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十篇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十篇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46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1

关键词:奢侈品商品经济概念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实物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可以通过有形实物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简而言之,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奢侈品,如豪宅、名车、游艇、珠宝、服装等,一般传统的奢侈品都属于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通过无形服务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没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往往通过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时所获得的无形体验和感受而实现,例如健身、社交、休闲、美容、旅游、美食、体验等,相对于传统的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应当是现代生活中一类新兴的奢侈品。

(四)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

根据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资本性奢侈品与资源性奢侈品。

资本性奢侈品一般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拥有可以实现保值或带来增值的奢侈产品,消费者拥有这类奢侈品的目的并非直接消费,而在于占有和收藏,如珠宝首饰、金银玉器、古董字画等;资本性奢侈品可以通过占有、收藏方式拥有,并可进行估值抵押融资。资源性奢侈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中过分地占有人力、材料、土地等自然或社会资源并最终用于消费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最终效用明确在于消费而非增值,如豪宅、游艇、名车、时装、腕表、箱包等。资源性奢侈品以使用、消费的方式拥有,一般很难实现保值性融资,同时它们相对于普通商品,在生产制作中会占用和消耗更多、更好的资源。

(五)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

根据奢侈品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一次性奢侈品与重复性奢侈品。

一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完成全部消费过程的奢侈品,如雪茄、名酒、美食、化妆品等,这类奢侈品只能经历一次性消费,其产品实物形态随消费而消耗及消亡。重复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可以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多次循环使用的奢侈品,如服装、皮具、钟表、眼镜等,这类奢侈品虽然多次重复地使用直至其实物形态的毁损灭失,但它一般也有特定的使用周期或期限。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分类方式从逻辑划分角度而言,一次性奢侈品和重复性奢侈品只是属于消耗性奢侈品的一级子概念,而与消耗性奢侈品相对的保值性奢侈品,可以将其理解为可无限次循环使用的重复性奢侈品。

在上述有关奢侈品的分类中,新兴的服务性奢侈品是否已脱离了对奢侈品内在实物价值珍稀性的本质范畴或属性范围,应当值得关注。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出现和兴起的康体、美容、健身、休闲以及太空旅游、极地观光等服务性奢侈产品,消费者在体验和享受中同样会含有实物价值的体现,如专业器械、专业护理、精心服务、技术指导、优美环境等等,无不体现出服务性奢侈品中所含实物、资源价值的珍贵性与稀缺性。因此,服务性奢侈品同样具有奢侈品在实物价值上的稀有珍贵性和在无形价值上的外在彰显性两大本质属性。

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

奢侈品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商品类型,它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必然而普遍存在的商品形态和社会现象。在现代市场商品经济体系中,奢侈品与其他类别的商品或产业一样,是现代商品经济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由于行业尖端资本的聚合、私人物质财富的集中,以及人们对身份、地位、形象等外在彰显的心理需求或对某种个性化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客观存在,为现代奢侈品经济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市场供需关系,并且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以参与各方互惠为条件、以劳动产品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而奢侈品经济之所以可以相对独立地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市场主导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产业或行业内部的专业化精细分工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商品营销市场定位的必然要求。首先,奢侈品经济是一种具有完全商品特征的特殊的消费商品或服务产业体系。由于市场需求的导向和产业分级的细化,以及客观存在的商品与服务的不同档次和消费层次的个性需要,使得奢侈品从普通商品序列中分化出来,以其“质优价高,满足尖端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产业体系。其次,奢侈品经济的运行体系具有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独特运行机制。奢侈品的生产制作、营销宣传、包装运输、售后服务、消费体验等商品运动过程与生产流通环节,均较之普通商品具有更多、更高的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往往明显优于行业或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尤其在原料、工艺、技术和个等资源整合中,一般具有行业的珍稀性、独创性、领先性等特点。再者,奢侈品经济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系统属性。奢侈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的调整与运行,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部门体系,并具有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调整与运行的经济规律和产业要求。

奢侈品经济是集奢侈产品的生产制作、加工流转、营销宣传、消费文化等于一体的系统产业运行集成,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部门,其特有的生产与消费的周期性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循环运行机制。同时它所带来的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商品制造工艺、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就业岗位、满足个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效用,也是引导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理论上而言,任何一个行业或品类的商品与服务,都有可能产生各自领域的奢侈商品。

在奢侈产品(含奢侈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上,以及在同类产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往往都代表着相应行业内的最高水平,同时在产品研发与创新投入上也要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奢侈品生产中产品品质与工艺技术的更新更迭,使得一些适用的高新技术会梯度转移推广至其它同类产品的生产制造中,这必然有助于推动同类产品行业发展水平的改良升级。在奢侈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其在包装、存储、运输、营销等各流通环节上,较其它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工艺要求,这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品质要求,无疑有助于促进奢侈品产业在社会经济协作关系基础上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发展,并形成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奢侈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奢侈产品的拥有和消费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商品或服务,它能够更多地带动其它相关专业性强的社会服务和产品消费的需求,如奢侈服饰消费带来的服装保养、专业洗涤、品质维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奢侈豪宅消费带来家政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服务需求……,这些产生于奢侈品消费过程的衍生性社会服务需求,将会延伸奢侈品经济的产业链条和范围。

参考文献:

1.[德]维尔纳•桑巴特,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沃尔冈•拉茨勒,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2

【关键词】经济生活;纸币;货币;商品价值量;劳动

经济生活这本书是高中政治课非常重要,而且也是较难理解的部分之一。在高考中,经济生活部分的分值较大,同学在答题过程中感觉难度较大,而且高考经济生活的得分率较低,所以学好经济生活对于学好文科政治的意义十分的重大。

高一经济生活和初中的政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难度加大,高中的经济生活部分学生不仅仅要学好课本的知识,而且还要做一定的联系来巩固才能有效果。其次,概念十分的抽象,很多学生在学习高中经济生活的时候都会发现,经济生活的概念十分的抽象,理解起来是懂非懂,一头雾水。总结起来就是在学习经济生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不是十分的透彻,这里就谈谈经济生活当中有哪些让学生十分不好理解的概念和定义。

一、纸币和货币的关系

商品、货币是高中经济生活中第一个十分难以理解的概念,什么是货币呢?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一般用金、银等贵金属来充当。货币和纸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从不同上看;含义不同:金属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产生不同:金属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而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属性不同:金属货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纸币是货币符号,只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职能不同:金属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而纸币一般只能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主要限定在本国范围内使用);从实际数量上讲,纸币的发行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往往不一致。

纸币和货币有什么相同点呢?纸币的发行量必须要以流通中的货币量为前提,不能发行太多,也不能发行太少,发行太多容易导致通货膨胀,发行太少容易导致通货紧缩。

二、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

决定商品价值的因素,是经济生活当中最难理解的部分,从平时上课、听课到后来的复习和考试发现,这个部分是学生丢分的重点,这个部分的知识的难度比其他经济生活部分的知识大很多,概念非常的抽象,从教材看,这个部分的内容没有什么图片和数据,完全就是枯燥的数据和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十分的吃力。

首先,学生要紧扣概念,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学生在理解这个定义的时候要牢牢的扣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定义。所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其实,通过教学可以总结,反过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呢?纵观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是在不断的进步的,如果个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么耗费的时间越长,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则会出现越是懒惰的人则拥有更多的财富,这显然是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所以,学生只要牢牢扣住这个概念,那么这个知识点就不难理解。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3

在学习、检测中,我们发现不少同学在答非选择题时表述不规范,缺乏专业术语,口水话较多,在答选择题时难以判断选项的对错,在阅读材料时抓不住材料的关键字词、中心意思,究其原因是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概念没有准确理解和掌握,从而对原理也就难以理解和掌握,更谈不上能读懂材料、准确判断、专业精准表达,故易丢分。所以搞好概念的教学就是我们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不可忽视。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搞好思想政治课基本概念的教学呢?我认为基本概念的教学必须遵循认识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引导学生形成概念

概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任何概念都是人们在大量实践之后,通过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而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地去形成概念,理解概念。具体做法可采取如下步骤:首先要围绕所需形成的概念由教师或组织学生举出一些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供学生感知,作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活动的思维基础,所列举的事物和现象要尽量广泛、全面并为学生所熟悉;其次引导学生对这些具体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思考任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最后在教师指导下,总结出反映这类事物本质概念的定义,用科学的语言简洁表达出思考的结论。例如我们讲《经济生活》中的商品概念时,可先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商品,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些商品的特点,并与物品、劳动产品进行比对,找出商品共同的、区别于非商品的本质特点,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及时把思考的结果归纳起来,让学生回到教材商品概念的定义上来,最终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地形成商品概念。

其次,教师要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把握概念的实质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要正确把握概念,必须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概念的内涵应以简明的定义来表达,应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概念的外延应列举适用范围内的主要事例进行阐明,要求全面、生动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政治教学中讲清概念的内涵有助于直接而准确地从理性上掌握概念;讲清概念的外延,有助于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全面具体的从感性上理解概念。例如我们在讲《政治生活》中的“国家”概念时,就必须讲清“国家”的内涵即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经济地位决定政治地位,一个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在政治上也就占统治地位,同时该统治阶段与被统治阶级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就要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压迫,为此就离不开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组成的暴力统治机器等。故这样的一个政治实体就称之为国家。“国家”的外延是指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从性质上看有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再次,运用比较法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不比较难以弄清事物的异同。概念的意义在于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但是每个概念除了它所反映对象的本质之外,还有它的适用范围和它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某些含义相似或相近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从属、并列、重叠、交叉等关系是学生最容易模糊的。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分清易于混淆的概念,相似的概念要注意其不同,相异的概念要注意其相同。例如我们在教学《经济生活》中“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时,不少学生容易混淆,我们可用比较法进行了区分。“主导”是权重概念,侧重于控制力,是说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这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主体”是比重概念,侧重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最后,引导学生应用巩固概念,在应用中体会感悟概念

应用概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应用概念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检查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达到掌握概念的目的。例如在讲清“商品”概念之后,让学生分析海水、河水、自来水哪个是商品;在讲完“价值规律”概念之后,让学生分析自由市场上蔬菜价格为什么有涨有落;在讲完“违法”和“犯罪”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分析几个案例,区别哪个属于违法,哪个属于犯罪。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多种多样,既可在课堂上用书面或口头的方式,也可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既可以教学活动方式为主,也可采取其他实践活动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魏存珍.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3).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4

关键词:经济学基本理论革命构想财富两阶段论新四分法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经济学。对经济学进行一场新的革命,以满足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人民福祉的增进需要,已摆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面前。

一、经济学上的权威崇拜及传统经济学的困境

经济学的严重落后性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无论是迈克尔·佩雷曼主张经济学终结[i],还是陈纲先生指责经济学家不如农民[ii],都已表明,人们对于经济学术落后性的极度失望。“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出发点和庸俗化方向本身就决定了其灭亡的趋势。不论是其自身的反思还是对立流派的批判,西方经济学的非科学特征早已是不争的结论了......或许,下一代人将不再跟随萨缪尔森学习经济学。”[iii]

的确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已远不如其它自然科学。在18世纪时,物理科学、化学科学开始全面发展,同样,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吹响了经济科学发展的号角。自18世纪以来两百多年时间里,人类的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甚至包括后来才开始发展的生物科学,现在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类早已经能自由地遨游太空,早已经能精确地计算出宇宙飞船飞入的轨道位置以及能精确地计算出着陆地点,人类早已能制造出异常复杂的机算机,人类早已能精确地分析出任何物体的成份含量,并根据需要合成出特定的化工产品和新材料。但是人类的经济科学却远没有这么发达,在权威崇拜下,从根本理论上来说,仍然基本徘徊在亚当.斯密1776年的思维起点,虽然后来萨伊、马歇尔、凯恩斯、熊彼特等不少人几百年来在作大力的推进和修正,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客观地说,在根本理论上几乎未作出革命性的飞跃。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学上严重的权威崇拜。威廉.斯坦利.杰文斯在《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尖锐地批评经济学权威的危害,把某人的著作奉为圣经拒绝人们提出新理论和批评它的长短,对于真理必定是最严重的侵害。毫无疑问至今为止,甚至未来,不可能有哪一位大师的经济学术能够充当经济学圣经的角色,因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任何人的智慧都不可能穷尽所有真理而无一点纰漏甚至缪误的地方。只不过个别“天才”性的经济学大师的学术之中或许有多一点智慧性的东西罢了。

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工业化压抑、环境污染、沙漠化、自私自利、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等等,都表明,传统经济学在权威崇拜意识的禁固下裹足不前,已不能解决现代人类社会的经济建设。世界银行在1991年发表的年度报告,开篇诚恳、鲜明地指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理还远未被人们完全掌握”。

二、现代经济学新革命的系统构想

为此,我们认为中国经济学界要敢于跳出西方传统经济学的疆化思维,去努力寻求真理,进行一场现代经济学新的革命,以更好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

(一)经济学支柱概念的革命

我们认为,传统经济学中最落后的地方就是对支柱概念或者说研究的基本对象的固守,各国经济学家还深受数百年前的产品观影响。客观地说,数百年前,以农业生产和新兴的工业生产为主,当时的经济学家们能够提出产品的概念,并以产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或者说以产品作为经济最基本的细胞是非常科学的。但是就如化学科学不能停留在分子阶段,还需进一步研究发展到原子、质子、量子,仍至将来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一样,我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支柱概念也需改变。

严格地说来,产品远不足以囊括人类的整个经济领域。诸如金融服务、保险、诗歌、歌曲、经济学家的著作等同样在商业领域流通的东西并非一定是产品。

因此,我们提出财富的概念,构想经济学上以“财富”替代过去“产品”、“商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财富,我们将其定义为“就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财富在经济学上并不是指金钱,而是指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金钱或者说货币只是商品类财富的权力凭证、度量工具。我们的这一类似的定义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曾提出过:经济学应将财富看做是满足需要的东西和努力的结果[iv],一些学者也开始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当然都还缺乏系统性,并且未与产品的关系进行彻底的清理,特别是只将以金钱来衡量的商品类东西才叫财富,反言之在过去的意识里财富就是金钱。为此笔者在《财富创造论》一书中尽可能全面地清理了财富与产品、商品的关系,系统地阐述了财富为经济基本单位的事实以及应作为经济学支柱概念的建议。根据定义,财富包括产品,也包括非产品,包括商品,也包括非商品,包括物质类财富,也包括非物质类财富,包括有形的财富,也包括无形的财富,凡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东西都是财富,都可以是经济学研究和考虑的范围。提出将财富作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应该更为科学。

在经济学上进行这一研究对象的革命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经济学界及经济界更全面地研究社会的经济建设。例如,环境,当然不是产品,通常也不是商品,但因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也是财富。这有助于我们将其纳入经济建设考虑之中,而不是去发展“产品”、“商品”经济破坏环境财富。依据这一思想,我们就会明白,财富不只是商品,不仅一辆汽车是财富,一湾绿水也是财富,不仅一只山羊是财富,一片绿色的草地和森林也是财富,它们都满足我们的需要。当汽车造得很少时,因为其稀缺而显得价格很高,因而我们毫无疑问地认为其是财富。而当我们的环境恶化,一湾湾绿水消失,符合需要的水变得稀缺时,我们每天生活上所用的水我们也不得不天天付出货币去购买,这时水似乎才变成了我们的财富。实际上水原来就是我们的财富,只是我们总觉得其太充足而不珍惜罢了。过去那种以稀缺性为预设前提的经济学术思想已显得非常落后而致命。长期以来,全球环境的破坏与恶化,与经济学上的产品观和商品观不无关系。当然,也有人会认为,经过投入资金人工改造过的环境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也可叫产品。实际上即使将改造过的环境称为产品,同样显得比较牵强,经济学作为科学是不宜为固守某一古老的概念和思维而牵强的。同时,未经改造的环境同样从远古就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领域,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这一庞大的部分我们更不能遗忘,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样,对于无数的非产品、非商品,因为有了财富作为总括,因此其创造、实现、分配、消费等情况也就能较好地纳入经济建设的考虑之中,这对于人类未来的建设非常重要。

总之,经济的最基本细胞是财富,而不仅仅是产品或商品,因此以“财富”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更为科学。针对经济学的现状,现代新经济学的革命可能首先必须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支柱概念上进行革命,否则现代经济学仍然不可能有突破性发展。

(二)经济学中研究对象产生过程的革命

无论是非常局限的产品观、商品观,还是全面概括的财富概念,其产生实际上并非仅仅来源于生产。由于如上部分我们已提出了财富包括产品,也包括非产品,包括商品,也包括非商品。因此下面我们直接使用财富的概念。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5

一、关于资本主义的规定性

(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从一开始,有点机械的亚当斯密关于商品生产的描述就不同于辩证的马克思的描述。“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惭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1)。在这里商品生产成了某种天然的普遍的人类倾向的产物(如果能这样看商品生产倒是能给现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家省不少气力!)。马克思的描述完全不同:“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虽然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社会分工存在的条件。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或者拿一个较近的例子来说,每个工厂内都有系统分工,但是这种分工不是通过工人交换他们个人的产品来实现的。只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2)。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商品生产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这两个条件缺失任何一个便构不成准确的商品生产的概念。

现实社会可以是商品生产要素和其它要素的混合,但任何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社经验材料绝对不能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如此强调这一点似乎多余,可我们很快会发现许多难以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其拙劣的根源就在于此。

从在现实社会中作用的程度、规模、范围等标准出发,将商品生产分为简单的小商品生产和大规模的资本主义生产是顺理成章的。后者由于技术条件的成熟,大批量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也成了商品,劳动力的流动程度提高到过去任何社会形式从未达到的水平,商品生产已是社会增加财富的主要源泉。但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这一逻辑主干之上的一个支干,考察社会经验材料能否混入资本主义概念中,还是首先要看它能否混入商品生产的概念中去,剩下的任务只是辩明它属于小商品生产概念还是资本主义概念。

(二)商品经济的规律性和资本主义的规律性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6

关键词:资本;市场经济;社会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C91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1)12-0135-05

建国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索,经历了由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最终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的正确认识。伴随着这一艰辛曲折的探索历程,人们对资本的理解经历了复杂的嬗变,从而拓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深化了对资本现象的认识,客观上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当代中国社会资本概念的嬗变,对于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实现对资本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对待资本的认识与政策有过较大的变化。建国初期,为了尽快恢复国民经济,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收归国有,利用、限制并改造民族资本的政策,逐步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实现了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向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生产关系,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统治地位。之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人们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公有制,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使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化,甚至认为单一公有制条件下不存在商品生产与交换,否认商品、价值、资本、剩余价值等范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1959年反思“”和化运动,经济学界曾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与价值规律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了一些理论共识,如承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普遍性、价值规律的客观性与重要性等①。

尽管如此,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对“资本”一词仍然讳莫如深,几乎所有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都根据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观点,认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反映的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因此,资本范畴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表现。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取代“资本”的是“资金”范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互助合作关系。不仅如此,在翻译列宁著作时,也有意无意地将某些地方的俄文“资本”一词译为“资金”②。真正有突破性的观点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卓炯同志提出的,他批判了苏联的产品经济论,创立了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论。在商品经济问题上,卓炯认为,商品经济是组织生产的工具形式,它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由社会分工决定其存亡,由所有制形式决定其社会性质和特点。因此,他承认社会主义也有商品经济,主张把计划经济建立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并且阐述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一系列范畴,其中就包括具有增殖含义的社会主义资本范畴。1961年,他的《从资金的循环来探讨社会主义生产的商品性质》一文运用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解释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循环,论证了商品生产的普遍性和社会主义生产的商品性质。他指出,“马克思关于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原理,只要把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资本,改变为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范畴――资金,全部都是适用的,而且客观上也是如此的”③。尽管当时他所使用的仍然是“资金”范畴,但是,通过论述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的职能、阶段与形态,他揭示了资金循环与资本循环的共性与差异,认为二者在循环过程中都创造使用价值、增殖价值,所不同的是,资本循环是为剩余价值服务的,而资金循环是为了发展生产和满足需要。因此,卓炯实际上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金”同样具有价值增殖的属性,从而主张在社会主义企业中重视经济活动的资金循环过程,完善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这些见解在今天看来仍然富有独创性与深刻性。然而,由于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极左思想的影响,这些真知灼见在当时被人们所误解,甚至受到了错误的批判,对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概念的简单否定与排斥长久地占据着理论界的主导地位。

应该说,长期以来“资本”范畴与社会主义经济之间的对立,从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所面临的难题,即社会主义制度下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要不要承认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结束以后,我国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全党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时,计划经济体制所暴露的缺陷引起了普遍的反思,从高层领导到理论界,围绕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市场经济”逐渐闯入人们的视野,套在“资本”身上的枷锁才逐渐有所松动。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市场经济”最终被正名。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这一决定是对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与理论难题的突破性解答,它不仅肯定了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地位,还提出要通过资本市场发展融资。此后,“资本”一词经常出现在党的重要文献当中。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还提出,要引入作为资本组织形式的股份制,发展并逐步开放资本市场,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引导国内外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这些提法不仅表明我们党驾驭与领导经济建设的能力在不断增强,水平在不断提高,还展现了党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所具备的开阔视野与开放态度。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尤其是经典作家的政治经济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使得与资本相关的经济现象应运而生。经济生活领域的变化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理论界对此作出科学的说明与论证。在此背景下,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的争论。以此为契机,人们对资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经历了较为深刻的转变。

首先,“社会主义资本”的讨论促进了对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再认识与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存在已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问题在于如何从理论上科学地说明资本现象。对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再认识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思路。为此,国内经济学界从不同角度概括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的性质、内涵与层次,围绕马克思的资本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资本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范畴,反对将资本和剩余价值当作经济范畴引入社会主义经济,主张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的两个基本经济范畴是资金和净产值④。而更多的学者根据马克思的经典著作,阐发了马克思资本概念的丰富内涵。有学者认为,由于所处时代的特点与写作《资本论》的特定目的,马克思特别强调资本概念的阶级含义,但这绝不等于说,阶级关系、剥削关系就是资本概念的唯一含义,在资本概念中存在着“生产一般”,它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⑤。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现实运动中形成了多个资本概念,包括资本是一种关系、一种过程、一种权力、一种价值、一种经济制度、一种剥削手段等六个方面,建构了一个相互联系、不容分割的概念体系⑥。也有学者指出,马克思认为资本是价值增殖的生产方式、运行机制和经济结构,他的资本概念是一个具有多层次性和多维度的复杂系统⑦。

应该说,以对马克思资本概念的再认识为基础,运用这一概念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现象,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思路为大部分参与讨论的学者所认同。有学者区分了马克思资本概念的一般与特殊,认为资本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而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共有范畴⑧。也有学者提出了“资本中性论”,认为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它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可以反映不同的经济关系,因而没有“姓公姓私”和“姓社姓资”之分⑨。还有学者运用劳动二重性的观点分析资本,认为资本具有二重性,从生产力角度而言,它是存在于一切市场经济的生产要素;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它在一定社会中必然体现出为该社会服务的属性⑩。

其次,随着讨论的深入,国外各种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进入国内学术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概念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同时,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又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观点。对“社会主义资本”的进一步思考促使人们考察马克思资本概念的经济学渊源,关注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并逐渐将视野延伸到现代经济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

一方面,国内经济学界主要从西方经济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本范畴及其对马克思资本概念形成的影响,辨析了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与西方经济学主流观点的差异。有学者详细考察了古希腊以来人们对于资本问题的探讨、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兴起以后资本理论的发展???,还有学者归纳了西方经济学史上的十种资本理论???。这些研究基本囊括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资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学者们概括了西方经济学中的资本范畴的特点、共性与局限,比较了马克思资本理论与西方资本理论的价值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思路???,阐明了马克思资本概念的特征。主要看法是: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从技术经济角度理解资本,把资本看作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一种由经济社会产出的投入,从而集中研究了资本的要素功能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则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考察资本,把资本看作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关系,不仅论述了资本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力,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内在矛盾与发展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频繁,西方学术界兴起的各种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相继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范畴和研究方法,从而丰富了资本概念的内涵,扩展了资本概念的外延。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知识、技术以及具有熟练技能的工人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西方经济学逐渐由对物质资本的关注转向对熟练工人、高科技与知识的重视,提出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等概念。“人力资本”主要是指劳动者受到的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收益。“知识资本”则是在人力资本的基础之上对传统资本概念的发展,它把员工知识与忠诚、企业信誉、顾客满意、产品创新、专利和商标等为传统管理理论所忽视的非物质因素视作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经营资产。上个世纪90年代,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概念逐渐被国内学者所接受,并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资产评估、高校管理等诸多领域。

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社会资本理论逐渐成为跨学科的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尽管“社会资本”在不同学科、不同学者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广义上它包括所有有利于以共同受益为目的的集体行动的规范和网络,被用来分析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贫困、公共产品、创业、企业绩效等诸多社会科学的分支领域。近年来,有国内学者自觉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展开调查与研究,并致力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本土化。在西方,布尔迪厄不仅被认为是“社会资本”的首创者,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资本”概念,用以指代包括个人修养能力、文化商品等客观状态,以及教育资格等体制状态在内的,有助于帮助个人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资源。“文化资本”的技术向度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在我国,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领域的学者广泛运用文化资本概念探讨社会流动、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企业管理、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城市规划、知识分子等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人力资本理论、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理论为基础,美国学者Seligman在2002年首次提出“心理资本”概念,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要素纳入资本的范畴,从而引发了关于心理资本的探讨。一般而言,作为积极心理学范畴,心理资本强调个人的力量和积极性,关注个体的心理状态,甚至将所有能够给个体与组织带来积极结果的心理和行为纳入其中,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员工的心理资源,使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目前国内外心理资本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心理资本概念的界定也存在较大分歧,但是,与其他类型的资本概念一样,“心理资本”的提出无疑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各种非物质资源。此外,旨在反映、活动与制度对社会经济与个体生活的多方面影响的“宗教资本”或“灵性资本”概念也在国内学术界尤其是宗教学界初现端倪???,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再次,对资本概念的考察逐渐上升为哲学文化层面的反思与批判。主要在经济学界展开的“社会主义资本”的讨论,不仅波及到社会科学其他领域,而且受到了哲学界的关注。这场讨论通过细致解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挖掘出马克思资本概念的丰富内涵,其中的理论成果为哲学界所吸收、借鉴,并激起了哲学界的回应与反思。例如,关于马克思资本概念的性质、资本一般与资本特殊、资本的本质与实体、资本的运动习性与历史作用、资本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等观点,为哲学界进一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料。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借鉴西方思想界的激进的现代性批判话语,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出现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的研究热潮。这些研究一方面挖掘出资本概念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阐发了马克思资本概念的批判意义。在现代社会,资本的力量无处不在,遍及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它不仅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样式,决定着人们的文化意识与价值观念。因此,有学者指出,资本范畴具有三个基本维度,即物的维度、社会关系的维度和精神生活的维度。在纯粹的物的维度内,资本与消费品一起构成了“经济物品”范畴;在社会关系的维度内,资本是既得利益结构与权力结构的累积效应的载体,可称为社会关系“存量”;精神生活维度内的资本,其首要特征是能将对利润的追求转化为对利润的崇拜???。还有学者主张对资本进行文化哲学式的反思,认为资本作为西方现代性文明的根本特征,具有正面功能与负面功能。资本“文明化”的经验与教训表明,必须把资本从资本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在市场经济的范围内引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许多学者认为,现代性批判是理解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视角与线索。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是对现代性的现实历史根源与意识形态的双重批判,是一种现代性批判理论,它具有区别于其他激进批判话语的革命性与彻底性。由此,马克思的资本概念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和意义。

回顾当代中国社会资本概念的嬗变,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资本的接受与理解,从讳言资本、否定资本到争论“社会主义资本”,从经济学领域研究、多学科关注到文化、哲学层面的反思,经历了复杂的转变过程。如今,资本已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各种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成为社会科学各领域的学者们常用的理论工具,对资本的批判研究在哲学界进行得如火如荼。展望未来的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资本力量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资本现象,有效利用资本并合理限制资本的负面效应,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借鉴资本概念嬗变中的经验,无疑能够为未来的研究与决策提供有益的启示。

当代中国社会资本概念的嬗变,既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相一致,是我们党不断解放思想、冲破的探索历程的写照,又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密切联系实际、深入互动交流的发展路径的缩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我们党在结束以后反思“左”的错误所做出的正确决策,客观上为经济生活中的资本现象与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资本概念正名,同时也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紧迫的理论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市场经济中的资本现象的研究,以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为突破口,逐渐转向引入与应用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和西方社会科学的前沿学说。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及其负面效应愈演愈烈,国内哲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化层面反思资本现象,致力于阐发马克思资本理论的批判意义,在主张发展资本的同时提出了“限制资本”的呼吁。可以说,资本概念的嬗变见证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趋势,体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现实、自由讨论、独立思考的优良传统,更为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的关系提供了范例。

具体而丰富的社会生活无疑为社会科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对象,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的共同攻关。以资本现象为例,如果说资本的自我增殖是现代社会的内在逻辑,那么,不同学科的资本概念毋宁说是资本的幽灵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表现。因此,引入西方社会科学不同领域的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有助于扩展国内学术界的理论视野,丰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工具。与此同时,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引入客观上向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即马克思主义应该如何对待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是一味地否定与排斥,还是合理地吸收与消化?

我们认为,作为一种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适用于社会科学的几乎所有领域,它不仅能与其他各种理论话语进行交流与对话,还能根据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与更新;作为一种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关注是以社会科学研究为中介,通过批判性地研究社会科学而实现的,它自形成以来就不断吸纳社会科学研究的积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反思时代精神,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资本概念为例,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概念不仅强调资本是自我增殖的价值,而且揭示了资本增殖背后的社会机制,即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仅分析了资本增殖的运行规律,而且揭示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真正秘密。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概念同时具有解释功能与批判锋芒,后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资本主义批判与工人阶级解放理论的根本特征。这恰好是西方社会科学大多数的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所缺失的,也是具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所要继承并发扬的。在当前,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各种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还应该结合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对各种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进行合理阐发与应用,以进一步发展作为社会科学理论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同时,我们要对资本现象以及形形的资本概念和资本理论保持足够的清醒,应该立足时代精神的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资本概念与资本理论,揭示其限度与不足,反思资本力量在现代社会中的负面效应,为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核心理念。

注释:

①参见孙尚清、张卓元、陈吉元:《评我国经济学界30年来关于商品、价值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

②参见丁世俊:《社会主义下“资本”范畴的使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4年第3期。

③卓炯:《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④宋涛:《资本和剩余价值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通用的经济范畴》,《高校理沦战线》1995年第7期。

⑤冯子标、靳共元:《论“社会主义资本”》,《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⑥廖进球:《对马克思资本观与社会主义资本范畴的再认识》,《当代财经》1995年第12期。

⑦宋醒民:《社会主义市场适用资本范畴试析》,《当代财经》1995年第12期。

⑧蒋学模:《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经济研究》1994年第10期;陈其林:《关于“资本”范畴的理论思考》,《中国经济问题》1997年第2期。

⑨简新华、马迪军:《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几个难题》,《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

⑩侯廷智:《也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的难题》,《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张凤林教授的《西方资本理论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崔友平:《资本理论述评及启示》,《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曹彦生:《马克思资本理论与西方资本理论比较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王雁飞、朱瑜:《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5期。

???张志鹏:《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汪丁丁:《资本概念的三个基本维度――及资本人格的个性化演变路径》,《哲学研究》2006年第10期。

???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学哲学评论:2006・资本哲学专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5页。

???杜艳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形成的理论轨迹》,《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7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理论;价值;发展

一、劳动价值理论简述

“价值”这个概念是理论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概念,价值理论也就成为了经济学中最抽象也最思辩的理论。“价值”是古典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现代西方经济学自十九世纪末的边际革命以来,逐渐离弃了这一概念,而形成一套不同于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话语系统。

就近代意义上的经济学而言,劳动价值理论源于威廉.配弟,斯密和李嘉图已对此有较深入的分析,并已在此基础上揭示出资本家、雇佣工人、土地所有者这一阶级结构及三者之间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改造了斯密和李嘉图劳动价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利润、平均利润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从而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自洽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作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主要原理有:(1)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两因素;(3)劳动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理论;(4)总体劳动者理论;(5)商品的价值定义和商品价值理的决定;(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剩余价值唯一源泉是活劳动;

二、对劳动价值论的诘难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由于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灭亡的历史规律,因而自产生之日起就遭到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猛烈反对和尖锐抨击。庞巴维克说:只有驳倒劳动价值论,才能“给社会主义以根本的打击”。熊彼特也宣称,劳动价值理论在完全竞争以外的情况下完全不起作用,而即使在完全竞争条件的情况下,它也不曾顺利的起作用,除非劳动是生产唯一要素,而且一切劳动都具有同一性质。罗宾逊夫人、斯拉法、斯蒂德曼、萨缪尔森等人则从价值量的确定、价值的转形方面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非难。而张五常则更放言:二战以后科技进展一日千里,劳动价值理论已被公认为谬论。

在今日中国,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更多来自昔日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者。犹以南开谷书堂、上海钱伯海、北大晏智杰为著。谷书堂在其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中写道:“说社会必要劳动创造价值与说劳动自身的生产力与劳动的资本生产力以及劳动的土地生产力共同创造价值,都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都创造社会财富,都形成价值。”

钱伯海在《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一文中说:“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一.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在《略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一文中说,“肯定一、二、三产业都创造价值,这无疑是对传统生产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晏智杰在其出版的《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两书,以及在《学术月刊》、《北京大学学报》、《经济日报》和《经济学动态》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论文中,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暗含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物物交换;二是劳动以外的要素都是无偿的;三是劳动的内涵是体力劳动。因此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属于对简单商品生产、甚至比它更早的实物交换条件下的交换说明情况。他得出结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已不适用于说明劳动以外的要素有偿使用的现代经济和市场经济。

谷书堂反劳动价值论还顶着个帽子,钱伯海已完全用要素价值论代替劳动价值论,而晏智杰则一下让马克思回到了原始社会,劳动价值理论也自然成了马克思这个野蛮人的胡语。实际上晏智杰的理论只是熊彼特理论的一种翻版。

其实上述论者的一些逻辑错误在马克思那里就已有很完整的批判,当代学者对此的批判则以孙冶方、卫兴华、吴易风、何炼成、孟捷为代表。其谬实已不值多花精力。

劳动价值理论虽然从其产生之初就遭受到各种各样的非难和挑战,但是形形的供求价值论、生产费用论、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均衡价值论、创新价值论、垄断价格理论、知识价值理论、信息价值论等,不论是从自身的逻辑还是在解释现实问题方面,都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在一个层面上。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形形的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非难,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对坚持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发展的公正和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再发展的理论,它必然也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原理是在一百多年前提出,是西方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之初的产物。一百年来社会经济形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提出了挑战。

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社会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这是对学术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探讨和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l、关于按要素分配的依据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并不是承认要素价值论,而是承认要素在创造使用价值中的作用,承认要素的稀缺性,以利于节约资源,促进发展。

2、关于劳务(或服务)劳动的性质问题。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应引入西方第三产业理论,承认服务业的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3、关于流通领域劳动的性质问题。马克思认为在流通领域的继续生产过程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而纯粹流通过程则是非生产劳动并不创造价值。一些学者认为,面对当前金融业空前发展的态势,后者应当用马克思的提出虚拟资本和创业利润理论来加以发展。

4、关于“总体工人”劳动的性质与价值创造问题。大多学者认为,应该随着时代经济的进步扩大“总体工人”的范围。

5、关于从事经济管理的劳动性质问题。马克思明确了在资本主义企业中从事管理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大多学者认为,从事中观和宏观管理的劳动也应是生产劳动,也创造价值,且比微观管理劳动创造的价值更大。

6、关于我国现阶段私有企业的定性问题。大多学者认为不应否认私有企业存在剥削,但也应承认他们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理应把他们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同时,在今日中国学术界讨论的劳动价值问题中,也有不少的伪问题。如:

l、所谓的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新问题,很多是对价值这一概念本身没有弄清楚造成的。

如说:“由于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都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工资、利息、地租不过是根据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所作的贡献而给这些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也是按贡献分配。”,“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先进设备….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从社会看,产品价值只分解为两个部分:v+m。”因此,亚当斯密关于价值全部分解为收入的论断“乃是一个精湛的见解和发现。”“按资分配,给以相应的报酬,不存在剥削的问题。”等等,就是混淆了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概念,混淆了价值的创造和使用价值的创造。

我们讨论价值,首先要回到价值概念自身。马克思的价值是个商品概念,商品的特色是产权明晰基础上的交换,价值体现的是交换关系。讨论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范畴。英语价值一词有几个单词,中文价值一词从日文翻译,中国所谓的经济学者或经济学爱好者,讨论价值这一概念时往往受传统语义影响。而中国传统价值一词多指有用性。这一概念正好与经济学讨论的价值概念处于矛盾的另一方。

2、物化劳动和非物化劳动是不是都创造价值的问题,第三产业是不是都创造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在谈到与价值的对立的概念时,使用的是”使用价值”这个概念而不是“物”这个概念。马克思谈物化劳动的凝结使用的是物化一般的概念即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指具体的物概念。马克思那个时代第三产、不发达,因而马克思当时并未作具体论述,只是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卷中顺便提及。李江帆在《服务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一文中认为,服务消费品价值的形成与物质产品价值的形成皆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它不物化在一个物质产品中;二是它的生产、交换与消费是同时进行的过程;三是它具有流动性与凝结性的特点;四是有时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阶段随最终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延长,因而这一阶段创造的价值也增大。李江帆讨论了服务劳动即非物化劳动创造的商品及其价值特点,其它一些经济学者虽然也认为一些非物化劳动和第三产业创造价值,但是他们对于哪些非物化劳动或第三产业的那些部门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却并未能在理论上作出清晰的说明。

其实讨论非物化劳动和第三产业创不创造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入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概念。价值是商品的特性,而商品必须是产权清晰的交换物。因而可以认定非物化劳动或第三产业部门中,生产公共物品的劳动或部门不创造价值,生产私人物品的劳动或部门才创造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的属性,不是商品的东西是谈不上价值的,而不具有明确的产权边界,不能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不是商品。

3、如何理解劳动时间越来越短,产品越来越多而认为新技术也创造价值的问题。

在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情况下,一些学者认为,劳动时间已经和劳动价值量没有直接的关系了。认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源泉已由劳动转化为资本,进而转化为科学技术。认为机器大工业、知识经济已使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原则退出了历史舞台。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8

[摘要]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是理论上的一个失误,它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也违背了逻辑规则。应该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重新认识。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必备要素和成立要件,只能把合法性作为国家对当事人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评价和法律控制的生效要件来对待。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阶段,强调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要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激发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而取消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要件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关键词]民法通则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意思表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是民法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它是联结权利主体制度、物权制度、债权制度这三大民法理论的纽带;是客观权利义务向主观权利义务跨越的桥梁;是法制度向法现实转化的接口。民事法律行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人们应商品经济发展规范化、简约化的要求,而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具体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进行的抽象和概括。可以说每一项民法基本精神的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无一不依赖于民事法律行为作用的发挥。所以对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拟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根本特征人手,来探讨民事法律行为的确切含义。一、现行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立法的误区考察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历史沿革,可以知道,民事法律行为原称为法律行为,起源于德国法学家贺古(又译胡果)所著的《日耳曼普通法》一书中。法律行为在德语中是Rechtsgeschäft,由"Recht"和"Geschäft"组合而成,其中"Geschäft"是“行为”的意思,“Recht”指“法”、“法律”,同时兼有“公平”、“合法”之意,只是日本学者借用汉字中的“法律”和“行为”二词,将“Rechtsgeschäft”译为了”法律行为”。因此,法律行为原有意义含有合法性。既为合法表意行为,这在逻辑上显然存在着矛盾,于是引起了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以合法性为要件的争论,学说理论莫衷一是。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在立法上,一方面肯定了民事法律行为专指合法行为,一方面特创“民事行为”这一新概念,从而结束了争论。《民法通则》的这些规定,虽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理论上的矛盾,但从另外的角度,又制造了新的矛盾和混乱,使民法学理论处于潜在的困境之中。第一,在理论上,引起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乱,导致民法学理论整体上的不协调。首先,我国《民法通则》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这一规定与具体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理论产生了冲突。例如:合同是一种双方民事法律行为,而无效合同也是合同,也应是民事法律行为,但无效合同却是不合法的法律行为。同样在婚姻关系中存在“无效婚姻”,在继承关系中存在“无效遗嘱”等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来法律行为是从合同、遗嘱、婚姻等行为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理应反映它们的共同特征和一般本质,从逻辑学上讲,其外延应比合同等下位概念要大,所以仅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违反了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其次,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与法理学关于法律行为的认识存在严重分歧。法理学认为法律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或能够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并不仅指合法行为。因而,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合法行为,在整个法学系统中也存在不协调、不一致的问题。再次,民事行为的独创,由于《民法通则》未作明文规定,使得人们在对其含义的理解上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属概念;有人认为,民事行为是能够产生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或具有民事法律意义的行为;甚至有人认为,民事行为是“统率民法上所有行为的总概念”,从而造成对民事法律事实理论内部结构认识上的混乱。第二,在立法技术上,有悖于形式逻辑基本规则的要求。首先,通过对《民法通则》具体法条的分析,可以知道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其中有效的民事行为就是《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一个种概念,而民事行为是一个属概念。然而从《民法通则》第四章“民事法律行为和”及其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这种立题,以及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下作出关于民事行为的规定来看,根据形式逻辑的概括规则,“民事法律行为”倒成了属概念,而“民事行为”反而变成了种概念。其次,从《民法通则》第四章具体条文的表述来看,有些条文是从民事法律行为的角度出发来要求一般民事行为,俨然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行为的上位概念。例如,《民法通则》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才生效”。难道只有合法的民事行为才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才可以“附条件”吗?以上两点实际上也恰恰反映了立法者内心的矛盾心态:一方面引进了“民事行为”概念,概括一切合法、不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以解决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放弃民事法律行为的统率性,因为它具有很丰富的历史传统和对所有意思自治领域民事活动强大的示范力量。同时这也向我们的民法学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今后对于民事主体意思表示行为的一般模式研究,是从民事法律行为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民事行为的角度出发?第三,在立法价值上,没有必要独创一个民事行为。首先,分析《民法通则》中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民事法律行为只是一种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合法有效的民事行为作为民事行为的一个分类概念来取代民事法律行为。正如人可以分为正常人和病人,却没有必要将正常人用一个莫名其妙的概念,来代替“正常人”概念,然而用取消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代价来解决“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却也并非我们的本意。其次,在《民法通则》颁布之前,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是否以合法性为要件是存在争论的,有的学者早已指出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如:“法律行为,是权利主体所从事的,旨在规定、变更和废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法律行为,指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由此可见,为了解决“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学者们并未仅仅把眼光局限于“法律行为是合法表意行为”上来考虑独创一个新的概念,而开始考虑“合法性”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的地位了。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将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有效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认为合法性只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按照这一思路,我们完全可以将民事法律行为划分为成立和生效两个阶段,将合法性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中剔除,从而解决“合法却无效”的矛盾。实际上,《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民事行为,只不过是包括合法行为和不合法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状态的换种说法而已。至此可见,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特别地创立“民事行为”这一新概念。而应对民事法律行为概念进行重新改造,取消其合法性。二、取消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要件的理论依据第一,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所谓特征乃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然而考察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关系时,可以知道,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具有产生、变更或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只是客观上由于法律的规定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事实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合法行为,“例如遗失物之拾得、标的物之交付等”,它们都属于民事合法行为,“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化,在当事人之间发生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效果”。合法性并不能将民事法律行为同与其相对应的事实行为区分开。相反,民事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存在意思表示,也即要看法律后果的产生是由当事人的主观意思表示,还是法律的客观规定。“可见,《民法通则》第54条为民事法律行为所下定义,未能正确揭示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及其内涵和外延。”第二,合法性并非民事法律行为的必备要件。任何一项法律制度都要通过当事人的法律行为和国家的法律评价来落实,这是应当予以区别对待的两个不同阶段。民事法律行为首先是民事主体的行为,而不是国家的行为,是民事主体基于自主自愿而为的,以影响一定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应集中体现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至于该行为本身合法与否,行为产生何种法律效果,是国家对其进行的法律评价,不是当事人所能随便确定的。在实际生活中,当事人也往往不可能对一切意思表示都有正确的法律观念,意思表示也不可能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可能发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合法性只是在确定已经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后果时才有意义。所以,合法性是国家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外在评价。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内在要求。正如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是病人而否认其为人一样,也不能因为一项民事法律行为不符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要求,而否认其为民事法律行为。第三,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一方面,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必备要件,无意思表示不足以成为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旨在设立、变更或终止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表示行为,集中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史尚宽先生曾经反复说过,“法律行为系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之法律要件,无意思表示不得成立法律行为也”,“意思表示以外的事实虽亦得为法律行为之要件,然不得有不以意思表示为要素之法律行为。”另一方面,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其他民事法律事实的根本特征。无论是事件中的自然事件、社会事件,还是行为中的行政行为、司法行为、事实行为都不具有意思表示。由此,我们可以围绕意见表示将民事法律行为界定为:民事主体旨在以设立、变更、持续、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表示行为。首先,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以民事主体的身份或资格实施的行为,并且必须按照民事活动的准则进行,以此区别于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此为民事法体行为构成的人的要素;其次,民事法律行为是有目的行为,无目的行为和精神病患者所为的行为不是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主体行为的目的旨在设立、变更、持续或终止一定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此为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目的要素;再次,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是意思表示,无意思表示则不为民事法律行为,以此区别于事实行为,此为民事法律行为构成的意思表示要素。三、民事法律行为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不以合法性为要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所谓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概念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由此可见,概念是发展的,而且制约概念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发展程度;另一是人们对于对象的认识程度。前文中已说明,民事法律行为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人们应商品经济发展规范化、简约化的要求,面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的抽象和概括。所以,一方面我们从概念随所反映的对象的发展而发展的角度来看,民事法律行为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也必然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考察民事法律行为的原初意义知道其含有合法性,这是因为当时商品经济尚不发达.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尚不普遍,国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的控制比较严格,因而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合法行为,而在现今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是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为性、自律性的主体,“经济和社会则要求民法给予民事主体以充分的自主权,因此,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包括不合法的表示行为”。以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见表示,这将有利于激发民事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阶段,在私法自治原则渐受肯认和尊崇的时代,强调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了。另一方面,我们从概念随着人们对概念所反映对象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应该深化。作为科学研究,理应深入探究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特征。实际上,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法律”是中性词语,只是表明具有法律性而已。所谓法律性主要指民事法律行为是受民法调整并由民法规定的行为,是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行为,是民事法律现象的组成部分。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性并不表明其必须是合法行为。过去人们认为民事法律行为含有合法性,是囿于当时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现实,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反映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行为的民事法律行为之本质特征的认识自应有所深化。对于概念的这一发展过程,有学者指出:“概念是从凝固、僵化客观事物的运动,到突破凝固、僵化,在自身的往返流动,这就是概念运动的基本特点,……概念所以是运动的,因为它们是流转的变化的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也就是认识运动的辩证性质,人类就是在概念的辩证过程中无限接近客观事物本身,在概念和它所反映的现象之间的具体地历史地统一过程中认识和改造世界。”对于民事法律行为不以合法性为要件这一发展,也是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类认识发展相统一的必然结果。[注释]张文显著《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129页。参见张文显主编《法的一般理论》一书的见解,辽宁大学出版社。佟柔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208页。中国人民大学教材《民法概论》,第52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第102页。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第291—312页,291页,275页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第259页。史尚宽著《民法总论》第291—312页,291页,275页。见《辞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19页。史际春:《民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及其他》,《法学研究》1989年第4期,第44页。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下),人民出版社,第393页。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市场;解析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07-03

“市场”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发展。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的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既定前提下的关系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市场”具有真正的历史性。他们把资本主义市场及其体系看做一种历史的东西,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阶段。这种历史性正是反映和概括了人类客观历史的进程。马克思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对“市场”的认识从“抽象的规定”出发,逐渐向越来越具体的形态和概念演进,最后在“世界市场”这一最具体、现实的概念中展现“市场”范畴的全貌,反映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市场的批判正是看到了“市场”的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市场”范畴在当代也有了新的阐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结合不仅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焕发勃勃生机,也为市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开阔了更大空间。

一、马克思思想中原生态意义的“市场”

马克思非常重视市场问题,在他的著作中,市场是一个广泛使用的经济范畴。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指出,“市场——它最初在经济学上作为抽象的规定出现——采取总体的形态。”[1]p238并认为,“市场学说”应该“属于论述资本的部分”[2]p185。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篇章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但其思想中仍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市场问题的论述。

(一)“市场”的时间维度——商品的流通阶段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多次涉及市场的时间内涵,例如,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条件和资本生产或再生产条件是:“用一部分货币购买劳动,用另一部分货币购买能由这种劳动进行生产消费的商品(原料、机器等等)。……为了能够买到这些商品,它们就必须作为商品存在于市场上,即存在于已经结束的生产和尚未开始的消费之前的中间阶段,存在于卖者手中,存在于流通阶段。”[3]p551-552这里的“市场”不仅表明是资本生产和再生产的重要条件,而且也涵盖了商品流通阶段的意思。又如,马克思在谈到商人的商品储备时,也提到了市场的中间作用,认为这种商品储备或商品积累,“不过是商品从流通转入消费之前所处的中间阶段。这是商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的存在”“已经最后成为使用价值并已进入可以出卖状态的商品,作为商品处于市场,处于流通阶段;一切商品,当它们必须完成它们的第一形态变化,即转化为货币时,都处于这个阶段。……如果生产,从而还有消费,都是多种多样和大规模的,那么就会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经常处于这种停顿状态,即处于这种中间阶段,一句话,处于流通中,或者说,处于市场上。”“资本作为商品资本(在这个流通阶段,在市场上,它就是以这种形式出现的)不应该停滞不动,而应该只是在运动进程中作短暂的停留,否则再生产过程就会遭到破坏。”[4]p310-311因此,对于“市场”的内涵,从时间意义上来理解,就是指商品的流通阶段。

(二)“市场”的空间维度——商品的流通领域

马克思指出,“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不同于生产领域,因而是这样一个流通领域的总表现,在这个领域中发生w’—G—w,并且商品所有者(在这里资本家是商品的卖者)和货币所有者(买者)表现为该市场的主体。”[5]p309由于空间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某一场所或地点,因此,市场也可以指具体的场所或地点。人们出卖产品获得货币,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或消费资料,总得有进行交换或买卖活动的场所或地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也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因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市场有一个外部的地理界限”,并提出“国内市场”、“既是国内又是国外的市场”、“世界市场”等概念[3]p598。马克思在分析市场形成时又指出,“产品的主要市场在各个中心地点形成,这些地点所以成为中心地点,或者是由于进出口的关系,或者是由于它本身要么是某种生产的中心,要么是这种中心的直接供应地。”他还说,“市场整个来说分为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1]p238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农村家庭手工业,才能使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获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范围和稳固性。”[6]p816而“世界市场”的概念则是由资本概念衍生而来的:“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p391马克思的上述论述表明,市场可以理解为商品交换的场所或地点。而且,这种场所或地点的变换有扩大的趋势。同时,马克思在自己的著作里,有时也把“商人的店铺、栈房”叫做市场[4]p310。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提到:“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就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6]p190而他在论述商品的形态变化时说过,“随同任何一个商品所有者,比如我们的老朋友织麻布者,到交换过程的舞台上去,到商品市场上去。”[6]p123再如,他在谈到商品经营资本时再次提到资本形态变化:“资本作为商品资本的存在和它作为商品资本在流通领域内,在市场上所经历的形态变化,……形成产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7]p298以上的“市场”可以理解为流通领域、交换领域、交换范围等含义,也就是说“市场”范畴的空间内涵是指商品的流通领域。马克思曾经形象地把市场看做一个以商品生产地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圆形领域。他说:“市场的不断扩大,随着商品在市场停留的间歇期间的缩短,空间的范围相应扩大,或者说,市场在空间上相应扩大,以商品生产领域为中心画出的圆的半径越来越大。”[4]p317这一空间范围扩大的理解也为“世界市场”的出现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三)“市场”在生产关系上的体现——商品买卖关系的总和

市场是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中,马克思对市场和商品的关系作了科学的解释。他指出,流通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要素,“产品只有上了市,才真正完成。”把产品运到市场,“可以看做是产品到商品的转化,产品只有在市场上才是商品”[2]p27-28。在涉及到商品流通费用时,马克思认为,商业把产品运到市场,使产品获得了新的形式。这一运送过程产品属于生产过程本身,因此,所花费的费用仍然属于产品的生产费用。“产品只有到了市场,才是商品,才处于流通之中。”[2]p141而运输工具的改进则可以促进商品流通,“产品只有出现在市场上,才成为商品,才离开生产阶段。”[2]p185由此可见,市场和商品是一同产生、并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有了商品,就有市场;而有了市场,产品才转化为商品。商品产生和发展伴随着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二者是同一过程。社会分工的出现使不同的产品变成商品,社会分工越扩大,“产品本身越片面,它所交换的商品越多样化,表现它的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系列越大,它的市场越大,产品就越能在更充分的意义上作为商品来生产。”[4]p296因此,市场不仅是商品的流通领域和流通阶段,而且特定地、历史地反映着商品购买者和出卖者之间或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思想的历史顺延

马克思关于“市场”的认识深深影响着其他经典作家,作为其亲密战友恩格斯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的弊端给予了严厉的批判,“在经济方面,当前的社会结构无疑是难以想象地不合理和不切实际的。由于人们的利益彼此对立,大量的劳动力就白白消耗掉了,社会没有从里面得到任何好处,相当多的资本完全浪费掉了,并且没有再生产出来。”[8]p606这种批判不仅看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弊端,更是对市场历史性的肯定和认同。

列宁很早就有比较系统的市场思想,他认为,“哪里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哪里就‘市场’”,市场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的表现”[9]p79,市场的发展和社会分工一样“没有止境”,“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发展到什么程度,‘市场’就发展到什么程度”[9]p17;商业、货币、信用制度的先后出现,市场关系的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列宁曾表示,货币是“交换和商品生产发展的最高产物”,信贷是“最发达的商品流通所具有的一种制度”[10]p137,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关系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时交换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组织的“基础”,市场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调节者”[11]p11-12,41。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思想一直与时俱进,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认识有所改变,当时党内外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允不允许自由贸易与市场的存在。列宁主张允许,并提出用粮食税取代战时“余粮收集制”,取消国家和农民有组织的商品交换,让农民直接走向市场,成为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1921年12月,在列宁主持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了决议,强调领导经济工作“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12]p559

斯大林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探索,他认为,“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目前在我国,也像大约30年以前当列宁宣布必须以全力扩展商品流通时一样,仍是必要的东西。”但是,斯大林认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根本对立,他指出:“无论如何不能把我国制度下的生产资料列入商品的范畴”,它“脱出了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时的范围,仅仅保持着商品的外壳(计价等等)。”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是特种的商品生产,在这种特种的商品生产中由于不存在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制度,因而是不会导向资本主义的,相反,“它注定了要和它的‘货币经济’一起共同为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的事业服务。”[13]p571同时,他还认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14]p373

虽然没有专门讲过市场经济问题,但从他关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等认识和观点中,可以看出他关于市场经济的一些粗略的构想。1956年12月底,同志在同统战部等部门负责人谈话中表明,同意陈云同志“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观点。1958年11月,针对当时出现的反对商品生产、否认价值规律的观点,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说:“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14]p148他强调指出,中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现在又很快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同商品交换还要发展,这是肯定的。因此,要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

三、“市场”范畴的当代阐释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经济学界围绕资源配置问题展开了计划与市场的大论战。在这场论战中,奥地利经济学家密赛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市场经济”这一概念,并认为市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是可行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可“人为地”仿制。而以波兰经济学家兰格为代表的另一派则致力于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兰格较早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思想,并有了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弊端的认识。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从总结中国实行计划经济的历史经验出发,对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了其著名论断:“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5]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思想,为党的十二大所确认,并写进了1982年的宪法。1985年,邓小平在接见美国企业家中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6]这次谈话,邓小平同志又重申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观点。

商品在经济学中的概念篇10

因此成功营销的核心是必须找到产品本身的卖点与消费者最想关注的热点相结合,将产品信息、卖点转化为消费者对其的关注和认可,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热点,并借用“热点”大做文章,占有消费者的注意力,最后转化为促进购买的热点、卖点,才是营销制胜的关键。热点营销也就由此应运而生、应需而出,成为把脉市场、抢占商机的一种新营销利器。

借机热点营销,创造销售新的增长点尽占先机

市场热点、消费热点是消费需求的密集点,是产品销售增长的机遇,也是企业及其品牌维系新魅力、培育新形象的利基,研究市场热点、创造新商机对企业发展和宏观经济都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多数热点毕竟受偶然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又受资金的限制,那么当企业扬名迫在眉睫而无势可依时,制造热点就是一条思路、捷径。因此企业必须打破营销老路,通过一个个实施的营销战术,制造一个个体现核心价值的营销热点,消费者的心智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打开、被改变,企业品牌形象就会被消费者列入所定位的形象价值中,从而为品牌创造更好的溢价能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尤其是在今天经济不景气的阶段,消费者会由于对未来不确定的判断而改变消费欲望、结构,会变得更加理性,因此现阶段企业要在研发新产品、市场推广上给予更多重视,发现消费者的社会心理的微妙变化。前瞻近年可能出现的新的流行趋势、热点和消费行为,时刻把控市场脉搏,从而设计新的产品,制定新的营销计划,以抢占先机,才可能在经济危机后实现良好回报。

可以说,各式各样的热点是企业营销传播成功的良好基础,关注度大、受众面广、效率高,可常被企业用来提升自身形象之需,尤其是那些涉及到百姓利益、社会形象、国家荣誉的焦点事件更是被企业看成百年难遇的炒作题材。

创建独树一帜的热点营销,引领市场

毋庸讳言,如今大多数中小企业营销仍因循守旧,十分老套,无法从社会热点或热点事件中获得灵感,想借势借力而不得,眼睁睁地看着热点事件带来的商机从眼前溜走却手足无措。因此面对历史关键时刻,经济青黄不接时期,中小企业营销应怎么做,热点营销如何独树一帜?

要有预见与把握热点的意识、智慧

要预见与把握热点,最主要的是要善于对政治、经济、军事、体育、文化等涉及千家万户的信息予以知晓、前瞻与充分利用。2002年风靡全球的电影《哈利・波特》将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陆续上映,一些商家分析认为,届时必将出现“哈利・波特热”,便看准时机开发推出了哈利?波特的玩具,引来大批哈利・波特迷前来争相抢购,在该片上映前一个多月就掀起了抢购潮,狠赚了一笔。而出版商哈妮则很快策划了《哈利・波特》一书的出版发行,当年,随着《哈利・波特》开播并形成“热点”,有关《哈利・波特》的头版数万册也随之销售一空。显然,这些策划的成功在于对“哈利?波特热”的预见与把握。

“热点”是共有的,若经营者对“热点”开发巧妙,推出具有新创意的、附加值高的商品,更会给经营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善用事件行销,制造热点

事件行销的本质就是利用热点话题、事件为企业扬名,而小企业敢借国际航天来巧打营销,其勇气和智慧堪称经典。2001年3月,航天飞机“和平”号残骸将降落。一家名为tacoBell的食品公司在距澳大利亚海岸15公里外的海面外设置了一处浮标,浮标面积为144平方公尺,标有靶心和“免费玉米卷”的紫色粗体字样,它允诺,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如果能够在3月23日坠落时正好落到这块浮标周围500平方米内,那该公司将为每个美国公民免费赠送其生产的玉米卷,为此它将花费1000万美元的代价。而当时航天科学家预计“和平”号残骸将降落在新西兰和智利之间长6000公里、宽200公里的区域范围内。

于是,在“和平”号坠落过程中,数百万美国人都在电视机前大喊着tacoBell公司的名字,希望能如愿以偿。尽管如此,“和平”号坠落的碎片还是没能击中目标,结果美国人失去了一次免费吃玉米卷的机会。但是tacoBell的名字却让美国人从此印象深刻,取得的效果却比很多砸下重金的企业还要好。这或许能为国内众多企业提供营销创意的灵感。

利用节日经济,制造热点

一年的节令可分成四类,一是法定节日类: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节、教师节、八一节、国庆节等;二是非法定节日类: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圣诞节等;三是民俗时令类:夏至、冬至、立冬、七夕等;四是商家自定节日类:店庆日、服装节、风筝节、美食节、芦柑节等,名目繁多。

可以说,如今重要的节令往往是很好的市场热点、促销卖点,繁多的节日成了商家掘金挖银的难得商机。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假日经济为企业打开了市场通路,为抢占市场份额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契机。

因此中小厂商如何挖掘现有潜力,如何抓住社会热点、打好“假日牌”,全面有效开展假日营销,是厂商在未来激烈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分享假日经济的重点。

一是要有效把握节假时机,利用节假日进行针对性热点促销,将会给企业带来新商机。比如,六一儿童节,某饮料厂商与婴儿用品类商、胶卷供应商共同举行“宝宝爬行摄影大赛”,吸引众多家庭的关注;除夕前期,某百货公司通过举办“合家欢家庭厨艺表演赛”,渲染着浓烈淳厚的传统文化韵味;端午节,某罐头企业举行“全市欢乐颂包粽子比赛”,营造出一个瞩目的端午节活动。这些活动,抓住节日特点,寓动于乐寓乐于销,不时烘造热点,塑造不同鲜明活动主题,激发了众多消费者参与,从而捧得钵满盆盈。

二是结合节日特点,从细分市场与消费人群入手,巧造热点。比如说古井贡针对升学群体,展开“金榜题名时,美酒敬父母,美酒敬恩师”的活动;针对老干部群,举行“美酒一杯敬功臣”的活动;针对新婚群,展开“免费送丰田花车”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利用公益行销,制造热点

当企业面临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如果企业首先关注的是公众利益,考虑了社会效应,遵循社会热点的社会传播性,顺势而为,就有可能在社会焦点事件中鹤立鸡群,获得更高的关注点和社会价值。

2003年非典时期的成功营销典范中,不可不提威露士。在非典来临之前,“威露士”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处于瓶颈期,毕竟大多数的中国家庭还没有非常注重家庭卫生和安全。而在非典事件之中,“威露士”果断采取的一系列“非典”营销实验迅速奠定了其在消毒市场的霸主地位,并大大提升了品牌的美誉度。它率先在广深地区捐赠37吨价值100万元消毒洗手液,这是当时继非典事件出现以来第一个大规模捐物的品牌,亦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争相报道。随后“威露士”又在其他地区捐赠,逐渐声名扬扬,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从2008年开始的三聚氰胺事件,百姓对于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更高了,因此企业更要加强公益形象的传递,通过各种活动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制造百姓关注的热点,引导消费者的注意力,让消费者在寒冬感受到企业的暖意,引起消费者注意、认同,从而把控市场和发展趋势。

售卖概念营销,制造热点

消费热点是培育出来的,需要不断创新营,而要想成功进行“热点营销”,一种办法就是要抓住概念,找准热点。在营销上,一个产品必然要有一个很好的概念,才会产生热点,否则产品就没人会买。

事实上,消费者也需要这么一个概念,才能决定自己是不是有这个购买的需求,我们习惯上称之为“销售概念”,譬如,水=解渴,但经过设置之后,水则成了“有营养的水”或者经过“27层净化”的水等新的概念,这是概念在营销中的突出点。

营销概念,通常首先在名称与内容一起产生作用,有时候好的产品名称就直接形成概念并且赋予了丰富的概念联想,譬如“真功夫”、“全真教”、“农夫山泉”等。在营销中,概念越精确合理,产品就会好卖,反之则很难!海尔防电墙是一个概念,海信变频空调也是一个概念;排毒养颜是一个概念、五谷道场非油炸方便面也是一个概念;营养快线是一个概念,特仑苏也是一个概念;商务通是一个概念,学习机也是一个概念。

在当今市场营销中,营销概念无处不在,有概念并且达到完美的产品必然会产生热点效应,获得成功,而不会售卖概念或者概念模糊错位的,其必然寂寞。

利用新品类营销,制造热点

如今每个行业领域的每一个品类,几乎都成了“红海”,挤满了竞争者,后来者如何取胜?是设法从既成市场中分一块蛋糕,还是用看似不确定的新品类中开创一片新天地?胜面到底在哪?

市场告诉我们:“第一”胜过“更好”。创造一种热点的新产品,开创一种热销的新品类,在人们心目中先入为主,比起努力使消费者相信你可以比同类产品提供更好的产品要容易得多。

2000年,统一鲜橙多在果汁企业相互争抢并自我标榜纯果汁概念时,默不作声地开创了pet瓶非纯果汁饮料品类,结果产品刚一面市,立即火热异常,让糊嘴的浓纯果汁企业们目瞪口呆;华龙集团在方便面市场“凭空”开辟出一个“弹面”市场,以年销售60亿包的战绩一举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品牌升级和战略转型,把统一甩在了后面,成为方便面的老二;当年的小霸王电脑学习机在电脑没有普及的时候,创造性把电脑中打字的功能单独拿出来,开发出电脑学习机市场,抢在电脑商之前,把手伸进渴望学习电脑的人的钱包。还有红牛、露露、椰树椰汁、冰茶、老干妈、王老吉等,都是成功案例。

新品类营销比起概念营销更为实在、独创,它是在原有的产品类别中或在它的旁边,开辟一个新领域,然后命名此领域,把这新领域作为新品类来经营,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这个新品类的第一个产品来经营,在自己开辟的市场中独占独享,从而制造热销产品,抢占先机。

热点营销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

1.选择本企业的绩优产品来助推企业热点营销。绩优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内涵和主方向,以此作为市场热点的推动对象,能有效提高品牌形象,能拉动市场繁荣,促进生产增长,符合大众消费的本质要求。

2.制造的热点应是消费者的“买点”。市场主动权掌握在消费者,只有消费者认可产品的卖点,产品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因此企业制造的热点应当以产品本身为依托,且这种产品应具某种独特性,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是竞争对手所做不到的或者无法提供的。在炒作卖点的前期,企业可从产品的技术、功能、款式甚至包装方面去考虑如何使消费者认为该产品具有鲜明的特点,并且满足消费者的热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