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十篇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十篇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15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1

论文摘要:中西文化差异一直是制约中国人与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的重要因素。对中西文化差异知之甚少或缺乏必要了解,在交际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造成误解或陷入尴尬境地。所以了解文化差异的表现及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避免文化冲突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就中西文化差异和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比较。

前言

近年来,文化差异研究正在引起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语言文化教育者的普遍关注。这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文化差异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培养人们对文化差异的积极理解的态度,是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和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就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作简单的论述和比较。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的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文化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2、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三、结语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居住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越来越多。了解不同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适应性,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利于我们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进而使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更有效,更顺畅。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2

一、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1.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外在体现,从客观上来说,它是一个民族在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形成的精神上的宝贵财富。因此,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必然会形成不同的风俗文化,这也是造成中西现有文学作品翻译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图腾文化,图腾代表一个民族的信仰与精神。例如俄罗斯的图腾是熊,美国的图腾是鹰,德国的图腾是狼尾,英国的图腾是狮子,我国的图腾是龙,这些图腾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龙在西方被认为是邪恶之物,它的英文单词“dragon”在英美文学中是一个负面词,在进行中西文学作品翻译时,很容易造成误解。因此,我国当前在翻译“龙”时常常使用单词“loong”,以区别于英文中的“dragon”一词。可见,翻译者只有了解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的风俗文化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

2.价值观差异

生活在不同文化与社会背景下,个体必然会存在价值观上的差异。比如,西方人的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文学作品中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等情绪、孤胆英雄拯救人类等情节比比皆是。佐罗、蜘蛛侠、蝙蝠侠以及海明威的代表作品《老人与海》等,都是西方个人主义英雄情节的最好体现。而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概念。从古至今,中国的主流文化一直推崇“人民”这一群体概念,例如以焦裕禄、雷锋等人物为素材的红色经典小说。然而,这一价值观在欧美文化中却得不到认同,这种价值观上的差异无疑给翻译者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是对不同国家以及民族思维方式的客观反映。例如,中国文化推崇中庸之道,注重理论与实际方面的联系,体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辩证思维。而西方人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更加注重各种逻辑思维,他们习惯性透过表象分析物质的内在本质,从而达到对物质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在翻译时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颇深。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后,以主谓结构形式居多的英文句式很难将中国寓意深刻的内容反映出来。例如《水浒传》的书名,英文翻译为thewatermargins,即“在水一方”,这就偏离了《水浒传》的真正内涵。

二、翻译文学作品时的常用策略

1.增强中西在文化层面的沟通和融合

现阶段,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其中不仅包括经济方面,也包括文化层面。翻译常常作为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促进各国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为各国文化添加新的元素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必须加强东方与西方间的文化沟通,深刻了解文学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内含的文化、风俗、价值观念等,从而才能准确掌握原著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真正目的与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同时翻译者在进行文学著作翻译时,必须紧密联系创作的文化背景以及语境,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与原作之间的差异,让读者感受到原著的文化以及思想内涵。只有这样,翻译者翻译出来的作品才是一部有灵魂与内涵的好作品。

2.重视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性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充分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性,以达到准确顺利传递信息的目的。曾有外国著名翻译家指出,翻译文学作品时如果将语言内容与文化背景分割开来,会使语言失去灵魂和色彩。因此,翻译者要遵照文化的适应性原则。例如,杨柳在国内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树木,它常在诗词中用来比喻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所以中国古诗词中常会出现杨柳一词。而在西方国家,柳叶一般用于哀悼死者,这种意义在我国文学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翻译时,翻译者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处理。

3.合理使用归化与异化

(1)归化与异化的概念

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与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中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接近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异化策略以文化作为翻译目标,尽量遵循原作语言中的文化进行直接翻译,保留原作语言文化有的韵味,所以采用异化策略进行翻译时,要遵循原作中的文化与形象特点。异化策略也是当前人们进行翻译时最常采用和最先采用的策略。

(2)归化与异化的关系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语用原则;差异;对比

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30-03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渊源,与西方文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导致了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非常不同的心理习惯,对于看似相同的语言表达,中西方民族也许有着颇为不同的理解和判断。这就是说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往往也起着对语言使用的制约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导致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交际双方的言语误解甚至交流失败。

二、中西方语用原则文化差异的根源性

事实上,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变得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主要的通用语言,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学习英语的大潮之中来。但是,在我国,由于英语往往是作为一门外语来学习的,很多人对于英语的学习往往更多的停留在英语的基本表达上,即使已经说出了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对英语的语用原则掌握不多,导致了人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够真正了解或者融入不到西方文化当中去,从而容易使得交流双方产生误解或者交流不畅的情况。因而,文化之于交流来说,显得如此重要,它就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对于人的思维和行动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必须按照一定的文化原则来思维和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

中西方文化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它们的文化精神渊源却大大不同,从而使得双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1],而西方文化却主张“天人相分”的观点,这是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想根源所在。此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家族本位”的核心观念,而西方文化却宣扬的是“个体为本”的中心思想。但是,无论是东方的群体取向,还是西方的个人主义取向,都会通过交际双方的言语交际行为表现出来,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气质和文化背景。应该来说,中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其实质就是两种文化进行相互斗争、融合与发展的一个过程[2]。

三、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对比分析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中,语用学属于一种跨学科的语言实用学范畴,它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在特定场景中进行交际的时候,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情况。换句话说,语用学研究的主要是超越了语句字面含义的意义,亦即话语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要普遍遵守的两个基本准则就是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这两个言语交际中最为基本重要的原则中的合作原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根据他的观点,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会自觉遵守合作原则。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最为基本的准则,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也会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这样,英国语言学家Leech就提出了另外一个原则,即礼貌原则[3]。这种原则往往是在人们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情况之下产生的原则,即人们之间的交流需要通过礼貌原则来进行补救。由此可见,人们交际所要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之间是相互联系、交叉使用的。我们要尤其重视这种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使用规则和原则,对它们进行仔细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语用原则使用不当造成的交际失败。

一般来说,语用原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探讨的主要涉及的是广义的语用原则,它指的就是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原则,其涵盖面广,涉及的理论众多,它不仅包括了语言学原则,还包括了与实际语言运用紧密相关的修辞学、言语交际学、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原则和准则。应该来说,语用原则涉及的分支学科非常多,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交际双方必须掌握好中西方语用原则,才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事实上,语用学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理论和体系等都不太完善。但是,我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却非常需要了解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即语用学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性原则;明确语用原则是掌握语用学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关键所在;语用原则是语用学这门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研究语用学原则,是我们探讨语用规律的必由之路;研究语用学原则,也是了解语用学这门学科基本特征的突破口。无论语用原则具有多少的指导性、交叉性、层次性和独特性,我们都应该明确地分析其文化差异所在。

(1)中西方合作原则的文化差异

作为言语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遵循的“合作原则”,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来的。根据他的理论,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为了使得交际顺利完成,交际双方都在遵循着某些会话准则,这就是“合作原则”[4]。一般来说,合作原则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基本准则,即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前三条准则主要关乎“说什么”,第四条则关乎人们“怎么说”这个问题。应该来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会自觉遵守会话的“合作原则”,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尤其是自然、无准备的言语环境中,人们并不严格遵守合作原则。这并不是说人们故意违反该原则,而是为了要产生某种较为特殊的会话含义而不得已为之。这主要是因为影响人们交际行为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合作原则产生于英语文化背景之下,因而,其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来,不具有普遍性和可用性。那么,我们就需要牺牲合作原则而使用更加符合我们文化习惯的交际规则来进行言语的交际。对于西方人来说,他们认为中国人往往说话言不由衷,常常不得不违背合作原则。究其根源来看,中国人是为了保全礼貌而牺牲真实性,但西方人宁愿保全真实性也不要合乎礼貌性。但是,它们的本质都是遵循了合作原则的,只是遵循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一致而已,这是因为交际双方的文化存在差异性。我们可以从语言交际的方面和非语言交际的方面来具体探讨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就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交际双方的初衷都是要遵循合作原则并努力配合的,但是,由于受到文化背景知识的影响或者出于某种现实的目的,比如说礼貌,交际双方常常会不惜牺牲合作原则来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尤其对于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中西方文化来说,各自背景下的人们必然对如何使用合作原则有着不同的见解和行动。比如说中国人崇尚谦虚和内敛,而这有时在会话中却不得不违反合作原则。西方人更重视个性化发展,基本上能够遵循合作原则,但有时却让中国人感到难以接受。就非语言交际方面而言,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会话准则的取舍往往表现得颇为不一样。比如说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概念并不那么严格,但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往往却奉行严格的时间观。虽说这些并不是什么道德准则,但却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想要顺利进行交际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否则,将会导致交际的失败[5]。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文化差异

由于人们在进行会话交际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出现违反合作原则的情况,从而产生了会话隐含的意义。著名的语言学家Leech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来使得交际顺利进行,这就是著名的“礼貌原则”,它主要是出于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为了显示出尊重对方或者其他人而表明的自我形象和态度。一般来说,礼貌原则包含有六个方面的准则,即策略准则、宽宏准则、赞扬准则、谦虚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同情准则[6]。应该来说,礼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对于人们之间的相处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现象。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尽相同,人们对于礼貌原则的侧重和理解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虽然说礼貌原则的产生和生长的土壤是英语文化环境,但是,它或多或少的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文化,只是它的适应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西方这种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我国著名学者顾曰国也提出了专门针对汉语的礼貌原则,即与汉语文化有关的、带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礼貌原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文雅准则、求同准则以及德、言、行准则五条基本准则。无论是西方的礼貌原则还是我国特有的礼貌原则,它们都是对各自文化背景的强烈反映。比如说,中国人在进行交际的时候,更为常用的是“贬己尊人”准则,因而,他们在进行祝贺与表扬、恭敬与谦虚的时候,往往表现得非常谦虚。而在西方人看来,他们往往是高兴地接受别人的赞扬之辞,然后表示感谢。他们认为中国人实则谦虚的否定行为却让他们感到不高兴,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祝贺和褒奖的对象也不一样,中国人很少表扬自己的家庭成员,而西方人只要需要,他们却会赞扬自己的家人。在称谓方面,中西方语用原则也存在差异性。在中国语言中,有很多称谓形式本身就具有礼貌性质,但是,到了西方语言当中,却没有礼貌的含义了。比如说,中国人喜欢用“小+姓”的模式来表达对对方的亲切,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却是不礼貌的行为,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在中国,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之一,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老却并不意味着尊敬老人,而是表示无用。在西方社会中,人们不能随意地去帮助一个老人,因为这会引起老人的愤怒,而非高兴和感激。[7]还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为了求同和面子,有时甚至会不惜一切代价来讲“面子”。但是,到了西方文化中,其所说的“面子”并不完全跟我们所说的面子一致。在西方文化中,面子包含了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所谓的积极面子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与喜爱,而消极面子指的是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即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约束和影响。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某些“邀请”是不礼貌的,但在中国文化中,基本上没有把“邀请”这种行为列入不礼貌的行为之说[8](p624、333)。

[参考文献][1]Grice,H.p.LogicandConversation[m].inGrice,H.p.(1989),orinCole,p.andmorgan,J.(eds.)SyntaxandSemantics,Vo.l3:Speechacts.newYork:academicpress,1975.

[2]Hall,e.t.BeyondCulture.GardenCity,n.Y.:anchorpress,1976.

[3]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4]Levinson,S.C.pragmatics.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5]高灵丽.汉英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冲突[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4).

[6]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4

随着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无疑会增大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异,经济发展的失衡与社会矛盾随之而来,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相悖。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后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与四大区域相比,更多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同时,从内生、外生、内外因素对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而区域开放程度加大反倒缩小了区域金融发展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泰尔指数;市场化指数;外贸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1000103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在不同区域的不平衡性也由此显现,得到了学术界和政界的普遍关注。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幅员辽阔,不同的经济事态和发展趋势在特区与非特区,沿海与内地,城市与农村之间呈现。如何分析这些现象,必须要进行专门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区域金融领域。与此同时,金融业也迅速发展,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成为国内外学者频繁讨论的经济问题,主要集中于区域金融差异的度量、影响及相应建议。

西方对区域金融差异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区域利率差异、区域货币乘数差异、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等方面。赵伟、马瑞永(2006)依据泰尔指数研究了中国区域金融成长的差异,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的一小部分。我国三大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而郑长德(2008)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各个地区之间。同时认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市场化的相异程度、政府的金融供给行为及法律环境对地区的不同影响是形成差异的大部分原因。

由此可见,现存文献关于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常常结合经济增长,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来研究。后来,才逐渐出现基于某个或某几个指标对区域金融差异性进行直接计算,但是对其差异形成的原因常常局限于政策方面,实证较少。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数据,基于泰尔指数对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予以研究。与此同时,对差异性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从实证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金融协调发展及实证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金融差异的度量

我们可以借鉴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如阿特金森尺度、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指数及泰尔指数等不平等指标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基于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可挖掘总不平等的构成和原因,寻找相关政策以便减少不平等。于是,对我国金融发展差异性进行泰尔指数测算,具体说明四大区域及各地区之间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以及总差异中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间差异,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用e、n、m、w表示,相对应的泰尔指数指标为taj(j=1,2,3,4),代表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tD表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ta表示各地区总体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以及公式,有:

其中,n表示第j个区域中的省份数,F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人口数,Faj表示第j个区域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aj表示第j个区域的人口数,F表示全国存贷款余额之和,p表示全国人口数。

3中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变动轨迹:基于泰尔指数分解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樊纲市场化指数(1997-2010)。数据处理用eviews7.2。

3.1区域金融发展总体与部分的差异及关系

本文依据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以全国各省数据(1997-2012)为基础,我们测算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及区间区内贡献率,将计算结果(表略)绘制为图1、图2。

从图1可以看出,1997―2012年,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呈倒U形曲线分布,而是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总体泰尔指数以及区间区内泰尔指数在2003年均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前,泰尔指数波动较大,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不稳定。可能原因是1997年中国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再经过1998-2002年国内4年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导致金融发展区域的不平衡及差异扩大。2003年以后,泰尔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在逐步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1998年及2002年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汲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对金融上已有问题不断解决(剥离不良贷款、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成立保监会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化,从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形势日益好转。

同时,不难发现,反映区内差异的泰尔指数与总体差异走势大致相当,而反映区内差异的泰尔指数在2009年之后走势平缓,波动较小,并且区内泰尔指数总是大于区间泰尔指数。

结合图2,可以看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总体差异中,区内差异贡献率要大于区间差异贡献率。甚至有些年份,区内差异的贡献率在60%以上,而区间差异的贡献率不足40%。金融发展区域性的差异性,更主要的表现在各经济地带内部差异。其原因在于,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竞争中,各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并未明显扩大,而各大区域内部出现较为严重的分化。由此,政府要达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不仅要缩小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更要注意缩小四大区域内部的差距。

3.2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比较

根据泰尔指数的可分解性,我们又可计算出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如图3。东部区域金融差异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与其金融资源的分布,以及市场内部深化的程度密切相关。西部区域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区域又要普遍高于东北区域。中部地区的金融增长差异与东北地区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趋势,1997-2012年金融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的原因在于,我国上世纪90年代末推进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了大量倾斜性金融制度,而这些特殊金融制度安排正是造成我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制度根源。

4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因素分析

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的形成因素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体制和政策等外生性因素;二是市场化进程、经济增长快慢等内生性因素;三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1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外生因素

研究外生性因素的文献中,潘文卿、张伟(2003)认为,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主要是由金融体系的运行体制差异造成的。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非平衡,其原因在于区域差别发展政策,实行非均衡梯度推进战略―重点发展东南沿海(丁文丽,2005)。崔光庆和王景武(2006)指出,外生性因素是形成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主要方面,具体体现在中央政府的政策。王晓宇(2014)认为,现阶段制度因素也是影响我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它一般包括经济体制、金融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单纯的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引起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唯一因素,区域金融差异的产生还与外部制度的影响有关。

4.2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内生因素

在考虑内生性因素时,我们选取地区人均GDp(为保持数据相对应,与能取得的市场化指数时间年份保持一致)为指标来反映经济增长差异,选用樊纲和王小鲁构造的市场化指数(由于数据不全,不予考虑)来刻画市场化程度,分别用X1,X2表示,构造回归模型来解释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Y),我们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对模型的影响,回归结果如下:

LoG(Y)=1.1756-0.3950LoG(X1)+05704LoG(X2)

(2.4560)(-4.7892)(3.1192)

调整后R2=0.8175,F=30.1099

上面回归方程均在5%水平上显著(括号数值为t检验量),调整后的R2在0.8以上,说明金融差异与经济增长和市场化进程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从各项系数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地区金融差异呈负相关。随着经济的增长,地区金融差异减小,因为基本经济状况决定和支配着金融资源的供求及其平衡,从而影响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大小。市场化进程与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正相关。平均而言,市场化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区域金融差异要增大0.57个百分点。可见,市场化进程直接影响各地区金融差异,市场化步伐加快促进差异化竞争和金融机构分化。

4.3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综合因素

研究内外因素时,我们利用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引入市场化指数和外贸依存度(进出口额与GDp的比值)分别反映不同区域的市场化程度和区域开放程度。

4.3.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利用面板数据研究问题时,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序列是否平稳。若为平稳序列,才能进一步进行模型估计及确定,若为非平稳序列,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根据已整理的数据,通过eviews7.2,得出表1。从中可以看出,相同根单位根检验LLC(Levin-Lin-Chu)检验和不同根单位根检验Fisher-aDF检验的值均小于0.05,说明在两种检验中均拒绝原假设(存在单位根),则此序列是平稳的。

4.3.2面板数据模型的确定

在面板数据是平稳序列的前提下,我们估计、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首先,在eviews7.2中作出泰尔指数与外贸依存度、市场化指数的散点图(如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呈一条直线,具有线性关系,说明四大区域的金融发展存在某种共性。

接下来,利用计量软件计算出面板数据三种可能的回归模型,我们通过F检验判断混合回归模型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优劣:

该统计量定义为:F=(SSer-SSeu)/(n-1)SSeu/(nt-n-k)

其中,SSer、SSeu分别表示混合估计模型、个体固定回归模型的残差平方和;n表示截面数据个数,t表示时间序列个数,k表示解释变量个数。得:

F=(0.01840-0.001998)/30.001998/(14*4-4-2)=136.8201>F0.05(3,50)=2.7900,拒绝原假设(真实模型为混合回归模型),从而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为合理。

判定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需要进行Hausman检验,得出表2。不难看出,概率小于0.05,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综上分析,1997-2010年,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31个省市的泰尔指数与外贸依存度、市场化指数应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从解释变量系数看,在外贸依存度和市场化指数共同作用下,区域开放程度对地区金融发展差异作用更大。平均而言,外贸依存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泰尔指数就降低0.05个百分点。一般区域开放程度越大,区域金融发展差异越小。区域开放程度越大使区域之中各部分联系密切,从而相互影响,相互同化,差异缩小。

5结论及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1)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这与当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导向密切相关。

(2)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性泰尔指数测算表明,区内贡献率大于区间贡献率。因此要缩小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首先要认识到各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只有平衡好区域间与各地区金融发展差异,才能让金融发展更加持久,充分发挥金融降低风险、有效配置资源、动员储蓄等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3)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最为明显,其余三大区域省份界限不明显。

东部区域金融差异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区域,这可能是金融资源的分布、市场内部深化的程度所导致的。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越性,非市场的金融资产不断涌入金融系统;另一方面,由于民间金融不发达导致非正规金融融资困难重重。这可能是西部区域同中部和东北区域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

(4)制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化及区域开放程度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

已有文献表明,制度因素是金融差异的主要外生

因素。经济增长作为区域金融差异的内生因素之一,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同时地区金融发展的内部差异受金融市场化影响很大。而在说明区域发展差异性的内外因素时,区域开放程度作用更为突出。

5.2政策建议

区域金融发展不可能出现绝对平均,只会有相对均衡,差异性始终会存在。于是,金融协调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即各地区金融的发展协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正是基于协调发展理论,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政策建议的。

(1)政府适当干预金融。

市场的非理性容易加快金融资源向盈利更高的地区聚集,相比地区经济,地区金融的不平衡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对金融进行适当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伸向市场时,必须要适度。这样才能既维持原有的市场机制又能提高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以达到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

(2)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政策倾斜,促进其金融发展。

四大区域金融差异说明,中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反倒呈现出一定劣势,这同实际的经济发展差异并不吻合。原因在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但忽视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不足。因此,政府要全面平衡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使四大区域金融发展差距不断缩小。

(3)充分发挥市场化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金融资源在地区间的配置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机制在分配资源中的主导性作用日益突出。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内部金融资源数量增加、流动的速度加快,各地区内部金融增长的差异也更为明显。由此说明,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是形成地区金融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合理利用市场化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使之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参考文献

[1]黄桂良.国内外区域金融差异研究综述与简评[J].区域金融研究,2010,(7).

[2]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8,8(1).

[3]吕勇斌,张琳,王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分析[J].统计观察,2012,(19).

[4]郑长德.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泰尔指数分解及其形成因素分析[J].财政理论与实践,2008,(4).

[5]杨晓龙,伍艳.我国区域经济政策与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0,(3).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5

【关键词】翻译;互译;问题

引言:

无论英翻中,还是中翻英都是将一种语言通过个人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将其转换为最符合另一国文化和习俗以及思维方式的语言。从玄奘的西经引进到汉文化的输出,开启了中外语互译的先河。他将中国的文化通过翻译的方式传递到异国,又将外国的宗教文化带到了中国,至此中外文化的渗透具有了实质性意义。严复先生非常强调“信、达、雅”的翻译理念。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在翻译中要尊重原文的含义;“达”则是在翻译活动中使得原文意义翻译得最能符合原文本意。只要从事过翻译工作的人,无论是笔译口译,无论是中翻英还是英翻中,都要将自己原文所表达的意思最大程度地体现在另一重语言中,而不是字字对应地进行生硬的翻译。翻译活动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并非字面对仗的被动思维。要想最佳地体现原文的含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领会原文意思

译文是一项思维活动在文字和语言上的体现。无论是口译笔译,都离不开对原文含义的揣摩和领会。中文和英文分属不同的语系,而且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做支撑,中西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字表面上有时具有鸿沟效应,所以用中西文对应的翻译方式势必会使得原文的含义轻则偏差,大则出现歧义和反义,这是最要不得的。翻译中,无论是涉及公共内容的文章还是科技文章都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来做支撑,在此基础上对相应的文字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用较为达意的语言进行中英文的互译,由此而得到的译文才有可能是最符合原文意图的文字。

二、避免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是翻译活动中最容易碰及的红线之一。它是翻译中最容易导致译文出错的原因。中文和英文很难有一一对应的文字,而将“竹子种在胸中”的译法已经成了翻译实践中的笑谈,让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活动中的望文生义产生了警惕。但文化背景和知识上的欠缺,最重要的是在翻译活动的认识上的差异,许多翻译却闹出了诸如“油炸齿轮”的笑话,可见翻译活动中望文生义的毛病是不能经意避免和克服的,而是需要在翻译实践中不断进行钻研和认识,在不断提高翻译修养后才有可能避免的问题。翻译者要从字面的含义理解上找出对应语种中可以达意的文字,并用符合目的语习惯的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这才是一名合格的翻译所应具备的翻译技能。

三、注意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价值观念作为文化构成的深层因素,既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渗透、积淀的结果,是民族性格的基石。中西文化差异之一是时间取向不同。中国人在时间上采取过去取向,对过去的眷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中国人对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视。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与此相反。西方人在时间上是未来取向,因而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社会背景、及道德观念等造就了中西文化中价值观念的不同。在文化个性上,东方人崇尚群体价值观念,而西方人崇尚个体价值;东方人讲究社会伦理,西方人则讲究个体道德;东方人性格内向、表达情感含蓄,而西方人性格外向、直率;东方人以形象、综合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西方人则以抽象、分析思维方式看待事物。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都有体现,翻译应特别注意,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一)情感色彩中的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

英汉对基本颜色的分类差别不大。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white,black,green,各种颜色对于不同的民族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译者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在英汉语言中,红色red有时可以完全对应,有时却大相径庭:如:红旗redflag红糖brownsugar,红茶blacktea等等。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如,greenwithenvy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十分嫉妒的“眼红”,应该译为green-eyed而不能译为red-eyed。由于美元的纸币是绿色的,所以green在美国也指代“钱财、钞票、有经济实力”等意义。黄色yellow在英汉语言中的引申含义差别较大。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的意思,例如:ayellowdog可鄙的人,ayellowlivered胆小鬼。汉语中黄色一词有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如黄、黄色书刊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

(二)的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意识、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在崇尚、禁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汉语和英语中,大量的习语体现了与的关系。佛教在中国有超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信仰佛教的中国人相信佛控制着世间的万物。例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信仰基督教,因此人们视圣经为其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许多英语习语来自圣经。例如,“sellone’sbirthrightforamessofpottage”(因小失大、见利忘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切不可硬要将异族文化向本族文化靠拢,一定要了解宗教文化的差异,才能准确、娴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四、避免科技翻译中字词的直译

科技翻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进化到一定程度时出现的必要的社会活动。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是人类的共识。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自己的国家,或将本国的先进技术传到国外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所以引进和输出都需要一种媒介的支持,那就是文字和语言翻译。科技翻译涉及翻译工作者对技术的了解。脱开对某一学科的认识和学习,翻译中就会出现偏差甚至错误。而技术是精细的东西,丝毫的偏差都会酿起大祸。所以科技翻译更需要在字意上准确。字意的含义并非是随便对应的含义,而是在技术层面上对应的意义。否则,一个词中错一个字都会引发巨大的偏差和错误,从而导致翻译活动的失败,使得翻译不是技术引进的桥梁而是成了技术错偏的祸首,这是翻译别要注意的事情。

总结: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越来越紧密的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要求文化的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是以某一种文化来一统天下,而是多元文化的交流合作。世界上每一种语言文化的背后都有着发展的渊源和存在的理由,不同的文化之间有相通、相异之处。因此,我们在作翻译时,既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也要符合语言本身的习惯表达。从英汉/汉英翻译来看,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语言的表达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很多不同。翻译工作是一项学无止境的专业,需要我们以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适应和掌握这项活动,并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使之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江峰,丁丽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3]宋天赐《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6

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当今社会,英语使用越来越广泛,阅读能力是高中生今后工作使用英语的主要技能,英语阅读在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英语阅读中,适当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加强跨文化信息的了解,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的积累,加深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还可以借此借鉴和吸收世界多种先进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同时保证了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稳步提高。

一、跨文化障碍的现象分析

(1)词汇的文化差异。词汇,作为语言组成的基本单位要素,在不同文化中,同样的词汇有时所传达的内涵和意义也是不同的。比如在汉语言文化中,经常用“猫、狗”等词汇形容人性不好的一面,比如“哈巴狗”“走狗”等;而在西方文化中,“cat、dog”更多地传达的是一种赞扬和喜爱的感情。

(2)语法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带来的思维方式必定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客观事物更被重视,而汉语中则更看重主观主体思维。因此,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句式上就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更多地表现在主语是否被省略,语句组成中的主谓宾是否完整方面。

(3)语言结构的文化差异。在英语各种句式语法中,经常出现倒装句,即结果在前,原因在后,将重要的事情、结果放在前面阐述,而相对而言其原因等则放在句尾;在我们传统的汉语言中,则属于恰恰相反,我们更习惯于由次要内容引出主要内容,由原因到结果,将发展情况徐徐阐述而出。

(4)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等,发展到今天所产生的差异较大。比如在方面,西方人对宗教的热爱、对上帝的信仰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偏向于佛教、佛祖等方面的口头语及词汇有时可能较多。由此产生的衍生词汇和典故,则是更加博大精深,需要文化的积累。

二、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

(1)通过文化背景讲解,对比不同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除了必要的词汇拓展讲解、句子结构分析之外,加入文化内容的讲解,介绍课文篇章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背景因素、历史发展,并对中英文化差异作出分析,使学生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人们的语言及其文化特征和文化习惯。结合所学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多做一些相关方面文章的泛读,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更可以积累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兴趣。

(2)利用试听材料,增强语境及思维训练。教师可以选用一些原版的介绍英美文化的或与英美文化相关的视听材料,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地给学生提供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等。比如美国热播的校园轻喜剧《生活大爆炸》、反映美国军人间深厚情谊的《兄弟连》。在听到不同人在不同场合,就不同问题与不同人谈话及处理事情的过程中,既进行了语言的实践,又对照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扩展了学生英美文化方面的知识,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探索兴趣。

(3)延伸词汇的内涵,理解文化背后的意义。词汇是语言的组成,同样也是对文化影响中最为敏感和直观的一个层面。不同词汇的背后往往会隐含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在不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不理解其外延所表达的意思的状况之下,而仅仅把词汇表面意思串联起来,很多时候便会形成理解障碍。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7

1、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和礼貌准则上存在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谦虚”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而英语中的“谦虚”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中国人遵循“自卑而尊人”的准则。受到赞扬时,中国人一般竭力贬低自己以示谦虚;而西方人会很乐意的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别人的夸奖,从而避免伤害表扬者来表示礼貌。

2、中西方文化在交际方面存在差异

中国人重人情,见面常谈生活细节,比如“吃了吗?”“上哪儿去呀?”等,因其合乎人情,在汉语文化中,过问别人的私事,是关心,亲密或友好地表示。英美人重隐私,见面常谈天气,常用“hi”“Hello”之类的用语,因其不涉及隐私。英语文化中,年龄、收入、婚姻、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一般回避询问。否则有干预别人私事之嫌,会被对方认为无礼。

3、中西文化在交际模式方面存在差异

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受汉语文化的影响,常无意识的套用汉语的语用规则,将汉语的习惯也迁移到英语中。更有甚者,碰到陌生人就问一句“what’syouname?”,以示关怀却吓得人以为做错事遇到了警察。对中国人来说,凡是都不可能“匆忙”,再跟别人分手时,经常说“慢走”,而不说“再见”或“一路平安”。其实,“慢走”对中国人来说它的意思是“保重”之义。同样一个“慢”字也被用于另一句客气话“怠慢”中。因此,当送别外国人客时,如果对他说“goslowly”那会让他无法理解,只要说声”Goodbye”或“Goodluck”等即可。

二、英语学习中汉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对策

(一)英语学习中汉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产生的原因

英语学习中汉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语言是孤立的,它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英汉两种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也就导致了语言的差异。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到语言有各个层面。如果运用本民族母语的习惯和文化模式去表达英语,其结果总是很不得体。如果不了解西方文化,以母语文化的风俗习惯,价值标准和西方国家人士进行交流,结果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误,从而形成交际上的障碍。

(二)英语学习中解决汉语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对策

1、从文化学习的角度来看,词汇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不认同的联想意义。英汉两个民族在价值标准,审美取向、、文化象征、地理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在词汇词义联想和文化意向上也就必然有差异。在教学中应对英汉词汇中不同的文化含义,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对比。特别是那些貌合神离的词语更要注意研究其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增强对文化共同之处的掌握度,有效避免负迁移现象的发生。如果是成语、习语,则最好进一步揭示其词源典故。而且在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正确的使用语言,还要求恰当的运用语言。因此在词汇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单词的表层意义上,要教学它的搭配使用,也要教学它的文化内涵。

2、在课文讲解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导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包括社会习俗、历史背景、社会心态等,让学生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减少或避免“文化错误”。指导学生阅读英文原著,讲解一些经典作品,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习惯和表达方式,分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不同之处;采用文题教学的模式,给学生输入语言文化常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念,从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提高它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8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际的内涵

文化大师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而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尽可能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消除国际交流中的误解,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从称谓用语文化差异、问候语文化差异、社交礼仪差异、价值观等方面解析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二、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表现

1、称谓用语文化差异

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正确运用称呼语,关系着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在西方家庭中,子女可以直接称呼父母的名字。而且英美命名文化还有一种习俗,用祖父母或父母的名字给孩子命名,以表记念。西方人中还有少数人用名人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也不会引起麻烦,反而引以为豪。而在中国,子女不能叫父母的名字,而且忌讳晚辈的名字与长辈的相同,或者有同音字、谐音字也不行。这样起名,会被认为是不尊敬长辈的行为。至于使用伟人、名人的名字的更为少见,人们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西方,公司里,不论你的职务高低,都可以直呼上司的名字。只有少数官衔可作称呼语,不像汉语用头衔称呼那样的普遍。例如:president(总统)、Governor(州长、总督)、ambassador(大使)、minister(部长)、mayor(市长)等。但是在中国,,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下属称呼上司时,通常要带上官衔。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视个性与平等,不太重视等级和权威。西方哲学家也讲究个体本位文化。认为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然权利、平等权利和自由权利,很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种观点是和他们的经济特点相关的。在西方,陌生人第一次见面称呼对方时,就直呼其名。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特点情况正好相悖。“中国文化以群体为中心,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适当地位和适当的生活方式”。这是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强调社会和集体精神,崇尚相互依存,而非相互独立。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里,“长幼有序,贵贱分明”等传统礼仪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称呼有着严格的区别。如果把西方的称呼模式用在中国人身上,就会被认为是不合乎情理,没有教养的。

2、问候语文化差异

西方人见面时,彼此问候语通常为:“Hello,howareyou?“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见面问候语通常为:“你去哪里?你吃饭了吗?”中国人的问候语让西方人觉得很诧异。而在中国文化中的问候语“你去哪里?”,这只是中国人见面彼此打招呼的一种方式,,即使对方答非所问也不会计较,只是一个表示友好和礼貌的问候。并不期待着一个相应真实的回答。但在西方人看来,“你去哪里?中国人有干涉别人行动自由之嫌疑。“你吃饭了吗?”误解为是想请对方吃饭才说这样的话。同样,西方人用:“Howareyou?”作为问候语,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你的近况很关心,也只是一种表示礼貌的问候的方式。中西问候方式的功能是一样的,但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问候语的使用要“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3、社交礼仪上的差异

在做客的礼节中,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会产生理解失误和文化碰撞。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是热情好客的。古语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能说明这一点。主人们常常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却先谦虚的说:“不好意思,没有什么菜,请多见谅。”西方人听到这话,会不太高兴,既然没什么好菜,还请啥。餐桌上,主人会不停地向客人劝酒加菜,让客人多吃,以显示自己热情,根据中方的礼节,通常客人们宁可吃不饱,也要剩下一些饭菜,以表示自己已经吃饱喝足。当我们去朋友家做客时,可以预约,也可以不邀而至,一般都不会空手而去,带上准备的礼物。但是去西方人家里做客时,一定要提前预约好时间才去。冒然前去,这是很不礼貌的,受访者甚至会拒绝会晤。去做客时,在到达的时间上也有讲究。一般要准时到达或迟五分钟到达比较合适,比规定的时间早去或是晚去都是不礼貌的。若有事会耽搁一会到达,一定要电话通知主人。在邀请西方人做客时,准备食物的量一般以够吃为准,简简单单几道菜就可以,不需要菜肴满桌。也不要给客人强塞食物,劝酒夹菜的。另外,根据西方的礼节,客人应尽量吃完自己盘子里的食物,还要赞美主人准备的佳肴。如果客人送你礼物。应该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并表示感谢。

由于中西各自特定文化的影响,在称赞方面,中西方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西方人乐于称赞别人,当受到别人称赞时,通常非常高兴,很乐意得到赞美,并说:“thankyou;而中国人自谦被看做一种很好的美德。对待称赞一般会说:“过奖或不敢当,做的还不够”。当别人夸奖:“Youareverybeautiful”时,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对这句话的反应反差很大。西方女性通常会变现的很高兴,并热情致谢,遵循了交际原则中的一致原则;而东方女性表现的非常含蓄,谦虚推辞,遵循了谦虚和谐的原则。

4、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中国有句成语叫“入乡随俗”。西方翻译为:“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意思是去一个地方要了解一个地方的禁忌。否则冒犯了别人,而自己却全然不知。东、西方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和委婉语。这些语言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在遵循礼貌原则基础上约定俗成的产物,因此学习外语者不能忽略它们。比如东、西方的文化中,一个“老”字可引起人们截然不同的反应。在中国,“老”代表着一种尊重和认可,表示此人很有经验、资历深厚或德高望重。比如“老师,老师傅,老医生,老先生,张老”等。而在西方,“老”常常是比较忌讳说的词,西方老人都忌讳“老”、怕“老”。美国的老人都不愿意被称为oldpeople。人们常用委婉语seniorpeople(年长的公民)来称呼他们。

三、结论

文化一词,虽然释义一样。但在中西方国家里,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因为“不同的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们的言行举止都受着本国文化的制约。所以,要想正确地有效地交流,得体的运用语言,彼此了解对方的差异和文化特点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顾嘉祖,陆晟.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9

【关键词】商务英语英语翻译中西文化差异完善策略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有效载体,有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语际翻译成为不同语言间传递文化信息的有效手段。随着现代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增多,商务英语成为顺利开展商务活动的有利媒介,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受到人们重视与推崇。但也应看到,中西文化都有悠久璀璨的发展历史,具备各自的文化体系,商务英语翻译易于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引发信息变化或流失,甚至因误解而造成商务活动失败,这增加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难度。针对该问题,文章对中西文化间所存差异做简要论述,并根据商务英语翻译实际提出相应完善策略,期望能对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大有裨益。

一、简述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极为明显,商务英语翻译需要关注中西文化差异因素。一般而言,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为如下几方面:

(1)语言表达存在差异。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热情好客,但这种友善的表示时常不为西方人所接受。如在用餐时,中国人讲究尽地主之谊,力争让客人吃好、喝好,勤于为客人夹菜倒酒,而西方人却认为吃多吃少无需他人干涉,因此,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往往会弄巧成拙。再如,中国人在看到别人脸色较差时,往往会劝人去医院看看,“youshouldgotoseeadoctor!”但西方人往往认为,去医院这种小问题无需他人忠告,甚至会感觉这是怀疑他的能力,自尊心易于受到伤害。

(2)礼仪文化存在差异。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更注重保护隐私,因此,时常会对一些隐私问题不习惯,中国人遇到熟人时多会进行寒暄,问些“吃了吗”、“接孩子呀”、“去哪儿”的问题,这些是中国人用于打招呼的日常用语,而当中国人向西方人问“Didyouhaveyourmeal?”时,往往会引发干涉他人私事或想要请人吃饭的误解。其实,这是中西方礼仪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的表现。

(3)价值观认同存在差异。中西方在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西方人更讲究个性与自由,他们对自己的成功与自信从不加掩饰,但中国人讲究中庸,重视集体荣誉,不提倡个人英雄主义,即使个人取得成功亦不喜形于色。如在中西对话中,易于出现如下尴尬情形:西方人称赞中国人工作做得好时,有些中国人往往归功于集体,回答极有可能是“no,idon’tthinkso.it’stheresultofjointefforts”。这种中国式谦虚显然是不适用于现代国际贸易中的。

二、完善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有效策略

(1)明晰中西文化差异。俗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就必须多涉猎西方的文化知识与风土人情,熟知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明了中西方文化差异,避免出现中国式表达现象,从而使商务英语翻译符合中西方文化表述特点,促使商务活动获得圆满成果。如西方人多为直线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先考虑中心因素,其次才是因素,因此,进行商务英语翻译时也应加以注意。举例说明,对于“因为双方都负有责任,如损失全部归我们负担是不公平的,我们只偿付70%的损失”的翻译,更为合理的翻译是“itshallnotbefairifthelossbetotallyimposedonusastheliabilityrestswithbothparties.weonlypay70%ofthelosses.”这是先表明态度,再解释原因,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方式。

(2)甄选翻译所用词语。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好翻译的词汇,这需要翻译者对所用词语做认真甄选,结合上下文语境,可对原适当的增删,在避免生硬翻译同时,力争保障符合原意与语句连贯。如翻译“maryfailedtalks,andshewasinabluemood”时,应将“bluemood”理解为“忧郁”,而不是“蓝色的情绪”,这更符合玛丽谈判失败的语境。

(3)贯彻功能对等准则。美国知名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翻译实践讲究对等准则,要实现原文和译文的说话方式、信息内容、文体风格、社会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对等。尤金·奈达的这个理论对商务英语翻译具有指导意义,被广泛用于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如下列句子:“我已收到您10月12日寄给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市分公司的信。”正确的翻译方式是“wehavereceivedyouroct.12senttoChinateaimportandexportCorporationShanghaiBranch'sletter”,但有人翻译时对将“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做人为的硬性拆分,将“ShanghaiBranch”视为下文的主语,是没有贯彻翻译对等准则。

(4)遵循交际翻译标准。英国知名翻译家彼特·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标准,他认为:语义翻译更侧重于信息内容,而交际翻译更侧重于信息效果。总体而言,其交际翻译标准是更适用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如对“挥金如土”这一词语加以翻译,人们常翻译为“spendingmoneylikewater”,但更佳的翻译方法是“spendingmoneylikedirty”,这样在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也保留了汉语表达特点。

(5)讲究翻译等值原则。德利尔为加拿大翻译家,他指出翻译需遵循信息等值原则。众所周知,德利尔的这一翻译准则极大意义上指导了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也成为制定商务英语翻译标准的参考依据。如对“non-negotiabledocuments”的翻译,不能简单地视为“待商议单据”、“非商议单据”或“正式商议单据”,而应该翻译为“不可转让运输单据”,包括除汇票外的所有单据副本。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各自拥有璀璨的文化,中西方间的文化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而这也成为影响商务英语翻译工作的重要因素。尤金·奈达认为,词语唯有被运用于特定文化中才更具有实际意义,要想出色地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就务必掌握所涉及的两种文化,有时掌握文化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正因如此,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应更为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熟知商务英语翻译准则,并贯彻落实到日常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力争避免中西文化冲突的不利影响,寻求商务英语翻译的融合点,更好地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工作,为国内外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张鹏翔.论商务英语是表达商务社会的媒介[J].考试周刊,2010,(4).

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篇10

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3-0167-01

一、中西礼貌原则概述

Brown和Levinson(1990)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礼貌是一种保全面子的做法,而面子是交际双方通过对对方假定自己所表现出的行为,为自己有效求得的社会价值,面子是礼貌概念的核心。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难免会说一些有利于己而不利于他人的话语,这些话语被称为“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threateningact),因此,所谓礼貌就是要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威胁面子的行为”,体现处对面子的尊重。

顾曰国(1990)在研究了中国礼貌的历史渊源后,总结出了汉语文化的四个基本礼貌特征:尊敬他人(respectfulness)、谦虚(modesty)、热诚(attitudinal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他认为,尊敬他人是对他人的肯定、欣赏、顾及他人的面子、社会地位等;温文尔雅是指自己对他人的言行要符合某种标准。通过对礼貌准则的进一步研究,顾曰国(1992)归纳了与汉语文化有关的五条礼貌准则:(1)“自卑而尊人”与贬己尊人准则;(2)“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与称呼准则;(3)“彬彬有礼”与文雅准则;(4)“脸”“面子”与求同准则;(5)“有德者必有言”与德、言、行准则。

礼貌作为一种标示人类文明的社会现象,既具有普遍性,又存在着差异性。是普遍性与差异性的辨证统一。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文化赋予了礼貌不同的内涵。因此,可以从礼貌原则的不同看出中西文化间的差异。

二、礼貌文化差异的根源

(一)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集中体现为以群体依存为特征的中国文化和以个体中心为特征的西方文化的差别。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形成的历史根源。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倡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提出“成己”与“成人”的观点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肯定只有通过帮助和成就他人才能使个人的道德价值得以实现和完善。到了宋朝,“成人”和“成己”的思想已发展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境界。在这一儒家思想的熏陶下,中国文化在价值取向上逐步形成了群体相互依存的特征。长期以来,人们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人们的言行必须符合社会和群体的期望,因此“贬己尊人”和“谦虚”的礼貌行为备受推崇。而西方文化由于受到古希腊思想和基督教的影响,人们追求平等、自由、独立,逐步形成了个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崇尚个人自主、个人奋斗及个人成就。在言语交流中突出自我,主张个体价值至上,不被他人的思想及情感左右,尊重个人权利和行动的自由。

(二)不同的思维模式

西方文化的个体思维定势是基于“天人相分”的宇宙观,认为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人与神乃至世界万物都是二元对立的,强调事物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因此西方的思维习惯于从部分到整体,重逻辑分析;把事物“一分为二”,进行“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具有更强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带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的差别,简化了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另外,中国人对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受环境影响,容易对社会提示产生反应从而屈服于社会,更重“礼”和“面子”,因此语言具有简洁、含蓄、委婉、强调语言形式的特征。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发生冲突时,人们首先考虑的是礼貌原则,如何尽量不伤害对方的面子,至于话语中的意义表达只能靠听话者自己体会了,正所谓“明人不用重话,响鼓不用重锤”。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差异之应对

由礼貌引起的语用失误属于社交语用失误(托马斯将语用失误分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涉及话语的语言问题,源于学习者对非本族语言表达方式的错误使用),它涉及话语的文化差异,是指由于交际双方的文化差异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要想尽可能避免这一语用失误,要求交际的双方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所谓文化认同,就是交际双方应认同所处的文化氛围,并尽量使用同一文化的标准与规范。要强调的是,文化的认同是相互的,不仅要维持自己的文化,使得自己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还应认同他人的文化,使人类文化的发展不断融合,共同发展,在发展中相互交流与借鉴。

总之,在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言语习惯的影响下,礼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同时中西方之间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也导致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诸多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基于不同的文化对礼貌行为有着不同的要求,在实际交际中,应以一种文化平等的心态,学习和研究不同文化下的礼貌原则和交往规则,寻找规律,灵活运用,提高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艳.谈中西礼貌原则.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