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十篇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十篇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7:00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1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指示精神,我校积极地开展了线上教学工作。到目前为止,音乐科组已经完成了八节课的学习,在此期间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新媒体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与沟通。单周进行小程序的学习,包括了音乐知识、舞蹈律动、节奏练习等板块;双周进行直播课的学习,学习书本上的歌曲。每次的作业都通过小程序去,以及在小程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批改、纠错、讲解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了巩固线上教学内容,也为了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做好线上线下教学内容的衔接,我们准备分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细,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之前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检查学生是否有缺课的情况。通过现场抽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的薄弱或疏漏环节。

第二步找出问题,摸清了底细后,要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同问题以及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问题。

第三步查漏补缺,上级教育部门提出的“零起点”教学并非一字不漏从头讲一遍,因此我们将从三个途径实现查漏补缺:

1.

集中突破,对共同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回看线上教学视频,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办法想进行逐步解决。

2.

平时课前补充,对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安排一定时间课上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从而使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

3.

加强基础练习,通过检查作业,我们发现学生对柯尔文手势、音阶的演唱、节奏的认识和击打恒拍不够熟悉,因此我们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科组讨论,设计每节课必练的发声练习和节奏练习。

总之,我们已做好详细的计划,春耕时节,草木新生,期待与孩子们的相见。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教育平台

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教育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一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能在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信息的快速交流,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课程教育。但同时,由于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方式单一、互动交流封闭等问题,在线教育难以大范围推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积极探索“开放式导学”模式,提高在线教育的导学性、多元性和互动性,扩大在线教育的应用范围。

一、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含义

在线教育(e-Learning)也称为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的网络化教学活动。而“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则强调教师在开展在线教育时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在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互动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导学性、开放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在线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学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教师应留下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同时通过教学纲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达到课程学习目标[1]。在有效“导学”的基础上,该在线教育模式还注重教学内容、师生交流、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开放性,以避免传统在线教育的封闭和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在线教育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生学前辅导、公共课和选修课等“非重点”的课程中,以此节省学校的课程成本,调节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开课地点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安排[2];二是专门性的网络学校课程,如职业网校、新东方网校、华图网校等,在所有课程教学中开展在线教育,学生所学的大部分课程都通过网络开展,以此实现随时随地的职业性教育和在职性培训。由于在线教育缺乏监督性和互动性,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较少,难以发挥网络化教学的优势。而“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则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推广困境,有利于在线教育模式的普及应用,值得学校和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3]。

二、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适应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从传统的面授教育转向在线教育时,需要预先在学习心理、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上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在线教育的网络化教学环境。传统的在线教育在学习环境上和面授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难以较快地适应新环境。而“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能够营造开放性、互动性和导学性的学习环境,和学生以往所接受的面授教育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而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网络化学习环境,并在新环境中开展有效交流和学习[4]。

2.提高在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开放式导学”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多元性和海量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搜索多方面的学习信息,提高信息搜索、筛选和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在设计具有导学性的课程内容时,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从而形成具有系统性和指导性的在线教育资源[5]。这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此外,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平台以及微博、论坛等开放性社交平台进行知识信息共享和讨论,进一步扩展课程资源信息的传播渠道,提高了在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3.提高在线教育方式的专业性

目前不少师生受传统在线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在线教育时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在线教育时难以适应网络化学习的新特性,而出现学习进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而“开放式导学”则凸显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让师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在线教育与面授教育之间的区别,尽快适应在线听课、在线互动、在线测评等网络化学习方式,并充分利用开放的网络信息环境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网络学习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在线”教育[6]。此外,通过探索“开放式导学”等新式在线学习方式,教师能够形成更专业化、更深层化的在线教育技术,促使在线教育进一步普及。

4.加强在线教育过程的保障性

“开放式导学”在线教育模式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动、在线合作等,能够改变传统在线教育模式的“视频+作业+测评”流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化、合作化学习能力[7]。此外,“开放式导学”能够营造开放性的考评环境,让教师和同学在互动学习中开展过程性测评及考核,增强了在线教育的监督程度[8]。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开展过程评价,教师能有效改变传统在线教育以学生登录时间、作业及考试成绩进行评分的状况,有效加强在线教育过程的保障性。

三、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内容设计

1.引导学生制定导学计划

为了有效实现“开放式导学”,教师应改变以往制定统一化学习计划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学习能力及时间安排来制定导学计划,从而提高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向学生讲解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难易程度、重点分布、应用要求、考核方式等,让学生进行自主选课,进而制定针对具体课程的导学性学习计划[9]。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仔细检查学生的导学计划,对不合理的部分提出调整、修改建议,提高学生自主计划学习任务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合理参考学生的学习想法,整合班级学生的导学计划,对教学资源搜集、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考评时间和方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性支撑和技巧性支持,引导他们开展有效的在线学习。

2.开展导学性教案设计

在虚拟化的在线教育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条件,导致教师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了在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在设计教案前开展开放性的在线交流活动,以民主、平等的理念和学生开展互动,从中了解并收集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信息,提高教案设计的针对性[10]。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开放式导学”的优势,提高教育引导作用。例如在备课时分析和整合每一章节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知识表述方法,并引入丰富的教材案例资料,让学生在开放性资料的引导下加深思考,并积累实践应用经验,提高在线教育的实效[11]。

3.设计自主性在线作业练习

教师在设计“开放式导学”的相关作业练习时,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作业练习的知识覆盖面。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交流开放性的优势,突破课程教材知识的局限,引入多元化材料和习题。同时,教师在设计题目时也应增强题目条件的开放性,如理科作业习题上,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设计具体问题,进而自行作答;文科类作业题则设置开放性的答题方向和评价方式,让学生自由作答[12]。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二是提高在线练习的多元性。教师在布置在线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制定内容丰富、题型多样的作业练习,以便更好地测评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在线作业的有效性。

4.组织互动性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联系班级教学和个人学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开展生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合理扩大小组合作的范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网络参与到合作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为此,教师应落实以下工作,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一是制定科学的合作准则。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规则和评价方式,并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赋予其小组组织权力,去制定合作计划、反馈学习情况、进行活动考勤、收集和整理组员作业等。明确的合作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线教育监督不足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切实地参与到小组交流讨论之中,避免出现“边缘人”而破坏在线学习氛围。二是落实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小组成果纳入到期末考评之中,提高对学生合作能力及合作态度的重视,强化小组互动的秩序性和实效性。

四、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有效实践方法

1.增强在线开放式导学的互动性

传统的在线教育以人机交互为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导致学生出现知识面狭窄、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在线教育的开放性和导学性,教师应积极组织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应扩大在线教育的互动范围: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完善在线教育平台,根据课程特点设置具有交流性的栏目和模块。二是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教师应抽取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回复学生在网络教育平台里所提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出导学性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由于在线教育环境下,学生们缺乏实地交流的基础,容易在小组合作中出现隔阂。教师应定期组织线上活动,如语音交流、视频互动等,提高学生之间的了解度和互动性。其次,教师还应拓展平台应用。除了利用学校提供的专门教育平台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微博、微信、QQ、论坛、帖吧等开放性的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加入同一交流群,并在微博、微信上互相关注,通过互相评论、分享和转发等强化在线学习的互动性。

2.兼顾面授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在线教育中,学生的面授到课率往往较低。教师应针对这一问题,探索高质量、高效率的面授教学模式。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以往的“权威引导者”转向“平等合作者”,改变面授课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发挥“开放式导学”的特色,面授课上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设置具体题目让他们进行思考和互动讨论。其中,组织方法应具有多样性,包括案例式讨论、研讨型交流、辩论型互动等。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出勤率。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定期的面授课检查,以问卷调查、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监督学生的到课情况,并向教师了解面授效果,强化对面授教学的监督和引导。

总的来说,“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融合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优势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线学习的适应性,提高在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专业性和保障性等。教师应自觉提高在线教育能力,发挥导学性作用,引导学生制定导学计划,并结合具体学情设计导学性教案,开展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的在线教学、在线作业练习和小组合作,提高“开放式导学”的多元性,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

――――――――

参考文献

[1]李艳艳.谈基于pLe平台的网络教育个性化导学原则[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

[2]孙艳萍,江小青.远程教育导学教师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天津、上海、安徽省级电大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

[3]胡志金.论远程教师多维导学能力的研究视角与培训方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1(6).

[4]杨仁聪.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辅导教师的价值体现[J].教育探索,2010(7).

[5]江小青.社会学角色理论视野下的远程教育导学教师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

[6]桂步祥,周桔.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系统完善之探析[J].成人教育,2010(10).

[7]方华,熊若宇.对构建电大远程教育“双阶”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2).

[8]孔邵颖,郭宏亮.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0).

[9]孙长忠.远程教育基层教学点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2).

[10]洪庆根.在线导学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5).

[11]王军锋,张亚斌.云计算环境中的“四学”远程开放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3

孝感市教育局关于2019年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各有关学校:

经孝感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孝感市201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已经确定,现通知如下:

一、第一批:孝感高中及县(市、区)一中自主招生、统一计划生、分配生,孝感高中中外合作计划生,一般普通高中

1.孝感教育教学管理特色高中自主招生计划生

孝感高中、各县(市、区)一中等教育教学管理特色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计划,按学校预录名单录取,录取控制分数线527分。

2.孝感高中统一计划生、分配生

孝感高中分配到县(市、区)竞争性计划40人(不含市直属初中学校考生和孝南区属城区初中学校考生),面向县(市、区),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录取,录满为止。

孝感高中在市直属初中学校分配到校计划407人,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满为止,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26分。原分配到校、低于录取控制分数的分配生计划,在所属招生范围内考生中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重新统一调配,按志愿录取,录满为止。

孝感高中在孝南区属城区初中学校指令性计划178人,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录满为止,录取控制分数线为528分。原分配到校、低于录取控制分数的分配生计划,在所属招生范围内考生中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重新统一调配,按志愿录取,录满为止。

3.孝感高中中外合作计划生

根据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录取,录满为止。

4.县(市、区)一中统一计划生、分配生

5.一般普通高中计划生

全市一般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孝感市直属初中学校330分;孝南区330分;孝昌县310分;大悟县317分;云梦县380分;应城市357分;安陆市387分;汉川市347分。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顺序"的原则录取,录满为止。

二、第二批:五年一贯制、"3+2"分段制高职计划生

五年一贯制、"3+2"分段制高职计划录取控制分数线原则上应达到当地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下50分以上。

三、第三批:中职学校计划生

中职学校招生计划不划定学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学校招生计划、按照考生志愿录取。

四种情况过线也不一定录取:

情况一:过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就会被录取吗?

不一定

"过了第一批次线,报考一中就一定没有问题吗?"在微信"孝感教育早知道"(微信号xiaoganjiaoyu)收到的留言中,中考志愿填报问题成为考生及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过了批次线是不是就能确保被录取?"是考生及家长谈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对于这一话题,"情况不是这样!"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根据全市考生中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最低成绩标准,批次线是确定考试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就是一条资格线,只有中考总分达到或超过这一分数线的考生(通常称"上线考生")档案,才有资格被招生学校录取。

考生和家长所说的"校线",才是实际录取分数线,对于考生来说,能否被录取主要取决于志愿学校在招生区县的实际录取分数线。这条线不能低于全市划定的这类学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在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出来后,这条实际录取分数线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招生计划数的多少,二是报考群体的总分分布。倘若报考者当中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数,则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就是该校的实际录取分数线;倘若达线者超过了招生计划数,则按照高分到低分原则排列下来,位列招生计划数最后一名的考生的分数即为实际录取分数线。在这条线下的考生,即使总分高于该类学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无法被录取。

情况二:这些情况不得录取

孝感高中、县(市、区)一中招生计划(含统一计划和分配生计划)不得录取在我市各地初中学校借考的考生。孝感高中、各县(市、区)一中录取的分配生,其考试总成绩不得低于总分配计划数内由高到低排序最后一名考生总成绩的25分。

省级示范高中录取的学生,思想品德、理化生实验操作成绩必须达到B等及以上。一般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思想品德、理化生实验操作成绩必须达到C等及以上。所有普通高中不得录取最低控制线下的考生和未参加中考的学生。

情况三:不得跨区录取

孝感市直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其他县(市、区)普通高中面向当地招生,严禁跨区域招生。

情况四:回乡就读手续不全不得录取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4

【关键词】数学思想思考

文章来源: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融入线性代数的构想与设计》编号JXJG-10-80-3

1引言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传统的线性代数教学偏重于理论体系。它讲解了矩阵理论、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而忽略了线性代数的方法及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导致学生对学习线性代数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学习线性代数都感到很茫然,使得他们对这门课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深入学习的动力。所以探索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成了近年来教师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引进现代技术到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已成为国际化趋势。近年来,国内外不少数学教材都增加了数学实验和数学软件应用的内容,线性代数也不例外。它通过引入matLaB这款数学软件开设了数学实验这个教学环节。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构建实际生活问题中的数学模型,并结合数学软件的应用来解决所构模型的计算问题。所以目前把理论知识、生活模型、数学软件的应用这三者结合起来融入到传统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刻不容缓。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的快乐,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真正兴趣。

2如何把数学实验与建模思想融入到线性代数中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年和自身的教学改革研究方向,对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如何融入到传统的线性代数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尝试。

(1)数学实验如何融入到线性代数课程中

随着数学软件的发展,不少教材已经增加了应用数学软件的内容。许多高校也相应的增加了数学实验教学环节。针对传统的线性代数教材中,由于计算量太大,所以教材中线性代数方程组引用的例子都是自变量较少,系数为整数;都是求一些低阶矩阵的逆矩阵或者它的特征值。这就局限了线性代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因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大部分都是大量数据所构成的线性代数方程。而matLaB这款数学软件是矩阵计算为基础,把出色的数值计算功能和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相结合的简单易学的一款数学软件。因此大部分的高校的线性代数数学实验课中都是应用matLaB这款软件。由于缺乏对专业老师的计算机及其软件应用的培训,部分高校老师在线性代数实验课上仅仅局限教学生简单的套程序进行方程组或者矩阵、行列式的计算,对于如何自己根据实际要求编写应用程序还是空白。特别是把线性代数应用到数学建模中时不能再简单套用程序时,许多学生就无从动手了。例如他们仅仅会利用函数“det”来求方阵的行列式:

这些简单的介绍数学软件的计算功能是很有必要的,它会大大减少花在大量简单重复计算方面的精力。而这个仅仅是“线性代数的机算”,深入探讨实验课就是把人算与机算相结合。在王泽文等人编制的《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案例》教材中就增加了matLaB程序设计,他介绍了如何创建m文件,如何灵活应用流程控制。但是那里出现的例子绝大部分都是针对高等数学的实例讲解的,对于线性代数的实例还未进行研究。所以对于线性代数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也要如高等数学一样不仅会简单的套用程序计算,而应该人机结合。

(2)建设“线性代数中的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本身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起变量、参数间确定的数学问题,然后求解该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的解,从而确定能否用于解决问题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的过程。

在数学建模中常见的线性优化问题及非线性规划问题都既运用到了线性代数的知识又培养了建模的思想。如200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关于钢管订购和运输的问题。内容是铺设一条从a1到a15的天然气的主管道,经筛选后可以生产这种主管道的钢厂有S1,S2,L,S7,具体经过的路线图及钢管产量与单价表及单位钢管的铁路运价表请参考文献[1]。需要通过数学模型的方法解决――制定一个主管道钢管的订购和运输计划,使总费用最小,并给出总费用。及分析哪个钢厂钢管的销价的变化对购运计划和总费用影响最大,哪个钢厂钢管的产量的上限的变化对购运计划和总费用的影响最大,并给出相应的数字结果。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最优化模型,求最小费用。首先建立模型,钢管的订购和运输方案是影响工程费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需要制定合理的订购计划与选取费用最小的路线来运送钢管,以便费用最小。先确定将货物从S1,地运往aj的最优路线,即费用最小路线;再求出每个钢管厂的订购计划,并确定出运输计划;最后计算将已经运到处的钢管铺到管道线上的运输费用。综合以上分析来列出极小化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再在约束条件下利用所学的数学软件matLaB或者LinGo来求解最优值。类似的问题还有资产投资收益与风险问题,泄洪设施修建计划等问题都是属于线性或非线性优化问题。所以在线性代数的实验课上很有必要加入数学建模案例的讲解,案例可以把现学的东西现用,让学生立刻感受到线性代数在现实生活中是随处可见,也是很有作用的。这样才能把抽象的线性代数具体化,激发学生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

3总结

如何在线性代数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既提高了数学建模的质量,为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培养了种子选手;又促使学生增加学习线性代数的浓烈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泽文、乐励华、颜七笙、张文等.《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5

一、工作目标

按照“疫情防控为重、分析研判为先、分类施策为要”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县疫情防控工作实际,自延期开学之日起至正常开学期间,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前提,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统筹利用各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开放性、公益性网络教育平台,整合调集适配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电视、电脑、手机app和智能终端等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线上授课(听课)、资源点播和线上辅导、讨论、答疑等教育教学活动,消减疫情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确保特殊时期教育教学顺利过渡。最大限度实现学校春季学期延迟开学不停学、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全体学生。

二、工作原则

(一)统筹安排,有序推进。教育局负责全县各学校网上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和具体指导。各学校在教育局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国家、省、市、县和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做好本校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学校根据信息化基础条件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针对本校实际、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特点,遵循教育教学及学生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差异化实施办法和措施,灵活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职业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全程课与短期课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

(三)精准实施,务求实效。各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按照快捷、易用、实用、普惠的要求,优先选用本地、本校应用成熟的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上教学工作。科学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有效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答疑辅导、作业批改等,确保线上教学活动科学有序、务实高效,与春季学期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

(四)协同合作,资源共享。各学校要加强与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平台、互联网教育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合作,建立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组织实施

(一)基础教育

1.教学组织

(1)制定线上教学工作方案。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统筹谋划。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可以采取“一校一案”模式,根据学科学习特点,分学段学进度,统一课程安排(课程表);也可以以学校为主体,区分不同学段、年级、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网络教学方案和课程表,编制“居家学习”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2)注重线上教学质量。一是加强教学环节设计。各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认真组织教师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共建共享备课资源库,尤其要加强对新任教师的指导力度,确保教学标准不降低。积极研讨交流线上教学方式方法,提高线上教学水平效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学习,科学合理布置作业,及时进行反馈答疑,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不降低。二是科学设定教学内容、时长。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线上教学内容宜少不宜多,进度宜慢不宜快,不得赶超教学进度。线上教学第1周以检查寒假作业、在线答疑、心理辅导、指导课外阅读为主,逐步过渡到讲授新课内容。(小学段,一、二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0分钟/天;三、四、五、六年级,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1.5小时/天。初中段,初一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小时/天;初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3.5小时/天;高中段,高一高二线上学习时长不超过4小时/天)。因疫情期间耽误的教学内容,开学后将酌情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来补偿,以保质保量完成学期教学任务。三是加强初、高中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各学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集中和个性化教学相结合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指导,切实加强备考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学生线上学习要留痕、存档,要与学期“正常开学”的教学工作有序衔接。线上培训机构不得以网络教学名义,违规组织超纲、超前培训。

(3)幼儿园可通过app、微信、QQ等方式,指导家长科学开展亲子活动、提供科学育儿知识辅导,严禁幼儿园直接面向幼儿开展网上教学活动。

(4)网络教研和教学指导。充分利用教育部“教研网”“教研”微信公众号、省中小学教师研修网等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完成新学期线上集体备课工作。教研员要加强对我县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在线学习活动的指导、跟踪、服务和监督,探索创新网络教学多样化有效形式,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关网络教学计划指导意见将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于近期另行发文。

2.教学模式

(1)在线直播课堂。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开设直播课堂,教师集中授课,课后分校(分班)辅导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的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网络点播教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存量资源和积累的“一师一优课”资源,组织学生开展资源点播。

(3)学生自主学习。由学校组织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实际,指导、推送给学生供自主学习。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自主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效果。

(4)电视视频学习。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教育电视台,通过直播、点播等方式进行学习。

(5)线上辅导答疑。全县中小学在组织网络课堂学习的同时,可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组织教师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并合理布置作业,严禁加重课业负担。

3.教学资源

按照“用好国家和省资源、聚集地方优质资源、开发内生特色资源”的总体思路,各地、各校可根据实际选择相应网络课程教学资源。

(1)充分利用国家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如中央电教馆提供国家中小学网络云课堂、中国教育电视合通过电视频道播出有关课程(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同步直播)、人民教育出版社开放“人教点读”数字教学资源库等。

(2)充分利用省、市、县等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各地、各学校可登录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或市教育公共资源平台。

(3)鼓励各地开发开放本地网络教学资源。各地要积

极发挥现有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按程序逐步遴选一批微课等类型的优质资源,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面向本地中小学生的网络教学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提倡、不鼓励每一位教师都录制线上课程。

(二)职业教育

1.教学组织。职业学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做好推迟开学引发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教学计划调整工作预案,合理调整理论课和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等教学内容的安排,优先做好毕业年级、特殊需求的教学安排,同时做好线上教学与开学后正常教学活动的衔接准备。要本着“合法合规、精准有效、安全快捷”的原则,优先支持实时直播,优化已有合作平台课程,按需扩大合作平台范围、加大合作共建力度,为线上教学提供课程资源支撑。组织本学期任课教师,通过学校现有的网络教育平台对任课教师进行网上建课、授课、辅导答疑等培训。学校要为网上教学和相关培训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确保线上直播授课、同步课堂、自主学习、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开展线上理论教学。职业学校要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教学和指导,任课教师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直播授课、同步课堂、发放学习资料、开展网上交流与讨论、学习辅导答疑、布置课后作业等。任课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课程大纲,方便学生线下自学。学生应通过学习平成学习任务,及时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确保学习质量。任课教师要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单位,通过微信群等适当方式开展教学研讨,备课,做好网络教学课程设计。对不具备在线学习条件的学生,要选择适当方式进行授课,开展学业指导。高教社自2月15日起,为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免费提供77门在线课程教学服务。

3.调整实践教学安排。职业学校要调整新学期实训教学计划,一律暂停组织包括毕业实习、技能竞赛集训等在内的所有实验、实习、实训、实践活动;一律暂停未经批准的一切团体或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组织、不参加人员密集的各类活动。调整实验课的排,等待学生返校后,根据实际教学周数进行安排,可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弥补延迟开学导致不足的学时。要及时调整新学期实践教学计划,校外实习实训活动开展时间,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国家、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另行通知。要切实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4.就业指导与服务。暂停举办各类校园招聘及宣介活动,禁止组织学生参加集中招聘活动,禁止职业学校赴市外开发就业市场(恢复时间另行通知)。职业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灵活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及时通过各类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学校就业网站、微信平台等或推送供需信息,广泛采取网上招聘、线上面试等方式完成双选。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市内就业创业。要主动帮助毕业生解决实际困难,以优质的服务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保障。

四、工作步骤

(一)网络教学资源整合指导及实施准备(2月18日前)

各学校成立线上教学活动组织领导机构,编制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做好教学活动安排部署。

(二)教师网上培训与备课(2月20日前)

各学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任课教师开展线上网络教育资源使用培训。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微信工作群、QQ群等方式,开展网上备课。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安排,进一步修订完善网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

(三)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应用测试(2月21日前)

各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和教师代表开展相关教学平台测试工作,利用各种线上会议系统、即时通信工具对任课教师、

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开展应用培训,为全面实施网上教

学活动奠定基础。

(四)学校网络教育教学组织实施(2月24日后)

我县原则上于2月24日起全面启动实施全县各中小学校、职业学校网上教学活动。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和教师进修学校校长任副组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信息中心和教师进修学校相关部室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指导我县延时开学期间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成立由教学管理人员、网络资源建设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组,研究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延迟开学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文件和制度措施。各学校要成立线上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本校的教学计划编制和教学内容安排,健全相关配套措施,指导教师全面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并根据教学实效对相关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二)强化培训指导

加强对一线教师的网上教学指导,为教师开展高质量的网上教学提供支持服务,切实让教师掌握网络教学的技术要求和基本规律,提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实效。教师进修学校和电教馆等业务部门要紧贴教师需求,做好相关业务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

(三)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与各电信运营企业、各互联网教育企业等的沟通协

调,全力做好网络教学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保障。协调各互联

网教育企业同步做好相关平台的资源更新和教学应用支撑工作。

(四)强化家校共育

各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密切合作。各学校要分班级指定专人及时向家长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安排,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提前做好网络教学准备,督促学生按时参加线上教学、按时完成网上作业。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活动计划,让学生保持良好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适当开展劳动教育,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防止沉溺网络和电子游戏。

(五)强化质量监控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6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新课标要求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发挥知识形成过程的价值,鼓励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物理学习的探究活动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再发现”地学习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学习中感受到物理发展的乐趣,为达此目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积极实践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根据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生活实际以及原有知识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基于对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认识,下面结合本人执教的“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一节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课堂探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探究性教学的实践

1.激趣引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探究

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激趣引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教师提示后的学习活动中来,这一环节起到了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教学时间虽然不长,但课的一开头就应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为学生指明学习的目标,为学生自主探究作铺垫。

在教学“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可这样引入新课:

展示绚丽壮美的北极光,请同学们欣赏,同学们惊叹之余急切地想了解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当告知这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出现的自然奇观时,同学们对磁场的兴趣大增,有了探索磁场的冲动,而“磁”同学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所认识的“磁”,例如小时候玩的磁铁、指南针,当今科技中磁悬浮列车等等。

师:我们整天生活在磁场中,比如地磁场,我们如何知道它的存在,又如何描述磁场?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了“磁感线”的概念,用一族曲线描述磁场的性质。磁感线是一族假想的有方向的曲线。用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场的强弱,各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磁场的方向是小磁针n级受力的方向,也是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稳定后n级所指的方向)

在黑板上板书:磁感线概念及特点。

生:我们就是用电场线来描述电场的。

师:为了形象地描述场强的分布,在电场中人为地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场强的方向.电场线的疏密程度与该处场强大小成正比。磁场中的“线”是怎么样的?我们一起找到它。

此教学环节应把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提出问题并确定探究方向,这是教学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浓厚兴趣,更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原有知识主动去质疑、感知,教师再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提出明确的探究目标,为下一步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2.实验探究、实验分析,为学生释疑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视为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将科学探究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在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有所探,探中有学,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的探究中来。

(1)实验设计

教师提出实验内容:用一组带箭头的线描述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提供用漆包线绕成的环形导线、直导线(已穿过硬塑料板)、电池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实验设计,画出塑料板平面上的磁感线分布。

从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得到反馈:有些同学对此问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因而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同学希望有一种测量磁场的仪器来检测磁场;有些同学提出利用在学习电场中绘制电场线的方案(我们利用布满电场平面的菱形纸片在电场作用下排列出规则形状反映电场性质)中所学知识寻找线索。同学们热烈讨论,互相交流,气氛活跃,教师有效参与其中,主要是通过提醒设问,引导学生找到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的方案。通过讨论,最终形成比较统一的意见:用塑料平面上尽可能均匀布的小磁针,利用众多小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偏转,出现的规则图形来反映磁场的性质,最后,用抽象成带箭头的线画出。

(2)制订计划

将学习小组分成两组,分别探究环形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直通电导线周围磁感线,利用撒上细铁粉代替大量小磁针。教师提供仪器,要求学生实验之前按照实验要求,制订实验计划,其主要内容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图像);实验结论及分析。

学生实验探究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能走一步看一步,应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教师让各小组自由制定计划,并对不同的计划进行比较、展示。让学生对自己计划中不完善地方进行修正,最终确定出合理的方案。

(3)实验实施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7

学校提倡用多媒体手段促进教学。和其他老师一样,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在此,我对所上过的一节多媒体课进行了整理,和各位同仁作一次交流,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优地完成科学研究、工业设计、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专门学科,主要在以下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即“少投入,多产出”)。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线性规划的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讲解如何应用线性规划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是学生今后在大学学习或社会工作中的一种预备知识。

本节课重点训练学生通过对实例演示的观察、分析、理解,自己动手解决练习中的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能力。同时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自己要通过对软件的操作、多媒体的使用实现对问题的解答,培养动手能力。而且,采取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交流能力。因此,这节课无论在学习数学知识,还是对学生能力与情感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利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最优问题。培养学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与他人合作的交流能力。

内容分析:

1.线性规划是一门研究如何使用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最优地完成科学研究、工业设计、经济管理中实际问题的专门学科。主要在以下两类问题中得到应用: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务等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用它们来完成最多的任务;二是给定一项任务,如何合理安排和规划,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资金等资源来完成该项任务(即“少投入,多产出”)。

2.学习“简单的线性规划”之后,上一节研究性习题课,探讨线性规划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何应用,如何应用。

3.例题及练习的选择以三个常见问题为主,即物资调运问题、产品安排问题、下料问题。力求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线性规划解应用题。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并求解。

教学策略及教法:

线性规划是优化的具体模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线性规划的基本思想,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通过几何画板软件的使用,图解线性规划问题和学生对网络的操作来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

1.计算机:教师展示课件,演示范例;学生登陆网站浏览,进入题库选题,发送解题结果时均有使用。

2.互联网:学生登陆网站浏览。

3.局域网:进入题库选题,发送解题结果。

4.几何画板软件(thegeometer’ssketchpad3.05):教师演示范例;学生图解线性规划问题。

5.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复习知识点,总结解题方法的展示。

6.投影平台:课件展示,解题过程演示,学生解题结果展示。

教学过程:

[复习]

利用课件将所学的线性规划知识点重现,明确解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课件演示]

[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提出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数学:迟到所引起的焦虑可以规划吗?

假若a君和B君互订以下的商务约会协议:(一)双方必须在约会时间过后的30分钟内到达约会地点;(二)若一方到达时不见对方,最多只会等候10分钟。根据这两个条件,x和y分别为两人抵达约会地点的时间(约会时间为0),便可用以下的不等式把约会的约束条件描述出来:设i为焦虑指标,并定义一部分与x成正比,而另一部分则与y成正比,以表示两人约会时须共同承担迟到而引起的焦虑。根据这定义,i=f(x,y)=ax+by,a与b为正常数。

[课件演示]

[学生活动,浏览资料]

通过对指定网站的登陆,了解实际生活中线性规划的实用性。教师此时加以简单的说明使学生了解物资调运问题、产品安排问题、下料问题是线性规划的常见问题。

[登陆网站]

[教师演示范例,讲授新课]

教师就一道产品安排问题通过投影平台分析信息得到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然后用几何画板演示图解的过程。

例题:某工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已知生产甲种产品1t需耗a种矿石10t、B种矿石5t、煤4t;生产乙种产品1t需耗a种矿石4t、B种矿石4t、煤9t。每1t甲种产品的利润是600元,每1t乙种产品的利润是1000元。工厂在生产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消耗a种矿石不超过300t、B种矿石不超过200t、煤不超过360t。甲、乙两种产品应各生产多少,能使利润总额达到最大?

[几何画板软件应用]

[学生练习]

学生分成小组后,通过局域网进入教师的题库,选择三道练习题中的一道。小组成员合作,分析题目条件得到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然后由一位操作能力较强的同学用几何画板画出可行域,图解题目得到最优解。

完成解答后,小组长将所得有关结果(包括所选题目编号、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最优解、可行域图示)以文件夹形式发送给老师。

[利用局域网进入题库选题]

[利用局域网将解题结果发送给教师]

[点评、总结]

教师对完成情况较好的结果,通过投影平台向全体同学展示并点评。总结利用线性规划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步骤。

[利用投影平台]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8

一、画线段图,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提高解题速度

例:某工厂10月份用水48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10月份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分析:“10月份用水比原计划节约了■”,可以把原计划用水吨数看作单位“1”,先画表示“原计划用水”的线段,才能画出比它少■的“实际用水”的线段。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480吨相当于原计划用水的(1-■),求原计划用水吨数,列式为:480÷(1-■)

由上题可以看出,借助线段图能巧妙地寻找分数应用题中的对应关系,使解题的症结化解,对分析应用题的重点、难点起到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作用。

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画线段图,从图中找量率列算式外,还必须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分率的加、减与题目的叙述的关系,使学生悟出:提高、增长、重、多、超、盈利、上升、收入等含有“多”的意思,一般“1+?”;节约、减少、下降、轻、短、支出、降低、亏损等含有“少”的意思,一般都用“1-?”找分率的规律,进而提高学生解题列式的速度。

另外还要注意,有些题目的具体数量,用线段表示不容易确定线段的长短的比例,我们就要采用先画分率,再画具体数量的方法来画线段。

如:张静打一份稿件,第一天打了50页,第二天打了40页,还剩■没有打,这份稿件共有多少页?画线段图时50页和40页,不容易画准它们的长度,就要先画还剩的■,再在其余的(1-■)里面画50页和40页就方便多了。

二、画线段图,优化解题思路,简化解题步骤,提高解题效率

例:某工程队修一条高速公路,前5个月修了20千米,正好修了全长的■,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公路还需几个月?(请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

按一般分析计算,往往先求出每月修的距离,然后再用剩下的距离除以每月修的距离,这样分析复杂而且容易出错。

如果把题中的数量关系用线段表示出来,借助直观的线段图就会发现解题的捷径。

如图:

由线段图发现:5个月是全长用的月数的■,则修全长用5÷■=20(个月),剩下的用的月数是20-5=15(个月),这样分析计算,不但方法简单,计算也不会出差错。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9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工程;模块化;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34-02

完全学分制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修满一定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1]。这种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充分强调了学生的自我规划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可以灵活地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有权自主选择授课教师,有利于能力较强的同学提前毕业,并可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延迟毕业。在我国对实践创新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大背景下,完全学分制无疑适应了时代的要求,从而得到了我国高校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快捷与舒适的同时,也为相关专业的人才创造了良好的职业前景[2],进而使得有大量的学生选择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作为该专业必须的实践课程之一的线路工程实习,其实践项目主要是基础性和专业性结合的环节,相关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均是以理论探讨结合实验检验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的,突出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但上述教学课程方案是在学年学分制培养计划下制定的。因此,在完全学分制培养计划的背景下,如何使线路工程实习有效地适应新的课程方案,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的目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相关专业的实践环节教学为实例,分析了完全学分制下线路工程实习面临的问题,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和实践摸索,提出采用模块化组合的实验内容的教学思路,并给出相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措施。

一、完全学分制下线路工程实习面临的问题

1.学生选课与课时压缩。在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由于学生是自由选课,随机组合性强,使得实践环节往往呈现课程班级化,这有别于以往教学中的行政班级即按照年级和专业划分的班级;而且由于学生的流动性大,造成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掌握较差,不利于相关实践内容的制定与实施。此外,完全学分制使得相关课程内容被压缩压缩且学时也有所减少,课程呈现了小型化的特点,但现实中往往是将现有的课程拆分成为多个课程,因此,学生实际上所学的内容有增无减,如何实现正确的课程学习顺序,避免重复学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2.交通运输类带来的专业理解问题。由于完全学分制选课实行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模式,使得学生在一个学科体系下,可以进行不同专业课程的学习,虽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且提升其专业素质,但对授课教师而言,如何使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外专业同学有效地掌握本专业的课程,无疑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专业的理解也日新月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更新相应的理念,紧跟时展的步伐。如对交通工程专业而言,虽然现在有比较先进的运输方式为350km/h的高速铁路,但国际上已提出高速管道交通的概念,其时速可达800km/h,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

二、线路工程实践环节模块化的思路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特点,线路工程实践环节主要采用“模块化”实习教学的新模式,即将该实践环节划分成若干模块,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着重突出现场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实习系列涉及轨道结构、设备及巡检实习,线路、道岔几何尺寸,检查线路单项作业,道岔单项作业,小型机具的使用等5个模块的实习内容。

1.轨道结构和设备实习模块。本模块可以使学生对不同基础的线路结构、常见道床和扣件的类型和结构、常见设备(温度调节器、护轮轨等)以及站场线路等线路设计中的重点概念和难点问题达到科学的理解和掌握。利用上海申通地铁龙阳路实训线路,首先,深化对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新型减振轨道的结构理解与认识;其次,针对目前现有地铁线路中安装了诸多类型的钢轨扣件的现状,对实训线路安装的Dt型扣件、传统扣件、减振扣件中相关的螺栓、橡胶垫板、弹条、螺旋道钉等零部件的安装方法与作用特点进行学习,加深对课题理论知识的掌握;最后,对常用设备如桥上无缝线路使用的温度调节器、保证列车车轮行驶方向而使用的护轮轨、增强线路横向稳定性而使用的轨撑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增加对课本知识的认识。

2.线路及道岔几何尺寸检查实习模块。本模块包含线路轨道几何形位的检查、曲线正矢检查、钢轨磨耗检查、轨缝检查等内容。其中,着重对轨道几何形位检查方法进行介绍,通过对轨道几何检查模拟系统、小型轨道几何检查车、轨面平直仪、钢轨波磨测量小车等设备使用方法的介绍,分析测量波形输出图形的含义,掌握各单项不平顺超限峰值、超限长度以及各超限与病害的对应关系及修复方法,并需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制定相应的养护维修方案。此外,加强轨道质量指数在线路快速养护维修中的应用,着重对月度日常养护计划的编制、作业效果评估、年度综合维修编制的指导以及线路设备质量的均衡性考核等方面的应用的介绍,夯实学生在日后就业实践的相关基础。

3.线路单项作业实践模块。此模块从实际养护作业内容出发,针对大型养护机械与小型养护机械取代了大量手工作业的实际,介绍包括道床清筛、道镐和电动捣固棒捣固、扣件涂油及更换、轨枕抽换、线路起道和拨道等内容,可以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的养护理念与方法,如线路拨道作业,采用齿条式起道机进行横卧拨道,一般需要2~3人进行操作,但此种拨道方式不可同时使用多台,否则易出现钢轨水平硬弯,造成线路病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须注意每次拨量不宜超过20mm,通过类似上述对具体作业模块的讲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激发其研究兴趣。

4.道岔单项作业实习模块,针对整个轨道结构的薄弱环节展开,具体包括道岔轨距拉杆安装、道岔支距整改、道岔密贴调整、道岔起道和拨道,重点对道岔病害进行防治,通过对尖轨跳动病害原因如连接零件磨损、套管失效、桥型垫板损坏、尖轨根端凸台压溃等进行分析,讲解相应的预防与整治措施,如更换部件、加强捣鼓质量、调直拱腰尖轨等,使相应的实习内容可以巩固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部分,达到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5.对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小型机具设备设计相应的实习模块,使得学生掌握液压起道机和拨道机、弯轨器、轨缝调整器、电动钻孔机、锯轨机、电动捣固棒等养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如液压捣固机使用前须检查各部件是否完整、松动以及失效等,使用中要观察各个部件是否正常、有无杂音和异响等,使用后须切断捣固机电源等,进而达到以点带面、交互式、原创性学习与锻炼的目的,促进交通工程专业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根据上述的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须辅以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以便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具体如下。

1.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由于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必须辅以导师制,这有别于现行研究生导师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目的,其设置目的往往是为了减少本科生学习的盲目性,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因此,需要本科生导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意愿和专业培养计划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专业课程进行选择,并指导学生对就业去向、企业意愿等问题进行调研。此外,帮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网上公开课、精品课程网站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进行模块化实验时,需要注意模块知识的先后次序,如轨道结构和设备实习模块需首先进行,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际的设备情况,并与理论相结合进行实践活动;并且,在其他模块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线路轨道几何形位测量、线路起道等内容,学生需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度不断扩展,并强化了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创新性实验方案的指导,保证相应的实践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此外,将相关科研项目与有关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提炼出相应的科学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其过程往往是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以主动分析为特征,自主的凝练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这也与学校鼓励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政策相符合。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科研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得相关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本文针对完全学分制下线路工程实习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相关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并针对教学方法的相关环节采用了不同的改进方法来修正现存的问题,实现了完全学分制下线路工程实习模块化教学思路能够有效实行的目标。

参考文献:

小学线上线下教学计划篇10

【关键词】“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34-03

教育部2011年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决定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引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开始尝试通过信息技术将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及终身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混合式的教学改革。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渗透进课堂教学,通过教育途径的延伸,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应用成效、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探索,以突出教学特色创新,大幅提升线上线下教学成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理念与远程教育理念混合,将网络资源的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混合,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资源混合,将真实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虚拟(网络)环境的学习方式混合,构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相融合的混合式教w。

(二)开发多样性混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优化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在改进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设计一套切合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课件、助学视频及动画、试题库、学习评价体系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三)突出自主学习,强化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活动为导向,将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学习优势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上下工夫,关注学习过程,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力求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项目以“教学团队集中学习讨论与培训(领会相关资源库建设理论)到企业、同类院校调研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元素设计与开发(包括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教学模式重构,混合式教学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研究总结,评价并进一步改进优化教学资源”的思路开展研究。

二、建设内容

通过对课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深入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整合立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互动性强的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课程线上线下“双互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最终使学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面授教学设计。课程将“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别划分为6组,每组6-7人,每组设组长1名。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计算机网站建设实训室被拟为“广西南宁欣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的工作任务是某商务网站投票系统、注册系统、留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分别扮演网页(美工)设计师、web软件开发设计师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客户、项目经理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面授过程中,围绕网络学习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通过小组课前汇报、撰写计划、案例分析、协作学习、编码调试、作品评价等教学活动环节,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资源都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中获取。

(二)网络远程教学开发。课程提前一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工作任务。网站资源库的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提供全方位的导学助学支持。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媒体和学习开发工具、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和在线交流等。

在网络教学中,适时导学材料、作业、辅导资料、知识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定期组织在线测试和集中辅导;策划组织在线答疑、主题讨论、典型例题与案例解析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在线导学、定期实时辅导和集中面授辅导等方式的结合,保证导学助学服务不间断地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实施方案

课程一般按照5个课时进行单元设计编写。以模块1中第四个工作任务投票功能实现为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线上学习2个课时,线下学习3个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领取工作任务单,浏览和下载资源对投票功能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与组员之间讨论交流,进行学习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项目需求分析,并根据项目需求分析,进行投票功能设计,确定制作方案。

(二)课中讲授。课中讲授可从以下步骤展开:(1)针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提示学生疑点、难点的解决思路;(2)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完成程序开发、编码单元调试和集成调试;(3)教师对各小组执行进度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提出整改意见;(4)学生课内讨论交流,根据教师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5)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布置下一个工作任务。

(三)课后巩固。学生将作品修改完善后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平台上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师生在学习平台上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内容。

课程教学资源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见表1。

四、应用成效

教学资源实践环节经历了两个课改班级的课程教学(即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按照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新编制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校本教材等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学生成为主体,对学习内容兴趣增大,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参与到项目中,体验工作角色的魅力。其次,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探索,进一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了学习的途径和渠道。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课堂授课学习氛围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第一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课时限制,一开始选取的教学内容难度偏大,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线上工作任务,增大了线下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难度。二是学生网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自主开发设计网页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难以自主开发网站,优秀学生作品较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中,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一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筛选和提炼,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企业实际项目,修订出切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进一步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分配和资源建设。二是搭建“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库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库,为学生课后学习和探索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研究,课改班级学生较非课改班级在课程综合成绩、网站开发综合能力上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如图1所示。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完成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88名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如图2所示。

五、特色与创新

(一)与竞赛项目对接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开发微课视频、制作助学游戏、搭建课程网站,将所有教学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V、教学计划、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教学资料,又涵盖了教学课件、课程素材、学习手册、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料,资源强调多而精,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多媒体资源库,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将课程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结合相关竞赛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提出高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站规划、网站功能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使用动态网站技术独立完成建站工作,对现有的成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团队合作完成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的测试与维护。真正做到以教学资源促进竞赛项目,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二)创设“工作室制”的资源学习环境。引入企业“工作室制”的教学环境设计,将企业真实环境带入课堂,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模拟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设计,重在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

将企业项目开发流程贯穿课程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上传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

(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度挖掘企业资源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利用企业资源更好地改善课程教学质量。依托企业资源,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岗位分析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使得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课程教学整体水平。

内容重构以就业岗位定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课程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以3个子项目12个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网站项目制作,亲自体验“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对接就业方向,接轨就业岗位,切实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资源的注入使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该混合式教学资源已经实际运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对完成实践教学的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通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迟到旷课率减少,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提升自学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强光峰.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四个关键[J].基础教育参考,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