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环境质量现状十篇环境质量现状十篇

环境质量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3:59

环境质量现状篇1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110241-01

1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通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对环境监测实施全程序管理,它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测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重要保证,是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执法和科研等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根本前提。

2.1制度建设

1991年国家环保局颁布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等三项质量管理制度,对全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的管理程序、职责和主要内容做了规定,将质量管理工作引向制度化的发展方向。各级监测站还先后出台了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大气监测质量保证规定和持证上岗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和样品采集、样品保管交接、仪器设备管理和使用、数据审核等管理制度,极大地推动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但是随着自动监测工作的应用范围和领域的日渐扩大,相关技术规范、检验规程和规章制度还没有跟上,影响了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

2.2质量管理体系运行

上世纪90年代初,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人员力量以及管理制度都还不够完善,国家环保局大力开展优质实验室评比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促进了人员、机构、监测能力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为开展全程序质量管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3监测人员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环境监测工作一直面临工作量大、人手少、经费不足的现状,监测工作人员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监测工作,业务范围与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质量控制工作一直不被重视。而且目前状况,一般比较注重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而忽视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工作。如果不选取代表性的监测信息,实验室内分析的数据再准确也没有使用价值,监测技术人员尤其是现场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尚需进一步提高。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质量保证的根本。首先,应明确管理机制、管理职责、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要求等,使质量管理工作有制度可依,改变目前制度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逐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化建设。并加强法制观念,应用法制约束能力,树立监测信息的法律地位,促进质量管理工作发展。

其次,应尽快完善各个监测业务领域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改变目前各个监测领域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不均衡的情况,特别要弥补自动监测系统等新领域的空白。

第三,尽快建设规范化的环境监测质量评价模式,特别是要强化全程序监测质管理理念,将质量管理评价模式从实验室内的量控制扩大到包括设计、采样、分析、审核、质控所有相关环节、甚至扩大到整个监测站。内部质控的执行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实施:一、细化质控要求,增强可操作性。质量管理部门将年度质量控制计划按月进行细化分发至各个部门,既便于各部门操作,又保持了各部门进度一致;二、质量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并针对不合格的质量控制结果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三、建立质控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机制,每月由质管部门收集质量控制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反馈至质量负责人,再由质量负责人向全站通报质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

3.2将管理体系运行运用到日常监测工作中

监测站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职责,组织制订质量管理的中期、远期发展规划,通过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既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针对目前监测业务工作开展和体系运行相互脱节的现象,应将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纳入日常监测工作中统筹考虑。在编制人员培训、仪器校准、质量管理等年度计划时,充分考虑当年度监测能力建设的进展情况以及监测业务开展的变化情况。只有真正将体系运行和日常监测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全面促进监测机构管理水平的提高,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适用。

4结语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加强和完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必须不断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自身质量建设,才能提高监测信息的质量,强化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持、技术监督和技术服务职能,为环保执法和科学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法规和科学知识学习手册[S].中国环境科学版社出版.1992.

[2]彭刚,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

环境质量现状篇2

关键词:环境质量;二氧化硫;颗粒物污染

前言:近几年,我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给大气的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最突出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到我国社会的生产发展。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大气环境质量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1大气环境质量的特征

1.1大气环境质量的区域性特征

据信息统计,我国各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浓度pm10值较大,出现局部性污染,各城市间的局部地区污染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区域性污染的特征。全国有两个大污染区,一个是东北地区,另一个是长江中下游地区[1]。

1.2大气环境质量的过程性特征

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显示,大气环境质量具有过程性特征。优良的大气环境可以持续几天,污染的大气环境也可以持续几天。由于我国地面是一个移动很慢的大气形势,在大气环境持续的这段期间,大气环境变化较少。

2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

2.1二氧化硫排放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煤炭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1990年到2006年,煤炭消耗量从12亿吨增加到2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随着煤炭消耗量的增长而加剧。各类二氧化硫排放中,工业锅炉厂和电厂排放量占大部分比重,是二氧化硫的排放大户。到2008年,由于环境保护措施和新能源的开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了5%,工业二氧化硫每年的排放量比上一年减少6%。但生活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随着煤炭消耗量逐步增加,比如,眉县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在冬季比较高,3到10月份比较低,这是由于季节的变化影响着人们对煤炭的需求,进而影响到煤炭的消耗量[2]。

2.2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受到经济的影响,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小康社会,人们为了出行便利,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交通工具来出行。我国是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的数量已经接近2亿。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也随之增加。城市人口比较密集,交通运输量比较大,汽车尾气不断污染大气,影响大气环境质量。

2.3颗粒物污染严重

我国为了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通过开展烟控区建设、加强工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加强工业粉尘治理、城市集中供热等措施来治理。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大气环境质量有所好转,但全国仍有很多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标准,51个城市的pm10值浓度已经超过国家标准。从地区特征来看,颗粒物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其中山西、河南、甘肃、新疆等省市地区的颗粒物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的颗粒物污染严重。比如,宁波大气质量的主要问题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其中,细粒子颗粒物污染逐渐加重,城市扬尘、海盐粒子是造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

3大气环境质量的治理措施

3.1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减少二氧化硫污染

很多城市的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比较混乱,没有合理划分,使二氧化硫扩散到居民生活区,因此,合理调整工业布局非常重要。首先政府要关闭市区周边的一些小水泥厂、小化工厂等工业;对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的大型工业进行监督管理,密切关注大型工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并倡导企业使用环保能源、清洁能源,推广工业使用天然气,确保工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政府要把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工业施工的首要条件,禁止工业单位建设高耗能设施和煤炭设施[3]。

3.2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相关部门要按照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严格执行出租车、机动车、公交车的上户标准,上户标准要明确规定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并鼓励车主使用清洁能源;同时,汽车监管部门要定期检查柴油、汽油、天然气的质量,推广车主使用CnG等清洁燃料,最大限度上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量。比如,宁波对黄标车实行区域限行制度,宁波在2015年淘汰了4万辆黄标车,建成了覆盖全市的机动车排气监管体系和检测体系,全面实行了机动车排气污染和安全技术同步检测。

3.3防治施工扬尘

近几年,城市建筑迅猛发展,道路施工和建筑施工给环境带来污染,增加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因此,建筑工程要注意文明施工,采用施工现场地面硬化、建设围挡、洒水压尘等措施,防止施工扬尘。不少施工单位都没有进行文明施工,汽车洒水时经常带泥,施工道路没有防尘措施,因此要大量加强执法力度和文明施工宣传力度,解决大气扬尘等问题[4]。

3.4加强大气污染的治理力度

针对大气环境质量问题,要加强对重点污染区域的综合治理,提高大气环境质量。首先,在有关部门带领下,实行分片控制污染大户的措施,加强监督力度和检测频数;其次,有关部门要建立长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通过约束、监督污染企业,有效控制大气环境质量,以焦作市为例,焦作市的50多家重点污染企业,通过提高煤炭生产质量、优化生产加工工艺等方式,加强企业的污染治理工作;第三,企业要针对所有的堆料、煤渣进行严格监督,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做好这些材料的“三防”工作,防扬尘、防流失、防渗漏。

总结: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的增涨、工业的发展、汽车需求量的增加,对石油、煤炭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导致生活废弃、工业颗粒、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政府要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控制工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有关部门要严格检查汽车尾气,做好保护大气环境的工作,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大气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刘红梅。郭宏.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保护策略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0(05):74.

[2]王陆军,杜维华.眉县大气环境质量的状况分析及质量措施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11(09):240-243.

环境质量现状篇3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质分析

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水环境中污染物进行监测,找出水污染因素并评价分析出污染物产生原因及污染途径,同时制定污染对策和采取合理污染治理措施,可以为区域防治水污染提供重要的数据资料[1]。水环境监测对于防治水污染、制定水环境标准、加强水环境及水资源规范管理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目前水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及在线自动监测等相比,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存在制度不完善、保障措施不健全、资金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存在明显滞后问题,距离“科学、准确、实时、动态”信息自动化监管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加强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水质监测数据和信息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和全面实时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和政府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数据依据,具有较大的工程实践应用和水环境高效优质监测管理研究意义。

1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从目前水环境监管现状来看,尚还缺乏科学合理、统一健全、动态修正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监管体系,大多采取多层次、多部门、分区域管理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区域水质监测和优化配置带来了局限,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效率和效益水平。

1.1区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方面现状分析

为加强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具有较高的准确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1991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并为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上述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的颁布实施,对提高环境监测水平和规范环境管理行为均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现行水环境监测机构,基本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权限设置,实际管理中出现水环境监测站分布过多、管理权属混乱、监测设备资源重复配置浪费严重、信息孤立交互功能严重不足等问题,加上管理体制近10年未进行有效修正,存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滞后性”,监测方法、监测手段等得不到有效完善,监测资源也不能得到有效合理配置。地方政府负责制条件下的水环境监测,其监测质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部分行政干预,出现水环境监测数据、水环境信息公开等存在“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等问题,造成区域水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无法统一、有序、优质的开展。

1.2区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方面现状分析

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水环境监测站的制度化建设,为开展全程序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夯实了基础。同时,借助开放流服务平台,为区域水资源污染和优化调至提供了联防联控的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但由于多方原因,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其质量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完善,具体表现为:(1)管理认证缺乏全面监测指标和有效质量控制。目前,区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大多注重事后控制,缺乏事前分析和风险预控理念,水质监测指标不全面、水质监控实时动态性较差,整体质量控制体系、方法和手段较缺乏。(2)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缺乏针对性和完善性。目前,环境监测部门对区域水资源监测的认证标准与制度,均是通过国家环保部门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两个标准进行鉴定。而实践工作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涉及到行业多、规模不同等问题,各地、各行业领域其所需要监测的指标和工作内容又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认证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与工程实际和指标要求存在不匹配问题,制约了水环境监测业务的高效、优质和有针对性的开展[2]。(3)缺乏完善的水环境质量监管网络交流和信息服务平台。目前,不同部门在水资源的质量监管全程中存在重视的类别、数量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资源设备重复配置、信息孤立等问题,缺乏资源交互共享和信息实时公布的“科学、准确、实时、动态”的在线网络交流和服务平台。

2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2.1深化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应构建完善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要通过培训、宣传和实际工作等多渠道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监测质量管理意识,同时要强化全员参与意识,树立完善的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等水环境质量监管和服务理念。要进一步健全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和机构,要配备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要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制定适合不同行业和工程领域的全面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统一水环境和水资源信息的渠道与方式,避免出现信息相互矛盾、相互混淆等问题,提高水资源信息公开、质量监管工作透明度。

2.2合理放权加强区域水环境监测认定资质管理

为了提高区域水资源质量监测管理服务水平,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实施认证资质管理机制,通过资质认证一方面保证水环境监测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通过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合理授权和资质认证,区域水环境监测部门顺利开展相应的水环境监测服务工作,出具全面准确的水质监测数据资料及相关证明,并承担相应责任,提高与其他行业和工程间的水资源协同监管和合理配置水平。

2.3提高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能力

(1)提高样品采集水平。水质样品采集要注意采集点的合理布局,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多样性,同时样品采集数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不宜过多或过少。要注意把握好水质样品采集的深度,避免监测分数据受到表面污秽物或杂物等的影响,确保水质样品分析数据真实反映采集区水环境的实际质量。要按照地点、种类等合理进行分区编号,避免检测数据相互混淆,影响分析结果。(2)保证实验室监测水平。在实验工具、实验试剂和试液、实验环境、实验技术等方面均应满足水质监测站实验室要求,严格遵循“量用为出、只进不出”的原则进行样品分析,并严格规范实验分析操作步骤,将样本监测分析的全流程具体化和过程动态复核,减少每一环节可能带来的误差,确保水环境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匹配性。(3)强化水环境监测分析工作。根据不同污染有针对性的制定水质监测指标和评估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采取全面、先进的监测方法、监测技术和监测手段。合理运用多参数采集、自动化监测分析等先进设备。要加强重金属、有机物和其他有毒物质的全面识别和分析能力,有效提高区域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科学完善性、准确可靠性和实时全面性,更好地满足区域水环境的质量控制需要,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决策,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和分析结果。

3结束语

水环境质量监测是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为了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收集污染资料,提高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效率效益水平,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监测的体系制度建设和动态质量监管,综合提升水环境监测样本采集、数据分析能力,确保数据全面准确,实现对水环境现状的动态掌握,有效预防和防治水环境污染,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吕少银单位:遵义县环境保护监测站

参考文献:

环境质量现状篇4

[关键词]福建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营养元素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评价

茶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进入21世纪,随着环球绿色消费的蓬勃兴起,人们对茶叶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在茶园土壤、茶叶生产加工等方面有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本文结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通过采集的107个土壤样本,较全面地调查了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了茶园土壤养分丰缺状况,摸清了茶园土壤主要污染物,评价了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等级及污染水平,为福建省无公害茶叶、绿色茶叶、有机茶叶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1样品采集与测试

1.1样品采集与制备

以《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为依据,按照目前福建茶园实际分布情况和面积大小,采集福建省闽东、闽南、闽北、闽中四大茶区107个土壤样本,土类类型中红壤占81.3%,水稻土占7.5%,黄壤占7.5%,赤红壤占3.7%。采样点设在茶叶生产基地内,每个采样点按梅花点布点法采集0~20cm、20~40cm土层土样,采样量为1kg。采用GpS记录中心点位置。用于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只采集0~20cm土层土样,去除表面杂物,装入棕色玻璃瓶中,胶带封口,贴上标签;其它的样品采用竹制工具采集0~20cm、20~40cm土层土样,去除表面杂物,装入塑料袋,贴上标签。采样点位见图1。多环芳烃、酞酸酯分析土样贮存于4℃冰箱保存2~3天,其它项目分析土样按照土壤样品制备要求风干、粉碎并用四分法分取压碎样品,全部过孔径20目尼龙筛,将上、下层土样等量混合备用,根据需要再细磨至60目、100目、200目供测试用。

1.2样品测试方法

土壤样品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采用1999年颁布的林业标准,分别为LY/t1228、LY/t1299、LY/t1233、LY/t1236、LY/t1239、LY/t1237、LY/t1243;全磷、全钾采用X荧光射线法;颗粒组成采用吸管法;铅、铜、锌、镉、锰采用原子吸收法;砷、硒、汞、锑、铋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氟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有效氟采用水溶液提取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有效砷、有效硒采用0.5mol/L磷酸二氢钠提取,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有效汞、有效铅、有效铜、有效铬、有效镉、有效锰、有效镍、有效锌、有效钒、有效钴采用0.5mol/LHCL提取原子荧光光谱法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六六六、滴滴涕采用气相色谱法;多环芳烃采用USepa8310高效液相色谱法;酞酸酯采用USepa8270色谱-质谱联用仪。按《nY/t395-2000农田土壤环境质量规范技术要求》全程序空白值测定的批内标准偏差计算得出的检出限均在方法要求的检出限以下;使用X射线荧光法测定的全钾、全磷数据检出率达100%,符合规范要求(90%为合格)。采用采样平行、分析平行控制精密度;无机物采用有证标物分析、回收率、实验室间比对等质控措施,有机物采用有证标物分析、参加能力验证、质控考核方法控制准确度。

2结果与评价

2.1茶园土壤养分水平现状

土壤氮、磷、钾、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锌、有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含量高低与茶叶产量、品质关系密切,是茶树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根据茶园土壤肥力指标和优质高效高产的指标[1]评价得出:

2.1.1福建省茶园土壤有机质整体水平较丰富,碱解氮含量较高,阳离子交换量低,土壤整体偏酸,钾元素、土壤微量元素锰、铜元素亏缺,有效磷、有效锌含量高低较平均,见表1。

2.1.2福建省茶园土壤养分丰缺比较: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8.8g/kg、全氮0.850g/kg,与全国水平相当,碱解氮平均含量96.2mg/kg,有效磷15.4mg/kg,高于全国水平;有效锌<1.0mg/kg的占20.8%,优于全国水平;有效钾43.2mg/kg,低于全国水平,也大大低于日本、东非、肯尼亚等国家的平均水平[2];有效锰<30mg/kg(严重缺锰)的达82.1%,而浙江茶园土壤有效锰<30mg/kg(严重缺锰)的茶园仅占30%以上[3]。

2.1.3硒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福建茶园土壤硒含量大于0.4mg/kg的高硒茶园占31%,土壤硒含量中等的占32%。可见福建省茶园土壤硒含量总体水平较高,高硒茶园主要分布在宁德和泉州。

2.1.4其它如钴、镍、钒、铋、锑等元素目前尚未被证明是茶叶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相关报道较少,它们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待研究。

2.2福建省茶园土壤无机元素污染现状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评价方法,依据GB15618-1995(二级)、nY/t853-2004茶园土壤环境质量、DB35/t859-2008福建省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分类标准,以及福建土壤背景值[4],评价福建茶园土壤无机元素污染现状,结果表明:(1)测定15种无机元素,除了砷、铬、镍、钒、氟外,其它金属元素均较土壤背景值高;(2)金属总量最大超标率排序结果为:铅>钒>钴=硒=镉>汞=锌=镍;有效态超标率排序结果为:有效铅>有效镉,见表2;(3)金属最大超标倍数为:硒1.89倍,汞1.83倍,铅1.15倍,镉1.13倍,有效铅1.06倍,有效镉1.09倍。(4)依据超标率、超标倍数,结合金属生物毒性响应因子系数,参考值Hg(40),Cd(30),pb(20),Cr(15),as(15),Cu(10),可以得出福建茶园土壤主要无机污染物为铅、镉;汞为茶叶“三品”严格控制的污染物,应重点监控;其它如钒、钴、硒、锌等元素虽然是茶叶生长的营养元素或是与茶树生长密切相关的元素,但超标会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应适当关注;铋、锑缺少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2.3福建省茶园土壤有机污染物状况

福建茶园土壤六六六总量nD~15.85μg•kg-1,滴滴涕总量0.03~62.76μg•kg-1,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含量(六六六总量:500μg•kg-1,滴滴涕总量:500μg•kg-1),与四川、安徽、江苏、湖南、湖北等省茶园数据比较,福建省茶园土壤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农药残留整体上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见表3;与1997年福建茶园土壤数据比较,HCHs和DDts残留有所下降,但DDts残留部分有新引入茶园的,可能与滴滴涕或三氯杀螨醇产品的使用有关[5],应引起高度重视。

福建茶园土壤多环芳烃(paHs)总量在0.622μg/kg~812μg/kg之间,平均为48.4μg/kg,见表4,按照加拿大农业环境部长会议制定的未超标标准,即土壤中单个paHs化合物(Baa,Bap,BbF,DBa,ip,na,phe,pyr)含量不得超过100μg•kg-1来衡量,均未超标;以荷兰土壤中paHs含量的标准,即10种paHs化合物(an,Baa,BkF,Bap,Chry,phe,Flua,ip,na和Bghip)含量之和大于1000μg•kg-1为污染土壤的临界值,均未超标[6];但参照荷兰的标准(Bapeq:32.96μg•kg-1),合格率97.8%。

福建茶园土壤酞酸酯类化合物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为主,DeHp检出率75%,含量范围在nD~991µg•kg-1之间,合格率100%(DeHp控制值4.35mg•kg-1);DnBp检出率为71%,含量在nD~176µg•kg-1之间,合格率97%(DnBp控制值0.081mg•kg-1);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检出率56%,含量在nD~10.7µg•kg-1之间,合格率100%(Dnop控制值1.2mg•kg-1);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未检出。

2.4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采用综合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对茶园土壤无机元素进行评价,得出:(1)应用不同标准进行评价,综合污染指数pn≤0.7占83.18%~88.68%,茶园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质量优良,污染程度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见表4。(2)采用DB35/t859-2008(有效态)评价,综合污染指数pn≤0.7占的比例较其它总量标准略高,由于金属有效态能够体现茶树吸收土壤中的形态,更具有实际意义。

3结论

3.1福建省茶园土壤营养物质中,有机质整体水平较丰富,碱解氮含量较高,阳离子交换量低,土壤整体偏酸,钾元素、土壤微量元素锰、铜元素亏缺,有效磷、有效锌含量高低较平均。与国内其它茶园相比较,有机质、全氮基本一致,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略高;有效钾略低;与日本、东非、肯尼亚等国家茶园相比较,有效钾含量低,且差距较大;与浙江茶园相比较,有效锰缺乏占的比例高于浙江茶园。

3.2福建茶园土壤无机污染物中,出现超标的金属有铅、钒、钴、硒、镉、汞、锌、镍,超标率排序结果为铅>钒>钴=硒=镉>汞=锌=镍;有效铅>有效镉;主要控制的金属污染物以有效态评价结果为依据,即主要控制铅、镉;汞为茶叶“三品”严格控制的污染物,应重点监控;镍为重金属,对镍超标的茶园仍应引起重视;其它如钒、钴、硒、锌等元素虽然是茶叶生长的营养元素或是与茶树生长密切相关的元素,但超标会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应适当关注;铋、锑缺少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

3.3福建茶园土壤有机污染物中,六六六、滴滴涕总量符合GB15618-1995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六六六总量500μg•kg-1、滴滴涕总量500μg•kg-1);多环芳烃(paHs)总量基本符合荷兰的标准(Bapeq:32.96μg•kg-1)标准,合格率97.8%;酞酸酯以美国土壤中paes治理标准[7](酞酸酯各组分分别为2.0~50mg•kg-1)评价,福建茶园土壤酞酸酯类化合物全部小于该治理标准,以美国土壤中paes控制标准[7](酞酸酯各组分分别为0.020~4.35mg•kg-1)评价,福建省茶园土壤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nBp)合格率97.0%;其余的组分合格率100%。

3.4综合因子污染指评价得出福建省茶园土壤环境质量83.18%质量优良,污染程度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

参考文献:

[1]韩文炎,阮建元,林智等.茶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因子及系列茶树专用肥的研制[J].茶叶科学,2002,22(1):70-74,65.

[2]杨冬雪,钟珍梅,陈剑侠,等.福建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J].海峡科学,2010,(6):129-131.

[3]韩文炎,石元值等.茶园钾素研究进展与施钾技术[J].中国茶叶,2004,1:22-24.

[4]陈振金,陈春秀,刘用清,等.福建省环境背景值研究[J].环境科学,1991,13(4):70-75.

[5]杨冬雪,潘敏,马玉凤.茶园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调查及评价[J].茶叶科学,2009,(4):27-30.

[6]倪沁颜,杨冬雪,孔德贤,等.福建省茶园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J].中国环境监测,2009,25(6):90-93.

环境质量现状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X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16703

1生态环境现状

随着襄阳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绿色襄阳”,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1.1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

襄阳全境面积19727.7km2,地势为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多样。地处我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其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是山区,东部为低山丘陵,中部多为岗地平原。襄阳气候资源南北兼宜,基本属于大陆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在15~17℃之间,年均降水量820~1100mm之间。

1.2生物多样性

现有维管束植物189科828属1698种;分布有部级珍贵树种6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8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珙桐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大果青扦、小勾儿茶等13种。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68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金雕、金钱豹、林麝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凤头鹰、猕猴、黑熊等50种,国家“三有”保护和湖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68种。另外还分布有3万多种非脊椎类陆生野生动物\[1\]。市境内汉江流域汉江干支流共采集到鱼类共216种。鱼类组成以流水生态鱼类为主,经济鱼种(如鲤、鲫、草、鳊鱼等)占大多数。另外浮游生物共5门38种,底栖生物8科34属35种。

1.3森林生态系统

襄阳是湖北省森林资源大市,现有部级2家、省级6家等8家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267.8万亩,森林覆盖率42.62%。近10年来,全市相继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有退耕还林工程、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鄂北防护林工程、日元贷款造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治沙造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等。

1.4湿地资源

襄阳是湿地资源大市,1条汉江,6条支流(南河、北河、唐白河、滚河、蛮河、沙河),854余座水库构成了襄阳湿地主体。全市湿地资源的显著特点是河流湿地、水库湿地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全市现有湿地公园部级1个(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省级3个(保康五道峡、南河、崔家营湿地公园)。

1.5自然保护区

全市共建立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及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共28个,分属森林生态、湿地生态、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6.8万h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

1.6生态建设

全市农村建设“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个(保康县龙坪镇、谷城县五山镇),部级生态村2个(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老河口市李楼街道办事处朱楼村),2013年新增省级生态镇2个(保康县过渡湾镇和南漳县东巩镇),省级生态村16个(保康县后坪镇堰塘冲村等)。市区主城区已建和在建有汉江两岸景观带、岘山森林公园等23个生态景观,主次干道150余条,绿化带60余万m2,10万余株行道树。绿化覆盖率达到40.18%,绿地率达到38.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05m2。

1.7土壤类型及水土流失现状

全市土壤类型分5大类,分别是汉江市区、老河口、谷城、宜城段沿岸的潮土,西南南漳保康山区的石灰土和紫色土,市区、襄州、宜城、枣阳岗地的黄棕土,全市丘陵、水稻种植区的水稻土。

据遥感普查资料分析,襄阳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8900km2,占全市版图面积45%,平均年水土流失量达2.53×106t,年均侵蚀模数2821t/km2\[2\]。

2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

2.1生物多样性下降

砍伐树木,公路、桥梁建设,矿山开发等导致天然林、草地面积减少。野生动植物生境受到严重破坏。非法猎捕使原有的白鹳、林麝等野生动物已很少见到。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近期年调水95亿m3,远期年调水130亿m3。汉江襄阳段水资源必然下降,水体自净能力降低,加上水产捕捞的迅速发展,珍稀鱼类资源比20世纪80年代下降50%以上。湿地面积减少,破坏了珍稀鸟类栖息繁殖。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排入水体,导致浮游动物生境质量下降严重。

2.2森林资源分布不合理

襄阳市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漳、保康、谷城等山区,其他区域相对较少。林相结构简单,树种单一,林龄结构不合理,中幼林占比较高,成熟林偏低。乱砍滥伐、乱耕滥占现象依然存在。

2.3湿地污染和功能退化

工业生产污水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及过度养殖而使水体污染,水体有逐渐富营养化趋势,进而影响湿地生态功能,南水北调工程实施,汉江水位降低,草地、江滩湿地、江中洲滩湿地面积减少,研究用tm影像资料(2001年)及经验资料估算调水引起的江中洲滩湿地岸边河滩湿地可能减少总面积为3716.9~4062.75hm2\[3\],出现大片沙滩将形成新的沙化危害。

2.4自然保护区建设有待加强

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滞后,管理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不能满足现有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宣传力度不够,公众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价值和重要性还普遍缺乏认识,保护意识不强。

2.5生态建设相对落后

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治理不达标产生的工业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农村生活垃圾大多露天堆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堰塘,农业化肥残留,畜牧养殖业粪便、污水,地膜用量逐年增加。人口的增长,导致生活垃圾增加,而处理处置设施落后,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

在城市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绿地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及城市万人拥有城市综合公园指数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建成区按200km2,200万人口计算,襄阳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尚差3000hm2,公园绿地尚差1200hm2。

2.6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由于公路建设、水电工程,以及城镇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呈加剧趋势。水土流失引起河床抬高、农田被毁、河道水库淤积、诱发地质灾害、水旱灾害加重、表土丧失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襄阳市的水土流失成因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强度及以上的侵蚀区主要集中在西部的南漳、保康山区、宜城部分乡镇和东北部枣阳市桐柏山余脉的丘陵地带。

3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3.1加强生物多样性管理和保护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部门和区域规划,促进持续利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与监测。对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域尽快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对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就地保护。对于一些已不能就地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迁地保护。加快珍稀野生动植物繁殖中心基地建设。在汉江崔家营大坝等严重影响渔业资源的设施设置过鱼通道,实行人工鱼苗投放,加大禁渔期管理力度。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3.2强化森林系统建设

在森林资源分布覆盖率低的区域大力发展人工林建设,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抚育采伐工程,伐除有害木、保留有益木、培育优良木,在林冠下或林中空地种植目的林\[4\]。保证长大于消。应建立长期监测网,加强虫情和病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和护林防火规章执行力度,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3加强湿地资源保护

治理污染,减轻对湿地资源的威胁。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工程,要根据襄阳湿地资源的保护现状,采取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综合措施,如恢复植被,特别是有治污能力的湿生植物。调整湿地周边种植业,减轻农业面源对湿地的污染等措施。控制水土流失、退田(养)还湿、改造栖息地,疏浚河道,清淤扩湿。建立湿地定期调查和动态监测体系,掌握湿地资源和环境动态\[6\]。加强污染湿地水体监察监测力度。加快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保护湿地资源。

3.4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3.4.1强化机构建设,建立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和建设、维护生态安全和弘扬生态文明中基础地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关键地位的认识。努力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护能力和水平\[5\]。

3.4.2切实加强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督管理

禁止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开展任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已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3.4.3加大自然保护区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环

保意识在与自然保护实验区重叠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旅游,应在自然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不得从事破坏植被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地形地貌的活动。

3.4.4加大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

在大力争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支持和参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

3.5大力发展生态建设

完善乡镇企业布局,淘汰落后工业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实环保设施的配置运行。着力建设现代文明村庄,率先实行垃圾分类处理,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实施“一建四改”(建沼气、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做到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枣阳优质桃、南漳食用菌、老河口优质梨、保康有机茶都可作为有机绿色产业发展\[7\]。

发展中心城区绿化工程、主题公园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出门500m见绿”工程。道路绿化采取乔木、灌木、草坪、鲜花多层次结合,植物品种多样化,一路一景,一街一树,地方特色鲜明,绿化与美化相融合构成城市绿色网络。重点推进绿化广场和社区公园、小游园建设。推进汉江、南渠和小清河生态廊道,鱼梁洲生态旅游区建设。在东津新区生态建设上高标准,高要求,新区规划预留绿地建设,严格遵守从工业浓厚的城市到宜居、繁荣、历史文化生态城市理念。

3.6加强水土保持管理

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重点应放在预防监督管护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通过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因地制宜地种植植被和经济作物\[8\]。建设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1)在强度及以上侵蚀的宜城部分乡镇和东北部枣阳市桐柏山余脉的丘陵地带应多层次造林,对于流失严重、坡度过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挖水平沟,修水平台地,在侵蚀沟的沟床适当位置筑坝拦泥。

(2)在强度侵蚀的南漳、保康山区就地势平整田块地面,整修地埂和排灌系统。种植经济林、木耳、茶叶、香菇等经济作物。

(3)在轻度和中度侵蚀的襄阳其他区域营造防护林,改善林带结构,提高防护效果。兴建水利设施,挖堰筑渠,加强预防监督力度。

3.7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

加强法制建设,强化生态保护监管力度,制定和实施生态保护行动计划和生态保护规划。加大科技支持能力,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环保部门应积极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加大环保查处力度,扩大监测范围。严格监督控制工业企业排污。加强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大力开展土壤修复与治理工程。规范养殖场建设,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4结语

生态环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人民的生活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襄阳市生态资源丰富,生物物种繁多,但生态环境保护仍存在不少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和强化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农村城市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等都对襄阳市生态环境有着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襄阳市林业局.襄阳市森林资源概况——襄阳年鉴(2012年度)[eB/oL].[2012-04-30].http:///news/cbnews/201207/30/cb8607_1.shtml.

[2]张中旺,李长安,胡立山.南水北调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1):119~122.

[3]刘年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游襄樊市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12):136~141.

[4]樊冬温,杜鹏东,刘明刚,等.森林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保护[J].森林工程,2009,25(4):22~25.

[5]程鲲,马建章.中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措施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8(2):11~14

[6]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J].湿地科学,2005,3(2):81~85.

环境质量现状篇6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现状;改善对策;柴河水库

柴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县柴河中下游,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流域面积1355km2,总库容6.36亿m3,兴利库容3.36亿m3,水电站装机容量7430kw。20世纪70年代由于只注重粮食生产,森林面积遭到大量破坏,森林涵养水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江河、水库的水质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在满足水库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美化环境、改善库区水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1-4]。

1库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水库局配合铁岭市环保局、铁岭市水文局对柴河水库水质进行了长期的监测,根据柴河水库自身特点,分别在入口、前端、库中、坝前、出口布设了5个监测站,每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进行定时和加密监测。根据各年度柴河水库水质监测结果,对柴河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1.1评价结果

“八五”期间,主要超标项目为ph值。1994年、1995年丰水期ph值最大值分别超过标准的0.81个和1.10个ph值单位,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上游的地质结构以石炭为主,这两年汛期发水,雨水冲积石灰岩矿进入库区,造成径流水ph值偏高。“十五”期间,5年均值超标项目有总磷,5年中ph值一次值超标率54%,溶解氧一次值超标率13%,高锰酸盐指数超标31%,总磷一次值超标率56%,生化需氧量一次值超标率15%,2000年石油类监测一次值超标率100%。主要原因是柴河水库持续低水位运行库水量减少,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降低,丰水期石油类监测值高于平水期,高锰酸盐指数高于平水期。水生生物状况检测,“八五”期间共见到藻类28属,隶属于6个门;“十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5门46种。水生生物评价结果,溶解氧很高,化学需氧量低,底质不呈黑色,无硫化氢,植物有硅藻、绿藻,优势种为小环藻、颤藻等,动物以鲢鱼、鲤鱼、螺类为主,属轻污染。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八五”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28种,“十五”期间增加到33种。叶绿素a监测结果平均值也由“八五”期间的10.94mg/m3,降至“十五”期间的7.26mg/m3。“九五”、“十五”期间检出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与“八五”期间相比有所增加,而叶绿素a监测结果明显降低,这说明,“九五”、“十五”期间水质好于“八五”期间。

1.2污染源及治理现状

影响ph值的主要污染源有库区内多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由于管理不善,石体材料,特别是石灰原材料、半成品,甚至成品,散落堆放,每到雨季石灰水顺流而下,是造成库区ph值偏高的主要原因。而作为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裸露石灰岩山体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库水中石灰水的含量。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影响柴河水库水质的重要原因。此外,引汎济柴工程是柴河水库跨流域引水工程,明渠段较长,渠道年久失修,每年安排人代管。由于沿河乡村百姓常把垃圾、粪便等弃物倾倒于渠内,不仅严重影响水流通畅,而且经此渠段进入库区后的水体质量严重下降。柴河水库上游原有污染源在水库局和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已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对水质影响较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已被取缔或关停。库区内原有的采石场、石灰生产场,也在水库局和环保部门的支持、协助下,经说服、教育,最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最大程度减少了入库石灰水的排放。随着绿色农业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旅游船只、生活垃圾的排放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水库坝址区旧石场和坝两端裸露石灰岩山体向库区排放石灰水问题和引汎济柴明渠垃圾、粪便等污染物排放问题,一直是水库局力求解决的问题。

2库区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

自建成蓄水以来,柴河水库虽经多次补强,但主体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仍没有彻底解决。2006年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批准,并于2007年7月开工。这次除险加固对柴河水库的工程状况、监测设施、管理手段、管理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彻底的改善。并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旨在通过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改善库区水环境质量。

2.1坝址区旧石场处理

水库坝址区上游旧采石场面积较大,多年来,岩石裸露,植被很差,不仅严重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由于裸露的石灰岩被雨水冲积进入库内,对ph值的影响很大。柴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对陡峭部位的岩体进行处理。具体方法是,对于岩石裸露、风化严重的部位,采取削坡清除的办法,并尽可能使山坡放缓到可栽植树木的程度。然后,凿坑换土,栽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松树、杉树等树木,达到恢复植被、改善库容库貌、降低冲刷、减少入库泥沙和石灰岩水进入库区、改善水环境的目的。对于相对平坦的部位,在彻底清除石材残渣的基础上,填入可供植物生长的壤土或富含壤土的复合土。然后,种草种树,恢复植被。

2.2大坝两端山体的处理

大坝左右两端山体在水库兴建期,由于爆破,留下了很大的切痕。特别是被称为“蛇山”的左坝端长200m、高20m的范围内,岩石严重裸露,由于风化,时常有岩块脱落。不仅严重影响环境美观,而且给管理人员、游览观光的客人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经除险加固,对大坝左右两端山体进行了彻底的处理。首先清除风化严重的山体,然后利用钢构骨架进行加固;再放上钢网,填入壤土;最后根据山体走势和地形特点,栽植树木,种植花草,既美化环境,消除安全隐患,又封盖了石灰岩体,截断石灰水入库途径,从而降低库水ph值,改善水体质量。

2.3引汎济柴明渠的改进

引汎济柴工程渠道总长2.1km,肩负着1010万m3的设计年引水任务,为水库的兴利供水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采用明渠引水,渠道穿过乡村,被附近村民用作垃圾场,把生活垃圾、污水直接排放到引水渠道,对入库水质产生了较大影响,水库局、市环保部门对此非常重视。利用这次除险加固契机,对引汎济柴工程进行改建。把已破损严重,原来用干砌石护砌的梯形明渠,改成全封闭的矩形钢筋混凝土暗渠。整个渠道从引水闸,经节制闸,至入库山洞口,除预留检修井外全断面封闭,彻底解决了引汎济柴渠道水污染问题。

3结语

随着经济发展及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提出了在21世纪末使全国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修复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植物修复为主的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已成为当今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领域的热点。柴河水库把改善水环境质量作为除险加固工程的项目,利用工程措施和生态修复技术,完善库区水环境。

4参考文献

[1]郎黎明,沈必成,侯炳红.龙头桥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4):71-73.

[2]高旭,赵宠富,侯锴.基于观音阁水库水环境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9(

3):137-138.

环境质量现状篇7

关键词:空气质量变化原因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本文研究了2009年到2013年以来,资阳市城市能源消耗、气象、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调查研究城市空气质量变化的原因,并根据国家2016年实行的新标准要求,提出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资阳市自然经济社会现状

1.1自然状况

资阳市位于长江流域中上游四川盆地丘陵区中部,北纬29。40'32''―30。0'29'',东经105。15'57''―104。11'34'',资阳市属浅、中丘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小,山脊走向不明显,沟冲纵横曲折,谷坡平缓。资阳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等特点。该区以北风和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1米/秒。

1.2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92.4亿元,经济总量迈入全省“千亿俱乐部”,比上年增长10.6%。

2.城区空气质量状况

2.1城区空气质量监测情况

资阳市城区共有5个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分别为莲花山(对照点)、雁江区环保局、雁江区法院、四三一、资阳中学,均属国控点位,监测项目为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三项。

2.2近年来空气环境质量及其变化情况

2009年至2013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年均值统计情况见表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如下明显的趋势:

2.2.1年均浓度两升一降:资阳市城区二氧化硫年均值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5年来共下降21.6%;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却呈逐年上升趋势,5年来二氧化氮上升了37%,可吸入颗粒物上升了21.9%。[1]

2.2.2按2012年新空气质量标准衡量,空气质量大为下降:按新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评价,3项指标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值达标,可吸入颗粒物2009年和2010年年均值达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年均值不达标。[2]

3.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研究

对近几年资阳市工业能源消耗情况、大气污染物排放、机动车等情况作了研究。

3.1经研究表明资阳地区五年间工业快速发展,但工业能源消耗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3.2从2010年开始工业废气中烟(粉)尘及二氧化硫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氮氧化物出现了上升,但随着2012年减排工作的开展,2013年排放水平已下降到2010年的排放水平。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统计见表2。

3.32009年以来,机动车增长67%,各项污染物也随之大幅度增长。污染物增速较快主要体现在2010年和2011年,此后虽然机动车保有量仍然以较快速度增长,但污染物排放增速开始趋于平缓。

4.气象状况研究

气象条件与大气环境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研究资阳市气象条件有如下特点:

4.1无极端天气。最近5年来气象条件变化不大,比较平稳,没有出现极端气候。

4.2季节变化明显:地面平均风速小、静风频率高;且随着季节变化,明显出现变化。春夏两季平均风速较大,秋冬两季风速较小;冬季静风频率最高,其次是春、秋、夏。

4.3降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夏季降雨量远高于其他3个季节。

5.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资阳市按国家的要求,实施总量控制、节能减排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5.1扬尘污染治理力度不够。城市大量的建筑、道路施工和渣土运输是造成城市扬尘的主要污染源。

5.2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困难。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在以每年4万辆左右的速度增长,排气污染日益加重,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困难不断增大。

5.3餐饮油烟污染治理难度大。近年来,餐饮业油烟、夜市烧烤废气污染已成为市民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广大市民的生活、学习。

5.4我市工业企业尽管上了一些脱硫设施,但二氧化硫依然排放量很大,所占污染负荷比重较大;重点企业脱硝工作尚在规划阶段,具体实施尚需时日;化工企业排放异味,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对局部区域的影响仍然较为明显;机械加工行业涂装工艺产生的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气体收集治理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6.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结论

通过研究资阳市影响空气环境质量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资阳市空气环境质量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6.1二氧化硫浓度下降:资阳市近年来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控制污染源排放、调整城市产业布局、推进清洁能源使用,使二氧化硫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近5年来城区二氧化硫污染水平逐年下降。

6.2pm10和二氧化氮上升:资阳市机动车保有量及其排放的污染物近年呈大幅度上升的趋势;资阳市最近几年基础建设发展迅速,根据四川省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表明,建筑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等对城区环境空气污染贡献已经占到重要的位置,而资阳市空气质量受到周边地区影响也比较明显。在各种因素相互叠加的情况下,造成了资阳市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氮氧化物逐年上升。

由此得出结论:气象条件变化、建筑扬尘和道路扬尘、机动车猛增和周边地区的影响,是资阳市城区空气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7.对策措施研究

7.1实施扬尘污染整治。持续深入开展扬尘专项整治,制订“绿色施工”标准,落实扬尘防控长效管理措施,对防控不到位的施工单位严肃查处,责令限期整改。

7.2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采取机动车达标上牌、高污染车辆淘汰、重点区域限行、绿色交通建设、油气回收改造等措施,有效控制机动车污染。

7.3实施综合污染整治。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做到增产减污;加大水泥等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推进So2、氮氧化物、烟(粉)尘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快机动车油品升级和黄标车淘汰,提高机动车减排能力。[3]

7.4加强餐饮业油烟整治及秸秆禁烧工作。开展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治理;制订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控制计划,新建规模以上餐饮企业燃料限用天然气。强化秸秆禁烧工作。

7.5实施清洁能源替代。严格限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大天然气、煤制天然气、煤层气供应。优化天然气使用方式,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或用于替代燃煤。

7.6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划定并扩大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7.7严格产业环境准入。按照国务院关于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要求,坚决遏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7.8实行区域联片联防。与成都、眉山等周边地区开展大气污染区域联防,从而在更大范围与空间进一步降低空气污染。

参考文献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S].

环境质量现状篇8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tU99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05203

1引言

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专门针对水环境治理而提出的全国性的纲领性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1]。为改善清镇市水环境质量,贯彻落实国务院总体要求,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研究意义重大。在此科学、全面地分析区域水污染防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对策建议。

2清镇市水h境质量现状

清镇市红枫湖水质较好,百花湖支流东门桥河污染较为严重,水质现状为劣Ⅴ类[2]。清镇市近年工业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占比逐渐增加,工业需水量的占比由29%增加到71%,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占比也由3%增加到7%,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农业需水量和生活需水量的占比逐渐减小,农业需水量的占比由48%降低到13%,生活需水量的占比由20%降低到9%[3]。

3清镇市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3.1市域范围内包含红枫湖和百花湖部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十分敏感

目前红枫湖水源地及其支流水质较好,可以达到相应功能类别要求。但由于红枫湖几条主要入湖支流均处于安顺市平坝区境内,随着贵安新区和平坝区的快速发展,上游地区农业面源和农村生活污水的影响,红枫湖水源地及其支流面临的环境风险也越来越大。百花湖水源地水质也较好,可以达到相应功能类别要求;但百花湖支流东门桥河污染较为严重,水质现状为劣Ⅴ类,主要受沿线生活污水影响所致。

3.2城区污水无合适的排放去向,城市排水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清镇市在建的清镇职教城,到2020年,清镇职教城内入驻职业院校将不少于25所,在校生规模达20万人以上,配套人口达20万人以上。由于清镇职教城位于百花湖准保护区,污水自然排向进百花湖,目前清镇职教城的生活污水是通过提升泵站排入朱家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东门桥河、朱家河目前已无容量容纳生活污水的排放,但随着职教城入驻人口的增加,加之朱家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限制,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百花湖水质。

3.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亟待进一步完善

清镇朱家河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去向是饮用水源支流,但目前污水处理厂的出水仍执行一级B标,对饮用水源的污染风险较大。从保护饮用水源的角度出发,应尽快完成提标改造工程。此外,清镇工业园区、物流园区、职教城等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建设也较为滞后,饮用水源地及其支流沿线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也不完善。

3.4对地表河流和饮用水源地周边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现场调查发现,暗流河、麦包河、栗木河、东门河等都存在大量的生活垃圾,给水环境支流带来污染风险。主要是由于生活垃圾没有有力的处理措施,随处乱扔,一些村落虽然有统一的垃圾堆放点,但由于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清运,造成垃圾成堆。

3.5水源地环境保护体系还不健全

红枫湖流域地跨贵阳市、安顺市两个行政区,新建立的贵安新区又包含了上述两地部分区域,红枫湖三大支流(羊昌河、后六河、麻线河)部分流域已划入贵安新区直管区并已移交贵安新区管委会管理。除此之外,红枫湖沿岸90%以上陆域面积也已纳入贵安新区规划区。从长远看,从对饮用水源实施统一、长效保护和管理的角度看,贵州省在谋求新区建设发展的同时急需建立统一的红枫湖流域管理模式。

3.6备用水源地建设进展滞后

清镇市虽然《清镇市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4],预案中备用水源地输水方式为利用消防车、洒水车、水罐车等集中分片送水,但与备用水源地匹配的管道和管网等工程建设较为滞后,急需完善备用水源地相应的配套工程,早日建成与清镇市中心城区和各乡镇集中饮用水需求量相匹配的备用水源地。

3.7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不清

清镇市还未设置地下水常规监测断面,对整体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底数不清。此外,结合清镇市水文地质图和现场调查发现,站街工业园区是地下水富集区,工业园的发展必然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4清镇市水环境保护和质量改善措施

4.1确保饮用水安全

4.1.1完善饮用水源地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源地安全

完成清镇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围栏、界桩及警示牌的设置工作。2017年底对供水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农村人饮工程划定水源保护区。2017年底完成对清镇市备用水源地划定水源保护区。2020年底前完成清镇市建制乡镇水源地和清镇市备用水源地围栏、界桩及警示牌的设置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清镇市供水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农村人饮工程的围栏、界桩及警示牌的设置工作。

4.1.2控制严治

严控饮用水源地入库支流污染物排放,加强饮用水源地流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采取源头控制和截流工程严格控制农业和生活面源的氮磷排放对水源地的影响。对百花湖支流东门桥河流域进行生态修复,支流河道采取生态护岸、绿化坡岸,河流与村寨间建设生态缓冲带,支流入湖、河口附近建设湿地带。在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要坚决予以搬迁和拆除,在限养区内的原有规模化养殖场要采取先进工艺,增设污染处理设施,粪便污水达标排放,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肥有机生产等成熟技术。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要求进行管控2015~2017年完成百花湖东门桥河流域村寨污水收集处理、生态治理工程建设;2018~2020年完成红枫湖、百花湖(东门桥河外)流域村寨污水收集处理、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018年完成红枫湖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居民搬迁工作;2020年前完成红枫湖支流在线监控系统的安装建设。

4.1.3加强水源涵养林建设

加强保护区内水源涵养林工程的建设和保护,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在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边界构建30~100m宽植被缓冲带,二级保护区内在现有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规划2015~2020年饮用水源保护区流域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达60%,减少水土流失对水源地造成的影响。

4.1.4生态农业推广

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广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水源地流域范围内划定化肥、农药限量使用区。到2020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比例达到100%。

4.1.5加强饮用水源地能力建设,完善管理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各级政府、部门及供水企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机制。根据水源地水质要求,对保护区上游提出保护区边界来水的水质要求,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协调、督促上游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保证控制断面的水质达标,确保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安全。建立饮用水源地跨流域协调管理机制,加强水源地周边城市沟通协调。

4.2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

4.2.1加强和完善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

加大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地表水水质全面改善,确保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100%。在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基础上,通过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处理效率,尤其是总氮、总磷的处理效率。实施红枫湖环湖截污沟工程建设。实施城区道路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率和雨污分流的比例,减缓城市径流等污染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并逐步实现城市雨污分流。污水处理厂引入第三方运营管理机制。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原则,完善已建工业园区污水配套收集管网建设,提高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运行效率。加快推进清镇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到2025年,清镇市工业园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污水管网收集系统、雨污分流系统、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

4.2.2加大城市中水回用系统建设

在建设和完善污水管网与收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建筑周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分散处理回用。采用人工湿地、净化塘、膜处理等工艺对其尾水进行深度处理,达到相应水质标准要求,回用于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或环境用水,优先满足城市杂用水、工业用水需求。遵守《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规定》中相关要求,新建规模以上住宅小区、宾馆、写字楼、办公楼、学校等场所必须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鼓励、支持建设中水回用工程,逐步对已建成的大型住宅小区和公共建筑实施雨污分流和中水回用系统改造。分时段、分步骤推广中水回用,通过近期职教城入住学校中水回用系统工程、经开区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和其他中水回用工程等,远期朱家河污水处理厂提标回用工程。实现到2020年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30%,到2025年实现中水回用率40%以上。

4.2.3加大乡(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保护,推进农村清洁能源设施的建设与推广,推动流域范围内生态示范村推广建设工作。在地表水水质因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超标区域(东门桥河),建设村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至2020年,完善清镇市各乡镇集镇范围内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作,确保地表水一级红线区域以及地表水水质超标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流域集镇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达60%以上,显著减少农村生活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实施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配套进行改厨、改厕、改厩“一池三改”等工作。做好村寨规划和建设,优化村寨布点,引导乡村居民适度集中居住。加强农村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4.2.4控制农业面源

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为中心,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对于10°~25°坡度的耕地进行等高耕作。全面实施坡耕地水肥流失控制工程建设,有效收集农田径流,控制农田水土和水肥流失。在流域内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推广使用平衡施肥技术,提高有机肥、农家肥的使用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现状,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兽药、农药新品种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因农田径流和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实施农业生产清洁工程,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粪便还田等措施,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4.3改善地下水环境质量

4.3.1加强地下水富集区污水处理及防渗设施建设

针对地下水富集区所在位置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农业区优先完善污水灌区的控制灌溉定额和区域渗透系数调节措施;工业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政策,在运行中和新建建设项目时要结合项目各生产设备、管廊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的布局,根据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的各n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物料和产品的泄露量及其他各类污染物的性质、产生量和排放量,提出高要求地面防渗方案,给出具体的防渗材料及防渗标准要求,建立防渗设施的检漏系统。

4.3.2加强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

清镇市岩溶发育强烈,水文控制单元划分及产汇流条件复杂,建议摸清地表水系与地下暗河系统的相互转化关系,将具有明显水量转化关系的“明流”“暗河”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设置监测断面和监测点、划分水源保护区,实施地表-地下水统一管理。

4.3.3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基于地下水污染的隐蔽性和难以逆转性两个特点,需构建一个“防-治-保”相结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合理设置各项防治措施,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摸清家底,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调查工作。工作内容应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地下水典型污染源调查(工矿企业、油库及加油站、垃圾填埋场、矿山渣场、工业园区、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场、危险废物处理中心等)。对受到污染的地下水,需要找出原因,控制污染源,并开展污染治理工程。以污染源为核心,对源进行监督,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地下水,污水排放企业排污口不能设在地下暗河、落水洞、漏斗等与地下水连通的地方。

5结语

研究中科学、全面地分析了区域水污染防治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对策建议。清镇市应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加强组织保障,争创多部门协调治水的良好局面,保障清镇市水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R].北京:中国国务院,2015.

[2]清镇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清镇市水质监测报告[R].贵阳:清镇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015.

[3]贵阳市水务局.2015年贵阳市水资源公报[R].贵阳:贵阳市水务局,2015.

环境质量现状篇9

关键词: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生态环境;在线监测

中图分类号:F301.24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233196

1农用地整治的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占用了大量耕地,耕地数量锐减,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加之,我国土地利用粗放、大量土地e置、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农用地整治工作迫在眉睫。所谓农用地整治,是指在农村的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有关专业规划,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农村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态环境。其主要目标是稳定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农用地整治需要借助一系列工程、生物和农艺措施对水、田、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必然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这种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近年来,全国加大土地整治投资力度,年投资额约1000亿元,大规模推进农用地整理。农用地整治后耕地的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何以保证农用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不会发生恶化。因此,开展农用地整治后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就如何更有效地掌握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对耕地质量变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理论和政策方面,监测内容比较分散,对监测的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比较少。

2耕地质量监测现状

耕地质量指的是构成耕地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条件状况的总和,表现为耕地生产能力的高低、耕地环境状况的优劣以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耕地质量监测,就是通过定点调查,观测记载和采样测试等方式,对耕地的理化性状、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估的一系列工作。

世界上最早开展耕地土壤质量监测的国家是加拿大,截止1992年,加拿大农业部在全国建立了23个基准点,构成基准监测网络。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3S”技术在动态监测工作中的应用,前国务院总理朱馆基曾指示:“要采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24小时监测土地动态变化情况,及时通报,确保我国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刘坤、郑新奇等学者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监测与预警体系。2006―2008年间,欧盟制定了土壤监测的程序和相关规定,并选出27个指标组成监测指标的最小数据集。近年来,国内外先后都开展了以耕地或者土壤质量为对象的动态监测活动,主要借助RS、GiS、GpS等工具,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空间信息的现势性。2009年,田燕,杨建峰等学者利用“3S”技术对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监测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出“3S”技术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2010年中国昌吉州建立了20个州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形成了昌吉州耕地土壤监测网络构架。同年,吴康、晏家珩等人通过对贵州近年耕地质量监测现状分析,指出耕地质量监测是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的一项重要措施。2011年,周生路等学者,基于moDiS影像,结合“3S”技术对宜兴市农用地自然质量动态监测进行研究,证明基于moDiS数据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反演是基本可行的。当前,国内针对耕地质量监测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壤养分含量状况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监测点布样及构建监测网络、耕地质量监测方法等方面。

3生态环境监测现状

生态环境监测又称生态监测,就是运用环境监测和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以获得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间和空间上所显示格局的认识和数据,为环境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监测对象多样化,从环境到植物,从植物到动物,甚至到人类,包括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到动植物等。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类型多样化,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其本质就是掌握环境信息的生产过程,从而预防土地整治后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监测内容复杂多样、动态变化、地域性、不确定性,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巨大,至今还没有形成大面积乃至全国区域内的监测系统。现阶段,生态环境的监测主要集中区域的监测工作,且各区域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不统一。

20世纪初期,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其中,科尔克威茨等学者提出了污水生物系统,并积极提倡植物监测器。随着众多专家学者对生态环境监测理论和方法的不断丰富和深入研究,至7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监测成为研究界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我国的生态监测研究起步较晚。生态环境监测作为一种收集自然资源信息的综合技术,常规监测方法主要为现场调查、低空的航空照片判读和外层空间的卫星资料解析,3种方法彼此互补,结合用于生态监测。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空间技术,特别是“3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动态监测项目中。生态环境监测从方法和内容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朱运海学者以河北省万全县为研究区,系统研究和总结了基于GiS的资源与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建立了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王虹学者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对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进行了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并得出一套可在农牧交错区适用推广的动态监测技术方法和工作流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王婧总结了一套适用于大中型区域的遥感生态监测与评价的技术流程。

综上可知,国内外的生态环境监测侧重点已由研究生态过程,即局部监测转为宏观监测。借助3S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来全面审视生态质量,分析全球生态质量变化,势必为当前科研人员的研究重点。

4研究的必要性

土地整治作为盘活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国家在土地整治规划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根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计划完成266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估计总投资约6000亿元,同时全国土地一级开发投资规模可达万亿。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对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就目前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而言,没有形成监测体系和常态监测,只是为了满足工程项目的验收需要,示范性地做了项目区内农用地某些特定土壤指标的检测。由于工程项目施工周期较短,多则3~5a,少则1a,采样监测次数多则2~3次,少则1次,有的项目甚至没有。而土地整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中投资回报期都是8~10a,甚至有的在15a以上,于是相对于土地工程项目10a左右的周期,监测的数据量少之又少、监测的数据质量良莠不齐、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较低等,何以保证农用地整治后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不会发生恶化。综上可知,农用地整治后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监测迫切性和重要性。

5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不断开展,国家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要求已从注重数量转向数量、质量、生态管护并重发展。对于农用地整治后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而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对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进行长时间的在线监测。利用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将地面监测与计算机技术和3S技术于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土地整治后农用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监测信息系统库,包括观测、文字、统计、图像以及分析等数据;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评价体系,最终达到监测环节规范、监测指标统一、监测方法标准等目标;改革适应现代的耕地质量和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行域设置、破除不适的行政干预等旧体制,实现监测资源有效配置、统一标准、监测任务及工作要求统一布置。

参考文献

[1]徐康,金员螅吴定国,等.基于农用地分等修正的土地整治项目耕地质量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7):247-255.

[2]梁进一.农用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农村生态环境保护,2008(11):14-15.

环境质量现状篇10

关键词:吉林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水质;环境质量

中图分类号:p641.8文献标识码:a

1水源地自然环境基本概况

吉林市市政水源建设有5座自来水厂,其中5水厂位于江北乡官地村,牤牛河畔,为地下水水源,1941年建成投产。建国后1956年第一次扩建,日供水能力达到1.4万m3。

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5.1℃、平均降水量639.2mm、平均蒸发量1423.8mm,最大冻结深度1.28~1.90m,无霜期130d,全年日照时数2400~2600h。

流经保护区的地表水为牤牛河,发源于蛟河市天岗镇天桥岗南,河流走向由东向西,与吉林市龙潭区江北乡西崴子屯汇入松花江。牤牛河流域面积874km2,河长78.4km,河道坡降2.7‰,多年平均流量5.35m3/s。

保护区位于牤牛河南岸的漫滩与一级阶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一级阶地高于漫滩2~3m,阶面微倾于河床。漫滩表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圆砾层、一级阶地表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粉质粘土层,下部为全新统含漂卵石层、下更新统圆砾层,基底为华力西期花岗岩。粉质粘土层厚度4.4m、含漂卵石层厚度3.80m、圆砾层厚度11.0m。

保护区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水位埋深1.78~4.88m,漫滩埋深小、阶地埋深大,含水层岩性为含漂卵石、圆砾,含水层厚度14.8m。含水层透水性强,水量丰富,据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570.60~1327.91m3/d.m,单井涌水量1000~3000m3/d,渗透系数为200.13~235.80m/d。据渗水试验资料,粉质粘土层渗透系数为0.084m/d。据牤牛河下游区水质弥散试验资料,含水层有效孔隙度为0.20、纵向弥散度0.38、纵向弥散系数0.011m2/d。

地下水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形式排泄于牤牛河。由于五水厂渗渠取水,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下水流向渗渠,同时又接受牤牛河水的渗透补给,人工开采为地下水的主要排泄方式。

2水资源环境质量状况

保护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距2001年《吉林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该区地下水资源模数为169.81万m3/a.km2,可采模数为152.84万m3/a.km2。由于傍河取水,扩大了地下水的补给资源,使水源地能够获得稳定的开采量,多年动态监测资料表明,水源地周边地下水位无持续下降趋势。

为了查明保护区及周边地下水水质状况,布置了4眼水质监测井。水质监测项目为饮用水质全分析,共检测37项,其监测方法与执行标准依据GB5750-1985。地下水中铁、锰含量超地下水Ⅱ类标准,引起浊度超标,属原生地质环境特征;4号井受到了生活污染,水中氨氮超地下水Ⅱ类标准。为了对该区地下水进行综合评价,采用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划分地下水水质的优劣。

考虑到地下水水质特征、污染物,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的项目进行评价:色度、So4、Cl、no3-n、no2-n、nH4-n、F、酚、氰、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计11项。评价方法采用评分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价。

进行单项组分评价,划分组分所属类别,用下表1内的标准分别确定各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按下式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依据上述评价方法,该区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见表3。

2.1良好水

分布于全区,地下水未受污染或只受到了轻微污染,水质综合评价分值F为2.12~2.14。地下水大部分指标符合Ⅰ类标准,水质基本保持在背景状态。地下水属良好水质,适宜各种用水。

2.2较差水

呈点状分布于村屯中(4号井),地下水受到了生活污染,水质综合评价分值F为4.28。主要污染物nH4。地下水属较差水质,不宜饮用。

2.3极差水

呈点状分布于村屯中(011号井),该井为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井,水质受到了生活污染,2002年5月水质综合评价分值F为7.24,主要污染物nH4。地下水属极差水质,不宜饮用。

3污染成因分析

保护区附近地下水主要污染源为村屯生活垃圾、人畜粪便及农药、化肥。生活垃圾与人畜粪便为点状污染,农药、化肥为面状污染。水源地距村屯直线距离为400m,距耕地距离为200m,耕地与村屯处地下水补给渗渠水。阶地上分布有粉质粘土层,具有一定的隔污能力,漫滩上有耕地分布,农药与化肥污染直接对渗渠水构成潜在威胁。保护区内地下水主要污染物为“三氮”。

4存在的问题

吉林市自来水公司五水厂取水构筑物为渗渠,由于渗渠取水,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下水流向渗渠,同时又接受牤牛河水的渗透补给。保护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渗渠能够获得稳定的开采量,动态监测资料表明,水源地周边地下水位无持续下降趋势。现状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地下水为良好水,二级保护区内地下水以良好水为主,个别水井遭受了生活污染,水质成为较差水。水质在年际间呈波动变化,变化范围较小。保护区内地下水污染源主要为村屯生活污染及农业化肥、农药面源污染。

5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