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十篇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十篇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36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1

(1)电脑美术设计具有便捷的操作程序。对于设计师来说,电脑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如实的展现他们的创意,而且也可以提供很多非常便利的软件和程序来帮助他们完善这种创意,诸如拷贝和粘贴功能,能够极大程度上节省设计师的时间,并且对于设计方案可以反复修改而不用担心因为一时的操作失误而令整个设计功亏一篑。(2)电脑美术设计具有大众化的特点。电脑美术设计正是由于其非常明确的精确性能以及软件的超便捷性致使其能够超脱一般的以手绘为主的传统美术设计,从而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领域。传统的美术设计一般都需要非常扎实和深厚的美术功底,对于作品来说,往往要求设计师本身具有非常扎实的素描、色彩基本功,而电脑美术设计则完全建立在以数字化信息的基础上,仅仅是将图形做简单处理,对色彩造型做明确处理,这就使得那些没有美术基础的人得以在设计的领域在掌握了计算机基础后就能投身设计工作中,这也就产生了众多的电脑美术发烧友,并且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家对于审美的需求。

2电脑美术设计的弊端

虽然电脑美术设计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正是由于其美术设计完全是建立在人机互动的基础上的,所以电脑美术设计也有着其特缺点。(1)设计是创意与表达的完美结合。一般来说,在大众审美中较好的作品一般需要依靠色彩、线条、文字、图像等视觉语言的有机组合来进行表达。对于设计过程来说,设计师的思维是感性的,所以其创造的东西是极具跳跃性的,更加富有动力,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基础则是数字化,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很多感受往往无法通过创造传递出来,所以其本身对于设计师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缺乏创意就毫无意义。对于设计师来说,虽然电脑美术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省其时间完成一项复杂的艺术创作,但是正是因为电脑美术设计软件的运行完成是建立在运算和操作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设计师没有良好的设计创意,那么电脑美术设计就完全成了一种纯粹的机械叠加而缺乏一般艺术品具有的生气和灵动。电脑美术设计如果仅仅依靠图片加上软件功能加上文字简单叠加那么只能是一种玩弄照片的形式,失去了设计的意义。

3对电脑美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于计算机来说,功能虽然日益完善,但是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要把计算机设计得连狗都能用,计算机再精确和便捷的同时其本质仅仅是一种工具,虽然电脑美术设计的优点非常多,但是作为工具本身它依旧需要人的设计思维贯穿其中,如果没有办法通过设计使之日益丰满,电脑美术设计将毫无生机,由此我将提出在我长期应用电脑美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点思考。(1)加强设计思维及创意表现,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精致的线条色彩组合并且还需要匠心独具的好创意,而优秀的创意仍旧还需要通过电脑美术设计来具体表现。电脑作为一种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工具,本身就极为挑战一个人的操作能力,但是不论如何它依旧无法取代人,所以为了完成一些极为复杂的工作就需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这种工具。因此设计师在注重设计思维和创意的同时,依旧还需要熟练掌握软件的新功能并加以灵活的运用。(2)设计师个人艺术修养不可忽视。在掌握了电脑美术设计的软件后,设计师可以随性所欲的完成大量规律、机械、烦琐的工作,但是设计的本质依旧应当是个性的、张扬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保持其独一无二的特性,让人在视觉愉悦的基础上感受到一种美。所以设计师本身的个人修养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好的运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完成作品的设计。(3)将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的结合。电脑美术设计作为数字化时代下的产物,将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美术设计彻底地数字化,将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诸如颜色、线条、画布等都通过现代软件来进行重现,这种肆意编辑,将图画中的色彩、明度、线条都赋予极限的运用手法,令整个作品在保持严谨的同时极尽张扬之能事,这可以说是设计艺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完美的结合。设计师既要避免过分热衷于计算机技巧,又要熟悉各种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不会走入电脑美术设计的误区,从而创造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

4结语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2

根据运河的流经区域,苏南运河区域包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苏北运河区域包括徐州、宿迁、淮安、扬州。从目前现状来看,苏南与苏北运河沿岸的民间工艺美术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是显而易见的,亮点基本集中在苏南地区,长江以北仅有扬州被列入。而历史上苏南苏北民间工艺美术发展水平的差距并没有今天这样明显。扬州的民间工艺美术早在汉代就已名震八方,明代扬州艺人周翥首创了以金银珠宝、翡翠玛瑙、水晶玳瑁等高档材料雕成的山水、人物、花卉、亭台、翎毛嵌于檀犁漆器上的‘漆器镶嵌’工艺;扬州漆器是清代扬州两淮盐政的重要贡品,以清宫档案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十六年(1771年)、五十四年(1789年)两淮盐政‘进单’所记为例,扬州向清王朝所供漆器,就有紫檀周制、螺钿镶嵌、雕漆、彩漆、填漆、洋漆、彩勾金等各种工艺漆器,其地位并不亚于当时的苏杭。

(一)区域文化、经济基础、发展理念上的差异

区域经济的发展易受区域文化中滞后因素的掣肘。近代工业的发展是苏北经济被苏南正式拉开的分水岭;而改革开放初期,对新形势、新观念接受程度上的差异,再次拉开了两地经济水平的距离,由此也影响和制约了对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理念的认知。苏北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地域性格雄豪大气,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讲究体面、排场、义气,但变通不够;造成经济形态一直以自然经济为主,观念相对封闭,眼界相对狭隘,竞争意识不强。表现在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影响上,市场推广意识不浓,缺乏吸取先进经验的魄力,创作观念陈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传统,但缺乏一种与时俱进的眼界,这种相对落后的观念成为苏北运河区域民间工艺美术发展的短板。苏南地区源远流长的吴文化,使苏南地区的人文思想中具有了非常深厚的中庸智慧和务实包容的市场竞争意识。这种开放的心态和思想带动了观念、文化等的不断创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足,也形成了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地域传统,大大带动了该区域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由于经济基础的雄厚,苏南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呈现出重材、重艺、重品的特点,在创作理念和产品品质上与苏北差异显著。

(二)市场价值重视程度的差异传统文化的影响

使苏北地区形成了“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地域观念,在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上,虽然保留了传统的技法,但缺乏合乎当前需要的创新性探索,如邳州岔河镇良壁村王如坤的蓝印花布,制作技艺和程序传统,风格淳朴,但却迟迟打不开市场,其原因既与其工期较长、产量有限有关,更重要的是,在形式、题材等方面,相比较于技艺精美、形式多样的南通蓝印花布,差距一目了然。苏南运河沿岸自明清以来,即商贾云集,新兴的市民阶层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富商大贾们附庸风雅,以竞相收藏书画、文物为能事,书画作为商品获得了广泛的市场。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民间工艺美术创作观念和技巧的不断翻新,形成了苏南民间工艺美术精致、细腻、高品质等艺术特点,如苏州檀香扇以其高档的材质、复杂的工艺、独特的芳香一直为文人雅士华美精致的怀袖雅物。对于市场价值的重视程度是决定民间工艺美术存活与发展的关键,从二者的发展轨迹可见,苏南运河区域的适应和转换能力明显强于苏北,这与苏南深厚的区域文化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申遗成功后江苏段沿岸民间工艺美术发展思考

(一)发掘运河周边民间工艺美术的地域特色与功能地域特色的塑造

在苏南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进程中已形成一定的基础,这首先取决于于苏南运河周边历史形成的坚实的经济基础,使民间工艺美术呈现出种类全、工艺精、功能多等特点。如常州木梳竹蓖,素有“宫梳名蓖”的美称,造型新巧,吃发均匀;其选材精良,多以百年老龄黄杨木或石楠为料;工艺复杂,要经过煮坯、劈齿、磨齿等二十八道工序制成。可见,民间工艺美术生存与发展必须是建立在艺术特色与实用功能兼具的基础之上,很多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在当代语境下无法获得市场的认可,不仅是因为当今消费者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工序冗长、功能单一、工艺粗糙等现实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民间工艺美术的准确定位

当前,民间工艺美术面临生存窘境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使在苏南运河周边区域,也同样存在,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美术逐渐销声匿迹,且传承人技艺上与前辈相差甚远,需要很长时间的淬炼。对此,除了大力加强传承人的培养之外,还应加强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准确定位。民间工艺美术的生存空间应主动适应不同的文化生态。如历史上淮安手工业兴盛,被誉为淮安特产,有的还被列为贡品。这种状况的出现与淮安的地理位置有密切的关系,为了满足和适应漕运者、商人、官吏、士兵等的需要,当地酿酒业兴盛,由此带来了铜器制作的繁荣;由于人口流动性强,蒲草编织和木器业获得了发展,成为了当地独有的手工艺形式。明代扬州江千里制作的螺钿杯,精致细腻,广受文人雅士欢迎,有诗为赞:“螺钿妆成翡翠光,紫霞秋澈婺州香;形神俱美真通太,假寐仍期到梦乡。”此二例虽然久远,但说明一个问题,即只有根据市场需要所生产的产品才具有生命力。这需要当今的民间工艺美术从业者们顺时而变,从地域、市场和艺术特色进行调研和定位,找出合理的对接途径,而不应盲目模仿或创新,尤其要防止特色泛化。

(三)寻找苏南苏北民间工艺美术的互补性

苏南与苏北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可借鉴南北经济结构互补的经验和方法,实行产业联动,优胜劣汰,开拓创新,共同发展。但艺术风格上的互补不是折中,而是应汲取各自优秀的创作理念,推陈出新,拓展创作思路,达到适应市场,开拓市场的目的。徐州新沂草桥的大柳编文化,以原材料的天然性与手工制作相配,不仅展示出材质美,也体现出了技艺美。这种具实用功能,又具形式美感、材料原生态的工艺品,既符合当前正在倡导的生态设计理念,又展现出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情感性。苏南运河区域的民间工艺美术一贯强调技艺的细腻精致和材质的精美上品,散发出一种小众情感,但自然特性相对缺乏。当今的消费人群流动性特征明显,市场需求呈多样化趋势。是否可以在创作生产中有目的地对象化,通过材料、工艺的变化,降低原本高档的工艺品成本,从而使产品具有普适性;同时,在保持技艺、材质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自然性特征,使高档消费人群感受到天然醇香,这也许能作为民间工艺美术可持续性发展的途径。另外,极端重工重料的价值认识不应再成为创新的圭臬,应强调应时应世的艺术性和装饰性。苏南民间工艺美术历来强调对于材质的追求,但在当前高档材料来源匮乏、成本快速上涨的背景下,一味追求奢华名贵的材料和繁复多变的工艺技巧已不是普遍性的市场需求;而苏北人文情感浓郁的民间工艺美术产品却能唤起当前人们对田园乡土情调的向往,这种新的需求若能被有效利用,必将会成为一条合理的生存和发展途径。

(四)引入高校人文科学的研究资源

第一,引进高校研究人员与地方合作,建立江苏段运河周边民间工艺美术的文献资料库。江苏段运河沿岸的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存量丰富,目前,除了各地已经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文化传承人之外,民间还散佚着众多的文化形式和艺人。当然,对于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也不能面面俱到,需要进行细致筛选和系统归纳,将那些真正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化种类纳入到保护和发展的程序中来,包括文字的、影像的、图形的、声音的、观念的档案。这对于江苏段运河周边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非常必要。第二,利用高校资源,针对某些领域进行专项研究,探讨其发展的可行性和在当下的文化适应性。江苏段运河沿岸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丰富,做好文献资料库已是一件工作量浩大的工程,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对每一种文化形式或艺术品种作专门的研究,因而就必须从各种类的特点以及在当前环境下的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立项和研究,尤其是对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如苏北的县一级区域文化应成为关注的重点。通过高校研究人员细致发掘和梳理,结合当下趋势,寻找发展对策,有助于使很多不适应当前文化语境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第三,根据市场,高校与地方联手研发新的工艺美术种类。高校的特点在于研究能力强,但市场把握方面欠缺;而地方则熟悉市场,但缺乏专门专业的研究人员。因而,完全可以利用二者的互补性进行资源的整合。当前,很多工艺美术种类因不能完满地实现“文化适应”,处于萎缩和消亡的境地,但其中亦有很多工艺美术种类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只是因为理念、材料、技术等方面的不适应所致。对此,应组织高校研究人员根据市场进行针对性研究,进行技术上的提升,材料上的取代等,从而能使诸多民间工艺美术种类获得继续生存的可能。

(五)努力锻造民间工艺美术的地域文化产业链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3

虽然笔者并没有对全省进行详细调研,但这种现象应比较普遍,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现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成立地方监督机构

现在省组建了公共艺术课程落实调研组已对全省范围进行了巡视,了解到各个地区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基本情况。当地也应该有这样一支队伍监督各职校公共艺术课程落实情况。

所以笔者建议由当地教育局牵头,组建当地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落实检查小组,成立地方监督机构,产生调研员或视导员。随时随地可以检查开设的情况,并定期向市教育部门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和广东中职公共艺术研究会、省公共艺术课程落实调研组等部门反馈情况。检查小组成员除了检查工作外,还要让学校重视此项工作并传达培训会议精神:公共艺术课程是否正常开设与今后评比示范校、先进学校和学校整体评价直接挂钩,作为评选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检查小组成员在今后学校顺利开展工作后,还要继续做好美育质量和课程评价督查督导工作。

二、师资力量欠缺的问题

师资力量欠缺是很多中职学校未能按要求落实公共艺术课程的原因之一。

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先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到把基础模块的音乐、美术各18课时的任务完成,暂不考虑拓展模块。在不考虑拓展模块的前提下,笔者强调各学校重视课外的第二课堂、学校活动、艺术活动、学校各艺术团队和社团活动的开展。

(一)学校外聘教师

学校可根据本校教师的需求量,聘请当地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等社会文化艺术团体的专业人士担任兼职艺术教师。被聘教师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热心,有奉献精神,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这也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激情。

(二)部分专业先开设,逐步所有专业全覆盖

学校可以先从指定专业(动漫设计、室内设计、文秘、旅游、英语等)开设课程,在师资力量逐步完善的同时逐步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全覆盖开设。

(三)课程安排可分学科、分学期

现也有学校提出:应该从什么类型的课程中调整出课时安排公共艺术课程呢?文化基础课还是专业技能课?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课时,每周仅调整出一节课时即可。公共艺术课程全部安排在一年级授课,我们把全校一年级学生分为两批,把音乐和美术课程也分上下学期安排:第一批学生第一学期上美术,第二学期上音乐;而第二批学生第一学期上音乐,第二学期上美术。这样分学期授课对教师的需求量减少,即解决师资力量欠缺问题又有利于课程开设。

(四)合并班级,以大课形式授课

我们还可以采取合班的形式,以大课形式授课进行教学,效仿高校的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像全校的文化类课程和全学院的专业理论课程就是大班形式进行教学。但这种模式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采用,首先学校要有合适的场地确保正常教学,再者学生要有较强的自主性。上课人数较多、课堂管理难度加大、不易组织教学。

三、学生缺课旷课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才是真正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课堂的解决办法。我们先从制度管理方式入手,借鉴高校学位英语的考核制度,不过关者不给予毕业证。公共艺术课程是学校对学生美育教育考核内容之一,应把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放在重要地位,结合课堂考勤和评价考核决定是否颁发毕业证书。让学生们意识到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解决学生缺课旷课现象。

在制定制度的同时,关键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积极主动进课堂。

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呢?

(一)选对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氛围的关键

有学生反映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接受困难,单调枯燥。课堂内容选对就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笔者在认真研读了郝大微和肖编的两本教材后,发现这两本教材的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的核心要求编写。在内容上别具一格、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充分考虑地域特点,融入广东特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公共艺术・音乐》融入流行元素,具有r代性,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着实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公共艺术・美术》内含了古今中外传统美术知识,嵌入了涉及美术相关的新型文化领域,网页设计、工业设计等方面的拓展运用,符合中职学生涉及专业辅助知识,实现学生动手实践的实操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具有时尚感。教材的内容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岭南优秀传统艺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选材正确后,再结合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大纲》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教学,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鼓励教师开展教学创新,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各种文化、艺术资源,创设具有研究性、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习热情。”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微信、QQ、微博平台、网站等来丰富课堂形式,调动学生主动走进课堂、积极探究教学内容的激情。

(三)定期举办公共艺术教育的活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在教学内容、考核制度、教学形式等方面都俱备时,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要得到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举办全市公共艺术教育的活动,师资培训、教学评比、成果汇报等工作。

1.定期举办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培训

“学海无涯,学无止境。”通过学习培训,让教师的教育思想不封闭、不保守、不停留在原有高度上。师资培训的长期计划,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学校之间的观摩学习、外出考察交流等多元化的形式,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提升素养等多方面素质。

2.定期举办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评比

“有竞争才有进步。”通过举办一些教学的评比活动,比如说课比赛、公开课例比赛、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文等活动,给予教师深入思考教研方面的问题,鼓励教师创新思维。在比赛中再学习、再收获、再创新。通过比赛提高自身教学基本功。

3.定期举办公共艺术教育的成果汇报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4

“小少弱散、产业链断节等依然是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软肋。”一位国内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对《经济》记者说,“产业化之路,绕不开规模化经营。家庭作坊式的零散经营不但难以形成品牌,在开拓市场、应对风险上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如何将分散的中小企业集中起来,整合资源,完善生产链,如何走‘大集强’之路,是工艺美术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创新精神是核心

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是工艺美术的灵魂,更是振兴工艺美术行业的前提条件。工艺美术企业作为发展工艺美术产业的重要生力军,应该主动捕捉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那么,工艺美术企业该怎么创新?

一是设计创新。工艺美术品的造型设计,要由抽象到仿真、由古代到现代、由神话到现实,谋求多方面的创新。

二是品种创新。要根据工艺美术品本身具有的多样性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创新更多的新品种。通过不断创新,逐步解决工艺美术品种单调的问题,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加快发展。

三是技法创新。既要继承前人留下来的传统技法,如捏、刻、雕、塑、画、吹、烧、铸等技法,更要运用现代技术,如激光、静电、喷涂、切割、钻磨、电脑设计、自动控制等技术。

四是生产方式创新。应由个人、小作坊全能生产向流水线生产,由“大而全”、“小而全”向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迈进。

五是材料创新。在继续运用传统材料,如泥、石、木、草、棉、纸、布、金、银、铜、铁、锡等材料的基础上,也要运用新型材料,如塑料、橡胶、水泥、矿物、废品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等。

六是功能创新。除观赏把玩和室内陈设功能外,应开发更多的功能,如生活日用、儿童玩耍、礼仪交际、旅游纪念、文化标志、环境美化、教学标本、馆藏展览、收藏增值等功能。

“只见彩蝶纷飞舞,谁知破茧抽丝痛”。只有在深入挖掘和研究工艺美术品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用批判的眼光加以继承,用创新的精神发扬光大,工艺美术企业的腰杆才能真正硬起来。

产业集群是出路

“现在厂里有300多号工人,但生产还是忙不过来!”在福建宁德市工艺美术协会2010年年会上,福鼎郑源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传源与同行们分享着他的喜悦。从1999年返乡创业之初的小工艺作坊,到如今占地百亩的现代厂房车间拔地而起,茶具、茶叶、茶食品多元化生产,产品热销市场,成为福建省茶具龙头企业。短短几年间,郑源工艺有限公司实现了惊人飞跃。而这仅仅是宁德红火的工艺美术企业群中的一家。

湖南的浏阳花炮,几年前将各个零散的小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十大集团,规模效应迅速显现,年产值增幅高达30%以上。而今,全省烟花爆竹行业的年产值达200多亿元,成为湖南省工艺美术行业的老大。

福鼎郑源和浏阳花炮的整合效应告诉我们:发展工艺美术产业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文化、经济、市场、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专业化生产和流通基地,逐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同时,各级主管部门也要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为工艺美术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实行企业为主体、市场机制运行和政府优质服务相结合形式来全面建设工艺美术产业集群格局。

人才贮备是关键

过去,我国传统的手工艺人地位相对低下,手工艺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在技艺的流传上基本是师徒相承、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模仿,忽略了工艺美术品的文化属性,这与他们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有很大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艺美术的快速发展,行业中人才机制不活、技艺人才年龄结构老化、人才分布不合理和培养渠道断流等严重因素更加凸显,从业人员知识能力和整体文化水平亟待提高,知识更新和拓展迫在眉睫。

从整体上来看,开展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整个工艺美术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正如美国教育家马丁・特罗所说,“如果一个国家要实现高教大众化,那么就非要发展短期的教育不可。”而短期的教育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在“终身学习”趋势下,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继续教育已是大势所趋。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5

与艺术教学可以而且应当实现互动。它们可以相互间补充与丰富,相互间启迪与链接,相互间积淀与升华。

关键词:体育教学艺术教学互动

体育和美育(主要是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两大课题,两项内容,两组标准,两条渠道。而这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体育和艺术,本是同根同源,同祖同宗的。它们都起源于人类的生活,人类的生存斗争,人类的劳动。最早的体育和最早的艺术都是对劳动生活的比拟、摹仿、延伸和美化。狩猎与耕耘需要奔跑的速度和重复的耐力,运输与建筑需要协同的号子和合作的舞蹈;劳作的间歇产生博弈和角力,原始的休憩需要放歌和游戏。进入现代社会,体育和艺术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余”和“业余”了。它们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领域,是人们钻研奋进的两个专业,是人们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两种必需……如今体育教学和艺术教学都已经明确地意识到了相互之间的亲密关系,它们的互动十分明显,十分具体,十分深刻,十分有利。

一、相互间的补充与丰富

这是直观的、直接的互动。体育教学和艺术教学(特别是表演艺术教学)都强调通过肢体形态、肢体语言的规范训练,准确而生动地体现健与美,只不过体育更偏于健,而艺术更偏于美。各自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肢体形态、肢体语言的培养与训练,塑造和确立他们的健与力、形与美,进而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肢体的创造价值和审美价值,是体育教学与艺术教学(特别是表演艺术教学)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结合点。活跃在运动场上的艺术体操、健美操、国标舞、街舞、冰上芭蕾、水上芭蕾、武术等等,既是体育教学的课程或项目,也是艺术教学的节目或样式。从体育比赛的角度讲,它们是艺术的健美;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它们是健美的艺术。

今天的体育运动员,特别是形体展示类的运动员已经深刻地认识到,没有很强的乐感、节奏感、舞台感,就不可能真正娴熟流畅、优美自如地完成各种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而今天的艺术家,特别是形体表演艺术家更是深深地体会到,没有适当的力度、韧性和动感,就不可能真正游刃有余、生动完美地实现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体育中融汇了艺术,艺术中渗透着体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和谐,浑然一体,才会产生强大的魅力、感召力、震撼力。

二、相互间的启迪与链接

这是拓展的、比较深入的互动。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对学生的形体训练、体能训练、意志训练,艺术教学也同样如此,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训练内容不同,规定要领不同,操作方法不同。殊途同归,各具特色,异曲同工,各有千秋。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通过一系列具体课目科学地训练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度、弹跳力和爆发力等等,让学生在关键时刻有超常的发挥,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艺术教学(特别是表演艺术教学),也同样的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刻苦的技艺技巧训练,要求学生在演出现场有最佳的状态,塑造出光彩的艺术形象。

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方法介绍、动作示范和自我保护,尽可能地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规范体育锻炼,养成锻炼习惯。而艺术教学(特别是表演艺术教学)也不例外,也是在具体的示范中,增强学生的艺术感觉;在知识的传授中,丰富学生的艺术感知;在方法的介绍中,启迪学生的艺术感悟;在自我的防护中,指导学生的艺术体验。

三、相互间的积淀与升华

这是间接的、深层次的互动。真正的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与训练,而且强调对学生一点一滴、一丝一缕的情感、想象和悟性的培养。良好的体育情结,能完善学生的人生质量,增强学生的奋争毅力;积极的想象和敏捷的悟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反应力、创造力,使他们在运动场上龙腾虎跃、纵横驰骋。真正的艺术教学,亦是如此。它在某种程度上更强调对学生情感、想象和悟性的培养。因为艺术的核心就是形象的领悟与创造,情感的表达与交流。体育和体育教学犹如工笔画,强调纪实;而艺术和艺术教学好比写意画,突出虚构。一真一幻,亦真亦幻,一实一虚,亦实亦虚,虚实结合才是真正的互动。体育和体育教学是讲究境界的。它要把学生的所学、所动、所练最终升华为高尚的体育理念,让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永远点燃学生的生命之火,奋进之火。艺术和艺术教学也是讲究境界的。它要把学生的所学、所好、所创最终升华为博大的艺术胸怀和精神,让淡泊超脱、有我无我、溶小我于大我的艺术追求永远驱动着学生的仁爱之心,创造之心。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6

关键词:艺术体操教学;音乐;艺术体操;教学

艺术体操,可称之为韵律体操,西方人将其称为“地毯上的舞蹈”。艺术体操是一种融合了艺术与体育的运动项目。更具体的说,它将体操、舞蹈、音乐融为一体,从而呈现出一种视觉上的美的体育项目。艺术体操对运动员的要求很高,运动员除了具备高端的身体素质并熟练掌握体操器械,还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条件。

1关系厘定:艺术体操与音乐

1.1音乐与艺术体操相互融通

一般地,音乐与艺术体操之间的联系为:二者相互融通。音乐需要借助乐器传达表演者的内心感情,同样的,艺术体操需要意以人的身体动作以及肢体语言为传导,在呈现演奏者的形体美的同时,也会表现出其内心的感情。因此,音乐与艺术体操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融通的联系,如同双胞胎姐妹,两个人的美丽只有互相融合、互相衬托,才会呈现出令人惊叹的效果。音乐如同存在于艺术体操的灵魂,唯独搭配适当的音乐,才会呈现出艺术体操的美,要是缺少音乐的衬托,艺术体操必然会丢失其原有的吸引力。

1.2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

音乐采取有规律的音符传达演奏者内心的情感,呈现了实际生活状态的艺术形态,但是艺术体操采取人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它的形体美,音乐是艺术体操的核心,没有这个核心,艺术体操举步维艰。同样地,艺术体操将音乐的具象化,把无形的用有形的体操表达出来,给观众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因此音乐是艺术体操的灵魂。没有了这个灵魂,艺术体操如同一具空壳,毫无美感。所以音乐与体术体操不可分而论之。

2价值解析:艺术体操教学中的音乐

2.1建立条件反射,控制诱导动作

以音乐为背景可以帮助设立条件反射,能够起到约束和引导作用,有利于表演者适当控制各项动作的力度以及速度,协调表演者各个肢体动作,柔化各个艺术体操项目的重难点,增强艺术体操的张力。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帮助表演者增强记忆,丰富想象力,还有利于使其顺畅并熟练地掌握艺术体操的基础动作。

2.2在艺术体操教学中,音乐是行动信息

音乐在感情的表达和气氛的营造上起着强烈的影响。艺术体操的节奏感和旋律性很浓,背景音乐独特的韵律带动着艺术体操表演者情感和张力。美妙悦耳的背景音乐,可以对艺术体操练习者的中枢神经产生直接影响,增强其兴奋程度、灵活程度和协调程度,然后使练习者在音乐的氛围中,激发出自身自主、热情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们对各个动作的记忆训练,顺利地记住各个表演项目的次序,促进练习进程。

2.3音乐能够培养坚强意志和高尚品德

在音乐氛围中练习艺术体操各个项目,对学生们认真的态度、注意力的集中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等都有极高的要求。高难度项目训练中的背景音乐大多数属于积极乐观、振奋人心、鼓舞精神的类别,高亢的音乐可以鼓励学生们顽强奋斗、勇往直前、不断创新,能够激励他们克服无数困难,拼搏前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体操训练过程中,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让练习者培养刻苦进取、积极热情、勇于创新的人格魅力,并且可以挖掘出思想独特、头脑敏捷、有理想、有抱负的完美的艺术体操表演者。

3路径选择:艺术体操教学中的音乐使用

3.1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认知能力

艺术体操练习开始前,学生们应该提前进入多媒体播放室,认真观看一些优秀的艺术体操表演档案(例如,视频)。以此来训练演奏者们对音乐和艺术体操相融合的感知能力。对艺术体操而言,背景音乐的韵律如同某种向导,是表演者展现内心情感、个人魅力的衬托和对比。音乐和艺术体操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必须使练习者们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在播放优秀视频的过程中,必须结合教授者的讲解,并且讲解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练习者们对基础音乐节奏的认知,学会用手打节奏,在学习打拍子时,老师也要注意选用简洁的音乐节奏,不要选取过于复杂的音乐节奏。

3.2音乐的选择要结合运动员的音乐素养水平、性格和表现力

选取音乐时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不能盲目选择。练习者年龄较小而技术能力比较强、同时对音乐的感知力较好、而且性格活泼的,要选取积极乐观、韵律轻快、节奏活泼的背景音乐。而对于那些音乐感知力较差、性格较内向的练习者,要选取节奏较慢、韵律柔和的背景音乐。不然音乐不仅没有营造出该有的氛围,也会破坏艺术体操的艺术效果。

3.3根据动作节奏选曲

应该根据各个项目动作来选择背景音乐,采取此种方式,在编选动作时不受音乐的制约,可以依据动作难度来选择音乐的剪辑顺序,教师要尽量根据动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节奏来选择背景音乐,使音乐和动作紧密地配合,成为一体。在编排动作时,要注意动作与音乐节拍的一致,做到音乐和动作的协调配合。一般地,艺术体操的动作应当是完整的,这就要求动作的编排也要一气呵成。但是实际上,因为授课环境和老师的音乐知识的束缚,此种模式在普通的教课过程中难以实现。

3.4音乐的剪接

对背景音乐的剪辑,首先,要注意音乐整体风格的统一;其次,节拍也是十分需要注意的问题,两段音乐之间的拍子同样也应有一定的关系,不要出现前面是圆舞曲节奏,后面没有经过任何过渡而突然改接探戈节奏的现象;最后,要注意整套音乐的节奏和力度的变化,不要使整体音乐由于从头到尾缺乏节奏和力度的变化而让人感到过于平淡,应有快与慢、强与弱的对比和变化,以防止由于音乐节奏过于单一化而使得音乐单调。

4结语

在教授艺术体操的过程中,必须使学生可以学习到对音乐的足够的鉴赏能力,同时可以把它应用到艺术体操中,只有音乐与艺术体操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互相映衬,才会促进艺术体操与音乐的相互融合,将音乐适当地应用到教学上,才会促进艺术体操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作者:赵玉巧单位:江汉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郁红莹.谈音乐与艺术体操的关系[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1):48

[2]吴秋玲.浅谈艺术体操教学中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3):160.

[3]俞薇娟.音乐在艺术体操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2):58-61.

[4]张娟.略论音乐与艺术体操的互动性[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2):90.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7

论文摘要:文化艺术修养能丰富人的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形象,良好的文化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本文就如何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来提升艺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设计人才进行了探讨。

一、艺术设计学生创新意识现状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实用与美观的结合,即赋予设计物功能和审美的双重作用。设计活动是一项以审美创新为主旋律的创造性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围绕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审美创新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失去了生命活力,也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知识产权已经普及的今天,艺术设计本身所体现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更加受到了社会、企业、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关注和重视。创新已成为艺术设计引领市场的灵魂,对于身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更为重要,是他们今后走上社会能否很好生存的法宝。然而就目前高校艺术生的创新能力来看,尤其是民办院校艺术生,普遍存在以下情况:

(一)主动创新意识不强

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有的学生缺乏创新的欲望,头脑中未形成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有的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想超越现实,却又缺乏行动的信心;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在生活中又不够主动,缺乏创新的毅力,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勇气挑战新的事物;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不多。

(二)拓展创新思维的想法不够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提炼、抽象加工,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和感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的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和方法的先导,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艺术理论知识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启发教育和学习讨论,学生按照同一思维模式接受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内容,在创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观察的细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比较欠缺,不能拓展新思维。有的学生想去创新,可他们不知道从何入手,缺乏指导他们去创新的力量,传统教学模式所灌输的单一思维方式,未能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

(三)文化艺术知识的缺乏导致创新思维滞后

在全国高考中每年的美术考生大军浩浩荡荡,蔚为壮观。由于高考对文化课单设了一个艺术类的文化考试科目,所以在高中时就把学生分了类,优秀的学生学理科,次一点的学文科,文科中再次的学生为了找出路,无奈地报考艺术设计,但他们没有绘画基本功,大部分考生匆忙补习三个月的素描,色彩就应对考试,考生中真正酷爱艺术设计的并不多,再加上本身文化艺术底子就差,在大学的设计学习中,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就比其他一些同学滞后。

尤其是在21世纪,流行时尚文化的冲击,偏重于用电脑进行各种活动,轻视了书本的知识,忽视对文史知识的提高,尤其对传统文化,如戏曲、书法、艺术鉴赏等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去进行启发式联想创意了。曾有教师在一堂广告设计课上布置学生以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设计公益广告,要求文案撰写贯穿古代文人诗词作为烘托。不少学生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案中的诗词文不对题,人非人、事非事,不知其意,错字连篇,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创新谈何而言,思维方式也只能一度的停留在模仿借鉴上了。

二、文化艺术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一)文化素养在艺术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设计,设计者首先要面对的是对所设计对象的理解——对设计对象相关的背景文化、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的理解。没有文化根基,驾驭艺术设计时就难以达到纯熟的境界,难以挖掘艺术的深意。在设计作品中注入相应的文化内涵,已成为增强艺术设计作品感染力不可或缺的手法。尤其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特色,创意思维的源泉将会连绵不断。

一个典型的实例,中国联通的标志是由一种回环贯通的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寓,而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十全十美之意,洋溢着古老东方的吉祥之气。其创作的灵感来源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传承观念的提炼,这就是典型的文化对创意的影响。

(二)艺术修养在设计创意中的重要性

艺术素养是创新灵感的来源之一。艺术修养,属于美育的范畴,它主要指:文学艺术欣赏、审美能力、艺术才能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具体包括: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以及自然美、环境美的熏陶。艺术修养最终体现为审美的感情、判断和鉴赏能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对陶冶人的审美情趣、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增强人的判断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支动听的乐曲、一幅优美的画卷、一座造型高雅的建筑,无不给人以美的愉悦、感情的升华、心灵的震颤,让人体会到高尚、优美、庄严、宁静,不仅能使人的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而且在艺术活动中能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灵感。

三、如何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课堂上综合知识点,积极引导,变复杂为简单,变被动为主动艺术教育是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敏锐的视知觉观察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民办高校艺术生的性格特点在于他们对自己学习的自控力和自觉程度上很难把握,有些同学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文化理论课时无精打采,更不用说课下读一些有关的专业书籍。对此,我们必须在平常的上课过程中就应该教会同学们养成多读专业书、多了解当代先进的艺术设计思想的好习惯,引发大家学习学科前沿知识的兴趣。同时还必须加强整合人文艺术教育的学科资源,让大学的艺术教育课渗透更多的人文内涵,而不仅仅是技艺上的传授。还要注意将美学、艺术史、设计史、艺术批评、艺术创作、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专业指导和交叉构建。把复杂的艺术评论或者设计史通过简单有趣的方法概括归纳将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参与到调查、收集并研究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作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阅历,进行ppt讲解,通过比较鉴赏并挖掘作品背后隐含的意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挺高了。

(二)课堂外给学生提供资源、拓展知识,在实践中激发灵感

利用我校艺术大楼图书阅览室这一平台,每学期购买一定量的图书学习资料,可以包括文学、史学、绘画、书法、雕塑、国内外优秀设计作品集、杂志期刊等,让学生定期的去借阅,并规定一学期至少要读两本书,并写出相应的提纲总结,把学到的知识进行一次公开的或者小班的课堂汇报,然后结合汇报给学生提出一设计主题,让其结合所看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贴近生活的设计体验,要紧密结合绘画技法、知识涵养和审美欣赏这三种与美术相关的能力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体现创作主体情感、意志、态度等个性化的元素,同时把这汇报和设计作为考核的一部分。那么这样学生的课外知识量不仅扩充了,而且也加强了思考的主动性,同时在开展设计活动的时候能自觉的引用课外知识,灵感也随着知识的丰富油然而生。

(三)结合学生要求,举办各种艺术门类的专题讲座

开办校园专题讲座一直是我设计专业所注重的,并且在这方面一直在做,学生从中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这方面还做的不够好,应该涵盖各个方面,让学生自愿听讲、自愿参与、根据学生反映意见开展相关的讲座,这样无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高水平的专题艺术讲座集学术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文艺知识,拓宽视野,扩展知识面,使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东西,学生看的多,听的多,了解的多了就无形中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模式,启发创作灵感。

(四)走出校门,参与活动、增长见识、激发灵感

走出校门,多去看看别人的东西,不论纯艺术绘画,还是设计作品,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避免把知识禁锢于书本或是课堂。可以多参加一些各高校间的作品交流活动,参观一些名人画展,设计展;还可以经常去艺术馆、美术展览馆和历史博物馆去取取经;甚至在采风、考察活动中广泛了解当地民族特色文化,收集素材充实自己的资源库,目前很多艺术类高校都采取了最后一学期外出采风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旅途中将自己所看的,所经历到的用相机或者笔或者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虚心请教,比较观点、提炼精华、学习经验,慢慢的发现自己在多听多看多问中不断进步,从而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设计不是独立存在的行为,坐井观天的学习方式不可取,要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中寻找设计元素和构成方式。

四、小结

艺术设计的灵魂与本质在于创新思维。创新的能力来自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文化蕴积和修养的综合体现。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会让你感到设计工作别有一番情趣,让你在今后的职场中游刃有余。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的培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成为目前我国设计教育应遵循的定位法则,也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有力途径。

参考文献:

[1]杜大恺主编.清华美术3:艺术教育的当代境遇[j].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8

【关键词】多媒体 美术教学 使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以老师大量的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占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多媒体教学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网络知识于一体,改变了美术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对教学的内容、手段和质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知识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直观,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当学生对学习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认识到学习任务的意义时,他会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多媒体信息,特别是动画、影像、声音使教材更为生动形象,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将教材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刺激学生的感观,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如:在《建筑艺术欣赏》一课,欣赏各地古今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伴随下,一边欣赏,一边赞叹,很快产生了愉悦的学习氛围。然后,我点出用电脑制作的对比图,清楚的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在细节上,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天井上的图案等进行放大和特写,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他们忍不住站起来想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地举手想向老师问清楚,小声地和同学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

二、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的备课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把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中去,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的备课就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备课手段。所谓备多媒体课,就是教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以传统的备课形式为基点,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一定的教学过程设计,将课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有序地整合在多媒体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以计算机为主要设备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种备课方法。

多媒体备课并不是在备课时将多种媒体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要通过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集成利用,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把各种教学内容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其它学科相比,美术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特别是在教学资料的准备期更是如此。设计得再好的课,如果没有必要的教学资料,也是无法达到目的的。这就需要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收集各种题材的优秀图片、文字介绍等各种资料,及时地存入计算机,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幻灯片、课件等。有了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把这些资料做成资料文件放在计算机中,在需要的时候只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把不同的材料“整合”起来,使之能更好地用于教学就可以了。

三、运用多媒体,改进了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属于视觉艺术。美术欣赏教学中,特别在欣赏各类美术作品时,要求作品的图像质量高、作品数量大。而现有的美术欣赏教材中所展示的作品有限,并存在画幅小的缺点,加之美术欣赏课的课时少,而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已不满足于教材上的介绍,他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交流和更多的艺术体验。要解决好这些教学中的矛盾,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很难实现的。欣赏美术作品的感知过程依赖视觉形式进行,多媒体的表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艺术有相通之处。在视觉形式上其点、形、色、线信息强度和画面吸引力比课本图片要强许多倍。而且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例如,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中,如果只有老师枯燥、单一的讲解,学生很难真正认识和理解作品的真正作用和美感。而充分地运用多媒体展示画面,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人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这样能激发学生认知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进入到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使视、听感官相互配合,达到一种通感的审美效果,从而领略该作品的艺术内涵。

四、为学生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9

关键词:高校教育,艺术教育课程,规范化发展

1引言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在现阶段取得很大进步,可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高校对其引起重视。特别是我国当前发展已经全面迈入新时期,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高校学生必须要在高校内得到综合性均衡发展,以确保能够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出自身价值。高教借助于良好的艺术教育,能够让学生得到艺术培养,掌握“美”的真实含义,持续在美学方面得到系统培养,提高自身审美水准。由此,高校艺术教育朝规范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事业主要工作之一[1]。

2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现存不足

2.1与学生审美能力不符

大多数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实际审美能力开展教学活动,诸多艺术教育在开展时仅仅单方面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摘录以及说明,使得艺术课堂太过抽象,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对于艺术学习的热情。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缺少了解,并且没有对学生进行提高艺术素养的专项培养,这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事业规范化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之一[2]。

2.2教学方式过于传统

在大部分高校艺术教育建设过程中,一般会从理论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由于大多数艺术课程课堂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会为学生创造出较为简单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很难掌握到艺术核心价值以及相关思想,导致学生在培养自身审美能力过程中受到很大限制。此外,一些高校当前教学方式依旧不够丰富,且教学措施过于简单,仅仅传授艺术基本理论方面知识,致使艺术教学实际内容缺少深度。在此环境下,也让当前高校在进行艺术教育时难以实现突破[3]。

2.3课程设计不够合理

高校教学课堂中要注重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特别是艺术教育课堂。高校艺术类教师应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密切注意不同学生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性及个性化特点,其中包含民族、思想等,同时借助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但是当前大多数艺术教育中依旧把教师作为课堂主体,缺少让师生或者学生之间充分探讨的机会,也让当前艺术教学方案没有和学生实际生活需要以及其个性化特点相契合。

3规范化发展有效措施

3.1结合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在开展艺术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结合学生审美能力选择合适教材,确保学生能够发展自身艺术修养,推动高校艺术教育朝规范化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充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确保艺术知识深入浅出[4]。例如在开展《渔舟唱晚》作品赏析课时,教师要在传授基本理论前提下,对器乐作品和改编的演唱作品相比较分析,在教学中加入可以和学生实际审美能力相符合的实践活动,使其能够对音乐作品之中所存在的抽象意义加以理解。借助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审美水平,可以在学生思想层面不断渗透该作品的艺术价值,明白其与当前社会以及人文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除此之外,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加以掌握,还应该根据学生自身兴趣爱好在课堂之中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展示优秀的器乐作品,可以让学生对音乐课程相关知识具有深刻了解,使所学知识能够和实际生活之间产生关系,确保能够把课堂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生活之中。借助于结合学生审美能力,再加上以人为本的良好教育理念,可以让课堂知识得到一定优化,更加生动形象,也大大方便学生理解,全面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审美意识与艺术思维。

3.2创新教学方式

若想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对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必须要挑选出合理的教学教材,让大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通过在课堂上引用大师作品,十分容易让学生养成固定化思维[5]。例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对学生提出不具备标准答案的艺术类问题,让学生能够充分探讨、各抒己见,也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过程中意识到艺术是没有界限的。由于教学理念发生一定转变,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展现自身个性特点为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尽量不要对学生施加“好坏”“黑白”的标准。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对于学生审美水平的培养,通过审美内容让学生能够对艺术产生清晰认知。例如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作品中,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贝多芬生活时代的艺术思想以及审美。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于美的认知程度,同时介绍当时社会信息让学生理解交响乐作品,形成正确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当前时代艺术理念,让新时期时代和当前时代擦出艺术火花,充分体现出当代艺术思想的特点,消除不同时期艺术之间所产生的隔阂。另外,还可以在艺术教育中添入乐观、积极的国内外先进人文文化,让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中发掘出良好教育信息,确保能够将艺术教育全面渗入到艺术教育各环节之中,让学生在保证自身个性化特点的同时,形成正确的道德思想。

3.3科学进行课程设计

在优化课程设计过程中,高校艺术教育要围绕相关制度出发,让课程设计得到制度保障。高校艺术教育在规范化发展过程中不但要全面提升艺术教育整体质量,还要建立艺术教育中心机构,对有关制度加以健全。例如在开展《命运交响曲》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出课堂问题,讲解作品演奏的重难点,将教学目标得以明确,通过相关制度赋予艺术课堂科学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高校艺术教育中心机构所提出的相关标准,对教学选材、授课、教学材料进行详细记录,让整体课堂教学气氛处于掌控状态下,从而让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另外,高校建设艺术教育中心机构,不但能够对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进行明确,还可以为师生就艺术问题交流提供交流平台,让高校艺术教育具有规范化特点,让艺术教育内容具有多样化性质,让学生能够自觉学习艺术课程,这些对高校艺术教育事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4结论

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点和缺点篇10

关键词:自主创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为了解决这种危机国家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式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国家的鼓励和推动下,以辽宁省为例,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辽宁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大学生自主创业可享受到税费减免、贷款贴息、政策培训甚至无偿使用办公场地等政策。以上一系列的扶植政策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危机,为高校毕业生创业带来了生机,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契机和挑战。但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对于创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想要从事自主创业的学生的比例也相对较小。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意识的培养,对于如今的高职艺术类教育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优势

1.专业特点优势

创新是创业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专业,它需要学生以独特的视角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媒体的发达,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各种数字媒体设计、品牌策划等成了重要的发展领域,为艺术设计类学生创业提供了众多的选择和机遇。只有与国情相结合,从培养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出发,把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设计人员和具有创新型知识结构与创业精神的人才体系相结合,才能适应高度智能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2.高职艺术设计创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具有创新思维丰富、实践能力强等特点,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这些无形的资源在市场的运作中更加适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适用性和实践技能的实现性,决定了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创业服务范围,大到景观建筑小到衣食住行,直接利用其自身所学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此外,艺术设计行业的创业形式普遍为中小型设计公司或设计工作室。这一类企业本身具有投入低、风险小、见效快,不需要过多资产投资,不需要大规模的场地设备等优势。正因为拥有如此丰富的发展空间,才使得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备有利于普通高校艺术设计学生的创业优势。

二、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1.我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学生创业调查现状

2016年在参与院级课题《室内设计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新模式研究》的研讨中,对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14级和15级学生的创业观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总结得出,我院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创业倾向和热情。其中在被调查的名学生中,对“你是否想创业”这一问题,有198名学生回答“是”,占调查总人数的95%,希望毕业后继续创业的人数也占据了很高的比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院大多数学生有创业倾向。此外,通过调查分析,也发现虽然大多数同学的创业热情很高,但是相对的也有很大的创业顾虑。在对于“创业动机”问题的调查上,有96名同学回答是为了“锻炼自己,提升能力,想拥有自己的事业”,占总调查人数的34.5%。而112名同学认为“挣生活费,赚外快提高生活质量,”占总调查人数的53.8%,还有部分学生认为独自创业“危险性比较大、能力不足、资源缺少”等。对创业前景感到“压力很大”,还有9.41%的同学对于创业感到“迷惘”。这一切说明,大多数同学创业顾虑较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业热情。

通过以上情况反映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自主创业都很感兴趣,都具有创业的激情,但是如何将这种激情转化为创业实施的动力,大部分学生都很迷茫。这也反映出,我院在创业人才培养及创业教育方面的缺失。

2.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及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创业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目前我院创业人才培养及教育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业的实际人数不多,比如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由于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学院与学生也都没有过多的关注创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创业工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参与创业的人数不多。

(2)创业人才培养资源匮乏

由于对创业人才培养认识方面的不足,我院在创业培养资源的投入上明显不足。首先,缺乏专业的创业人才的培养的师资队伍。在创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中,主要以兼职教师为主,教师缺乏创业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对学生起到有效的创业指导作用。其次,为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便有了创业热情,也难以在学校获得相应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3)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落后

我院虽然开设了涉及创业的课程有《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创业教育与实践》等创业教育的课程,对大学生掌握创业理论知识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在教学内容方面,创业教育教学的内容明显不够系统,教育形式缺乏实践性、灵活性,教育内容与专业实际、现实需要相脱节,对自主创业者进行的必要的实践指导还不够。比如,实际的创业经验、应有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必要的资金筹措等指导的并不到位。

(4)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务实性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院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存在“轻意识、重技能”的倾向,还未上升到理念指导层面“实务”教育,没有完整地构建起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三、构建以工作室教学为载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1.制定工作室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为努力改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进行了有效探索。一方面,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塑造与社会上工艺美术设计类行业职业岗位相同的设计学习和设计工作的环境。通过搭建两个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平台,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

在工作室教学中,主要是以导师工作室为教学单位的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结合学校组建的相关工作室,在导师带领下通过完成相关设计项目为创业积累知识和经验。在以“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基础上,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进课堂,让学生在工作室的学习中能够参与项目的实践、挖掘学生的专业潜能,教给他们培养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工作室教学坚持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为内核,以实践为驱动的理念,设有不同专业侧重点的专业研讨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所在组别,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在企业家眼里,它是一个集设计、技术、商业等性质为一体的“创新工厂”,在学生看来,是个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课外实践研究平台,深受学生的热烈追捧。经过这种创新模式的人才培养,工作室里涌现出了许多思维活跃、专业技能过硬、企业抢着要的应用型人才。甚至还没有到毕业的季节,学生就被企业招聘安排了工作岗位。

2.构建“校企合作”创业实践平台

我院工作室还坚持将产学研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2014年学院与沈阳洪川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飞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校企合作驻校公司,成为两者的设计服务供应商,为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战平台。除了参与这些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课题外,学生还有多次参与专业教师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的机会,通过科研项目的研究来提高他们专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3.构建创新创业工作室商业运行模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营销意识,我院工作室计划打造,“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实体销售运行体、网络销售运行体和工艺美术创意市集”。学生可以将在工作室中制作的作品以不同形式进行实体运营或在网络进行销售,整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全部由学生自己负责。学院还会定期召开“工艺美术学院艺术创意集市”的活动,加强学生创业积极性和专业性,为艺术设计类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4.借助“以赛带教”的运行模式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借助“以赛带教”的运行模式,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的艺术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同时,根据艺术设计类工作室课程特点、学生的特点和行业企业需求,设计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并将其应用于艺术类课程的人才培养当中。

四、结语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要结合创业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应在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注意结合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特点、思维特点,注重学生思维创新模式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通过推进工作室制教学、创业实践教学等形式,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化,创业教育教学实践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张宗登,杨勇波,田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自主创新创业实践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8-4

[2]吕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商业模式研究--以黑龙江工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室模式为例》,大众文艺,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