,但并不意味着教育应该帮助人类控制客体或是破坏自然,因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竞争关系将限制人类自身的进化。事实上,进化思想推崇的教育与当下主流的共生式教育的范式是契合的。随着人类意识的觉醒,人类教育经历了由原生态式教育,经由竞生式走向共生式教育范式演化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将生发出主体———客体———主体互动共生的复合性整体结构,形成该结构,是进化思想下人类教育的根本目的。进化主义认为,人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的进化。就具体内容而言,教育应该了解人类在各种社会、制度、文化中所共通的学习方式,关注如何通过教育令人类成熟、适应,以演进的视角看待学生、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命题,令人类最终形成一种合乎进化规律的教育观。

二、丰富了教育研究的内容

进化教育心理学被认为是研究现代社会中的初级技能以及由此产生的推理偏差、归因偏差、次级技能等对象之间关系的学科。在进化教育心理学中,智力可以进化,人类具有通过学习获得重要生存能力以及更好生活的内在动机。为了进一步明确人类知识的进化意义,进化教育心理学构建了初级技能、认知策略与次级技能的关系框架。在这一框架中,人类在相比其他物种更长的儿童期,通过生活圈的游戏和互动,获得有关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的初级技能。初级技能受人类认知策略的影响,难免出现推理偏差和归因偏差。相对初级技能,次级技能(如阅读、写作)可以让人类生存得更好,但必须建立在初级技能之上并受到初级技能的限制。现代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学术知识,同时通过培养学生概念性能力和程序性能力以矫正民俗知识中的推理、归因偏差,最终缩小初级技能和次级技能之间的距离,令学生更好的生存。2002年,进化发展心理学的概念被提出。其关注个体幼年的自然选择;婴儿期和儿童期的适应(包括延缓适应和个体发育适应);延长的童年期对人类学习社会交往的意义(社会脑假说);基因和环境对发展的功能及其三者的交互关系(进化概率认知机制理论);早期可塑性及对环境的敏感性(条件性适应)。相比进化教育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更加关注教育随个体年龄增长所发挥的不同作用,比如进化发展心理学会借鉴进化教育心理学关于初级、次级技能的讨论,强调现代教育应避免儿童的过早学习,而不是关注初级、次级技能之间的关系。进化教育心理学、进化发展心理学的提出,拓宽了教育的研究范围并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在两者共同构成的领域中,研究者正致力于使用进化思想解释人类独有的学习与教育行为,并希望运用进化思想促进人类发展,尤其是改善教育环境。由于进化理论在生物学中的广泛应用,进化心理学借鉴了一些自然科学方法并将其与教育研究相结合,如形态学、神经科学、跨种系比较等。形态学假设认为,个体正常的生态对称会受到发育噪音的干扰,通过测量形体的对称性(如左、右手指比率)可以解释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在现有研究中,生态指标已经被应用于预测人类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包括智力和社会优势、组织领导特质。神经科学运用基因标定方法以及脑科学研究大脑发育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进化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已经运用该方法讨论数学障碍和低学业成就问题。跨种系比较的方法较多应用于国家教育水平的研究中,如一些研究者运用该方法测量国家智力与生殖策略的关系,提出练习效应是发达国家民众智力更高的原因。教育学研究方法的丰富伴随着方法论的成熟,教育研究者意识到基因、环境、个人经验对教育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一种更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三、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启示

对象的差异性是教学必须面对的客观实在。生物多样性对物种进化有积极意义,因此实现个体在基因、环境、经验等方面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当代教育改革试图建立标准化的教育与测试,这一决策的假设是,教育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基于测试分数的学业成绩是学生努力的内在动机。事实上,教育似乎更适用于中上层阶级的文化话语,比如学校希望学生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以获得更高的薪水。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个体差异比关注平等更有意义。学校应首先弥补学生在民俗知识上存在的偏差,促进学生在民俗知识上的全面发展。在确保所有学生平等拥有学习知识、获得成功机会的同时,允许学生存在学术能力的差异性。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具有相同规格的机器人,而是培养活生生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教育活动获得足够的生存技能,寻找个体独特性以追求自身价值并提高社会竞争力。除了个体差异,教育也必须承认性别差异和种族差异的客观存在,性别差异源自男女在繁衍中的不同地位,种族差异则是由生态环境、环境迁徙适应、生殖策略甚至练习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不应成为教育的阻碍,而是教育结果多样性的必要基础,更是教育作为一种生存策略的功能体现。

相比家庭和社会,学校对个体生存负有更多的教育责任。家庭、社会和学校组成的教育环境对个体后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三者同等重要、相互影响,但在教育中的分工有所不同。家庭和社会提供人类形成民俗知识的环境,人类学习民俗知识具有先天的内在动机,学校则是提供个体学习学术能力的场所,人类学习学术知识是出于社会生存的被动选择,这是为什么儿童在学校里会出现厌学现象的原因。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提供人类生存所具备的复杂背景知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因此,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学校成就同样具有解释效力,这与父母投资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的观点相近。学校教育的任务是纠正民俗知识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传授学术知识以及知识中潜在的社会规则,最终帮助个体进入更高的社会阶级。就人类的生存而言,学校教育应比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负有更大的责任,因为学校教育复制社会结构,提供个体向更高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这决定个体最终获得生态资源的多寡。与此同时,学业成绩在教育评价中的地位应该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测量学生社会竞争力提高程度的相关指标。

教育决策应尊重学生的遗传性和可塑性。进化思想为人类行为提供了很多新的解释,如在对男性青少年危害行为的内在动机进行评价时,非进化论者可能判定该行为是一种异常行为,而进化论者则认为是一种情有可原的行为,因为冒险的男青年更易成功并获得更多吸引配偶和繁殖的机会。注意缺陷多动症在现代教育中被认为是一种行为问题,但在进化的视角下却是一种有益行为,因为人类祖先想要在物种丰富的原始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保持自身活力。如果用进化思想来解释人类少年期延长的问题,就会发现少年期的延长有利于教育投入,便于人类学习复杂的文化技能,以及在复杂社会群体中生存下来的技能,其意义不仅仅是人类生理发育的需要。由于遵循了人的生物性和学习的遗传性,进化解释虽然与主流观点大相径庭但也显得非常合理,这提醒教育决策者在对个体行为进行判断时需要更为慎重。首先,关注儿童入学年龄的设定,入学年龄应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同伴游戏中获得最初的民俗知识,提前教学不一定能产生更好的效果,也可能会阻碍专业教育的发展。其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在尊重学生天性和减少不良行为上的作用,不能忽视脑损伤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学习障碍。最后,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应尝试可能多的提供选择性课程以保证进化的多样性,尤其要满足儿童获取知识的可塑性。随着认知的深入,个体适应新环境以及掌握新信息的能力会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基础课程的设置显得非常重要。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学院建设;凝聚力工程;学科交叉

和谐学院建设是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从学院层面来看,和谐学院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反过来,学院的科学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学院建设,从而实现良性互动。这是在高校具体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应用科学学院是北京科技大学唯一的理科学院,现有近200名教职员工,2009年度学院获得“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荣誉称号。其和谐学院建设的主要特色是:建设思路清晰;学院党委、工会、教代会在大局中作用明显,学院上下心气连通、心气高涨;和谐学院建设机制化、程序化,形成一整套可行做法;学院中心工作提升迅速,学院整体工作得到学校、兄弟学院的充分认可。

一、“一体两翼三支撑”:和谐学院建设的思路

和谐学院的建设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体两翼三支撑”。

“一体”即是一个整体,要有“全校一盘棋”的全局观和战略观。应用科学学院是一个有机整体,而学院又是北京科技大学这个“大集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谐学院的建设必须着眼于学校、学院的大局,着眼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有机地融入到整体中去。一滴水投入大海中才不会干涸,这是应用人的突出理念。所谓“党政既合力,群众同心气,胸中装大局,共谋发展计”。

“两翼”,即是在建设和谐学院过程中,重点营造人文氛围和学术氛围。这两种氛围,好比鸟之两翼,不可或缺。学院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必须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教学要研究讨论,学科发展要研究讨论,科学研究要研究讨论。唯有交流,才能互通有无;唯有沟通,才能出现团队的合作共赢。构建和谐的人文气氛,凝聚教职员工的人心,是学院的另一重要工作。理学院的功能,除了做好本科教学的排头兵外,还要建设自己的学科,加强理学建设,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工科的发展、其他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以理强工、以工促理”的战略。所以,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人文氛围,让老师们既研讨教学,探讨教书育人的方法,又交流学科建设和科研,探讨做好项目、发展学科的体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发展。[1]

“三支撑”,即是科学发展与和谐学院的建设中,始终依托三种支持力量:党群队伍、教学队伍、科研队伍。这三种力量,好比鼎之三足,缺一不可。教学队伍的主要是做好本科教学,特别是要解决在研究型大学中如何做好本科教学的问题、解决如何教书育人的问题;科研队伍主要是做好科学研究工作,解决理学院如何做好学科建设的问题,解决如何支持学校强势工科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党群队伍主要是保驾护航,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学院党委谋大事、议大事,引领和谐学院的建设;工会、教代会、学院机关人员主要是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映和化解矛盾,配合党委、行政做好相关集体活动的组织,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2]

二、“一个工程、六个亮点”:和谐学院建设的具体做法

在“一体两翼三支撑”的思路指导下,我们重点做了一件事情――“凝聚力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院的士气明显提升,全院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凝聚力工程建设,即是把提升全院教职员工的凝聚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着力点,在分党委领导下,依托工会、教代会代表、学院机关,开好教代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注重人文关怀和教师激励,关注教职员工的现实困难和身心状况,等等。总之,把各类活动,特别是集体活动作为促进学院强大凝聚力形成的有机载体,不单纯“为活动而活动”。实践证明,集体活动可以机制化,即形成一定的操作规范和模式,多年持续坚持推进,效果就会非常明显。

在凝聚力工程建设中,形成“六个亮点”。

亮点之一:重视民主治院,推进教代会建设。

1998年学院召开首届教代会。此后学院逐步完善相关制度,至2003年以工会班子、教代会代表调整为契机,教代会规范化水平和积极作用跃升至新的高度,成为学院建家工作和整体实力提升的重要促进力量。主要的特色是:

时间固化:每个年度的1月上旬和12月下旬召开。

人员固定:全体教代会代表(包含了全体教授和学院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议题固化:总结上个年度的工作、研究本年度的工作。

重点突出:针对当前现状,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的一个重点问题(如学生就业问题、学科梯队建设、本科教学评估、学院战略规划等)。

程序固化:院领导分头做报告(含总结、计划、财务公开报告、工会工作报告等),评议各口和分管领导的工作业绩,之后分组讨论、做提案、汇总,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汇编文件成册,上交学校工会、学院党委存档;学院年底总结时,要提出当年计划所列但没有完成的工作,并由院长解释没有完成的原因,听取代表的意见和批评,以便改进下一年度的工作。[3]

亮点之二:积极推进凝聚力工程的机制化建设。

我们在为了一个大局、为了全院凝聚力的理念引领下,把一件一件的事情做了梳理,形成了一些制度化的做法。

每年定期召开二次教代会,每年年底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每年组织一次集体春游活动;每年组织一次教职工体检;每年组织一次师生综合运动会;每年组织一次师生文艺汇演;每年9月份召开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每年年底组织一次离退休教师团拜会,等等。

这些活动一般由党委牵头,由工会精心组织。“功夫在事外”,机制化的教代会和集体活动的背后,是教师的身心愉悦和对于学院的认同,是学院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院凝聚力的提升过程。对于“凝聚力工程”的建设,我们用教代会、集体活动“穿线”,经过精心的组织,保证人员“出勤率”的指标,保证效果明显,从而使得凝聚力工程得到量化、机制化的保证。从2003年起,坚持下来,我们付出了辛苦,也收获了快乐――学院的人心日益得到凝聚,人气日益得到提升,学院的发展日益见到成效。

亮点之三:关注师德建设,颁发荣誉贡献奖。

学院积极地关心、关注离退休老同志,注意发挥老同志在激励后学、促进师德建设、传承学院文化方面的作用。学院党政领导定期探望老教师。从2005年起,对于当年退休的老师,在年底的学院教职工大会上颁发“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荣誉贡献奖”奖杯――由书记宣读学院集体对于退休老师辛勤为党和人民工作一辈子的致谢辞和高度的工作评价,由院长颁发奖杯,并与退休老师合影留念。这一举措,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体现,是一项具体的人文关怀举动和师德建设举措,在退休和在职中青年教师中都产生巨大的反响,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后来者的积极作用。

亮点之四:关注身心健康,定期为教职工体检。

从2003年起,学院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积极筹集资金,每年在国家进出口检验检疫局体检中心等地为全院教职员工体检一次。建立教师健康档案。关注身体较弱、体检出现问题的教师。目前高校教师压力普遍很大,身体状况堪忧。这样的举措既是身体的检查,又是心灵的关怀,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亮点之五:名师论坛形成机制。

从2004年起,我们设立“名师讲坛”。每年至少邀请到两位部级教学名师或公认的大师,如陈难先、杨乐、宋天佑、卢德馨、李元杰等,来学院做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报告,让大师讲述他们的人生理念和做学问的方法、境界,为教职员工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传经送宝。此外,学院还设立“教学之美”讲坛,邀请学校教学督导组的专家和知名教授上示范课,传授教书育人的经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亮点之六:实施学科交融工程,“理学之美”学术交流方兴未艾。

学院充分利用自身数、理、化、生物、力学五个一级学科的学科资源,利用“一个学院一栋楼,一个楼里一个家”的硬件资源,发挥工会(具体组织者)、教授队伍的两个积极性,逐步地营造起浓厚的学术氛围,为学科交叉、交融做好细致周密的工作。在学院还设立“理学之美”讲坛,邀请知名专家和学院36位教授轮流宣讲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受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开展的学术报告有“生物机器人的奇思妙想”、“压电晶体的研究思路”等。此外,利用学院咖啡吧的“学术沙龙”,广泛地开展了漫谈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配合“正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学院的学术交流气氛日益浓郁起来。

三、总体实力跃升:和谐学院建设的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凝聚力工程”卓见成效,全体教职员工共谋学院发展大计,使学院日益发展成为一个教学质量过硬、学科发展快的理科学院,学院的综合实力得到跃升。

主要的成果有:建成凝聚态物理、固体力学、材料合成化学等博士点3个;建成全国工科物理教学基地1个;北京市实验示范中心1个;近年来SCi论文排名在全校名列三甲;科研经费由建院之初起步跃升至年均1000万元的规模。而近年来学院的年终综合考核在全校14个二级单位中一直名列前茅,很好地说明了学院的发展总体状况。

2009年年初,我院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北京市的专家组对于我院“凝聚力工程”建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们说:“应用科学学院党政工团合力建家,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有理论高度,有思路,有方法,有实际成效,值得学习和进一步推广”。

四、结束语

从实践经验来看,和谐学院的建设决不是一句空话。教代会、文体比赛、集体游历、身心关怀,等等,都是建设和谐学院的有机载体。我们常说,和谐学院的建设,想与不想不一样;做与不做不一样;用心做与不用心做不一样;做一年与坚持做多年不一样――只要抱定一个信念,用心多年坚持,和谐向上的氛围就会形成,科学发展就会见到实效――应用科学学院的实践生动地证明了上述观点。

【参考文献】

[1]刘丽,车先俊.党组织在和谐学院中的“催化剂”作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卷(9):198~199

[2]丁荣贵,杨乃定.项目组织与团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徐丰兰.关于加强高校工会建设的若干思考[J].工会论坛,2006卷(7):49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9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它能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

随着高校自杀等恶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引起了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此类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日益丰厚。仅在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就非常全面、宽泛而深入。但在实际工作的运用过程中却暴露出了一些弊端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可操作性、针对性、实效性方面存在缺陷。

一、目前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存在的问题

1.干预界限模糊

一个人情绪紊乱并不意味着一定处于心理危机状态。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在出现心理困扰时,有28%的学生采取哭泣、倾诉、写日记等情感宣泄方式转移注意力;有22%的学生采取娱乐、游戏、读书等情感转移方式转移注意力;有22%的学生采取顺其自然等乐观豁达的健康心态应对负面心理压力;有8%的学生采取喝酒、睡觉、假装高兴等消沉生活方式舒缓压抑。可见,当遭遇心理问题时大多数人是能够自行缓解和解除的,只有少部分人需要专业人士的干预。这样,就需要一个相对统一的科学的准确的干预标准作为工作标准,指导实践。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的标准界定相对模糊,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偏差和泛化,常常出现凭个人经验进行主观臆断,人为操作的情况,如果一旦评定错误或干预失败将给当事人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2.体系缺乏连续性

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体系的建构大多是针对个体危机干预的全过程,对于群体危机以及阶段危机很少提及。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关键的时段和节点都可能成为危机的爆发期,例如新生入学后,毕业生就业期间以及考试前后。大学生因其家庭背景、生活学习现状又组成不同的群体,如贫困生群体、学习困难群体、单亲家庭群体等等。这些特殊时段和特殊群体都是心理危机爆发的高危时段和高危人群,需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构除了注重个人危机干预的全过程以外,还要针对大学阶段建构一个连续性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形成一个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特殊群体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3.主体功能弱化

目前,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过分强调和渲染外部的力量和作用,忽视了心理危机主体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愿望强烈,渴望主体被尊重、被认可和被信任。当心理危机出现时,他者的干预只能起到引导、辅助、推动作用,真正的转变、修复和完善非常需要主体对于外界干预的认可、接受和配合。尤其是在预后更需要个人经验的运用和自我内心的成长。可见,干预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只有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干预真正起到作用,达到效果。因此,真正有效的机制应该是以干预对象为主体,依靠自我的力量,在他者的协助和指导下解除危机。

4.支持系统不足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实际工作运用中不过是空中楼阁,没有坚实可靠的支撑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学校内部,人财物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出现此类情况主要的原因是管理者的观念滞后,对心理问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保障方面抱着“没事缓一缓,出事管一管”的态度,使得很多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酿成严重后果。二是学校、家庭、社会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渗透。当危机在学校无法解除时,一般都会寻找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时候,学校大多退出危机干预,由社会机构和家庭接管。但社会机构和家庭也存在一些问题,前者在咨询和治疗方面比较单一,对学生的情感支持不足;后者容易掩盖现实,急于求成,在专业方面对干预的支持不足。这期间,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信息沟通、干预配合方面的功能消失,往往会出现危机预后不良,反复出现的后果。

二、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新三维”模式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三维”模式体系,即时间体系、空间体系和效能体系。

1.构建一个全程高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时间体系

大学阶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学生在不同的时段、节点可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是一个具有显著性和规律性的事实特征。如在新生入学后,毕业生就业期,考试前后以及竞选评优前后等。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应该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不能仅以个体出现危机事件作为干预时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该制定一个大学生涯心理危机干预规划,并形成一个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间体系,制定出大学期间不同阶段不同事件发生前后如何进行防范和干预的一些注意事项、具体措施、实施策略,形成一个全程极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实用手册。例如,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量和评估,在重要时段、重大事件(考试前后、竞选评优前后)进行跟踪了解,重点筛查以及及时疏导,在学生毕业前就业时段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心理培训、咨询和危机处理等等。另外,就个体的心理危机而言,最佳干预时机是在创伤后的24~72小时。若是72小时后才进行危机干预,效果将会有所下降。若在4周后才进行危机干预,作用将明显降低。可见,时间是危机干预成功的关键。所以,构建一个全程高效的时间体系是危机干预体系的首要。 2.构建一个全面广泛的心理危机干预空间体系

(1)理顺关系,建章立制,健全心理危机干预的管理机制。健全机制首先要设立相应的机构和人员,明确职责,按章行事。构建校主管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院系(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联络员)五级心理危机干预的管理体系。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核心部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班级的心理委员是不可或缺的人员配置,是基层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管理体系除了在人财物方面予以保障外,还要建立一个安定、和谐、公平的教育环境,例如学校教育思想要多元化、管理和服务要人性化,竞赛评比奖励支助等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等。相关人员要定期召开信息沟通会、征求意见会、问题协调会等等,及时下达落实任务和收集基层信息,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危机防范和干预意识及能力,使心理危机干预的管理工作形成氛围、习惯、规模和长效机制。

(2)立足教育,重在预防,整合心理危机干预的教育资源。心理危机干预的教育资源非常丰富,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干预的对象,而每个人又都可能成为干预的执行者。整合教育资源其实就是调动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部力量共同完成干预的目标。从学校的角度而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职能,上好每一堂课,尤其是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做到三个结合,即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教学与咨询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社团活动、心理沙龙等具有实用性、参与性和吸引性的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危机防范能力。从社会的层面来说,学校要与相应的专业心理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成立联合机构,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讲座、培训、咨询等活动,获得更为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出现心理危机时获得更为及时有效的干预。从家庭的层面来说,学校要改变以往与家长沟通仅限于学习、思想以及生活方面的状况,增加心理状况的沟通。学校可将学生的心理特征、性格类型、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形成学生心理状况报告单,与家长建立一种沟通互动的平台。这样,就可以避免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在得知孩子有心理问题时感到突然,无法接受,甚至责怪学校;二是因为家长往往是最后的知情者,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初期预防和早期干预的作用。

(3)准确判断,有效干预,扩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服务功能。心理危机干预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服务。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提供心理测量等给学生及时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二是情感服务。主要是从家庭、老师、同学、朋友的角度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关心学生的情感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适时有效的情感支持和鼓励。三是自助服务。大学生心理成长是一个自我暴露、自我觉醒、自我判断、自我调整的过程。他们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但也是最具有自我治愈能力的群体。所以,社会和学校需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源、宣泄渠道和倾诉平台。例如开设心理宣传栏、广播站、信箱;开通心理服务热线电话;开办网站;创建QQ群、博客等,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更多地心理宣泄和自我帮助的机会、渠道,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有机化学心得体会篇10

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哲学中并没有完全对应于“机”的词汇,但有专门对应于近代汉语中“机体”的词汇。英文词“organism”译成中文就是“机体”或“有机体”,这个词源自“organ”,原意为风琴类乐器发声孔腔,引申为“器官”、“机构”。由于大多数生物是许多器官的集合体,一般就把生物称为“有机体”。1807年瑞典化学家柏齐里乌斯对化合物加以分类,将含碳原子的复杂化合物称为“有机物”(organic),因为这类化合物是机体生存所必需的组成要素。①“机体”这一术语最初着眼于生物器官功能,表明这种机能是非生物体没有的。“有机性”、“有机整体”、“有机联系”等词汇都由此衍生出来,并且可以表示具有此类特征的非生物体,如社会组织、观念体系等。为什么要将具有生命和类生命特征的事物称为“机体”呢?换言之,“机体”和“机”有什么关系?“机体”的特征在于蕴含“生机”,从萌芽状态逐渐成长为成熟的生物体。而且生物体自身的调控也是“见微而知著”的,即以局部微小的调整换来整体上规避风险,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越是高级的生物,其内部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越复杂,利用局部微小调整创造发展机会的本能也越强。“机体”和非机体事物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机体”作为整体,与其局部的器官、组织、细胞处于“共生”状态。整个机体的生存取决于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存,又决定了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存。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存是靠整体调适体内外信息、能量、物质而实现的,“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反过来,各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生存又共同决定了整体的生存状态,它们处于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之中。

人类通过实践途径将生理机体特征赋予社会活动和精神活动,就会形成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社会机体是由个人按照一定的组织结构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机构、团体、单位,包括以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家庭、家族、姻亲,也包括非血缘关系的社团、政党、军队以至国家。社会机体各有其特定功能和运行规则,这就是所谓“机制”。个人相当于社会机体的“细胞”,但由于个人的自由度较大,相互作用方式丰富,所以社会机体中的有机联系可能以多种方式存在,甚至形成很长的链接。这就造成了各式各样的“机缘”,即由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逐渐引发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显著成果。“机缘”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需要及时识别和把握。至于精神机体,情况更为复杂,人们的文化传统、观念体系、知识结构、心理活动、等,都可能成为精神机体,相互影响、相互传播、相互渗透。每个人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人之间共同的观念体系也构成有机整体。教育和文化传承是精神机体生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家庭影响和社会习俗也在精神机体的生成和发展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关于“机器”

人们常把“机体”和“机器”看作对立的两极。实际上,两者有着隐蔽的内在联系,其共性就在于都与“机”相关。英文中的“organism”和“machine”从字面上看并无联系,但译成中文后却都有一个“机”,这是意味深长的,体现了中国文化对机体哲学的独特理解,即抓住了“机体”和“机器”的共性。机器也是人类将生理机体特征赋予对象事物的结果,只不过这里的对象事物是非生命的物质世界,而被赋予机体特征之后成为“人工机体”。英语中“机器”的一词源于法语、拉丁语和希腊语①,表示由各种零件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用途的整体装置。在清朝末年学者翻译西方科技术语的过程中,如控制装置(机)、工具或器具(器)这些中文词汇,被应用到了技术系统上。当时江南制造局的中文专门名称就是“机器制造总局”。②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机器之所以看上去不像“机体”,主要是其金属材料的材质,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但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智能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机器似乎越来越具有“人”形,“机器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变种。尽管机器可以拆卸并重新组装,在这一点上并不像生物体,但机器运行起来各部分是存在有机联系的。机器的运行也需要内在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这和生物体的自我调节功能类似。机器虽然不会自动生长或发展,但可以按照人的指令自动运行、自动复制、自动升级换代。机器中的“机”,体现为对机器结构、功能和运行状态的有效控制,而且机器结构越复杂,功能越强大,其最终控制的手段越简单,高度自动化的机器只需一些仪表盘和按钮即可掌控。机器的设计就是设法调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通过较小的人力投入实现巨大的收益。机器的设计和运行原理建立在力学、物理学和化学基础上,而力学、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给出的机械原理是充分透彻、可靠的,这使得一些学者相信生命现象甚至更复杂的机体也可以在机械原理基础上得到解释。于是就有了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和拉美利特的“人是机器”的学说。这种思路给人的印象是,“机器”要比“机体”更为根本,但它却忽略了机器构成和发展过程中机体因素的渗透。因为这种思路的根基是“原子论”,即认为世界的演化是沿着原子、分子、大分子、生命、人类的顺序进行的,而机器基本属于非生命领域,人类只是将实用需要赋予了机器。实际上,从最初制造工具开始,人类就已经将自身的机体特征不断渗入设计加工、制造过程中。19世纪德国技术哲学家卡普指出工具是人类的“器官投影”,马克思认为工具是人类的“器官延长”,20世纪的德国哲学家盖伦认为工具是人类的“器官补偿”和“器官强化”①,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工具与人类生理机体的密切联系。机器是不同工具的系统整合,其整合方式也体现了“机体”的基本特征。机器的控制机构相当于生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工作单元的协同运行相当于生物器官的配合。机器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需要保养和维修。当众多机器形成巨大的技术系统时,就会体现出自身发展相对独立的特点,埃吕尔称之为“技术的自主性”②。技术体系的这种“机体”特征,正是机器隐含的“机体”特征的集中体现。

当代高新技术发展正在逐渐缩小“机器”世界与“机体”世界之间传统的认识鸿沟。机器的发展趋势,是由机械化演变为自动化和智能化,即越来越具有生物以至人类的特征。机器也正在介入人体生理活动,如心脏起搏器、大脑芯片、人工肾脏等。当然,机器这种“人工机体”不可能完全替代生命机体的地位和价值。无论智能机器多么发达,要想超越人类智能并控制人类,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不过,从机体的普遍特性角度分析智能机器的发展趋势,进而理解机器的本质特征,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三、关于“机体哲学”

关于“机”的哲学思考,最终要归结为对各种机体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的哲学反思,这就是机体哲学的任务。机体哲学在西方和中国古代都有漫长的研究历程,但社会影响有限,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的原因值得反思。

在西方哲学史上,机体哲学的研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有着将“机体”特征泛化的倾向,将世间所有事物都看作机体,都具有灵魂。水、火、土、气之所以被看作万物的本原,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生机和活力,能够变化出同样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其他事物。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在说明世界本原方面也具有机体哲学特征,认为上帝在创造世界的时候,已经将灵魂、目的性、和谐关系和等级意识等机体因素纳入其中。近代科学兴起之后,机械论世界观逐渐成为思想界的主流,出现了将复杂的生命、意识和社会现象还原为物理学和化学规律的趋势。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在机体哲学研究上独树一帜,产生了深远影响。按照莱布尼茨的理解,上帝的技术产品即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每一部分都是有机的,而人造机器由机械的部件所组成,并不具有有机性。这一点造成了自然与技艺之间的区别,亦即神的技艺与人的技艺的区别。

①此后,怀特海用“事件”、“关系”、“过程”等一系列适合研究机体特性的新范畴,取代传统的“物质”、“实体”等范畴,构建了现代机体哲学体系。进入20世纪之后,汉斯•尤纳斯提出“责任伦理”,也是以其对生命现象的机体主义哲学研究为基础的。

②尤纳斯通过对诺斯替主义的分析,试图克服人与自然的分离,反对通过技术手段对自然的不恰当的改造和控制,主张以机体主义的方式为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提供解决途径。总的看来,机体主义在西方虽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还没有成为影响很大的学术领域。而且,西方哲学传统的逻辑分析方法,在分析和解释机体现象时也有局限性。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但逻辑分析必须进行“不可分割的分割”。对机体事物的认识很多时候依靠直觉,而在逻辑分析的框架里难以对直觉过程进行深入解剖。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研究的严谨性和可行性,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传统哲学一直有着机体哲学的研究传统,但基本建立在直观体验的基础上。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中国古代的“精气说”和“元气说”是机体哲学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精气”或“元气”化生的结果,这同样有一种将“机体”泛化的倾向。古人经常用生命机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比喻和解释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的有关现象,甚至解释某些非生命物质活动过程的机理,难免有许多牵强附会的理解。李约瑟曾将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称为“有机自然主义”,认为它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是有价值的。

③中国古代哲学在对社会机体和精神机体的认识上有独特贡献。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协调社会机体正常运转的功能,其主要手段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发展精神机体方面,中国传统哲学“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理念,带来了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各个知识领域的相互贯通。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提出了机体哲学的一些重要范畴和规律,为机体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哲学家比较关注直观体验的过程和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认知模型,比如强调“关系”意义上的“存在”,即有机联系网络中的存在;主张“心之官则思”,将“象”作为“心”的认知对象,提出“取象比类”、“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等认知阶段,使直观体验的过程不断深化。在方法论上,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古代经典中的一些思维规则,成为协调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思想准则。不过,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成果由于缺少逻辑思维的严格追问和整理,总体上看比较笼统,不够精细,解释空间过大。这就使得它们很难同近现代西方学术规范相沟通。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两者是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很多范畴、原理和思维方法不能一一对应,很多人认为它们之间存在不可通约性。关于“机”的哲学思考,可能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启一条新的思路。“机”是这两类哲学共同关注的主题,而且两类哲学的思想资源存在互补性,以此为基础可以设想将它们统一到一个更大的机体哲学理论框架之中。这种机体哲学对各种机体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的认识,将汲取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的思想营养,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统一起来,提炼出一些更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成果。

四、结语

对“机”的哲学思考,是一个古老的哲学话题,也是一个崭新的哲学话题,这是因为古老的话题在当代的背景下呈现了新的意义和价值。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技术发展的重心逐渐由征服自然界转向改造人类自身的生理、心理和生活质量。高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时代变革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不仅显示了从整体上思考和处理人类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的必要性,也凸显了对“机”的哲学思考的迫切性。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传统文化的积淀和现代化进程中反传统的倾向激烈冲突,很多问题呈现久拖不决的态势,表明有一些深层的思想问题正在浮现出来,需要在理论层次上加以解决。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看待机遇、机制、机体、机器这些涉及“机”的重要范畴。在现实生活中,对“机”的关注越来越明显。从战略机遇期的选择、风险的防范、危机干预,到企业对商机的把握、个人对机会的偏好,都使人感到“机”无处不在,不容忽视。人工机体即各种机器对人的生理机体的影响,现在成为生态保护、生命伦理、工程伦理的重要课题。社会机体的反腐防变,合理的社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焦点所在。精神机体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个人的人格和心理状况、家庭生活的状况以至社会文化的传承状况。由此观之,机体哲学研究的社会需求正在增长。机体哲学研究可能带给人们思考问题的一些新的路径和方法,使原来很纠结的一些问题在一个更开阔的视域中得到新的答案。

比如,在看待西方文化中比较明显的推崇个性、自由、民主的社会特征时,如果从机体哲学角度看,应该意识到这些社会特征是同西方社会机体高度规则化和制度化的特征相联系的。只不过前者处于显性状态,而后者由于人们习以为常而处于隐性状态。前者如果没有后者支撑,很容易使社会生活出现无序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比较明显的推崇人际关系、情感和伦理因素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同自然经济以至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机体的整体约束特征相联系的。一旦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个人和组织的自由选择余地增大,而制度约束尚不完善,社会机体的某些局部组织和“细胞”就可能恶性生长。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更为细致的机体哲学分析,才可能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机体良性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