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媒体新闻策划十篇媒体新闻策划十篇

媒体新闻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12

媒体新闻策划篇1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策划

一、新媒体下电视新闻策划存在的问题

(一)受到新媒体严重冲击

新媒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高速发展,具有娱乐性、时效性和海量性等诸多特征,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中,新媒体在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传统形式的电视新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当前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新闻策划摒弃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优势,没有将两种新闻形式相融合,影响了当前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也对电视新闻策划的长期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新闻受众和内容单一

当前大部分的电视新闻均是同样的形式,存在着内容和形式单一,同时新闻受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等问题。基于此,在开展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通常会通过新闻播报的形式呈现新闻,新闻内容大多是当前我国热点时事,民生事件等,但是新闻受众的主体较为单一,均是年纪较大、工作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人,这对于我国电视新闻的长远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新媒体下电视新闻策划及创新路径

(一)提高策划人员新闻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作为电视新闻的策划工作者,应始终保持尊重新闻真实性、客观性,通过客观、自然的方式将新闻事件呈现出来,进而使新闻受众能够系统化的了解整个事件。同时电视新闻策划者应具有政治意识,在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新闻的内容不编造、不夸大,始终尊重电视新闻的真实性。伴随时代快速的发展和变化,电视新闻策划也应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的发展需求,了解最先进的时代信息,保证电视新闻策划的时效性,不断丰富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使新闻受众能够针对自己的兴趣,及时的获取相关新闻内容。此外,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应立足于新闻受众角度展开思考,真正用事实新闻向观众传播事件内容,不断增添新闻受众对新媒体电视新闻的信任度和关注度。

(二)培养策划人员创新意识

电视新闻策划过程中需要策划工作者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否则会导致电视新闻内容的新意匮乏,无法充分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影响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因此,作为一名电视新闻策划工作者,想要更好的为电视新闻赋予新意,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不必一味墨守成规,而是要用于突破和创新,将自己新奇的想法解放出来,为电视新闻注入鲜活生命力,充分在电视新闻策划中融入创新思维。同时,电视新闻策划想要把我整体效果,不仅需要新闻策划工作者尊重新闻事实,同时也要对新闻事件展开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在了解整个新闻事件的事实经过后,对新闻策划工作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而呈现出优质的电视新闻效果,充分激发新闻受众的兴趣,更好的完成新闻策划的目标。电视新闻创作应根据受众的需求,加强策划工作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也可定期展开培训工作,使其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和新闻策划形式,进而更好的开展电视新闻策划工作。此外,应加强创新型新闻策划人才引进工作,为电视新闻策划工作队伍注入新活力,带动整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电视新闻策划提供新思路和不竭的创作源泉。新闻策划工作者也应具有团队协作意识,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电视新闻策划的高度。

(三)发挥新媒体的优势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电视新闻策划工作应充分借助新媒体优势,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新闻策划的改革与创新,拓宽新闻受众的范围,开拓出电视新闻策划的新路径。同时为了能够使电视新闻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应将其打造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电视新闻形式。发挥新媒体优势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第一,构建与电视新闻相关的网络平台,如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使新闻内容的推送渠道不断拓宽。第二,针对新闻受众不同的新闻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改革和优化电视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第三,为电视新闻内容增添趣味性,在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选取适合年轻新闻受众的内容,更好的融入新媒体的环境中发展。

媒体新闻策划篇2

关于“新闻策划”的争论集中发生在1996至1997年,《新闻记者》、《新闻大学》、《新闻知识》、《新闻界》等一批新闻学术刊物和新闻业务刊物曾先后开设专栏,集中刊登对“新闻策划”发表不同见解的论文和文章,《新闻战线》、《新闻出版报》、《中国报刊月报》、《新闻三昧》等一批全国性新闻学报刊也发表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讨文章。讨论虽然规模宏大,但争论的焦点“新闻策划”本身,却注定这场讨论难以达成共识。有一类观点是将“新闻策划”理解为对新闻传播活动的策划,如策划新闻报道,对此绝大多数人表示赞同。另一类观点是将“新闻策划”理解为“在新闻事实发生之前由记者参与设计促成事件发生并予以报道的一种行为”,即策划新闻事实。对此有认同的,也有反对的。这种意见分歧实际说明。由于“新闻”一词的多义性特点,如可以指新闻事实、新闻报道、新闻信息、新闻体裁(消息)等等。

一、策划与新闻策划

(一)何谓策划

策划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隗器传》中“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之句。其中“画”与“划”相通互代,“策画”即“策划”,意思是计划、打算。策最主要的意识是指计谋,如:决策、献策、下策、束手无策。划指设计,工作计划、筹划、谋划,指“划”,意思为处置、安排。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就用到了“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ie"就是艰苦奋斗,“奇”就是锐意创新。什么是策划?策划就是想到常人所不能想的地方,说出来的道理又能让常人理解。美国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编纂委员会认为: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

(二)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依据新闻传播的宗旨与原则,对新闻传播介入新闻传播的关系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些新闻活动的创造性系统谋划和组织,是策划主题的主观思维与客观纯在的事实相结合、策划的创造性思维与策划实施时间相统一的产物。新闻策划的主要特性

二、新闻策划的特征

(一)行为的目的性

新闻策划是既定目标的起点,并以对既定目标的实现作为最终检验的标准的思维活动。这个目标叫做“新闻的宗旨”,就是新闻策划主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市场环境下,针对不同目一标受众和不同竞争对手制定的新闻传播最终达到的目标。总体来看。新闻策划的目的是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挖掘、判断整合与优化重组,达到充分揭示新闻本质、充分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实现新闻资源效益最大化得目的。新闻策划的行为目的决定新闻策划必须具有可行性特征。

(二)思维的创造性

新闻策划是人的创造性思维与策划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新闻策划的思维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即:充分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突破固定逻辑通道。不断以新颖方式和多角度的思维转化来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新闻策划思维的创造性表现为对新闻事件的新联系、新闻事件的新属性、事件发展的新规律的深度发掘、敏锐判断和超前把握,进而策划出具有新视角、新理念、新趋向的新闻传播结构,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传播效应。新闻策划的创造性还表现为新闻策划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弹性特征。

(三)新闻策划的前瞻性

前瞻性就是对未来之事的提前认识。新闻策划的前瞻性表现在对未来预计发生或可能发生地新闻事实的传播进行当前的策划;对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的发展、演变、进程的预见性及根据这种预见性对突发事件的新闻第二落点或第三落点进行提前策划与组织;新闻策划的前瞻性还表现在对未来的新闻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深度挖掘和自由把握及根据这种深度挖掘和自由把握对新闻事件做,出科学判断与传播策划;新闻策划的前瞻性还表现在对新闻选题、新闻素材、新闻报道结构等新闻要素的前期筹划准备及对新闻策划实施的前期安排上。

(四)新闻策划的系统性

新闻策划的系统性指新闻策划是一个各种要素按照一定关系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新闻策划的系统性指新闻策划是一个各种要素按照一定得关系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三、新闻策划遵循的原则

新闻策划是新闻媒体依据新闻传播的宗旨与原则,对新闻传播及介入新闻传播所进行的关系新闻媒体生存与发展的一切新闻活动的前瞻性谋划和组织控制,并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整合配置,达到预期效果的主管创造性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原则。

(一)取信原则

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纯在为依据,及时是连动型的报道策划,也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为依据来策划活动和策划报道。

(二)创新原则

新闻策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谋划与周密组织是报道出的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报道选题策划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策划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断地创造灵感构成了策划的精彩内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

(三)变通原则

任何新闻策划是对未来行动的谋划和规划,新闻报道策划也是一样。策划者总是在报道客体发展的某一点谋划报道,但客体的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新变动。因此。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策划者就要伤愈审时度势,随时变通。

(四)可行原则

新闻报道策划的成果最重要在新闻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报道设计方案必须具有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的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报道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

媒体新闻策划篇3

现代广告的迅猛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一大优势。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则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应运而生的新媒体业务应用进一步成熟,价值进一步提高。新媒体分流传统媒体的广告资源和用户资源更加明显,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正日益加大。

应课程要求,选择一种新媒体来进行策划推荐,我选择的新媒体是城市下水道井

盖;广告对象是中国银行。运用设计手段,使广告成为可以踩到、感触到的广告,赋予它不同于其他媒介的广告表现差异化策略。

二、媒介策略

⑴媒介主题:可以踩的广告。广告不仅可以看,而且可以用脚真切实意踩到、感触到。一方面增强广告效果,另一方面寓意中国银行脚踏实地、稳健经营,具有雄厚实力和丰富的经验这些形象而且深厚的企业品质。这是一个表现手段差异化和诉求方式差异化的策略。

⑵诉求策略:中国银行的标志。

⑶广告设计:(见图)井盖设计参照中国银行标志,把标志“拷贝”到井盖上来,其中“中”字设计上突出质感,真正投放的时候运用工艺手段使表面凸起来,这样看起来有凹凸的视觉层次。受众走在它上面感觉到质感,除了加深受众对铜钱这一中国银行标志原型的强烈的视觉印象外,用触觉这一与众不同的诉求方式,加强受众对中国银行已有的印象。

三、媒体目标

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体现在媒体投放上更是如此。一直以来,中国银行的广告投放都是理性而睿智的,像“中国银行信用卡方寸之间篇”“中国银行深远意义篇”等。其经营理念,服务品质,业务水准及其企业品牌形象在业界和消费者当中已树立相当高的高度,所以这次媒介策划目标就是要利用新媒介打造一个平台,强化中国银行品牌印象和深度。

四、媒介市场背景分析

1、行业状况分析

传统的五大广告媒体:电视广告媒体,广播广告媒体,报刊广告媒体,网络广告媒体,户外广告媒体这些大众媒体使用日渐饱和,在现代广告变换多姿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已不能满足广告表现和诉求要求。中国传统媒体的经营压力也逐渐增大,利润不断下滑。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以其个性化、互动性、自组织等特点,营销推广时更加精准化,得到广告主以及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营销机构的认同,新媒体逐渐成为企业整合营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媒介swot分析

优势

⑴下水道井盖覆盖总面积相当大,由此而来的受众率也相当高。而且其圆形的特点个性化明显,色泽多为接近马路的灰暗色,与地面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作为媒介来投放,受众走在上面不会觉得它的广告功利性突出,心理贴近感和亲切感强烈。

⑵时效性好。由于下水道自身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决定了其覆盖率稳定,广告投放时效性好。

⑶媒介费用低。相比较其他新媒介,下水道井盖以其可操作性简单而且费用低优越胜出。

缺点

⑴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与一般媒体视觉习惯不太一致,而且颜色不太明显,引起受众关注有一定难度。

⑵对于目标受众的状况还没有切实把握,诉求力不太强。新媒介市场影响力有待考验。

机会

⑴井盖独一无二的圆形特征和铁色色泽组合所形成的中国银行标志象征,决定了它比中国银行广告投放的其他媒体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性,这将是一个有创意的创作。

⑵可以“踩”的广告,利用广告表现差异化策略,诉求手段独特,区别于其他广告表现,更胜一筹。

风险

由于新媒介的身份,而且区别于其他新媒体的视觉接受习惯,下水道井盖的俯视要求要担受颠覆传统的风险,同时接收中国银行这么大的一个广告主,广告投放势必要引起受众特别关注,具有一定压力和风险。

3、产品分析

中国银行标志设计采用了中国古钱与“中”字为基本形,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圆地方,经济为本,给人的感觉是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颇具中国传统风格。下水道井盖的圆形和色彩给人总体感觉像一枚铜钱,这与中国银行的标志极为接近。同时圆形的井盖也是稳重的象征,与中国银行的企业品质契合,这是选择广告投放媒介最重要的一点。

4、竞争分析

⑴中国银行以往的广告投放媒介,大多是浑厚大气的电视广告和有影响力的平面广告,已深入人心,受众已认可中国银行睿智大气的广告表现形式,这次采用新媒介,单一诉求中国银行的标志形象,要面对受众接受中国银行广告新面孔的能力的考验。

⑵受众对传统媒介的心理认可度和广泛接受度早已覆盖广告媒体领域,同时正在激烈发展势头上的的其他新媒介,以其已经被专家和受众认可的个性化和优越性,对本案新媒介都形成不小的竞争压力。

五、媒体投放策划

1、媒介选择

采用以下水道井盖为主媒介,整合当地有影响力的报刊媒介和网络媒介为辅助媒介,利用可利用的媒介宣传机会进行整合营销。

2、媒体投放策略

⑴媒介整合:合作媒介前期主要负责宣传主媒介以及媒介策略主题,以“可以‘踩’的广告”为宣传口号,贯彻至广告投放同期,营造神秘和热烈的气氛,以将受众眼球吸引到大街小巷的普普通通的下水道井盖上来为目的。

⑵投放排期:主媒介采用长期投放,合作媒介在广告前期和同期投放。与中国银行活动推广和行业动态保持同步。

⑶投放地段:主媒介选择人流量多的马路上的下水道井盖。像城市步行街,写字楼、工厂密集的路段,社区、公园路段等等。辅助媒介投放头版广告和正版广告。共2页,当前第1页1

六、媒介的评估

广告活动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广告信息的传递。选择广告信息传递的媒介是广告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企业选择媒介做广告,要结合当前与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做出决定。具体的参考指标主要有:

1.有效受众:所选的媒体投放地段是人流量多且不间断地段,而且对中国银行的潜在客户对象具有垄断能力。媒介受众范围的扩大,将促使有效受众范围的扩大。而且这些地段的消费者也基本都符合中国银行的服务对象要求。

2.广告的单位成本

广告费用一般包括广告制作成本和广告媒介成本。从制作来看,相比较中国银行广告投放的传统媒体和其他新媒体,下水道井盖是一项制作成本和媒介成本相当低的新媒体选择。从广告媒介来看,这个用千人成本来衡量,广告接受者的人数越多,每千人成本就越低,企业的宣传费用自然降低。

3.广告时段/版位

媒体新闻策划篇4

媒体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利润以保持媒体的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就必然要对新闻资源进行争夺与分割。可以说,新闻竞争的本质就是新闻资源的竞争。①因此,各媒体利用现有新闻资源,开发独家新闻资源,力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这种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表现在策划新闻和新闻策划上。

新闻策划:新闻资源的物尽其用

华中科技大学赵振宇教授对新闻策划的定义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新闻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发掘已知,预测未来,着眼现实,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它是对已发生或正在发生或可预知的事件的传播报道策划,是对现有新闻资源的有效利用。这种有效利用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品质。

1 使新闻制作准备时间相对充裕

这主要体现在可预见性新闻报道策划上,这是指对能够提前获知的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策划。事件性新闻如: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香港澳门回归等;非事件性新闻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等。在我国,这类重大事件的报道,非常能够体现我国媒体的策划艺术。由于这种策划前期准备时间相对充裕,各媒体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精心设计和安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利用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储备,使很多报道取得了成功。

2 在热点新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无法预见的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中,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非常高,形成了一段时期的热点,如汶川大地震、三聚氰胺奶粉事件、9・11恐怖袭击。这类新闻一般受众关注度非常高,新闻的发生非常突然,并且带来了巨大的后续影响,这是对媒体迅速反应能力、应变能力、策划能力的考验。由于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独家发现这类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几率少之又少。只有在得到新闻消息后,对报道方式、报道重点、版面、内容、标题等各个方面体现创意,抓住受众心理,才能在众多报道同一事件的媒体中脱颖而出。而一旦在某个热点新闻的竞争中取得了成功,就为该媒体赢得了更多的受众,很多媒体就是因为对这类重大事件的成功策划而获得立竿见影的轰动效果。

3 保证新闻报道质量长期稳定

这主要体现在媒体对日常新闻报道的常规性策划中,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策划运作保证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几乎在每个媒体中,编辑和记者都会根据本媒体的定位以及某时期的社会环境,以策划会的形式大致确定某一阶段的报道重点、主要选题等,并在每期的编前会中,申报选题,上报选题计划,具体到编辑记者个人还要对自己工作部分的报道形式、编辑技巧进行策划。通过这种日常的新闻报道策划,有效地运用和配置现有的新闻资源,保证本媒体新闻报道质量长期稳定。

策划新闻:新闻资源的另辟蹊径

策划新闻是指新闻从业者受新闻由头催生和制造具有轰动效应的真实新闻事件,并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以达到某种传播效果的策划活动。具体地说,可分为媒体间接催生新闻事件的策划和媒体直接制造新闻事件的策划。它是对新闻事件的策划,是媒体自己开发创造新闻资源的行为。这种对新闻资源的合理开发,产生了很多积极效果。

1 弘扬主旋律

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担负着舆论引导的天然使命。配合党和政府的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是我国媒体的主要功能。因此,媒体策划新闻事件以配合舆论宣传的做法屡见不鲜。央视新闻频道在2006年长征胜利70周年时策划组织的“我的长征”大型电视活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以策划社会活动、制造报道客体的形式来配合政策走向和舆论导向,为主旋律宣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大大增强了宣传的亲和力,提高了公众的关注度、参与度,策划的新闻活动也取得了成功。

2 提升媒体本身的品牌形象

媒体要取得成功,必须树立品牌意识,不仅要让受众记住新闻产品,还要让受众记住新闻生产者,那就是媒体本身。所以,策划一些新、奇、巧的新闻事件来进行媒体自我宣传,不失为一剂灵丹妙药。比如,“‘神六’搭载《解放日报》上太空”的策划。《解放日报》在“神六”升空这一全球瞩目的新闻事件中,策划了《“神六”发射成功纪念特刊》,策划人员将该报定位为向外太空传递人类文明的文化使者,此举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宣传。

3 提高社会影响力

媒体常常会策划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这类活动往往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关乎国计民生和公众福祉,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形成轰动效应;这些活动体现了媒体勇于承担社会道义的价值取向,容易为媒体赢得社会认同。比如汶川大地震报道中,《重庆晚报》推出抗震救灾特刊大型影像志《地殇》义卖,两天共成功义卖6万份,并将义卖所得捐给灾区,《地殇》特刊不仅记录了自然灾害发生时的真实一刻,也见证了国人的拳拳爱心,同时也提高了该媒体的社会影响。

4 发掘市场资源

媒体策划举办与经济活动挂钩的事件,通过活动本身赚取一定利润,并间接吸引增量广告,创造价值,为媒体带来利润。2002年,《南方都市报》策划主办中国南方汽车展、国庆房产大联展、明星足球赛等营销主导型活动。每届车展、房展,单门票一项就能为主办方带来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的收入。媒体通过这种策划活动,突破了媒体单一的盈利模式,开辟了多元化的增收渠道。

新闻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1 新闻炒作、假新闻成为困扰新闻界的顽症。这类策划哗众取宠、小题大作,只考虑轰动效应和市场卖点,媒体参与到事件进程中,或者直接制造假新闻,带来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新闻业遭受公信力危机。

2 商业行为与新闻活动的界限模糊,使新闻扭曲成为广告,新闻的客观公正被商业利益左右。比如,在报纸上常见的软广告,或者以新闻形式表现的广告,利用新闻的权威诱使消费者相信某种产品的“功效”。

媒体新闻策划篇5

本文阐述了新闻策划的定义,论述了新闻策划的重要性,分析了做好广播新闻策划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了运用技巧。指出依靠“策划”可以形成自家独特的新闻视觉,最大限度地争夺受众,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媒体竞争力。因此,要把策划贯穿始终,指向明确,在特定的议程内引导舆论,实现“媒介”的沟通功能。

【关键词】

广播新闻;策划;重要性;运用技巧



一、对新闻策划的认识

新闻策划发展历史较长,特别是伴随着我国新闻传媒行业的发展逐渐兴起,但由于新闻媒体的特殊性,使得它与其它行业的策划又有着较大的区别,可以说新闻策划大多从属于公关的范畴。在我国,新闻策划被大众称为“新闻炒作”,是广大的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为了使新闻能够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而精心设计的一种新闻表达方式,而这些相关的从业人员即为新闻策划人员,这些新闻策划人员就业于各类新闻媒体之中。可以说,我国有多少广播媒体,就有多少新闻策划。甚至可以说所有的媒体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新闻策划人员。

新闻策划在某种程度上和广告策划有着某些共同之处,表现于二者都是企业品牌战略方式和手段。但二者的基本特征、目的、任务、运作规律却又有着不同之处,因此二者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一直以来,很大一部分新闻策划人员把新闻策划与广告策划等同起来,使得新闻策划踏入了某种商业性质的误区,甚至滋长了一些“有偿新闻”的不正之风。可以说,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新闻策划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炒作”,也不是“找个事”、“找个话题”的“事件行销”、“话题行销”了,更不是塞点钱给记者,然后发篇稿子什么的。它是指新闻策划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

二、新闻策划的重要性

当前,各类广播新闻及国内外新闻媒体行业竞争日益加剧,新闻媒体要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情况下变被动为主动,达到在新闻实践中能够吸引更多观众和占据有利地位。新闻策划的成败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是新闻媒体在竞争中制胜的条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媒体竞争需要新闻策划。当前,在各类媒体共同发展的时代,特别是网络媒体正在以异常迅捷的速度向前发展,网民的增长速度也同样迅猛,这势必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类媒体的竞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励。而这种激烈的新闻竞争使得新闻传播和新闻媒体发生了较为巨大的变化,这就使得传统新闻媒体要更能突出新意,要突出新意就要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同时,传统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网络媒体相比,无法达到及时性,因此只能通过科学的手段,精心的策划,不仅能够提高媒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能够达到树立整个传统媒体整体形象的目的,使新闻资源最大限度的开发,以深刻的分析和独特的报道吸引受众,从而树立广播电台的品牌效应。否则,传统媒体将会被网络媒体所代替。

其次,媒体追求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需要新闻策划。人们有意识的活动都有一定的目标,并且实施之前都要先进行一定的计划,然后根据计划进行实施,我们的新闻策划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之前,我们的媒体不仅要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正确导向功能,还要考虑受众的利益和兴趣,进而进行新闻策划和具体新闻报道。才能够成为成功的新闻报道,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媒体自身发展。

再次,新闻策划对于新闻采编、新闻实践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处于不败之地,正确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势必要求媒体能够在新闻策划上下功夫,需要广大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相互协作,都要懂策划,深知策划的重要性并搞好策划,这样才能将新闻传播工作搞得更好。对于网络记者来说,虽然他们各自在文字编写、摄影、摄像、计算机方面,还是在把握导向、新闻敏感、新闻采写方面,都有一定的功底,但他们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制作出更好的新闻,这就需要新闻策划对他们之间的工作职责进行提前分工,合理安排。传统媒体加强新闻策划,经常策划一些重大报道,可以让编辑、记者进入许多新的领域,在艰苦的调查、研究和思考中得到锻炼。

三、做好新闻策划的几项步骤及注意的问题

新闻策划的核心是“创意”,而创意则要通过新闻选题、新闻内容、报道形式、报道时机等方式来进行展示,这些展示需要通过新闻策划来进行设计。策划人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能够根据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对策划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并不缺乏符合新闻策划要求的“新闻苗子”,关键是你要有一双具有洞察力的眼睛,以及一颗善于分析的头脑。要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步骤考虑:①市场分析。新闻策划要做好,必须先对策划对象和新闻内容应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比如对于某个行业的新闻报道,首先应该对这个行业的历史、现状、发展的新特点,相关的法律配套等进行全面细致了解,只有深入了解了才能够从中挖掘出受众更为感兴趣的新闻,才能体现新闻价值。②确定宣传目标。往往新闻都会有特定的宣传范围和目标群体,只有新闻策划掌握清楚了宣传目标才能将策划做得更加细致。③策划“新闻点”。这一步,需要策划出能达到宣传目标的“新闻点”。④策划的实施和控制。新闻策划的实施就是新闻报道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新闻播报人员及相关新闻从业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同时,新闻策划要做好还应注意以下三点:①策划往往只是一个框架和计划过程,那么这个框架就不能过于细致,只要能够把握住重点即可,如果过于细致则可能不利于开阔记者思路。策划的重点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等宏观内容。②策划内容不能过于呆板,注重现场的应变,最好是能够做到策划者的思想能够灌输给相关配合人员。③允许突破滚划设想,写出与策划初衷不同的好稿件。好的新闻策划也就是对新闻报道全局性和指导性的精心设计,其内容不仅仅只确定选题,还要确定采访对象、采访路线、采访方式以及各路采访之间的协调等,以保证整个新闻策划的成功实施。

四、新闻策划的巧妙运用

对新闻策划效果的的检验和评判,不仅要观察新闻报道之后的社会效应如何,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运用夹叙夹议、抒情、评议等多种表现手法,融新闻、评论、专题、记录片等各种广播表现手段于一体的听众所喜闻乐见的广播报道形式。当然,在重大成就报道这类广播新闻中,新闻策划的独到之处就是有创新、有特色。它的语言十分丰富,发挥了广播传媒的优势,既有宏观音响的辅助、记者多点现场报道,又有鲜活的细节与故事表述、人物采访,感染力很强烈。总体上,它不仅“用事实说话”,而且用富于视觉效果的形象来说话,从而使政治性极强的主题性成就报道有了很强的吸引力。这不能不说是其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的巨大作用。

媒体新闻策划篇6

关键词:新闻策划;真实性;新闻事实

随着人们选择和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在增多,严峻的竞争向各新闻媒体提出了挑战。各新闻单位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注重策划,争取时时拿出最有新闻价值最能满足读者需求的报道来。新闻策划已越来越受到新闻媒体的重视。事实证明,新闻策划对新闻宣传的正确舆论导向和正确的舆论监督,提高新闻宣传的报道质量,扩大报道面,增强可读性都已起了可喜的作用。

新闻策划并非现在才有,过去一般不用这个名词,而习惯称之为组织宣传或计划报道。新闻策划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新闻策划是对一个单体新闻事实或一组系列新闻(包括战役性的),符合新闻规律的一种谋划,它可以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可预见性的新闻,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手段,获得最好的新闻宣传效果。

新闻策划主要是提炼新闻点,有点带面,整体策划结合社会热点/行业事件提炼1个最好的新闻点,然后通过系列新闻稿件宣传该新闻点,每个稿件从1个角度来说这个新闻点。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传媒的形象策划,它包括传媒发展战略策划、传媒营销策划、内部管理机制策划、广告策划以及媒体的风格和定位策划等;狭义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采访策划,即新闻业务中的“战役”策划,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在一定时期内,为了达到某种传播效果,对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指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

媒体新闻策划篇7

[关键词]新闻策划;新闻炒作;异同分析;媒体

从逻辑发展上看,新闻策划先于新闻炒作才出现,新闻炒作随着新闻策划不断发展直至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是目前新闻媒体报道通常采取的方式。新闻炒作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新闻策划的发展轨道,虽短期内能够达到新闻广泛传播的好处,但长远来看则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发展,应当对之谨慎适用。然而新闻炒作既然是新闻策划的产物,两者之间具有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新闻性、创新性、报道性、主动性等方面。

一、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区别

在传媒形成产业那天起,人们就知道主动策划,各媒体之间形成差异,打特色牌的重要。要独树一帜,傲立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独到、睿智的新闻策划尤其重要,被各家媒体视为立足、发展之根本。在这个转型之初,一些媒体认为新闻策划就是新闻炒作,混淆概念,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并非等同,也不可以相互替换,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间不能简单地划等号。

(一)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含义

新闻界对新闻策划这一概念的定义主要涉及其功能、目标和价值,具体为:新闻策划主要是新闻得以传播的载体和形式,在不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之下,根据新闻策划的目标将已收集到的新闻材料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以现实和已知为基准,对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贯彻落实与之相关的新闻策略,实现新闻策划的创新式发展。

“炒作”这一名词因其含义的特殊性,本身就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因此在2004年版的《现代汉语字典》中将其定义为:“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并给出了这样的例句:“经过一番新闻媒体炒作,这位歌星名气大振”。而业界对新闻炒作的定义是这样的:新闻炒作是指新闻业经营者或者传播者为了将某件事、某个人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广泛的注意,而于新闻传播过程中进行介入和控制,故意夸大某些能够吸引受众的新闻内容,从而实现其目标的新闻操纵模式。

(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1.两者的目的和功能方面不相同。

新闻策划是在遵循新闻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为了满足大众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新闻传播策略以将新闻内容公布于众的动态过程,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新闻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功能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最鲜明的一个事例就是我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城市报、都市报,此种新型的新闻策划模式是全新的新闻理念下的产物,将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新闻内容传递给当地人,拓宽了他们的新闻来源渠道,锁定了新的新闻传播定位,较好地实现了新闻策划的目的和功能。

从字面上看“新闻炒作”这个词就可以清晰地看出其偏向于贬义方面,其主要是为了实现新闻当事人和新闻媒体的自身利益,而不是为了新闻业的发展初衷,直接将新闻业推向悬崖边缘,阻碍新闻业的长远发展。新闻炒作往往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主动性等新闻要素,直接违背新闻媒体的发展规律和新闻业的职业道德。例如,为了“捧红”某位明星,新闻媒体往往制作各种新闻热点事件,引起受众的大规模讨论,娱乐圈是典型,各种“某某门事件”、包养情妇事件、出轨事件等等,都是以突破道德底线追捧某些不合格的“名人”,有着极其不好的影响。

2.两者在题材选择上追求的价值不同。

新闻炒作为了达到广泛宣传,纯粹吸引老百姓眼球的目标,在新闻题材选择的方式上与新闻策划截然不同。其通常只报道某一方面的新闻或者能够集聚观众目光的细节,局限于社会方面、明星八卦方面的题材。在报道之中采取夸张的手段、吸引眼光的大标题以及一些不健康的文字、图片等,难以让老百姓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新闻的客观事实,严重不利于新闻业的健康积极发展。例如为了将某位明星“炒热”,某些新闻媒体花大版、大力气面报道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等。

新闻策划则是新闻工作者为了全方位、多层次报道发生在社会中的新闻,涉及到国家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等,其题材丰富,而且内容尊重客观事实、不带有私人利益和不法目标,对老百姓了解新闻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3.两者展现新闻客体的方式不同。

新闻策划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不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任何主观上的评价,主要将发生的事实在老百姓面前重现。因此新闻策划是对报道活动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规划,尊重新闻媒体发展的规律,实现新闻的价值,促进新闻媒体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例如新闻联播在报道某次部级会议之时,尽量还原现场,将会议中涉及的内容、事实、数据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而新闻炒作则过度强调了新闻报道活动,直接导致新闻规律的违背,常常发生新闻主客体方面的颠倒,强行策划属于第一层次的新闻事实,更有甚者,某些新闻媒体故意制造虚假新闻客体,影响观众思维,有悖于新闻业的长久发展。

二、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相同点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在目的、手段、题材等方面的不同并不代表两者之间没有一点相同之处。由于新闻炒作也属于新闻的范畴,新闻炒作是新闻策划的延伸,因此,两者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一)具有新闻性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都是对新近发生的新闻内容进行报道,因此符合新闻报道的通常要件。新闻炒作虽然存在较多弊端,但其仍符合报道新闻事实,满足观众需要的新闻本质,符合新闻性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

(二)具有包容关系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导致两者之间的包容关系:新闻炒作存在于新闻策划之中,新闻炒作的前期是新闻策划。例如,某新闻媒体策划的“支持南京青奥会――环游中国行”活动,为让全社会充分支持青奥会在南京的顺利举办,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以扩大影响,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以迎接此项重大国际赛事。在此过程中,新闻策划固然重要,但适度的新闻炒作不可避免,应当结合相关的政府工作部门进行广泛的传播,比如借助电视网络广告,报纸刊物的宣传推广,街头巷尾的粘贴广告等,这些方式都是新闻炒作的科学运用,合理合法,充分阐释了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之间的包容关系。

(三)具有主动性

新闻策划和炒作都是对老百姓的心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基础之上,进行组织策划,在主动报道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采用某种渲染方式以调动老百姓的阅读兴趣,发挥新闻应有的功能。

(四)具有创新性

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作为当前主要的新闻媒介,兼具创新性这一特征,都是以崭新的新闻材料及内容吸引受众的眼球。新闻策划是在正确的新闻发展规律和舆论指导之下,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之下进行思想、理念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而新闻炒作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局部利益而在新闻细节上进行的创新,因此,两者都具备创新性。

总之,新闻媒体的运作需要策划,但绝不能过度策划新闻,甚至炒作新闻。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新闻媒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功能,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真实有效的新闻内容,实现新闻媒体的根本目的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振鹏.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之异同及转化[J].新闻窗.2012(04)

[2]侯岩江.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的是与非[J].新闻窗.2011(02)

[3]帕蒂古丽.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J].新闻实践.2010(07)

媒体新闻策划篇8

随着竞争的加剧,媒体对新闻资源的掌控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有个性、有震撼力的新闻策划上。新闻策划的生命,在于围绕“三贴近”原则,综合资源整合、信息反馈等策划手段,从内容到形式、从选题到执行,从制度到机制上进行全方位创新,使新闻宣传呈现规模性、战役性的特点,从而有效提升新闻资源的传播价值,提高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翻开同一地方的报纸,人们不难发现,不少新闻都似曾相识,但就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同的报纸又各有所长。这种新闻报道的“无声竞争”,实际上是新闻策划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发挥决定作用。

如今,“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要力争对同一新闻事件挖掘出比别人更深入的新闻事实;阐发出新的观点,通过对已知事实的重新安排,亮出新的观点、思想。尤其是要注意读者已知事实背后为读者所不知的事件成因、道理和走势。这说明,新闻编辑策划在当今的媒体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现代新闻传播已经不是一种单向的“我传你受”的信息流通。受众的反应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媒体传播观念转向“受者本位”后,编辑的任务、功能和地位随之转变,即编辑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编”和“辑”,而是主动为记者出报道题目、组织报道。编辑已由“工具人”转变为“策划人”,编辑的这种角色转变,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兴趣。

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不仅可以催生出高质量的稿件、别出心裁的版面,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其次,近几年,媒介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说到底,这种竞争就是对受众的争夺,谁争夺的受众多,谁就能在报业市场上分一块较大的蛋糕。如何把报纸办得更有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新闻策划,靠编辑策划。

我们所说的新闻策划,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充分尊重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前提下,对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新闻进行有创意、有计划的组织报道,目的是采用最合适的新闻策划手段,优化新闻资源配置,获得最佳传播效果。

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目标对报纸系统地进行整体设计的一种实践过程。新闻编辑策划分为新闻单元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两类。新闻单元策划主要策划媒体定位,确定新闻编辑方针、新闻单元的风格和结构设计,以及新闻单元各局部设计、策划方案的施行和修正;而新闻报道策划则主要策划报道选题决策、报道方案设计、策划方案施行和修正。笔者认为,要做出一个出彩的版面,办出一张出彩的报纸,二者缺一不可。

第一,报纸栏目的设置与更新以及日常来稿的处理都渗透和贯穿着编辑的策划意图。

作为一个报纸编辑,从接到一个版面的编辑任务那时起,就要在充分理解报纸定位的基础上弄明白所编辑的这个版的版性,根据版性设置一些栏目。策划要合乎媒体定位及版面的版性。媒体定位决定媒体的目标受众和媒体的目标功能,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及栏目设置只有在这个“位”的“圈”里,这样媒介才能瞄准目标,实现媒体的特定功能。而各个栏目名称的设定,栏目的制作以及内容的界定、组稿形式、体裁要求等均是经过编辑策划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编辑的策划意图。报纸编辑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并基于整体大于孤立部分总和的传播效果考虑,在日常的编辑过程中,要考虑稿件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策划编排,将一些内容不同但主题一致的稿件组编在一起。这样,不但使其成为装点版面的一个品种,起到活跃版面的作用,而且能够给读者提供新的理解、联想,产生组合带来的深化主题的效应。这个过程无可置疑的是一个策划过程。

第二,有针对性地约稿和组版过程,完整地体现着编辑的策划手段。

之所以强调要搞新闻策划,就是为了谋划和组织那些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报道。因为只有这样,报纸质量才能提高,才能赢得读者,也才显得有生命力。所以,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需要经常结合一个时期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搞一些追踪新闻策划、专题新闻策划和为配合这些新闻策划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策划。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对正确反映事物具有独特的功能。新闻媒介是通过自己的新闻报道和言论来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的。从这个已经被确定的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主动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报纸编辑肩负的策划社会活动的责任。当然,我们所说的策划社会活动,绝不是策划新闻,制造假报道,而是通过我们的舆论去促进社会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并对其跟踪报道。

媒体新闻策划篇9

新闻策划的三个基准点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有三个基准点:事件、观点、参与。

基准点既是新闻策划思路开启的起点,也是在实施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及媒体运作方式,它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策划所要达到的效应预期。

第一个基准点应当说是新闻策划的本源所在。新闻最核心的内容即其“事件性”。没有事件不成新闻,新闻的深刻并不是来源于作者思想水平的深刻,而是源于事件本身的深刻。一个新闻策划必须具有相当深刻的内容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事件”即第一基准点具有原则意义。

第二个基准点可以说是新闻策划主体即媒体的价值观所在。在新闻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新闻素材的同质化几难避免,那么,只有从关注角度、关注重心上去体现“独家视角”、“独家观点”。新闻策划应体现媒体的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观点”具有导向意义。

第三个基准点应当说是新闻策划的先进模式。在“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注意力经济时代,因为媒体过多且媒体形式多样、信息海量存在,造成受众被迫采取具有较大盲点及视觉死角的选择性信息接受方式。从这种形式看,媒体进行新闻策划已不仅仅是将一题材做好的需求,而应成为一种信息或媒体形象输出的营销方式。近年来,媒体主动或被动地经历了从“站着俯视读者讲话”到“坐着讲给读者听”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发展到目前,就应该是“走到读者中间与读者进行交流”。这种变化体现了新闻策划模式从单向性到互动性的转化,较多地体现了“宣传性新闻”向“公共新闻(公众新闻)”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说,“参与”具有前瞻意义。

三个基准点在发展中的重心转换

当然,这三个基准点在目前的新闻策划中都存在,都应是新闻策划的要素。只不过随着时代对于新闻及媒体要求的转变,其在策划中所处的地位有着重心转移的现象。

1.第一个基准点及其发展困境

应该讲,都市类媒体进入市场之初,作为争取读者的重要手段就是透露尽可能多的信息,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知望,把事件“做大做透”甚至做“凶猛新闻”。

将“事件”作为新闻策划的基准点,要求报道尽可能多地将事情发生的背景、细节、各方观点及后期效应详细地告诉读者,其立场多采取客观陈述、静观其变,而后通过舆论的力量,促成问题解决,这种“发现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的报道策划方式一直延续至今。其优势在于忠实地遵循媒体的旁观者角色,在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优势话语权。

但不可否认,在社会大发展时期,问题的大量涌现与逐一解决之间存在着矛盾,新闻媒体所坚持的“政治家办报”的党性原则与一些事件性新闻策划的客观效应之间产生冲突,这些冲突客观上造成了报道壁垒及,于是敏感题材越来越多,“凶猛新闻”也只能做到浅尝辄止。“顺时而生、逆时而竭”,对于处于各种压力之下的媒体而言,这更是一条高压线。于是仅依靠第一基准点而生的新闻策划也就不得不面临题材越来越少、空间越来越小的发展困境。

当然,这并不是说因为客观环境的改变,事件性新闻策划就可以扬弃,无论任何新闻策划,事件始终应当是新闻策划的起点,是木之本、水之源。脱离了事件的新闻策划只是空洞的且没有生命力的。

2.“观点”顺势上扬及“参与”的必要

在上述情况之下,体现独家视角或独家特色的“观点”的地位上升,即成为顺势之作。

笔者认为一个媒体观点的形成与明确,是媒体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明确的读者认同特色。然而,将这种价值取向转化成实实在在且鲜明有力的“观点”,其中关键的工作就是树立品牌。这个品牌不是一个名牌的概念,其要素除了对受众的认知有广度上的要求外,还要有深度。此外,这个品牌应当伴随着一个平台,使内容、角度不同的策划都能运行其中。

当然,随着目标读者群的逐步明确、稳定,我们进行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策划产生的社会效益来吸引读者,从而产生更为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我演你看”是一种方式,“想唱就唱、你我同台唱”可以说是更为先进的一种方式。所谓“公共新闻”的理论核心就是媒体参与到读者中去,请读者参与到策划中来,这样不仅可以更为灵活地展现报道、把握报道方向,也能更好地培育、影响读者,使其更加忠诚。

且随着新闻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仅一味强调事件性,新闻策划就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局面,而参与因素的加入,则会加大媒体在策划中的主导力量,使其更易于掌控。

参与性新闻策划的几个要素

与侧重事件性的新闻策划相比,强调参与性的新闻策划对策划起点的要求会更高。因为是主动表演,吸引读者捧场,能否从策划思路上找准事件和情感以及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就显得极为重要。否则,媒体只能落个“剃头挑子一头热”“自拉自唱”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以下四点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不容忽视:

1.政治正确,增强把握力。政治正确不是一句空话、套话,也不是仅在中国讲的。200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校长就因为说了一句“女生学文要比学理好”就被迫下台了,成为哈佛校史上任期最短的校长。在我们的环境里,政治正确指的就是要有大局观念,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符合,要有益于社会发展,媒体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也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党性原则。

再者,在目前的环境中做事,取得上下两方面的认可和支持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有时,这种效益还能转化为强大的基础资源。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笔者认为在运作新闻策划时也要有这种意识。政治正确了,就会给整个策划甚至整个局面创造一个友好的外部环境。

2.策划要有创造性、有效益。创造性既指思路要创新,具前瞻性,也要求立意要高,要有境界,不能让受众产生“审美”或“审丑”疲劳。

策划是与对手在智商和情商两方面都要进行的较量。越是焦点题材,竞争双方正面交锋的火药味就越浓。在这里,能否大胆地进行尝试,为前人所不敢为,能否抓住读者的眼球甚至心灵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策划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笔者认为,一种真正有价值的效益应当是复合的,不能过于单纯,搞学术研究式的活动,应当慎重。

3.策划要注意资源的整合。这里的资源指媒体的内部报道资源和外部的社会资源。

目前,一些媒体在活动策划方面存在“多龙治水”、部门条块分割的情况,实际上形成了资源上的浪费,把一些常规活动串起来,将题材或观点相近的活动合并同类项是必要的。

再者,要学会借势,利用好外部的社会资源。从社会事务执行能力上来讲,新闻媒体的权能是非常单薄的,而很多社会单位本身也有开展工作、与媒体进行合作的需求,媒体要善于借势,把这些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思路一旦确定下来就要坚持做下去。

新闻策划所需的制度创新

综上所述,目前新闻策划在新闻出发点、媒体效益需求、运作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归根结底,创意并执行策划的始终是人,处理好人的因素是策划活动成功的治本之道。

笔者认为,新闻策划越来越鲜明地带有其所属媒体的个性特征,那么,对策划实行更为扁平和个性化的项目制管理则更利于发挥策划执行者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使策划保持长期的活力。

媒体新闻策划篇10

关键词:重大事件;新闻策划;作用和对策

引言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报道,通过对新闻事件深入的分析、构思、酝酿和调整,从众多的报道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报道方案,已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策划体现了媒体新闻制作水平[1]。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更是对新闻媒体新闻制作水平的全面考查。新闻媒体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更需要提升对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

1.新闻策划的意义

1.1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在报道社会上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前,做好明确、完善的新闻策划有助于顺利地报道事件。尤其是一些繁冗复杂的重大事件,它涉及诸多厉害关系,新闻工作者在把握各方面关系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而通过前期的新闻策划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理顺事件,掌握事件的本源,从而达到顺利报道新闻事件的目的。此外,好的新闻策划也有利于传播重大新闻事件本身。例如2012年众多中科院院士联名公开反对“中式卷烟”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此事件经过新闻报道后,立即引起强烈的舆论反映。与此同时,众多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此事件纷纷表态。

1.2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初期,对新闻报道就提出过精确和系统的要求,依据当前的报道标准,精确和系统的对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全面、客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全面客观正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关键,全面客观的新闻报道可以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想,从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这种阶段性的报道目的对新闻发展脉络产生巨大的影响[2]。然而当前社会有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众多新闻工具,通过新闻策划得到精确和系统的报道有利于抢占主流媒体的位置,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目的和有准备的计划去发掘事件背后的真相,避免新闻报道停留于事件的表面。而媒体报道重大事件中也可以满足自身的新闻欲望,通过对事件合理的分析解释以及正确的引导,可以在报道重大事件中建立自己的权威。例如《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地球上的红飘带”等等,都是成功的新闻策划的体现。电子媒体也是如此,电力媒体专业化进程也需要新闻策划,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和《实话实说》栏目。

1.3满足受众需求

好的新闻策划必然是得到受众群体认可的策划,因此在实施新闻策划前首先要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充分得分析和研究,了解受众的需求、爱好和关系。也只有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欲求才能做好新闻策划,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引起受众的关注,达到扩大的传播效果。否则,新闻策划如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满足受众的需求要求新闻策划人员需要在思想上达成一致,达到及了解事件的过去以及现状,甚至预测事件未来发展态势的目的,满足受众,服务受众。

2.做好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思考

2.1用超越思维突破“雷同”

随着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程度越高,使新闻媒体难以通过“我有你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而“你有我有”的状况也导致新闻报道的“雷同”性也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之间无孰优孰劣之分,也无法拉开自身与其它媒体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做强,新闻媒体就必须在思维上超越其它新闻媒体,在新闻策划是要积极运用创造性超前性的思维。例如1996年央视创办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开播的中文台,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央视的两个栏目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就是运用创新和超越思维。央视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在报道时注重事实而赢得观众的认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快捷性和评论性强,重视重大事件的直播,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在逐渐提升。这两个案例成功的经验启示在对重大事件进行新闻策划时要注重运用超前思维来突破“雷同”的局面。

2.2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

无论是要求新闻策划人具备应变能力以及在新闻策划过程中运用超前意识,它们的最终归宿都在于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这一点要求媒体在策划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过程和采访中要发现与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相符的新闻事实,发独家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4]。新闻事实符合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要求新闻策划人明确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然而新闻事实的空间和时间较为模糊,策划者和采访者需要去不断的摸索和认识。反言之,要做好重大事件新闻报道,需要记者、编辑和领导的认识达成一致。即重大事件新闻策划不是一个与外界独立的想法或突然的思想火花,而是与策划同步进行的系统工程。重大事件新闻策划有许多与之配套的创意和设计,并与创意和设计组合成一系列方案,任何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都不可能赢得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报道最终的成功[5]。

2.3具备应变能力

在新闻策划中运用超前思维则需要新闻策划者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去发现具有价值的报道源,这是由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现实决定的。重大事件新闻策划对许多媒体都是一个新的探索领域,新闻策划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不充分。而我国市场经济却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闻传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媒体需要从新闻策划的广度和深度上才能得到突破,而广度和深度则需要策划人利用自身的应变能力去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6]。例如“连线四川灾区报道”这一新闻策划,该新闻策划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采访对象不确定,记者能否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等等。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策划人要具备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变动新闻策划方案,及时修正和完善已有的新闻策划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攥在手中,达到最好的效果。而现场采访记者也结合前期新闻策划的宗旨和现场情况进行采访,最终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完成“连线四川灾区报道”这一新闻策划。

3.结语

重大新闻策划具有很强的实践色彩,其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成为新闻报道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强,但是随着策划实践的丰富,其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会日趋完善,新闻策划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任何新闻媒介都需要充分认识到新闻策划的作用,深入研究重大事件的新闻规律,遵循规律并按照规律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发挥新闻策划在报道重大事件中的作用,获得新闻策划的最大效益。(作者单位:亳州市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曾青生.小舞台也能上演大剧目――专业频道如何做好重大事件报道[J].声屏世界,2009,(07).

[2]刘先宏.化危为机共创和谐――开县做好重大突发事件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做法与启示[J].新闻导刊,2007,(01).

[3]赵.以专业精神开辟独家视角――浅谈如何做好重大行业新闻的报道策划[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3).

[4]夏克彬.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报道[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