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十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十篇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4:15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1

1、抓典型,促发展

要继续落实《喀左县县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抓3个省级示范标准合作社和10个县级示范标准合作社的典型,以点带面,引导其规范运行,增强带动辐射能力,全面发展,促进县级示范标准合作社有了一个很大的发展。

2、抓培训,上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县内合作社之间互相学习等方式,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内部管理上水平。不定期的对全县合作社的理事、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并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交流会。在经验交流会上,要各合作社负责人积极发言,就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互补长短,各取所需。

3、抓规范,上档次

在借鉴各地合作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确立了“服务社员,规范管理,滚动发展,促进增收”的办社宗旨,制订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主体、入社自愿,民主管理、盈余返还,重视教育、鼓励联合”的六项基本原则。注重依靠政策加强合作社制度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详细规定了组建合作社的程序步骤、内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合作社标准以及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保证合作社真正成为“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自己的互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合作社的档次。对新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人员对合作社进行认真检查,统一规范管理。凡是正式成立的合作社要统一登记备案。搞好建章立制,指导规范运作,做到建一个成一个。

4、抓品牌,上效益

注重产品品质,打造知名品牌,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在我县162个合作社中,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7个,无公害产品35个,绿色产品2个,有机产品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我县主导产业的开发进行技术、资金、知识等合作,农产品由无公害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不断换代升级,拥有自主品牌的名优特产品不断出现,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不断增强。

5、抓扶持,强功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2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原因;措施

1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1.1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待制度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一直都是被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所滞后,虽然在2006年10月31日制定并于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合作社会》,但该法律然缺失一系列的具体实施的配套细节和办法。同时我国农民专业经济组织还存在着非正式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合作意识的缺失。在我国,至今没有一所农业高校设置合作经济专业,也没有社会办学力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对广大农民进行合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仍存在空白。

1.2农民专业合作社水平有待提高

据调查,我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问题有:资金短缺,经济基础薄弱。公共积累意识不强,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注重公共积累。合作社员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素质普遍较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都是中老年人和家庭主妇,合作社员和其他农民的文化程度多数是小学。合作社管理不够规范,存在着少数合作社“只搭台、不唱戏”,没有从事任何组织生产经营,只为套取政府的扶持资金,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不健全。

1.3农业产业自身存在弱质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经营农业为对象,而传统农业又是个弱智产业,农业的再生产是自然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同时进行的,其生产者除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之外,还面临着严重的自然风险,农业的弱质首先表现就是对自然的高依赖,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之基础薄弱,决定了农业的弱质性和落后性。农业的预期收益低,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由农业单向外流,资金的外流使农业与农村的各项建设事业缺乏应有的经济支持,而人才的外流使农村问题在根本上失去了解决的推动力量。

1.4正规金融机构对合作社的信贷提供不足

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之一。合作社对资金借贷的需求比较大,就这一问题,一些正规的金融机构在融资模式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构建了很多与农民合作社金融服务的新模式,那些固定资产规模大、信用等级高,与银行关系密切、示范等级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是可以获得正规的信贷的,但其获得的信贷额度还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2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路径选择

2.1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以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目标,不断创新运行模式,增强合作社整体活力,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合理布局,多种形式发展,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展合作社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一体化经营,完善合作社运行机制。二是以促进自身发展壮大为核心,不断优化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加强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首先,要把握合作原则,其次,要强化内部管理,第三,要完善运行机制。三是以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为重点加强相关部门间协调,加大扶持和管理力度。

2.2建立资金互助机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更明确“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允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从商业银行融入资金。鼓励农民依托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优势和产业优势,开展资金互助。如果专业合作社也可以为其成员提供贷款,那么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会很高,加入后对合作社的依赖会更强,由于他真正向合作社入了股,所以会更加关注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此外,专业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还可以带动合作社的农资联购和产品联销。

2.3健全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这不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可以破冰久眠未醒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充分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低效运行的症结,促进农村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金融交易价格的合理化和金融服务的高效化。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确保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活动双赢。

2.4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以农民的联合信用为担保向涉农金融机构贷款,逐步提高合作社成员即农户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2.5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作用

政策性农业保险就是为了实现政府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政策目标而实施的农业保险或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通常意味着只能通过政府行为才能协调开展的工作。将农民合作社纳入农业保险范畴,合作社发展有了保障基础,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民合作社融资问题。

3结语

总之,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拓展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研究步伐,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3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方式;是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是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要求;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创新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农民增收创业的新起点,符合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大趋势,是强农富民的必然选择。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扶持农业、扶持农村的观念,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关键措施,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领导,更新思路,创新举措,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和舆论环境,促进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特色产品,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部门指导、市场运作”的方针,多层次、多模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坚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发挥合作社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作用,使农民真正成为合作社的主人。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成员自我服务为目的而成立的。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农民可以自愿加入一个或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也可自由退出农民专业合作社。

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是本社的权力机构,必须设理事长,可根据自身需要设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

5.盈余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

(三)发展目标

到2012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00个以上,覆盖所有的乡镇和50%以上的行政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3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0%以上,带动农户37万户以上,占农户总数的50%以上;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平均净资产达到2万元以上,其中市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净资产要达到5万元;县级以上示范专业合作社净资产要达到3万元;统一代购农用生产资料占会员使用量的25%;统一销售的农产品占会员农产品销售总量的50%。全市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0%,其中市级示范专业合作社100个;围绕我市粮、烟、畜禽水产、菜、花、果林六大支柱产业和农机服务,重点培育28个有产地认证的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14个注册农产品品牌;培育10个由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培育5个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其它为种、养、技术、服务、营销等43个。三、登记

依法登记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得法律保护的重要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向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取得法人资格,进行法律授予的经济活动。

四、保障机制

(一)政策法规。要研究和制定昆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切实保护农民的自主经营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二)优化环境,政策扶持。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制订落实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探索和研究在信贷、税收、用地、流通、资金、项目申报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合作社创立自己的品牌,指导其依法申报驰名商标或省、市著名商标,提高品牌影响和竞争力,扶持合作社走品牌发展之路。在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过程中,应做到正确定位,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运用经济手段和优惠政策为专业合作社服务,引导其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试点、示范工作,并逐年增加。各县(市)区也要明确专项配套扶持资金。市级专项资金用于“十一五”期间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0个。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经营管理人员进行科学技术和市场营销知识培训;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扶持专业合作社购置农产品加工、整理、储存、保鲜、运销和检测的仪器设备;申报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培育农产品品牌;开展宣传和市场信息服务,建设营销网络、服务体系,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举办农产品推介活动。

二是实行税费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业产品,可按13%的扣除率计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登记、发照和年检免收登记费和公告费。

三是完善信贷扶持。农业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应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状况,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所需的资金。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信贷联保机构,设立担保资金,允许农民专业合作社以社员联保形式办理贷款手续,积极探索和完善多种贷款方式。

(三)建立人才引进机制。一是根据昆明市的相关政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离职技术人员、管理人才或农村“龙头企业”人才、农民经纪人、农技人员等“能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任职。二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就业;三是对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技术和管理人才应纳入专家库人才管理,并实施表彰奖励制度;四是科技和教育部门应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人才,提高素质。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指导,明确职责。建立昆明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席会议制度,市农业、发改、政研究、民政、财政、林业、工商、税务、乡(镇)企业、供销、科协、农行、农村信用社等部门参加,定期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措施,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统一指导和协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具体指导、协调工作。

各级农业、民政、工商、科协、供销等有关部门应明确职责分工,相互协调,形成合力,通过研究、引导和宣传,创造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道路,使其真正深入农村、服务农民。

(二)积极培育,多元创办。各级政府要积极做好培育、培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鼓励支持非农自然人、农村能人、专业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城镇工商企业等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发起领办或参与投资兴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社,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权向合作社流转作价出资。建立完善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使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同时建立帮带制度。建立和实行领导班子挂钩定点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特别是县级领导和农经部门干部应从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深入农村,帮助、指导发展,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应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组织形式,帮助解决区域封锁、条块分割、行业限制、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和社员,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发展方向上,应以生产技术服务为主,逐渐向科研、流通领域延伸。

(三)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协会或经济组织,应按要求到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转变为专业合作社,以便规范运作。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要依照示范章程,加强管理。一是树立诚信、守法理念。二是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强化行业自律,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三是要建立健全保障监督机制,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契约等,明确会员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定期公布合作社运行情况,接受会员的监督。要正确处理好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4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增强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这部重要的法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推进农民的经济互助与合作,对于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广大农民群众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满足发展经济的合作需求,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是新阶段党和政府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渠道。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15万多个,加入的农户成员达到2363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带动非成员农户32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3.5%;两类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23.3%。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成员增收幅度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20%~50%。总体上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趋势良好,群众基础深厚,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发展。党的**提出要“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会明确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强调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年以来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作了具体部署。自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专门资金2.9亿元,对16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了扶持补助。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这部法律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为规范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依法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推进基层民主管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级农业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依法履行好职责,切实学习好、宣传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二、准确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基本精神,提高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工作水平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借鉴了国际合作社运动的基本原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村工作干部要原原本本、逐条逐款地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法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关于农民的主体地位、新型合作的基本原则、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和政府部门的基本职责等相关规定,为确保法律的顺利贯彻实施奠定基础。特别要结合农业部门的工作职责重点把握好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依法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经营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制度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必然要求。家庭承包制确立了农户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明晰了农户的产权关系,为农户开展互助合作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有效对接,是对农村经营体制的丰富和完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要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坚持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我服务,通过合作为家庭承包经营提供更有效、更全面的服务。

(二)依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法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进行了规范。在实践中要切实做到“三个始终坚持、三个正确把握”。就是要始终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始终坚持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要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正确把握基本原则,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正确把握法律规范,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内部管理。

(三)依法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维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合作社对外可以依法开展经营活动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内依法建章立制和开展民主管理、正确处理组织与成员的关系,使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都得到明晰界定和有效保护,确保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按照法律规定,通过完善产权关系、加强民主管理、改善经营管理和健全利益分配机制等措施,正确处理好对内服务与对外经营的关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内是一个非营利性的服务实体,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创造条件,把积极为全体成员提前、产中、产后的优质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对外则要努力扩大经营业务领域,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壮大自身实力,增强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

(四)依法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和服务。从发展要求看,当前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急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本身就是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的支持保护,同时法律还设专章对扶持政策作了明确规定,包括涉农建设项目的安排、财政及金融的支持、税收优惠等,我们要抓好落实。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的思想,切实加大支持力度,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依法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当前,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离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各地要按照法律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抓发展。对已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逐步规范,使其更好更快发展;对新组建的要大力支持,不要设立过高门槛,允许多种形式,发展为先,在发展中规范。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通过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动形成“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的发展格局。

三、精心组织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准备工作

现在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不到半年了,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一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使各方面的思想、行动统一到法律的要求和中央的部署上来。农业部专门成立了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工作小组,部领导同志挂帅,并明确了各相关工作分工。各级农业部门也要明确责任,落实分工,抓好宣传贯彻的组织工作。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有计划、按步骤地开展好宣传贯彻法律的各项工作。

二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法律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以来,农业部已就农业系统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专门下发了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部机关各司局统一组织了集中专题学习,并研究了具体措施。为进一步做好法律宣传工作,农业部决定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统一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月”活动,明天将在北京正式启动。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三下乡”的有利时机,迅速行动起来,认真组织好宣传月活动各项工作,通过召开会议、举办专题讲座、开辟宣传专栏、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组织送法下乡、开展知识竞赛、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法律,切实把法律送到基层、送到农户。要通过学习宣传,增强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合作的理念和依法办社的意识,增强广大干部依法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三要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使各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法律精神实质。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抓好法律培训工作,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部门干部、业务指导人员、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了帮助广大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更好地掌握、理解法律,全国人大农委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提纲》,有关方面组织编写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50问》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宣传读本》,这是开展基本培训可以利用的重要辅导教材。要通过培训,使合作社负责人增强依法办社、依法维权意识,全面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各级干部深刻理解法律精神,自觉依法维护合作社权益,积极支持合作社健康发展;使农业部门干部和业务工作人员全面准确吃透法律精神,掌握依法指导合作社发展的正确方法,提高指导和服务工作水平,引导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四要切实抓好法律实施准备工作,大力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确保法律规定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加紧抓好配套制度建设。农业部将根据法律的规定,抓紧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同时配合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等配套法规制度,搞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衔接,确保与法律同步实施。落实法律要求,我部还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完善和落实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税收、信贷、保险、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向当地党委、人大、政府汇报,主动在地方立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实施中切实履行好职能,争取必要的扶持政策。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落实好法律的各项具体措施,形成共同推进的合力。要依法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指导,对具备法律规定条件、尚未登记的合作组织,要依法加强业务辅导,适时引导其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设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引导其依法做好章程制定等相关工作;对暂不符合法定条件、暂不宜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要耐心予以解释。同时,要防止一哄而起,行政推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5

今天召开这次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办《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和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刚才大家现场参观了县文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听取了该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了自身工作开展情况,县就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作了很好的发言,的这些经验做法很值得其它县区借鉴。省办管理处处长就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所讲的意见对我市的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大家认真领会贯彻。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总体趋势

自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越来越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从无到有,由少及多,越来越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主要特点:

一是领导重视程度高。近年来,各级农机部门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重点来抓,年,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全国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联系点,滨城区滨北农机专业合作社、县明集农机服务站被列为全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联系点。最近,市局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工作措施。今年,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在全省实施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依法登记注册、组织运行规范、作业面积大、发展前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化服务队、农机作业公司、农机租赁公司进行奖励。明确要求: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机库房面积不少于200m2,年秋季订单作业面积不低于5000亩,对积极参与土地集约规模经营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将优先安排。。

二是组织形式多元化。从目前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机户之间的联合,即农机大户、农机经营能人等利用生产、经营服务等优势,根据农机户的需要而进行自愿联合和合作。如县文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县源泉农机专业合作社、县九户成才农机专业合作社;二是村与农机户之间的联合,主要是村负责人利用自身管理优势,联合农机户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如县利国乡马营农机专业合作社、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县鸿运农机专业合作社。三是农机部门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基层农机部门组织牵头,利用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把农机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如惠民县汇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县下洼农机专业合作社、县兴顺农机专业合作社。

三是服务模式多样化。合作社以为社员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服务多样化,经营市场化,较好地满足了农机户和广大农民的需要,社员收入大幅增加。在服务模式上,合作社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一条龙”服务和土地规模经营,作业价格比散机作业低10%左右,实现合作社与农民双赢。

四是发展速度比较快。截至目前,我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53家,比去年增加25家,增长89%;入社社员5.37万户,拥有机具数量14.5万台,注册资金达33.17亿元。

全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地市相比,还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管理不规范、缺乏长远发展目标、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深刻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对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部于月6日在省召开了“全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议”,省农机办于月27-29日在菏泽市召开了“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会议”,农业部、省农机办、市农机局均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将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希望全市各级农机部门深刻认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重大意义,努力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求“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农业机械作为农村先进的生产工具,是农业科技大面积实施的有效载体。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运用先进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稳定和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第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第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具备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技术条件和管理能力,组织化程度高,能够按照农业发展要求及时调整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农艺结合。第三,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一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实行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作业,可以减少种子、肥料、人工等生产要素投入,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二是可以促进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推动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借助技术、资金、服务等优势,带头购置、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应用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努力推进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坚持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营、市场化服务,加强工作指导,切实搞好服务,增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今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达到87家,每个乡镇(办)均有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到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20家;到2015年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60家,并且发展质量有明显提升,机制更加灵活,制度更加规范,服务领域更加宽广,效益更加明显,社会化服务程度显著提高,在农业机械化中的主体作用明显增强。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各级农机部门要坚持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扶持和服务。要深入实际,加强工作督导,搞好调查研究,及时跟踪了解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情况,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取得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和发展的新成效。

(二)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实行政策倾斜。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要重点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并且放开机具台套补贴限制。有关农机化建设项目和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优先安排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二是强化资金扶持。今年省财政安排的专项扶持资金,对建设规范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以奖代补”的方式,采取“先建后补”的办法,用于农机库棚建设、示范推广新型机械、维修设备补助等。

(三)强化指导服务。全市各级农机部门都要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系点,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各县(区)农机局要实行划片包干、定点指导、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的挂牌、办证、年检、年审,实行便民服务;通过不同方式,及时向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信息指导和服务;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才培养列为农机教育培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四)搞好典型示范。要认真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工作,努力建设一批“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企业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科技化”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树立典型,加强工作联系与指导,大力培育发展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鲜明、效益良好的示范合作社,采取组织参观学习、经验交流、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经验,推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6

1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1活动经费缺乏

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办公经费多由领办大户垫资或自筹,与开展经营活动中需要大量资金差距过大。限于地方财力,政府对其扶持力度显弱。合作社普遍未收取会费,经费筹措渠道不畅,仅有的经费只能维持学习培训、信息宣传等基本活动的需要,而在引进新品种、发展新项目上资金不足。信贷资金匮乏,也从客观上削弱了合作社的服务职能,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1.2组织规模不大,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合作社规模普遍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服务功能较弱。一般的合作社入股社员仅10多户,比例偏小,形不成合力,中介服务组织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在与农民的关系上,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对产业的带动辐射能力还不强。

1.3内部制度不完善

专业合作社虽然都制订了章程,但不能完全按章程办事,但制度不健全,开展活动不够正常。合作社成员的素质不高,对市场经济即信用经济的意识淡薄,随意毁约的情况时有发生,又难以制裁,增加了合作社运作的难度。

1.4品牌效果不明显

品牌是产品的无形标识,有形价值。我县130多个专业合作社,涉及到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多个领域,但只有四类七个品牌,能走出澄城的也就是善化的苹果、刘家洼富源生猪和交道镇的三友土布,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优势没有放大出来。

2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2.1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形成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良好格局

“三农”问题关键是农民素质问题,必须形成宣传教育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气候和氛围,同步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服务。抓好宣传教育。政府要创新工作思路,作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引导农民打消各种不应有的顾虑,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中来。抓好培训和管理。

2.2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农业是基础产业,是事关农民富裕社会稳定的大事,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解决合作社的融资问题,尤其是金融部门应扩大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探索小额贷款捆绑使用,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积极发放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利率。财政、工商、税务、计划、国土、交通、技术监督等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出台扶持政策,制定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具体措施,加大支持力度,为合作社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3加快推进市场品牌建设,促进专业合作社提档升级

把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和促进“一村一品”的重要抓手,大力促进合作社的品牌化建设。规范运作提档次。政府要引导合作社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等法人治理机构,形成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盈余分配制度,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成员共同出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实体型经济组织。政府要转变职能,创造条件,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行政壁垒,突破区域限制,按市场要求进行扩张性发展;引导和鼓励相同产业的专业合作社,在产权清晰、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跨区域的协作与重组,注册和使用同一产品品牌,做大品牌规模。象澄城果业和生猪就可以整合资源,同类品牌合并,打造核心竞争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7

为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促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再创省农业发展新优势,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以培育农业农村经济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引导内部规范管理,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对深化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整体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社个体发展规模不大,内部规范管理水平不高,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辐射带动和服务社员能力不强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着力在完善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上下功夫,促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为方向,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由注重数量向提升质量转变,由一般推动向重点突破转变,狠抓关键措施,强化政策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提高其带动和服务能力。

(二)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积极开拓创新,从实际出发,不搞统一模式,鼓励倡导多元化发展;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坚持以服务农民为宗旨,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提升发展质量和档次。

(三)工作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50%以上的农户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合作社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环节基本实现统一服务;合作社农民成员收入比当地经营同类产业的农民提高30%以上;创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3000家,带动发展一批依法管理规范、经营服务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品牌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强的合作社,促进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工作重点。“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要按照国家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合作社。围绕实施全省十大农业产业振兴规划,结合农业专业村、专业乡镇建设,大力发展蔬菜、渔业、畜牧业、果业、苗木花卉等合作社,促进我省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联合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水利、林业、金融、科研等部门结合,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

2.突出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围绕实施国家和省粮食产能提升计划,整合政府、农民及社会投入粮食生产的生产要素,发展一批较大规模的粮食合作社。粮食主产区的每个市发展2-3个覆盖县域范围的粮食合作社和一批乡镇粮食合作社。指导粮食合作社组织、管理、使用好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等粮食生产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相关扶持政策,提高良种推广、植物保护、产品仓储和加工转化等服务水平,多种形式增强粮食生产和转化能力。

3.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合作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大力发展生产资料供应、农机作业和农产品加工、运销、仓储、质检以及教育培训、技术信息等服务型合作社。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围绕农村农贸市场、商店超市、旅馆饭店、家庭手工业、公用设施建设、物业管理、观光旅游、文化娱乐、交通运输、沼气建设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积极发展各种新型合作社,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4.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积极引导和扶持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农产品分级、整理、包装等初加工,为城乡市场提供消费者信赖的农产品。扶持合作社不断提高加工档次,多品种、多形式、高质量进行农产品深精加工,适应国内大中城市和国外消费市场需求。支持合作社不断增强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采取动员农民出资、争取政府扶持、适当负债等形式独立兴办加工企业。引导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开展联合与合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设备和营销渠道等优势,共同兴办加工企业,提高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能力。

5.引导合作社开展联合与合作。鼓励和引导同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在劳动、技术、产品、资本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积极探索发展跨区域联合社和联合会,通过合作社联合,解决一些合作社共同需要、单个合作社无法办理的事情,进一步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发展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品牌响、竞争力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合作社联合组织,提升合作社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三、强化工作措施

(一)开展示范社创建。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创、梯次推进的方式,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重点抓好3000家不同产业和领域的省级示范社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提高示范社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通过实施标准化生产,拓展产业化经营领域,提高社会化服务功能,创立产品和服务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以示范社为载体,加强合作社与涉农项目的对接,提高对合作社的综合支持力度。

(二)加强规范化指导。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章程、登记辅导、民主管理、财会制度及利益分配入手,加强对合作社运行的规范化指导,保障合作社成员的财产权、经营权、分配权等合法权益。引导合作社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促进合作社建设成为产权清晰、运行规范、管理民主、服务有效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三)加快信息化建设。采取政府资助与合作社、社会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各级涉农部门要围绕以法规政策、农经统计、网点监测、工作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政务指导和以市场需求、电子商务、技术咨询、经营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商务服务,加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评价工作,为促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指导合作社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多样化、时效性的信息服务。

(四)推进农超对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企业实现“超市直采、产地直供”,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实现稳定市场价格、保障食品安全的目标。通过组织超市企业到合作社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展示展销会,为双方搭建对接平台。支持对接双方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提高农超对接的信息化水平。支持合作社开展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快速检测、储藏加工、保险服务、物流配送能力建设。

(五)强化人才培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对成员的培训教育,培养广大成员遵守法律法规、商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素质。把合作社人才培养纳入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重点培训和提升合作社理事长的组织管理、创业经营、市场谈判、产品营销、风险控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能力;继续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纳入“阳光工程”,重点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和财会人员。加强合作社辅导队伍建设,搞好基层合作社辅导员培训。鼓励引导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办合作社。

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

(一)加大财政扶持。各级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优先扶持合作社示范社、贫困地区的合作社和生产国家与社会急需的重要农产品的合作社。采取直接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合作社开展信息服务、人员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管好、用好扶持合作社发展资金,会同涉农部门共同搞好对合作社扶持项目、补助和奖励的申报、审查和验收工作。对中央和省支持的农业生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装备能力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资金项目和预算内投资项目,要优先委托和安排符合项目实施条件的合作社承担。

(二)加强金融支持。金融机构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和需要,研究制定支持合作社的信贷政策。政策性金融机构要研究设立适合合作社发展需要的贷款项目。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制定合作社专项贷款指南,为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把合作社纳入信用评定范围,将农户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机制引入合作社,满足合作社小额贷款的需求。对于经营规模大、带动作用强、信用评级高的合作社,特别是县级以上示范社,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探索适应合作社特点的担保抵押方式。各保险机构要积极为具备条件的合作社提供保险服务。

(三)落实税收、用地优惠政策。税务部门要不断完善税收管理措施,在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领用等环节,为合作社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税务、涉农部门要密切配合,指导合作社履行税务登记和报税程序,确保合作社可以享受的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对合作社因农业生产需要,建造的直接用于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的附属设施用地和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符合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55号)要求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视为设施农用地,并按规划办理相关手续。合作社兴办加工企业等所需要的非农建设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农业相关规划的前提下,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应重点支持。

(四)支持科技兴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兴社。农技推广机构要积极为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服务。农业科研机构通过资金和技术合作,与合作社联合建立技术服务中心、种子种畜生产服务中心、动植物疫病监测防治中心等科技服务机构。鼓励大专院校、科研推广机构在合作社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项目方面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申报农业科研推广项目。鼓励合作社科技人员参加职称评定,加快合作社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强化登记服务。对于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允许申请冠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支持合作社扩大业务范围和投资经营领域,允许合作社跨地区在城镇设立分支机构销售自产农产品。积极探索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工作,允许资金互助专业合作社进行工商登记,其业务范围按照银监部门金融许可证载明的业务内容核准。积极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方便成员较多的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工商部门对合作社登记不收费。

(六)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正确舆论引导和宣传,营造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纪检监察、物价、农民负担监管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非法干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变相增加合作社及其成员负担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8

关键词:政策扶持助推发展多措并举规范发展今后思路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出台的各项促进合作社发展的扶持政策,结合本县实情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截止2011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44家,入社社员1694人,注册资金5074.28万元,带动农户30838户。预计2012年全县合作社社员人均可增收2500余元、较非社员人均增收40%以上。

一、政策扶持,助推合作社发展

(一)领导重视,政策扶持力度大

2009年,巴里坤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意见》,并从2010年起,连续2年将合作社以奖代补扶持政策列入《巴里坤县农业农村经济扶持政策》之中,两年共设立以奖代补资金45万元,对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突出的合作社给予奖励。2011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为获得自治区、地区和县级示范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周转资金短缺的问题。2012年又将合作社发展列入《巴里坤县十二.五扶贫攻坚计划》这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为我县专业合作社发展奠定了基础,仅2010-2011年就新增合作社25家,占全县合作社总数的56.8%。

(二)完善制度,强化考核,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自2010年起我县将合作社规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列入了《乡镇综合管理目标考核责任制》,在合作社规范管理、发展规模、示范创建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极大调动了乡村干部扶持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三)多措并举,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欠缺问题

合作社发展初期大多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其发展规模,我县采取了以下措施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

(1)设立县级以奖代补资金25万元,对考核前5名合作社给予3-5万元奖励;

(2)对获得地区和自治区级合作社积极争取地区示范社及自治区示范社8―3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

(3)通过设立保证金方式协调农行给予专项贷款扶持,目前以为龙头合作社解决了400万贷款;

(四)部门联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发展

我县制定了《巴里坤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考核办法》?从2009年起,每年与县财政局、审计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采取听汇报、访社员,看档案,看账本,实地查看等方式,逐个合作社进行验收考核,按照示范社考核评比内容进行评分。截止目前,我县有6家自治区级示范社,4家地区级示范社,12家县级示范社。其中有2家示范社获得自治区表彰,1家示范社党支部荣获自治区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家获得哈密地区民政部门表彰。

二、构建内部服务体系,引导合作社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一)健全队伍,狠抓合作社规范管理

针对合作社负责人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在各乡(镇)农经站确立了专兼职合作社辅导员,加强对合作社的指导,引导农村能人领办、创办合作社。同时采取“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使用财政专用收款收据;统一使用指定的账本、凭证、档案盒和目录;统一印制合作社社员证;统一合作社档案管理标准;统一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核算;统一由乡(镇)农经站干部兼任合作社财务,进一步提高了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

(二)完善制度,强化考核

采取了三项强力措施,一是自治区、地区、县级示范社“五、六、七有”自身建设措施;二是加大理事长、财务人员、社员分层培训力度。三是通过《农经通报》开展考核。通过以上措施使合作社工作做到“创建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三)重视培训、示范引导

我县依托各级农经部门每年都至少举办一至二次合作社发展专题培训班,对合作社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使其及时了解国家优惠政策,提高合作社管理能力和理财能力。为各合作社搭建平台使其能够交流经验,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合作社发展。

(四)措施得力,强化合作社项目监管

一是严格执行“报帐制”管理的规定,把项目资金管理作为加强合作社指导的一种手段,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专款专用。二是完善实施方案:明确项目资金的使用内容、时间进度、预期效益、审计监督等。三是开展专项审计:内容涉及资金使用,账务核算,社会和经济效益,有无挤占、挪用贪污等。

三、今后合作社发展的思路

(一)因地制宜设立合作社,紧密配合产业结构调整

合作社设立必须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使其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中心思想,服务于引导农牧民群众致富这一根本任务。

(二)注重商标和品牌建设,引领合作社做大做强

全县4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11家注册了商标,商标涉及大路菜、野山菌、饲用玉米、牛羊肉、特禽养殖、瓜果、葡萄等。合作社只有注册了自己的商标才能走得更远,发展更快。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9

一、成立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学习

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专门成立了“工商行政管理局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小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亲自担任,制定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股(大队)工商所具体落实的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在企个股成立办公室,负责组织学习宣传等贯彻落实的具体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登记人员了解掌握登记的内容、条件和程序,为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做好宣传工作

2007年4月,我局在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抓服务、上水平、讲效能、促发展”这个主题,结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区华石镇开展了由区政府组织、我局牵头、各乡镇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参与的大型“服务个体私营经济暨农村消费维权”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了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内容,同时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来抓,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统一思想引导、鼓励多主体、多层次、多类型兴办合作社。全年共出动宣传车20多车次,工作人员80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拉过街横幅2条,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情况

截止2008年3月我局共登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x户。2007年3月28日《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我局就登记了第一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为“xx生态农业合作社”,住所是xx,经营范围是生猪饲养,沼气生产,玉米种植,生态循环农业经营,为发展沼气产业化经营的农户和企业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2007年下半年我局又登记了“xx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正会同区农业部门指导“xx玉桂八角协会”、“xx果蔬协会”等xx个农业协会逐步规范为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主要服务措施

一是畅通准入。主动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注册。编发登记注册所需材料的指导资料,指导申办人拟定相关文书,填报有关申请表格,开通登记绿色通道,实行“零收费、近距离、耐心指导、无障碍”服务,符合条件的当场登记。

二是合理把握准入尺度,分类指导,分类规范。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前已办理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逐步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规范;2007年会同农业部门着手开展引导各类属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性质的农村专业协会转型取得经营主体地位,走规范发展之路工作,已得到了农村专业协会组织的认同。

三是实行“上门服务”,重点地指导。我局以区“兴企强区、兴农富民”工程为契机,为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提供登记辅导和政策咨询,实行“上门服务”,我局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农村实地了解情况,现场指导申请人如何办理设立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须提交的资料和手续,积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四是加强监管,维护权益。切实加大“红盾护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拓展农资经营主体准入模式,创新农资主体监管方式,推进“农资放心店”建设,落实种子留样备查、农资经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等制度;把握农时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及时监测信息,确保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心经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严厉查处农产品购销中压级压价、非法收购、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以“红盾护农”为工作重点,加大对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经济违法违章行为,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四、存在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篇10

《*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年,我省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试点省。为了做好试点工作,根据农业部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动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紧紧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和引导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发展步伐。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发展多形式、多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对已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积极引导、规范和提高,使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数量上增长、质量上提升、制度上规范、机制上创新。二是抓好典型。省、市、县三级通过狠抓典型,建立和培育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有自主品牌、有规模和实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三是探索发展途径。认真总结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途径和办法。四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各试点市、县通过规范、提高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创办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实现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收入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全省30%左右的农户加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0%的农产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30%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

二、试点范围与方法步骤

每个试点市确定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每个试点县再确定3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设试点。

(二)工作步骤:试点工作*年1月开始,*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选点阶段。开展调查研究,宣传动员,确定试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定试点工作方案,部署安排试点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大体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鼓励和引导多主体创办松散、半松散型的,或利益紧密联结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发展生产合作、销售合作、科技服务型的,或发展产供销一体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由农民合作创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或依托企业、基层农技推广部门、基层供销社等团体,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兴办。通过多样化发展,探索不同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适应性。

第二步,建立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

修订完善《*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指导和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运行办法,完善内部分配、积累发展、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生存、发展和竞争能力。

第三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政府管理、指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容和方式。

农业部门要总结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信息、技术、培训、政策咨询、生产、购销及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服务的新方法、新措施和新经验,为加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年10月至*年底)。省、市、县三级总结试点工作,省农业厅对各市、县的试点工作进行验收,对成绩突出的市、县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表彰奖励。

三、工作重点

(一)制定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各试点市、县、区要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和农业部要求,从实际出发,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突出重点,分年实施。

(二)完善扶持政策,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

继续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认真落实财政、金融、税收、用地、用电、用水、人才培养等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财政扶持资金规模,实行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在农产品运输、农资供应、用地、用电、科技和人才支撑、金融支持、开拓产品市场、农业保险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加强规范管理,实现机制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贯彻合作制基本原则,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按股分红和按交易额返还盈余,逐步建立健全科学的民主管理机制、严格的监督约束机制、有效的风险调节机制、合理的盈余分配机制以及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机制。

(四)增强服务功能,壮大经济实力。

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树立品牌意识,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维护农民自身经济利益。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扩宽服务领域,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发展壮大经济实力。

(五)完善法规体系,提供法律保证。

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加快制定《*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条例》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扩大社会影响,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从今年起,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标准化基地建设、信息网络服务、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

(三)加大项目支持力度。

各级发展和改革、科技、农业综合开发、林业、水利、建设、交通等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请并承担实施国家有关重点农业工程和项目。各级农业部门要将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和优质粮食工程、农民培训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测土配方施肥等重点农业工程和项目的实施,与试点工作相结合,对评审合格的示范合作组织,要优先予以安排,逐步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承担各项农业重点工程建设和农技推广项目的重要载体。

(四)加大信息服务力度。

各级农业网站要积极主动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专门网页,搭建信息服务网络和市场营销平台,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收集和农产品价格、市场供求、科技服务等信息,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互联网上进行产品推销、展示和交易洽谈,用现代营销手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增强致富能力和组织引导能力为核心,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合作知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种养技术等业务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热心合作事业的农民致富带头人。建立县、乡两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业务辅导员制度,造就一支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基层辅导员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