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历史文化传承十篇历史文化传承十篇

历史文化传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0:13

历史文化传承篇1

继承先进的历史文化,推陈出新,不断发展自己的文化,使之不仅是得到继承,还能继续得到发展,丰富。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行为意识和社会制度路径选择具有巨大影响,而文明进步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社会系统演化是文化与文明两股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文化基于历史传承,文明基于科学进步,两者虽相互影响,却遵循着各自的规律。当文化传承与文明进步的张力保持一致时,两者会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当文明进步与文化传承发生离变并达到一定临界点时,文明基于自身的进步规律会与文化产生摩擦。

(来源:文章屋网)

历史文化传承篇2

一、档案与文化的关系

档案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表现在人类自身语言之口,依附于人的动作之上,它是档案的抽象化;档案则是被固定在人类自身之外的物质上的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具体化、实物化。正是因为有了文化、文字,才有了甲骨档案。如果没有人类文化,就不会有档案的产生;同样,没有档案的存在,人类文化将会断裂或者将会是一片空白。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流传下来,证明历史,昭示未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档案就是它的记录,它的见证。从中国最早的甲骨档案到现代社会的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高科技材料档案,可从中看到几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由此而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留、继承和发扬,是以档案为最原始的。可见,档案是人类文化的记录者和承载者,作为凭证和信息,它揭示了人类历史文化;档案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人类必需的文化营养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档案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和史书、文物一样,其自身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档案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档案的存在既是传播文化精华,同时,人类文化的产生又是档案产生、存在的前提条件。

二、档案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各民族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特定的历史文化。档案,作为原始的历史记录,就其宏观而言,它纵连了古今许多历史阶段,横贯了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就其微观而言,它记述了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特定实践活动的过程,富有大量原始的具体资料。档案是人类文化遗产的保留、继承和发扬,是一种历史的存在。档案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资源,是保存人类文化根的一种记忆。具体分析,作者认为档案在历史传承文化中有着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

1.历史文化的重要凭证。历史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追忆历史不是为了单纯的怀古,而是从历史中借鉴经验以谋求更大的发展。档案真实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反映出历代人们的文化创造和成果,可以说档案是“人类的记忆”。档案肩负起了真实记录历史事件的重大使命,发挥了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功能。如:殷商甲骨档案、汉代金箔档案、纸制档案的出现,到今天的信息时代电子档案,都记录了大量真实的信息,都载录了各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法律、文明,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国家发展的程度。档案是人类存贮文化最有利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贮藏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没有档案文化的传承和存贮,那么就成了没有历史记忆的国家和民族。也正是从这些档案记录中,让人们了解了历史的发展,了解了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法天象、方国地理等等,进而博古通今。

2.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媒介。档案作为一切社会形态记忆和传递的源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具有重要的文化媒介作用。人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主要是通过史书、档案文献和文物等来实现的,其中,档案起了显著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士人们利用散落民间的档案文献进行多种文化活动,孔子删定“六经”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人们通过阅读档案记录的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可以了解到一定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历史活动,从而对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得出判断,为当今社会所借鉴。所以说,没有档案,历史将失去记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阻碍,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应该代代相传。档案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档案解决了言听说教的局限,加大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起到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瞬间爆发作用,增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3.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档案翔实记录和展现了人类创造历史的奋斗足迹和光辉历程,档案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凝结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历史文明的原始记录,它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财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的需要,其实质也就是档案的历史本质。因而,档案具有强大的文化教育说服力,其真实性、权威性决定了档案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其他业务知识技能教育的重要素材。像西方国家档案馆很早就通过展览国家重要档案的方式,达到教育民众的方式。档案在文化传承中不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人生价值、生活方式产生着影响。

历史文化传承篇3

[关键词]传承历史;文化精髓;现代动漫文化

动漫创作需要文化做基础,贴近生活反映现实。带有浓重的民族风味,地方特色艺术形式的动漫作品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及地区动漫具有代表意义的艺术造型手法。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以历史文献、文物遗存、民间传说等形式流传。河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悠久的文明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几乎遍布垒省。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念、人文理念和人文思想。将这些传统的、带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动漫艺术中,借以这些历史文化的群众基础,打造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自主品牌形象,创造出贴近大众生活且满足大众文化品位的现代动漫文化。

一、传统历史文化为动漫艺术形式开拓广阔空间

构建动漫产业链的关键是创造出优秀的动漫作品和有着足够吸引力的动漫形象,这是动漫产业链的开端。要拥有大批市场占有率高、知名度高的动漫形象和动漫产品可以利用具有河北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艺术形式来构建自己的自主品牌、形象。

我国早期的动漫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就附有多样性。以木偶剧类型为代表的《神笔马良》、《阿凡提》;以剪纸画类型为代表的《南郭先生》;以水墨画类型为代表的《小蝌蚪找妈妈》;以及具有敦煌壁画古朴风格的《九色鹿》都是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中应用的典范。河北省是文化大省,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几乎遍布全省。传统历史文化中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动漫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形式。动漫创作中可以挖掘的传统艺术种类繁多,将剪纸、年画、皮影、井陉拉花等具有河北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应用于动漫创作,使这些具有浓重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转化成让受众喜爱的动画形式,为动漫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是河北动漫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是塑造具有河北自主动漫品牌、形象的发展之路。老年舞蹈俏夕阳就是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她将唐山皮影的独特性用夸张的形体动作展现在舞台上,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取得了巨大成就,给我省的民间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动漫的发展就需要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用动画这种感官性强的艺术形式来构造本土特色动画品牌形象。

二、民间故事为动漫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

河北省不仅拥有多样的民间艺术,民间故事同样丰富多彩,如女娲炼石补天、孟姜女哭长城、棒槌山与蛤蟆石、药王摘匾等等,历史典故如邯郸学步、毛遂自荐、破釜沉舟、负荆请罪、背水一战等等,这都是发展河北动漫的基本素材。来自于民间典故的成语,意味深长,并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它们反映着中华古老文化的精髓,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动漫原创的根,是动漫得以快速健康成长的营养。同时,由于动漫创作的素材源富于民间和生活,作品以讽刺、教育为主题,在塑造现代动漫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将传统历史文化发扬光大。我国早期的动漫作品《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这些都是利用民间故事创造的优秀作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可以在它的动漫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中国脍炙人口的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被美国迪斯尼公司搬上了银幕,制作成了大型动画片《花木兰》,在全球赢得了票房佳绩。这部影片虽然取材于古老的东方故事,却被赋予了浓厚的美国文化的色彩。我们拥有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故事赋予我国文化的特色才是最为合适的。

三、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社会

历史文化传承篇4

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2500年的文字记载史、1700年的城市建立史……当专家们翻阅《历史文化名城嘉兴》一书时,对这个“白发”古城的“年纪”表示浓厚的兴趣。那么,正在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嘉兴,怎样来更好地表达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5月26目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童芍素等专家、学者在嘉兴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嘉宾恳谈会上纷纷发表真知灼见。

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吕洪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不是单项的保护,要避免零散,要把文化资源串联起来。尤其是要做好五个“原”;“原住民”是城市的文脉和人脉所在,他们有着天然的传承力;老街区、老村庄等要注重保护其“原生态”的面貌;民间有智慧,保护老百姓无穷无尽的“原创性”源泉;保护“原产地”,传统特产亮出地域品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要以“原真性”面目示人,不要造假仿古。同时,抓住“粽子大王”、端午香囊制作等代表性传承人,让他们成为活着的“口碑”,传承民俗文化的草根英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周小璞指出,文化保护一定要强调整体性,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能割裂。物质性是文象文体,非物质性是文脉文魂;历史街区保护不仅要完整地保护好那些物的形态,也要注重体现其文化特色与历史风貌。

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研究员顾希佳建议,嘉兴要充分利用好“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这些资源,这些都是真正能体现嘉兴鲜明文化特色的东西。他去年到嘉善丁栅考察,发现那里还有着比较大的渔村,渔民保留了几十种捕鱼技艺,还有艘上百年的渔船。嘉兴的“网船会”。它是江南船民最后一个集聚活动场所,这些都是嘉兴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历史上,嘉兴米市在长三角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米怎么收购来的?怎么加工的?又是怎么运出去的?这些都应该深入研究。嘉兴自古织造业发达,如王江泾就是织造名镇,如何表现蚕桑文化、织造文化?大有文章可做。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第一次到嘉兴,与之前读过的诗词歌赋里的“江南水乡”相比,感觉嘉兴还是太现代了。他认为,嘉兴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嘉兴在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要抓住“江南水乡”的特点,充分展现水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嘉兴可以把诗词歌赋里的情景具体化、现场化,展现《采莲曲》、《采菱歌》等诗词里的江南水乡生活劳动场景。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刘魁立建议更好地展现嘉兴名人辈出这一大特色,把名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宣传,嘉兴老百姓对名人都像对自己的亲人一样熟悉,以自己是这些名人的同乡而自豪,从而让新嘉兴人热爱这座城市,让嘉兴的原住民离不开这座城市。

浙江省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童芍素认为,嘉兴有马家浜文化、稻作文化、蚕桑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感觉比较零散,如果能够找到一条“红线”把这些文化资源都串起来。将非常漂亮。归根到底,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做到“形”“神”兼备。

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多远?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亮觏曾带队到金华市考察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金华用了12年时间。嘉兴在申报部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思路很明确,申报不是目的而是契机。嘉兴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城市的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出“运河名片”,扩大红色文化外延;保护和改造历史街区,维护生活的延续性,留住江南文化的根。同时,注重在古今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交融、吴越文化的交融中深度挖掘。

今年连续举办6天的端午民俗文化节,也是嘉兴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之一。嘉兴市委书记陈德荣说:“作为端午民俗的保护示范地,嘉兴市决定在近年来成功举办江南文化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品牌,隆重举办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并通过此次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举办,加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的步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作为2009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一项重要主体活动,为期三天的中国民俗文化当代传承浙江论坛在嘉兴举行。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嘉兴对端午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效明显,承自传统,启示后代,令人欣喜。

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卫宁表示,围绕创建历史文化名城的战略目标,嘉兴正在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传统文化的整理和挖掘步伐,发挥以“和谐”为主要取向的传统文化优势,发掘其中的价值观,使传统文化恢复生机和活力。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就是城市的品牌符号、文化符号。嘉兴人文昌盛,民俗斑斓,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端午节期间,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也来到嘉兴。他认为,嘉兴历史文化的精髓就是嘉兴城市坚实而强劲的软实力,完美地体现在嘉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光辉的历程、辉煌的业绩中;嘉兴要诉说好体现这座城市内涵、人文民俗、风土人情的故事,在凸显历史文化积淀、鲜明地域优势、独特人文精神中经营好嘉兴城市品牌。

链接

2000年2月,嘉兴市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11月,嘉兴市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初步确定将用3年时间,把嘉兴建设成为一座有形有色、神形兼备的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传承篇5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下属档案馆馆藏历史房地产档案略述【摘 要】本文就如何守护房地历史,传承人居文化,做好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住房保障;房产管理;房地产档案

杭州市房产档案馆藏有较为丰富的历史档案,这是一个宝库。本文以档案馆藏历史档案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一个简略的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历史房地产档案的概况

档案馆馆藏有自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来较为完整的房地产档案约13.52余万卷(册),包括历史地籍图、历史房产清册、历史房地产登记卷宗等。按时间,可划分为馆藏清代、民国和建国初房地产档案。

(一)清代房地产档案。现馆保存有部分清代房地产档案,主要包括征收田赋档案、契约档案以及处理土地权属纠纷时收缴的执业田单等档案。

(二)民国房地产档案。中华民国前期,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公元1912年至1927年),政府曾对土地和房屋不动产进行了登记,形成部分房地产档案。国民政府时期(公元1928年至1949年),通过土地立法、地籍整理、处理不动产纠纷形成了大量的房地产档案。具体分为民国房地产登记档案、民国房地产业务文书档案、地籍图档案、地籍册档案、地籍卷宗等。

(三)建国初房地产档案。建国初期,新政府接收了一批旧政权时期的房地产档案,进行了清理房地产权和开办房地产登记发证工作,同时还开展了土地征用、私房改造、房屋普查等活动,由此形成了大量的房地产档案。具体说来,又分为城区房地产登记档案、农村土地改革和土地登记档案、郊区私有房地产登记档案、房屋接管档案、国家建设征(拨)用土地档案和房屋普查档案等。

二、历史房地产档案的价值

(一)为编史修志、著书立说提供第一手材料。档案以其原始真实性,向来成为编史修志的首选资料,同时也为著书立说者所钟爱。例如《杭州市志》(城乡建设篇)、《杭州市城乡建设志》(房地产业篇)的编写,历史房地产档案提供了大量素材。杭州老房子研究专家仲向平为写作《西湖名人故居》《杭州老房子》等,张学勤为写作《杭州北山街的名居古迹》等,都曾到杭州市房产档案馆查阅大量历史档案。档案馆自身也利用历史房地产档案,编撰了《杭州历史珍档》《杭州房管大事记》等。

(二)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服务。近年来,随着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发展,以及对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杭州市房产档案馆依托丰富的馆藏历史档案资源,为古建筑的考证、名人故居的修复等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如原西湖博览会旧址略图、之江大学旧址略图、河坊街修复、钱学森、林风眠、马寅初等名人故居考证等,特别是对胡庆余堂国药号创始人胡雪岩故居修复,提供了民国九年胡宅原始平面图,为其原样修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为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提供凭证。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初形成了很多无人登记的房屋,这些房屋的产权以逾代产、代管产等产别形式延续下来;此外,1958年国家逐步对私有出租房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文革中对出租房屋进行接管,也形成了代管产、接管产等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政策的放开,很多以前的房主或其后人纷纷要求政府返还产权,这些人当中大部分手头都没有可资为凭的资料,而只是凭着回忆或者前辈留下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赖于对历史房地产档案的查阅才能获得凭证。

三、如何对待历史房地产档案

(一)要保管好历史房地产档案。首先,要提供好的保管条件。目前,档案馆有保管历史房地产档案的专门库房,库房恒湿恒温,配备智能化密集架和自动消防系统,在全国同类型档案馆中处于先进水平。当初,档案馆新馆建设的时候,局里就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要求以行业最高水准进行建设;其次,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实体的保护。2011年,在我局支持下,档案馆启动了《历史房地产档案整理、修复和数字化项目》,并面向全国招标高水平专业公司。该项目投资巨大,规划五年内分期完成。项目结束后,对历史档案的利用将全部通过电子档案的形式进行,历史档案实体保护的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圆满结束。我们将确保接下来的几期工程顺利开展,争取早日完成。

(二)要开发好历史房地产档案。目前看来,我认为我们对历史房地产档案的开发还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对历史房地产档案现实价值利用得多,但对其历史文化价值开发得少;二是外人利用历史房地产档案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并获得成果的多,而我们自己主动研究并取得成果的少。为此,我提出以下3点建议:一是充实档案编研实力,争取尽快打造一支成熟、稳定的编研队伍;二是做好编研规划,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分步骤有计划地开展编研工作,但不要急于一时;三是以我为主,引进外援,合作开发。

参考文献:

历史文化传承篇6

关键词:河北;历史文化;战国中山;文化资源

战国中山文化有着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是河北历史文化资源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文化的形成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对丰实的中山国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充分的研究、整理以及开发利用,必将大大提升河北省在全国的文化地位。传承与弘扬中山国历史文化的优秀部分,放大其核心价值,让其优良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并创新,对于现代之人文精神的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战国中山文化概述

战国中山国存在于公元前506年至公元前295年,曾先后被晋国、魏国等诸侯所灭,历经兴衰,在中山桓公时期复国成功,建都灵寿,并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其疆界北跨恒岳(今河北省阜平县大茂山),南临水,东越漳水,西跨太行。战国中山虽是千乘之国,却以“武功”闻达于诸侯,能征善战堪与“七雄”并驱,成为“战国第八雄”,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从今石家庄市辖区内发现的一系列战国中山国文化遗址来看,在其存在的200多年的历史上,创造了多项世界文化之最和中国历史文化的辉煌篇章。其文化辉煌的实质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果,它流传给后世的不仅有像青铜错银双翼神兽、山字形礼器等震惊中外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有其独到的精神财富,其文化魅力非但不逊色于战国七雄,反而具有很多超越之处。因此,研究河北文化,不能无视中山文化的存在,同样研究和整合河北历史文化精神时,更不能只知燕赵而不知中山。然而,由于时代悬隔,先贤旧闻传之甚少,历史文献散佚严重,以致于这一古国历史的许多问题长期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

鸸中山的政治制度与华夏各国完全一致,在文化特征上遗存着游牧和中原民族交融、碰撞的痕迹,具备北方文化圈的典型特点,对于观察北方文化圈的发展、变化、传承、影响等等都提供了方便的、典型的样本;中山文化是河北一个“完全”的文化标签,历代君主治国理念和民众习俗传统观念,它“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人文特质,在夹缝中不屈不挠、顽强求生的自立精神,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经济的思路,彰显的“以弱胜强”的英明智慧等等,也必然成为河北传统人文精神的代表;战国中山各处遗址保存的文化片段完全,其都城古灵寿城是当时可以与西方罗马城相媲美的大都市,是当时中国北方的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战国中山文化艺术特点突出,文物丰富、密集,被郭沫若誉为“艺术王国”,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内涵丰富的中山国文字上接远古文字鼻祖,下乘篆隶楷,是华夏文明史的可靠载体;精彩丰富的历史故事、传说等文学资源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了的极大想象与创新空间,且均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传承和弘扬战国中山文化的现实意义

据史料记载,战国中山国一度为魏所灭,魏用相国李克治理中山,将华夏民族的农耕文化全面加强,并扩大为主流文化。儒家主流之仁厚,墨者附之以兼爱,这些思想与白狄部落的游牧文化、平原地区的农耕文明结合,形成了中山文化的主流,塑造了中山文化尊儒尚贤、朴实良善、博大宽厚、沉着稳健的文化特性,造就了后来中山国的强盛。

这样的中山国,已经不复是白狄部落的国家,而是白狄部落与华夏民族相互融合后、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相互交流后的国家。两种文明交流后形成的强悍豪放、悲歌慷慨、朴实稳健、博大宽厚的文化特性,是战国中山强大的基石,对后来燕赵文化的塑造起了积极的作用。所以,中山文化的现代价值,就在于它是今天研究两种古代文明交融、变化、传承与影响的样本,是两个民族融合成功的典范,是两种文明交流并形成新民族文化特性的典范。

因此,传承和弘扬战国中山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有利于保护我省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

春秋战国时代是形成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时代,是各“国”各种文化形态碰撞、交流、发展、成熟的时期。战国中山文化是北方文化圈中璀璨的一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中山国文化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并显示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因此传承和弘扬战国中山文化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和文化的多样性的必然要求。

2.有利于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党的十和十八届历次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着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此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河北省“十三五”规划和河北省第九次党代会均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文化强省。但是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尚属落后,利用战国中山文化这一宝贵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资源,为河北省的文化产品附加丰富的文化符号价值,进行合理的产业化开发利用,能使河北省的文化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从而促进河北省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3.有利于丰富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和增强文化自信心

战国中山以千乘之国位列“战国八雄”,与燕、赵两国一样驰名史册,长久存在并定格于河北大地,其文化魅力非但不逊色于战国七雄,反而光华卓然。但长年来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传承与创新战国中山文化,可以增强河北省的文化积淀,帮助我们构建更为强健的文化自信心,激发起更多的文化自豪感,培育起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4.有利于河北地域的现代人文精神构建

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的构建必然是依托和搭建在传统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中山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研究、挖掘、传承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的功能日益强大的当今社会,中山文化作为石家庄、保定等市的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期间蕴含的优秀部分,放大其核心价值,让其优良的人文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这对于中山地域的现代人文精神构建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战国中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途径

1.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中山国文化遗产资源具有独特性和稀缺性,只有把其作为文化品牌来保护开发,才能发挥其历史价值,进而提高河北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因此,政府部门要提供政策扶植、引导和资金支持,成立全省统一的保护开发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机构,立足于全省的规划和统筹,把中山国文化遗产资源推向市场。政府部门还应通过各种措施,拓展融资渠道,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中山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资助,提高当地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2.文化资源有效整合与开发利用

要把中山国文化资源与当地生态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等进行有效整合,对这些资源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等进行多方面的科学评估与论证,并通过各种媒介拓宽公众了解渠道,充分发挥中山国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

3.发展中山国文化产业链

战国中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造诣上都超越了“战国七雄”,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以产业化的形式对这些艺术品进行仿真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战国中山遗址分布广泛,所在地大多风景秀美,物产丰富,可利用旅游开发的形式来推动战国中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充分利用中山文化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将其融入到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音像制品、动漫游戏、教育信息、网络服务、策划展览等行业之中,研发和制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原创性的文化产品,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中山国文化遗产产业链。

4.加强中山国文化资源产业基地的建设

建设中山国文化资源产业基地,集中中山国文化资源要素,发展中山国文化产业园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可以运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参加中山国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使中山国文化产业基地成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形成产、学、研平台互相促进的机制,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山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四、结语

战国中山文化有着有极其丰富的价值内涵,是河北历史文化资源甚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河北地域文化的形成更是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仅是一个文化过程,而且是一个教育过程。河北省特别是驻石家庄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应考虑与战国中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联系,实现对区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河北省各级图书馆、博物馆作为公益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保护中山国文化遗产的使命,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以实现优秀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弘扬。

参考文献:

[1]程雪莉.故国中山[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9.

[2][3]段连勤.北狄族与中山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夏子正,谢忠厚.中山国史简述[J].河北学刊,1981年创刊号.

[5]路宏昌.鲜虞中山国疆域变迁考[J].河北学刊,1983年第3期.

[6]李学勤.平山墓葬群与中山国的文化[J].文物,1979年第1期.

历史文化传承篇7

摘要: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切合学校教育资源办学特色,以满足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而设置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有机结合,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和课程结构的优化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芦川乡土文化是一门遵循学生认知与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的综合课程。以校本课程《芦川乡土文化》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的点滴实践,从剖析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乡土文化;历史与社会;课程资源;芦川文化;开发;传承;整合

一、芦川乡土文化资源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性

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有助于教师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以生为本”,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从社会需求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学生勤学、善思、好问、解疑等多方面素质,便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体现地方教育资源特色,反映农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适时融进最新科技成果,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学校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区域的经济与文化,丰富课程开发的内容。基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集聚当地的悠久历史文化,有利于形成独有的“开放、崇文、融合”的文化特色,体现特色校本课程。

二、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强调不是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迎合学生生活要求的一门综合课程,依据历史与社会基础性课程的设计思路,从学生的认知与生活出发,以历史、地理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以芦川乡土文化的演变和发展为主线,以丰富的芦川乡土文化显性资源为内容,力求有逻辑、有层次地再现芦川乡土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内涵与价值。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生活教育的深化,是基础课程资源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从课程建设、发展需要出发,学校已编写整套的校本课程,共三册。第一册《走进芦川》,内容是曾经沧海、绿禾水乡、乡间集镇与荡漾桥影;第二册《赞美芦川》,内容是乡土文物、民间美食、乡风民俗与民间文学;第三册《感悟芦川》,其内容是乡贤名人、教育医药、经济强镇与美丽乡村。每册都分上、下两编,各自设计三个专题、15课,共六个专题、30课。每课均编写“本课提引”“终于得知”“拓展延伸”“相关诗文”“乡土知识”和“活动体验”等六个部分。如,本课提引――提出疑问,点明本课话题;终于得知――本课主体,围绕题目展开;拓展延伸――对主体内容某个点的延展、细化,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究;相关诗文――引用相关乡土诗词、前人记述进行补充阅读;乡土知识――附录式的知识信息;活动体验――相当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多次探究或综合实践活动,走出课本,深入社区,体验生活,感悟乡味,探寻奥秘,提高素养。

三、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笔者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培训活动,通过学校教研组集体研讨和座谈等方式,结合三个年级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凝聚集体的智慧,对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进行有益尝试:

1.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课程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学习的效果就会更好,进而达到开发课程资源的真正目的。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满足不同群体对自身归属感的需要,以唤起学生的学习自信,每一位学生的天资、兴趣、爱好、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和施展,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能淋漓尽致地展示,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激发自身内在的学习兴趣。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部分内容: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制作年代尺,用文字、图片等不同形式展示成果。活动中,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展,能力得以提升,更重要的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得以体现。

2.促进自主发展,注重实践活动

自主发展,是指主体独立自主行使和支配自己权利的能力得到发展。芦川乡土文化课程充分考虑学生不同性格与能力发展的需要,得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乡土校本课程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明确探究目标与方向,组建“芦川寻迹”社团,教师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家乡史、家乡情,追寻家乡历史与文化韵味。

如,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建议展开,也可自己选取内容进行探究。

形式多样的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时空与机遇。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锤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的能力与智慧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传承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是为人着想的。如果人不能给人以幸福,那么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不会给人带来幸福。”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自然离不开学校,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教学只能在校内课堂上完成。本土化是乡土资源的重要特征,当地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文化传统等不是唯一的,与其他地方必定有明显的差别。学校课程的实施需要乡土课程资源的支撑,每所学校都拥有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资源。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展现地方特色文化,融合学校文化建设与乡土文化,整合学科教学与乡土文化,展示芦川这片土地的沧桑历程和深厚积淀。芦川乡土文化代代相传,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如,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中的部分内容:

通过芦川乡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教师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真正把学校带到社会大环境中,让学生感悟学校和社会密切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生活的必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的本质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智慧的复演。教师是教育的“大者”,是学生探寻知识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社会又是一所大学校,集校内课程资源于一体。芦川乡土文化课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乡土教育资源为蓝本,以培养品德高尚、有文化、有教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身心健康的合格中学生为总目标。教师驱动学生传承、弘扬芦川乡土文化,真正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完美整合,助推学生智慧的开启与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屈光垒.新课改背景下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河南师范大学,2011.

历史文化传承篇8

【关键词】全球化;历史文脉;矛盾体;探索

前言

动车组的上马、高速铁路的通车、区域经济圈的形成,过去显得遥远的距离如今日益缩短,上午还在南方感受沿海的炎热,中午已到达北方体会寒风的凛冽。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各地人员之间的流动,也加快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融合的步伐。在这种快速的融合过程中,地域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会变得大一同,地域的特色在此过程中却逐渐消失。这就是“全球化”在国内这个小环境里的直接体现,而在国际社会这个大环境里,中国日益开放,与世界融合的步伐日益加速: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全球金融风暴的潜在作用、以及即将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一系列的大事件都在强力地推动着中国全球化的速度。

“全球化”这个字眼已经没有新意,在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存在多年,已成常态。全球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已经成为社会人士的普遍共识。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的巨大力量,正将世界推向一个全面融合的时代。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既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有着令人遗憾的破坏作用。单一的世界文明化的过程是对过去伟大的文化历史资源的一种消磨和腐蚀,它不可挽回地破坏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和形形的地域特色,这种破坏事实上构成了对人类创造力的削弱,它使世界面貌变得平庸无奇:无论你在世界哪个角落,我们使用着同样的电器、开着同样的车、看着同样的新闻、住在同样的钢铁森林里,每一个城市都变得一摸一样、无法分辨。

看起来我们离理想的西方文明的生活日益接近,我们的文化也越来越接近于所谓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于是,一个严肃地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实现现代化,我们整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古老文化传统还要做出多大的牺牲?但是,同时另外一个矛盾是,现代文明的发展方向势不可挡,传统文化在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层层包围与碾压下,必将难逃被抛弃的命运。这不仅仅是我国所独自面对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无法直面来自于现代文明的冲击。

建筑领域的全球化

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和具体表现就是当今建筑学体系与文化的国际化以及城市形态、建筑空间的雷同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多年的推进,随着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民族文化的危机意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关于如何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讨论也越来越多,相关的问题也受到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更多的重视。在我们的一堂口语课上,外教如是说:中国这些年发展太快了,上海跟伦敦、纽约已经没什么区别。我们可以将其算做一种正面的评价,但是对于一个从事建筑行业的人而言,这并不是一种褒奖,相反,是一种讽刺:是的,无论是北京、上海,或是香港、台北、东京、伦敦、纽约,或是曼谷、首尔,城市的绝大多数个性都逐渐丧失,彼此之间变得如此相似。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矛盾

建筑界的当前现实直接源自于全球化的影响,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著名的国外建筑师和事务所在中国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中所向披靡,拿下了众多的项目,本土建筑师在节节败退的同时,变得更加的迷茫,本土文化的特点日渐流失。严峻的局面迫使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目前的局面进行批评和思考。“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等各种言论尘嚣日上,各种学术性的讨论也变得尖锐和激烈。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和传统特性的东西逐渐弱化甚至消亡,这是一个虽不情愿却又不可阻挡的趋势。建筑是时代的附属物,是时代特征的直接体现,不同的时代有其相适应的不同建筑体系;因此,时代的进步和改变,随之的生活方式必将改变。建筑设计追求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的东西是很自然的,但并不是简单等价于使用过去时代或特定地域的建筑符号、形式或风格,那显然十分肤浅;就像徽派建筑并不是简单依靠使用马头墙就能够表现一样。

所谓建筑的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虽然主要是反映在建筑的外在直观形态上,但更多的内涵是表现在地域文化的价值取向上。建筑的地域性文化体现在其自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性的东西,是其所属时代所属地域中符合其人民生活方式、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特殊的解决方式。不过到了今天,这样具有自觉的地域文化特色又获得成功的建筑已经不多见了,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都趋向大一同的局面。

直面建筑界的全球化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经济的中心,这是谁也不能否认不可阻止的;而中国建筑与中国建筑师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被边缘化的状态也是不能回避的。如何应对建筑界的全球化,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一方面我们应当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全球化的冲击下的影响,要保护并发展我国的城市和建筑特色。如何建立适应于现代中国的建筑理论,如何设计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建筑,如何奠定中国建筑在世界未来建筑史的地位,这是需要我们每一位中国建筑师共同面对、群策群力的任务。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有国外事务所或境外建筑师参与的重大项目中,既有很多成功的尊重我国国情注重保护地域特色的案例,也有很多对中国文化十分无知和充满偏见的设计。作为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我首推华裔建筑师“贝律铭”,无论是其在苏州设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还是位于香港的中银大厦,我都亲身观赏了,实在让人感动;不仅能体现中国文化和地域性的特色,同时在设计中能感受出设计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一种尊重。而某些建筑,实在对中国文化缺乏一种真诚的态度,比方说国家大剧院、CCtV新楼等项目的争议直到现在仍未平息。问题的症结不在于你设计师的国籍,也不在于你的文化背景;而是关乎一种态度、一种思想。

一点实践

在前不久参与的一个概念型设计,正好是关于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保护和设计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建筑。该设计的背景是出于安徽经济发展和安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旨在弘扬和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合肥地区设计建造一座历史文化艺术博物馆或称民俗博物馆。

我们的方案构思源于我国春秋时期《周礼.考工记》中对于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布局的描写,考工记中所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依次我们将地块划分为3X3的九方格。同时,设计规划中再融合进书法史上临帖写仿的一种界格“九方格”,构成园区路网骨骼与参观流线的关系。整个完整的设计过程本身就是对设计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和保护地域性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探索和尝试。

总结

总之,全球化和地域化并不是一对矛盾体,两者的关系也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地域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全球化则是一个永无终点的过程。全球化的本质并不是文化的单一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绝不是世界的大一同;全球化的实质应该是多中心的,才能是今天世界多元化文化依然存在的理由。在敞开国门后的一百多年间,尽管中华民族和人民经历了许多的坎坷和曲折,但中国人始终以一种自主开放的姿态跟世界打交道,并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智慧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而作为建筑业的从业者,我们要以更开放、更包容、更批判的态度认真学习和吸收全世界优秀的建筑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正面应对强势文化的挑战,自发保护建筑文化的地域性和多样性,并且将其发掘、传承和弘扬。只有这样,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才能贡献出一份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费麟.匠人钩沉录(节选).建筑创,2009年7期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建筑学报,2003年2期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4]李敏泉.国际性“话语系统”与中国建筑的文化战略.(北京)建筑学报,2003年6期

历史文化传承篇9

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一种生存哲学。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在向天下人施爱时“兼以易别”,即平等地、一视同仁地“兼爱”天下人。他通过对社会动荡的深刻分析,认为“察乱自起,起自不相爱。”也就是说,天下大乱发端于极端自利主义,损人利己。

学生希望得到高分,争取进入更好大学是要竞争,但竞争过程中也应该“兼相爱”。墨子指出:“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双方是互动的。只有先爱人、利人,然后自己才能被爱和获利。别人的进步可以推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进步必须在与他人的交互中实现。“无言而不仇,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这都明确表明,墨子提倡的兼爱不是无偿的,以爱利于天下,最终收获天下人之回报,亦即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的兼爱以谋求利益为出发,“爱”或许并非发自真心,但人非草木,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无私奉献呢?与其为眼前利益而损害双方或多方的长远发展,不如以“兼爱”追求利益共享,调和紧张的竞争,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由此可见,“兼相爱,交相利”是符合人之本性,对我们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具有实际可行的指导作用。

学生为了成绩的提高,更为了未来的发展,必须调和和重建人与人的和谐友爱关系,必须协调与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范,使得人人相爱,互相尊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从儒家思想中认识处理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一些班干部学生应该怎样管理班级呢?

道家的管理主张是无为而治,那只适合战乱后的百废俱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的管理主张——德治,重点是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教化下属。他曾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一个班级的风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班上的班干部影响的,只有全心全意为班集体服务,以身作则的班干,才能让学生脚踏实地地学习,拥护班委,一个班才能和谐发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干部若能端正思想和规范行为,以为同学造福为宗旨,协助老师制定有利于同学和谐发展的纪律和规定,做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不王者,未之有也”。学生便自觉执行支持班委的决策,从而实现班级内部团结稳定。

三、从道家思想中认识处理人与环境和谐关系

道家创始人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阴阳两面,阴阳相互配合谓之和。人与自然作为地球两对相互依赖的物质,恰如老子提出的阴阳两面,是相互相成的。由此之故,人应辅助万物,或至少是协调万物自然发展,而不能做违背自然发展的事。

老子还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强调了自然是天地万物的衣食父母和发源地,人只是丰富的自然界中一份子,我们能够世代繁衍,生生不息是大自然的馈赠给予,所以我们不但不能破坏大自然母亲,反而要像尊敬、孝顺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大自然。

历史文化传承篇10

(一)徽州历史文化的主要内容及体系构成在历史上,无论是本土徽州人、外来徽州人,还是在外徽州人,都是徽州文化的缔造者。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为曾经璀璨的徽州文化添砖加瓦,为中华文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因此,正如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一样,徽州文化的内涵也相当广博和深邃。从内容上说,主要包括风格各异的徽州文化流派(新安理学、徽州朴学、徽州新学、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商文化(贾而好儒)、古建筑和古村落文化(以民居、祠堂和牌坊的“古建三绝”)、民间艺术(徽剧、徽州三雕、徽州篆刻、徽州版画)、民俗文化(渔梁跳钟馗、叠罗汉、抛绣球、摊舞、目连戏)等等,渗透于徽州历史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比较成熟、完整的区域文化体系。一般而言,文化可分为外层的物态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内层的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相对于这种普遍性划分,徽州文化体系还存在更深入的层次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一是外在的物态文化。所谓物态文化,是指可以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事物。对于徽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古建筑和古村落。最能充分反映徽州文化的古建筑,当数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的民居、祠堂和牌坊。而遍布徽州城乡的古村落,则以世界遗产西递、宏村等为著。二是中层的制度文化,如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土地制度、宗族制度、教育制度、乡规民约等。其中,严谨完善的宗族制度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对于维系徽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如徽州宗族的公匣制度,有效地行使了宗族对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族内利益的分配与再分配职能⑦。三是内在的精神文化。徽州不仅物态的历史文化遗存十分繁多,精神文化遗产资源也相当丰富,如异彩纷呈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风民俗、历史文献等。四是核心的行为理念文化,如“和”、“善”、“儒”等。它属于核心层面的文化,是徽州文化的精髓,一直贯穿于徽州文化的始终,并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行为理念文化和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一道,共同构筑了徽州文化的立体化文化体系格局。

(二)沧史逝去徽州历史文化古韵留存毋庸置疑,随着沧桑历史的逝去,无论是以古建筑、古村落为载体的物态文化、还是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为依附非物态文化,乃至渗透在徽州人民骨子里的文化精神或文化价值,都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而不断演变,或是为现代化所吞噬,或是在现代化洪流中留存。应该说,徽州文化的鼎盛已无法通过对各种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而得到复制或重生。即便如此,徽州人民在近800年悠久历史中创造的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仍俯拾皆是。这使徽州文化至今仍保持一种甚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中,代表徽州物态文化的各种古建筑和古村落,充盈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最直观、具有最鲜明徽州特色的文化遗存,也是展示徽州文化的最佳载体。在很大程度上说,这些古建筑或古村落,已不只是老建筑,而代表着一种日渐消逝的生活方式⑧。今天,人们只能通过贯穿于其中的以文字、图片、音像等形式出现的丰富史料,在脑海中构筑着一幅幅徽州传统生活的画面。虽然作为非物态文化之一的徽州制度文化大多瓦解,甚至消亡,但其中的徽州方言、民间艺术、民俗礼仪,以及行为理念文化,至今仍是徽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作为徽州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形式而流传后世。

二、保护与传承:徽州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经验

文化保护和传承发展已成为当前文化建设的主线和经验之一。各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不同的方式挖掘开发当地的文化资源,采取不同的措施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树立具有区域乃至更大范围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品牌。徽州文化历尽沧桑仍熠熠生辉,无疑有独到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文化传承的牵头和主导,政府作为规划者和推动者责无旁贷。但仅凭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公众积极的参与,文化传承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之于文化传承,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只有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广大公众参与文化传承的积极性,文化传承才能顺利实现。徽州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政府和公众本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注重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双轮驱动”,“双翼齐飞”,形成合力,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政府主导方面,各级政府先后颁布或修订了一系列条例或办法,要求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徽州文化的传承。如1997年制定、2004年修订的《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以古民居为主体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和古民居较多的村落的环境风貌的保护;2004年起实施的《黄山市屯溪老街保护区保护管理办法》,禁止对传统格局和整体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的开发建设;2006年《黄山市历史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办法》第十六条更是在对核心保护区的建筑维修、改造的风格、材料、规格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力图重塑徽州传统文化风格;2008年歙县出台的《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定在核心区设禁建区,古府县城范围内的新建筑要有传统建筑特色,并设立名城保护专项基金……2008年1月,国家文化部批准成立横跨二省三市(安徽省的黄山市、宣城市和安徽省的婺源市)的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次从国家层面把古徽州一府六县作为完整的徽州文化生态区,开启了对徽州文化的完整规划与有序保护。在公众参与方面,各种民间力量特别是学术界、当地公众以及其他热心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徽州文化保护、传承的行动当中,为徽州文化保护、传承出谋划策、出钱出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要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协会”,凝聚民间力量,开展保护活动,逐步形成全民参与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的合力。互联网络的成熟和普及,为公众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许多网友通过故园徽州论坛、大徽州论坛等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徽州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顺其自然”等“徽州之友俱乐部”的热心人士,眼见特色徽州古民居、古祠堂在风雨飘摇中正无可挽回地一幢幢倒塌损毁,自发组织起来,走到徽州乡间,进行实地测绘,建立数据档案留存。近年来,一系列专题学术论坛或研讨会如“徽州文化保护高峰论坛”、“中国徽州古街文化论坛”、“徽州文化学术研讨会”、“程朱思想与徽州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等的召开,在进一步挖掘了徽州文化的历史资源的同时,也为徽州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思路。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有效互动机制正逐步建立。

(二)物态和非物态传承的有机融汇物态文化作为可见的文化表现形式,在徽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而各种不可见但又以某种形式表达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理念文化,更是徽州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的生命线。实际上,徽州文化的有效传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物态文化和非物态文化并重的文化保护思路和举措。在已颁布的徽州文化保护条例或办法中,物态文化和非物态文化的保护从来就没有被割裂开来。既有专门的物态文化保护条例如《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又有专门的非物态文化保护办法如《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两者不可偏废。《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也强调既要保护历史遗迹,也要重点关注各种以活态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事实上,以物态形式和非物态形式存在的徽州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一个系统,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只有单独的物态文化,如古建筑、古村落以及遍布其中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而没有非物态文化如文书典籍、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地区方言等的存在,那些物态的文化遗存更多的是“躯干”或“空壳”。可以说,物态文化是“躯干”,非物态文化是“血肉”,两者的有机融汇,才使徽州文化有了丰润的内涵和历史的厚重感。在这样的保护思路和有力措施下,不仅以徽州古建筑和古村落为代表的物态文化实现了有效的保护,各种非物态的徽州文化也得以传承和延续。

(三)重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上文已经提到,徽州文化体系包括四个层次,除了物态文化以及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内的以某种形式为载体的非物态文化以外,还有核心的行为理念文化。虽然行为理念文化在相关的文化保护条例或规定中并没有明文的阐述,但徽州文化的传承,从来就不排斥处于核心层次的行为理念文化。相反,行为理念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优胜劣汰:那些符合时展需要的、代表正确发展方向的行为理念文化精华基本上得到保留和传承,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那些不能适应时展需要的、落后的行为理念文化糟粕,则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湮灭。有学者指出,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⑨。到今天,宗族观念随着原来组织结构严密的宗族制度的瓦解已逐步减弱,但在维系团结、稳定等方面,宗族观念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儒学伦理和商业精神,仍渗透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其中,在儒学伦理方面,古徽州崇尚教育、重视对人才培养的理念如今仍盛行,仍见“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师有学,有书史之藏”,“虽十家村落,亦有讽诵之声”;许多行为理念文化,如“忍”文化、“和”文化、“孝”文化、“善”文化、“儒”文化等,都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其效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得到彰显、充实和升华。在商业精神方面,包括以“徽骆驼”、“绩溪牛”等为形象代表,以徽商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为内在特质的精神文化,在改革开放以后涌现的新徽商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文化自觉”:徽州历史文化传承的现代启示

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一项需要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工作,应在以下方面应当引起重视:

(一)现代化建设和原生态保持的协调发展现代化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现代化建设。其中在硬件建设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意味着高楼大厦、商贸中心的不断涌现。这就导致了现代化建设和传统历史文化保护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肯定地说,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之间并不是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可以寻求一条协调发展之路。但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城区改造、商业区规划等成为时代的“流行语”,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原生态保持之间常常出现矛盾和摩擦。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的博弈当中,后者常常因处于劣势地位而让位于前者。如广州遵循对陈家祠、光孝寺等历史文化载体的“融文化、商业、休闲为一体”的开发思路,使周边的历史文化环境蜕变成商业气息浓厚的现代化环境;旧城区许多具有深厚西关文化涵养的骑楼、大屋等文物建筑,以及许多革命文化建筑,已被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商贸街所取代、或正处于“被围剿”当中……不仅如此,旧城改造所带来的大量拆迁,居民被迁往其他地方,这等于代表着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些符号也将被彻底格式化了。或许,在初期,人们仍能凭记忆仍可对逝去的历史文化符号作断续的追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历史印记将会越来越模糊,直至乌有。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历史文化的消亡。如何实现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原生态保持的协调发展,是值得深思的核心问题。

(二)物态传承和非物态传承的协调发展物态传承和非物态传承是历史文化传承的两个重要的方面。不仅要重视蕴含着丰富历史内涵的古建筑、古村落的保护,还要重视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历史文化如地方方言、风情风俗、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的传承,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其他地区可参照徽州文化传承的做法,对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以非物质文化形态存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整体性保护工作,特别是重视历史文化传承人的挖掘、培育,确保历史文化的顺利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