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十篇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5:25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1

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慈善理念和慈善典型宣传,营造浓厚慈善氛围,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广泛募集慈善资金,持久开展扶贫济困、安老助医、慈善助学等社会救助活动,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慈爱暖*

三、活动时间及范围

11月20日—12月20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四、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万名群众一元捐”活动。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发挥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和义工的作用,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组织群众开展募捐活动。

(二)继续开展“千家企业万元捐”活动。各乡镇要认真组织本辖区内的企业及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搞好募捐活动,充分发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优良品质,引导他们成为此次慈善募捐的主力军,再次掀起募捐活动的高潮。各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等要积极配合各乡镇搞好企业的捐赠活动。

(三)积极开展“职工一日工资捐”活动。广泛发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岗的广大职工,自愿捐出自己一天的工资。县直机关党工委负责组织县直党政机关募捐工作;各党委系统负责组织本系统募捐工作;各直属单位负责组织本单位募捐工作;企业单位由县总工会负责牵头。所募集的善款,全部上缴到县慈善总会。各乡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广大群众募集的善款也要上缴到县慈善总会,不得私自留用。

(四)广泛开展各级领导和广大党员带头捐款活动。要倡导各级领导、公务人员和广大党员带头募捐,充分发挥表率作用,为弱势群体和贫困群众献出一份爱心。

(五)开展定向和冠名认捐活动。结合各乡镇实际,动员民营企业家等对某一个公益项目进行定向和冠名认捐,借以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六)开展义工爱心传承活动。结合各乡镇实际,认真组织义工开展“爱心社区行”活动,组织团体义工开展“爱心奉献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学生义工开展“文明交通”和“绿色环保”活动,充分展示义工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力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五、宣传工作

新闻媒体要对慈爱月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以更大的声势、更明显的效果,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理念,宣传慈善典型,提升社会大众的慈善意识;各乡镇政府及各有关单位要通过设立街头宣传站(点)、信息简报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各乡镇义工站要组织义务工作者走上街头开展面对面慈善宣传,激励更多的群众参与慈善活动。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2

一、全面推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准确界定救助对象

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是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救助公平、公正实施的前提。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办法》的有关要求,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细则,健全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长效机制,完善核定办法,全面推进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各级政府要成立低收入核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通报重要信息,督促、指导开展低收入家庭核定工作。相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做好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及时、准确地向低收入核定机构提供核定信息和意见,实现不同部门间低收入家庭相关信息的共享,形成信息通畅、措施灵活、反应快速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低收入核定工作的准确高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民政部门。各县区要建立相应核定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安排工作经费,确保全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核定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低保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低保救助水平

推进基层低保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建立低保申请、审核、审批等环节的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做好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工作。要切实加强基层的政策执行力,督导落实好与低保有关的分层分类救助、价格补贴发放、两节慰问等政策。统筹城乡发展,逐步提高农村低保的标准,缩小城乡低保标准之间的差距。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65%,到2015年末,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75%。加大低保救助力度,切实提高人均补差标准,到“十二五”末,低保最低补差不少于100元,人均补差不低于低保标准的70%,使低保救助水平和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建立低保救助联动机制,整合部门救助资源,在实施基本生活保障的同时,加强就业扶持,增强低保户的“造血”功能。做好低保边缘户的救助工作。各县区要整合救助资源,出台相关救助政策,逐步扩大低保边缘户的救助范围,实施按需专项救助。

三、健全临时救助制度,解决城乡居民突发性困难

按照应急解困、保障基础、规范高效的要求,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各级政府要按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筹集为辅原则安排临时救助资金,并切实建立临时救助资金与地方财政增长相适应的增长机制。市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按人均3元(市区各分担50%)的标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并逐年加大对临时救助的投入。各县区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临时救助的审批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规范救助程序,保证临时救助的公平、公正、公开。临时救助资金以现金形式通过银行、信用社发放为主,必要时采取实物形式救助,并在所在村(社区)范围内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完善医疗救助,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

按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衔接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医前、医中、医后全程医疗救助制度。根据省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5年行动计划安排,到2012年地方财政安排医疗救助资金要达到人均10元(市本级要按市、区各50%安排到位)。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多渠道筹集医疗救助资金,适时调整救助政策,提高救助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医疗救助与城乡政策性医疗保险报销的比例不低于有效医疗费用的75%。要合理使用医疗救助资金,确保当年度资金结余率不超过10%,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筹集资金总额的15%。同时要加强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政策措施以及结报程序方面的衔接,全面推进完善医疗救助即时结报工作。各县区要统一硬件、统一平台、统一应用软件、统一数据库,与定点医院联网,全面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即时结算便民工程,实施在线审核、审批,即时结报,提高医疗救助工作效率。

五、加强敬老院管理,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继续推进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工作,集中供养率保持在95%以上。建立健全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上年度所在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供养资金纳入县区、乡镇财政预算,实现“按标施保”。大力推进有条件的乡镇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拓展服务功能,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提升自身能力建设,扎实推进敬老院的规范化管理。要规范用工制度,做到工作人员与生活能自理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10,与失能老人的比例不低于1:3。优化工作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逐步推行从业人员就业准入制度,努力提高为老服务水平。要积极发挥县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加强对敬老院业务工作指导和工作人员的培训。

六、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进一步发挥慈善机构在组织开展慈善活动和扶贫、救灾、济困等社会救助工作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努力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慈善事业光荣、参与慈善事业高尚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开展各种类型的慈善捐赠活动,深化“慈善一日捐”。积极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活动,保护公众慈善捐赠的积极性。要积极探索对慈善公益组织的扶持制度,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慈善项目救助。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慈善福利机构,为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要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组织领导,把慈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七、完善专项救助制度,保障困难群众基本权益

围绕“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强困难群众的住房救助。加快推进廉租用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80%以下的住房困难家庭可以享受廉租用房或经济适用房政策。继续推进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5000户困难群众的危旧房改造任务。深化教育救助,确保实现每一个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加强法律援助能力建设,积极为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法律咨询、诉讼和非诉讼法律事务、公证和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援助,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大力促进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的充分就业。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切实解决残疾人在康复、就业等方面的需求,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3

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慈善事业,完善社会捐赠免税减税政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切实加强慈善工作的重要精神,推动全县慈善工作向前发展,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慈善公益意识和现代慈善文化,建立健全政府引导、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同的慈善事业发展新机制,拓宽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途径,整合慈善资源,促进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构建和谐*步伐。

(二)主要目标。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慈善工作的领导,逐步建立慈善捐助组织网络系统,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捐助活动,夯实慈善援助基础,整合慈善资源,加强慈善资源的统筹管理,逐步形成纵横连网、覆盖城乡、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慈善捐助体系,推动全县慈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慈善捐助组织网络

(一)切实加强县慈善会建设。县慈善会负责全县社会慈善捐赠活动的协调、指导、信息收集工作。县慈善会要积极主动收集全县慈善捐赠活动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接收和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县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的审计和全社会的监督。县慈善会要设立“*县慈善榜”,每年一次捐赠情况。

(二)大力推进乡镇慈善组织建设。要大力推进以巴南区界石镇“稻草援助服务中心”为基本模式的乡镇慈善组织建设,各乡镇要设立慈善工作站,有条件的乡镇还要建立“稻草援助基金”,夯实基层慈善工作基础。乡镇慈善工作站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接受县慈善会业务指导,与乡镇民政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不具有社团组织职能。

(三)积极拓展慈善发展空间。大力培育发展以企业投入为主的非公募性基金会,逐步建立以县、乡镇二级综合性慈善组织为主体,专项慈善组织和非公募性基金为补充,覆盖城乡的社会捐助组织网络。同时,积极推进建立慈善行业协会,加强慈善组织间的衔接和对募捐活动的统筹协调。

三、推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活动

(一)广泛开展“慈善双日捐”活动。认真总结“慈善双日捐”活动经验,每年在全县集中开展“慈善双日捐”活动。倡导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自愿捐赠两天工资(按每月22个工作日计),以此带动社会捐赠。具体接收方式为:全县各级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款,由各级各部门分别动员组织,县慈善会统一接收。

(二)推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经常性募捐活动。县政府社会捐助接收办公室设在民政部门,与县慈善会共同负责全县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性募捐的动员和组织,所募资金交县慈善会管理。鼓励和推动各类慈善组织在其章程规定的范围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各级慈善组织可在宾馆、银行、邮局、商场等符合条件的场所设置捐赠箱,在街道、社区设置捐赠接收站点和建立“慈善超市”,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开展慈善义卖、慈善义演和慈善晚宴等多种形式的募捐活动,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实施捐赠,广泛募集社会慈善资金。对慈善组织设置捐赠箱和开展慈善募捐活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配合,予以支持。

四、强化慈善募捐资金的管理

(一)设立县慈善救助专项基金。在县慈善会设立慈善救助专项基金,主要用于赈灾、安老、扶孤、济困、助学、助医等方面的应急性救助工作。其资金来源主要是“慈善双日捐”所募资金的60%。

(二)加强慈善募集款物使用的统筹和指导。慈善双日捐所募集资金和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性募捐款物,由县政府统筹定向安排使用。各类慈善捐赠活动要主动报县慈善会备案,捐赠款物要入县慈善会账户,并严格按照慈善捐赠活动组织者和捐赠者意愿用在指定的项目上。

(三)推进捐赠款物的规范化管理。各类慈善组织接收捐赠款物,必须向捐款人出具法定的捐赠收据。建立慈善捐助信息披露制度,捐赠款物接收使用情况在报监管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同时,要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自觉接受政府、公众和捐赠人的监督。财政、审计、民政等监管部门和慈善组织业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分配和使用的跟踪检查,定期开展审计监督,确保款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提高慈善捐助活动的社会公信力。

五、强化慈善工作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慈善宣传力度。要加强慈善宣传,培育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互帮互助、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增强社会慈善意识。县电视台、夔门报等新闻媒体要做好慈善工作专题义务宣传报道,在全县营造人人关心、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对慈善组织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捐赠款物使用情况、慈善公益新闻或广告,应按有关规定减免费用。

(二)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民政、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有关规定,贯彻落实慈善捐赠的免税减税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捐赠。为拓宽慈善捐赠渠道,整合慈善资源,对全县慈善公益组织引入的非定向慈善捐赠款,可按不超过10%的比例,提取项目管理费返还给相关慈善公益组织。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4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是保障民生、发展民生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近年来,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制度健全、资金落实、管理有序、操作规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健全完善,有效保障了全区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促进全区科学和谐率先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全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现状

城乡低保制度,是政府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困难群众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我区在1998年10月率先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低保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按各50%比例负担;1999年1月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低保资金由区、乡镇、村街三级负担,出资比例为4︰3︰3,20__年1月农村低保资金调整为区、乡镇(街道)两级负担,出资比例调整为5︰5,村级不再负担资金。20__年为进一步推动农村低保工作健康发展,将区、乡镇(街道)农村低保金分担比例调整为7︰3,减轻了乡镇(街道)的资金压力。目前,全区城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400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00元。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3259户,8755人。其中,农村低保对象2787户,7748人;城镇低保对象472户,1007人。城乡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实施,标志着我区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较好地发挥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爱,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基本特征

1、年龄偏大。调查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的最多,占55.7%,其次是18-40岁的占25.7%,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18.5%。由此可见,低保对象多属于中老年群体,而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依靠。

2、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低是低收入家庭的一个重要特征。调查显示,在低保对象中,文盲占10.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4.1%,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0.3%,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占8.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从低收入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分不看,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可见,低收入家庭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就造成其缺乏就业竞争力,即使就了业,也只局限在一些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岗位,其收入水平自然较低。

3、从业偏少。在现有的低保家庭中,单一务农的占88.4%,有固定工作的占0.5%,打零工的占1.6%,在家闲居、无业的占9.4%。

三、健全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一)健全完善城乡低保管理机制,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

1、规范审批程序,实现阳光操作。城乡低保制度政策性强,且涉及贫困群体的切身利益,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评审程序化、公示规范化、发放社会化、监督多元化、管理动态化、建档标准化”的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健全完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不错保、不漏保及应保尽保目标的实现。在办理低保过程中严格按照本人申请,村(居)委会把关,乡镇(街道)初审、民政局相关科室审核、主管领导审批的程序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全面推行了“看、问、算、议、示、查、审”七步工作法,严把审批程序关,保证了城乡低保对象“该纳入的一个不漏,不该纳入的一个不留”。

2、努力构建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低保”动态管理网络。完善城乡低保动态管理,是确保“应保尽保”、打造“阳光低保”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建立了低保对象定期复审制度,对再就业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家庭,实行重点监控,坚持按季复核;建立了低保再就业联动机制,多渠道为低保对象创造就业条件和机会,增加低保家庭收入,使之逐步退出低保。通过加强动态管理,做到了低保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1、建立低保标准政策增长机制。按照市政府政策规定并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起低保标准随全区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物价上涨幅度相应提高的增长机制,自1998年至今先后五次提高了农村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保障标准由1999年的每人每月60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200元,城镇居民保障标准由1998年的每人每月185元提高到现在的每人每月400元,切实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权益。

2、建立城乡低保对象分类救助制度。为促进城乡低保工作更加科学、规范,20__年根据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人员实行分类救助的通知》要求,全区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分类救助制度。该制度按照城乡特困人员致贫原因、身体状况、劳动能力、困难程度和自救能力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救助标准,实施分类救助。目前,全区城乡低保家庭中的246名重残人员、222个丧偶单亲且子女在学家庭、79名重病患者及144名三无人员、665名义务教育学生、1637名60周岁以上老人都按不同比例上浮了低保金。

3、建立基本生活必须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联动机制。针对20__年以来全市生活必需品价格不断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一定影响的实际情况,为确保低保家庭生活水平不因价格上涨而降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区建立了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与困难群体生活补助联动机制,即当价格指数上涨超过3%时,启动联动机制,根据国家统计

局天津调查总队提供的价格指数,政府向城镇低保对象发放价格补贴。4、建立医疗、住房、教育、采暖等专项救助制度。

一是深入开展农村大病救助和城镇医疗救助工作。针对农村低保、五保对象看病难的问题,自20__年起,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大病救助制度,对患有心肌梗死、尿毒症、白血病、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23种重病、大病的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每人每年最高给予1万元的救助,有效提高了农村低保、五保对象的医疗保障水平。20__年至20__年共救助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188人,累计发放农村大病救助资金119万元。完成了低保、五保对象大病救助工作与新农合制度的衔接,全区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全部参加了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乡镇、街道财政负担。积极实施城镇低保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已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按当年发生医疗费个人实际负担部分的30%至40%给予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3000元,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按当年发生医疗费个人实际负担部分的40%至50%给予救助,每人每年最高救助5000元。20__年实施至今共救助19人,发放救助资金7万元。从提高全区农民大病救助水平出发,总结大病救助经验,结合新农合制度,起草了《武清区农村医疗救助暂行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

二是稳步实施农村贫困对象安居工程。为改善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条件,从20__年起全区启动了为期三年,并被列为区级重点工程的农村困难群众安居工程。在资金筹措上采取了“区里救济点、乡镇(街道)补点、村(街)帮点、个人筹点”的“四个一点”的建房资金筹集方式,其中区财政补助标准为翻建住房每户补助7000元,大修住房每户补助1700元,从而有效保障了安居工程的顺利进行。20__年至20__年,全区共完成450户、1451间危漏住房的大修和翻建工作,发放救助资金253万元。20__年,将落实救助资金30万元,完成50户困难群众危旧住房翻建大修工作。

三是严格落实低保家庭在学子女优惠政策,深入开展慈善助学活动。全区依托区慈善协会、社会捐助站点和“英亚地毯助学”、“育英助学”两个精品慈善品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公益活动,先后募集资金109万元,资助困难学生1162人次。在抓好慈善助学的同时,共审核“两免一补”中小学生800余人,有效解决了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四是认真落实城镇低保对象取暖补贴工作。自20__年起,区政府对城镇低保家庭中住宅供热建筑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下、采暖费在1000元以下的按采暖费的50%给予补助。四年来共发放取暖补贴5.7万元,保障了117户低保家庭的冬季生活。

(三)方便群众、服务基层,实现了城乡低保金社会化发放。

为保证全区低保对象及时、方便、足额领取到保障金,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全区建立起城乡低保金社会化发放的新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城镇低保金委托农行,农村低保金自20__年3月起委托邮储局,由邮递员直接将现金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保证了低保对象及时足额领取到保障金。

(四)健全完善“政府主管、部门落实、社会参与”的低保工作机制,推动城乡低保工作有效开展。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乡低保工作,把低保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城乡低保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低保工作中,民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了对全区城乡低保制度的日常管理和对基层业务的指导;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调整支出结构,为全区城乡低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劳动保障、教育、卫生、国土等部门充分履行各自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做好了与城乡低保制度的衔接;监察、审计等部门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加强了对低保资金的监督;各新闻单位加大了对城乡低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政策,反映成果,报道典型,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城乡低保的民主评议工作,确保了城乡低保工作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通过政府主管,部门落实、社会参与有效地促进了全区低保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四、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别乡镇村街低保政策执行有偏差。一是认识不到位。少数村街干部、群众认识有偏差,把低保作为拆迁、征地的承诺条件,有的群众认为只要下岗就可享受低保。二是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低保户家庭收入发生变化时不如实申报,尤其是家庭收入超过低保标准,要取消其低保待遇时,往往对工作人员发泄不满情绪,甚至无理取闹。三是居民收入核准难,由于我国就业的多样性,造成家庭收入多元化,而且大多是现金收入,如本人不如实申报很难核实;城市人户分离,造成跟踪调查难;农村居住分散和收入的不确定性,给家庭收入调查核实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二)对低保“边缘户”和因突发事故造成的临时困难户还不能完全做到及时有效救助。由于低保政策规定只计算家庭收入,不考虑家庭支出,有少数家庭收入虽略高于低保标准,但因病、因灾等原因造成家庭开支较大,有的甚至收不抵支,造成家庭生活困难;有的碰上天灾人祸等突发性事故,造成家庭临时困难,这些群体对享受社会救助政策的需求日趋强烈,但这些目前还不能纳入低保范围,只能通过临时救助予以解决。

(三)基层工作力量薄弱。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社会救助业务不断拓展,任务成倍增加,新增城乡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大病救助以及其他配套社会救助工作,再加上传统的救灾救济、优抚安置、村民自治等相关工作,民政部门工作量大幅增加。政策性强、服务对象多、覆盖范围广的社会救助全面实施后,乡、村两级的社会救助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空前加大,并呈继续加大之势。在此情况下,基层救助队伍建设明显滞后,原有力量已不能适应现有工作需要,在乡镇、街道层面,全区29个乡镇、街道共有35名民政助理员,负责低保、五保、优抚、安置、政建、老龄等十多项民政工作,这些工作不仅政策性强,且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求每项工作都要干实、干细,加上乡镇、街

道的中心工作,民政助理巨大的工作量与基层民政力量薄弱形成强烈反差。五、保障民生、发展民生,推进城乡低保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城乡低保工作系统化、联动化。进一步加大部门协调配合力度,建立低保人员信息库,推进民政、工商、劳动、房管、金融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避免民政部门孤军作战,使不直接参与救助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也要从减轻政府负担,更好服务社会的角度,积极配合做好城乡社会救助保障工作。

(二)建立再就业联动机制。依托城乡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努力开拓和启动社区公益岗位,推荐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实现再就业,实现社会救助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根本上帮助低保对象脱贫。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城乡低保工作健康发展。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等舆论宣传,让群众了解低保的基本政策、性质和意义,引导困难群众及时申请低保,脱贫后积极走出低保。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培育低保对象自立自强的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帮助低保对象树立“自立自强光荣、骗保懒惰可耻”的观念,鼓励部分有隐性收入或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主动申请退保。加强技能培训,帮助部分低保对象上岗就业,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贫困,勤劳致富。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5

一、内蒙古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长足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区已基本建立起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基本完成了制度转型。一个以城镇养老、城乡医疗和职工失业、工伤、生育为核心的社会保险制度普遍实施;一个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医疗救助等制度为主要内容,生活救助与教育、医疗、住口,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课题组房等专项救助相互衔接、互为补充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一个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一)公共财力大力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近年来,我区经济一直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加。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推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转变职能,压缩生产性补贴和可以通过市场补偿的事业性支出,加大以社会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大力支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区各级财政共安排社会保障支出191亿元,年平均支出为38.2亿元。进入“十一五”以来,各级政府紧密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为群众办实事和做好民生工程的部署,加大工作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财政资金保障任务。“十一五”期间(2006年一2009年),全区各级财政共安排社会保障资金730亿元,年均支出为182.5亿元,为“十五”期间年平均的4.8倍,年平均递增15.5%。

(二)养老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全覆盖

2009年,随着《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区逐步实现了养老保障制度的全覆盖。形成了以行政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制度、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牧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截至2009年底,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统人数为410.8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费收入162.19亿元;全区12个盟市的42个旗县区开展了新型农保制度试点,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享受待遇人数为34.9万人;失地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区正式建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区范围内相继出台和建立。

(三)推动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

近年来,全区围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承受能力和医疗保障需求,建立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并积极构建各种医疗保障模式之间的对接通道,实现了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障的全覆盖。截至2009年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410.36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达到394.9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险人数达1201.8万人。

(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全面建立

到目前,一个覆盖全区的城乡居民的社会救助体系已全面建立,有效保障了城乡绝大多数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其中,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到2009年底,全区保障人数达到85.5万人,保障标准提高到242元,月人均补助水平提高到210元;农村牧区低保正向应保尽保迈进,到2009年底,我区农村牧区低保范围扩大到119.8万人,保障标准为1364元,年人均补助水平达到921元;农村牧区五保供养实现了由集体互助向公共财政保障的重大转变,到2009年底,全区五保供养对象达到92164人。其中,集中供养22300人,供养标准1575元,分散供养69864人,供养标准1311元;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旗县(市、区),为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发挥了重要作用;贫困大学生救助和城乡居民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政策相继出台。

(五)社会福利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我区的社会福利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地以国家实施“蓝天计划”、“霞光计划”等项目为契机,积极筹措资金,采取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等有效办法,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建、改建、扩建了一大批敬老院、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旗县综合社会福利机构。自治区社会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在全国明显落后的状况已经从一些盟市开始得到改观。到目前,一个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在全区已初步形成。

二、内蒙古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低、覆盖范围窄、待遇水平差。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截至目前,我区仍未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全区12个盟市中通辽、赤峰市养老保险未实行盟市级统筹。养老个人账户“空账”运行,从1996年到2009年,我区已形成了100多亿元的“空账”,部分困难国有、集体企业养老保险欠费严重。除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外,只有少部分盟市开展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绝大多数地区无业居民、残障人士、无保障老年人事受不到养老保险,老年生活没有保障,而这部分群体因为收入不稳定或者没有收入,依靠自主缴费的方式不可能实现养老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虽已建立多年,但配套的企业年金制度推进比较缓慢。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差距仍然较大,到2008年,企业退休人员虽然自2005年以来连续4年调整了养老金水平,但月人均养老金仍为1086元,而同期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退休金分别为2451元和2018元,取平均值2234元,二者的差距为1148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最广的一项,但也存在统筹层次较低,不利于基金统筹使用的情况,目前,全区只有四个盟市(呼市、包头、乌海、赤峰)实行了盟市级统筹,大部分地区还是旗县级统筹。全区医疗保险基金统筹部分普遍存在财政资金到位不及时或欠拨现象,部分地区情况严重,一些旗县统筹区已出现了收不抵支现象,开始拖欠参保职工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甚

至出现了挤占参保职工个人账户的现象。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低,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没有推开;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仍然比较窄,保费费率偏高,支付水平偏低,基金结余率过高,大量资金处于闲置状态,还存在财政和企业拖欠、挤占和挪用基金现象。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标准过低、给付期限过长。失业保险制度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就业方式变化,用于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补贴资金的使用对象偏紧、支出项目偏窄、支出标准偏低,导致促进就业的补贴比较少,使失业保险制度的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工伤保险还存在强制措施力度不够、缺乏配套规定和待遇享受程序繁琐、维权成本高等问题。

此外,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对城镇无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务工农牧民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特别是农牧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除其自身的意识较弱和缺乏主动性外,用人单位受利益驱动也不愿参保,现行制度不太适合农民工就业实际状况,转移接续不顺畅、执法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原因。

2 城镇社会救助体系的整体性、协调性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社会救助体系层次偏低,衔接不紧。如何将有限的社会救助资源用在最需要帮助的救助对象身上,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提高救助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透明度,避免发生遗漏救助和重复救助,已成为当前社会救助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现行社会救助政策在应对家庭经济收入的核实、救助标准的设定、分类救助、人户分离、低保对象的就业互动等操作程序和工作环节上的能力亟需加强。救助工作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如收入隐性化问题日益突出、收入核实难度增大、生活困难群众救助内容不断丰富等因素加大了低保工作动态管理的难度,各地都出现了低保对象“能进不能出”、“易进难出”的现象。

社会救助人才缺少,也是制约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各旗县(市、区)民政局负责社会救助的社救科核定行政编制1或2名,要负责低保审核审批、医疗救助费用审核报销、困难群众上访接待、还有传统社会福利、救灾救济。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有的只好聘用临时人员协助工作。各镇乡(街道)和社区虽然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保障和救助服务站,但在人员职责落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与当前社会救助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

3 社会福利制度覆盖面窄,服务标准低,内容少。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依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社会福利模式。总体来说,是依托“单位制”社会管理体制,主要为保障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等特殊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权益而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务的补缺型福利,具有明显的社会救助特点,而且城乡区别对待,覆盖面狭窄,服务内容简单,服务标准较低,且职责分散,难以系统规划。

4 慈善事业发展缓慢,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区的慈善事业发展缓慢。具体表现在:一是慈善观念滞后,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公众主动参与度低,慈善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区域内经常性的社会捐赠活动尚未形成。慈善机构的数量太少,慈善组织制度不健全,慈善捐赠水平较低。三是发展慈善事业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二)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建设起步较晚等因素制约,我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总体相对滞后,保障面较窄,保障水平偏低。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刚建立不久,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现象,一些政策措施刚性不强,资金难以得到有力保证,与实际需要有一定差距,部分地区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特别是农村牧区社会保险筹资机制不健全,筹资成本和组织管理成本较高,影响了农牧民参保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2 全区东中西部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区域统筹不够,东、中、西部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试点刚起步阶段。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统筹层次偏低,抗风险能力也较弱。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正在逐步推进。农牧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缺失。

3 农村牧区和基层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基础薄弱,设施简陋。受诸多因素制约,农村牧区基层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不健全、工作力量薄弱、设施条件简陋等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乡镇苏木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负责多项社会保障工作的民政岗位仅配备1名助理员,有的还是兼职。由于管理水平较低,制度不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在资格审核、资金筹集、管理和发放等环节存在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方面的制度衔接、政策配套不够,信息沟通和共享程度不高,协调协作需要进一步加大,整体推进合力需要进一步增强。

三、推进完善覆盖域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1 进一步巩固城镇社会保险成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要进一步巩固城镇社会保险发展成果,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努力把所有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切实提高保障能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要加快养老保险自治区统筹步伐,逐步解决“历史欠账”与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解决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问题,按照权利义务对应、养老责任分担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转移办法,初步实现自治区内无障碍转移。研究解决早期离开国有企业人员养老保险问题,利用年度基本养老金调整机会,采取政策倾斜调整办法,解决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部分特殊人群待遇偏低问题。研究解决养老保险欠费问题,保证企业职工按规定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积极推进城镇无业居民、无保障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的养老保障制度,公共财政应加大对这部分群体的养老补贴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企业年金和补充养老保险,多渠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着手解决待遇水平低和资金拖欠问题,妥善解决困难国有和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通过建立财政补助与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共同分担的机制,在2010年底前将困难国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要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更好地发挥多层次社会保险体系的功能。

2 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适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要特别重视解决城镇新生生活困难家庭、城镇低保边缘群体和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缺乏劳动力的家庭、零就业家庭、单亲家庭的生活实际困难,及时救助生活一时陷入困境的困难家庭;要改进完善医疗救助办法,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医疗救助的惠及范围和补助水平;加强城市低保与失业保险、最低工资和再就业政

策的衔接,鼓励低保对象自我发展、积极就业、走出低保。

应尽快建立梯度贫困评估体系,把政策“断层”变为政策“斜坡”,把“救与不救”变为“救多救少”,各专项社会救助政策对不同类别的群体无须设置不同的救助门槛,只需根据不同的贫困程度确定科学、合理、公平的救助额度即可。

(二)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1 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牧区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一是规范农村牧区低保标准的制定,既能保障农村牧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又不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二是关注低保边缘群体和农牧民工家庭的困难,将救助政策适当惠及这些困难群众;三是切实落实分类施保,根据家庭结构变化、人口变化、实际收入水平变化等情况,对农村牧区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四是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提高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

2 在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基金管理水平,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一是逐步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2010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二是规范新农合基金管理,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确保当年统筹基金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15%,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总额的25%;三是建立方便快捷的农牧民个人缴费方式,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协调一致的动态筹资机制,确保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四是完善和规范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逐步提高封顶线和医疗费用补偿比例,加快推进门诊统筹;五是健全管理经办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经办能力,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服务机构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3 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投入,确保新农保制度长期稳健运行。按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指导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办法》,我区已确定10个旗县为国家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下一步,要积极稳妥地开展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稳步扩大试点范围。推动新农保工作的关键,是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稳定而长效的公共财政正常投入机制,确保制度长期稳健运行。

4 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会为依托,机构为骨干的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体系。一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切实保障农村牧区孤老生活权益的基础上,发展适度普惠型农村牧区老年福利服务事业,加快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骨干的农村牧区养老服务体系,让更多的农村牧区老年人享受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服务;二是全面落实孤儿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福利政策,进一步提高孤儿养育水平;三是加强农村牧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促进农村牧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四是增加政府投入,加大公益金资助力度,进一步引导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切实加强敬老院、光荣院和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牧区社会福利服务需求。

5 提高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标准,进一步改善农村牧区五保对象生活水平。一是深入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将符合供养条件的农村牧区五保对象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坚持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适度提高集中供养率,着力改善散居五保对象居住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服务;三是坚持“按标施保”,以不低于当地农村牧区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核定农村牧区五保供养标准,进一步改善农村牧区五保对象生活。

6 提高医疗救助管理水平,逐步扩大覆盖面。要针对救助对象困难情况和基本医疗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坚持以住院救助为主,同时兼顾门诊救助,适当扩大救助病种;要简化医疗救助手续和程序,方便救助对象日常门诊和购药。

7 加快制度建设与完善,确保被征地农牧民生活水平不下降。一是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二是完善征地安置政策,着力解决被征地农牧民就业问题;三是地方政府可从土地出让金中划出专门资金用于补助被征地农牧民社会保障支出;四是加强督查工作,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8 加快制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办法,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险权益在城乡的有效转换和衔接。一是按照“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能衔接”的原则,制定实施农牧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办法,着力提高参保率;二是在城镇用人单位就业的农牧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有困难的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地的新农合;三是将有劳动关系的农牧民工基本纳入工伤保险,开展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试点工作;四是加大农牧民工失业保险工作力度,继续扩大覆盖范围。

9 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确保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一是加强基层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村委会、大学毕业生、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志愿者队伍在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工作中的作用。自治区政府应出台统一的政策,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就业。二是加强协调协作。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部门多、政策法规多、工作环节多,需要切实加强协调协作,通过适当形式,加快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增进互联、互动、互补,增强推进合力,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障到位。三是加强各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与就业再就业政策、农村扶贫开发等之间的配套,形成梯次保障结构,提高整体保障效能。四是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加强低保、社会保险、新农合等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五是严格规范申请、核查、审批、公示和备案等各个环节,完善公开透明机制,确保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政策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三)推进城乡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要加快由传统的社会福利模式向新型的社会福利模式转变。新型的社会福利体系是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着眼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深入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强化完善福利机构设施功能,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服务网络,逐步形成政府主导、民政部门具体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市场化福利服务供给,涵盖养老、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生活照料和特殊困难帮扶等内容,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惠及外来人员,有效满足不同群体社会福利需求的新体系。

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的要求,采取资金补助与福利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社会福利向适度普惠方向发展,使特殊群体切实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

理念,积极推行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多样化发展社会福利的模式,努力建立服务对象公众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层次的社会福利发展新格局。要提高供养标准,对孤老、孤残人员,要以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核定供养标准。根据儿童发育成长的需要,科学制定全区统一的最低养育标准,避免出现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供养标准悬殊的现象。

(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鉴于我区慈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实出发,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点主要置于:一是建立健全慈善事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这是发展慈善事业的基础,慈善事业涉及多个部门,所以当务之急是成立自治区协调机构,建立自治区协调工作机制。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采取制定出台政策法规、倡导开展慈善活动、推动慈善类民间组织发展等多种形式推动慈善事业向前发展。三是培育公众慈善意识。慈善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其发展壮大需要党政推动,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党政机关领导要起到表率作用,在全社会倡导慈善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同时,要积极促进义工队伍和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加入义工队伍、开展志愿服务是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义举的一种好形式。四是强化事业管理。要立足实际制订慈善事业的短期和长期规划。要加强慈善事业理论研究,尽快弥补慈善事业理论滞后于实践的问题,使理论进一步指导慈善事业的发展。要加强对慈善工作的指导,促进慈善事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五是构建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包括:推进税收减免政策落实工作,完善与慈善事业相关的税收政策,加快慈善业立法和制度建设的步伐。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研究政府采取购买民间组织服务的政策,从财政上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五)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更加注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城乡统筹。一是将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考虑,将社会保障工作和财政投入的重点切实向农村牧区适度倾斜。通过进一步扩大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村牧区医疗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差距。二是要注意做好城镇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牧区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整合。通过统筹考虑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城市医疗救助与农村牧区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农村牧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等,尽可能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模式和管理方式的统一。三是不能将统筹城乡简单理解为城镇与农村牧区在社会保障具体制度设计和保障水平方面的完全整齐划一,而是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与农村牧区居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差异。四是要高度重视农牧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如何解决好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五是加强社会保障战略问题研究。要加强社会保障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主要任务和保障条件,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机制创新。要研究探索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融合,在经济发达地区,逐步打破城乡界限,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

1 完善社会保障投入机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可用财力不低于15%的比例用于社会保障支出,明确新增财力优先向社会保障事业倾斜,真正实现自治区党委和政府2010年联席会议提出的“从2010年起全面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五保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孤儿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扩大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提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保险投销比例,这6项指标要达到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这6项指标都是保障指标,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各级政府必须努力完成的硬任务。因此,地方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支出管理、落实企业和个人责任的基础上,重点安排好养老保险缺口补助、困难地区和困难行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补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等项目,努力形成与社会保障工作目标任务相适应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同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自治区财政还要尽快建立自治区级社会保障储备基金。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6

为乡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工程筹集更多慈善资金,协助乡村困难户改善居住条件,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和谐做出积极贡献。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弘扬“慈心济世、善举助人、温情互暖、和谐共进”慈善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

二、捐赠的原则、范围和标准

(一)捐赠原则。坚持依法捐赠、鼓励奉献的原则。

(二)捐赠范围。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靖军警部队等单位的干部、职工。

(三)捐赠规范。

1符合捐赠条件的个人捐赠2天的经济收入。即实际月收入总额÷222各事业单位捐赠金额以县慈善会从县人事局、财政局调出的单位人员编制、实际工资为基本参数。

2凡各类生产、经营、娱乐性的企业单位(包括国有、民营、股份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除职工捐赠两天的经济收入外。

3企业可以设立以协助乡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为目的专项基金。有条件的企业另捐赠红砖、水泥、钢筋和木材等建筑材料。

三、优惠政策及奖励条件

依照《省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认定工作实施方法》财税[]98号)规定,所有企业和个人的慈善捐助。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在税前扣除。并根据各部门、单位和企业参与本次捐赠活动的实际情况,作为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评比的一项重要参考条件。

四、捐赠款、物的接收方式

具体接收方法是捐赠款由县慈善会统一接收。

1党政机关(含部门直属事业单位)中省直企业、事业单位(含其在县城和各乡镇直属的分支机构)以及驻军警部队的捐赠款一律由县慈善会接收。

2县直各企业和全县各民营企业及企业职工的捐赠款由县地税局代接收。

3矿泉水企业及企业职工的捐赠款。

4各乡镇的站、办、所捐赠款。

五、捐赠款的管理使用

扶贫济困专项基金,本次活动募集的善款。实行专款专用。要按照《省社会慈善捐赠款使用管理方法(试行)政办发[]65号)规定执行。此次捐赠款20%上缴省统一调剂使用,超出局部留在当地管理使用。本次募集善款主要用于“乡村困难户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用于该工程的款额不得少于完成上缴后善款的60%保证最大限度地为改善乡村困难户居住条件提供支持。

六、捐赠活动的时间布置

全县捐赠活动从月日启动至月日结束。

七、捐赠活动的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抓好本次活动。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政府常务副县长;副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成员单位:县委宣传部、总工会、县直机关党工委、民政局、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商务局、教育局、人事局、劳动局、公安局、工商局、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地税局、开发区办公室、团县委、妇联、工商联、残联、县慈善会。

负责捐赠活动的日常工作。地址:县民政局后楼,捐赠办公室设在县慈善会。

八、捐赠活动具体要求

(一)加强领导。深入基层组织捐赠。各个捐赠款接收和代接收单位要认真负责,主动督促动员相关单位完成捐赠任务。县捐赠活动协调领导小组要根据捐赠进展情况,不定期召开调度会,对行动不积极或不捐赠的单位予以通报批评,促进捐赠活动的深入开展,坚决消除死角。

(二)广泛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做好宣传工作,召开由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捐赠行动宣传工作协调会。深入发掘并大力宣传慈善捐赠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企业和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广大群众自愿捐赠的积极性。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7

街、镇慈善超市是指街、镇兴办,借用商业超市自选物品的形式,以募集和发放社会捐赠款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实体。与传统的实物救济相比,它克服了受捐者被动接收救济物品的弊端,是基层民政办实施救济救助互动的平台;与传统的募捐方式相比,它克服了临时性、突击性所带来的弊端,是社区群众慈善捐赠经常化和常年接收社会捐赠的平台;与传统的慈善救助工作相比,它克服了手段单一、透明度不够的弊端,是基层慈善组织规范运作的平台。

根据民政部“在全国大中城市推广建立慈善超市”的明确要求,立足我市慈善超市发展的实际,从上述功能定位出发,今年6月底前,全市所有街、镇都要建立慈善超市。各区县民政局要按照这一目标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全市目标。

市局和市慈善总会对每个街、镇新建的慈善超市资助3万元,对已有的街、镇慈善超市再给予适当资助。各区县民政局也应给予适当的资助,以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健康发展。

二、关于街、镇慈善超市建设的基本标准

(一)、全市街、镇慈善超市统一名称为“慈善超市”,挂“XX区(县)XX街道(镇)慈善超市”的牌子,并有“福利资助”的统一标识。

(二)、街、镇慈善超市的选址应体现“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原则,室内面积应不少于30平方米,布局按自选商场的样式、备有相应的货架,物品按类摆放。

街、镇慈善超市正常运作所需场地、费用等应由政府解决。

(三)、街、镇慈善超市可登记为公益性、非营利的民非组织,配有相应的工作人员。每个慈善超市应配备电脑、电话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并建立健全捐赠物品的接收、发放、保管等基本制度,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

(四)、街、镇慈善超市每星期开放时间不少于两个半天。

(五)、街、镇慈善超市接收的捐赠物品应符合实用、整洁、卫生、安全等要求,对不宜接收的捐赠物品,要做好解释工作。

(六)、以街、镇慈善超市为依托建立一支相应的志愿者队伍。

(七)、其它部门建立的慈善类超市应与街、镇慈善超市实现有机整合。

三、关于街、镇慈善超市运作的规范要求

(一)、街、镇慈善超市应立足于本辖区捐赠款物的接收、储存、发放等,募集款物的主要来源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驻宁部队和居民个人。接收捐赠款物后,要及时向捐赠者开具收据和凭证。

(二)、街、镇慈善超市救助的对象为城乡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其它群众。具体救助对象和救助物品可适时调整。

街、镇慈善超市的物品一般应分无价、低价、“爱心价”等,其中对困难群众不适用的物品,也可进行义卖等,义卖所得款可用于购买困难群众急需的生活用品。

(三)、条件成熟的区、县,可实行慈善超市连锁运作,并适当向社区延伸,社区一般应为XX区(县)XX街道(镇)慈善超市连锁点。

(四)、街、镇慈善超市应与临时救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区县慈善组织和街、镇可分别从慈善捐款或临时救济资金中给予适当资助。除募集和发放捐赠款物外,街、镇慈善超市应切实发挥好志愿者服务队伍的作用:整理、修理捐赠物品,收集和求助信息,宣传慈善理念和慈善文化,为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开展送捐赠品上门服务等,多方面体现“慈善”的表现形式。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8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慈善募捐活动,让人民群众更加了解慈善,认识慈善,营造慈善公益、爱心互助、乐善好施的良好社会氛围,使慈善事业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慈善募捐活动,扩大慈善资源,筹集慈善资金,为生活困难的灾民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社会互助的积极作用。

二、活动主题

捐一日收入,献一份爱心,人人参与慈善,情系弱势群体。

三、组织领导

成立县“慈善一日捐”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朱用文任组长,副县长吴仁铣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县慈善会、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县广播电视局、县委办、县政府办督查室、县工商联、县工商局、县财政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县民政局,于世雄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范围和对象

全县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派、社会团体、中小学校、驻慈单位及其干部、职工;国有、集体、民营企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乡(镇)、村(居委会)及其居民群众。

五、募捐的原则、标准

六、时间安排

七、活动安排

1、组织各种宣传活动。要充分运用墙报、宣传窗、横幅标语、发放倡议书、电视媒体等手段,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召开“慈善一日捐”活动协调会。安排部署慈善募捐工作,下达给各单位倡仪募捐数。

3、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以领导干部和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开展“慈善行动带头捐”活动,以企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为主体开展“千企万铺一日捐”活动,以城乡居民为主体开展志愿者现场募捐活动,开展街头募捐、义卖、义演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慈善一元捐”活动。

4、各单位深入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收集汇总捐款并及时缴纳。

5、及时公示募捐进度情况。设立慈善爱心榜,通过电视媒体及民政网站将捐款情况逐日公示。活动结束后,通过《慈善简报》形式公开捐赠情况。

6、总结表彰。对募捐工作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电视等媒体予以表彰。

八、捐赠形式

九、捐款的使用管理

今年“慈善一日捐”活动募集的善款,在管理使用上继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所有捐款不论多少,都由县慈善会向捐赠单位(个人)开具省财政厅接受社会捐赠专用收据,并通过媒体和民政网站及时向社会公示捐赠及捐款使用情况,接受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监督。坚持专款专用,除冠名基金定向救助的项目外,全部用于救灾、助学、助老、助残和助医等慈善项目的支出。资金具体使用情况慈善会将陆续向社会公告,对违法违纪行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十、活动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慈善一日捐”活动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精心组织,鼓励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慈善事业,激励干部群众参与募捐活动。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好本辖区募捐活动,乡镇募捐资金由民政所统一管理使用,并及时将募捐进度及捐款管理发放情况报县民政局、县慈善会。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9

从学理上讲,均衡发展的实质在于资源的均衡配置和享有。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设施、师资水平和生源素质等要素,所以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就要围绕这三个要素来考虑。第一,保证并加大区域内教育经费投入,制定生均最低保障标准、办学条件标准和教师工资标准,是实现均衡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前提,这就需要制定经费保障政策;第二,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使区域内所有的学校和学生都能使用大体相当的现代化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师资资源等,这就需要制定资源共享政策;第三,教育资源的均衡配备除了硬件设施外,最核心的资源就是师资,没有相对均衡的师资配备,必然拉开学校之间的差距产生不公平的择校现象,这就需要均衡配置师资并制定师资交流政策;第四,生源不容忽视,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学校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从学生的角度促进学校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制定生源调配政策;第五,只有帮助弱势群体受到最基本的教育保障,获得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均衡发展才真正具有实际意义,应特别关心贫困地区、贫困学生的教育需求,这就需要制定扶贫济弱政策;第六,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监督和评估,应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把均衡发展列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各项政策才能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制定监督评估政策。有学者也持同样的看法,认为“当务之急是在区域内部特别是在县(市、区)域范围内,通过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师资交流机制’‘生源调配机制’‘扶贫济弱机制’和‘监督评估机制’,率先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学理分析在浙江省慈溪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化推进中得到了证实。

《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指出,“2004年,城乡差距较小且农村生均水平在本地区较高的省,东部地区有北京、辽宁和浙江”。浙江的慈溪市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慈溪市是浙东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个县级市,其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一直走在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的前列。近几年,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政府制定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政策和措施,统一实施城乡教育发展和教育布局规划,统一学校建设标准与设备设施,统一城乡教师福利待遇政策等,取得了明显成效,不仅确保“人人能上学、能读书”,而且争取“人人上好学、读好书”,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得到全面提升。课题组最初采用《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5)中的教育投入、教学条件、教师队伍三大指标来评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情况的做法,设计了慈溪市城镇、农村的义务教育均衡状况调查表,但在多次赴慈溪调研后,发现慈溪市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普遍认为慈溪市城镇和农村的界限很模糊。慈溪市分为3个街道和17个镇,都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城区中心浒山街道发达程度更高,公办中小学皆按照标准化条件规范配置,生均教育经费和教师工资津贴规定统一标准并由市财政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较高。城镇和农村教育的唯一区别就是教师编制分为城镇和农村,按照省教育厅规定城镇和农村的师生比是不一样的。因此,调研中改变了区分城镇和农村的划分假设,以市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来理解城乡概念。另外,慈溪市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异常发达,国家“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慈溪市得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变革,基础教育依然是“分级管理,乡镇办学”,教育经费除市级财政拨款外,很大部分通过分税制由乡镇财政负担,这样,一些项目如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2006年统计数字为小学314,81元,初中357,18元,与慈溪市规定的最低保障线有一定距离,但实际上各个乡镇财政补贴了缺额,有的镇甚至超过了规定标准,因此单从统计数据上无法真正显示慈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鉴于以上两点,本研究采用质性描述和政策归类分析的方法,来反映慈溪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

1 均衡发展与经费保障

2007年,慈溪市制定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年最低拨款标准,小学500元,初中700元,确保城乡之间、学校之间获得大体相当的经费;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工资标准,除基本工资执行国家统一标准外,津贴福利也规定了统一的发放标准,2004年为27500元,2005年为28900元,2007年预算为33900元,逐年上升,由市会计中心统一管理,保证慈溪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职工享有大体相当的工资水平;制定了慈溪市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所有地区的教育设施均规范化配置,不同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等条件大体相当。

2 均衡发展与资源共享

调整学校布局,建立教育园区,实现物质资源的优化均衡配置;大力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让城乡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接受同质、同步的高水平教育;建立“校校通”和中小学教学资源平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已全部纳入千兆主干的教育数码桥,率先在全省开通了第一个县(市)区中小学教学资源平台,让城乡教师能同享先进的教育信息和备课资料。

3 均衡发展与师资交流

面向农村学校加大支教力度。规定城区学校必须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凡未有农村工作经历的一律不得晋升高级职务;对偏远地区学校在职公办教师发放特殊津贴;组建特级教师和名师组成的讲师团到农村送教,以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4 均衡发展与生源调配

在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基础上,慈溪市改革完善招生政策,合理调配生源。初中招生限制择校生:高中面向全市招生;扩大省级重点中学(慈溪中学)分配生名额,规定45%为统招生,55%为分配生:实施综合素质测评,从2006年开始改变以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衡量初中毕业生水平和高中招生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增加了综合素质测评项目,并参考综合评语和学生成长记录册,再按照考分从高到低录取,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质量的优化。

5 均衡发展与扶贫济弱

慈溪市教育在扶贫济弱政策方面彰显特色。中小学从学校经费总额中切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项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对经济发达地区“低保”家庭和特困家庭孩子以及经济欠发达乡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仅免收学杂费,还免收午餐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并给予一定补助;切实解决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除公办学校大量接纳民工子女入学外,还开办了21所民工子女学校,按照“流入地管理为主和公办学校吸纳为主”的原则,创办了慈溪市民工子女学校“政府主办、教办承办、骨干公派、民营运作”的“镇办民营”新模式和规范的管理制度,使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制定《关于慈溪义务教育段学校“四项工程”实施办法》,自2006年

1月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免收学杂费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爱心营养餐工程”“食宿改造工程”和“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同时全面实施“农村初中教育振兴计划”。

6 均衡发展与监督评估

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把均衡发展列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在达标评估的同时鼓励创优,设立“绿色学校”、省“示范学校”并进行考评,出台了有利于学校依法自主发展的星级评估制,同时自2006年开始,首次把优质学校和省标准化学校所占比例两个指标列入社会事业发展先进镇(街道)的考评内容。对全市各镇(街道)校均名牌学科数、多媒体进教室达到率等重要教育指标进行通报,保证慈溪市不仅“有书读”更要“读好书”的政策得到切实落实。

上述政策措施在推进慈溪市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确实起到了有力的作用,虽然措施本身及其执行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城乡之间一定程度上的教育差距依然存在,但从总体上看,慈溪市义务教育均衡化程度相对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对于同类地区走在了前列。这些政策措施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关注了区域内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平等享有教育资源的内在追求,尽可能地给予了每个孩子平等的学习条件、权利、机会――不管他生活在城区还是农村,不管他有怎样的家庭背景,努力为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平等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关注中小学生的素质发展和个性培养,从受教育者身心全面成长的需要出发,不断丰富充实教育的内涵优化教育质量,重视维护受教育者的尊严、权利与个性;体现了合法性和效益追求的价值判断标准,保障各种政策基本执行到位并获得预期效益。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制定需要的条件

优良的政策措施推动了慈溪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化走在前列,而这些政策措施的制定依赖于慈溪市既具普遍性又具独特性的环境条件。第一,正确的观念为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区域内均衡发展关键并不在于城市大小金钱多少,而转变观念则是前提。”观念领先,是慈溪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时代前列的可贵经验。慈溪市教育领导不仅认识到均衡发展的公平价值,而且秉持“造峰扬谷”而非“削峰填谷”的共同发展观念,明确指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落脚点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削峰填谷’。要解决教育均衡发展必须立足于统筹发展,要把新增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农村教育倾斜。”这足以证明了慈溪市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正确观念和勇气决心。第二,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决策推动了政府制定适应地方特色和教育实际的均衡发展政策。针对慈溪市乡镇企业十分发达,调动乡镇积极性更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际,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要全面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下,慈溪市根据本地的特点,创造性地运行了了义务教育“乡镇主管”的体制,在对弱势群体民工子女的教育上,创办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镇办民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了乡镇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第三,发达的经济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撑。慈溪市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2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民营经济特别发达,全市工业企业总资产631亿元,民营企业占97%:民营经济在慈溪市经济中已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带动慈溪市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全新发展阶段。发达的经济为慈溪市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财力后盾,2006年慈溪市教育经费总支出达12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拨款5亿元,其余部分由镇财政负担,这部分投入的巨大数额弥补了政府投入的不足。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慈溪人很快改变了本地的教育面貌。第四,民办教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慈溪市的民办教育比较发达,2006年,民办教育资产达7亿元,全市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349家,其中民办小学23所,民办初中4所,民办高中4所,初步建成了以个人办学、股份制办学、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民办教育格局,涌现了一批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条件和社会声誉较好的学校。慈溪市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撑起了慈溪教育事业的一方新天地,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状况,有力地促进了慈溪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五,尊师重教的文化传统推动政府不断出台教育发展的新政策。慈溪人历来有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崇尚读书,尊师重教,人文荟萃,名人辈出。这种尊重教育的风尚推动慈溪人的教育需求日益高涨,近年来,市民教育消费在家庭总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大幅上升,2002年慈溪市农村家庭教育类消费支出只占总消费的8.57%,2006年跃升到15.4%。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慈溪市政府切合实际适时调整政策,努力提升教育资源的优质化程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愿望。第六,扶贫济困的慈善风气惠及弱势群体。慈溪市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学生能够得到及时救助,还得益于慈溪市发达的慈善事业。慈溪市的爱心善举蔚然成风,2006年,全市汇集慈善款计4500万元,全年救助支出达2190万元,救助项目增加,救助力度加大,受惠面不断扩大,惠及困难群众近2万人,其中助学3600人,助困9300余人,及时帮助贫困学生继续完成学业,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做出了努力。这种慈善风尚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府更加关注贫困学生,制定了种种扶贫政策,政府政策与市民慈善共举,推动着慈溪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前列。

三、几点认识

首先,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并不是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自组织”,它的发展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是教育与经济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存在着阶段性规律,一般是由低水平均衡阶段(普及教育)到初级均衡阶段(公民就学平等和受教育条件均等),再到高级均衡阶段(创办学校特色、发挥个性潜能),最后到高水平均衡阶段(资源丰富、教育均等、潜能发挥、学业成功)。目前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正在进行“两基”攻坚,尚处于低水平均衡阶段,而我国东部有些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慈溪市已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进入了初级教育均衡阶段,有的正在努力向高级阶段迈进。东西部教育的巨大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其经济条件决定的,所以不发展经济,不增加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入,教育的均衡发展只能是空想。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突出的问题是,受教育人口众多,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投入不足。高水平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必须确保教育均衡发展最基本的经费投入,否则很难确保教育均衡顺利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优质化配置提供财力支撑。慈溪模式

就充分展示了经济对于教育均衡推进的重要作用。

乡镇慈善分会工作总结篇10

今年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要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加快建立低保标准的科学制定、动态调整、自然增长机制,使低保标准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城市低保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25%、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30%的要求,逐步建立保障标准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的工作机制。今年我市农村低保必须达到省政府确定的1400元的保障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适当提高。省里对城乡低保补助水平要求达到城乡低保标准的60%,我们还需进一步落实。强化低保规范化建设,扎实做好村(居)民主评议、家庭收入核查、“三榜公示”等环节,不断提高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继续抓好敬老院规范管理工作,提高敬老院服务管理水平,确保五保集中供养率稳定在70%以上。逐步扩大医疗救助覆盖面,做好城乡医疗救助和其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全面推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继续做好城乡低保家庭高等教育新生入学救助工作。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妥善解决城乡贫困居民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通过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救助水平,努力使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大力发展福利事业。按照中央“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和实施“十二五”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坚持从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信息建设、制度建设和深化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模式上取得突破,尽快成立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挥市老年颐养中心的带动作用,强化培训,规范管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努力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圈,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加快推进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已立项和开工的要加快建设,未立项的要积极争取尽快立项,今年要争取再有3个县级福利服务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全面落实孤儿保障制度,规范孤儿认定和资金发放程序,按照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每人每月1000元和600元的标准,市财政已制定了今年的中央、省、市补助资金分配计划,各县市区要将县级配套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健全以发放养育津贴为核心、家庭养育为基础、儿童福利机构为保障的孤残儿童福利服务网络。要按照“一体两翼”的思路,促进福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筹集更多的爱心资金,最大限度的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认真贯彻落实《管理条例》,坚持“安全运行、健康发展”的方针,强化福利营销宣传,统筹各票种稳定协调发展。今年的福彩发行量要突破2.7亿,争取2.8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完善工作体制,落实优惠政策,加强规范管理,弘扬慈善文化,支持慈善事业加快发展。继续组织开展好“慈心一日捐”活动,扩大慈善专项基金规模,创新慈善募捐方式,畅通慈善捐赠渠道。精心组织实施慈善救助项目,实现慈善救助与政府救助的有效衔接。发展慈善组织网络和义工队伍,加强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慈善信息公开,不断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三)努力做好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按照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要求,继续扎实推进拥军工作社会化,建立完善促进双拥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今年是全国双拥模范城评选年,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争创成功,各县市区要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继续扎实推进拥军工作社会化,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大力加强社区双拥工作站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德州特色的“一社区一站室”的建设模式。丰富和完善优待优惠政策,逐步建立普惠与优待相结合的优抚保障模式。规范完善抚恤补助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承担机制,完善抚恤补助标准与物价指数变动联动机制,确保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随当地人民群众平均生活水平同步增长。在安排好优抚对象到省荣军医院疗养的基础上,结合市优抚医院的启用,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分批组织优抚对象在市优抚医院查体、诊治和康复疗养。各县市区要全面落实农村义务兵家庭5000元和进藏义务兵家庭8000元的优待金新标准,同时提高城镇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统一发放。

复退军人安置工作,今后要确保事业单位安置率市直不低于20%、县市区不低于10%。进一步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逐步建立自主就业、经济补偿、城乡一体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加强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城镇、农村退役士兵培训率分别达到92%和65%以上。大力推行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提高一次性补助金标准。开展优抚对象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第一季度完成优抚住房调查摸底工作,确定试点县并正式启动,第三季度通过立法调研,完成优抚住房保障办法的拟定,报省厅审定。推动军休工作规范化和社会化,落实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军供站正规化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做好烈士纪念设施改造修护工作,继续推动市级无名烈士纪念园、无名烈士纪念碑建设和散葬烈士墓集中管理工作。

(四)统筹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继续深入开展城市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城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城市社区建设规范化和管理服务信息化,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以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年内每个乡镇(街道)建成3—5个建筑面积超1000平方的社区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社区组织体系,落实农村社区“五个一”建设规范,即要有一处规范医疗卫生所,有一处商品齐全的日用品超市,有一名熟悉民政业务的民生保障员,有一支治安联防队伍,有一个群众合作经济组织。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按照省的要求,做好今年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五)建立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培育发展与管理监督并重、社会组织党建与登记管理联动,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能力。7月1日前要健全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社会组织党工委工作机构建设,发挥好各级社会组织党工委的职能作用,积极推动业务主管单位建立社会组织党委(总支)。加大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力度,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的组织,正常开展党的工作。探索在兼职人员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力争全市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面有较大提高。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落实承诺、践诺、评诺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和重新登记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解决政社不分、协会活力不足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研究制定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社会组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改进登记管理,开展社会评估,强化外部监督和执法监察,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六)依法强化社会专项事务管理。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加强调研,科学论证,规范程序,慎重合理调整区划。修订《德州市地名管理办法》,制定出台《德州市地名申报和审批规定》,推进地名命名、更名规范化。加快工作进度,年底前完成县、乡镇驻地的地名规划。加大地名设标力度,完善城区路、街、巷、门楼牌设置工作,完成乡镇驻地设标任务,到五月底,全面完成乡镇驻地的道路设标工作。做好行政区划调整后边界勘定工作,有关县市区在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后,要认真做好村属规划调整,对边界线村庄进行摸底排查,杜绝因行政区划调整引发不安定因素。开展婚姻登记处等级评定,加快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实现在线婚姻登记并与全省联网,加强对婚姻登记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利用,巩固和发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成果。启用全国收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在线收养登记,促进登记管理规范化。健全完善救助管理网络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辖区有分站,社区有咨询点,街头有流动救助车,火车站等重要公共场所设立引导牌、救助亭,与110、120联网建立联动的救助管理网络体系。推行殡葬惠民政策,今年要统一推行对90岁以上老人、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基本丧葬费全部免除,对城乡低保对象基本丧葬费减半并赠送花圈的“三免一减一送”殡葬惠民政策,这项政策的推出,每年将惠及近6万个家庭。各县市区要针对当地实际,积极争取出台更多的惠民政策,确保让人民群众优先享受发展成果,得到更多实惠。

(七)健全民政法规政策体系。法制保障是最有力的保障,政策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城乡低保制度的建立让全市近25万困难群众免受饥寒之苦,特殊群体殡葬“三免一减一送”惠民政策的出台每年将惠及6多万个家庭。客观讲,民政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是我们目前的短板,大家要认真梳理各项法规政策,结合当地实际,对群众期待、条件成熟的,要抓紧制定出台;对国家、省出台的新法规、新政策,要及时制定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对上级没有明确规定而实际工作又急需的,要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上下衔接、配套互补、符合实际、健全完善的民政法规政策体系,为民政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服务提供依据。现在有些群众上访就是因为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造成的。因此还要再次强调,凡是国家、省、市有明确政策规定的,必须按照标准时限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对因政策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群众上访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切实维护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四抓四促”,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今年的工作任务已经确定,各科室的细化工作计划也在这次会议上发给了大家。实现目标任务需要不懈努力,关键是要用创新思维找到有效的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是人们为达到实践目的和效果所采取的办法和手段,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和结果。我们要善于抓关键、抓重点、推全盘,要从工作发展的规律中找出主线,从繁杂具体的任务中找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找准着力点,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为做好今年的工作,要通过“四抓四促”来推动工作落实:

(一)抓规范,促服务。抓规范就是坚持按程序办事。民政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直接关系并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程度高,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必须规范运行,必须阳光操作。社会救助工作要规范运行,社会福利事业要规范发展,社会专项事务要规范管理,优抚安置政策要规范落实,基础设施项目要规范建设,民政事业资金要规范使用,等等。总之,民政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建设服务型民政更需要强化规范。通过抓规范,不断提高民政为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抓投入,促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本保障。我们要立足主动争取,拓宽工作领域。首先,要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现在国家用于民生的投入在逐年增加,这给我们争取资金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民政工作是民生工作的重点,各级要认真研究上级的资金投向,有针对性地跑部进省,争取最大限度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更多的惠及民生。其次,要树立“一体两翼”思想。“一体”就是政府投入,“两翼”就是福彩和慈善。加大民间资金筹集力度,提高销售收入,去年我市销售突破了2.5亿,今年要继续提高;挖掘好社会各界的爱心资源,在开展好“慈心一日捐”的基础上,把集中募捐和平时募捐紧紧结合起来,拓宽募捐渠道。再次,要把握机遇。要紧紧抓住乡镇调整、合村并建、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等这些历史机遇,利用好各种有利政策,创造条件,促进民政工作的发展,拓宽民政工作的领域。在城市规划中,要将福利院、养老院、殡仪馆等民生服务设施用地列政府规划,提前预留位置;在社区建设中要让开发商承担公益事业责任,建设中要有社区建设和办公服务用房,多渠道争取社区办公服务场所;在合村并建中,要将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列入建设规划,一并施工建设。总之,要紧紧抓住目前有利形势,创造有利条件,为民政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