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十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47:51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一、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贡献、成才关系重大。

(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

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大学生想象大学是“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生活,展开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

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此,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作出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健康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

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

二、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主要表现为:

1.人际关系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人际关系、社会的复杂性与学生心理的单纯性,大学生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受挫。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经验,缺乏在公众场合表达自己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勇气,面对各种各样的活动,既充满兴趣又担心失败,久而久之便回避参与,妨碍良好的人际交往圈的形成。

2.情绪起伏问题。

大学生处于青春发育的“暴风雨时期”,生理发育极为迅速,已基本趋于成熟,但由于阅历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肤浅,加之青年特有的任性和理想的困惑,极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矛盾,很容易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还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小考失利而一蹶不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并由此导致其心理偏差和行为怪僻。

3.学业成就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学业成就问题,而环境与地位的变化错位给大学生们带来了不少的心理负担。高中时期的佼佼者,进入大学生活后,一部分学生发现自己在高中时的那种优势不复存在,面临的是一种重新分化组合的严峻局面,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失宠感。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学习的方法而导致考试不及格,从而产生厌学、自卑、自信心下降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有的学生甚至得了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都生病或不敢考。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引起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的过度保护。

学生缺乏应对困难及心理承受力等锻炼,除了学习外,其他事情家长一手包办,导致许多学生的心理发育不健全,虽然上了大学,但生活能力还停留在小学水平。这样当大学生面对社会的时候,便有了许多不适应和不顺心,而他们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便出现大学生轻生现象。

2.学习、生活、工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也是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一个主要原因。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大学新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虽然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大学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得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大学生来说,极不习惯,因此,每逢节假日都会想家、想同学,产生孤独感。

3.家庭经济困难。

一些大学生最大的困难是在经济上,他们过早地承担生活的压力,这使得他们相对其他的大学生更加容易忧心忡忡,有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徘徊在欲学不能、欲罢不忍的痛苦边缘。一方面他们远离家人精神上没有依托感,另一方面他们社交能力不强、心理闭锁、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等,常常不易寻找到能倾吐心声的知己,心中的郁闷不满和不安得不到宣泄,思想得不到交流,长期下去就容易形成心理障碍。

4.恋爱失败。因为恋爱问题处理不当,导致当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发精神失常的事例在大学校园里时有发生。

三、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我校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挖掘身心潜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二)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得到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三)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又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以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我校规定每位上课教师都必须做到课前10分钟教育,规定班主任、辅导员每周对全班做一次全面的思想教育。

(四)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四、大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培养和自我调适

(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学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二)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三)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活动机会。大学生应培养多种兴趣,发展业余爱好,通过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挖掘潜能,振奋精神,缓解紧张,维护身心健康。

(四)求助心理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获得心理咨询知识。

心理老师具备了较雄厚的理论功底和生活实践经验,对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就会有良好的解答方式和处理技巧。大学生要在必要时求助于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咨询医生或长期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和心理老师。

(五)努力学习。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行的。大学生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推动自己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

总之,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大学生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证和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庆芳.关于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5):85.

[2]华利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1):77.

[3]朱美燕.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6,(8).

[4]韦林.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8).

[5]梅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8).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90后”大学生指的是在1990年之后出生的学生,其出生和生活的背景与70年代和80年代的学生不同,因此在心理发展和个性塑造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性。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也必须要从“90后”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下本文就高校辅导员对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教育方面的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一、“90后”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分析

“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属于经济、文化等全球化发展的社会,面临着世界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正确的价值观,促进自我的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问题。从认知需求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样,一方面这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认知需求上的刺激,使得大学生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但是另一方面却也容易导致学生过度沉迷网络,影响“90后”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甚至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孤僻、自卑、暴躁等,对“90后”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十分不利。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议

1.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辅导员大部分为年轻的辅导员,即“80后”或者“70后”的辅导员,这些辅导员在“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缺乏充分的经验,因此要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措施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虽然这些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9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辅导员要做好这方面工作还需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个性的了解,同时高校辅导员还需要同时掌握多种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管理学知识、教育学习知识以及心理学和哲学知识等。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对辅导员实践能力的训练,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教育技能和手段。只有当辅导员能够掌握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够取得实效。

2.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辅导员在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和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辅导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从“90后”大学生着手,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让“90后”大学生能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怀和指导。同时,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还可以增加辅导员对大学生的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教育形式也更加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3.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科技的发展不仅能够让学生从网络中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这也是“90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因此,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而言具有双面性。要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一方面加强对网络信息技术中有效信息的利用,帮助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技术使用指导,帮助学生客观、正确的认识网络技术,防止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造成学业和正常心理发展的障碍。

三、结语

综上所述,“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在个性发展上也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做到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及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90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帅,马春晓,赵望锋.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商业经济,2013,01:113-115.

[2]李一男.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探究[J].前沿,2013,10:184-185.

[3]郑瑞丽.试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05:100-103.

[4]许海光,韩江河,侯可.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S2:153-154.

[5]王东阳,谢志霞.“80后”辅导员对“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途径探索[J].科技资讯,2012,10:214+216.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3

wangXiaokang

(ankangUniversity,ankang725000,China)

摘要: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机构、心理学知识的普及、队伍建设、自我调节、预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对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对策分析。

abstract:thisarticleanalyzestheproblemsincurrentmentalhealtheducationforcollegestudentsfromthesixaspects,andanalyzesthemethodstoenhancethepsychologicalhealtheducationfromsixaspects,includinginstitutions,thepopularizationofpsychologicalknowledge,teambuilding,self-regulation,preventionandcampusculture.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Keywords:collegestudents;mentalhealtheducat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81-02

0引言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越来越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建立、稳定了一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如若不能正确地认识并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会直接影响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影响高校总体教育目标的达成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1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1.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某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其他的思想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形式化趋向。这就导致这些学校虽然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但由于忽视教育者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最终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1.2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上,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越走越窄,大多数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健康水平无法得到提高。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心理咨询和治疗,缺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措施;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认知的偏差,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出现问题后的补救,轻预防教育工作;还有极少数高校没有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是局限于举办一些讲座或几次现场咨询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简单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全面的了解,忽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普遍防治和引导。

1.3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不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它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品德、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但与面临的需求和任务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体上还存在着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而有些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主要是由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理学教师和高校医务人员等组成,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状况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1.4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前瞻性研究少,事后性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理论性研究少,经验性研究多;发展性研究少,障碍性研究多。这些也都必然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层次发展。

1.5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意识还不到位有些高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但缺乏专业资质;一些高校建立了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预警机制,但对专兼职教师和学生骨干缺乏专业方面的培训,有些心理辅导员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意识淡薄,缺乏育人育心的职业道德等。同时,有些高校尚未做到在全校教职员工中普及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预防的知识,没有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育人意识,这些都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对心理危机事件的有效防控,与高等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的需要不相吻合,脱离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

1.6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不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重视,要整合课内与课外、教学与活动、家庭、社会各方面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时数及教材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其后果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使学生承受更多的身心负担。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家长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预防的认识。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漠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家长不能正确对待,故意隐瞒病史,甚至干预治疗,影响了对学生的及时治疗。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分析

2.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只有学校领导真正在思想认识上重视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了,这项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建设,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领导。要健全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结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不断加大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投入,以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

2.2普及心理学知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通过普及心理学知识,纠正传统文化中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偏差,让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以平常心态看待心理咨询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这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措施。当前,高校要把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科学地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知识的传授,要把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更多学生从中受益。同时,应结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类型,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会。如新生入校时的心理适应与角色转变教育、在校期间的心理发展教育、实习期的创业心理教育、毕业前的人生职业规划和择业心理调适等方面教育。并可运用广播、电视、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多种手段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编辑一些专用的小册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心理保健的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学会心理调节,学会自我完善,逐步培养健康心理。

2.3努力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水平高校辅导员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很大,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依靠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主要通过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辅导员能够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从事心理咨询实践的能力,提高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2.4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提高心理咨询专业化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大力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意识教育,着力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试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化水平。要以发展性咨询为主,并采用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2.5加强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和干预要着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危机预防,建立健全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学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纵向预警体系;建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制度,通过普查与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预警对象库,给予重点关注,根据危机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2.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优良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它对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起着一种导向的作用。其中,校风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为核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诸如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大学生辩论赛、树先进典型、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还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情趣和健康愉快的心态。总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搞好宣传、教育和引导,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健康成长。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强全社会关心、关注和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的营造,拓宽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创设一种良性互动的环境,积极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健全其人格,使他们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人才,迎接国际国内变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郭名询主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22-25.

[2]张培玉.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80-81.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对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在教育制度上与重视度上海存在许多问题,在应试教育思想的灌输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忽视。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缺还没建设还没得到完善的建设。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重要,对知道学生行为思想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课程理念。高中生处于特殊发展的时期,正在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这个时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重视,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起着引导性的作用,特别是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可以对学生的日行为分析其心理健康程度,从而进行教导。如今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在不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观念下,心理健康教育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教学无法灵活多变,课程相对形式化。

(二)心理教育教材亟待完善。心理健康教材五花八门,其内容设置上内容偏差较大,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其本质心理问题更为突出,但是教材内容多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脱离了本质,也就无法达到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教学题材不能针对性的对学生性格、情操以及心理问题等方面做出明确判断,也就无法针对学生本质进行引导性教育,所以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中,心理健康教育题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从课时对比方面看,理论课与活动课的对比不甚合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学科,二者缺一不可。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大多学校在实践课课时分配问题上都会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以体育课为例子,体育课作为一门实践课,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体育通常课时的分配极少。笔者认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应该作为一种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且要设立活动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不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学学生造成压力,导致其教学效果让人堪忧。

二、优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原则

1.教师为辅,学生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任何学科都是不可改变的,只有坚定学生为学习主题,教师对其进行辅助与引导式的教学才有利于教学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也是一样的,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个性进行正确引导教育,对学生个性、情操有一个正确的导向教育,对于宽泛的有关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论课程尽量简化。

2.情景教育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情景教学法不止一次被广大同仁提出,情景教学法对提升学习效率效果显著,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样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有效的学习情景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不同的教学情景很是重要,大多数学生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心理问题,将其放置与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可以亲身感受自己的心理因素,从而发现问题,与此同时,教学情境的构件,也相对风戽了传统的心理课程,对于优化课程检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3.活动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周期长的特点,需要长期的教育与不断的引导,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现状,在课时分配上,加以调整,学生长期处于理论课的填鸭式教育中,难免心中会有负面情绪的产生,加之在课时比重上对于理论课方面的偏重,导致学生无法释放心中情绪,产生压抑心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理论与活动结合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活动教学有显著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讲,活动教学更能使他们放松身心,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1.完善课程理念。心理健康教育是体验性课程,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认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生的切身体验尤为重要。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使用不同的引导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心理因素摆在首要位置,基于有效的活动教学,在理论课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活动实践课程,让学生身心放松,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健康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2.完善心理教材。上文中我们说到,以往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大多为宽泛的理论性知识,只是对学生进行一些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其实际作用并不明显,往往还会导致学把其当做一门枯燥无用的学科,所以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一定要注意其实用性,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改变以往教材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泛论,要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的心理因素出发,围绕学生核心问题,进行教材的编制,尤其要注意学生情感与人才方面的心理因素,将其在教材中体现。

3.完善课程设计。实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在实际课程的设计中,要不断规划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重,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讲,活动课程教学的开展,更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方式。

总结: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行业同仁都在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逐渐被取代。与此同时,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需要跟随课改的步伐。现如今,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只有科学系统、切合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才能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双虎.学校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08).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5

关键词: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学科建设;持续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调查呼吁、尝试探索、自觉建构和重视推进四个阶段[1],克服了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德育化、孤立化等消极倾向,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一个新的不容忽视的现象——泛心理健康教育悄然出现。

一、泛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现

泛心理健康教育,简言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泛化或泛滥,即不顾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及内涵,将其外延无限扩大,歪曲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从而混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功能。具体表现在:

1.泛功能化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健全人格培养为核心,以帮助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能力为己任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应具有的内涵,但并不等于说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是一种全面培养与发展人的活动,由于个体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心理的成熟与发展,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对其他几育起着基础、动力和增效作用[2],但不能完全代替其他几育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以人格为结合点促进德育,但无法代替其“育德”;可以借助开发潜能促进智育,但不能代替其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可以以心理健康促进生理健康,但不能代替体育“健体”;可以促进美育,按美的规律开发心理机能、塑造人格,但不能代替美育形成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观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过程中,有些人过分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认为只要心理健康了就“一好百好”。这种“万能论”的观点,歪曲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个教育的科学认识,妨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育人功能的全面实施。

2.泛内容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的方法和心理保健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常识。但目前,一些中小学将学校的文体活动、交通安全教育、环保活动、自我保护教育及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都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作为成果宣传,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泛化和庸俗化。

3.泛主体化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一直有“专家论”与“教师论”之争[2]。国外学者多支持“专家论”,即由受过专业训练,具有实践经验的心理专家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鉴于我国国情,多数人支持“教师论”,即由广大教师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但这并不等于所有教师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都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绝不是各科教师、各界人士,无论专业背景、学历如何,是否接受过培训,都可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甚至堂而皇之地坐诊心理咨询室。如果照上述情形办理,那么,心理健康教育操作失范,甚至被异化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泛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原因

泛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究其原因与心理健康教育自身的发展及人们的认识有关。

1.心理健康教育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从开展之初,就存在多种研究取向。班华教授在《心育再议》中曾指出:心育取向“可以有也应该有多种学科的视角,有心理学的,也有教育学、文化学的视角等。”[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综合应用了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卫生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成为一个宽泛的大学科综合体。虽然学科建设一直是很多专家和学者探讨的问题,但至今尚未形成自身独特的理论架构,没有建立起自身的教学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评价体系。

如若总停留在这一水平,必然会因为其涵盖面过广,内涵庞杂,带来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似是而非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泛化。

2.专业化进程缓慢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要求,我国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每年心理专业毕业生只有600多人;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和认证部门的建设还不健全,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有关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教育,必然导致泛心理健康教育现象的出现。

3.功利价值取向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直指人的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1]。但很多学校为达标、晋级或评优的需要,在条件不成熟、甚至并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招聘人员,机械操作,歪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另外社会上掀起的“心理咨询热”和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炒作,也使一部分人想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谋取利益。在利益驱动之下,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行为并非指向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怀与提升,反而催发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范。

4.对“大心理健康教育观”的曲解

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有学者提出“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方法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观也成为指导所有教育者教育行为的教育思想,除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活动外,心理健康教育更多以弥散和渗透的方式存在于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显性与隐性的作用,使所有教育教学活动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4]。这一观点对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无疑是正确的。但有些人曲解了“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把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性”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无限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也促成了泛心理健康教育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崔景贵.我国学校心理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石国兴.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6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课程开设不系统,忽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渠道单一,队伍建设缺乏专业化等问题。为此,要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要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要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2001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各省市也相应地做出了规定,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要求。各学校也都把心理健康教育确定为继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之后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

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主要表现为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或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一是认为有了心理健康教育,就应取消思想政治教育;二是认为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就不应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么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泛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倾向;要么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化地处理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疾病,甚至用大道理的灌输和说教去面对学生焦虑、抑郁、悲观、厌世等心理问题,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课程改革之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3.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网络空白”

随着校园网的普及,校园周边网吧遍地开花,我国大中小学生也产生了与之相关的心理障碍。有学者视之为因特网综合症(aD),表现为健忘、沮丧、烦燥、头昏脑胀、胸闷气短、经常走神、心情压抑等症状。在大学生中,主要有网络恐怖、网络依赖(上瘾)、网恋、人际关系淡漠、厌学逃课等,有的学生甚至因上网成瘾而精神失常、自杀。这些新问题已引起了学校和家庭的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无疑应认真研究网络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占领网络阵地,让网络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4.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5.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1.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

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转贴于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高校应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课程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建议高校系统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避免出现挤占或挪用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时的现象,充分保障课程的学时和学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开设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设施。要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自身和同学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课程的考核中,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更要看学生从课程中收获了什么,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技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学校也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有机结合,达到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目的。

3.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4.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高校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5.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7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大量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发现,将团体心理辅导应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提供认识自我、成长自我的心理环境,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方式,即由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等,促进学生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的助人自助的过程。

一、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中的应用

所谓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目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辅导老师以同龄段学生成长需要为基础,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共同参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并及时鼓励,表达对学生的欣赏和肯定,以此来营造集体气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辅导活动中营造宽松、真诚、和谐的氛围。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重视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积极探索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的心理成长,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团体心理辅导可以让教师一方面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将心理教育融入到各科课堂教学中。

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一般任课教师相比,工作压力更大,情绪困扰更多,因此在对辅导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辅导目标的确立以及活动方案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到辅导员群体的特点。除了按照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形成团体、建立团体信任、学会团体合作、结束团体外,应重视情绪管理、爱心训练、班级管理、学生观等几个方面,比如可以利用循环沟通宣泄情绪并学会倾听,进而学习合理情绪理论;可以根据潜意识理论,在放松训练之后,输入爱心信念,并组织“信任之旅”,让成员体会和感悟爱心;可以利用脑力激荡或热座,发挥团体力量解决班主任在班级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扰;可以利用积极赋义,给所谓的“差生”的缺点赋以积极的意义,使自己从感情上接纳他们,进而理性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他们。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为他们提供面对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发现了内隐的自我,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同时让辅导员更多的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引导辅导员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更好的与班级德育工作相结合。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团体中的应用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由于人数较多,辅导老师很难充分关注每一个成员,尤其是一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单靠班级辅导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的重要补充,必须重视发挥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范围很广,新生入学、消除自卑心理团体、消除考试焦虑团体、学生干部领导团体等,根据不同的团体,设定相应的辅导方案,都可以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可以组织学生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团体,形成团体后,通过活动,重点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等。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可以肯定团体心理辅导将会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1996.1-3,58-92.

[2]王强,肖玲君,诸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策略[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6.27(2):67-69.

[3]马建青.大学生生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

[4]王登峰,张伯源.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咨询[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8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辅导

同志曾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国心理学家王板盛教授也认为,21世纪将是社会发展主要靠心理素质的时代,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主要靠心理素质。

大学生是一个社会体系中的高素质人才,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大学教育中要特别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中流砥柱的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产生的心理问题也都远远大于以往。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动在人生中最明显、最激烈,心理发展不平衡,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经常会出现严重的心理矛盾。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适应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较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较为优越,也得到父母更多的宠爱。但是踏入大学后,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学习特点,一切都要靠自己面对处理时,一些大学生内心便产生了恐慌和恋家情绪。对新环境的不能接受,自立能力的不足,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遇到一定的挫折,都可能导致他们的茫然无措,并由此产生失落、自卑、焦虑、孤独等心理问题。

1.2人际关系障碍

大学生对与人交往有着强烈的心理要求,渴望被更多的人所理解接受,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如自卑、害羞、不善表达、缺乏良好的社会交往技巧等,从而致使很多的大学生对交际有着恐惧感。另外还有相当部分同学在人际交往上对他人有着较强的戒备心理,隐藏自己的欲念极强,从而宁愿自我封闭。正是由于在交际上既渴望交往而获得友谊,但又不想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因而,这种矛盾心理极易促使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1.3经济上的困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这个群体在高校中越来越突显。和其他的大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有诸多优秀的品质,但同时,经济的困难也导致了他们心理失衡,使他们在心理上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弱势群体。在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其他同学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他们生活简朴、学习刻苦;但是由于生长环境、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往往知识面较窄,而且性格内向,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遇到挫折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心理健康状况上表现对人际关系很漠然,经济的窘迫使他们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加入学生组织,交往面狭窄。

1.4学习压力

进入大学后,教师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都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有很大的变化;部分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并非是自己理想的专业,这让他们长期在冲突与痛苦之中挣扎;学习课程过于沉重,长期过度紧张带来的精神压力;各种等级证书考试以及专业考试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这些都促使大学生被迫做以调整适应。因而,大学生在精神持续性的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易导致出现无所适从、焦虑甚至是精神抑郁等心理疾病。另外,一部分学生对独立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驾驭,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准备得不够,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从而感到自卑而采取自闭、逃避的方法,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

2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必要性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人类智慧和知识产生、汇集和向外界辐射和散播的场所。在当今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的理念之下,大学将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之一。在这种万众瞩目的高压之下,必定会造成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健康状态不容乐观。这对于在大学里进行基层工作的辅导员来说,所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因此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奏效了。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执行者,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而且是刻不容缓。

2.1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良好的素质、向上的心态以及寻求创新的意识。高校辅导员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先行者。而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身体的健康发展,还应体现在心理的健康发展。

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积极投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来,做好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引导者和疏导者,指引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辅导员自身也要具备一些个人素质,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较高的文化素养以及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2.2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上要求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校逐渐开始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在教育部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的重要标准。但在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它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还没有完全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2.2.1思想上存在错误的认识。近些年来,各高校都开始逐步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但是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平衡。在对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很多高校在思想认识上不足,在教育方式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高校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分不清楚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他们认为学生问题产生的一切根源是思想品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二者存在联系而又有区别,尽管二者都是以培养人的活动为目的,不过在其内容、手段、方法和任务上都是不尽相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顽强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健康人格,它的目的就是使得学生达到自律、自知、自信,并且拥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承受失败的能力、适应外在环境的能力,对学生个人潜能的挖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并且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塑造人格力量,使得学生真正的体现出完全人格来。

2.2.2心理健康辅导教师人才的不足。目前在我国高校里缺少专业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些高校甚至连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都没有,即使有的也大都不具备相应的资质;而在国外的大学里,平均每一千个学生就有一位专职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这些都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国很多高校的基础还很薄弱,师资力量匮乏,专业化水平较弱。因此,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优秀的个人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心理专业知识技能。

2.2.3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较少。过于强调形式,内容实效性强调的不够;在研究上比较被动,主动性情况很少。在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上缺乏系统的计划和组织策略,有的学校仅仅把心理咨询当成一种摆设,应付检查和验收。有些心理辅导员作为职业心理咨询师意识淡薄,缺乏育人育心的职业道德等。

3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途径和方法

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高校辅导员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因此,他们应采取有效途径发挥自身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灌输

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高校辅导员要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者,首先要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态、心理障碍、心理咨询的方法和技巧等相关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经常和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沟通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及时更新自身观念。其次,受到社会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作为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虚心的学学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检验,才能积累更多宝贵经验,从而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2增进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信赖和沟通

一直以来,更多的辅导员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办法,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在班干部、优秀学生和问题学生的身上,这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对大多数普通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因此,辅导员应积极采取有效途径,如采取寝室沟通、小型交流会等方式增进师生彼此的友谊与信赖,扩大自身与学生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师生间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发觉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有效的预防心理疾病。

3.3在心理健康辅导中要分清层次

高校辅导员应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大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和特征,因人制宜,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他们完善个性,增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例如,对新生开展“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对大二、大三学生开设“自我定向”心理辅导教育;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进行“考研、择业”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分层次而突出重点,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疾病,并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心理辅导。

在以上的途径和方法得到贯彻落实后,高校辅导员才可以基本做好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份内之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辅导员,单纯依靠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在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辅导历程中,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并且不断的总结改进提高。

总之,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积极参与其中,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逐步达到人格的成熟与完善,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袁贵勇.论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

2查颖.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3)

3芮东华,赵鹏.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2010(25)

4王东方.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发挥[J].科技创新导报,2008(3)

5万雅静,吴东方,王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6袁贵仁.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9)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5-10-15

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004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认知都在这个阶段逐渐发展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并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预防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予以矫正。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全面地发展自己、完善自我人格。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普遍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课堂讲授的方式实施,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太少,多数学生觉得理论讲授过于枯燥乏味。且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只有这一门课程,过于单一。

(2)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显著。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逐渐关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看似重视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课时少,心理咨询室来访者也少,心理健康教育渐渐流于形式,教育效果不显著。

(3)心理健康教育者专业素质不够。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由辅导员或行政人员担任,很少是由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素质不够,很难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课程讲授,很难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3.高校大学心理健康新模式的建立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高校可以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时,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授,以促进学生体验性学习。此外,可以在专业实践、实习时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训练、抗挫折抗压力等训练,对大四学生进行就业心理指导。

(2)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高校教师应开展多元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多途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理论知识,还应该多进行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和分组讨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微信平台、网络精品课程等形式。

(3)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高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自我心理调节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4)心理健康教育者专业素质能力的提升。高校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性,为心理健康课程配备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水平。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学校要定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提供专业化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者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教学方法的培训等,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黄荣峰.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2).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规划及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及社会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问题,亟须认真加以解决,以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高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忽视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才能顺利进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与立法机构应该既是各类教育法规的制定者,又是贯彻执行法规的监督者,然而,由于立法机构至今仍没有出台任何敦促高校必须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法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许多文件常常不能被高校及时、有效地贯彻执行,出现“高校不急,主管部门急”的反常现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执行主体的高校,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推行者和实施者,但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却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在这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发展需要,而是“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实施素质教育的粉饰品和应付上级检查及汇报工作的美妙装饰物。

2.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缺失

当前,部分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只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看作是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在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是在各个版本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中作为一章或一节来讲解。在课程改革之后,在全国通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这部分内容也仅仅是在第三章中有所体现。虽然有些高校后来单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学时很少,教师很难将心理健康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课堂讲授的内容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实际问题。

3.方法、渠道单一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一线辅导员更多的被视为“消防员”,常常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教育方式上,方法单一,手段落后,轻视对重点群体心理危机的主动介入疏导;在体制机制上,缺少一整套稳固长效的心理问题排查、心理异常学生管理、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评估的工作机制,亟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协调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因素共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4.队伍不齐且缺乏专业化

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要配备齐全专职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和医务人员,另一方面,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专兼职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的。由于他们心理学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足,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有的误导了该工作的发展方向,甚至,有的还给学生增加了心理负担。在未来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教师将逐步实现专业化。

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相应对策

1.充分认识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通过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各自的侧重点。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大学生的思想层面,更多地关注大学生思想动机、人生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研究,注重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则偏重于人的心理活动的研究,它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更关心学生合理的内在需求,更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更强调在社会规范许可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可以修正以往单纯通过灌输说教而忽视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做法,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手段更具科学性。

2.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软件进入课堂,可缓解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提高了教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水平。比如,学生心理档案实现微机储存、管理和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心理测量软件的使用,使测量更快、更准确。另一方面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可以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可以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可以构建学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家系统,会诊疑难病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在网络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等等。

3.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高校系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不意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孤立出来,而是要更好地体现二者的互补和统一。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和心理问题经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仅靠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知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又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另一方面,要改进过去心理咨询坐等大学生上门的方法,主动、公开、广泛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联系实际,防患于未然。可以采用校园网络平台、学术讲座、团体咨询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心理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4.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注重专业化师资培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心理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管理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要从思想和心理方面,了解学生,克服工作方式的单一性、教育过程的简单化等问题,特别是对“问题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批评。我们的教育实践证明,学生的思想问题不少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心灵的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找出问题的根源,再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教育,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