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简述人本主义理论十篇简述人本主义理论十篇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2:41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1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简答)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论述)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简答)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简答)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简答)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简答)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论述)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论述)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简答)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简答)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简答)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简答)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简答)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简答)

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1)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是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指导人民群众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斗争。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必须同具体实践相结合,化为广大群众的行动纳和路线,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又在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掼,它公开申明要在全世界为最终彻底*一切剥削制度,争取人类的完全解放作论证。然而,马克思主义的这种革命的本性,又是与严格的科学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既是革命的理论,又是科学的世界观。既代表历最先进的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也代表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是浑然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革命性必须靠科学性来保证和贯彻,二者不可缺一。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多方面的深刻的必然性,其中主要是社会历史条件,阶级基础,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至多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简述哲学具体科学的关系(简答)。

(1)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提示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具体科学以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局部为对象,提示其特殊规律。它们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2)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不断以具体科学的成果丰富自己的内容。哲学产生以后,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3)哲学与具体科学既不能互相割裂,又不能互相代替,认为具体科学可以离开哲学指导的取消论和用哲学取代具体科学的代替论,都是错误的。

4.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简答)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无产阶级的社会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标志。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它把变革旧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己的任务和目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不公以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且是指它通过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正确地提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下是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科学性理论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改造世界,发挥其革命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只有在实践中改造世界,才能体现出它的科学价值,并在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其科学性。

5.试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其产生直到现在的发展,它始终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历史的发展义哲学的产生,也为它的降临准备了必要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国际工人运动的经验,汲取自然科学和哲学发展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精神的精华。⑵马克思主义哲学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概括和汲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成果,发展自己,其原因就是,它的产生不是结束了真理,而是开辟了不断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来不自诩为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是一门随着实践和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创造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在不断总结新现象,新问题,不断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社会和科学发展中重大的,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并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念,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和其他许多丰富哲学思想的著作,从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中,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新的财富。仍然不愧是时代精神的精华。⑷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新的历史时期中改革开放的新经验,新问题,做出了新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新的观念和理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将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全力就在于它的自身的新陈代谢,不断发展,从而保持其时代精神地位。

6.试述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论述)

⑴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它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提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邓小平理论仍然坚定地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以后,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⑵邓小平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例如,邓小平结合新的实际,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⑶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同样,邓小平哲学思想也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7.简述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的关系。(简答)

(1)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也就是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其一,两者所反映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哲学上的物质是个最广泛最普遍,最一般的范畴,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忏悔等的认识。其二,哲学的物质概念所提示的物质的哈我,即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是暂时的,相对的。

(3)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其一,哲学物质范畴是以具体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而抽象概括出来的,它随着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新发展不断丰富其内容,自然科学的发展日益证明它的正确性。其二,哲学物质范畴对自然科学进行物质结构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8.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怎样的?(简答)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从单纯的位置移动起直到人的思维。

(2)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事物,不论是微观宇宙还是宏观宇宙其内部及其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因此,整个世界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或不懂得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认为事物本质上是不动的,即使有运动变化,也是外力作用下的位置移动或数量的培养,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3)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尽管有多种形式,有低级的,也有高级的;有简单的,也复杂的,但它们的承担者都是物质。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例如,客观唯心主义把运动看作是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只承认感觉或自我意识的存在,运动也就被说成是感觉或意识的运动。

9.如何理解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包含以下涵义:①指特定事物之间没有发生空间位置的移动。②指一事物处于量变过程中,尚未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以上两种情况都表明,静止并非是绝对不动,而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2)运动和关系有如下内容:①运动与静止是对立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的,相对的。②运动与静止又是统一的,表现为运动与静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说绝对运动离不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相互渗透是说绝对运动中包含相对静止,绝对运动就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一切事物既有运动变化的一面,同时也包含静止,稳定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我们应当用动静结合的观点,去看待一切事物和分析各种问题。

(3)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错误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前者夸大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否认事物的相对质的区别,把一切事物都说成是转瞬即逝,飘忽不定,不可捉摸的,这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后者,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这必然导致僵化和形而上学不变论。

10.如何理解社会的物质性?(简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实践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提示和有力的证明:

(1)劳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五一节。而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不仅生产人们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2)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

11.试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论述)

⑴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透过现象达到事物本质的过程,是一个重新建构和再创造的过程,所谓能动地,是指人通过实践按照自己的尺度去安排原来的客观世界。客观规律性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本质,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⑵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人事科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违背了客观规律,就不仅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且还会受到客观规律有严厉惩罚。②要做到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因为任何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决不会自动地的意识,只有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⑶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吸取和借鉴,这种情况要求我们每做一件事必须认真考虑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做到科学决策,科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盲目性,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我们又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新事业,就不敢在实践中探索和试验,恰恰相反,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才能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指导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发展,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强调,又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把二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动那种无视客观规律,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注意避免只强调,不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和懦夫懒汉,消极无力的思想。

12.试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论述)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认。它认为,尽管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极其丰富多样的,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本原,这就是物质。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这一本原之外,再无别的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它是多样性的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得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则不仅它的自然观,而且贯穿于它的社会历史观。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⑵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我们党提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工作方法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们,独立于意识之外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是先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存在的最终根源,归根结底存在于客观物质世界之中。因此,我们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固有规律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想象出发。

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或现象本身固有的联系和规律性,而不是用先入为主的幻想的或臆造的联系去代替事物本身的联系。这就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我国当前的实际,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强调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就是要看它是否从这个实际出发,是否符合这个实际。

13.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简答)

(1)联系的客观我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把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一个万事万物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就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在了解个别事物时,注意它同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在分析事物的某一要素时,注意它同其他要素的相互制约。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能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4.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简答)

⑴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新换代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此新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⑵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发展起来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增加了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

⑶在社会领域中,新事物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5.简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简答)

(1)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指组成事物的各个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包括假象。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2)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存联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③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而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

(3)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①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②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下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则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③本质与现象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

(4)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①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提示事物的本质。本质和现象又是统一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我们本能通过对现象的认识达到对本质的认识。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既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也不能脱离现象凭空想象事物的本质,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1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简答)

⑴对立统一规律最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同开而上学划清了界限;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关键;③对立统一的方法即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开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国。

⑵承认对立统一规律的核心地位,但不能取代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只有把其他规律和范畴与其相结合,才能完整地把握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17.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简答)

⑴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⑵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依存。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趋势。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它们的相互表现在:一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18.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指导意义?(论述)

⑴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首先两者别。矛盾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其次,两者相互联贯。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没有无共性的个性。第三,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条件变化了,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普遍性。

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减产的原理,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理论,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⑶该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是社会主义,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有中国特色,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必须把作为矛盾普遍性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作为矛盾特殊性的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阐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论述)

⑴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把我国建设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实干苦干,稳步前进,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方面进行长期的量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强国。如果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增长,幻想一朝一夕就实现现代化,就会欲速则不达,得到事与愿违的结果。

20.简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简答)

在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认识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但是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和归宿,即认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基本的观点。认识对有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也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对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和理论则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表现在认识对,组织作用和动员作用。我们既要反对否认实践决定认识的中华民族主义认识论,又要反对否认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的学认识论。

21.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简答)

实践推动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给认识提出新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推动人们从事新的探索,形成新的理论。第二,社会实践的发展给解决新问题提供了主要的经验材料,使发现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任何认识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据大量的经验材料。第三,社会实践给人们认识事物不断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的技术手段,从而冲破了人的感官的局限,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人类的认识视角,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第四,社会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社会实践水平越高,人们的认识能力就越强。

22.简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简答)

认识的主体是指参加实践活动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认识主体的基本形式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们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对象。认识基本形式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第二,认识关系,即主体与客体是反映与被反映关系。第三,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是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23.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简答)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第一,它们是对立的。表现为:⑴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发认识的高级阶段。⑵感性认识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对事情性材料的抽象的概括。⑶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

⑷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⑸感性认识具有表面性,直接性;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第二,它们是统一的,表现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它们统一于实践。

2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简答)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⑴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主观是否符合客观,客观世界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主观世界出不能充当真理的检验标准。

⑵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高于理论,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又能把正确的理论直接变成现实,所以人们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去参加引出现实的结果。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就能把原来指导实践的理论同现实对照,检验出理论是否符合客观,是否具有真理性。

25.简述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简答)

阶级斗争指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包括经济,政治,思想三种形式,阶级斗争根源于经济关系的冲突,要源于社会基本矛盾。

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作用不仅推动同一社会形态的内部的量变过程,而且突出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

26.简述国体和政体的关系?(简答)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2

关键词:波普尔;语言哲学;语言存在;世界3;语言功能

中图分类号:Ho-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4-0038-05

卡尔·波普尔(1902-1994),是二十世纪一位在科学哲学和社会哲学领域都有着重要影响的哲学家。身处英美哲学圈中的他似乎是一个异类,这不仅表现为他与诸多主流英美哲学家有着直接的思想论争,更在于他对语言分析方法的自觉抵制。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波普尔忽略了语言的重要性。通过细致的阅读,我们会发现,语言其实是波普尔哲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其文本中对语言的论述随处可见。然而直到目前,其语言观尚未受到国内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波普尔的语言观内容丰富却从未得到过系统研究,论者往往是在研究波普尔的某一哲学见解时,捎带指出他关于语言某一方面的主张,而这无疑是远远不够的。笔者认为,对波普尔的语言观应给予足够重视,而它将成我们理解波普尔哲学的一个新视角。本文拟就波普尔的语言哲学思想做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引起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就内容来看,波普尔的语言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日常语言论、语言存在论、语言功能论。

一、捍卫日常语言

波普尔对语言的论述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他的语言观是一种基于日常语言的语言观(如波普尔自己所说:“我始终是一个常识哲学家。”。对日常语言的不同态度,最能反映出波普尔和他常与之论辩的分析哲学家在语言观上的不同旨趣。

分析哲学家,尤其是早期维特根斯坦及与维氏有密切思想关系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们,对日常语言是极度不信任的。在他们看来,日常语言中的词语,其意义缺乏精确性,极度混乱,而这恰恰是由它所负载的哲学常常陷入两难悖谬的根源。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视词语缺乏精确意义为哲学的“语言病”,认为哲学的功用就在于治愈这种语言病。逻辑实证主义者也认定,日常语言中充斥着许多既不真也不假的无意义陈述,这些陈述表达了许多伪装深邃而实际上没有任何内容的伪问题。于是,他们设想能撇开混乱不堪的日常语言,建立起一种理想化的人工语言:这种语言准确知道自己所使用的词语的意义,因此能够倚靠它来展开哲学讨论。

为什么日常语言的词语会缺乏意义,而人工语言的词语却能富有意义?分析哲学家们指出,症结在于:日常语言的词语多数是未经定义的,一个词语只要是未经定义的,就意味着该词语缺乏精确意义,不能被合理使用。于是,分析哲学家们希望能够对人工语言所有词语进行尝试性的界定,以此消除语言中的模糊不清之处。他们相信,语言的精确性是最重要的,语言的精确性又决定于词语意义的精确性,而为了获得词语的精确意义,就需求助于定义方法。定义决定了词语的意义,通过定义的使用,可以使语言变得更加精确。分析哲学家们这种“定义决定词语意义”的主张被波普尔称为“语言上的本质主义”。基于捍卫日常语言的立场,波普尔对这种本质主义语言观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

首先,定义的目标不可取,语言的简洁清晰比精确更重要,简洁才是语言的最高要求。在波普尔看来,哲学的起点只能是日常语言。日常语言的确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但是,词语的意义用不着定义来决定,它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自身理性化,并始终保持清晰标准以达到合理交流的目的,我们无需另行构造一种理想化的语言。波普尔矢志不渝力行简洁清晰的语言风格主张,他的著作给阅读者的观感即是:表达清晰,论证简洁,结论明确(这大概是其被译介到中国后很快就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之一)。波普尔甚至视此标准为学者的一项道义责任:“力求简洁清晰是一切理论工作者在道义上的职责,矫揉造作与缺乏明晰性则是一种罪过,把事情说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才算称职。”在另一处他也说到:“知识分子有责任尽可能简单、清楚、谦虚地描述他的研究成果。”波普尔哲学思想的清晰性是一直为人称许的,以至于有人说他的清晰性甚至“掩盖了他的深度”。

其次,追求语言的精确性容易导致忽视问题。在波普尔看来,精确性总是相对于问题而言,是由要解决的问题所要求的,不应该试图做到比问题境况所要求的更精确,或者预先使词语或表述更精确,否则,为了精确性而增加精确性,要么会以丧失明晰性为代价,要么将在无用的枝节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从而忽略掉真正的问题。逻辑实证主义者通过将语言的表达划分为真陈述、假陈述和无意义的陈述,取消了大部分的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更极端,认为根本就没有所谓哲学问题。波普尔针锋相对,指责逻辑实证主义最终瓦解的原因即是对重大问题(这些问题被他们认为是伪问题)的兴趣的衰退,埋头于细节,尤其是词的意义。至于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则不惜与其当面争执“有无哲学问题”(这就是哲学思想界津津乐道、1946年10月26号发生在剑桥道德科学俱乐部的“拨火棍事件”)。波普尔认为,的确不存在“纯”哲学问题,真正的哲学问题总是根植于哲学之外,例如宇宙论问题、逻辑问题,哲学家应试图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借语言消除问题。波普尔不无自负地说:“我主张有哲学问题,并且甚至我已解决了一些。”总之,波普尔认为,如果离开一个明确的问题,而想通过分析“本质意义”来改进词语,获得更丰富的内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称这种做法为“未达到大桥之前,就试图通过大桥”。

此外,波普尔进一步从技术层面上论证了定义的不可能——定义的先决条件的不可能,我们可以将其论证概括为“定义的无穷后退困境”。波普尔向我们指出,定义项并不能够确认一个被定义词语的意义,而只会将意义的问题向后转移,转回给定义项,而定义项中的词语依然都像是以其作为起点的词语一样含糊和混乱。无论如何,定义者都必须继续循环地定义它们,而这些词语又会引发出新的也必须予以定义的词语,如此反复不已,直至无穷。波普尔向我们表明,追求界定所有词语,是不能实现的。而要摆脱“无穷后退困境”,必须承认有所谓“原始的词语”,即未界定的词语。定义链都必须是从未定义词语开始,其意义只能够被举例说明,而不能够被定义。因此,使用非定义词语就不可避免:“如果我们不能定义一个词语没有什么东西会防碍我们把它们当作非定义词语来使用,……任何定义了的词语最后还是要借助于一些非定义词语来定义。”波普尔认为,对于一个词语,妥善的做法是:首先直觉地使用它(而非直觉地定义它,它的意义可由习惯用法确定,或者已经知道其它概念与它的逻辑关系,其意义在使用中足够确切),然后才可尝试对它进行定义。未定义的词语可能被定义的词语取代,之所以要用到定义法,是因为定义过的词语能够更简洁而非更有意义地完成未被定义词语所拥有的意图。

最后,波普尔还指出了“定义语言”的恶果:定义往往不会使境况得到改善、使词语获得精确性,而是常常事与愿违,比定义前变得更糟,以致出现许多冗言赘句、贫乏的烦琐哲学。烦琐哲学之所以出现,在波普尔看来,是因为:其一,每个定义,都意味着用一个长的叙述代替一个短的叙述,而这将导致许多无益而又貌似精妙的分析;其二,对意义的偏执,对定义是否正确、是否真实的争吵,只会导致一种咬文嚼字的空洞争论。分析与争论并不关心理论的真理性问题,只关心词语的意义性问题。波普尔认为,试图通过定义,用词语问题来代替事实问题,所成就的无非是一些蛊惑人心和善于制造混乱的形而上学体系,在他眼中,黑格尔哲学即是此类典型。波普尔拿科学与哲学作对比,来说明定义倾向对哲学的伤害有多大。与本质主义的定义方法不同,科学奉行的是方法论上的语言唯名论,波普尔称之为“操作主义”:科学中作出的陈述不依赖于词语的意义,不是为了决定词语的意义而使用定义,也不试图从定义推演出任何信息,词语只是为了方便而引进的简单标签,虽然有点含糊不清,然而研究者已经从操作上懂得其意义,并通过学习使用它们,来调整、简化,直至获得精确性。波普尔认为,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摆脱了词语及其意义的烦恼,避开了定义,只关心事实,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精确性。

二、“三个世界”中的语言

“三个世界理论”是波普尔为解决“身心二元论”或者说“物质与精神关系问题”所作的哲学努力。在“三个世界理论”框架内,世界1是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世界2是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这些都与传统的区分相似。“三个世界理论”中最富特色的部分是有关语言的世界3。波普尔的世界3是一个以语言(无疑,此处的“语言”也是日常语言)为载体的客观实在的知识世界。对于这样一个世界的存在,波普尔用了两个著名的思想实验加以论证:在实验一中,波普尔设想所有的机器、工具连同使用它们的主观知识都遭到毁坏,然而书本和人类的学习能力仍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世界会很快再次运转起来;在实验二中,波普尔设想所有的机器、工具连同使用它们的主观知识都遭到毁坏,而且,书本和人类的学习能力也被毁坏,这一次,波普尔悲观预期:人类文明在几千年内都不会重新出现。

“语言”在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里具有非常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语言不单单属于世界3,同样也属于世界1和世界2。对此,波普尔有着清楚的表述:“就语言由物理作用或物理符号组成这一点来说,它属于世界1;就它表示一种主观的或心理的状态而言,或者就把握或理解语言能在我们主观状态中引起变化这一点而言,它属于世界2;就语言包括信息而言,它又属于世界3,理论或命题或陈述是重要的世界3的语言实体。”世界1中的语言是作为书写与声音符号而存在的语言;世界2中的语言是作为表征思想的内在形式而存在的语言;世界3的语言是作为知识与信息载体而存在的语言。大多数情形下,这三种语言是重合的,当然,最值得关注的是世界3的语言或者说语言的世界3。

世界3由语言造成,又大体上是一个语言的世界。波普尔没有对世界3作出一个前后一致的界定(也许这跟他反对定义有关),多少显得有些含混不清,有时他直接说世界3是一个语言的世界,有时又似乎表示世界3包含着几个子世界,语言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并且是最富特色的一个(“用语言简洁陈述的人类的知识的世界最具有世界3的特色”。但波普尔明确地告诉我们,作为世界3最重要的客体(无论是就全部还是部分而言)的语言,不是有计划的结果,就像鸟巢一样,其本身是针对其他目的而活动(最初是表达与发送信号)的预料之外的副产品,随着语言功能的渐次进化,在这个副产品上又产生出副产品——世界3。所以,世界3是语言活动无计划的产物,是随着语言的描述功能而出现的,在语言的描述功能阶段,世界3最终得到承认。它在出现后,基本上成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世界。

语言中介作用的无计划结果,使主观性知识变成了客观性知识,也开辟了通往“世界3”(语言世界)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波普尔确定了世界3的实在性、语言的实在性。语言的实在性跟语言的描述与论辩功能有关:只有在功能不断丰富的语言内部,客观意义上的论据与知识才有可能,才可能出现由语言系统阐释的客观理论,它们才可能变成人类本身之外的对象,变成向研究与批判开放的对象,而语言的实在性反过来又是语言功能得以发挥的前提:没有一种类似于工具的语言在身体外部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批判讨论的对象,不把语言构造物看成世界3的实在客体,就不可能有语言的描述与论辩功能。只有在语言的世界3中,理性批判的问题和标准才能够发展。由此,波普尔又将我们引入到对语言功能的分析当中。

三、语言的功能

有关语言功能的思想是波普尔从他在维也纳教育学院的老师卡尔·比勒那里学来的。比勒从生理机能的观点来认识语言,在比勒看来,语言不仅是狭义上的人的语言,而且包括了生物体同环境、生物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名义之下的各种语言。比勒还第一个提出语言功能的思想,并且最先讨论了语言低级功能和高级功能之间的差别。他将语言的功能分析为三种:表达、发送、描述。这三种功能具有像金字塔那样上下层次的关系,第一、第二种为低级功能,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功能,第三种功能则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功能。对这种语言观做出修正(描述功能)和补充(论辩功能),在波普尔的哲学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对语言低级功能的认识,波普尔完全继承了其老师的看法。第一种,表达功能。波普尔认为,语言的表达功能是突出的,且不说动物与人,即使是无生命的植物,甚至一种简单的工具,例如一只温度计或者一盏交通灯,只要能够通过它们的行为来表达它们的内部机体状态,在另一有机体中释放出一种反应,就可以将此种征象称为语言。第二种,发送功能。发送功能以表达功能为前提。温度计借表达向人发送信号:天气非常寒冷;交通灯借表达发送通行与等待信号;植物与动物都能发送信号。在波普尔看来,人类语言的发送信号功能也是明显的,人的自我表达在其他人中导致一种反应时,都可以说它同时发挥了发送功能,发出了一种信号。

在由语言的低级功能过渡到高级功能时,波普尔提醒我们,当语言的高级功能存在时,总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低级功能,总是可以用低级功能的词语,来解释每一种语言现象,因此就容易得出一种“物理主义”的错误看法:“物理主义”只看到语言的低级功能,把语言解释为说话者状态的表达,或者看作是说话者对另一位说话者的语言行为做出的反应,而忽略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截然不同的特征,忽视人类语言制造真实和虚假陈述的能力(就语言的描述功能而言),以及从事有效和无效论辩的能力(就语言的论辩功能而言)。波普尔认为,仅从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具有这两种低级功能来看,即可以断定,“集中在表达和交流上的人类语言的所有理论都是无益的”,与高级功能相比,人类语言的低级功能不具有重要性。人类语言的最重要功能,是其他所有语言都不具有的描述和论辩功能。这两种高级功能,是在对语言的低级功能和环境的适应进行更好的控制下发展而来的。

语言的描述功能以表达和发送两种低级功能为前提,如上文所述,在波普尔看来,它使得客观实在的世界3成为可能。然而使其特征化的东西,或者说突现了描述功能对人类的重大意义之处,则是伴随着这种功能,人类语言第一次具有了制造真实和虚假陈述的能力,产生了有关真理的调节观念,同时也需要进行真假的判别。陈述也许与事实相符,也许不相符,既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为判别描述是否合乎事实,逻辑实证主义者提出了实证主义标准:符合要由语言的陈述和事实之问的对应关系来解释,且这种对应关系具有唯一性。逻辑实证主义所说的假陈述和无意义陈述,意指它未能与事实取得一一对应,在事实上得到证实。而波普尔认为,实证主义是不能接受的观点,为此,他反驳道:有许多含糊和模棱两可的陈述可能符合于现实,反之亦然,然而它们与事实并没有一一对应关系。

在否定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实证主义标准后,波普尔借用塔尔斯基的真理符合论,发展出一种语义学元语言的陈述判别标准。波普尔认为,没有一种语言会包含定义自身语义学的方法,所以,要谈论一个陈述对于一个事实的符合,谈论有关陈述所述及的事实和有关陈述本身,必须借助于这种语义学元语言。元语言,简言之,就是用来谈论语言的语言,是用来谈论某一待研究语言的表述句的语言。例如,可以将用英语写的德语文法作为元语言,借以谈论德语。除了一般的逻辑用语(谓词)外,元语言有三种语句可供使用:描述对象语言所讨论的事实的陈述,对象语言的语言学表述句、陈述的名称。元语言断言的一般形式是:(对象语言)陈述S是正确的,当且仅当S与相应的真值条件相符。在此种元语言与对象语言的相对关系上,就可以判定陈述是否有意义,进而谈论可调节性真理观念、真理的内容和逼真性了。

语言的论辩功能又以描述功能为前提。语言的论辩功能所要求的是一种理性的批判性论辩,它能给前三个功能增添论据,使它们都拥有有效和无效的涵义。论辩所用到的论据,基本上是有关描述的论据,论辩的形式通常是从调节性真理观念、真理的内容和逼真性上对描述表示赞成或反对,这是论辩功能一定要在描述功能之后出现的原因所在。描述性语言的出现使进一步的步骤——“批判”成为可能。波普尔认为,语言以争论的方式进行的相互间的“批判”,是语言描述功能和论辩功能之间的决定性区别。论辩功能所以能够和描述功能清楚地区别开来,是因为可以描述而无须论辩。批判是语言论辩功能的主要工具和最高形式,是科学增长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批判是有意识的挑选,即不再是对理论的自然选择而是对理论的有意识的选择,因而导致了选择一个新阶段,它允许我们有意识地批评地寻求和消除我们的错误,能有意识地判断一种理论不如另一种理论。只有人类采取通过批判性论辩来检验自己的理论。因此,波普尔认为,发挥语言的论辩功能,使我们可以用语言之争来代替武器之争,通过理论问的竞争来淘汰不可用的理论,在采用一种不适合我们生存的理论之前,除去这种适应性很差的理论,通过批判我们的理论可以让我们的理论死亡,而不是我们死亡。

四、简短的评价

波普尔的许多思想,如证伪标准、三个世界理论、猜想与反驳方法、反历史主义与零星工程等等,都流传深远,广为人知。论者常以“批判理性主义”来总括波普尔的哲学,但对于“批判理性主义”名目如何能涵盖这些不同的观点,似从未加以深究。通过以上对波普尔语言观内容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波普尔语言观在其批判理性主义整个环节中所占据的位置,发现其与波普尔几乎所有其它重要思想都有着密切联系,语言观是贯通波普尔整个哲学的一条思想脉络。无论波普尔是否有此自觉,事实上,基于其特有的语言观,基于其对语言性质与功能的特有理解,才使得前述哲学思想能够得到前后一致、相互印证的解释。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3

一、论述题基本类型:限制性论述题和扩展性论述题

从不同角度可以把论述题细分为几种类型,较为常见的是以命题规定的作答形式进行划分的。通常在题目中明确规定考核范围,并且对答案长度作了限制的论述题为限制性论述题。限制性论述题与其它论述题相比较具有评分较容易和客观的特点,但是由于它对考生作答的范围和方式作了限制,因此,在考查能力方面,它较适合于考查理解、分析等能力,而不适合于考查综合、评价等能力。

[例题]既然提高劳动生产率会降低商品价值,资本家为什么还要竞相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而引起的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又会给资本家带来什么好处?

[例题]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怎样的?请根据这一关系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扩展性论述题对考生的作答方式和范围不像限制性论述题那样限制较多,它给考生以很大的自由,允许考生自己决定答题的形式,这类论述题给考生提供了综合、评价的可能。

[例题]驳“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我国也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谬论。

二、论述题主旨功能:考核较高层次的能力

[例题]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贪得无厌的追求:怎样促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进而又是怎样决定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这道题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较强。考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即使知道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等知识,也很难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调动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组织材料,从纵横两个方面把问题叙说清楚。很多考生仅回答了第一层面的问题,即“日益尖锐化”,而答不出或答不好第二层面的问题,即“必然灭亡”,说明这部分考生分析能力尚可,而综合能力欠缺。

[例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变化。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领导人声称:“我们难得有机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美国人认为他们需要“为下一个世纪成为美国的世纪作好准备。”他们的另一位前任领导人说:“以进取的姿态追求我国的对外政策利益会自然地加强中美关系,应采取行动时却无所作为会伤害美中关系……但是我们决不要忘记,我们是为自己干,而不是为中国干。”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1)美国关于建立新的国际体系的出发点及其主张说明了什么?

(2)评论“按照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建立新的国际体系。”宜”,可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是选购“价廉物美”的商品?

这是1992年高考政治试题。题目出得很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一俗语的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定的经济学道理。但是也不尽如此,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确能购买到“货又好,价格又便宜”的商品,也就是“价廉物美”的商品(这里的“价”在俗语中是指价格,而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可能用较低的价格出售自己“物美”的商品;有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采劝薄利多销”的办法,也可能用较低的价格出售“物美”的商品;另外,当某种“物美”的商品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人们也可能购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正是根据这个实际情况,命题者设计了这道试题,既贴近实际生活,又包含着一定的经济学的道理,使试题富有较高的技巧性。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4

关键词:性自命出 性情 审美体悟 反善复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性命之学、心志之学,构建起了“天命性情道”的心学贯注、存有、转化、推进、物化的模式,是对孔子本体论的转进、深化和提高,而且其美学思想也超越了孔子。《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依托于性情,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悲忻,“反善复始”,把审美提升为体认天命的重要途径,磨砺性情,回归自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史、哲学史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一、审美体悟是性情外化的形式 

孔子的美学思想视善为美的根本,是其“仁学”的自然延伸。在《论语》中,美是“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1]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孔子认为人的“性”与“天道”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神秘之物,存而不论,因此,他对人的“性”“情”几乎没有展开任何本质上的讨论。[2]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在其美学理论框架中社会伦理规范压制个体心理欲求的态势[孔子思想的根本性路径,在于给人的天性中灌注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伦理规范,“学而时习之”,(《学而》)“举一反三”,(《述而》)并使之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以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出神入化的修养取代天性,或者说,与人的天性融为一体。这就是“仁学”的实质]。但是,在《性自命出》这篇不到1600字的短文中,作者就提到“性”字24次,提到“情”字20次,系统地论述了“性”、“情”在主体性中各个层面上的存有形态、转化和归依的状况。这在哲学史上是对孔子思想的调节和补充,在美学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发展。

值得深究的是,作者从本质上继承了孔子“性”与“天道”下注于主体的思想,肯定了“性”的天赋性、先验性和本原性,但同时他又淋漓尽致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性”界定为一种生命的动力,使之外化在一切实践的层面:

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教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教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性自命出》第9、10、11、12简)[3] 

而这种生命的实践性外化,又自始至终都是与“情”胶着在一起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39、40简) 

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第2简)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性自命出》第29简)

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性自命出》第42、43简) 

挖掘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而艺术的审美体悟,则是情感的升华: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性自命出》第15、16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性自命出》第23简)

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性自命出》第32、33简)       

艺术的创造只有来自人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感人至深。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诗》、《书》、《礼》、《乐》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艺术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至真至纯的性情是艺术赖以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之关键所在。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这种论述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它们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指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4]从此以后,《乐记》的“情深而文明”,《诗大序》的“吟咏性情”,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都莫不导源于此,基始于此,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以性情为动力,以骨气为主体,生生不息的传统。 

二、审美体悟是一个激越的过程 

潜心阅读《论语》,我们感到的是孔子在理论上的冷峻气息,“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中庸”的力量: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孔子的这种中庸力量,并不仅仅是以某些词句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理性精神,透入骨髓地融化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承认矛盾、又使矛盾和谐化的辩证法,是

春秋末期一个没落贵族对往日辉煌的流连,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在宗法制笼罩下的中国人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性自命出》的作者彻底地继承了孔子的中庸精神,并且是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了他的“人学”理论的框架之中,作为固定心志、体认天命的首要人生准则来立论的。应该说,这是先秦儒家的共性: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殆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性自命出》第44、45、46、47、48简)

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恿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性自命出》第62、63、64、65简) 

但是,《性自命出》一文在哲学的框架上具有深刻的矛盾。亦即,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坚持孔子的伦理道德,并始终以这种伦理道德来统领、宰制人的性情,另一方面当他面对人的性情时,又不得不如实、客观地加以描述、阐发,出现了客观描述大于理论思想的状况: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侵杀,其烈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深郁滔,其烈则流如也以悲,悠然以思。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性自命出》第29、30、31、32简)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命出》第50、51简) 

在这里作者空前地强调了情的重要性,已经把“真情”升格为衡量一切视听言动的标准,与孔子的“中庸之德”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哲学本来就有真性、真情存有的空间,是儒家赖以存有、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5]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思孟学派何以最终携带着“性”、“情”、“气”等具有强烈个体化色彩的范畴,走出孔子理论架构的秘密。这种矛盾是性情与伦理的矛盾,是个人与关系的矛盾,也是自由主义与社会群体的矛盾,古今中外思想史上都概莫例外。其深刻的理论启示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理论在情感面前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性自命出》一文,短小精悍,却如文气激荡,关键是作者依托于性情,弘扬生命的价值,倡导“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个体的价值: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第8、9简)

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智类五,唯义道为近忠。恶类三,唯恶不仁为近义。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性自命出》第40、41、42简) 

这就必然要在美学理论上滑出孔子的轨道: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滔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第24、     25、26简)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摇,摇斯舞。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抚,抚斯踊。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第34、35简)[6] 

审美活动所唤起的情感,是有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动,共同碰撞产生的结果。《性自命出》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审美体悟界定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摩荡,波澜起伏的过程,主体是审美的内在根据,客体是审美的外在条件;主体审美情感随客体世界的迁移变化而摇曳,客体的存有状态随主体有意向的选择而凸显其存有的意义。应该说,在这里,《性自命出》已经涉及到哲学上和美学上极为深刻的东西,开了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先河。如果我们把它的思想在向前推进一步,就几乎可以与王阳明、海德格尔实行思想对接了![7]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三、审美体悟是“反善复始”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艺术的创作思想不能在伦理道德上违反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规范;二是艺术的创作手段不能在形式上违反中庸之道的模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才是至善至美的风格。只有这种“思无邪”的作品,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应该说,孔子是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内在特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知识认识作用代替审美体悟,以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覆盖、宰制艺术规律的观点,其审美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微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主体性的弘扬从来都是与社会整体控制相矛盾的,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推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人类得以完善了自己,也同时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合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思想环节,它有它存有的历史根据。

对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实行全面的集权统治,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以克服各种困难的必要性,对孔子“里仁由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仁义归依,《性自命出》的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这就是作者著文论述“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的根本原因。但是,“心无定志”来自性情的摇荡,虽然可以“习而后定”,但是,我们回避不了人的性情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审美体悟。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审美体悟与性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之中,作者发现了一

条最为直截、深入地触及人的灵魂,直达仁、义的捷径——这就是审美体悟: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第17、18简)

吟,由哀也,,由乐也,愁,由声(也),呕,由心也。(《性自命出》第33简)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第36简)   

孔子在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体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的思想,是与《性自命出》的作者一样的。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分析了《论语》与《性自命出》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轻易地发现,孔子之“游于艺”的目的在于达到道德仁义的境界,他的思想始终都在致力于仁义与人的心理欲求的统一,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后天的愿望,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专制集权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封建时代,往往是封建宗法伦理的规范取代了人的天性,人的主体性是谈不上什么空间的。《性自命出》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锤炼“性”、“情”,在儒家的理论框架中为人的主体性赢得一片蔚蓝的天空。正是由于《性自命出》的创意都是建立在“性”、“情”之上的,其审美体悟的作用也就在主体性的阐述、丰富和建树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节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凡古乐宠心,益乐宠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第25、26、27、28简) 

审美体悟的目的,就是要更直截、更顺利地“反善复始”。作者的论述虽然并不是以“反善复始”为逻辑的最终归宿,但是,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性自命出》中确有这样的背景。“反善复始”这一命题直接来源于《礼记·祭义》的“反古复始”。这是思孟学派依山点石,借海扬波的结果。“反古复始”的理路是,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对宗亲的复归,在细密、繁复的礼仪之中,体认天命,“报本反始”,它的理论本质是宗法性的天命皈依;而“反善复始”却重在通过审美体悟,通过音乐欣赏,来确证自我,虽然这种“自我”仍然具有天命的支撑。《性自命出》指出“义也者,群善之也”,(第13简)郭店简《语丛·一》也有“有物有容,有尽有厚,有美有善”(第15简)“爱善之谓仁”(第92简)的命题。可见,在郭店简中,“善”是一个直接脱胎于“仁义”,却又超越了“仁义”,甚至高于纯粹美的一种概念,

也就是后来孟子“此善不与恶对”之先验的“善”。这里的“始”,就是《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元初之“始”,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天”,也是超越了善恶的,先验的心之本体。因此,“反善复始”在精神上追求仁与义,在主体上回归性情,在实践上“固定心志”,把审美的体悟与天命的皈依融为一体。从哲学史的发展来说,《性自命出》的这种美学观,是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以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完全一致的思想路径,而且还直追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超越思想,这就使儒家的美学思想向前跨了一大步。 

注释: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2]《论语》中共提到“性”字,“情”字各两次,都没有正面论述这两个概念。

[3]本文所引用的《性自命出》原文,参阅了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请参见2000年8月油印本《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在此致谢。

[4]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6页。

[5]《语丛·三》第98简有“丧,仁之端也”的判断,这给我们透露了由前儒时期为人主持丧礼而来的儒家哲学,对人的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天然地富有悲悯的情感。另外,儒家重视诗教和乐教,上海楚简披露的《诗论》中有“诗不离志,乐不离情,文不离言”的重要判断,这也说明了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5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

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做出判断。即从科学技术本身为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2]如何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及其顺序:论文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提纲);论文计划进度;其它。

其中的核心内容是“论文拟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在撰写时可以先写这一部分,以此为基础撰写其他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通用)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规定。

开题报告

学生: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国际法教材中国际法定义的比较,指出在定义问题上存在的过于简单化的倾向,根据定义的要求提出简要应以确切为前提的观点,基于法的一般原理和国际法的特殊性归纳出一个较为全面体现国际法本质特征的定义,并就其涵盖的几层意思逐一作了解析。论文关键词:国际法;定义;国际关系明确回答什么是国际法,即科学阐释国际法的定义,是研究国际法的逻辑起点,是深入理解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处理国际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法律性质的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每个国际法学者在理论研究中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首先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际法学者在著书立说时对此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一、较早时期的国际法定义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教授在1976年所著的《国际法》(内部发行)一书中,给国际法下了这样的定义:“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981年,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教授在其主编的《国际法》一书中,把国际法定义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是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就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而言,周鲠生教授的定义更全面也更深刻一些。他不仅指出了国际法形成的前提或基础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国际法形成的程序是“各国公认”,而且明确指出国际法的实质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王铁崖教授对国际法的定义则相对简单了些。受王铁崖、周鲠生教授的影响,其后几年出版的国际法教材在给国际法下定义时,对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国际法的内容组合的表述上都采用了“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和”这一模式。例如,1983年魏敏等编著的《国际法讲义》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国与国之间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和习惯的总称。”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法学者在定义中或是增加一些明显体现国际法特征的内容,或是在表述上进一步具体化。例如,1985年朱荔荪等编著的《国际公法》一书,把周鲠生定义中的“国际交往过程”表述为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把“各国公认”表述为“制定和认可”,把“原则、规则和制度”表述为“特殊的法律体系”,此外,还增加了“单独或集体的强制”这一保障实施措施。他们把国际法定义为:“国家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制定或认可的,由它们单独或集体的强制作为保证的,调整它们之间关系的特殊法律体系。”在他们的定义中,“表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意思没有了,但这一内容,在以后出版的国际法教材中又得到了体现。1986年,胡文治、陈雍等编著的《国际法概论》在阐述国际法的定义时,“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被表述其中:“国际法是国家间在合作与斗争过程中,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同年,程晓霞主编的《国际法》在调整对象上又增加了国际组织,把原则、规则和制度概括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法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交往中的关系对国家和国际组织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体。”1989年,端木正主编的《国际法》则在“制度”前边又加上了“规章”二字:“国际法主要是国家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同年,陈致中在其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一书中则明确了国际法的表现形式是习惯和条约:“国际法是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由习惯和条约组成的一套国际关系的行为规则。”到了1990年,赵理海所著《国际法基本理论》一书中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在“各国统治阶级意志”前边附上了“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内容:“国际法主要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和惯例形成并认可的,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及与此相应的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强制予以实施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定义,学者们虽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路各异,思维方式和方法也迥然有别,但都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本身的特征被逐渐描绘、表述得趋近清晰。应该说,这是国际法基本理论建设的一个好的势头。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对特定事物的定义揭示得越准确,特征突出得越明显,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才能越深刻越全面,解决与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获得一个定性的指导。国际法学研究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国际法学者们不断积极努力探索,国际法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二、近年来的国际法定义近些年来,在如何阐释国际法定义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令人不解的现象。除了少数国际法学教材如周洪钧主编的《国际法》还继续坚持早些年国际法定义中明显体现其本质特征的诸因素外,绝大多数国际法教材有简化其定义的倾向,国际法定义越来越简单,以前曾在定义中出现的诸如国际法的形成前提、形成程序、表现方式、内容实质、保障措施这些足以表征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重要因素不提了,而且在表述上基本套用一个句式。例如:1993年,梁西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1999年,王献枢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2]2000年,邵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3]2000年,李瑛主编的《国际法概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4]2000年,赵健文主编的《国际法新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15]2001年,刘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简单而言,国际法就是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16]定义确实很简单,但定义之前的说明道出了对国际法“简单而言”的原因:“要给国际法下一个内容完整而公认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但就对国际法的初步认识而言,王铁崖教授的观点是值得采用的。”[16]那么,王铁崖教授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观点呢?王铁崖教授于1995年主编的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九五”规划教材《国际法》中曾这样阐述:“要把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个完整而简明的定义里,是不易做到的。为了对国际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把国际法看作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也就够了。”[17]他在1998年出版的《国际法引论》一书中再一次重申了这种观点。正是基于这种“初步概念”的标准,他在这两本书中给国际法下了同样的定义:“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17,18]三、对简言定义的简要评析上述国际法定义简言是够简言的了,但这等简言是否能真正揭示国际法的实质,其后果又如何呢?在分析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关于定义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定义,也称界说,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和简要的说明。”[19]这里,“确切”和“简要”是作为定义的两个并列的要求同时被强调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定义,都应该是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其本质特征或内涵及外延的高度概括。如果一个定义里没有就其实质内涵及外在特征予以明确揭示,人们看了定义仍无从把握其主要内容,无从认识它与同类事物的区别,或者只有一个大致的极为粗线条的印象,而不能获得一个确切明晰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对其界说的意义。依照对国际法这种“简言之”的思路,我们对所有法律的定义都可以简化为同样的模式。比如,可以说民法就是关于民事关系的法律,说刑法就是关于刑事关系的法律,而没有必要说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没有必要说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了。诚然,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为其下一个内容完整又能得到公认的定义确非易事,然而,作为以国际法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法理论,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不易做到,采取回避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采取简单从事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涵和外延。国际法学者应本着积极、务实、求真的态度,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法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以国际关系的实践为依据,努力探究国际法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为其下一个比较能说明国际法基本特征的确切而简明的定义,即使这个定义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大家都借口不容易、有困难,而不去积极探索,仅仅满足于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规范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对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建设和深入发展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是无法引导他们从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从认识国际法的特征开始,进而研究国际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四、笔者提出的国际法定义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以往国际法学者关于国际法定义的正确表述的基础上予以综合、补充和完善,提出以下国际法定义: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规定其权利和义务而协议制定或认可的,在条约和惯例中表现各国协调意志的,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和。这一国际法定义,是以法的一般理论和国际法的特殊性为依据的。第一,上述定义的第一层意思是依据法的调整对象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理论认为,法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国际法是国际关系的调节器。所谓国际关系,即国际法主体为生存和发展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而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即国际关系。国际法调整的对象就是这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有三种情况:或是斗争关系,或是合作关系,或是既斗争又合作关系。但无论哪种关系,都是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表现,国际法正是这种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调节器。没有国家的活动或行为,也就没有国际法的调整。因此,在国际法的定义中,首先强调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而协议制定或认可,是非常必要的。第二,上述定义的第二层意思是基于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表现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基本观点对于国际法同样适用,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国内法是该国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国内的需要,自由制定的,完全体现自己意志的法律。国际法则不同。作为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它不可能由一国制定,国际社会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立法者,国际法只能由各个政治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同制定。由于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事项上的利益不同,因此反映在国际法中的要求自然也不同。因为国际法是要约束各个国家的,不可能只体现一国的意志,一国也不能对另一国发号施令,让对方必须遵守某些规则。要使这些规则具有法律上的共同的约束力,就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互相让步或妥协,制定一个大体上能够照顾到各方利益而又能被各国接受的规则。可见,国际法既不是一国的意志,又不是各国完全相同的意志,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和正常的国际交往而相互妥协了的协调意志。而这种协调意志,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形式予以表现。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的一系列原则、制度和规则组成国际法。第三,上述定义的第三层意思是基于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律关系的主要要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原理对国际法同样适用。就国际法而言,无论条约规范,还是惯例规范,无论涉及国际关系的哪一领域或哪一方面,都是关于国家应享受或应行使何种权利、履行何种义务的具体规定。其中,既有基于国家主权而产生的国家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也有基于国家间就某一方面问题所达成的协议而产生的某些具体权利和义务。在国际关系中,不容许有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特权国家,也不存在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无权国家。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在国际法的各种原则、制度和规则中。因此,权利和义务是国际法的核心内容,这一特点,必须在国际法定义中予以明确体现。第四,上述定义中的第四层意思是基于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的基本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那么法就等于一纸空文;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就变得毫无意义,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作为调整国家关系的国际法也是一样,也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来加以保障实施,只不过这种强制的主体、形式、措施、程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而已。国内法的强制力主要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关加以实施;而在国际法上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强制机关予以实施,当国家的权利遭到侵害或遇有外来武装侵略时,国家只能按一般国际法公认的形式,单独或集体采取抗议、警告、要求赔偿或武装自卫的措施予以强制。国际法的这种强制力的特点,必须在国际法的定义中予以表述。按照以上思路所界定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比,其特征非常明显地得到了体现:第一,在主体上,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以及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和法人。第二,在国家意志的体现上,国际法是各国协调意志的表现;而国内法则是一国意志的表现。第三,在制定程序上,国际法是国家在平等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相互妥协、让步,求同存异,协议制定或认可的;而国内法则是享有立法权的专门立法机关按一定的法定程序和原则制定的。第四,在强制措施上,国际法是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实施的强制措施加以保障的;而国内法则由国家的专门强制机关保障实施。第五,在表现形式上,国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条约和惯例;而国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成文的规范性文件。参考文献:周鲠生。国际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1。魏敏。国际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4。朱荔荪。国际公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6。胡文治,陈雍,吴树仁,等。国际法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程晓霞。国际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4。端木正。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陈致中。国际法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4。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3。周洪钧。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11]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12]王献枢。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13]邵津。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4]李瑛。国际法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15]赵健文。国际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16]刘健。国际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17]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2。[18]王铁崖。国际法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1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98。王秋玲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7

明确回答什么是国际法,即阐释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的逻辑起点,是深入理解国际法基本问题,处理国际关系中所发生的各种性质的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是每个国际法学者在理论研究中都不能回避而且必须首先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国际法学者在著书立说时对此都给予了应有的重视。

一、较早时期的国际法定义

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周鲠生教授在1976年所著的《国际法》(内部发行)一书中,给国际法下了这样的定义:“国际法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形成出来的,各国公认的,表现这些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际关系上对国家具有法律的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981年,我国著名国际法学家王铁崖教授在其主编的《国际法》一书中,把国际法定义为:“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也就是说,它是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2]

就上述两位学者的定义而言,周鲠生教授的定义更全面也更深刻一些。他不仅指出了国际法形成的前提或基础是“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国际法形成的程序是“各国公认”,而且明确指出国际法的实质是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而王铁崖教授对国际法的定义则相对简单了些。受王铁崖、周鲠生教授的,其后几年出版的国际法教材在给国际法下定义时,对国际法的调整对象和国际法的组合的表述上都采用了“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的总和”这一模式。例如,1983年魏敏等编著的《国际法讲义》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国与国之间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原则、规则制度和习惯的总称。”[3]此外,还有一些国际法学者在定义中或是增加一些明显体现国际法特征的内容,或是在表述上进一步具体化。

例如,1985年朱荔荪等编著的《国际公法》一书,把周鲠生定义中的“国际交往过程”表述为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把“各国公认”表述为“制定和认可”,把“原则、规则和制度”表述为“特殊的法律体系”,此外,还增加了“单独或集体的强制”这一保障实施措施。他们把国际法定义为:“国家在合作和斗争过程中制定或认可的,由它们单独或集体的强制作为保证的,调整它们之间关系的特殊法律体系。”[4]在他们的定义中,“表现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意思没有了,但这一内容,在以后出版的国际法教材中又得到了体现。

1986年,胡文治、陈雍等编著的《国际法概论》在阐述国际法的定义时,“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被表述其中:“国际法是国家间在合作与斗争过程中,通过协议制定或认可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措施来保证其实施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5]

同年,程晓霞主编的《国际法》在调整对象上又增加了国际组织,把原则、规则和制度概括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国际法是通过国家之间的协议形成的,调整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国际交往中的关系对国家和国际组织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体。”[6]

1989年,端木正主编的《国际法》则在“制度”前边又加上了“规章”二字:“国际法主要是国家在其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7]

同年,陈致中在其主编的《国际法教程》一书中则明确了国际法的表现形式是习惯和条约:“国际法是国家在其相互关系中由习惯和条约组成的一套国际关系的行为规则。”[8]

到了1990年,赵理海所著《国际法基本理论》一书中关于国际法的定义,在“各国统治阶级意志”前边附上了“反映一定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内容:“国际法主要是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和惯例形成并认可的,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力量对比关系及与此相应的各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强制予以实施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和。”[9]

这一时期的国际法定义,学者们虽然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路各异,思维方式和也迥然有别,但都从不同的方面丰富和完善了国际法的概念,国际法本身的特征被逐渐描绘、表述得趋近清晰。应该说,这是国际法基本理论建设的一个好的势头。对于学科建设来说,无论是科学还是科学,对特定事物的定义揭示得越准确,特征突出得越明显,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才能越深刻越全面,解决与其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获得一个定性的指导。国际法学研究也是如此。正是由于国际法学者们不断积极努力探索,国际法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二、近年来的国际法定义

近些年来,在如何阐释国际法定义这个问题上出现了令人不解的现象。除了少数国际法学教材如周洪钧主编的《国际法》还继续坚持早些年国际法定义中明显体现其本质特征的诸因素外[10],绝大多数国际法教材有简化其定义的倾向,国际法定义越来越简单,以前曾在定义中出现的诸如国际法的形成前提、形成程序、表现方式、内容实质、保障措施这些足以表征国际法与国内法区别的重要因素不提了,而且在表述上基本套用一个句式。例如:

1993年,梁西主编的《国际法》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1]

1999年,王献枢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2]

2000年,邵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3]

2000年,李瑛主编的《国际法概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指在国际交往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的具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14]

2000年,赵健文主编的《国际法新论》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国际法是对国际社会成员具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15]

2001年,刘健主编的《国际法》中对国际法的定义是:简单而言,国际法就是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16]定义确实很简单,但定义之前的说明道出了对国际法“简单而言”的原因:“要给国际法下一个内容完整而公认的定义,是极其困难的,但就对国际法的初步认识而言,王铁崖教授的观点是值得采用的。”[16]那么,王铁崖教授在这个问题上是什么观点呢?王铁崖教授于1995年主编的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九五”规划教材《国际法》中曾这样阐述:“要把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在一个完整而简明的定义里,是不易做到的。为了对国际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把国际法看作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也就够了。”[17]他在1998年出版的《国际法引论》一书中再一次重申了这种观点。正是基于这种“初步概念”的标准,他在这两本书中给国际法下了同样的定义:“国际法,简言之,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或者说,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以国家之间的关系为对象的法律。”[17,18]

三、对简言定义的简要评析

上述国际法定义简言是够简言的了,但这等简言是否能真正揭示国际法的实质,其后果又如何呢?在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关于定义的定义。

《汉语词典》解释:“定义,也称界说,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和简要的说明。”[19]这里,“确切”和“简要”是作为定义的两个并列的要求同时被强调的。也就是说,任何一种事物的定义,都应该是以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对其本质特征或内涵及外延的高度概括。如果一个定义里没有就其实质内涵及外在特征予以明确揭示,人们看了定义仍无从把握其主要内容,无从认识它与同类事物的区别,或者只有一个大致的极为粗线条的印象,而不能获得一个确切明晰的概念,也就失去了对其界说的意义。

依照对国际法这种“简言之”的思路,我们对所有法律的定义都可以简化为同样的模式。比如,可以说民法就是关于民事关系的法律,说刑法就是关于刑事关系的法律,而没有必要说民法是调整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也没有必要说刑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上的统治和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予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了。

诚然,国际法不同于国内法,为其下一个内容完整又能得到公认的定义确非易事,然而,作为以国际法为研究对象的国际法理论,无论多么困难,多么不易做到,采取回避的态度都是不正确的,采取简单从事的态度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示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及其内涵和外延。国际法学者应本着积极、务实、求真的态度,以中的马克思主义法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以国际关系的实践为依据,努力探究国际法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的本质,为其下一个比较能说明国际法基本特征的确切而简明的定义,即使这个定义是值得商榷的。如果大家都借口不容易、有困难,而不去积极探索,仅仅满足于国际法是调整国家间关系的法律规范这样一个简单的定义,对于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建设和深入发展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者来说,是无法引导他们从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从认识国际法的特征开始,进而研究国际法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

四、笔者提出的国际法定义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在以往国际法学者关于国际法定义的正确表述的基础上予以综合、补充和完善,提出以下国际法定义:

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规定其权利和义务而协议制定或认可的,在条约和惯例中表现各国协调意志的,以国家单独或集体的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原则、制度和规则的总和。

这一国际法定义,是以法的一般和国际法的特殊性为依据的。

第一,上述定义的第一层意思是依据法的调整对象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理论认为,法是关系的调节器,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国际法是国际关系的调节器。所谓国际关系,即国际法主体为生存和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类共同体,而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即国际关系。国际法调整的对象就是这种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有三种情况:或是斗争关系,或是合作关系,或是既斗争又合作关系。但无论哪种关系,都是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表现,国际法正是这种国家活动或行为的调节器。没有国家的活动或行为,也就没有国际法的调整。因此,在国际法的定义中,首先强调国际法是为调整国家间斗争与合作关系而协议制定或认可,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上述定义的第二层意思是基于法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表现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这一基本观点对于国际法同样适用,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形成过程和表现形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国内法是该国统治阶级根据自己国内的需要,自由制定的,完全体现自己意志的。国际法则不同。作为调整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法,它不可能由一国制定,国际社会也不可能有统一的立法者,国际法只能由各个制度不同的国家共同制定。由于各个国家在不同领域、不同事项上的利益不同,因此反映在国际法中的要求也不同。因为国际法是要约束各个国家的,不可能只体现一国的意志,一国也不能对另一国发号施令,让对方必须遵守某些规则。要使这些规则具有法律上的共同的约束力,就必须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互相让步或妥协,制定一个大体上能够照顾到各方利益而又能被各国接受的规则。可见,国际法既不是一国的意志,又不是各国完全相同的意志,它实际上反映的是各国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和正常的国际交往而相互妥协了的协调意志。而这种协调意志,通过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的形式予以表现。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的一系列原则、制度和规则组成国际法。

第三,上述定义的第三层意思是基于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的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权利和义务是法的核心内容,也是法律关系的主要要素。“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一原理对国际法同样适用。就国际法而言,无论条约规范,还是惯例规范,无论涉及国际关系的哪一领域或哪一方面,都是关于国家应享受或应行使何种权利、履行何种义务的具体规定。其中,既有基于国家主权而产生的国家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也有基于国家间就某一方面所达成的协议而产生的某些具体权利和义务。在国际关系中,不容许有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特权国家,也不存在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无权国家。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在国际法的各种原则、制度和规则中。因此,权利和义务是国际法的核心内容,这一特点,必须在国际法定义中予以明确体现。

第四,上述定义中的第四层意思是基于法的实施必须由国家强制力做保障的基本原理形成的。法的一般原理认为:法如果没有国家强制力做后盾,那么法就等于一纸空文;违反法律的行为得不到惩罚,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就变得毫无意义,也就谈不上什么权威性。作为调整国家关系的国际法也是一样,也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来加以保障实施,只不过这种强制的主体、形式、措施、程序与国内法有所不同而已。国内法的强制力主要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关加以实施;而在国际法上没有,也不可能有这种有组织的集中的强制机关予以实施,当国家的权利遭到侵害或遇有外来武装侵略时,国家只能按一般国际法公认的形式,单独或集体采取抗议、警告、要求赔偿或武装自卫的措施予以强制。国际法的这种强制力的特点,必须在国际法的定义中予以表述。

按照以上思路所界定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相比,其特征非常明显地得到了体现:

第一,在主体上,国际法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此外还包括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以及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国内法的主体主要是公民和法人。

第二,在国家意志的体现上,国际法是各国协调意志的表现;而国内法则是一国意志的表现。

第三,在制定程序上,国际法是国家在平等基础上通过谈判、协商相互妥协、让步,求同存异,协议制定或认可的;而国内法则是享有立法权的专门立法机关按一定的法定程序和原则制定的。

第四,在强制措施上,国际法是由国家单独或集体实施的强制措施加以保障的;而国内法则由国家的专门强制机关保障实施。第五,在表现形式上,国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条约和惯例;而国内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成文的规范性文件。

[1]周鲠生。国际法: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

[2]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1。

[3]魏敏。国际法讲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4。

[4]朱荔荪。国际公法[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6。

[5]胡文治,陈雍,吴树仁,等。国际法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3。

[6]程晓霞。国际法[m].北京:文化出版社,1986.4。

[7]端木正。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

[8]陈致中。国际法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9.4。

[9]赵理海。国际法基本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23。

[10]周洪钧。国际法[m].北京: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

[11]梁西。国际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3。

[12]王献枢。国际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

[13]邵津。国际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出版社,2000.1。

[14]李瑛。国际法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3。

[15]赵健文。国际法新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

[16]刘健。国际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2。

[17]王铁崖。国际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2。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8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简答)

27.试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简答)

28.怎样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9.为什么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论述)

30.邓小平对当代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简答)

3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哪些基本形式?

32.如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简答)

3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及这一论断有什么意义?(论述)

3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3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6.简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37.为什么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述)

3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关系?(简答)

39.如何理解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理想的关系?(简答)

40.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简答)

41.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并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

4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长期不变的方针?(简答)

43.“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论述)

44.如何理解知识分子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历史责任(简答)

45.怎样理解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简答)

46.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论述)

47.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论述)

参考答案

24.试论按劳分配的作用?(论述)

第一,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为,按劳分配将劳动者对社会的劳动贡献和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联系起来,把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密切结合起来,这可以使劳动者从个人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的发展,有利于劳动者提高自己的科技和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第二,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按劳分配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贯彻按劳分配使劳动者摆脱了剥削,劳动者都有按劳动禽报酬的平等权利,并且按劳分配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个人收入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大大激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劳动者从物质利益上关心生产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第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因为按劳分配要求对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和统计,为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严格的生理制度。同时,贯彻按劳分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关系,如果企业的经济效益好,那么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就多,反之,企业的经济效益差,劳动者根据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就少。因此劳动者必然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有得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第四,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防止剥削者的产生。因为,按劳分配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应参加的劳动部分推给别人,也不允许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要想生活得好,就得劳动好。因此,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反对剥削的,是与不劳而获根本对立的,是消灭剥削阶级的一个重要经济手段。

25.试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简答)

⑴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的重建家园的建设中,为恢复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⑵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活动的进一步展开,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来越明显:①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管得过多,过死。②忽视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③在分配领域存在着平均主义;④经济形式,经营方式僵化,单一。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⑶为此,我们必须对旧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这种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简答)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⑴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⑵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主为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对个人收入适度调节,防止两极分化。

⑶在宏观调控上,发挥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威力,综合计划与市场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

27.试述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简答)

⑴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

⑵现代企业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①产权明晰,即明确界定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

②权责明确,即所有者(出资者)同企业经营者保自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

③政企分开,即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

④管理科学,即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28.怎样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述)

国有企业改革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一,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五一节,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国有企业是我们的优势,只要我们通过改革,真正发挥这个优势,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放进来再多一些也不怕,不会影响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下决心解决好这个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围绕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我们党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发展之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重申: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全党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国有个业是社会主义经济万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应该以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它决定着这个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基本构成。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改造,逐步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它对改变中国的一穷二白的面貌,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初步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党的十五大郑重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表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不是权宜之计,必须长其坚持和不断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不是权宜之计,也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也就是国有企业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在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同步发展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省略就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四,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经过建国50年的建设,我们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占有重要的位置。国有企业不仅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而且还拥有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国有企业目前仍然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29.为什么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论述)

⑴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

⑵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而市场经济是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必然形式。

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谈自己的发展。世界经济运行离不开市场机制的调节。我们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只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

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举世闻瞩目的重大成就。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大量的事实说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比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30.邓小平对当代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简答)

他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当代世界的国际形势作出了如下科学判断:⑴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争取较长时期的世界和平是可能的;⑵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两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迫切希望。⑶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得世界和和平与发展成为至今未能解决的问题。⑷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政治日趋多极化。

3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哪些基本形式?(简答)

⑴对外贸易

⑵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⑶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国外资金

⑷对外承包工种,对外劳务合作

⑸国际旅游业。

32.如何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简答)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对外经济交往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在,应该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主要是;

⑴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

⑵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浓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⑶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又开拓国外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

⑷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交和引进技术,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

⑸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3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及这一论断有什么意义?(论述)

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局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因而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问题是当今两大问题的核心。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而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北方发达富裕,南方落后,贫困,而且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再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就没有市场,整个世界经济就能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问题。

这两大问题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而相互联系,相互储存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在和平环境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这一重大论断的伟大意义在于:

第一,它科学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当前进步的特征,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党依据这种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制定了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把原来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所采用的从日本,欧洲再到美国的“一条线(对苏的反霸统一战线)战略,转为采取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和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认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邓小平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时,总是把它同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利于南北问题的解决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第三,为我们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指出了方向。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解决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为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是什么?(简答)

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一切权力的来源和所有者。人民工选举代表是一种权力委托行为,人民有权选举代表,组成政权机关,也有监督和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要对人民负责;⑵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通过党的政治领导,使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⑶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既是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作为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其基础是民主;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不是并列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实行议行合一,其他国家机关的由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先例一切国家权力,地方服从中央统一领导,同时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作为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过程,就是民主与集中的过程,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35.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答)

⑴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加强立法和监督工作。密切人民代表民人民的联系,使人民代表更好地代表人民,并接受人民监督。

⑵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巩固我们党同党外人士的联盟。

⑶加强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回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就必须提高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逐步形成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的决策机制。

⑷健全和完善民主制度。要加强基层政权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的建设,不断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具体制度和办法,保证人民群众直接先例民主权利。⑸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针对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机构庞大,人浮于事,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效率不高等顽症,邓小平特意强调机构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认为这个问题已到了令人不能容忍的地步。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十五大”精神,目前,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

36.简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简答)

⑴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逾越的政治界限。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进一步发扬人民民主。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偏离正确方向,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成功。⑵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国情,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国制度的优越性。⑶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每一项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的人,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37.为什么必须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述)

⑴实行依法治国,有利于加强并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法律,可以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可,贪污治国同加强与改善党的领导是统一的。它可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依法治国,表明党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说明党更加成熟了。⑵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边疆性和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⑶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⑷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当然要求,同时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以提高的标志。⑸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保证社会稳定,人民安宁,要正确有效地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各种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犯罪活动,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关系?(简答)

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⑵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⑶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9.如何理解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理想的关系?(简答)

⑴中国共产党人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是广大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先进分子的力量源和精神支柱。

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有自己的共同理想,这就是团结一致,艰苦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期望,是保证全体人员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⑶把革命理想作这样的区分,其意义在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鼓励先进同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由于在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党的理想而奋斗。

40.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简答)

⑴我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深圳特区深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就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

⑵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⑶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去武装群众,教育群众,使他们自觉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41.如何理解“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并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简答)

“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坚持国家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原则问题,是丝毫不能动摇和改变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与现状,考虑到当地同胞及各方面人士的意愿,考虑到实现祖国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允许两种制度并存,台港奥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找到有关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这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实践已经证明,“一国两制”是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途径。

“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准则,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承认。现在,把它用于解决一个国家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地区之间的问题,这是一个创造。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这也是种和平共处。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问题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

4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长期不变的方针?(简答)

“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是邓小平同志对香港有些人总是担心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方针会变的思想背景提出来的。邓小平提出这个方针长期不变的根据有下面几点:

⑴为了稳定这些地区的人心,减少他们的疑虑,使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⑵“一国两制”不是个人的主张,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方针,是法律。既然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方针,而且经过0实践证明又是正确的,那就谁也没有理由改变。

⑶提出“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是同中国需要五,六十年才能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考虑的。在这个期间内,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如果到下一个五十年,这个政策见效,达到预期目标,就更没有理由变了。

⑷这个政策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否则,香港50年不变也会吹掉。

43.“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论述)

⑴“一国两制”的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

①坚持“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核心,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

②坚持“两种制度”,好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统一国家不可分割的组织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做贡献。

③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④两种制度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有主有次的。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大陆坚持社会主义,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⑤“一国两制”长期不变。⑵“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意义;

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②发展了爱国统一战线理论③发展了和平共处的思想④实行“一国两制”,既有利于大陆的改革开放,又可以保持香港,澳门,台湾的繁荣与稳定。“一国两制”是一个解决国际和国家内部历史遗留问题的创举,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

44.如何理解知识分子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历史责任?(简答)

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承担重大历史责任。

⑴知识分子是我国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教育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力量,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⑶知识分子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经济增长点上的主要支撑因素。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对加快我国现代化的实现有着特殊重要作用。

⑷知识分子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育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在实施科教兴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同广大工人,农民一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建功立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

45.怎样理解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简答)

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人民解放军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⑴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当前,阶级斗争虽然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由于同内外各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确保人民民主和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必须依靠人民解放军做坚强后盾。⑵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平与发展虽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为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促进世界和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国防人民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⑶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是全面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人民军队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46.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论述)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

⑴中国共产党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表明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⑵中国共产党有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根据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党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方针,政策。这些路线,方针,政策,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各种复杂矛盾,提供了有利的武器。

⑶中国共产党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全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宗旨。由于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同人民群众形成的血肉联系,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最根本物力量源泉。⑷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的干部队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没有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集中了那么多先进分子,并且组织得那么严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出发,确定了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47.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论述)

⑴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型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9

【1】拟定学位论文题目本研究题目是否属导师课题的一部分?如果是的话,属哪一部分?并注明该课题名称、编号、经费来源。

论文的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基础()3应用研究()4其他()

一、选题依据(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附参考文献):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说明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重点解决的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

三、独创及新颖之处

四、研究方案设计(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理论分析、计算、实验方法和步骤及其可行性,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五、基础及条件(包括已经做过的有关研究工作,本单位或外单位可供使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条件,已经获得或将要获得的经费等)论文工作计划时间研究内容预期效果论文工作起止日期预计论文答辩日期开题报告论文类型

【2】开题报告写作格式

第一步、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内容要求: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撰写方法: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第二步、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要求:列举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撰写方法: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

第三步、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要求: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第四步、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容要求: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2考虑要素

①研究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才能保证具体的研究方向,才能排除研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干扰。

②研究的内容。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

③研究的方法。选题确立后,最重要的莫过于方法。假如对牛弹琴,不看对象地应用方法,错误便在所难免,相反,即便是已研究过的课题,只要采取一个新的视角,采用一种新的方法,也常能得出创新的结论。

④创新点。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3开题报告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篇10

一、准确性原则(accuracy)

科技文章不同于文学作品,它不要求辞藻华丽,描写细腻。但它要求词能达意,并且表达得十分准确,使读者不致捉摸不准或甚至产生误解。当然,要达到准确,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作者的英语水平,要求作者能对英语的词、词组、句子正确地运用。

1.词的准确。

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事实和思想的准确传递。写作的最大障碍不是如何正确使用语法,而是用词不准引起语意含糊。因为文字编辑可以帮助你改正语法错误,却很难校正语意含糊或者核对实验是否属实。

(1)词义要确切。科技论文中,词义必须准确,尽量选用单词的首要含义,避免利用单词不常见、不正式或文学含义。使用简单的词可以减少用词不准确而引起的错误。[1](p.122)因为,简单的词多是常用词,而生僻词的用法往往吃不准。无论简单词或生僻词,单凭感觉是不保险的。因此,作者要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如affect和effect意思是不一样的,不可互换。这在一般英语原版词典的解释中可以看出来。同样,科学论文中content和concentration是不同的,也不能用level来替代。comprise也不等于constitute。判别这些词的用法,普通词典过于笼统,唯有查词典、有关专业书籍和刊物才能区分。

(2)认真区别同义词。认真区别同义词,避免用词造作或混淆不可以彼此替换的同义词,如:避免使用ascertain,建议使用determine,establish。在科技文章中除了术语外,许多非术语也往往有特定的含义,不能任意更换。如在一般文章中sig-nificant一词可解释为“有意义的”、“重要的”、“有效的”、“值得注意的”,而在科技文章中它只是指“统计学上显著的”,不宜作它用。又如approximately在科技上是指数值十分近似。若只是一个很粗略的估计就不能用它,而只能用about或roughly。

(3)注意起修饰、限制作用单词的位置。有些词则因为位置不妥而意义不同,甚至产生歧义。如only既可作形容词,又可作副词,要紧密靠近所修饰的词。如:

theyexaminedonlysixrats.(他们检查了仅6只小鼠。)

theyonlyexaminedsixrats.(他们仅检查6只小鼠。)

onlytheyexaminedsixrats.(只有他们检查6只小鼠。)

所以修饰词位置不当,句子意思截然不同。为突出论文的核心内容,应尽可能地将表达核心内容的词放在句子的开头,以便引起读者的注意。科技论文要求表达准确,结构严谨。所以,只要思想概念的自然顺序许可,应使相关联的成分放在一起,修饰语应尽可能地靠近被修饰语,不可插断,主语与谓语尽量相邻,从而使表达的内容更清楚准确。[2](p.8)如:

thereportedoccurrenceofagglutinatedgrainsinthewallbythesameauthorsremainsunconvincing.

简析:“bythesameauthors”应紧接在“occur-rence”后面。也可将此句改成:thesameauthors′re-portoftheoccurrenceofagglutinatedgrainsinthewallremainsunconvincing.

2.时态的准确。

使用一般过去时可正确地阐明“做了什么”。比如描述的内容为特定、过去的行为或事件,介绍研究过程,叙述或总结研究结果为关于过去的事实,回顾研究目的时,用过去时态。如:

aratherunexpecteddiscoverywasmadeduringtheseinvestigations.

UV-visibleandfluorescencespectraweremeasuredonaperkin-elmerLambda17UV-Visspectrometerandaperkin-elmerLS-5Bluminescencespectrometer.

现在时适用于阐述事实和真理。比如叙述研究方法和目的,介绍研究结果,陈述结论,提出建议,描述的内容为不受时间影响的事实时,或是指出结果在哪些图表中列出,用现在时态。如:

inthecontestofthewoodwardandHoffmannrules,thethermalretro-[2+2]-cycloadditionissym-metryforbidden.

absoluterateconstantsforawidevarietyofreac-tionareavailable.

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都可以用来表达结果、讨论和结论。如:

thismodeldemonstratedmonitoringofthehighlydisfavoredfragmentation.

inconclusion,thefirstgeneralmethodforprotec-tionofthe2,3-πdoublebondofindoleshasbeende-veloped.

使用现在时描述结果,与使用过去式的差别是:使用现在时表示“该结果是在研究过程中所揭示的普遍事实”;相反,使用一般过去时则表示“这是我们在本次研究中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所发现的事实”。[3](p.54)如:

Femalelistenersfindloudmusicmoreirritatingthanmalelistenersdo.(现在时,表示任何女性于与任何男性相比,女性比男性觉得大声的音乐更使人激怒。)

Femalelistenersfoundloudmusicmoreirritatingthanmalelistenersdid.(过去时,表示本次研究的样品中,女性比男性觉得大声的音乐更使人激怒。)

二、简洁性原则(Brevity)

任何文章都要求写得短些,不要转弯抹角,而应该直截了当,开门见山,科技文章尤其如此,特别要避免罗嗦冗长。一切文学性的描述以及空话、套话、长话、大话都应去掉。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用第一人称,短的句子、词组和单词。可以用简单句时便不用复合句;可用单词代替词组时就用单词;可用短的单词时就用短的单词。

1.删除废词。

许多词或短语对句子几乎增加不了任何意义,因而被称为“废词(wastedwords),空词”。例如:quite,very,extremely,asitwas,moreover,basically,essentially,totally,completely,therefore,等等。因此,要删除多余的词及“空词废词”。如:不用alread-yexisting,而采用existing。一般说来,句子里不要含有不必要的词汇;而段落里不能含有不必要的句子,这样并不是要求写出的句子都是短句,更不是要避开必须有的细节,而是要求所有的词汇都是不可或缺的。要有“忍痛割爱”和“惜字如金”的气魄,删除修饰的和虚饰的、含糊不清的和带主观色彩的词句,以及重复的段落。[4](p.2)

2.避免使用空洞的短语。

英语中不少词组完全可以用一个单词取代,并且往往意思更清楚。[5](p.8)有说服力的文章是简洁的文章。只有官僚和学院式的文章才会对每个句子加上这样的陪衬:itshouldcontinuouslyberememberedtha,tmoreover,ithasbeenpreviouslyindicated,ithasbeenseentha,tithasbeenindicatedtha,titshouldberememberedtha,titshouldbenotedtha,tthus,itisimperativetha,tatthepresentmomen,tintime等等。

它们在书面文学写作或者口语中很不错,因而在科技写作中,作者常常会受到习惯的诱惑而引进它们。然而,在科技文章写作里,既没有修饰的空间,也没有修饰的必要。因此,尽量用简明的单词代替短语。如:避免使用amajorityo,f而建议使用most。

3.采用肯定的语句来代替双重否定。

不用thisreactionisnotuncommon.

采用thisreactioniscommon.

thisreactionisnotrare.

不用thisresultisnotunlikelytooccur.

采用thisresultislikelytooccur.thisresultispossible.

4.避免句子冗长、笨拙。

尽量采用并列动词代替叠加的名词,以避免句子冗长、笨拙。如:

差:However,thedepletionofpotassiumisalsoknowntohaveanimpactonreabsorptionofsodiuminthekidneysimpairingboththeabilityofthekidneytoexcreteana+loadandtheabilityofthekidneytocon-servena+maximally.(41个词)

好:potassiumdepletionis,however,alsoknowntoaffectkidneysodiumreabsorptionbyimpairingthekid-ney′sabilitytomaximallyexcreteanna+loadandcon-servena+.(25个词)

避免同一句子或段落内部改变语态形式,以避免表达上冗长和迂回。如:

差:thewriterspentthelasttwofieldreasonsinthearea,anditisexpectedthathewillreturnnextyear.

好:thewriterspentthelasttwofieldseasonsinthearea,andexpertstoreturnnextyear.

怎样才能做到文章简洁?第一,要下功夫提炼思想。思想要达于精辟,才能写出简洁有力的文字,即通过简洁的文字来表达思想。第二,下功夫提炼语言。要尽量节省用字,提炼最精辟的词语,用在最恰当的地方。第三,写完后多修改。

三、清晰性原则(Clarity)

这首先在于作者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其次,科技文章要能清楚地传达信息必须有一定的格式。正确地应用图(Figure)及表(table)有助于文章的清晰性。文章要清晰,必须把题目(title)、标题(Heading)、小标题(Sub-heading)、引言(introduc-tion)和讨论(Discussion)写好。引言是说明研究什么和为什么要研究它,后者是研究的结果。两者讲清楚,文章就易懂。

1.简洁明了的表格与插图。

表格的优点是可以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图形则可以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表格和图形应具有“自明性”,即:图表中的各项资料应清楚、完整,以便读者在不读正文情况下也能够理解图表中所表达的内容。对于表格或插图的选择,应视数据表达的需要而定:如果强调给读者精确的数值,就采用表格格式;如果要强调展示数据的分布特征或变化趋势,则采用图示方法。

从根本上说,图形是表格的直观化。对于可以用较短的文字清楚表达的数据,就不要以图形的方式来表达;也不要因为追求美术效果而将图形做的过于花哨(如增加不必要的立体或阴影效果等)。

2.画龙点睛的题目。

科技论文的题名是论文的画龙点睛之处,是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反映研究范围和深度的最恰当、最简明的逻辑组合,因此,题目应“以最少数量的单词来充分表述论文的内容”。题目的作用是吸引读者和帮助文献追踪或检索。

题目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语、谓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它是一个“标签”,标明文章内容,因此它一般只是个名词或名词词组,有时是两个以上的名词词组并列。题目切忌一般化,而应尽量使之具有特定的含义,必要时可以加个副题。

3.一目了然的引言。

引言是说明论文写作的背景、理由、主要研究成果及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等,目的是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主题,并让读者对论文中将要阐述的内容有心理准备。有总揽论文全局的重要性,也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之一。因此,在引言中要简洁而清楚地解释: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为什么重要?

在撰写引言时,如果表达冗长、重点不突出,就有可能使读者失去对论文中亮点的印象。因此,引言的撰写中应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尽量准确、清晰地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做到繁简适度。(2)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以帮助审稿人和读者阅读与理解。(3)适当地使用“i”,“we”,“our”,以明确地指示作者本人的工作,如:最好使用“weconductedthisstudytodeterminewhether……”,而不使用“thisstudywasconductedtodeterminewhether……”。(4)叙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强调自己研究的创新时,应慎重且留有余地。可以采用类似如下的表达:totheauthor′sknowledge……;thereislittleinformationavailableinliteratureabout……

4.切忌繁琐的讨论。

这是论文中最难写的部分,不但内容难写,英语表达也难。这部分写作上最大的毛病是讲了一大堆废话,而没有讲清实质性问题,即研究结果的意义何在,这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作者自己对其研究结果的意义也未弄清楚,二是作者的逻辑性不强。在科学史上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其意义并不是当时马上就能弄清楚的。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并说明读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是否提出了新的问题或观点等。因此撰写讨论时要避免含蓄,尽量做到直接、明确。在撰写讨论时应注意几个方面:其一,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简洁、清楚。为有效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可适当简要地回顾研究目的并概括主要结果,但不能简单地罗列结果,因为这种结果的概括是为讨论服务的。如:

theslowresponseofthelead-exposedneuronsrelativetocontrolssuggeststhat……(由主要结果引导出相关讨论)其二,观点或结论的表述要明确、清晰。尽可能清晰地指出作者的观点或结论,并解释其支持还是反对已有的认识。此外,要大胆地讨论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可能的实际应用,清晰地告诉读者该项研究的新颖性和重要之处。结束讨论时,避免使用诸如“Futurestudiesareneeded”之类苍白无力的句子。

其三,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的表达要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避免使用“forthefirsttime”等类似的优先权声明。在讨论中应选择适当地词汇来区分推测与事实。例如,可选用“prove”,“demonstrate”等表示作者坚信观点的真实性;选用“imply”,“suggest”等表示推测;或者选用情态动词“can”,“will”,“should”,“probably”,“may”,“could”,“possibly”等来表示论点的确定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