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十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02:59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1

关键词: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91-02

健康教育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一种以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干预过程。高校作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最好、时机最佳的教育场所,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健康教育人才的责任。在高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能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保健技能,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还能为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意识环境提供健康氛围。1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独生子女已经成为教育对象的绝对主体,他们的体质形态、生理和心理状态、意志品质、社会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都略显不成熟,特别是遇到挫败等心理冲突时,难以自我调适。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质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1.1高校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内容不全面

由于我国高校健康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在课程教材、教学内容上尚未形成比较稳定的科学体系。目前,以郑州市为例,高校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通过《体育与健康》《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或读本中所设定的几个专题来实施。《体育与健康》主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运动兴趣,通过体育活动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技能,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力;《大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主要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这些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上有限,授课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另外,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教材内容上如何把握尺度与深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心理应急、情绪障碍、负面生活自我调适能力等问题上尚有待研究。

1.2缺乏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经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有专门的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师,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健康教育课程的需要。不少高校都是由校保健医生、心理学教师或体育教师兼任。其中多数任课教师未经专门培训,他们对心理健康、营养和常见病防治等知识都相对了解甚少。虽然高校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知识水平比较高,但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有所欠缺。因此,不专业的教育师资所讲授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并不能很好的完成健康教育的各项任务。

1.3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必须教学相长。在传统教学中,常见到一些教师只采用单一呆板的填鸭式、灌输式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一。这样既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使教学成为单向传递活动,使得多数学生的健康行为明显滞后于健康意识,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1.4健康教育的学科价值不受重视

目前,多数高校管理者及教育者们只把健康教育当作一门选修课或一堂讲座来对待,或将健康教育作为公共体育教育的扩展内容加以讨论和处理,并得不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种作法势必会导致健康教育大环境的营造和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学科定位出现偏差,使健康教育学科边缘化。

1.5缺乏系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效果评价方案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检验课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过程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学过程,并对被评价对象和模式作出某种证明。[2]从当前高校健康教育教学内容来看,大学生对健康教育理论课的兴趣并不高,再加上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得他们不认真对待,教学效果自然不佳。因此,构建系统的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2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化

2.1注重健康教育内容与方法的多样性

优化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必须重视健康教育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授课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建立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突出应用性的健康教育优化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针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健康发展规律,掌握其心理特征、行为态度及健康问题的表现、种类、形成原因等,有效的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设计、执行和评价。在教学方法上要贯彻一系列教与学的原则,建立大学生健康研究、健康咨询与治疗多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系统,使大学生健康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能更好的相互协调配合,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显著地改善健康教育效果。

2.2注重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多媒体对教育教学中获得的信息量不可小觑。大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已远远超出课本教授。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今天,网络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潜能。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加强网络多媒体参与,建立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专门网站,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和学习平台,并通过网络插入图片、视频,相关网站链接等,对课程教学内容做一补充和延伸,增加健康教育等一系列知识的信息量。网络多媒体参与模式主要教学模式是以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讲评的教学形式,逐步实现高校健康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

2.3注重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目前,高校宣传途径多种多样,要想使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有效的信息宣传渠道必不可少。除了在校园醒目部分张贴宣传画,利用广播、电视、校园网、手机短信、讲座等宣传健康知识以外,还要真正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真实走进大学生校园生活,盲目的宣传可能会事倍功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健康教育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性。为此,下面优选了几种信息传播形式:(1)通过学校领导和辅导员对该课程重点推荐,并在学生会议上动员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课程;(2)医疗、教学、心理、体育、学生管理等多部门合作,安排系列讲座,卫生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3)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环境的规章制度,如寝室熄灯时间、电脑房关闭时间等,转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4)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辅导员参与培训,让他们通过培训得到实际利益,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课程中来。

2.4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

高校的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只一味的停留在课堂教育掌握的健康知识上,还应该对其有实践要求,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活动来达成培养目标。如,行为指导:通过教育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社会教学实践能来发展、解决健康问题;健康咨询:大学生与咨询人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集中讨论某一健康促进活动的活动方针。注重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使大学生通过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健康效应以及控制危险行为对健康的益处。让大学生自觉的对健康教育计划加以设计与实施,提高大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2.5注重建立大一新生的心理档案

大一新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对新环境不适应,加上生活阅历较单纯,心身发育尚未成熟,在心理调节、人际关系、独立生活、自我意识、学习方式方法上都需要帮助指导。这就需要学校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测试及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再加上大一新生与成人及高年级学生相比,可塑性更强,健康教育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部分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并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指导他们形成自学、自我保健、自我锻炼的能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后的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能都有良好的健康意识,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做贡献。

3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高校健康教育评价是制订学校健康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调查研究的重要工作方法;是考核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效果的主要途径。构建高校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是检验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其效果评价一般包含学生卫生保健知识的评价、学生卫生保健信念的评价、卫生健康行为的变化、健康状况的增进、公共卫生面貌的改善,反映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的评价等[3]。高校健康教育活动效果的评价,就是要将教育活动的全过程置于周密的科学监测之中,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解决问题,以确保高校健康教育获取良好效果。

构建高校健康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构建。首先,应主张采用主体评价,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从学生、教师、家长、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等多种对象来评价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成效、等。在评价高校健康教育的内容时,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个体成长环境、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中的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进行评价,注重发展取向和适应取向的内容;评价高校健康教育的过程,既要强调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要重视发展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评价学校健康教育的成效,要注意学校健康教育的长效性和延时性,以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作为重要的教育成效评价标准。只有这样,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以学生为本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钱华美.大学生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0(3):24-25.

[2]肖燕云.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及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5):18-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2

【摘要】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业的进步,都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健康活动课作为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需要重视心理健康活动功课,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发挥心理健康活动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日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为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心态的改善,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挥了积极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存在心理困惑和问题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干预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处于萌芽阶段,自身对于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还不强,学生受到社会、家庭、学校等身边环境的不同影响,容易因为学业、生活、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心理不健康情况的出现。积极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性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力求营造良好而轻松的育人氛围,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打好基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带有明确教育目的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与形式

心理健康活动课目前大多由班主任进行,因为班主任作为跟班老师最熟悉班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干预。随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在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上,也逐渐形成了突出活动形式创新,引导学生心理状态的基本模式,让学生能够拥有积极、正面的学习与生活观念,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度过小学阶段的教育。

三、重视学生积极心态的引导

小学生的心理状态易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学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近年来社会环境趋于复杂,学生接触到很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和信息,对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过程中,就需要特别重视学生积极心态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竞争意识进行合理的引导,避免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这个过程中,交流的重要性十分突出,教师可以开展“说说你愿望”、“说说你的困难”等活动,让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帮助小伙伴出出主意,帮助同学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愿望或者解决碰到的困难,形成一种班级内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调整班级内部的学生心理状态。

四、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多样化

心理健康活动课突出了活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教师应避免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实践中说教式的心理教育也难以得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中,突出活动设计的教育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活动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心理健康状态得到改善。在特别受到学生欢迎的室外活动设计上,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同手同脚”、“合作运球”、“拔河比赛”等一系列的户外拓展性活动,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户外集体活动,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关系,通过集体活动在潜移默化间向学生传递团结、集体、竞争的观念,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拥有更强的竞争意识与主动性。

五、注重家校合作营造良好环境

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开展中,教师也许注重家教合作的独特作用,设计合理的活动内容将家长也纳入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营造中,向家长传递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家长呵护的理念。在实践中,可以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在心理健康活动课时进行旁听,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让学生家长知晓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性。也可以要求家长更多的给予学生激励式教育,避免家庭教育给学生带来挫折感,影响学生的健康心态。

六、发挥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核心作用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在开展的过程中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目标,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乐观、积极、团结、向上的良好品质。心理活动的课程内容,需要教师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起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寻求突破。紧紧把握新时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脉搏,让心理健康活动课真正的围绕学习的心理困扰与困难展开,发挥实际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课,也要更多的以各类活动的形式来开展,教师通过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保持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期待感,避免出现抵触情绪。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所提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掌握和了解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发挥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肖新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状况调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22:17-20.

[2]肖新燕,刘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昌吉学院学报,2007,06:94-97.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广东;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11-0016-03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意义

1.广东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什么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谓“模式”,是指具有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运行样式。所谓“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中小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发展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为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广东省中小学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样式,可以用下面的框架图例来表示: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架图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主要内容,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为形式特色,以“积极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原理理论”为学理支撑,以“三预工作机制和四个规范工作文件”为管理机制,以“两个服务和三和谐建设”为目标理念,以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和良好心理品质”为目的宗旨的教育模式。

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个整体,既有发展性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又有学理支撑、管理机制,还有目标理念、最终目标;既有内容、方法的结合,又有发展性目标、教育形式的结合,形成了专业教育、行政管理的合力,形成了相对标准的结构形式和比较稳定的教育运行样式。

2.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总的意义是:发展性教育的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发挥专业力量与行政力量的合力,使教育原理、内容、方法、管理等要素拧成一条绳,构成一种矢量和样式。具体的意义是:

(1)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发展、提升发展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的是: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心,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沿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规范发展,不断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

(2)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宗旨:通过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促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两个服务”,即“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成才服务”。

(3)促进中小学校“三和谐”建设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加强“和谐心理、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营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育人环境,努力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里形成和谐心理。

(4)促进中小学生健全人格品质的形成

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

无论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均要有学理支撑理论依据。要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就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心理、良好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学理支撑,主要是:

1.积极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新兴的心理学分支,主要是研究人的积极心理的作用和形成,研究如何培养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心理与行为。假若社会上每个人均具有积极心理,则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积极心理学是构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学理支撑。积极心理包含:积极情绪与表现;积极品质与人格;积极社会心理与行为。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理支撑

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各种心理过程形成、发展的规律性;以及研究人的阶段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心理学则主要阐明了人的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心理规律与原理;以及研究教育过程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原理知识对学生的学习与人的素质发展具有促进意义;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过程及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提供了学理支撑。

三、“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1.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我省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共分15个方面:个性品质、自我认识、自信心理、情绪心理、意志品质、环境适应、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生命教育、智力开发、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其中,自信心理、情绪心理、学习心理是核心内容。

所谓核心内容,就是它能起到关键作用,影响其他内容的发展。如:(1)自信心理:能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习心理、情绪心理、交往心理、意志品质、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2)情绪心理:能促进学生的品德心理、学习心理、青春期心理、交往心理、环境适应、生命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发展。(3)学习心理: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交往心理、亲子教育、社会适应、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发展。

核心内容,各个年级学生都要开展教育。其他内容,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侧重内容。例如,小学生:侧重环境适应、品德心理、交往心理的教育内容;初中生:侧重青春期心理、亲子关系的教育内容;高中生:侧重社会适应、智力开发、升学就业的教育内容。

2.学科渗透的教育内容

社会学科类课程渗透教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个性品质修养、社会认知能力、建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情绪调节、品德与行为、珍惜生命与热爱生活、亲子关系与感恩情怀、集体精神与团队协作、社会环境适应、人生规划与生涯指导等。

自然学科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动机与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习惯、逻辑思维和扩散思维、创造力和潜力开发、崇尚科学与严谨态度等。

艺术与体育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情绪调节、陶冶情怀、意志力与耐挫力、合作与协助精神、团队凝聚力、人际交往等。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心理教育活动课。它包括教育活动课、班会课、专题训练课等。这些课程要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表,一般每个班级、每学期8~10节/次。心理教育活动课主要是进行普遍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2)团体辅导课。根据学生出现的心理与行为的实际,有目的地开设专题的团体辅导课。团体辅导课主要是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

(3)个别辅导。这里指的是对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发展性的个别辅导,而非补救性的心理咨询活动。

(4)学科教学渗透。通过学科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即以学科教学内容为教学主体,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适当的、有机的对学生渗透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过程。

(5)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面对全体学生,通过课外大型活动的形式,开展发展性的专题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6)专题讲座。根据学生出现的某一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而开展的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教育。如:考前心理压力疏导。

4.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内分工

主要方式分工负责

心理教育活动课(列入课程表)……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等

心理教育班会课(列入教学计划)…班主任

学科教学渗透…………………………学科教师

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专职心理教师

全校性大型教育活动…………………全体教师

专题讲座…………………………专职心理教师或外请专家

四、“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果要比较稳定地运行,除具有相对标准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学理支撑要素的结构形式外,还必须有管理机制要素作保障,才能构成完整的模式,否则其运行过程不稳定,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或中途夭折的局面。我省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机制有:

1.“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工作保障机制。

预防――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去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方式,实施对学生心理危机行为的预警和防护。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手段,应对、消除和干预个别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2.“规范管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的管理机制。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印发等四个工作规范文件的通知》(粤思教[2008]83号)文件,简称“四个工作规范”文件:

《广东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原则、任务、要求、内容、方法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广东省中小学建立起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预”工作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管理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工作职责规范(试行)》:对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素质技能要求、工作程序规范和工作待遇作了相关的规定。

《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指南(试行):对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阶段教育教学目标、各年级教学内容课程作了指导性的规定。

3.“科研引领”保障机制

我省在构建中小学“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过程中,以科研引领,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专项课题研究,包括模式构建的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理论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内容与方法研究、发展性心理教育实验研究等专题研究。我们依托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和中小学第一线专家,分成10个课题组,开展发展性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如“自信心理”培养专题研究组,保障“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教育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实验验证”保障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4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体育健康教育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新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背景下,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首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必须将改革体育课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中心环节;同时,必须将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作为有益补充,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趣味)体育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竞赛活动,为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习惯和技能构建有效载体。第二,坚持课标的规定性与内容的选择性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标准只规定了学生身心发展标准,而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校和教师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学校和教师完全可以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的原则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项目或内容。第三,坚持体育与健康教育与教育诸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体育与健康教育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既可以增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又有利于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强身,以体益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第四,坚持课程选择与课程开发相结合。体育与健康教育涉及了广泛的教育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宜宾市八中根据自身运动场地狭窄的实际,自编了室内徒手操,开辟室外趣味体育活动场地,解决了部分学生不能做课间操的问题;根据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五,坚持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有机结合。在加强校内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调动家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或家庭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群众性体育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文化宫、少年宫、体育俱乐部等单位和团体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努力形成学校、社区、家庭互动协调的良好局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要求

自200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对大学生“开展深人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定各高校都要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配备足额专职人员”以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尚无相对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大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一直延续着专家路线,即教育心理学专家站在“教”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设置。很少有人对学生的内在需要进行调查,立足于“学”,来了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的需求。因此,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课程取向、教材安排、教材内容几个方面来探讨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在对112名大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09年8~10月对重庆市在校本科生进行正式调查,发放问卷450份,有效问卷415份,其中男生172人,女生243人:文科193人,理科198人,专业不详24人。调查问卷是在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结合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问卷包括十个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教学设置相关的问题,十九个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体系的问题。其目的是了解在读大学生对已有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意见。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取向

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总的看法和认识,是关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课程要素的诸多信仰的集中反映,是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调查结果表明,54.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比位居第二的公共选修课(27.5%)高出了27.2个百分点;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首先应该是优化心理素质(81.4%)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74.7%),其次是掌握心理健康知识(67.5%)、学习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66.3%)和预防心理疾病(65.3%)。可见,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要求是综合性的,既有发展性要求也有预防性要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属性

教材是人们按照一定教育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通过精心设计而编写起来的整体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系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必须符合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和要求,为实现其价值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作为非学科性教学用书,有其独特的教材属性及教材呈现方式,本研究就此作了细致调查。

调查结果(见下表)表明,67%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门教材,体现了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教材属性上,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该教材应该是综合型(38.6%)、体验型(30.1%)和操作型(29.4%)的结合,这表明大学生群体认为心理的发展与优化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而非孤立的;认为必须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素质,而非停留在表面;认为应将心理学知识用于实践,而非停留于书本。

关于教材呈现方式,88%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其次分别是心理学理论知识(69.90/0)和学生故事(66.5%),另外,40%以上的大学生还认为应该以自我剖析和心理测验的方式来呈现教材内容。这表明大学生偏向于认同生动活泼的教材形式、并且认为应以其日常学习生活的趣味性故事等方式呈现教材内容。同时,也表明大学生倾向于该教材在呈现方式上能加入可以提高自我认识的测试和剖析。转贴于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

为了从微观层面调查大学生对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看法,本研究在系统分析130余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提炼出十九个板块及其具体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结构)(板块内容见附录),请学生对各个板块以及其具体内容,是否应该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进行选择。结果如下:

从大的内容结构来看,在问卷涉及到的19个内容板块中,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包括的内容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应对、人格基础、自我意识、危机觉察与干预、心理咨询和治疗。而平时备受研究者和教育者重视的新生适应问题、情绪情感调节问题以及网络心理问题的被选择率却都在十五位及之后。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46.5%),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41.9%),大学生创新心理及其培养(3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30.6%)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30.4%)。

从具体内容来看,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挫折的心理调适及应对(79.5%);恋爱动机、道德与行为(79%);常见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偏执型人格、强迫型人格(75.2%);常见神经疾病的症状表现及调试,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等(74.9%);发展自我,如增强自知、自信、自控等(74.7%);优良意志品质、行为的培养(72.3%);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人格的特征、形成与发展、气质与性格(70.1%);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69.4%)和成功心态的培养(69.4%);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69.2%)。

三、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设置为以发展性教育为目标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生的增多,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健康的心理不仅仅是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重要前提,更是其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基础。但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已占2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自杀、伤害动物甚至杀人的案例不断出现。所以,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言迫在眉睫。本调查也表明,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类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以及英语能力一样的公共必修课,并明确表示希望有专门的教材。

同时,以发展为特点的教学目标被学生摆在了前几位,如优化心理素质、提高未来适应力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对自身心理健康日益重视,对心理素质在未来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所以从课程取向角度而言,高校应逐步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并从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向促进身心健康、完善人格和开发潜能转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应坚持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化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是一种体验性、以学生为本位生成性、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sl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编写时应注重其可读性、应用性和生活性。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应该是可读的。案例和名人轶事呈现教材内容方式的需求、表明教材编写应注重通过通俗易懂的案例、生动有趣的故事来组织内容,而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生活化,使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大学生心理问题来源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教材内容能与其生活密切相关,这与柳友荣(2010)、徐丹慧(2009)的调查结果是一样的。本结果表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生新兴心理问题不断凸显,又对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提出了要求,比如在近年的教材中应该加入与父母沟通、时间管理、经济攀比、娱乐消费等带来的心理问题等内容。教材提供与大学生经历类似的故事,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迁移,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应注重应用性。结果分析发现,各部分内容体系中理论知识被选择的比例明显小于技巧、方法等应用性选项的选择比例。如人际交往部分,大学生人际形成、影响因素、基本特点等一般理论问题的被选择率仅为51.6%,排在该题下11个题目选项的第8位,远远低于排在前几位内容,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策略(70.6%).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调试(67%)。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情绪情感部分、学习部分,等等。这说明大学生希望能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倾向于知识的应用。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编写不应等同于科普类教材,而应在强调科学性的同时,注重内容的生活化和应用性。

3.教材内容应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性、恋爱等主题,且轻重分明

就大的内容结构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人际交往、性与心理健康、婚恋心理、职业规划、学习心理、挫折及应对、人格(个性)塑造、自我意识及调试、危机觉察与干预以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并且加大大学生人际关系、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心理五个方面的比重,特别是性心理健康,恋爱心理健康以及职业心理。具体而言,包括大学生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性道德教育、大学生性的一般问题;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健康的恋爱行为、如何应对恋爱挫折;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准备、就业压力的调节以及择业面试技巧等。而平时备受教育者关注的“大学生网络心理”被排在了十八位,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被试均为重点大学,平时学业压力较大,所以网络成瘾方面的问题不太明显。现有教材巾的某蝗内容,如大学生健康欣赏心理的培养,大学生的需要和动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以及心理效应及其应用等,大多数学生认为不是特别必要。这说明在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选择内容,并轻重分明,而不能盲目加入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6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7)02C-0130-02

近十年来,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方面做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正面的影响。然而,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各方面的调查和了解,笔者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学方式和教学深度都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一种能够遵循主体意识并将教学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动态反馈信息的教学模式,即体验教学,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情况,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和发展带来促进因素,使得大学生心理素质有更加良好地发展。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现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是以一种理论教学、密集知识点灌输的方式安排课程内容,学生对相关知识死记硬背应付老师,并没有真正的领悟。心理健康课程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知识类课程,其在教学目的方面对实用性的强调程度是非常高的。学生必须将相关学科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但是由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局限性使得学生的心理体验训练没有落实到位。

第二,在教授课程时仍然采用教师主体地位教授知识的形式,缺乏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课程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对教师教授的课程内容没有深刻的认识,学习之后没有办法将所学知识完成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第三,课程内容在设计上广泛涉猎但是并没有一个专项,没有对某一项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讨论。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也仅仅是学到了各个设计内容的皮毛,因而难以应用在生活学习实践中。而体验式教学对于心理健康课程在该方面的缺陷可以比较好的弥补起来。

第四,在师资能力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授内容看似只是简单陈述心理事件,但其实其在心理学教育运用方面大有文章,教师对于专业内容领悟不到位容易导致其教授内容浮于表面。所以专业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进修学习的机会。另外,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了解学生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这样教师在讲授课程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内容进行讲解。心理健康的专业教师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当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

基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探索。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的原则

体验式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架设相关的情境,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去反思并总结出相应的调节情绪的方式并将此应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种体验式教学非常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情境参与,学生的主动性能够被激发出来。我们在心理学课程教授时应该按照下列原则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一)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原则。传统教学中一般对于获取知识的一方主体地位比较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的教育由于其特殊性更应该强化这种主体地位意识。学生要在这种体验式教学的模式下发展自主思维的观念,主动的参与到各个设计环节中去,主动的反思和领悟心理学课程的精髓,并能够与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和反馈。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学课程的应用中师生的互动性至关重要。体验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营造一种轻松、宽松的氛围,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进而能尽情体验、领悟教学内容,最终掌握教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统一原则。相关的心理健康教学课程体验方式设计必须建立在以教学目标和内容为准则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相关课程中的重点进行教学方式的设计,同时要注意这些教学重点能够高效的与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运用具体情景编写的方式让学生参与体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也要以学生的生活情况和具体的能力为基础,不能超过这些范围。否则不仅教学课程难以进行,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师在体验式教学活动中要时刻观察学生在体验式活动中的反应,防止学生出现偏离中心内容无关的探讨。学生的体验活动要紧紧跟随教学内容。

(三)学习过程反馈原则。反馈原则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应用过程中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动态反馈教学是体验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一个特点,教师应时刻关注体验教学对学生带来的影响,及时掌握学生在接受相关课程后的动态,以便进一步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教师应扮演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对每一个同学的反应要敏于观察。教师的反馈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课程学习中的动态,了解自我的学习过程和状况,有利于学生根据学习程度调整学习方式,对学习过程有清醒的认识。教师的及时反馈鼓励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体验和探索,提升了学生自我觉察的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

将体验式教学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五个阶段。

(一)导引。导引过程是作为情景体验活动的铺垫,是教师通过故事或案例的方式导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对本章的教学目标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教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简单介绍,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具体设置情境体验活动。教师必须将此作为课堂设计的重点。情景体验环节的相关内容最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相关,也便于学生去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显著的提高。具体的情境体验内容设置需要符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既要将课本中所教授的知识展开,又要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验。

(三)实际体验。教师在课堂进入相关的情境体验过程中注意用合理的方式引起学生参与情境体验的兴趣,激起学生自主自愿参与相关体验。在具体体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全员参与。在实际的体验阶段教师应掌握控制整体的体验过程,以免在體验中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而产生负面效果。

(四)总结情景体验活动的体会。在每一个体验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促使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讨论有助于共同寻找积极解决问题的办法,学习心理技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热烈讨论。体验式教学中对于分享环节非常重视,学生在完成情境体验后能否将所感所悟进一步升华主要依靠这一个环节的处理。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主题的讨论,避免体验式教学方式只是流于热闹的游戏表面,毫无思想上的提升。

(五)内化体验体会生活迁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任务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完成在生活中的使用。教师要将体验活动进行总结,明确本次课所教授的内容,学习的心理知识和行为技巧,督促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将生活迁移作为作业,通过作业的形式使学生总结自己通过课堂所掌握的心理技巧如何运用于生活中的。

四、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课程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是五个过程的结合统一,分享环节是首当其冲的,因为通过分享能够使学生将自己的领悟和体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学生由于时间有限或者参与人数众多等原因没有机会分享,致使分享环节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普遍采取大班教学方式,学生人数甚至达到两百人左右,由于课程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分享环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教学慢慢变成了的热闹游戏,总体教学效果欠佳。课程教学流于表面形式。针对课程教学人数众多,分享环节不足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减少心理健康课程上课人数,将两百人以上的大班分解成小班教学,班级人数控制在40人以下,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分享体验。

(二)着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师教学能力。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师资力量薄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因。心理健康课程是一项对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要求较高的一项特殊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则对相关心理学教师的要求更加严格。尽管教师在课堂中扮演协助者的角色,但是其功能和作用是非常主要和关键的。相比较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体验式教学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反应能力。就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是非常缺乏专业的,经验丰富且能够临场应变的高素质教师人才。

(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构建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研究项目整体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效果的研究也没有及时的建立。大部分学校在对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评价方面还是依靠课堂气氛和学生对课堂意见评估调查表来展开的。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有一些实证研究,采用问卷法对传统的教学和体验式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主要采用SCL-90量表对学生参与体验式教学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完善关于体验式教学方式有效性的评价体系。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能够对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银星严.高校心理课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5)

[2]黄永坚.体验式心理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2011(9)

[3]蓝强.对体验式教学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7

1、教育内容研究

一门学科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发展,就离不开其教育内容的发展和充实,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是我们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首要工作。对于其教育内容的研究我国的许多著名专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著名的心理学教育专家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即如何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如何有效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这二者之间应该协调发展。其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对学生智能发展的教育、如何培养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发展健康人格等内容;而如何有效防治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对心理疾病防治方法的教育、对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以及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等内容。又例如,学者胡凯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自身情绪与心理健康以及学生的心理测验与评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内容。总之,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其教育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时俱进,内容更加广泛和细分化。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建立教育内容的研究成果基本趋于一致化,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6个方面,即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与此同时还融入了现代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会不断扩充和发展。

2、教育途径研究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四种:

(1)开设心理学课程和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此途径为我国各大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能够较好地对在校大学生普及心理知识。通过此种途径有利于大学生更加全面和广泛地了解有关心理学的知识,能够从中吸取有效养分,帮助他们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是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高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逐渐成为各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部门。心理咨询机构不仅是用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同时还担负着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任务。心理咨询机构主要负责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提供诊断和咨询,为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3)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不仅能够帮助学校时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材施教。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心理状态,以便及时发现自身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

(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一个良好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不仅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还能够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良好的校园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有利于启迪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品质。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还能让学生了解认识社会,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最终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教育模式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例如著名学者杨忠义提出的教育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以课堂教育为主,并将课外活动、个别团体咨询、校园文化建设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教育模式能有效集中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学效率较高。又如“本体—载体双赢”模式,其中“本体”是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深层次隐性心理健康教育,而“载体”是指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教育活动,该模式打破了单纯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能够实现本体和载体双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学者又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模式”,该模式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上平台来实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大多依赖国外的研究理论,没有有效结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态和教育文化背景,以形成统一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二是缺乏创新力,重复性的研究较多,难以有所突破;三是严重缺乏一套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目前我国所运用的量表大多是从国外引进,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度量标准。

2、我国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发展。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在教育理念上大多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矫治”为主,仅仅是设立为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咨询中心,而没有从根本上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工作当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也不够,难以做好心理疾病的防治工作。

3、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缺乏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离不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然而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者之间严重缺乏信息交流和联系,这就导致研究工作者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新消息,严重阻碍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进程。

4、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人才匮乏,研究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目前从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是高校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等,研究人才较为匮乏,并且水平参差不齐,有待提高。

三、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展望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领域应该进行拓展,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健康课程辅导和心理咨询上,应该延伸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乃至工作上,融入到对学生的管理与政治思想教育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并使之成为符合社会现展需求的人才。在研究过程中还要增强创新能力,突破以往过分依赖国外研究理论的局面,结合我国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发展状态和我国民族心理特征编制出符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逐渐形成符合大学生实际的、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8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活动课程;学情分析;具体做法

国家教育部在新一轮的德育课课程改革中将心理健康课作为德育选修课,足见本课程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因此,上好心理健康课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上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论述:

一、课程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因此,我们将心理健康课定位于活动课程,重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体验,从中感受、领悟,能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二、学情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存在的潜在被动学习因素偏多,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等,另外,由于学生入学时,初中阶段的文化基础差,年龄小,对专业知识生疏,因此,接受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偏低,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偏重于实践,教学方法与中学有所不同,教学进度也比初中快,所以,不少学生难以适应中职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厌学情况普遍存在,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和教师的教学热情,造成了教学心理的不良循环。

三、具体做法

针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作用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认为要上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注重实施因材施教,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潜移默化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

(1)选对内容。要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课,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话题,找到他们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的内容应围绕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品质展开的,应涵盖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①智能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②情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情绪的合理调节,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③意志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勇敢、坚持性、责任心、勇于接受困难和挫折的挑战等。④学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兴趣、方法、习惯、能力等。⑤社会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认识和接受现实,乐于交往、适应环境,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等。

(2)选对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内在动机为中心,注重启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知识的领悟与应用。因此在具体的活动设计中要有创意,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讨论法、认知法、操作法、角色扮演法、行为改变法等,在教学中要根据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新课导入时采用认知法,案例分析时采用讨论法,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时采用行为改变法中自信心训练等。只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3)注意事项。①活动主题忌大忌空,要具体化为可以操作、可以训练的行为特征,从实际问题入手,注意主题的合理性。②创设良好的情境,增强活动的心理氛围,比如音乐的烘托,座位的摆放等,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教室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在活动室或户外进行。③要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而应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及解决的方法。在学生获得感悟后,教师要及时明确的概括和升华学生的体会,防止学生体会的表面化。④活动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需要,要切和学生实际引进相关教材的内容和步骤,注重团体训练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注重调动和引导性格内向学生的参与。

总之,要想上好一堂心理健康课,教师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心理需求和好奇心为出发点,在课堂中能让学生获得心理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对心理的影响,养成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中职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178-02

近十年来,校园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国内几起比较著名的校园杀人案的杀人动机都是“琐事”。“琐事引杀机”看似难以理解,其实这样的动机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起案件的。1997年北大投毒案是因为王某与朋友关系趋冷,便起杀心;2007年中国矿大的投毒则是因为常某对三名同学心生不满;2012年年底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砍杀案也是如此;2013年3月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因生活琐事向室友投毒并致其死亡;刚刚发生在南航的案件起因则是被害人蒋某敲门打扰了袁某玩游戏……一系列校园恶性事件,使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中心在2002年一次大规模调查中发现:有16.51%的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十年后,据《2010—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分别有27%、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或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近九成学生心理出现困扰。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一类学生即有一定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的学生比率在12%左右。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凸显,国家也明确规定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各高校也都成立了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部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部分高校还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但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体系,不少学校存在用活动代替教育,用单一讲座代替课堂的现象,对心理健康教育搞“一刀切”,忽视年级间的心理差异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变化,教学内容单一,无系统,不规范,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没有全面的教育规划,无主次,无重点,无层次,缺乏针对性,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适应、成长成才、择业交友等热点问题联系不紧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过于单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全方位、多格局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大学生活不同阶段以及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各年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心理的动态变化,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大学一年级是人生的转折期,也是人生的一道新的起跑线。调查资料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表现和暴露在大学,根子却在中学,甚至小学。应试教育使学生被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中小学生青春发育期的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被应考这个“中心”任务所掩盖。由于缺乏全面的教育引导和培养锻炼,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解决,到了大学,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给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先天不足后天难补”的挑战,因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还是对中学和高等学校的两个不同教育层次,都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上来,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学习方式、适应新的环境,学会独立安排学习和生活,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个层次。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二至四年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一年级的适应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否有效地处理和控制一年级出现的各种心理适应问题,不仅有利于一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会降低高年级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第二层次为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这一阶段学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他们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建立了新的心理平衡,但也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情况,要求不断地做出抉择,这一时期充分展示了大学生极强的可塑性,是每个人按自身独特方式塑造自我的时期。这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帮助他们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处理好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的困惑为重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和培训,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业规划;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学生意志力,挖掘潜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自立性,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开展专题讲座,围绕学生关注的学业问题、恋爱交友问题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要着力构建教室、宿舍、校园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进教室,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的学科教学紧密联结起来,不断化解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和各种心理问题,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这不单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也将是实现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建立起一支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共同参加的专职咨询队伍,以宿舍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充分发挥朋辈咨询的优势,宿舍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安慰,降低心理压力,缓解情绪紧张等,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效,有效地化解大学生生活当中各种难以应对的压力;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的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生活充实。要充分发挥各种大学生社团、群众组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积极向上、乐观、和睦、轻松的氛围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广泛交友与合作中,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第三层次为毕业生。对于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对他们进行求职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客观分析自我职业倾向,正确认识职业特点,树立自信心,做好就业心理准备。以开设就业心理活动课或专题知识讲座的形式广泛开展心理潜能训练,挖掘职业潜能,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专业实习中,同时进行适应性教育以利于毕业生能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个别辅导与团体训练相结合。一方面针对个别大学生,如资质优异学生、情绪困扰学生、行为偏差学生、家庭处境不利等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实现专业化的指导;一方面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发挥合力,共同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度过求职择业期。

三、加强层次性教育要关注的几点

1.处理好普遍性教育和特殊性教育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遍性教育不能因为层次性、特殊性教育而削弱,层次性教育也不能替代普遍性教育。普遍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常态,通过普遍性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掌握简单的心理调适技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而针对某一阶段、某一层次的教育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处理好特殊时期的心理困惑。普遍性教育与特殊性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普遍性教育为特殊性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殊性教育能更好地巩固普遍性教育的成果。

2.层次性的划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不能绝对化。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全程化、全方位的教育理念,要看到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是相对其他层次而言的,不是固化的、绝对的,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第一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其后两个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第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涯的质量,而第三层次的就业心理辅导是前两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体现和升华。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性内容立足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特点,并随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面临重大的生活事件时,如近期出现的系列校园室友投毒、刺杀等恶性事件,各层次的重点都应是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因而层次性的教育应是具有强大灵活性和广泛适应性的教育。

3.在每一层次的教育内容上,还要注重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要遵循教育的普遍原则,因材施教。教育内容的确定要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在每层次内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侧重不同的教育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山东科技大学2012级学生为例,scl-90症状自评量表显示,男、女生在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和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情绪体验高于男生,总分也明显高于男生,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能与女生的思维特点、应对方式有关系,女性的思维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情绪、情感波动比较大,容易思维狭窄,而男生的思维相对理性一些、豁达一些,更注重事物的大方向、善于变通不固执,这决定了女生的心理负荷要大于男生。另一方面,我校以理工科为主,对学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及动手实际操做能力要求更高,这使得女生在转变学习方式、适应大学生活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造成了她们对未来的焦虑、不安。这就决定了在开展新生大学适应教育时,要根据学生性别特点,分别开展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要针对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开展专题教育,关注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困难学生、边远地区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也才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有效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避免心理问题的积聚和爆发,必须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既要立足全局又要抓重点、抓关键、分层次、有系统地解决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邹广万.试论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2010,(01).

[2]宋敏.教室、宿舍、校园──构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

[3]付玉华.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7).

[4]屈正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5]严由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2006-10.

[6]黄粦,李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考察──由马加爵杀人案想到的[J].财经科学,2004,(增刊):2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内容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张时碧(1970-),男,河南周口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新课改的推进,各种各样的教育模式以及大量的精品课程不断出现,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对于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其设置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影响着课程效果的有效发挥。现阶段,因高职教育存在着学制相对较短的现实特点,他们大多数通过“2+1”模式(在校学习两年加上顶岗实习一年)培养学生,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非常短,学习任务较重,从而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当前教育界改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本上是面向普通本科高校学生进行的,这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实心理特点不相符,使得改革的实效性相对较低。鉴于此,笔者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指出其中存在问题以及关键点,提出推动其健康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以期为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为和普通本科的理论教育进行区分,高职教育更多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仅仅是在教材上注明属于高职院校专用,在内容以及授课方法等方面,和普通本科院校大同小异,并未真正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因此,也就很难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一)课程实践创新薄弱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同样存在平时对学生的实践指导环节,例如学生的心理咨询、学生个体心理辅导和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表演以及心理沙龙等诸多形式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然而,上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和普通本科院校所开展的活动没有太大差异,不仅形式、方法、手段类似,而且未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专业实践进行指导的创新性。

(二)教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师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大部分为“双师型”教师:他们不仅具有专业文凭,还考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他们一方面应承担心理健康理论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应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升。然而,在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里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被设为公共课,仅仅是从理论上对高职学生开展心理知识传授活动。所以,他们并未真正发挥“双师”的实际功能,这种单纯理论知识的教学并未充分反映出心理知识的实用性以及操作性,从而没有对心理健康教师的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三)内容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不相符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设置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要是依据专业课程状况来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设置,一定要凸显实践在课程安排里面的比重,这样才会真正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合。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部分为理论教学,没有或者只有较少的实践机会;同时,其课程内容大部分是心理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这样的理论是不能和其他专业理论一样可以直接将其在实践中应用,利用其将实践问题解决。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里面,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以及相关要求。

(四)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缺乏

尽管一些教师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他们仅仅是对该课程的某些细小环节实施的理论探讨,他们对课程的改革的整体性研究相对较弱,未从深层次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

二、高职院校心理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理清的关键问题

(一)课程设置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作为研究者,我们首先要理清的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不要在现有基础上,更有针对性、更深入地参与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以更有效地提升各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素质。

(二)教材内容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涉及的内容,是不是能够与高职生对该课程的需求相符合,再就是其内容是不是存在着非常强的实用性,以及是不是能够给不同专业高职生的社会生存以及发展带来指导作用,也就是一定要细致深入论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阐明对高职学生成才成长最有帮助意义的理论。

(三)教师素质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是实施心理健康教师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现有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是不是完全胜任,心理健康课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应该如何设计。

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优化对策

(一)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

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虽然已经是在结合了许多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后完成编写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易于理解掌握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其教学内容大部分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只有很少的内容涉及行业心理健康范畴,造成学生无法从行业心理健康需要的视角下分析学习,教材内容具有相对较差的针对性。鉴于这个原因,各高职院校应该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在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与发展问题、不同专业对应的行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细致探讨之后,撰写出行业心理健康讲义、编写出与各个专业相符合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二)编写与专业、行业结合的专业心理教材

努力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与专业学习、行业工作等心理结合起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如前所述,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和毕业之后,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和问题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不仅是各专业学生、各行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各具特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也各具特点,而且,这些心理特点和规律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各高职院校除了要组织专家学者研究、编写各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还要组织力量对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心理以及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等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编写出相关教学内容。然后,把两方面教学内容整合成为专业心理学教材,其中既有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德育心理、心理健康内容,也有该专业对应的行业员工的角色心理、工作心理、心理健康的内容等。这样的教材,既体现了系统性,也实现了针对性,将对各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例如,学校的商务文秘专业学生,他们毕业之后一般到企业以及政府单位负责文秘相关工作,这样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探讨企业以及政府单位文秘相关工作人员所具有的心理,以及自己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等内容,利用课程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该类行业领域工作者的心理知识,这样有助于其毕业后可以较好地适应工作环境,使其能够在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上从事自己的工作,最终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三)尝试将专业心理课设为学校专业必修课

尝试着将专业心理课设置成学校的专业必修课。若是编写出专业心理学教材,就可以尝试着把它当作高职院校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来设置,打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仅设置为公共课的局面。这样,学生就不仅能够学习包含一般常识理论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还一定要获得专业心理学课程的相应学分。同时,在教学方面,将更能借鉴专业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模式将变得更富有灵活性,更能够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通过多措施提升心理教师团队的总体实力

促使现有的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提升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三个途径:

1.组织开展深入调研和挂职锻炼活动。通过此途径促使公共课心理健康教师转变成专业心理学教师。学校要以编写专业心理学教材为契机,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深入相关专业师生当中去,深入该专业对应行业员工当中去,开展调研和挂职锻炼,全面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借此把现有的心理健康教师“改造”成既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又熟悉专业行业心理的专业心理学教师。

2.转岗培训或引进人才。通过此途径充实专业心理学教师队伍。把公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转变成专业心理学课程之后,各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需要不同程度的扩充。要扩充队伍:第一,通过动员现有在职教师转岗培训,充实心理学教师队伍。第二,通过引进人才来充实。人才既可引进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也可外聘行业领域熟悉心理学的相关专家,他们专门负责给广大学生传授行业心理学相关理论,利用他们在生产一线的亲身经验,为学生提供最为真实可靠的行业心理相关理论。

3.多措并举。通过此途径提升心理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一是继续组织心理学教师深入专业师生和用人单位,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查研究和挂职锻炼,了解专业发展和行业发展情况,了解在校学生、实习学生和行业员工的心理变化情况。二是组织心理学教师参加国培、省培、校培等培训活动,帮助他们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技能和提高教学水平。三是鼓励学校心理学教师和行业工作者,共同开展学生心理和员工心理课题研究,促进彼此专业水平的提升。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将此工作作为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点来抓。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系统推进此项改革工程,以实现促进学生掌握专业学习心理、行业工作心理和心理健康等相关知识技能,大幅度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品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观念与行为[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0(9).