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物保护法规十篇文物保护法规十篇

文物保护法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6:22

文物保护法规篇1

关键词: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评估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大背景下,采用法治方式开展民族保护工作,既是顺应时代趋势和现实需求,也是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不断提高对西部地区法治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视,将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纳入实施评估视野,对我国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障的整体性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保护现状

黔东南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是以苗族、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黎从榕地区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这里居住着苗、侗、壮、瑶、水等民族,是多民族的共生之地,从黎从榕地区民间本土的情况来看,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尤以苗族和侗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最为浓郁独特。从2003年全国全面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以来,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除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外,还颁布实施了《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办法》《民族民间文化进课堂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民族民间文化优秀传承人管理与认定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为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地方各县(市)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条例和保护办法,如锦屏县的《关于加强隆里古镇保护管理的暂行规定》、镇远县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黎平县的《黎平县实施旅游发展战略中对侗族文化保护的实施意见》、《黎平县侗族大歌保护办法》和《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办法》等等。

二、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上述政策法规的制定,为“非遗”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这些政策法规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文化保护法规体系,如《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尚未出台。由于无法可依,因而难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其次,当前一些法律实施状况不佳,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全社会缺乏法治精神、法治理念,也有个别领导干部不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办事情、作决策,还有立法本身缺乏操作性、过于抽象等原因。然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法律实施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这就要求我们从实施角度出发对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也要求我们重视对法律实施效果的评价考核,进而推动法律的全面准确实施,助推法治建设。政策法规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正如美国学者艾利森所言:在达到政府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百分之十,而其余百分之九十则取决于有效的执行。

目前黔东南已有的相关政策主要以前期指导性为主,在普查、申报、认定、管理等方面有着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贯穿整个保护工作的跟踪评估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各地方对相关工作的评估标准多是自己酌情把握,没有可作依据的成文规定。此外,无论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还是在地方性的相关配套政策中,都缺乏对政策贯彻效率和工作执行效果的责任追究制度。虽然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和相关政策都有对“法律责任”的表述,但其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上,而并非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效果等问题的问责,因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监督、评估和责任追究等政策还有待健全。

三、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实施建议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大背景下,采用法治方式开展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是顺应时代趋势和现实需求,也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应充分到认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法规保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采取立体化、多角度、前瞻性措施保护民族文化生态。

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建立代表作名录体系、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和文化生态保护区制度,这些制度的实践效果与制度设计相去甚远,黔东南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由于认识和经费等原因,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必须建立并完善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方面,跟踪评估是检验保护政策执行情况和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责任追究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完善保护政策提供支持。评估标准要全面、充分地考虑定性和量化的平衡,将定性评估和量化评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条件可行、措施有效的情况下,可以对某些问题在一些方面形成量化标准,比如传承人授徒多少、参加了多少次宣传推广活动、有无基本的传习场地等,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评估标准的可操作性,加强统一性。而责任追究制度,要针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实际成效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职责,将着眼点放在作为效果上,明确责任追究方式和惩处力度,以加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保护其原生态环境,保障其顺利传承发展,避免保护工作的无序化。

参考文献:

[1]陈兴贵、李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效果的评价[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1).

[2]尹德志、陈小华、徐涛.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路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3(4).

[3]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资料汇编[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4]刘红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体系[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文物保护法规篇2

关键词:基层文物保护;现状;对策

历史文物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无论价值高低都理应对其进行合理保护。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因此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目前的文物保护工作也存在着问题。尤其是基层文物保护的工作面临着各种难题,例如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活动资金以及专业人员不足、体制的制约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一、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问题

(一)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不完善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法律法规的制定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成果。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虽然有0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但是这部法律对于具体工作的指导性不强,属于一些原则性的规定,操作性不强。这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在执行中力量较为薄弱,只能在工商管理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的帮助下完成工作。除此之外,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还影响到文物市场管理的工作,使得文物市场管理工作执法依据缺乏,导致文物保护不力。举例来说,文物经营依据相关法律必须得到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才可以经营,否则便可归为违法行为。而实际上文物经营多是在充满假冒、伪造品的自发性文物市场中进行,文物倒卖通常暗地进行,使得经营属性不明,基层文物部门也难以进行管理。

(二)文物保护体制不科学,经费不足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相应的合理体制来保证,然而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机构的设置以及工作人员的配置都有着一定问题,体制不科学。文物保护机构在基层县市属于文化部门中的二级单位,上级文化管理的相关部门拥有管理权和决定权,但是这些部门并不具体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因而在文物保护时,文物保护部门需要向对文物保护工作并不熟悉的上级部门汇报,这样的情况往往造成文物保护工作不及时。这样的机构设置对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形成了严重制约。另外,在工作人员的配置方面,由于基层文物单位属于事业单位,体制落后,编制不足影响了人才吸收,而冗余人员过多影响工作效率。目前基层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文化程度和专业素质方面的差别极大,而且存在部分专业不对口,而且没有受过文物管理培训的人员。另外经费投入方面也有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当地的政府财政部门来提供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但是地方政府的经费有限,对基层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

(三)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不足

由于文物保护工作的复杂性,只依靠相关部门的工作只能保护极其有限的一部分文物,更多的需要社会公众的支持和帮助。然而目前,由于文物保护的相关宣传活动不到位,我国公众对于文物保护的意识严重不足,甚至根本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在接触到具体文物时不能对其进行保护,反而试图在其中谋取利益,导致文物的流失和损毁。

(四)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工作的矛盾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因此对其它方面的工作有所忽略。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由于经济建设工作需要利用和开发土地,就使得很多的古宅古屋面临着毁坏的命运,这样的情况下文物保护工作往往让步于经济发展。文物保护机构没有权力以及相应的能力去进行文物保护。

二、改进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策略

(一)完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由于文物保护法规的不完善而对文物保护工作造成的困境十分明显。因此,应该努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创建在新形势下极具意义,是文物保护法制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立法部门与文物部门应该共同努力,探讨协作,尽可能快的完成与文物保护法相匹配的各项操作性强的具体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改进法律法规的内容,使之与实际工作相适应,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合理安排,充分落实具体的文物保护工作。

(二)改进管理体制,加大经费的投入

文物管理保护部门的体制应该进行改革,精简机构,遣散专业素质低下的工作人员,把工作岗位留给真正能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作用的专业人才。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对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有着一定要求,因此除了选拔专业人才补充到文物保护部门之外,还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培训,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准备专业的人才队伍。除此之外,还应该给予文物管理部门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决策权和相应的执法权力,以便落实文物保护的工作。同时在经费投入方面,地方财政部门要认识到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加大对文物保护的财政支出,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充足的活动经费,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利用这些资金改善相关工作者的办公设备和条件。

(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文物保护,人人有责。做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帮助和支持。要想让社会公众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帮助,就必须开展相关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来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文物保护的宣传活动要从政府部门内部到社会各层全面开展,广泛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来对社会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利用新闻报道、网络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

(四)正确处理经济开发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文物的保护,是为了让其价值最大化,实质上也是一种开发行为。因此,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单纯的进行保护,要结合具体实际,对其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努力达到有效保护文物、合理利用文物以及加强文物管理的工作目标。三、结语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各方条件的配合,解决阻碍文物保护的各项难题。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制定、管理体制革新,还是开展宣传等活动都会对文物保护工作产生促进效果,只有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才能将基层文物保护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瑞林.试谈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困境及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13(1).

[2]贾国民.浅谈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20).

文物保护法规篇3

一、规划依据

制定本规划的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

3《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

4《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5《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6《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法律法规。

7《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

8有关文物及文化遗产研究成果、普查资料及考古发掘的相关资料。

二、规划区域范围

市全域。

三、规划对象范围

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本区域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

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名城(街区、村镇)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

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与名人文化相关联的文化遗产;

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和著名人物有关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和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第二章资源现状及发展形势

一、文物资源现状

(一)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境内已调查发现各类文物点5768处。已公布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9处,已申报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2处,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02处,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26处。文物点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全省的文物大市。

(二)文博机构:全市共有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14个。

(三)馆藏文物:全市各地馆藏文物114193件。被国家文物局鉴定的一级文物101件,二级文物380件,三级文物1266件。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市普查登记非物质文化遗产6460项。县级467项;代表性传承人有部级2人,省级23人。

(五)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六)古建筑古民居:共发现古建筑古民居1200多处。

(七)古山寨:全国文物普查中共发现古山寨遗址351处。

(八)名人文化资源:历代名人有1600余位。为推进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二、文物事业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绩

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明显成就。

1一批文物及文化遗产法规政策相继实施。文物保护制度初步建立;

2文物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明显提高;

3文物及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古文化遗址遗迹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文物保护状况得到切实改善;

4申报一批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博物馆数量规模和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免费开放取得新进展,文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6文物科研工作取得新进步。文物安全工作切实得到加强,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民众,文博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持续增长。

(二)困难和问题

也要看到市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有待增强,肯定成绩的同时。建设工程中破坏损毁文物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文物保护政策特别是五纳入”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基本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工作需要;四是文物保护法》规定的四有”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五是经费投入不足,一批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文物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因资金缺乏而无法进行。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遵循文物工作规律,紧紧围绕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快博物馆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建设,构建文物保护体系和文物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确处理保护、管理、传承、利用的关系,充分发挥文物博物馆事业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文博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促进大别山试验区文化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保护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物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围绕大局、惠及人民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原则。

三、发展战略

(一)实施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优先战略。以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文物保护制度建设、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文物保护队伍建设、文物调查申报、文物安全保障为重点。

(二)实施文物保护能力建设战略。以提高文物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重点。发挥文物博物馆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带动战略。以一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为重点。

(四)实施文物保护体系及支撑体系构建战略。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保护为重点。

第四章发展目标及规划布局

一、总体目标

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体系,通过三至五年乃至十年的努力。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得到全面有效保护;文物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文物抢救性保护与预防性保护全面推进,博物馆体系建设和质量建设明显提高,保护文物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为实现文物大市向文物强市的转变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文物博物馆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与文物保护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管理体系、安全体系、文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会参与体系、博物馆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加快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步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力支撑和积极力量。

二、具体目标

(一)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规政策。

(二)适时启动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古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规划编制。

(三)全面排除境内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大险情。

(四)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积极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保障特色文化遗产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得到全面保护、研究和展示。

(五)全面完成市、县国有博物馆馆藏文物数据库建设。

(六)文物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单位安防、消防设施全面达标。

(七)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

(八)全面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政策。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

(九)健全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

(十)完成全市博物馆、纪念馆新建、改扩建任务。实现陈列展览和接待观众目标。

(十一)做好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十二)加强文物保护维修。争取国家、省支持。

(十三)完成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后续工作。启动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

三、规划布局

(一)重点实施六个一批:保护一批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一批综合性、专题性博物馆、纪念馆;实施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形成一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批文化遗产品牌、历史文化研发中心和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发展一批文化产品、旅游精品线路和文化服务项目。

(二)构建十大特色文物及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体系;古遗址保护利用体系;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保护利用体系;文物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利用体系;东坡文化保护利用体系;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禅宗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黄梅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古建筑古民居及古山寨保护利用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三)特色项目规划:

规划一个古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前期研究项目:考古遗址公园;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一流的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故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科普园区;打造两个科技普及园区:印刷科普园区。

中医药研发中心,开发三个文化遗产研究发展中心:文化研发中心。黄梅戏创作与研究中心;

构建禅宗文化旅游景区。

第五章主要任务

一、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项目申报

(一)着力抓好市区及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抓紧做好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全面启动保护规划编制。按规定核定公布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护文物本体及其自然环境和历史风貌。

(二)加强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三)加强市区及临近周边区域部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四)加大对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力度。

(五)加强古山寨、移民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二十一世纪文化遗产保护。

(六)切实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后续工作。对普查发现的5768处文物点进行分类拣选。

(七)加强全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已公布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利用。

二、古遗址遗迹保护

(一)认真落实《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市区、临近周边区域及全市古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工作。编制保护规划,落实保护措施,明确保护责任。

(二)做好全市古遗址保护工作。

(三)保护市区及临近周边区域的省级古遗址、古墓葬。

三、地下埋藏区文物保护及基本建设文物保护

(一)加强地下埋藏区文物保护管理。防止建设工程对文物的破坏,做好地下文物片区的保护工作。

规划一批重点保护、利用项目,推进地下埋藏区文物保护与文物景观点建设相结合。开发红色文化、东坡文化、名人文化、禅宗文化、戏曲文化、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二)建立完善考古发掘管理制度。加强考古工作队伍建设;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利用中的基础地位,形成以基本建设考古项目为主的工作格局,将基本建设中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作为考古工作的首要任务;加强城市考古工作,配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城市发展史的考古调查;开展区域文明探源工程,着力构建区域文明表达体系;积极开展以配合古遗址保护为重点的主动性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为编制古遗址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重要考古发现出土文物的保护和初步研究,加强考古资料整理和考古报告出版工作。

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

(一)实施《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文化(文物)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协调机制。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周边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格局、风貌和特色,保留城市文化记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二)实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三)编制《市城市紫线控制规划》界定公布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

(四)实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制定保护规划。

(五)积极申报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五、博物馆建设及馆藏文物保护

全市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共计14个,目前。馆舍面积5002000平方米不等,普遍面临库房安全、消防、安防、恒温、恒湿设施不达标或没有配备设备等问题。

(一)要统筹规划。通过新建、改扩建,完善和提高场馆综合服务水平,完善设施、扩大数量规模的同时,提升内涵质量;鼓励发展专题类博物馆,积极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保障特色文化遗产能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得到全面保护、研究和展示。基本形成以市级博物馆为骨干,市、县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规模适当、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博物馆建设体系。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免费开放。

(二)市直建成功能健全、省内一流的市博物馆新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文物资源大县新建、改扩建综合博物馆,其中,新建综合性博物馆,县博物馆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博物馆进行馆舍完善提高,县维修现有馆舍。

(三)发挥文博和文化资源特色优势。突出纪念馆建设,加强行业和民间博物馆建设,打造博物馆建设的一县一品,形成特色系列。

(四)加强专题类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市直重点建设好坡纪念馆、名人文化园、市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县(市、区)专题类博物馆建设项目:县黄梅戏博物馆、废名纪念馆。市纪念馆,县博物馆等;支持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

(五)实施博物馆、纪念馆提升达标工程。市级博物馆进行标准化建设。

(六)加强馆藏文物保护、管理。摸清全市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完成文博单位馆藏文物鉴定,建立健全馆藏文物目录档案;做好珍贵文物的抢救修复和养护,主要做好一批字画、绢、丝织品、铜器的保护修复,提升保护状态;开展社会流散文物特别是近现代文物和民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拓宽藏品来源渠道,确保馆藏文物数量逐年有所增加。

(七)争取“十二五”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申报国家项目及经费。其中。展览提升项目6个,馆舍维修项目7个,消防项目11个,技防项目12个,防雷项目个2保存环境达标项目6个,考古发掘项目7个。

六、名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

(一)重视红色名人文化、东坡名人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的发掘、研究、保护、利用。加强名人文化资源保护。保护修缮一批名人故居、遗址遗迹及纪念建筑;做好名人遗物实物征集;做好名人文化典籍的保护、整理、出版工作;加大对涉及名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申报一批涉及名人文化遗产的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一批涉及名人文化遗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名人文化重点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加强东坡赤壁和已有名人故居、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的保护;进一步对全市名人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鼓励县(市、区)及社会各界建设名人文化特色博物馆。

(二)加强名人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好名人文化园、东坡赤壁、坡纪念馆、遗爱湖公园、东坡广场及“一河两湖”生态文化园区。县(市、区)以各具特色的名人文化为品牌,规划一批建设和保护项目。

(三)加强名人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实施名人文化资源保护和名人文化重点设施建设的同时。作好名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发展规划。

七、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及科学技术保护

(一)完成全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后续工作。搞好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核准公布新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加强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建设,建立文物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古籍资源数据库,为科学决策和构建文物保护体系提供依据。

(二)加强文物法制工作及文物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文物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

(三)加强文物科学技术保护。做好文物科研工作。制定文物科研及科学技术保护规划,培养一支素质较高的科研人才队伍,开展文物科技保护和文物藏品保护项目研究;抓好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开展具有学术意义的专题考古调查研究,做好考古发掘资料的整理及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重视考古成果转化和考古知识普及;做好文物藏品的科技保护规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文物维修、馆藏文物修复及博物馆馆藏环境达标计划。

(四)加强古籍保护。认真开展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的普查。实行分级保护;做好部级、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加强古籍修复工作,有效利用古籍保护成果;加强古籍保护队伍建设。

(五)积极开展文物交流合作。提升科研合作水平。

八、文物安全和行政执法工作

(一)全面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及行政执法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防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物安全设施,努力争取文物风险单位技防达标;加强田野文物的安全防盗设施建设;对省级以上古建筑和重要的市级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安装消防、防雷设施。

(三)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建立部门间联合打击文物犯罪工作机制和县、乡、村三级保护工作机制;打击文物犯罪活动,打击文物盗掘、文物走私、文物破坏、文物非法经营等各类文物行政违法和文物犯罪行为,促进文物安全保护。

(四)加强社会文物管理工作。规范文物经营行为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打击非法倒卖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文物流通秩序。进一步加强对文物鉴定的管理。加强社会文物管理制度建设,开展社会文物登记工作,掌握民间收藏文物的保存状况,建立规范、健康的社会文物保护管理秩序。

九、文物社会宣传工作

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发挥文博单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组织好全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做好文化遗产知识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创新文博宣传方式,提升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一)做好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

做好普查资料的整理、编目、归档,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有效的数字化管理,研究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17大类、4个专集、共40本。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搞好传习和展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培养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工作者。

(二)统筹规划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融入民众生活。

十一、发展文博相关产业

(一)全面贯彻文物工作方针。与产业和市场相结合,参与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实现文物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文物保护单位(景点)文化遗产地、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源优势在保护前提下,加大投入,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培植文化遗产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文物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二)整合资源。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文物旅游、文物复制、文物信息、文物出版、文物展示、文物创意、文物流通、文物知识产权等相关文化产业发展。开发博物馆文化产品,搞好文物藏品的深度开发利用,研发文物衍生品和服务项目;开发一批文物精品旅游线路、一批文物系列邮品、一批文物复制仿制工艺品、一批地理标志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加大对文物展示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红色旅游重点景区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推进古遗址保护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形成文物保护和利用机制。

(四)创建具有文博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第六章重大工程项目

一、红色旅游中的文物保护展示工程

以公布的部级、省级、市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及相关红色文化资源为规划范围。

二、博物馆体系建设工程

市、县国有博物馆、纪念馆为主体,基本形成以市级博物馆为骨干。行业和民办博物馆、纪念馆为补充,综合性、专题类博物馆协调发展,规模适当、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设体系。

三、名人文化保护利用工程

实施一批名人文化资源保护、设施建设、活动繁荣、艺术精品生产、旅游品牌打造、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城市形象塑造工程。依据《名人文化建设规划》分步推进实施名人文化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名人故居、遗址遗迹、纪念建筑的保护利用。

四、禅宗文物保护利用工程

建设禅宗影视基地、佛教图书馆、东山五祖禅文化景区,开展“禅游大别山·禅之韵”活动;打造横岗山佛教圣地,保护文物保护单位四祖寺、五祖寺;规划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名人文化功能区。保护“浴佛井”等。

五、文物保护单位、项目申报与保护维修工程

积极申报全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十二五”文物保护项目及经费。着力推进文物保护项目申报工程。规划编制保护维修项目、消防项目、技防项目、防雷项目、文化遗产环境风貌保护项目、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博物馆文物库房新建、改扩建项目、展览提升项目、馆舍维修项目、保存环境达标项目、考古发掘项目等。

六、古遗址保护工程

加强文物本体保护和环境整治。着力推进已申报第七批国保古遗址及一批省保古遗址的科学保护。

七、古建筑古民居及古山寨保护工程

重点保护维修对象是华河古民居村落,古建筑古民居是文物的重要特色。重点加强已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民居的保护维修。15处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古民居。

八、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程

注重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古迹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视历史城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同时。保护文物本体及其历史环境风貌。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研究出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重点保护部级8项、省级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十、专项规划编制工程

重点推进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拟从重要古遗址、古建筑古民居、古山寨、革命遗址及纪念建筑、名人文化遗产等四个方面,为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启动编制专项保护规划。

第七章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文物保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物事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将文物保护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体制改革,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作为评价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强化工作职能。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物保护新体制。健全文物管理领导机构。

二、制定保护政策。落实保护措施

认真制定和执行《市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办法》《市城市紫线管理实施办法》等。贯彻落实国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

严格依照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落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加强文物行政执法机构建设,加大文物保护执法力度。充实文物保护执法力量;充分发挥文物管理和执法部门作用。

三、增加资金投入。保障事业发展

将文物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负责、共同承担的原则。切实保障重点文物保护的经费投入。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和实施有关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政策措施。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强文物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作风优良的文物考古队伍、研究队伍、管理队伍、安保队伍,不断提高文物工作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大力培养文物保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报刊、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大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宣传文物保护工作,使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第八章实施

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文物)部门的重要职责。贯彻实施本规划。

制订好本地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建立规划落实的责任机制,本规划与国家、省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各县(市、区)文化(文物)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文物保护法规篇4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适用本措施。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设立台山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管理委员会,组织、协调、监督本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的规划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历史文化名镇(村),并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建设规划,将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五条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以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

第六条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规定。

第七条在保护规划范围内建设项目,应当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建设单位要依法取得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设计单位应当按照保护规划中规定设计要求进行设计。

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施工,并切实保护文物古迹其周围的古树名木、水体、地貌,不得造成污染和破坏。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地上、地下文物时,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在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重点保护区内建设项目时,有关部门应当事先征得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八条在历史文化名镇(村)重点保护区范围内不得进行以下行为:

(一)修建损害传统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二)违反保护规划进行拆除或建设;

(三)突破建筑高度、容积率等控制指标,违反建筑体量、色彩等要求;

(四)设置破坏或者影响风貌的广告、标牌、招贴、小品;

(五)占用或破坏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道路街巷、园林绿地、河湖水系;

(六)进行危及文物古迹安全的建设和改变文物古迹周围地形地貌的爆破、挖沙、取土等活动;

(七)其它不符合保护规划的行为。

第九条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不得影响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传统风貌、格局,不得破坏历史街区的完整。

第十条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不得任意迁移、拆除、改建、扩建,因公共利益需要不能避开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报批。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如特殊需要,必须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并经原公布的人民政府批准,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在批准前应当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征得相应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自市人民政府公布之日起30日内设置保护标志,设置标准由市人民政府统一确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非法移动、拆除保护标志。

第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更改具有保护价值的的建筑、传统街巷胡同、区域等的历史名称。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更名的,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时应当征求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四条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消防设施、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因保护的需要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规范的,公安消防机构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协商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

第十五条在城市景观线和街道对景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应当符合视觉景观的要求,建筑的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应当与对景建筑相协调,禁止建设对景观保护有影响的建筑。

第十六条文物保护单位有参观门票收入的,所得应当全部用于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保证文物的安全。对客流量较大的文物保护单位必要时可以对游览人数予以限制。

参观游览者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及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关管理制度,爱护文物及其设施,不得刻划、涂污或者损坏。

第十七条历史文化名镇(村)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有计划、可持续地利用所保护的历史街区、建筑物等,不得超负荷使用。

有关部门应当有计划、有重点地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历史地段进行维护和整治,改善设施与环境,对保护规划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构筑物及历史地段,及时组织抢修和整治。

第十八条历史文化名镇(村)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力量,整顿流散文物市场,防止珍贵文物流失。

第十九条历史文化名镇(村)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力量,加强对当地的历史沿革、风物特产、传统地名、环境风貌、民风民俗等口述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保护利用。并鼓励社会力量对流散在民间的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挖掘和整理,扶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有关专业人才以及名老艺人传徒、授艺,特别是要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和民间手艺,进行保护、利用和发展。

第二十条历史文化名镇(村)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有效治理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以及噪声、振动等公害,改善环境质量。对严重污染环境、危害文物安全、破坏环境风貌的单位,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治理,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治理的,由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二十一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对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违反本措施的行为,对严重违反保护规划的情况必须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文物保护法规篇5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三条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

经济开发建设及文物利用等活动,必须遵循文物工作的方针,不得对文物造成损害。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规划,并建立文物保护责任制。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使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文物抢救、修缮、征集和安全设施建设等需要,设立专项经费。

第七条文物保护事业可以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文物事业的捐赠,享受国家有关优惠待遇。

第八条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

鼓励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文物保护志愿者开展活动给予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对文物保护志愿者进行培训、指导。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文化、教育、科技、规划、建设、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行政部门和媒体,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十条对文物保护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文物行政部门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十一条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本条例指省文物局)主管全省文物保护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依法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文物保护工作。

第十二条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并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建立或者明确文物行政执法队伍,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督促相关单位、个人履行文物保护义务;

(二)监督、检查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并协同有关部门监督、检查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三)监督、检查馆藏文物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四)依法受理与文物保护相关的举报、投诉;

(五)依法查处文物违法行为。

文物流通中的执法活动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上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文物行政部门执法活动的指导、监督,发现下级文物行政部门查处的案件有错误的,应当责令及时纠正,必要时可以依法直接处理。

第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建立的有关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文物行政部门领导下具体承担文物的日常保护、收藏、展示、研究等工作。

第十五条省文物行政部门依法成立的文物鉴定机构,按照其职责负责文物的定级鉴定、司法鉴定和其他鉴定工作。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文物行政部门可以设立文物鉴定组织,受省文物鉴定机构委托,承担相关文物鉴定工作。

从事文物鉴定服务的社会中介机构的设立、审批及其鉴定工作的开展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

第三章不可移动文物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文物保护法规定的职权将本行政区域内具有相当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在征求所有人、使用人和相关主管部门意见后,分别确定为省级、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依法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上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可以选择下级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确定为本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行政部门选择的不可移动文物报请人民政府核定时,应当附具说明材料和专家意见。

规模较大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

第十七条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予以登记,并作为文物保护点予以公布。在城镇房屋拆迁、危房改造等过程中,发现尚未登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及其附属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当地文物行政部门。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二十四个小时内赶到现场,并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八条省级、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得擅自撤销。因自然或者意外原因损毁的,应当实行遗址保护。确需原址重建或者撤销的,必须经专家论证后依法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不可移动文物实行原址保护原则。未经依法批准,不得迁移、拆除。

第二十条修缮、保养、迁移、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不得损毁、改建、添建。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应当按照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如需变更已批准的工程设计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二十一条新发现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文物保护需要,提出修改、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的建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规划编制程序予以修改、调整。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专项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按《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自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之日起一年内划定其保护范围;根据文物保护需要,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必须确保文物本体安全和历史风貌的完整,划定前应当征求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主管部门及相邻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的具体办法,由省文物行政部门会同省规划行政部门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三条确需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必须保证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并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办理上述手续的,有关部门不得办理土地使用和生产、建设许可。

对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破坏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已建设施、建筑物、构筑物,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责令限期治理或者依法拆迁。

第二十四条经依法批准,迁移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的,其迁移方案必须报经相应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对移建工程实施监督并组织验收。

第二十五条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并承担相关费用。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难以承担修缮义务的,可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申请修缮资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予以资助;所有人有能力承担修缮资金而拒不履行修缮义务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承担。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所有人转让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优先购买,购买条件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六条不可移动文物因所有人、使用人的使用严重影响文物保护的,根据文物保护的实际需要,经与所有人、使用人协商一致,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置换或者购买该不可移动文物。

第二十七条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与本行政区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依法明确其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

国有省级、市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确需改变其管理部门的,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部门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后,报原公布的人民政府批准。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确需改变其管理部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在城市建设维护费中安排一定的经费,专项用于历史街区和城市史迹的保护。具体比例依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确定。

第二十九条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力量,对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水下文物进行调查,发现重要文物的,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规定,加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工作。

第四章考古发掘

第三十一条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文物的勘查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勘查发现地下文物情况和有关史料记载情况,确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

第三十二条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应当报请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在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外进行占地三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划定勘察设计红线前,应当报请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在工程范围内有可能埋藏文物的地方组织从事考古发掘的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文物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组织力量在工程范围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并将考古调查、勘探的处理意见告知申请人。

第三十三条发现地下文物,确因建设工期紧迫或者有自然破坏危险,需要进行抢救发掘的,由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发掘,同时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补办审批手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考古发掘单位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考古发掘结束前,考古发掘区域内不得施工或者作业。

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发现重要遗迹需要实施原址保护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及时调整工程建设方案,协助做好保护工作。

第三十四条因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为了科学研究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应当报经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勘探试掘面积不得超过五十平方米,确因特殊原因需要扩大试掘面积的,必须另行报批。

第五章博物馆与馆藏文物

第三十六条国有博物馆以及收藏文物的图书馆、档案馆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配备专门的库房、专职技术人员和安全设施。

第三十七条文物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力量对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文物进行鉴定。馆藏一、二级文物由省文物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鉴定确认,馆藏三级文物由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鉴定确认。参与鉴定的专家不得少于三名。

第三十八条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度,对收藏的所有文物登记造册,区别等级,建立藏品档案,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备案。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调取馆藏文物。

省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全省一、二级文物藏品档案和其主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馆藏文物档案;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馆藏文物档案。

第三十九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收藏的珍贵文物,由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文物收藏单位所在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指定具备条件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代管:

(一)无专门文物库房的;

(二)安全防范能力达不到规定标准的;

(三)专业人员缺乏或者与藏品保管工作不适应的;

(四)有其他危及藏品安全的情形。

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可以委托具备条件的文物收藏单位代管。

第四十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之间因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需借用馆藏一级文物的,应当经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借用馆藏二、三级文物的,应当将借用文物清单和藏品档案副本报省文物行政部门备案;借用其他馆藏文物的,应当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备案。

非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和其他单位举办展览需借用国有馆藏一级文物的,应当经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借用馆藏二、三级文物的,应当报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借用其他国有馆藏文物的,应当报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文物的借出单位和借用单位应当依法签订借用协议,明确文物现状、借用期限、用途以及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事项。

第四十一条因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等需要,对馆藏一级文物取样的,应当报省文物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馆藏二级以下文物取样的,应当报省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博物馆。

社会力量投资举办博物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

(二)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场馆;

(三)有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成系统的文物和其他藏品;

(四)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五)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经费或者财产;

(六)有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设施;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四十三条社会力量申请举办博物馆,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举办博物馆申请书;

(二)藏品目录;

(三)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四)经费来源证明或者验资报告;

(五)拟任负责人的基本情况、身份证明;

(六)有拟聘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证明;

(七)博物馆章程草案;

(八)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文物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经批准举办的博物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登记手续后,方可对外开放。

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博物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章文物利用

第四十五条对文物的利用实行合理、适度的原则。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文物行政部门对文物的利用实施监督管理,并提供指导和服务。

第四十六条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向公众开放,其事业性收入用于文物保护事业。

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国有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旅游者、利用者容量控制制度。

第四十七条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规定,确保文物安全,所在地文物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保护和文物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十八条利用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电影、电视和其他音像制品拍摄的,拍摄单位应当提前十日向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委托的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依法批准后方可拍摄。

利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拍摄的,应当依法报请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拍摄馆藏珍贵文物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批准。

拍摄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文物安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相关费用。

第四十九条文物收藏单位应当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作用,通过举办展览、科学研究等活动,加强对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和利用。

国有博物馆每年向公众开放的时间不得少于二百五十天,享受国家和省优惠待遇的非国有博物馆每年向公众开放的时间不得少于一百八十天。博物馆在节假日应当开放。

国有博物馆应当向教师、学生、现役军人、残疾人和六十岁以上公民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七章民间收藏文物与流通

第五十条公民、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组织通过合法方式取得的文物,受法律保护,可以依法流通,但法律、法规禁止买卖的除外。

第五十一条公民和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组织依法收藏文物,应当妥善保管,并接受文物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其收藏的珍贵文物,可以要求省文物行政部门或者所在地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代为保管。

第五十二条设立文物商店,需报经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审查批准,并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开业。

第五十三条文物商店销售的文物、拍卖企业拍卖的文物,在销售、拍卖前需报经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审核。

省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审核文物商店销售文物、拍卖企业拍卖文物时,对其中的珍贵文物,可以指定国有文物收藏单位优先购买,购买条件由双方协商确定。

第五十四条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在文物出境前依法经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指定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审核、许可,并标明文物出境标识。

第五十五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运送、邮寄、携带文物出境,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不得擅自剥除、更换、挪用或者损毁文物出境标识。

第八章法律责任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变更工程设计方案的重要内容进行施工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未经考古调查、勘探或者发掘擅自进行工程建设,或者阻挠考古发掘单位进行考古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九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拒不执行珍贵文物移交代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造成文物损毁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条国有博物馆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非国有博物馆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不得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优惠待遇。

第六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分别由海关、省文物行政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指使、强令文物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管理职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三条文物行政部门、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负责文物管理协调、执法、咨询、日常保护的管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实施审批的;

(二)不履行文物保护管理职责的;

(三)非法借用、侵占文物的;

文物保护法规篇6

《文物保护法》继承了经过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对保护文物行之有效的原则和办法,体现了我国文物政策的延续和发展。保护和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陆续制定和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指示、条例、办法和法令,其中最重要的是1961年3月国务院的《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这个《条例》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十多年来我国文物工作的经验,把这一时期公布的一些文物政策和法规加以系统化,形成了更加完整、适用范围更为广泛的文物行政法规。《条例》对于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把文物工作逐步纳入了有效保护、科学管理和稳步发展的轨道。《文物保护法》则是在总结了30多年来文物管理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文物工作的新形势,对《条例》作了重大修改和补充后制定的。

《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根本大法。它对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体系和方法作出了明确规定,是保护管理文物的法律依据,也是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与各方面进行统一、公正、协调的法律准绳。颁布实施20年来,《文物保护法》在文物保护管理和整个文博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增强了各级政府的文物意识、文物法制观念和依法保护文物的自觉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这就从根本上赋予了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神圣职责。《文物保护法》第三条指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宪法》和《文物保护法》的这些规定,在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过程中被凝炼成“守土有责”,即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的文物“守土有责”。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情况大致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到“”前,由于中央的重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护文物的观念比较强、自觉性比较高,在尚未颁布《文物保护法》的情况下,能严格依照中央的有关政策和行政法规,加强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大批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管理。“”十年是文物破坏最严重的时期。由于“红色革命风暴”的袭扰,地方政府受到冲击,不能有效地履行保护文物的职责,在“破四旧”的声浪中许多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普法”工作的深入,各级政府文物法制观念逐步得到恢复和增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普遍有所加强。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以发展地方经济为由,置文物法规于不顾,超限度开发利用文物资源,造成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有的甚至以政府行为,强行毁坏文物或作出一些违反文物法规的“政府决定”。近年来由于文物法规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的加大,上述情况逐步有所改变,政府依法保护管理文物的工作也有所加强。

其次,《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责任感。《文物保护法》指出:“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国家文物的义务。”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文物大国,文物的分布十分广泛,因此,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艰巨。仅仅依靠文物部门是无法完成此项任务的,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和全社会参与,共同保护。我国人民自古就有保护文物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宣传引导下,这种优良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成为大家共同的口号。《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人民群众依法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和责任感更加增强,一大批重要文物古迹和珍贵文物是在人民群众自发或主动参与下保护下来的。他们自觉同文物犯罪分子作坚决的斗争,检举、揭发文物违法犯罪事件,积极协助政府文物部门和执法机关侦破重大文物案件,有的地方出现了保护文物的自发民间组织,业余文物保护队伍不断扩大,涌现出了一大批“文物卫士”。

第三,《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促进了地方文物法规的建设。新中国成立以后,地方性文物法规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进展比较缓慢,且多为政策性文件和少数行政规章。《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地方性文物法规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前十年包括甘肃在内的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大制定并颁布了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地方文物法规,全国所有的省市区政府都先后出台了文物行政规章。后十年多数省市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性文物法规体系。以甘肃省为例,据不完全统计,1992年10月至2002年4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共各种文物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19个。这些法规和规章密切结合一个时期甘肃省文物工作中出现或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地作出决定,对全省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文物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大批民族文化遗产和珍贵文物。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遗留下来的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极为丰富。这些文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近现代革命史的光辉见证。迄今为止已发现的近40万处文物点和收存于千座博物馆里的1000多万件文物藏品,被依法进行了有效保护,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文物保护法规篇7

【摘要题】文化遗产保护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立法建议

【正文】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关注始于九届全国人大。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开始就有关问题进行大量的立法调研。在广泛听取各地方、各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及参考我国云南、贵州地方立法的基础上,到2003年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第6稿(以下简称《草案》)。日前,该《草案》经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通过,即将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日程。《草案》共7章60条,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继承人的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和相关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本文拟将《草案》与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0年5月26日云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7月30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比,剖析《草案》的主要特点,并提出有关商榷意见。

一、《草案》的主要特点

(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兼顾保护相关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是国家文化财产的根本性法律,它的保护范围非常广泛,涵盖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传统建筑物群、文化财保存技术、埋藏文化财等七大类[1](p18)。韩国于1962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受日本影响很大,文化财被划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纪念物、民俗文化财这四大类[2](p437),可见它也是一部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法律。与日、韩两国不同,由于我国在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是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本法律,所以只能实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立法的保护方式,即物质文化遗产由《文物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即将出台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调整。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譬如,戏剧的道具服装、音乐的乐器、手工艺的制成品、宗教仪式的场所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物质的承载体,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证明。所以《草案》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兼顾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4)传统礼仪、节日、庆典和游艺活动等;(5)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其中(1)至(4)项指非物质文化遗产,(5)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为避免与《文物保护法》的调整范围发生交叉,《草案》第59条规定:“已被确定为‘文物’或‘文物保护单位’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适用《文物保护法》。”

云南、贵州等地的地方法规虽也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物质文化遗产为辅,但没有突出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相关性”这一重要特点。譬如,《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1)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2)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诗歌、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3)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活动、文明健康或者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4)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皿、用具等;(5)具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设施、标识和特定的自然场所;(6)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谱、碑、楹联以及口传文化等;(7)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8)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艺术和工艺美术珍品;(9)其他需要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其中的(4)、(5)、(6)项调整的都是物质文化遗产,第(8)项也涉及到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者实际已将许多本该由《文物保护法》调整的遗产类别纳入了这个地方法规的保护范围。

(二)确立了文化部门的行政主管部门地位

存留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极为庞大,品种繁多,保护工作涉及到政府的许多行政管理部门,如文化部门、文物部门、建设部门、宗教部门、民族事务部门、旅游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等,仿佛谁都可以是主管部门,但实际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主管部门。这样既容易造成管理的交叉重叠,致使管理成本加大、效率低下,更容易产生各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分,相互推诿的问题。这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状况主要是因为缺少一部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基本法律直接对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规定。国务院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全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但事实上,国务院并没有设置一个像文物局之于文物管理、版权局之于版权管理那样的专门部门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究竟哪一个部门是“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该行政法规未作规定。根据国务院的这个行政法规,各地方的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有的继续语焉不详,有的则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如《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艺美术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第4条规定:“市人民政府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及其相关工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旅游、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工作。”

对这种状况的改变始于《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该法规开始明确由县级以上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文化行政部门共同做好保护工作(第6条)。《草案》吸收了云南、贵州地方法规的宝贵经验,在第6条中规定:“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这样一来,如果此《草案》获得通过的话,县级以上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将会因为法律的授权而成为主管单位,它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认定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第2条第2款);2.负责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规划(第11条);3.拟定地方级和部级保护名录(第14条);4.批准命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第17、21条);5.受理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的维权申请,并可提起诉讼(第31条);6.审核外国团体或个人到我国境内进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重大专项考察(第35条);7.建立传承人档案,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性记录(第41条);8.依法实行行政处罚(第6章法律责任)。

(三)以分级保护管理为原则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彩,种类多种多样,保护工作也应该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对具有重要价值或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应该实行重点保护。《草案》第14条规定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行分级保护的制度,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保护名录,列入部级保护名录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珍贵、濒危的项目。这一做法与《文物保护法》相类似。在我国文物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级管理,根据文物价值的高低,区分等级,保护重点。不可移动文物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述保护单位之外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分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及上述之外的文物藏品。不过,《草案》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名录只分成两级,即地方级保护名录和部级保护名录,有权拟定地方级保护名录的是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省以下便不再按行政级别建立地市级、县级保护名录了。

文物保护法规篇8

昆明市文物保护条例第一条为加强对本市文物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文物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宣传、贯彻文物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组织文物保护的科学研究工作;履行文物保护的行政审批职能;指导文物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

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具体实施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权限范围内履行文物保护的行政审批职能。

规划、建设、公安、工商、园林、宗教、国土资源、旅游、档案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所承担的保护文物的职责,维护文物管理秩序。

第五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地下、河流、湖泊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性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

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权不因其所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改变而改变。

第六条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并有权检举、制止破坏和损坏文物的行为。

第七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责任制;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文物保护、管理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当随本级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并从城市维护建设专项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文物保护。

鼓励多渠道筹措文物保护经费,支持文物保护事业。

第八条本市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由市人民政府报经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将文物古迹集中,体现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区域划定为历史风貌保护区,报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制定具体的保护规划和措施。

市、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甄选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报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需要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报核定。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由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登记、公布,并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

第九条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保护规划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纳入保护的街区、村镇的开发、利用,应当保护其历史风貌。

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辖区内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并报市规划、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本辖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制度。新公布的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一年内设立标志说明、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设置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健全记录档案。

第十一条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施工中应当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

第十二条经批准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形式、高度、体量、色调等,应当与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相协调,工程设计方案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危害文物保护单位安全,破坏、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及设施,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四条文物保护单位因特殊情况更名、合并的,应当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征得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不得擅自拆除、迁移、改建不可移动文物。因特殊情况拆除、迁移,属于文物保护单位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办理;属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经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经批准拆除或者迁移的不可移动文物,经当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进行拍照、测绘,保留必要的图纸、资料后方可施工。拆除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具有收藏价值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文物收藏单位收藏。

经批准迁移的不可移动文物,迁移过程中应当保证文物的完整,不得中止迁移。

本条规定的拆除、迁移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十六条经核定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历史风貌保护区,不得改变其原有的历史风貌。因特殊情况改变其原有历史风貌的,应当报核定公布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七条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使用人负责保护及修缮、保养,并接受当地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监督和指导。没有使用人的,由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其他部门、单位负责保护,当地人民政府负责修缮、保养。属于国有文物保护单位的,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予以修缮经费补助。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保护及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履行修缮义务的,当地人民政府可以进行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分别按前两款执行。

第十八条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的,使用人或者所有人应当将修缮计划和方案报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批准前应当征求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的,报县(市)区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九条鼓励和支持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使用人迁出文物保护单位。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转让时,国家可以按其使用功能进行置换或者优先收购。

第二十条不可移动文物修缮或者迁移时,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查验。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修缮或者迁移方案施工,并接受当地及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工程竣工后,由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

第二十一条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保养、迁移,不得改变文物原状。

第二十二条国内外团体、组织或者个人投资修缮或者利用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改变该文物的所有权。利用过程中,应当接受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三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文物保护单位用地登记时,应当按照各级人民政府划定的保护范围,实施地籍调查和四邻签章认可,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完整统一,维护其历史风貌。

第二十四条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与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签订防火、防盗、防爆、防其他责任事故的文物保护责任书。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发生改变的,应当与文物行政主管部门重新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

第二十五条纳入旅游发展规划或者旅游线路的不可移动文物,应当按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规划进行利用。因特殊情况修改保护规划的,报上一级文物、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在合理利用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时,不得将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企业资产经营。国有文物保护单位需要改变使用权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由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相应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及上一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七条在建设工程施工或者工、农业生产中,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文物,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或局部停工,保护现场,并及时报告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二十四小时内提出停工或者复工意见。停工的,应当在七日内提出处理意见。

第二十八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与本市历史文化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博物馆。

第二十九条市、县(市)区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陈列馆、文物管理所、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等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及其他文物藏品单位,应当向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文物藏品鉴定。文物收藏单位应当根据鉴定结论,设置藏品档案,建立管理制度,并向当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设置文物藏品专用库房及专职库房保管人员,配备安全技术防范设施。

第三十条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收藏文物。其收藏的文物可以依法流通,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收藏的文物,提供鉴定、修复、保管等方面的咨询。

第三十一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买卖下列文物:

(一)国有文物,但是国家允许的除外;

(二)非国有馆藏珍贵文物;

(三)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但是依法拆除的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中的壁画、雕塑、建筑构件等不属于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由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除外;

(四)来源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文物。

第三十二条市文物、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文物经营活动的监督管理。

文物商店应当亮证经营。销售的文物应当由经营者按品类如实登记,经审核并加贴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审核标识后,方可销售。不得伪造、挪用、涂改文物审核标识,销售的文物应当明码标价。

第三十三条公安、工商、海关等行政主管部门和司法机关依法查缴、没收的文物,应当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并在结案后三十日内无偿移交文物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一条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五条擅自拆除、迁移不可移动文物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擅自改建不可移动文物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擅自中止迁移不可移动文物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完成迁移;在规定期限内拒不迁移或者造成文物损毁、灭失情节严重的,对建设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未经批准,擅自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修缮过程中,明显改变文物保护单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的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当地人民政府进行了抢救修缮,所有人拒不支付修缮费用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七条在建设工程施工或工、农业生产中发现文物隐匿不报或者拒不上交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公安机关追缴文物。情节严重的,由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达不到保管条件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整改;逾期尚未整改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其他具备条件的文物收藏单位代为保管相关文物藏品。

第三十九条文物商店未经审核、加贴审核标识而销售文物,或伪造、挪用、涂改文物审核标识的,由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文物保护法规篇9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长城,包括长城的墙体、城堡、关隘、烽火台、敌楼等。

受本条例保护的长城段落,由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公布。

第三条长城保护应当贯彻文物工作方针,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对长城实行整体保护、分段管理。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长城整体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长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监督、检查长城所在地各地方的长城保护工作。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依照文物保护法、本条例和其他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保护工作。

第五条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长城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捐赠等方式设立长城保护基金,专门用于长城保护。长城保护基金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国家对长城保护实行专家咨询制度。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审批与长城有关的建设工程、决定与长城保护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应当听取专家意见。

第七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依法保护长城的义务。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长城保护。

第八条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对在长城保护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进行调查;对认为属于长城的段落,应当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认定,并自认定之日起1年内依法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认定为长城但尚未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段落,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法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条国家实行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和长城保护的实际需要,制定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应当明确长城的保护标准和保护重点,分类确定保护措施,并确定禁止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长城段落。

长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应当落实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规定的保护措施。

第十一条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划定本行政区域内长城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将公布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在建设控制地带或者长城保护总体规划未禁止工程建设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遵守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进行工程建设应当绕过长城。无法绕过的,应当采取挖掘地下通道的方式通过长城;无法挖掘地下通道的,应当采取架设桥梁的方式通过长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工程建设,不得拆除、穿越、迁移长城。

第十三条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长城沿线的交通路口和其他需要提示公众的地段设立长城保护标志。设立长城保护标志不得对长城造成损坏。

长城保护标志应当载明长城段落的名称、修筑年代、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和保护机构。

第十四条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档案,其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将长城档案报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

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全国的长城档案。

第十五条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为本行政区域内的长城段落确定保护机构;长城段落有利用单位的,该利用单位可以确定为保护机构。

保护机构应当对其所负责保护的长城段落进行日常维护和监测,并建立日志;发现安全隐患,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六条地处偏远、没有利用单位的长城段落,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文物主管部门可以聘请长城保护员对长城进行巡查、看护,并对长城保护员给予适当补助。

第十七条长城段落为行政区域边界的,其毗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召开由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长城保护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八条禁止在长城上从事下列活动:

(一)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

(二)刻划、涂污;

(三)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

(四)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

(五)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

(六)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

(七)文物保护法禁止的其他活动。

第十九条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该长城段落的安全状况适宜公众参观游览;

(二)该长城段落有明确的保护机构,已依法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并已建立保护标志、档案;

(三)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条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应当自辟为参观游览区之日起5日内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备案;长城段落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自辟为参观游览区之日起5日内向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备案。备案材料应当包括参观游览区的旅游容量指标。

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20日内按照职权划分核定参观游览区的旅游容量指标。

第二十一条在参观游览区内举行活动,其人数不得超过核定的旅游容量指标。

在参观游览区内设置服务项目,应当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发现长城遭受损坏向保护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的,接到报告的保护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对长城进行修缮,应当依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由依法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长城的修缮,应当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

长城段落已经损毁的,应当实施遗址保护,不得在原址重建。

长城段落因人为原因造成损坏的,其修缮费用由造成损坏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长城损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违反有关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处罚。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一)在禁止工程建设的长城段落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

(二)在长城的保护范围或者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未依法报批的;

(三)未采取本条例规定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或者因工程建设拆除、穿越、迁移长城的。

第二十六条将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的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按照职权划分依法取缔,没收违法所得;造成长城损坏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将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备案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按照职权划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在参观游览区内设置的服务项目不符合长城保护总体规划要求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长城上架设、安装与长城保护无关的设施、设备的;

(二)在长城上驾驶交通工具,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的;

(三)在长城上展示可能损坏长城的器具的;

(四)在参观游览区接待游客超过旅游容量指标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对个人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长城上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的;

(二)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的。

第二十九条行政机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行政机关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文物保护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

(一)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确定保护机构、划定保护范围或者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保护标志或者建立档案的;

(二)发现不符合条件的长城段落辟为参观游览区未依法查处的;

(三)有其他、行为,造成长城损坏的。

第三十条保护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长城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开除公职:

(一)未对长城进行日常维护、监测或者未建立日志的;

(二)发现长城存在安全隐患,未采取控制措施或者未及时报告的。

第三十一条本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讯,2006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文物保护法规篇10

主题词:文物保护;文物法规;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1-019]文献标识码:a

房地产开发及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联系密切,无论是地上文物还是地下文物,无论是可移动文物还是不可移动文物都受基础建设的影响。

然而由于所处领域、主管单位、管理机制、预算模式的不同,造成文保法律体系不完善。基础建设和文物保护之间产生种种矛盾,不利于二者共同发展。根据笔者研究,从法律层面而言,基本建设中的文物保护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与房产开发流程及基本建设程序之间存在严重矛盾

现行流程中,考古发掘被安排在正式开工建设之前。《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法)及《实施条例》中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单从文物系统便于管理而言,是对的。但是这种安排却与房产开发流程及基本建设程序相悖。

房产开发流程及基本建设主要流程是:1调研及立项----2规划设计----3取得土地所有权----4拆迁安置----5开工建设----6交工或销售。《文物法》中考古勘探发掘被安排在流程的第4与第5步之间。

一般而言,项目开发和基本建设预算上,取得土地所有权和拆迁安置所占成本比例最高,前4步所耗费时间最长。也就是说,按照《文物法》安排,开发建设流程已经完成80%,项目资金已投入大部分之后,才开始考古勘探发掘。

但考古勘探发掘有较大不确定性,如果考古勘探时间较长,开发商停工损失就会较高;如果有重要遗址发现,项目下马,那前期投入就会白费。损失巨大。

由此可见,考古勘探发掘的步骤安排在实际操作时,稍显靠后。

二、缺乏基础建设的源头监管

虽然《文物法》、《实施条例》中对于基础建设中的文物保护有一些规定,比如《文物法》第29、30、31条。《实施条例》中第12、19、21、22、23条。但这些条款都主要是集中在建设过程中,而对于城乡开发、规划等方面则涉及不多。虽然《文物法》第18条规定:“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对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和规划进行了约束。但是总体而言,局限性很大。

另外调研、规划、拆迁等前期各步骤,还没有文保法规对其制约,缺乏文物保护源头的监管。

三、考古勘探经费来源单一,且无补偿机制

《文物法》第20条规定:“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第31条则规定:“凡因进行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需要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文物保护经费主要来源于建设单位。对建设方而言,在被迫停工损失的同时还要他们承担文保费用,当“冤大头”,这并不合乎情理,也必会使建设方视考古为洪水猛兽,视勘探为“踩地雷”,对文物保护有抵触和反感情绪,不利于文物保护。万一考古发现大量墓葬群,建设方停工同时还要支付巨额考古发掘费用。比如西安某住宅工地考古勘探出3000座古墓,建设方停工数月同时还应负担近千万元考古费用。

如果遇上自己的工地内发现重要文化遗址需要原址保护,那么建设方就踩了一个“大地雷”,不但自己建设用地减少,前期的投入无法收回之外还需承担原址保护费用,甚至工程有下马可能。

同时,国内对于建设方缺乏补偿机制,遇到考古发现文物,损失小时建设方只好自认倒霉,而损失大时建设方则有可能采取瞒报、故意破坏或撤资,一走了之,既给国家造成损失又不利于文物保护。

四、基本建设中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除了《文物法》之外,基本建设常用的国家法律,几无涉及文物保护内容。《城乡规划法》、《土地法》完全没有提到文物保护内容,《建筑法》仅对古建筑修复有一条规定,而对于基本建设则无任何规定。

五、惩处力度不足

基本建设造成文物损坏时,建设类相关法律中并没有处罚规定。《文物法》中有处罚规定但力度明显过低。其66条规定:“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50万元,相比文物保护成本而言,实在过低。因此出现有些建设单位不怕违法,故意破坏文物的现象。如某开发商擅自将梁思成、林徽因旧居拆除,最终也只被处罚50万。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现行文保法规体系在基本建设中存在很大缺点和不足,笔者建议,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1:健全法律体系,在《土地法》、《城乡规划法》、《建筑法》中写入文物保护相关内容。并从立项、规划设计阶段开始进行法律约束,从源头上管理。

2:将考古勘探提前到拆迁之前,甚至是土地转让之前。或将考古勘探分为初步勘探和详细勘探两部分。在土地转让前进行初探。初步认定没有大量墓葬或需原址保护的文物后,再开始规划设计。

3:设立文保基金,在每次开发建设中都提取固定比例的文保经费(如1%),然后统一进行基金管理。考古勘探及文物保护费用从基金中出,而非建设方承担。

这样一来,建设方就不再视考古勘探为“踩地雷”。古墓过多、原址保护等开发商原本害怕和反感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4:增大惩罚力度

提升《文物法》中原有处罚金额和力度,以达到震慑目的。

以上即是笔者一些认识和思考,希望能进一步从法规层面促进文物保护。笔者相信,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及文物保护的发展,相应法律法规也将愈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