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十篇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十篇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44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1

本文主要从保护环境、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进行阐述,对绿色建筑下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环境价值的计算方法、对绿色建筑的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效益、二氧化碳减排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等进行具体的分析,为促进城市低碳环保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低碳理念;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发展的同时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当前,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问题。因此,建筑行业应该立足长远发展,紧跟时代需求,大力推行低碳概念下的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对提高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进步意义。

一、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一)重点强调环境问题

在低碳理念下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降至最低,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所以,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就应该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注重细节问题,强调绿色环保的建筑理念。

(二)降低建筑的能耗

在过去,建筑作为高消耗行业,能源消耗量过大,而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则要立足于减少能耗、节约资源,将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整合和利用,避免过多的资源浪费,另外,在节约的基础上,一定要降低能源消耗,节约和减耗实现同步。

(三)要关注建筑的舒适适用性

建筑行业要想实现长远的战略发展目标,就要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态环保的健康生活,因此绿色建筑要在保护环境、低碳的理念基础上,将舒适性、健康行、特色性等元素融入绿色建筑,从而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使建筑更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

二、绿色建筑在低碳理念下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环境价值的计算方式

在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之所以存在一定的进步性,是因为和传统的能源消耗较大的建筑工程相比,绿色建筑可以有效减少碳的排放量。在绿色建筑项目中,使用的绿色节能技术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一般需要用“有无对比法”的方式来进行计算,并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价,将评价参数和指标进一步明确。另外,在对绿色建筑进行计算的的话也可以采用市场价值计算的方式,也就是对采用低碳技术前的经济效益与采用低碳技术后的经济效益进行差额计算。间接性的费用,计算的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成本所造成的破坏损耗。以绿色建筑中的公共建筑为例,其设计的根本原则就是建筑生命周期内的整个资源节约问题。例如墙体采用复合保温板、隔音擦来哦,并使用绿色油漆、隔热材料等进行给排水系统的设计,等等。

(二)绿色建筑中的直接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在低碳理念的建设指导下,取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其效益主要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点:低碳理念的绿色建筑比传统建筑所节省下来的资金;建筑项目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所节省下来的资金:对建筑的绿化面积增加后所带来的经济回报;资源回收利用带来的经济效益。除此以外,低碳理念下的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也可以通过绿色节能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些经济效益一般通过总得资源价值和能源价值计算进行把握,例如,在绿色建筑中,用水、供电、土地资源以及采暖等可以借助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明确:(1)水能源经济价值=蓄能总量×能源耗费时的单价(2)电能源经济价值=节约能源总量×能源耗费时的单价(3)土地资源经济价值=节约用地总量×土地单价(4)采暖热能经济价值=节约的排放总量×采暖价格......以上这些具体项目效益计算的综合,就是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项目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

(三)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分析

一般来讲,绿色建筑的建设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我们所说的间接经济效益。例如,建筑绿化面积的加大提高该地区一定范围内的空气质量,对控制二氧化碳的污染排放、提高空气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这些都是绿色建筑所带来的间接效益。间接效益的计算(衡量)方法一般遵循的是机会成本法和替代市场法,借助这两种方法进行科学计算。替代市场法,一般在低碳环保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后,参考建筑附近房地产项目中的有关信息,针对环境改变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的盈亏情况进行总结,估算出收益情况。机会成本法,是指对尚未开发的建筑项目,进行现有的净效益估算,并对开发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估算,若综合估算后,开发后的经济效益远大于净效益,那么就可以进行建筑开发活动。

(四)二氧化碳减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分析

低碳理念符合当前的时展潮流,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设的发展进步,对整个社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逐渐向更加环保、更加节能的方向发展。政府一般会对当地所管辖地区的经济进行碳排放量计算,并通过权威机构对碳排放权进行拍卖销售,并可以进行转让,这样循环下去,使绿色建筑与各方利益挂钩,从而促进相关单位或企业有效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能减排。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理念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建设的成本投入,而且绿色建筑的推行,符合我国各个行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国情的要求所在。因此,要大力落实绿色建筑,既能有效管理我国的建筑行业、控制地方房价,也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所在,为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泉平.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n].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

[2]王爱燕.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5

[3]李伟.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4]王晓明.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J].建筑知识,2016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2

[2]杨益,王攀.从绿色建筑的角度谈绿色建筑经济的评价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7(23):43~44.

[3]姜凤.绿色建筑项目的经济与环境效益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学,2016.

[4]夏俊伟.我国绿色建筑运营保险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大学,2016.

返回求学网首页购买相关教材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3

1.1设计决策阶段

在实际工作中,设计阶段往往是不被重视的环节,相关管理人员主要将重心放在建设阶段,忽略了设计阶段对绿色建筑形成的重要性,影响了建筑项目的按期完成。在设计阶段中,相关工作人员主要以技术设计及经济控制作为重点。技术设计在设计阶段中显得尤其重要,不仅对工程项目的工艺、构造及装置等多个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对工程项目完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形成也产生了影响。决策阶段是根据决策的内容将绿色建筑中所需要的投资项目逐一列举出来,为建设项目的科学投资提供可靠稳定的技术经济指标。相关工作人员在决策阶段主要负责对绿色建筑进行策划,从技术及经济方面对绿色建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与研究,进一步确定是否做出投资决策,决策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完成对绿色建筑的投资估算。对绿色建筑整个项目工程来说,投资估算环节非常重要,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直接影响新建的绿色建筑是否达标。

1.2运营和维护阶段与传统建筑相比,绿色建筑在构建阶段所花费的资金要高得多,但是在项目投入使用的阶段其发挥的作用及所体现的效益比传统建筑的要明显得多。工作人员应该在保障项目工程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制定较好的运营计划,从而控制项目运营维护阶段的资金投入量,构建良好的环境,实现绿色建筑价值的最大化。

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指标分析

2.1绿色建筑效益指标分析

2.1.1绿色建筑效益指标量化的研究很多专家对绿色建筑的效益指标量化分析局限于在评价指标方面,在采取多种指标度量措施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各种性质及计量的指标效果不明显,以致到最后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不够严谨。经采用多层次的分析法将指标的权重确认后再采用专家的打分措施对绿色建筑效益指标开展量化,能实现对绿色建筑经济开展客观的评价。

2.1.2绿色建筑效益指标设置内容分析绿色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重要指标。绿色建筑对环境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从环境效益方面来看,绿色建筑所体现的环境效益比传统建筑要高得多,项目工程的成本节约主要是指从能源及运营管理方面入手,所以也可以将其纳为绿色建筑形成的经济效益。此外,绿色建筑为人类提供的服务及其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为人类提高舒适、良好的环境。绿色建筑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个人舒适度等多个效益指标,这些指标对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起着决定性作用,每一个效益指标都不可或缺。

2.2绿色建筑费用指标分析

同样的工程项目,采用传统建筑方法与绿色建筑方法会取得不一样的效益,在项目的建设阶段,绿色建筑所需要的成本往往会比传统建筑的成本高处很多,但是在项目运行维护阶段,绿色建筑所需成本较低。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费用主要是指从工程项目施工初期的工程造价及施工全寿命周期中运营与维维护所需要花费的资金,因此在建筑全寿命周期所采用的资金费用中较多。一般建筑物都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为了确保建筑生命周期费用计算的准确性,应该采用资金时间价值理论进行科学计算。

2.3绿色建筑评价指标设置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评价时所需要的参考的指标越来越多,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效益指标、技术指标等多方面指标,这些指标综合形成了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大多数评价指标都是针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案,从其技术与功能方面进行评价,但也为绿色建筑的科学合理评价奠定了基础。根据建筑物的能源使用及功能可以将整个评价体系分为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外环境的经济评价、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我国对工程的评价主要以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这两大内容为主,将其作为主要的评价对象。

2.4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指标

由于效益费用的内容和性质不尽相同,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故把方案的费用和效益先实施无量纲化处理。利用式(1)进行方案费用的无纲化处理,利用式(2)进行方案效益的无纲化处理,利用式(3)进行方案的效益费用分析。根据式(3)的计算结果,方案效益费用系数比大者也即为最优方案。笔者依据多年的实践从业经验,总结出绿色建筑方案的效益费用系数比总是大于普通建筑方案的效益费用系数比,所以在建筑方案选定中,如果费用许可,笔者往往更倾向于推荐绿色建筑方案。

3结语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4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完善,建筑业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日益加深,绿色建筑概念的产生,建设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思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论文重点分析绿色建筑的概念及与一般建筑的区别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经济,阐明了其实施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途径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意义发展趋势

在尽量降低项目对环境和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优目标。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不应该仅仅站在项目自身的角度,只考虑项目自身的财务效益,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次,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一、绿色建筑的概述

1.绿色建筑概念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由于时间、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国际上对绿色建筑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总之,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应用了资源、环境、经济、健康的集成思想,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建造低环境负荷情况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适的居住空间,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共生共荣、永续发展。绿色建筑最终的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人、城市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

2.绿色建筑与一般建筑的区别

一般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易出现不同城市建筑雷同,绿色建筑强调建筑与地域资源、气候差异,因而能够体现建筑文化。一般建筑和绿色建筑都以追求经济性为核心,但绿色建筑强调经济与环境的结构平衡,不是一味只追求经济。一般建筑的生产、使用忽视能耗影响。绿色建筑则以低能耗满足使用的功能、提高舒适度。一般建筑忽视与环境的沟通。绿色建筑更多关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般建筑运行结束固体废料可回收利用的较少,绿色建筑则在设计时就考虑尽可能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绿色建筑的经济分析

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对绿色建筑的地域性、亲近自然、经济性方面的考虑较浅、较少。尤其是绿色建筑不能以经济性资料加以说明,也正是阻碍绿色建筑在国内发展缓慢的原因。目前,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注意,开始从经济的角度对绿色建筑进行一些研究。如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费用效益分析方法等方法,但是经济分析的深度和广度都不是很多,如在信息不对称对绿色建筑供给的影响,环境价值理论的经济角度考虑较少。

本文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绿色建筑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绿色建筑的推广所能带来的社会福利,结合信息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等方法论证绿色建筑推广的意义,消除开发商关于绿色建筑投资回报的问题,用科学资料说明投资回收的可能性。从经济、政策、市场的角度进行分析,开发商在能够获得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政策信息等,在看得到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会从被动到主动的绿色建筑行为变化。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推广绿色建筑,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建筑经济的重要意义

绿色建筑的发展在国内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对绿色建筑的了解受开发商广告轰击下错位的概念,使得消费者不能真正理解绿色建筑,而简单认为绿色建筑等于豪宅。开发商则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增加投资,并不产生的收益,或者仅为迎合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而打出“绿色”广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绿色建筑首先也是一种商品,它从生产到消费背后需要多个群体共同支撑,这些群体同时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作为这一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政府、地产开发机构、研究机构、设计机构、建设机构、产品供货商、行业协会、消费者、金融机构乃至媒体,都在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成为绿色建筑发展的不同推动力量和影响因素。绿色建筑推广仅靠政府一些强制政策和社会道德力量是不够的。

三、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1.绿色建筑发展的科学化进程

因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技术的局限;发展要符合国情,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绿色”,忽略建筑的经济效益、开发商的经济承受能力。初期推广阶段,应该在成本与利益的权衡的基础上,分期分批、有规划地进行。正如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墨西哥绿色建筑协会组织专场演讲会上强调,“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此,中国提出了建筑节能发展的两个阶段目标: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10年通过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城镇建筑达到节能50%的设计标准,其中各特大城市和部分大城市率先实施节能65%的标准;开展城市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大城市完成改造面积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第二阶段:从2010年到2020年,实现大部分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新建建筑,东部地区实现节能75%,中部和西部地区争取实现节能65%。”

2.规划设计合理

规划设计应该考虑室内通风气流与小区内气流相环接。从而使环境气流、小区气流和建筑换气气流合理组织,避免局部蜗旋或滞流区造成空气质量恶劣和夏季热量滞积。对夏季夜间气流,强化夜间通风,利用室外冷空气降温,可节约空调运行能耗。这里没有做这方面的测算,就不再进行分析。建筑物南北朝向、南北间距宽阔,有利于自然采光和冬季日照,对居住者的眼睛和身体都很有好处。小区内建筑东西紧靠:利于相互遮阳。小区建筑间绿化树林,是阻挡冬季风屏障。屋面蓄水覆土种植。除了能够降温、节能、提高顶层房屋价值,屋面的利用还能给居住者带来美的视觉、小范围的空气净化等作用。小区的山墙、阳台绿化。能够使得建筑室内温度的降低,同样可以改善小范围空气质量。

四、结语

当今世界,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且正处在工业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绿色建筑是追求最小的能源、资源、环境代价,取得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环境。本文在进行绿色建筑经济性分析时,并不是单纯对绿色建筑自身考虑的,将绿色建筑市场供给和绿色建筑政策导向也作为绿色建筑外部问题的一部分,对其经济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总之,绿色建筑的生产和使用是达到对涉及各方共赢的效果,其经济效益是可以看得到,并能够为各方受用的。

参考文献:

[1]宋建明.绿色楼顶全球很时髦.文摘周报.2007(8).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5

目前,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且逐渐成为继工业、农业、商业之后新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传统建筑业的发展大多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建筑业在增加GDp的同时。烙上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印记。这种传统的建筑业某种意义上代表一种高碳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急剧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建设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目前我国建筑能源已占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27.5%。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近500多亿m2左右。都是高能耗建筑。据测算。大气中So2浓度值采暖期平均为非采暖期的6倍。预计到2020年。建筑面积将达到800~1000m2,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耗能将达1.2万亿度电、4.1亿煤、水、油等。接近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可见。我们亟需发展适合人居环境的建筑。而绿色建筑正是遵循这个理念应运而生。据我国2006年6月起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定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尘的建筑。而低碳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积雪减少。海平面上升等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气候现象背景下产生的。它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尽可能减少温室气体产生。而绿色建筑本质上也遵循了低碳理念因为节约能源从某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这样的背景下。势必将在中国各个城市掀起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也将会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因此在低碳理念下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的衡量就显得意义重大,而低碳经济中的碳排放交易思想为衡量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平台。因为碳排放交易能够为Co2的减排价值的衡量提供依据。

2、碳排放交易下Co2的减排价值

碳排放交易是在低碳理念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源于经济学家提出的排污权交易概念。其一般做法是:政府机构评估出一定区域内满足低碳要求的Co2最大排放量。并将其分成若干排放份额。每个份额为一份碳排放权。政府在碳排放权一级市场上。采取招标、拍卖等方式将碳排放权有偿出让给碳排放者。碳排放者购买到碳排放权后。可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出交易。碳排放交易能够使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目标与经济利益达到有机结合。进而更有效地对企业产生激励。它是一种双赢的交易方式。其中清洁发展机制(CDm)是目前国际碳交易机制的一种。对于绿色建筑实现的Co2减排价值的计算,可以参考目前CDm项目用于交易的“核证的减排量”(CeRs)的参考合同价格。一般情况下当CDm项目参与实现CDm交易时。其Co2减排价值为8~12欧元/L,当然减排价值会随市场环境变化、项目差异、买卖双方谈判能力等而不同。绿色建筑项目都具有一定的环境价值。但是如果能够将Co2的减排价值内在化。从财务评价的角度去考虑的话。把Co2的减排价值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作为绿色建筑项目的收益。能够真正体现绿色建筑在低碳背景下的实际收益情况。因此,该文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试图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将其中碳排放量的计算和价值计算引入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中。从而使得绿色建筑的一些隐性收益价值化,计算投资效益比,使得建筑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为清晰明确。

3、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3.1传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传统的建筑经济效益分析中并未考虑到绿色建筑的碳排放减少的收益。其主要计算思路是把未来的现金收益以一个合适的收益率折现,以考虑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典型的就是对财务挣现值(npV)的计算。

3.2基于Co2减排价值计算的经济效益分析

绿色建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概念,“绿色”的观念是贯穿于材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以至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的全过程,覆盖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其次,“绿色建筑’注重与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和谐,包括对日光利用、空气流通、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以期为居住者提供一个各方面条件俱佳的建筑生活空间。并对周边环境产生长期的积极影响:再次“绿色建筑”强调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限性及其节约。因而在“绿色建筑”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至于建筑物建成后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部存在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当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中引入碳排放交易的时候。

4、案例分析

在案例中,主要考察公用建筑,也就是民用建筑中的非住宅建筑。其建筑耗能一般分为建筑建材和建设能耗、建筑运行能源消耗两类。从总体来看,在建筑50~70年的生命周期中,建筑材料和建筑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一般只占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20%左右,其能耗伴生于工业生产过程,其节能主要依靠技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而大部分能源消耗发生在建筑物的运行过程中,建筑运行能耗主要分为采暖能耗和非采暖能耗。建筑物的采暖能耗往往同地区分布和城乡分布有关系,例如北方建筑能耗同夏热冬冷地区的采暖能耗是不同的,城市和农村之间采暖能耗也是不相同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与采暖能耗不同,公用建筑除采暖外的单位面积能耗随地域的变化不大,而与公用建筑的体量和规模成正比。当单栋面积超过2万m2,并采用中央空调时。其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普通规模的不采用中央空调的公共建筑面积能耗的3~8倍,并且用能的特点与普通规模的公用建筑不尽相同。一旦公共建筑采用“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从整个生命周期里面皆注重节约能源,其带来的能耗减少是值得去研究和深思的。如武汉建筑设计院科技大楼是武汉市第一个有资格获得绿色建筑授牌的区级公共建筑,属于民用建筑中的大型公共建筑范畴,其建筑面积为28763.4m2。该大楼在整个生命周期内遵循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其外墙采用复合保温板,还安装有隔热窗等,而且在这栋智能化大楼里,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办公室白天一般可不用开灯,而且还能确保室温恒定。在案例分析中。建材和建设能耗参考平均水平20%,又查阅资料可知,武汉市附近地区公用建筑取暖能耗一般平均为1Qkg标准煤/(每平方*年)。而一般大型写字楼非采暖能耗分布如图1所示。整理所得,在上述绿色建筑项目中影响碳排放减少的因素。据悉,该楼建筑能源消耗比一般写字楼少56%,同样规模的传统办公建筑的能量消耗包括取暖、生活热水空调、照明等,约为121kwh/(m2a),可折合成41.26kg标准煤/(m2a)。数据皆来源于对2009年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报告的分析[8]。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内涵;特征;评价

中图分类号:[tU-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228-01

一、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内涵

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价值、环境价值和社会价值.

经济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直接表现,通过财务成本与收益核算较容易计算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经济成本主要是建造阶段保温外墙、节能窗等技术措施的投入,收益主要是使用阶段节约能耗的经济价值.

环境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间接表现,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量化从而将环境价值转换成经济价值,例如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收益是将节能量用标准煤统一计算,并转化为二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根据治理污染的花费评价其环境价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系统边界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主观偏好、市场的多变等复杂原因.环境价值的量化相对而言不易准确计算.

社会价值是绿色建筑经济性的隐形表现从国际绿色建筑的发展来看,绿色建筑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西方绿色运动的一个产物,由环境保护开始,并最终扩展到以绿党为标志的政治层面绿色运动所倡导的环境意识包含社会公平的内涵.绿色建筑所希望达到的健康室内环境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但绿色建筑社会价值的相关研究开展较少,还缺少可量化的计算方法。

二、绿色建筑的经济性特征

1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又称外在因素等,是上世纪初由著名的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的外部效应有多种定义。简单地说.外部效应就是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影响它是一种成本或效益的外溢现象.

绿色建筑存在外部效应绿色建筑的经济性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经济收益(如节能带来使用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表现为环境影响减少所带来的间接的环境效益(绿色建筑是以尽可能低的环境影响达到相对较高的建筑性能).这种环境收益通过一定区域表现出来绿色建筑需要技术成本的投入,而绿色建筑所带来的环境收益为社会所共享,这就是绿色建筑的外部效应。

2、时间效应

时间效应是指将来发生的费用与效益比现在发生的同等数额的费用与效益的价值低,相隔的时间越长,其现值就将越小折现是将未来费用与效益调整为现值的过程人们使用折现有两个主要原因:时间偏好和资金的机会成本。时间偏好是指每个人都喜欢先收益后支出,资金的机会成本是指现在的一笔资金比将来同等数额的资金价值更高。因此,高贴现率使很久以后发生的环境破坏和节约的成本通过折现可以减少到很小

三、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

1、节能的经济性评价

建筑节能具有效率阶乘性经济特征。由于建筑的能源效率同时受到多个系统的影响.不同系统的累积效能提升使得绿色建筑能源策略有可能实现显著的经济阶值。在《四倍跃进》中.魏茨察克以空调能耗为例,详细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能源效率提高策略与其所带来的价值间的乘数关系: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可以节约70%(大约为3/3,根据具体情形不同有所变化)左右的空调制冷量;适当放宽室内恒温、恒湿范围,可以减少20%的制冷能耗;通过被动或可再生能源补偿的方式,可以节约80%制冷所需的常规能源;提高传统制冷方式的效率,可以节约50%的能耗;采用更科学的控制方式,可以节约20%能耗因此,在理想的状态,建筑空调能耗有可能仅为传统方式的2%,这一分析虽然有些许夸张,但它揭示了经过整合设计的建筑节能在经济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2、节水的经济性评价

我国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m3/年.居世界第88位.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均匀,长江及其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同时,受季风性气候的影响.我国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平均,大部分地区连续4个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造成全国670个城市有40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的缺水,缺水总量约为60亿立方米.节水不仅意味着用户可以减少经济支出,企业提高产值,同时可以削减基础设施的投入.减少相关的环境污染.

3、节材的经济性评价

随着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建筑材料的消耗总量非常惊人据统计,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物成本的2/3属于材料费,每年建筑工程的材料消耗量占全国总消耗量的比例大约为:钢材占25%、木材占40%、水泥占70%.同时,由于大部分建材原料都来自不可再生的天然矿石、化石类资源,加之我国建筑工程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更加剧了建材消耗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因此,绿色建筑的节材策略具有重要的环境和经济价值.

4、节地的经济性评价

土地属于稀缺资源,保护农田、节约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绿色建筑节地策略需坚持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通过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尽量利用已有建设用地,避免在原生环境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即非扩张性开发原则:二是当不得不在原生环境中进行开发建设时,要尽量减少开发带来的环境冲击,即影响最小化原则

建筑的节地具体措施包括:控制建筑用地总量,保持城市的适度规模,研究合理的建设用地结构,科学合理地控制人均建筑用地指标;合理选择建筑用地,保护自然生态,不占良田或基本农田,“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如鼓励对旧工业区等废弃地的改造再生;建筑用地的技术经济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户型、道路、绿地等都应体现节地原则(如可以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确定要立足于创造宜居环境);强调土地的集约与高效利用,尽可能利用地下空间。

建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愉悦和享受的空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重大的影响。随着新时代新思想的发展,人们在看待问题上呈现出多元化与发散性的思维倾向、以往单一守旧的思维方式正在被人们逐渐摆脱、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人们日益重视起绿色建筑经济中负面的影响、并成为一个社会的话题和焦点、也使得人们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使绿色建筑经济回归“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马维娜,梅洪元,俞天琦.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现状与发展策略[J].建筑技术.2010(07).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7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38(2016)16-0211-02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逐渐提升,建筑和房地产行业也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房地产行业逐渐成为支柱性产业,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其高投入和高污染的发展形式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转变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环保的发展形式,将新型管理理念贯穿到建筑项目实践中去。

1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概述

全寿命周期成本含义: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范围比较广,先进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其原理、方法以及应用范围等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由于整体的应用性比较强,在分析和研究过程中需要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形式为基础,适当对其进行扩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寿命周期管理形式引入我国。但是在具体应用阶段,由于整体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忽视了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运用,在建筑区域施工中,考虑到结构形式的具体变化,计算方式和效益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要以现有的计算方式和效益评价格局为基础,形成规范化的执行标准。但是在实践阶段存在全寿命周期成本和建筑成本混淆的现象,忽视了建筑项目的动态管理的有效性。当前国内研究领域对建筑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缺乏有效的估算方式,因此在实践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整体管理工作[1]。

2绿色建筑的特征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结构

2.1绿色建筑的特征

(1)成本核算范围广。建筑产品的成本预算涉及范围比较广,包括:项目选址、项目规划设计以及建筑施工计划管理等。在整个过程中要对建筑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做好动态管理,满足现有管理标准的要求。动态过程的估算和评估起到重要的作用,涉及到建筑材料的开采、生产和建筑垃圾等,在绿色建筑理念的影响下,需要考虑建筑材料的来源,应对资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2)降低能耗。绿色建筑以节能环保设计理念为基础的,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我国建筑部门对节约和环保设计系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做好节约设计工作,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在城市化水平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对土地资源有更高的要求,如何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成为当前管理的关键所在。需要注重对水、电和煤的有效利用[2]。(3)倡导和谐发展理念。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是当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建筑不仅能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也会产生建筑垃圾,直接对环境造成影响。绿色建筑需要转变这一趋势,对建筑设计形式引起重视,在为人们创造舒适安全的室内环境的同时,需要将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满足建设设计系统的整体要求。

2.2全寿命周期成本结构

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内容比较多,以下将对成本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1)项目策划要求高。项目策划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执行阶段,要做好方案的选择工作,考虑到市场调查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活动比例设计阶段必须对方案进行优化选择,考虑到绿色建筑决策和设计的属性要求,确定成本投入。由于项目经济设计指标比较特殊,经过全面细致的规划和设计后,要完善后续操作标准,达到理想的规划要求。(2)影响因素多。在建筑系统后续设计中,受到材料、技术和工艺形式的影响,对新材料、新基金属和新工艺等有比较高的要求,在设计阶段,需要合理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满足建筑设计指标的属性变化。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前提下,要对影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保证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在后期使用和维护阶段会降低成本,如果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后期的使用和维护。(3)使用维护阶段的成本。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后续管理中,考虑到使用时间以及周期管理指标的具体要求。要根据全寿命周期属性要求,对周期进行界定。通常情况下,二级建筑的周期在50~100年左右,建筑的使用年限在全寿命周期中占据的时间比较长,因此越到后期维护成本越高[3]。(4)做好回收管理。当建筑达到使用寿命后,需要对报废方式和回收形式进行管理。因此在实践中如何操作,降低成本成为关键所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者不会参与到以后建筑物的报废工作中,因此必须对各类成本进行评估,体现出建筑行业的社会责任,只有当成本最低时,才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评价

绿色建筑的效益分为显性和隐形,在不同效益分析阶段,要重视环境效益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的评估和应用。显性的效益可以通过直接数据或者指标体系体现出,在指标分析阶段,需要做好评估和测量工作。以下将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和评价方式进行分析:

3.1绿色建筑增量经济效益

建筑系统经济效益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包括: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因此要重视节能量的设计,以计算结果为例,对建筑系统的能量值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计算形式能在短时间内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分析,测量出建筑系统的效益指标。

3.2绿色建筑节水体系的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的节水技术流程比较特殊,可以充分利用水处理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资源多次利用的前提下,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处理阶段要及时对各类水资源进行处理。生活废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能用作景观用水,也可以进行循环利用。节水系统的合理化应用,能直接减少城市生活的压力,环境效益比较明显。

3.3绿色建筑资源节约效益

和传统的建筑系统相比,绿色建筑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以及能源等方面,在具体操作阶段,要对各个能源体系进行有效的评估,发挥不同系统的最大化作用。实践证明,绿色建筑的能耗比传统建筑的能耗低大约70%左右,绿色建筑的资源能耗量很容易被测量,测量的方式不同,但是可以将其纳入到统一的经济管理指标,进行统一性处理[4]。

3.4绿色建筑成本效益

根据现有方案设计指标的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采用差别对比的形式对效益进行比较。根据地下空间布控的特殊性,要最大化的提升土地利用率。采用高性能、高强度和生态化的材料能起到提升成本效益的目的。当前我国建筑和房地产企业对节能设计指标有一定的要求,必须制定量化平滑系统,满足成本管理要求。3.5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1)经济效益评价方式。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评价系统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入手,以财务评价和国名经济评价指标为基础。投资者要对财务评价体系进行了解,包括:项目投资费用、建筑成本和销售收入等,根据数据变化,做好综合评估。(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体系的确定需要以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指标,在选择指标的阶段,可以以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为基础,以现有评价案例为依据,对评价方式进行确定。此外数据资料的全面性和项目所处的条件差异比较大,要对数据测量体系进行评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指标提体系也是不确定的,可以做好资金的评估工作,按照经济系统的要求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可用节约资源的经济效益来补偿增量投资[5]。(3)经济效益评估结果。在对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阶段,要尽量降低能耗,最大程度提升居住环境和生活舒适度。在增量投资回收期测定的过程中,考虑到资金金额和敏感性的要求,要首先控制成本,其次是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最终达到促进项目整体进步的目的[6]。

4结语

在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的影响下,绿色建筑需要对成本量进行控制,以现有的经济指标为基础,做好各个项目的评价和测量工作。很多评估项目本身是需要重新进行设定的,因此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要推广合理化管理理念,减少局限性因素的影响。只有解决绿色建筑资金的匮乏问题,才能促进绿色建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帆.全寿命周期成本视角下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J].建筑经济,2014,12(12):102~104.

[2]孙鸣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09(01):25~28.

[3]陈偲勤.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与效益以及发展对策[J].建筑节能,2009,10(12):53~56.

[4]龚洁,关玲,马建斌.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效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8(20):142~143.

[5]张灵华.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绿色建筑成本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5(12):129.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经济性,全寿命周期,费用和效益分析

abstract:inthecountryintheworldtopromotegreenbuilding,promoteeconomic,environmentaland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underthebackgroundofthegreenbuildingdesig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intheascendant.Butthegreenbuildingthedevelopmentofthecareerisslower,investigateitsreasonispeopleofgreenbuilding,inadequateunderstandingofeconomy.Herefromthelifecycleofgreenbuildingineconomicevaluationofthegreenbuildingfromdesigntoscraprecyclingthewholeprocessofthecostandbenefitanalysis,identificationandestimate,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understandingofgreenbuildingefficiency.

Keywords:greenbuilding,buildingdesign,economic,thelifecycle,costandbenefitanalysi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研究背景

在人们时不时的都能说上一句“注意节能、环保”这样的口号情况下,可见节能环保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建筑物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更应该引起建筑设计师的密切关注。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有关节约能源的规范规定是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绿色建筑评定标准》等。出台比较系统的讲述了绿色建筑的评定依据,说明我国对于建筑节能这一块的重视,因为绿色建筑的核心是建筑节能,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是重中之重。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建筑设计师只是盲目的根据国家一些标准法规来设计,只是要求能够满足国家规范标准即可。无法根据一定理论标准来评价自己设计出去的节能建筑是否真正经济可行,更别谈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如何了。作为建筑设计师的我有必要也有责任来搞清楚这个问题,因此选择了“从建筑设计角度谈绿色建筑的经济性”作为一个课题来讨论。

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理论

2.1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基本概念

全寿命周期评价的概念是指对给定的某种产品或者服务,调查和评估在其生产、使用和消亡的过程中所对应的环境影响及相应的社会成本。全寿命周期是个宽泛的概念,具体到绿色建筑领域。

全寿命周期评价理论是对建筑而言是将材料构件生产、规划与设计、建造与运输、运行与维护以及拆除与处理全过程中物质能量流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济性分析。

2.2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费用应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情况下,其在整个寿命周期内所花费的所有费用的费用现值或费用年值之和。

绿色建筑成本效益评价指标分为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类。在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采取节能、节水等措施,虽使设计和建设成本有所增加,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持续产生资源节约效益而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采取减少污染、生态保护与环境改善等措施,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但减少了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轻了所在地市政公用设施的处理负荷,并通过改善物理环境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使居住健康和舒适性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

三、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3.1“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中忽略有关“节地”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合理选址是决定建筑是否节地的首要条件,也是决定绿色建筑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前提。为了有效达到节地的目的,绿色建筑在规划和建设中应符合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指标。

3.2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经济性的整合

绿色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体现在对室内外环境的改善和优化,而影响绿色建筑室内外环境的很多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将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分析整合在同一体系中。绿色建筑的间接收益主要体现在由于室内外环境改善而带来的健康成本降低、生产率提高、知名度提升等方面。改善室内外热环境的采暖、制冷、通风、采光、防护结构、可再生能源等项目列入“节能与能源利用”利用中进行综合计算,评价其经济性,避免重复计算。全面反映绿色建筑的优越性及经济性。

3.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分析

节材与材料利用主要体现在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型结构所产生材料资源大幅度节约。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及利用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因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在整个绿色建筑生命周期里所占比重不大,集中体现在在初始投资阶段和拆除回收阶段,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内容主要为可循环建材部分和废弃物原料及既有可利用结构、材料。其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材料节约的费用、可循环建材的回收价值、可利用既有材料所节约的价值等。

3.4节能与能源利用中强调电能的节约与利用

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采暖供热、空调制冷、控制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是我们建筑设计师应尽的基本职责。而空调系统与照明节电等的收益都可以通过电价的形式度量与评价。利用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的空调采暖、热水供应、照明等,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对促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由上述可知,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其间接受益,也体现在对电能的节约与利用上。

3.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经济性的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中最具可实现性的节水及水资源利用措施主要包括:采用节水器具、雨水、中水回收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内容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节水系统,包含关于节水的技术、材料等方面的内容,在效益测算时主要以节约的水量与预期水价为标准。第二类是非传统水源利用,其中包括再生水、雨水等的利用。减少建筑中用水量的经济性体现:消费者为水支付的费用减少;为后代保留大量地下水资源;减轻现有供水设施的紧张状况;减少热水消费,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了用于水处理、输水和过滤水的能耗。而这些效益测算主要通过替代效应折算成市场水价为标准。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9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发展前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这导致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的匮乏、能源的枯竭以及境的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行业在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占到一半以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总消耗量的35%,为了相应国家出台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它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促进环境、能源与建筑的和谐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又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建筑,还可以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

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指的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汽、节电、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自然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及活动的场所,从而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1、国外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的隐患,所以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召开,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到23%至40%之间。2007年美国国务院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以此响应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巴厘岛路线图”方针,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利地说明了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机遇。

2、国内环境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引入绿色建筑概念比较晚,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比较迟。源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经济,这是因为中国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无形中带来了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绊脚石。

我国是工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中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增加30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可想而知。而发展经济、提高13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紧急的任务。

三、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旧有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数量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我国历史悠久,存在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吻合的传统建筑文化。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巨大的节能潜力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样我国建筑业的耗能比较大,如果对目前存在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效果必然非常明显,这就说明绿色建筑的推广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力。以供热管理市场为例,2008底,我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约等于70亿平方米,平均消耗能源折合成标准煤每年大约需要20公斤/平方米,如果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亿万多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都有利的说明中国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从相对效益来说,绿色建筑具有相对较大的优势

要想达到相同的节能效果,建筑比工业的投入要少得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所以,我国推行了绿色建筑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

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了国家科技支持的计划项目,如“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民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另外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还可以利用非可再生资源,例如高压冲厕、慢速洗浴喷头、外表雨水的收集使用等。这些都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往西,有大部分与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建筑群。比如陕西的窑洞,就是运用自然通风原理以及浅层地热的原理实现了居住场所冬暖夏冷的特征。再如苏州的园林设计,更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从根本上调节了气候。所以,我国历史久远的传统建筑文化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筑行业首次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源于中国的建筑业以及相关产业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轻、拉动国民生产总值最有效,所以,首当其冲的迎来了一场节能减排的改革,如今,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来阐释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

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的组成

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主要包括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因为外部效果主要指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应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所以,评价绿色建筑的效果主要指的是外部效果的指标。

所谓的国民经济评价,就是按照科学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来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由于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笔者人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国家出台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的数量,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各地建筑项目增多,所耗费的能源也相应的增多。其次,深化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的研发,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节约了资源和能源,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了机械化水平;第三,广泛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使得在城市规划和考察设计中时刻贯穿“绿色建筑”的思路,从而保证家庭住宅和城市建设在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四,建立完善的评估标准,从根源上杜绝伪绿色建筑的存在;第五: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

外部效果分析

在政府的干预调控下,要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建筑节能监管,使得“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效益降低,而“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降低,外部效益提高,从根本上使得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向绿色建筑经济领域流动。

2、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

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主要针对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提高,提高外部效益,降低外部成本的一个大体思路是: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

源于绿色建筑是新生事物,提高外部效益的量化指标还不太确定,具体表现为绿色建筑的高出售率、高出租率。相对来说出售和出租价格也比较高,一个绿色建筑项目,不仅费用支出比较低,而且获得政府的支持与赞助,还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些都将为业主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

另外,降低外部成本也是提高外部效果的措施之一。因为,绿色建筑质量好,电、水、能源和垃圾成本底,从而延长了建筑的寿命。所以在建造绿色建筑的前期,要降低外部成本,即可以在透光性好、通风能力强、空气质量好的地段购买一块地产,可以将解除潜在的环境风险;绿色建筑前期直接产生的建造成本比较高,但是由于机械数量少、照明设备数量少、通风设备数量少,从而提高了能源效益,间接降低了建造成本。

五、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我们相信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号召下,绿色建筑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所以,建筑商在分析走向绿色的决策时,不仅仅要考虑内部效果,而应该树立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建筑投资的总体回报,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对于投资者来说,即是经济责任,更是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新生.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江苏经济报,2009(09)

[2]李牧.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J].建设科技报,2010(10)

[3]王彩瑞,张磊.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浙江大学学报,2011(09)

[4]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山西建筑报,2012(03)

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回顾人类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挡雨到现在的高楼大厦,人类在享受现代化技术带给的便利和享受时,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建筑材料的使用和回收。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为了应对节能降耗的全球性低碳环保要求,全球正在掀起一场“节能减排”的风暴,以确保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一、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我国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它涉及自然、社会、环境、经济、科技、政治等多个方面,是为了实现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既要保证当代人的发展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90年以经济学的观点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客观的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撑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同时建筑业也是一个能耗消耗极大、环境污染极其明显的产业。我国人口极多,建筑的开发量也随着人口的增多而加大。面对巨大的建筑规模和强大的社会需求,我国的能源资源短缺,同时耗损却极大,建筑耗能已占社会总能耗的30%。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具有时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也是我国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中重要的部分。

二、我国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现状

面对环境问题的压力,我国建筑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如何降低建筑的能耗量和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绿色建筑受到越来越多建筑行业人士的认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绿色建筑是缓解现如今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尚且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和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目前我国普遍对绿色建筑没有达到广泛的共识,许多人尚未将绿色建筑的工作放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同时,我国现行的法律关于绿色建筑没有做出明显的规定,关于建筑的节能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导致建设各方并不是完全参与到建筑的节能减排。

2.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没有达到一定的约束行为。管理部门对绿色建筑的行政管理重视不够,缺乏管理力度。

3.缺乏对绿色建筑经济激励政策。绿色建筑应用材料和技术花费很高,因此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绿色建筑的发展受到限制。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经济利益的驱动,绿色建筑的发展才会有持久的动力。

4.缺乏节能减排的经验和技术交流的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取得了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能耗的成就,加大与加快与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和研究,有利于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

5.看重技术和设备的堆砌却缺乏实践。相对于宣传上的大张旗鼓,绿色建筑在应用领域方面的实践发展缓慢。绿色建筑不是高技术新设备的堆砌,而是通过合理通风采光设计达到建筑的节能减排效果。同时绿色建筑项目存在很大的噱头,有许多建筑打着“绿色建筑”的噱头获取利益。

三、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

绿色建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应用了环境、能源、经济、健康、安全发展的集成思想,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高效利用资源实现人与建筑、环境的长久发展。

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可分为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而评价“绿色建筑”的效果主要是外部效果指标。根据工程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外部效果分析就是对建筑进行国民经济评价,考察建筑所消耗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所产生的价值来评价建筑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评价绿色建筑的外部效果应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分析:

1.1严格限制绿色建筑项目的规模。各地政府争相上报绿色建筑项目,投资成本和投资消耗较高,机械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劳动力水平低,建设项目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1.2采用高科技、新技术手段来提高绿色建筑项目的科技含量。针对项目有计划的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提高绿色建筑的机械化施工水平。

1.3贯穿执行“绿色建筑”思想,大到城市规划,小到住宅设计,都要从节能减排的设计思想上留有改建的余地,通过合理的采光通风设计控制建筑对环境的破坏。

1.4合理施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消耗,防止过多的消耗各种资源。

2.外部效果给绿色建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投资商采用了绿色建筑的方案,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造绿色建筑必然会增加初期成本的投入。在我国目前城市房市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虽然房价一直居高不下,但是投资商不会轻易加大投资成本从而增加了投资商的风险。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节能建筑一般比普通建筑的价格要高,同时节能意识不高,使得绿色建筑的行情一直不容乐观。同时绿色建筑所带来的效益有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和资金的时间使用价值,同时存在对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资远超过节能所带来的利润,使投资商在短时期内不能得到较高的利润,虽然说节约了能源,减少了污染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但对于投资商而言,一般不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这也是绿色建筑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

四、提高绿色建筑的外部效果措施

绿色建筑想要在市场经济的氛围下取得一定的竞争力,只有不断挖掘其外部效果的发展优势,降低外部效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首先遵循的原则是:尽量降低绿色建筑能源的消耗,并降低其污染排放,做好环境保护;创造良好舒适健康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绿色建筑的质量、功能与节能减排相统一。

提高绿色建筑的外部效果,一方面是增加经济效益。一栋健康的、具有充足的采光通风的绿色建筑肯定要优于一栋资源消耗大且采光通风差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一般提供更高的出租率、出售率和高价格,但是政府及其相关机构了解绿色建筑所带来的长期效益,给投资商带来更多的补贴减税或者资金投入,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资金收益。

另一方面是通过降低外部成本,这也是其中一个有效措施。

1.土地成本。土地质量对绿色建筑的影响极大,一块日照良好、自然通风能力和周围空气质量良好的地段,将环境带来的投资风险降到了最低,提高了建造高质量绿色建筑的几率,对于投资商来说,地块的选择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2.建造成本。可通过一定的减少机械生产的投入、建设规模和照明设备的降低,在一定的基础上降低了资金的投入。

3.运营成本。绿色建筑的运营成本大大低于一般建筑,这也是绿色建筑的优势所在。不仅对环境有所贡献,在后期的运营使用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用水量和用电量、维护和维修成本等等都会减少。绿色建筑后期的经济效益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建筑寿命也因此更长。

还有,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推广作用,政府的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给绿色建筑以正面的激励。

五、结束语

绿色建筑经济朝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要求绿色建筑做到不仅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不影响后代人的生存,这对于所有人来说,不仅是一种经济责任,更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参考文献

[1]李新生.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江苏经济,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