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推进文化改革十篇推进文化改革十篇

推进文化改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5:17

推进文化改革篇1

文化自信推进改革发展

实施文化改革发展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遵义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我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长办公会、领导小组会,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市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李长春、刘云山等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以及中央、省文改会议精神,并邀请全国知名文化产业专家专题辅导,及时掌握和了解中央精神,指导全市的文化改革发展。

2007年遵义市被中央文改办明确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新增试点地区;2008年被中央文改办确定为工作联系点;2012年被、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改革是文化繁荣发展

的动力和源泉

严格按照改革标准推进工作。按照注销事业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和接续社会保险关系等改革的六条标准,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对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原财政拨款不设置时间界限,确保“老人”平稳过渡;对提前退休人员过渡期社保接续费用明确由社保渠道解决;对文艺院团和剧场的特殊工种放宽提前退休年限;对“中人”日后的退休待遇差通过财政拨款、社保渠道和所在企业予以弥补。目前,两局合并顺利完成,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强化。两台合并工作进一步理顺,遵义日报宣传与经营分开改革进一步深入,遵义日报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实力进一步壮大,遵义歌舞剧团有限责任公司、遵义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新的市场主体基本形成,遵义市所属电影公司改革任务基本完成,遵义川剧团、娄山艺术团、凤冈茶乡艺术团等一批县区文艺院团通过改革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逐步深入,文化市场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前期工作逐步展开。

改革发展中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我市采取因地制宜、“一团一策”的办法推进文艺院团改革,使文艺院团改出了活力、改出了市场。遵义市文工团人员严重老化,缺乏人才支撑,难以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艺精品,对此采取了“整体划转、剥离重组”的办法进行改革,组建了“遵义市歌舞剧团有限公司”。该公司以承办文化活动和打造舞台剧目为载体,大力发展演艺、影视、出版物交易、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探索出一条引入民营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原文工团人员分流充实到市群众艺术馆从事公益性文化服务工作后,增强了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公益文化活动的服务能力。遵义杂技团人员多、情况复杂,对此采取“两步走”的办法,财政划拨了107.2万元用于解决该团聘用未转正人员的三金(医疗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补差和解除合同补偿金,划拨41万元用于消防设施完善,使杂技团转企改制工作顺利实施,从而稳住了市场、稳住了人才、稳妥地推进了改革。对县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明确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改革。通过因地制宜、“一团一策”的改革措施,全市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迸发出空前的生机活力,精品节目不断涌现、文化活动异彩纷呈。

有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我市投资5000万元建成市博物馆,投资3500万元建成市图书馆,投资4000万元建成市民健身中心,投资1200万元建成射击馆,启动了总投资2.2亿元的城南体育中心、总投资6300万元的遵义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的建设,打下了文化民生的坚实基础。全市现有公共图书馆14个,图书馆藏书达197.82万册,馆舍面积34166平方米;有文化馆15个,馆舍总面积35504平方米,从业人员225人;全市14个县、区(市)、228个乡镇、15个街道办事处,均设有文化体育工作机构,配有专职工作人员,注册登记的社会文化体育指导员达4168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市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2个、乡镇点144个、村级基层服务网点1603个,覆盖率达92.08%;建成“农家书屋”1742个,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并建设了70个配备完整的现代化、数字化“农家书屋”。

全面完成遵义会议纪念馆、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群艺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全市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和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市博物馆、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仁怀市博物馆、黎庶昌故居陈列室等实行免费开放。2011年6月,遵义市作为贵州省唯一入选的城市被文化部、财政部列入全国首批28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中。

改革是文化输出和文化服务

能力提升的有效载体

坚持把转企改制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推进资源相近、业务相关的文化单位整合资源,实现集团化、集约化发展。遵义红色旅游集团、遵义日报传媒集团、遵义广电传媒集团、遵义杂技歌舞艺术有限责任公司、遵义歌舞剧团艺术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文化骨干企业的组建和成立,切实推动了文化输出和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为了促进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采取“四在农家”创建与乡村文化旅游聚合发展的模式,在乡村旅游景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做到统一安排、协调推进,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紧密结合。通过这一措施,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接待能力、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初步形成高、中、低档互补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2011年,仅习水、桐梓两县,就接待游客近45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2.5亿元。

在文化产业发展上追求跨越

推进文化改革篇2

坚持解放思想,高起点谋划文化改革发展

山东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把文化改革发展纳入总体工作布局,通盘考虑、认真谋划,努力培育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实施经济文化强省战略。顺应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省委省政府在综合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把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统一于强省战略之中,把建设文化强省与建设经济强省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出了一系列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全省各级各部门对文化地位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把文化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纷纷提出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县的战略目标,形成了重视文化、支持改革、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创新文化改革发展思路。山东省认真领会中央精神,充分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和丰富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思路方法和原则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区别文化单位不同类型和具体情况,成熟一个改革一个,不搞一刀切,避免简单化;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深化改革与文化资源整合、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确立文化跨越发展目标。省“十二五”规划对加快推进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全省文化产业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要求。在体制改革上,确定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主要改革任务,明年上半年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务;在文化事业上,确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文化产业上,确定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两番目标,力争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坚持重点推进,积极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任务落实

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山东省以建设文化强省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呈现了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要求,山东省制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改革、深化改革,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一是转企改制取得突破。将其作为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二是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完成。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作为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突破口,坚持市县联动、统筹推进,积极探索大部门管理体制,着力建立统一的综合文化责任主体。全省17市和140个县市区均整合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单位,组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整合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三是新闻单位改革进展顺利。全面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广电体制改革,全省广电系统实现“局台分开”和“两台合一”。完成广电网络整合,用户近2000万户,山东广电网络成为全国第一大网。四是积极推进国有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社改革。按照“保留一批、转制一批、重组一批、关停撤销一批”的要求,分类型、分系统、分层次推进实施。全省国有文艺演出院团已完成和正在改制的有24家。制定出台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省列入先行改革的非时政类报刊社90家,已完成45家。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推动文化资源向城市社区、基层农村倾斜,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城乡15-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一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新建设省博物馆新馆、青岛大剧院、烟台市文化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30多个,在建大型公共文化设施50多个。二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面建成,广播电视在“村村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覆盖全省95%以上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累计服务超过5000万人次、建设电子阅览室4200多个,建成农家书屋4.5万多家、农村文化大院5.3万多个,基本实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标。三是加强对重点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大力实施精品工程,创作生产了一大批具有齐鲁风格、山东气派、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四是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以满足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为目标,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性化、便捷化、多样化。对社区图书馆实施互联网统一登记管理,实行借书还书“一卡通”;送书下乡活动将送图书改为送购书卡,不仅为群众提供了方便,而且提高了群众的自;鼓励引导各界人士参与公益性文化服务,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到基层从事文化服务;积极推动地方戏繁荣发展,开展“百场公益戏曲乡村行”活动,活跃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和竞争力。山东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一是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方向,瞄准发展前沿,以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以培育新兴产业为重点,以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意为手段,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网络文化服务和动漫、文化旅游、农村手工艺等11大产业,初步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二是加快大项目、大企业、大园区建设。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大项目好项目,培植一批主业突出、业内领先、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新兴文化产业基地。提高文化产业要素集中度,建成或在建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近150个,集聚各类文化企业2万多家。三是加快推动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与金融融合,获得1000亿元的文化产业授信额度,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兴建文化产业项目,形成了多元投入机制。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推出了《粉墨》、《蒙山沂水》、《封禅大典》、《神游华夏》等一批文化旅游演艺项目。推动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实施“创意山东”计划,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四是加快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建立山东省文化产权交易所、青岛部级版权交易中心、潍坊文化产权交易所,全省书画、古玩、工艺等特色文化市场达150多个,电影院线达到11条、覆盖影院112家。加快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今年1至7月份出口7.7亿美元,同比增长17.4%。

坚持优化环境,凝聚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山东省把优化文化改革发展环境作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努力形成共谋改革发展、共建文化强省的生动局面。

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强化问责和督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定期调度、定期协商和定期报告制度,实行“一周一通报、半月一督查、一月一例会”工作机制。

加大政府投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十一五”期间全省财政文化与传媒支出达272.04亿元,其中2010年为74.03亿元,年均增长27.2%,远高于同期经常性财政收入14.3%的增幅。全省普遍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额达3.25亿元。

推进文化改革篇3

出席此次会议的有: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福建省社科联学会部张文光,福建省教育学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主编、“闽派教育研究所”所长邹开煌,《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副主编赖一郎,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副主任黄山仁,浙江《语文新圃》副主编金新,福建教育出版社教育理论编辑室主任成知辛,福建省语文学会顾问孙绍振、陈日亮,福建省语文学会王立根会长以及副会长、常务理事、省内各地中学校长、小学校长等,近60人。

会议由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福州中语会会长、福州屏东中学校长朱之琳主持。

王立根作2009年工作报告及2010年学会工作计划报告。王立根说,2004年,福建省语文学会就提出建设具有海西特色的“闽派语文”,近年来,其“求实、去蔽、创新、兼容”的特色已得到全国语文界的认可。“闽派语文”在八闽语文教坛上已深入人心。2009年,福建省语文学会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创建开发《书香校园》刊物,不断扩大我省读书活动的影响和水平,促进文化强省的建设。(2)成立“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3)与全国中语会在泉州一中联合举办“全国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研讨会”。(4)组织名师百校行公益讲座。(5)在新课程背景下大力开展评课活动。(6)编辑出版《福建省第二届“闽派语文论坛”论文选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学会首次在省社联领导下表彰了100名优秀语文教师和优秀语文教育工作者。

关于2010年福建省语文学会的工作思路,王立根归结了如下4项:(1)举办“闽派语文”第四届论坛。(2)“闽派语文”系列图书出版与推广活动。(3)开展“书香校园”活动。(4)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

孙绍振在会上作专家发言。他说,“闽派语文”在全国已形成影响,全国中语会对闽派语文的工作充分肯定,给予很高的评价。“闽派语文”通过举办会议,教学研讨,影响很大。福建省语文学会能紧密团结广大教育工作者,形成理论体系,有系统地展开活动。他指出,语文教学要做好“文本解读、写作、口语交流”这三方面工作。将“闽派语文”发扬,真正深入下去,语文教师需要做好扎实的基层工作,一是上课,二是研读闽派名师的著作。

谢孝荣在会上代表福建省社科联致辞。他说,福建省语文学会成立以来,在编撰语文教材、推进语文改革、开展语文宣传、探讨语文教育、总结教学经验、推动两岸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已形成阵容强大、特色明显的学科优势,希望省语文学会继续学习科学发展观,通过理事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续写新的更加辉煌的篇章。(全文另发)

邹开煌就如何进一步建设“闽派语文”作专题讲话。他对《福建基础教育研究》在2010年做强做优“闽派语文”提出了设想和建议:(1)充分与全面解读“闽派语文”,包括“求实、去蔽、创新、兼容”内涵、形成、实践和发展、系列研究等。(2)刊登“‘闽派语文’人物谱介绍”,介绍与宣传“闽派语文”领军人物的主要业绩、贡献、教育思想。(3)对孙绍振主编的福建省首套“国标”中学教材――教育部初中实验语文课本,做全方位解读,宣传“闽派语文”教材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优点。(4)充分总结闽派教育教学经验,提炼、提升闽派教育思想,宣传闽派名师名校,探讨闽派教育教学理论,弘扬闽派教育风格,做强做大“闽派语文”。

黄山仁受吴永禄主任委托,代表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致辞。他说,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福建省读书援助协会自2005年起,向社会各界倡议开展“捐书助学献爱心”活动,5年多来,我省已有3000多所中小学校得到图书援助,建立了“爱心图书室”,有十几个县(市)建立了“读书援助示范县”。2010年,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将在全省中小学继续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和评选“阅读之星”活动,编辑出版《福建教育系列丛书》,组织“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继续开展援助“爱心示范图书馆”等。(全文另发)

陈日亮作专家发言。他提出,福建省的广大教师是“闽派语文”的共同建设者、参与者,众人拾柴火焰高,涓涓细流汇流成派。广大语文教师应当以“求实、去蔽、创新、兼容”为指导思想,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积极关注福建的语文教育,积极投入课程改革,以自己的教学特色丰富“闽派语文”,共同繁荣发展福建省的语文教育事业。

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海峡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林玉平向与会者汇报了小语会成立与发展情况。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福州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钱本股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福建省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衔接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问题、小学作文教学等方面,介绍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推进文化改革篇4

一、认真学习,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要把握好“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推动文化自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形势、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迫切需要,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目的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破除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的束缚,增强改革意识,坚定改革信心,投身改革实践,在全系统形成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是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高度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充分考虑文化的产业属性,高度重视文化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要把这些原则贯穿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全过程。

三是坚持“两手抓、两加强”的改革基本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然选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以市场为主导,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样性、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构成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不可缺一,不可偏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性,坚持“两手抓,两加强”。

四是坚持把繁荣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坚持重在建设不动摇。必须始终坚持把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作为中心任务,紧紧把握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围绕发展抓改革,深化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检验改革的成效,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加强文化系统的思想理论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法规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业务建设。

五是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是改革的主体。基层文化单位和文化工作者既是改革成果的受益者,往往也是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他们最了解什么样的体制机制和做法是有利于文化发展,还是束缚文化发展。因此,我们做改革工作,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从群众和基层的改革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文化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深入第一线,了解基层和群众的意愿,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面上的改革工作。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落实好改革中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维护好群众的基本权益,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认真调研,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改革方针落到实处。

中央对改革工作提出了“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是基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比较大,文化领域门类多,范围广,各具特色,情况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作出的一项重要经验总结和科学抉择。区别对待,就是要考虑不同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考虑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要求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解决所有问题;分类指导,就是充分考虑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分别提出不同的改革要求;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就是要把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实际出发,工作上积极主动,进度上可有先有后,完成时间不搞整齐划一,确保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平稳有序地推进。

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的全面部署,当前全省文化行政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按照中央提出的这四句话十六个字的工作方针,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文化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组织制定适应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的相关政策和改革方案并加以实施。

一是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情况看,2005年全省共有各级文化馆(站)1116个,工作人员2219人,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5665.4万元。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84个,工作人员1110人,总藏量1273.5万册,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6773.6万元。全省各级公共博物馆82个,从业人员945人,文物藏品约33.8万件,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4950.9万元。全省文化(文物)科研机构11个,从业人员117人,年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收入245.5万元。此外,全省文化系统教育机构拥有高等艺术职业学院1个,中专学校3个,文化干部学校1个,教职员工362人,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收入约2083万元。对以上这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主要是增加投入,转换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一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如演出展览中介机构、电影公司、演出公司、文物店、音像社、影剧院等可以

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文化单位,这里着重从所占份量较大的艺术表演场馆情况看,2005年,全省共有国有和集体所有艺术表演场馆76个,从业人员997人,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1668.6万元。对以上这些经营性文化单位,主要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其转企改制,对转制的企业和现有的其他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

三是艺术表演团体,这是文化系统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2005年,全省国办事业性质及集体所有制的艺术表演院团共有91个,从业人员4254人,本年新排上演剧目106个,演出场次1.2万场,国内观众997万人次,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收入1.29亿元,演出收入3157.8万元。全省还有统计在册的民间职业剧团454个(实际数量大约有700余个)。

与其他方面改革相比较,艺术院团改革问题要艰巨复杂得多,艺术院团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生存状态不同,与市场联系的程度不同。地方戏曲由于其多地域性,其群众基础和受众往往有较大的局限,生存发展也有较大的局限。因此,艺术院团改革面临较大的难题,有一个较长期的过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搞一刀切,可探索“一团一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个解决。有的可以按照“体现国家水准和民族特色”的艺术表演院团对待,“实行事业体制,由政府重点扶持”。有的艺术品种(剧种)具有地方特色并存在消亡危险的,也就是稀有剧种院团,可以纳入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在全省首批10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戏曲类占23项,还有曲艺类7项,民间杂技3项;在文化部公布的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福建戏曲占11项,这些都将可以是制定艺术院团改革政策措施的考量依据。其他艺术院团,按照中央14号文件的要求,要逐步完成从事业体制向企业体制的过渡。

三、认真制订政策,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改革的政策主要有三个方面:支持转企改制的政策,支持发展的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文化领域的情况千差万别,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就是要更好体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抓好政策的制订和落实工作一是学习贯彻中央已经出台的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二是学习借鉴、消化吸收有关兄弟省市、有关试点单位一些先试先行的政策措施;三是研究制定适合福建省实际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措施。

要认真研究对文化单位增加投入,改进投入方式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方面对文化的投入不足,致使一些艺术院团困难较大,一些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的问题。文化体制改革要解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的问题,就必须考虑解决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的问题,同时要研究改进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实力,增强文化服务广大群众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增加投入也是一种改革,也是一项配套政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讲要解决体制创新问题,要通过改革普遍建立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将现有国办的文化事业和企业搞活、壮大、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文化团体、企业焕发活力和生机。要强化经营意识、市场意识,加强市场调研,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具有较大影响的知名艺术品牌和文化产业品牌。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健全的政策保障,在文化系统自身作为改革主体必需提出明确改革方案的同时,也需要财税、劳动人事、社会保障等各方面配套政策的支持,才能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

四、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加快福建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建设文化强省的各项任务在“十一五”期间都得到积极有效的推动和落实。正如中央领导同志反复强调的那样,发展是主题、是目的;改革是动力,是手段。我们要把改革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化改革促发展,围绕发展推进改革。当前要抓好“五个结合”:

一是把深化艺术表演院团改革与繁荣文艺、出人才出精品结合起来。省属八院团作为传承“国粹”和福建省闽剧、莆仙戏、梨园戏等主要地方剧种的核心院团,要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和创新内部管理机制这两个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进一步焕发艺术生产力,争取在五年之内推出一批既进得了赛场、能在全国性的重大艺术赛事中摘金夺银,又能赢得市场、令几代观众印象深刻,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精品力作。这批精品力作,将作为文化体制改革所催生的直接的艺术成果,配合新建的福建大剧院的落成使用,使全省人民对高雅艺术和闽文化的地域特色有一种全新的认知和体验,使福建艺术精品创作特别是戏剧创作在全国的传统优势地位得以绵延并达到新的高度;同时,在对台和对外文化交流中成为福建当代文化的品牌和象征。

二是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改革的总体布局中加以考虑,改革的措施要有利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培育,有利于农村文化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有利于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最近省文化厅组织了一次为期两个月的农村文化建设调研,目的是摸清目前福建省农村文化建设的“家底”,把握发展态势及时发现制约发展的各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作准备。拟在适当时候召开全省农村文化工作会议,出台一批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指导性意见。

三是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基本改革思路,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是省文化厅目前正在积极推动的另一项工作。主要是通过政策引路和典型示范以及搭建政府的产业服务平台,使福建省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以提速。省文化厅已草拟了加快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厦门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现场交流会。最近又组织全省各设区市参加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通过深博会展示福建省寿山石、软木画、商品油画、剪纸画等一批文化产业的发展成果,进行文化产业要素交易,达成了一批合同和协议项目。

推进文化改革篇5

一、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战略和全局上对文化改革发展进行研究部署,这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委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2008年,省委召开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决策部署,取得了新的成就。“文明山东”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居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闯关东》、《沂蒙》等作品引起良好反响;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领域文化单位的改革全面完成;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1230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12%;对外文化交流范围、领域和渠道不断拓宽,“孔子故里・中国山东”系列文化品牌走向海外。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还不相适应,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文化建设还是薄弱环节,在思想道德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强省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文化强省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努力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山东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世界上影响广泛。在新起点上建设文化强省,必须对文化强省的内涵和目标任务作出更高、更科学的定位。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达到“一个目标”,即推动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建成与山东文化资源相匹配、与综合实力相适应、与富民强省目标相承接的文化强省。构建“四个体系”,即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合理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科学先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形成“五个优势”,即着力形成文化体制新优势、文化惠民新优势、文化创意新优势、文化品牌新优势、文化贸易新优势。实现“七个强”,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力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强、文化改革发展的创新力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保障力强、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强、齐鲁文化走向世界的影响力强、文化人才队伍的支撑力强,使山东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一)突出以人为本,切实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在文化惠民上打造新亮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齐鲁风格、山东气派、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创作生产,做大做强“鲁剧”品牌,努力打造“鲁版图书”品牌,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投入力度,在全省有条件的地方形成较为完善的“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

(二)适应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努力在融合发展上形成新格局。结合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突出发展高端、高质、高效文化产业,统筹推动文化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金融、旅游、信息、建筑等产业深度融合。策划一批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项目,打造“好客山东”品牌体系,办好“贺年会”、“休闲汇”,拓展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延伸文化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跨区域聚集,建成一批区域性特色产业群。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添发展动力活力,努力在文化创新上谋求新突破。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始终,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和重点新闻网站等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企转制,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创新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影视剧、演出娱乐、书画交易、动漫游戏、文物复制等产品市场。

(四)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统一,做好文化资源转化这篇文章,努力在强省跨越上创造新优势。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文化研究和遗产保护,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挥更大作用。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情趣的新变化,推动不同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借鉴,积极运用现代手段提高传统文化表现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进一步做强孔子文化品牌,增强齐鲁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凝聚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力量

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健全领导体制机制,营造文化强省建设的浓厚氛围。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引导各级自觉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深入研究意识形态和宣传文化工作新情况新特点,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及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把加强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二)重视人才,造就队伍。把加强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快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和集聚,依托“泰山学者”、“齐鲁文化英才”、“创新团队”等重点人才工程,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社科理论研究、文化艺术及产业经营管理的领军人物、名家大师和创新创业团队。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制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措施,激励和吸引各类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推进文化改革篇6

一、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明确改革任务和目标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明确部署,把制定《中共上海市委关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作为2004年十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成立了起草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历时半年多,形成了《若干意见》,并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若干意见》从上海发展的全局和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了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提出了十二项改革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意见》印发后,上海市韩正市长批示:“此事由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004年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工作要点”,目前,已印发各区县政府和市各委办局。

二、明确工作定位,加快职能转变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根据市委、市政府“三大一综合”(大思路、大项目、大政策和加强综合)的要求,更加突出综合性、全局性的特征,更加强化综合平衡、统筹协调的职能,更加贴近发展、贴近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改革职能从体制上得到进一步加强。

1.加强发展和改革互动融合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强综合平台功能,一手抓谋划发展战略,一手抓推进体制创新,坚持在发展中贯穿改革思路,在改革中坚持发展取向,有重点、有步骤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证各项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2.加强改革的综合平衡和统筹协调功能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注重发挥总体协调指导的作用,加强改革方案的调查研究和系统设计,强化对各部门自主推进改革的综合协调,做好专项改革之间的衔接,梳理区县改革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3.建立健全有效推进改革的日常工作机制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加强与各委办局、区县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了联系人制度和定期会议机制。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出的年度改革工作意见,坚持编制年度性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强化操作性和年度工作目标。选择若干重点改革进行过程跟踪、实施协调和效果评估,逐步建立改革政策和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改革工作目标预期实现。

三、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改革

1.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上海市以电气集团改制重组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改革工作;以投资多元化为主要方向,抓住完善分配制度这一关键环节,逐步深化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动轻工控股公司所属改制企业下放,探索国有控股公司转制改革的多样化模式,推进控股公司的进一步改革。主要做法是:(1)市区联手,形成合力。将现有企业进行分类,将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推向市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2)整建制下放。保留完整的资产链、产品链,管理链。(3)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首先选择6家企业在普陀区试点,然后逐步扩大。目前,轻工控股集团已与普陀、青浦、松江等区县签订了有关协议,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下一步将继续多种模式推进控股公司和大企业集团改革,加快企业集团非核心业务和非主营板块的中小企业改制重组。

2.实施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试验

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是中央赋予先行推进教育事业加快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机会。上海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工作:探索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推进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和部级高职高专改革试点专业建设;探索建立研究生招生选拔、培养模式和成本分担新机制,以及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和激励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推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等。目前,浦东新区已列为全国现代学校制度试验区。

3.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上海市抓住中央确定上海为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的契机,以文化企事业单位、文艺院团改革为切入点,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一是推进政府机构与文化事业单位的脱钩,加快实现新闻出版系统“局社分离”,加强和改进行业管理。二是组建和筹办上海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小组及其办公室,推进新一轮文化领域国有资产委托监管和授权经营。三是计划制定实施“文化发展基金会项目资助实施办法”,建立公益性文化项目资助机制和经营性文化项目投资机制框架。四是完成新华发行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和电影集团的改制转制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有关媒体的转制工作。目前,改革正在一批试点项目上着力推进。

4.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

上海市市容环卫体制综合改革从体制、机制和费制上联动入手,已形成方案并开始实施。基本完成市、区(县)作业服务单位事业单位转为企业的工作;组建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统一运作市属作业服务单位,加快实现市容环卫领域事企分开、管理与作业分离;进一步理顺市区街道三级职能分工,下放市容环卫管理事权,实现管理重心进一步下移;推进作业服务企业改制转制,吸引社会单位进入作业服务市场;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单位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促进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

5.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上海抓住三个关键点来推进此项工作。一是有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成立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及其常设机构,在教育、房地资源等15家公众关注度高、公益性强、公共权力大的部门先行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二是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告知承诺”范围,推动市政府公布的38项行政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推进企业年检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和专项改革试点;根据国务院公布保留并设定行政许可的500个审批事项,抓紧落实清理,对上海市确需保留的个别事项,提出相应办法;加强后续管理工作,做好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后的有关管理衔接等。三是继续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从原来的10个区县扩大到所有区县;考虑进行上海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行政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分工;从食品卫生管理领域着手,探索试行经济领域某些方面的综合执法。

推进文化改革篇7

应该说,这是次非常成功的创新实践。

原来的26家出版社、129家新华书店、145家电影公司电影院、5家影视剧制作机构、14家国有文艺院团在形势的鼓舞下全部实现了转企改制,其单位达330余家,核销事业编制上万个。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组建了山东出版集团、山东影视集团、山东演艺集团、鲁商传媒集团等批文化市场主体。

这样的规模,这样的改革力度,无不体现着创新的思维。

没有人怀疑,山东文化体制创新已经为文化强省注入强大的动力。

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山东把综合执法作为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的突破口,从市到县建立完善起了一套统的文化行政主体和执法主体。全省17个市整合文化行政管理机构,组建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同时整合了文化市场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成立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140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实现了文化市场统执法。

广电系统已全面完成“局台分开,管办分离”和电台、电视台“两台合一”。

而新闻媒体的改革也同时在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级、副省级城市的党报党刊剥离发行业务,组建了发行公司,7家非时政类报刊社和12家网站转企改制,主流媒体不断做大做强,舆论引导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09年,大众报业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达1867亿元,山东广播电视总台实现营业总收入27.14亿元,大众网主营业务收入1475万元,同比增长84%。

而滨州市则整合《滨州日报》、滨州电视台等,组建了滨州传媒集团,成为全省首家跨媒体市级传媒集团。山东省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对其直属的《山东商报》社进行剥离式转企改制,同时整合山东新闻网、山东商报电子音像出版社和4本杂志及广告公司、报刊发行公司等省报刊资源,组建了鲁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文化企业跨地区重组和文化资源整合取得突破。

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有限公司则与潍坊报业集团实行了以资本为纽带的联合,共同成立潍坊晚报传媒公司,实现了双赢。之后,大众报业集团又与临沂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以产权为纽带,合作经营沂蒙晚报,控股经营鲁南商报,同时收购临沂新闻大厦,实现报业资源优化配置,共享整合效益。山东出版集团更是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打破区域限制,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合作经营,实现了强强联合。泰山出版社以资本为纽带,与读者出版集团、海尔兄弟教育产品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发起设立泰山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网络出版、数字出版等新兴产业,实力快速壮大。临沂市歌舞团转企改制后,整合同城演艺资源,成立临沂市蒙山沂水演艺集团,提高了演出质量和发展水平。

山东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得到了李长春、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的充分肯定,认为山东“改革进展较快,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体制改革有突破、有经验、有亮点”,并两次批示要求中央媒体宣传山东的文化体制改革经验。

应该说,这就是山东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成功。

这些成功或者亮点其中之一就是“五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形成改革发展共识;坚持真转真改,确保改革一步到位;坚持政策先行,优化改革发展环境,坚持发展主题,务求改革实效,坚持围绕发展抓改革、以发展的成果检验改革成效。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坚持文化惠民,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山东各级抓体制改革、抓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改革,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应当说,近几年山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是相当大的。2009年,全省财政文化与传媒支出达到70.4亿元,增长27.4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公共文化服务投入达12.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43%;1369个乡镇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91个,8万多个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3万多家,数量居全国之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比规定时间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全国惟一的“示范省”;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80万场,覆盖全省90%以上农村,观众3.18亿人次。

上述数字应该说明,山东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这几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几年,也是人民群众得到文化实惠最多的几年。

目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推动文化由大到强跨越的新阶段。

在新起点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随着改革的深入,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改革的阻力和难度会相应加大。如何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积极主动又审慎把握,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如何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消除干部职工的后顾之忧々如何充分运用政策杠杆,促进改革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是进步深化改革要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山东的实际出发,下一步,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仍然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党报党刊发行、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新闻网站等转企改制,增强发展活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推动出版发行、电影发行放映、国有院团等已转制文化企业,尽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经营管理机制,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依法运营的合格文化市场主体也任务艰巨。加快推进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推动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和资本运作,加快股份制改造,尽快实现上市更是必须的。

与此同时,是要深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推进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全员岗位责任制,引入激励和竞争机制,激发内部活力,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推动公共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促进各级文艺院团下基层演出,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然后,应该进步创新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

此外,还应建立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改进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文化市场开放和有序竞争,加快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推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履行职能,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为文化企业成长壮大创造良好市场条件。

其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之源。山东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力求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的过程真正成为激发文化发展活力的过程、成为保护和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过程。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加快实现山东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快速跨越。

推进文化改革篇8

[关键词]湖北;文化体制改革;体制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黄南珊,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庄春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10-0124-06

文化体制改革是推进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深层动力和必然要求,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六大以来,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改革步伐较快,改革进展顺利,改革态势良好,改革成效显著。本文旨在全面总结这一阶段湖北省改革的进展情况、基本特点和经验启示,以期对下一阶段改革全面深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系列政策出台为全省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这一改革阶段,党中央的新文化理论和改革部署以及湖北省系列政策出台为全省改革深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政策支持。2002年10月,中共十六大报告专题阐述“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体制”,要求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展开,有9个省市和35个宣传文化单位参加了试点探索,为全面推进改革作准备。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深入推进改革的指导思想、原则要求和目标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和全面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深入展开。

在此大背景下,湖北省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加大了改革力度,于2003年全省改革正式启动,比照全国试点积极主动深入推进改革。2006年改革在全国全面铺开后,湖北省成为全国改革的试点省份。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陆续制定和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2003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省新闻出版局出台了《关于省直文化体制改革的意见》,对省直三大文化系统提出了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方针原则,并提出以集团化建设和省直文艺院团改革为着重点和突破口。2004年了《湖北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进一步明确了湖北省今后一个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动力和总体目标,为湖北省文化建设勾画了宏伟的蓝图。2005年又发出了《关于深化全省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通知》,对全省这一方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06年3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出台了《湖北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了全省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和试点单位(综合性试点地区为武汉、黄石、襄樊、宜昌、仙桃、武穴6市,试点单位为省直宣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和部分县市宣传文化单位)。2007年制定了《湖北省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对社会资本投资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文艺四大行业领域55个产业类别作了明确界定,有利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2008年出台了《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包括财政扶持、税收优惠、市场准入、资产管理、收入分配、人才培养等9大类28项政策条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湖北省文化经济政策体系。同年省财政厅出台《湖北省扶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重点支持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优势文化企业和新兴产业项目。2009年11月又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具体提出了战略目标、总体要求、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实施重点工程,对其中的文化体制改革工程作了精要阐述。这些重要的地方性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而协调配套,指导性强,与国家相关系列政策相衔接和配套,为湖北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坚实保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对这一阶段改革探索进展的整体观照

这一阶段改革,全省上下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主动改革,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初步理顺文化管理体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理顺文化管理体制,是这一阶段改革的着重点。积极推进“四个分开”,即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机构分开,基本理顺文化管理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即政府文化行管部门由主要是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主要是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是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初步实现行政职能转变,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推进文化管理方式创新,由主要以行政手段向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科技等手段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按照政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在省直和综合试点市新闻出版系统实行局、社分设,在广电系统实行局、台分设,做到职能分理、机构分设、财务分离,分设的出版集团、广电总台作为独立法人实体运作。积极推进文化管理部门机构改革,全省原来先行改革地区和综合性试点地区,市县两级宣传文化部门实行“三局合一”,即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合并组建为新的“文广新局”(有的还加上体育局称为文体局),对机构职能和行管职责进行归并整合,并对所属文化事业单位加以归并整合,初步扭转了政事(企)不分、管办不分、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的体制性弊端,使政府文化行管部门职能切实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重在抓导向、抓政策、抓调控、抓服务上着力。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在原来先行改革地区和综合性试点地区,将工商、税务、文化部门文化市场执法的机构和队伍加以整合,建立了按属地管理的、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加强和改善文化市场管理。如武汉、仙桃、天门等市基本完成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工作。2009年在全省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中,又将省、市、县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承担的电影发行放映管理职责及所属电影企事业单位成建制统一划转到地方各级负责广电工作的部门。

(二)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建立内部“三项制度”

积极推进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改

革,基本建立“三项制度”,是这一阶段改革的着力点。全省各级各类国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早已深入展开,有的甚至进行了第二轮聘用制。单位内部改革以实行干部人事、劳动人事、收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重点。在干部人事方面,实行中层干部轮岗制、竞聘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打破“铁交椅”,改变干部身份终身制。在劳动人事方面,实行员工竞岗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合同管理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签订聘用合同。在收入分配方面,实行绩效工资制,按岗位、任务和业绩定酬,完善绩效管理,拉开分配档次,报酬向贡献较大的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打破“铁饭碗”和平均主义。再者,健全和完善财务核算制,强化财务管理成效。如荆门市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坚持实施“五改五强”:即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干部竞聘制和员工聘用制,强化竞争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实行重绩效的结构工资制,强化激励机制;改革核算制度,实现节支增效要求,强化节约机制;改革运作制度,实行艺术生产运作责任制,强化效益机制;改革服务制度,农村公益文化服务利用市场化手段,强化市场机制。孝感、十堰、武穴等市在文化、新闻、广电系统事业单位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收到良好效果。“三项制度”改革是内部改革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工作目标责任制、岗位绩效考核制、公开招考制和合同管理制,初步实现由传统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由国家用人制向单位自主用人制的转变,形成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弹性效应,强化了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内部运行机制革新,充分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增强了单位发展活力,有效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三)积极推进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

积极推进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全省已相继组建了9个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即湖北日报传媒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湖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武汉广播电视总台(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武汉出版集团、知音传媒集团、今古传奇报刊集团和省新华书店集团。地市报社现已组建东楚传媒集团(黄石日报社)和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宜昌日报社)。一些大文化集团还建有自己的产业园区。这些文化集团的建立,有力推进了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优化,有效促进了文化企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增长,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在全国同行业系统中走在改革的前列。如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积极进行改革探索,改革起步早,改革进展快,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现拥有6报9刊2网站8公司,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并成为全国报业集团唯一的“双百万”集团。按照事业、企业两分开和宣传、经营两分开的要求,组建了楚天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加快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新,实行全员聘用制、工作项目责任制、财务集中管理制和整合运营机制等。再如湖北长江出版集团,以改革创新促发展,现拥有4报20刊,国有全资子公司18家,控股公司7家,参股公司3家,初步形成以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及相关物质供应、文化贸易为主,并逐步向影视、网络等媒体及其他服务业领域拓展的、较为完备的出版产业体系。现已完成集团整体转企工作,并已建立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构建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经营管理制度,确立一业为主(出版主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模式。这些大产业集团在全省文化产业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

(四)积极推进省直院团改革,进一步提升艺术生产力

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湖北省省直艺术院团改革起步较早,改革措施扎实,改革成效显著,多次得到国家文化部的肯定。2003年7月,文化部在湖北召开了全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座谈会,推广了湖北省直文艺院团的改革经验。省直院团改革按照“调整结构、精办院团、保证投入、面向市场”的基本思路,以整合资源、理顺关系、创新机制为重点,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第一,调整结构,精办院团。将省直属原有7个艺术院团合并组建为4个院团(即省歌剧舞剧院、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省话剧院、省京剧院),使艺术院团优势和特色更加突出,艺术竞争力明显提高,省京剧院已跻身于国家重点京剧院团行列。第二,推进内部改革,激发院团活力。2003年以来,在省直艺术院团全面推进聘用制改革。一是推行竞争上岗制,签订聘用合同。二是实行职称评定与岗位聘用分开,无论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都享受岗位待遇。三是推行公开招考制,对新进人员签订聘用合同。四是实行以绩效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坚持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第三,改革投入方式,实现由“养人”向“养事”转变。一是改革艺术创作经费投入办法,由事前投人转变为事中投入和事后奖励。二是改革演出补贴经费投入办法,降低核定指标内演出场次补贴标准,提高超场演出补贴标准。这样,既增强院团接受经费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充分调动其开拓演出市场的积极性。第四,创新运作手段,试行股份制改造。或是探索剧目股份制,或是尝试项目股份制,这对于剧团提高市场运作能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湖北省积极稳妥地推进文艺院团改革,不仅强化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使艺术生产力得到有效提升,而且通过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使艺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使全省专业剧团布局结构更加合理,现初步形成江汉平原以荆州花鼓戏为主、鄂西北以豫剧和曲剧为主、鄂西南以民族歌舞为主、鄂东北以楚剧为主、鄂东南以黄梅戏为主的艺术发展格局。

(五)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文化产业实力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湖北在加快培育文化市场主体方面迈出重要步伐,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迅速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产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文化经济总量显著提高。

1、国有文化企业发挥骨干作用

培育文化市场主体要求推进改企转制,改企转制在省直和综合试点市施行。一是整体转制,如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为集团有限公司,全面实行企业体制进行产业化运营。二是分离式改革,如报业集团将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等经营服务部门加以剥离而组建传媒经营公司面向市场发展。三是股份制改造,一些产业集团旗下子公司,艺术院团和电影院线,实行股份制合作进一步壮大产业实力。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途径,文化产业集团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成为行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和全省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知音传媒集团公司通过企业化改革产业超常发展,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居于全国期刊界首位,前不久

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进企业。省电影发行放映总公司着力推进股份制改造,其下属银兴院线成为全国十大电影院线之一。一批国有和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从强势型走向扩张型,朝着多元化产业方向发展。一些核心文化企业优势明显、竞争力强,充分发挥支柱性带动性作用。全省文化产业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5家,文化企业中年产值l亿元以上的约有26家,而5000万元以上的有80多家。

2、民营文化企业快速发展成长

民营文化企业是文化市场主体的一支重要力量,湖北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提供公共平台服务、推进股份制合作、促进企业联盟和战略合作等方式有效促进其在改革中发展成长,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北省现有民营文化企业约23000家,总投资规模约70亿,营业收入约92亿,从业人员约有15万人。主要涉及动漫、文化娱乐、演艺、影视制作、印刷复制、书刊发行等行业,大多数集中于文化娱乐业,动画行业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农村民办特色文化企业和演艺剧团普通开花。江通动画公司是民营的股份制动漫企业,先后被国家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分别确定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具备有年产动画5000分钟的生产能力。公司出品的104集大型动画片《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连续4年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在2006年第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被评为中国动画片最高奖项――“美猴王”系列动画片特别奖。武汉市的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较快,成长性好,对文化产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百步亭集团所属的百步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共已拍摄180多部(集)影视剧(包括《武当》《遍地英雄》等),投资累计达1亿元。

3、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日益增强

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湖北省文化事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实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现通过数据分析说明文化产业增长情况(表1)。

从表中来看,2007、2008、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368.25亿元、450.91亿元、556.55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依次分别为4.02%、4.0%、4.3%。2009年比重比2006年比重(2.73%)高于1.57个百分点。2008年和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速分别为13.22%、21.8%,后者比前者高于8.58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速比同年全省GDp增速(13.2%)高于8.6个百分点,比同年全省第三产业年增速(12.3%)高于9.5个百分点,对本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04%,比2006年的贡献率(4.69%)高于2.35个百分点。这些经济指标数据有力说明,在改革推动下,湖北省文化产业正在进入持续快速发展时期,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增长速率较高,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在迅速扩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文化产业综合实力居于全国的“第一方阵”,同时也显示出对今后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率、效益的更高预期。

三、改革的基本特点、存在问题和经验启示

从这一阶段整体进程来看,全省上下改革的思想进一步统一,改革的路径进一步明晰,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改革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对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经验启示,有必要加以认真总结。

(一)改革的基本特点

从改革的基本特点来看,一是改革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全省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在全国进行改革试点时,湖北省本着“比照试点”、“早改早主动”的要求,主动地进行改革探索,改革工作启动早行动快,表现出充分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性,一些改革的重要举措和运作方式还成为全国某一领域改革(或单项改革)的先导和亮点。如湖北日报集团三位一体整合运营模式在全国属于首创而具有示范作用。全国改革全面铺开后,湖北省作为全国改革试点省份,全面部署精心实施,把握改革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由下而上探索,由上而下推动,在改革中积极探索,在探索中深化改革,改革探索精神与文化自觉意识、克难攻坚决心是融合一体的。改革推进重在基层,基层先改,从搞活微观企业主体人手,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微观企业主体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活力。如注重基层单位内部管理制度革新和运行机制创新。

二是改革具有渐进性和有序性。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庞大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特殊性。就改革运作而言,是分步实施、逐步推开、逐渐拓展和深化的;就关系调整而言,涉及政府、市场、文化单位三者关系,涉及权力、利益、价值三者关系,各种关系相互纠结和影响,关系调整是渐进递变的。就全面转型而言,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体制转型、机制创新、体系创建是渐变、递变而非突变的,形成双轨过渡、渐进转换、新旧杂糅特征。又因文化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内在变革是渐进而非突进的。改革推进由(边缘)突破向内层(中心)变革不断深入,由浅层改革向深层改革逐步演进,由局部探索向全局整体逐步推进,由分兵突进、单项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逐步深化,在这种渐进改革进程中,实现积极稳妥、平稳有序推进,注重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展开,又凸现出有序性特征。

三是改革注重内部制度机制创新。着重于理顺文化单位内部治理结构,着力于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微观运行机制创新。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以“三项制度”为重心,全面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员工聘用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绩效工资制、合同管理制等,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增强了单位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如省直艺术院团创新艺术生产运作机制和艺术生产投入机制,省广电总台在组织结构上实行扁平化管理和频道负责制,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国有文化企业单位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为重心,强力推进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生产经营机制创新,建立合同聘用制、岗位绩效薪酬制、经营目标管理制、财务核算制等,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如省新华书店集团实行“三挂钩”(员工报酬与本人实绩、部门绩效、企业经营业绩相挂钩)的绩效工薪制,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公司实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和激发了文化创造活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这一阶段湖北省改革存在三个主要问题。其一,改革运作不协调,改革政策不配套。各地区、各部门、各领域、各行业由于分类改革、条件差异而因地制宜、因单位制宜,改革进度和力度不同,改革措施和途径不同,因而缺乏沟通协调,改革运作合力发挥不够。当前政策落实成为推动改革深入的最重要因素,亟需尽快出台和全面落实配套性地方政策,以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二,新体制、机制、体系的建构缺乏规范化。文化体制改革包含有革旧与立新、解构与建构的关系,革旧不易而建新更难,有的解构不彻底,有的建构不规范。改革重

在重构创新,重构创新又重在科学化和规范化,从突破走向规范是一个不断成熟、完善和提升的过程,要大力促进新体制、机制、体系的健全和完善、规制和规范。其三,一些深层次问题和难点尚未获得实质性突破,如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改企转制及“双轨制”的归并,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文化市场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等,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索和有力破解。这些存在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也是全国的共性问题,需要用深化改革的办法加以全面有效解决。

(三)改革的经验启示

这一阶段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果,并提供了重要经验启示:一是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改革的前提,努力破除原有思想认识、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顺应时展的要求,从战略高度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推进改革。二是以坚持正确导向为改革的原则,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三是以内部制度机制创新为改革的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和微观运行机制创新,增强文化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四是以抓好试点、突出重点、彰显亮点为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试点先行而加以引导和示范;重点突破而务求实效,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强调出实效、出经验、出典型而形成亮点,并充分发挥改革亮点的带动拓展效应。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2]刘华成,邹灏,荆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进向[a],赵凌云,2006年湖北发展蓝皮书・文化体制改革卷[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3]杜建国,积极推动省直文艺院团改革[J],政策,2009,(2)。

[4]文化产业振兴规划[n],人民日报,2009-09-27。

推进文化改革篇9

李长春在批示中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一次全面深刻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理论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李长春强调,当前,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把工作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不断提高推动文化科学发展的能力。

刘云山在讲话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光明前景,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积极推进出版发行、电影、演艺、广电网络等领域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稳步推进新闻单位相关改革,努力做大做强主流媒体,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事业发展能力和传播能力;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积极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把转变文化发展方式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不断提高文化发展效益,增强文化发展后劲。要把促进繁荣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加强引导、有效激励,推动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刘延东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效如何,关键在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切实把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建议相协调,与相关领域规划相衔接,抓紧调研编制“十二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筹推进文化改革与发展。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税务、工商、商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科技等部门,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政策保障。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分类指导、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推进文化改革篇10

《决定》的出台以我省30年改革开放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新时期新阶段我省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人民立足省情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充分把握历史性机遇,率先改革,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我省率先推进市场化改革,放手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探索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我省率先推进农村工业化,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培育块状经济,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发展优势。我省率先推进市场建设,大力发展商品市场,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形成了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我省率先联动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强区域经济协作,促进“走出去”、“引进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内外开放格局。我省率先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城乡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我省30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浙江加快发展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省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化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继续走在前列的发展先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省正处在人均GDp6000―10000美元发展阶段的崭新起点,处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省经济转型升级仍然面临许多体制:一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健全”,要素配置市场化程度比较低;二是微观经济主体制度建设“不规范”,现代产权制度、信用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放宽民营经济准入“不彻底”,许多方面存在着“玻璃门”;四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产业之间的改革“不协调”,影响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五是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不配套”,政府职能转变进展迟缓,宏观层面改革相对滞后;六是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同步”,制约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七是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对出口依赖过大;八是对外部资源的利用与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整合利用国内外先进资源要素促进省内产业升级的效果不够明显;九是“走出去”的环境支撑“不完善”,企业对外投资面临人才、融资、信息、中介以及政府配套政策等方面的障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开放,是我省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历史性任务。省委审时度势,作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决定。

《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新阶段我省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明确了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在总体要求上,强调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体制机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在指导原则上,强调“五个必须”,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必须坚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强调了围绕保增长、促转型,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决定》强调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把保增长、扩内需作为当务之急,把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活力作为关键之举,把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突出了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健全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完善生态建设保护机制等7个方面的改革重点,努力再创浙江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机制建设,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强调了围绕惠民生、促和谐,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决定》强调以全面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就业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全民社保体系、健全医疗卫生制度、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等6方面的重点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将是我省近期社会领域改革的突破性内容。

强调了围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决定》强调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弘扬“浙江精神”,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完善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制、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等3个方面的重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强调了围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提高行政效能,深化政治领域改革。《决定》强调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突出民主制度创新、加强地方法制建设、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制约监督机制等4个方面的改革内容,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序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深化扩权改革、进一步扩大县(市)一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是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突破点。

强调了围绕拓展发展空间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决定》强调以建立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发展大局,突出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转变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扩大长三角和省际交流合作、完善各类经济功能区建设等4个方面的开放重点,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构筑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

强调了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决定》强调以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载体,先行先试,重点是加快推进三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启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力求使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示范引领全省改革开放。会上提出了全方位扩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思路,对各市及重点县市区都提出了改革试点的建议主题。

强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决定》强调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突出抓好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营造深化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加强对改革开放的组织领导等3个方面的重点,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决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浙江特点

《决定》通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决定》充分体现发展第一要义,将发展作为改革开放的目的,将发展与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并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政治发展,将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决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教育、就业、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作了重点部署。《决定》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充分考虑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内外开放、人与自然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所以,《决定》是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献,改革开放的系列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