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篇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篇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33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1

宋海强调,广东省从推动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广东的高度发展知识产权事业。近年来,大力推进国家和广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努力深化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战略合作,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斐然,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作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全省专利申请量为9098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4950件。专利授权量为56377件,连续14年保持全国第一。2009年1~9月份,广东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2162件和8233件,双双位居全国第一位。广东获第十一届中国专利奖金奖数、优秀奖数及获奖项目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并创历史新高。

宋海说,广东与时俱进,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坚持把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促进广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知识产权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积极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全面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是推动由“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转变的关键。稳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

推动和规范专利申请资助工作,提高自主创新的质量。广东省政府召开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协调会,明确提出了推动全省专利申请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责任制。在省部(院)合作、科技计划项目、高新区、专业镇、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等环节上下大力气,强化知识产权政策导向,突出知识产权要求,努力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

加大专利奖励工作力度,为自主创新加油鼓劲。在重奖全省获国家专利奖项目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2009年广东专利奖评选与表彰工作。在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座谈会暨2009年广东专利奖表彰大会上,我们联合省人事厅对获得2009年广东专利奖金奖13项、优秀奖55项的68家单位和pCt专利申请量名列前茅的企业进行奖励。积极组织和推荐专利项目申报中国专利奖。

健全法规,疏堵并举,积极规范广东省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从完善法规、加大保护力度入手,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的公平和有序竞争的作用,规范全省经济社会秩序,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积极交流,充分展示,尽力为广东树立良好投资环境的新形象。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展示广东省新形象;推进交流合作,提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外的认知度。继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知识产权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对外合作交流取得重大突破;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硕果累累。创新手段,畅通渠道,自觉为推动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完善专利代办“绿色通道”,为专利申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通过规范流程、改进方法等举措,保证了广东省专利受理质量、收费质量保持零差错的水平。开展专利信息数据分析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

抓思路,抓方向,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结合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及时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奋斗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实现从知识产权大省向知识产权强省跨越。

抓重点,抓难点,突出破解制约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宋海指出,针对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及时提出并强调了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几个重要方面:着力提高知识产权质量水平;着力推进知识产权有效运用;着力优化知识产权政策环境。

认真落实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合作项目,进一步破解广东省知识产权事业科学发展的难题。加快推进省部知识产权高层次合作项目的落实,高效利用直接沟通、对话的便利渠道,在知识产权的体制创新、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信息运用等方面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指导和支持。

大力鼓励自主创新,继续强化知识产权有效运用。进一步强化企业创造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继续实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及国(境)外专利资助政策,探索建立专利申请奖励制度,加大专利申请资助资金投入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和省专利奖励工作。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加快《广东省专利条例》立法进程。加强省、市、县三级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保护体系的建设,充实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建立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定期沟通和重大案件会商、通报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和纠纷快速解决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强化服务支撑体系和能力建设。继续组织实施《广东省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全面建设集基础数据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2

一、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实现富民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2、把握总体要求与突出区域特色相结合。按照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的要求,立足我市实际和产业特色,着力发展知识产权事业,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政府组织协调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发挥中介机构服务作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4、鼓励创造与促进转化相结合。鼓励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努力实现技术、专利、标准的一体化,形成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5、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整体推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重点工程的知识产权工作。

三、发展目标

6、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总体目标为:到年,社会公众知识产权意识和政府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企事业单位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明显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比重显著上升,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平和拥有量能够有效支撑创新型建设,知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7、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到年的具体发展目标:

——知识产权拥有量明显增长。力争全市年专利申请量超过件,年均增长以上;发明专利申请和职务申请比例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规模工业企业平均专利拥有量件以上,每所大专院校新增专利5件以上。商标注册申请量年均增长以上;拥有有效注册商标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件,省著名商标件以上,特色产品商标达件,知名商标突破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通过率超过,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达到省内领先水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申请量大幅度提高。

——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工业园区以上的企业拥有专利,所有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和注册商标,平均专利拥有量件以上;工业企业专利实施转化率达到以上,规模工业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以上;培育和创建件具有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保护的名优特产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分别占总出口量的和。

——知识产权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市、县区两级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权责一致、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以上大中型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培育3-5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超过,司法案件年结案率超过。

四、重点任务

8、大力推进专利战略。以行业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省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为依托,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工作,围绕全市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发展的科技工业园区,在医药、汽车、造纸、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掌握一批核心专利,支持企业利用专利技术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大幅度提高全市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例,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提升。

9、积极实施商标战略。大力支持、培育以企业为主体创建自有品牌,帮助、指导企业做好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申报推荐工作,加大对著名商标、老字号以及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的保护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

10、努力推动版权兴业。努力推动版权产业,大力发展出版业、新闻传媒业、广播电视业、影视制作业、音像制品业、文艺创作与表演业、文化娱乐业、广告业、信息网络业、计算机软件业等核心版权产业,加强民间文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支持具有潇湘文化特色作品的创作。依法打击盗版行为,积极推进计算机软件正版化的普及。

11、注重培育农业知识产权。发挥特色农产品丰富的优势,积极开展特色农产品商标的培育和保护,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动植物新品种权的认定工作,努力打造一批农业知名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

12、依法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市场整治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的主导作用,构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部门协调、区域协作机制。

五、主要措施

13、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切实解决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工作体系、经费保障等问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调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各业务主管部门的职能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全与工作相适应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14、制定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和激励机制。研究出台有关支持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和专利技术实施以及产业化的优惠政策。对符合国家和省、市产业发展方向的新能源、环保、节能减排等专利技术,市科技经费、市技改专项资金等要予以重点倾斜。对使用财政性资金或国有资产投入支持的重大建设项目、重大科技专项、重大项目并购、重大技术设备引进等重大经济活动,实施责任主体要进行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和风险评估,知识产权部门要予以指导和监督。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及专利发明人给予奖励,对在知识产权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15、突出企业知识产权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在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逐步建立健全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经营、资产运营、人才培养、产品销售、对外合作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积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商品化、产业化,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质押等活动,围绕我市重点产业,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和辐射作用广的知识产权项目,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骨干企业。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

16、完善知识产权保障机制。各级政府应根据每年知识产权工作开展的需要安排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专利和商标申请资助、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技术实施及产业化等工作。鼓励和引导专利技术转化,积极开展专利质押贷款,拓宽专利技术运营的融资渠道。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多元投入的知识产权投入新格局。

17、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健全市、县区行政执法体系,提高执法能力,改善执法条件,重点解决执法人员匮乏、经费短缺、装备落后等突出问题。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的侵权假冒行为作为行政执法的重点,集中力量查处情节严重、影响重大的侵权案件,完善重大涉外案件上报和会商制度,形成联合执法协调机制、纠纷快速解决机制和诉讼调解的联动机制。完善著作权登记备案体系,建立著作权登记备案制度。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3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从先进国家引进资本、技术和制度,尤其是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并加以模仿、消化和吸收,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在技术方面后发优势的表现。但这也有可能强化制度模仿的惰性,制度的改革创新会被拖延下去,以致形成制度变革方面的后发劣势。在全球化、贸易摩擦、资本开放及汇率波动都会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后发劣势在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必然成为经济继续发展的阻碍。而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后发劣势,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增长迅猛,2002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1504亿美元,占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4.2%;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达5288亿美元。但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的增强和在全球范围内国际竞争的加剧,技术壁垒所导致的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高新技术产品近几年不仅遭遇发达国家反倾销的诉讼,而且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成为产品出口的一大障碍。知识产权纠纷的增多,表明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外国的一些跨国公司开始关注我国企业可能对其构成的威胁。发达国家以其在相关领域内所拥有技术上的先发优势和对技术研发路径的封锁,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设立陷阱,运用法律诉讼手段达到干预市场的目的,增加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成本。后发国家无论从政府还是企业层面,都可能会因为技术引进所带来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而形成一种惰性,影响制度模仿、建立和改革的积极性。从频繁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可以看出,在知识产权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已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在高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被政府和企业所忽略,与发达国家产生了巨大差距。

(一)缺乏对国内知识产权市场的保护制度。在知识产权竞争领域,知识产权的专有性具有极强的排他性和垄断性,控制产权就是控制市场。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就已有计划、有规模地申请专利,在华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30%的幅度高速增长。到2006年底,国外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累积已达524368件,占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总数的48.5%。其中,日本企业专利申请量最多,其次是美国、韩国。这些专利申请多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少数跨国公司手里。如,诺基亚、西门子等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掌握了80%以上的通信专利技术。

(二)缺乏对滥用各类技术标准的防范制度。近年来,跨国公司借助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向我国企业发难已成为一种新动向,即出现所谓“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趋向。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原本是分属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知识产权属于一种合法的垄断,任何人未经权利人许可不得擅自使用他人的知识产权成果。根据知识产权地域性原则,知识产权只在授予该项权利的国家有效,如果没有获得他国的知识产权,则不能控制该国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即使在该国取得了知识产权,该国的企业依然可通过自主开发相关技术来生产相关产品,不必仰仗他人的知识产权。就技术标准而言,它是对一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的必须要达到的水平以及为达到这一水平而实施的技术。现代市场是由标准控制和垄断的市场,达不到技术标准的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不能进入市场。在实践中,如果标准涉及的技术没有控制在个人手中,而是为大众公知公用,标准化将和人们预期的一样,成为推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不会构成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障碍。不过,当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技术标准涉及的技术被特定的主体以知识产权的方式合法控制时,情况则发生根本性变化。任何人要使用标准化技术,就触及了他人的知识产权。此时,使用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以昂贵的代价使用他人享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化技术,生产标准化产品,获得知识产权使用费后的残羹冷炙;要么因不甘心知识产权人的宰割而放弃市场。如,中国DVD企业在6C联盟(由东芝、三菱、日立、松下、JVC、时代华纳六公司组成,以后iBm也加入联盟,习惯仍称为6C联盟)收取15美元专利费后,生产一台机器的利润不过1美元。因为标准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条件,不按标准就不可能被市场接受,而采用标准就必然使用他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需要取得许可、支付报酬。我国由于存在严重的知识产权制度实施上的缺陷,在防范国外滥用各类技术标准方面,缺乏有力的武器。

(三)缺乏对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企业的保护制度。跨国公司与外国政府利用知识产权指责的我国企业,几乎都是成长性好、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其产品市场份额高、跟随主流技术但专利累积差,经不住国外跨国公司的围追堵截,常被他们分化瓦解并各个击破。面对国外向我国进行知识产权诉求越来越趋于集团化、官民一体化的趋势,我国缺乏理论准备和策略准备。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制度准备。

我国加入wto后,很多企业对保护知识产权有了新的认识,对侵权、盗版和假冒商标等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所警惕。但对西方企业利用不同国家科学技术的差距,滥用法律上享有的独占权或垄断权,特别是对技术转让采取限制性贸易和设置知识产权陷阱缺乏应有的识别和防范,这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二、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思路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将知识产权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并把知识产权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国,只有尽快制定符合国际规则,与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相适应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才能取得经济和贸易的长远发展。

(一)制定科学、系统、严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使知识产权的确认、行使与保护有法可依,减少和弥补制度上的空白。在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之初,基于对外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知识产权立法在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主要考虑知识产权国际标准,着重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忽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法定垄断权的合理保护问题,在不少制度上甚至出现对国内的保护弱于对国外的保护,未体现公平竞争、平等保护的法律原则。如,微软公司windows98正版软件在美国、日本的售价均折合人民币不到1000元,而在中国的售价竟高达1998元,显然损害了我国消费者利益。这种价格歧视现象尽管在当初对我国建立国际认可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积极作用,但其消极作用也很明显,偏重保护外国企业的垄断收益,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特权。这与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协调,必然难以有效施行,法律的权威也会因此降低。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企业对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优势,以价格歧视、过高定价、搭售、拒绝许可等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对我国相关产业构成巨大冲击的行为,难以像西方国家一样进行有效规制,使我国有关产业的发展面临很大危机。因此,应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等国际条约要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我国现实的科技经济状况,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立法。

(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评议和制定工作。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是了解国际标准发展趋势,反映和合理保护我国产业利益,提升我国产品国际地位和形象的重要途径。首先,要积极参与wto与各种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评议工作,必须很好地利用我国加入wt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获得的发言权,否则,发达国家就会利用技术优势和在标准领域里的经验优势来控制国际市场。但对此,我国许多部门和企业都没有兴趣,或者没有相应的人才。因此,制定标准需要有人才、资金和体制的保障。其次,要在评议的基础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应鼓励研究机构及重点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要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力争把我国的标准化意图和标准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并推荐为国际标准,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再次,对标准之争和由技术性措施造成的贸易摩擦,要积极利用双边或多边协调机制加以解决,努力避免和化解贸易冲突。但无论是参与评议别国标准,还是推荐本国的标准,都要以可靠的科学依据和风险评估为基础。

(三)建立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保护措施。第一,建立信息资源检索机制。不要毫无价值地重复他人的创新过程,也不要花大量金钱去购买已是社会公有财富的技术,更不要花大量精力物力去申请已无保护价值可言的“专利”。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对新产品或工艺设计的产生、引进、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保护的过程中,都必须用足够的精力去检索已有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文献,了解目前该技术国内外的状况,熟悉目前该类产品生产制造者各自采用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综合性的特征和价格分析,确定只能通过购买才能得到的专利技术,明确自己占领市场的优势、主攻方向,并超前介入未来起主导作用的技术领域,从而制定知识产权保护的战略和策略。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4

ス丶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政府行为;政府作用

ブ型挤掷嗪牛D63;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5-0084-04

收稿日期:2008-07-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07&ZD006)。

作者简介:乔永忠(1968-),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战略研究院博士生;葛雅兰,重庆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讲师。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经济安全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也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国务院于2008年6月5日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该纲要的指导思想是“以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为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纲要指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意味着战略实施的正式开始。国务院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关键主体的政府,如何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探讨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作用的二重性和不同方面的具体作用以及对政府作用的评估等问题。

一、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政府作用的二重性

ピ谡府作用限度与边界问题上,西方学者提出了许多理论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对研究中国政府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了“贤人政府”模型,认为政府的使命在于培养人民的美德,调整社会关系以达到社会和谐[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亚当•斯密的“警察政府”模型认为,政府的三个作用就是保护社会、保护国家和保护公共设施[3]。边沁的“功利政府”模型认为,政府的作用应是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4];密尔的“罪恶政府”模型认为,政府的作用在于以恶制恶[5]。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在促进经济效益方面,政府规制的终极目的是使制度服务于人民。考特等认为,不受管制的市场将在有创造力的思想和创造性的作品上生产出小于最优值的信息数量[6]。大卫•休谟认为,政府职能就是为了促进某种公共目的,并借以进一步扩大其影响[7]。现实中经济学家往往以成本收益理论衡量政府规制的经济绩效。这些理论与模型启示我们,政府必须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合理界定,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适当的作用。不过对政府行为的合理界定并不能替代政府要管理的具体事务的性质,换句话说,探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本身的特殊性也是研究对其作用的前提之一。

ブ识产权的特殊性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全局性使得政府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具有二重性。近年来,市场经济发达、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成功的国家,都选择了加强在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政府行政权力介入的模式,将政府管制与知识产权制度的运行相结合。这种策略的积极效果已初步显现,并进一步启发我国对增强知识产权制度绩效的制度完善[8]。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观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的博弈规则主要是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规则。如果国家权力不介入,财产权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界定、保护和实施;如果国家权力介入产权安排和交易,又可能会限制和侵害个人财产权,造成所有权残缺,从而导致产权安排和经济效益的降低。这就是所谓的“诺思悖论”[9]。可见政府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即:没有政府产权无法安排,政府干预过多又会导致产权安排效益降低。这种情况在我国更为明显。政府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力量,它既可能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也可能对其构成严重的障碍。因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相关制度是否正确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管与指导。有学者认为,从国家层面而言,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社会政策工具”,是否保护知识产权,对哪些知识赋予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知识产权,是一个国家根据现实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需要所做出的制度选择和安排[10]。当然,政府如果过度干预作为私权的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以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自身调节,可能违背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因此,要有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必须正确发挥政府作用,把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价值规律有机结合,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所有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国家竞争力。

ザ、政府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作用的具体内容

(一)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鼓励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ヌ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针对我国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较弱的现实,建议政府在以下四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建立一个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不过该创造体系不能以政府为主体,更不能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只是该创造体系的推动者和协调者。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要有效应用到实践,必须尊重价值规律,所以构建一个高效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体系需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做到产学研相结合。其次,政府要支持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把创新成果转变为知识产权的能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目的,所以政府需要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创新,同时提高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的能力,使科技成果得到充分保护。再次,政府要引导企业改进竞争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支持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创出驰名商标,打造知名品牌不仅是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也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目的之一。为此政府要正确引导,制定规范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相关政策,促进自主创新。但是要特别强调政府不能越位,避免过多干预企业行为和市场规则,不能成为有效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阻碍。

ブ识产权的目的是通过运用为创新主体带来财富。为有效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建议政府发挥如下作用。首先,政府要引导和支持创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向企业转移,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产业化,缩短产业化周期。企业是最主要的创新主体,不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强,所以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将创新要素积聚于企业,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是主要创新主体,但是其创新成果如果不能及时转化为产品,服务于社会,创新成果的价值就无法实现,所以将创新成果有效转移不仅是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事,政府也要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次,政府要深入开展各类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应对知识产权竞争的能力。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产权日益被重视,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知识产权竞争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我国创新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还很弱,知识产权竞争能力也较差,所以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全面提高创新主体特别是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再次,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健全技术资料与商业秘密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统计和财务核算制度,制定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重大事项预警等制度,完善对外合作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市场主体而言,未公开的技术资料特别是商业秘密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所以政府需要制定行政法规或者相关政策,保护企业技术秘密。知识产权的无形性等特点决定了其价值难以确定,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带来了困难,所以政府应该建立或者鼓励中介机构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为知识产权运用提供依据。为了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效率,避免因知识产权不当使用带来损失,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和知识产权重大事项预警制度。最后,政府还应该鼓励市场主体依法应对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和法律诉讼,提高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

(二)完善知识产权法制和提高知识产权执法水平

ネ晟浦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但是为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有效实施,相关法律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法律制度要由立法机关制定,但是对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相关的行政法规,如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等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则需要政府推动制定。建议政府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制过程中发挥如下作用。首先,政府要和立法机关协调,建立适应知识产权特点、符合我国国情并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的行政法规立法机制,提高行政法规和政策的质量;同时要鼓励研究机构加强知识产权立法的前瞻性研究,做好对行政法规和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另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法规和政策的修改和立法解释,及时有效回应知识产权新问题。其次,政府要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基础性行政法规和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完善现有知识产权行政干预机制,优化管理资源配置,简化救济程序。再次,政府应协调立法机构健全审查机构,完善诉讼制度,改革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制度。具体而言,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审查机构,充实知识产权审查队伍,提高审查和监督能力;二是要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等特点,建立和完善司法鉴定、专家证人、技术调查等制度,完善知识产权诉前临时措施制度;三是要改革现有专利和商标确权、授权程序,研究专利无效审理和商标评审机构,提高知识产权授权和评审效率。

ノ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特点是司法和行政保护的双轨制。随着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和我国法制环境的不断完善,学者对双轨制模式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要取消行政保护,有人认为要强化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制。我们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制还不能取消,但是需要完善。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过程中,建议政府在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水平中要发挥如下作用。首先,政府要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队伍素质,合理配置行政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率。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水平对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因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对技术要求的特殊性和我国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的现实,要求政府要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率。其次,政府要针对反复侵权、群体权及大规模假冒、盗版等现象,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近年来,我国政府进行了知识产权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不过,我们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长期工程,仅靠几次专项行动是不行的。再次,政府要充分利用海关执法国际合作机制,有效打击跨境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发挥海关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事务中的影响力。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关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国际知识产权事务合作机制的建立。

(三)加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

ス赜诩忧恐识产权行政管理,我们认为,政府需要发挥如下作用。首先,政府要制定并实施地区和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扶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造与产业化项目。尽管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不久,但是有些地方,如上海、武汉等地已经提前实施了各自的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而且效果明显。就创新主体而言,个别企业也实施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同行业应该制定和实施适合本行业特色的知识产权战略,以利于本行业的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地方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很不完善。其次,政府要完善知识产权审查及登记制度,优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再次,政府要构建国家基础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质量的专利、商标、版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基础信息库,加快开发适合我国检索方式与习惯的通用检索系统,健全植物新品种保护测试机构和保藏机构。另外,政府还要指导和鼓励各地区、各有关行业建设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产权信息库,促进知识产权系统集成、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发展态势报告,对可能发生的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知识产权纠纷、争端和突发事件,制订预案,妥善应对,控制和减轻损害,并建立预警应急机制。

ス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性质和知识产权本身的私权属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政府不能过分干预中介机构事务,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行政法规和政策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的价值便很难实现。因此就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建议政府主要做好如下工作。首先,政府要提高中介服务诚信度,规范执业管理,明确中介权利范围。具体而言,政府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诚信信息管理、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二是要建立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执业培训制度,加强中介服务职业培训,规范执业资质管理;三是要明确知识产权人等中介服务人员执业范围。其次,政府要提升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申请能力、知识产权纠纷处置服务能力、国际知识产权事务参与能力。政府要制定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支持行业协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同时要加强政府对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的监督指导。再次,政府要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构建信息充分、交易活跃、秩序良好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简化交易程序,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优质服务。中介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必须依托良好的知识产权市场交易体系,所以政府应该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透明而健康的知识产权交易体系,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质量。最后,政府应该制定严格的标准规范知识产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公信度。

(四)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和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ダ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或者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又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科技竞争力;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这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的成熟程度和知识产权拥有量,而一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制度和知识产权拥有量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知识产权文化基础。

ピ诠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政府是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执行者。关于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建议政府发挥如下作用。首先,政府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统筹规划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为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国家实施了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有些省市如广东省人民政府也实施了与广东省地方知识产权战略相配套的知识产权百千万人才工程。此举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其次,政府要建设若干国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建设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大规模培养各级各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重点培养企业急需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中介服务人才。再次,政府要完善吸引、使用和管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相关制度,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ブ识产权文化是以知识产权意识形态为核心,由有关知识产权的价值观念、学术思想、法律制度、行为习惯和组织机构等构成有机的整体。关于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首先,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提升知识产权文化。为此建议政府要建立政府主导、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体系,推动知识产权的宣传普及和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目前我国政府将每年四月份定为知识产权活动月,进行一系列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这种活动只是阶段性的,对形成长期稳定的知识产权文化远远不够。其次,要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知识产权文化的培育,离不开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普及,所以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教育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的前提。尽管我国目前在有些高校和中小学都开设了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课程,但是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建议政府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同时制定并实施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计划,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三、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评估

ナ凳┕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政府作用的二重性决定了对其监督和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政府作用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估有助于有效监控政府行为效果,从而保证战略实施效果的及时反馈,确保战略有序推进,同时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因此,在探讨政府在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具体作用的同时,应该明确对政府作用评估和监督。值得强调的是,政府自身应该重视评估和监督的意义,而且要对评估主体、评估原则、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如何运用等基本问题进行研究。评估主体的选择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战略绩效评估的效度和信度,所以评估主体的选择要以有利于战略目标实现、确保评估效度和信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作用的评估主体很难确定,同时也很重要。如果由政府自己评估,可能因为利益关系而导致客观性不强;如果由人大或者其他机构作为评估主体,可能对政府行为效果或者绩效把握不够,使得评估结果不够全面。所以政府作用的评估主体有待进一步研究。政府作用的评估原则、标准和指标体系也非常重要,应该对它们进行深入研究,篇幅所限,这里不做详细探讨。政府作用评估结果有助于政府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所以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过程中政府行为评估结果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总之,政府作用评估对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绩效非常重要,它可以反馈政府作用是否适度,提醒政府及时调整其行为,从而更为有效地推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不过,对政府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作用的客观评估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强的挑战性。

ゲ慰嘉南祝

オ[1]人民日报评论员.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n].人民日报,2008-06-11.

オ[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33.

オ[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7.

オ[4]边沁.政府片论[m].沈叔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6.

オ[5]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u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9.

オ[6]考特,尤伦.法和经济学[m].张军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53.

オ[7]大卫•休谟.休谟散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

オ[8]刘华.论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的政府管制[J].中国科技论坛,2005,(1).

オ[9]卢现祥.论政府在我国基础设施领域促进竞争及反垄断中的“诺思悖论”[J].管理世界,2002,(2).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5

关键词: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71-03

2009年,福州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2010年,福州市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工作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做好对深入推进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会中心城市的建设,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发展水平,加快我市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认为,进一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建设,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健全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推进城市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精心打造知识产权城市名片,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无疑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福州市知识产权建设现状

“十一五”期间,福州市围绕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先后颁布了《福州市扶持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奖励办法》、《福州市专利保护与促进若干规定》、《福州市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若干规定》等政策、法规,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知识产权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大幅提升,其中,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突破6千件大关,达6134件,是“十五”末期2005年2490件的2.46倍;专利授权突破4千件,达4215件,是2005年1118件的3.77倍。截止2010年底,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累计36571件,居全省首位;授权220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达8986件和1739件,分别占全省总量43.31%与43.22%,双双居全省首位。全市商标总量31477件,其中,经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驰名商标13件,福建省著名商标311件,福州市知名商标380件,地理标志商标4件。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5项,福建名牌产品261项,福州市产品质量奖126项,地理标志产品4项。“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有36家企业参与了144项国家标准制修订、31家企业参与了66项行业标准制修订,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有2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人才百千万工程”百名高层次人才培养人选。承建了我省首个国家专利技术(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全市12个县(市)区全部挂牌成立知识产权局,设立了福州知识产权实施与产业化基地,全市专利机构增加到8家。全市共有82家企事业单位获得各级各类知识产权试点示范称号,其中部级15家、省级28家。福清、闽侯进入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福清、仓山入选省知识产权强县。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专利奖评审,并有2个专利项目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资助专利申请、奖励授权专利2万件以上,金额逾1500万元,促进了专利申请与授权量稳步增长。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雷雨”、“天网”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率先建立大型商场超市专利联络员制度,共立案受理15件专利侵权案件,查处假冒专利案件20件,涉案金额数百万元,已全部结案。2006年福州市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2009年福州市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执法系统“5・26”工程。知识产权课程被纳入福州市委党校、福州市人事局继续教育、高校培训课程,福州市知识产权局与福州市人事局、福州大学、福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别联合挂牌成立了三个“福州市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培训体系。同年,福州通过考核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成为当时全国23个工作示范城市之一,知识产权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二、福州市知识产权建设存在问题

“十一五”时期,福州知识产权事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企事业单位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不强,一旦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还缺乏应对的专门人才。

(二)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拥有专利技术的企业还不够多。拥有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偏少、质量偏低;发明专利、涉外专利和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比重不够大,授权的发明专利仅占11%左右。。

(三)缺乏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高知名度强势品牌。主要表现在商标品牌等能在国内打响的数量有限,国际化程度较低,

(四)行政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三、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分析

目前,国内外发展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海西省会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历史任务,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受到重创。为有效缓解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正凭借其人才、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快实施专利、标准、品牌等知识产权布局,努力控制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资源的开发应用,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产业,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战略资源和盈利的源泉。目前全世界约20个创新型国家拥有全球90%以上的发明专利,在全球500强企业里,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贡献已超过80%。当今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几乎全部从专利费、技术转让费中收回,在数控、能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布满了专利壁垒。随着危机的不断演变和深化,国际经济贸易中知识产权的摩擦和纠纷日益增多,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遏制竞争对手的主要手段,构成了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得到了历史性提升。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是对自主知识产权严重缺乏的冲击。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国内外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变革动向,知识产权工作在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对福州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二)机遇

为加快海西省会城市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转变发展方式,需要自主创新,也需要知识产权保护。研发产权化、产权产品化、产品产业化,这样的创新链才是完整的,发展方式才是良性的、可持续的。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创新动力、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撑,发展创新型经济与发展知识产权经济已经紧密相连,知识产权已成为推进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和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新引擎,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作为创新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工作面临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通过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来摆脱危机,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在这场新技术革命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竞争中,美国等发达国家虽然已经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中国,拥有许多专利,但在某些技术领域,特别是新兴产业领域,中国也有不少原创性的技术发明,并与美、德等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中国和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太大。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把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突破口。以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为福州知识产权工作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如果能抓住机遇,积极投身于这场千载难逢的科技革命浪潮,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与发展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加快知识产权的创造,极有可能在某些产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掌握一大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实现自主知识产权爆发式增长和质量大幅度跨越,抢占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推动海西省会中心城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三)要求

改革开发以来,福州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外先进技术、优势品牌等知识产权的大量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当前,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越是高科技、知识型,特别是服务外包、国际会展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越强调知识产权保护,其“含金量”达到甚至超过优惠政策。只有继续促进知识产权创造、有效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才能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高端资源,增强参与国际经济、科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将对外开放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和城市品牌的战略需要,对福州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先行先试

目前,台湾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台湾企业大都是为欧美日大厂代工生产,自有品牌少,以购买国外大企业专利为主快速扩大生产规模,毛利通常极低,在景气差时品牌大厂一旦抽走订单,代工企业极易发生巨额亏损,甚至无法逃脱倒闭歇业的命运。只有依靠大陆市场和人才创新资源,台湾企业才能大幅度摊薄和收回技术创新和创立自主品牌的成本,发展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的世界级企业。《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进一步发挥福州比较优势、推进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应紧紧抓住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榕台知识产权合作,以国内外市场为目标,培育出一批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优势企业,为两岸知识产权事业和产业合作作出贡献。

四、福州市知识产权发展的建议措施

(一)推动实施城市知识产权战略

深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推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配套政策,设立专利运用与产业化资金,大力促进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建立健全各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体系,加快建设专利技术展示交易、知识产权维权与服务等平台,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和保护工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沟通与协作,扩大对外对台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投入,做大做强知识产权优势产业。构筑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提高省会城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与管理水平。以创造知识产权抢占科技制高点,以保护知识产权激发自主创新,以运用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型省会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

强化企业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的主体地位,加大知识产权申请的扶持与奖励力度,培育支柱产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造各类知识产权的积极性。设立专利运用与产业化资金,大力促进专利运用与产业化。完善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资本化出资和质押融资等流通机制,促进一批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推动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专利战略布局、参与技术标准制定、建立预警机制,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参与竞争的能力。培育特定领域知识产权,推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新品种研究与培育,扶持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挖掘传统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扶持传统知识的整理、传承和发展,开发特色产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品牌。

(三)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综合协调机制,保障各市、县(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办公条件,有专人负责知识产权工作。加强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优势企事业单位培育工作,引导企事业单位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升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审议制度,重大科技项目应当以获取和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建立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分析与评估,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自主知识产权流失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建立重点领域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

(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健全知识产权行政司法保护体系,强化执法能力和条件建设。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支柱和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维权援助工作,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与贸易壁垒的能力。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信息通报制度和执法协作机制,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深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种假冒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行为。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建立重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对重点出口企业、支柱和特色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及维权援助工作,提高企业应对知识产权纠纷与贸易壁垒的能力。完善知识产权举报投诉和维权援助机制,支持行业协会组织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开展集体维权,形成多元化的维权援助机制。

(五)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

健全各类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重点行业专利信息数据库。大力扶持和培育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立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等诚信管理制度,提升知识产权社会化服务水平。扩大闽台及对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建立台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站等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闽台企业与研发机构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建立政府主导、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体系,培育知识产权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六)加强知识产权合作交流

加强榕台知识产权合作和交流,先行先试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与交流合作平台。借助我市5.18海交会、6.18成果交易会,展示和交流海峡两岸发明创造成果,促进两岸自主创新成果交流;努力推进台湾居民参加大陆专利人考试资格并在福州设立考点,鼓励台湾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来榕开展业务;以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为契机,在加快两岸知识产权融合上先行先试,为有效促进闽台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闽台产业对接与融合探索新路。组织相关人员到知识产权管理先进的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进行考察、培训,学习借鉴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拓宽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的视野。完善涉外知识产权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做好涉外企业知识产权状况调查和分析,逐步建立应对贸易技术壁垒防范工作体系。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

1前言

世界经合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该报告将知识经济定义为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经济。其中所述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的一切知识,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管理及行为科学知识。这就意味着人类的发展将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识和智能、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成为时代的主流。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社会在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映射到社会中最活跃的经济单位----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人才战略、产品战略、财务战略等方面必须产生重大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走出资源依赖性经济增长模式的窠臼。[1]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加快发展知识产权事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实力的发力点。美、日、德等经济发达国家纷纷把知识产权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作用,加紧国际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国际竞争更加激烈。[2]

中国从“世界工厂”已经正在变成“世界市场”,正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跻身为新兴宠儿,成为中国现代企业竞争的最佳利器,甚至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生死攸关的命脉。如何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

2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必要性

通过本次课题的前期对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调查统计资料可知,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很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对知识产权工作还停留在保护层面,甚至连基本的保护观念也不够。这些问题反映在很多企业缺乏基本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专业人员和机构等方面。

(2)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由于很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还没有上升到战略层次。

(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研究开发投入少,自主知识产权严重缺乏。很多企业目前的的现状是企业宁愿花大价钱做广告,而不愿花费资金和时间从事研究开发,自主创新意识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问题。[3]

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及管理必须要提到战略的高度。因为,战略涉及的是带有全局性的、影响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战略具有其完备的系统结构,它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方案等动态且相互联系的方方面面。战略思想属于观念范畴,是形成战略的前提,也是决定战略的总方针;战略目标是沿着战略思想所指引的方向应实现的要求,它应建立在对客观形势的分析判断上,应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战略方案是实现战略目标而采取的方案、手段,包括实施战略的策略、步骤、重点等;战略本身具有层次性,宏观方面的战略和微观方面的战略又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细分。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为获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保护手段,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体现为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经营管理能力,企业通过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能够完善和规范企业现代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能够降低潜在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风险,保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能够成为企业新的、潜在的利润增长点,通过知识产权交易等策略实现其资本扩张与市场垄断。因此,制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3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途径

3.1专利战略

所谓专利战略,就是与专利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的结合,用于指导科技、经济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的利益。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4]如: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华为连续多年国内专利申请排名第一,2007年申请国内专利5500多件,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26880件,获得国内专利权4256件,其中90%为发明专利;累计申请pCt3268件,在wCDma国际标准中声明133件基本专利,位居全球前5名;2007年华为pCt国际专利申请排名全球第4名。华为每年将不少于销售额的10%投入研发,近3年每年都超过30亿元;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专利创新鼓励办法确定的多阶段奖励政策保证发明人全流程地关注其专利申请;“专利墙”的设置给予发明人荣誉,极大地激发了研发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华为专利申请和维护流程的电子化实现了专利的全球在线管理。

3.2商标战略

商标战略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基本战略,它是指企业为获得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以运用商标制度提供的各种手段,达到树立企业形象、促成产品或服务占领市场的总体性规划。企业商标战略是一个集经济、法律、管理、文化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商标战略必须以企业自身的各种具体实际为基础,通过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市场目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商标的开发、设计、使用、保护和推广以达到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商标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有过非常多惨痛的教训,如著名的温州打火机案、DVD专利收费案、思科诉华为案等,企业都在利用商标战略方式追求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利益。与此同时,跨国公司通过驰名商标的超高附加值来实现其商标战略。在贴牌生产、贴牌设计中,同样是中国制造,甚至是同一企业制造,质量相当,价格悬殊,跨国公司由此获得商标的超高附加值。[5]

目前,中国很多有先见之明的企业正在加大对商标战略的实施力度,“海尔”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的前身是青岛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冰箱制造厂,今天成长为世界著名的电器集团,其成功的秘诀正是实施了包括商标选择战略在内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这对中国众多的企业无疑具有极其深刻的启示。截止到2008年6月底,海尔在国内45个商标和服务国际分类上注册了1033件商标;在国外183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个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上注册了3077件商标;海尔是目前中国第唯一一个进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未来高新技术顾问委员会(paCt)的发展中国家企业代表,是国际标准组织ieC/paCt的十大成员之一;海尔已进入七个国际标准工作组,覆盖了1/2的国际家电标准领域。

商标是企业形象的代表,企业的精神风貌外在呈现。企业在实施商标战略的时候,还需要实施防御型商标的注册战略。如1988年9月娃哈哈集团公司向国家工商局商标局申请“娃哈哈”品牌注册,并于1989年9月10日核准注册,从而防止了其他企业或个人抢先注册。同时,为了防御其他企业注册相近商标,娃哈哈集团公司又注册了“娃娃哈”、“哈娃娃”、“哈哈娃”等3个防御商标。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涨,国内外市场的对接,“娃哈哈”品牌在国内市场运营的成功,使决策者开始将眼光瞄向国外市场。随着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产品市场不断扩展。企业认识到仅在国内进行商标注册已远远不够,为了进一步扩展市场,有效开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争创世界名牌商标,维护自己在国际市场的合法权益,在国外进行商标注册已迫在眉睫。于是,娃哈哈集团公司于1992年4月通过国家工商局商标局向世界产权组织国际局提出“娃哈哈”商标的国际注册申请,并指定了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俄罗斯联邦5国申请领土延伸。1992年5月29日,国际局正式对娃哈哈集团公司的5件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受理,1993年8月获准“娃哈哈”商标在5国注册,保护期均为20年。与此同时,“娃哈哈”公司还分别向香港、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逐一注册申请。“娃哈哈”商标的地域辐射为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

3.3商业秘密战略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这里的技术信息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和制作过程中的技术诀窍和秘密、非专利技术成果、专有技术。这里的经营信息指经营策略、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投资标底等信息。商业秘密具有保密性和经济性两大主要特征,经济性着重在竞争优势,经济性以保密性为前提,一旦秘密公开,法律就不再对它进行保护。因此企业对其商业秘密应该采取有效的保密措施。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也大量增长,全球产业大量向中国转移,带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之间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进一步突出,商业秘密纠纷趋多。尤其是我们国家在很多行业还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10-15年,将来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商业秘密保护的国际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不管是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还是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我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3.4组织架构战略

国外现代企业中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有一些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管理属于组织战略核心部分;组建一支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完善奖励机制;情报工作的沟通顺畅。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一般直属总公司经理管辖,是企业中技术与经营两个部门的支撑单位。知识产权管理部、技术部、经营部共同组成企业的核心,与生产部、财务部共同组建成企业最高层组织管理机构。如三菱公司由“知识产权总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特别之处在于其下分为“专利部”、“涉外知识产权部”和“策划处”三个部门,其中半数以上员工为法律背景,其他则为技术背景出身。在三菱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中,专利部是和研究发展部门发明产出关系的单位,负责协助研究员和技术人员取得知识产权。专利部还设有驻外人员,负责驻在地的专利申请与诉讼事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越发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国内企业我们要借鉴国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合理设置知识产权战略的组织架构,以便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组织架构的设置,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直线型组织:企业知识产权最高管理层下设若干下一级的管理层,各个下级管理层又下设若干个执行层,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结构,每个层次均从事综合性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2)职能式组织结构:企业知识产权最高管理层下设若干个职能部门,包括专利部门、商标部门、商业秘密部门、企业法务部知识产权处等等。

(3)弹性组织结构:企业知识产权最高管理层负责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的制定,具体由知识产权管理中间层和知识产权管理基层组织来执行,并有知识产权专家智囊团和知识产权管理辅助人员两支队伍合作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事务。

在设置组织架构时,并无固定的模式,只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有利,都可以采用。例如华为公司在1995年成立了知识产权部,负责专利、商标、著作权、域名、商业秘密保护、科技情报、合同评审、对外合作、诉讼事务等。知识产权部与技术开发部、流程管理处、安全管理部、总体技术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了领导小组,协调运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与公司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领导的业务联系、信息沟通,并使知识产权管理贯穿于整个公司的技术研发、生产、服务、销售等全过程中,将知识产权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管理轨道。同时,华为公司还制定了《华为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关于接触尖端技术、商业秘密、管理核心机密的有关人员的规定》、《华为公司科研成果奖励条例》、《专利创新鼓励办法》等。

4结语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一个横向战略,它必须贯穿在公司各个垂直战略中,例如技术部门的研发战略、营销部门的市场拓展战略、公司整体并购发展战略等公司战略之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只有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来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信息改变了美国:驱动国家转型的力量》,万岩、邱艳娟译,上海远东出版社

[2]黄群慧:《优化产业结构要从创新入手》,载《经济参考报》2013年1月24日

[3]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月

[4]王闻平:《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第1期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7

4月10日,《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新闻会在京召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司长黄庆,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吕志华,新闻出版总署(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副司长王志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巡视员吴宁燕出席新闻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黄庆在会上介绍,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28家成员单位及国务院相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认真执行并完成2011年各项计划任务,科学规划“十二五”时期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方位加强人才培养、文化宣传和对外交流,战略实施工作取得新成效。

黄庆表示,2012年,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结合国家中心工作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面临的新形势,共同研究制定了《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经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已于4月6日正式印发实施。

2012年推进计划按照“任务导向、突出重点、兼顾全面、务求实效”的制定原则,确定了八方面重点工作,明确了90项具体措施和相应的负责部门。八方面重点工作分别如下:

一是“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完善知识产权考核评价体系,改进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引导知识产权创造主体从注重知识产权数量向注重知识产权质量转变,促进提升知识产权价值。二是“运用知识产权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推进工作体系,出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知识产权分析和布局,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导向。三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完善产学研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出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政策,推动知识产权成果产品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长效机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代价,降低维权成本,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设,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打击重点领域、重点地区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五是“发展优势领域知识产权”。通过整理、挖掘我国地理标志、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间文艺等优势领域的知识产权资源,研究建立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推动相关知识产权立法进程。六是“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通过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科学管理效能,提高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七是“培育知识产权服务业”。通过制定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管理,推进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建设与有序开放,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促进地方知识产权服务聚集发展,加快知识产权服务高端人才培养。八是“培育知识产权文化”。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和人才培养,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氛围,培育构建有利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社会环境。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8

[关键词]知识产权战略教育内容途径重点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知识产权战略问题会受到高度的关注,各个部门、各级地方以及各个单位将会围绕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开展各种工作。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则是这些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意义

虽然目前各方面对知识产权战略问题谈论得较多,但却很少有人谈及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问题,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缺憾,因为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实质上在知识产权战略工程的推进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

1.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可以使知识产权战略知识广为人知

如果大量的社会成员不知道知识产权战略是怎么一回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也很难在整体上得到有效的推进。正如德国著名的法哲学家考夫曼所说,“规范性秩序,尤其是法律规范,其有效性的决定性标准,有称之为承认,也有称之为共识”。对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共识如何才能形成?惟有进行这方面的专门教育。

2.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重要性

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有利于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这些重要性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各个方面认识到,也才能因此使各个地方、各个企业以及各相关人员充分重视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在这方面有较多的投入,并因此在全国形成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和实施本地方、本行业或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浓厚氛围。

3.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可以引导人们科学地从事知识产权战略工作

知识产权战略工作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各种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二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就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而言,制定者必须深知制定知识产权战略的背景、宗旨、原则、方法和程序等知识,才能制定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战略;就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而言,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熟悉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思想、目标、重点任务、专项任务、需要采取的措施及注意事项,才能保证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实现知识产权战略目标。

基于此,我国应当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在进行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时,应当将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二、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内容

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取决于教育的内容是否恰当。笔者以为,就内容而言,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产权战略的基本知识

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要使受教育者知悉知识产权战略的大概情况:(1)什么是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在知识产权工作方面所进行的整体性筹划及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手段。要通过知识产权战略教育使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让他们对知识产权战略问题有个基本认识。(2)知识产权战略的类型以及各类知识产权战略在知识产权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一般认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包括国家、区域、行业和企业四个层次,其中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起着宏观统帅作用,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处于核心地位,是国家整体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和关键。除了使受教育者知道这些知识外,还应努力让他们熟悉各种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及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关系。

2.知识产权战略的地位

通过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了解知识产权战略对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及一个企业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要使大家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推进,既是基于外部的压力,更是自己长期发展的需要。

3.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

这方面的教育主要是服务于各种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工作,使受教育者熟悉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程序以及在制定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另外,不同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要求是有差异的,这些主要的差异也应成为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主要内容。

4.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容

在知识产权战略形成后,要着力进行战略内容的宣传教育。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为例,在这方面所要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战略目标(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战略重点、专项任务及战略措施等。当然,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具体内容上会有一定的差异,在教育过程中要因教育对象的不同充分体现出这种差异来。

5.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这主要涉及到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战略实施的主体、战略实施的原则要求、战略实施的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的战略实施的具体要求。这方面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是使受教育者认真对待战略的实施,并能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途径

要提高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效果,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育途径。笔者以为,我们在这方面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专项教育与综合教育相结合

专项教育是指专门就知识产权战略问题进行的教育宣传活动,既包括就各种知识产权战略的总体问题进行的教育宣传,也包括单独就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某一方面进行的教育宣传,还包括就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项的教育宣传,甚至还可以专门就某一单位的知识产权战略问题进行教育宣传。综合教育是指在进行知识产权方面或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的过程中融进知识产权战略问题的教育,如在举办“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训班”或“企业领导人管理知识培训班”时安排一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课程。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的时候,主要应当借助专项教育的方式来迅速传播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知识;当我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步入正轨后,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主要应当通过综合教育进行。

2.持续教育与应急教育相结合

持续教育是指对相关人员经常性地进行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主要适用于地方、行业或单位的领导人、单位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以及科技人员,因为他们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态度往往决定着知识产权工作的成效,他们需要不断地了解知识产权战略的变化。应急教育是指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相关人员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而进行的突击性的教育宣传活动;这种教育方式具有普适性,主要适用于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开始推进的时候。

3.专业教育与普及宣传相结合

专业教育是指针对从事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工作、专职管理工作或兼职管理工作)的人员开展的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培训活动,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较为精深、较为广泛。普及宣传是对一般的社会成员开展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较为浅显,意在使普通的民众具有一定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并借此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正是由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离不开民众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的开展,我国政府才将2008年确定为“知识产权战略宣传年”。

4.专门教育机构的教育与分散的培训宣传相结合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大众的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还很薄弱,教育宣传的任务还很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将各种教育宣传力量有效利用起来。首先,我们要发挥高校的作用,因为他们有高效的组织机制、稳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科学的教学手段、丰富的办学经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便利的后勤保障。高校一方面要对作为未来社会骨干力量的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应当积极承担对社会各界进行知识产权战略方面的教育宣传的任务。其次,我们需要有效利用社会力量进行一些分散的培训宣传活动。如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普及宣传,利用相关机构举办培训班等。这样便于灵活地进行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战略教育。最后,我们应当在一些高校建立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基地,利用基地的平台,将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资源与优质的社会办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得包括知识产权战略教育在内的知识产权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

四、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重点

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需要有重点地进行,这样才能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佳作用。这里所讲的教育的重点主要指重点教育对象,在确定教育的重点对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育的重点应随时间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在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刚开始的时候,培育民众知识产权战略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知识产权战略工作的良好氛围是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普及宣传教育自然也应当成为这一时期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重点。当知识产权战略工作在我国全面推进后,这一工作的重心将是如何科学制定和有效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此时知识产权战略的教育的重点应当是针对精英阶层的提高型教育。

2.教育的重点应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对于科技创新要求高的行业,如国防科技工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对科技人员进行的专利战略教育;对于品牌起核心作用的行业,如商品流通行业,知识产权战略教育的重点应当是对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的商标战略教育。

3.教育的重点应根据教育的内容作相应调整

就知识产权战略基础知识的教育宣传而言,其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普通民众;就涉及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言,其教育的重点主要是有可能参与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决策的人,如相关的领导干部;就涉及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言,其教育的重点主要是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

参考文献:

[1](德)考夫曼,刘幸义等译:法律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王凤丽:我国企业构建知识产权战略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6)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9

关键词:知识产权;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战略

一、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一种经济和商业权利。因此,许多国家纷纷利用知识产权来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并把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内容。日本在2002年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提到的"知识产权战略",包括创新战略、应用战略、保护战略、人才战略四个方面,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知识产权战略体系。我国数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许多政府文件中多次提到知识产权战略。把它们归纳起来,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取得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成果;第三,将这样的成果"产业化"(即进入市场)。从这样的分层可以看出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并非一概而论,而是可以根据各个主体的特点归纳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地区层面、国家层面。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管理。

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提出

(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所谓"战略"是指"重大的、带有全局性的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它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和层次性。从"战略"这个词的共性出发,结合知识产权的特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定义为: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从其本身的长远发展出发,为在竞争中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充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并保持自己的优势,有效地运用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有关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实施和管理等所做的总体安排和统一谋划[1]。

(二)提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历史条件

1.我国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近20年来,我国科技高速发展,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大有提高,然而由于知识产权观念的淡薄,致使许多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被国外企业抢注,或者是落入了国外企业的"诉讼陷阱"[2]。因此,及时提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的概念是有重要意义的。

2.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先后制定了《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加入了《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国际公约或组织,逐步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构筑了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著作权行政处罚实施办法》、《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及《专利管理办法》等多部条例和办法相继出台,wto通过了对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审议和过渡性审议。

三、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主要内容

对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我们认为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知识产权基本制度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方式;

2.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以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3.企业如何根据法律规定和自身特点确定和修正本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

4.西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5.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6.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7.不同的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存在哪些各具特点的环节、内容和注意事项;

8.信息检索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中具有什么作用,如何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知识产权信息;

9.作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重要内容之一的专利战略的制定、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10.商标、版权等其他企业知识产权具体战略制定、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四、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过程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完整过程的展开,大致可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三个阶段。企业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战略分析,确定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并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导下进一步分析企业知识产权的战略环境,确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在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框架下制定具体的知识产权战略,继而实施战略、对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这一战略管理过程是围绕提高企业战略部分力而展开的。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合理利用和扩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是指根据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内部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占有和合理利用,特别是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交叉许可以及排除其他企业专利等措施,实现知识产权资源的合理配置,获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具体工作中,一要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机构,负责企业内部有关专利申请和维持、许可证贸易以及商标管理等日常事务,企业内部职工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教育,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订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等工作。二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加强省市专利管理机制建设,规范商标管理,特别是著名商标的管理。推进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的产权制度改革,提高中介服务水平。三要积极应对处理企业有关知识产权方面法律纠纷或争端,注意搜集保存有关知识产权研发过程、投入、实施情况等方面的原始记录和基础数据,以备作为主张权利或应诉时的证据材料。

五、我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意义

从理论上说,知识产权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与维持市场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根本原因。不过,我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大意义首先是由我国企业的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一)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是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现实原因

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仍然存在的很多问题,既是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的反映,也是企业需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现实原因。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大大改善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不力的状况,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运用。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现状看,我国企业主要存在以下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是很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对知识产权工作还停留在保护层面,甚至连基本的保护观念也不够。目前公开的很多调查资料表明,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缺乏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即使有一些制度,也只是法律法规条文的翻版。

二是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由于很多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还没有上升到战略层次。三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研究开发投入少,自主知识产权严重缺乏。很多企业宁愿花大价钱做广告,而不愿花费资金和时间从事研究开发,自主创新意识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存在很大问题。

(二)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知识产权不仅是一种法定的垄断权,而且是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谋取竞争优势的战略武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有必要从战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确权、保护、管理和运用,以使知识产权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凸显其巨大价值。企业通过启动知识产权战略工程,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防止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大量经验证明,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其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初论[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5).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篇10

关键词: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149-03

Researchon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ofSeedenterprises

CHenYan-juan

(Collegeofeconomics&management,HuazhongagriculturalUniversity,wuhan430070,China)

abstract:Basedonthecontentofseedcompany’s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introduced,thesignificanceofimplementingthe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wassummarizedwassummarized;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ofseedcompaniesindevelopedcountryandthestatusofimplementationofChineseseedcompanies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wereanalyzed.intheend,thestrategiestopromotingtheimplementationoftheintellectualpropertystrategyinChineseseedenterpriseswereproposed.

Keywords:seedenterprise;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rategy

2010年6月,为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农业部制定颁布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是强化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1]。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种子处于农业的前端,在农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植物新品种权是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最主要的保护形式,也是种子企业中投入最大、最具活力的资本要素,是种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方式。因此,作为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主体和基础,种子企业制定并有效地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无论对种子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的顺利实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

知识产权是由人类智力劳动成果依法产生的专有权利[2]。种业知识产权的范围主要包括植物新品种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著作权、地理标志等[3]。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指种子企业为获得并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保护手段,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其本质是种子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及其制度的特点去寻求市场竞争有利地位的总体性谋划和采取的一系列策略与手段。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企业战略与知识产权战略的交叉领域。

2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义

2.1提高种子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种子企业通过启动知识产权战略工程,能够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防止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充分发挥知识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大量经验证明,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措施之一。

2.2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

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正确、有效地运用知识产权资源,以市场为导向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提升来促进市场扩张,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植物新品种权、农业技术专利、商标等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措施,可以激励新的发明创造,拉动市场需求,提升需求层次,刺激需求市场的成长和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有了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技术交流的场所,又增强了从国内市场需求转化为国际市场需求的能力。

2.3提高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种业知识产权创新的过程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并且技术开发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各个阶段需要多方面的协作和规划,需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对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保护和运营进行系统地管理,从而提高种子企业的创新能力。其次,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有效配置知识产权要素,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和水平,有助于节约研发经费和研发时间,避免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最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促使企业的创新活动形成良性循环。知识产权给企业带来的巨大利润一方面可以弥补研发阶段的资金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再次投入到新的知识产权开发项目中去,从而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能力[4]。

2.4提高种子企业的盈利能力

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新品种研发,可以促进企业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如湖南隆平高科,其2009年水稻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只有26.97%。后来通过积极研发新品种,调整产业结构,其主推的新品种“Y两优1号”毛利率达到了60%~70%。2010年上半年该公司水稻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6.05%,同比提高了9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其水稻种子业务综合毛利率可以达到40%以上[5]。

3发达国家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特点及趋势

3.1重视知识产权战略

发达国家种子企业往往视知识产权为一种经营资源,将知识产权战略部署置于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位置。企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既将知识产权作为商业竞争的武器,也将其作为“双赢”策略的砝码,使知识产权权益得到较好的体现。企业通常拟定有详细的知识产权申请策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给竞争对手设立种种障碍。在核心技术领域构筑知识产权防御体系,弥补单纯司法保护的局限性,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此外,他们还普遍重视知识产权的运营技巧,知识产权战略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2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最大限度地限制竞争对手

发达国家种子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通常采用两种策略:一是防御性知识产权策略;二是进攻性知识产权策略。前者主要在公司内部实行,目的是防止由于公司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知识产权权利的损失,一般主要指制定对公司机密的保护政策,如限制员工进出机密场所、特定人员才能接触企业重要信息资料、签订保密协议以及竞业禁止协议等。而后者主要通过基本专利战略,并布置专利网来巩固基本专利的独占地位。如美国的专利利用率仅在20%左右,另外的80%主要用来形成专利网而占领市场,限制竞争对手的发展。

3.3注重知识产权的运营和扩散

知识产权与标准相结合成为发达国家企业知识产权扩散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往往将知识产权制度与技术标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利用技术优势占据知识产权的有利地位。企业常常先把规则性的东西做成国际标准,然后将这种标准性的路径全部申请知识产权,最终借此占领市场。

3.4利用知识产权战略获取全球性的竞争优势

伴随着农业国际化的迅速发展,世界种业巨头纷纷展开知识产权攻势,利用知识产权战略获取全球性的竞争优势。如孟山都公司以每天都以超过200万美元经费的力度,投入生物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现在全球90%的抗虫棉和抗虫玉米品种中所含的抗虫基因都来自孟山都公司的产品。通过构筑严密的专利池,攫取巨额利润,其销售额从2002年的46.73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13.65亿美元,纯利润从2002年的1.29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20.24亿美元[6]。又如,截止2009年底,在我国受理的3.1万件转基因技术专利申请中,有国外申请的1.3万件,占42%;转基因植物育种专利1900件中,国外申请的有1121件,占59%。目前,世界主要农作物的72项转化体绝大多数被国外生物公司掌握,有22件还在我国提交了专利申请,其中6件已获得专利授权。

4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现状与推进对策

4.1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现状

4.1.1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目前我国许多种子企业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对知识产权工作仅停留在保护层面,有的企业甚至连基本的保护意识也没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国绝大多数种子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的企业虽然设立了,也只是流于形式。二是大多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许多企业的知识产权制度只是法律法规条文的翻版,缺乏切实的针对性。三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没有上升到战略层次,企业缺乏详细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7]。

4.1.2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人才匮乏知识产权是一个集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科学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交叉学科,理想的种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应当是精法律、善管理、通经济、懂英语并熟悉农业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也没有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企业科研部门的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兼任。

4.2推进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对策

4.2.1建立知识产权创新战略①提高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种子企业要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首先要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崇尚科学的氛围和工作环境;其次,要成立知识产权研发部门,组建专业育种科研队伍,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严格科研育种管理,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研育种方向。再次,搜集、储备具有开发利用和商业价值的宝贵种质资源,提高企业育种创新能力。种子企业可以联合其他企业组建行业知识产权协会或联盟,加强联盟种子企业间的交流,建立种质资源共享机制,提高种质资源利用率。最后,要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激励措施,激励员工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员工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②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机制。我国种子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对于推动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种子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种子企业可以通过完善项目组建初期的知识产权确认和协议保护制度,项目运作阶段的知识产权资源的使用、保护和知识产权归属制度,项目解体阶段的知识产权资源的使用、保护和知识产权归属制度,来规范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权属,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8]。③充分利用“技术溢出效应”。技术溢出理论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通过示范、传播和竞争等途径对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引起当地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资本流动往往搭载着技术、知识、管理、观念、人才、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资和集成全球优势要素是“一揽子”过程[9]。实践经验表明,外资进入我国种业市场,除去资本逐利本性的目标外,也在服务和推进我国种业及农业的发展。特别是跨国种业巨头在农作物育种方向上发挥的特殊“领航”作用,令中国本土种子企业难望其项背。

4.2.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战略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知识产权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方面活动的总称。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战略要求从战略高度管理企业的知识产权,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由一般的事务层次上升到战略层次,在有效的知识产权管理基础上推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化。种子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战略,首先要构建知识产权管理平台。种子企业应成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配备知识产权管理专业人员,制定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通过机构、制度、人员的逐步完善,把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合起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用。其次,根据种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时应将知识产权战略转化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行动。再次,实施种子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的归类整理、开发经营、控制保护和管理效果的评价等。最后,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评估体系。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进行考核评价,可以直观地看到知识产权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可以促进企业加强和改善对知识产权的管理,并激发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力。

4.2.3建立知识产权释放战略①提高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率。种子企业进行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开发主要可以采取两种模式:一是知识产权独占实施。企业独自占有、使用、收益自主的知识产权品种,来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排他性,而且有国家的强制力保障,在某一特定领域享有合法的市场独占权。这是具有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能力,产业化开发实力强的种子企业的通行做法;二是通过转让或授权实施。将知识产权品种授权许可他人生产和销售,收取转让费或者使用费。这种模式比较灵活,在实践中,有品种权转让、经营权转让、分区域授权、总授权等多种方式,是产业化能力较弱的中小型种子企业的一般做法。②提高知识产权可能实现的规模和市场价值。由于作物新品种研发时间长、成本高,种子企业应充分发掘成果的使用价值,扩大应用范围,提高作物育种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反过来又可以此促进育种创新,增强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③以种业知识产权出资、融资,充分挖掘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在我国的许多中、小型种子企业中,厂房、土地等有形资产占企业净资产的比例,仅在20%~30%左右,而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所占比例很高,有的甚至超过90%以上。若以知识产权进行出资或融资,则可将企业的知识产权转化为无形资本,获取知识产权的投资收益或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我国种子企业而言,经营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共同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知识产权融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0]。

参考文献:

[1]农民时及评论员.农业部制定颁布《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推动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oB/oL].http://www.moa.gov.cn/fwllm/jjps/201006/t20100611_1549148.htm,2010-6-10.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

[3]张劲柏,侯仰坤,龚先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0-22.

[4]王黎萤.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方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32-55.

[5]扶持力度加大种业公司积极研发良种,农业知识产权研究中心,http://www.ccipa.org/html/cxzx/xwsm/20100916/1149.html.

[6]唐浩,李军民.世界种业发展模式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10(5):5-8.

[7]李长健,张磊,阮晓毅.我国涉农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9(1):78-82.

[8]陈燕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种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策略研究[J].种子科技,201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