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十篇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03:30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1

1明确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重要地位

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特征。学校社会工作是指通过专业性服务来协助学校改善学习环境,促进教育相关问题的解决,完善教育功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为大学生思想引领提供了重要平台,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社会化的生产不断提高,全球化给经济、政治、思想以及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一定冲击,不少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受到严重冲击,此时学校社会工作应当承担起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责任,准确把握社会大环境,将思政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工作的中心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并教育大学生,真正实现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监控成长。

2深入挖掘学生社团建设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潜力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载体,因此在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内在潜力,坚持以社团特色为依托,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社团的具体情况开展综合分析,发挥学生社团的各自优势,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多元化生活体验,从而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与此同时,应当通过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顺利开展,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思想引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3落实学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要求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信念,既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又是青年学生成长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进行学业职业生涯规划的支撑点和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载体。学业生涯规划蕴涵着丰富而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引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学业生涯规划及辅导应从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与学生职业理想相结合,引起青年学生内心体验和共鸣,同时,应当克服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笼统和泛化”的弊端,根据学生特点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使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具体要求转变为青年学生的实际行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其一,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学业生涯辅导,提升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应从现实社会出发,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和就业观,建立健全正确科学的自我评价体系,在积极帮助青年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充分利用专业学科和社会环境的有利条件,全面拓展青年学生的整体素质。

其二,坚持以心理辅导为重要补充,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明确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实效性。充分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了解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职业倾向等心理特征,帮助学生更深入了解自己,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业规划的过程中。

其三,坚持贴近学生实际和重视主体性培养的原则,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大学生生涯规划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渗透着主体的判断和选择。因此,在学业生涯辅导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

其四,坚持学习西方先进理论,不断加强对学业生涯辅导的理论研究。学业生涯辅导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为建立适应我国大学生发展要求的生涯辅导理论提供了借鉴意义。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拓展研究的视野,提升理论涵养。

4强化思政教学网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功效

在高校教育中,思政教学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的重要渠道,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并发挥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团组织实现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采取可行措施强化思政教学网络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实际功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并教育大学生,为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提供可靠支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网络技术呈现出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超越时空性等特征,推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在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性,对现代信息技术加以科学化利用,确保先进科技的功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基于现代信息之上所形成的思政网络得以形成,并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和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平台。

思政教学网络始终坚持思政课教学网络的专业化特征,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辅助教学平台,实现了思政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引领大学生思想目标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思政教学网络坚持与思政课教学课堂实现有机结合,争取做到双管齐下,从而保证高校团组织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效果。思政教学网络始终坚持以现代科技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引导并鼓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种形式引领大学生思想。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大学生;思想引领

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是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就非常重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这从国家诸多重要文献中都能得到体现。早在1955年,当时的高教部就明文规定:“每个教师都有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水平,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身体健康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人才的责任。”在接下来的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8年8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一系列文件、法律中都强调了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基本职责。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作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里面更是对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时隔十年,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再次重申“教师是育人的主体”,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一系列重要文献充分说明党和国家赋予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高校教师不仅仅是承担教学过程中的“传道授业解惑”责任,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思想进行引领,从而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此乃高校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

二、高校教师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笔者根据自己在高校工作的切身经历,发现当前高校的思想引领工作客观存在一系列困难,主要包括:

一是高校里的个别领导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不够重视。我国高校管理普遍采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分工,工作职责也就不尽相同,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就落到了分管思政方面的领导肩上,导致其他分管教学、科研、后勤、安全等其他方面工作的领导片面地认为此项工作不属于其职责范围,因而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不是很重视,对此方面的工作也就不是很理解和支持,更不用说去主动协调配合了。

二是部分专职教师在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主体意识不明确。一些高校教师,主要是专业课教师,认为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领仅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觉得与自身无关,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也是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主体,因而没能发挥其真正的引领作用。

三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不够深入、细致、长久。意识形态的内隐性、复杂性、抽象性等特征决定了思想引领工作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复杂、而又艰辛细致的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领,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高校教师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付出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成效。目前,在此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方面有限,很多举措流于形式;或者一些教师在实施此工作的过程中无计划、无组织,最后变成了走过场、做样子,没有将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或者工作缺乏连贯性,一旦其他工作压下来了就将此工作搁置一边,不能将思想引领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进入21世纪的这十几年内,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大尺度开放、信息网络化高速发展,在这样的新时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工作本来就因此面临更大的挑战,而这些困难更是阻碍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而笔者探究了一整套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以保证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落到实处。

三、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探究

(一)学校应对高校所有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足够的重视。高校要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书记、校长、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要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把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常抓不懈,及时指导相关的引领工作,建立健全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相互协调、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参与的思想引领工作机制。

(二)高校要采取具体措施将专业课教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高等学校“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其一言一行对大学生的思想有直接、深刻的影响。在继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专职教师在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高校也要采取积极努力将专业课教师也纳入到此项工作中来,发挥专业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教师由于其角色的特殊性,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刻和长远的,任何一位高校老师在课堂上流露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想倾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希望各门课教师的教育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而不是在思想政治课上形成的正确观点还没进入社会,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就被不断蚕食殆尽。

(三)高校要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素质提升。在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工作中,教师自身的思想品德状况及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向成熟、角色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未来人生知识技能积累、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思想道德品质和言行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能够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和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对于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学习生活中,这种无形的教育力量能够督促青年大学生自觉加强道德品质的修养,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因此高校要真正做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必须要做好师德建设。

高校要提倡教师把教学当事业而不是职业,职业是解决生存问题的一种手段,而事业要求有理想、讲奉献,追求自身价值。只有每一个教师都将教育当成崇高的事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学校要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宣传弘扬高校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教育作为新聘用教师岗前培训的首要内容,定期举办弘扬师德的活动,对师德进行严格监督考核。

(四)高校要完善教师育人的考评制度,把高校教师的育人评估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以激发所有高校教师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并建立一整套必要的规章制度,量化管理人员及专业课老师的德育工作等。一是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教师教学考核、教材使用、教学过程督导制度。做到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坚决制止课堂教学中传播违法、有害的反动思想言论和观点;二是完善教师育人的考评监督机制,严把高校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在教师聘用、考核过程中注意其政治、思想条件,规范聘用合同和入职程序,如对课堂教学中传播违法、有害的反动思想的教学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制,完善学风建设办法,健全教学不良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探索教师定期考核制度,完善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加强高校所有教师教育管理。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高等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应自觉承担起此项重任,大家要贴近现实理清思路,顺应形势加大力度,形成合力谋求突破,创新形式讲求实效!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3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正面影响,又有反面影响,这需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功能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因此如何处理好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对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大意义。

一、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几种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具体来说就是指在高校校园区域内,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员工(即“校园人”)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活动中共同营造的活跃校园气氛、陶冶情操、寓教于乐地展现时代精神和风貌的文化氛围。[1]“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具有很重要的思想教育功能,它无须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无须领导者在集会中灌输,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生活的价值、人生的真谛,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高校校园文化是适合高校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产物,它与新时期大学生不断塔高思想文化水平、追求全面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它以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和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提高文化修养,发展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实践证明,诸如校园广播电视、诗歌比赛、文艺演出、校园社团专题讲座以及先进人物的宣传等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抒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真实情感、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正确的认识文化二重性

“文化系统是一个优劣兼具的对立统一体。从文化的性质和特征看,任何民族的文化构成都包含有优劣两重性,只不过在不同的民族那里,其文化的优劣比例有所不同罢了”。[3]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既有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消极、落后的一面。具体来说就是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大促进作用,落后的校园文化将阻碍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站在较高的战略角度,正确的辨别文化二重性,要立足当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吸收,选择先进的校园文化,抛弃落后的校园文化,也就是要做到扬弃。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可以通过调动校园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来创造出更先进的校园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既要立足当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对外来文化批判地吸收,正确地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在校园文化的培育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化文化意识为相应行为的过程,大学生作为其中一员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思潮的误导,因此在对待这两种问题上,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鉴别,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引领功能(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活动对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建构、塑造和导引的作用、影响、能力及其结果)[5]。在校园制度层面、校园精神层面以及校园氛围中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四、在校园文化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功能的几点要求

在校园文化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功能必须遵循以下要求: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灵魂、核心指导地位,坚持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并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指导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第二,引领物质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物质决定精神,没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化,就没有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6]。第三,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及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尊重差异、提倡、包容多样、激发活力,陶冶情操,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根基。第四,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挖掘校园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功能,必须建立在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育人的一项重要工程,任重而道远。除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状况之外,还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律,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研究水平。(作者单位: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许庆华.高校校园文化的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前沿,2004,(9).

[2]张玉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1).

[3]孙百亮.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天府新论,2009,(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思想教育;教学研究

如何将思想教育全面融入历史教学之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广大教师既要在思想上重视,也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构成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其中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方面,发挥着对学生成长的引领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全面育人目标的内在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学科实现全面育人目标,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思想教育的渗透,只有实现三者统筹兼顾,才能全面达成教学目标。二是体现正确思想引领的重要保障。初中生的思想理念尚未完全形成,容易受一些片面甚至错误理念的引导,在历史教学中强化正面积极和健康的思想教育,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效的思想引领。三是体现强化爱国教育的有效手段。爱国主义应当成为青少年思想中的主旋律,历史教学中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因素,广大教师要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特别是要重视爱国主义的渗透,培养积极向上的青少年。

二、巧妙构思,精心组织,将思想教育有效融入历史教学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思想教育,并非简单地由教师进行口头说教,还要注重技巧性和艺术性,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思想教育成效,将思想教育的目标和各个环节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展示历史发展成果,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时期的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方面可以在历史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展示这些历史发展成果,让学生感悟到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慧。例如在《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精美的青铜器,以及青铜器生产制造的工艺,让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制造出这些精美的青铜器工艺品的,通过这样的演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2)引领回顾屈辱历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打开中国近代史,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段炎黄子孙永不能忘记的历史,当代青少年更不能忘记,只有明白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才能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鸦片战争》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国内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这一段时期受人欺侮的根本原因。学生经过分析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增强了努力学习、立志报效祖国的责任感,爱国主义激情在学生胸中激荡,每一位学生都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和祖国的发展强大联系起来,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每一位学生从灵魂深处受到震撼。(3)深入开展专题研究,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回首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社会与国防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怎样的丰功伟绩,这对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次非常有效的体验,应当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充分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分析了“港澳问题”的由来,明白维护和领土的完整离不开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正是因为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才为港澳的顺利回归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4)充分感悟社会成就,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似乎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今昔对比,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感受到今天与昨天生活的显著差别,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例如在《城乡人民生存状态的沧桑巨变》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认真将自己家庭以及周围生活设施与10年前、20年前对比,通过数据以及图片等直观的形式,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感受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这对于当今青少年一代尤为重要,一定要让他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和懂得感恩。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非常必要和重要,广大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努力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曾缓娟.论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的意义[J].科技咨询导报,2012,(18).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

伴随着我国国际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大学生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部分学生政治立场摇摆、价值取向物质化、道德水平下滑和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凸显。如何在新的教育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是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协同理论通过重新优化组合复杂系统间要素组合方式和沟通方式来达到提高系统功能,为我们提供了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大系统实现创新发展思路。

一、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内在逻辑

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系统的子系统,两者之间既有严格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既是实现德育总体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两者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具有实践基础和现实必要性。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间的联系为协同创新提供了现实必要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任务、对象和内容的一致性为协同创新提供了实践基础。两者虽然分别属于不同学科,但教育内容具有很大的重合性,两者互相补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两者的工作队伍也具有一定的重合性,具有协同创新的人员基础,有利于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

构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机制是基于目前两者间由于部门分工和学科划分造成的教育力量分散,教育合力不强的现实基础上的综合考量。协同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高校党建工作进行与发展。学生党员在政治立场、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上会对其他学生形成很大的影响,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分布广泛、影响力大、执行力强的优势,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在客观上形成一个影响广泛,战斗力强、觉悟水平高的学生集体,可以增强党的组织力、号召力、吸引力,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推动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也是基于两者目前协调工作不完善、教育力量分散的客观现实。一方面,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发挥不明显。两者之间要加强联系与配合,克服各自为政分割局面,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党建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另一方面,党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欠缺。两者的协同创新能够克服党建工作教育对象范围狭小、教育过程间歇性、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单调和教育方法陈旧等问题。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目前工作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导致党建工作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可以促进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的相互融合,克服单独教育形成的教育盲点,从而有利于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二、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路径

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要紧密围绕高校德育这一核心,通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和主体要素组合方式增强教育合力来解决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以高校党建工作为引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1)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深入学习我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用鲜活的共产党人奋斗史和革命史来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思想能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是最为宝贵的素材,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成果融入到教育内容体系之中,有利于保证协同创新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以组织建设为保障,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群体中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形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学习成绩优秀、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学生党员队伍。调动党支部在学生政治立场、道德文化、人文素质培养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先锋队和领头羊的作用。

(3)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塑造良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作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方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祛除高效管理中存在形式主义、。教学人员要以身作则,注重道德水平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引导,塑造校园内尊师重教的校园氛围。以作风建设为切入口不但可以加强党在高校中的指引作用,也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说服力。

(4)以制度建设为基础,提升制度化水平。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和完善协同创新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育管理,统筹协调德育相关部门与人员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组织与管理,形成制度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水平的提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载体,增强高校党建的生命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宣传和贯彻党的理论的重要载体,促进两者的协同创新可以增强高校党建的生命力。

(1)丰富教育内容,完善高校党建体系建设。高校党建的教育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纳入到教育内容中来,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为依托,不断丰富党建工作的内容体系和现实支撑,使党建理论与现实更好地结合。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劲经验和方法,克服党员教育内容单一、形式僵化、说服力和吸引力较差的教育局面。

(2)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党建工作要吸取和借鉴其它人文社会学科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建立党建学科交流和沟通平台,加强学科教师队伍间的交流与合作。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多样化的协同创新理论研究工作,推动创新实践的有序推进。引导学校、社会、企业等主体加入到协同创新中来,形成以学校内部教育为主、多方联动的协同创新大平台。

(3)拓展形式和载体,实现党建工作的方法创新。协同创新需要深入挖掘有利于加强党建工作的有益载体,以规章制度的人本化、管理方式的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平等化、治理方式的多主体化为目标拓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加大党建工作宣传和引导作用,探索网课、主体网页、微课等的宣传教育作用,引导学生甄选、学习、转化党建知识。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和尊重学生接受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载体。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王海建.协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路径[J].探索,2013,1.

[3]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23-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12[本刊网址]http:∥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有待完善

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并不完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部分高校党政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够,部分高校党政领导并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开展,部分工作权责不清晰,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营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仍然不够顺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形成常态化,往往问题发生再处理。此外,部分党政领导由于自身工作原因,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参与不够。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显现出以下一些问题:

1.在选聘问题上,并没有把好“进口”关。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选聘在注重学历资格审查的同时,对其整体素质的考察,尤其是教学工作实效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却有所忽视,这就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

2.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不够重视。目前,青年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但他们实际工作经验并不多,亟需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交流来提升整体素质,但却缺乏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缺乏与当代大学生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部分高校在进行体制改革的同时,并没有完善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1.在教育观念上,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着重对理论知识的阐述,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关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学生的成才。

2.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却没有及时把握时代变化的需要,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四)高校、家庭和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待整合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能否整合高校各种教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工作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高校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学生组织等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力量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2.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当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很多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健全、品行较差的基本可以从家庭教育中找到溯源。与此同时,当今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网络信息化等各种社会变化正在猛烈地撞击着他们的思想和心灵,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

1.成立由学校主要党政领导担任组长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学校要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点工程来抓,明确领导责任和任务分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互相配合、全校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2.建立一套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机制。第一,学校主要领导每学期定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二,建立学生工作例会制度,由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亲自主持召开,每两周举行一次,及时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并做好工作部署。第三,学校分管校领导坚持每学期深入到思想政治课课堂听课,形成常态。学校党政领导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工作,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负责人、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并深入实际课堂听课和开展调研,及时发现解决教学问题。第四,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导活动,如高校院长、书记“第一课”等,充分发挥学校党政领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1.选聘博学厚德、品质优秀的教师,全面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第一,引进高素质人才,选聘品德优良、专业对口、业绩突出的教师,严把“进口关”。在选聘教师时,注重考察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并关注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责任感、工作实效等。第二,注重吸纳其他名校的强势力量,通过多元模式引进优秀教师。比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通过引进中山大学部分优秀师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及师资水平。第三,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优化师资队伍。比如,对兼职教师的管理采用“末位淘汰”制度,对于在学生评价中处于打分较低、教学效果比较差的教师,不再续聘。

2.通过多种方式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素质。第一,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创造更多学习机会。比如,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心经常安排青年老师前往中山大学进行教学观摩、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等。第二,加强对外交流,与其他兄弟院校建立多元合作的关系。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经验的分享和优秀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第三,通过“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思想性和前瞻性。比如,邀请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处有关专家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讲座,使教师更及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动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采用新老教师交流会和老教师“传帮带”的方式。经常性举办新老师教学经验交流会,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老教师经常性听年轻教师的课,提出意见和建议;年轻教师听老教师的课,吸取丰富教学经验,加强教学能力;充分发挥老教师在科研立项、申报课题方面的指导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及时解决在科研立项、申报课题方面的问题。

(三)探索出适应大学生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转变思想,树立“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结合不同学生的个性与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把握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动态,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避免重复一些陈旧的思想和内容。第二,彻底改变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提倡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教学,利用视频、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第三,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通过“模拟法庭”、“辩论赛”、“读书报告会”、“历史知识竞赛”、“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方式,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思考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结合学校实际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模式。学校要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探索出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其中,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开创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课程,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的有效探索。课程设置团队组建、开题报告、问卷设计、调查方法指导、心得分享、最终展示等六大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教师课堂指导教学与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与老师为主导相结合实践教学模式。这门社会实践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深受学生欢迎,不仅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精神。另外,“新生转型教育”活动也是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实践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新生转型教育”活动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理解和信任,同时也给新生提供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为学生转型适应新的大学生活打下初步基础。

(四)整合高校、家庭和社会的相关教育资源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学团组织;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召开多个会议,出台多项意见,高度重视高校党建、群团和宣传思想工作。学团组织是高校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最前沿阵地组织,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理应主动担当、敢于发声、强化引领,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把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一、学团组织在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工作中重要性和必要性

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和校院两级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的队伍体系建设,把关注重心聚焦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上。学团组织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强责任,抓队伍,守阵地,必须把牢主心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抓好“老本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立足赢得青年学生,充分发挥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和大学生骨干在教育、引导、吸引、凝聚青年学生方面的优势,全面服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学团组织在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工作领域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宣传思想阵地上的交锋日益复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青年学生思想呈现多样、多元、分众的特点,学团组织、学团工作队伍自身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单调、方法不活,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给学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三、学团组织在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探索与经验

(一)以教育引导深化学习,重在高扬旋律、增强导向力,凝聚思想共识。以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为契机,开展主题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爱校和社会主义理想情怀,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文明教育和学风建设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典礼仪式的教育引导功能,精心组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学生表彰会等仪式教育。强化队伍和阵地建设,培养了一批具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的学团工作队伍和学生骨干队伍,抓好了形势政策课、党课团课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等载体阵地。

(二)以文化浸润固化认同,重在熏陶感染、增强影响力,汇聚精神动力。将主流意识形态贯彻到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中,形成系列性的论坛、讲坛、报告会等校园学术文化品牌活动。以先进的典型引路,把典型教育的示范引领融入校园文化,开展“十佳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先进班团体和研究生“学术之星”、优秀班团干部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汇聚起强大、向上的精神动力。

(三)以实践养成升华行为,重在行为养成、增强战斗力,促进知行合一。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激励学生在知、信、行、成中把爱国情、报国志与强国行统一了起来,让青年学生在奉献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培育高尚情操、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学团组织在立德树人、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的新征程、新使命

(一)把握精神内涵,领会高校育人使命,用自信自觉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着力推进先进理论灌输,在青年学生中积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扎实推进“四进四信”活动。深刻领会高校育人使命,发挥学团组织的独特优势,推动一、二、三课堂的互动互补,做强第二课堂主阵地,努力抢占意识形态高地。强化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高度自觉依靠创新来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推动力,坚持贴近学校实际、贴近学生需求、贴近时代变化,通过不断强化探索与实践,努力在学校立德树人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域示范引领、走在前列。

(二)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创新话语风格,与时代特点和青年风尚相融合。保持与青年学生的紧密联系,走进课堂、宿舍、网络和家庭与青年学生面对面交流,关切他们成长成才的核心诉求,切实回应学生关注、困惑的各类理论与实际问题。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将“中国梦”融入校史文化、励志文化、时尚文化,激发校园正能量,形成彰显青年学生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确保学生对教育内容愿意看、肯分享、爱讨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话语体系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和新鲜语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就业见习等实践载体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和引领高校立德树人的全过程。

(三)增强阵地意识,拓宽创新方式方法,与网络社会和高校实际相结合。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按照学生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的要求,掌握舆论阵地主动权,用心打造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载体,打造接地气、有人气的宣传平台。构筑网络思想文化阵地,营造清朗校园网络空间,用新的传播媒介来推进理论武装和价值凝聚。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促进大学生自主原创网络文化产品开发,培养和锻炼一批网络文化建设精英团队,在校园内推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构建网络育人新形态,积极探索网络化时代育人革新,协同学校多部门联合启动“网络育人系统工程”,形成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全新形态。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15,13.

作者简介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党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党的重视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现阶段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为指导,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认识。

1、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发展变化

(1)大学生对党的指导思和社会主义观念的态度变化。和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十分激进和动荡,部分大学生失去了对基本是非的判别力,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指导地位。改革开放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树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大学生的思想,明确了大学生的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也使大学生从迷茫中重新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按劳分配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日益复杂,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变化,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从一元化变化过度为多元化,大学生注重社会的同时也注重个人,注重为他人服务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的尊重和他人的回报,但是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指导核心,体现爱国主义,服务社会,奉献于人民的主流价值观念。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深化

从1958年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指示》至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更加科学、全面,逐渐趋向整体性完整性,富有创造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完善,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完整且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取向

1、认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

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思想,也是我们一切行动的指南,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下,大学生只有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深刻内涵,才能在纷繁的社会中明辨是非,明确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指导思想,才能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大学生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服务人民,报效祖国,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

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希望,在当代,大学生正面临着不同的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大学生甚至存在理想目标模糊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下,明确方向和目标,保持头脑的清醒和冷静,这样才能与人民心心相印,与民族休戚与共,与祖国息息相关。

3、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纳入到课程中去,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树立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精神,把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寓于民族中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中去,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中共共产党提出的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1、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理念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多方面的引领作用。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建设是全程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确立全程育人教育理念,切实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和实践中。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对于社会制度建设下的社会形态起指导作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确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做引领,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2、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一直以来都围绕着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为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理论体系难能可贵的把这几方面内容统摄为一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把时代精神与历史经验相结合。这些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明确了精神方向,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

四、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就要顺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把握住大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遵循规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清晰的目标,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确保大学生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蓉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J].思想教育研究,2009(09).

[2]黄蓉生.姜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8).

[3]刘精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n].人民日报,2007.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

一、高校共青团工作思想引领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主义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2015年7月,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时展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2008年团中央在加强高校共青团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始终坚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切实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共青团组织要注重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尊重大学生个人追求的基础上,把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成长结合起来。”培育政治过硬、专业素质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重要目标。“两课”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理论的传播与灌输;团委主导的社团活动、西部志愿者计划、社会实践等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为大学生思想引领创设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

(二)有利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途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群团组织引导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落脚点是推进高校大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高度抽象精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广大青年团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灌输,真正做到“入脑”、“入心”,是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面临的时代难题。实践证明,共青团依托自身特有优势有利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实施途径。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大学生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长见识、增才干、做贡献。团委统筹组织安排,不仅给长期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提供机会真正走到基层,同实践对象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经受社会历练后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个人理想。参与面广、可操作性强、社会反响强烈、对参与实践者产生影响深远是社会实践一直深受大学生欢迎的首要因素,也是高校共青团进行思想引领的重要抓手。

2.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主题团日活动结合起来

据统计,目前在校大学生中青年团员占大学生总数的86%左右,其比例远远高于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能够有效吸引大多数团员参与其中,真正依靠先进团员的力量影响身边其他团员。可以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团日活动,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剖析、不同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对比、邀请外教和留学生阐述他们对价值观的认知等方式进行互动讨论,让不同的观点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值得注意的是,主题团日活动在讨论过程中需要进行正面引导,启发团员用普遍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将身边普通事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联系起来。

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学生典型选塑结合起来

空洞的说教不会引起任何情感上的共鸣,内心认同更加无从谈起。选塑“感动校园”、“西部志愿者计划”等学生典型,用身边榜样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感召力,用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察、判断各种社会现象,把祖国需要、时展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有机统一起来。

二、高校共青团工作思想引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的群团组织,必须克服机关化和脱离群众等现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变化,主动适应网络社会带来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媒体、新技术、新产业等互联网科技渗透入大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正处在生理心理逐步完善过渡期的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共青团工作还不能很好地满足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要,育人工作实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共青团工作机制陈旧

团委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开展工作,组织广大团员努力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校团委下设各学院二级分团委,各学院分团委由各年级团支部构成。上级共青团工作触角不能直接下到基层,指导精神在层层文件传达过程中存在走样的现象。对于青年团员关注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能及时通过共青团组织“发声”进行正面引导,思想引领的功能发挥受到阻碍。学者张耀灿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思想问题的性质、存在方式以及产生的原因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3]目前工作机制不能很好发挥共青团育人作用。

(二)团干部个人素养有待提升

团干部是共青团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中枢。目前高校团干部通常由年轻的、具有思政专业知识背景的老师担任。他们工作富有热情,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在团的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效指导学生。年轻团干部多数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由于自身学术知识的局限和社会阅历的缺乏,对于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缺乏客观深刻的认识,不能有效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干部知识体系应该涵盖哲学、心理学、政治w、管理学、历史学、美学等多学科范畴,同时还应具备一定具体学生工作实践经验。然而,目前对于高校团干部的培训缺乏系统设计,造成业务素质偏低,团干部队伍稳定性差,个人素养亟待提升。

(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巨大冲击

在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媒体时代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是共青团必须认真做好的课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唾手可得的海量讯息和实时便捷的交流方式,丰富和优化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同时,传播空间的虚拟化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巨大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滞后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发展,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尤其是高校团干部可能尚未全面把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的深刻改变。

三、高校共青团工作思想引领途径探索

(一)把握机遇,深入贯彻党的群团组织改革

2015年7月,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再次将共青团工作改革提到新的历史高度。该《意见》提出要推动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以提高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扩大有效覆盖面为目标,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成员发展、联系群众、开展活动的方式。[4]党中央对青年政治思想引领工作一向十分重视,共青团要紧扣时代脉搏,着眼青年变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青年保持旺盛的学习态势,不断创新和探索青年思想引领的新方法、新举措,用先进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检验中发展理论。

(二)解放思想,增强高校共青团工作者思想引领意识

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同志提出:高校团学组织要把各项工作同思想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在思想引领上做得更深一点,在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上做得更实一些。思想引领是做人的工作,脱离实际工作进行务虚教育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成效甚微。共青团工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束缚,整合资源,将思想引领与团校培训、社会实践、学生典型选塑、感动校园人物评选等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用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服务同学。

(三)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拓展共青团思想引领渠道

在新形势下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共青团要尊重青年个人追求,深入了解青年心理特点和价值取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深入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共青团干部要学习传播学理论知识,营造积极向上的传播环境;勇于在网络阵营中发声,对于消极信息敢于加以引导,主动亮明身份,传播主流价值,唱响时代主旋律。

1.利用新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社会产生相关联性,共青团思想引领必须紧扣青年团员自身需求,做到相互吸收,相互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青年人作为推动时展的中坚力量更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利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社交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将生动活泼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活动大力宣传,以主流、积极、正面信息影响青年。如在天安门前举行的“我向祖国问好”的“快闪”活动,通过新媒体的酝酿传播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2.通过新媒体优化传统共青团活动方式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传统共青团的活动方式。“我与信仰对话”、“我离入党有多远”等主题活动邀请有发展需求的青年现场参加,同时开辟活动官方微博墙实时互动,通过以点带面、以面成片的传播方式辐射更多同学。面对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潮流的特点,活动后期制作时需要加入更多时尚元素,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宣传主流思想。

3.开辟新媒体共青团活动个性化阵地

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优势,不断开辟共青团活动个性化阵地,帮助青年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头脑。共青团要顺势而为,积极推行“网上团支部”、“网上菁英团校”等网络阵地,让广大青年团员随时随地能够找到“组织”。深入研究青年的兴趣点,牢牢把握住舆论导向,增强新媒体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选拔思想素质高、新媒体技术好的同学担任网络舆情“监督员”,选择青年关注的重大社会现象和时政事件予以正面报道和讨论,通过线上和线下通过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思想引领教育的重要性篇10

一、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速成的表现及弊端

1.重知识的短期外化,轻思维的长期内化

在中小学校长从职业化通往专业化的道路上,专业知识是衡量校长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要求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一整套专门的知识。这本毋庸置疑,然而实际情况存在着为了加速校长专业发展从而对知识的学习进行提速,这就造成了过于重知识的短期外化,轻思维的长期内化。突出表现为:过于强调知识的“习得性接受”,轻视理论“应用”;过于强调知识的“经验”,轻视思想“主张”;过于关注知识的“系统”,弱化学术的“引领”。

(1)强知识习得性接受,弱理论的应用

强知识习得性接受,弱理论的应用,由此造成了知识的习得性接受永远跟不上实践的步伐。只是强调知识的习得性接受就会造成知识的机械呆板,无法焕发知识的生命力。固然校长办学实践需要知识作为支撑,但如果不把知识转化为理论且应用于教育实践,那么就会割裂了知识与实践的关系,最终会陷入知识“形式化”的尴尬境地,无法使得知识扎根于实践,生长出智慧的果实。

(2)强知识的经验,弱思想的主张

强知识的“经验”,弱思想的主张,使得校长容易被沿袭的经验所禁锢,墨守成规,没有达到知识的内化,缺乏自己的思想主张,更难以创新。传统的教育经验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因此以过去的经验来指导目前的教育发展是不明智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就容易盲目跟风,就会缺乏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和创新的勇气,就无法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教育发展模式,就无法使得教育向前发展。

(3)强知识的系统,弱学术的引领

强知识的系统,弱学术的引领,造成了不能冲破理论的限制,缺乏引领的能力,难以引领学校、教师、学生赶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缺乏像“新基础教育”要求的:我们要有一个动态的意识,在变动中去寻找主流、趋势,找到并摸准这个方向[2];更难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2.重技能的短期效应,轻能力的长期培养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除了要具备基础性知识与科学性思维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然而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良倾向是:夸大了技能的短期效应,忽视能力的长期培养。突出表现在:强依附技能,弱自生能力;强人际关系技能,弱公共关系能力;强管理技能,弱领导能力。

(1)强依附技能,弱自生能力

在我国,校长通常情况下是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因此校长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具体表现是他们在较大的程度上是在外部力量的推动下进行专业发展,这种专业发展是一种被动的发展,并非从校长主体性、个性化的角度展开,这种方式对于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效果可想而知[3]。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果校长没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就没有学校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难谈教师、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长此以往就没有了教育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更何谈自生能力的培养?

(2)强人际沟通技能,弱公共关系能力

中小学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这就决定了其承担着代表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责任。在实践中,校长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人际沟通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努力与家长、社区等建立积极的公共关系。如果只是掌握了基本的人际沟通技巧,而没有建立积极的公共关系,那么就会局限于“接待、应付、被动”的层面,而不会主动出击,向家长、社会展示学校所取得的成就,宣传学校的价值观。学校的公共关系,对于争取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使命、工作特点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拓展学校的生长空间,赢得家长合作、社会认同,并获取自身发展机会与资源的重要支柱[4]。

(3)强管理技能,弱领导能力

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管理技能,组织、协调学校的人、财、物等资源,正确地做事。然而,现实中,在这种强管理技能的思维下经常导致中小学校长满足于现状,只顾眼前利益和本任期的管理责任,很少考虑将来。他们不能以自身的能力创新学校管理或创造性地制订学校的各项政策,因而对教职员工的影响力不足[5]。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中,过于注重管理技能,弱领导能力,就无法对学校作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的思考和策划,缺乏长远的学校发展规划,必然会导致无法应对未来产生的变化。

3.重眼界的短期“催生”,轻视野的长期“孵化”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催生校长们的国际视野,而不顾各校的实际盲目地开展了一些短期的国际交流、互访。这显然是种浮躁的表现,只是学到了些表面的东西,无法真正借鉴经验,从教育理念上做文章。从而导致了普遍缺乏教育前沿理念和运用国际的视野来观察、分析、研究教育的能力。

(1)强眼界短期“催生”,弱视野长期“孵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在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普遍采用培训的方式,这种培训的方式一般快速地回顾过去他人总结的经验、理论,而很少用心“孵化”归纳介绍现在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囿于学校看学校,囿于教育看教育。

(2)强政策的短期“文本”,弱政策的长期“实践”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培训过程中,除了培训的内容缺乏国际视野,培训内容的落后、远离国际上的前沿研究领域外,还远离了中国教育改革的政策实践。教育部于2001年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至今已有十余年,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但我们的培训恰恰是远离这样中心的、核心的内容[6],从而不利于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

二、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养成”的表现及优势

1.思维的长期内化的表现及优势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面对浩瀚的知识,中小学校长终其一生也是无法穷尽的。那么怎么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呢?这就需要思维的长期内化,中小学校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将习得的有限的知识转化为理论,内化成思想,将有限的知识应用到无限变化的教育实践当中。

(1)理论的应用,变“有限”为“无限”

在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校长不仅是专业知识的接受者,而且是教育科学理论的实践者和教育科学规律的探索者,要带领全校教师去创造性地将有限的知识转化为无限可能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有研究表明:教育实践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催化剂[7]。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碰撞才能让理论焕发生机与活力;只有将教育理论扎根于教育实践,才会使得教育理论对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学校管理工作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2)思想的主张,变“无形”为“有形”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8]思想引导行动,指导着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管理行为。如果校长有了科学的思想主张,就不会囿于经验、墨守成规,从而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创新,最终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的教育发展模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使得教育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勇气,从而使得无形的思想变成有形的行动。

(3)学术的引领,变“书生”为“术圣”

学校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价值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专业和学术方面的发展[9]。校长的学术引领既是学校实践发展的需要,又是校长进行学校管理的需要,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校长通过有效的学术引领,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改变着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改进学校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由一群“书生”(书生即指仅重书本知识不重实践发展需要的知识分子)向“术圣”(术圣是指能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融汇贯通,而且能引领学术的知识分子)的云集蜕变,从而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2.能力长期培养的表现及优势

如果说技能的短期促成像西药,那么能力的长期培养就如同中医。“西药”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但也有可能会治标不治本;“中医”虽然不可能有“西药”的速成,但通过慢慢的调理却能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因此,重能力的长期培养就要在“养”中达到“成”的境地。

(1)重视自生能力的培养

重视自生能力的培养既要求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必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管理,又要求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求生存谋发展。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变革,越来越聚焦于学校;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有赖于自主决策和主动创新的背景[10],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校长对专业范围内的学校事务,有独立作出决策的能力;另一方面,校长、学校要打破靠政府政策、政府财政的思维定势,开创整合学校自身的资源与能力组建教师团队开发校本课程进行创新,最后走出一条独立自主有特色的道路。

(2)重视公共关系能力的培养

现代任何一所学校,总是处在特定的区域当中,而不可能脱离所在的社区而存在。出色的校长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长期的公共关系。只有处理好了公共关系,才能得到所在社区的广泛支持,乃至全社会的支持,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运作。培育良好的公共关系有利于为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对于争取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使命、职能和工作特点的理解、配合与支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于拓展学校的生长空间,赢得家长信任、公众支持、社会认同,获取自身发展机会与资源。

(3)重视领导能力的培养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过程中,实现学校管理者向领导者转变。增强领导能力,从而增强学校教育的前瞻性、预见性,提高学校教育的拓展能力和发展学校的能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彭芝所认为的那样,校长是个“领跑人”,要带领全校的教职员工,领着一茬一茬的孩子不停地奔跑。增强领导力,还有利于凝聚人心,创造和谐的氛围,给教师带来归属感和安全感,进而开发潜能,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优秀的教师,最终打造一流的学校,在促进教师、学校发展的同时促进校长专业发展。

3.视野的长期“孵化”表现及优势

(1)观前沿理论,拓宽视野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同理,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有一些关注前沿的校长,这个国家的教育才有希望。中小学校长只有习得前沿理论,才有可能改变落后陈旧的教育观念,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才有可能用战略眼光把握学校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拓宽视野才能提高学校发展的大目标和高品位,才能有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拓宽视野,就不会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而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思考、策划、设计学校的发展[11]。

(2)览国际发展,构建蓝图

在全球化背影下,面对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如何提高中小学校长的国际化水平越来越受到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中小学校长专业的发展,需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不仅要着眼于中国,而且要放眼世界。只有用国际战略性眼光看待教育,才能一览众山小,才能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在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中稳步前进。

三、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超越“速成”走向“养成”的路径

1.在外化知识的基础上,“养成”内化成思维的习惯

中小学校长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改善思维方式。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改善思维方式是促进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方式[12]。如果校长的思维方式更加科学了,那么必然会带动学校的教师、学生的思维的科学化。反之,如果仅着眼于知识的接受,那么校长的发展永远跟不上实践的发展,最终使得学校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1)“扎根”,重视理论应用

教育理论必须扎根于实践,落地生根,才能焕发它的生命力。中小学校长需要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知识的同时,从自身的教育实践出发,要更加注意将习得的有限的知识转化为理论,将有限的知识应用到无限变化的教育实践当中。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以往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从而提出新的、个性化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而缩小理论与实际情景的差距,更好地发挥理论的作用,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2)“发芽”,重视思想主张

在理论应用与实践的基础上,将理论内化为思想,让思想作为“排头兵”引导行动,引领学校的发展。其次,将稳固化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学校内部的规章制度,从而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有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的“文本”,使得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巩固,成为教师与学生的“指导性”读本,为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发展的道路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结果”,重视学术引领

重视学术的引领,就要充分发挥校长“领头雁”的作用。首先,校长需成为教学专家,这是开展教学科研的前提。只有校长认识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把握了教学规律,才会使得科研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否则,就会盲目跟风,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次,科研活动系列化。由于学术科研效果具有效果的滞后性的特点,因此科研活动的开展不是短期就能够速成的,需要一系列的组合。在看似枯燥的学术科研面前,需要校长坚定信念,既要注重科研的系列化,又要突出阶段性效应,适时地鼓励教师,激发教师的动力,最终,磨出钻石般璀璨的科研果实。

2.在重技能的基础上,“养成”培养能力的习惯

(1)养成发奋图强的自生能力

学校有无管理自,直接影响着校长活动的积极程度和实现程度。只有当校长获得了一定的自,他才能充分地利用专业知识、专业理论,考虑和设计他的工作,整合学校自身的力量,开放校本课程等,进一步解放“教育生产力”。强自生能力还意味着,校长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明辨当前教育现状的优势和弱点,主动发展优势,克服弱点,同时,要用哲学的眼光审视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觉地进行继承和创新[13]。

(2)养成情同手足的公共关系能力

中小学教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现代的中小学校长要尽力避免外界“干预”的思维,要养成开拓公共关系的能力,使得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当中。整合社会各界的力量支持学校的发展,开拓学校的道路,通过举办“学校宣传日”、“社区服务”等活动,积极地宣传本校的办学思想、价值观与文化;经常向社区宣传本学校所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随时向所在的社区宣传本校最新的消息,努力打造“品牌学校”,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与社区之间建立起一种交流、理解、认可和合作情同手足的关系。

(3)养成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力

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沃伦·本尼斯所说,领导者就是那位能够对未来作出令人信服且有助于他人发展的展望,并能够为实现这一种展望而身体力行的人。他有能力吸引人们积极投身到为实现这个展望而付出的努力中来。增强领导能力,需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为教师学生提供方向和指引,卓有成效地进行管理;增强领导力需要控制局势,放手为所有员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而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而不是一味地控制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14];增强领导力需要鼓励和发动他人为实现学校的使命而奋斗。

3.在“温故”的同时,养成“知新”的习惯

(1)拓宽视野,观前沿理论

中小学校长要拓宽视野,要以前沿意识来观察前沿政策、理论。政策、理论是实践的高度概括,只有把握住了政策、理论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因此,首先,要研究前沿教育政策,只有全面理解和把握了教育政策,才能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其次,要研究前沿教育理论,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15]。因此,在研究政策与理论的过程中要对比过去与现在,对比不同区域,寻找差距,在中国教育这个大坐标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拟定发展的策略,缩小与前沿之间的差距,在提升学校发展地位的同时,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

(2)拓宽视野,览国际发展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不仅要求拓展国内视野,而且要求拓展国际视野。不仅要求就教育论教育、就学校论学校,而且要求中小学校长站在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平台上去考量自己、思考发展、谋划未来。因此,要“派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派出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去国外研讨学习,包括参加国际会议、学术演讲、跨校交流访学、发展联合培养项目等;引进外国优秀的校长来中国交流。在加强与国外多层次、宽领域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前沿的参照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差距,在国际教育这个大坐标中锁定自己的位置,从而及早地发现问题,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我国的教育影响力和竞争力,最终,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中小学校长。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杨海燕等.走向校长专业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叶澜.校长今天应怎样学习.校长阅刊,2006(1).

[3]赵新亮.校长专业发展新思路:职业生涯规划.当代教育科学,2009(16).

[4]魏志春.校长专业标准视域中的公共关系探析.教育发展研究,2010(2).

[5]胡东芳.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论校长的领袖思维及其养成.教育科学研究,2010(4).

[6]教育发展研究编辑部.校长专业化与校长培训—陈玉琨教授访谈实录.上海:教育发展研究,2005(17).

[7]王淑芬.基于反思性办学实践的校长培训理念与策略.教学与管理,2012(9).

[8]湖南教育编辑部.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9]王曙.身体力行专业提升与学术引领.教育发展研究,2006(14).

[10]杨晓薇.变革过程中学校决策与发展的基本走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1).

[11]王铁军.校长领导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褚宏启.改善思维方式是校长培训的核心.中国教育报,2007-03-21.

[13]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校长-影响校长一生的中外教育交经典感言.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