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十篇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十篇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9:42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1

一、选择题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语出自()

a.《论语》B.《学记》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a.教师、学生、教材B.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3、人类的教育活动与所谓的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的教育活动具有()。

a.自然性B.社会性C.生产性D.适应性

4、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起源说的是()。

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5、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6、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所具有的根本属性是()

a.社会性B.历史性C.阶级性D.民族性

7、有关教育本质的问题最早是由()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

a.美国教育学者B.英国教育学者

C.前苏联教育学者D.我国教育学者

8、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

a.教育的社会性B.教育的自然性

C.教育的阶级性D.教育的生产性

9、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教育学家()

a.沛西·能B.孟禄C.高尔顿D.达尔文

10、在教育学第一个正式提出教育起源问题并将其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属于()

a.原始社会的教育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12、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日常生活中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主张这一观点的是教育的()

a.心理起源说B.劳动起源说

C.神话起源说D.生物起源说

1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a.孔子B.许慎C.朱熹D.孟子

14.“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一语出自()

a.《学记》B.五经四书C.《论语》D.《说文解字》

15、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科学性、艺术性等各种属性的统一的观点属于教育本质的()

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

16、下列认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在于它自身的专门特点,并试图从教育自身的矛盾特殊性来揭示教育本质的学说是()

a.上层建筑说B.生产力说C.多质说D.本质规定说

二、简答题

1、试述80年代以来我国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并说明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有何重要意义。

2、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3、试列举中西方历有关教育的代表性定义并谈一下你对这些不同教育定义的看法。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2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

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

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

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刘雪苏按引起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性质把师源性伤害事件分为:适合法律调节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害、恶意殴打等,这些事故的起因没有基于任何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没有任何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适合道德诉求的事件:如挖苦、讥讽甚至当众羞辱学生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行为。适合专业诉求的事件:如体罚学生,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除了归因于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更重要的一个归因是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时期屡试不爽的教育手段已相去甚远的今天,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仍只凭传统型、便利性和功利性,而很少考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价值缺失或者道德冲突。刘雪苏还指出大多数师源性伤害事件都是三者的混合物,师源性伤害的根源在于教师的道德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程赞红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教师会引起师源性伤害的不良行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语言不文明,骂人打人、恐吓学生、不信任怀疑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讽刺贬低学生、以成绩的好坏评定学生、拖课,抢占自修课等。

徐俊华指出师源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社会化,即从学校秩序和管理角度追求至善至美,苛求学生,挫伤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充满无助感,挫败感和负罪感。冷漠,对学生不闻不问。指责,对做错事情的学生采取指责批评的负强化手段,习惯用“总是”“从来”等过度概括性字眼,可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负性情绪,形成习得性无助。威胁,对学生动不动就采取“告诉家长”“把你开除”等威胁性字眼,会造成学生的对抗情绪。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这种非人道行为会使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报复性反应,或导致厌学逃学。心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其人格,伤害其感情,如:谩骂,讽刺,嘲弄,隔离等。心罚比体罚危害更大,更持久,易使学生形成“退缩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要么不敢与人交流,要么更暴躁,更具攻击性。侵犯隐私,教师对学生的书包、日记、信件,手机电话短信和QQ进行监控,甚至作为谈资,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三、师源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日益增多,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师源性心理障碍”原因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可以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l、教师本身因素

(1)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等级化,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弱势群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的观念还在影响着部分教师,他们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据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况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地受惩罚的经历,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惩罚。在应试教育中,差生成了教师讽刺的对象,部分好学生在受宠环境下成长,心理也向畸形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缺乏,重现象轻本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经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如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重现象轻本质,致使学生的心病无法得到心药医治,心理问题更严重了。

(3)教师心理失衡,职业倦怠等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自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既要管理学生还要应付家长、领导等负面重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情绪衰竭,性格解体和低价值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也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还有过于宣扬“蜡烛成灰”“春蚕到死”“文明阶梯”的社会期望忽视了教师的幸福感,都易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容易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四、克服和治理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生为本,改变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转变与改善教育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自觉摒弃“师本位”思想,树立尊重、理解、接纳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部分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师德,但更多教师是打心底爱学生的,只是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因此,对在职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途径。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3

关键词:撤点并校教育公平资源配置基础教育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基础教育中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减少了许多教育成本,但同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不合理因素使得“撤点并校”给社会、学校、家庭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探究如何减少撤点并校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有很重要的意义。

1撤点并校的影响及表现

1.1撤点并校的积极影响

1.1.1促进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集中管理。①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大量撤并散置学校有利于学校的集中管理,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例如在未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之前政府要调拨大量资金修缮学校,购买教学用的图书,器材。但在撤点并校之后政府就能节省一大笔资金,将其用在社会的其他建设上。②对于学校而言,撤点并校后由于投入加大,资源相对集中,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而且整合了教育资源保留了各个学校的优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各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撤并后组建起来的新学校中表现出校园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增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大融合。合并后的教学点大都设在人群比较密集的村镇便于学区进行集中管理。国家加大了教育投资,在基础设施、师资、教学仪器的配置和学校的管理水平方面也朝着城镇中心化发展。充沛的师资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改变了以前“复式教学”的窘况,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享受更优质的教育。③对于学生家长而言,经过撤点并校后,孩子可以接受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实现了初步的区域内教育公平。由于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有机会享受优质资源,再者学校教育朝着正规化专业化发展,家长不必担心因教育质量问题而耽误孩子的发展。对于孩子而言,新集体的融合为每个个体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多样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新环境下教学的独特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

1.1.2加大了教育投资提高了办学效率。国家为支持地方教育布局调整,保证基础教育特别是在撤点并校后的新教学点能够正常投入使用,调拨专项资金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由于国家的高度重视,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地区学校的面貌,在教学设施配置上更加充足,使得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坚定的基础支撑,进而提高了新教学点的办学效率,例如许多教学点建立起了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在师资的配置上加强了教师的专业性,以前农村学校不重视音体美教学,学生的发展受到限制,撤点并校后国家为这些教学点培养了一大批从事音体美教学的专业教师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与此同时教育部进一步完善了教育质量的考核制度,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效率。国家启用新的教学监督机制督促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保证学生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教育部还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的岗前、在职培训制度,不断加强教师职业素养,以保证教育教学科学有效地进行。

1.2撤点并校的消极影响

1.2.1产生师资冗余,部分教师未来出路令人担忧。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存在区域分布失衡,专业层次年龄层次分布不均衡,越往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的整体水平偏低,而整合后的新学校又面临着学校管理中师资分配,人员编制的问题。然而,很好地适应撤点并校后组建起来的新环境,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新学校里人才济济,竞争又一次摆在教师面前,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面临新的环境,教师要再一次经历人际关系的磨合,成功地融入到这个新集体中并非易事。

1.2.2学校发展受限。很多新教学点并没有相应扩大规模,撤并后出现“巨班”现象,六七十人甚至更多学生挤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教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班级人数过多,教师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得教育质量降低。许多学校被撤并后闲置的校产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便造成了新资源的浪费,违背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并没有达到优化教育资源的目的。

1.2.3再度引发教育公平热议。学校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以促进教育公平保证适龄儿童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享受先进的教育资源。但是,撤点并校后是否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持不同看法,一部分人认为国家实施农村基础教育的撤点并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农村中小学的学生可以享受到同城镇中小学同样的教育资源,在局部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但也有许多人认为撤点并校实际上拉大了区域教育的距离,在撤点并校后组建起来的学校中师生比有所下降,生均占有图书总量并没有上升。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巨班”现象说明,教学资源总量有所上升但是与庞大的学生总人数之比却很小。

1.2.4家庭投入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施了“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解决了许多贫困家庭学生的上学难题,但是一些地方不合理的撤点并校使得农民子女接受教育面临严重的危机。不合理的撤点并校使得家庭教育资本投入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加重,学生上学往返期间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在外就餐的用餐费都成了农民额外的经济负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据。

1.2.5亲情缺失、亲子关系失和。亲情是一个家庭的纽带,是血浓于水的见证,是父母慈爱的象征,可是大量的盲目撤并学校让小学、幼儿园、初中都搬到了乡镇上,孩子很小就过起了寄宿的集体生活,错过了亲情培养的最佳关键期。很多孩子在学校与老师接触最多很听老师的话,但回家后根本不受父母管教,亲情之间的距离远了关系淡薄了,距离和时间模糊了家庭的概念,甚至连同父母慈爱的关心都变成了孩子拒绝回家的借口,不良的社会风气侵占了孩子的思想,污染了他们的心灵。

1.2.6安全问题频发。走读生在上学往返期间的人生安全无法保障。资源优势明显的学校为学生配有专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大多数地方学生只能搭乘农运车,这样孩子乘车期间的人身安全就无法保障,很多偏远地方的学生只能徒步去上学,途中无法预期的自然灾害仍然对学生是巨大的威胁,有时遇见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学生的自救能力差,安全无法保障,加之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自我保护能力欠缺,容易受到伤害。近年来“校车”事故频发,学生的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恐慌,血的代价时刻提醒着我们,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我们教育的头等大事,只有做好安全保护工作,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2消除撤点并校负面影响的措施及建议

地方政府在执行教育政策过程中应该认真分析、考察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需要来策划实施方案,切忌“盲目撤并”施行“一刀切一锅端”。

2.1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做好学校闲置资产的处理工作

首先,要慎重考虑学校的布局调整,对于一些可以少撤并的地区尽量保留教学点,可以在村落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置中心学校,以照顾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对于保留下的教学点要做好学校软硬件资源的配置,规范学校的管理程序提高教学经费的调拨标准,改善教学环境加大教育的投资提高教育质量。其次,经过认真布局研究后若必须要撤并的教学点,政府部门应该规划好学校闲置资产的处理,以避免公共资产的浪费。

2.2广泛征求民意,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教育政策

国家在实施“撤点并校”政策之前应该广泛征求其民众的意见,应该听取来自基层的声音,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地方政府可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与群众共同磋商,待达到统一意见再逐一落实。

2.2.1在政策的执行方面,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政策执行的具体执行权进行约束和监督,建立严明的立法体系,使教育政策的落实有法可依,加强村民的民主参与权,在整个教育政策的执行中可以由地方政府和村民共同组成听证团,严格把关每一环节,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权和知情权,健全责任归责制防止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造成的政策执行偏差。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完善社会的监督立法确保政策的执行力度。

2.2.2加强教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帮助农民了解国家教育政策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引导他们配合教育政策的落实。同时,让他们了解自己合法权益的范围,提高法律意识,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将不必要的损失降到最低。

2.3加强经费投入,完善学校配套设施,改善撤并学校管理及教学工作

经过布局调整,新建的中心教学点必须完善配置,提供与之相适应的软硬件设施,国家教育部门要加大财政经费的投入,使中心学校的设施配置更齐全管理更科学。针对出现的“大班、巨班”现象,应当考虑扩建校区,加大师资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

2.4做好学生心理指导和安全保护工作

因环境不适应而引起的学生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心理问题的隐蔽性和不易觉察性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校应该把做好学生心理卫生指导工作放在首位。

2.4.1聘请专业心理教师组建心理咨询团,设立规范化的心理咨询室。给予学生和老师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解答心理的困惑缓解他们的不安和焦虑,成为学生贴心的“向日葵”。

2.4.2完善管理制度,举行安全专题大会。组织学生参加突发安全事故演练,在真正意外事故发生时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与自救。对学生家长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让他们也积极参与到学生安全保护工作中来,消除安全隐患以防患于未然,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无忧无虑地学习。

因此,只有解决好以上问题把撤点并校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愿望,也能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才能真正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使撤点并校成为利民惠民有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伟大工程。教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是传承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的纽带,办好教育是我国的头等大事,而教育又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基础教育的难点在农村。只有逐个深入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使我们的教育事业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前进,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输送精兵强将。

参考文献:

[1]薛海兰.叫停盲目撤点并校[J].信息专递,2007(7):19-22.

[2]汪求俊.超大班教学与农村中小学“并校”潮[J].现代教育论丛,2008(12):71-73.

[3]谢晓文.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研究――撤点并校的利弊及借鉴措施[J].教育教学研究职业时空,2011(08):96-97.

[4]王定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再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2(01):25-28.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4

分析教育起源的问题,从发生学的角度去说明教育现象,是研究教育的前提。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教育史上曾有过很多种观点,比较著名的有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前者把教育混同为生物本能的传授活动,后者则将教育起源视为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两种观点都是脱离社会生活去孤立看待教育现象的唯心史观。陶先生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是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教育源于社会生活的需要,源于人的发展的需要,源于“教人化人”的需要。所谓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是“与生俱来”,指的是教育是生活所固有的,它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有了人类及其人类的生活,就必然要求产生教育,教育是与人类及其生活同时出现的。教育是人类祖先为了生存而向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必然的客观的产物。陶先生的生活起源论中的生活,是指“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它不只是指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衣食主义”和谋求职业的“生利主义”的生活,它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包括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由于陶先生的“生活”是“包含广泛意义的生活实践”,因而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了实践唯物论的科学立场。杜威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是与陶先生截然不同的。他认为教育起源于个体本能能力发展和个体生活适应的需要,是适应儿童天生本性“自然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教育即自然发展”。杜威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中的生活,是指生物学上个体的消极的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活。他用脱离人类生活实践的观点孤立地看待教育的起源,否认教育的客观来源,实际上属于生物起源论。因而,两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哲学观。

二、关于教育内容的比较

陶先生认为教育的内容取决于客观的现实生活,是“生活所自营”的,必须“用生活来教育”。他强烈抨击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提倡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他认为,书本只是教育的工具,而不能成为教育的中心。“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因而生活中到处都有教育的内容。杜威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反对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他提出了以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的“重心转移”主张。他批评传统教育“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划一。学校的重心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惟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杜威认为,儿童应是太阳,教育的一切应围绕儿童旋转。陶先生和杜威都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的弊端,但二者的教育思想是有区别的。陶先生是以社会生活为中心,杜威是以个体适应性生活为中心;陶先生主张“用生活来教育”,杜威主张“教育生活化”;陶先生以社会生活为教育的素材,杜威以“儿童自己本能的能力”为教育的素材。二者针锋相对,大相径庭,正如陶先生自己所说,他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翻了半个筋斗”,演变成“生活即教育”,与杜威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划清了界限。

三、关于教育组织形式的比较

陶先生根据当时社会剥削阶级居统治地位、掌控着学校教育而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根本无法接受学校教育的历史现状,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组织形式理论。他认为当时的学校与社会之间隔着一道高墙,这道墙把劳动人民隔在了学校之外,使劳动人民不能接受学校教育。因此,在劳动人民没有得到解放之前,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杜威倡导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校即社会”,他要求把学校办成现有社会制度一模一样的环境,办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型的社会”。他想把教育融解在垄断资产阶级的社会生活中,使广大青少年在学校里接受“有效地”服务于“大社会”的训练,从而能适应帝国主义的剥削与统治。从教育组织形式来看,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鸟笼式”教育与陶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的“树林式”教育是有着本质不同的。陶先生认为,“从前的学校完全是一只鸟笼,改良的学校是一只放大的鸟笼”,“放大的鸟笼比鸟笼大些,——但仍然是一个放大的模范鸟笼,不是鸟的家乡,不是鸟的世界。鸟的家乡是森林、是海阔天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杜威的“教育生活化”是改良主义的东西,主张“学校社会化”的人,“他们想把社会的一切都请到学校里来,但他们所做的与社会依旧是隔膜的”。

四、关于教育方法和原则的比较

陶先生认为应该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其基本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具体方法包括“劳力上劳心”、“手脑并用”、“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他的“教学做合一”是指以做为中心,把教与学结合起来,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而杜威的教育方法和原则却是“做中学”。杜威也反对传统教育中机械、被动地接受教育的思想,认为“儿童被置身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没有遵循儿童本性的发展,因而提出了自然适应的“做中学”原则。他说,“人的最初的知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因此,要循着这种自然的途径,在学校中为学生设备相当的环境,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方法上都强调“做”,前者提倡“教学做合一”,后者提倡“做中学”,貌似一致,而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杜威的“做”不是陶行知的人类生活实践的“做”,而是一种机能心理学上“尝试——错误”的消极适应性的“做”;其次,杜威的“做”的指导思想不是陶行知的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是一种先验的主观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做”,只能是消极适应社会的“做”;最后,杜威“做中学”的根本特点是“做”便是一切、是唯一,以做代教、以做代学,而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根本特点是通过教与学的结合,把知与行、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5

教育信息化是教学条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以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的开放式教育网络,不仅可使受教育者的学习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改变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还可保障受教育的平等性,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提供强有力保障。

为此,宝安区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的决定》、《宝安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全方位深入推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从2004年起,宝安教育局按照“充实、整合、创新、高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新思路,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资源整合目标,高标准、高起点、高规格地建成了宝安中学、高级中学、天骄小学等数字化校园,逐步实现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学习、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数字化校园内的师生在校园超市买东西、在校医室拿药时,再也不用交现金了;会议考勤、学生进出校门再也不用登记了——只需手持一张储值足额的“校园卡”一刷就行。每位老师都可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同步录音、DVD录像,并将这些音像资料存放在学校教学平台上供点播使用。老师根据DVD写出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生也可以反复收看,帮助回忆教学内容。

目前,宝安全区公办学校100%建成校园网,“宝安教育教学资源网”、“特色资源库”和“新课标优质课例资源库”等网络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另据统计,目前在“宝安教育教学资源网”上注册的教师人数已达15830人,资源数量达到50余万条,年平均总浏览次数超过116万次。不仅如此,宝安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还将多网合一,教育信息化效益和效能同步实现最大化。2006年以来,全区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费用已达3亿元。

此外,宝安区教育局还高度重视搭建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信息化平台,通过积极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全区新课程改革以及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宝安特色资源库”区域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全区教师在“宝安教育资源网”上注册人数突破1万人,不断建设区内优质课件、视频课例、专题学习网站、“宝安教育中心图书馆”等资源,优质资源总量达4tB。为加强全区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经验分享与交流,2004年1月起创办的《宝安信息技术教育探索》杂志已编印53期,共收集全区教师文章共计795篇。该杂志成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全方位支撑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生信息素养提高的宝贵地方资源,深得一线教师喜爱。

同时,宝安区教育局还大力推进教育电子政务,积极配合区政府门户网站内容建设以及区监察局网上办事等工作,完善“宝安教育在线”教育行政门户网站建设,实现网上协同办公、办事以及政务、校务公开。“宝安教育在线网”信息量达2万多条。区教育系统还采用网络视频会议模式,成功举办了几十场全区性的行政会议、业务会议,创新了会议及工作方式。区教育局也因此在历年全区电子政务工作检查评比中位居前列。该局还通过远程培训、远程教育、网络教研与交流等形式,成功举办了几十场全区性的培训会议以及与香港等地的网上教研交流活动。利用教育部新思考网、北京大学继续教育网等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开展远程培训工作,建立了师资培训与网络教研的新模式,为获评“全国区县级教师继续教育示范基地”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为提高教学评价管理的科学性与效率,宝安区教育局为学校配置了9套“网上阅卷与成绩统计分析系统”,实现了电子化阅卷以及统计分析。配置了12套“信息技术考试系统”,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科学评价与有效监督。

目前,宝安区在全区学校范围内推广建立了“校讯通网络平台”,教师、家长共10万多用户参与使用。该平台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迈向智慧成长

随着云计算、智慧校园等技术和理念的兴起,宝安再次升级教育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建设“宝安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以及推广应用,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大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学校内部信息化与公民办学校信息化的均衡优质高效发展,实现智慧成长。

宝安教育信息化尽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长期分散建设,形成了众多的应用系统,却无法被广泛共享利用。如何整合资源以适应新挑战也就成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从宝安区教育局了解到,为适应这一新的历史潮流而开发的宝安教育信息综合应用云服务平台日前已正式开通运行,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第一个教育云平台。

该平台自上线试运行以来,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国内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参考案例。同时,该平台的成功建设和部署使得宝安教育迈入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服务时代,提高了教育管理效率、教学教研效率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区域教育公平、均衡和优质发展,提高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宝安教育云平台,是微软公司与云计算战略合作伙伴深圳太极公司根据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资源共建共享、以信息化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需求,联手打造的中国第一个区域性基础教育综合云服务平台。其先进的云服务模式以及试用效果受到了业界知名专家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赏。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6

针对这些热点话题,在“2007年it两会教育分论坛”上,来自各高校的信息化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教育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不容质疑。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从最初风起云涌的采购浪潮,到热火朝天的建网运动,如今开始转向更多地关注如何发挥校园网使用效益和落实教学应用。然而,虽然许多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安装了信息平台,但能够有效地用起来的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产生了很多信息孤岛。

在“2007年it两会教育信息化分论坛”上,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多年来,国家在中小学、高校投入数百亿元,但是教育资源依然没有能很好地整合、利用。这如同‘修了高速公路没有车,有了车没拉货’一样,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大打折扣。”李志民说,必须对信息的再利用好好挖掘,“唤醒”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教育资源共享难

计世资讯预测说,2007年中国教育行业it投资额将达到336.7亿元,增长率为10.5%。计世资讯指出,教育行业已走过基础设施建设高潮期,进入稳定的增长和理性投资期。其中,促进信息系统的整合、致力于缩小数字鸿沟的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等都是新特点。

“高校信息化已经进入了信息集成阶段,正在由简单的数据管理向电子校务和决策支持发展。”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向记者表示。他认为,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单项应用系统建设、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和学校综合资源信息系统建设。与蒋东兴的观点类似,各位参会专家都认为,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度过了第三阶段,但绝大多数还处于第三阶段,有的甚至还在第一阶段。

“实现数字信息的流通,让学校的每个部门、学校之间的信息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是数字化校园下一阶段的目标。”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助理宋式斌如此表示。

然而,实现“教育资源的信息共享与系统整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难题。

“资源共享和整合首先涉及到的是硬环境的整合和共享,主要是硬件基础设备之间的整合。”宋式斌介绍说,“主要包括:整体的资源加工中心、数据保障中心和统一的机房架构。”据他介绍,北大现在已经有一个整体的资源加工中心,设在图书馆,因为图书馆有大量的数据资源需要加工,而在统一了设备和人员后,就方便各方面做到集中。而数据保障中心其实就是保护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地方。统一的机房架构主要是指各硬件系统的有效统一。

其次是软环境的共享。如今北大已经实现了用户网上一次认证,目的是服务于广大师生。除此之外,宋式斌认为在软环境上,不能忽视的一点是“环境监控”,他举了一个例子,“就像人治病一样,不能等人病入膏肓了才去治,而需要提前处理,这样就避免了最大的风险。而环境监测的目的是预防教育过程中的漏洞与风险。”

然而,要实现资源共享,除了学校本身应负责任外,教育市场上的it厂商的责任也不小。目前市场上出自不同厂家的资源库由于系统之间缺乏互操作、建设标准不一,导致接口规范互不关联,使得资源建设的信息孤岛现象越来越严重,网络共享互联的功能与优势在资源建设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用户的使用带来非常大的困惑与麻烦;还导致资源建设的重复开发,造成有限的资源配置经费的大量浪费。

即使是北大,“在信息化的探索过程中也经过了很多次失败,到今天为止也不能说特别成功。”宋式斌这样说道,“这里面还牵扯了一个管理体制的问题。”

上述观点得到了大多数高校专家的赞同,有专家指出,尽管“共享”能达到资源的优化利用,但是,目前能够看到的“资源共享”其实多是在排他性权利基础上的双方或多方交易,而不是“各取所需”的人类理想。教育信息化不是一日蹴就的,北京大学李树芳认为,“教育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需要榜样的力量,只有一部分学校先富起来,才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优化管理体制迫在眉睫

“教育信息化其实也是一把手工程,要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全方位考虑。你和他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当你觉得收获很大向他介绍时,他没有任何反应,他没有把这件事提高到全局性的高度。比如说校长不予以信息化足够的重视,信息化工作是做不成的,所以说教育信息化也需要一把手的支持。”李树芳在会上讲道。

这就提出了长久以来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个问题。那么,“体制”在教育信息化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信息化专家陈禹教授解释道,体制就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学校,信息中心或图书馆等没有不挨领导骂的,而挨骂其实也公平,因为好多事情不该归他做,但他也管了。比如说校园网维护,这些事情本来应该由专业人来做,不能越俎代庖。什么叫成熟?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一种合理的分工合作。”

陈禹认为,教育信息化机制建设包括两方面,第一个是全社会的机制建设,“比如说,实验室里要用很多软件,这个软件是要让老师们自己开发吗?当然不是。应该由专业的企业来做,老师们可以把教学中的需求提出来。真正的软件开发必须由专业的厂家做,软件维护、升级等事情老师不可能做到,叫外包服务,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是学校内部的机制建设。信息中心的职责是什么、图书馆的职责是什么、教务处又管什么?这其中应形成一个合理的机制,分工明确,而不是说网络出了问题,就把所有责任都归到网络中心头上。

据记者了解,如同企业信息化实施eRp一样,教育信息化也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应用模式、业务流程重组的问题。因为教育信息化变革涉及了校园管理、教学工作习惯、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变革,而任何变革都受制于学校的文化传统、管理制度、教师的工作环境等等,全面的变革靠学校自身与系统进化很难突破。

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主任张虹波认为,成功往往是由一次次失败积累而来的,在教育信息化领域里有很多失败案例的探索,这里面可能不是技术的原因。许多高校的管理不一样、认同度不一样,技术基础不一样。但正是在这过程中,各个部门都在磨合,其实新的机制就是磨合的结果。

其实关于机制改革,每个学校都在尝试。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就是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模式之一。据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介绍,该项目建设目的是:用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依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实现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为首都的高等教育服务,为首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这种方式是依托图书馆资源而实现的信息共享,亦是教育界进行的一项探索。而对于高校内部的信息共享模式,北大也给出了建议,“成立校级信息化领导小组,设立校级Cio。”宋式斌介绍,在国外已有类似的成功案例,比如,德国图宾根大学基本上由一个副校长、数据管理中心和图书馆馆长三个人组成领导层进行决策,使整个信息化能进行整体规划。类似于这种模式,北大组成了信息化办,由它来统筹信息化规划和资金分配。

对于成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与会专家们提了四个标志性的观点: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完善的规范标准、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严谨、高效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但是所有这一切不能丢失一个灵魂,否则所有这一切将变得没有意义,那就是――信息技术应与教学有效结合。

亟待从“建设”转向“应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确实让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网络的铺建,数字图书馆、教学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实验室等等的建设都是传统教育“变脸”的证明。然而在建设了众多的系统后,很多教育工作者却发现,此时的教育信息化已经不像前些年那样快速地发展,此时它显得有点“笨重而走不动了”。

参加教育分论坛的众多教育信息化专家提出了这样一个议题――“教育信息化要保证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建’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尽快回归到以‘用’为本的原则上来。”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陈怀楚强调,“教育信息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支撑,我们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资源发挥真正的效能。”

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今年为什么“裹足不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与技术中心副主任王琪全认为,推动教育信息化进步除了认识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协调”和“评估”来促进。“比如,我们在推学生一卡通的过程中,这项工作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大部分的工作是做协调,应该重视协调部门的贡献。”

除此之外,他还强调,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稍显薄弱,企业之所以信息化做得好是因为追求的是利润、效率,所以绩效评估刚性很强,“但目前在高校,教育信息化运行成本难以估计,而它产生的效力也难估计。如果能根据资源利用率、信息化普及率建立起一些指标,就能大大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步,从而使它有效被利用起来。”

因此,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提出,“要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文化惯性,突破原来的单一抓硬件平台、软件系统、教师培训、资源建设等单一线性思维模式。”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7

今年是我县“远程教育应用年”,为了更好地应用农村远程教育,让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为农村教育服务。我中心校根据县教育局电教馆的要求,在农村远程教育应用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中心校现有中小学44所,其中初中3所,

完全小学28所,四制校5所,单人校8所。

二、领导机构

组长:(中心校长)

副组长:(分管电教)

成员:(负责一中、二中、北社片、南社片、师屯片电教工作)

(负责胡坦片、南伏牛片、大李托片电教工作)

(负责后河头片、梁里片、圣水佃片电教工作)

(负责晋家庄片电教工作)

(负责圣王中学、圣王片电教工作)

三、应用要求

1、各校必须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根据本校实际,定出应用计划,定出自己的农远应用特色。

2、教师每周备课最少要设计三节应用农远资源的内容(小学涉及光盘教学,初中涉及多媒体教学)。教师公开讲课必须运用远程教育。

3、保证农远资源正常接收。

4、对全体教师进行远教培训,做好记录,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用。

5、为师生创造条件,让电视机进教室,让网络资源进教室,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6、要求青年教师坚持写博客,加入教育局电教馆“雨后春笋2”qq群(123456)。

四、点子学校

为了充分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我们采用培养一批点子学校,推广一些先进经验,通过引领辐射作用,起到全面应用的良好效果,我们确定了小学、小学为我中心校远程教育应用的点子学校。

五、应用特色

小学一直致力于全面推广远程教育教学,大力提倡利用农远资源和设备,进行教育教学资源与各学科的整合。全体教师每周利用多媒体教学(vcd、dvd光盘的应用)不少于两节(学校查备课),各班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预习环节让学生到计算机教师通过农远资源管理平台和互联网查阅资料,提高了预习的效率,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展示和反馈环节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充分的展示、尽情的表现,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在自由的空间里翱翔。

小学远程教育应用工作的特色,概括地讲,就是:抓管理、促运用,求发展。主管理,就是通过制定和落实有关方案、制度、计划,对我校农村远程教育应用工作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促运用,就是要求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运用农村远程教育的有关技术和设备。运用有关的课程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求发展就是通过运用农村远程教育系统。使教师专业及教育教学质量有更大的发展。

六、培训工作

为了更好地应用农村远程教育,让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为农村教育服务。我们邀请省级电化教学能手秦得方为所属中小学电教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秦老师从安装接收资源、接收资源、刻录光盘、浏览资源、运用资源等方面给教师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尤其是他讲了自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点点滴滴,让教师们感受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优越性,感受到学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迫切性。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名师的风采。

七、开展活动

为了使农村远程教育真正应用起来,我中心校在金沟子学校召开“电化教学研讨会”.参会人员为明姜中心校所属六制校校长和中心校全体人员。

首先,分三组听了学校四年级教师的语文课,课题为《》,五年级教师的数学课,课题为《圆的面积》,六年级教师的数学课,课题为《圆柱的表面积》。这三位教师上课都充分运用了农远资源,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们快乐地学习新的知识,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地思维,热烈地讨论,默契地配合,教学效果良好。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课堂变得有声有色,图文并茂,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的高度集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着,进行了评课。评课中,校长们不谋而合,都感受到了农远资源的优越性,他们受到了启发,回去后一定要发动全体教师运用农远资源,给师生们创造条件,让农远资源真正发挥作用。

八、拓展延伸

自从县教育局电教馆建立qq群和博客圈后,我中心校要求青年教师加入qq群,坚持写博客。现在、、、、、、等都加入了qq群,坚持写博客,充分享受信息高速带来的优越感为了更好地应用农村远程教育,让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真正为农村教育服务。我们邀请省级电化教学能手为所属中小学电教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秦老师

从安装接收资源、接收资源、刻录光盘、浏览资源、运用资源等方面给教师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尤其是他讲了自己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点点滴滴,让教师们感受到远程教育资源的优越性,感受到学习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迫切性。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名师的风采,我想我们的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8

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一种带着现代技术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它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培训充分考虑了教育现状,结合具体的课例说明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指导的具体实在,可操作性强。使我明白了在信息时代,教育资源共享是短期有效的提高薄弱教学环节的极佳手段。作为基层教师,我们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学习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利提高我们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开阔学生的眼界。

参加培训的日子,每一天都能从学习中发现火花和热情,通过“远程教育”使教师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新的信息技术,能及时的把新的信息资源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学模式、更新内容和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创设表现师生教学的意境。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远程教育我可以看到先进的管理方法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这次远程教育利用图片、背景音乐、在讲课中适时利用数字电影、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充实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一次有意义的学习和培训。

我期待远程教育资源能早日走进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课堂也丰富多彩起来,使我们的孩子,透过现代化的教育媒体,也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一是能让农村的孩子同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帮助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时间、|有精力真正用心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作为参加远程教育培训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把学到的教育理念、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行动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带动全校的教师把远程教育的理念确实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在不断地运用和总结中转变教育观念,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运用教师的课程、教学、管理智慧,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课堂中重视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做快乐教师教快乐学生。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国培远程教育培训心得

“国培计划”远程教育语文培训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系统观》读书心得

2016年“国培计划”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培训心得

远程教育工作体会:与远程教育一起成长

远程教育学习感受

2015远程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远程教育培训的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学习远程教育的心得体会

远程教育心得2篇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9

[关键词]社区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体系

[作者简介]朱艳艳(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天津3001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2008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市社区依法自治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2603)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77-02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作为新的教育内容,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完善,特别是在社会资源利用、长期性实践平台的构建和多元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瓶颈。社区教育在创业教育方面,除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外,还要利用社会给社区提供的多种资源,构建更宽广的资源平台和实践平台。要将社区教育引入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效结合,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真正实现“把社会引入教育,让教育服务于社会”的目标。

一、社区教育及其教育模式

社区教育的概念起源于美国,1915年美国学者杜威首次提出“学校是社会的基础”。我国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将社区教育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以社区为载体,在社区空间范围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社区内的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有效地引入社会教育资源,构建长期性的实践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区建设的深入,社区教育的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目前,我国社区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以社区学院为中心。社区教育最具特色的实施机构是社区学院,它超越了传统学校的时空限制,为所有年龄段的居民提供学校课程、娱乐、健康、社会服务以及职业准备培训等。第二类以社区为中心。区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等机构提倡,社区内所有学校、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动员各种力量开展短期培训活动。第三类是由社区管理组织将社区内处于闲置状态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后,向全社区成员开放,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大学生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教育可以作为学校创业教育的延展,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和智力支持。学校与社区互动,“把社会引入教育,让教育服务于社会”,共同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脱节

“创业教育”是在198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l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论述21世纪教育哲学问题时,正式提出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逐渐兴起,不但课程体系的构建已初具规模,并且形成了理论层面的系统论述。我国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在普通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基础素质为目标,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要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外创业教育经验,将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社会环境等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以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滓工业大学和天津农学院等天津市高校为对象进行调查,发现各高校普遍存在大学生创业社会实践平台与社会资源相脱节的现状。

1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脱节,无法营造长期性的社会实践平台。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课程的实践环节应占有相当的比例,并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目前,在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不乏相应的社会实践内容,但其时间大多为集中性的一周或几周,且占据学时较少,这导致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出现偏差,认为创业教育和一般的专业课程没有区别,其社会实践内容不过是利用几周时间到企业走访、参观或者实习。事实上,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社区是他们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入学前到在校其间,再到毕业,他们主要的经历是在社区中完成的。因此,社区不仅为他们提供了熟悉的社会环境,更是他们了解社会、服务甚至贡献社会的主要平台。没有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是造成社会实践课程缺乏持续性和长期性的原因之一。

2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脱节,难以形成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社区学院为中心是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与普通高校相比,社区学院具有更为鲜明的社会性,可以更好地整合高校和社会资源,为校企联合提供信息平台和交流路径。因此,高校在建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着课程单一和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创业学”“企业管理学”等通识类课程,缺乏直接与市场对接的应用性课程和符合学生创业需要的个性化课程,无法为学生提供具体可感、切实有效的直接经验。另一方面,讲授的形式多为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单一授课形式无法有效地模拟出现实的创业环境。

3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脱节,无法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以社区为中心组成社区教育委员会,动员各种力量来开展各种短期培训活动,是社区教育的另一大特色。社区教育委员会将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整合后,向全社区成员开放,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培养了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如没有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建立多元化师资队伍方面捉襟见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专业人士很少,很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都是学院派,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但创业教育是专门教育,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需要配备专门的师资,以从事专门的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实践性是创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创业教育的开设要靠校外的专业人士,学校应聘请一些成功企业家作为兼职教师,使学校的创业教育更贴近社会实际。然而,校外教师往往无法配合学校的上课时间,通常只能以讲座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较为有限的信息。

三、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丰富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社区对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社区教育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与社区企业相结合的社区教育为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供实践平台;另一方面,与社区学院相结合的社区教育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

1 以社区教育资源为基础,搭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城区为主体的社区教育模式,一般是由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协调社区教育活动,目的是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统筹整合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动员较多的部门、团体参与社区教育,在较大的范围内构建“一个中心、两大体系、三级网络”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一个中心”是建立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发挥对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建“大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两大体系”是通过建立社区教育组织领导体系和教育设施体系,明确各级组织领导机构,确保各项任务层层落实到位,建立并完善各级教育机构;“三级网络”是通过合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形成区、街、居三级教育网络,并以此为抓手,有效地推动社区创业教育和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整体协调发展。在完备的组织体系中,作为社区的大学生,可以在人学前到毕业,持续地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随时获取相应的创业知识,达到多方位、多角度和持续性的学习效果。

2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聚集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面的支持。社区教育除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外,还要有效地利用社会提供给社区的多种资源,构建更宽广的资源平台。学校与社区互动,“把社会引入教育,让教育服务于社会”,共同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实践水平。同时,由于社区企业和社区学院相互依存,将社区教育引入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可以使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社区企业有效地结合,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如美国的奥克兰社区学院是密歇根州最大的社区学院,地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总的战略要地,每年有6000多名学生在校或企业实地选修有学分或无学分课程,各企业、三大汽车公司及其下属的汽车零件制造供给公司都可与学院进行合作培训,培训项目按企业的具体需要制定课程内容,以达到最佳效果。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篇10

[关键词]医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百色起义精神;红色资源;实效性

[作者简介]王华生(1965—),男,右江民族医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哲学;左伟尘(1980—),男,右江民族医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黄萼华(1973—),女,右江民族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医学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广西百色533000)

本文系右江民族医学院2010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穴百色红色资源融入大学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雪研究成果。

百色红色资源蕴涵着丰富的理想信仰教学资源。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是百色起义精神的灵魂。由于其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直观生动等特点,在右江民族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平台。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百色起义精神的理想信仰价值作用对增强医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讲究教学讲解艺术和引导艺术

教学是生命对生命的影响。在运用百色起义精神对医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对百色起义的体验和理解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评估者,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讲解和引导。

首先,教师要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教育者先受教育,讲解艺术与引导艺术来源于教师对百色起义的了解与领悟。对百色起义的背景、过程、意义、精神及领导人物、革命英烈等,教师应了然于胸,要把百色红色资源“放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阐释,深刻挖掘这些红色资源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并且融入到我们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世代民族精神中去,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1]一个学识渊博、专业精深、善于沟通、充满热情、富有责任感的教师,及其体现出来的风范学识和人格魅力,是医学生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教师要讲究讲解艺术。[2]教师要用简单明白的话语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深刻的剖析,从而使学生对所讲解的内容非常明白、释惑,并在心灵上实现与教师的互动与沟通。讲解的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学术性、思想性和政治性,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医学实际。讲解的语言必须庄重、严肃、变化、准确、简洁、得体。

再次,教师要讲究引导艺术。教师“导”得好,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精心导学要预设问题情景,从整体上阐释百色起义的内容和意义,尤其是阐释体现在百色起义过程中的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指出这种精神和信仰成为党战胜敌人的法宝。

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提出要求。组织学生参观百色起义纪念馆、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走访红军村及红军后代、观看电视剧《红七军》等,这不单是组织学生旅游和看电视剧,而是进行现场体验式教学。教师应要求学生用“心”参观、走访和欣赏,并做好笔记和记录,告知其实践活动后要写好心得体会或感想,并且要进行讨论与交流,同时还要讲清楚应注意的事项。

二、增强实践体验的实效性

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必须植根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解读,必须与个体的思想、行为及现实生活世界相关联,经过互证、互渗方能达到真正的理解。但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他们的人生体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们对我国的红色历史、革命历程缺乏感性认识。”[3]因此,精心组织学生的实践体验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让学生在自主性实践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验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信息、捕捉灵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和看法,并在实践过程中体会百色起义精神。带队教师应明白,学生终归有一天要走入社会,学生自己的路终归要他自己去走的。

其次,学生的实践活动应始终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以利于对学生活动的引导。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监督,学生的实践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有的甚至会失去活动的方向性,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

再次,学生的实践体验应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亲历百色红色胜地、走访红军村、观看《红七军》,开展“学习革命传统、服务老区人民”的实践活动等,但却不可能直接地把红色资源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来,“如果将其直接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来,让每个受教育者都像当年红军一样,都爬雪山、过草地,重走一遍长征路显然是不具备操作性。”“根本的措施还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使其得以转化,”[4]将红色资源移植到课堂中来。如将红色文化制作成三维动画、影视、图片等,或邀请有关历史专家、革命老战士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等,达到集聚的教学效应。

三、指导学生写作与组织学生讨论

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不是要将现成的结论诉诸对方,而是要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在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红色资源作为教育载体,其目的是以红色资源作为心理刺激物,把渗透在红色资源中的思想和精神同化到人的认知结构中,以改善教育主体的心理认知结构,促进心理品质提升。”[5]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反思,跟自己较劲,跟自己过不去。因此,实践教学应要求学生写报告,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告知学生将要向全体同学发表演说,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从而巩固实践活动的成果。

首先,引导学生生成一种对自我的追问意识。实践活动后,首先就要促使学生认识和反思自己实践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感受和领悟及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要让学生在体验红色文化中读懂其肩负的沉甸甸的社会责任;要让学生在写作心得体会中生成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促使医学生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责任情感和信念;要让学生在反思中“把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转化为内心信念,自觉肩负起人类社会健康的责任和使命”[6]。

其次,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应担当导演与主演角色。在与学生对话或讨论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演。因此,一是要把握对话与讨论的主题和方向,把握交流进程,控制现场局面;二是要让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三是要用心聆听学生的演说,要与学生平等地探讨,不摆架子、不使用隐性话语霸权,而要以理服人。

再次,在讨论中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共产主义信仰教育实践的评价是对学生实践体验、写作和讨论的肯定或否定,注重的是思想评估,因此其评价方式必须是多维度的。评价的形式主要有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评价、教师评价等三种。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对自我的认识;学生间的评价是学生间的取长补短、相互认识。在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应做出总结性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中肯,对于学生的一些思想闪光点,要加以赞美。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应该是出自内心的,让学生体验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关怀。对于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意见和评价也应予以指出,并说明道理。通过这样的评价总结,可以起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作用。

运用红色资源进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联的,首先是教师讲解与导学;其次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然后将活动过程中的所得得想用文字清楚地表述出来;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话与交流;最后是对于整个活动进行评价与总结;通过导、学、视、听、做、思、写、说、评的综合过程,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刺激,使整个实践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让大学生体验战争年代的艰苦生活,经受思想洗礼,使大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理想信念得到升华,[7]从而坚定其共产主义信仰。

[参考文献]

[1]耿琪.“红色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

[2]匡胜,陈胜华.拓展红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1).

[3]罗海英,乔湘平.增强大学生红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4]胡松,杨宇光,朱小理.“红色资源”的界定及其转化的必然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

[5]杨罡.红色资源的心理效应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