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市场经济作用十篇市场经济作用十篇

市场经济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29

市场经济作用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法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从法律的角度,可以把市场经济的特征概括为:1、市场经济是主体独立的经济;2、市场经济关系是契约关系;3、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平等竞争的经济,法律是竞争的规则;4、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有正常的秩序;5、市场经济是开放式经济。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利用法律制度的调整、规范和保障,保证市场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竞争性,市场契约关系的平等性,市场经济的统一性、有序性以及开放性。只有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才能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经济活动,才能做到保护合法、制裁违法、打击犯罪,才能避免经济活动中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相反,如果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和制度,就不能形成正常的市场秩序,就不会有正常的市场关系。

古典时期的思想家,把法律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互动和联系发挥到极致的是马克斯・韦伯。他认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基于多种原因,其中形式理性化的法律不可或缺。这种法律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秩序模式,正好满足了资本主义所涉及的高度复杂的经济活动对于可预测性的要求,使得市场的参与者能够放手规划其未来。在新制度经济学里面,韦伯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们共同认为,一套具有高度可预测性的制度安排,差不多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法治,是资本主义或者市场经济得以繁盛发达的前提条件。

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相应法律制度的建立如果从16世纪后半期英国成立以从事海外贸易为主的特许公司算起,至少经历了三四百年的时期,最为成功的当属德国。在市场经济中,德国主张并实行有序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同时,在需要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必要的干预。首先,凡是市场经济能自行调节的,都应让市场去解决。例如,德国的物价水平就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劳动工资基本上也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形成的,由劳资双方自由谈判,签订劳资协定;其次,国家只是为市场的正常运作制定规则,并在市场失灵的地方进行干预。因此,德国制定了《反限制竞争法》等一系列有关法律,并建立了相应的机构,禁止垄断以及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在这种规范的游戏规则下,德国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是既经济又民主的高效率经济制度。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确立标志着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历史时期的开始。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运用法律推动改革已成为公认的手段。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与西方所走的道路不同,它是由国家从上而下地推行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缺乏作为市民和商人阶层的社会基础;不可能通过海外扩张发展自身的市场经济和进入世界市场。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向市场经济迈进只能走通过国家政权从上而下推动的有计划的社会改革之路,其中法律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方法,而且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导向作用

(一)制度导向作用。任何形态的市场经济在市场控制对资源配置基础作用这一根本特征上是无差别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系为基础的,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和全国人民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决定的。宪法将这一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系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加以规定,将在制度上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起着长期稳定的导向作用。

(二)利益导向作用。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利益互动经济,利益是人们企求满足的一种需求、愿望或期待,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人们才参与市场竞争。利益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法律以其特定的价值标准在各种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中区分正当利益和不正当利益,并把正当利益确认和宣告为法定权利,激励人们在法律的范围内尽其所能地追求正当的、合法的权益,限制和禁止人们谋求不正当的、非法的权益,以此引导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二、保障效率与公平

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大环境中运行的经济,社会环境如何直接制约以至于决定着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实践已经证明,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效无效是检验改革开放大环境的重要指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既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也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把社会保障法律化、制度化十分必要。例如,于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

垄断是指通过对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来获取高额利润的行为或状态。由于市场上没有其他厂商能与之抗衡,垄断厂商就可以独霸天下,为所欲为,不仅使其他厂商没有立足之地,更使消费者利益受损。《反垄断法》是以强制手段保护公平竞争,制止违法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于保障公平竞争,实现效率最大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法律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为了市场经济能够更好地成长,以下几方面还需要完善:首先,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进程中,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市场不规范现象还普遍存在,规范市场主体的法律制度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其次,应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的市场道德、诚信规范还没有完全建立,违反法律和市场规则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导致经济纠纷大量出现。如果不能依法公正、及时地处理这些纠纷,必将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甚至有可能造成市场经济的失败。因此,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要严格执法,并且违法必究;再次,也要规范和约束法律工作者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法治进程中,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如果法律工作者没有良好的工作素质,那么这些法律规范将是一纸空文,没有任何意义。只有法律工作者能够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使法的作用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有效体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应用文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颇鹏飞,程传阁,崔孟修.德国弗莱堡学派研究――兼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经济评论,1998.2.

市场经济作用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内涵;作用

随着经济的飞速健康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攀升,人均收入的持续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都得益于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持经济发展秩序、调节经济活动,控制与管理经理运行的有效手段,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弊端,抛开经济管理,单靠市场经济自身的净化与调节作用远远不够,故强化经济管理势在必行。

1经济管理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一)内涵阐述

经济管理,顾名思义,就是经济管理者为达到某种经济发展目标,对社会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实施一些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指挥、协调与监督活动,以推动经济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好经济管理工作要求政府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状况,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对市场经济进行适当调节与控制,以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特征分析

首先,经济管理具有不断变化的动态特征。经济管理各个要素必须基于经济发展时代需求进行动态的更变,以适应经济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其次,经济管理具有复杂性、渐进性。经济管理是一个促使市场经济由不平衡到平衡的渐进过程,它要求各个管理要素之间要巧妙优化配合,以应对经济发展动态中的各类复杂问题,管理者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与方法,提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最后,经济管理是动态性与系统性的结合体。经济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主体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经济管理效率。

2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一)调节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健康运行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除了得益于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之外,与经济管理的调节作用是分开的。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很多,其中最直接、最简单且不容忽视的作用便是调节经济活动,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工作能对市场经济发展及运行状况做系统全面的了解与掌控,并基于经济活动的动态发展进行有价值的分析,并制定出有效的调节策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市场经济自身存在一定风险,在经济发展遭遇瓶颈而无法靠自我调节突破时,这时经济管理便发挥其了调节功能,帮助其克服困难,持续健康运行。经济管理除了能调节市场经济活动之外,还能调节社会经济活动,促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进入正轨。国家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政策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经济政策,如价格调节、税收调节、信贷调节等,这些手段有效实现了对经济活动的调节。

(二)能有效克服市场经济自身存在风险

市场经济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特征能推动为企业生产经营优胜劣汰、市场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不断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但毋庸置疑,市场经济的这些特征也促使其自身发展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一些经济活动参与者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未遵守市场经济运行基本原则,将平等性、公平性等抛诸脑后,无所不用其极地谋取私利,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尔虞我诈等是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更加明显。这些经济运行弊端严重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了恢复法治、平等、有序的市场运行状况,发挥政府经济管理作用势在必行。市场经济的潜在风险,经济运行机制的弊端等亟需经济管理进行调控与规避,科学的经济管理能有效推动经济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动态,运用最实用、恰当的经济管理策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与管理,有效规避市场经济运行弊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经济管理确保政府依法行政的高效性

经济管理工作除了具有有效调节经济活动、规避市场风险等作用之外,还具有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效率的作用。政府的行政权利来源于民众,且应该服务于民众,受民众监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行使经济管理职能的过程,其实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经济管理要求政府依法行政,规范行为。首先,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职权是宪法与法律所赋予的不容轻视的权利,其由法律赋予,受法律保护。但在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外的一些行政管理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其次,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想高效行使职权,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法行政,并使其行为符合法律精神,严禁做与法律背道而驰的事情。例如,在行政执法、决策、复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依法行政。最后,政府行政部门一旦违背法律条文对当事人造成相应损失后必须给予赔偿。因此,经济管理的有效执行,可以提升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确保依法行政的高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也日趋完善,但经济运行问题却令人堪忧。此种背景下,经济管理是确保市场经济正常进行、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这需要国家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管理与调节作用,严把经济发展方向,严控经济发展状况,运用多种手段提升经济管理效率,使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市场经济作用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含义;重要性;市场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收入的大幅上升,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市场自我调节的机制,里面并没有一个中央协调的体制来指引其运作,理论上,市场将会透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达成自我组织的效果。但是因为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而且国内经济体制纷繁复杂,仅仅靠着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进行调节显然是不够的。为了不断地推进经济发展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我们需要对国内经济市场进行一系列的管理。

一、经济管理的含义

1、经济管理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

发展的客观性和不可逆转性决定了经济管理的动态发展。一是经济、科技日新月异、永不停顿地向前发展,决定了管理必须紧随跟上,以更好地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二是管理要素的变动性决定了经济管理的动态发展。在一个管理单元内,各种内、外部管理要素必定随着管理对象的状态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管理的需要。时空的变迁,决定了管理决策只能因时、因地制宜,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管理与发展的不同步决定了经济管理的动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提出问题;只有管理,才能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存在着时间差,客观上决定了管理的滞后性。管理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然产生“永久性缺陷”。

2、经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济管理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其“系统性”特征是,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能够产生几何式增长或者下降的正、负效应。各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处于最佳状态时,它能产生最大效果;而处于相互抵消甚至对抗状态时,就会造成零甚至是负数的后果。“系统性”还指一个管理单元与外部的不可分割性。任何一个管理单元的“势力范围”都是相对的,都是在动态中与比自己更大的外界系统发生紧密的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的联系。管理应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与时俱进,这是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动因。

3、经济管理是动态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经济管理的动态性,表明管理是一个在不平衡的状态下不断求得相对平衡的过程。它要求管理主体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适时地更新管理观念、转变管理方式、充实管理内容、完善甚至更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在永无止境的动态过程中不断填补着“永久性缺陷”的不足。要求在实际、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树立全面观点,处理好全局与局部、重点与一般、内部与外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的关系。经济管理的动态性与系统性如何结合?所谓动态性,即不平衡性。所谓系统性,即整体性。系统性要求平衡,而动态性则往往要打破这种平衡;系统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但如果长此以往就止步不前了,失去了生命力;动态性打破了系统的平衡,使之前进了一步,促进了新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经济管理就是在“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的无限循环中进行着提高。

二、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迎来了历史上的春天。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更是发展迅猛,国民经济收入大幅上升。经济发展过快发展之后,总是会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担心,那就是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市场经济虽然有效,它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是它的规律也需要人去发现。

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就如同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少年,需要有效的引导与扶持,因此也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需要对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火车的匀速前进需要火车头的指引,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进行管理,有步骤有条理的发展经济。其次,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也决定了需要对经济进行管理,我国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在法治建设与人力资源分配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人在少年的时候,如果没有了有效的指引就难免会迷失方向,对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正是如此。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当前国情也决定了需要有效的经济管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相应的管理机构来制约与规范,经济管理很好的弥补了这一需求。

三、经济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收入大幅度上升,除了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控与广大群众离不开关系之外,还与经济管理工作的调控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国家政策的辅助经济之外,对经济发展的动态进行不断调整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管理。其不仅能够对我国的经济活动中的动态发展工作,做出最为合理的分析,还能更好的调节国民经济社会活动,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管理步入正轨,减少了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脱轨”情况的发生。

2、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使得我国的经济步入了正轨,还科学合理的改变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市场经济机制构建不健全的情况发生,这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不仅使得市场经济在发展部能更好的分析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还使得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科学应用,不仅使得我国的各个行业的经济管理者能够更好的规避市场中的风险,还能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经济的动态变化,从而在本质上彻底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前进的步伐越来越快,经济管理在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好地维护整个世界的经济稳定和商品交易活动的公平性,维护正常的、和谐的国际贸易交往秩序,就需要工商管理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全球化的工商管理机构来对国际贸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加以解决或是协调。只有国家把控好经济发展的良好方向,各经济组织、单位和个人有效地执行与调节,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向着和谐、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程三红.论如何开展工程经济管理工作[J].中国房地产业,2011,(02).

[2]姚承晔.浅谈工程经济的价值集成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1,(13).

[3]刘大勇.工程经济报价及其发展趋势[J].西铁科技,2005,(02).

[4]姬光玉.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J].价值工程,2011,(13).

[5]翁茂军.浅谈如何开展工程经济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1,(12).

市场经济作用篇4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发展经济法经济秩序

   国家从经济发展出发,通过经济法调节、控制和管理在公共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经济法是经济范围内的法律规范,经济自由因此变得更加普遍和公共化。经济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自由和平发展,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稳定繁荣进步。经济法不仅重视经济自由,还使得政府干预行为更合乎法律,也更合乎理性。经济法用强制有效的法律来调节复杂多变、关系交错的市场经济。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法的作用总述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始用经济法引导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计划经济和经济法相生相长。就我们所知,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刑法和民法,但是它们一直到现代社会还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计划经济和经济法相生相长的观点也是无稽之谈。但是,中国在修改宪法时提出加大对经济制定法律的力度,是不是就代表经济法是有效的,而且还可以为经济法注入强劲的动力呢。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如果经济法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市场经济不需要经济法,不管制定什么样的法律,也不管经济法的源头在哪里,经济法都不需要存在。当然,这个假设也是不存在的,是荒谬的。从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经济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都十分紧密。

   最初的市场经济由看不见的手来支配,也就是依靠自由市场自身的调节。这种方式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后来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看不见的手日益显现出其缺陷,它已经无法解决市场经济的重重矛盾和冲突,更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家开始对市场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经济法随之产生。国家利用经济法使得市场经济摆脱了盲目的自由性,解决了自由市场解决的问题,促进法律和经济以及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完善了市场经济。总之,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经济法利用政府的调节和控制等强制手段来克服市场经济的种种问题,而经济法正是政府利用法律来调节和控制经济的唯一方法。

   二、经济法有利于正常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

   (一)经济法保证正常高效的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关键因素。正常而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市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如何建立正常有效的市场经济秩序,经济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活动秩序,都需要法律法规作为依撑,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建立秩序。因此,市场经济秩序也离不开法律的指导。法律法规在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方面扮演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保证市场经济的秩序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不违背法律的规定。经济法保证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这是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一个重要作用。不同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达到最高最优的利益,只是市场经济的关键要素和内在特点。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不是很形象,它的内在特点要求利用载体确定和阐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经济法作为一个有效的载体,体现了市场经济追求最优利益的内在特点。

   (二)经济法保障及时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经济秩序的建设方面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市场经济的秩序影响着经济体制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最后的实施成果。因此,不仅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需要使得这一秩序更加及时,而且更加有序。经济法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秩序及时地追随市场的变化情况,正确地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从而在及时和有序的范畴内建立市场经济的秩序。所以,我们需要给予市场经济的秩序以极大的关注,发挥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利影响,建设有效而及时的市场经济的秩序。

   三、经济法有利于规范约束和调节市场经济活动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制造方产生的社会收益可以利用协议、约定、合同等经济活动,转化成为自己拥有的个人收益。在这一过程中,为了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常常会发生一些过于激烈的经济活动,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而且违反了经济法。因此,经济法对于经济活动的规范化起着关键的作用。除此之外,经济法还发挥着约束经济活动的作用。经济法需要和民法、商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利用各自的约束作用,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开展经济活动。最后,将社会利益转变为最优的个人利益。在保障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经济法在这个过程里发挥调节的作用,使得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合理有效的进行。

   四、经济法有利于约束市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角色

   最初制定经济法的目的是规范一切经济活动,约束一切经济行为。而经济法的实施主体由政府承担,政府通过经济法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和调节,从而使其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在经济法的制定和执行过程里,政府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政府虽然是经济法的主要承担者,管理市场经济,不过经济法却能够确保政府在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市场经济的调节和管理。在制定经济法的时候,明确指出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有效地规范了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角色,给予政府法律的支撑。

   不管是经济法的制定者还是实施者,都不是仅仅以追求真实、善良等作为目标,而是规范和约束。在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最明显的问题是对政府的规范化不高,约束力也不够。另外,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调节权力太多,制定了许多强制性的规定,使得经济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都远远高于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法律法规的数量。因此,比起其他行政法规,经济法更加具体地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进行规定,使得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角色更加明确和清晰。

   五、经济法有利于为市场经济营造公平的环境

   政府应该给市场经济营造公平的环境去进行竞争,使得每个市场主体都能够以相同的条件参加经济竞争活动。政府通过经济法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平等性,对每个市场主体都进行相同的法律保护,不偏不倚,也不区别对待。经济法用法律来维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并且还能弥补其他法律在市场竞争中的缺陷。经济法不只是保护市场经济中的个体利益,还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两者不偏废其一。经济法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比如关于消费者的权益,或者产品反倾销等法律,保护所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证经营者履行应有的法律义务,惩罚一切不正当的垄断经济行为和经济竞争活动。经济法以社会的利益为根本目的,保护每个个体的利益,试图营造公平、平等而自由的经济竞争体制,保证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经济法有利于建立合理高效的金融市场

   金融活动可以把每个经济环节紧扣在一起,市场经济离不开金融。市场经济需要法律,那么金融也需要法律。所以金融法律是经济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一个国家内部,金融在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稳定和健全的金融对市场经济快速高效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金融法律,促进完善的金融市场,进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金融危机一旦爆发,便对市场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其影响深远,对全球各个国家都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在金融危机狂卷之际,许多金融机构都把经济损失转移到人们身上。这些部合理的做法严重扰乱了金融市场,也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所以,政府的调节是必要的。政府通过经济法建立合理高校的金融市场,使得各种金融活动更加快速而正确地进行,保证合理合法的金融行为,防止一切不合理的金融行为,使得所有利益者都受到法律的保障。

   七、经济法有利于保护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

   通常来说,经济法发挥效用的条件是市场经济的紊乱。在出现经济问题时,经济法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通过法律调节和控制市场竞争,保证市场经济的自由,进而提高市场经济的效率。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不是撇开经济法不谈,也不是违背经济法的规定无拘无束的发展,而是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最大限度地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经济法不是阻碍市场经济的自由,而是为其提供法律的保障,限制非法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需要把握好力度,否则就会过与不及,使得经济法失去应有的效果。经济法不仅指明政府调节和控制经济的角色,还对其角色进行了一定的限定和约束,防止不合理的干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说就起到了维护市场经济自由的作用。

   八、经济法有利于合理分配不同的经济利益

   法律包括权利和义务,两者存在于各个环节和各个部门。权利和义务对经济利益发挥重要的作用,经济法对权利和义务进行法律规定,并且对经济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经济法对各种经济活动的从事要求进行法律的严格规定,使得满足要求的人才能够从事这项活动。因此,经济法能够赋予个体使用经济资源的机会。而且经济法还根据各种阶层和产业的收益进行分配,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有所体现。经济法能够做到公平、合理的分配,它按照各种对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每个利益都能够均衡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九、经济法有利于市场经济主体的信息互动

   经济主体需要事先估计所做出行为的结果,如果比其他行为获得的利益更大,就会增加选择这种行为的几率。科学而合理的经济决策需要结合各种条件,了解一切与该经济活动有关的经济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最合理的经济决策。经济法对人们的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的规定,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可以做的内容和方法,以及不应该做的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经济法传递经济行为的相关信息。人们通过经济法,决定经济行为的方向,使得人们知道如何去做。

市场经济作用篇5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经济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要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宏观经济的管理正是这种模式,它能很好地带动我国目前这种滞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在现代是很受欢迎的。

1.市场经济缺陷需要宏观经济管理进行弥补

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对市场造成各种的影响:供不应求、垄断现象不断发生、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等。这种情况都需要利用宏观经济管理进行改变,从而使我国市场经济得到更好地发展。

2.我国的国情需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

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虽然在做不断的完善,但是顺应现在的国情是很困难的,然而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对于这种国情的发展很有帮助,为了使我国市场经济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使用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从而使我国的经济跟上时代的潮流,同时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做好铺垫。

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主要特征及所受影响

政府的介入和以工业为主采用投资的方式进行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所要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在我国正在以飞速向前跑的同时,其他国家不仅已经具备了这些技能,还能很好地使用,所以在设定经济管理模式的时候既要符合我国的国情,还要以其他国家优秀的管理模式作为参考,做到取长补短,从而制定真正属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就是很出色的一种模式,结合其他国家的案例和我国国情对宏观经济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对于投资模式的进行要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要求作出投资,面对不同的市场进行不同的实际操作,比如:在美国GDp的提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消费达到一定的水平,投资的提升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在中国却恰恰相反,投资占主要的地位。对于这种不同点,更加要重视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管理,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投资模式使我国的GDp有所提升,从而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社会大生产背景下的的必然趋势

(1)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每个经济管理部门之间都有很严密的联系和竞争关系,同时在商品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对于每个单位之间更是要求严格,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进行必须采取按劳分配的处理方式,只是根据现在市场经济所发展的趋势,是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要利用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要求各种经济都要根据宏观经济模式进行管理,从而使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比如:在煤炭产业,根据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五大产业的经济发展都是以煤炭为基础进行发展的,所以如果煤炭市场出现问题,五大产业也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宏观经济的管理对于公平的分配是很有帮助,真正做到了按劳分配。

(2)社会化大生产主要是根据政府的指挥进行发展的,但是在进行大生产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政府懈怠的现象,从而使整个社会生产没有办法正常的进行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就要有一种相应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使我国的经济有更好的发展,例如: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进行盲目的生产,出现生产过剩的情况,对我国煤炭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宏观经济的管理模式能对其起到很好的作用,使我国经济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2.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可以非常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制定是很重要的,近几年我国不断改变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地参与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私企的数量不断增加,国家正在加强国企的建设,使政府对各种企业进行相应的管理,从而使我国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为突出。

3.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能够调节市场的缺陷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中,对于社会资源的管理最为困难,市场的资源之间都会有一种竞争的关系,根据宏观经济的管理能使这些因为竞争关系而出现的垄断现象不再成为社会的主流,同时还能使我国经济在良性状态下更好地发展。

四、结语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宏观经济的管理在整个企业市场经济中占着主导的地位,是一种根据中国国情所设计的管理模式,这种经济管理方式在现代社会很受欢迎,它的出现使我国企业市场经济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还解决了很多市场上经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宏观经济管理能更好的解决市场调节方面的问题,所以,为了我国企业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对宏观经济管理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市场经济作用篇6

1.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以市场机制为经济运行方式,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将资源配置到效益高或边际产出相对较大的部门或领域。市场机制这种客观作用常被形象地比喻为“无形之手”或“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是市场经济规律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要求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充分发挥作用。资源的配置与重新配置,是以市场信号为导向,以市场竞争为动力,以要素流动为条件的。市场机制通过经济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更好的环节中去。效率优先是价值规律竞争机制的必然结果,效率意味着生存发展的机会。市场机制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引导资源由低效益向高效益、由供给过剩向供给不足的部门或领域流动。同时,自由竞争和利益驱动形成了对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促使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益。因而,由市场配置资源能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提高效率和效益。

2.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就是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现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就动力机制而言,各经济主体之间彼此独立,产权关系明晰,各自投入产出的差异表现为收益高低,激励各类经济主体改进效率和优化要素配置,把利己性的私人行为有效转化为利他性的社会贡献;就供求机制而言,商品生产要素的交换和流动必须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以价格为基点,而价格受价值规律的支配,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就竞争机制而言,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换中都遵循平等竞争的原则,竞争是市场的一种自然选择,起着优胜劣汰的作用。

3.价格机制是灵敏的信息传导机制。高效率的资源配置离不开灵敏的信息。以市场供求与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市场信息,灵敏度高、传播快,有利于合理地配置资源。任何经济决策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大量分散独立存在的,如何收集整理并处理这些自然状态的信息,使之变成有用的决策依据,就成为资源配置的关键。市场经济利用价格机制传递信息便捷而有效。价格机制不仅具有配置资源的作用,还具有信息传递功能。价格的形成和波动,使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得以交流和传播。市场利用价格机制,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特点,可以有效地把分散的、不断增长的信息以专业分工的方式协调起来,并加以综合处理,使之转变成保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转的剂。增强市场透明度,可提高市场信息质量,有助于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造成市场机制失效的因素

市场机制效率的发挥,需要充分竞争。充分竞争的市场是以供求双方信息对称为前提的,但现实中,供求双方的信息通常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以及外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会使生产者无法选择最优的资源并根据消费者偏好满足市场需求。不对称的信息还会导致市场上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的现象,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这样,市场的一般均衡就难以实现,资源也就无法实现优化配置。市场机制单纯依靠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自发地对经济进行调节,难免会出现盲目性、滞后性甚至破坏性。市场供求和价格只代表短期信号,企业根据市场信号和自身的利益从事各种营销活动,难免有行为短期化的特点。微观经济主体对于那些投资规模巨大,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和预期利润不确定的项目难有兴趣和投资意愿,其行为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经常是不一致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宏观经济失衡是市场经济的固有缺陷。市场的功能缺陷和市场失灵是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即市场在某些领域不能或不宜发挥作用,主要表现在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等方面。市场难以解决企业根据自身利益决定的行为对他人或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即外部性问题,难以解决企业囿于自身利益很难有效提供无利可图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难以解决由于竞争所产生的垄断破坏市场机制、影响效率提高和阻碍资源优化配置问题;难以解决市场机制在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方面无能为力的问题,可能会造成大量失业和恶性通货膨胀等等。因而,市场经济中市场不是万能的。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国家,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难免会出现市场失灵。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是市场机制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客观上需要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加以矫正或弥补。

三、政府干预必须以市场规律为基础

1.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依据。市场失灵削弱了市场机制的功效,单纯依靠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从总体上说难以自发地管理好整个经济体系的综合平衡,难以解决长远发展战略问题。为弥补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现代市场经济是有调节和有干预的市场经济,政府调节在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绝不是盲目放任市场,也绝不是政府不干预市场。即使市场机制有效地发挥作用,其所产生的波动和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仍然需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不是根本对立的,不但不会阻碍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反而有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更好发挥。

2.政府干预应防止政府失灵。政府干预也非万能,如果政府不尊重市场规律,不能有效承担相应责任,那么在市场失灵的同时,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性。政府失灵一方面表现为政府的无效干预,即政府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足或方式不当,不能够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例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力,缺乏保护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对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投资不足,政策工具选择失当,不能正确运用行政性手段等;另一方面则表现为政府的过度干预,即政府干预的范围和力度超过了弥补市场失灵和维持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合理需要,或干预的路径不对、方式失当,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公共设施过度超前,以及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因此,如果政府不尊重市场规律,不能有效地承担或履行干预责任,那么在存在市场失灵的同时,还会出现政府失灵,从而导致更大的资源浪费。

3.科学定位市场与政府分工。凡是市场能办好的事就由市场去办,政府干预只能在市场不能起作用的领域进行,以维护市场的基础性地位,保证市场竞争的正常进行,而不是过多干扰市场运行,或参与市场竞争甚至代替市场,妨碍市场机制运作。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有其缺陷和失灵的可能性,应合理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让该归政府的归政府,该归市场的归市场。二者既要分工合理,又要相互协调,目的是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这就要求既要利用市场的竞争机制提高效率,又要靠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将公平与效率统一起来;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寻求最佳结合点,努力使政府干预在匡正和弥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自身失灵。因此,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内在缺陷,为了减少市场机制的这些缺陷对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和干预,从宏观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结构、速度、效果等基本因素进行综合平衡。调节的内容不仅仅是总供求的平衡,更重要的在于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和国际经济关系的全面协调等。

四、更好发挥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作用

1.以预调微调来提高干预水平。要积极把握和运用市场规律,主动矫正市场失灵和缺陷,实施事先预防性调节,在经济尚未全面过热、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尚未发生之前就进行预调、微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可能造成的冲击,大大降低宏观调控的成本。这种调节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干预,对市场经济运行矛盾分析判断越准确,对市场规律认识越深刻,宏观调控的着力点和力度的掌握就会越符合实际。政府预见性干预,需要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调控手段,通过合理制定发展规划,利用规划之手顺应市场、增进市场,形成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实施科技创新和开发应用政策,完善产业政策等手段,来引导和规范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2.以市场对政府职能准确定位。要完善市场经济调控体系,政府要彻底转变职能,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从权力型政府转变为责任型政府,由神秘政府转变为阳光政府,由随意政府转变为诚信政府,由主要依靠政策手段治理的政府转变为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治理的政府,也就是由“人治”转向“法治”。政府应当是行使有限权力、承担有限责任的服务型政府,“只掌舵而不划桨”。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凡是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项目,就要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税、金融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政府要把应管的事管好,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大量的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中间领域,则交由中介组织或非政府组织来承担。

3.以法制对市场加以根本保障。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制约束包括产权界定和保护,合同和法律的执行,公平裁判,维护市场竞争。如果没有法制作为保障,产权从根本上说是不安全的,企业不可能真正独立自主,市场不可能形成竞争环境并高效运作。要通过法律制度界定产权、保护产权,完善产权制度。产权边界越清楚,主体越明确,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就越统一,激励约束作用越强。法制还可增强政府干预的权威性,约束政府对市场的随意干预。法制化要求政府干预,在方式上应提高效能,在实现形式上体现市场化趋势,如借助或通过合同签订、经营授权、财政资助等手段和途径来实现。政府尽可能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而是通过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调节、规范企业经营活动,使所有经营活动都按照系统的法规体系进行。

4.以政策对市场进行积极干预。政府通过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市场失灵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看得见的手,政府不仅可以借助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直接影响微观经济活动,而且可以通过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如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物价稳定;通过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节和就业政策,促进充分就业;通过贸易政策对国际收支进行宏观调节,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经济逆向调节,消除经济运行出现的波动,促进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等。应鼓励政策选择、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社会参与,实施富于弹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以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经济作用篇7

关键词:经济环境;全球化;工商管理;经济体制

1引言

通过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在全球各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几个关键因素。这几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国家的法律,当地政府的经济战略政策,各个时段的国际经济发展局势以及国际政治局势等等。而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在近年来得到迅猛的发展,正是因为把握住了这几点关键的经济发展动力。但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并且保持迅速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在国际市场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工商管理正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工商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职能

2.1工商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工商管理这一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机制其雏形都伴随着经济行为而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在最开始的时候,因为维护政权的需要,统治阶级会以各种形式对国民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的管控,这种管控行为事实上就是工商管理的雏形。只是这种雏形并未形成一个严谨而稳定的体制,因而起到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就我国而言,封建时期有关于盐铁市场的严格管控,并且在一些闭关锁国的时期对于远洋贸易也有着严格的限制,这些都是一种工商管理的手段。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对于国家的商业发展表示出了相当程度的重视,与此同时,对于国家的商业管理也开始变得现代化和科学化。工商管理作为国家的一种经济宏观调控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2.2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

工商管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规范过程中主要体现出了以下几种职能。首先,是工商管理能够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在起步阶段就与世界其他经济大国有着比较大的差距。这导致我国的市场经济局势迫切地需要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体系来对其进行完善与改进。工商管理就可以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发挥出这样一个基本职能。工商管理体系的建立,可以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发展进行一个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进而对各行各业的经济行为达成监督的效果,同时还能对所有要进入市场的主体进行严格的审核以保证市场经济环境的健康。工商管理的第二个基本职能是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家规划中搭建起一个桥梁。具体来说,我国工商管理体系在发挥职能时是以工商管理部门的形式进行的,而这些部门可以细化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使得社会生活与市场经济的沟通能够通过这些工商管理部门来得以实现。工商管理可以为各个企业提供一个正确和有前景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它的第三个基本职能。工商管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成长的各个企业,这些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固有的变幻莫测难以预料的局势起伏中往往难以找准自身前进的方向。而工商管理系统可以给这些企业提供一个稳定有回报的发展方向,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能够支持更多企业的健康发展。

3市场经济环境下工商管理的作用

由于上文所述的工商管理所具备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工商管理体系在市场环境下所具备的作用非常广泛。以下分几个方向和角度来分别进行研究与探讨。

3.1工商管理能够对经济发展方向进行引导

工商管理体系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能够起到的第一个作用,是根据其基本职能来达成的,也就是通过其对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进行引导的这一职能来发挥一种市场经济环境下整个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能力。我国的社会体制是社会主义,和世界大多数经济体都不同,因此我国的经济制度也与那些资本国家的经济体制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在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环境变幻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而这种国家宏观调控手段正是我国的工商管理手段之一。通过国际的工商管理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再加上市场的自我调节,这两方面的调整能力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有着别的国家不具备的稳定性优势。而这个优势,就是工商管理通过对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整体经济发展方向的引导来实现的。

3.2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秩序的维护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有着其固有的缺陷。这种缺陷导致了资本主义国家时常爆发经济危机。导致这一缺陷的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环境完全靠市场自身调节,国家并不作任何干预和调节。而我国有着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中,国家可以运用工商管理手段来对市场的无序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在经济危机即将爆发的时候将损失消弭于无形之中。历史已经证明了我国特有的经济体制在工商管理的帮助下能够成功避免严重的经济危机风暴。这种维持经济发展秩序,消除市场无序患的功能就是工商管理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中起到的第二大作用。

4结语

作为一种比较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工商管理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和增幅作用。本文将主要从工商管理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所能发挥出的作用入手,对工商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讨与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叶莎.分析新时代下工商管理的职能所在[J].商场现代化,2017(6).

[2]陈丽芬.基于服务视角的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市场经济作用篇8

关键词:工商管理特点;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发展。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有利于工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工商管理工作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国家及相关地方政府开始逐渐加强对城市化和新农村的建设,加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步伐,并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以点带面的思想推广。在工商管理体系特点的促进作用下,工商管理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又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逐渐显现出众多问题,导致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不少阻碍和限制,减缓了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国目前正在有序的、科学合理的推行工商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强对工商管理体系的建设的重视力度,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说,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得不加快,企业发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委托关系不够清晰。企业中的委托关系导致企业出现了管理阶层沉迷于追求利益而忽视专业的态度,由于企业管理受委托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与企业的投资股东之间就容易因利益而引发争端,企业管理者与企业的投资股东会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自身利益而产生矛盾。企业中的经营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领导主干力量,职业第一阶层的管理,企业一线管理人员,他们会利用自身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舞弊、不作为等行为来获取自身的最大利用,使得企业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减退,闲暇时间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的工商管理环节出现了许多问题,不仅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也严重影响了利益相关者的相关权益受到损害。二是企业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突然发生的危机应变处理能力较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也在不断的对外进行开放,采用开放式工商管理体系,经济体系逐渐朝着开放化、自由信息化方向发展,这样就会给发展速度较快的企业及经营管理中的佼佼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降低企业在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能够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开始对产品的生产经营量不断减少,以适应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维持产品的生产供应量。同时对产品的质量重视力度逐渐被削弱,开始采用大规模的产品生产来增加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只顾着大量生产产品和忽略了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的检查,导致生产的产品质量明显下降,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帮助企业增加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抵抗力的提高,相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起到了反作用,这样严重影响和损坏了当代消费者与企业合作客户的合法权益,没有遵守消费者权益,严重破坏了企业市场经营准则,同时也会破坏企业多年来的诚实守信的形象,对企业的口碑带来的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企业经营发展中人才流动过于频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物质的需求与要求越来越高,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今天,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个人发展以及心理等诸多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企业经营发展中一系列较为混乱的管理制度,企业员工职责分工的不明确,以及对人才的薪资酬劳的重视力度不够等问题,导致了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性非常大。企业人员的流动性加大,对企业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经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产生了严重阻碍,同时也不利于企业的持续性生产经营发展,给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带来了众多影响,另外,还有诸多问题的存在。企业作为带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有效解决当前企业发展中的管理问题是目前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市场经营中应该属于引路者,而不是领导者。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重要,同样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不作为政府属于权利和职责的结合体,在使用权利时一定要在履行职责的基础上进行。由于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始逐渐向其他部门及人民群众身上转移,以至于发生问题时政府便推卸责任,不承认,不解决,政府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而导致政府的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减弱。2.政府的作为偏离事实的根本政府应该以人民的利益出发,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实时关注群众的言行举止,体会群众的感受,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为人民群众服务。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政府的态度过于乐观,并没有这对目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前面有效的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导致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某些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的问题行为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三、基于工商管理视角的相关对策通过对目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情况下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初步研究后,能够发现,工商管理特点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工商管理体体系的建设以及工商管理特点的充分发挥在解决问题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对于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政府与企业来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与政府的地位与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当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中要从工商管理的角度来进行处理,这对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有效发挥工商管理特点的作用,从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杜绝企业的委托出现混乱的现象。要将企业信息的发展状态让企业员工尽心的了解,从而有效解决由于企业委托关系而出现的问题,适当的利用企业工商管理从而建立企业财务部、设计部以及风险部的管理,使企业第三方对企业的发展信息以及发展状态有所了解,促进企业委托关系双方关系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其他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运行有全面的了解。增强企业风险控制。通过建立以战略经营为目标,以财务管理、审计管理为企业发展中心,以生产经营、运营、开发管理为企业价值体系的企业管理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存货积压、生产成本增加、企业运行效率低下、缺乏健康科学的管理体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方式,加强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保证企业的资金链正常稳定运行,增强企业抵抗的风险的能力,从而促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人力资源是建立企业价值运行体系的重要工商管理资源,企业应当熟练的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要素,从职工关系、职工薪酬等发面为员工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优化企业的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与了解,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为员工建立发言渠道,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而言,应当加强政府与人民的交流协作,建立和谐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工商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实行的工商管理体制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与影响,已经难以跟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使得工商管理制度难以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情况下加强对工商管理的完善,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工商管理的实际措施进行研究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日渐完善,对工商管理理解的进一步加深,在市场经济发展多元化的情景下,必须要加大对工商管理的完善,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特点从而有效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解决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桌政.浅谈工商管理的特点及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11(21):425.

[2]欧水开.关于工商管理的特点及对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46(24):211.

[3]曹玉敏.论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6,37(23):63-64.

市场经济作用篇9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国家管理,而国家管理必须依法进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而行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加强行政法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还从八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和方式。

    一、行政法对市场经济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经济离不开行政管理

    首先,国家具有经济管理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无论任何时期、任何社会、任何经济模式,必然具有经济职能。只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国家经济管理目的和管理方式不同罢了。二战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市场的高度社会化,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进行全面、经常的干预,国家经济职能随之加强,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行政管理绝对化。其次,市场经济需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市场经济虽然在提高经济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优化配置资源、奠定微观经济基础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不能自动地满足人民所有的需要。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滞后性、盲目性、短期性和微观性。这些缺陷需要政府通过紧急措施来弥补。国家经济调控所具有的超前性、计划性、长远性和宏观性正好弥补了市场的不足。我们应坚持的原则是:经济发展尽可能地依靠市场解决,国家干预尽可能在必要时进行。只有实现两者有效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从而合理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二)行政本身具有法律性

    国家作为经济管理者,是通过各个具体的政府职能机构来行使其权力的,而行政权是法定权力,是国家意志的法律体现,并以法律来保障执行。根据孟德斯鸿的三权分立思想:“行政者,立于法律之下,除民事、刑事及监察外,为国家一切目的,而为之作用也。”统治阶级建立国家政权后,必然要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以维护其统治秩序,于是将其意志制定为法律,然后以法律授权行政机关来执行法律,同时用法律来限制行政权的行使。现代行政管理首先是一种法律管理。所谓法制,主要是针对国家行政机关而言,它要求一切行政都要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程序、方式等进行。“依法行政”是行政法的原则和核心,也是对国家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

    (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法律为边界的法理型经济,它包含了众多的法律内涵。第一,市场经济是一种权利经济,市场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经济活动,而人民的权利必须由法律来赋予,同时以法律来保证其权利的实现。国家机关,非根据法律,不得限制人民的权利或课以义务。行政应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保障人民的权利及财产。第二,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地位是平等的,相互间的经济关系表现为各种合同关系,而这种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法律关系,需要有法律来确认其效力,并依法律来保证其实现。国家机关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并非领导和服从关系,而是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现代横向式的行政管理,也必然使得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行政合同得以大力推广。第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要求市场主体在一个公平、合理、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中,按照诚实信用的原则,自由地进行竞争。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都会破坏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和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必须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来规范市场秩序。这样,既可以保障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又可以加强竞争领域内的执法活动。第四,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无国界经济”。随着国际分工与协作的日益加强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各国经济形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局面,纯粹的民族经济已不复存在。跨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的经济运行规则必须与国际法律规范相一致。国际贸易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法律为纽带的经济交往。可以说,法律就是商品经济的客观反映。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形成法律。”行政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行政法作为“活动的宪法”,调整着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领域。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的进行,行政事务不断增多,经济行政迅速加强,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四)市场经济与行政法密切相关

马克思主义认为:法与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决定着法,另一方面法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作为特定的行政法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同样如此。首先,市场经济决定了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变化和内容。产生在法制思想基础之上的行政法,同样有其深刻的经济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工商业者迫切需要摆脱专制统治者和官吏的束缚,限制行政权的滥用,自由发展商品经济,行政法因而产生。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必然会使统治阶级的意志、人民相互间的关系、社会的经济活动方式等发生相应变化,从而最终导致反映这些内容的法也发生相应变化。其次,行政法是对市场运行实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有利手段。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它的运行需要国家予以调节,而市场经济的本质和特征则要求这种调节是间接的、适度的,是宏观的、必要的,因此,行政法是最佳途径。但是,如果行政法消极地或被动地调整社会关系,就会阻碍市场的发展。 

二、加强行政法制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行政法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在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行政体制和政府经济管理存在种种弊端。其主要表现有:第一,行政部门林立、机关臃肿、层次众多、程度繁杂、官僚主义严重。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与商品的高效率发展格格不人。第二,政府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经济管理,领导意志和行政命令具有最高权威,直接决定各种经济活动,排斥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压制了企业、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经济日益失去活力。第三,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借助手中的权力以履行政府职能的形式对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运行进行操纵、封锁,形成行政垄断,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不良现象,关键在于行政系统缺乏行政法的有效约束,致使行政权力自我膨胀。因此,加强行政法制已势在必行。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的经济模式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行政系统。“如果行政系统维持原状或跟不上步伐,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调控不力。”②这对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提供了动力。首先,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社会经济关系、经济结构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必然促使法也跟着发生变化而调整新型的社会关系。传统的行政法已经不符合现存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其次,市场经济扩展了行政法的功能,以往行政法囿于政治领域,经济行政以实现国家政治职能为目的,经济成为行政的附属物。经济体制改革使行政法突破了这个范围,使行政法在经济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且,原先作为行政法的一部分经济法已经渐渐地独立出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再次,市场经济推动人们的行政法律观念日益加深。传统观念比较重视刑法和民法的作用,而忽视行政法的存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作用的加强,国家和公民开始认识到行政法的重要性,从而逐步树立起行政法律观念和经济法律观念。

(二)行政法是实现市场经济法制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依靠价值规律和市场进行自发调节,客观上要求我们不能直接地、任意地、过细地干预它。因此,国家对经济的行政管理必须从传统的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从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纵向管理走向横向管理。实现这一转化的途径就是通过法律手段,而行政法则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行政企职责分开以后,企业、个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微观经济活动受民法、经济法调整,不受行政直接干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则必须受行政法调整。可以说,行政法是将政府、市场、企业、个人联系起来的结合点。即以行政法为中介,将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定为行政法律规范,然后以行政法律规范去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这样,既可以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又能保证不损害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

(三)行政法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手段

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手段主要有三种: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但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国家经济管理主要依据行政法律手段来进行。首先,行政主体用行政手段组织、管理经济的过程就是依法行政的过程,它必须按照法律的授权,并受法律约束。其次,由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间接的、宏观的、高层次的,因此政府必须采用行政法律手段,而不能依据民法、经济法去直接规范市场主体的微观经济活动。再次,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时,一方面,政府本身必须依行政法进行各种活动。另一方面,政府的经济决策往往通过立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其中许多便表现为行政法律规范。总之,由于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一种行政管理,所以行政法注定要起主要作用。

三、行政法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行政法对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总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国家行政来说,依法对市场经济进行管理,以实现国家的经济目的;依法限制行政权的任意行使,以保护市场主体的自由和权利;依法对国家行政进行监督,对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进行救济以保障企业、个人财产、权益不受侵害。其二,对市场经济来说,促进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成长。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调整内部行政关系,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内部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履行对社会的管理职责而对自身进行组织、管理和调节的活动,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利益,与外部行政相辅相成。传统的国家行政由于缺乏行政法的有效规范,致使内部行政比较混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因此,内部行政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的组成、管理及其法律地位,精简机构和人员,克服行政部门层次不清、职权交叉不明、官僚主义严重的弊端,提高了行政质量和行政效率,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配套的行政系统。

(二)赋予行政机关充分的、适度的经济管理职权

明确行政机关应负的经济管理职责。从而使各经济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履行经济管理职能,以实现国家经济管理目标,保证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通过行政法,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经济管理模式,使各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树立市场经济法律观念,真正做到行政为人民服务,为市场服务,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

(三)限制行政权力,使市场经济摆脱行政束缚

行政法赋予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同时,必须制约政府权力的自由行使。行政法明确规定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具有哪些权力,应当承担哪些义务,控制政府权力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杜绝行政乱加干预经济的现象发生,避免行政权力泛滥成灾。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法制社会,在这里,任何社会主体的行为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法制现代化所包含的自由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国家服从法制原则,要求国家行政同样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受法律制约。

(四)行政法明确规定了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

时的步骤、形式和时限,确定了行政权力行使的内容、方法和程序,从而保证政府合理地行使职权马克思说过,程序是“法律的生命形式,从而也是法律的内在生命”。行政程序法在市场行政管理过程中一方面体现了行政管理民主化,树立了行政威信,消除了企业、个人对行政机关的疑虑;另一方面避免了市场行政决策的混乱现象,减少了行政违法行为,有利于市场主体对行政执法活动进行监督。

(五)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利益,保证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益不受行政侵害,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行政法规定了严格的行政执法活动监督、行政责任和行政赔偿制度。只有规定行政执法活动监督,才能制约行政权的滥用,及时发现和检举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只有规定明确的行政责任,才能使行政主体对其违法行为承担法律后果,从而增强其责任感;只有规定行政赔偿制度,才能使行政相对人因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而造成的财产上的实际损害获得最终救济。

(六)国家通过行政法授权有关行政主体对行政争议进行调解、裁决、仲裁和复议,并明确规定了行政司法权行使的原则、范围和程序

行政主体在国家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同市场主体发生某些争议。同时,某些民事纠纷、经济纠纷也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用行政司法手段实行国家经济管理任务,是发挥市场的必然要求。首先,行政司法有助于更加迅速地解决各种争端,以便于市场主体尽快地恢复自己的权益,投人到激烈的竞争中去。其次,行政司法有助于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从而成为政府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的基本形式。再次,行政司法有助于打击行政违法行为,有效地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免遭非法侵害。

为了保证行政司法的办案质量,行政法赋予市场主体以行政诉讼权,真正做到民可以告官。通过人民法院这样“一个能够迫使人们遵守法权规范的机构”,对政府依法行政实施司法监督,对行政侵权行为予以司法追究,从而切实保障企业、个人和其它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

(七)规范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自由、安全、公平的经济竞争环境,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发展

第一,在市场主体管理方面,严厉打击和取缔各种违法经营,任何人未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许可不准私自经营。第二,在市场客体管理方面明确规定市场客体的范围,整顿流通秩序。第三,在市场行为管理方面,禁止不正当竟争和垄断,保证产品质量,对违法者坚决予以行政处罚。第四,在市场监督方面,加强行政对市场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第五,在市场纠纷的处理方面,迅速地、合法地解决各种经济争议、行政争议,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作用篇10

关键词:农产品市场化;农业经济;发展作用;探析

0引言

在以往的经济发展中,我国并不注重农业的发展,使得以往的农业经济发展比较局限。而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则不同于以往的发展,随着各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开始市场化,具有的商品属性开始体现出来,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展,获取的利润具有客观性,所以当前农产品的市场化推到着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就此,本文对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探析进行以下几点讲解。

1农产品市场化的基本内容

1.1农产品市场化的基本构造

就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产品市场化最基本的构造过程主要便包括三个过程:一是农投产品入市场化的过程;二是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市场化的过程,三是农产品销售市场化的过程[1]。虽然此三个过程的实际操作不同,但每个过程都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是可以同步进行的,并且此三个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生产经营的开放化以及对市场的融入两个流程。

1.2农产品市场化的流程

1.2.1生产经营的开放化生产经营的开放化流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应使农产品的价格能够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动而变动。而以往的农产品价格往往与我国的相关政府有着较大的关系,不利于农产品的生产利益化。所以,当前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应需由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以及供给两方进行制定,但制定的价格应在两方处于对等的状态进行相关制定,逐渐将插足制定农产品价格的相关政府部门去除,使政府不对农产品的市场化的管理逐渐转换为服务的角色,从而从另一方面推到农产品的市场化[2]。(2)应使农产品在市场中的供给处于充足的状况,能够使需农产品的合作者更为广泛,并具有选择多家合作的状况。(3)农产品在市场中不仅仅有卖家,更应有买家的存在。较多的卖家和买家会使农产品的市场不断扩大,竞争力不断增大,并且可以使消费者以及农产品厂商具有更多选择,使农产品能够不断经营下去。

1.2.2对市场体系的融入从经济市场发展走向来看,农产品融入市场体系是推到着农产品所具有的市场不断扩大的,是有利于推到农业经济发展的。对于当前农业生产其本身而言,农业生产是离不开土地,因此农产品融入市场体系过程中应考虑土地对其的影响。所以,农产品融入市场体系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根据当前市场准则将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以及管理经营过程进行有效调整;更需要根据农业生产是依存着土地而发展原则,将据农业生产区域性进行有效解决,使农产品生产不再存在局限性,从而使农产品不断流入市场。综上所述,农产品市场化的基本构造具有三个过程,而此三个过程离不开生产经营的开放化与对市场体系的融入两个过程。所以,农产品市场化的基本构造的三个过程是密不可分、共同进行、共同发展的。

2农产品市场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

2.1有利于降低农民经济压力

在当前的农业经济规划中,我国农业具有的各种各样资源是需要相关农业部门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多人力资源,产生的信息量庞大、繁琐,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误传以及漏传状况,进而使信息失去原本含有的信息量。所以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需要耗费的资金较大,并不利于相关农业政策的决策以及出台,最终会导致农民经济压力较大。而当农产品市场化,便会逐渐将相关政府部门从农产品的插足不断去除,进而减少相关的农产品政府部门,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产品的生产成本有效的降低,最终使农民的经济压力降低[3]。

2.2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

一般来讲,当农民的经济压力降低,农民收入会增加,所以农产品市场化也是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当农产品处于市场化模式状况时,农业部门劳动要素开始不断增加,而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可以看出当不同经济地区从事相同的农产品生产并进行市场交易,可以使农产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并且使两个经济地区劳动力的收入比较接近,最终使农民纯收入不断提高。而当农民纯收入不断提高,农业部门所具有的劳动力便会不断增加,进而使农业生产所具备的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最终推到着农业经济发展。

2.3其余因素研究

一般来讲,在农业生产中,不仅仅具有劳动要素因素,其他要素对于农业的生产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且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土地等其他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出现价格变动,从而影响农业生产的。比如,当诸多不同的资源在农村中开始流动时,往往农业生产的实际效率便会提升,最终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所以,当农产品市场化时,不仅仅可以利用农业经济市场中的资源,更是可以利用其它经济市场(如工业)中的资源进行经济生产,从而使两个经济市场共同发展。所以,在农业生产中,农产品市场化不仅仅需要考虑劳动要素因素,更要考虑其它因素,利用更多的相关因素是农产品市场化,进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产品市场化是有利于降低农民经济压力的、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是能够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并且,在农业生产中,我国人民可以利用当前的科技以及相关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使农产品市场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