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量化投资方案十篇量化投资方案十篇

量化投资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1:04

量化投资方案篇1

实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竞争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资格预审工作正是为开展招投标工作把好重要的第一关。资格预审程序就是为了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使资格条件不适合承担或者履行合同的投标人退出招标过程。这道程序体现了择优原则,达到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招投标资格预审主要是种定性的考察、筛选做出投标人优劣的判断。如何根据对投标人提供的资格预审文件,从定性研究转化为一种定量的分析,对招标人和投标人都是有好处的。它既可以避免以往对投标人的资格预审不合理,又可以使招投标资格预审更具科学合理性和公正性。如果要用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投标人优劣的情况,就必须设计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评价方法。

基于上述考虑,本文所阐述的量化评价法就是为招标人进行招投标资格预审所设计的,尤其是对于一般性技术要求不高、结构不复杂的建设工程项目,采用量化评价法进行招投标资格预审就比传统的定性评价显得更加科学、简单、快捷。

二、量化评价法

没有量化的资格预审方法是不能称其为标准的。笔者结合我国大多数招标人在工程项目招标的成功经验,提出采用量化评价法确定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价法的招投标资格预审方法适用于技术难度不高、工艺较简单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的资格预审。招标人根据工程自身实际需要,对投标人的各项信息根据预先设量化好的分值,得出投标人资格预审文件分值的排序。

量化评价法的评分项目共四项,总分100分,四项得分相加即为投标人资格预审的总得分,若投标人总分相同,则同时入围参与投标过程的竟标过程。对于各投标单位的参与资格预审的评分细则现以评分表形式列出,如表1所示。

采用量化评价法由招标人预先制定供投标人使用的资格预审文件,并在资格预审书中告知,对投标人某些相关信息进行量化的评分,并最终根据资格预审的得分排名择优合格的投标人。

运用量化评价法科学的引导投标企业健康的发展,对于招标人也可以在经过长期积累后形成自己的投标企业资格预审合格库。对于那些被招标人认可的投标企业和项目经理免于进行重复审查。投标人参与投标过程中,若投标人已进入招标人的资格预审合格库中,则可直接参与投标过程。若投标人有违反或其他不良行为,则招标人可立即将其从资格中直接删除。

此外,运用量化评价法对投标人参与资格预审时的假借资质、人员、资料弄虚作假等行为,招标人可通过下述方式处理:

第一,要求投标人提供参与招标阶段的保函,同时递交资格预审保证金,以便对投标人在招标阶段的不良行为做出经济处罚。而通过递交资格预审保证金,也可以削弱乱借资质的行为,招标人只需对资格预审保证金的汇款方限定为投标人即可。

第二,对于项目负责人所从事企业的认定可通过多方面适当的途径来获得。实际中有些项目负责人同时从事于不同的企业也是事实存在的,因此,招标人可要求投标人提供拟参与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机构人员的社会保险资料,利用我国劳动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必须为企业员工缴纳各类规定社会保险”等条款,为规范“借资”、“挂壳”等投机行为提供有力的辨别方式。

第三,完善对于投标人递交资格预审资料中关于企业或者项目负责人从事过以往工程的业绩材料及相关资质证书的核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做好备案的工作,确保招标人进行项目招标时可以顺利判断投标人对本工程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杜绝一个项目机构同时服务于若干不同招标人。对于证件造假弄虚作假,行政主管部门应建立电子信息iC卡制度,并录入数据库黑名单。

三、量化评价法应用于实际的案例分析

某项目招标公告简要信息如下:

1.招标人单位名称公开招标的XX工程(项目名称)已经由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工程所需资金来源现已落实。现邀请合格的投标人参加本工程的资格预审。

2.工程概况:

(1)工程规模:XXX城市快速路工程,本道路规划为城市a级道路,道路总长约2000米,规划路宽50米,该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桥梁及道路以下综合管线等工程。工程总投资约4000万元。

(2)计划开、竣工时间: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

3.本招标工程不分标段,每位申请人可申请参与该工程的资格预审。

4.申请人应当具备的主要资格条件

(1)申请人资质类别和等级:主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及贰级以上资质。

(2)拟选派项目经理的资质等级:市政公用工程贰级以上资质。

(3)企业业绩:有过同类道路工程施工业绩。

(4)项目经理业绩:有过同类道路工程施工业绩。

配合本工程招标公告的资格预审文件要求投标人提供该企业上一年度财务报表、该企业准备投入本项目管理人员的名单附职称证明,并要求投标人提供本企业获iS09000证书或提供本企业获地市级工商管理局重合同守信誉证书或本企业在银行获得的资信等级证书(以上证书非必须提供)。招标人在资格预审文件中规定了对投标人采用资格预审量化评价法择优选择排名前60%的投标人为合格投标人。投标人的各项信息得分以表1为评分标准。

最终参与本工程有9名投标人参与本工程的资格预审,经汇总将9名投标人情况表如表2所示。

根据资格预审文件预先告知的本工程量化评价的评分标准,得出的9名投标人得分及排名情况如表3所示。

量化投资方案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有关调查显示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施工成本20%左右。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已经成为现代工程建筑投资方的重要工作。

1优化设计方案的意义

1.1避免工程质量事故

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责任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首要原因,占到事故总量的40.1%。某些建筑工程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对功能的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1.2有效控制经常性费用

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在试用阶段,还能够影响其经常性费用,如取暖、照明的能源消耗,维修、清洁以及保养产生的费用等。一般来说,经常性费用和一次性投资是反比例关系,但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尽量使两者产生有效结合,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经常性费用的目的[1]。

2设计方案的优化目的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和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当仅以设计说明难以对设计意图作出表达时,就可用设计见图来加以表示。建筑工程投资要想得到预期的收益,要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如果审核不严,就会在实际施工中出现问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设计方案的优化也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工程投资超标的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建筑工程投资企业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认真审核投标方设计方案,通过对设计方案的优化达到降低工程投资、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

3设计方案优化要点

处于当前的建筑市场发展需求下,无论是建筑设计的目标体制、销售体制、材料选购还是设备要素都必须与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相适应,提高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进而形成最好的系统优化设计结构,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缩减了企业的成本投入。当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要点应体现为:

3.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提高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还要通过国家主管部门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设计监理推广、完善有关法规、强化综合性设计方案优化等多方面工作共同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2]。通过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不能够单纯的强调节约投资,应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注重设计的科学性、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设计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为出发点,达到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效果。

3.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综合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以工程功能需求出发,以技术先进性、工程造价严谨性、财务审核规范性为重点,科学的进行设计方案优化。通过对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的设计,科学的应用现代建筑施工技术,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达到降低施工成本、降低投资的目的。通过工程造价严谨性控制,达到工程造价对施工的指导目的,为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基础。通过财务审核规范性对工程造价、施工资金使用等进行控制,达到工程投资的科学使用,避免职务侵占、偷工减料等情况的发生。同时科学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还需要对施工过程材料进场数量、进场时间、堆放场地与堆放方法的进行设计优化。通过科学的进场数量设计减少材料进场过多造成的场地占用、资金占用以及材料管理费用。通过科学的堆放场地设计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二次运输费用,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科学的堆放方法设计优化能够有效的避免材料堆放不当造成的材料损失。

3.3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质量管理部分的优化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对工程施工质量也有着一定影响,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关于质量的设计与优化,以此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质量设计与优化首先要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构建以法人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家为主导地位的、基础质量管理人员为管理基础的全方位质量管理架构。

4设计方案优化方法

4.1利用建筑设计招标的方式来竞选优秀方案

在网络、报刊等相关传播媒体的作用下,建筑企业可通过设计招标的方式来吸引社会人员参与自身的建筑方案设计,从中筛选最优设计方案。再针对具体方案的可行性来组织专家会审,本着经济、美观和适用的基本原则对于方案的结构功能、节能环保以及空间构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进而筛选出最佳建筑设计方案。

4.2注重限额设计在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体现

在固有的投资限额下进行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不仅是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更能处理好设计方案的肆意变更问题,是减少工程造价的重要途径。在限额设计的控制下,建筑设计预算指标能够在标准化设计方案中得以体现,协调了技术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保证了设计方案的质量。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限额设计是采用分解工程量得到的: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之后,再分配到各分部工程中,通过逐级限额设计,可以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预算指标、工程数量等各方面的控制。在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的方法中,限额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能够统一对其技术与经济进行管理,改进因设计概算超标对工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4.3标准化设计推广

标准化设计又称通用设计、定型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组成。建筑工程建设的配件、构件、零部件、通用的建筑物、公用设施、构筑物,只要条件允许,均应道执行标准化设计。实施标准化设计的优势在于:相比于一般工程,其设计质量要高;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顺利进行;节约建筑材料,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3]。

4.4突出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人为操作因素

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必须是在人为操作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突出人在整体设计方案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无论是施工人员安排的优化、施工项目管理的优化还是组织系统的统筹优化,都必须与实际的操作程序相契合。在突出人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强项的发挥,这是提升工程设计方案的关键。通过在职学习、实践交流等方式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5结束语

总之,现代建筑工程中,优化设计方案非常重要,应树立全面性、全过程的施工管理理念,全方位的进行优化,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建筑使用水准。

参考文献:

[1]杨永波,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J],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11)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量化投资方案篇3

关键词:工程造价;优化设计;工程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成本控制成为企业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是建设单位获得投资效益的关键,科学、合理的配置资金是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一大难题。工程造价涉及到项目建设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等阶段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对设计阶段的优化设计进行探讨。设计阶段对工程的影响非常大,在立项决策后,设计质量就成为影响工程造价的最大因素,采用合理的方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范围内成为优化设计的主要目的。

一、优化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设计阶段投入十分低廉,设计费一般低于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然而正是这1%的投入影响着工程75%以上的投资[1]。由此可见,优化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十分大。优化设计对工程造价影响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其一,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在单项工程建设中,设计方案选择、设计强度计算以、建筑材料选用等都会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影响。如建筑结构形式、应用类型、层高与层数、进深与开间、柱梁的设计强度等都存在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可节约5%-10%投资成本,对于投资庞大的工程项目而言,这个节约比例是十分值得重视的[2]。其二,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比例逐渐增长。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轻则被勒令返工、停工,重则造成巨大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不仅使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还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流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据资料统计,40%的工程质量事故责任在于设计,不少建筑产品缺乏优化设计,设计图质量粗糙。因此,提高工程设计质量控制势在必行。其三,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优化设计还会影响到工程投入使用后的维修、保养、清洁以及能源消耗等问题。因此,努力寻找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

二、促进优化设计,降低投资成本的主要措施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在市场未形成良好的优化设计风气之前,应由政府主管理门提出强制执行措施,迫使相关单位执行设计成果的审查复核程序。为了控制设计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它主要阐述了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施工图与施工现场勘察设计的适应情况等,但缺乏对设计方案经济性及功能合理性方面的审查要求,这会造成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建筑单位的优化设计意识淡薄,不利于优化设计方案计划与实施。因此,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审查管理办法》时,应加大人员配备及审查力度,全面审查工程优化设计成果;利用部门职能便利,总结技术经济指标并拟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规范企业的设计行为,为优化设计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加大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对设计单位实行资质管理和信誉披露制度,规范设计单位行为,减少低次、劣质设计的出现。

2、通过招投标来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招投标是指招标单位拟建工程设计任务后,通过信息网、报刊等各种媒介竞选公告。设计单位在获得相关信息后,主动与招标单位联系,由招标单位对其投标资格进行审查确认后,填报投标文件。招标单位可以择优确定设计单位担任工程设计活动[3]。实行招投标制,有利于设计方案的选择与比对,从而找出最适合工程建设的方案;有利控制工程投资,选择最接近建设单位投资限额以内的投资估算方案;有利于加快设计进度,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设计费用。由此可以看出,招投标制具有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特点,不仅得到影响投资效益的最佳设计方案,还兼顾设计进度与设计质量的众多优点。

3、实行限额设计,完善考核制度

实行限额设计的意思是指在保证工程使用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提前确定投资限额并制定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计划,然后交给中标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和工程预算。同时,在保证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控制设计,严格控制设计中不合理的设计变更,保证估算、概算起到层层控制的作用,使工程竣工结算不突破总投资限额。但是,我国设计单位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更多重视技术上的创新而对缺乏造价管理创新。这样以来,一些设计单位的设计成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大声赞叹,但相应的预算额也是节节攀升。其实,只要提高造价管理意识,借鉴成功案例的设计理念,使用在技术与造价两方面都表现优秀的设计人员,就可以得到美观与经济兼备的设计方案。为此,应引入风险机制,实行奖罚制度,奖励经济、美观的优秀设计方案,处罚出现肥梁、胖柱、深基础、超筋、大截面等造成不必要经济消耗的低次设计。

4、设计质量的外部控制

量化投资方案篇4

1、风险效用理论

在工程http://项目的风险评价中有多种评价模式,这些评价方法所选择的指标多为期望值。但以期望值作为评价指标的主要缺点是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决策者的决策偏好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效用理论作为一种投资项目的一种评价方式,其主要的决策依据和标准是效用最大化原则,并且将决策者的主观决策偏好引入决策中。这一决策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现代效用理论。在这一理论体系中,把某个具有不确定的建议或决策的效用定义为在偶然事件中获得标准价值的概率相等。同时引入平衡点的概念,即期望得到某种预期值和接受偶然事件的态度无差异的某个数值,并把预期值和平衡点之间的差异定义为风险费用。效用值具有无量纲的特点,一般将决策者最满意的方案效用值定义1,最不满意的方案效用值定义0。即以[0,1]区间来描述和量化对各类待决策方案的效用值。

2、风险效率

由于外界环境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因此项目的投资决策会不可避免的面临一定程度风险。为便于研究,一般都把这类风险转化为实际成本的增加来进行量化,即认为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都可以用追加成本的方式来加以克服。在这种思路下,可将项目的投资风险定义为发生超出能接受的预期成本超支的可能性,与之对应的概率即为项目投资的风险水平。

因此在考虑项目投资的风险评价时,就需要从降低预期成本和降低风险水平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显然,在预期投入成本为定值的前提下,应当使得该项目的风险水平最低;反之,在风险水平确定后,可确定最优的投资计划所需的预期成本。在这二者之间就存在一个最优组合的问题,实现风险和投资成本同时得到控制,即体现项目投资的效率。这个效率将其定义为风险效率。

3、项目效用的确定

根据前文对于效用的定义,显然效用可绘制成0-1之间变化的曲线的形式,简称为效用曲线。确定效用曲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提问法和对比提问法。直接提问法是通过让决策者回答和项目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出主观性的量化,由决策者绘制出让自己满意的效用曲线。对比提问法则是通过让决策者对不同方案间的两两比较来确定在何种情况之下这两类方案具有等效性。当存在多个待考虑因素时,则是固定其他因素,只考虑一个可变因素,以提问的方式来确定该可变因素的效用曲线。在实际应用中,直接提问法因主观性太强而回答的结果往往比较模糊,因此采用较少,更多的是利用对比提问法。

4、0-1规划模型

从本质上看,0-1规划属于整数规划的范畴。在实际应用中,0-1规划既可用于单指标的项目投资决策,也可用于多指标的项目投资决策。这一决策模型的基本步骤和必要的假定为:

(1)同时存在个待决策的投资项目,相应的决策向量为。(2)各待决策的投资项目的效益向量为,其中为第个方案的效益。(3)确定各投资项目在资源使用方面的约束条件向量。(4)确定各待决策项目所消耗的资源向量,以矩阵表示。(5)在需要同时进行考虑的个指标中,有个属于越大越优型,其他为越小越优型。(6)令第个待决策项目的第个指标的效益为,并将各个待决策方案指标进行归一化后再带入模型进行计算。(7)设定各参考指标的权重向量。(8)决策模型:

如在上式中加入约束条件,即可实现从多指标决策模型切换到单指标决策模型。

5、风险与效益综合平衡模型

上一节的模型中考虑的因素为经济利益,而在实际操作中还面临着众多不可确知的随机因素,并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在制定投资决策时还需要将风险因素纳入到决策环节中,同时兼顾到投资项目所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与之伴随的风险,力求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先假定以项目的预期投入成本和伴随的风险的度量作为投资决策的控制性因素。依据风险效率曲线,在追加预期投入成本的前提下,投资项目的风险水平会有所降低。这样就可能存在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方案,即预期投入最低,但风险很高方案和预期成本最高但风险水平很低的方案。投资者必然会依据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在这两个方案之间的某种折中投资方案,从而出于一种本能在风险和效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理论上讲,当风险效率

转贴于http://

曲线是可靠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理论求解的方法以精确的方式寻找到一种最优的风险效率组合投资方案。而实际上,由于受到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的限制,只能选择一种最接近最优解的投资方案。因此投资项目未来的净收http://益和风险效用是紧密联系的,投资者在风险和效益之间做出的选择实质上反应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决策者对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若将风险效用作为正向指标,则可把它作为投资项目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控制因素。具体讲,可建立如下数学模型:

(1)设投资者拥有的资金总量为,各待决策的可行投资方案和利润分别为和。(2)以各可行决策方案中成本最低者作为基准成本,其他投资方案超出该基准成本的部分和风险成本之和为,其下限为,总成,可计算各投资项目的回报率。(3)令风险效用函数和各投资项目的预期效用分别为和,在此基础上以投资回报率和风险效率均取得最优作为优化目标,建立如下模型:

6算例

本例中有三个可供决策的投资项目,各项目的控制参数分别如下。1项目a基本成本100万元,风险概率0.2,风险结果50万元,预期总利润138万元。2项目b基本成本105万元,风险概率0.2,风险结果30万元,预期总利润130万元。3项目c基本成本110万元,风险概率0.2,风险结果10万元,预期总利润135万元。效用函数为,此处为投资者为降低成本而投入的费用,表示风险容忍度,此处取为25万元。

依据效用理论并结合决策树法,可得到如图1的决策结果:

由图1可见,项目c的预期效用最大。再利用效用函数可计算项目c成本与风险的平衡点为12.35万元,也优于其他投资方案(项目a的平衡点为20.58万元,项目b的平衡点为14.53万元)。因此应当选择项目c作为投资方案。

再用风险与效益综合平衡模型来求解该问题。可得,,。将以上数据带入模型,可解得如下结果:

量化投资方案篇5

关键词:滗水器cast工程造价占地面积

summary:thistextpassestochoosethecraftcalculationandintegralwholesofusetwokindsofdifferentpatternsfloatingtypebythegravitydrainofdecantertoturnthepondsoiltosetuptheinvestmenttoestimate,reflectstochoosetousetheengineeringinvestmentoffloatingtypebythegravitydrainofdecantertocomparetochoosetousehlbfloatingtypebythegravitydrainofdecanterofengineeringinvestlow8%above,andanalyzedfloatingtypebythegravitydrainofdecanterandcanlowerbasicreasonoftheengineeringinvestment.thisistothegovernment,investthecompany,theenvironmentalprotectioncompanyandlargeengineeringtechnicalpersonnelstosay,isallaveryimportantinformation,transformtheexpansionapplicationofthecrafttothesbrandit,isanimportantcontributiondoubtless.

keyword:floatingdecanter,craftofcast,dirtywaterprocessing,theengineeringbuildstheprice,coveringthearea

1.两种滗水器的工艺计算

在编制10000m3/d的污水处理设计方案时,分别选用hlb型浮动式重力滗水器(以下简称hlb型滗水器)和xb型旋转式滗水器(以下简称xb型滗水器)并进行cast工艺计算,计算方法采用天津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的《推荐一种新的sbr工艺设计计算方法》1,该计算方法借鉴了德国atv标准a131e《单段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2000年版)和日本下水道事业团主编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设计指南》(1990年版),结合了近年来国内诸多sbr工艺的设计经验,可谓是完善化的sbr工艺的简便计算方法。www.133229.Com计算结果见下表。

1.1设计输入

序号 计算项目 符号 单位 方案1hlb型滗水器 方案2xb型滗水器 备注 1.1 设计规模 q m3/d 10000 10000  1.2 日变化系数 kd

1.2 1.2  1.3 总变化系数 kt

1.42 1.42  1.4 进水bod5 lj mg/l 126 126 60%工业废水 1.5 进水codcr cj mg/l 312 312  1.6 进水ss sj mg/l 183 183  1.7 进水tn nj mg/l 32 32  1.8 出水bod5 lch mg/l 20 20  1.9 出水codcr cch mg/l 100 100  1.10 出水ss sch mg/l 20 20  1.11 出水tn nch mg/l 15 15  1.12 设计最低水温 t ℃ 12 12  1.13 污泥指数 svi ml/g 160 160  1.14 池外排水沟沟底最低标高 h0 m 13.540 12.340 黄海高程

1.2选定参数

2.1 周期时长 tc h 6 6  2.2 周期数 n 次/天 4 4  2.3 反应时间 tf h 4 4  2.4 沉淀时间 ts h 1 1  2.5 滗水时间 tch h 1 1  2.6 池水深度 h m 5.8 5.0  2.7 安全高度 hf m 0.15 0.7  2.8 保护层水深 hp m 0.25 0.25 因漂浮物较多

1.3一体化反应-沉淀池计算参数及结果

序号 计算项目 符号 单位 方案1hlb型 方案2xb型 备注 3.1 设计水量 qd m3/d 12000 12000  3.2 好氧泥龄 θcn d 8.2 8.2  3.3 反应泥龄 θcf d 12.1 12.1  3.4 缺氧泥龄 θcd d 3.9 3.9  3.5 总泥龄 θc d 18.1 18.1  3.6 污泥产率系数 y kgss/kgbod5 1.184 1.184  3.7 反应池污泥总量 st kg 27329 27329  3.8 给定最高日最高时流量 qh m3/h 556 556  3.9 实际沉淀时间 t’s h 1.83 1.83  3.10 反应池池容 v m3 9210 9758  3.11 缺氧反应时段 td h 1.3 1.3  3.12 好氧反应时段 to h 2.7 2.7  3.13 间歇进水滗水深度 δh m 2.11 1.71  3.14 高水位时污泥浓度 nwt g/l 2.97 2.80  3.15 低水位时污泥浓度 nwl g/l 4.65 4.26 混合后浓度 3.16 污泥负荷 fw kgbod5/kgmlss.d 0.083 0.083 属于低负荷 3.17 水力停留时间 t h 18.4 19.5  3.18 间歇进水方式池数选择 n 格 3 3  3.19 单池容积 vi m3 3070 3253  3.20 单池面积 fi m2 527 651  3.21 单池贮水容积 δvi m3 1112 1112  3.22 计算最低水位 hl m 3.72 3.29  3.23 计算最低泥位 hs m 2.32 2.34  3.24 单池宽度 b m 14.0 14.0 整座池形按正方形计 3.25 单池长度 l m 37.64 46.47 3.26 方形池实际总面积 as m2 1581 1952  3.27 方形池实际总体积 vs m3 10159 10929  3.28 池子超高 h1 m 0.6 0.6  3.29 池子总深度 hz m 6.4 5.6  3.30 单池进水流量 qj m3/h 556 556  3.31 单池设滗水器台数 nb 台 1 1  3.32 单台滗水器流量 qb m3/h 1223 1223 10%富裕量 3.33 滗水时排水沟水深 δ m 0.050 0.180 计算确定 3.34 最大水头 hmax m 2.236 2.480  3.35 最小水头 hmin m 0.126 0.771  3.36 滗水器选型 mod  hlb1223 xb1223  3.37 选择器占反应池体积之比 p % 21.5% 21.5%  3.38 生物选择器单池体积 v1 m3 661 701  3.39 生物选择器单池长度 l1 m 8.11 10.01

1.4一体化反应-沉淀池土建条件

1.4.1方案1(选用hlb型滗水器)一体化池土建条件

1.4.2方案2(选用xb型滗水器)一体化池土建条件

1.4.3数据及说明

3)采用半地下结构形式,一体化池纵向布置由水工结构专业确定;

2)隔墙应能承受一侧为空池、另一侧为最高水位时水位差造成的力;

3)一体化池内壁应防腐、防渗,防腐条件按ph=5~10考虑;

4)图中尺寸为水池的内壁尺寸,沿池壁、隔墙均设走道板和栏杆。

2.两种滗水器的工程投资估算

水工结构专业接收工艺专业条件后,经设计计算并向概预算专业提出下列一体化池的投资估算条件。

2.1一体化池土建主要工程量

确定厂内±0.000m标高相当黄海高程13.300m,一体化池土建主要工程量如下表。

序号 工程量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方案一 方案二 1 池体总体积 米3 14328 15612 含池壁底 2 池体占地面积 米2 2216 2704 含池底板 3 地基处理面积 米2 2408 2918  4 开挖土石方 米3 10648 12845 按1:0.3放坡 5 钢筋砼体积 米3 2030 2321  6 防腐、防渗面积 米2 4488 4909 淹水面积 7 挑檐走道板面积 米2 369 434  8 栏杆长度 米 246 289  9 池体外壁抹面面积 米2 559 464  10 池外四周道路面积 米2 649 714 池外3m路宽3m 11 一体化池占地面积 米2 3258 3859 含四周道路

2.2一体化池投资估算

按工程所在地的商品砼、材料、人工、水电等单价估算的一体化池投资如下。

两方案一体化池投资估算表

序号 估算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方案一 方案二 1 地基处理 万元 96.32 116.72 按400元/米2 2 土石方开挖和外运 万元 27.68 33.40 按50%外运3km 3 钢筋砼模板主材浇筑 万元 103.53 118.37 按510元/米3 4 防腐、防渗面积 万元 1.41 1.54 按3.14元/米2 5 挑檐走道板 万元 5.20 6.52 按141元/米2 6 不锈钢栏杆 万元 8.07 9.48 按328元/米 7 池体外壁抹面、涂料 万元 0.78 0.65 按14元/米2 8 池体四周道路 万元 12.20 13.43 按188元/米2 9 土地征用补偿费 万元 48.90 57.88 按10万元/亩  一体化池土建投资 万元 304.09 373.33 含其土地使用费  单位建筑工程造价 元/m3/d 304.09 373.33 规模10000m3/d

比较以上的计算结果,可得出如下的结论:

(1)一体化池土建投资:方案1比方案2低69.24万元,占方案1的22.77%;

(2)曝气设备投资:方案1比方案2少了23.52%(按水池面积比计算);

(3)方案1中,排水沟沟底标高比方案2净高1.2m,为全厂排水设计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对那些厂区排水条件较差的污水处理厂,可能采用更经济的排水方案,降低了厂外管道工程的投资3.

因此,当sbr及其变形工艺采用hlb型浮动式重力滗水器(方案1)后,即使不考虑排水管渠投资的影响,其工程投资也比采用旋转式滗水器(方案2)的工程投资低8.40%①(一般地,一体化池土建投资约占工程投资的40%,曝气设备投资占工程投资的约10%)。

3.hlb型浮动式重力滗水器降低投资的原因分析

由此可见,hlb型浮动式重力滗水器确实能降低sbr及其变形工艺的工程投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带着疑问的心情,决定搞个水落石出。

量化投资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管理

abstract:in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optimizationiscrucial,designschemebasedonthis,carriesontheanalysis,thisarticlemainlyfromfouraspectstooptimizethedesignschemeisanalyzedandexplained,namelythecampaign,valueengineering,designandstandardizationofdesignlimits.inthecourseof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optimizationhasvery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designofbuildingengineering.

Keywords:optimalmanagement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designscheme

中图分类号:F4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逐步进入一个稳定状态,人们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也越来越理性,政府对建筑市场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大,因此,有效的控制建筑成本已经成为影响投资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定义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是一项文件,它是依据设计任务书编制的,主要由四个组成部分,即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透视图以及投资估算等。对于建设,国家、地方有相应的政策和法令规定,因此,设计方案必须严格遵循,此外,它还应该符合建设标准、现行建筑工程设计规范、设计规范及确定投资的定额、制图标注、有关指标和费用标准的规定。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以及深度也必须满足相关的规定。

二、重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

(一)工程造价降低

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主要由三个阶段构成,即决策、设计、实施。其中,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是决策和设计。在投资决策明确以后,投资控制的重点就转向了设计阶段。调查研究显示:通常状况下,设计费用占的比重非常低,甚至不及工程建设费用的1%,然而,这不到1%的费用对应的却是对工程投资高达75%的影响力。

(二)避免工程质量事故

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责任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首要原因,占到事故总量的40.1%。某些建筑工程没有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往往导致施工过程中对功能的设置出现不合理的状况,从而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有效控制经常性费用

设计方案的优化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的一次性投资产生影响,在试用阶段,还能够影响其经常性费用,如取暖、照明的能源消耗,维修、清洁以及保养产生的费用等。一般来说,经常性费用和一次性投资是反比例关系,但是通过优化设计方案,能够尽量使两者产生有效结合,达到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经常性费用的目的。

三有效优化设计方案

(一)综合优化设计方案

工程的功能是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出发点,以工程造价严谨性、技术先进性以及财务审核规范性作为优化重点,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通过利用先进的方法对施工技术进行设计,使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从而达到降低投资以及施工成本的目的。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利用工程造价来指导施工过程,也可以有效控制施工成本。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优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对材料的进场数量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从而降低由于材料进场数量过多产生的额外的资金占用、场地占用以及管理费用;对堆放场地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显著降低二次运输的费用,使施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对堆放方法进行科学的优化设计,可以改善由于材料堆放方法导致的材料损失问题。

(二)设计方案的质量优化

对施工企业以及建筑投资企业来说,应该遵循设计规范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质量优化以及管理,从而完成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对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质量优化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要从多方面考虑,如对其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对人员以及项目设计管理进行优化等。优化项目设计管理过程中,必须明确重点和关键点,对项目设计的施工图、方案图以及预算等进行控制,达到使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质量显著提高的目的。在设计过程中,安排工作时要先进行优化统筹,使各个环节交接顺利,提高设计的效率,缩短设计时间,此外,对于交叉工作,必须进行统筹安排。在一些工程设计中有时涉及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的问题,对此,需要与同类工程中使用新技术新材料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可行性,确保工程的质量。

四、提高设计方案的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严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成本控制以及投资收益等,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水平,不仅要使投资方对设计方案的认识程度有效提高,还应该联合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如对相关法规进行完善、加大监管力度、加强设计监理推广、优化综合性方案等,从而达到有效提高设计方案优化水平的目的。节约投资只是优化的一个方面,还应该综合考虑,重视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技术的先进性,以提高价值目标为基础,总体效益作为出发点,来进行设计方案的优化。

五、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途径

(一)方案竞选

根据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建设单位通过多种形式来公告,例如:信息网络、报刊或其他媒介等,以此可以吸引各设计单位制作好设计方案后,参与到方案竞选或招投标中来,建设单位可以获取多种设计方案。然后,由评标专家组成竞选小组,依照美观、经济、适用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技术先进、建筑节能、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环境及功能全面等作为标准,对竞选方案的优劣进行综合性的评估,选取最优设计方案或者集各方案之所长有机组合,形成最佳的新方案。

(二)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亦称之为价值分析,是一门将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的管理科学。在设计建筑工程的方案时,运用价值工程考察所设计方案是否经济,针对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意见,以价值工程原理为基础,科学的做出决策,并根据其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从而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体现出项目的最终产品价值。价值工程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对于设计产品科技含量以及价值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三)限额设计限额设计的概念指的是设计单位以设计任务书、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以及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为基础,在确保不影响各专业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利用投资限额分配方法,严格地控制技术设计,对施工图设计中的不合理性进行修正,保证将设计工程的投资控制在限额范围内。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是投资分解和工程量控制。限额设计是采用分解工程量得到的: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限额和工程量分解到各专业之后,再分配到各分部工程中,通过逐级限额设计,可以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同时也实现了对设计标准、预算指标、工程数量等各方面的控制。在优化工程设计方案的方法中,限额设计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克服和控制“三超”现象,使设计单位能够统一对其技术与经济进行管理,改进因设计概算超标对工程产生的消极影响。

(四)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是完成工程建设标准化的重要部分,常常被称为定型设计或者设计。通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的构件、构筑物、配件、零部件、公用设施以及通用的建筑物等都要实施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具有很多优势,例如与一般工程相比,它具有更高的设计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节约建筑材料,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优化设计方案非常重要,同时,还要保证施工管理理念是全过程、全面性的,施工企业应该与设计单位积极地进行交流,有效控制投资,提高施工质量,使建筑工程能够得到最大的投资回报。

参考文献

[1]石东,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优选中的应用[J].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

量化投资方案篇7

论文关键词:净现值法;投资决策;折现率;实际选择权;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净现值法作为一种基本的投资决策方法,不仅较为科学,而且也比较成熟,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净现值法的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有许多企业在投资决策时,计算出的净现值(npV)很大,但项目真正实施后,却给企业带来了大量亏损;相反,另一些原本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的项目,却因为计算出的npV小于零,而被企业轻易地放弃了。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企业的决策失误,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更好地运用净现值法,都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探讨。对此笔者认为,关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对净现值法的本质及缺陷的全面认识;(2)对折现率的正确选择;(3)对净现值的适当修正。

一、净现值法的本质及其缺陷净

现值法就是将预测的投资方案的未来现金流量,以预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计算出投资方案的npV值,并利用npV值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投资决策方法。其决策的基本原则是:(1)对于独立方案,若npV>/0,可以考虑接受之,若npV<0,则拒受之;(2)对于互斥投资方案,在多个方案比较选择时,如果没有资金方面的限制,应以npV值大者为优。可见,使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关键在于正确预测、计算各投资方案净现值的大小。净现值是投资方案的现金流人总量现值减去现金流出总量现值所得的余额,即:

式中:F1为第t年现金净流量(现金流人量与现金流出量之差),F0为初始投资额,r为预定的折现率,n为项目从投资到终结的年数。

目前,净现值作为现代财务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在净现值法中,确定折现率时既要考虑资金的机会成本,又要考虑投资的风险。实际上,投资方案的净现值通常是按与其风险相当的投资项目的预期报酬率进行折现得出的。当npV>0时,说明投资方案的未来获利能力将超过预期的报酬率,接受该方案能使企业的投资获得超过预期的增值,增加企业的价值;相反,当npV<0时,则方案的收益率将会低于投资者的预期,实施该方案将会降低企业的价值。因此,净现值表明了投资项目对企业价值的增加与减少,其本质就是投资项目所能够获得的大于预期报酬的超额收益。净现值法就是通过衡量这种超额收益是否存在及其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的。

净现值法既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又考虑了投资的风险性,并且使投资分析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保持一致,在理论上更为完善,也更为科学。但净现值法是建立在预期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基本稳定的假设之上的,也必然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净现值的大小与折现率的选择是直接相关的,而在实际操作中折现率的选择又无一个严格的标准。其次,传统的净现值法仅仅是从投资方案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来评价方案的优劣,npV中无法包含那些与现金流量无关、但又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实际选择权价值。三是npV是一个绝对数,并不能揭示投资方案可能达到的实际报酬率是多少,无法对项目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因此,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若对净现值法缺乏深刻的理解,而一成不变地套用公式,往往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二、折现率的正确选择

在运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时,正确选择折现率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很多企业的决策失误,就与折现率的选取有很大的关系。企业在投资决策时,一方面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企业实力、投资目标、资金成本、项目风险等,另一方面应根据市场情况,如行业动态、竞争对手的获利水平等,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折现率。不能固守于一个僵化不变的折现率,即使在同一企业中,在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投资项目,也需要分层次地采用不同的折现率。一般情况下,企业决策时采用的折现率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如下几种选择。

1.选择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

企业的财务目标可分为经济效益目标和社会效益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就是追求企业收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益目标就是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繁荣与进步做出贡献。当企业发展壮大后,为回报社会,可能会投资一些社会福利项目、环保建设项目等。对于企业来说,这些项目决策时主要考虑的是其社会效益,而较少考虑其经济效益。因此,这类项目的折现率就可以采用市场利率。另外,当企业有较多的闲余资金时,为了发挥这些闲余资金的作用,企业进行的一些短期的小型投资项目,就可以采用较低的市场利率作为折现率。

2.选择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当企业发展成熟时,为维持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企业会进行一些大型的改扩建项目。这些项目一般投入资金巨大,投资周期较长,企业仅凭自身积累的资金常常无法满足投资需求,需要借人大量的资金,这时,投资的资本成本就成了投资决策的最低的一道门槛。因为根据现代财务杠杆理论,当企业的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资本的成本时,企业通过借入的大量资金进行投资,可以达到“借鸡下蛋”的效果,获得财务杠杆收益;相反,借入的资金则会成为企业的负担。所以,资本成本就成了此类投资项目决策选择折现率的一个底线,只有当以资本成本为折现率计算出的npV>0时,才能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投资项目才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

3.选择企业自身(总资产)投资回报率作为折现率

如上所述,资本成本仅是投资项目决策时折现率的一个底线,往往不是一个最佳的折现率。当一个发展良好、获利丰厚的企业依此决策时,虽然项目也会盈利,但项目的盈利水平可能低于企业原来的整体盈利水平,这样项目投产后反而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对于一个主营业务稳定,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优势的企业,为保持企业的获利能力和获得更大的成长机会而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各种多元化经营项目的投资决策就应该选择企业自身的投资回报率作为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只有这样,企业的各项多元化经营项目才能具有较高的盈利水平,不仅保持整个企业的高水平的盈利,而且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长机会。

4.选择竞争对手的投资报酬率作为折现率

当企业处在一个市场成熟、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时,要想在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不仅要注重生产管理以及技术创新,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市场动态,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出最佳的投资决策。企业要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投资和获利情况,积极地收集和利用竞争对手的投资信息来为自己的决策服务,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决策时,若能以竞争对手投资决策的折现率作为自己的决策标准则是最佳的选择,但这种商业秘密往往是难以获得的。此时,我们就可以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将Capm确定的必要报酬率(Rs)作为竞争对手投资报酬率的替代。我们发现,以为折现率同样能够很好地实现投资决策。根据夏普一林特纳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可得到:

其中:Rs为公司的投资必要报酬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R柚为市场组合平均报酬率,为企业与市场相关的系统风险。

对于值,若企业是上市公司,则能够较容易地获得。若企业是非上市公司,要衡量企业与市场相关的系统风险,就必须找一家经营风险和项目相似的上市公司作为参照样本。然而,即使两家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项目非常相似,但两家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可能相同,因此,首先要比较两家企业的资本结构,之后才能确定值。

我们假设样本公司与本企业的负债、权益、系统风险、所得税税率分别为D1、e1、1、t1和D2、e22、t2

由于两家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项目相似,可认为两家企业无债务时的系统风险均为。根据哈玛达等式(Hamadaequations)可得出:

[例]:某企业为巩固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准备投资生产一项新产品,该投资方案初始投资为6000万元,资本成本为10%。投产后预计每年能增加现金净流入量1000万元,经营期为10年。现已知上市公司中类似经营风险的样本公司的系统风险值=1.7,负债权益比例为0.8,本企业的负债权益比例为0.4;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33%,市场组合平均报酬率为10%,无风险报酬率为5%。

(1)首先由样本公司的系统风险值。换算出与本企业相适应的系统风险值:

(2)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该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Rs=5%+1.4×(10%一5%)=12.0%

(3)以必要报酬率为折现率时,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npV:1000×(p/a,12%,10)一6000:一350万<0

然而,若不考虑竞争风险因素,以资本成本(10%)为折现率,则:

npV=1000×(p/a,10%,10)一6000=145万>0

由上述结果看到: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的必要报酬率为折现率时,投资方案的npV<0,表明该投资方案不可行;而以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则投资方案的npV>0,方案可以接受。这也说明优势企业在投资决策时,更应重视折现率的选取。

三、正确量化选择权价值合理修正净现值法

上述折现率的选择,只是根据预测的现金流量,更合理地计算了投资方案的净现值。但净现值法仍使企业处于一种静态的角度来进行决策,被动地对于某个投资项目或接受或否定,没有灵活性,未考虑到现今投资为以后确定的种种选择权的价值,从而有可能造成企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在现实中,有一些投资项目,尤其是一些战略性投资项目,是无法仅从这些项目本身所获得的现金流量及其净现值的大小来全面评价其价值的。因为它们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重要的选择机会,如:开发关联的新产品,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企业知名度等。这种选择机会通常被称为“实际选择权”(Realoptions)。对于实际选择权尽管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的含义是:在企业投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在企业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能作出相应灵活性调整决策的权利。

在传统的npV法中,一般的现金流量预测都假设所有的经营决策已事先确定,忽视了管理者在未来信息基础上的选择机会,从而导致了对投资项目真正价值的低估。目前,随着投资决策作用的日益显著,将选择权引入投资决策(尤其是战略决策)中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在各种观点中,笔者认为:(1)净现值法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作为投资决策的一种基本方法,有其合理性;(2)我们可以把实际选择权融入npV法中,适当修正npV法。所以,正确量化选择权价值可合理修正npV法。

我们可以将投资方案真正的价值视为用传统净现值法计算出的净现值与实际选择权价值之和,即:投资方案真正的价值=传统的净现值(npV)+实际选择权价值(RoV)。

对于实际选择权价值,目前我国的研究大多是定性的理论探讨,即使有定量分析的,也往往没有进行精确计算,而采取大体估计的方法,如决策树法、情节分析法等。实质上,实际选择权就意味着赋予了管理者一种未来的选择权利,当它能够给企业带来利益时,管理者可选择执行;相反,则可放弃。这样实际选择权就具有了与买入期权相类似的特征。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西方的期权定价模型来确定实际选择权价值。买入期权的定价方法很多,其中较典型的就是1973年美国学者Black与Scholes在其《期权定价与公司债务》中推导出的股票买入期权公式,这就是著名的B—S期权定价模型。即:

根据投资方案的具体情况,确定实际选择权各个变量的值后,利用B—S模型即可计算出RoV综上,在投资决策中考虑实际选择权的价值,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一个投资方案的真正价值,从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随着我们对投资决策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投资项目的取舍不应仅仅局限于项目本身的现金流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战略性的投资项目,还应充分考虑其所带来的各种潜在的选择权价值。

量化投资方案篇8

【关键词】可行性;评价指标;应用

在投资建设的项目中,能够发挥投资效用的任一项工程,不仅实物形体庞大,而且造价高昂。动辄数千万、数亿甚至几十亿、上百亿。工程造价的大额性关系到有关各方面的重大经济利益,同时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建设项目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一旦破土动工,就要花费时间,投入资金。如果投产后不能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项目建设决策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经济效果评价是建设项目工程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其目的在于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避免或最大限度的减小投资方案的风险,明了投资方案的经济效果水平,最大限度的提高项目投资的综合经济效益,为项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正确选择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一、评价体系

在项目决策过程中,由于整个项目寿命周期长,静态评价指标不能反应计算期内资金的时间价值,因此在经济评价工作中一般以动态评价指标为主,静态评价指标为辅来判断投资方案的可行性。

二、单一投资项目的评价指标选择

用于评价单一投资项目的主要动态经济指标有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动态投资回收期。

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及整个计算期的经济状况;能够直接衡量项目未回收投资的收益率;它的大小取决于项目内部的现金流量,只需基准收益率大致范围。

净现值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它全面反映了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状况,以货币额表示项目的盈利水平,净现值越大,经济效果越好。财务净现值直接反应项目收益的金额,但受基准收益率(ic)的影响。

投资回收期指标比较直观,计算也简便;项目投资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资本的周转速度。但没有全面的考虑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量。

由上表可看出,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17.35%大于基准收益率9%,财务净现值大于零,投资回收期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在财务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投资过程中,面对多种方案的投资决策,只依据以上三种评价指标是不够的。

三、多投资方案的评价指标选择

在多个备选方案中,投资者所处的状况不同,自身条件不同,所关心的问题也不同,在实际投资中该如何决策呢?现列举榆神总体规划中拟投资的四个项目加以评述:

假设行业基准收益率为12%,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0年,以上四方案建设条件相同,计算期相同。很明显可看出,四个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均大于基准收益率,净现值均大于零,投资回收期短于基准投资回收期,方案可行。

四个方案以不同指标判断,从优到劣的顺序如下表:

可以看出,以三种不同指标为依据评价得出三种不同的结论,这时再用增量内部收益率(ΔiRR)指标做进一步判断,它指投资大的方案多花的投资所获得的收益(iRR),若ΔiRR>ic,投资大的方案为优选,若ΔiRR

通过计算可得出

以上数据均大于基准收益率,因此可得出C方案最优,其次为a,D优于B。这与用净现值指标判断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多方案比选时,利用净现值指标作为评价依据是可靠的。而用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可能会得到错误的结论。

以上比较是在假设了四个项目的计算期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B的计算期长于D的计算期,那么B比D长的那几年计算期所获得的收益如果大于两者净现值的差额,比较结果就可能发生变化,以净现值为依据来做比较,结论就有可能发生错误。而净年值指项目每年收益的折现值,它与净现值的比较是等价的,以两方案每年的收益作比较,净年值大的方案优于净年值小的方案。用净年值进行方案比选,实际上隐含着一种假定:各备选方案在其寿命结束时均可按原方案重复实施或以与原方案经济效果水平相同或更好的方案接续。由于净年值是以“年”为时间单位比较各方案的经济效果,一个方案无论重复实施多少次,其净年值是不变或更大的,从而使寿命不等的互斥方案间具有可比性。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上,仅看项目净现值的大小,容易忽视投资小但投资效果更好的项目,这时可用净现值率(npVR)加以辅助判断,净现值率是项目全部投资现值与其净现值之比,是一个考察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的指标,它能反映投资的利用效率,净现值率越大,表明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下面继续使用净现值率指标对投资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比选

npVR(a)=0.237;npVR(B)=0.247;

npVR(C)=0.274;npVR(D)=0.578。

npVR(D)>npVR(C)>npVR(B)>npVR(a)

这样一来,D为最优投资方案。但未必投资效果好就一定适于企业投资,这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再进一步做出定性的判断。如果企业的资金充裕,当然应投资净现值较大的方案,因为如果一时没有合适的项目投资,企业闲置资金的无风险报酬可能会小于该净现值,则这笔资金用于投资C方案就能充分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实现增值。

量化投资方案篇9

关键字: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投资

abstract:optimizethedesignofinvestmentontheconstructionaredescribed,andoptimizethedesignprocessandshouldpayattentiontotheproblemsdiscussed.

Keywords:design;optimizationdesign;investment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工程建设过程包括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和项目实施三大阶段。进行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其关键就在于设计。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优化程度,直接影响工程建设投资。

2、优化设计对工程建设投资的影响

2.1设计方案直接影响投资

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左右,但正是这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甚大,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钢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库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库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0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相比可节约投资10%左右。可见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2.2设计质量间接影响投资

据统计,在工程质量事故的众多原因中,设计责任占很大部分。不少建筑产品由于缺乏优化设计,而出现功能设置不合理,影响正常使用;有的设计图纸质量差,专业设计之间相互矛盾,造成施工返工、停工的现象,有的造成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投资的极大消费。

2.3设计方案影响经常性费用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项目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经常性费用,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耗、清洁、保养、维修费等,一次性投资与经常性费用有一定的反比关系,但通过优化设计可努力寻求这两者的最佳结合,使项目建设的全寿命费用最低。

3、优化设计运作困难的成因

3.1政府主管部门对优化设计监控不力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设计对业主负责,设计质量由设计单位自行把关的观念,主管部门对设计成果缺乏必要的考核与评价,有的仅靠图纸会审来发现一些简单问题,只有等出现了大的技术问题才来追究责任,而方案的经济性则问及更少。另外,对设计市场管理不够,越级、无证、挂靠设计时有发生,从而导致设计质量下降,加之由于设计工作的特殊性,不同的项目有各自的特点,所以针对不同项目优化设计的成果缺乏明确的定性考核指标。

3.2业主要求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目前,业主往往把投资的控制重心放在施工环节上,而对设计环节重视不够。其原因:一是对设计对投资影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看到搞施工招标,投标价要低于标底价、施工单位要让利等,殊不知设计方案的优化会带来更大的节约;二是无法很好地选择设计单位,因为在设计前业主不知道谁能优化到什么程度。有些项目设计虽通过招投标,但此时方案不细,概算粗略,很难来综合评定;三是业主由于专业知识上的限制,对设计方案难以从优化扰的角度提出要求或疑义;四是有些业主经济实力雄厚,项目建设赶时髦,求新颖,根本不提优化要求;五是有些业主自身对工程应具备的功能要求及应达到的目标不明确,随意性大,要求出图时间紧,又压低设计收费,从而也影响了优化设计的开展。

3.3.优化设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压力和动力

由于目前的设计经营往往凭的是关系,缺乏公平竞争,所以设计单位的重心不在技术水平的提高上,设计只要保证不出大的质量问题,方案的好坏、造价的高低,关系不大,使优化设计失去压力。由于现在的设计收费是按面积或按造价的比例计取,几乎跟投资的节约和设计质量的优劣无关,导致对设计方案不认真进行经济分析,而是追求高标准,或为保险起见,随意加大安全系数,造成投资浪费。相反,设计单位即使花费了较多的人力、物力,优化了设计方案,给业主节约了投资,但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虽然设计的精力和责任加大了,有时设计费反而变少了,从而挫伤了优化设计的积极性。

4、搞好优化设计的几点建议

4.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为保证优化设计工作的进行,首先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强制执行,通过对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后方可实施。第二,应加强对设计市场的管理力度,严格通过资质管理、人员注册、设计招标、图纸审查等环节来规范设计市场,减少黑市设计。第三,利用主管部门的职能,总结推广标准规范、标准设计、公布合理的技术经济指标及考核指标,为优化设计的进行提供良好服务。

4.2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首先,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其次,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招标;第三,业主对拟建项目应有明确的功能及投资要求,有编制完整的招标文件;第四,招标时应对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第五,应设立健全的评标机构合理的建设评标方法,以保证设计单位公平竞争,并限制业主在项目上的随意性。

设计单位为提高竞争能力,在内部管理上应把设计质量同个人效益挂钩,促使设计人员加强经济观念,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改变以前设计过程中不算帐,设计完了概算见分晓的现象,由画了算变为算着画,并通过室主任、总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层层把关,共同控制设计过程。

4.3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优化设计的推广还应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目前已有《合同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在规范项目建设工作,但这些都是从项目建设的总体出发,对设计方面的规范不够具体,因此为更好地监督管理设计工作,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如设计监理、设计招投标、设计市场及价格管理等。

量化投资方案篇10

关键词: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概算编审

abstract:theinvestmentcontrolofconstructionprojectsthroughoutthewholeprocessofconstructionincludestheprojectproposalandthefeasibilitystudystage,designstage,thebiddingstage,constructionandcompletionsettlementstage.impactontheinvestmentcontrolindifferentstagesisdifferent.thedesignstageandbiddingphase’sinfluenceontheinvestmentcontrolismorethan70%,soeffectivelycontroltheconstructionprojectinvestment,effectivemeasuresshouldbetakeninthedesignstageandbiddingstage,strictlycontrolthetotalinvestmentofconstructionproject.inthispaper.thecontrolofprojectinvestmentfocusonthekeyanalysistodesignstageandbiddingperiod.

Keywords:designstage;investmentcontrol;budgetaryestimate

中图分类号:F4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设计方案阶段是投资控制的最重要阶段

当建设项目立项之后,设计方案阶段是将项目设想方案形成指导项目实施的技术文件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设计方案阶段对投资控制的影响程度达70%到80%,而施工阶段,通过加强管理或采取有效措施,对投资控制的影响程度仅6%~12%,因此设计方案阶段是投资控制的最重要阶段。

设计方案阶段是建设单位最难管理的阶段,因为该阶段专业性很强,建设单位因缺乏专业技术力量,相对而言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很难对设计方案的质量和技术标准进行有效监督,这种局面对有效控制投资极为不利,要改变这种局面,建议参考以下四点意见执行:

首先,为实现工程投资有效控制,可推行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在项目立项之后,实行设计招标,优选设计方案,使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的规模、功能方案、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投资控制等进行全面周密的分析比较,用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参加竞赛,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观能动性;而建设单位可应用价值工程对设计方案进行竞选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其次,为实现工程投资有效控制,需严格执行限额设计,并改革设计费用的计算方法,建立奖罚机制。

根据限额设计总目标约定设计服务费计费基数,对节约投资方案给予设计服务费提成奖励,对增加投资方案给予设计服务费提成处罚,以最大程度地激励设计人员精益求精地进行限额设计,对超出限额设计目标的方案进行分析优化、对重大变更应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方案论证,选择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并将投资控制在总限额设计值内,使工程投资有效控制。

再次,推广设计监理的工作,加强设计方案的监控。

在设计方案阶段实施高水平的设计监理,可充分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对方案进行比选,使设计方案的经济合理性得到更大的保障。而且,实施高水平的设计监理,可对设计文件严格把关,尤其是针对价高量大的变更方案,设计监理可结合自身优势及实力,通过论证分析,提出最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建议对方案进行优化。另外,实施高水平的设计监理,可对各种结构安全系数加强验算,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审查验算设计是否存在过分增大结构承载力或安全系数的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引入造价咨询单位,加强设计概算编审工作;

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控制投资规模和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部分综合实力较弱的设计单位因考虑其自身经济效益,重设计轻造价,以技术可行质量可靠作为完成任务的标准,而对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工艺、措施项目、施工组织规划、设备及材料价格等信息掌握不够,导致概算编制质量不高,缺项漏项或高估冒算现象较多,使造价脱离工程实际,降低了概算造价的准确度,影响工程投资有效控制。

在设计阶段引入造价咨询单位是控制投资建设的较好手段,造价咨询单位可在设计阶段进行计价分析、进行投资分解、明确项目投资总控制目标,并从多方面对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协助设计单位优化方案设计,使投资控制工作更主动。

二、招标投标阶段是投资控制的重要阶段

建设项目投资有效控制不仅在于设计阶段,施工的招投标阶段也非常重要,因为这阶段形成的工程量清单、清单综合单价、中标价、合同条款等是工程进度款支付、措施费支付、工程变更数量增减和定价、索赔、竣工结算的依据,应给予高度重视。

首先,选择一家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强的招标机构,是保证招标投标阶段实现投资有效控制的前题。

部分招标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编制高质量的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无法预测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各种争议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将直接给建设项目带来索赔隐患。建设单位应通过合理竞争选择一家职业道德素质高、专业技术素质强、投资预控能力好的招标机构。在招标阶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预测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影响投资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及原则,并在招标文件中制定相适应的计价方法、评标原则、合同条款等等,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变更、索赔事件尽量做到事前控制,将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

其次,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掌控程度。

清单工程量计算准确,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清晰、完整,可避免投标单位报价产生偏差,避免索赔隐患,避免投标人不平衡报价,给建设单位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并让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心中有数。

部分招标机构造价咨询能力较弱,直接影响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建设单位应委托造价咨询单位对工程量清单进行编审,并与招标机构充分沟通协调,减少因工程量清单偏差引起的争议,而且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施工方案中的材料设备进行审查,尤其对价格差异幅度较大的装修材料、设备加以必要的限价或明确,并指定其品牌、规格型号,避免施工过程中或结算时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2、对施工方案中做法不详的项目,应由设计单位明确方案做法,由建设单位明确定价定量原则;对需在施工阶段深化的专项设计,也应在清单编制说明及招标文件中加以明确,约定定量及定价的相应条款。

3、结合项目和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及施工工艺,将有可能发生的项目或措施项目尽量考虑详尽,以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索赔事件。

再次、招标文件相关条款编制严谨与否直接影响施工合同能否正常履约。

建设工程招投标文件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依据,应附有完整详细的施工合同条款(含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并约定签证项目、变更项目、索赔情况、违约赔偿、合同范围、质量、工期、工程支付与竣工结算等相应的处理办法及量化标准,可避免因项目错漏或条款产生歧义而造成合同双方扯皮的现象,既影响工程进度也给投资控制带来隐患,因此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制定合理的评标办法提高评标质量可选择一家报价合理、综合技术能力强、企业信誉好的施工单位,确保建设项目按施工合同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评标办法应对一些易引发索赔的事项制定相应的评分原则和量化标准,如对一些幅度范围较大的材料设备价格,应要求投标方做详细的明确。对于成套设备的价格,更应要求投标方对配置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对一些直接影响工期、质量的技术措施应要求投标方进行详细方案介绍,以判断是否科学合理;配套的施工机械设备、场地组织规划等是否合理,避免施工过程中引发不必要索赔。

2、制定严谨的合同条款可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项目错漏或条款歧义而导致的变更、索赔等现象。对预付款的支付与抵扣原则、履约保函的金额及形式、进度款的支付比例及扣款原则、变更及签证的定量定价原则、材料价差调整原则、违约金及赔偿金计取原则、竣工结算等条款应尽量详细明确,绝对不能出现模糊不清的约定。

最后,建设单位可引入同一家咨询单位在建设项目初期阶段介入,同时从事全过程造价咨询和施工招标,充分发挥造价咨询单位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在招投标阶段制订合理、详细、准确的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合同条款等,一方面可大幅提高招标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也可显著提高造价咨询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避免招标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的因不能完全对接而导致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把握不到位的现象,给投资控制带来很大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