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十篇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十篇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04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1

2020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在举国之力抗击疫情的同时,自己选择迎接新的挑战,决定跳出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寻求“国土空间规划”新的挑战,也是希望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

1、新目标

回顾自己职业经历,基本是在为北京规划事业贡献着绵薄之力,参与或负责的北京项目类型较为丰富,但却深知北京规划项目的局限性和特殊性,与此同时全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国土空间规划,这是一个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和丰富专业技能的机会,我们这一代规划行业的新生,错过了规划行业的黄金时期,希望自己在新的时代,抓住这个新的机会。

2、新环境

2020年11月加入清水这个大家庭,短短两三个月左右,虽然工作地点在中社科,但切实感受到,这是一个有专业、有激情、有温暖的团队,我希望可以融入这个团队,与大家一起努力。

3、新工作

从传统的城乡规划转变到国土空间规划,还有很多需要适应和学习。在这段时间中,主要参与鸡西市和临沧市国土空间规划项目。

鸡西项目主要负责鸡西市城市体检工作,在自资部新规程要求下,开展体检工作。其中包含指标体系建立、指标收集、体检报告编制和体检图纸绘制等工作,在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完成较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阶段性工作成果,但体检报告内容仍有提高的余地,下一步工作中继续积极优化调整。

临沧项目参与了部分调研和驻场工作,主要负责部分双评估和市域现状梳理工作。由于项目时间紧迫,主要负责的前期现状梳理工作,相对较为粗犷,下一步工作需要针对市域现状情况,进行系统性整理分析,理清逻辑关系,研判现状问题。

4、新体会

如愿以偿的置身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在此期间感触颇深,主要体现在对国土空间规划认知和规划行业感受。

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最大的感受用一个词语表达就是“复杂”,由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包容了多学科和多领域,在工作中就容易折射出规划基础知识的不扎实、规划相关知识面的狭窄等问题。个人观点是虽然不能“面面精通”,但要“面面俱到”,所以在国土空间编制过程中,仍需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知识,这才是行业中立足之本。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2

[关键词]空间吻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p208;F30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15-01

土地利用规划实际上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增强土地与使用群体的关联性,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规划实施评价的服务群体就是土地规划本身,因而其发展及延伸前提需要建立在土地规划基础上,反之它也能够为土地规划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对评价结果的科学性研究,就能实现对总规划项目的优化调整,因此,土地规划的实施评价也可以看成是推进土地规划实施项目的前提条件。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评价,能够对规划环节的各项数据进行精准衡量,进而实现对总体规划的管理及掌控。

1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推进流程是,在土地规划过程中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对规划项目中的重点问题进行细化考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土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从而形成对全局的数据分析及质量掌控,因此也可以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对规划流程项目中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的理论性工作。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其应用主体主要是实施结果评价、效益评价及效力评价。土地规划实施结果评价就是对其推进项目中的细化内容进行分析比对,并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目标完成情况的判定。

从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对土地规划的研究仍旧处于发展及进步阶段,这就使得研究主体相对较少,并且在领域内的研究重点都大多停留在了发展问题上,而土地规划研究的频率及涉及范围却相对弱化、缩小。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我国所开展的土地规划研究中对缺少对制度的研究,通常情况下,技术的研究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并且,我国行之有效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并不多,虽然研究项目不断开展及开发,但是中间环节却没有相对独立的内容限制。在研究主体中大多是方案形成前期与过程中的量化关系为核心,这就使得整体性评价相对缺失,系统评价有待完善。

2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方法

对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进行评价,通常采用的评价方法有四种,其中包括:德尔菲法法、主成分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在实际评价中,只运用一种评价方法是不能实现权重评定,达不到评价标准。而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的评价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当年的评价,评价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间性和过程性。在对规划执行过程中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是对土地利用空间的变化与前期目标的吻合性进行评价,而规划执行结果的吻合性评价是指对土地目前的利用情况与规划进行对比评价,是一种宏观性的考察方案。

土地利用总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评价是指对土地变化地类的数量和空间变化进行吻合程度考察,要求在总量和空间位置上都符合规划目标,才能属于空间吻合。该种评价标准对规划实施的速度不进行评价,只考察实施结果的总体用地状况是否满足规划方案。但是,由于评价角度不同,最终的土地总规划实施的空间吻合性的评价结果也不相同。如在规划方案中曾将一块地规划作耕地,但是实际实施时,这块地被用作园地,那么这块用地在评价时就不符合空间吻合性。但是,基于功能性考虑,两种用地模式都属于农业用地,从这个层面考虑又属于空间吻合,因此,在进行实际空间吻合评价时,需要对土地的地类图斑、功能区、区域性三个层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在进行土地规划空间性评价时,需要采用一定的科技手段将土地的空间状况勘测出来,因此,采用的是GiS空间叠加技术。此技术可以将现实土地状况与规划中的土地状况进行叠加对比,实现对比效果,进而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空间吻合性评价。GiS空间叠加技术可以对用地规模和用地范围是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分析用地吻合度差的原因,进行整改,从而提升年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空间吻合情况,实现土地利用总规划的空间吻合度评价。

3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应用探究

以某一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为例,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该地区属于城市发展中阶段,城市启动了很多土地施工项目,防止土地在建设过程中发生耕地资源大量被破坏,建筑用地面积扩充过快的现象发生,对土地规划执行过程进行一定的监督是十分必要的。对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数据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地区的地类图斑数量为45000,包括旱地、水田、村落、道路、河水等多种用地,但土地的分部较分散,利用分散化较严重。将土地根据农用地和建筑用地进行整体的数量统计发现,农用地面积为99654.32hm2,建筑用地面积为41235.14hm2,土地总面积为187502.63hm2。耕地是r用地的主要应用方式,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5.36%,而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占总建设用地的92.36%。对当前该地区的用地状况与前一年的土地状况通过软件进行对比,比较中发现在地类出现的变化主要是农用地改变成其他用地,从斑块层面上看是将耕地转为村民居住点的面积最多,其次的是城镇建设用地,如道路的修建等。对该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执行过程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

对空间吻合度小于1的地类图斑进行分析,产生此现象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中进行的临时用地调整,这种情况在进行整体用地空间吻合性评价时,评价结果与规划方案中的结果是吻合的。第二个原因,可能出现了违法用地的现象,土地利用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没有符合规划方案的要求,如有发现应严肃处理,要求对已用地进行整改调理,实现土地现状与规划目标统一。对执行结果进行空间吻合性评价,评价发现该地区的地类图斑的空间吻合程度差距很大,耕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大,为0.95左右,而林地的空间吻合度最小,数值为0。由此可以看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初步阶段,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差距很大,特别是林地、农民居住点等,在后期的土地规划实施中应加强规划管理,逐步提高土地规划的空间吻合程度。

参考文献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3

关键词:土地规划修编探讨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部门间合理分配的有效方式,是落实土地管理法的重要手段。随着土地管理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手段运用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对作为土地管理依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更高要求,正值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之际,对规划修编方法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历程

第一轮覆盖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于1987年开始展开,到1992年前后在全国普遍推开,规划的目标年为2000年。该轮规划主要思路是借鉴农业区划成果、国土规划成果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土地利用规划指南》,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协调各部门用地需求为重点,提出实现“一保吃饭,二保建设”的规划目标。

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1997年全国宏观经济调控和严格保护耕地的环境和政策背景下,结合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和修订《土地管理法》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第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即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该轮规划基期年为1997年,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并远景展望至2030年。其重要特点是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和规程及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建立了乡、县、市、省和国家的五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和管理方法,为保护耕地尤其是强化对基本农田的保护,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特别是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二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加强了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障了经济建设合理的用地需求,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了生产力布局,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改善了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技术和政策制度因素的影响导致规划适用性不足,规划管理的风险与难度加大,由于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建设用地强调不够,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协调社会关系,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段。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体系,没有从宏观(哲学层次、科学层次)到微观(技术层次)的系统理论,而是诸多理论混杂,让人无所适从,规划编制研究和学科建设严重落后于规划实践,已明显制约了规划工作的发展。

二、新的规划理念和理论

在新的形势下,面对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新要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当有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规划方法,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1.新的规划理念:理性发展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该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时,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在规划修编的操作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弹性观念和动态观念。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必须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2.新的规划理论:空间规划、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新形势和新的规划指导思想的需要,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大胆借鉴和吸收相邻学科如城市规划、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的相关理论。

(1)空间规划理论

土地利用规划,是综合协调资源供需矛盾,统筹土地利用结构、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长期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地域性。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用的基本模式为“用地指标调控与规划分区相结合”,其着重强调的是规划对用地数量的指标要求,而缺乏空间布局约束,在规划的分区方案中,对分区内部土地利用的要求过于笼统,不能承担起有效的控制分区内部用地的功能。

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借鉴西方空间规划的理论如:“田园城市”理论、“绿化带”制度、中心地域理论、“开发轴系统”理论等,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按照资源禀赋和区位比较优势,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空间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和供应政策,进而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地整合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和协调发展。规划修编要由上轮主要分配建设用地指标、定建设用地规模与速度向控制环境容量、开发时序、控制建设标准转变。本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是在协调和平衡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环境以及规划部门等各方利益的前提下的空间规划,应当着重注意农用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各类建设用地,生态环境保护用地的空间安排和布局,确定其开发利用时序,并通过较大比例尺的地图如用1:1万确定城镇合理发展边界,引导地方政府提高城区建筑密度,实现现有城区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基本农田,从而解决城镇无序扩张、优质农地严重流失等问题。

(2)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未来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不损及我们所依赖的资源与环境。而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在正确的管理下,可以不断更新和利用。反之,它会退化、耗竭。故对土地的开发利用,要限制在土地人口承载力的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生态措施(包括邻域或更大的区域),确保土地持续利用。

目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研究的国际趋向表现为应用生态经济学观点研究土地利用规划,使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协调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

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和资源,同时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无非是建设发达的经济、健康的环境和高质量的生活,因此强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不可再生资源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主题。在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和理念贯彻进去,实现土地生产力的持续增长和稳定性,保证土地资源潜力和防止土地退化,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达到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和社会可接受性。

三、新的规划方法

要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除了要用新的规划理念、规划理论外,应当按照规划修编的要求,尝试采用一些新的规划方法。

1.评价方法

规划实施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各地必须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做出是否进行规划修编的结论性的意见。从目前开展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国土资源部并没有给出一个较为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各地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表格、数据五花八门,无法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有必要统一和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我国去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如何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还缺乏具体的规程和办法,还需要进行统一和规范。

2.系统工程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是国家最主要、可调控的资源,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多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优化方法就成为必然。可以运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来解决,按这样的思路,规划的适用性会大大提高,规划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

3.应用地理信息(3S)技术

本轮规划修编要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使规划修编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从而提升整体规划的技术水平。

这两个数据库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以地理信息技术为基础,重点普及遥感技术、GiS技术、GpS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使土地规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搜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信息化。同时,基于土地规划中需要解决的许多问题如资源优化配置、地区经济社会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等,因此,要特别重视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引入土地规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为决策者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有效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与决策的科学性。

4.公众参与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国家的宏观规划,其编制应该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事情,而不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部门规划,因此,规划的编制应由政府主导,各有关部门、有关专家和相关社会群体共同参与,规划的主体要由以政府各职能部门和规划管理部门为主向以政府规划部门和社会重要研究机构为主转变。公众参与不仅是像上轮规划一样为了提供信息资料,而是要参与规划目标、指标的分配和确定,规划方案的拟定、协商和协调。

四、还需要把握的几点

1.必须寻找一个能够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2.土地利用规划体系中的各级规划必须在同一个平台上联网运行;

3.可以与土地管理其他业务工作数据成果顺利接口;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利用和实现土地优化配置的关键,而城市规划则在指导城市建设及引导城市建设管理协调发展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这两个规划都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资源为原则编制的,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简称“两规”)分别由国土(土地)管理部门与规划(建设)部门编制,使“两规”相互脱节成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对于“两规”应予充分的协调。

一、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1、国土资源部主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步较晚,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工作中都不成熟,专业人才培养、规划编制队伍、规划管理队伍都在发展建设之中。第一次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1988年开始的,1991年和1994年国家土地局相继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暂行办法》和《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各地在2000年前相继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但由于规划依据、方法等尚不成熟,规划专业队伍良莠不齐,故规划仍侧重于土地类型、用途的数字平衡,而在图面与实际管理的可操作性方面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比较频繁。

2、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

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起步较早,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从2o世纪50年代就开始广泛编制城市规划。以后几经波折,2o世纪7o年代后期又开始了大规模编制城市规划。至今,我国的城市规划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在城市规划技术及其实施管理上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相对比较规范的管理体制,打下了一定的专业教育基础,建立了一支数万人的规划师队伍。很多城市都已经完成或开始编制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总的来说,城市规划经过大量的实践,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无论从规划人才培养、规划编制队伍建设,还是从规划管理队伍来看,都比较强,但在规划理论与实践中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

二、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1、规划依据法律法规相似,并均需与其他规划相衔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两者关系平行,主体都属于行政法范畴。《鉴于两个规划的重要性和涉及部门、空间的广泛性,两个法律都规定了组织编制规划的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规划编制的依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规划空间和地位具有从属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全面性的,它是对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做的安排,而城市规划则属于局部性,它着重于城市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的安排。所以,城市用地只是土地利用中的一种类型,它们之间为点与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所有土地做出的全局性规划,对各项用地规划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城市规划仅是一个部门用地的规划,是从属和服从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是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个补充和深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由于以上差异导致了二者在规划过程和规划结果上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脱节,城市规划并不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城市的建设并不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限制,从而造成了城市建设用地过分扩张,不断侵占耕地。

3、规划均以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为核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本质上就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所进行的一项综合部署,其中心任务是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以达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城市规划重点是用地规模的确定、用地选择和用地分类及布局等,在用地上也是以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为核心。

4、规划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基本相似

不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是城市规划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律,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同样为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的土地和城市在规划时就必须遵守一些相同的规律和理论:如土地经济学中的级差地租理论、土地报酬递减理论、土地利用区位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地域分布规律、生态经济规律以及价值规律、景观学理论、系统论等。

在分析方法上二者一般都采用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及静态与动态、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路与途径

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主要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城镇体系规划指导和协调,确定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等。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点集约使用土地的程度越来越高,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尽量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用地保证。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像一些地方部门以保护耕地为理由,限制城市规划。当然,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该建立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观念,用区域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城市规划。尤其对城市的人口要进行较为准确的测。以免将城市的架子拉得过大,占地过多。城市规划与士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是谁上谁下的问题。更不是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主管部谁管谁的问题。而是要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是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两者共同循的原则主要有: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5

关键词3s技术;土地利用规划;应用

abstractlanduseplanningiscomprehensive,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oflandprotection,rationaluseoflandisthebasisandfoundation.3stechnologyprovidesscientificandeffectivemethodsandmeansforresearchandpracticeoflanduseplanningfield.combinedwithourongoingnewroundoflanduseplanningtointroducegis,rs,gpsand3stechnologyintegration,3stechnologyinlanduseplanningdatapreparationandprocessing,planningandpreparationandimplementationofresults-basedmanagementatallstagesofplanningapplicationwereanalyzed.itisproventhat3stechnologyinthefieldoflanduseplanningisverybroad.

keywords3stechnology;landuseplanning;application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以各级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自身的适宜性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农业生产各行业间的用地矛盾,寻求最佳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的战略性规划[1]。www.133229.Com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协调组织的综合措施。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部级、省级、市(地)级、县(区)级和乡(镇)级5个层次较完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土地利用规划在促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及用途管制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是合理利用土地的基础和依据。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2次大规模地开展全国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成果对合理利土地与保护耕地起到了重要作用[2]。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新型产业大量涌现,土地利用需求出现新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形势,我国开展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s技术

3s技术是gis、rs和gps的统称,是集高度发展的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及通讯技术的多学科现代信息技术。

1.1gis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和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利用该系统通过对诸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gis技术有2个显著特征:一是它不仅可以像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那样管理属性信息,而且可以管理空间信息;二是它可以利用各种空间分析的方法,对多种不同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空间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的现象和过程[3]。

1.2rs

rs即遥感(remotesensing),是一种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取得其信息的探测技术。即指从远距离高空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电磁波探测仪器,通过摄影和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与变化的现代综合性技术。现代遥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传感器、高分辨率和多时相性。遥感信息的应用已经从单一遥感资料向多时相、多数据源的融合与分析,从静态分析向动态检测过渡,从对资源与环境的定性调查向计算机辅助的定量自动制图过渡,从对各种现象的表面描述向软件分析和计量探索过渡[4]。近年来,由于航空遥感具有的快速机动性和高分辨率的显著特点使之成为遥感发展的重要方面。

1.3gps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的新一代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该系统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空间星座、地面监控和用户设备。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的卫星组成;gps的地面监控部分由1个主控站、5个全球监测站和3个注入站组成;gps的用户设备部分主要由接收机硬件和处理软件组成。gps具有定位的灵活性和高精度、快速度、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信息自动接收以及存储等特点,已经在地球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gps同时测定三维坐标的方法将测绘定位技术从静态扩展到动态,从单点定位扩展到局部与广域差分,从事后处理扩展到实时动态差分定位与导航,从而大大拓宽它的应用范围和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

1.43s技术集成

3s技术主要完成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信息表达等功能,具有获取海量信息、并能够准确加以储存和处理的特点。其中,rs技术是以通过从高空或外太空收集地表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识别、摄影、传输和处理来达到对地表现象进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gis可以认为是一个关于地理信息的管理系统,它能够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完成地理信息的分类和管理;而gps则是一个实时的、三维空间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近年来,随着gis、rs和gps单项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3个大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强大的技术体系,3s技术已从各自独立发展进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阶段,并且在资源调查、车船导航、环境监测、区域管理、城市规划、商业管理等诸多领域里得到了迅速广泛的应用[5]。但目前3s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仍多为单项技术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日趋信息化的形势下,对土地资料的快速、准确获取、空间信息分析、动态监测、图形图像处理和数字制图的要求已变得十分迫切。而3s技术集成正为这种需求提供了科学、适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它不仅可为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基础信息,而且可以对土地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2.1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数据阶段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数据信息。在数据阶段,主要包括土地数据收集和土地数据处理2个方面。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具有数量巨大、动态性和相关性的特征。其中动态性特征不但包括其周期性,还有渐变性和波动性[6]。传统的通过实地踏勘的工作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需要大量的时间。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提高和遥感技术向高分辨率的发展,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土地信息的方法将越来越普遍。小卫星遥感的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ikonos达1m,qui-ckbird达61cm,都能满足1∶1万比例尺的县乡级土地利用规划。通过遥感技术迅速获取的动态实时信息,再传输给gis,使gis数据库得到及时更新。通过gis技术对土地信息进行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件和数据,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不但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明确土地性质、质量,从而明确土地的空间分布,确定各类用地的具体范围。在此阶段,3s技术在数据收集和处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以及高效的特点。

2.2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阶段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及实施中,需要清查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权属、利用现状,保证地类正确、图斑一致、数据可靠,确保土地利用规划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要采集、储存、管理大量的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而且数据之间关联复杂,失控变异性强。如果没有3s技术的支持,是很难完成的。依靠3s技术平台,在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信息库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业务流程,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修改、实施的自动化管理。利用原有土地信息,分析土地结构,构建各类模型,为土地的评价、预测、结构优化及效益分析提供方法和手段。同时,降低旧有人为进行土地资源分析和决策所带来的主观因素影响,加强了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3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成果阶段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涉及大量图件、指标等空间数据,对规划成果质量和管理的时效性要求都很高。长期以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图件、文本、说明和表格)基本上都是以图纸、文本的形式保存和管理,存在共享性差、利用效率低、形式单一、成果保存难度大等缺点,无论在对公众宣传推广的范围与效果、传播形式与信息获取方式,还是应用灵活性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运用3s技术进行规划成果管理,可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为土地规划的动态实施和成果管理提供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手段。因此,为了更加充分、合理、科学、有效地利用土地利用规划的信息与数据,提高规划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实际效用,必须综合运用3s技术。

3结语

土地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性。土地利用规划需要了解土地资源的各种特征和规律,掌握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格局。因此,土地利用规划涉及的信息丰富、量大繁杂,而且多为地理信息,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空间性、时序性和动态性。离开这些信息,就很难实现立体、动态的管理和规划,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gps技术可以对空间数据快速定位,rs技术利用航天、航空遥感提供的航片、卫星照片等影像资料,能精度较高地定位、定量到地块,直观地判读地面物体特性、资源的现势信息。gis利用空间数据库技术可以把属性数据的管理完全一体化,存储和分析处理多种性质的数据。因此,3s技术能有效地管理各类地理信息、统计分析数据,并对之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海量数据的管理,促进土地利用规划和信息处理的规范化,为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伴随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s技术必定在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工作中得到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应用,为土地利用规划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方法,为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作出无可限量的贡献。

4参考文献

[1]吴次芳,叶艳妹.20世纪国际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及其新世纪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0,14(1):15-20.

[2]秦奋,余明全,王家耀.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6(3):72-76.

[3]王振中.“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5,30(4):62-64.

[4]周桂芳,朱淑丽,鲁春阳.3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42-6343.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6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规划辅助决策规划模型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一般包括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管理两个方面,利用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规划辅助编制涉及到的应用分析模型是一个十分值得单独研究的系统工程。要研究开发一个土地规划辅助决策信息系统,须分解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群为切入点形成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

对土地的利用规划进行辅助决策的模型群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模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模型以及土地需求预测模型。

二、基础数据预测

(一)人口预测。

人口预测有人口自然增长法和劳动平衡法。人口自然增长法是根据基期年的人口数直接推算未来时期人口数。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规划区域的人口数基本上是按照一定比例增长,并假定该地区人口今后仍然按此平均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而劳动平衡法是以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力为基础,按基本人口、服务人口、被抚养人口三者之间比例关系预测未来人口(适用于城市和城镇居民点的人口预测)。

(二)城市化水平预测。

1、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城市化的量度一般可采用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数法。复合指标法采用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四个方面指标,即:规划区域的城市人口占其所在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人口密度即单位城市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城市(建成区)的大小、城市(建成区)之间的平均距离。

2、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

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理论依据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农业生产水平和粮食商品率;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基建投资规模预测法;农村人口转化预测法,根据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机械迁移人口数、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数进行推算;多指标综合预测法,常采用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预测(商品量增长预测、农业劳动力转移数量预测)、国民收入增长率预测、基建投资数额预测等多指标综合预测法,根据预测结果加以综合得高、中、低三种方案,再结合其它相关因素,最终预测城市化水平。

三、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一)各类用地比例。

面积比是指某一区域内各土地类型的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即:

Ki=ai/a*100%(3-1)

式中:K,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比;a,为第i种土地类型的面积;a为区.域土地总面积。其计算结果多用直方图、饼状图表示。

(二)土地数量结构多样化。

根据吉布斯―马丁的多样化指数来度量,其模型为:

(3-2)

式中Gm为多样化指数,为第i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若某一地区只有一种土地类型,则多样化指数为0;若土地均匀地分布在各种类型中,则多样化指数为1。

(三)土地数量结构区位意义。

利用区位指数分析区域土地的意义在于这一指数可反映某一地区各种土地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空间的相对聚集程度,区位指数是综合性指标,计算公式为:

(3-3)

式中Qi为区位指数,fi为区域内第i种土地的面积,Fi为高层次区域内第i种土地的面积。若Qi大于1,则该种土地具有区位意义,若Qi小于1,则不具有区位意义。

(四)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作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指数,对规划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定量分析。

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H)反映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多少和各种类型所占的比例,当土地利用各种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减小时,多样性上升。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D)用于测度土地利用结构中一种或几种类型支配整个土地利用的程度,与多样性指数成反比。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可以用来描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方式,反映土地利用是否以某种或某几种方式为主。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e)是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分配均匀程度,可用Romme相对均匀度计算。土地利用破碎度指数(C)用于测度土地被分割的破碎程度。空间格局指数的大小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程度,随干扰强度增加,土地利用的多样性、均匀度、破碎度提高,优势度减少。

四、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一)土地利用数量变化。

1、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K)表达的是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这一指数的意义在于可以直观地反映类型变化的幅度与速度,同时可以比较不同类型间变化的差异,从而探究其变化的驱动力和约束因素。

2、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LC)反映区域内某一研究样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及其转换程度,着重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结果,意义在于反映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剧烈程度。可以应用于局部与全区的对比以及区域之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的对比。

(二)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

我们可以用各区域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及各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的不同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

(三)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

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可以用土地资源分布重心变化情况来反映。其方法为:把一个大区域分为若干个小区,在大比例尺地图上根据居民点的分布及地形特点确定每个小区几何中心的地理坐标,然后再乘以该小区该项土地资源的面积,最后把乘积累加后除以全区域该项土地资源总面积。重心坐标可以用地图经纬度表示,也可以用大地直角坐标表示。

五、土地需求量预测模型

(一)土地需求量预测数学模型。

1、年平均变化率法:此法依此式计算土地需求量:an=a0(1r)n,其中,an为预测期末土地的面积;a0为预测期初土地的面积;r为预测期土地面积的年变化率(增加为正,减少为负);n为预测年期。

2、趋势预测法:研究区域的土地面积变化是在时间序列上展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得到一系列依赖于时间的数据Y=f(t),以时间为参数的数列成为时间序列。

3、回归预测法:城市土地的变化与许多因素都有关系,如经济发展速度、人口、城市化率等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Y=f(x1,x2,…xn)表示。

(二)耕地需求量预测。

l、粮食安全条件下的最小耕地需求量是粮食自给率、食物消费水平、食物综合生产能力等因子的函数。

2、基于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需求量预测耕地,对于城市而言主要表现为耕地是城市农业人口及“两栖人口”的重要生活保障,因此,城市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定位为满足农业人口及“两栖人口”的粮食自给自足,其需求量为达到这一条件的耕地需求量

(三)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l、城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预测。通常采用城市规划中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方法: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

2、独立工矿用地需求预测。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生产要素享赋、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的研究,确定单位土地的工业产值,在分析预测经济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用地总需求,在总需求的基础上扣除城镇内部合理的产业用地需求,即为独立工矿用地需求。

3、交通用地需求预测。城市交通用地需求中,公路交通的需求是其研究和考虑的重点。公路交通用地取决于其长度和宽度。其长度依据选线方案在图上量取。公路的宽度与其技术等级有关。依据公路技术等级即可确定公路的路面宽度和路基宽度,从而计算得到公路的占地面积。

4、水利设施用地需求预测。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水面和水工建筑物用地,其中水工建筑物的用地需求根据长度和其断面要素计算;水库水面用地可依据水位――库容关系曲线和水位面积曲线估算。

六、辅助决策功能模块实现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通过提取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的各种用地类型的属性信息,将属于同一大地类的用地类型的面积字段值进行加和汇总,并将汇总的结果赋到土地利用现状表的面积字段位置。将各种土地利用的现状地类数据汇总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出各个地类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从而有效的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分析比较;同时系统也提供了生成统计图表的功能,来更形象直观的对各类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分析。

(二)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主要是根据选定的规划方案,将各种地类的用地情况信息录入系统之后,系统可实现对这些规划用地信息的计算分析功能,自动的计算规划近期、远期与现状地类的面积增减数值;同时也可以采用生成统计图表的方式来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以得出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合理与否,并进行相应地类用地情况的调整。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分析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变化分析。

(三)人口预测。

在人口预测子模块中,可以完成总人口和城镇人口的数量预测,总人口预测中可以用自然平均增长法和回归预测法来完成总人口的数量预测,当选择相应的预测方法之后,系统会显示此方法所对应的预测公式,在文本框中输入公式所对应的各数据项后,点击计算按钮,系统就会自动计算规划目标年的总人口数;城镇人口的计算设计了劳动平衡法和单因素分析法两种预测方法,其计算方法与总人口的计算方法类似。

(四)土地需求量预测。

本模块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各类用地的需求量预测,然后将各类用地的预测数据信息录入相应的位置,并进行规划近期面积和规划远期面积预测结果与现状数值的分析比较,从而得出预测结果合理与否,以辅助规划预测方案的拟定。

七、结束语

土地利用规划修编需要建立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土地供需预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土地利用分区等模型,这些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土地的供需关系以及土地的合理布局,是土地利用规划信息系统中辅助决策模块的建立的基础,是编制与实施规划的基础。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2001

[2]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002

[3]尹君.多目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法论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

[4]云南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土地使用空间布局

承德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冀东北连接京津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上板城镇、西地乡;国土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5927万亩(395118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51万亩(30342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8%;建设用地136.6万亩(9106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未利用地1238.76万亩(825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9%;人口规模2010年规划中心城区人口51万人;到2020年规划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70万人。用地规模到2020年规划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73.52平方公里;针对承德市的国土现状,如何利用规划,让承德市的土地布局的更加合理,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承德市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把承德市建设成滨水新城。

1城市规划在土地使用中的作用

1.1优化土地使用分配

1.1.1城市规划是牵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诸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优化土地使用方面,通过明确每块土地使用性质、有偿使用制度,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土地资源的目的。

1.1.2如果不严格按照城市规划使用土地,将造成某些开发商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与少数行政领导进行不恰当的干预,有可能迫使规划管理部门对规划的土地使用性质与开发强度做出不合理改动,是土地利用脱离了有效控制,甚至使城市用地布局受到损害,例如,一些城市中的公共设施用地,绿化用地被房地产开发所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有效的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分配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1.2优化空间布局

1.2.1由城市规划确立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从总体上规定了城市用地的环境与特征,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保证了城市功能活动的高效、经济运转与城市环境的优美、卫生与舒适。因此,合理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用地的空间结构的完整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1.2.2优美和谐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是每一个城市追求的建设目标。城市用地上每个建筑项目的外部形态及其形成的空间景观效果,都是一定区域城市整体形象的支撑部分。因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的更有可能使该用地的建筑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导致对所在地域建筑群体空间形态与景观的损害或破坏,是城市规划所不容的。这一点对于城市中心及重要地区,更显得重要。

1.2.3局部用地性质变化的积累有可能导致城市规划用地整体空间布局结构的失衡。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有全局、整体观点,要考虑这种改变对优化整体空间布局所产生的作用。

2承德市市区规划总体布局

2.1城区用地总体布局

中心城区由四个组团组成,即老城区、南区、西区和北城区。

2.1.1老城区北起上二道河子,南至武烈河大桥,东到磬锤峰,西至广仁岭。

2.1.1.1老城区为旅游服务、商业贸易区,由两大功能分区组成,西大街――都统府大街以北为旅游服务区,西大街――都统府大街以南为商业贸易区。

2.1.1.2老城区居住用地规划要求:本区主要有佟山、碧峰门、石洞子沟、铁路北山四片坡地居住用地和南营子大街以东、南园(含新华路南)、铁路(含东园林)三片平地居住用地。规划应逐步降低上述地段建筑密度,减少居住人口。

2.1.2南区北起武烈河大桥,南至西营,东起东营,西至上栅子。

2.1.2.1南区是我市行政办公、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功能区。

2.1.3西区东起广仁岭,西至滦河镇与西地乡交界处,南为白庙子,北到夹皮沟口。

2.1.3.1西区是工业和附属旅游区,以滦河为界,分为双塔山、滦河两个分组团。

2.1.4北城区北起双峰寺镇小东沟,南至上二道河子,东为双峰寺镇干沟子,西到双峰寺镇小井。

2.1.4.1北城区为休闲度假、会展和现代物流区,分老西营、小东沟两个分组团。

3承德市城市规划长远目标

3.1逐步推进老城区改造,加强新区建设

重点开发南区、西区、北区居住区及居住小区。主要建设项目有:四人沟地段、东园林――报社地段居住组团、喇嘛寺居住区、世纪城居住区、美地湾景居住区、大石庙居住区、冯营子居住区、大元宝山居住区、应营子居住区、滦电居住小区、平台居住区、上二道河子居住区、老西营居住区。

3.2中心城区人口与用地规模

预计2020年,承德市规划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70万人,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73.52平方公里。

3.3规划空间远景布局

在武烈河与滦河入河口处形成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其周围将由各类绿地所环绕,为建设高端产业提供优越环境。建设上板城西部,形成上板城服务分中心,为更多进城人口提供生活空间。打造由承德市至承德县县城组成的滦河中游城市带,城市带人口规模将达到140万人。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同时,进一步疏解老城区人口,远景老城区人口规模将控制在16万人以下。

3.4土地利用资源分配

3.4.1工业用地:应向竞争力强、无污染、低能耗型工业发展,远景新增工业用地一般为一类工业用地。

3.4.2居住用地:远景新建居住建筑,建设时将逐步提高一类居住用地比重。

3.4.3基础设施:利用张双铁路、承钢铁路专用线,建设西区、北区轨道交通系统,并逐渐建设与南区、承德县县城联结的轨道交通系统,改善城区交通状况。

4建议

4.1城市规划对于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方面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及现实意义,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用地紧张局面,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需要解决的。

4.1.1承德市是山区城市,在市区做好山上绿化的同时,不要忽视居住小区及市区周边的绿化,通过绿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而且能够优化空气,提高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

4.1.2在郊区做好城乡农村改造的同时,不要忽视郊区农民耕地面积,解决好农民产粮和人们吃饭问题。不要忽视城中村、城边村、新发展的土地,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8

[论文关键词]城市空间扩张,空间结构,体制转型,制度变迁,制度力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万国家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出现了明显的制度转向,即更加关注制度力在深刻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中的作用,而不再是简单地强调主观规划控制、市场因素的作用。例如,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决定城市空间结构的关键要素是隐藏在表面世界后的深层社会经济结构,其研究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城市形态及发展的制约。新韦伯主义学派认为,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的是多元的社会制度,而非抽象的“超结构”,他们的研究更侧重于制度分析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巨大的体制变迁,在全球化市场化与分权化过程的总体影响下,驱动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演变的动力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制度力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力量。而由于体制传统的巨大差异及中国体制转型的渐进性,又使中国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演化表现出复杂、远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征口。因而要深刻理解把握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机制,必须从深刻的制度层面进行剖析。

2城市发展体制转型与空间结构演化

随着冷战体系的解体和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在经历着巨大的经济、社会等体制转型。近十余年来,西方有关城市发展体制转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发展政策和城市改体(UrbanReq1me),也就是说更加关注城市发展的制度安排政策选择、调整机制等内容。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度演进主义”的影响日渐扩大西方学者开始强调市场经济支持性制度的重要生及制度变革的长期性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城市地理学界主要通过两个非常有影响的概念——增长机器(Growthmach]tie)模型”(Loganmoletch,1987)和‘城市政体模型来分析城市政治、经济、社会等体制的结构性变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正经历着巨大体制转型的社会王义国家。总结中国改革开澈的历程,虽然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是中国遵循着实用主义(pragmat]sm)和渐进王义(Gradualism)的道路,然而就中国自身环境而言,城市发展的制度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地方政府角色变化与城市空问结构的重组。

地方政府角色的变化对中国城市空间的演化将产生深远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由于政府企业化倾向所带来的治理模式变化,以及对城市空间调控管理机制的变化,如规划手段和相关政策的变化城市营销(Citypromotion)的方式和相应的空间结果。城市空间重组也是个政治建构的过程,其中地理域层与行政建制域层之间的整合是问题的关键,如近年来广泛出现的行政区划壁垒、行政区划兼并等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经济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

从国内市场化不断深八的角度看,由于土地经济使用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经济利益驱动性。而从全球化国际资本转移的角度看,全球化通过资本、生产要素、信息的流动和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正在深刻而有力地重塑着中国城市的空间形态新空间类型(新产业空间、新生活空间)的出现,给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构带来了新的影响

(3)社会结构变迁与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

城市空间结构是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互相制约的综合作用下形成、演化的,城市政体理沦(UrbanRegimetheory)着重阐述了城市发展的三大动力源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城市空间变化所起的影响。面对城市移民与非正规经济的大量出现,如伺维持经济发展、社会秩序与空间匹配之间的有效平衡,将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研究中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限于又章篇幅,下文将主要从几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来分析制度力对中国城市空间扩张与结构演化的影响。

3城市政府企业化治理体系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发生了深刻的公共治理变革,城市政府普遍推崇市场化(新自由王义),强调发挥市场机制在公共领域中的作用,导致了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治理模式的产生,传统型城市管理模式(Urbanmanagerialism)正快速被企业化城市(entrepreneurialCity)治理模式所取代。政府放弃了以往长期采取的福利主义原则,而主张依籁市场机制,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外来投资,即像经营企业样来管理城市,并在促进城市增长的过程中与各种力量结成了多样化的台作伙伴关系,亦即“增长联盟”(GrowthCoaliti0n)或“增长机器”(Growthmachine)

中国城市的发展及其空问结构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变迁而诱致的结果。在中国既有的法规与政策体系中,城市空间资源是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可以直接干预、有效组织的重要竞争元素,也是政府企业化”的重要载体,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因而也表现出政府强烈主导、运利色彩浓厚的特点。行政力量依然是地万政府配置资源的最重要方式之,“显现政绩”依然是决定政府行事规则的重要出发点。表现在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化中,常常会出现地方政府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规划技术要求,而利用行政指令来直接控制、干预城市空间的正常发展和规律性演化一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地方政府常常需要通过大气魄、大规模的“高起点规划”和令人振奋的“新城”“新区”开发,来向外界展示政府发展城市的信心并期望借此吸引更多的发展资源,由此导致了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和城市空间结构的巨大跃迁;另方面,受到目前地方政府任期制与“显珊政绩”观念的影响,在城市空间发展、演化过程中常常难以长期延续个稳定的战略意图,而是随着领导的更迭、领导者思维的变化政治与政策的需要而不断发生着大跨度的跳跃,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空间的蔓延和孤状区域的生成。

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经济与政治利益的需要,短期”、“凸显效益”的经营型规划与行动往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追求“本届政府经济与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将城市发展的经济与社会成本、负担不断积淀并转移给未来。政府需要借助于市场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经济与政治目的;而市场也期望通过介^公共部门的活动而获得超额的利润,于是政府与市场就结成各种联盟,共同达成“双赢”的目标,这就是“寻租”。城市政府与谁结盟谁在联盟中起主导作用,必然会引起城市空间的不同变化。例如,在现行的“土地财政”体制下,土地出让金成为了地万政府预算外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许多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都占到了地方可支配收^的50%左右),因此在中国许多城市出现的大规模土地扩张、房地产开发热,事实上是由政府与逐利的开发企业共同推动的。

4辖区型制度壁垒效应的影响

在转型期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地方政府行为常常演变成明显的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作为地方行为空间载体的行政区划也就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资源的空间流动中扮演起各种“壁垒”的角色。地方政府之间在空间发展中以行政区划为壁垒形成白勺对抗性竞争,不仅造成了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而且导致了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结构难以优化、规模盲目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严重后果,沿海的城镇密集地区史是如此。

前几年一些地方以撤县(设区、扩大中心城市市区范围为代表的行政区划调整,成为影响这些城市空间扩展与演化的关键因素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地方政府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达到控制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酌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向的目的,从而获得更丰富的发展资源、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2002年长三角各中心城市市区面积普遍扩展到2001年兼并前的250%~650%不等)。然而,通过撤县(市)设区仅仅是将市县之间矛盾转化为都市区的“内部矛盾”,体制内生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由于在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许多“新区、“老区”的权利和发展责任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大,因此实际上在城市各个区z问的空间竞争被进步加剧,在些城市内甚至出现了多个开发区、CBD、大学城并存的怪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经历了行政区划兼并以后,许多中心城市的空间规模得到了又次的快速扩张(图1),而原先期望的空间结构优化却没有相应实现。

5二元土地制度利益博弈的影响

中国真正的城市土地制度改革始于2o世纪80年代中期,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互使城市新增土地和转让土地走人批租制的轨道,土地出让悦八也成为地方政府预算外财政的重要来源。土地使用制度由无偿向有偿的转型,为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注八了活力,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地域扩展。市中区和郊区的土地优势和潜力在定程度上得到体现:城市中,高地租高地置换而更换至地区,城市中心日城区改造运动由此大规模开展。城市边缘地区低地价既成为引发中国大城市居住郊区化的直接原因,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新区开发、空间拓展和优化的初始动力之。

但是土地使用制度在渐进式变革之路中,其深层次的问题也不断暴露,最突出的莫过于由于土地市场机制未能全面完整地建立,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在由行政化向市场化转轨的过程中形成双重“二元化”格局,导致了“双重土地市场的形成”(朱介呜,1994)。总体而言,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是次不均衡的改革,这种不均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允许符合条件的城市国有土地在土地使用权市场上进行流转,而将农村集体土地排除在土地市场之外,惟有在城市边缘地区(城乡结台部或城市近郊地区)存在两种所有制形式的土地在时空上相互混渗交错的现象,这使城市边缘区成为集体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一个集中过渡地域和激烈转换地带(张慧芳,2004),也是非法用地的重灾区,另一万面,我国在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和市场化出让的同时,还保留了较大比重的土地行政划拨配置方式(2002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中有80%属于行政划拨取得酌),而在有偿出让的土地中,大量又是以协议方式出让的(研究表明,2002年全国以招标、拍卖、挂牌万式出让的土地只占有偿用地总面积的15%,2003年也只达到33%)。土地市场流通缺少透明和竞争的机制,造成土地使用往往呈粗放性、平面化,城市空间处于低效利用的状态,并为日后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优化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总之,这场不均衡的渐进式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客观上形成了独特白勺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结构,即“二元化”白勺城乡土地市场和“双轨制”的城市土地市场这种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制度不仅滋生了各发展主体“寻租”的现象,也直接催生了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双重“二元化”的土地市场结构,造成了土地开发特别是农用地转用(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套利空间,而这一巨大的套利空问也成为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相关利益主体竞相追逐的对象。这一方面使以成片商业开发、开发区、大学城等建设为代表的“圈地式”城市二地开发模式遍地开花,另方面也造成农村集体土地违法交易即土地“黑市”屡禁不止,在乡村地区许多“小产权房”、“以租”、“伪集体生产用地”等现象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相关利益主体为了能够持续获取土地开发的利益,往往不断超越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扩展范的限制。这样来,在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城市空间的扩张犹如失控的洪水,疯狂吞噬着周边的农村土地,从而形成了以蔓延为特征的城市空间对外扩展模式。

6僵化的土地规制的影响

我国实行了世界上最为严厉的土地规制,但是土地规制体系十分僵化它不仅强调数量管制,而且还强调用途管制、区位管制,并且还有年度建设用地供给计划的进一步约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严重脱节的,完全在两个不同的系统内运行,所以经常造成城市规划建设区与基本在田保护区的矛盾、项目建设与建设用地供给指标的矛盾而在既有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内,要通过“台法”的途径解决这些矛盾是十分困难和耗时的。

于是在实际发展中为了规避这些矛盾,地方政府不得不化整为零,在不与基本农田矛盾的区域内被迫分散、插花式地布局项目,造成城市规划的些功能区难以整体形成,客观上导致了城市空间结构的破碎化。例如,在沿海的某市,由于规划的开发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存在着空间上的矛盾,一些新增工业项目不得不插花式地分布在规划开发区的周边地区,而不是在设施已经配套齐全的丹发区内,不仅造成了公共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加剧了城市空间的蔓延和结构的混乱而些基层政府由于缺少建设用地指标不得不采取变相使用集体土地的违规方式来进行项目建设,进步加剧了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9

关键词: 美国大都市区

1. 绪论

人类科技日渐发达,世界城市也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发展迅速,在城市全球化和区域城市化两大背景下,大城市的影响范围迅速扩大,其在空间范围上构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周边城镇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大都市区之间的竞争也形成了世界经济竞争的缩影,协调发展大都市区城市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特别是大都市区规划模式的演替及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以求为我国区域规划与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2. 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与政治体制相对应,美国国土规划的职能主要在地方政府,在规划中起主导作用的不是政府而是社会组织,所以,美国整个规划体系是一个以地方为主、高度分散、缺乏高层次统筹协调的规划体系。美国至今还没有进行部级的系统的全国性国土规划,只有问题导向型的区域规划,国土规划相关内容也分散在相关规划中。整个规划体系由联邦的公共土地用途规划和区域开发规划以及有关的政策、独立的州综合规划(只有部分州)、州域内的区域规划、地方政府综合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组成。

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是美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美国维护国家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美国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模式演替分析

美国是大都市区发展进程最快也是最明显的国家,也是提出大都市区概念的地方。美国大都市区起源于上世纪初,到40年代逐渐成熟。而目前,美国已经有268个大都市区,百分之80的人口居住在大都市区,本文从时间的角度,将美国大都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都尤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并与之相适应。

3.1 单中心城市区域的对外扩张

19世纪后期,是美国经工业化大生产阶段。产业结构的演变,使得人口迅速向城市聚集,这一时期,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角,并控制着周围区域的发展,为了突破城市行政辖区对中心城市发展的束缚,中心城市采取了对外扩张的发展模式。而对外扩张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兼并和合并等手段来实现。

从美国大都市发展的历史上看,其中心城市的兼并和合并有着自东向西,自北朝南的发展特征。美国东部城市起步较早,也是最早实施兼并的区域,例如纽约、芝加哥等都通过兼并的方式实现了中心城市的极速扩张,而后这种趋势向西、向南扩散。

3.2 多中心管治结构

进入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工业化进程已经成熟,中心城市中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地价飞涨等去中心化因素逐渐增强,兴起了以中产阶级为主要人群的郊区化进程。客观上增强了郊区的经济实力,郊区对中心城市的依赖性逐渐减弱,这决定了中心城市已经无法像以往那样,依靠强权的合并、兼并来进行对外的扩张。这一阶段多中心管治结构逐渐兴起。代表性的就是专区的职能分割的应用[3]。

从1952年至2002年,是美国专区规划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美国专区数量迅速增长,洪士建等人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实践和理论互相推动的结果。他认为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大都市范围内形成了数个次级中心,大都市空间格局由单中心向多中心持续转变,另一方面,公共选择学派在美国的兴起,以及其所主张的多利益体综合管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得多中心管治结构得以持续发展和应用。

4. 美国空间国土规划案例分析

4.1 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都市区规划

20世纪初,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两个城市分隔,缺少合作,总人口约46万。20世纪50年代,快速郊区化促使这两个城市逐渐结合,明尼阿波利斯一圣保罗大都市区逐渐形成,人口达120万。大都市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并引发人们思考。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整个大都市区持续增长,如何解决大都市区排水和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布局、管理上遇到的问题。人们认识到需要通过区域性、整体性规划解决问题。

规划目标改变现有不可持续的开发方式,通过对城市的无序蔓延进行限制,将城市开发集中在两个中心城市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卫星城,并由大都市区交通系统将其联系起来。

具体措施图7—5

首先,成立大都市规划协会。企业、社会团体、市民等非政府力量和政府共同关注,促使区域规划得到州立法机构的重视,并于1957年通过大都市规划协会草案。该委员会(mpC)是一个政府性质的区域规划机构,提供28个席位,21位是代表地方政府,7位是由政府指定代表市民、商人和社团组织担任。由于政治家和政治体制的原因,mpC的权力和职能受到法律的限制,并没有执行权。

其次,mpC编制大都市区域规划。1966年完成规划工作。本次规划提出:①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紧密联系;②提供可供选择的多样性规划模式。土地利用规划合作中的一个突出障碍是财产税分配问题。在各自的利益驱动下,各市政府在应征税的设施布局上产生激烈竞争。

5.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经验总结

纵观美国国土规划的发展历程,有效解决限制大都市区整体发展的行政分割与区际冲突问题,是美国政府、企业、社团和居民共同关心的话题和主动要求,形成了不同模式演替的主线,促使其采取了有效的规划管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适度的行政区划调整,打破行政界线对生产要素的限制是美国大都市去中心城市区域规划的普遍做法,最常用的方式则是兼并或市县合并。

2.虽然美国有深刻的以个人利益至上的传统文化背景,但是,为了协调区域之间的矛盾,各个相关政府之间通过建立统一的大都市区政府,来解决单一政府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3.在地方自治的体制之下,普遍建立大都市区政府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建立城市联合管理体系,建立松散型的大都市地方政府协会,来协调区域间的关系,并与大都市区政府的相互补充也是一种普遍采取的方式。

4.联合组建各种单一功能的特别区和协调机构根据管理的现实需要,各地方政府联合组建各种各样的特别管辖区(特别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对都市区范围内的交通、水利、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进行统一协调与管理。

6.对中国大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与整治的若干启示

我们经济经过30多年的迅速的增长,区域城市化趋势格外显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数个明显的大都市区。但是,因为机制的不健全,城市之间的协同作用明显缺乏,各个城市之间普遍存在互相争夺优质资源,却不愿承担责任的现象。城市之间互相攀比、相互封锁、各自为政严重影响了大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进程。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要比我国提前数十年,研究美国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对于我国对于大都市区规划与管理方面将有重要借鉴意义。

1.建立区域联合管理机构

纵观美国大都市区发展历史,区域性的联合政府是美国解决区域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联合政府的协调作用,可以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可以以最小的代价创造最高的整体价值。而在我国目前的行政体制下,大都市区的许多成员,比如天津、北京的京津都市区,上海、苏州等组成的大上海都市区都分属不同的行政单元。行政单元与级别的不对等无疑限制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建立全球视野,逐渐淡化行政界线的限制,建立互利互惠,资源互补的协调发展长效机制,是大都市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提高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在市场条件下,仅靠政府之间的协调是远远不够的,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也逐渐增强,形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美国,由非政府组织建立的区域规划协会在美国大都市区规划与管理当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市场机制以及行政单元无法频繁划分的条件下,生产关系空前复杂,发挥市场的自动调节作用,在大都市的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上协调各个利益体的利益,非政府组织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3.注意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社会公平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应当是区域规划当中的重要命题。在美国纽约大都市区的规划当中,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当做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比如在该规划当中,纽约区域规划协会在规划中强调的“学校—工作联合体”的机制,该机制实行教育与培训终身制,从而保证了低收入集体的劳动竞争力。而在我国,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西南财经大学的中国家庭财产报告,中国家庭资产中位数是247万,而平均数却仅有47万,如此可见一斑。在珠江三角洲的大都市区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竞争加剧,劳动力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速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应当是未来中国大都市区规划中的重要任务。

4.注重区域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从美国大都市区的区域国土空间规划上来看,其早期的仅注重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而后来越来越注重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其中环境问题成为这种转变的关键要素。纽约大都市区规划提出的3e战略是后期美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典型代表,该规划当中将环境提高到与经济、公平同等的地位。这也说明,环境不仅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在我国,区域规划当中的环境问题还处于学术层面,对于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远不及其他要素,粗放型增长还是我国大都市发展的基本情况。环境的持续恶化也逐渐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当中的重要的消极要素。因此,总结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发展经验,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化发展,也应当是我国区域规划特别是大都市区规划当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 面向2l世纪的挑战[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4.

[5] 毛寿龙.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 黄丽.国外大都市区治理模式[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国土空间规划个人总结篇10

一、我国特大城市正在进行着被动的“存量空间转向”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城市规模大幅扩张,外延扩张型特征较为明显。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蔓延,近几年来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一批特大城市已显现出发展空间紧促、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等突出问题。如2012年上海、深圳、天津的开发强度分别达到35%、44%和31%,远高于伦敦的23.7%、巴黎的21%,已经接近城市的空间开发极限。不少特大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控制指标剩余仅够用1-2年,部分城市已经突破2020年控制指标,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也呈现出倒挂现象,城市增量扩张潜力已非常有限。

与此同时,用地不集约、结构不合理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竞争力的提升。2012年,我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约130平方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人均82.4平方米和发展中国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用地的集约化水平明显偏低。从结构上看,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偏高,普遍达到了40%-50%,北京、上海、广州分别为22.0%、24.4%、24.1%,是纽约(3.6%)、伦敦(5.2%)、东京(3.1%)的4-6倍。地方政府追求工业税收收入,以成本价大量供应工业用地,挤占了居住用地、公共设施和生态空间,导致我国城市居住、商业用地价格偏高,城市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制约了城市竞争力。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粗放低效与城市土地资源的短缺形成较大的现实反差。建设用地总量的“天花板”和耕地保护的“硬约束”倒逼我国特大城市不得不依靠存量空间提质增效来满足用地需求。在深圳,2014年计划供地1750公顷,存量土地占到68.5%;在上海,未来7年将有超过3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被减量、复垦或转型,优化用地结构正在成为资源紧缺条件下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短缺的瓶颈,我国城市发展正由空间外延扩张型迈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增长”新阶段。

二、特大城市存量用地空间转型具有深层次的逻辑理性

在当前我国特大城市普遍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城市经济活动和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深刻转变,促进存量用地空间转型,推动特大城市进入“内涵增长”新阶段,无疑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层的逻辑理性。

一是有利于缓解城市的土地资源短缺瓶颈。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已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破解土地资源短缺瓶颈已成为这些城市的关键所在。借鉴上海的实践经验,以规划建设用地的“负增长”为发展目标,以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为路径,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利于突破城市土地资源短缺瓶颈,促进城市集约转型发展。

二是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国家新型城镇化(2014-2020)》指出,优化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促进特大城市持续有机推进城市更新,调整用地结构,有利于以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增加城市的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大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发展活力。

三是有利于顺应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复合特性要求,加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转变,以“互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o2o”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研制复合、工商复合特征日趋显著,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不断强化,这使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建立起来的以开发区为主要形态、以二三产业为主要划分的用地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阶段发展要求。支持上海等特大城市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试行用地性质的兼容与转换机制,调整用地结构,有利于从“优化存量”来寻找突破,协调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用地结构的调整。

四是有利于转变城市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发展方式,走出一条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新模式。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规划建设水平较高,业态丰富多样,创新土地利用管理模式,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开发方式具有典型性。依托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开展先行先试,探索集约高效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数量众多的二三四线城市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是我国转变城市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

三、特大城市存量用地空间转型亟待破解三大难题

上海等特大城市在调整城市用地结构、推进城市更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上海和深圳分别出台了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广州出台了《“三旧”改造规划》并成立了城市更新局,北京在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中也突出了“减量”“存量”理念。这些探索使用地供需矛盾有所缓解,如广东省通过三旧改造节约土地100万亩,相当于4年的新增用地指标,但还面临一些制度障碍。

一是缺少专项规划的统筹指导。用地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城建、交通、环境等多方面衔接和变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而我国现行规划制度是基于增量用地管理而建立的,对存量土地的规划管理滞后,多数城市目前还没有编制城市用地结构优化相关专项规划,这类规划编制的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管理体系还不健全,迫切需要加规划制度的探索创新。

二是缺少与时俱进的用地分类。用地混合是后工业化城市用地结构变动的重要趋势,随着我国产业形态演进,既有单一功能的用地分类体系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许多前景较好的新业态在现行用地分类体系中找不到对应的用地类型、达不到相应的用地门槛、得不到相关的用地支持,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加快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与时俱进,形成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相适应的分类体系。

三是缺少规范畅通的程序保障。存量用地中土地和房屋产权复杂、不同利益主体相互交织,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存在违法用地、违法建筑等问题。目前,各地在推进存量用地调整过程中,基本上是一事一议、一事一策,缺少国家政策的必要指导。从有关国家的经验看,存量用地{整均需要政府主导进行统筹、协调和规范,需要国家层面围绕报批、运作、考核、评价等,制定一套组合配套的政策和规范。

四、推进特大城市挖掘存量空间、调整城市用地结构的对策建议

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按照有机更新、局部再生的理念,坚持积极实践和稳妥推进相结合,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挖掘城市存量空间潜力,优化用地结构,支撑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转型。

一是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加强部门协调和规划引导。将特大城市建成区全部纳入“多规合一”试点,率先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在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推进城市建设用地总量“零增长”“负增长”,以优化城市开发边界内用地功能结构为重点,逐步降低工业用地规模,提高住宅等生活用地比重,优先保障公共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等公共要素落地,推进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扩大生态用地,加强绿地、林地、湿地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

二是以存量空间为重点,编制城市用地结构优化调整规划。针对我国很多城市旧城区、旧厂区、开发区、城中村空间格局差、用地效率低、人居环境不适宜等问题,应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以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为主线,加快引导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编制存量空间优化调整的专项规划,指导城市更新、开发区功能转型、三旧改造、工业用地二次开发等,明确未来一段时期城市用地调整规模、方向、布局和时序安排,制定城市中心区、重点发展地区、轨道站点周边、景观门户地区的低效用地功能调整方案,加大空闲和闲置用地处置力度,推进旧城区整治与复兴,疏解过重的人口和功能负担,淘汰低端功能,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