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十篇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22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01-02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经济为基础,以现代科学为内容,以大生产为服务对象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是现代社会大生产、大科学、大经济的产物,反过来又推动着大生产、大科学、大经济的发展。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已提升为社会和经济的基础的基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知识已经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知识创新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曾多次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但是,我国的中小学校教育一直以来仍注重应试教育,虽然表面上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仍以高考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这样,他们即使上了大学,大部分学生以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的内容为主,教什么记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形成了一种惯性和惰性。他们上了大学,只专注课堂老师的讲课,不提出任何问题,更不用说发表与老师不同的见解了。这样,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的学生与国外的学生相比,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这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首先,我们知道人力资源是一切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代表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教育作为人才生产和再生产重要阵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大产业。但随着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的前景来看,必将是一个人才的竞争,更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的社会。这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所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教育面对的挑战,而且必须接受的一个挑战。学校教育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是通过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和急需的人才规格,适时地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与时俱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标准。目标的设计上,我们的学校,尤其是大学,针对培养目标要提出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要求,这应该成为学校教育一切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指挥棒。

其次,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当前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教育应该培养可以运用所学知识于自主创业的人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并提供给他们施展创业能力的机会。

第三,尊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知道兴趣和个性是我们的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进行创新性工作的前提,也是决定在今后的创新道路上能否持之以恒,能否面对困难,承担失败的压力,以及在事业上能否获得成功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我们的老师要有意识地发现有潜质的、并对科学研究具有强烈兴趣的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培养,比如允许他们参加科学实验,加入一个科研小组,发表一些科学小论文,还可以为老师做一些辅的研究工作。

三、学校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首先,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育实现的。所以,学校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在教学中老师不能束缚学生的思想,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我们的课堂上,理论头头是道,实际上教条死板。教材的编写一味追求体系的完整,对生活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不重视。回答问题方面恪守固定范式、遵循标准答案等。这种方法只能束缚学生的思想,束缚手脚,使学生畏首畏尾。比如,有人研究为什么我们的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得出的结论是因为作文的限制太多,过分强调范式,束缚了学生活跃的思想,不能自由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其次,要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所要求的人才目标。尤其是学校的管理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带动全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理念。表现在课堂上,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思维,更重要的是允许并鼓励他们具有批判性地、带有个性的学习习惯,表现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潜意识里使他们养成创造性的习惯意识。如允许学生们与作者有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对有些问题的答案,不应该只有绝对的一致的、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等。

第三,要成为一所期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学校,要在学校和课堂努力营造“民主”的精神氛围。首先,师生关系要民主,要求教师要改变在学生面前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另外,重要的是应该具有一种能够容忍、并鼓励学生进行学术质疑和批判的包容的人文环境。只有不同学术思想的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断交锋,学生才能从学校及教师中获得学术应有的精神。此外,要营造培育学生竞争意识的文化氛围。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学校之间的竞争,能激发学生及学校的生机、活力和动力,同时也会有力地促进学生不甘示弱、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系统集成;创新研究;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9-0054-02

高技术产业是集合高新技术为一体的先导性产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传统工业的转型,使国家综合实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都得到显著的提高。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依托于系统集成的创新以及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为此,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需要注重系统集成创新的研究,注重发展先进的关键技术,转变思想意识,从而实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1系统集成创新的概念以及内容

1.1系统集成创新的概念

系统集成创新是指通过新技术、新知识的集成,来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内容、工艺等等,以满足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相关需求,保证生产生活活动的效率。系统集成创新是一项系统性的创新活动,具有风险较低、创新成本能够得到控制,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点[1]。系统集成创新在高技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系统关键技术的革新,使社会生产能够具备更高的效率,推动社会的进行和发展。

1.2系统集成创新的相关形式

系统集成创新具备着创新成本较低,高经济价值等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的革新,实现关键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系统集成创新有着较多的创新形式,一般分为以下六种:一是以单元为单位的集成技术,例如计算机集成技术以及照明集成技术,主要表现为单一单元的系统集成创新。二是以加工以及设计为对象的系统集成创新,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流水线的自动化加工集成设计等等[2]。三是单元与系统两者相结合的集成,例如计算机的虚拟存储以及计算机的缓存集成技术等等。四是以管理以及技术为对象的集成创新,这种系统集成创新能够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例如精益生产模式(Lp)。五是生产以及供给集成创新模式,例如现今企业广泛采用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六是工作与组织结构的系统集成创新。

2系统集成创新的相关技术优势

2.1科技性

系统集成创新应用了计算机的先进网络技术,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结构形式来实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集成,以便于使系统能够统一协调地处理相关信息,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使用。系统集成创新具有科技性,是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创新方式,有着较高的科技含量,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革新,具备着较高的科技性。

2.2发展性

系统集成创新能够使高技术产业实现技术的革新,使产业结构得到战略性调整,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系统集成创新具备着发展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社会的进步,促进相关产业能够得到改进和优化,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基础产业的进步,促进新兴产业的更新和交替。

3系统集成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我国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较为激烈的国际竞争影响,加之在我国受到资源储备的制约,所以我国工业如果想要得到进步和发展,具备较高的竞争力,需要突破国外的竞争,实现对工业资源的优化利用,走上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的工业创新,需要注重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两方面,通过制度的创新为工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技术的创新,为我国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在推动力[3]。我国工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在技术创新上引进先进技术,注重自主研发,国家予以相应的技术倾斜政策,从而实现产业技术的革新与发展,摆脱对国外产业技术的依赖,从而走上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道路,使我国的工业发展能够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提高工业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生产出具备高技术性的工业产品。在我国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做到有挑选地进行技术的引进,避免引进低水平创新技术,采用一系列有效的配套方式实现对高技术的吸收和掌握,从而实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二次创新式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需要注重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但是也需要注重自身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相关体制的发展,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技术的更新和进步。为了使高新科技技术能够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需要充分注重制度以及技术作用的发挥,方便高技术产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吸收,增强产业发展的动力。系统集成创新需要注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吸收制度创新的有效作用,从而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我国的高技术产业能够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上处于较高的水平。

4系统集成创新中的知识集成

4.1知识集成的概念分析

系统集成创新需要实现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从而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在高技术产业的系统集成创新中,知识集成创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生产新知识并使新知识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是知识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4]。在系统集成创新中的知识集成创新中,知识能够被分为显性知识以及隐形知识,或者组织知识以及个人知识,这中不同分类的知识形式在系统集成创新中产生出新知识。知识集成是单个的知识单元,将知识单元进行有机的链接,使之能够形成具体的网络,并使wangluo知识能够得到社会连接,则知识集成得以建立。知识网络集成有着具体的特点,比如择优连接性以及动态性等等。知识网络集成的动态性是指知识网络集成内知识处于不断的生产与发展过程中,而只是网络集成的择优连接性则是指知识网络集成在连接过程中会处于越连接越容易连接的状态。

4.2组织知识的转化与创新

在企业的组织性知识中,可以分为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有着不同的含义,意会性知识主要是指通过观察、直觉以及具备的经验所获得的意会性知识。区别于意会性知识,言传性知识的获取较为简单,可以从市场中就可以获得,获取成本较低。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只依靠言传性知识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容易导致市场中的其他企业也进行言传性知识的获取,从而导致原先持有言传性知识的企业不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而意会性知识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意会性知识在市场上无法进行购买,因此,企业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往往会更加注重企业的意会性知识。企业的组织知识生产,主要由组织知识以及个人知识的相互转化以及意会性知识与言传性知识转化构成[5]。企业的组织知识转化可以用螺旋模型进行表达,首先个体之间进行意会性知识的转化,其次在进行意会性知识转化的基础上生产出言传性知识,再次,言传性知识在个体之间形成相互的转化。最后,新的意会性知识会在原有的言传性知识的基础上得到生产。企业的组织知识,会在以上的螺旋模型内得到生产和转化,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相互转化,促进个体知识以及组织知识的共同丰富,实现组织知识以及个体知识的不断深化。

4.3知识系统的复杂特征

在知识系统中,意会性知识与言传性知识都共同存在,两种知识可以进行互相的转化,从而实现知识的集成创新。知识系统是一个复杂程度较高的系统,有着较为复杂的运行态势。在知识系统内的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可以在螺旋模型内得到不断的转化以及生产,促进知识集成创新的进行,保证知识的更新与生产。在组织知识的应用方面,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存在着有机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有着较为复杂的连接关系。当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进行应用时,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较难进行相互的补充。但是,如果将意会性知识与言传性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新知识的生产,使新知识能够被生产并使之得到应用,实现知识的集成创新。知识集成创新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言传性知识以及意会性知识的作用,使意会性知识以及言传性知识实现有机的融合,从而便于新知识的产生,使新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后实现知识的集成创新[6]。知识的集成创新使言传性知识以及意会性知识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使新知识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得到生产,也使系统集成创新能够得以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和保证系统集成创新作用的发挥。

5结束语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的先导性产业以及战略性产业,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保证高技术产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注重系统的集成创新,通过制度创新以及技术创新两方面推动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强机制创新,加大系统集成创新力度,是推动我国传统工业更迭,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英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高端化协同发展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66-72.

[2]翁正荣,.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系统集成革新[J].工业设计,2015(8):120-121.

[3]杜红亮,任昱仰.战略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律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64-67.

[4]陈凯华,余江,高霞.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与发展的规模增长关联诊断――兼论产业创新系统规模因子的构建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12):38-52.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3

一、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我们还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至于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分,怎样运用原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什么是新知识,新知识学来有什么用等等具体问题,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这些问题,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

二、处理好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

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在知识的“量”与“质”的关系方面,我们认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量”和“质”都有关系,严格地说,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质”成正比例关系,并且在知识的“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与知识的“量”也成正比例关系。

反过来可以这样理解,没有“质”的知识不论其“量”的多少,都很难产生较强的创新意识。因为新的观点和新的解法都不可能从现有的知识仓库中找到现成的答案,而且靠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积累起来的知识还会产生惰性作用,阻碍创新意识的迸发。由此可见,知识的“质”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是知识的“质”呢?“知识的质通常指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就数学而言,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是指按照逻辑关系建立起来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这样的结构要求把每一部分知识放入知识系统中去学习和理解,从而强化对知识的相互联系的认识,形成整体认知结构,这样的整体认知结构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挥。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求学生掌握的是程序性知识而不是事实性知识,“事实性知识往往就事论事;而程序性知识则只要求明确的条件和线索,因此相对来说,其适用性较广,迁移性较强,较有利于创造。”

从以上的认识出发,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注意对知识的“量”进行积累以外,还特别重视对“质”的要求。教学中我们利用学习准备给学生提供明确的条件和线索,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掌握程序性的知识;我们还通过以单元知识为教学单元组织教学的方式,强化对知识相互联系的理解。

我们还重视按系统整理知识,通过知识的系统整理强化知识的相互联系,例如,把除法、分数和比放入一个知识系统中加以整理,帮助学生掌握好这几部分知识的相互联系,学生就能依据这些联系顺藤摸瓜、举一反三,从中迸发出一些新颖、独特的解法来。

三、处理好“接受”与“质疑”的关系

书本上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大多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认真“接受”和继承这些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不认真“接受”和继承老一辈的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人类社会不仅不能发展,而且不可能存在下去。学习的定义就是“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这里的“经验”就包括了继承前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从这个意义上看,可以知道“接受”和继承前人经验在学习中占有多么重要的比重。

但是“接受”不等于是盲目机械的知识灌输和技能模仿,学生也不是个单纯的知识容器,总得对前人总结出的知识和技能有所思考和改进。因为人类社会总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否则人类就不可能进步,因此既要学习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惟书、惟师、惟上”,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摆脱传统思维方式的羁绊,在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超越现实,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缺点是一种科学品质,因此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突破口,它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因为有“疑”才有“思”,有“思”才启“新”,任何新的东西都源于对旧事物的不满,都孕育于对原有事物不足的质疑,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是非常重要的。

要使学生大胆质疑,就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有机会也有胆量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处理好习惯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想象与思维,是学生迸发创新意识的两大认识支柱。这里所说的思维,主要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相对于以固定、惰性的思路为特征的习惯性思维而提出来的”,是指“在强烈的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的激发下,充分利用人脑意识和下意识活动能力,借助于各种具体的思维方式(包括直觉和灵感),以渐进性或突发性的形式,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观念、新知识、新方法、新产品等创造性成果。”由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同属于思维的一个分支,因此它们都具有思维的一般特征,都是运用观念、表象、符号、词、命题、知觉、信念或意向进行的内隐的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但不同的是,习惯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固定性,教学中常用这种思维训练学生模仿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造性思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其中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特征。

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量使用的都是习惯性思维,强调固定的思路、运用较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这些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往往是对一部分典型题目的分析思路或解题方法的高度概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这些高度概括的知识规律或具体解题方法,学生应该掌握也必须掌握好,因为掌握好这些规律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有帮助的。但是,如果长期单一地运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会养成对思维模式的依赖,形成思维的惰性。所以,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以后,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不是悬挂在半空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同样借助于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抽象、推理、类比……但它不是单独使用某种思维方法,而是综合运用,更强调思维的灵活性;某些创造性思维方式如直觉、灵感等,更是属于那种非规则性、非程式化的思维。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横向思维、纵向思维、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和显意识思维等等。

由于创造性思维和习惯性思维都要借助于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所以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的培养,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又要重视用创新意识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既要重视思维的逻辑性,又要重视思维的灵活性,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落到实处。

五、处理好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监控的关系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或他人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它包括认知主体方面的知识、有关认知材料和认知任务以及有关认知策略方面的知识;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对其进行调节,以迅速达到预定的目标,它主要有计划、实行控制、检查结果、采取补救措施等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元认知知识是元认知监控的基础;而元认知监控集中表现在如何有效地协调元认知知识,使之相互作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学生大量进发的创新意识表明,创新意识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采纳和使用了某些思维方式所致,而采纳和使用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学生元认知监控的结果。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正确处理好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的关系。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创新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据此,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2.创新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

发展知识经济,推动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这一时代任务必然落在创新教育的肩上。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共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竞争的新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思想,解决好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实施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创新教育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素质,是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然促使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出现。素质教育选择创新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既符合时代要求,也适合国情需要。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珠联璧合,将开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知识与能力是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掌握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又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当前,高校“重知识、轻能力”现象较为普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陈旧知识及时必要的更新,主要采取“灌输式”而非“交流式”授课方法。这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巩固知识,极易导致课业负担过重,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容易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2)重文凭、轻素质。文凭是用以区分受教育程度或学历层次高低的凭证,文凭并不等于素质。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文凭与素质两者是一种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表象是形式,本质强调的是内容。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言,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重文凭、轻素质”的思想存在,许多用人单位经常以文凭高低来划分人才档次,进行人才的选拔、聘用及劳资分配。许多学生也误认为:只要获得了文凭,就等于获得了“绿色通行证”,其能力就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结果导致更多“高文凭,低水平”现象发生,有悖于高等教育宗旨。(3)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抽象理论的分析、讲解,许多课程根本不安排或尽可能少安排课程实习或实验,效果并不佳,学生常常是“似是而非,蒙混过关”。大量课程没有实践考核环节,一般只是采用卷面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这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表现。(4)重继承、轻创新。当前,因受传统的“束缚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偏重于知识的原始积累,把继承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把知识继承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把知识的“拥有量”而非知识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教育,对“开放式”、“问题式”、“探究式”等有助于知识创新的教学方式未能广泛地加以运用,以致“高分低能,因循守旧”的庸才屡见不鲜。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1)创新认知能力较弱是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当代大学生,因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容易忽视自身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善于对科学知识进行局部或全面的整理归纳,不能形成网状知识脉络体系,学习知识往往靠死记硬背,理解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运用知识往往生搬硬套,因而大大增加了知识的遗忘率。(2)创新思维能力欠缺是大学生群体的显著特征。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经常性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平时没有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善于进行单向单一性、顺向纵向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这样即使头脑中有创新思维“火花”闪现,也会稍纵即逝,不利于在创新实践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3)创新实践能力缺乏是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征。长期以来,由于认知任务的繁重性和实践机会的有限性,加上习惯于对老师讲授的实习、实验方法按部就班地模仿,对公理、公式的运用照搬照套,造成大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总是往往缺乏预见性,常表现出对外界的依赖性和不自觉性,对实践结论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确定性。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普遍存在,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品质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4)创新批判能力匮乏是大学生群体的根本特征。在我国盲目崇拜“学术权威”思想影响下,广大学生在创新认知、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不善于对权威或老师提出“挑战性”的批判或建议,生怕遭受指责或失败;也有学生误认为那是一种对前人、对知识的叛逆行为,是不道德的,会遭到新的批判,他们不敢质疑,更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亟须培养和提高。

三、创新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1.创新教育目标设计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综合确定的产品质量规格与要求。明确的创新教育目标,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育的目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总目标导向原则(即设计目标体系时必须以总目标为导向,并完整而全面地体现创新教育总体目标的规定与要求)、教育领域定位原则(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领域中,创新教育具有不同的任务和特征,因此必须结合本领域的特点来确定目标体系的结构方式)、受教育者适应原则(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个性化教育)。

转贴于

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从而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目标体系,简称创新教育KaQ目标体系。

2.创新教育内容设计

(1)创造性思维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是相对再现性思维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开放、求异、非显而易见等基本特征,是创造性求解问题的心理和智能基础。我们应注重被传统教育忽视了的非逻辑思维教育,强化学生的想象、联想、灵感、直觉等思维水平,教会学生发散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求异技巧。(2)科学—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纳入自己的教育内容体系之中,一方面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人文教育内容的必要性。(3)科技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等实践活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创新教育,理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纳入教育内容体系之中。(4)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延伸,是侧重创业精神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创业精神的形成和发扬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是人们开创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

3.创新教育课程设计

创新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创新教育课程有四种基本形态: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认识客体方面的课程,其重点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转移上,是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构建所谓学科渗透类创新教育课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科课程有三个层次的作法:①开设专门的创造教育学科课程。如开设《创造学原理》必修课,开设《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案例分析》、《创造工程》、《创造性设计》、《创造工程学》、《新产品开发学》、《创造型人才思想品德修养》、《工程创造心理学》等选修课。②以某门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造教育的内容,将创造教育内容与该学科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如开设《管理创造学》就是以管理这门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通过研究管理这门学科中的创造规律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素质。③在各门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相互渗透创造教育的内容。

活动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在原有活动课程中,将创新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融入进去。如在班、队、团活动中结合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在各科竞赛活动中结合创新个性品质养成的教育,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中结合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不仅为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十分宽松的时空背景,因而它主要可以与创新能力、创新心理品质、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应。

环境课程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制度化的或非制度化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发展,因而它主要可与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的形成相对应。在校园文化层面上,树立起创新的校风、教风、学风;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创新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板报、宣传栏、和一切可利用的载体上形成创新教育的人文环境等等。

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其影响和作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创新基本素质,因而可以与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相对应。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创新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对传统教育课程观的突破,使创新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2-0117-02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创新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据此,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2.创新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

发展知识经济,推动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这一时代任务必然落在创新教育的肩上。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共识。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竞争的新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思想,解决好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实施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创新教育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素质,是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然促使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出现。素质教育选择创新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既符合时代要求,也适合国情需要。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珠联璧合,将开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知识与能力是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掌握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又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新知识。当前,高校“重知识、轻能力”现象较为普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陈旧知识及时必要的更新,主要采取“灌输式”而非“交流式”授课方法。这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巩固知识,极易导致课业负担过重,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容易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2)重文凭、轻素质。文凭是用以区分受教育程度或学历层次高低的凭证,文凭并不等于素质。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文凭与素质两者是一种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表象是形式,本质强调的是内容。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言,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重文凭、轻素质”的思想存在,许多用人单位经常以文凭高低来划分人才档次,进行人才的选拔、聘用及劳资分配。许多学生也误认为:只要获得了文凭,就等于获得了“绿色通行证”,其能力就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结果导致更多“高文凭,低水平”现象发生,有悖于高等教育宗旨。(3)重理论、轻实践。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抽象理论的分析、讲解,许多课程根本不安排或尽可能少安排课程实习或实验,效果并不佳,学生常常是“似是而非,蒙混过关”。大量课程没有实践考核环节,一般只是采用卷面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这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表现。(4)重继承、轻创新。当前,因受传统的“束缚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偏重于知识的原始积累,把继承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把知识继承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把知识的“拥有量”而非知识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教育,对“开放式”、“问题式”、“探究式”等有助于知识创新的教学方式未能广泛地加以运用,以致“高分低能,因循守旧”的庸才屡见不鲜。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1)创新认知能力较弱是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当代大学生,因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容易忽视自身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善于对科学知识进行局部或全面的整理归纳,不能形成网状知识脉络体系,学习知识往往靠死记硬背,理解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运用知识往往生搬硬套,因而大大增加了知识的遗忘率。(2)创新思维能力欠缺是大学生群体的显著特征。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经常性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平时没有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善于进行单向单一性、顺向纵向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这样即使头脑中有创新思维“火花”闪现,也会稍纵即逝,不利于在创新实践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3)创新实践能力缺乏是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征。长期以来,由于认知任务的繁重性和实践机会的有限性,加上习惯于对老师讲授的实习、实验方法按部就班地模仿,对公理、公式的运用照搬照套,造成大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总是往往缺乏预见性,常表现出对外界的依赖性和不自觉性,对实践结论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确定性。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普遍存在,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品质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4)创新批判能力匮乏是大学生群体的根本特征。在我国盲目崇拜“学术权威”思想影响下,广大学生在创新认知、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不善于对权威或老师提出“挑战性”的批判或建议,生怕遭受指责或失败;也有学生误认为那是一种对前人、对知识的叛逆行为,是不道德的,会遭到新的批判,他们不敢质疑,更不敢有自己的想法。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亟须培养和提高。

三、创新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1.创新教育目标设计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综合确定的产品质量规格与要求。明确的创新教育目标,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教育的目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总目标导向原则(即设计目标体系时必须以总目标为导向,并完整而全面地体现创新教育总体目标的规定与要求)、教育领域定位原则(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领域中,创新教育具有不同的任务和特征,因此必须结合本领域的特点来确定目标体系的结构方式)、受教育者适应原则(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个性化教育)。

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从而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目标体系,简称创新教育KaQ目标体系。

2.创新教育内容设计

(1)创造性思维教育。创造性思维教育是相对再现性思维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开放、求异、非显而易见等基本特征,是创造性求解问题的心理和智能基础。我们应注重被传统教育忽视了的非逻辑思维教育,强化学生的想象、联想、灵感、直觉等思维水平,教会学生发散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求异技巧。(2)科学―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纳入自己的教育内容体系之中,一方面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人文教育内容的必要性。(3)科技创新教育。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等实践活动。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创新教育,理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纳入教育内容体系之中。(4)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延伸,是侧重创业精神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创业精神的形成和发扬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是人们开创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

3.创新教育课程设计

创新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创新教育课程有四种基本形态: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认识客体方面的课程,其重点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转移上,是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构建所谓学科渗透类创新教育课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科课程有三个层次的作法:①开设专门的创造教育学科课程。如开设《创造学原理》必修课,开设《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案例分析》、《创造工程》、《创造性设计》、《创造工程学》、《新产品开发学》、《创造型人才思想品德修养》、《工程创造心理学》等选修课。②以某门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造教育的内容,将创造教育内容与该学科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如开设《管理创造学》就是以管理这门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通过研究管理这门学科中的创造规律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素质。③在各门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相互渗透创造教育的内容。

活动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在原有活动课程中,将创新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融入进去。如在班、队、团活动中结合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在各科竞赛活动中结合创新个性品质养成的教育,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中结合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不仅为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十分宽松的时空背景,因而它主要可以与创新能力、创新心理品质、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应。

环境课程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制度化的或非制度化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发展,因而它主要可与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的形成相对应。在校园文化层面上,树立起创新的校风、教风、学风;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创新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板报、宣传栏、和一切可利用的载体上形成创新教育的人文环境等等。

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其影响和作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创新基本素质,因而可以与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相对应。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创新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对传统教育课程观的突破,使创新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国际化动因;创新系统

一、KiBS国际化动因现有理论研究及评价

由于服务的不可储存性、异质性及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与制造业明显不同,服务业进入国际市场不能采取线性的方式逐步推进,而需要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方式进行。早期关于服务业国际化动因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上。如Dunning(1989)将基于制造业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应用于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认为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也需要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及区位优势,并且只有同时拥有上述三大优势时,才能进行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5-39)之后,很多学者从更多角度对国际化动因进行了分析。Lovelock和Yip(1996)从市场驱动、竞争驱动、技术驱动、成本驱动、政府驱动五个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国际化的动因。(64-86)李慧中(2004)认为,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论”对服务业的适用性是不突出的,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差异条件下追逐规模报酬的产业内贸易导致的结果。郑吉昌(2004)则将服务业国际化动因概括为生产性和消费的拉动、供给的推动(专长、劳动力)、服务业的竞争、进入壁垒降低(标准成本化、全球范围优势)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赢得信赖以及全球学习。魏江等(2004)认为,KiBS国际化是需求拉动及供给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需求方面是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化及竞争的需要,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它更擅长的企业,实现价值链的分工,使KiBS企业有了进一步生存的空间;供给方面是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及范围经济而主动向国外扩张。

以上学者尽管从不同角度对服务业及KiBS国际化动因做出了解释,也注意到服务业与KiBS、与制造业的差别,但是,这些学者更多地是从产业角度来进行分析,注重的是服务的特征。KiBS不仅仅在于具有服务性的特征,还具有创新性特征,这也是KiBS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现有的研究忽视了KiBS具有创新功能的特征,忽视了KiBS在创新系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KiBS的特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另外一个角度——创新系统的视角对KiBS国际化动因进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圆满的解释。

二、KiBS创新特性及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及功能

在知识经济下,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并逐渐取代了土地、资本、劳动力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及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创新过程的关键所在。KiBS具有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在创新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非一般的生产和消费部门。

(一)KiBS创新特征

KiBS创新是指发生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及活动,是KiBS与客户利用各自的知识及技能,为完成一项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任务而做出的一系列合作行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具有显著的高客户相关性,即KiBS与客户之间是一种“共生”关系,创新服务质量的高低依赖于KiBS与客户的交互作用。在创新中,客户与KiBS之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KiBS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在交互中传播现有的知识,同时通过客户反馈也加强了KiBS本身的知识基础,扩大了KiBS的知识存量,并可能引起新的交互作用。Strambach(2001)建立一个模型(见上图),将KiBS知识过程分为明晰知识和缄默知识的获取、知识的重新整合、知识向客户企业的转移与扩散三个阶段,说明了KiBS与客户间的这种知识流动及交互作用。(53-68)

(二)KiBS在创新系统中的角色

KiBS创新具有高客户相关性,这不仅仅促使其本身必须具备高的创新性,以满足客户的需要,也使其有可能将创新性知识传递、扩散给客户,即KiBS不仅仅具有知识生产的功能,也具有知识扩散的功能。具体而言,KiBS在创新过程中主要有三个角色:创新推动者(Facilitator)、创新转移者(Carrier)及创新来源(Source)。

1.创新来源(提供者)。KiBS在进行创新时是创新主角,KiBS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行业提供服务或知识,提供创新概念及思想,并与客户企业紧密联系共同完成创新。Hertog(2000)认为,KiBS作为知识及创新的合作生产者,是一种私人知识库,即所谓的“第二知识库(theSecondKnowledgeinfrastructure)”或“新知识库”①。[9](491-528)如广告商为客户开发并组织实施一个新的广告策略。

2.创新推动者(合作者)。KiBS企业为客户的创新提供支持服务,但创新本身不是来自KiBS,也不是由它从别的企业扩散到客户企业。如管理咨询公司协助客户开发一种新的服务分销渠道或引入一种新的会计制度,在这里,KiBS为客户传递它们需要的知识或服务来支持创新。3.创新转移者(购买者)。KiBS企业将现有的创新从一个企业或者一个行业传播到另外一个行业或客户企业,创新本身不是从KiBS产生的,KiBS只是一种中介。此时,KiBS也扮演着购买者角色,即KiBS从制造业或者其他服务行业购买知识、设备及资本品,但KiBS在购买后还承担一个重任,即将该产品客户化,适应客户的需求。如KiBS企业为客户引进及实施一个先进的、创新性的eRp软件,并将该软件客户化。

可见,KiBS在创新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它的知识生产和知识扩散的功能,是创新系统的节点及桥梁,是创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KiBS在创新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KiBS本身作为一个创新主体,在不断进行内部创新的同时,也为创新系统中的其它主体提供了创新的平台,对创新起到催化作用。

三、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扩展——KiBS国际化的动因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国际化的系统,国家创新绩效取决于该国利用全球创新网络及全球创新资源进行创新的能力,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已成为促进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toivonen,2005)。[10]另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自身创新系统的不完善及创新资源的缺乏,通过国际化获取创新资源,提高本国创新系统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必然选择及必要的途径。国家创新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增强了作为创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KiBS国际化发展的动力及压力,主要体现为实现如下四个效应的需要:(一)国家创新系统边界的国际扩张效应

Coase(1937)认为,企业的扩张与收缩在于交易成本的节约。[11](386-405)创新系统也存在由于交易成本节约而导致的边界扩张与收缩。创新系统边界的扩张表现为创新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创新行为的融合与协调两个方面,前者是单一组织形式下的规模扩张,后者是对创新系统的改造。[12]创新系统革新的动力来源于知识在系统内流动的机制。信息通讯科技的发展及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创新活动之间的互动与依赖日益加深,为了获取更多、质量更高的创新资源,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主体主动向外扩张,实现国际化发展。KiBS国际化一方面是实现本身规模经济的需要,另外一方面降低了知识在创新网络接点传播的交易成本,使报酬递增得以实现,并促进其他创新主体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同时,KiBS作为知识扩散的桥梁及中介,它的国际化有利于改造跨国创新组织结

构,建立灵活的组织创新网络,有效降低创新主体在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规模扩大而带来网络接点之间连结不稳定的风险(规模扩大与风险加大之间存在“两难”问题),实现创新系统质的扩张。(二)知识的放大效应及国际扩散效应

知识系统要么是网络结构,要么是层级结构,而无论哪种结构,KiBS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网络结构中,KiBS加强了不同网络接点之间的知识流动。在层级结构中,KiBS有利于知识沿着层级进行流动,如典型的专业会计服务就属于这类。而创新系统竞争力的差异在于知识创造和扩散通过不同的中介和组织交互作用来进行。[1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各国国内市场日益与国际大市场融为一体,产业全球化以及企业生产、研究活动的国际化,使国际间的知识流动愈加强烈。由于KiBS具有知识生产性和扩散性并重的特征,KiBS在国际化发展中不断吸取国外知识,并通过对知识的整合、加工,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放大知识存量,提高了知识流动的质量,促进知识在创新主体之间的国际流动,在不同类别的知识网络中传递,加强了国家创新系统知识生产子系统及知识扩散子系统功能,通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有效联结来提高学习和创造能力,使国家创新系统立足于国际创新前沿,利用国际创新系统的优势,迅速提高创新能力。

(三)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子系统的国际互动效应

KiBS所具有知识生产及知识扩散功能,使传统的创新系统发生了变化,服务业创新子系统与制造业创新子系统出现融合的现象,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互相表现对方的特征。它们之间存在信息、知识及人才等要素的流动,并通过这些流动使两者产生极强的互动作用,互相为对方的发展提供支持。制造业生产的国际化产生了对金融、会计和法律等服务的需求,为了满足国内制造业国际化的需要,KiBS企业跟随进入东道国提供服务。随着服务水平的提高及在国外提供服务经验的不断丰富,KiBS企业有能力主动在国外寻找发展的机会,实现从跟随战略到主动寻求新市场的国际化战略转变。跨国制造业规模经济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服务的能力而不是制造产品的能力,[14](45-56)在制造业国际化程度较高情况下,KiBS国际化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四)国家创新网络的国际综合协同效应

创新系统创新效率的提高,不仅取决于各创新主体本身的高效运转,更取决于各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和合作形成的网络协同。在强调知识流动的创新系统架构中,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愈趋复杂。创新主体之间存在正、负向反馈及增强、抑制作用,有着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要提高创新系统效率,不仅要提高内部效率,即各子系统(如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内部管理过程的效率;更要提高外部效率,即各子系统之间(包括区域创新系统、国家创新系统与国际创新系统的联系)合作与交流的效率。KiBS作为连接国际、国内及区域三个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的重要桥梁,只有与国际接轨,保证知识在各个层次的创新系统、各个创新主体及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流动,产生互动和作用,形成创新网络的国际协同,使国家创新系统在国际环境下有效地运行,降低创新风险,减少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集成;集成创新;竞争力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是企业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并不完全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原始性创新,集成企业内外部知识资源已成为业界关注的作法。因而,知识集成成为集成创新的核心,知识集成成为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知识集成理论内涵

1.知识集成的概念。知识集成是指在创新系统的整体性及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下,对分散在企业或企业间、存在于企业员工头脑中的有关知识依靠人的创造性,运用有关知识集成工具进行知识集合、汇聚,进行最优匹配,实现知识的激活创造,产生新知识的一个螺旋上升的往复过程。知识集成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人是知识集成的主体;(2)顾客导向;(3)面向任务性;(4)知识集成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

2.知识集成的模式。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nonaka)等认为,企业的知识创新过程,可以把它看成是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实际上就是知识转化有四种不同的模式。它们是:(1)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之为社会化;(2)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之为外化;(3)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称之为综合;(4)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称之为内化。他认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认识论维度和本体论维度的两个方向上运行,并不断地迁移和运动,彼此交互作用。结果导致知识从隐性流向显性最后又回到隐性,通过创造形成知识螺旋式上升,过程如图1所示。

3.知识集成的过程。知识集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螺旋循环上升的过程(如图2所示)。知识集成的知识源包括外部的知识资源和内部的知识资源,通过企业内部的知识网络把知识源融入企业内部的知识结构体系。知识网络是每个组织与外界组织建立联系,以实现知识在不同组织间共享和整合的网络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组织通过各种知识管理的工具,对各种知识进行识别、传递、利用和评价,实现知识集成。知识集成的结果形成了外部知识、结构化知识、非结构化知识,通过分类编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存储和积累在企业的知识库,并为员工进行内外部知识共享和使用建立了基础,构成了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泉,通过创新这一过程,最终产生了新的知识、技能和产品,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此外,新的知识、技能和产品的形成,又会推动企业对外部知识源的搜寻和挖掘,从而开始新一轮的知识集成。

二、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

1.集成创新的概念。集成创新的概念是在知识化、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竞争的激烈使得创新不只是集中在技术方面,集成创新涉及到战略、组织、知识、技术等维度,但是又区别于单一的战略创新、组织创新、知识和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的结果可以是一个新产品、服务或者流程,甚至可以是概念、方法沦、技术、组织与制度、管理、营销和文化,也可以是以上结果的复合体。同时,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成为第一生产要素、首要资源和创新的根本动力。因此,在集成创新系统中,知识处于基础地位。

综上,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以知识为基础,包括战略、组织、技术等各创新要素的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

2.集成创新的模式。企业集成创新系统是由系统内部创新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依赖而成的有机体[6]。企业集成创新与企业战略、组织、知识等相互影响,而在其中,知识起着核心的作用。本文提出:以知识集成层面为轴心,以战略集成、组织集成和技术集成层面为顶点的四面锥体分析模型(如图3)。

(1)战略集成。战略集成层面就是在共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行战略的整合。实施正确的战略整合,对于实现企业集成创新的目标十分重要。战略整合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开发项目的绩效,并且通过影响整合创新的互动过程间接影响项目的绩效。战略整合的主要内容是实现技术战略和其他战略的耦合。从战略的角度来组织实施技术整合,一方面是企业为了适应技术发展、市场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调配更充足的资源投入技术创新,进一步培养企业的技术能力。

(2)组织集成。伴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全球化的推进,基于分工建立起来的传统组织结构,割裂了知识的完整性,其弊端日益凸显。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下,能实现集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为一体的组织形式成为必然趋势。组织集成将具有不同功能的组织要素(单元组织、子系统组织)集合为一个有机组织体。组织集成使组织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优化资源要素的配置,实现组织的功能性倍增,协调好企业各个部门的关系,推动企业的集成创新。

(3)技术集成。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者是哈佛商学院的iansiti教授。简单地说,技术集成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对多种技术选项(technologyoption)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发展,要求企业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注重技术与其他要素的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就是企业对不同资源、知识、技能等的分工协调能力。技术集成就是企业以市场趋势和自身的技术能力为着眼点,同时,学习引进的成熟技术,实现各分支技术的融合,对产品快速地进行集成开发。

三、知识集成与集成创新的互动关系

1.知识集成是集成创新的源泉和核心。(1)从集成创新的本质来看。“创新本身就是新事物与新方法、旧事物与新方法或是旧方法与新事物之间的集成”。约瑟夫·熊比特(1912)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认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Q=f(L,K,n,e,)的变化(其中Q表示总产量,L,K,n,e,等表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等要素)。他认为创新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并引入生产体系,绝大多数创新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组合。集成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一种方式,它的创新是建立在对原有知识的优化和整合的基础之上的,说明集成创新本质上是知识的一种集成活动。特别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创新的基本要求与途径是在不断深化对各专门知识领域研究的前提下,力求各领域之间的知识进行综合集成。因此,知识集成是集成创新的源泉。

(2)从集成创新的机制来看。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它就无法跃进,无法成功。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获取、共享与利用知识的学习性系统,企业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并且这种长期竞争优势是内生的(杨瑞龙,2002;刘刚,2002)。从集成创新的模式(图3)来看,企业集成创新核心是知识的集成,同时实现知识集成与战略集成、组织集成、技术集成等层面的融合,建立企业的核心专长。知识集成也是战略集成、组织集成和技术集成的基础。知识集成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构筑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企业的知识集成是组织集成的助推器;知识集成是技术集成的原动力。因此,可以认为知识集成在影响企业基础创新的各要素中处于基础地位,直接影响集成创新的绩效。因此,知识集成是集成创新的核心。

转贴于

2.提升集成创新能力是知识集成的动因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和动态,呈现出了非线性和跃迁的特征,使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一项复杂性活动。单个企业越来越不可能单独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必然寻求集成创新。此外,在许多领域系统集成要比单项的技术突破更为重要,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升企业的集成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由于知识集成是集成创新的源泉和核心,要获得和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就必须按照开放式、网络化的技术发展模式,融合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不同企业的知识进行创新。由此可知,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集成创新的动因。

3.知识集成与集成创新的互动关系模型。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知识集成是集成创新的源泉和核心;提升集成创新能力是知识集成的动因,由此可知知识集成和集成创新存在着互动关系(如图4)。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下,企业积极的获取相关的个人知识(隐性或显性)、社会知识(隐性或显性),并将这些知识通过企业的知识网络筛选,使有价值的知识融入企业的存量知识和知识系统,从而增加和丰富组织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上,通过这些知识与企业存量知识的相互作用、转化以及知识集成过程机制的作用,实现知识集成。由知识集成而导致的创新,在战略、组织和技术集成的支持下,实现了集成创新,集成创新的结果(流程、制度、产品等的创新)转化为企业内在和外在的价值,从而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急剧动荡的环境下,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在知识经济下,集成创新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由此推动着企业进行新一轮的知识集成以及对原始知识的搜寻和获取。

四、基于知识集成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管理机制分析

1.导入企业信息技术系统。知识集成需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企业信息化系统是对这一需要的保障。通过引入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使企业各种资源流动以知识、信息的流动为导向,为企业不同活动提供共享知识、信息的平台。在企业信息技术支持下,企业中的各种知识流输入企业知识库并加以整合,形成企业新的知识库,然后利用网络技术开通知识通道,在同一个技术平面上向企业各种活动包括技术创新提供共享知识,以最低的成本获取知识的最大溢出效应,既实现了知识获得的及时性,又实现了知识使用的同步性。企业信息化为知识集成与集成创新提供共生的能源传输渠道,实现知识集成与集成创新的共生。

2.构建学习型的组织。学习与知识有着天然的联系,组织学习的氛围是知识集成的孵化环境。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戴维·a·加文指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能熟练地创造、获取和传递知识的组织,同时也善于修正自身的行为以适应新的知识和见解。组织的学习不同于团队的学习,而是组织的全体成员在组织运行过程中通过实践、互动和创造来进行团体学习。个人学习总是处于某一组织(团队)中,直接受该组织(团队)的影响,而组织(团队)中的互补和协同,又能对个人知识进行重构和整合,形成更高效能的组织(团队)知识和能力,并扩散到组织,从而扩充组织的知识积累,有利于知识集成,进而推动企业的集成创新。

3.建立内在的激励机制。对企业而言,人是知识的载体,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大量隐性知识是企业的一笔财富。企业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内在创造力。有效的内在激励是知识集成的动力。每个组织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知识利己主义者”,他们相信把知识保密起来会使自己成为必不可少的人。为了维护自己在组织中的特殊地位而不愿意把自己拥有的隐性知识与别人交流(比尔·盖茨)。组织对这些成员的知识不能强行剥夺、索取,而要引导他们自觉奉献给组织或与他人交流,而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企业知识的发掘、交流与使用。

4.建设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员工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某些秘密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彼此合作,共享知识,从而创造出新的有用的知识。”(Lotus公司总裁库柏)因此,在进行知识集成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改变传统的注重竞争的企业文化,建立有利于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新型企业文化,需要组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建立信任机制。如信任成为组织成员互相交往的基础,就会加速知识融合的进程,从而强化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其次,建立开放的对话机制。在《新经济新在何处?》一文中,阿兰·维伯指出:在新经济中,交谈是最重要的工作形式。在开放的交谈中,可以使知识拥有者有一个互动的知识框架,并促成知识交流和共享的文化氛围的形成。此外,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过程中,员工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愿景。而企业文化也在学习型组织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得以重塑,形成知识共享的良好氛围。

五、结束语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集成创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集成创新通过对战略、组织、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要素的非线性耦合,达到11>2的整体增值效应。然而在知识已经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的今天,知识集成在集成创新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知识集成和集成创新的互动关系模型看,知识集成是集成创新的来源和核心,而集成创新是知识集成的动因。因此关于基于知识集成提升企业集成创新能力的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三多,周建.新经济时代特征与企业战略范式的转型.南开管理评论,2002,(1):29-32.

2.Demsetz,H.thetheoryoffirmrevisited,inwilliam&winter(eds),thenatureofthefir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1.

3.nonaka,i,Reinmoller,p,toyoama,R.integratedinformationtechnologysystemsforKnowledgecreationinDierkes,m,antal,a,B,Child,J,nonaka.HandbookoforganizationLearning&Knowledge.newyork:oxfordUnversitypress,2001.

4.欧光军,欧阳明德.面产创新的知识集成研究.工业工程,2006,(1):24-27.

5.ikujirononaka.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arvardBusinessReview,1991,(5):11-12.

6.张平,蓝海林,黄鳗丽.基于知识集成的企业技术整合创新研究.管理评论,2004,(7):29-33.

7.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12):23-29.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8

内容摘要:目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国家创新体系的第二知识基,开始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现已成为最活跃的创新群体。本文阐述了服务创新的内涵,分析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简称KiBS),主要是指为知识的生产、储备、使用和扩散服务的行业,是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服务,其核心观念就是为满足客户知识能力的提升要求而将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加以挖掘、提炼、转移与应用,最终为其它产业或个人提供智力支持与智力服务。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所说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一般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它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主动且关键的角色;同时,具有产品无形化、顾客专业化、雇员知识化、高增值性、强时效性、手段高科技等特征,并且现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基础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基础性知识生产和重新配置的双重功能,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前瞻性、领导性和新驱动者的作用。

当前,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前瞻性、领导性和驱动性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美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高达50%,韩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也达到了22.1%,而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只占7%。上述数据表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竞争力,成为现阶段我国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必由之路就是进行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一)服务创新的内涵

与制造业相比,理论界给予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活力超出过去的想象。实际上,在一些领域它们的创新性高于一般的制造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的商业服务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日益有力和关键的作用。各项创新调查表明,服务部门的公司进行创新是出于很多与制造业公司一样的理由,即提高市场份额,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产品或服务范围。

国外学者对于服务创新的内涵的界定集中体现在由欧洲发起的CiS和Ci4S调查中。CiS采取的观点是服务创新是对于企业而言全新的或改进的技术上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和传递创新;而Si4S调查采取了较为宽泛的定义,将服务创新描述为企业为促进产品、生产方法、内部组织和外部关系方面进行显著的变革而进行的决策实施和行动。

我国学者认为,服务创新指的是服务型组织为获得更大的商业或社会利益,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或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包,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以达到差异化的目的,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服务创新的特性来源于服务本身具有的特性,如创新的无形性、创新的顾客导向性、创新形式多样性、创新过程中与顾客的交互性等。此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还表现出突出的个性特征,即高知识密集度、高互动性及高技术度。

服务创新的类型很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之加以分类,根据服务创新的动态特征属性,将服务创新分为六种类型,即突破式创新、渐进式创新、累加式创新、专门化创新、重组创新、形式化创新;根据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客户接触的流程顺序,将服务创新分为前端服务创新、服务过程创新、后端服务创新。

(二)服务创新的影响因素

技术因素。Keegan和turner(2001)认为,推动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和外部技术组织的良好交流。而Kuusisto和meyer(2003)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信息技术是服务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信息技术已经大量地在服务业中的商贸流通、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教育医疗、旅游休闲、广播电视等行业运用,通过信息技术对原来的销售渠道、销售模式、物流配送、银行结算等方面进行了信息化处理,改进了服务模式,增加了服务方式,有效地提高了行业生产率。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扩大服务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服务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对服务规模的限制,有利于服务业的扩张和连锁化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将不断开发新的服务产品,并对传统服务业进行改造提升,形成新的服务行业。

需求因素。VonHippel指出了顾客在客户主导创新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通过用户感知对产品的需求形成解决方案,建立原型的创新范式被称为用户创新。服务企业的出现和发展都受到客户需求的影响,现代服务企业提供的是高度定制化的服务,企业本身可能对客户所处的内外部情况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熟悉,但服务企业可以从客户那里了解到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于是,客户需求和提供的原始信息以及在交互过程中不断融入的新知识、新经验和新信息则成为了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创新源泉。

竞争因素。Sruvastava和mansell认为成本或价格竞争是影响服务企业创新模式的另一种重要驱动力。研究发现,反常规的变化增强了竞争,使得新型服务被开发出来并提供给顾客,而行业结构的刚性、竞争的缺乏、生产能力的过剩则导致服务创新驱动力不足,形成服务创新障碍。国际经验也表明,导致经合组织国家服务部门强势增长最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几十年竞争的加剧和跨国贸易的增加。另外,竞争加剧也促进了那些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特别富于创新的公司的进入和成长。

政策因素。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对于制度有着更强的依赖性。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化与服务业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国际经验表明,在服务业扩张中,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它可能直接促进某种创新,也可能导致新规则的产生。例如,严格的环境控制带来了对测试、诊断和控制服务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开发出合乎环境要求的服务产品和服务工艺。

文化因素。企业创新文化主要是指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和推动企业创新的各种制度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家及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制度。从发达国家一些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创新取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成功企业的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其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而创造这些创新成果的创新行为又根源于企业本身独特的创新文化。因此,创新文化是现代企业成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政策建议

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相关实体的联合互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客户合作创新。创新过程中,客户可看做是现代服务企业的非正式员工,事实上客户的知识背景和创新能力对服务项目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需要获得企业实际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大量信息,强市场导向和获取客户知识的能力是新产品或服务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服务企业与客户间的互动能够降低服务企业对客户需求的无知,进而减少方案交付时被客户拒绝的风险,提升客户满意度。在进行服务的合作开发中,服务企业与客户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双方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服务成功开发的前提。在合作的过程中,服务企业要合理的为客户进行角色定位,并引导其参与服务项目的创新。另外,高校及研究所做为国家创新系统的第一知识基,为服务企业的创新提供了知识来源。因此,服务企业应加强与技术供应商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拉动需求并刺激创新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除具有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易逝性、不可储存性等服务产品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高知识密集度、高互动性、高技术度的个性特征。因此,应鼓励社会各界对此服务产品的消费。一方面,可以带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使用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为了增加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需求,可以从三个渠道加以拓展市场。首先加强政府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采购。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面对危机我国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以加大政府投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发展,政府采购成为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考虑加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需求,在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引进这些产品,通过对这些产品的应用,有利于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及作出科学的决策。其次,鼓励企业对知识密集型产品的消费,积极地推动企业的生产环节的外包,政府可以对企业购买相关的知识服务产品给予低息或者无息的贷款。再次,鼓励个人消费群体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需求,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产品的创新发展。

加强对知识型服务业生产要素的供给。在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过程中,往往蕴涵着特殊领域的技术知识,it咨询、工程咨询、管理咨询都聚集了大量的技术知识。而这种知识难显性化,其由员工掌握并在员工之间传递,因此大力培育知识型员工,促进人才流动,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对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较少,没有固定资产抵押,这些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业风险投资机制,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发展前景广阔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优势企业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增资扩股等多种途径募集社会资金。同时,还要加强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所需要的通信网络、共享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开发,这样不仅有利于构建一个促进知识流动和扩散的环境,而且区域经济圈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将大大降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成本。

制度与法规建设。服务创新具有极强的可复制性,只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动力,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制度法规建设,例如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包括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如专利、版权和商标,也包括其它知识产权保护行为。在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还要完善商业秘密的保护机制,同时要对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加大管理力度,进而降低服务创新的司法成本及风险。

结论

当今时代,知识、技术、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作用日益凸显,由此可知,知识密集型服务的作用日渐重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性、前瞻性、驱动性的作用不断增强,从而已经成为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重要领域。此外,随着服务与产品日渐交融在一起趋势的增强,通过向出售的产品中融入服务的方式,企业能够提升产品的价值,从而得到更大的利润。如今,多数创新既包含技术要素,也包含与服务有关的要素。由此也可以看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创新中的作用日渐重要。

综上,随着现代经济和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正日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首先在欧美国家得到飞速发展,同时也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基于此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了日后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魏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范式[m].科学出版社,2007

2.夏杰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杜玉申.构建创新平台,培育现代服务业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8(4)

作者简介: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9

1引言

创业教育主要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能够持续创新成长的生命力,它不仅仅存在于企业之中,对于个人而言,创业精神代表着一种不拘泥于常规,勇于冒险和积极坦荡的行为处事与思考的方式,这种精神和能力正是当代中国发展所需要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为大学生实现创业提供了可行性。主要体现为: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正在从“保增长”向“调结构”转变,这样的发展趋势,将带来职业岗位的结构性调整,与之相关的新岗位会应运面生,这些新岗位的从业主体很大一部分是大学生,而且大学生无疑是最具潜在优势的创业者。另一方面,从当前民间资本存量和投入意向来看,有了更多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愿意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支持。有一项调查发现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5.22%,但全国大学毕业生每年真正创业的人数只占到1.94%,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为1%~5.13%。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20%~30%,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比较低。这和中国创业教育的缺失有一定关系,而创业教育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为此,探索如何在工商管理教学中构建创业教育体系,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对学生创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基本素养、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主动地转化成相应的技能,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平台进行实际应用,让学生形成创业的思想意识和创业的基本能力。从这一角度分析创业教育是以知识为加工对象,在内充分利用大学的人才、信息、文化氛围及实验设备等因素,在外部环境共同作用下,通过获取知识、整合知识、深化知识、验证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以及应用,不断地完成知识创新过程。基于此,本文借鉴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新系统理论,探索性地构建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期望能进一步丰富知识创新理论,并为培养工商管理类创业人才提供参考。

2SeCi模型和“Ba”理论

日本知识管理专家野中郁次郎,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将知识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隐性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野中郁次郎提出,新知识是通过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创造出来的,并以此为基点提出了著名的知识创造SeCi模型,并用“知识螺旋”一词来形象地描述新知识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的动态过程。

知识的创造通常会有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在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内在化(intemalization)四种不同的模式,使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与转换,同时在不断地类似螺旋状反复进行的过程中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如图1所示社会化(群化)阶段,知识实现了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而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通过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外在化阶段,是一个将隐性知识用显性化的概念和语言清晰表达的过程,采用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等一些转化手法,将组织成员的想法或心意利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与图片或影片等形式或以交谈、对话等方式加以清楚的表达出来,使隐性知识变为可重复的显性知识。是一个知识质变过程。这是知识创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组合化阶段,是将群体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的显性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收集并整合显性知识的过程,知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文档、会议或交流等形式在组织成员之问进行交换和再造。内在化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成员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它实质上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个人通过内化过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这四个阶段归纳起来就是:经过个人之间隐性知识的传递,转变为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加工改造为知识体系,再转变为具体的个人的隐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形成了丰富、扩展、增值、创新的循环拓展。SeCi模型存在一个基本的前提,即不管是人的学习成长,还是知识的创新,都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因此,关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SeCi模型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化、内隐化”过程,完成一次螺旋上升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场(Ba)”存在。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过程阶段的“场(Ba)”,分别为“创始场(originatingBa)、对话场(interacting/DialoguingBa)、系统化场(Cyber/SystemizingBa)、练习场(exercisingBa)”它为SeCi模型提供了知识分享、应用与创新的环境平台。虽然SeCi模型最早是应用在管理领域,但SeCi理论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建立SeCi模型中知识有效传播和转化的巴

创业教育过程是一个知识传递和知识转化的双重过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构成知识的不可分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与两类不同知识的掌握,并有效地实现其相互转换密切相关。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和知识转化中具有自己特点,是从知识获取到连接能力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得以有效实现,需要提供知识传播与知识转化的场所,即SeCi模型中相应于知识转化四个过程阶段的“场(Ba)”本文以创业教育中的知识创造为主体,按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将巴区分为校内巴和校外巴。

3.1校内巴

校内巴是指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营造知识传播和转化的校内环境和要素,它主要包括:大学生创业的原动力,知识结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

3.1.1建立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营造宽松的创业教育环境首先,良好宽松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氛围,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业人才的土壤和长效保证。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为大学生营造一种创业氛围,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其次,通过入学教育、专业导论、就业指导和专业讲座等形式向学生强调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才市场前沿的最新信息,把握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树立坚定的专业理念,明确就业的方向。在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创造过程中有一些基本的条件,新的知识总是来源于个人,个人的知识在组织间传播,扩大,并且对整个组织产生价值。从创业者(学生)角度,应该建立“我要学,我要用,我要参与”学习观,将创业教育过程作为完备自我、丰富人生的重要途径。#p#分页标题#e#

3.1.2创业教育中的知识结构体系系统规划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业教育内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科其他课程有机融合。①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创新主体的知识面,夯实个体知识基础。与专业教育相比,通识教育注重更为一般的、基础的、普通的知识教育,它特别强调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所必要的培养和训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通识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在知识方面是综合的、基础的而不是专业的。这种知识获得方式有利于个体知识的全面丰富,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②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将创业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合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整合若干门主干课程,突出重点,重在应用。设置专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此外,还可以设置有集体性质的专题活动课、个体性质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模拟实验和社会实践的创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开创型的个性。提供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平台和环境。

3.1.3采用有助于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接受、转化的教学方法加强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激发创新能力。由于每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个体的隐性知识也各有所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加强沟通、交流,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对激发个体的创造力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沟通理论表明,人际交流互动能使思维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对各种观点和结构的重新组合提供建立新联系的机会。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动得到激发,那么加强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将成为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历程,加强情感交流与理解沟通;关注教学的互动过程。这点也是培养创业人才非常重要的一点。

3.2校外巴

校外巴指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所营造的外部环境和要素,包括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比赛活动,校际、校企合作办学,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提供的政策等。

3.2.1开展推动创业教育顺利发展的科技和创新活动通过推动开展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创业论坛、创业骨干培训班,积极组织和鼓励大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营销策划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邀请创业者进行学术讲座等科技和创业培训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体验。这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显性知识加工改造为知识体系,再转变为具体的个人的隐性知识,即培养创业个性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

3.2.2建立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实行开门办学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创业人才不可缺少的措施。从国外高校来看,“校企一体”、“高档位的专业实验室”和“设备先进的模拟公司”是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根本保障。高校在实施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走校企联合,校际联合的模式推动学校之间的实质性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及课程建设、技能型课程教学实施、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以及生源组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实质性合作。其次,要加强模拟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并增设科研专题实验,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创新的能力。实践过程是一个将显性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过程,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成员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它实质上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个人通过内化过程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3.2.3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校行为,而且还是政府、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行为,它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就目前的经济体制而言,创业环境的创设更多的是政府行为。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鼓励和扶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制定推行创业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为创业提供相应的法制和制度保证,并对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业培训,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辅导、创业基金和信贷金融服务等服务,提高其创业能力。

4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模型

4.1模型建立

根据前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校内巴和校外巴的分析,我们将野中郁次郎等人的SeCi知识创造模型,充分运用知识转化的一般规律,结合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过程,改进并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模型。这个模型有四个部分和两个活动过程组成。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SeCi模型、校内巴、校外巴和创业能力。通过校内巴、校外巴对知识输入,经过SeCi模型转化,最终形成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实现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动态的交互作用、知识的持续、螺旋上升。

4.2模型的功能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模型具有三大功能。一是知识获取功能,通过校内巴和校外巴提供的各环境要素输入于创业教育相关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二是连接能力功能,两类知识通过SeCi模型相互转化,不断螺旋式上升形成大学生创业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三是信息反馈功能,反馈功能可以帮助输入知识的参与者及时了解并解决输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成功或遇阻等信息进行反馈,以利于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信息适当对输入系统进行调整或更新,从而为SeCi模型高效运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创新性教育

现在中学阶段的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和创新性能力的功能。笔者认为历史学科的创新性教育,首先要解决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定位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才是创新性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性教育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呢?

在此将自己在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学中进行创新性教育的实践中形成的关于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定位的认识、思考从创新性教育的内容和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目标的改变两个方面诉诸笔端,祈有益于同行的创新性教育。

一、当前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的特点。

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以下两方面:

1、重历史表象而轻本质。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电视机等各种电子媒体得到了普及,极大地增加了学生了解外界各种事物的渠道。在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前,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途径主要是电影电视中历史题材的各类节目(近年来电视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节目相当多)。但由于学生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限制,使他们无法从中甄别哪些内容属于真实的历史事实,哪些是艺术家们的“再创作”,导致了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知识的应有的严肃性,学习只重历史现象的表象,对历史知识的形象性、直观性、故事性感到有强烈的兴趣,而对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很容易厌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方式的掌握感到十分困难。

2、轻理解、运用重记忆。

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很少意识到历史知识也同样可以通过理解、运用来达到掌握知识,根本不重视对同类历史事件认识方法的归纳,不重视运用已知的方法去认知相似的历史事实,缺乏有效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在“读死书,死读书”的怪圈里死记硬背。初中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历史知识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历史事件名称等基础知识确实需要学生牢固地记住,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应当考虑如何树立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加强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上的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的创新性意识、创新性精神、创新性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培养,拓展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思维空间,掌握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并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最终学会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资料、历史事件,能正确解释历史现象,这才是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二、初中历史学科创新性教育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上的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对知识认知和掌握的思维方法和能力上的创新性教育。

在创新性意识和创新性精神上。教师通过历史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经常有意识地具有独立思考历史问题或历史现象的意识,敢于发表有一定创见的言词并把这种言行经常表现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形成一种习惯;

在创新性思维的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的逆向性思维、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等等,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认识、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具有初步的分析、归纳和综合历史人物、事件的能力,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材料运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点评历史人物和事件,勇于发表不囿于教材的新观点、新看法并能言之有理的能力。三、在创新性教育课堂教学总体目标上,要由在课堂上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向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转变,逐步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